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佳《四季更替》说课稿

2024-07-09

李书佳《四季更替》说课稿

李书佳《四季更替》说课稿 篇1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3课《四季更替》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四季更替》,本课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3课,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5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四季更替》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制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中的第三课。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星空和动植物随季节变化的特点有了一定的研究。在前面两课学习中,学生也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及自转所引起的昼夜更替现象,对地球的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一切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研究地球运动的兴趣,并通过探究和实践活动对地球公转及公转所引起的四季变化形成整体的、宏观的认识。基于以上分析,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推测四季更替的形成;能从书刊及其他途经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

2、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科学知识:通过模拟实验,知道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地轴倾斜有关。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太阳高度与气温的关系。教学难点:探究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倾斜的关系。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问一问、猜一猜、删一删、动一动、整一整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实际和已有知识经验,恰当地利用自制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讨论互动,让学生参与积极的知识储备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享受学习的快乐,达到解决重点,分散难点的目的,力争营造高效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说学法

本节课我强调主动参与、小组合作,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采用观察法、实验法、对比法等方法,力争达到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学习的目的。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前我需要做以下两方面的准备工作: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四季更替的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LED灯(模拟太阳),自动旋转地球仪(自制)、公转中四个观察点背景图。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首先以同学们喜欢看的电影为切入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图片,引导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内不知不觉中进入本课课题——四季更替。结合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老师通过谈话、看图片等方式设置情景,让学生处于在一种拉家常的融洽氛围内。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觉自己日常生活的一些科学知识,为下一步的教学环节做铺垫。】

(二)探究活动

探究

一、面对课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主要问题:四季更替是如何形成的?(问一问)然后让学生结合以前所学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进行大胆猜想。(猜一猜)预测学生的猜测可能会有以下结果:

1、与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有关

2、与地球自转有关

3、与地球公转有关等等,面对这些猜想,我是利用推理法这样解决的:(删一删)

1、准备详实的图片、数据和视频,让学生自行判断研究

2、小组展开讨论,形成结论。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可巧抓时机,巧妙点拨,帮助解决。比如解决第一种猜想就可以利用精确的数据对比:一月份是中国的冬季,地球反而离太阳近,7月份是中国的夏季,地球反而离太阳远。根据这组与学生设想相互矛盾的数据,学生们就可以推理出:四季更替与离太阳远近的关系微不足道。

这样让学生经历了猜想、发现、交流的学习过程,经历了思维碰撞,基本能达成共识:四季更替可能与地球公转有关,这时学生会对地球公转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对地球公转有了初步认识,教师利用夏威夷和南极常年平均气温的不同,引发学生的思考:只要地球公转就会形成四季吗?为什么在同一个地球上不同地方温度不同?然后巧妙设问:四季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引导推理四季最明显的不同是温度不同,而温度不同又是由光照引起的。

教师用手电筒直射在黑板上和斜射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黑板上的光斑,这样设计分散了难点:太阳直射,光线强,温度高;太阳斜射,光线弱,温度低。那为什么太阳光会有直射有斜射呢?下一步实验探究做铺垫。探究

二、制定实验计划,模拟实验,交流归纳总结实验结论。

经历了前面的探究活动,学生知道科学知识仅靠猜想和推理是不行的,那么有没有又快又好的办法来验证猜想呢?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做模拟实验。这也是本节科学实验课的重中之重,可以说前面一切的活动,都是为这个实验做铺垫的。以前每逢这节课做实验时,提示的实验用品就是地球仪和手电筒。地球仪不会动,必须一个学生手持着并用手拨动,而且市面上的地球仪上没有明显的南北回归线和赤道标识。手电筒只能朝一个方向发出集中的光,实验时必须一个同学拿着不停随手持地球仪的同学的动作而转动,这林林总总结合起来,所以每次实验结果都差强人意,学生很难在实验中明白地轴倾斜在四季更替中的作用。我忍不住了,忍不了这眼前的苟且!必须要突破!于是我按捺不住内心的狂野,自己动手改进教学仪器。首先把地球仪用红色即时贴沾上醒目的南北回归线和赤道标识,用可以向四面发射光线的LED灯代替手电筒,并且制作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四个季节的轨道图,这样一来,实验效果确实提高不少。但我没有满足,我还想要一个会自己模拟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球仪!可是我查遍了大大小小的科学仪器店,包括淘宝之类的购物网站,都没有这样的地球仪。如果有一个会自转的地球仪,会大大节省实验的时间,减少学生失误的几率,提高实验效果。没有?那我就自己做!经过多次失败和实验,终于,一款可以以合适的转速并自西向东自己转动的地球仪诞生了!至今,我还记得我向学生展示这款地球仪时,学生啧啧的赞叹和倾慕的眼神,从他们的眼睛里,我看到学生对自己的肯定,看到了他们对科学无限的渴望。好钢用在刀刃上,好仪器用在重要的实验里。有了这些得心应手的仪器,实验起来效果十分好。首先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分析1、2、3、4,4个地方的季节,研究四季的形成,看看南北半球受阳光的照射情况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明确了实验目的后,小组再根据老师提供的《四季更替》实验单,初步制定试验计划。然后开始小组合作模拟实验:LED灯做太阳,自制的会转动并用醒目红线标注南北回归线、赤道的地球仪当地球,模拟地球的公转。注意观察,认真填写实验记录,注意分工。

教师要提示(1、利用老师提前制作好的地球公转运行轨道图,把地球仪放在画好的轨道上运动。

2、LED灯一直放在中间太阳的位置,始终照着地球仪。

3、地球仪在转动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倾斜角度和轨道图上的地轴方向保持一致。

4、观察思考:仔细观察,在1、2、3、4,4个不同位置“太阳”的光芒分别直射在什么地方?这与四季的形成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释疑,以确保实验的顺利有效进行。

明确目标、方法和实验注意的问题后,学生按小组实验模拟,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小组进行汇报交流实验发现,归纳出四季更替跟地轴倾斜是有很大关系的。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演示形象的视频(即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南北回归线等不同位置所对应的季节变化)。

这时,教师抛出问题:如果地轴不倾斜会怎样呢?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并再一次模拟实验,深化对四季更替的认识。(如果地球垂直了,就没有四季变化了,我们这里只有春天或秋天。)

归纳总结四季更替的原因: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角度保持不变。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时,南北半球接受阳光的照射程度也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教师可以适当简化原因:四季更替是地球斜着身子公转形成的。

(三)总结拓展,课后延伸

本环节让学生把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共享,把问题放在问题库里。这样设计,让学生明白,只要在生活中注意留心观察,仔细研究,就能发现许多科学奥秘,科学探究是永无止境的。接着出示二十四节气歌,引导学生课下探究:它是怎样反映农时季节的?通过这个主题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了解和利用大自然的重要意义,并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改善自己的生活中,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说板书设计

四季更替

地球公转

地轴倾斜

上一篇:从童年到少年作文500字下一篇:以松树为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