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开发的相关合同(共12篇)
与开发的相关合同 篇1
合作开发合同与委托开发合同有以下区别:
1、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关系不同
合作开发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是平行的,即当事人都承担类似的义务,又都有权请求和监督另一方履行相应的义务。
委托开发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是相对的,这与一般的双务合同相同,即委托人的主要义务也就是研究开发人的主要权利;研究开发人的主要义务即委托人所享有的权利。
2、当事人进行研究开发工作的方式不同
合作开发合同的当事人共同参加研究开发工作,具体表现为,合作各方可以共同进行全部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可以按合同的约定进行分工,分别承担不同阶段或不同部分的研究开发工作。
委托开发合同,则是一方进行物质投资和经费投入,另一方从事研究开发。
与此相联系,二者的合同主体也不同。合作开发合同,当事人各方大多为专门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科研单位,而委托开发合同,则一般是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3、合同当事人签约目的不同
合作开发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共同的,各方的.目的是一致的,通过研究开发取得的成果是共有的,可以是共同共有,也可以是按份共有。
委托开发合同,委托人提供投资供另一方研究开发,其目的是为获得研究开发成果,用于其生产领域,获取经济效益;研究开发人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报酬。委托开发合同的成果所有权依合同的约定在当事人之间进行不同程度的分享。
4、合同当事人分担风险的原则不同
合作开发合同,研究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通常由各方当事人共同承担;委托开发合同,其开发风险则一般由委托人承担,也可依合同约定由双方分担。
合作开发合同范本
甲方: 法定代表人:
乙方: 法定代表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一、项目名称: (注:本参考格式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活动。)
二、本技术开发项目在国内外的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三、本研究开发成果应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
四、投资总额:其中甲方投资 乙方投资 在总投资额中:甲方占X%;乙方占X%。
(注:所谓投资,不仅包括以货币、设备、场地进行的物质投资,还可以包括以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进行的技术投资,采取货币以外的形式进行投资的,应当折算成相应的金额,明确当事人在投资中所占的比例。)
五、双方的具体分工:
1.甲方负责: 2.乙方负责:
(注:当事人各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以自己的技术力量参加研究开发工作,共同制定研究开发计划,共同解决研究开发中发生问题,或按照分工分别承担设计、工艺、试验、试制等不同阶段或者不同部分的研究开发工作,并与其他当事人协作配合,直至完成研究开发项目。任何一方当事人,对合同约定或全体当事人决定必须履行的义务,都必须认真履行。)
六、双方的违约责任:
1.任何一方不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投资,造成研究开发工作停滞、延误或失败的,违约方应向另一方支付数额为项目总额X%的违约金;
2.任何一方不按照合同约定的分工参与研究开发工作或不按照合同约定与其他各方完成配合任务的,违约方应向另一方支付数额为项目投资总额X%的违约金。
七、成果归属与分享:
在履行本合同中完成的研究开发成果的专利权归双方共有:
注1:当事人各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约定权利和义务:
1.一方转让其共有专利权的,另一方或者其他各方可以优先受让其共有的专利申请权:
2. 合作开发各方中一方声明放弃其共有的专利申请权的,可由另一方单独申请,或者由其他各方共同申请。
3. 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权以后,放弃专利申请权的一方可以免费取得该项专利的普通实施许可,该许可不得撤销。
4. 一方不同意申请专利的,另一方或者其他各方不得申请专利。
注2:合同开发所完成的非专利技术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以及利益分配办法,由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合同没有约定的,视当事人均有使用或转让的权利。除另有约定外,一方当事人使用和转让该成果所收获得的收益,另一方或其余各方无权请求分享。
注3:在实践中,合作开发合同当事人以合同约定成果分享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约定研究开发成果的专利申请权不为各方共同,而归一方当事人所有。但享有专利申请权的一方当事人可按约定将由此取得的经济利益向其它当事人作适当补偿。
(2)约定向合同外第三人转让研究开发成果时,应经合作开发各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由此所取得的经济利益由各方分享。
(3)在特殊情况下,当事人各方还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对技术成果权的分享份额以及各自享有的专利申请权。如对在技术开发的各主要阶段(实验室开发阶段、生产工艺开发阶段)产生的研究开发成果(或阶段性成果)约定各自独立享有的权利。
(4)约定由当事人一方享有对合作开发成果的独占使用权或转让权,但取得这一权利的当事人应向其它各方当事人支付约定的价金。
八、合作开发合同的风险承担原则
在履行本合作开发合同的过程中,因出现无法克服的技术困难,导致研究开发失败或部分失败的,其风险责任由当事人按如下比例合理分担:甲方负担X%;乙方负担X%。
九、合同争议的解决办法: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按下列第1种方式解决:
1.提交xxx仲裁委员会仲裁;
2.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十、有关名词和术语的解释:
本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法定代表(或授权代表)签名 盖章 签字时间 签字地点 开户银行 帐号
更多热门的合作开发合同推荐关注:
1.合作开发合同范本
2.最新技术合作开发合同范本
3.地产合作开发合同
4.项目合作开发合同模板
5.项目合作开发合同格式模板
6.房地产公司合作开发合同范本
与开发的相关合同 篇2
节目制作是广播电台采编播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提高播出质量的基础保证。过去, 我们在制作广播节目时曾多次出现音频反相的问题, 而在立体声录制系统中又很难被发现, 结果造成了播出事故。为此我们经过分析、查找问题, 发现是因为个别的CD盘、MD盘或磁带存在反相问题, 我们使用了这些音源, 同样也使我们制作出的节目产生了反相。为了发现音源中是否存在反相问题, 笔者研制开发了相关监测仪, 用于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广播编辑站和区县联盟广播编辑站, 及时发现了某些音源中存在反相问题并进行报警, 避免了播出事故的发生。相关监测仪的开发研制遵循乘法器基本特性, 根据单片集成模拟乘法器MC1595的特性及特点, 作为相关监测仪核心的乘法器单元器件, 来设计相关监测仪, 实践证明是完全可行的。
2 音频反相原理
在立体声广播系统中, 我们知道立体声的一项基本要求是兼容性, 也就是说用立体声收音机应能收听普通单声道调频广播, 而用普通的调频收音机应能收听立体声广播 (但无立体感) 。
为了实现普通的调频收音机也能收听立体声广播, 采用了“和差制”实现兼容性。编码后的复合信号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 (L+R) 为主信号项,
(L-R) cosωt为副信号项,
ρcos (ω/2) t为导频信号,
ω为38kHz副载波的角频率,
ω/2为导频信号的角频率,
ρ为导频信号的振幅。
其中, 主信号项 (L+R) 供普通的调频收音机解调出音频信号, 它使普通的调频收音机也能收听到立体声广播。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会遇到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反相问题 (一是立体声平衡连接线其中之一倒相, 二是声学环境出现声学倒相) , 即左信号L和右信号R相位差为180°, 其结果是, 复合信号中主信号项 (L+R) 几乎为零。
它使普通调频收音机在鉴频级不能解调出L、R音频信号同时去加重电路滤除掉 (L+R) cosωt、ρcos (ω/2) t, 最后使扬声器不能发声, 造成了播出事故。
在立体声节目录制过程中, 对于出现的反相问题, 无法用人耳来发现, 只有通过仪器检测来发现, 即相关监测仪。
笔者对相关监测仪的开发是根据模拟乘法器的基本特性进行开发的, 以下是笔者对模拟乘法器基本特性的分析和理解。
3模拟乘法器的基本特性
在分析模拟乘法器基本特性之前, 首先引入相关系数这个概念, 相关系数用r来表示, 根据大量统计规律得出它的表达式为:
式中ω表示任一信号, υ表示另外任一信号。
在统计规律的基础上, 人们找到了在瞬间状态下r的第二种表达式:
式中X (t) 和Y (t) 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简谐信号, X (t) eff和Y (t) eff分别表示X (t) 和Y (t) 的均方根值。若选择一个相应的电路来完成显然是比较烦琐的, 简化的方法是将简谐信号经过限幅电路使之变成衡定幅度的方法, 这样X (t) eff·Y (t) eff值为常数, 从而省掉了除法器只保留相位分量, 再采用乘法器完成测试相关系数是完全可行的, 见表1。
表1说明经过限幅电路后由乘法器完成输入信号间的相关性与相关系数r的对应关系。
从表1可以看出, 输入信号间的相位差在+1~-1之间变化, 这正是相关检测必须遵守的关系。如果输入信号是立体声信号, 则相关系数r在0~+1之间变化。相关系数r越接近+1, 说明单声道成分越多。若相关系数r是+1时, 则是100%的相关, 即是完全的单声道信号。相关系数r越接近-1时, 反相相关程度越大。若相关系数r是-1, 则是100%的反相相关, 即我们常说的“反相”。
以下是模拟乘法器基本特性的分析, 乘法器是对两个模拟信号 (电压或电流) 实现相乘功能的有源非线性器件。主要功能是实现两个互不相关信号相乘, 即输出信号与两个输入信号的乘积成正比。它有两个输入端口, 即X和Y输入端口, 一个输出端口, 即Z输出端口, 见图1。
若输入信号为Ux、Uy, 则输出信号Uo为:
式中:k为乘法器的增益系数或标尺因子, 单位为 (1/V) , 其数值取决于乘法器的电路参数。
若两个输入信号都能适应正、负两种极性的乘法器称为四象限乘法器, 即, 如果两个输入信号的极性不同, 其输出信号的极性也不同。如果用XY坐标平面表示, 则乘法器有四个可能的工作区, 即四个工作象限, 见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出, 两个输入信号Ux、Uy均能适应四种不同的极性组合, 即在I、III象限两信号相乘的结果Uo为正, 在II、IV象限相乘结果Uo为负。对于理想的乘法器当输入信号Ux、Uy任何一个为零时, 两信号相乘的结果Uo为零。
4 相关监测仪内部电路设计
笔者通过以上特性的分析, 及相应电路在相关监测仪中所起的作用, 绘画出相关监测仪的电路结构图, 见图3。
从结构图中看出, 乘法器单元是基于上述四象限乘法器的基本特性, 来实现两个输入信号Ux、Uy相乘功能的单元。就象它所处图中位置一样是整个系统单元中的核心单元, 它采用美国摩托罗拉单片集成模拟乘法器MC1595作为单元器件。
MC1595的内部结构是根据乘法器的原理以二象限变跨导模拟乘法器为基础的双平衡电路结构。它采用差分电路为基本电路, 工作频率宽, 温度稳定性好。但在该结构中, 因其允许输入信号Ux、Uy的线性范围小, 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为了扩大输入信号Ux、Uy的线性范围, 采用增加射极负反馈电阻及反双曲正切函数电路的方法, 这样, 不但提高了输入信号的线性范围, 还提高了电路温度的稳定性。使其成为具有线性化双平衡电路结构的四象限模拟乘法器。
由于具有以上的优势, 使它不仅应用于模拟运算方面, 而且广泛地用于无线电广播、电视、通信、测量仪表的信号处理, 是一种通用性很强的四象限模拟乘法器。
之后, 笔者通过MC1595外围元件的设计方法, 完成乘法器单元元件参数的计算。通过电子技术方面知识, 确定出其它电路单元元件参数, 绘画出电路图。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为工具, 设计出PCB电路版, 再经过焊接、组装、调试, 开发成功带反相报警功能、平衡输入、LED显示的相关监测仪, 见图4。该检测仪体积为143×120×58 (mm) , 重量为0.7kg, 耗电6W。
以下是相关监测仪中其他电路单元集成电路的选用和功能介绍。
1.输入电路单元
该单元采用低失调、低漂移、JFET输入、高速单运算放大器FL411, 用于完成信号放大、阻抗变换、抗干扰等功能。
2.限幅电路单元
该单元采用BI-JFET输入、高阻抗双运算放大器LF353, 用于限制输入信号电压的幅度。使乘法器电路单元对输入信号的处理更接近于理想的相关特性。
3.积分电路单元
该单元采用低失调、低漂移、JFET输入、高速单运算放大器FL411, 用于确定显示电路的时间常数。使LED的显示速率更加接近于人们的习惯。
4.显示电路单元
采用美国NSC公司的十级LED点/条显示线性驱动器LM3914, 两块LM3914电路分别驱动10个红色LED和10个绿色LED, 用来显示检测结果。
5.电压比较电路单元
该单元采用电压比较器LM393, 用于触发反相报警电路工作, 其基准电压设在130mV, 因为LM3914内部参考电压源为1.25V, 十级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的每级分压器的电压为125mV, 这样, 只要输入信号刚超过125mV, 则第一级LED点亮的同时就使电压比较器LM393反转, 触发反相报警电路工作。既保证有足够的报警灵敏度又有一定的域值来克服各种干扰。
6.反相报警电路单元
该单元采用NE555时基电路, 用于在检测到反相时, 产生报警蜂鸣声。每次报警具有8s的延时, 有足够的时间提醒人们来处理反相问题。为了防止信号的瞬间反相干扰, 当电压比较器LM393反转后并不马上触发反相报警电路工作, 延时3s, 如果3s前干扰消失, 不予报警。如果3s后干扰仍未消失, 则认为反相, 再触发反相报警电路进行报警。
相关监测仪工作原理是:将相关监测仪输入端连接到调音台立体声的输出端。立体声信号首先进入相关监测仪输入放大电路, 经过限幅电路再进入乘法器进行相乘运算, 这时, 有可能出现四种极性组合之一, 即输出结果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 经过积分电路送入显示电路进行显示, 大于零时, 绿色LED闪烁, 表示为同相相关。等于零时, 兰色LED常亮, 表示零。小于零时, 红色LED闪烁, 表示反相相关, 同时经过电压比较器启动报警器报警。
已开发相关监测仪输入信号与显示状态的对应关系见表2, 与表1比较, 可以看出, LED的显示状态和相关系数r的对应关系是完全一致的。可以真实地反映输入信号 (L、R) 间的相关性。
5 结束语
目前, 已开发的相关监测仪分别用于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广播编辑站和区县联盟广播编辑站, 在一年多的运行工作中, 据编播人员反馈, 通过相关监测仪的报警曾多次发现某些音源中存在反相问题, 并及时进行了处理, 避免了播出事故的发生。
摘要:本文对音频反相的原理给予了分析, 对乘法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进行了分析, 并以此为基础介绍了单片集成模拟乘法器MC1595的构成原理, 将模拟乘法器MC1595作为核心器件, 开发出了具有反相报警功能的相关监测仪。
与开发的相关合同 篇3
国内的航次租船合同,条款的拟定简单随意且相互矛盾,容易引起当事人在理解上的分歧。除了文字解释外,应更多适用目的解释、习惯解释等方法来探寻当事人的真意。
滞期费与货物落空违约金从性质上看存在同一性,均为约定违约金。一般情况下,两者分别对应不同的违约情形。在既发生货物落空又存在船舶滞期的情况下,根据合同的特别约定,两者可以同时适用。
〖案情〗
原告:铜陵首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被告:秦皇岛汇正商贸有限公司
2013年9月14日,原、被告双方签订航次租船合同,从秦皇岛运送煤炭至江苏。合同约定:原告为出租人,被告为承租人;受载期为2013年9月19日正负1天;运价为人民币49元/吨,最低计费吨位37 500吨;滞期费人民币50 000元/天,装货期限与卸货期限各为66小时。合同“特约条款及违约责任”中第5条约定:“自船抵达装卸港锚地起算装卸时间,两港合并使用。一旦滞期,永远滞期。”第7条约定:“船舶抵达装货港锚地48小时内承租人未能办好货物报港手续,承租人需支付每天人民币50 000元的滞期费,否则出租人有权撤销合同并没收订金并视为货物落空处理。”第9条约定:“若船、货落空,违约方赔偿对方违约金总运费的30%。”
2013年9月19日,“银宝”轮抵达装货港秦皇岛锚地。2013年10月9日,“银宝”轮驶离秦皇岛锚地。另查明,合同订立后,案外人白国青向原告汇款人民币10万元作为定金。9月23日,白国青向原告汇款人民币10万元;9月25日,被告向原告汇款人民币10万元,均系支付滞期费。
原告诉称:由于被告的违约行为,既导致原告船舶滞期,又导致最终货物落空,扣除被告已支付的款项,请求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滞期费及违约金人民币1 101 250元。
被告辩称:1.每天5万元滞期费和运费总额30%的违约金是重复约定;2.滞期费约定过高,应调整至每天1.5万元,违约金约定亦过高,应调整至运费总额的10%。
〖裁判〗
上海海事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的主要争议焦点为:一、对合同特约条款第7条的解释;二、被告根据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责任;三、被告的赔偿数额能否依其抗辩进行调整。
一、对合同特约条款第7条的解释。首先,该条款虽使用“撤销”字样,但其真实含义系赋予出租人在一定条件成就时的合同解除权。其次,关于合同解除的条件,若按合同字面解释,“支付每天人民币50 000元”仅约定支付标准未约定支付期限,该条款失去实际意义。结合当事人的实际履行情况,法院认为对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应解释为:船达锚地48小时内货物未报港,且承租人未按日支付每天5万元的滞期费。第三,合同解除的后果,根据约定为出租人可“没收订金并视为货物落空处理”。
二、被告根据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责任。涉案航次租船合同既对一般情况下的滞期费进行约定,又在合同特约条款第7条中对货物存在落空可能时的滞期费进行特别约定,本案的情况应优先适用该特别约定。本案中,合同解除的条件已成就,原告可选择继续等待货物赚取运费,亦可选择解除合同并要求被告承担责任。现原告以撤船行为实际解除合同,其有权要求被告根据合同约定承担相应责任。而除被告已支付的20万元以外原告主张的其他滞期费,法院认为不应支持。
三、被告的赔偿数额能否依其抗辩进行调整。法院认为,首先,根据合同特约条款第7条对滞期费事项的特别约定,被告已支付的滞期费系根据合同要求在货物可能落空时为保留原告船舶而自愿支付的对船舶等待时间的补偿,根据该条支付的滞期费与合同解除后被告承担约定责任之间不构成重复适用。其次,就滞期费和违约金的标准,原、被告作为专业商事主体,合同中约定的滞期费和违约金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现被告单方要求对双方约定的标准予以调整,但既未说明具体原因又未提供任何证据,法院对其主张不予支持。
综上所述,法院判令被告还需向原告承担货物落空的赔偿责任,即合同约定总运费的30%为人民币551 250元。
〖评析〗
本案系国内的航次租船合同纠纷,同许多类似案件一样,涉案合同条款的拟定简单随意,各个条款之间衔接性差,甚至存在许多矛盾之处。而正是由于双方对合同的理解存在差异,才导致涉案纠纷发生之后无法按照合同正常处理。因此,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涉及对合同条款的解释,以及航次租船合同下滞期费与货物落空违约金的关系。
一、合同条款的解释
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合意的产物,对合同条款的解释,就是要确定当事人双方的共同意思。在国内的航次租船操作实务中,合同条款往往非常简短,全部条款都在一页纸的表格内予以说明,船公司又各自在别人的版本上按照自己的需求随意进行增减,最终发生纠纷后呈现在法官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份既简短又充满矛盾的合同。虽然合同解释是任何一个合同纠纷中都必然存在的问题,但在国内的航次租船合同纠纷中,如何正确地解释合同,确定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则更加是审理案件的重中之重。本案中,法院主要适用了目的解释与习惯解释的方法,就涉案合同特约条款第7条进行了解释。
首先,就合同中“出租人有权撤销合同”这一表述,合同的撤销是一种法定的情形,指的是因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合同归于消灭的合同法律制度,仅限于法律规定的集中情形,不能由当事人自行约定。本案中当事人约定该条款的目的乃是赋予出租人在一定条件成就时的合同解除权,故通过了解当事人拟定该条款的用意,法院将“撤销”合理地解释为是“解除”。其次,关于合同解除的条件,是该合同条款解释的难点。合同约定的是“船舶抵达装货港锚地48小时内承租人未能办好货物报港手续,承租人需支付每天人民币50 000元的滞期费”,否则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法院首先还是通过目的解释的方法,认为若按合同字面解释,“支付每天人民币50 000元”仅约定支付标准未约定支付期限,这将导致解除合同的条件从客观上难以成就,约定该条款的目的无法实现。随后,法院运用了习惯解释的方法,根据当事人船到港后每过两日支付10万元的实际履行情况,即双方之间的交易习惯,认定解除条件应指的是“未按日支付每天5万元的滞期费”。值得一提的是,法院的这种解释方法也符合国际惯例,在 1994年的金康租约中就有所体现,即船东可以开发票要求承租人每天支付滞期费,一旦未及时支付,则有权通知96小时后再不支付就撤船。
nlc202309011512
二、航次租船合同下滞期费与货物落空违约金的关系
航次租船合同下,毫不夸张地说,装卸时间与滞期费是最为重要也最具争议的一个课题。以往的国际航运实践中,关于滞期费的性质长期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约定的延误代价,一种认为是约定的损害赔偿,而现今较为主流的观点是后者。国内的理论界与实务界也与此类似,主要观点都认为滞期费的性质是约定违约金。国内的航次租船合同中,除了对滞期费的约定以外,往往都还另外约定了货物落空违约金,通常是总运费的30%。一般情况下,两个违约金各自适用的范围不同,滞期费针对的是实际装卸超过约定时间的情况,而货物落空违约金则针对的是根本无货可装的情况,不会发生冲突。但如本案中的情况,若在船舶到港后、滞期费已经开始起算后才发生的货物落空,承租人是只需赔偿货物落空违约金,还是同时支付滞期费和违约金,抑或是择一高者适用,在司法实践中尚无统一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航次租船合同中,船、货落空可谓是最为严重的违约行为,合同就此约定了类似于兜底条款的数额较高的违约金,故即使同时还存在船舶滞期的情形,承租人也只需支付该货物落空违约金作为最终赔偿。第二种观点认为,船舶滞期和货物落空是两个独立的违约行为,分别对应了合同中两个独立的条款,不存在重复适用的问题,应当并罚。第三种观点认为,滞期费和违约金从性质上看具有同一性,不应并用,且从结果上看并罚的金额过高有失公平,故可以择一高者适用。
以上讨论的是一般情况下滞期费与违约金的关系,但如本案的情形,当事人对货物存在落空风险情况下的滞期费进行了特别约定,此时应如何适用该两项性质类似的罚则,我们认为应当同一般的情形有所区别,优先适用当事人的特别约定。本案中,在原告以撤船行为实际解除合同后,被告应当根据合同特约条款第7条的约定承担相应责任。一方面,被告已支付的滞期费系根据合同要求在货物可能落空时为保留原告船舶而自愿支付的对船舶等待时间的补偿,根据该条支付的滞期费与合同解除后被告承担约定责任之间不构成重复适用。另一方面,除被告已支付的20万元以外的其他滞期费,法院没有支持,主要原因是:其一,特约条款第7条已对被告未按时支付滞期费的后果做了明确约定,即没收定金并视为货物落空处理,此系对原告赋予的总括性的救济权利,除此以外被告无须承担其他责任;其二,涉案航程实际所需时间较短,原告没有证据证明船达锚地长达20日后才撤船系根据被告要求,故法院无法认定此系合理的商业行为,原告就此期间产生的扩大损失无权要求赔偿。
合同预审与发放审核相关问题整理 篇4
合同预审:请使用2012年示范合同文本填写。
发放审核:
1、资料提供不全:主要是借款人基本信息提供不全;担保人基本信息不全;合同签字不全;抵押物资料不全等问题。
发放审核的流程简介: 首先要求设以下几个文件夹:
1、授信批复要求提供:我部审批通过的批复及补充批复等。
2、借款人基本信息要求提供:最新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公司章程、验资报告、贷款卡、贷款卡基本信息表、征信报告、连续两年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表、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授权书、签字样本。
3、授信合同及文件要求提供:借款合同、担保合同、抵押合同、提款申请书、合同签署见证表等相关合同文件。
4、担保人基本信息要求提供:如是公司担保同,则提供如借款人基本信息一样的资料。如是自然人担保,则需提供担保人的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如户口本能证明夫妻关系就不用提供)。如是抵押,则需提供产权证明(房产证、土地证等)、他项权利证明。
5、资金用途证明信息要求提供:资金支付使用的购销合同或发票。
与开发的相关合同 篇5
学与教的基本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理论。学与教的基本莅临从根本上决定着网络教育资源的质量,教学设计理论是连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人机交互界面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交换信息的媒介和对话窗口,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网络教学的模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讲授模式:不受传统课堂的人数和时空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缺乏在课堂让上面对老师的氛围,学习情景缺乏真实感。
自主学习模式:学习者利用网络的各种资源,主动运用和调控自己的元认知、动机和行为进行网络学习。完全以学生为主
讨论学习模式:讨论学习模式是指在教室的引导和讨论支持系统的帮助下,学习者为柔眸意主题或中心内容,积极主动发表灌顶、互相争论来学习。
探究学习模式:利用已有的资源系统进行主动探索学习、发现并解决问题。
协作学习模式: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已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3.网络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的一般流程是怎样的?
需求分析 教学设计
系统设计(结构设计
导航设计
交互设计与界面设计)脚本编写 资源制作 资源测试与发布
4.网络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㈠教育性
⒈科学的选题
2.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土坯难点,灵活教学形式
3.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4.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㈡科学性
1.开发网络教育资源所选的素材要具有典型性和真实性
2.引用或这几的资源内同要符合科学逻辑,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
生的认知结构、3.表现形式正确可靠
4.操作准确无误、规范
5.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各种媒体信息的表达要一致
㈢技术性
1.使用的设备、器材要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
2.开发网络教育资源的操作过程要规范、科学
3.图片清晰,文件不能太大,程序结构简洁,控制可靠,试听同步
4.使用的开发软件性能稳定,运行良好
㈣艺术性
1.编选的网络教育资源的内容要体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真善美
2.网络教育资源的画面布局、结构安排符合审美要求
3.声音的运用要注意节奏和音调的优美,解说与北京音乐悦耳协调,声音
处理和画面造型相辅相成
4.塑造美观、鲜明、影音和谐、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人机交互界面
5.朱以教学对象自身的特点,挖掘教学内容的内在亮点
㈤规范性
与开发的相关合同 篇6
【摘 要】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矿业产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虽然矿产资源的开发大大加速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但是,在矿业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由于不科学的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会导致环境破坏,诱发一些地质灾害等问题。本篇文章主要从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这个问题为出发点,对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对于矿产资源的开采量也越来越大。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在矿产资源开发的过程当中,会造成一些土壤、水质方面的污染,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而且还会严重的危及人们的生存环境。所以说,不科学、不合理的对矿产资源开采会造成包括地质环境、水土环境、生态环境在内的各方面的破坏作用。下面本文就重点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发展的角度入手,探讨和分析矿产资源的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以及如何建立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关系。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中国古代有一句名言叫做“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所以,基于这句话的影响,许多矿山企业在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的时候往往会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之间也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这种关系。他们认为发展社会经济就必然会导致对生态的破坏、对环境的污染等。同时有些人还盲目的认为,如果一再强调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话,则会导致社会经济水平和发展速度受影响。
其实则不然,经过不断的科学研究和分析发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并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而是鸡和蛋的关系、源和流的关系,如果还是继续以牺牲生态系统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么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下面总结几条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现象:
1.1 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地质灾害
(1)矿井涌水
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对金属矿产开发和对煤矿资源开采的时候,常常会引发不同程度的 地质灾害,在特别情况下,地质灾害的情况还比较严重。我们经常会在媒体新闻上看到一些煤矿事故等。我国就有许多矿区由于不科学合理的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导致许多突水、涌水、兔泥事故,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而且还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滑坡和泥石流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矿山地区。比如露天采矿容易造成滑坡和地面崩塌;有的时候采矿资源长时间的堆积,在雨季天气时也容易形成或造成严重的泥石流现象等。同时,不科学合理的矿产开发活动在一定情况下也会诱发地震。
1.2 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问题
(1)资源开发矿区的荒漠化问题
沙漠化、荒漠化生态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治理环境的重点,它也是当前我国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人类不科学的经济活动是造成荒漠化问题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矿产资源的开发活动,造成地区的地表植被和土壤的严重破坏。
(2)地下水位严重降低
我们都知道,地下水是地表上各种植物、植被生存需要的水分来源之一,由于不科学的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降低,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可想而知。
(3)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
大自然中植被群落对空间内的环境和空气具有调节的作用,而由于不科学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造成地下水位降低和地表土壤受到严重污染,那么植被的生存环境则受到了严重的危机。同时,水土流失现象也是生态系统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没有规划性的对矿区土层进行施工通常造成水土流失现象。
(4)矿区的废气、废渣的污染
在许多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发达地区,在矿山开采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渣、有毒粉尘,这些有害素质的大量排放,对周边的环境、空气造成严重的影响,经常造成对大气的污染,同时也会形成并产生酸雨现象。
(5)对农田造成破坏
虽然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发展,但是在不少地区也存在一些开发技术较落后的情况。由于矿山企业在采矿活动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管理规范和淡薄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相关开采专业技术的缺陷,常常对矿区周边的农田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前面也提到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生态环境并不矛盾,它们并不是“鱼和熊掌”关系,而是“源和流”“鸡和蛋”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紧密相联的。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也是为了提高我国的社会经济,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也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如果不能更好的把握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那么也就谈不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了。关于把握好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关系这个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1)调整矿产资源开发政策,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前关于这个问题基本上都是 由政府和相关管理机构进行出面,许多的开发政策也都是有政府指定的。所以,现在应该转变发展方式,由过去单纯的有政府管理部门投入转变到多渠道的投入方式。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商业性的新机制,这样可以在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情况下,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也就是“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
与开发的相关合同 篇7
秘鲁国有石油公司与外国公司就秘鲁的石油勘探与开发签订了13项合同, 价值560 ×106美元。目前, 秘鲁一共签有92项石油合同。由阿根廷Pluspetrol、印度Reliance、中国CNPC和秘鲁石油公司组成的团队将在秘鲁南部155区块共同开展勘探与开发作业。160区块将由秘鲁Consultora de Petroleo S.A.和南韩Kedcom公司开发, 加拿大Talisman和哥伦比亚Ecopetrol公司获得了158区块的开发权, 这两个区块都位于中心丛林地区。西班牙Cepsa公司获得了位于南部丛林的130区块的开发权, 哥伦比亚Grupo Petrolero Suramericano赢得了南部山区156区块的开发权。按照合同, 这些开发公司将在勘探期间进行35口油井的钻孔。如果这些公司发现油气, 那么他们支付给秘鲁政府的平均使用税将超过开采油气价值的30%。
与开发的相关合同 篇8
【关键词】服装类专业;教材出版;产学研;理论建设
【作者单位】吴茜,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推动了我国服装贸易的进出口量,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服装出口贸易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缺口。受到全球一体化下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影响,现代人对服装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培养更多服装类专业的人才,各高校纷纷设立服装类专业。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领域对教材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各类专业的教材大量进入市场,随之,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因此,深入挖掘服装类专业教材出版与开发的相关问题,对于进一步提升该专业教材质量,进而保证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服装类专业教材建设的特点
教材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因而,教材的制定,并非一项简单的任务,而是一项复杂的实践工程。服装类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专业,这就决定了该专业教材的建设除了要体现理论的指导性,还需要增强实践性。笔者认为,服装类专业教材建设的原则应当遵循以下两个方面:
1.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教材建设模式
客观地讲,服装类专业在我国兴起的时间并不长,但其所承担的社会作用却不容忽视。服装类专业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应把“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作为服装类教材建设的指导原则。简而言之,就是将“生产”“教育”和“科研”充分结合,保证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以提高教材的适用性。
受到历史等遗留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服装类专业教材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弊端。比如,《服装材料学》这本教材在2005年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关于服装材料的理论完全是以纺织材料学为主,然而,对比当前的服装发展趋势来看,其“落伍”的特点显而易见。目前的服装设计已经在国际化发展的带动下直接上升到了艺术层面,服装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遮体布”,而是朝着流行化与个性化的趋势发展。因此,随着服装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服装材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服装设计行业只有更多地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变化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打开服装市场。基于此,亟须对传统服装类教材进行改革。
此外,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学校还应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力度,也就是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模式。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学校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知识理论的传授,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比较缺乏,而企业相比于学校,更加掌握和了解市场动态行情,对实践操作更有话语权。因此,笔者认为学校应通过加强与企业的互动来保证随时获得第一手市场资料,不断推动教材建设的与时俱进,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最为前沿的专业知识。
2.强化基于理论的实践案例教学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各个行业领域,包括服装设计在内的新理论与新技术行业始终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进行着改革与创新。枯燥的理论灌输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教学需求。因此,服装类专业教材的开发应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根本,以提高理论的实践性为重心,强化基于理论的实践案例教学。在此过程中,服装类专业教材应当充分发挥图文结合的优势,加强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服装设计所涉及的画图、剪裁等流程一并整合,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与吸收,最大效率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此同时,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企业的技术专家来学校进行授课,使学生能够和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更快地把握住教材的核心和精髓。
二、我国服装类专业教材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我国服装类专业教材开发的出版社主要包括东华大学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其所出版的教材有《服装色彩》《服装美术基础》《服装立体裁剪》等。这些教材基本能够覆盖我国服装类专业的最主要知识内容,尤其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在当前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并且市场占有率在逐年递增。究其原因,不难看出主要是由于化学工业出版社对于服装类专业的相关技术研究得很到位,并且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邀请了很多企业和专家不断调研,使得这些教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服装类的专业性教材出版逐渐开始专业化,但笔者汇集诸多相关研究成果并以客观的角度深入研究发现,我国服装类教材出版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很多教材都会存在理论性过强的通病。不可否认,服装类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对其基本功的强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服装类专业中的实践操作其实才是根本。当下,社会对于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促使高校对实践人才的培养有了明确的认识,但高校在这方面执行力显然不足。教材设计中内容的更新频率明显落后于服装行业的发展速度。
2.过分针对教学指标而忽视教学目的
我国当前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在为了满足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加大对教学指标的考核力度。教材的编写为了顺应这样的趋势,更侧重于满足针对教学指标而授课的需求,导致教授给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论学术性过强,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于服装类专业学生的发展来说显然具有诸多不利的影响。
三、开发服装专业新教材的策略
1.依托骨干院校,强化教材建设的实践依据
依托骨干院校的雄厚实力来打造服装类教材的专业性是专业教材开发的一个重要举措。一些服装类专业所在院校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拥有一定数量的优秀专业人才。在编写教材的过程当中,如果出版方和这些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进行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那么,必将会大大提升服装类教材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目前,一些院校已经开发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教材,并且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其初步具备了面向全国推广的条件。因此,这些院校的优势学科便可以为教材的编写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因此,服装类专业院校应当充分认清这一点,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认知,依托优秀院校,强化教材的建设。
2.成立专家委员会把好教材质量关
教材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针对目前服装教材过分注重教学指标而疏忽教学目的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在每一部新教材出版之前,成立专门的研讨委员会,从而对教材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专家委员会成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教材的建设方向起到一个总体上的指导和规划作用,协调项目的成员进行任务的合理安排。
3.拓展项目化实验教学内容
传统教材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固化。因此,教材建设应当将教材的编写和学生的实践操作密切结合。为此,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出版方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制定专门的项目,进一步加强和校方、企业的合作力度。专家组根据教材的编写设定不同的项目实验,将科研应用在教学研究中,联动企业做好实践,给予学生以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样也有利于下一步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深化教材的质量。
另外,教材的后续评估对于教材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材出版方应当在教材出版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对教材深入研究,去粗取精,不断改进和提高服装类专业教材的社会适用性。
4.制定系统教编规划并突出重点与特色
教材的创新建设就是为了顺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教材的编制并非仅为满足当下的需求,而是应当以长远的眼光立足于教育的战略发展。对教材进行系统性规划,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教材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与专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教材的编制需要在经过充分的研讨之后形成体系规划,同时,要确保不同的教材具有相应的重点和特色,以促进专业教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服装类专业在我国兴起的时间并不长,教材的建设也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我国当前一些院校及相关专家团队共同的推动下,服装类专业教材也必当会与时俱进,向专业化和现代化方向不断发展。
与开发的相关合同 篇9
委 托 人:
(甲方)
研究开发人:
(乙方)
签订地点:省 (市) 市、县(区)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有效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 系统软件设计的铁路运输论文
★ 是系统仿真与控制信
★ Led显示屏软件系统的开发与研究论文
★ 试析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教育论文
★ 基于SPW的PSK数字通信系统仿真与分析
★ 高校教师网上评教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论文
★ 浅谈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践论文
★ 通信系统论文
★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与开发的相关合同 篇10
彭宇明律师评析付某诉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一案;
案情:
付某与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北京市内销商品房预售契约,购买海淀区复兴路甲36号百朗园1810号房屋。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未将房屋交付给付某;且该房屋因建筑设计变更为设备层,房屋内分布有管道。
争议焦点:
1、房屋的交付?
2、该房屋变更为设备层的责任承担?
裁判要点:
1、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未按期交付房屋违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对房屋的转移占有,视为房屋的交付使用,即“交钥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没有在约定的期间内向付某交钥匙属于违约行为。商品房预售契约约定房地产开发公司应当在规定的日期之前向买受人发出一份《交付使用通知书》。由于房地产开发公司欲交付的房屋不符合合同的约定,买受人有权拒收房屋,在买受人拒收房屋期间,视为房地产开发公司逾期交房。法院对房地产开发公司之“买受人没有在约定的期间取得钥匙系买受人自身原因造成”说法没有采信。
2、房屋处于该楼管道层客观存在,房地产开发公司没有证据证明其已向买受人告知该事实,房地产开发公司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裁判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2、《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建设商品房。商品房销售后,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擅自变更规划、设计。经规划部门批准的规划变更、设计单位同意的设计变更导致商品房的结构型式、户型、空间尺寸、朝向变化,以及出现合同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影响商品房质量或者使用功能情形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变更确立之日起10日内,书面通知买受人。买受人有权在通知到达之日起15日内做出是否退房的书面答复。买受人在通知到达之日起15日内未作书面答复的,视同接受规划、设计变更以及由此引起的房价款的变更。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在规定时限内通知买受人的,买受人有权退房;买受人退房的,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违约责任。”
3、《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将符合交付使用条件的商品房按期交付给买受人。未能按期交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因不可抗力或者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其他原因,需延期交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及时告知买受人。”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对房屋的转移占有,视为房屋的交付使用,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交付使用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在保修期内,出卖人应当承担修复责任;出卖人拒绝修复或者在合理期限内拖延修复的,买受人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修复。修复费用及修复期间造成的其他损失由出卖人承担。”
探讨国土资源开发测绘的相关问题 篇11
【关键词】国土资源;开发;测绘;相关问题
1.国土资源开发管理的形势
为了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国家测绘局、国土资源部的相关精神,按照环境友好社会、资源建设合理利用的要求,坚持以国土资源严格管理、保障发展、保障民生、服务大众、加大宏观经济调控的原则,全面建设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主义生产之间仍然存在矛盾。目前,经济飞速发展,需要大量开采矿产,大量占用土地,特别是耕地,造成资源的铺张浪费,甚至会有很多掠夺性的开采和占用,国土形势非常严峻。
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各方面效益大大提高。资源供不应求,利益矛盾加剧,资源利用局面复杂,压力逐步加大。由于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人均分配不足,加上长期形成的结构矛盾未能改变。粗放利用加大,经济增长的代价太大,使得资源供求更加紧张。随着社会经济格局的转变,城市建设用地、农村土地征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收入分配的差距加大的利益诉求和矛盾纠纷越来越明显因此,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2.测绘技术简介
测绘,就是指以光电技术、空间科学、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以及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以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将地面已经有的特征与界限通过测量的手段,从而获得可以反映地面现状的位置信息与图形信息,以供行政管理与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所用。同时也指对地表人工设施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大小、形状、属性与空间位置的测定和采集。
在测绘过程中主要使用的设备有:全站仪、经纬仪、超站仪、求积仪、钢尺、水准仪、激光扫描仪、秒表、GPS接收机、GPS手持机和陀螺仪等仪器。
3.测绘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意义
测绘技术在国土资源开发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测绘技术可以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基础的地理信息和多元化的技术支持。
(2)在动态遥感分析上能够提供良好的技术依据,还可以为土地资源的利用提供便捷的服务。
(3)测绘技术的出现和运用,不仅能够促进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还能为加强国家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起到促进作用。
(4)测绘技术的加以利用,不仅提高了我国对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开发与治理的水平,也加大了我国自然资源、水利设施、交通、通讯设备的战略投资。对我国整个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都有积极的促进的作用。
4.国土资源管理中测绘技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的研究
4.1 3S技术在国土资源的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1)在宅基地的勘察项目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国土资源管理中宅基地的勘察目标主要是:逐步完善土地登记的成果和农村现有土地调查,为目前的城乡一体化统筹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基础和分析基础。在实地的宅基地测绘中可以加以运用先进的GPS技术进行测定,这样的途径已经被相关部门批准。而且在对广大农村区域进行宅基地面积、位置以及土地实地测定时可以将RS技术和GIS技术加以运用,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对农村地区宅基地建设的统一管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2)在国土资源开发管理中利用3S技术统一规划,是因为在国土资源开发和管理方面有着非常复杂的程序和问题,因此对于总体规划建设来说一项非常的复杂的工作。在这项工作中主要工作项目包括:土地图文资料的使用、土地图文资料的归档、绘制土地的基本图、各地土地资源基本数据的收集等几方面。要想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所有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实时更新,就必须采用先进的3S技术在短时间内将土地资源信息的空间坐标实时传递出来,然后开始测定土地资源状况。
(3)在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中作用显著。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实时性,及时将土地资源的现状反应出来意义重大。在该变更调查过程中,3S技术发挥了主要作用:GPS技术和遥感技术的相互配合将土地动态变化状况和实地检查时的信息传出,并将该信息准确快速的反应在图纸上,这样就使得实地的土地资源状况和图纸数据相一致,遵循实时测定的原则。
(4)3S技术可以检查土地执法情况。该过程进行时,利用遥感把采集到的图像和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对比之后从中提取国土开发资源的最新动态数据,并且能够在警示和预防违法犯罪的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如果想把拍照、录音和通讯以及电话语音多个方面的功能统一到一起,可以利用PDA技术和GPS技术相结合,从而使得国土资源管理拥有符合要求的智能移动化终端,这样就可以满足在采集土地数据的同时可以快速的找到准确的定位目标。最后可以通过GIS技术对遥感收集得来的数据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建立成为一套专门的国土资源管理的数据库,以供政府或者建设者使用。
(5)3S技术在农田保护的过程作用广泛。农村基本农田的保护对于农民来说非常重要,3S技术在农村农田保护中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特别是GPS技术和PDA技术的配合使用。在很大的程度上,减轻了我国在基本农田定期巡查检验的繁杂工作,提高了基本农田定界规划实施的效率。同时,在基本农田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基本农田管理的工作流程上起到了提升监管质量的作用。
4.2国土资源开发管理中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探究
在国土资源调查、矿产资源的检测开发以及环境资源的检测和保护方面,现代测绘技术起到了主导作用。现代测绘技术涉及到的主要领域有:计算机系统、全站仪和GPS、光电测距仪等,可以快速准确的定位和检测。该技术也可以运用到地质资源的检测和土地资源的调查以及矿产资源的检测开发。地理信息系统以先进的GIS技术为基础,可以在地质自然灾害调查、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国土资源总体评估等诸多领域发挥作用。所以更需要相关国土部门充分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和手段,更好的开展国土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很多方面可以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同时,加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其操作技术和水平逐步提高,为国土资源开发建设提供力量。
5.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先进的测绘技术不但能有效的强化国土资源管理专项信息和政务信息,而且也是国土资源部在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辅助决策时的有效手段。测绘技术是国土资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必须加大提升测绘技术水平的力度,使测绘技术在国土资源开发管理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所以对国土资源开发中的测绘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当今社会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因国.平邑县国土资源局扎实开展测绘成果保密检查工作[J].山东国土资源,2012,28(5):43-43.
[2]邱保生.现代测绘技术在国土资源中的管理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6).
[3]戴大宝.3S技术在国土资源测绘中应用的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4).
[4]莫海寿.浅谈CORS系统在国土资源测绘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3,(4):70-71.
与开发的相关合同 篇12
(一) 规范研究 我国关于R&D支出会计处理的规范研究集中于三种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 即费用化、资本化和有条件资本化。其中支持费用化的文章较少, 较多的文章趋向于支持有条件资本化, 还有部分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会计处理方法。 (1) 从研究开发活动自身的特征出发, 探讨研究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王君彩、王淑芳 (2000) 指出, 由于R&D支出具有不确定性、外部性, 弱对应性、时滞性等特性, 从而导致费用化的会计处理, 但应以动态的观点看待以上特性, 当一个项目从基础研究经应用研究到开发研究, 其不确定性、外部性, 弱对应性、时滞性是递减的, 进入开发阶段后, 时滞缩短, 确定性、对应性、内部性递增, 企业在特定的研究开发项目上的相关资源投入不断增加, 企业从此项目中获得的收益和竞争优势也在不断增加。因此, 我国应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关于R&D支出的规定, 将符合条件的R&D支出资本化。康均 (2002) 从会计和经济环境的关系着手, 认为当前新经济时代, R&D支出的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 包括: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越来越短、对于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支出数额巨大、企业成为社会开展研究开发的主体、R&D支出成功后回报高。费用化的会计处理已经与当前的经济特点不符合了, 因此将R&D支出资本化, 不仅符合新经济的特点, 而且能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2) 从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出发, 探讨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章永奎、杨翼飞 (2002) 从FASB的资产定义和稳健性原则两个方面, 认为R&D支出的资本化优于费用化。他们对FASB的资产定义提到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中的“可能的”一词表示质疑。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企业资产中无形资产的比重日益增加, 如何判断所谓的“可能性”。此外将R&D支出费用化, 尽管稳健, 但严重损害了报表的相关性。从单个研发项目来看, 成功概率较小, 但从企业总体而言, 研发项目组合可以带来相对稳定的经济收益, 因此他们认为, 资本化既保持了信息的相关性又没有损害稳健性, 所以资本化优于费用化。王宇峰 (2003) 从经济后果的角度, 探讨了会计规范如何培育无形资产。其中提到,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功能锁定”现象, 投资者不会对利润高低的原因加以区分, 从而企业的整体价值可能因此被扭曲;另一方面, 企业管理层的考核指标一般与净利润相关联, 而监管层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如发行上市、ST、PT以及配股都对净利润或净资产收益率设定了最低界限, 从而增加了上市公司的盈利压力。因此, 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无形资产的培育而言, 应将R&D有条件的资本化。 (3) 从财务理论框架出发, 探讨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朱小平、王大力 (2004) 从会计目标、会计环境、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原则五个方面的分析, 认为费用化R&D支出有其存在的现实理由, 但缺乏理论依据。作者建议以高新技术企业作为R&D支出资本化或有条件资本化的突破口。胡爱花、药恩情 (2006) 从会计目标、会计环境、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原则四个方面的分析, 结合研究开发活动的特征, 对R&D支出资本化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 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将R&D支出资本化, 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 使会计信息的制定更具前瞻性。 (4) 从费用化的局限性入手, 探讨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方法的改进。蒋葵、刘方文 (2006) 认为费用化有以下缺陷:会导致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价值严重失实;不符合配比原则;不符合重要性原则;不符合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为了使企业提供的R&D支出的信息更能满足相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提出了改进措施:其一, 对R&D支出单独设置“研究与开发费用”账户, 一旦需要R&D支出的相关信息时, 可以便捷地获取相关资料;其二, 实行R&D支出有条件的资本化, 使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价值得到真实反映。此外, 邓小洋, 朱华红 (2004) 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方法:一是追溯资本化或重述。即在R&D支出在被证明具有切实可行的商业价值之前直接费用化, 在被证明具有商业价值之后加以资本化并作为资产进行报告。这种方法被认为比较有效。二是发现事件确认法。即以取得技术可行性作为确认时点, 在此时点之后发生的费用加以资本化。但这种方法容易被管理人员用来操纵利润, 将其与追溯资本化相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三是在制资产法。对于正在研制的项目, 先在资产负债表内诸如在制品、在建工程等科目归集成本, 其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在制研究开发这种科目本身不是资产, 而是归集成本的手段;在制研究开发科目本身就是资产。王家华 (2001) , 纪鸿晨 (2004) 和郭小辰 (2004) 等也都认为应设置专门账户归集R&D支出, 然后根据研究开发项目成功与否, 将成本予以结转。
(二) 实证研究 薛云奎、王志台 (2001) 以上海证交所上市公司为样本, 以1995年至1999年作为考察期间, 通过Ohlson model及净资产倍率的计算, 研究发现, 企业对R&D信息的不当披露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有用性逐年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刘运国、刘雯 (2007) 以2001年至2004年披露了R&D支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 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研究了上市公司R&D支出与高管任期的关系。结果表明:R&D支出同高管任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表明随着任期的延长, 高管越倾向于增加R&D支出;高管是否离任与R&D支出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表明即将离任的高管没有积极性增加R&D支出;另外, 年龄段不同的高管, 任期内对R&D支出的影响也有显著差异;不同行业的高管, 在任期内R&D支出没有显著不同;高管是否持股与R&D支出正相关, 说明对高管的股权激励有利于增加公司的R&D支出。纵观近年国内研究, 主要围绕着研究开发支出会计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研究方法主要以规范研究为主。笔者认为正是囿于研究方法的局限, 使得研究问题比较单一。美国理论界对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的研究值得借鉴。
二、美国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准则研究
(一)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不是纯粹的技术手段, 不同的会计准则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 从而影响到不同主体的利益, 单纯地从理论上寻求最完美的准则是不现实的, 因此在FASB颁布SFAS No.2“研究开发成本的会计处理”前后, 有很多文献致力于研究该项准则的经济后果。 (1) 会计准则颁布前后研究开发支出的变化。FASB对R&D支出的会计处理一致要求采用费用化, 而当时在实务中采用较多的除费用化方法以外, 还有资本化方法。采用不同方法的公司在准则颁布之后, 管理人员对于R&D支出的数量、时间安排是否较准则颁布之前有所变化, 或准则对公司产生了什么影响。Horwitzand Kolodny (1980) 着眼于小规模、高科技公司, 研究了SFAS No.2对于在准则颁布之前采用资本化方法的公司的报告收益、管理人员的R&D决策是否产生了影响。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定性了解, 发现资本化公司和费用化公司的财务主管在许多问题上的观点不同, 而且规模不同的公司对于资本化和费用化两种处理方法的看法也不同。于是其进一步采用Wilcoxon Matched-Pairs Signs-Ranked Tests检验了管理人员R&D支出的决策, 得出单一的费用化处理方法会使小规模高科技公司减少R&D支出, 从而影响整个国家的科技发展的结论。Dukes et al. (1980) 着眼于大规模公司, 研究SFAS No.2对公司R&D支出是否有显著影响。通过Matched-firm tests, Unmatched firm tests, Logit prediction modeltests三个独立的检验, 得出SFAS No.2对R&D支出没有显著影响的结论。这显然与Horwitzand Kolodny (1980) 的结论不一致。John Slliottetal. (1984) 认为两者的差异源于选取的样本不同, 同时与由研究者采用的不同的准则颁布前后的计量程序有关。 (2) 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对公司契约的影响。按照经济学代理人说的观点,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 而会计信息是契约当事人订立契约的基础, 是监督契约执行和评估契约执行结果的手段 (余绪缨, 1999) 。那么R&D的会计处理是否会影响公司契约的签订。Shijun Cheng (2004) 将R&D支出与CEO薪酬契约相联系, 研究了研究开发支出费用化后CEO的R&D支出决策。研究表明, 减少R&D支出的动机随CEO接近退休变得更强;当业绩不佳时, CEO关心的是R&D支出的预期个人成本, 就会有减少R&D去转回业绩的动机。因此研究者研究了以下两种情况下的CEO行为:CEO接近退休, 即horizon problem;公司面临较小数额的盈利下降或亏损, 即myopia problem。以代理理论为基础, 运用现金、期权和薪酬总和三个变量, 研究CEO的年薪变动与R&D支出变动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存在horizon problem和myopiaproblem时, R&D支出的变动和CEO期权薪酬的变动、薪酬总和的变动之间, 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从而建议薪酬委员会通过调整R&D支出的变动与CEO期权价值的变动之间的关系, 阻止CEO减少R&D的行为。这一研究结论的贡献在于:一是探讨了公司如何通过薪酬委员会解决管理人员减少R&D支出的行为。以往研究集中于管理人员减少R&D的行为, 并没有研究是否公司会寻求办法缓和这种行为。二是在该研究讨论的两种情况下, R&D支出和CEO薪酬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为了支持美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鼓励创新活动, 联邦机构会对小企业的研究开发项目提供资助。在签订资金资助契约之前, 负责契约的官员都要根据公司提供的报表和其他信息来源进行财务分析, 而且这些官员都是风险规避者, 当关键的财务指标不利时, 分析人员和负责契约的官员倾向于减少资金数额。SFASNo.2要求研究开发支出费用化, 会对小规模、高科技公司的收益产生影响, 那么是否会影响其获得联邦机构提供的R&D资金数额。Horwitzand Normolle (1988) 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将研究集中于小规模 (销售收入低于100百万美元) , R&D密集的公司 (公司的R&D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超过1%) 。研究期间为1970年至1979年。最终得到40个资本化公司和61个费用化公司样本。文章以1970年至1979年联邦机构给予的R&D资金数额超过10000美元的契约为基础, 检验了在1975年以前将R&D支出资本化了的公司与将R&D支出费用化了的公司之间的差异, 尤其关注的是由联邦机构给予的R&D资金数额在将R&D成本由资本化改为费用化后是否发生了改变。研究者运用时间序列的方法检验R&D资金价值的变化, 发现两类公司的R&D契约的资金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因此认为R&D会计处理的改变没有影响联邦机构对于R&D资助的资金数额。 (3) 研究开发支出的价值相关性。一是从股票市场角度。FASB规定R&D支出费用化的主要理由是R&D支出是否能够带来未来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即着重从信息的可靠性角度考虑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但这样一来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会受到影响。从有关股票市场的分析中可以发现, 投资者对于R&D密集的公司的价值往往产生低估现象, 或者对于R&D公司的股票产生错误估价。因此, FASB为投资者提供相关信息的目标在R&D的会计处理中没有实现。那么R&D支出是否会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产生影响, 是否与公司的股票价值或价格相关。Mark Hirscheyet.al (1985) 的研究发现广告和研发支出会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产生正向的影响, 因此建议这些支出应予以资本化。Louis et.al (2001) 从R&D和市场价值衡量的R&D密集程度, 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密集程度与未来收益的相关性。而这些R&D高度密集的公司过去业绩往往不佳, 市场常低估其价值。同时, 研究者认为R&D密集与收益波动之间相关。不披露重要的无形资产信息, 会通过增强收益波动给投资者施加成本。Jeff Pet.al (2004) 运用虚拟变量事件研究方法研究两个因变量-股票回报和交易数量、非预期报告收益同非预期R&D支出的关系, 调查市场是否锁定在报告收益上, 是否运用R&D的信息去了解报告收益, 研究发现, 随着R&D的增加公司股东的非预期收益也会随之增加。本文为投资者对R&D增加带来的收益存在系统低估提供了证据。在研究R&D支出的价值相关性方面, Lev.and Sougiannis (1996) 研究了R&D资本化的可靠性、客观性和价值相关性, 认为以往研究通常用R&D投资的一些表征变量, 如R&D和销售收入的比率, 来研究R&D支出与一些变量的相关性, 而该研究是通过预测特定公司的R&D资本, 调整报告收益, 来研究R&D支出资本化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 而且运用Famaand French的模型检验了R&D资本与随后的股票收益的相关性, 即投资者是否对费用化R&D进行了充分反应 (市场有效性) 。FASB在准则中提出无法证明研究开发支出与未来收益的直接关系, 但Lev通过以上研究, 得出了与FASB不同的结论:R&D资本化过程可以得到统计上可靠的R&D摊销率的估计;调整后的收益、账面价值和股票价格及收益相关, 说明R&D资本化过程可以使投资者得到价值相关的信息;R&D资本没有完全反映在同时期的股票价格中, 因为R&D还与随后的股票收益有关。总之, lev认为R&D资本化可以得到统计上可靠、经济上相关的信息。二是从债券市场角度。Charles Shi (2003) 从债权人的角度研究了R&D的收益, 并且与其风险联系, 提出以往R&D文献尽管已经证明R&D和股票价格、股票收益率之间有显著正相关的关系, 但解释是令人质疑的, 因为R&D的收益和风险对于权益价值有同方向的影响, 因此, 现有的以权益为基础的研究趋于夸大R&D的预期未来收益。而且已有文献主要考察R&D收益, 几乎没有考虑收益与风险的权衡。Charles Shi主要研究在债券市场上是收益还是风险起主导作用, 以债券市场作为研究背景, 其优点在于投资带来的现金流量的平均值和方差变化相对于股票市场而言, 影响债券的价格是反方向的, 这为研究R&D收益和风险的权衡提供了一个唯一的背景, 尤其是通过减少违约的概率, 公司投资带来的现金流量的平均值的增加会增加公司债券价值。另一方面, 通过违约概率的增加, 未来现金流量方差的增加会减少公司债券的价值。此外, 从债券持有人的角度审视这一问题, 有其重要原因在于:其一, 债权人是财务报表重要的使用者之一, 但没有相关研究是关于债权人对R&D投资的评价;其二, 发行债券, 股票和优先股这三个主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之中, 债券市场仍是最重要的融资渠道, 考虑到负债融资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 从债权人的角度研究R&D投资是制定准则和披露监管方面重要的考虑。
(二) R&D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 Orace Johnson (1967) 认为R&D资本化并不一定比费用化更有用, 并指出:FASB费用化R&D的会计处理背离了FASB为投资者提供相关信息的目标, 应该在权益的备抵账户中记录R&D支出, 然后根据研发项目成功与否, 相应地向资产或费用结转。S.P.Kothari et al. (2002) 从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权衡的视角, 讨论R&D的会计处理。其研究的切入点是预计R&D支出与其产生的未来收益之间的关系, 研究R&D投资产生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是否远高于厂场设备。研究采用未来收益的标准离差对R&D支出、资本支出及其他决定收益变动的经济因素作回归, R&D和资本支出的系数的比较可以作为收益变动对R&D支出和资本支出的敏感性。研究发现, 当期R&D支出的系数约为资本支出的三倍, 因此, 在控制了其他经济影响因素以后, R&D投资会产生更多的不确定性收益。Paul.M.Healy et al. (2002) 是从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相关性权衡的角度, 研究了以下问题:不同的R&D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盈利、账面价值和会计收益率的影响;不同的R&D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经济价值的关系;报告R&D的自由被用来进行盈余管理时, 经济价值与会计数据变动之间的关系。探讨的R&D会计方法包括:费用化、完全资本化及部分资本化法 (成功法) 。以制药行业为背景, 运用模型, 模拟500家公司32年的经济和会计数据, 从公司成立到达到稳定状态, 发现在三种R&D会计方法下, 即使在模型达到稳定状态, 账面价值和权益回报率均存在规模差异。相对于早期的研究, PAUL.的研究设计有以下优点和不足:一是通过模拟可以得出在完全资本化方法和部分资本化方法下的账面价值和利润, 而且要求管理层披露R&D资产减值的内部信息。这样就可以量化R&D处理方法的相关性和客观性之间的权衡, 对于报表阅读者具有信息性。相反, 早期研究关注实际的数据, 是无法得出实务中不使用的方法的数据的。二是研究关注于会计数据与经济价值的关系, 而不是股票价格。股票价格是可获取的会计信息的内因, 如同一家公司如果运用费用化R&D的方法, 而不是其他两种方法, 其股票价格也会不同。相反, 在不考虑契约的情况下, 经济价值是独立于报告方法的。但是模拟数据相对于真实数据, 具有比较大的局限性。通过对关键参数和风险的假设, 就将模拟模型定义为现实的简化形式, 存在忽略某些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的风险。
三、总结
笔者认为, 我国未来对研究开发支出的研究可以从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展开。在规范研究方面可研究的问题:新会计准则是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或者提高了相关性;研究开发两阶段划分对稳健性有何影响;研究开发两阶段划分在实务中应用的难点与措施;从企业研究开发成本管理的角度, 思考研究开发支出会计等。在实证研究方面, 随着2007年上市公司开始采用新的会计准则, 可以研究的问题包括:企业在会计准则颁布之后, R&D支出是否发生了改变;投资者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评价是否有所改善;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能力是否有所增强;对高管在研究开发两阶段的划分上盈余管理的识别和判断, 控股股东是否会通过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董事会特别是独立董事是否可以制约管理当局通过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操纵利润等。
摘要:美国关于研究开发支出会计研究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这为我国研究上市公司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和研究开发提供了借鉴。本文从我国研究开发支出会计的研究现状入手, 对美国关于研究开发支出会计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述, 并提出了我国未来研究开发支出会计研究应关注的问题。
【与开发的相关合同】推荐阅读:
开发票介绍信的相关信息09-06
CAD技术相关软件开发05-30
裕民与中电投风电开发合同书11-19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相关问题06-29
与老师相关的作文08-15
与环保相关的文章11-03
与妈妈相关的作文11-05
与长城相关的作文01-20
武术与书法的相关研究07-16
与英语阅读相关的问题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