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英语考试反思

2024-10-01

2015英语考试反思(精选8篇)

2015英语考试反思 篇1

2015英语考试反思

第1篇:英语期中考试后我的一点反思

英语学习都有信心,但更多缺少的是恒心,只有极少数的同学失去了信心。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激起他们心底的那层自信的浪花,我很伤心。有位同学在他的反思里这样写道:“试卷一发下来,我就如深陷茫茫大海,失去了我的航标。面对单词,我只知道一两个,尽管如此,这一两个单词似乎还给我带了一些安慰。整场考试只能凭借着自己的感觉做,选a?选b?选c?还是选d?到底选什么?这是我最头疼的一件事,作文,根本不知如何下手,幸好还有老师叫我背书没背出来抄的一张纸夹在英语书里,在考试前,我毫不犹豫地将它塞进了我的生物书里,希望在考试时有一定的作用,没想到,在考试写作文时,它真的起了作用,写作文的内容和我抄的内容好像基本相似,我拼命地住上面抄。我知道,我已经晚了,怪自己从初一时就没有好好地下功夫,怪老师在一开始时就没有严格地管束我,造成我现在基本知识不牢固,当然,主要还是要怪自己没有下过苦功夫。我也很想把英语考好,但总克服不了自己的懒惰情绪,我希望有一天我会把英语考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当你看到这样的反思时心里有什么感想? 我觉得愧对他!

为什么当初不努力抓他一把,我没有吗?不,我向来一视同仁,是我不努力吗?不,我已经在努力了,然而班上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学生呢?他们的反思又给了我什么样的提示呢?我也在不断地反思着:

一、平时我对学生很严厉,如果学生不能够回答出我在上课反复强调的知识,我会厉声呵斥他们。如果学生不能按时背好所背的课文,我会让他们放学后留下来背好,上课不允许讲无关的话,思想不能开小差,看起来这很有道理,作为教师,就应对学生严加管束,但太严了也会有负面影响,比如有位学生因为开小差了,你再三强调的知识他又不知道,如果他来问你这个问题,你会为他解答吗?我是会的,但他却不会来问你,为什么?因为他怕你骂他,结果怎样可想而知。其实“严”在于一个度,你觉得呢?

二、单词和词组是学生最头痛的事,学生们都说他们记不住,你会想点子帮助他们吗?也许你会说背单词是“死”的,没有什么捷径,不,有的,只要老师肯动脑筋,就会帮助学生又快又好地记住单词。你会不会每天听写单词和词组?你会不会让学生按照发音去背单词,甚至花时间去养成他们这种习惯,你会不会自己弄点顺口溜帮助学生记住单词,你会举例子让学生如何运用单词吗?如果你会,你就帮了学生大忙了。

三、你会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吗?有没有认真讲解练习,让学生注意语法的运用?你每天会复习上节课的语法知识等重点知识,加强学生的印象吗?如果你会的话,学生学起英语来会很轻松。

第2篇:小学英语考试质量分析

英语期末质量调研由我校和金阊外国语实验学校联合命题。本着以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目的在于对我校各年级使用牛津小学英语教材进行的知识掌握目标达成度的笔试调研,期望能如实地反映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把好各年级教学关,同时使教师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从而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得失成败进行反思并及时进行调整,促进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对今后教、学起到一个良好、正确的导向作用。

2、命题原则

本次调研的试卷在注重基础的同时,又增加了部分拓展题,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灵活性、实践性。坚持面向全体,落实“双基”,联系实际,灵活应用。

3、试卷难易度分布简表 基础知识综合知识开放拓展

从试卷分布情况看,全卷试题覆盖面广,强化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又重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察,难度适中。试卷分析

调研试卷分听力、笔试两个部分,各占30%和70%。试卷在所考查的知识范围、题型设计、各类题型所占比例、能力要求等方面,基本符合小学英语教学的大纲要求,学生均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卷。试题既考查了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在本阶段所应具备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基本能对学生的读、写水平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1、试题紧扣《课标》,重视语言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应该得到均衡的发展,高年级学生在读写发面要进一步加强,这在试题形式上有较好的体现。四个年级的试题都照顾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着重于基础知识的考察,从词到句再到篇的理解,从听、理解、认读等方面全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比较科学地考察了学生是否能在正确的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英语的能力。

2、试题形式灵活多样,知识面广,有层次性。

听力检测部分,着重于检测学生在相应的语境中获取信息和理解语言,强调学生的主观理解和实际应用水平,也基本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笔试题目中,基础知识的考核照顾到了各个层次的学生,单词辨音,词组翻译,句子书写和整句回答问题等,学生容易得分也容易失分,也能让老师细致观察到学生在基础知识上的具体掌握情况。调研结果

本次调研,全校三、四、五、六年级学生22个班级894名学生参加,优秀率为24。2%,及格率为88。7%,各项指标都偏低。与以往相比,学生之间差距开始缩小,低分群体开始减少,总体情况有所好转,但班级、年级差异仍然很大,仍存在为数不少的不及格群体,总体仍需进一步加强。

1、基础知识和基本知识点落实较到位。

学生能听懂简单问题并回答,能辨析读音较明显不同的字母发音,能运用简单的日常用语,能正确了解简单的故事和短文等。特别是单词的教学,老师们都已经引起了较大的重视,加强了单词的背记要求。除此以外,老师对听说的训练还是有相当的力度,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较理想的发展。在听音判断、选择、回答等题目中,学生的得分都是较高的。

2、四项基本技能的发展不够均衡和全面。

外语学习的过程,是听说读写四个技能综合发展的过程。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在这几个技能学习过程中是逐步得到熟练掌握的。教师对于听、说、读、写的训练没有均衡开展。

第3篇:对初一英语期中测试的反思

考试是我们一直十分倾注的,对教学和学习起着巨大的反拨作用,因此,对这次期中考试我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试卷的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我校首次突破以往的传统形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及特点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即选用A卷和B卷。基于本学科的特点,又是初一年级,学生所掌握的英语知识有限,因此A卷、B卷的差异不是很大。命题本着如下原则:1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着重考查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能力,特别是学生用所学的英语来“做事情”的能力。2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不能由于学生的背景等原因而答不上题,造成不是对所有学生公平,又是题型和试题内容的选择方面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相吻合。在试题设计上,尽可能提供了语义相对完整的语境,使考试题型类似现实生活中语言运用的实际情况。试题形式规范、结构合理、数量适当、主客观试题比例适度。目的是让学生们听起来易理解,看起来好明白,写起来有话说。

二、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

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评价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反馈作用,教师要客观分析,认真研究评价结果,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提出建议,并给予指导。通过这次考试,我发现,我所任课班级学生存在着如下方面的问题:1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活跃,思维敏捷,口语表达能力强,乐于参与各种英语实践活动,特别是在真实语境中能进行沟通信息,大胆地进行交际,然而在进行笔试答题时却漏洞百出,相反,还有另外一些学生,平时在课堂上不擅于口语交际,性格内向,缺乏自信,没有养成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好习惯,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然而,他们在答笔卷试题时,竟然准确率较高,对基础知识以及词句的拼写、运用掌握较扎实,成绩较好。2在同一班级,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一部分学生积极性高,意志坚强,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相互帮助,能于他人快乐合作,学习成绩优秀,但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习英语缺乏兴趣,上课无精打采,缺乏自制力及学习动机,导致学习困难。

三、教学反思策略

通过这次考试的评价结果以及分析目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还没有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学生,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方式及阶段性发展水平是有一定差异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以利于学生

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帮助学生有效调空自己的学习过程,增强自信心。对于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交谈。对学困生尽可能地在课堂上给他们简单的问题,给他们有展示的机会、鼓励、赞赏。

为此,我要把日常教学中的发展性评价与教学融为一体,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又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力争使学生的课业越来越好。使陌生变熟悉,迟缓变流畅,不会做变会做,慢做变快做。第4篇: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英语学科反思

1、各英语教师要端正工作态度,加强学习,进一步明确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与方向。六年级毕业时学生要达到新课程标准的二级水平,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六年级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最基本的应知应会的要求,尤其要加强听力教学的训练。每位教师要认识到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关键是以课堂为突破口,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兴趣作为重点,在抓牢基础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重点的针对性训练。如听力、记单词、阅读理解等。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听,并加强听辨音能力方面的训练;适当做一些听力训练题,培养语感,在读音规则方面进行阶段检查、奖励;要注重培养学生用读音记忆单词的好习惯,改变死记硬背的笨方法,教给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让学生不再惧怕背单词,而是将记单词作为一种乐趣,作为一种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手段;并且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地运用单词。阅读理解可以进行限时阅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推理判断理解能力,扩大词汇量。

3、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的培养。小学六年级要为学生进入初中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要做好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和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包括听、说、读、写的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考试的习惯等等。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笔试中答题方法与技巧的训练,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4、关注英语学习中的弱势群体。教师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认真有效地做好补差工作。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过好单词拼写关,帮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内容;根据学生不同程度,适当进行分层教学;鼓励学生,使其看到成绩,产生成就感。切忌在教学中特别是最后复习阶段与学生形成敌对关系,造成学生厌学情绪,出现教师教得辛苦又痛苦,学生学得没劲又没效的不良局面。

5、加强教研组的合作与交流,讲究“团队精神”。教研组要经常开展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活动,对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进行研讨,群策群力,互通有无,以提高团队工作实效。在复习阶段,教研组成员更要加强分工合作,集中优势教学资源,以求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第5篇:课改前后的三点反思

多年来,总试图用拿到手的证书聊以自慰,但苍白无力的分数却无力解救现实中一次次尴尬的境遇。这怪谁?怪自己,也怪教育。

反思一:多年来我们在英语学习上所受的是一种典型的应试教育。

从中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英语教学的路子基本上是:讲课文、记语法、背单词、做练习,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考试拿高分。学校之间相互攀比四、六级通过率,学生有了四、六级证书就身价倍增。总之,一切围着考试转。在这种情况下,没人关心英语的实际用途,只有走上社会实际应用时,才会尝到苦头。

现在的某些英语考试,出试题的人似乎“专门”是要检验考生是否细心,设计一些“小圈套”等着考生去钻。有位辅导tuō fú考试的老师曾说,做英语试题,你就挑那个最别扭、最不可思议的答案就对了。虽然这话有些绝对,但我们在考试中不也常有这样的经历吗?本来觉得题都看懂了,答案也挺有把握,可一对标准答案,却大吃一惊:“怎么会是这个答案?”再回过头一看,原来是中了老师的“埋伏”。最令人头疼的是,有的老师出题专拣语法、词汇表上画“星号”、带注释的地方考,又偏又怪,这种 “不把考生考倒誓不休”的考题有多大意义?

其实市场上早就有了对付这类考试的参考书,什么《完形填空解题方法》、《阅读理解应试策略》......应有尽有,而有的考试也早已形成了一个“套路”,比如硕士研究生考试的“阅读理解”,一般是5篇,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内容有说明文、论说文、记叙文;每篇后面有4个选择题,前一两个可能是询问全文大意或中心思想的,第3个可能是询问细节或词汇的,然后是推理判断或询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至于最具创造性的作文,早有人总结了“12句作文法”,从“引言句、主题句、发展句到结论句”,共12句话,一篇作文就凑够了字数;还有的书总结出了英语作文的常用句型,不管是开头、结尾,还是说明、议论,都有些固定的句子供人“死记硬背”。

这样,老师和学生都学“聪明”了。老师会“一分为二”,教学内容中一半是教学生如何应付考试的,一半启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学生也会“一分为二”,考试是应付,学实用的再去上口语和听力班。

现在的一些考试,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学习的一种障碍。因为既然是考试,就有对付考试的技巧,我们要掌握这种技巧。学这种技巧就得花时间,而时间是有限的,花在琢磨技巧上的时间多了,花在真才实学方面的就少了。当然,这种考试也能训练我们的某种能力,但这只是如何考试的能力而不是使用英语的能力,这又与我们考试的初衷南辕北辙了。

反思二:我们自己下的功夫还不够,而想要熟练掌握英语,就必须下苦功夫。

我们大都是上初中才接触英语的,已经过了孩童时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所以要想使英语成为运用自如的第二语言,是比较困难的。虽然我们觉得英语已占去了许多时间,但可能还是不够的,而且有些人一般是考前“临阵磨qiāng”,考完就丢在一边,再考时又从头拣起,这样“一曝十寒”的学习方式等于前功尽弃。

反思三:我们缺少使用英语的语言环境,而学英语必须明确目标。

对许多人来说,学英语用英语可能是伴随一生的事,只*在学校中学的知识是不够的。如果在我们最初接触英语时,就让我们意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我们就会自觉地去学;能让我们尽早地对英语产生兴趣,我们就会主动去学。

2015英语考试反思 篇2

1 举办技能大赛对职业药学教育的必要性

1.1 刺激职业学校重视专业技能训练, 以赛促教

职业技能比赛从表面上看反映的是参赛学生的能力素质, 但深层次反映的是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 更深层次反映的是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定期举行职业技能大赛, 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 职业教育有大赛”的模式, 是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设计和创新。大赛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教育水平, 因此各职业学校为了能在大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 对技能大赛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针对大赛做到精心设计、有效实施,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这必将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从而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

1.2 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 以赛促学

职业技能大赛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带动作用已被多年来的实践所证明, 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 给学生新鲜的感觉, 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借每年技能大赛的契机, 可以激发学生刻苦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的热情, 掀起学习热潮, 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达到增强就业竞争力的目的。这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更能促进学生的就业。

1.3 体现行业岗位本色及时代特色, 以赛促改

技能大赛是一个风向标, 它的竞赛内容设计源于职业岗位工作状况, 与行业实际和发展紧密结合, 并反映着行业最新发展趋势, 体现着职业工作岗位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和必备的工作能力, 促使各参赛学校按照职业岗位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要并结合技能大赛的要求, 对职业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创新,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大赛项目的融合, 根据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对原有的课程及教学目标进行改革, 构建具有行业岗位本色和时代特色的课程体系。

1.4 促进同行交流, 以赛促“交”

技能竞赛既是展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舞台, 也是职业教育同行沟通交流、相互提高的平台。通过比赛, 同行之间有了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平台, 了解了兄弟学校的教学水平, 学习了先进的教学方法,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2 技能大赛欠缺之处

尽管我院在中药技能大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特别是2015 年在广东省选拔赛中获得一等奖, 代表广东省参加了2015 年全国技能竞赛, 在国赛中获得二等奖, 但我们仍然清醒地看到了大赛的欠缺和自身存在的不足。

2.1 评判标准难于界定

中药技能比赛项目分别为第一项中药性状鉴别与功效, 第二项中药真伪鉴别, 第三项中药调剂, 第四项中药炮制。其中第三和第四项的评判含有较强的主观性, 特别是第四个项目, 缺乏一个严谨的评判标准, 譬如炒焦, 所用中火为多大, 炒到什么程度, 颜色怎么区分, 全靠评委的经验和传统方法进行评判, 缺乏科学性。而在处方调剂中的处方审核环节, 因为审核的内容很多很杂, 特别是处方应付品种和用药方法, 各个地方用药习惯不同, 而且不同版本的调剂教材说法不一样, 有些甚至相互矛盾, 而比赛主办方也没有指明评判标准, 造成指导教师和选手无所适从。另外, 关于中药性状鉴别和真伪鉴别项目, 不同地区对于同种药材加工炮制方法存在一定差异, 使得各个地方的药材形状和规格有很大差别, 以致有些药材在训练的时候能够认出来, 但在比赛时, 换其他地方的规格则难于辨认。

2.2 贵重中药或毒性药材品种不足

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受到资金因素限制, 一些贵重药材未在比赛中展现, 不说牛黄、熊胆、冬虫夏草、藏红花等名贵药材, 就连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药材, 如鹿茸、天麻等, 也因价格高而未能在比赛中出现。此外, 还有一些诸如巴豆、蟾酥、马钱子等药材, 因含有毒性而未能出现在比赛中, 比赛因缺少这些贵重中药或毒性药材, 难免有些遗憾。

2.3参赛选手心理素质差, 大赛经验欠缺

参赛选手年龄普遍较小, 心理素质差, 大赛经验欠缺, 临床应变能力不强。在比赛过程中, 往往容易出现一些训练时没有遇到的情况, 选手遇到问题不知道怎样应急处理, 譬如炮制的锅重量不同、铲子不顺手, 进行辨认的药材跟平时训练的差别很大等, 由于心理素质差和缺乏大赛经验, 导致选手情绪紧张, 失误频发, 影响正常发挥, 导致成绩不理想。

2.4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岗位存在差距

由于学校教育和实际工作岗位存在一定差距, 大赛中所邀请的评委大多是药店、医院和药厂的老药师, 而在学校训练过程中, 很难聘请行业专家进行有效指导, 导致在比赛过程中选手的操作往往不符合评委要求, 譬如中药调剂的抓药手法和炮制的手法与现实中不对应等, 这些都导致选手成绩不理想。

2.5 其他客观因素

选手在陌生的环境下, 因为气氛紧张, 容易思维混乱, 产生一些错误。诸如药物鉴别时, 一时忘记了药物名称或功效、混淆了药物的正名和异名, 书写潦草、难以辨认;调剂审方时判断失误;炮制中疏忽了器具的清洁、炮制完以后忘记关火以及忘记了操作完成后药屑的清除及药物的归类放置。诸多发生的错误, 均是日常训练过程中比较容易忽略的细节, 从而影响比赛成绩。

3 今后的努力方向

3.1 积极参与大赛集训, 积累参赛经验

指导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技能水平, 进而影响比赛结果。通过技能大赛, 让我们明确了自己和优秀兄弟院校的差距, 我校教师队伍整体比较年轻, 带队参赛经验不足, 特别是实践经验较为缺乏, 一方面希望比赛主办方能够多组织各参赛学校指导教师进行培训, 不能为了完成比赛任务而比赛, 而应该注重水平的提高, 要把比赛的宗旨落到实处, 完善比赛内容和比赛评判标准;另一方面, 指导教师团队也应不断探索研究, 积极参与大赛培训工作, 积累更多的参赛经验。

3.2 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临床应变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 一方面要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同时也要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在平时训练中可以模拟省赛进行演练, 要不断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心理素质, 把比赛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情况都进行多次练习, 注重细节问题。

3.3 根据技能比赛推进教学改革创新

“会操作是起码的标准, 精通是应该达到的标准, 创新才是最高标准”。技能大赛是我们以后教学改革的指挥棒, 大赛所考核的职业能力、岗位综合能力、人文关怀等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并切实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课程设置。

2015年全民阅读反思与展望 篇3

【关键词】全民阅读;思考;建设;发展。

【作者单位】蔡晓宇,中国传媒大学。

全民阅读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社会高度关注、行业强势推进的文化事项,其不仅成为出版工作的重头戏,也在文化建设、社会服务等领域影响甚广。2015年是中宣部、原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发起全国范围内的全民阅读活动的第十个年头,也是全民阅读走向阶段性高峰的重要年份。对2015年全民阅读活动进行梳理与反思,既是对重大事项的盘点和回味,也是在一个里程碑式的时间节点上对文化盛举的致礼和思考。

一、回顾:丰收之年体现累积精进成果

总体来看,全民阅读在2015年可圈可点,从政府高层频频发声倡导,到地方政府形成法律制度,从活动声势持续扩大备受瞩目,到繁华都市点燃一盏盏读书的夜灯,全民阅读作为一种精神理念、文化活动、社会景象,都遍及并深入街巷角落和公众内心。具体而言,以下五个方面值得一提。

1.思路理念:战略性与人本化融合

一是从宏观角度看,全民阅读的工作理念既更入云端,又更接地气,体现战略性与世俗性的结合。全民阅读连续第二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可以说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和战略位置得以深化。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强总理在谈到全民阅读时,却从日常生活方式切入,强调了“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这可以说是较为少见地强化全民阅读的世俗性,无疑促进或者说是体现了全民阅读工作思路的转型与完善——更加细致深化,切入百姓生活。

二是从微观角度看,全民阅读关于阅读的认识更加开放、多元,关于全民的概念更加直观、具体。比如阅读的对象载体,从传统书报刊向数字阅读进一步拓展,直接把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作为体现阅读状况的重要指标,并且对“新媒体发展有利于全民阅读”形成共识。再比如阅读的群体,不限于笼统的全民,而是更加注重向一些重点群体定向投送,比如警察、军队、儿童、进城务工人员等。

2.工作举措:全格局与全链条并重

一是在组织部署上,体现精细化全面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作为全民阅读的主责部门,循惯例在年初发布《关于开展2015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工作部署重点领域从8个扩展到11个,在指导管理方式上变宏观统筹为专项指导。

二是在活动设计上,呈现品牌化一体化。整个2015年,各地阅读主题活动精彩纷呈,以“书香中国”为统领的阅读活动平台凸显品牌效应,“深圳读书月” “江苏读书节”等各具特色,书博会、书展、书市等书业盛事彰显阅读的繁华和力量,浙江等地创设组织了阅读活动新载体。值得关注的是,推荐书、阅读书、感受书、宣传书的一体化链条逐步构建完善,除了“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等荐书活动,面向全国开展的全民阅读公益海报和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江苏首次培训全民阅读领读者,福建、江西推出全民阅读活动征文比赛等,都从新的层面和角度切入,布局、助力全民阅读。

三是在活动领域上,凸显具体化分众化。按照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七进”)要求,湖北省举办首届农民读书节暨农家书屋选书读书赶集会,全国妇联开展“每天半小时、书香伴成长”等活动。

四是在阅读载体上,强化多元化数字化。数字化阅读迈出实质性步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5年4月正式启动“书香中国e阅读”工程,宁夏启动“书香宁夏·全民阅读”数字平台建设等。

3.组织保障:行政力与法制化协同

一是政府高层多次出面强调,多个部门齐动彰显合力。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答记者问、考察“厦大时光”书店时,两次谈读书、说阅读,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出席中华书局读者开放日活动,刘延东、刘奇葆等领导人多次参加书展。与此同时,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多个部门纷纷出台文件,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比如教育部、文化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5年5月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加强少儿阅读。

二是地方法规相继出台,全国法规呼之欲出。3月31日,辽宁省人大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12月24日,深圳市人大通过《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全民阅读地方法规建设再结硕果。与此同时,《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国家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等全国性法规文件也加快制订出台。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挺进,财政投入力度不减。财政部继续安排实体书店奖励资金,试点省份从2014年的12个扩大到16个,福建、天津等省区也制定出台了书店扶持计划。图书馆、农家书屋、职工书屋、警察书屋、社区书屋、城乡阅报栏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政策继续实施。

4.智力支持:学术型与应用型互动

一是理论研究文章与专著更加丰富。以全民阅读为主题的文献资料不断增多,仅中国知网上以“全民阅读”为主题词的文献数量就有2810种,比2014年的1663种增加19%。此外,以译林出版社《国外全民阅读法律政策译介》为代表的理论专著相继问世,加强了全民阅读的理论支撑。

二是技术标准研究与开发初见成果。武汉市发布的《武汉市全民阅读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版)》,湖南永兴县起草的《永兴县创建全国全民阅读示范县评估标准体系》,都对科学规范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具有深刻意义。2015年,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如期发布,为全民阅读工作开展提供了参考。

nlc202309031233

三是研究基地与服务平台迅速起步。2015年3月28日,“全民阅读文化传播与研究基地”在江苏苏州揭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一个旨在推动全民阅读文化传播和学术研究的研究基地。作为服务、宣传和工作平台,中国全民阅读网也在11月正式上线。

5.影响效果:社会效应与产业指标互证

一是媒体高频度关注,深度参与。央视“中国好书颁奖盛典”、“书香湖南”电视特别节目等都成为大众传播的重磅节目。而全国二百多家媒体组成的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继续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活动,并已成为全民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倡导者。这大大彰显了全民阅读的媒体价值和公共影响。

二是公众参与性增加,数量庞大。2015年“深圳读书月”活动参与人数超过1200万,人数规模涨幅20%。

三是示范性主体涌现,树立标杆。中国图书馆学会评选了28个荣获“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称号的图书馆,广东省10家书店成为省域范围的“全民阅读示范书店”,湖南永兴创建全国首个全民阅读示范县落户,还有渐次开业的南京首家周末24小时书店——上海首家24小时不打烊书店——大众书局……这些代表或服务全民阅读的组织实体,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全民阅读的成效。

四是经济性指标趋好,预期尚佳。根据有关数据,2015年上半年全国图书整体市场指数为96.4点,较2014年同期上升3.4点,升幅为3.62%。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全民阅读背景下出版市场的上扬势头。

二、思考:系统工程尚需点面结合式努力

诚然全民阅读成效卓著,但客观地说,不论是比之于政府的要求、社会的期待,还是对照国外同业的先进典型、自身设定的目标任务,仍有不少需要完善和提高的方面。

1.供给乏力,内容创新与读物质量难孚众望

有书读、有好书读,是实施全民阅读的基本前提。近年来,每年新书品种都超过20万种,在销品种超过40万种,2015年全年的图书供应总品种不低于40万种,但是纵观图书市场,内容创新、质量上乘、叫好又叫座的好书却是数量有限。比如解析经济热点、剖析社会生态、注重文化挖掘等回应现实问题的题材,深度不够,精品不足,如与新常态有关的图书不下百种,但同质化严重、可读性不够;又如文艺作品,有高原缺高峰,整个2015年的文艺类图书少有令市场出现“洛阳纸贵”情形的扛鼎之作;再比如数字读物,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原创读物质量和层次都还不够。正因为此,才形成了强力引导阅读与阅读体验不佳、市场供应充足与需求满足不够的双重矛盾。

2.流通疲软,商业模式与市场体系相对滞后

全面知书、便捷得书,是推进全民阅读的服务基础。但是在营销流通环节,出版物市场却相对落后。在营销方面,2015年出版物以及出版机构的广告除投向行业报刊或自有媒体上,少有到其他大众传媒上,而推荐书、评论书的渠道,除了专业媒体和学术刊物以及集中的评选宣传活动,真正适合普通读者的精细化常态化的途径尚付阙如。在流通方面,面对内容数字化与渠道网络化的双重冲击,即使有政府政策和相关资金的支持,实体书店的经营状况根本好转依然不易。这一方面表现在网络书店低价竞争,使得原本就薄利的图书经销困难,另一方面是书店经营改革、商业创新不足,除了24小时书店、混合业态,2015年书店在商业模式上的更大作为似乎不多。在深层次上,既表现出对电商鲸食行业利益缺少整体应对,也表现出流通市场各省区分据而产生的市场化不充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依然难以有效解决。

3.基础较弱,设施建设与资金投入分散单薄

公共服务、政策保障是实现全民阅读的长效依靠。对于全民阅读这种具有公益性、需要长期积淀、持续投入的文化工程,尤其需要完善的公共服务支撑和源源不断的财力支持。但就目前来看,国家对全民阅读的基础投资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如对于书店的扶持力度,2015年财政扶持从12个省份扩大到16个省份,但是总资金额度仍然在1亿元左右,与往年基本持平。这对于全国17万处发行网点来说,可谓杯水车薪。而对于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等基本阅读服务设施的投入,特别是运行维护的投入,更是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此外,各地的全民阅读经费也都比较有限。

4.机制受限,统筹单向与引导不足急需改观

行政主导、统筹协调是加强全民阅读的有力推手。对于全民阅读这项起步较晚、牵扯面广、影响深远的文化工程而言,需要强有力的行政推动和领导力量。但在2015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一家部门主导推动的局面未有根本改变,全国层面的全民阅读领导机构建设步伐也仍显缓慢。此外,全国性的法律文件和长期规划迟迟没有出台。更为重要的是,缺少必要的考核监督机制,特别是于地方政府而言,全民阅读真正纳入政绩观和政绩指标体系中的实例还不多。

5.氛围不浓,宣传布局与媒体手法有待完善

舆论引导、环境熏陶是倡导全民阅读的主要形式,这决定于大众传播时代的文化和消费规律——媒体倡导什么,公众就追捧什么。但是全民阅读在大众媒体上的曝光率严重不足,特别是强势媒体电视上,关于全民阅读的内容少得可怜。即使是传统的户外媒体,如宣传栏、广告牌等,数量和频率也并不高。这并非完全在于媒体的文化责任感淡薄,根本上和宣传投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直接相关。同时,对于宣传的内容和手法,往往是宣传阅读的作用意义的多,而小视角切入、艺术化手法展现的,如宣传阅读的现实功能、指引功能,进行多媒体宣传、明星化宣传,相对少见。

6.智力不支,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空白较多

技术支撑、理论支持是提升全民阅读的有效燃料。随着全民阅读观念的深入人心、活动的持续开展、工程的全面实施,其对理论与科研的需求日渐强烈。如人的阅读规律,阅读培训大纲,财政资金支持的可行途径与绩效考核,全民阅读的评价指标,全民阅读法制建设等,都是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但观诸2015年,高校或研究机构聚焦全民阅读研究的、推出重大科研成果的,特别是系统全面的研究专著,数量较少。目前建立的“全民阅读文化传播与研究基地”也是由中国全民阅读联盟、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新阅读研究所联合发起,学界的参与度相对较低。

nlc202309031233

三、发展:发战略之力推进战略性工程

作为一项渗透社会各个方面、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系统工程,全民阅读需要走的路还很长,未来依然可期。着眼于2016年的新起点以及未来几年的中长期发展,以下7个方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真正使全民阅读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自觉、持续长效的战略工程、广受瞩目的社会焦点。

1.深化阅读行为与精神消费规律认识

一是完善全民阅读宏大布局与微观实现相结合的战略。在机制建设、政策制定上更多强调历史、时代价值,在工作安排、宣传引导上更加注重日常生活、现实需求,切实推动政府把全民阅读摆上议事日程,公众把阅读作为生活品质的象征和个人层次的体现。

二是把握阅读行为及精神消费特点。深入了解个人阅读过程的心理特征与生理习惯,阅读行为与个体生命健康的相关性,出版产品定价与阅读消费行为的关系等,以及图书与报刊阅读、纸质与数字阅读的关系,阅读状况与精神文明建设、地区阅读指数与社会综合治理的关系等,进一步对全民阅读和出版工作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2.优化组织机构与制度机制建设

一是突出行政主导,建立统一协调的领导管理机制。坚持把行政力量作为全民阅读的主要推手,借鉴地方全民阅读工作领导体制,推动建立全国全民阅读工作领导小组,由国家领导人任组长,宣传、文化、教育、出版等行业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或成员,加强统筹领导;建立全国全民阅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合作。

二是加强监督制约,构建考核评估机制。推动全民阅读状况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推动修订精神文明建设有关规章制度,把全民阅读情况作为评比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重要参考。

三是注重法制保障,加快法规制度建设步伐。尽快出台全国性的全民阅读法律性文件,推动更多地方制定相关法规,将全民阅读纳入法治化轨道。

3.加强活动布局和工作部署的顶层设计

一是按照全年贯穿的思路制定计划。以世界读书日为基点,联接六一国际儿童节、八一建军节、世界助残日等公益性节日,形成贯穿全年的活动体系,避免忽冷忽热、冷热不均的现象。

二是优化宣传推荐、欣赏评论、互动体验、服务培训等各个环节链条的关系。逐渐改变阅读主题文化活动、节庆类活动数量多,其他活动规模少和散的状况,加强公益宣传推广、出版物推荐引介,加强集体欣赏诵读、评论研讨交流,加强公众参与出版纸质、编创读互动,加强领读导读服务、培训阅读场所导读员……构建环环相扣、互相支撑的活动体系。

三是突出行业和地方特点,提高活动质量。有效引导面对儿童、警察、部队、农村等特定群体的阅读活动,鼓励各地方结合地域文化、经济状况、公共服务水平等开展有特色的阅读活动。

4.大规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

一是加大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等基层阅读设施建设。充分认识基础设施对阅读文化开展的根本性决定性意义,大规模提高投资额度和建设力度,在城乡建筑规划中把建设社区书屋、农家书屋作为规定配套项目,探索建立城市街道24小时自助阅读书屋。

二是创新方式提升基层书屋管理服务水平。参考借鉴国外和地方书屋建设模式,引进社会资金或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创新基层书屋的管理运营方式。采取兼职服务、志愿服务等方式建立书屋导读服务队伍,提高阅读服务水平。

三是全面提升数字阅读公共服务水平。把数字阅读公共服务纳入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建立地区性云阅读资源平台,实现城市重要公共场所无障碍下载阅读数字出版资源。

5.积极推动出版供给侧改革创新

一是加强创作精品力作的政策支持。完善出版行业评优表彰机制,对获奖人员在职称评定、医疗待遇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改革完善国家出版基金使用方式,适度向大众读物倾斜,支持全民阅读出版物品种。积极采用众筹模式增强出版供给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二是吸引更多民营资本参与出版生产。积极推广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模式,激发民营力量参与出版内容生产的热情。加强网络文学等网络原创内容的规范管理和正确引导,探索将网络读物推荐宣传纳入全民阅读工作框架,拓展内容供给范围。

三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优胜劣汰。认真贯彻学习中央关于供给侧改革的精神要求,进一步整合出版资源,加快实施行业进入退出机制,提高出版行业整体产能。

6.大力推进流通体系整合创新

一是进一步推动引导实体书店业态创新。注重政策扶持和引导,推动书店注重混业经营、特色经营、精细管理、人本服务,提升导购导读、消费实现、配送服务等环节的服务能力,积极向社区、街道、学校等基层一线垂直服务,创新设立服务终端,增强书店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是加强网络流通渠道的建设管理。通过法制手段限制电商以非理性价格销售出版物,支持出版发行企业以自建、联建的方式建立网络营销平台。

三是深化出版流通市场改革。改革国有发行企业的区域布局,推动建立以3—5家大区化发行集团为主体的出版发行流通体系,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流通市场。

7.立体化纵深化宣传倡导全民阅读

一是加大媒体投放力度。重点使用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有效使用主流报刊等传统媒体,增加全民阅读以及出版产品的广告投放力度,形成立体化宣传格局。对有关行业部门和出版单位开展阅读广告投放给予资金支持。制定政策,在广播电视等媒体的黄金时段安排全民阅读内容。

二是创新全民阅读宣传手法。参考“汉字听写大会” “成语英雄”等电视节目方式,举办以阅读为主题的综艺文化节目,扩大影响力。推动公众人物、时尚明星等做全民阅读代言人,参与公益广告制作。

三是深入学校、农村等重点区域开展全民阅读宣传。从儿童抓起、从家长抓起,使全民阅读深入人心,成为公民文明行为和道德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1]吴尚之.十年阅读开创新局面 全民参与点亮中国梦[J].中国出版,2015(24): 3-10.

[2]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上半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看点[EB/OL].中国出版网,2015-08-19,http://www.chuban.cc/toutiao/201508/t20150819_169367.html.

[3]范文静,刘彤,王蕾.全民阅读引导方法路径探析[J].出版广角. 2015(12):106-107.

[4]黄智,严一梅.全民阅读现状及其发展战略[J].图书馆学刊. 2015(11):129-134.

2015初一语文期中考试反思 篇4

反思一:初一语文期中考试反思

紧张的期中考试已经过去了半个月,成绩好的同学更应该再接再厉争取更好的成绩,而成绩不是太理想的同学更应该做出对这次考试的反思,下面我们来听听中考状元面对全班同学讲解了她的学习的方法,从学习的态度到学习的目标,从学习的勤奋到学习的恒心。

1、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有这样一句话:“当我冷眼旁观时,生命是一只蓝色的蛹;当我热情相拥时,生命是一只金色的蝶”。学习也是这样,当你把学习当作自己成长发展的需要时,才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当你把学习当作是一种负担时,学习就是一种痛苦。所以说,我们首先要调整心态,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并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体验克服困难的快乐,体验取得成功的快乐。

2、目标。目标是前进的灯塔。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既定目标,瞄准目标奋力攀登,就一定会取得成功。最终的总体目标,是由一个个切近的具体目标逐步递进而实现的。所以,请同学们一定要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和适当的近期目标,在不断的超越中成长自我,成就自我。

3、勤奋。勤奋是成长的阶梯。书山有路勤为径,要学习真本领没有勤奋的耕耘不行。不勤奋,理想永远是梦想。但勤奋并非只是简单的忙忙碌碌,更需要思考和反思。有的同学终日劳累,却没有明显的进步,原因何在?我想,也许是因为缺少思考和反思,还未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短处”,课前不预习,抓不住关键的课堂学习环节,重作业轻复习,忽视学习规律的总结和学习方法的琢磨,学习在高耗和低效中进行。所以,我劝同学们忙中偷闲,时时反思自己的“短处”,力求一份耕耘两份收获!

4、恒心。恒心是人生的加油站。学习犹如长跑,谁懈怠了,就会落后;谁不坚持,就不会到达终点。同学们的智力相差无几,但学习成绩却差距悬殊,原因就在于有的同学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碰到点困难就退却了,时间一长就懈怠了。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一次考试并不是句号,更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道路有风和日丽的日子,也有阴雨连绵的岁月,你不能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却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改变世界,却可以改变自已。我们要从暂时的喜悦中走出来,从暂时的沮丧中走出来,胜不骄,败不馁,荣辱不惊,卧薪尝胆,及时调整自己,为下一次考试早作准备。最后借用文学大师冰心的一段话与同学们共勉:“成功的花,人们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着奋斗的泪泉,撒遍了牺牲的血雨。”同学们,预祝你们在期末考试中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反思二:初一语文期中考试反思

时光飞逝,转眼学期过半了,通过期中考试很有必要静下心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这两个月的教学工作。

期中考试顺利结束了,看着学生的成绩,让我感到自己和学生的付出有了一些回报!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进步很大,增长的每一分都凝聚着师生的血汗。对于学生这样可喜的成绩,我很是欣慰,看到了更大的希望!逐题看过学生的试卷后,综观学生答题的情况,我发现了存在不少问题值得反思。

这次试卷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测试,评价形式比较灵活,基本体现了新课标的评价要求。试卷包括字、词、句、阅读、作文几个方面。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检测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做到题型多样灵活,知识面广,并蕴涵了一定的思想教育于试题之中。从学生的考试结果看较难。现就本次测试做如下反思:

首先是教师教学方式和方法,总以为语文是熏陶和渐染的过程,或多或少的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几个学生,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师生都该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先教好学好最基本的,然后才能够加深和拓展教材的内容。

其次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策略。本此考试类型仍然是积累,阅读,写作三大块,本次失分较多的是阅读。阅读题着眼于检测学生阅读方法与态度及知识面的能力,虽然平时已经注重给学生们在这一方面的练习与指导,但是练习得不够扎实。从学生那里了解到:有的是因为没有接触过的题目不会做,有的是粗心、不仔细,理解错题目意思。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及技巧。写作方面虽然有了进步,但还应继续努力。

通过这次考试,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培养,着眼于学习策略教学。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不断反思和改进课堂教学,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答题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仔细答题的好习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能力有待开发的学生,要多单独辅导,与家长密切联系,获得家长的重视。

其三是对教材的把握。七年级的阅读教学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学会阅读不同文体的课文,从这次检测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今后在教学中要更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使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

回想这半个学期以来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以及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进:

(一)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学的重点。今后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交给学生阅读方法,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多给学生创设阅读能力训练机会,从而促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兴趣先导,注重积累。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加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继续加强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与巩固。努力做到要求默写的课文、会写的生字、词语一课一清,每课的练习题一课一练一改!

(三)端正态度,培养习惯。

班里多数学生缺少细心、刻苦的品质,马虎、浮躁的学习现象严重。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通过自己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反思三:初一语文期中考试反思

一、期中考试情况分析:

这一次期中考试的试题内容总体来说比较适中,大部分是基础知识题和基本技能题,所以学生中的得高分的学生的学生还可以且不及格率及低分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通过对学生的试卷分析以及学生在自我反思中的有关情况,我发现在这次考试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还有:

1.知识理解不够透彻,概念不清,例如:考卷中选择第15题“不等式组无解,求M的取值范围”,学生不理解所以失分率较高。

2.探索规律及实际应用性试题得分率不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合情推理能力、知识变通迁移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例如:考卷中第9题和第16题。

3.学生缺乏良好的解题习惯,在审题上不够细心,解题时书写不够规范,且考虑不全面所以导致好多可以得满分的学生失分例如试卷最后一题;

二、自身情况分析:

1.在平时的教学中,比教关注学习困难,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对1班的尖子生还不够关注,所以班里的优秀率不是太高。

2.课堂教学中,思维拓展的例题还太少,即使有也只是就题论题,许多学生看见没做过的题目就束手无策,阅读理解能力、合情推理能力、知识变通迁移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三、改进措施

对于以上的问题,我一定要争取尽快解决。对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日常教学要进一步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关注薄弱班级和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有效利用补课时间,针对问题和不足,强化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让这部分学生真正听懂、学会、练熟,争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对好班学生要高要求,严要求,提高优秀率。

2.切实加强例题的教学。新教材的特点鲜明,它所呈现的素材对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教材上提供的例题相对不足,很多问题没有给出解答,根据教学需要,我适时补充例题,加强教学规范性。3.加强考试研究。要注意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利用机会提早渗透,对学生进行有关训练,使学生能面对陌生情境,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冷静的去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得分

2015英语考试反思 篇5

期中考试后的反思200字范文一:

期中考后,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就是语文考了98分,坏消息就是数学考了85分。我恨不得将语文的6分给数学,这样数学和语文的分数就全部都是90分以上了,可是,事实是无情的,不管我怎么抱怨,不管我怎么希望,也还是不能把85分变成90分。

这次期中考,我的数学成绩为什么考得不好呢?是因为我生病请假吗?不对,我根本就没有生病。原来是我上课没有认真听,老走神,再加上回到家里又没有认真做作业,所以,我的数学成绩老上不去。

今后,我一定要在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改进学习方法,克服粗心大意的缺点,做一个人人都喜爱的好学生。

期中考试后的反思200字范文二:

今天,我们学校的期中考试终于考完了,老师说了三道题目的答案,没想到,我居然全错了。

仔细想想,这和我的态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我在考试前没有认真复习,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错过的题目,并且我考试的时候总是不去认真看题目,也不想全面,我要努力改正。首先,我要在考试前认真复习,不能就随随便便地看一便,其次,我还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我一定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审题,做完题目要仔细地去检查。

我在以后的考试中一定要认真仔细,做题目时要看清之后在写。以后,我要再接再厉,养成认真的好习惯,争取得到更好的成绩!期中考试后的反思200字范文三:

上周二,我们进行了期中考试,我感觉考的还不错。前几天,英语、数学试卷发下来了,两门都是优,我可高兴了,心里比喝了蜜还甜,唯有语文卷没发下来,我担心语文考不好会挨妈妈训。

今天,语文试卷终于发下来了,我心里既紧张又兴奋,生怕成绩不理想,拿到试卷我小心翼翼一看,终于松了一口气,总算是个“优”,只是错了两道小题,扣了0.5分。一个是随便写成了“随变”,另一个是阅读理解,给一段话加的标题不够准确。我觉得第一个错误太不应该了,如果做完试卷能再仔细检验一遍,肯定就不会错了。第二个错题,如果能再细心阅读体会也不该出错。

下次考试,我做完试卷后,一定仔细仔细再仔细地检查,争取考一百分!期中考试后的反思200字范文四:

今天,期中考试的语文分数出来了,我自以为还不错:98.5分。可是,等到老师读完全班同学的分数时,我不禁惭愧地低下了头。

全班同学一共有5个100分,竟然连一个男生都没有!作为一个男生,我都感觉没面子,同时也没有为班级争得荣誉。试卷没有发下来,我也不知道错在了什么地方。是作文扣分了吗?是不是里面有错别字?是不是标点符号错了?还是因为粗心错的小题?其实,这次考试的题很简单,我没有一道不会做的,可是就因为简单,才没有认真检查,粗心把我害得没有考100分!

以后,我一定要吸取教训,改掉粗心的坏习惯,从每天的作业开始,不能光要速度,还要细心检查,书写工整,这样100分才不会离我而去。期中考试后的反思200字范文五:

今天,我们学校的期中考试终于考完了,老师说了三道题目的答案,没想到,我居然全错了。

仔细想想,这和我的态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我在考试前没有认真复习,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错过的题目,并且我考试的时候总是不去认真看题目,也不想全面,我要努力改正。首先,我要在考试前认真复习,不能就随随便便地看一便,其次,我还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我一定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审题,做完题目要仔细地去检查。

2015安全用电教学反思 篇6

安全用电教学反思一:

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课堂教学时间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通过反思《安全用电》,对这一课进行全面反思后,我认识到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巧妙的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才能不断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受益非浅,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的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提高创新能力。安全用电教学反思二:

由于知识点较多,如果不注意控制时间,很难在一节课内完成所有教学任务。并且本节课主要是介绍生活用电常识,大多数知识学生常识性了解即可,课堂容易变得平淡、乏味。

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两点:第一,直观教学。让学生接触实物、模型或挂图,这样,即使对于试电笔的使用和家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等较难理解的问题,学生也容易掌握了。第二,在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投影出示了三个阅读材料,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节奏,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安全用电教学反思三:

电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是十分重要的。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并能向周围的人提出安全用电建议,进行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活动,养成科学、安全的生活意识。

开课伊始,先让学生谈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些好处后,接着引出用电不当还能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以及观看我课前收集的有关新闻图片。从而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图片和新闻,并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和生活经验,对电给人、财产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触及学生的情感世界,引导学生自己去探求伤害事件产生的原因,给学生的自主探究营造充足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其次,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用电方面的常识。通过图片分类活动,使学生通过思考、动手操作深刻的意识到生活中还存在很多的安全用电方面的隐患问题,旨在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但在此环节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小组上台分类,而后接让学生讨论有意见的图片。到此处理得都比较好,但没有在此环节教学最后作应有的总结与强调。特别是一些经常遇到的安全用电常识,没有给学生着重的强调,从而使这一环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

最后,就是让学生在纸上写温馨提示。当初设计此环节,觉得学生可能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会很好地了解安全用电常识,不用过多的时间去总结与整理。只需要选择自己认为要做到安全用电最值得注意的一条去写。但事与愿违,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我感觉这一环节的设计只是为了完成这一教学设计而存在,而且处理得有点仓促。如果能让学生把自己这节课学到的都写下来,然后再汇报、交流、补充,并最终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安全用的常识,我想会更好。

在准备、执教本节课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学校领导 和老师的大力帮助,受益匪浅。我深深的体会到自己离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尤其是自己科学专业知识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老师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作为科学老师,更是尤为重要。面对学生提出的一个个让自己意想不到的问题时,如果没有广博的指示,自己是无法面对学生、驾驭课堂的。记得去年讲有关电的一课时。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一个学生居然说出了有关“跨步电压”的知识。但我那时对此不是很清楚,一时间很难给与学生适当的总结和评价。只好简单的说“这位同学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就让他坐下了。从而没有适时地、有效地抓住这一课堂难得的闪光点,做到真正的关注学生,更与我们学校倡导的“生命化课堂”相悖。下班后,我翻出了家里尘封已久的高中物理、化学书,找到了有关电的相关章节,细细的品读起来,电的产生、电的传播、电的应用......顿时间,我对白天的课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识。心里迫不及待的想给孩子再讲一遍,把自己看到的知识全教给我的孩子们。

从那以后,我开始喜欢上了读书。喜欢看一些教育心里类的书籍,更喜欢看一些科普专业类的书籍。读书之后的我深深地明白,科学教师的思想意识与态度,将决定着我们的孩子会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它所学习的科学课程。作为科学教师,我们更应该懂得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科学知识,磨练出敏锐的思辨能力,引领孩子在课堂中演绎精彩。把艰深的科学知识变得“平易近人”、妙趣横生,把枯燥的内容演变的栩栩如生、脉脉含情。

2015英语考试反思 篇7

(2015·河北) 平面上, 矩形ABCD与直径为QP的半圆K如图1摆放, 分别延长DA和QP交于点O, 且∠DOQ=60° , OQ =OD =3, OP =2, OA=AB =1, 让线段OD及矩形ABCD位置固定, 将线段OQ连带着半圆K一起绕着点O按逆时针方向开始旋转, 设旋转角为α (0°≤α≤60°) .

发现:

(1) 当α=0°, 即初始位置时, 点P_____直线AB上. (填“在”或“不在”)

求当α是多少时, OQ经过点B.

(2) 在OQ旋转过程中, 简要说明α是多少时, 点P, A间的距离最小?并指出这个最小值.

(3) 如图2, 当点P恰好落在BC边上时, 求α及S阴影.

拓展:如图3, 当线段OQ与CB边交于点M, 与BA边交于点N时, 设BM=x (x>0) ,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BN的长, 并求x的取值范围.

探究:当半圆K与矩形ABCD的边相切时, 求sinα的值.

【思路突破】

发现 (1) 思路突破:

延长AB交直线OP于E, 因为OA=1, ∠O为60°, 可求OE的长度等于2, 即点E与点P重合, 所以点P在直线AB上;当OQ经过点B时, 如图4, 由△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可知∠AOB为45°, 所以旋转角α为15°.

发现 (2) 思路突破:

如图5, 连接PA, 若点P、A、O构成三角形, 则有PA>PO-OA, PO、OA长为定值, PA>1, 若点P、A、O不能构成三角形, 即点P、A、O在同一条直线上, PA=PO-OA=1, 所以, 当α=60°时, PA最小, 最小值为1.

发现 (3) 思路突破:

如图5, 当点P恰好落在BC边上时, 可构造Rt△PHA, 由PH=1, PO=2, 得∠HOP=30°, 所以, α=60°-30°=30°.

设半圆与BC交于点R, 连接RK, 作RE⊥OQ, 则阴影部分是由△PKR和圆心角为60°半径为1/2的扇形RKQ组成.

拓展思路突破:

如图3, 由∠ANO=∠BNM, 则tan∠ANO=tan∠BNM, .如图6, 因为OC>OD=OQ, 所以当OQ转到Q点在BC上时, BM即为x所取最大值.作QF⊥OD, 在直角三角形FQO中, 由勾股定理得:

∴x的取值范围是

探究思路突破:

因为OQ=OD, 所以在运动过程中, 半圆K可与BC, CD, AD相切三种情况.

①当半圆K与BC相切时, 设切点为T, 构造如图7的直角三角形, 并作KG⊥OO′, OK=5/2, 只要求出KG的长便可求sinα的值.

在直角△OKS中, , 由勾股定理可得OS=2.

②当半圆K与CD相切时, 即OQ与OD重合,

③当半圆K与AD相切时, 设切点为T, 构造如图8的直角三角形, 并作KG⊥OO′, OK=5/2, 只要求出KG的长便可求sinα的值.

在直角△OKT中, , 由勾股定理可得

【解后反思】

1. 关键步骤是哪几步?

拓展的关键步骤是利用三角函数或三角形相似将BN用字母x表示, 而求x的取值范围时, 只有OQ转到Q点在BC上时, BM最大;另外, 探究中的关键步骤是分类讨论, 半圆K与BC、AD相切容易想到, 由于OQ=OD, 半圆K与DC相切容易漏掉, 构造直角三角形将∠α放在直角三角形中也是关键.

2. 有什么值得一学?

2015年考研英语阅读备考支招 篇8

单词方面

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比较考研英语去年的大纲和今年的大纲,考生可以发现词汇部分只是略微有一点变化,所以从单词这个角度来讲,考生仍可延续之前的备考策略。考研英语大纲的词汇要求是5500个单词,考生可能会觉得这个要求与四、六级相比差别不大,但从考查的深度和广度来看,考研英语要远远超过四、六级考试。考研英语阅读里经常考查单词的第二层释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词多义或熟词僻义。例如,在拨通电话时常会听到下面的话:“Sorry, 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is busy now. Please try again later.”这句话中的dial一词意思为“拨打”,考生对这一义项比较熟悉,但是除此之外,dial还可以表示钟表的表盘。钟表是圆的,上面有数字,后来出现的拨盘电话因为与钟表的样子相似,也被称为dial,之后引申为动词,意为“拨打”。考生可能自以为认识这个单词,但如果考研英语中考查“表盘”这层含义,很多考生就不清楚了。所以复习单词时,笔者建议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些所谓的熟词,因为很多时候考生自以为认识的单词却往往成为答题的障碍。在背单词时,笔者建议考生采用“少食多餐”法,即把每天背单词的时间拆分成几个较短的时间段,对所背的单词进行反复巩固,从而提高背单词的效率。

句子方面

长难句是考研英语阅读中摆在考生面前的一座大山。考研英语阅读中长难句出现的比例非常高,而且无论从长度还是难度来说都远远高于四、六级阅读中的句子。下面笔者以考研英语真题为例来说明考生遇到长难句时该如何处理。

1 抓住句子主干

考生可以通过抓住句子主干来把握句子的核心内容,再分析核心内容之外的成分,从而了解整句话的含义。例如,在2010年考研英语阅读Text 1中有这样一句话:“It is difficult to the point of impossibility for the average reader under the age of forty to imagine a time when high-quality arts criticism could be found in most big-city newspapers.”观察整个句子,考生可以发现句中的单词并不难,但句子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这句话的主干为“It is difficult for sb. to do sth.”句型,这是考生熟悉的结构,意为“对于某人来说做某事很困难”。剔除了这个主干,再观察句中的其他成分,考生可以看出to the point of impossibility修饰的是形容词difficult,而when high-quality arts criticism could be found in most big-city newspapers为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time。整个句子可以译为:“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下的普通读者而言,他们很难甚至无法想象一个能在多数大城市报纸上读到高品质艺术评论的时代。”

2 利用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化解长难句障碍

考研英语阅读的文章多选自国外期刊,文章难度较大。对于有些考生而言,几乎不可能读懂文章中的每一句话,其实也没有必要这么做。在遇到难懂的句子时,考生有时可以通过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推测其含义。下面以2010年考研英语阅读Text 1的第23题为例来说明。

2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Shaw and Newman most probably agree on?

A. It is writers’ duty to fulfill journalistic goals.

B. It is contemptible for writers to be journalists.

C. Writers are likely to be tempted into journalism.

D. Not all writers are capable of journalistic writing.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Shaw和Newman最有可能同意的观点。考生应注意,当题干考查某位专家可能同意的观点时,就等同于考查专家自己对于某件事的观点。用Shaw和Newman这两个名字作为关键词,考生可以将答案信息定位到原文第三段的如下内容:In those far-off days, it was taken for granted that the critics of major papers would write in detail and at length about the events they covered. Theirs was a serious business, and even those reviewers who wore their learning lightly, like George Bernard Shaw and Ernest Newman, could be trusted to know what they were about. These men believed in journalism as a calling, and were proud to be published in the daily press. “So few authors have brains enough or literary gift enough to keep their own end up in journalism,” Newman wrote, “that I am tempted to define ‘journalism’ as ‘a term of contempt applied by writers who are not read to writers who are.’”结合题干,考生可以把答题点锁定在Newman所说的话上,即上面的划线句子。这个句子难度较大,会给考生解题带来不小的障碍。通过观察句子结构,考生可以发现这句话的结构为so A that B,这种结构中的A、B两个分句为等价关系。在阅读中,考生就可以利用这种逻辑关系来做题,A和B只看其一,哪一个简单就看哪一个。就这句话而言,显然前半句比较容易理解,意思是“很少有作家有足够的智慧和文学天赋在新闻业过活”。根据这个分句,考生不难得出正确答案为选项D (Not all writers are capable of journalistic writing)。

在长难句的复习层面,笔者建议各位考生巩固基础语法知识,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并选取历年真题中的长难句进行摘抄、背诵和仿写。在阅读文章中碰到长难句时,考生首先要抓住句子主干信息,对句子进行层层剖析;考生也可以利用句子的内在逻辑避开理解障碍,高效答题。

临场策略方面

除了做好备考阶段的工作,考生也需要了解考场上的一些做题策略。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说明。

1 做题时间分配

考研大纲中明确说明阅读理解部分考查总长度约1600词的四篇文章,也就是平均每篇文章400词左右。考研英语的总时长为3个小时,因此按照分值比例(40%)来算,阅读理解部分理论上有72分钟的做题时间,平均每篇文章有18分钟的时间。加之实际考试中时间分配可能存在略微的调整,整个阅读理解部分的时长会延长到近80分钟。由于前三篇文章难度比较小,最后一篇文章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建议考生把阅读理解的时间分配如下:前三篇文章的阅读时长增加到每篇20分钟,并尽量保证答题正确率;最后一篇文章因其选材往往来自于《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等专业期刊,难度较大,考生可结合自身水平选择答题策略,必要时可以舍弃个别题目。

2 以自然段为单位,边读文章边做题

考生在做四、六级阅读时通常采用“先题后文”的方法,就是先读题干,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回原文定位,进而选出正确答案,但是这种方法在做考研阅读题目时是行不通的。上文提到,考研英语阅读每篇文章的长度在400个单词左右,与六级考试仔细阅读部分的文章长度相近。但六级考生仔细阅读部分的标准做题时间为每篇8~10分钟,考研阅读给考生20分钟的时间来做同样长度的文章,要求的并不是做题的速度,而是做题的准确度。因此,笔者不推荐考生在做考研阅读题时使用“先题后文”的方法,最好以自然段为单位,读一段做一道题。

下面以2010年考研阅读真题的Text 1为例来具体说明。考生读完第一段之后,看到文后第21题如下:

21It is indicated in paragraph 1 and 2 that.

A. arts criticism has disappeared from big-city newspapers

B. English-language newspapers used to carry more arts reviews

C. high-quality newspapers retain a large body of readers

D. young readers doubt the suitability of criticism on dailies

显然,这道题的考查范围是第一、二两段,这时考生已经读完了第一段,但注意先不要看题目下面的选项,而是要回到文章把第二段读完之后再做题。在读文章之前,建议考生不要预读四个选项。如果把题目中的四个选项都看一遍,考生往往会觉得某一个选项看起来像是正确答案,在回原文阅读时可能就会把文章读成自己所预期的样子。这样的心理暗示往往会对判断答案造成干扰。

3 如何处理文章中的生词

考研阅读的文章难度较大,出现生词是难免的。如果在考场上遇到生词,考生也不必惊慌,因为生词出现的位置未必会设置题目。就算生词出现在与答案相关的内容中,考生也可以利用特殊的句子结构来化解生词障碍。

首先,考生可以利用A and B或A or B这样的并列结构来避开生词。这类并列结构是命题人考查的重点,考查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考查并列项目中的一个;二是反向考查(except题型),即考查哪一项是文中未提及的。不论哪一种考法,考生如果在并列项目中遇到生词,就可以通过其他项目来推断答案。下面以2013年考研英语阅读Text 3的第32题为例来说明。

32The IUCN’s “Red List” suggests that human beings are.

A. a sustained species

B. a threat to the environment

C. the world’s dominant power

D. a misplaced race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考生可以把答案信息定位在原文第三段的以下内容:“Look up Homo sapiens in the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versation of Nature (IUCN), and you will read: ‘Listed as Least Concern as the species is very widely distributed, adaptable, currently increasing, and there are no major threats resulting in an overall population decline.’”考生不难发现,划线句子就是题干中IUCN’s “Red List”所表明的人类的特点。这句话中出现了几个项目的并列,类似上文提到的A and B的并列结构。有些考生如果基础比较薄弱,不熟悉distributed这个词,那就可以利用这一并列结构中较为常见的单词(如adaptable、increasing)来判断人类这一物种的特点。不难看出,选项A中的sustained (持续的)是对increasing这一特点的同义表述,因此可推断正确答案为选项A。

此外,考生还可以利用句子之间的并列关系来避开生词。比如,分号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其含义相近,因此当文章中出现了“A; B”这种句子结构时,考生如果在某一个分句中遇到了理解障碍,就可以根据另一个分句进行合理猜测。下面以2013年考研英语阅读Text 1的第24题为例来说明。

24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A. Vanity has more often been found in idealists.

B. The fast-fashion industry ignores sustainability.

C. People are more interested in unaffordable garments.

D.Pricing is vital to environment-friendly purchasing.

解析:根据题干提示,考生可以把答案信息定位在文章的最后一段:“Though several fast-fashion companies have made efforts to curb their impact on labor and the environment—including H&;M, with its green Conscious Collection line—Cline believes lasting change can only be effected by the customer. She exhibits the idealism common to many advocates of sustainability, be it in food or in energy. Vanity is a constant; people will only start shopping more sustainably when they can’t afford not to.”这段话中的划线句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这个句子由两个分句构成,中间用分号隔开,可见两个句子是并列关系,含义相近。前一个分句中的vanity一词对有些考生来说可能不熟悉,这时考生就可以利用这两个分句的并列关系,从后一个分句入手来化解这一障碍。后一个分句不难,意思是“人们只有在无法负担时,才会开始以可持续的方式购物”。考生可以由此选出正确答案,即选项D。

阅读备考贴士

在考研阅读备考的最后冲刺阶段,笔者在此与考生分享一些注意事项。

1 按照标准考试时长,在不借助任何工具书的情况下完成阅读题目

在最后的复习阶段,考生要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严格遵守考场上的时间分配,使自己的做题节奏与考场时间相一致。

2 对比正确答案,找出自己失分的原因

在做题结束后,考生要通过分析找到自己最薄弱的方面。比如某考生的十道错题中有五道是由生词导致的,那么该考生的首要问题就是扩充自己的词汇量。只有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

3. 分析每道题的难点设置

对于阅读题目,考生不要仅仅满足于知道正确答案,还要对选项的难点进行分析,特别要了解错误选项的难点设置。比如,错误选项常见的特点就是主观臆测,选项内容在原文中并未提及,因此考生做每一道题都要从文章出发,在文章中寻找线索,切莫根据自己的常识来判断,因为很多时候符合常识的选项却是命题人设下的“陷阱”。

4 摘抄和背诵原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在最后的备考阶段,考生应摘抄、背诵阅读真题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利用真题资料来扩充自己的词汇量。

5 换位思考

基础较好的考生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命题人的角度想问题,在做真题的过程中思考命题人在这道题的考查点是什么,并思考干扰选项设置的原因。

上一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下一篇:读《黑洞物理研究与进展》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