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物流相关的英文文献

2024-09-23

与物流相关的英文文献(精选8篇)

与物流相关的英文文献 篇1

物流配送路径英文文献

[1]唐纳德 J.鲍尔索克斯,戴维 J.克劳斯.物流管理:供应

链过程的一体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2]柳思维.省域经济与产业发展[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3]张开宏,刘明娟,阳政.红星颠覆行动破局长沙商业核心

裂变[N].长沙晚报,2004-12-22.[4]严启明,韩艺萌.国际货物运输[M].北京:对外贸易出版

社,1994:8.1.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崔介何:《电子商务与物流》,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年版。

3.丁立言,张铎:《国际物流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刘萍:《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

5.向欣:《电子商务与流通革命》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6.杨长春,顾永才:《国际物流》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张铎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

8.崔介何:《电子商务与物流》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年版。

9.王之泰:《新编现代物流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汪群:《企业商务电子化物流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刘昌祺:《物流配送中心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12.杨海荣:《现代物流系统与管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铃木秀郎:《IT时代的物流服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14.汪群:《企业商务电子化物流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崔介何,《电子商务与物流》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年4月。)

与物流相关的英文文献 篇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业正成为新的经济热点。为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城市开始兴建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物流配送的技术水平和整体效率也得到较大程度提高。但作为物流网络系统的关键节点,物流配送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国内许多学者加强了物流配送系统的运营模式和作业方式等方面的研究,他们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以期完善配送方式、降低企业库存、提高供应保证的程度、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益,进而达到降低物流企业成本、提高商业竞争力、发展物流配送系统,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鉴于物流配送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对我国物流配送的效率水平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把握,有必要对现有成果进行统计和归纳,以便对今后的工作有所裨益。

1 物流配送的文献统计

本文依据我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历程,收集2000年至2008年间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涉及物流配送问题的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分析总结这些文章中所研究的物流配送的各类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按照发表年份、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归类,统计各类所占比例,分析各类研究成果的特征,为物流配送研究提供比较合理的基础数据和研究对策。

其中,研究内容概括提炼为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系统内部作业与管理、专业市场物流配送模式、配送中心布局与建设、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物流配送路径优化和物流配送车辆调度等七类问题;研究方法概括提炼为运筹学方法、仿真技术、评价方法、单一遗传算法、遗传算法与其它方法结合、其它启发式算法、其它定量方法、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等八类,如表1所示。

单位:%

2 物流配送的文献综述

(1)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

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研究是物流配送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整个物流系统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主要运用神经网络、模拟退火、禁忌搜索等启发式算法,以及运筹学方法和其它定量方法。韩庆兰等(2004)通过建立选址决策的模糊评价矩阵,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避免了传统算法的不足,较客观地对多个选址方案的优劣进行评价[1]。秦固(2006)将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映射成一个聚类过程,利用蚁群系统中蚂蚁通过信息素寻找最优路径的机制,以物流配送的总成本最低为聚类准则,结合蚂蚁将物体聚堆的行为模式来定义蚂蚁的转移概率、禁忌列表和信息素更新方式,提出了解决多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蚁群算法模型[2]。谭凌等(2004)在传统选址分析中加入库存系统分析,以配送中心和门店的服务水平为约束条件,建立配送系统总成本优化模型,通过模型找到各方案下的最优库存水平和最小成本,通过仿真分析需求变化和运输距离变化对系统总成本及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选址方案选择的影响[3]。王转、任冠星(2006)提出了针对物流网点选址的需求势能理论,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需求势能的分销物流系统中配送中心的选址实现方法[4]。

(2)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

通过对物流配送网络系统分析,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的研究达到进一步降低日益复杂的物流配送成本的研究目的。主要运用遗传算法等启发式算法,如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算法、爬山法结合的混合遗传算法,改进交叉或编码方式的改进遗传算法等,在求解车辆路径问题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多数在初始化种群时均采用随机初始化法等单一方式,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或求解时间较长,而封全喜、刘诚(2005)在初始化不同种群时,用随机初始化法和构造初始化法等两种不同的方法,以改变种群内部的平衡[5]。牛永亮等(2006)提出较为接近实际的三层次物流配送网络结构,针对第二层次车辆路线问题(VRP)网络模型,运用四叉树原理进行客户分区,使用两阶段启发式算法优化车辆行驶路线[6]。蒋忠中、汪定伟(2006)考虑车辆行驶时间和顾客服务时间的不确定性,通过优化设计车辆配送路径,使得配送的总费用最小,并将模型描述的物流配送网络由配送中心和顾客两类节点构成的不完全无向图表示[7]。高辉等(2007)设计了基于量子比特概率幅比值自适应计算量子旋转门旋转角的新方法,通过0/1背包问题,分析新方法中相关参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并应用算法求解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8]。

(3)物流系统内部作业与管理问题

物流系统内部作业与管理的研究,以提高物流配送系统的客观性与运行效率、降低物流处理成本为目标,定量的研究方法主要运用运筹学方法和仿真技术。王惠等(2005)认为合理物流配送是敏捷物流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其在分析敏捷物流的特点及其复杂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排队论、组合优化的知识,以动态分析与确定的预处理相结合的两段法,提出复杂信息条件下的敏捷物流配送模型[9]。程日盛等(2007)在分析传统物流配送中心布局的缺点、研究影响物流配送中心布局的各种随机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物流配送中心布局的实际参数,运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模拟配送中心运行过程,计算配送中心的空间利用率、作业能力、运行效率与运行成本,确定物流中心的规模、作业流程与平面布局,提出配送中心布局方案并评价方案的优劣[10]。

(4)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

物流配送是物流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对物流配送车辆进行优化调度,合理规划车辆行驶路线,实现运输成本最小。物流配送车辆调度方面研究的不是很多,其与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有一定的关联性,定量方法基本是运用遗传算法等启发式算法。龚延成等(2004)通过放回式随机复制算子和适应度函数,把时间窗约束和车辆容量约束转嫁到最小费用目标函数中,设计描述行驶线路的染色体结构、初始群体生成方法、独特的交叉算子和换变异算子,建立适合于遗传算法的车辆调度模型[11]。顾志康等(2004)在分析传统的遗传算法求解物流配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染色体中某些需求点编号可能重复出现的情况,设计新的染色体结构,并通过基因的混合交叉方法进行基因重组,有效提高搜索到最优配送路径的概率[12]。谭前进等(2007)针对物流车辆配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详细阐述基于自然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在物流车辆调度中的运用等关键技术[13]。

(5)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问题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具有客户位置分散、订单多、批量小和重复线路多的特点,传统的线路优化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遇到各种问题。反过来说,物流配送既是供应链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也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鞠彦兵等(2005)建立包括制造商、医药分销中心和零售商的物流配送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对模型仿真观察物流配送的动态运行情况,并在给定约束条件下,通过构造目标函数对仿真模型进行优化,给出医药分销中心最优的订购时间间隔和不同药品的最佳库存量[14]。蒋忠中、汪定伟(2005)利用分级聚类法模糊估计各个顾客的单位商品配送运输费用,建立B2C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中心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属于混合0-1的模糊非线性规划模型,具有多目标物流配送优化问题建模及其遗传算法设计的特征[15]。王晓博等(2007)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配送特殊性,采用改进两阶段算法进行求解[16]。

(6)专业市场物流配送模式和配送中心布局建设问题

专业市场物流配送模式和配送中心布局与建设的研究主要是定性方法,侧重于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蓝伯雄等(2003)认为在物流业的整个服务链中,存在着不同的分工与合作。末端物流服务与干线物流不同,不着眼于长途、大批量、形式规整的货物运输,而着眼于解决局部地域内品种各异、需求零星的面向终端用户的物流综合服务,解决商品到最终用户的运输和安装服务等问题[17]。也有少数运用定量方法进行研究,姚奕颖等(2005)根据我国邮区中心局体制的规划网络结构和邮运组织管理的优化目标,提出基于全国干线现代邮政物流配送优化的分布式算法,进行目标函数、调度策略以及算法的实现[18]。胡刚等(2003)应用图论中的优化算法,提出一种侧重于实用的城市物流中心分步布局选址模型,并在实际规划中得到很好的应用[19]。

3 研究结论

(1)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研究成果比较显著,研究方法比较成熟,基本完成物流配送业初期发展所需要理论研究;

(2)物流配送路径优化与物流配送车辆调度有密切的关联度,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物流配送车辆调度、系统内部作业与管理等三方面的研究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理论研究未达到应有的运用效率,仍有较大的研究潜力和应用空间;

(3)专业市场物流配送模式、配送中心布局建设、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还处于定性的现状分析和提出对策与建议阶段,缺乏定量的科学依据和客观数据的支撑,应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4)需注意不同研究内容的横向联结,如电子商务与物流系统内部作业管理、与专业市场物流配送、与物流配送车辆调度等方面的结合,专业市场物流配送与物流配送路径优化、与物流配送车辆调度等方面的结合。

摘要:针对20002008年关于物流配送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按研究内容分为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系统内部作业与管理、专业市场物流配送模式、配送中心布局与建设、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物流配送路径优化和物流配送车辆调度等七类,按研究方法分为运筹学方法、仿真技术、评价方法、单一遗传算法、遗传算法与其它方法结合、其它启发式算法、其它定量方法、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等八类,根据各类的研究统计,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与物流相关的英文文献 篇3

关键词 粮食物流 问题与对策 文献综述

一、引言

物流是指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运动过程,或是商品实体的运动过程。物流管理,就是寻求物流系统各要素活动之间最佳的组合方式,从而使系统整体达到最优化与合理化。而粮食物流则是指;粮食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全过程中的与粮食商品相关的一切实物贸易和商业服务活动。本文围绕粮食物流的问题与对策这一主题,分析研究了国内学者们的理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文献综述。

二、粮食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综述

程黔分析指出,制约我国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的障碍有以下几点:首先在粮食物流建设方面仅注意到粮食仓储、运输和粮食装卸环节,而没注意到其他相关环节;其次,传统粮食运输科技含量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下,网络体系与电子商务体系需完善;再次,缺乏统一协调,专业人才匮乏。在总结出以上几点问题后,作者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第一,要加强对粮食物流的认识;第二,要引进先进的粮食物流技术,提高粮食物流的技术、管理水平;第三,加快粮食物流建设,提高粮食物流的效率,并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第四,大力引进人才。总的来说,这里考虑问题的角度是粮食流通的硬件与软件两方面,并相应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但文章并未对粮食企业方面给出改进意见,微观上未能作深入的探讨。

胡非凡借鉴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的经验,提出要建立和完善有关粮食物流的法律法规,从而保证粮食现代化物流体系的健康发展。这一观点从制度的角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合理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完善粮食流通体系的保障。

王国丰鲜明的提出了粮食物流存在技术缺陷、制度缺陷以及粮食企业方面的不足,指出要对粮食企业的多元化与规模化、专业化进行大力发展。郭成、孙东升对中国粮食物流业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有关探讨,指出中国原粮主要以包装方式储运流通,产区和销区之间中转能力不匹配,物流成本较高,并且粮食运输不畅,水运比例偏低,运输工具专业化程度不高,损失率大,另外中国市场有体制障碍,资源被分割,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难以发挥。面对以上问题,作者提出要大力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业,而要实现粮食现代化物流业,需要在实现散装化、网络化、系统化与信息化的基础上,制定专门的政策与法规,创新体制,整合资源,加强人才培养。

张国云、张大东、刘兴景通过研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加拿大、英国两国的粮食物流体系,得出了几点启示:(1)提倡借鉴英国高校的粮食中转港口经验和加拿大政府编制发展规划力度,构建合理、高校的粮食物流体系;(2)利用政府、市场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控管理,保证粮食物流的有序发展;(3)推进粮食物流的“四散化”水平;(4)加大粮食仓储和加工业等的建设力度;(5)建立完善的粮食质量检测管理体系。总结以上,文章较为强调粮食物流体系的健全操作,这是基于国外相关经验得出。

王常伟、吴志华对比美国嘉吉公司的物流,分析得出我国的粮食物流大体存在如下症结:即在制度上的政府为主导,体系上的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粮食企业一体化发展,结构上的市场导向不明显以及对水路运输方式上的利用不足,这些都是美国嘉吉公司做的相对较好的地方,反观之也就是我国粮食物流业做的不好的地方,因而从这些角度加以改进,才可能使我国粮食物流业发展更完善。

何蒲明通过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研究,提出了要利用粮食期货市场推动粮食现代化物流的发展的观点。我国农产品期货的发展时间较短,与国外期货市场相比,还有很多制度上、管理上、技术上的不足,但这并不影响我国的农产品期货对粮食物流业的重要的影响能力,因此,在制定各项政策不断完善粮食物流体系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做到二者的相辅相成,才能尽快实现粮食物流又好又快的发展。

高鐵生指出中国粮食物流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分布过散,而当下粮食市场交易方式不断演化,需要发展一种新的粮食物流配送服务。文章从粮食市场发展的角度指出我国粮食物流问题所在,并在对策中着重强调政府在粮食物流的建设与调控中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文章强调了粮食物流方面的国际合作,即可以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帮助完善我国粮食物流体系。这点在以上文献中是未曾涉及的。

王常伟分析了物联网对物流运作与物流供应链两个方面的影响,指出物联网的成功运用将提升我国粮食物流运作水平,为物流主体带来效益,也为国家进行粮食调控提供条件,但在其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技术上,管理上与运作上的问题。在技术上我国的粮食物流业可以采取自主研发或是与国外有相关经验的企业合作等方式,采用创新的方式方法提升我国粮食物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实现粮食物流业的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

三、小结

综上所述,国内各个学者对我国粮食物流存在的问题看法不一,但以下几点是共同的观点:

(一)我国粮食物流业科技水平低,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健全的网络体系,电子商务体系尚不完善等,导致了粮食物流的成本高,效率低下。

(二)政府对粮食物流业的宏观控制上效率不高,即没有形成横向上的能够进行资源统一协调利用的大型粮食物流主体,又没有形成纵向上的统筹整个粮食供应链的大型粮食企业,整个粮食物流体系的一体化不完整,从而导致粮食物流业发展不健全。

(三)我国粮食运输形式落后,仍然大部分依靠铁路及公路运输,缺乏对水路的有效利用,从而导致粮食物流的成本高,四散化率不高,货损大。

(四)缺乏对粮食物流人才的专业性培养,粮食物流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不够高。

针对以上四点问题,并综合国内学者的意见,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由政府投资建立粮食物流公共品建设,鼓励粮食物流业与国际企业合资合作,学习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努力提高粮食物流业的科技水平与相关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二)政府与市场调控相结合,倡导粮食企业多元化发展,进行粮食企业的资源重组,形成横向与纵向上的一体化建设。

(三)提高对水路沿线的仓储设备建设,对粮食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运送方式上慎重选择,尽量降低损失。

(四)对从事粮食物流业的员工进行一系列专业培训,并在各类高校设立相关专业以培养骨干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在认识上突破难关。

参考文献:

[1]徐从才.流通经济学:过程组织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周慧秋,李忠旭.粮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程黔.国内粮食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6(7):20-21.

[4]胡非凡.国外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粮食流通及仓储,2006(7):15.

[5]王国丰.加快粮食物流体系建设问题探讨[J].中国粮油学报,2006(5):139-140.

[6]郭成,孙东升.新时期粮食物流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6(2):30-32.

[7]张国云,张大东,刘兴景. 加、英两国的粮食物流与启示[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5):58-59.

[8]王常伟,吴志华.从嘉吉公司看我国粮食物流的症结[J].粮食流通及仓储,2008(2):12-13.

[9]何蒲明.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促进粮食物流发展—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J].经济管理,2009(2):19-20.

[10]高铁生.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粮食物流发展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09(6):148-149.

[11]王常伟.物联网技术在粮食物流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粮食流通及仓储,2010(8):13-14.

与物流相关的英文文献 篇4

身份认同和课堂外语学习的相关文献梳理与展望

本文作者通过对国外身份认同和语言学习的相关研究的梳理,结合国内英语作为外语的环境下对两者关系的讨论,提出在国内外语环境下学生的身份认同和第二语言学习关系研究存在着许多空白:在外语课堂中不只存在着教师和学生两种不变的身份,学生和老师的其他方面的.身份认同被挖掘利用也能促进学生的二语习得.

作 者:王裕森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重庆,400030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50)分类号:H3关键词:身份认同 语言学习文献梳理 发展方向

与物流相关的英文文献 篇5

一个复杂纸盒的包装机器人

Venketesh N.Dubey 英国设计学院,工程和计算机,伯恩茅斯大学,普尔

Jian S.Dai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英国伦敦大学,伦敦

摘要

目的—为了展示设计一种可以折叠复杂几何形状的纸盒的多功能包装机的可行性。设计/方法/方式—这项研究对各种几何形状的纸盒进行研究,将纸盒分为适当的类型以及机器可以实现的操作;把能加工这些纸盒,并进行机械建模和仿真,且最终可以设计和开发的包装机概念化。

研究结果—这种多功能包装机已经被证明是可能的。只需将这种多功能包装机小型化,并对它投资以促进其发展,这种机器可以成为现实。

研究限制因素/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证明这种包装机的原理,但实际应用需要考虑结合传感器给出了一个紧凑的、便携式系统。

创意/价值—这项设计是独一无二的,并已被证明可以折叠各种复杂形状的纸盒。关键字:机器人技术 包装 自动化 文章类型:研究论文简介

产品包装是关键的工业领域之一,以自动化为首要权益。任何产品流通到消费者手中需要某种形式的包装,无论是食品、礼品或医疗用品。因此,对高速的产品包装有持续的需求。对于周期性消费品和精美礼品,这项需求更是大大增加。它们要求包装设计新颖且有吸引力,以吸引潜在客户。通常这类产品用外观精美、形状复杂的纸盒递送。如果采用手工方法进行包装,不仅令工人感到乏味且操作复杂,也费时和单调。

对于简单的纸盒包装,通过使用沿传送带布置的专用机器,已经获得了实现。这些机器只能处理固定类型的纸盒,任何形状和结构的变化很难纳入到系统之中。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需要进行超过40种变化以适应同种类型但大小不同的纸盒,这就意味着每一个特定类型的纸盒需要一条包装生产线。从一种类型到另一种类型的纸盒折叠组装生产线的转换将会使资本支出增加。因为这些限制因素和转换生产线的相关成本,包装的灵活性将会失去。

因此,作为一种补充,手工生产线被引进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纸盒的生产,从而解决转换生产线的问题。它们承担了大约10%的工作订单,并被用作生产促销产品的组装生产线。但是,问题仍然存在,手工生产线上的管理员和操作工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学习过程,而且与机器生产线不同,劳动伤害主要是源于扭手动作。此外,手工生产线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季节性的生产力,仍然需要专门的机器长年运行,以节约成本和时间。设计师追求奇幻和独特的纸盒包装以响应竞争激烈的市场,使包装工作更加困难。纸盒的风格和类型的频繁变化和小批量生产对纸盒装配和包装生产线提出了挑战,为此需要设计一种灵活的机器。

因此,这项责任放在了包装行业的身上,在可编程和可重构系统的帮助下充分加快转换过程以处理不同类型的纸盒。这种灵活的和高度可重构的系统的开发需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合每个部件,即纸盒和纸盒的折叠模式、包装纸盒的机器、完整的组装操作。一种这样的方法(Lu和Akella,2000年)已经公布了,该方法使用固定装置来折叠纸盒。虽然这种方法能完成纸盒所有折叠操作,但实施的工作只是处理一个简单的矩形箱,其固定的自动装置被安装在指定的位置。但是,对于复杂几何体纸盒,需要对纸盒和折叠机构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实现包装生产线的柔性自动化。

在复杂纸盒的折叠操作及工序分析方面,作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诉诸于图形理论、螺旋理论、矩阵理论且以一种空间结构表示纸盒;及其研究纸盒移动性和分析其结构外形(Dai and Rees Jones,1997a,b,c,1999;Dubey et al.1999a,b,c;Dubey and Dai,2001)。本文介绍从事设计能处理复杂几何形状纸盒的可重构纸盒折叠机的研究。设计和原理的需要

该项目被列在许多化妆品和香水供应商的愿望列表上,如伊丽莎白雅顿和卡尔文·克莱恩,并被Unilever Research UK积极地考虑了数年。他们愿意支持任何一种能够使用一些替代手段从而实现整个花式纸盒包装过程自动化的研究思想。结果,这个

23一台电动机驱动做垂直运动以及转动,从而使纸盒达到包装操作所需的任何位置。手指的关节直接通过关节马达驱动,整个系统需要控制14个轴。这些考量是基于高度的可重构性与控制最小数量的轴。

指尖的设计进行了专门地考虑,因为它们必须执行上一节所讨论的各种操作功能。受手工包装过程的启发,指尖设计采用带有V型槽的尖头。根据手工包装的需要,使其手指能在纸盒上施加“戳”和“挤”的力。该尖头用于戳操作,在V型槽的挤压下,纸板打开以进行塞操作。除了提供戳力和挤力,二自由度手指的Y形部分还能给扁平纸板提供暂时的推力。在有限自由度的情况下,这样的设计可以提供许多灵活的操作功能以处理不同构造不同类型的纸盒。

该模型提供了机器运行所需的全部运动信息(Dubey and Crowder,2003年)。包装机的参数模型已经被开发出来(Workspace4,1998年),几何外形和尺寸设计的改变可以非常容易地纳入到模型中,包括结构的验证。这也使机器部件的运动参数能在加工之前就得以确定。包装纸盒时,在纸盒上定位各种接触点,通过记录的各种接触点的位移,就可以实现手指的纸箱之间的运动的连通性。纸箱上的接触点可以由折叠次序的几何表示鉴别(Dubey and Dai,2001)。这些接触点用于测量每个手指关节的偏移量。将这些位移数据进行插值运算,生成最优手指路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手指运动,从而减少包装的周期时间。从模型中获得的插补数据可以下载,用以驱动手指。当前的研究工作是基于纸盒的几何特征及其折叠次序的研究,使整个包装过程可以实现自动化(迪比等,2000),而不是借助于纸盒的仿真。

图5显示了当纸盒折叠时,手指跟踪纸盒上的接触点。模拟模型为包装机器的设计以及控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在维度和结构决定之前,模拟模型可用来检查机器的几何以及结构。通过改变模型的基本尺寸参数,任何新的机械零件几何信息都可直接获得。在纸盒的折叠过程中所得的运动数据和轨迹可用于手指系统控制。目前,模拟运动参数不可从直接整合到控制器中,因此这些数据都必须以数据文件的形式输入到控制器中。不过,这种方法可全面地校核折叠次序,然后下载这些数据并输入到控制器中。

插图2 另一种纸盒的包装机 讨论和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份灵活的、可重构的装配和包装系统。本研究的目的是设计一个可以处理不同几何形状的纸盒可重构的装配和包装系统。最初的想法是要开发一个可以展示对不同风格和复杂形状的纸盒的适应能力的系统。结果表明,该包装机可以折叠两个完全不同形状的纸盒。在任何情况下,折叠周期约为45s。虽然这不是一个优化的折叠时间,但是采用在线数据传输有望减少周期时间至30秒或更少。虽然一个非常灵活的纸盒包装机在用于车间生产之前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不过,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面向包装行业的快速转换技术。

未来需要改进的部分包括优化手指导轨,使用力反馈触觉传感器,以避免纸板上的压力过大,且将在真空装置中进行折叠操作。还建议将仿真模型与实际机器相结合,使其能下载在线数据。X-Y工作台可用电机驱动和控制,实现自动重构。这些先进的技术,将使整个包装过程自动化, 从纸盒的二维图开始,然后确定其运动学特性并生成运动序列到完成产品包装。此外,如果能小型化,还计划将灵活的、可重构的机械手安装在一个机器人手臂上以得到更高灵活性。该系统不仅能进行纸盒折叠,也可以在折叠的同时将产品放入纸盒中。这将减少包装时间,也能够迎接对不断变化的高端私人产品包装需求的高度适应性的挑战。参考文献

Dai, J.S.(1996a), “Survey and business case study of the exterous reconfigurable assembly

metamorphic mechanism”, paper presented at Tenth World Congress on the Theory of Machine and Mechanisms(IFToMM), pp.98-103.Lu, L.and Akella, S.(2000), “Folding cartons with fixtures: a motion planning approach”,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Vol.16 No.4, pp.346-56.Workspace4w(1998), User’s Guide, Robot Simulations Ltd, Newcastle upon Tyne.附件2:外文原文

(复印件)

建筑英文文献及翻译 篇6

动力性能对建筑物的破坏

引言:建筑物在地震的作用下,和一些薄弱的建筑结构中,动力学性能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要满足最基本的震动周期,无论是在设计的新建筑,或者是评估已经有的建筑,使他们可以了解地震的影响。

许多标准(例如:欧标,2003;欧标,2006),建议用简单的表达式来表达一个建筑物的高度和他的基本周期。这样的表达式被牢记在心,得出标定设计(高尔和乔谱拉人,1997),从而人为的低估了标准周期。因为这个原因,他们通常提供比较低的设计标准当与那些把设计基础标准牢记在心的人(例:乔普拉本和高尔,2000)。当后者从已进行仔细建立的数字模型中得到数值(例:克劳利普和皮诺,2004;普里斯特利权威,2007)。当数字估计与周围震动测量的实验结果相比较,有大的差异,提供非常低的周期标准(例:纳瓦洛苏达权威,2004)。一个概述不同的方式比较确切的结果刊登在马西和马里奥(2008);另外,一个高级的表达式来指定更有说服力的坚固建筑类型,提出了更加准确的结构参数表(建筑高度,开裂,空隙填实,等等)。

联系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震动周期可能发生共振的效果。这个原因对于他们的振动,可能建筑物和土地在非线性运动下受到到破坏,这个必须被重视。通常,结构工程师和岩土工程师有不同的观点在共振作用和一些变化的地震活动。结构工程师们认为尽管建筑物和土壤的自振周期和地震周期都非常的接近。但对于建筑物周期而言,到底是因为结构还是非结构造成的破坏提出了疑问。如果加大振动,建筑物减轻自身的重量对共振产生的破坏有很大的减轻效果。岩土工程的工程师们还没有完全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土壤可以提高自身的振动周期,与建筑物有相同的振动周期,从而建立了产生共振的条件。这个问题的处理在于这个增加量到底是多少?一般来说这种答案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取决于建筑类型和土壤类型。例如,一些普通的混凝土建筑物,对这建筑物增加一个非常大的震动周期,可以知道在平常的振动下就会迅速的遭到破坏,尤其是那些砌体建筑,比如,马雪凯利建筑(2004)和克劳福建筑(2006)。

最后,估计在改装或者加固后参数表数字的变化,通过计算机计算来改变标准的振动周期,阻尼因数和振动波形。这可以是一个非常好的评估工具对于存在的一些干扰(法拉斯等,2008)。这种效果也可以作为一种诊断工具,对周围的振动测量很有帮助(布丁和汉斯,2008)。

对以上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强烈要求建立更加宽广的原地实验或者是实验室实验,得出实验结果来估算。用一个经济实用的方式,来营造动态特性。

与物流相关的英文文献 篇7

最早正式将“利益相关者”一词引入管理学界和经济学界的是美国学者安索夫, 他认为“要制定出一个理想的企业目标, 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 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以及分销商”。20世纪70年代, 利益相关者理论开始逐步被西方学术界和企业界所接受, 随后宾夕法尼亚的沃顿学院于1977年开设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课程, 旨在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应用于企业的战略管理之中, 并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

此后, 有关利益相关者概念的表述层出不穷, 但“没有一个定义得到普遍赞同” (多纳德逊、邓非, 2001) 。米切尔和伍德总结了自1963年以来的27种代表性概念后认为, 作为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3个条件:影响力, 即某一群体是否拥有影响企业决策的地位、能力和相应的手段;合法性, 即某一群体是否被法律和道义上赋有对企业拥有的索取权;紧迫性, 即某一群体的要求能否立即引起企业管理层的关注。基于这3个特征的不同组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 显然这一界定对利益相关者的权重大小进行细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7种代表性概念可大体归纳为两类:一是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 以弗里曼为代表, 他认为“组织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够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 或者受公司目标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然而, 弗里曼对利益相关者涵义的界定相当宽泛, 很难进行实证研究和实际运用。二是狭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 以克拉克森 (Clarkson) 为代表, 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或者说, 他们因企业活动而承受风险” (Clarkson, 1994) 。这一定义缩小了利益相关者的范围, 强调专用性投资, 并将一些无关的利益相关者排除于利益相关者界定之列。

大多数国外学者认同从“是否影响企业或受企业活动影响”、“是否拥有某种相关利益, 因企业活动而承担风险”来界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吴玲总结了国内学者对利益相关者17种定义, 并对国内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的代表性定义的关键词及其频率统计分析发现, 尽管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形式多样, 但大多数国内外学者所认同利益相关者定义与大多数国外学者相同。

二、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Freeman (1984) 从所有权、经济依赖性、社会利益3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持有企业股票者是对企业拥有所有权的利益相关者;债权人、经理人员、员工、供应商、竞争者、社区等是对企业有经济依赖性的利益相关者;政府、媒体则与企业有社会利益关系的利益相关者。Frederick (1988) 按是否与企业直接发生市场交易而将利益相关者分为直接利益相关者和间接利益相关者, 前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等;后者包括政府、媒体、社会团体等。Savage (1991) 从合作性和威胁性两个维度将企业利益相关者分为支持型、边缘型、反对型和混合型, 并提出根据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采取不同的策略。Clarkson (1994) 根据相关者群体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承担风险的种类, 将利益相关者分为自愿利益相关者和非自愿利益相关者。前者是指在企业中主动进行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人或群体, 自愿承担企业经营活动给自己带来的风险;后者是指由于企业活动而被动地承担了风险的个人或群体。他又根据相关者群体与企业的紧密程度, 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主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前者是指企业所赖以生存的个体和群体, 后者是指间接地影响企业的运作或受到企业运作间接影响的个体或群体。Charkham (1995) 按照相关者群体与企业合同关系的性质, 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契约型利益相关者和公众型利益相关者, 前者包括股东、员工、顾客、供应商、分销商、债权人等;后者包括政府、媒体、社区、全体消费群体等。Mitchell (1997) 从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性、权力性、紧急性3个属性将利益相关者分为确定型利益相关者 (符合3个属性) 、预期型利益相关者 (符合2个属性) 、潜在利益相关者 (符合1个属性) , 并提出利益相关者及其组成是动态变化的。Wheeler (1998) 将社会性维度引入到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中, 并结合Clarkson提出的紧密性维度, 利益相关者分为以下4种:首要的社会性利益相关者, 他们与企业有直接的关系;次要的社会性利益相关者, 他们通过社会性活动与企业形成间接联系;首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者, 他们对企业有直接的影响, 但不与具体的人发生联系;次要的非社会性利益相关者, 他们对企业有间接的影响, 也不包括与人的联系。Friedmanand Miles (2002) 发表了有关一些早期模型的局限性, 从公司的物质利益或一套设想与利益相关者是否兼容或不兼容, 公司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必要或在合同形式中体现两方面把利益相关者分为4种类型, Kalle Pajunen (2006) 从直接资源依赖和网络位置两个维度把利益相关者分成3个主要群体:对企业存活有直接影响的治理利益相关者群体;对企业存活有潜在影响的潜在利益相关者群体;对企业的存活没有影响的次要利益相关者群体, 并指出利益相关者随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属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群体。

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一些代表性观点:万建华 (1998) 根据与企业的契约关系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一级利益相关者和二级利益相关者;陈宏辉和贾生华 (2004年) 从主动性、重要性和紧急性3个维度上将我国企业的10种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3大类;此外, 吴玲等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关键利益相关者、非关键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3类。

三、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应是利益相关者的企业, 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 同时也分担了企业的一定经营风险, 或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 因而都应该拥有企业的所有权 (Freeman, 1984) 。

有关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最早出现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中, 虽然对公司社会责任方面的研究要早于相关利益者理论方面的研究, 但是在不同时期讨论公司社会责任的同时, 实际上已经涉及到相关利益者。如Davis和Blomstrom (1966) 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早期论著中已经提到了企业与社会各利益群体关系的重要性, 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股东、顾客、供应商、员工和社区。早在20世纪70年代, 学者们就开始了对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的研究, 并得出了几种不相同的结论, 张进发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处理好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以获得他们的满意、信任和忠诚。所以, 对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的研究实际上包含了利益相关者与财务业绩关系的研究。

有关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业绩的关系研究包括建立利益相关者-绩效模型, 引入调节变量, 将因变量业绩细分 (分为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 、具体化自变量 (定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关系) 。KLD指数是用来评价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评级标准, 最初是KLD公司的分析师们主要从公司与社区关系、员工关系、自然环境、产品的安全与责任等8个方面的关系来衡量公司社会责任, 这样, 公司社会责任被演化为公司与相关利益者的关系。Waddock和Graves (1997) 曾研究过KLD指数和公司的财务业绩的关系, 他们发现, 前一年的KLD和财务绩效计量如资产回报率 (ROA) 、投资回报率 (ROE) 以及销售回报率 (ROS) 呈正相关。一般没有研究人员孤立的研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对公司财务业绩的影响, 往往要包括对公司战略的测量和运营环境的控制。Berman企图用实证来比较两种不同的对利益相关者管理的观点的描述的准确性, 从而提出两种不同的对利益相关者管理的模型, 并采用采用了KDL指数来计量这些模型中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在提出的两种管理模型中, 一种称为战略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 利益相关者关系直接作用于企业财务绩效;另一种是内生利益相关者承诺模型, 利益相关者关系间接调节公司战略从而影响企业财务绩效 (见图1) 。由研究结果表明:实证结果, 只有两个变量 (员工和产品安全/质量) 直接影响财务业绩, 虽然其余变量没有直接影响财务业绩, 但事实上, 也调整战略和财务业绩的之间的关系。在相关利益者关系、战略和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联系是相当复杂的, 实证结果支持战略利益者相关管理模型。

Luk (2005) 等不但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关系与企业绩效 (社会绩效、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 的关系, 并研究了与不同利益相关者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 保持与客户、竞争者和员工的关系联合对企业绩效有正的影响, 同时这3种关系会产生协同效应, 而忽视其中任何一种关系都会损害企业的绩效。

国内学者肖元涛把利益相关者定义为能够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 利用案例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定量的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得出结论, 认为利益相公司决策中拥有一定的发言权。

总之, 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对利益相关者关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的研究, 学者们对于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不同, 对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的具体操作化也不尽相同, 虽然大部分结论是加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对企业绩效有正影响, 但也有得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结论, 这可能是与企业的规模、企业所采取的战略有关。

参考文献

[1]、Freeman RE.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 Pitman.1984.

[2]、Kalle Pajunen.Stakeholder Influences in Organizational Survival[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6 (6) .

与物流相关的英文文献 篇8

关键词:档案局;档案馆;编制;机构;职能;配置

1  研究样本抽取

以中国知网(CNKI)为样本池,以题名为检索项,以(“档案局”并且“编制”)或者(“档案局”并且“机构”)、或者(“档案局”并且“职能”)、或者(“档案局”并且“配置”)、(“档案馆”并且“编制”)或者(“档案馆”并且“机构”)、或者(“档案馆”并且“职能”)、或者(“档案馆”并且“配置”)为检索条件,共检索出212篇文献,以此为研究样本,进行计量分析。

2  研究指标与数据

研究选择文献来源学科、发表年度、作者、机构、报刊来源5个指标作为分析的指标项。

2.1  学科分布。212篇文献涉及14个不同学科,各学科文献数及占比情况见表1。

表1  各学科文献数量及所占百分比

序号

学科

文献数

百分比

1

档案及博物馆

197

92.92%

2

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

5

2.36%

3

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

5

2.36%

4

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4

1.89%

5

文化

2

0.94%

6

行政法及地方法制

2

0.94%

7

民商法

1

0.47%

8

投资

1

0.47%

9

出版

1

0.47%

10

高等教育

1

0.47%

11

中国共产党

1

0.47%

12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1

0.47%

13

保险

1

0.47%

14

企业经济

1

0.47%

使用频次合计数

223

105.19%

实际文献数

212

表1显示,档案学文献数量与占比数均为最高。其次是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2个学科。文献的使用频次合计数超过实际文献数11篇,文献的学科交叉率为5.19%。

2.2  文献发表年度。最早的相关文献,发表于1956年,最高时年发表文献19篇,最低时年发表文献1篇,平均年发表文献6篇。见图1。

图1  各年度文献数量图

1978年之后,中央及地方党政机关先后于1983年、1988年、1993年、1998年进行了四次机构改革。从图1中可以看到,除了1988年,其他三次与中央及地方党政机关改革相吻合。

2.3  作者分布。212篇文献中,作者署名的154篇,第一作者153位,第二作者29位,第三作者3位,作者共计176位。发表2篇文献以上的作者12位,占作者总数的6.82%;发表文献25篇,占全部署名文献的16.23%。合作文献29篇,占全部署名文献的18.83%;2人合作的26篇,3人合作的3篇。作者个人合作率接近1/5。

2.4  机构分布。212篇文献中,机构署名的63篇,占29.71%。其中第一署名机构55个,第二署名机构3个,共计署名机构58个。发表2篇文献以上的机构6个,占署名机构的10.34%;发表文献17篇,占全部机构署名文献的26.98%。合作文献3篇,仅占全部63篇文献的4.76%,均为2个机构合作。机构合作率只有不到5%,显著低于个人之间的合作率。

2.5  文献报刊来源分布。212篇文献来自59种报刊。平均每种期刊刊载文献3.6篇。发表3篇文献以上的报刊有18种,占全部59种报刊的30.5%;发表文献166篇,占全部212篇文献的78.3%。详见表2。

表2  发表3篇文献以上报刊及发表文献数量表

报刊名

文献数

报刊名

文献数

中国档案报

36

档案

6

中国档案

15

档案管理

6

兰台世界

13

湖南政报

6

北京档案

12

兰台内外

6

浙江档案

12

档案学通讯

5

湖北档案

9

陕西档案

5

上海档案

9

广东档案

4

云南档案

8

四川政报

4

湖南档案

7

黑龙江档案

3

3  结论与分析

3.1  文献来源集中在档案类报刊。212篇文献中,报纸与期刊文献数达到了210篇,占99%,是文献来源的绝对主体。会议论文只有2篇,仅占1%。在报刊中,档案类报刊成为主导。在全部59种报刊中,档案类期刊27种,占45.76%;发表文献174篇,占文献总数的82.1%。发表3篇文献以上的18种期刊中,档案类期刊17种,占94.44%;发表文献160篇,占96.38%。这说明档案类报刊是报道、研究该研究的主要媒体。

3.2  学科聚集度高。表1显示,文献涉及的14个学科中,主要向档案、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3个学科聚集,占比超过了97%,这与档案局(馆)人员编制、内设机构、职能配置问题只与地方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与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相关,对其他领域几无影响有很大关系。

3.3  时间跨度大,年度文献数量多少与历次机构改革在时间上正相关。如图1所示,相关文献始于1956年,时间跨度近60年。前期只是零散的文献,1980年后文献数量开始增加,到1985年间有2年没有文献发表,之后一直没有中断。在1983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四次中央及地方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的时间点上,文献数量均明显高于相邻年份。也就是说每逢中央及地方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与之相关问题的学术争鸣和研究活动明显活跃。

从文献分布规律看,文献分布呈现出三个台阶。第一个台阶从1956年到1992年,年发表文献量最高不超过4篇,包括了1983年、1988年两次中央及地方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是一个低关注度阶段。第二个台阶从1993年到2000年,半数年份发表的文献达到或超过10篇,2000年更是达到了18篇。此间包括1993年、1998年两次中央及地方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是一个由低关注度,向高关注度快速发展的阶段。第三个台阶是2001年至今,这个阶段虽然没有中央及地方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但对档案局(馆)人员编制、内设机构与职能配置的关注不仅没有停止,反而不断升温。多数年份发表的文献均在8篇以上,2010年更是达到了最高点19篇。总体上看,人们对该问题的关注度是一个长期,有起有伏,不断走强的过程。

3.4  作者与机构比较分散,但机构类型相对集中。从作者分布情况来看,212篇文献共有176位作者,人均只有1.2篇。发表2篇文献以上作者的人数与发表文献数量,分别只占全部作者的6.82%和全部署名文献的16.23%。从作者所在机构看,58个署名机构共发表文献63篇,平均每个机构只发表1.1篇。作者及机构的分散度非常高。

在不考虑文献类型的情况下,我们用洛特卡定律(洛特卡定律又称“倒数平方定律”。描述科学工作者人数与其所著论文之间的关系: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 n?,而写一篇论文作者的数量约占所有作者数量的60%。该定律被认为是第一次揭示了作者与数量之间的关系)来推算档案局(馆)人员编制、内设机构、职能配置文献作者人数及机构与文献数量之间的关系。

表3  洛特卡定律推算各类作者人数及发表文献数量

发表

文献数

人数

样本

文献数

洛特卡定律

推算人数

洛特卡定律

推算文献量

3

1

3

11

33

2

11

22

25

50

1

164

164

102

108

合计

176

189

138

191

表4  洛特卡定律推算各类机构数及发表文献数量

发表

文献数

机构数

样本

文献数

洛特卡定律

推算机构数

洛特卡定律

推算文献量

5

1

5

1

5

4

0

0

2

8

3

2

6

4

12

2

3

6

9

18

1

52

69

35

35

合计

58

86

46

76

从表3、表4可以看出,文献与作者、机构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洛特卡定律严重不符,发表一篇文献的作者、机构数量过大,缺少高产核心作者和核心机构。但在各类机构中,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机构,文献作者的机构类型相对集中。

3.5  政报消息报道多,研究类文献少。与其他档案工作与档案学研究不同,文献中有政报、公报、公告、文告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占到了全部文献的近12%,加上19%的报纸文献,总量接近了文献总量的1/3。再看表2,全国档案界宣传的主流媒体《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发表的相关文献数量最多,排在各报刊的前两位。而档案学重要的理论性刊物《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发表的文献只排名第14位和第20位。结合作者中有记者23人(占11%)、基金资助文献的情况(仅有1篇)等情况看,相关文献具有消息、报道、述评类多,来自理论界依据实践与现代管理理论的高水平研究,这一情况能够引起理论界的关注与重视。

上一篇:银行外部环境分析下一篇:重大安全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