社区民宗工作计划

2024-09-04

社区民宗工作计划(通用9篇)

社区民宗工作计划 篇1

为全面贯彻落实年初区委、区政府及管委会对民宗业务工作会议精神,依法加强对民宗事务的管理,促进社区民族团结,维护社区安定稳定的局面,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201X年社区民宗工作总结如下:

1、切实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社区高度重视,书记负责,成立了统战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负责201X年全年的民宗工作。

2、宣传到位。社区开展统战民族宗教宣传活动共3期,受教育的人群包括社区工作人员、辖区流动人口、辖区单位职工代表总计400余名,活动内容包括学习统战民族宗教的文件,市统战民族宗教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统战民族宗教宣传材料,悬挂横幅5张分别开展了两次主题统战民族宗教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并有效利用维族大寺图书馆这一有利环境,为宣传社会正能量及民族团结工作发挥作用。

3、加强宗教场所的管理,对宗教场所做到“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并严格审核清真寺各类大小帐目,保证不出岔。

4、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社区统战民族宗教制度。201X年社区制定完善了9项统战民宗制度,有《情况通报制度》、《联系走访制度》、《“五必访”制度》、《理论学习制度》、《宣传教

育制度》、《培训推荐党外干部制度》、《信息报告制度》、《社区领导干部联系宗教场所制度》、《社区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这些制度有效的促进了社区统战民宗工作的开展,上半年社区未发生一起民族纠纷、违规朝觐事件。

5、维护少数民族权益,做好“清真”标识管理。社区民宗工作人员对社区的餐馆、超市进行了一次“清真”标识检查,社区辖区内无一违反规定商户。

6、全力做好201X年打击两非工作。打击两非(非法宗教活动和非法宗教出版物)是今年民宗工作的重点,社区做到了月月清,每月都有专项整治工作,保证了社区未发生两非情况。

社区民宗工作计划 篇2

一通过调研, 找出存在的问题

在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中, 大部分社区党组织都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而且硬件和软件建设都取得了很大成效,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 党员队伍年龄老化, 素质不高

近年来, 越来越多离退休党员转入社区党组织,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 大批下岗职工党员也转入了社区, 社区党员数量迅速增加, 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现象日益凸显。

2. 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比较薄弱, 队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社区党员中有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下岗职工党员、退伍军人、毕业生党员等, 他们分布在社会的各个层面, 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给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难度加大, 他们中有的思想上还未从“单位人”转变过来, 不乐意融入社区党组织;有的存在个人情绪, 不愿意参加党组织的活动;有的忙于生计, 长时间不与党组织联系, 党员身份意识比较淡薄, 履行义务不够理想;有的从思想上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 党员归属感不强、思想淡化、党员先进性体现得不够明显, 队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3. 经济基础薄弱, 发展乏力

在经济欠发达的小城市, 发展社区服务、壮大社区经济方面起步晚、基础差、市场潜力小, 导致发展步伐慢、造血功能弱、发展空间窄等问题。我市27个社区中, 绝大部分社区都没有经济实体, 靠政府拨款能够勉强维持社区干部的基本工资和办公费用, 一部分社区还要通过拉赞助或争取辖区单位和企业老板的支持才能保障干部工资待遇和维持工作的正常运转, 有的社区甚至出现了因缺少经费而运转困难的情况。有时, 组织党员开展活动, 都苦于经费无法保证和落实, 许多想法、思路都“落空”了, 久而久之, 影响了社区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

4. 工作任务繁重, 压力较大

社区工作涉及综治维稳、计划生育、民政优抚、宣传文化、环境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方方面面, 在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压力下, 社区干部不得不身兼数职, 疲于应付。社区干部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上, 开展社区服务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到足够保障。

5. 一些社区干部的“不适应”, 制约了党组织凝聚力的提高

一是班子综合能力与社区新任务不适应。社区党组织班子对党的理论、政策理解不深, 组织协调能力不强,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办法不多, 引导社区各项工作科学发展的思路不清。二是社区干部业务能力与工作新要求不适应。社区党务工作者业务不够熟悉, 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对解决社区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紧迫感不强。三是党组织生活方式与党员新期盼不适应。组织生活的形式单一, 内容不够丰富, 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党员的多种文化需求。

6. 社区无办公用房、无活动场所问题突出

在27个社区中, 有11个社区没有办公用房。在走访中看到, 蒙家桥社区的办公用房、工作室、会议室、调解室全部都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 工作环境非常拥挤, 且办公设备缺乏, 没有几张桌椅板凳。按照黔南州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标准, 社区应有文体活动场所、健身器材, 周边环境要有绿化带、健体娱乐设施, “一厅八室两栏一超市”等要求, 他们都不达标。

二针对问题, 寻求对策, 提出建议

1. 发展与培养并举, 着力改善党员队伍结构

一是发展新党员是改善党员队伍结构的重要途径。要增强社区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紧迫感, 把社区青年有效组织起来, 引导他们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加强对他们的培养, 尤其是要注重从高学历的优秀青年中培养和发展新党员, 为社区党员队伍注入新生力量。二是制定相关激励措施, 鼓励在职党员参加继续教育, 并为党员参加提高学历学习提供经费支持, 着力提高党员文化素质。三是把社区干部纳入公务员培训队伍, 建立社区干部培训规划。每年在市委党校集中对社区书记 (主任) 轮训不少于2次, 每次不少于5天。

2. 引导与教育并重, 着力增强党员身份意识

要健全完善党组织定期联系党员工作制度, 加强与党员联系沟通, 及时了解党员思想状况。积极为下岗失业党员、军转退役士兵党员和大中专毕业未就业党员实现就业牵线搭桥;努力争取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 为党员自主创业提供便利服务和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建立健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帮扶机制, 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让党员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促进党员身份意识的提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 及时向党员传达中央和各级党委的决策部署, 号召广大党员为社区各项事业发展多作贡献。以庆祝国庆和党的生日为契机, 广泛宣传党为建立新中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以及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富裕新生活所作出的卓著贡献, 增强党员自豪感, 引导他们永葆先进性。以开展“纪律教育活动月”等形式, 加强党员纪律教育, 提高党员纪律观念, 督促党员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自觉履行义务。

3. 输血与造血并施, 着力增加社区经济收入

建立健全社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 解决社区“无钱办事”问题。在将社区干部基本工资列入财政支出的基础上, 建立完善社区干部工资定期调整制度, 逐步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 让他们安心社区工作;市、区财政要将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列入预算, 同时要逐年增加社区办公经费, 保障社区党建和其他各项工作正常运转;按照“费随事转”原则, 探索建立专项工作经费拨付制度, 调动社区干部积极性。

4. 减压与改革并举, 着力减轻社区工作负担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严格控制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有关精神, 切实减少各类考核评比项目, 减轻社区工作压力。学习借鉴深圳等地设立社区工作站的经验和做法, 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社区工作新模式, 以聘请专职人员从事社区内行政事务的方式, 分担社区工作任务, 让社区党组织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好党建, 搞好社区服务工作。

5. 激发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待遇

根据《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建立完善党员激励和权利保障制度。调研中得知, 社区书记正职月收入为2036元、副职为1200元, 有600元是绩效工资待年末考评合格后发放, 委员就更低了, 每月只有1000元补贴, 没有社保。他们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报酬上, 可以适当考虑提高社区干部的政治待遇、工资待遇, 至少不低于社会最低工资标准, 该增加社保的就给予考虑,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激发社区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6. 解决办公用房问题

把办公用房问题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开发中, 社区建设需要同步进行, 政府应建立健全社区建设的若干规定, 对社区建设做出权威性、政策性规定, 使社区建设规范化。

筹集方式有四种: (1) 立项, 采取向省、州争取项目资金; (2) 由市政府配套部分建设资金并协调国土、规划等单位部门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给予帮助和最大优惠; (3) 开发商作为社会责任, 无偿资助部分资金, 开发商在实际运行中, 把无偿提供给社区办公用房捆绑为基础设施, 作为片区开发准入条件之一; (4) 社区居委会自筹部分资金, 通过出售现有办公室来解决, 力争两年内, 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社区办公用房, 改善社区办公条件, 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7. 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分段管理, 坚持社区党员属地管理的原则, 有重点地教育和开展工作

现在社区党员中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为主要特征的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及其管理人员的急剧增加, 使社区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的对象、范围、层次等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就要求社区党组织要扩大视野, 把社区党建的触角延伸到社区每一个角落, 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党员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如对离退休党员主要开展发扬党的光荣传统, 保持革命晚节和发挥余热的教育, 使他们离休离职不离党;对外来流动党员, 主要进行遵纪守法教育, 使他们在务工经商中发挥党员的应有作用;对下岗失业党员进行国家、地区的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和有关政策学习, 使他们下岗失业不失党性原则;对流出党员, 通过四传递 (即“万村千乡”、QQ传递、书信传递、电话传递) 方式进行教育。

在开展工作时, 要根据社区离退休党员党龄长、受党培训教育时间长、工作年限长、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组织观念、组织纪律性强、有为党继续工作的愿望等特点, 发挥离退休党员的积极作用, 要坚持“用其所长, 避其所短”的原则, 根据他们的爱好和特长, 把他们安排到最适合发挥特长的工作岗位, 发挥其优势;把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有组织领导能力的党员选拔到社区各组织的领导岗位上来, 使之能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建设, 在社区工作中“唱主角”、挑大梁;把那些德高望重、办事公道、有宣传鼓动能力的党员安排到法制教育、民事调解等岗位, 使之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骨干作用;把那些身体好、家庭负担轻、有治保工作经验、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党员安排到社区联防、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后进青年帮教小组等岗位中去, 使他们在为稳定秩序、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中做出积极的努力;发挥离退休教师党员的作用, 使他们在老少共建文明社区活动和社区业余文化教育等方面施展才能;依靠从事过建筑、园艺等工作的党员从事社区“三化” (净化、美化、绿化) 工作, 使他们在带领群众创造舒适、优美的环境中大显身手;聘请有管理经验、有技术专长的党员到社区服务行业中任职当“参谋”, 使他们在振兴社区经济中发挥威力。

另外, 还应该开展党内关怀, 推广广惠社区的“四必访一报告” (1) 工作制度, 使社区党组织凝聚力显著增强、党员作用发挥更加突出, 党组织服务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作用更富有成效和活力。

注释

论基层社区矫正工作 篇3

关键词 社区矫正 主体体现 不足和完善

中国的“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历经 8 年试点之后,于 2011年2月25日,被正式写进刑法,标志着社区矫正在我国的发展实现了新突破。然而,从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试点的实践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它的执行机制实质上是公、检、法、司、民政等职能部门组成的统一管理机制,社会力量的参与比较少,因而对社区服务中心这种性质的社会组织在矫正中的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微乎其微。因此,本文拟通过对社区矫正工作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思考和探讨改革的方向及推进措施,以期加强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

一、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现状及问题

社区矫正工作是在市政法委的统一领导下,以各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矫正组织”为中心开展的。向下主要是市级司法局下设的社区矫正与帮教安置处管理矫正工作,最后就是区(县)的司法局和乡、镇(街道)的司法所。应该说,法律制定者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其中不乏问题的存在,主要表现在司法所成为实质意义上矫正工作具体执行主体所带来的问题。随着工作要求的提高、工作范围的扩大、工作职能的增加加上本身建设还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又承担起社区矫正的职能后,目前司法所的机构建设对于要完整、准确和有效地履行非监禁刑罚执行的职能,确保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准确性、有效性及其公信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一是司法所工作人员配置问题。一方面结构不尽合理、素质参差不齐,存在文化程度偏低、法律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力量配备不足,而且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编制混乱。有公务员身份的,有事业编制的,也有临时聘用的人员。二是司法所的基础建设尚未到位。办公用房紧张,必需的执法装备如执法用车、警戒具、通讯器材缺乏保障。三是社区矫正工作经费不到位。根据规定,社区矫正工作经费由上下配套解决,事实是往往上面的经费到位了,下面的配套经费却迟迟没有着落。四是司法所执行矫正与其工作任务在性质上存在冲突。其自身负责的工作主要是法律服务类的,而社区矫正则是刑罚执行。由司法所执行社区矫正,则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就拥有了执法权,这就与法律规定相矛盾了。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因主体存在诸多问题,势必会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带来阻力,因而需要对此进行改良和完善。

二、 不足与完善

社会工作在中国刚刚起步,社会工作专业认可度不高,因而社会工作者在进行专业服务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

首先,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立法。对于社区矫正,从多国的立法实践看,多以立法或者法规的形式加以规定。如美国的《明尼苏达州社区矫正法》,澳大利亚《矫正服务令》,我国香港《社会服务令》、《感化(缓刑)令》,台湾地区《更生保护法》等。对于我国,首先应当借鉴成功经验,在试点实践的基础上尽快进行相关立法工作,确立矫正执行机构、矫正工作者的权力与责任。

其次,与相关部门合作过程中的问题。社区矫正的实施理念与社会工作具有统一性,主要表现在理念、功能和过程上。从社会工作专业自身的理念来看,社会工作者强调问题的社会性。如果社会工作者的行为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或其在这一过程中职责界定不清,可能很难取得相关部门的协助。这就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其权力和地位,明确职责,加强各部门的配合与协作。

再次,加强司法所建设,健全社区矫正组织机构。应当通过加强司法所的建设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一是理顺司法所的管理体制,明确在三种模式司法所存在的现阶段,业务指导和人员管理各有侧重的管理体制,逐渐过渡,最终统一形成一种模式。二是统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身份,进行专业考核、择优录用、定编定岗,统一规定为国家工作人员。同时要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增强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执法能力、水平,以期更好地落实社区矫正这项刑事政策。三是对社区矫正经费的拨付应在县一级财政经费预算中专门给予列支,规定不得挪作它用,并进行检查监督。四是加强司法所的基础建设,地方政府应全力以赴支持这项工作,在办公用房、交通工具、技术装备等方面加大投入,不要让司法所成为一个空壳。

除此之外,要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可以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等一切新闻媒体,让社会了解社区矫正工作的目的、意义,扩大社会影响面,增强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对这项工作的认可度。在保障社区矫正制度化的同时,获得社会各方面的信任和支持。

三、结语

社区矫正工作在全国展开才刚刚起步,道路曲折、困难重重毋庸置疑,但毕竟已走过9年的路程,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要坚持不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坚持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工作实际,假以时日,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一定会不断走向完善、成熟。

2007年工作计划(民宗局) 篇4

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我区民族宗教工作新局面。

2007年民族宗教工作的总体思路为:“突出一个主题,维护一个大局,瞄准两个目标,加强三项建设,力求四方面突破”。即,突出加快民族经济发展这一主题,维护全区民族宗教稳定这个大局,瞄准民族工作社会化、宗教管理规范化两大目标,狠抓工作机制、干部队伍和机关作风三项建设,力求在民族经济发展、宗教事务管理、清真食品市场整顿、民宗部门自身建设四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民族工作

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好冀字[2006]55号、沧发[2006]7号、沧办发[2006]9号三个文件。抓住重点,在落实上下功夫,制订出台《*区民族宗教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并拟定具体考核办法。

2、大力扶植民族企业,开创民族经济工作新局面。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摸清全区民族经济发展现状,确定主攻方向。帮助少数民族解决好生产、生活上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会同财政部门做好少数民族“两项资金”的管理使用。

3、加强宣传教育,维持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继续广泛深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深入贯彻全市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议精神,大力开展多种形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依法加强对清真食品市场的治理和整顿,不断推进清真食品管理工作规范化、经常化、法制化进程。

二、宗教工作

1、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法规,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抓好全国和省、市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河北省宗教事务条例》、《沧州市宗教教职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及其它宗教政策法规的落实。依法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及宗教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做好宗教活动场所的年检工作,努力提高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水平。

2、加强宗教团体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在信教群众中开展包括评选“五好”活动场所及文明户在内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发挥宗教教义中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积极参加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继续做好新形势下的天主教工作。从基础性工作入手,加强对基层民主办教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推进民主办教进程。

4、切实加强伊斯兰教工作。认真落实河北省《关于加强伊斯兰教工作的意见》,牢牢把握住阿訇聘任、海里凡挂幛、清真寺管护等重要环节,深入开展民族宗教领域矛盾隐患排查工作。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要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深入研究新世纪民族宗教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及应对措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通过认真学习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知识,掌握现阶段民族宗教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有的放矢地开展好工作。

2、加强作风建设,搞好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宗教活动场所,深入实际、深入到具体问题中去,深调细研,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真正落到实处。

乡镇民宗工作总结 篇5

一、全镇宗教活动场所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全镇共有宗教活动场所12处,办理房产证书的有8所,参加法人登记的12所。其中,伊斯兰教3所,基督教2所,佛教7所,规范管理制度5所。

二、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机构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民族宗教工作列入全镇的一项重要工作,并把此项工作列入全镇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全年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民族宗教工作4次,并认真抓好落实,确保民族村的团结、稳定和发展。镇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对少数民族村的民族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协助有关部门及时解决。

三、层层建立责任制,把民族宗教工作与干部的奖惩直接挂钩

镇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与少数民族村委会和有宗教场所的10个村委会制定了管理联系制度,切实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确保民族宗教场所的活动依法、有序开展。巩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并把宗教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奖惩。

四、充分利用党校、党课等形式深入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

镇党委每年利用党校培训、党课等形式在党员干部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2次以上,宣传教育面达90%以上,并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受教育面达85%以上。认真开展民族团结月、民族团结周、民族团结日宣传活动和民族团结示范村、组评比活动。按季度召开少数民族代表座谈会,结合全镇文明示范村建设一并纳入评比考核奖惩。

五、正确处理好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确保民族村的团结、稳定和发展

对民族村、组发生的突出事件,镇党委、政府领导亲自指挥,按照“团结、教育、疏导、缓解”的方法,及时依法处置,把矛盾和民族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不上交矛盾。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及时把全镇民族宗教工作情况和发生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处理措施报送上级有关部门,便于上级有关部门掌握情况,正确决策。

六、加强宗教场所管理,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的积极性

镇党委、政府始终重视对宗教场所和宗教人士的教育和引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物的管理,尊重信仰自由,做好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工作,引导他们依法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宗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按时做好被批准登记的12所宗教活动场所的年检工作。

总之,我镇XX年的民族宗教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知道下,全镇民族团结、稳定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加大检查力度,及时总结工作的经验和不足。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兄弟乡镇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弥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全镇的民族宗教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全镇的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XX年新源镇统战、民族宗教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伊犁州直宗教工作“五项机制”会议精神,继续按照“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工作要旨,依法加大对宗教事务管理力度,为维护新源镇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作了大量的工作,确保了新源镇宗教和睦、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全镇共有13个宗教活动场所(其中11座清真寺、1个基督教活动点、1个佛教净土寺),11名教职人员,65名寺院民管小组成员。

一、加强了领导机构。镇党委根据州直宗教工作“五项机制”现场会要求,从今年1月份开始,要切实把学习、掌握、推行宗教工作“五项机制”(即:健全领导机制、管理机制、抵御渗透机制、排查机制、处置机制)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中之重,把推行、落实情况作为考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了绩效考核范围。年初召开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由镇人大主席具体负责统战,宗教工作,加强了领导机构,加大了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严格落实“两项制度”。制定和实施了《领导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和《落实“两项”制度考核办法》,实行领导和镇村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制度,保证了在第一时间里掌握宗教活动动态。目前,共有7名县级领导,13名科级干部,13名村领导联系13座宗教活动场所,确保每个宗教活动场所都有一名镇、村干部包点联系,每周至少联系一次,建立每周五必须到宗教场所与宗教人士交朋友、了解其思想动态的长效机制,认真抓好了宗教场所的稳定工作。

二、加强宗教工作队伍建设。按照镇党委分工,配强统战专干2名。村,社区实行党支部书记担任村,社区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村(社区)治保主任,具体负责监督指导宗教活动场所的日常事务,并采取村,居委会主任及村治保主任(村两委委员)直接担任宗教场所民管小组组长的办法,明确了责任,加大了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建立健全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机构。经本坊教民协商、把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办事公道、热心为信教群众服务、有一定宗教学识及工作能力的本坊教民纳入到民管小组,调整充实了民管小组成员。重视宗教教职人员的培训,每月坚持14日的列会制,组织宗教人士学习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上级的文件精神。县、镇共举办了2期宗教人士培训班,参加人数达145人次,派1人参加州政治学校学习班,派1名宗教人士参加内地参观学习。不断提高了宗教人士的素质。保障经费、办公设备和交通工具。镇党委召开专题会,拿出2万元,配齐配全办公设备(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子、档案柜等),县为镇维稳中心配备1辆微型工作用车,保证了工作正常开展。各村(社区)也拿出一定资金,确保了民族宗教工作正常开展。每个宗教活动场所也要保证了一定资金,改善宗教活动场所办公室,值班室,图书阅览室等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宗教活动场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上墙,规范档案,填写统一规范《新源镇宗教事务及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工作手册》(七本一册)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办公室,配备电视、vcd、电脑、图书,改善了档案等软件设施。坚持24小时的值班制度,实行绿化、美化、净化、硬化建设。

三、规范宗教活动管理。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从事宗教活动,伊斯兰教讲经必须以《新编卧尔兹演讲集》和《卧尔兹选编》为范本进行讲经、解经;佛教寺院、基督教会所用经书必须经佛教协会、基督教三自爱国协会审查出版或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的经书,决不允许私自从境内外、国外购买未经各宗教协会审查的经书。依法加强对“两教”活动的管理,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严格实行了“三定”(定点、定片、定人),坚决依法制止基督教自由传教活动,以往基督教私自乱设家庭聚会点和非正常发展的现象得到有效制止。我镇没有发生外来人员传教,传经情况。在全镇各宗教活动场所统一挂警示牌,不允许未成年人、党员,干部进入清真寺参加宗教活动。在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葬礼、婚礼、过乃孜尔、割礼等民族习俗中决不允许宣扬“圣战”、民族分裂、宗教极端言论。形成了崇尚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四,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严格按照重建、维修审批程序,今年对2座宗教活动场所进行重建。对申请重建的宗教活动场所要求以坚固实用为原则按设计图纸进行重建,防止借机超面积和搞豪华装修。规范财务管理,严禁以重建宗教活动场所为名或以其他借口为由,向信教群众进行摊派、增加信教群众负担。督促宗教活动场所规范财务管理,每季度按时公开财务收支;镇统战办进一步加强了对全镇的宗教活动场所的监督管理工作,严格落实了治安、消防、防疫制度,定期进行了检查。为确保我镇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生活安定,从年初开始各宗教活动场所坚持24小时的值班工作。做好春节,“两会”,世博会,斋月,肉孜节,国庆期间的安保工作。安排包寺领导保证清真寺每星期五(主麻日),基督教的每个星期日,佛教净土寺的每月阴历初一和初十五去联系,并抽派民兵应急队人员执勤,清查登记外来人口,保护宗教场所的安全的长效机制。

五、坚定不移地打击非法宗教活动,保护正常宗教活动

为有效遏制非法宗教活动上升势头,规范正常宗教秩序,切实保护广大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推进宗教“五项机制”全面实施,我镇于5月20日至7月20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非法宗教活动专项整治行动。整治行动中以大清查、大盘查、大排查为抓手,对全镇范围内非法宗教活动进行了排查。排查中查处:饰带宗教色彩的非正常服饰女人37人,其中别斯托别村15人,托海村19人,玉什布拉克村3人。留大胡子人员4人。查处基督教地下活动点3处,参加基督教地下活动202人。对排查出的非法宗教活动点进行了查封、依法取缔,并活动组织者霍桂梅被公安局行政拘留十天,处以一千元罚款。对参与跨地区非法宗教活动的团结村13名哲派教民,进行了逐个登记审查,建立档案。对他们进行教育转化,通过开展非法宗教活动专项整治工作,对非法宗教活动组织者进行了严厉打击,对非法宗教活动的参与者进行了批评教育。制止和取缔私设基督教家庭聚会等非法宗教活动,维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六,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年活动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召开新源镇民族团结教育年活动动员大会,在教育年活动期间四个中心社区和六个行政村,学校,宗教活动场所,按照维护祖国统一的要求,广泛深入地进行了面对面的教育宣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即:发放宣传单,出板报,举办演讲赛,知识竞赛,宣讲会,座谈会,挂横幅,贴标语,组织老干部深入学校开展爱国教育等活动,广泛宣传民族团结方面的典型事迹,大力宣传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引导信教群众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真正做到全年抓民族团结工作。狠抓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创建率达到100%,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街道统战、民宗工作总结 篇6

一、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开展统一战线基础工作。

一是成立由街道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统战民宗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部门的责任,将统战、民宗工作一并纳入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中,做到与街道中心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监督、同考核;

二是根据工作安排及工作需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统战、民宗领域各项工作,20xx年共召开13次专题会议;

三是由党工委副书记分管统战民宗工作,配备4名专职人员,做到有人抓、有人具体实施、落实;

四是将统战民宗工作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心整体工作中,在全街道形成综合治理、安全生产、信访、武装、司法等部门共同参与统战民宗工作的工作格局;

五是有效利用统战宗教工作经费。今年用于统战民宗领域各类宣讲、展板、横幅、文化体育活动、治安备勤、值班巡逻、慰问宗教人士及寺管会成员、外出学习、车辆等费用49870元,达到综治宗教维稳经费的60.1%;

六是认真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了与市统战部、市民宗委的联系和沟通,做到重大问题及时上报、疑难问题及时请教,确保了基层统战民宗工作顺利开展,今年共上报各类信息11 篇。

二、丰富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载体,提高干部职工及广大群众的“五个认同”理念。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注重学习效果。将《两文件一条例》、《宗教极端思想的22种表现形式和严重社会危害》、《去极端化宣传学习资料》、《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几个突出问题解析》五本白皮书等作为重点学习内容,共开展集中学习讨论15次,集中闭卷考试3次,使全体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并准确掌握学习内容的精神实质,统一了思想,增强了政治觉悟;

二是抓好宗教领域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街道3月,9月,10月、11月,专门组织社区(村)统战干事、辖区宗教活动负责人、宗教人士、民管会成员、朝觐归国人员,以“两文件一条例”、《婚姻法》和《继承法》为重点,用民汉两种语言,举行为期一天的集中培训。

四是深入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活动。街道“去极端化”宣讲队采取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深入小区、居民家中宣传“去极端化”的重要性。组织观看《真爱》、《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艾米尔:做好人做好事》、《走向现代文明的农民妇女》等系列宣传教育片和“去极端化”农民画册。通过设立宣传台、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制作反邪教知识板形式,提供法律咨询,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针对农忙时节,跃进村以“查环、查孕、查病”健康检查活动为契机,组织妇女观看去极端化系列宣传片,并利用下村入户之际,为村民发放“去极端化”宣传资料。结合青少年宣传教育活动、“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活动、“法律进社区”活动等,开展面对面宣传,营造“去极端化”宣传氛围。结合各辖区实际,对辖区居民党员、楼栋长、十户长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积极宣传“宗教极端思想的22种现实表现和严重社会危害”。

五是结合“扫黄打非”工作,加大整治“三非”活动工作力度,做好封堵和打击宗教类非法出版物传播渗透工作,坚决遏制有害信息在网上蔓延;开展“去极端化”大排查工作,加强教育疏导。到目前为止我辖区无穿戴蒙曼罩袍及年轻人非正常留胡须等现象。

六是积极参加市统战部举办的“进一步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知识竞赛获得二等奖。

三、完善工作机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工作。

一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参透、打击犯罪”的原则,依法保护宗教教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保护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始终坚持不去干涉、干预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场所内部事务,充分尊重各宗教场所按照依法开展正常的活动;

二是建立街道社区两级组织关心、保护爱国宗教人士联动机制,对宗教人士开展节日慰问、婚丧喜庆问候、有困难帮扶等“暖心工程”,及时发放宗教人士生活补助费,与宗教人士建立了比较融洽的人际关系;

三是街道班子成员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联系宗教场所制度和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定期不定期到宗教场所,与宗教人士谈话、掌握活动开展情况、帮助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特别是在政治敏感时期、各宗教重要节日期间、基督教星期天的主教日、清真寺主麻日等时期,各包点领导都认真落实了与宗教人士谈话、联系宗教场所制度,今年共谈话83次;

四是在宗教活动场所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外来人员登记制度和外来人员通报制度。天虹社区、田园路社区、机辆路社区及跃进村安排专人联系宗教场所,时刻关注宗教场所各项活动、安保措施、安全措施、外来人员情况及未成年人进入情况,加强了日常检查督查力度。今年共检查督查各场所 88次,发现问题 11件,整改11 件;

五是利用 “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以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出展板等形式,提高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法律意识;

六是认真落实制止零散朝觐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积极开展“杜绝零散朝觐走有组织有计划朝觐之路”宣传活动,确保巩固制止零散朝觐零控制目标的成果。利用2个月时间,对我辖区申请朝觐人员档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核,健全了档案。20xx年审核并出具出国证明27份。

七是按照哈密市民宗委《哈密市宗教人士队伍和宗教场所清理整顿方案》精神,我街道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按照每一个阶段的要求,对辖区4个宗教场所的宗教人士、民管会负责人、民管会成员进行了全方位的摸底并建立整理档案。对宗教人士、民管会负责人、民管会成员从认真思想状况,组织、参与非法宗教活动情况进行了排查,掌握他们的家庭背景、社会关心,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八是认真开展宗教人士、民管组织负责人半年及全年考核工作,全面掌握宗教人士及民管组织负责人履行职责状况。

九是依托“教风”为主题的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做好了“双五好”和平安宗教场所创建工作。到目前为止,辖区四个宗教场所均创建平安场所。

十是动员辖区宗教场所,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在今年的“宗教慈善周”活动中,共募捐15500元,各场所全年扶贫济困39225元,受益人数55人。十一、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圆满完成20xx年度“三支队伍”轮训工作。同时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派出统战民宗分管领导、统战干事、宗教人士,参加各级培训。

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一是认真制定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形势多样的活动。以“共话民族团结、传递温暖、 献上关爱”、 “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等为主题,开展了“中国梦我爱腾飞的哈密”双语介绍家乡活动、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表彰“民族团结先进家庭”、“共跳一支舞、共唱一首歌、共吃一锅饭”一系列活动;

二是开展宣传宣讲700余场次,受教群众达4万余人次,促进了各民族间互学互助、互帮互爱、共同进步意识。

社区民宗工作计划 篇7

1 小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工作概况

我中心以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康复医师、公共卫生人员、妇女与儿童保健医生组成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 每个团队人数在12人左右, 分管2个社委会, 每个社委会服务人口数4 000人~5 000人, 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每人管理人数200人~300人。全科医生负责社区慢性病人的管理;社区护士负责60岁以上健康老人和独居老人的管理;康复医生负责残疾人管理;公共卫生人员负责预防接种、传染病管理、死因调查等;妇女与儿童保健医生负责学龄前儿童及育龄期妇女管理。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每周到社区定点两个半天, 主要开展建立个人 (家庭) 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健康讲座、健康咨询等。每周至少两个半天进行家庭访视、康复训练指导1次, 每周1次的家庭病床管理, 以及配合完成临时性公共卫生应急任务。社区服务对象信息资料实行微机动态管理, 根据管理人群随访次数及时更新信息资料。

2 社区护士的作用

2.1 社区护士是社区居民的健康守护神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社区护理应以“社区内弱势团体 (老、弱、残、障) 为优先服务的对象”。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也提出“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障人等为重点”的服务宗旨[2]。社区护士深入到社会基层, 直接面向社区人民群众, 社区的每一户、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服务对象, 社区内的老、弱、病、残、妇女、儿童都是自己护理关照的重点, 社区护士直接参与该社区的健康教育、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家庭护理、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心理卫生与精神保健、病人临终服务以及病人入院前急救护理等多方面的工作。

2.2 社区护士的角色 社区护理的工作范围和社区护士的职责决定了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扮演多种角色, 发挥着多重作用。社区护理的基本职责是视人群为整体, 而不单是个人和家庭。因此, 社区护理工作就要收集和分析人群的健康状况, 然后解决这一群体中主要的健康问题, 即使社区护士照料个人与家庭, 也是帮助整个人群解决健康中的一项工作。社区护士的工作任务是从一个病人扩展到照顾整个人群[3]。在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条件下社区护士分别充当着照顾、教育、咨询、组织、管理、协调、合作、观察、研究等多种角色。

2.3 利用“全科”的知识和技能延伸护理服务范围 社区护士是一种面向各种社区人群的复合型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社区护士是在一个相对开放、宽松的工作环境之中进行服务、管理工作的。由于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社区护士的服务除了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等基本内容外, 还要从整体全面的观点出发, 从卫生管理、社会支持、家庭和个人保护、咨询等方面对社区人群进行全面服务。

2.4 一专多能的综合服务能力满足社区群众多方面需求 社区护理是一专多能的综合性服务, 为满足社区人群的需要, 既要对重点人员进行身心整体护理, 又能在伤病现场进行初步急救;既要指导病人进行恢复期康复锻炼, 又能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科普知识宣传;既要开展社区卫生防疫, 又能协助管理慢性病人。

2.5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提高社区人群健康意识 在社区工作中, 通过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宣传, 人们认识到学会自身保健是免除疾病、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关键。对常见病、多发病加强管理, 做好健康宣传, 提高慢性病人的管理率、控制率、知晓率, 合理指导病人服药、就诊、定期复查。社区医疗保健服务, 实现了病人在家中享受到和在医院一样的治疗服务, 社区服务提高了社会效益。

2.6 利用社会学、心理学及人际沟通技巧解决社区人群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 社区护理面临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如刚退休的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更年期老人、有家庭问题的人等。由于对所处环境的不适应, 会产生种种心理问题。所以, 针对这些人群, 需要做好社会心理咨询工作, 理解并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

2.7 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委会与社区人群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与社委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将社区居民的基本信息、卫生保健等资源共享。定期深入每一个家庭, 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 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 并及时将各种信息的进行传递与反馈, 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做好准备。

总之, 社区护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和促进社区居民的健康。因此, 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积极配合团队各类成员, 合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 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的各项工作, 以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为己任, 从而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跃军.社区卫生服务概论[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1:7.

[2]张玉梅, 冯正仪, 夏海鸥.社区护理需求和工作内容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3) :232.

总统在社区工作的日子 篇8

去年12月一个的寒冷下午,史蒂夫?盖茨开着车行驶在芝加哥南区的街道上。贾思敏?科尔曼独自一人放学回家,身上唯一御寒的衣服就是单薄的紫色夹克。盖茨在她身边停下车,喊她赶紧上车。

16岁的贾思敏和年过30的盖茨都住在芝加哥南部的玫瑰区(Roseland)——一个破败的贫困黑人住宅区。为像贾思敏一样的年轻人提供帮助,是盖茨的全职工作。他属于一个名为“青年支持规划”(YAP)的组织,工作内容是辅导中学校园里迷茫、躁动的学生们。

50年前,这里曾是芝加哥最繁华的地带,成千上万的蓝领工人居住于此,大多数人都在各种钢铁和制造厂有份体面的工作。但后来工厂纷纷关门,蓝领工人搬家离开,玫瑰区成了芝加哥整体状况最差的社区之一,商店空旷、街道安静,失业率、退学率和凶杀案的数字一直位居全美前列。

如果说哪位总统能够体察玫瑰区的民情,那一定非奥巴马莫属。这个社区在奥巴马的政治生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上世纪80年代末,现任美国总统曾在这里做过三年的社区组织者,他在竞选演说中特别强调这段经历使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当他离开玫瑰区、到哈佛法学院深造并开始政治生涯时,也立誓将尽力获取知识和资源,最终回到社区,解决这里的贫困问题。

但他并没有履行当初的承诺。

奥巴马政治生涯的起点

盖茨的工作往复循环:到医院探望受伤的学生、去学校参加开除听证会、旁听法庭审判甚至是出席年轻人的葬礼,这让他感到压抑无助。盖茨每天都抽很多烟,失眠也很严重

身处玫瑰区,体会最真切的就是山高皇帝远,盖茨每天全力应对的困难——帮助年轻人在贫困的环境中成长、走上正路,也是美国社会热烈讨论的话题。1966年是美国消灭贫穷的高峰,当时的贫困人口比例是15%,而到了2010年,这个数字是15.1%,儿童的贫困率则达到22%,比过去有所提高。尽管是热门的公共话题,但在眼下的大选期间,关于贫困问题的讨论却几乎消声灭迹。

首次竞选总统时,减少城市中的贫困人口是奥巴马竞选战役中的重要议题,他对此发表了公开演讲,竞选网站上设有专区汇聚各种政策建议,还承诺“齐心协力在10年内将贫困人口减少一半”。但贫困人口的官方数字一直在上升,今年5月,《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鲍勃?赫尔伯特撰文批评奥巴马,“他几乎都不敢再提贫穷二字。”

奥巴马并非没有做出努力,实际上,他比最近的几位美国总统所做的事情都多。四年前,奥巴马是华盛顿最关心穷人的政治家,而让他开始以全新的方式思考贫穷问题的源头就是玫瑰区。

奥巴马在1985年夏天来到玫瑰区,当时他23岁,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生,正在寻找人生的目的和归属感。那时大多数芝加哥黑人生活贫苦,犯罪率奇高:儿童在街上匍匐躲避子弹、公寓被人投进燃烧弹、两个住宅区帮派的长久枪战却没有一辆警车到场。

奥巴马的工作是采访当地居民、进行实地调查,他不断听到人们对这些变化的担忧和恐惧。在回忆录《来自我父亲的梦想》中,奥巴马写道,他遇到的多数中年非洲裔美国工人都表达了对生活状况的满足,“两个人都有收入的话,就能付清房款和车款,不少人为子女支付了大学学费。”

但问到社区的未来时,对话就被一种不祥的紧张感取代,“他们担心社区的衰落,关门的商店、满街闲逛的无业青年,男孩子的吵闹聚会、未成年女孩给怀里的孩子喂薯片、丢弃的垃圾布满街道,这一切都在低声诉说痛苦的现实:眼前的安宁只是暂时的,”奥巴马写道。

史蒂夫?盖茨当时14岁,他和朋友们正是奥巴马担心的无所寄托、任性迷茫的年轻人。他也觉得那是个黑暗的年份。“之前我从没听到过街道上有枪声,”后来,他也买了把枪防身。伴随着暴力事件的增加,稍有能力的家庭都离开了玫瑰区,留下的多是贫困或单亲家庭。

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威廉?威尔森在当年发布的书作《真正的弱势群体》中,阐述了美国穷人群体的巨大变化。如果一个社区中超过40%的人是穷人,那么这里就可以被定义为极端贫穷,威尔森的研究显示,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十几年间,美国最大的五座城市中贫穷人口的数量几乎翻了三倍。

而奥巴马之前掌握的社区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玫瑰区的现状。于是他提出了新的建议——建立青年咨询网络,由年长的工作人员为青少年提供学习和生活指导,并且直接面向他们的父母做咨询工作,今天盖茨参与的YAP项目正是源自奥巴马当年的设想。

改善家庭与社区

在玫瑰区的遭遇使奥巴马决心申请就读哈佛法学院,他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玫瑰区。但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到哈佛读书,是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帮助玫瑰区的贫苦民众。社区组织工作的重要信条是,改变需要政治力量,而到哈佛大学是获取权力的路径。“我将学到权力的运用,然后把知识和权力用到需要它的地方,像普罗米修斯的圣火一样,回到玫瑰园,回到芝加哥。”

奥巴马后来积极地以政治家的身份试图缓解贫穷问题。在2007年的竞选活动中,他曾在华盛顿东南部的贫困社区做专题演讲。在重申了民主党传统的抗击贫穷方式——提高最低工资、加强工会权力、扩大医疗保险范围、增加教育机会后,他提出需要减少城市贫穷人口的新方法,“25年前的经历引领我致力于公共服务。”

于是在2009和2010年,奥巴马政府将大笔救济金送到了低收入美国人的手中。作为复兴法案的一部分,政府扩大了穷人救助项目的规模,如食品救济券、失业保险等,持续恶化的经济形势和慷慨的救助协议使得这些项目迅速扩大。接受食品救济券的人数从2007年的2740萬提高到2011年的4510万,多种税收抵免上的暂时调整,让成千上万的低收入工人每年能多拿到数千美元的退税。

在玫瑰区,经济刺激措施尽管没有把这里变得更好,但至少停止了继续衰退的趋势。食品救济券让不少家庭不再为食物发愁,年轻人可以打暑期短工,YAP的青年项目也得到了来自公立学校的资助,盖茨因此可以为达米安这样的年轻人担任辅导者。

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修补。

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来看,从小生活在极端贫穷的弱势群体家庭中,意味着孩子难以得到优质的教育和家庭关怀,逆境更有可能带来坏的结果。对儿童来说,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巨大,

奥巴马曾在玫瑰区亲眼目睹过无数这样的事例,他写道,贫苦的非洲裔美国人都很清楚,家庭分裂对于孩子有怎样的负面影响。

除了各种经济救济,奥巴马还能为年轻人做些什么?《纽约时报》评论说,玫瑰区需要的并非来自联邦政府的救助资金,而是更广泛、更有野心的对策,为儿童的成长提供辅导和帮助,奥巴马亲手设计的青年辅导项目应当扩大。

实际上,奥巴马政府已经对此类项目提供了财政资助,但数额有限,很多仍是临时性的。一年前,YAP的项目经费就已经减半了,一个月后,这个项目将完全结束,盖茨也将失去这份工作。

2007年,奥巴马在华盛顿贫困社区的演讲中承认,“改变城市中的贫富差距需要谦虚的态度和耐心,”不仅如此,“最重要的是,需要总统们长久地投身其中。”第一个任期当中,消灭贫穷的计划已经虎头蛇尾,人们能把希望寄托在他的第二个任期上吗?

统战民宗工作总结DOC 篇9

工作总结

二零一五 年,那仁和布克牧场统战、民族宗教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全会精神,学习贯彻自治区、地区、自治县统战工作会议的精神,紧紧围绕县委的工作思路,做好了民族、宗教工作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新时期统战、宗教工作的水平,为了更好地适应牧场在统战工作中提出的新要求,夯实统一战线,结合牧场实际情况,整合统战资源,以人为本,突出服务,凸显特色,形成多方参与、服务长效的统战格局。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切实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在牧场党委会的高度重视下,将统战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宣传为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统战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思想认识到位,组织建设到位,制度措施到位,服务宣传到位。

2、加强了统战人员的思想建设。我们建立健全了民族团结工作领导机构,结合今年自治县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模范先进示范县的工作要求,成立了由党委会书记任组长的“民族团结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了各科室骨干进行创建工作。

3、注意抓苗头,防患于未然,妥善处理民族间的矛盾和摩擦。

二、明确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围绕经济抓统战,抓好统战促发展”。统战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为主题,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构建和谐那仁和布克牧场的战略高度着眼,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 以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根本任务, 一切从实际出发, 围绕牧场的建设, 坚持统战工作与村队工作相结合,广泛联系和团结辖区内广大成员,为加快那仁和布克牧场全面发展、推进辖区民主管理、建设精神文明村队、促进社会稳定提供力量支持,形成牧场统战工作的新格局。不断强化群众爱国、爱疆、守法教育,今年来,从未发生一起影响社会稳定的宗教事件。

三、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建全各项制度促进发展

为了进一步维护和增强民族团结,在牧场管委会的领导下,坚持把统战、民宗工作的宣传教育纳入经常化,做到常抓不懈,认真开展党的统战政策、民族政策的宣传;结合今年的“民创工作”,采取微信宣传,广播宣传,张贴标语,悬挂横幅,举办文娱活动等形式,增进各民族的了解。同时教育要穿插到干部的“每周一学”和职工的“每月一讲”当中。大力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建设。截至目前,那仁和布克牧场张贴各类标语、制作各类展板90余块。组织各族群众开展各类活动30余次,累计受教育人数2500余人次。这些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三个离不开”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了“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的思想。彻底做到生活中“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情,人人都说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

民族宗教例会制度及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的落实与建全,为切实服务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加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制宣传,开展反邪教和反分裂教育、反渗透教育,协助有关部门同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和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为贯彻执行民族宗教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宣传党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发挥了质的作用。让少数民族同志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为那仁和布克牧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统战工作常抓不懈

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统战工作精神,切实加强统战工作,充分发挥统战工作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团结和调动全体统战对象的积极性,那仁和布克牧场党委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人员学习统战工作的指示精神。通过学习,使统战对象加深对统战理论的理解,提高对统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鼓励他们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参与,为那仁和布克牧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不遗余力。半年来,牧场通过大力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将加强各民族大团结与当前开展的“十星级文明户”行动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树立农村文明新风尚。今年那仁和布克牧场与“访惠聚工作队”一起为那仁和布克村、额木根村落实帮扶资金100万元,用于贫困牧民的脱贫致富。慰问贫困户75户、慰问资金20000元。为全场各少数民族家庭落实资金40万元,用于40户贫困户危房改造。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统战理论的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

2、牧场统战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3、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上一篇:车间电气设备管理制度下一篇:电子电路基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