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2024-05-31

前五章习题参考答案(共7篇)

前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篇1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

A.民法规则 B.生活习惯 C.社会公德 D.职业道德

2.“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属于社会公德主要内容中的()A.爱护公物的要求

B.文明礼貌的要求 C.助人为乐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

3.在公共场所,人人都有可能遇到一些突发性灾祸,如车祸、火灾、溺水、急病等。这就需要人们见义勇为,临危不惧,积极为他人排忧解难,甚至不怕牺牲生命。这是社会生活中()A.社会公德的要求 B.职业道德的要求 C.家庭美德的要求 D.环境道德的要求 4.乘坐车船飞机的人应当做“文明乘客”,到影剧院看电影看演出的人应当做“文明观众”,在图书馆读书读报的人应当做“文明读者”。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A.行政法规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社会公德

5.“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是()A.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B.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C.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D.共同合作的道德原则

6.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爱护公共财物,如对公园里的花木草地、街道两旁的电话邮筒、影剧院里的座位音响、马路上的井盖路标等加以保护,不损坏、不滥用、不浪费、不私占。这是属于()。

A.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B.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C.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 D.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7.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尊老爱幼,尊重妇女,对待老人、儿童、残疾人员,特别予以尊重、照顾、爱护和帮助;尊师敬贤,对待师长和贤者,示以尊重和钦佩亲敬。这是社会公德中()A.遵纪守法的要求 B.保护环境的要求 C.诚实守信的要求 D.文明礼貌的要求

8.从业人员对待职业服务对象的态度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是熟人还是生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这是职业道德建设中()A.办事公道的要求

B.爱国守法的要求 C.尊老爱幼的要求

D.助人为乐的要求

9.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没有智力差别和家庭贫富贵贱之分;售货员公平地对待每位顾客,服务热情,不以貌取人,欺叟骗童。这是()

A.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的要求 C.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的要求 D.完善自我的人际吸引的要求

10.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这是职业道德中()

A.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B.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C.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D.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职业道德中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的是()A.奉献社会

B.服务群众

C.诚实守信

D.爱岗敬业

12.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是()A.友情

B.恋爱

C.爱情

D.婚姻

13.爱情是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之间互相爱慕的关系,容不得第三者插足,那种所谓的“三角恋爱”、“多角恋爱”、“婚外情”不是真正的爱情。这体现了爱情的()A.强烈持久性 B.生物本能性 C.专一排他性 D.平等互爱性

14.把爱情放在人生最高的地位,奉行爱情至上主义,沉湎于感情缠绵之中。这样的人()A.错置了爱情的地位 B.误把友情当爱情 C.只重过程不重结果

D.功利化地对待爱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男女结婚的法定年龄为()A.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 B.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C.男不得早于18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D.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22周岁 16马克思指出:“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他的意思是说,在恋爱过程中双方应()A.平等履行道德义务

B.把个人纵欲作为爱情的目的

C.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D.追求脱离现实生活的“纯精神”关系

17.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是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的行为。下列不属于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

A.恋爱应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 B.恋爱应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C.恋爱应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 D.一方能够强迫另一方接受自己的爱

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A.爱岗敬业 B.保护环境 C.服务群众 D.邻里团结

19.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因此要求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反映了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之一,即()

A.尊老爱幼 B.男女平等 C.夫妻和睦 D.邻里团结

二、简答题

1.在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什么? 4.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什么?

5.大学生应该树立的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是什么? 6.如何认识恋爱与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要求? 7.大学生要树立的正确的恋爱观是什么? 8.谈谈如何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三、论述题

1.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谈谈大学生应该树立怎么样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四、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大学的恋情遭遇了一些质疑:现在的大学生感情泛滥,夹杂了大多的功利、欲望、放纵在里面。每年毕业时,情侣们简单说声再见,然后转身离开,踏上各自的旅途。爱情只是被当成了一种需要。

材料二:大二学生小李,苦苦追求同学小张,最终两人确立恋爱关系。相处一段时间后,小张觉得他们并不合适,于是提出分手,小李就是不同意,各种方法纠缠不休,还在网上扬言要报复小张。小张为此苦恼不已。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5 CCADA 6-10 BDABC 11-15 BCCAB 16-19 CDDA

二、简答题

1.(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1)文明礼貌(2)助人为乐(3)爱护公物(4)保护环境(5)遵纪守法 3.(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4.(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 5.择业观

(1)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2)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3)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 创业观

(1)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2)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3)要提高创业的能力。6.恋爱中的道德要求:(1)尊重人格平等(2)自觉承担责任(3)文明相亲相爱

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尊老爱幼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 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

7.(1)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2)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

(3)不能片面或者功利化的对待爱情(4)不能只重过程不重后果(5)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8.(1)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2)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三、论述题

学生结合实际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答案要求:联系实际,又有具体阐述)答案要点如下: 1.(1)社会公德的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2)当前,我国遵守社会公德的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的现象。(3)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首先,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其次,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再次,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2.择业观

(1)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2)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3)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 创业观

(1)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2)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3)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四、材料分析题

学生需紧密结合材料又联系教材相关内容和自身实际组织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答案要点如下:避免避免走进爱情误区:遵循恋爱中的道德要求: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等。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或者功利化的对待爱情;不能只重过程不重后果;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前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篇2

1.-6 cm2.-1503. - 8664. ③5. 日一

6. A 7. B 8. B 9. C 10. B

11. (1) 9 -2 004 (2)--

12. (1)263 m.

(2)分别为- 8m,+ 7 m,+ 2m,+ 4m,- 5m.

“有理数”检测题

1. ±20 2.>< 3. 2±4 4. 23 5. 4 0176.2 0080

7. A8. B9. C10. B11. A12. C

13. 如表1.

14. 如图1,-2<-0.25<0<<3.

15. 如图2.

16. 如图3.

“有理数的加减法”检测题

1.-9.22.-73. 4.-18℃5.-4或-14

6. C7. D8. C9. C10. A

11. -+-×|-24|

=-×24

=-2.

12. (-2)@3+2@(-3)

=(-2) -(-3)+1+2-[-(-3)]+1

=-2+3+1+2-3+1

=2.

13. 由题意得x-6=0,y+2=0,所以x=6,y=-2.

2x+y=2 × 6+(-2)=12-2=10.

14. 星期一的最高价与最低价之差为

0.3-(- 0.5)=0.8(元).

星期二的最高价与最低价之差为

0.3-0.2=0.1(元).

星期三的最高价与最低价之差为

0-(- 0.12)=0.12(元).

“有理数的乘除法”检测题

1.<2. 03.>><4.-215. -16. 1

7. A8. C9. B10. D11. D12. C

13. 原式=[×-+-×-]×

=-+ ×

=-2+3

=1.

14. (1)0;(2)0.

15. 原式=÷+--+(+--) × 36

= × -+- × 36

=--3

=-.

16. (1)解法1是错误的.

(2)-÷-+-的倒数是-+- ÷ -.

-+- ÷ -

=-+- × (-42)

=-7+9-28+12

=-14.

故- ÷ -+-=-.

“有理数的乘方”检测题

1. 3×3×3×3 4×4×4 (-1) × (-1) 1.1×1.1×1.1 2. 负4的5次方底数指数负数3. 9 924. 1-45. 006.-47. 1 0028. 1002

9. D10. D11. B12. A13. D14. D

15. 因为a与b互为相反数,c与d互为倒数,所以a+b=0,cd=1.

又因为|y+1|=5,所以y+1=5或y+1=-5.

所以y=4或y=-6.

当y=4时,y2+(a+b+cd)2 004+(-cd)2 005=16;

当y=-6时,y2+(a+b+cd)2 004+(-cd)2 005=36.

16. 因为a=(m为正整数),且a值存在,所以m必为奇数,此时a=1.

又因为a、b互为相反数,b、c互为倒数,所以b=-1,c=-1.所以

ab+bm-(b-c)2m

=1 × (-1)+(-1)m-[(-1)-(-1)]2m

=-2.

“有理数”综合测试题

1. 23,12.1,2.3. 350m4. 05. 万分 36.-3,-2,-1 7. 36-368.

9. C10. C11. C12. D13. A14. A15. A16. B

17. (1)原式=-34+5=-29.

(2)原式=- 40 + 55 + 56=71.

(3)原式=-6+2-1=-5.

(4)原式=-1- × - ×÷

=-1+ ×××

=-1+

=-.

18. 小明所在位置相对于山脚的高度为[15-(-9)]÷6= 24÷6= 4(km).

19. 将每袋小麦超过90kg的部分记作正数,不足90kg的部分记作负数.

10袋小麦对应的数分别为+1、+1、+1.5、-1、+1.2、+1.3、-1.3、-1.2、+1.8、+1.1,则有

1+1+1.5+(-1)+1.2+1.3+(-1.3)+(-1.2)+1.8+1.1

=[1+(-1)]+[1.2+(-1.2)]+[1.3+(-1.3)]+(1+1.5+1.8+1.1)

=5.4.

90 × 10+5.4=905.4(kg).

故这10袋小麦的总质量为905.4kg.

第一章课后补充题

一、习题1.1补充题

1. 略. 2. 分针逆时针旋转120° 3. A

4. A地最高,C地最低.

5. 建筑物高度38 m,潜水艇高度-42 m.

二、习题1.2补充题

1. 答案不唯一,如1和- 1.2. 03.-34. ± 3或± 4 5. 增大 减小 6.-1107.-2.58.-5 -4或4

9. 35个.

10. 从表中看第6个零件质量最好. 因为 |-0.1|=0.1,第6个零件与规定直径只差0.1 mm,其他产品质量离规定直径都大于0.1 mm,故第6个零件质量最好.

11. 由图可知: a<0,b>0 ,且 |a|<|b|.

因为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所以-a>0,-b<0.

又因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即 |a|=

|-a|,|-b|=|b|,所以|-a|<|b|,|a|<|-b|.

而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数就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所以 b>-a>a>-b .

三、习题1.3补充题

1. 6-11482.-4、5、143. D4. C

5.-.6. 2 017 kg.7.-,依据略.

四、习题1.4补充题

1.-92.><><3. C4. C5. C6. B

7. (1)330.(2)-0.5.

8.-7(利用乘法分配律比较简便).

9. (1)-100.(2)75.

10. 8.

11. 15.01 mm.

12. 3×(-4)=-12,(-10)+(-2)= -12.(答案不唯一)

五、习题1.5补充题

1. 2--的平方2. ± 33. 6.1×1094. B5. D 6. C

7. 13.8.-37.

9. 填空略.(-3)n的个位数字随n由1开始不断以3、9、7、1循环.(-3)2 008的个位数是1.

10. (1)3.128×107元 .(2)125所.

11. (1)<<>>>

(2)当n<3时,nn + 1<(n+1)n;当n≥3时,nn + 1>(n+1)n.

(3)2 0072 008>2 0082 007.

(参考答案由题目编拟者给出)

第五章 宗教问题习题与答案 篇3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邪教组织约有()个,信徒数亿人,几乎遍及各大洲。

A.10000多

B.000多

C.100多

D.2000多

2.世界主要宗教之间的文化分歧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也是孕育国际恐怖主义的大背景。20世纪90年代,大约()的恐怖主义活动起源于宗教目的。

A.10%

B.25%

C.50%

D.5% 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有各种宗教信徒()人。

A.1亿多

B、1万多

C、5千万多

D、2千万多

二、多项选择题

1.宗教问题的特点有()。

A.群众性 B.民族性 C.国际性 D.复杂性 E.长期性 2.宗教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有:()

A.经济原因

B.政治原因

C.文化原因

D.法律原因

E.历史原因

3.20世纪末期的(),主要都是由宗教问题引起的,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A.“科索沃战争” B.“阿富汗战争” C.“伊拉克战争” D.“车臣问题” E.以上都不对

4.进入21世纪以来,宗教恐怖主义制造的悲剧是巨大的:继美国“9·11”事件之后,相继又发生了()等恐怖事件。

A.印尼“巴厘岛爆炸案” B.摩洛哥卡萨布兰卡连环爆炸案 C.西班牙“地铁爆炸案”

D.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 E.“伦敦地铁爆炸案” 5.20世纪80年代以来,境外邪教组织渗入和中国国内孽生了形形色色的诸如“门徒会”、“主神教”、()、“耶稣基督血圣灵全备福音布道团”、“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或非法功法组织,打着宗教或强身健体的旗号,进行秘密结社,实行教主崇拜和精神控制,破坏正常的生产、社会生活秩序,阻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严重危害社会政治稳定。

A.“被立王” B.“呼喊派” C.“三班仆人派” D.“全范围教会” E.“灵仙真佛宗”

三、辨析题

1.了解宗教也是了解世界的重要手段。

2.世界宗教问题对我国只有弊端,没有好处。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宗教问题的涵义是什么? 2.宗教问题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当代世界宗教问题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4.我国宗教问题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有哪些产生原因?

五、材料分析题

资料一:1992年12月6日,狂热的印度教徒强行进入巴布里清真寺,捣毁了具有460多年历史的清真寺。随后连续几天,军队、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发生激烈的冲突,2000多人丧生,并导致当时的政府倒台。这场骚乱波及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等穆斯林国家。资料二:在我国各民族中,都有宗教流传,有10多个民族基本全民信教。问题: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六、论述题

1.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现阶段的宗教问题?

2.当代世界宗教问题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对我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 案

一、单项选择

1.A

2.B

3.A

二、多项选择

1.ABCDE

2.ABC

3.ABCD

4.ABCDE

5.ABCDE

三、辨析题

1.答:对。世界上宗教有许多,宗教信徒也有许多,了解宗教的基本常识,对我们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加强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有很大帮助,所以说,了解宗教也是了解世界的重要手段。

2.答:错。世界宗教问题对我国既有不利影响,世界宗教问题对我国也有有利影响,如比较作用和警示作用。

四、简答题

1.答:宗教问题就是指宗教内部、宗教与宗教、宗教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之间的各种矛盾与冲突。宗教问题不仅表现为精神文化问题,还表现为一种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宗教问题不仅在历史上和社会政治问题紧密相连,而且在当今世界也构成了社会政治问题的一个热点。2.答:(2)宗教自身原因

世界上影响大的宗教,都有很大数量的信徒,信徒容易盲目地追随宗教领袖,即使同一宗教,也会因教派不同、理解不同,而呈现对立,容易产生信教群众之间、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以及信教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矛盾等。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也容易出现摩擦。

(2)社会原因

A.经济原因。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经济矛盾的反映。当今世界因宗教问题引起的重大冲突,大都是经济利益的冲突。

B.政治原因。当一种政治力量处于某种困境时,往往通过宗教形式寻求解决的途径。这样,宗教就很容易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C.文化原因。任何宗教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的综合产物,是一种文化重构物。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同一宗教的信徒,由于具有相同的宗教文化、宗教感情,往往容易形成一种跨国界的力量。3.答:(1)宗教问题引起语言象征性冲突

(2)宗教问题引起宗教纷争

(3)宗教问题引起民族矛盾

(4)宗教问题引发暴力恐怖事件

(5)宗教问题引发地区冲突,甚至局部战争

(6)宗教问题引起国家分裂

4.答:我国宗教问题的表现形式:(1)宗教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

各宗教自身存在的矛盾。

对待宗教信仰认识不同造成的矛盾。

由经济利益引发的矛盾。

④围绕对宗教事务管理问题上的矛盾。(2)宗教方面的敌我矛盾

利用宗教从事分裂国家的破坏活动。

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活动。

邪教和会道门组织的犯罪活动。

④民间封建迷信活动猖獗。

现阶段我国宗教问题的产生原因:

(1)既有国内因素,又有国外因素

(2)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

(3)既有客观因素,又有工作失误等主观因素

(4)既有宗教内部潜在的因素,又有宗教外部的引发因素

(5)既有政治方面的原因,又有经济方面的原因

五、材料分析题

答;民族和宗教的关系非常密切。印度教徒的骚乱事件充分说明,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六、论述题 1.答:(1)正确认识和处理现阶段我国宗教问题的重要意义

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宗教问题主要表现为群众问题,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国宗教自身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宗教问题成为当代世界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冷战”结束后,境内外宗教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宗教恐怖主义相互勾结,宗教被各种政治和社会力量所加紧利用,使宗教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处理宗教问题,依法管理宗教,有助于营造有利于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国内宗教环境和宗教安全的国内政治环境。

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存在着多种宗教,许多民族全民信仰宗教。要做好民族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宗教问题,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对于有效地打击境内外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利用宗教问题从事破坏民族团结、制造祖国分裂的活动,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和祖国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④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关系到对外开放和对外关系。我国的五大宗教,除道教外,都是由国外传入的,与国外宗教有着历史渊源和不同程度的联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当今国外宗教发展对我国宗教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处理现阶段宗教问题的主要措施

要全面提高领导干部处理宗教问题的能力。宗教领域的问题错综复杂,能否处理妥当,关键在于全面提高领导干部处理宗教问题的能力。

要加强宗教法制建设。经过6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积极实践,我国初步建立起了宗教方面的法律框架,成为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教情的宗教立法之路。

要正确处理宗教方面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我国,宗教方面的矛盾主要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防止“人为树敌”和“重性轻处”两种错误倾向。

④要加强宗教干部和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各级宗教工作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宗教界、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党的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能力和素质不仅影响到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执行水平和落实程度,还决定宗教问题尤其是突发性事件能否得到妥善有效的解决。

2.答:(1)宗教将面临来自内外的挑战,但仍有强大的生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宗教世俗化的趋势将会继续发展。

(2)宗教极端主义与民族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结合的趋势明显。宗教极端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日益结合,以所谓争取民族自决权、建立单一民族国家为幌子,不断进行民族分裂活动,挑起争端,成为制造社会动荡不安的冲突根源。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合流还在继续,各种恐怖活动并没有停止。

(3)宗教与迷信、邪教共存现象将会继续存在在科学昌明、科技进步的当今世界,迷信活动仍然十分猖獗,这是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与当代宗教共存共荣的迷信,不过是传统迷信以宗教为保护伞而在当代社会的复活,或者是以当代宗教为巢穴而获得生存、延续、活跃、发展的迷信。邪教将会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蔓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邪教组织约有1万多个,信徒数亿人,几乎遍及各大洲。

(4)用对话、合作的方式解决宗教问题的趋势明显。各种宗教都面临着社会发展及民族、宗教多元化的挑战,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但各个宗教必须对自身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以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寻求和平对话,彼此尊重、共同参与社会各项事务。不同宗教的对话与交流,将成为21世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睦相处的重要条件。世界宗教问题对我国的有利影响

(1)比较作用。在对比中可以深化对我国宗教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从而更加珍惜我国宗教和谐、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

(2)警示作用。世界上宗教的纷争、冲突、**和战乱,引起党中央和各级党政领导对宗教问题的高度重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世界宗教问题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1)随着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我国受国外宗教的影响加大。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宗教界人士、宗教团体的国际联系明显增多,国外宗教和教派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不同程度地影响我国公民,也影响我国目前的宗教格局。

(2)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宗教问题,继续支持**集团和新疆民族分裂势力进行分裂中国的活动。

(3)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泛滥,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活动影响我国边疆的稳定。

(4)境外各种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政治渗透,对我国的国家安全产生了全面冲击。

前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篇4

单项选择题

1.C2.A3.B4.B5.B

多项选择题

1.AC2.ABCD3.BC4.ACD5.ABD

计算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其价值为:

P10005%P/A,6%,31000P/F,6%,3 502.67310000.8396973.25(元)

债券估值为973.25元,高于发行价,因此投资者可以考虑购买该债券。

(2)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其价值为:

P(100010005%3)P/F,6%,3 11500.8396965.54(元)

债券估值为965.54元,低于发行价格,因此,投资者不应该购买该债券。

2.【参考答案】

(1)必要报酬率:

K= 4%+3×(6%-4%)=10%

(2)股票的价值:

1.6(12%)P20.4(元/股)10%2%

该股票的价值应为每股20.4元。

(3)股票的价值:

P1.6P/A,10%,31.6(12%)P/F,10%,310%2%

1.62.486920.40.751319.31(元)

前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篇5

(2011.10.01根据第四版教材修订)

2.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率,是按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应缴纳税额的税率形式。由于采用定额税率的税收,只与课税对象的实物单位挂钩,所以它的负担不会随着商品的价格水平或人们的收入水平的提高而()。

A.增加

B.减少

C.改变

D.不变

【答案】A【页码】P236【考点】定额税率的定义

3.对于费用扣除,各国的做法不尽相同:有的国家规定纳税人要按费用类另据实扣除;有的国家则规定有标准扣除额,纳税人的费用扣除不需要实报实销,统一按该标准进行扣除;还有的国家允许纳税人在上述两种办法之间自由选择。我国采用的是()。

A.按标准进行扣除的办法

B.按费用类别据实扣除

C.允许纳税人在两种办法之间自由选择

D.采用其他的方法扣除

【答案】A【页码】P238【考点】关于费用扣除的规定

4.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A.全部费用

B.所有费用

C.合理费用

D.其他费用

【答案】C【页码】P241【考点】个人所得税费用减除的标准

5.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动车辆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地区、贫困地区损赠,损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的()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A.50%

B.60%

C.30%

D.40%

【答案】C【页码】P244【考点】个人所得税减除标准的其他规定第一项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左右是通过税收取得的。A.90% B.85% C.75% D.80% 【答案】A【页码】P234【考点】税收的基本情况

6.中国公民赵某,在某高级餐厅担任领班职务,2008年10月取得当月2500元,“服务明星奖”奖金2000元,则赵某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元。

A.25

B.250

C.375

D.355

【答案】B【页码】P244【考点】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算

7.个人通过招标、竞拍或者其他方式购置债权以后,通过相关司法或行政程序主张债权而取得的所得,应按照()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A.财产转让所得

B.财产租赁所得

C.其他收入所得

D.偶然收入所得

【答案】A【页码】P248【考点】应纳税额计算中的9个特殊问题之四

8.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收入中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是()。

A.债务重组收入

B.补贴收入

C.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D.软件企业收到的即征即退的增值税用于扩大再生产

【答案】D【页码】参考P254【考点】税收优惠政策

9.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低扣的一种流转税。()

A.包装;进出口

B.加工;进口

C.加工;出口

D.装配;进出口

【答案】B【页码】P259【考点】增值税的概念

10.在印花税的税目中,权利和许可证证照适用()。

A.定额税率

B.比例税率

C.累进税率

D.差别税率

【答案】A【页码】P274【考点】印花税的税率

11.对于个人的金融投资所得,国家一般要按()的比例税率对其征收个人所得税。

A.10%

B.20%

C.5%

D.15%

【答案】B【页码】P282【考点】与个人理财有关的税收政策中的个人所得税政策

12.购房人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要按“购销合同”税目缴纳印花税。购销合同的计税依据为购销金额,不得做任何扣除,税率为()。

A.0.3‰

B.0.4‰

C.0.5‰

D.0.6‰

【答案】A【页码】P274【考点】印花税中的比例税率

13.为进一步抑制投机和投资性购房需求,从2006年6月1日起,个人购买普通住房超过5年(含5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

A.全额征收营业税

B.减半征收营业税

C.免营业税

D.优惠征收营业税

【答案】C【页码】P287【考点】住房投资中的营业税

14.自2001年1月1日起,对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取是的所得,暂减按()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原规定的税率为20%)。

A.15%

B.10%

C.12%

D.8%

【答案】B【页码】P285【考点】住房投资中的个人所得税

15.《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和职工的()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免纳个人所得税。

A.工资

B.稿酬

C.劳务报酬

D.安家费

【答案】D【页码】P249【考点】个人所得税免纳项目之五

二、多项选择题

16.纳税义务人的权利主要有以下几种()。

A.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权

B.延期纳税权

C.依法申请减免税权

D.申请复议权

E.提起诉讼权

【答案】ABCDE【页码】P236【考点】纳税义务人的权利

17.目前,我国采用定额税率的税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A.资源税

B.城镇土地使用税

C.车船使用税

D.个人所得税

E.消费税

【答案】ABC【页码】P236【考点】定额税率的税种

18.从世界各国看,所得税类主要包括()几种。

A.企业所得税

B.个人所得税

C.社会保险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E.车船使用税

【答案】ABC【页码】P239【考点】所得税的税种

19.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所得有()。

A.外籍个人以非现金的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帖、搬迁费、洗衣费

B.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贴

C.外籍个人探亲费、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等,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核批准为合理的部分

D.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

E.个人举报、协查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获得的奖金

【答案】ABCDE【页码】P250【考点】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10项规定

20.准予扣除项目是指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从收入总额中扣除的与纳税义务人取得收入的有关的()。

A.成本

B.费用

C.税金

D.损失

E.罚款

【答案】ABCD【页码】P239【考点】公司所得税

21.税法规定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包括()。

A.个人所有的居住房屋

B.个人所有的院落用地

C.免税单位职工家属的宿舍用地

D.集体办的各类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用地

E.个人办的各类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用地

【答案】ABCDE【页码】P268【考点】税收优惠政策

22.下列车船免征车船使用税()。

A.国家机关、人民主团休、军队自用的车船

B.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车船

C.载重量不超过1吨的渔船

D.专供上下客货及存货用的浮桥用船

E.各种消防车船、洒水车、囚车、警车、防疫车、救护车船、垃圾车船、港作车船、工程船

【答案】ABCDE

23.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主要包括()

A.在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或经济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

B.在中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而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

C.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所得

D.个人出租的财产,被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财产租赁所得

E.转让中国境内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以及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而取得的财产转让所得

【答案】ABCDE【页码】P240【考点】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24.免征房产税的有()。

A.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办公用房和公务用房

B.事业单位自用的房产自实行自收自支的起,免征房产税2年

C.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的非营业用房产免征房产税

D.个人所有营业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

E。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本身业务范围内使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答案】ACE【页码】P271【考点】免征房产税的5条政策

25.关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

A.进口货物的收货人

B.出口货物的发货人

C.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

D.推定为进出境物品所有人的人

E.进口货物的发货人

【答案】ABCD【页码】P280【考点】关税的纳税义务人

三、判断题

26.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课征的一种税。其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农村承包经营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答案】×【页码】P240【考点】个人所得税的定义

27.准予扣除项目是指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从收入总额中扣除的与纳税义务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

【答案】【页码】P239【考点】企业所得税的准予扣除项目

28.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内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土地,不包括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

【答案】【页码】P267【考点】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

29.个人所得税制度按照课征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和混合所得税税制三大类。(√)

【答案】【页码】P239【考点】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分类

30.对企业为员工支付各项免税之外的保险金,应在企业向保险公司缴付时(即该保险落到被保险人的保险账户)并人员工当期的工资收入,按“偶然收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税款由企业负责代扣代缴。()

大一前五章思修读书笔记 篇6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我们的人生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然而,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是我们面临的的首要问题。

认识大学的生活特点,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累积生活经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

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英才。

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德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基础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塑造当代崭新形象,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第三节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时代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对当代大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巩固马克思主义领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党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四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学习“思想道

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注重学习科学理论,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注重知行统一。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里态度和精神状态。

理想信念的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当代大学生应当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主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事物常常具有两面性,在逆境中向理想理想目标奋斗,可能会有顺境中难以得到的收获。只要树立正确的信念,坚持科学的态度,逆境不但不会把人打倒和压垮,反而能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迸发出来。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是善于抓住机遇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的方式;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宣扬民族精神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继承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容更加丰富。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主要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植根于中华大地,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爱好和平,这不仅表现在中华民族个兄弟民族之间以和为贵,携手共进等方面,而且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休戚与共上;勤劳勇敢,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兴家立国之本;自强不息。

时代精神的内涵: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中。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包括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社会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标,人生目标决定人生道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标准。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表现和反应。端正人生态度: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反对拜金、享乐、个人主义人生。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人生的意义,需要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进行审视和评价。

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

人生价值的评价: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于精神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拥有良好心态;立足于现实,检收岗位做贡献;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人生价值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与如何对待人生环境有重要关联。

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合理调控情绪;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平等是前提,诚信原则是保证,宽容原则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互助原则是必然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正确认识人对自然地依存关系,科学把握人对自然地改造活动,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锻炼道德品质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意义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社会经济的关系必然引起道德变化。

道德的认知功能是指道德反印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人类道德的发展居有其内在规律,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要求。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把精神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社会主义集体利益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规范和道德要求。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终要落实到提高个人品德上。

个人品德特点:实践性,综合性,稳定性。

道德修养的方法: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次序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次序

公共生活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扩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私人生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隐蔽性,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公共生活特点: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尊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次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社会公德特征: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正确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共次序的基本手段之一。

法律规范的作用:指引作用,主要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指引实现的,与之相对应的是授权性指引、禁止性指引和义务性指引;预测作用;评价作用,法律的评价客体是人们的行为,法律评价的标准时和发法与不合法;强制性,法律的强制手段是国家强制力,其目的在于实现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即实施法律;教育作用。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处罚种类,处罚程序,执法监督。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适用范围,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保护坏境范围,环境管理基本制度。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道路通行规则,交通的道路处理原则,对严重违法行为的处罚。

前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篇7

一.填空题

1.学校教育制度;学制。

2.国家;社会;家庭;国民教育制度。3.教师资格认定;

4.5年;县级;

5.地位平等;义务和责任; 6.晋升工资

7.受教育权;财产权。8.人格尊严;变相体罚。

9.合理预见;踩踏事故。二.选择题 一.选择题

1.C

2.D

3.B

4.A

三.简答题

1.义务教育指以法律的形式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保证的国民教育;

产生的原因是(1)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对教育的普及提出了客观要求;

(2)以民主为中心的政治的要求;

2.所谓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有两个本质特征:(1)贯穿人生始终的一种教育形态,具有时间的延展性;(2)是包容了所有现存的教育形态在内的教育过程,具有空间的包容性。3.教师的权利:教育教学权;学术活动权;指导评定权;报酬待遇权;参与教育管理权;进修培训权;教师的义务:教师的义务包括:遵纪守法的义务;教育教学义务;品德教育的义务;尊重学生的义务;保护学生的义务;提高思想业务水平义务 4.(1)必须是中国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2)热爱教育事业;(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4)具有法律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5)有教育教学能力。5.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包括: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或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告的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包括:纪念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6.教育法律规范的种类包括:宪法中的教育条款;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受到普遍重视;

四,论述: 1.(1)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这是依法执教的前提和基础,包括:法的基础知识、比较系统全面的教育法规常识、一些重要法律的常识。(2)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法律信念,这是依法执教的重要保证;(3)应具备自学的法律意识,这是依法执教的关键所在。2.(1)吴老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不正确在于首先不能拆封阅读学生的私人信件,其次不能当众在班会上宣读此信,并对高某当众批评;以上判断基于教师要保护学生的人身权,《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2)吴老师的解释是不对的,因为虽然老师对学生有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是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进行的,此例教师在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的前提下,进行所谓的教育和管理是不正确的。

3.学校对老师的处理决定是正确的,因为教师有进修培训权,但老师参加的进修或培训如涉及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的调整,应征得学校同意。无论体积进修培训都应在完成老师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进行,不得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六章

一.选择题

1.C

2.A

3.C

4.B

5.B

6.C 二..填空题 1.1681年;

2.教育教学职责 3.学科教育学; 4.发展期,创造期

5.教学能力;研究能力 6.独立;创造。7.因材施教

8.道德关系;心理关系。9.民主平等;教学相长。10.客体;主体

三.简答题 1.答:

(1)教师有专业功能和伦理。

(2)教师要具有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

(3)教师的培养要经过比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教师要接受专业训练并取得从事专业工作的资格。专业训练和专业资格的认定是它的一个基本特征。(4)教师对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事情有比较大的自主权,能够根据专业的标准进行恰当的处理。

(5)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团体。

(6)教师根据其专业贡献和作用,在社会和经济等方面,享有专业的地位和待遇。2.答:(1)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该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以及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发展的脉络

(4)掌握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5)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3. 答:

(1)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

(2)先进的教育理念;

(3)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4)较高的老师专业能力。4. 答:

(1)指导者(2)知识的传授者(3)诊断者(4)管理者(5)研究者

(6)协调员(7)评价者 5. 为什么要做好指导者:

(1)当今社会学生获取的信息多样化;(2)当今社会对学生自主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3)现代社会学生学习压力大,需要教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如何做好指导:

(1)了解学生发展的知识;

(2)(3)(4)(5)

6.答: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不成熟性。

(2)学生有巨大的多方面的潜能,有接受教育的良好的基础或“种子”,要相信学生。

(3)学生有共性,更有个性和差异。

(4)学生是发展的主题,具有主观能动性。

(5)学生是权利主体,享有生存、受教育、受尊重、安全等权利。7.答: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8.答:

(1)师生互动:A、关注师生交往和相互影响过程,只有对过程分析,改进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B、教师层面要尊重学生、对学生积极期待,关注学生全体;C、学生层面学生积极主动,理解教师。

(2)师生对话:A、需要各方放弃权威的地位,相互持平等的态度;B、思想的交流,通过讨论和往返使思想趋向正确,决策趋向合理。要有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态度; 要懂得思想指导、行为指导、心理指导的方法和知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建立学习、生活和心理辅导机制;

教师要善于自主学习、保持心理健康和身心快乐。第七章

一.选择题

1.D

2.C

3.B

4.A

5.A

二.填空题

1.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限定性选修课程;任意选修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2.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3.无意识性;广泛性;全面性

4.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管理。5.前言;课程目标。

6.开放性;自主性。

7.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8.选择化和个性化;平衡化。三.简答题 1.答:

(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保证。(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联系师生的纽带。

(3)课程是是课程方法的选择、课程组织形式的确定、课程手段的应用的根据。(4)课程是国家对学校教育进行检查和监督的依据,是衡量课程质量的标准。2.答:

(1)社会生产力发展影响着课程的发展

(2)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影响着课程的发展(3)文化与科学技术的缉捕影响着课程的发展

(4)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特点对课程的影响(5)课程理论亏课程的影响 3.答:

(1)从知识体系、社会需要出发设计课程,是知识本位、社会本位。(2)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编制课程

(3)重视理论知识,强调把各门科学中的饿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教给学生。4.答:

(1)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是儿童本位、经验本位。(2)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

(3)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是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劳动;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四 论述题 1.答:

(1)选择化与个性化(2)平衡化(3)综合化

(4)管理的多极化。

2.答:

(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

(3)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5)具有强健的体魄;

(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

第八章

一.选择题 1.D

2.C

3.B

4.A

5.C

6.A

7.C

8.A

9.D

二.填空题

1.循序渐进。

2.单元计划;

3.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上课。4.实物;模像

5.讲述;讲解;讲读。6.巩固性。

7.启发性

8.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9.形式教育;实质教育 三.简答题

1.答: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健康

(4)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答:

(1)知识的间接性。(2)教师的知道性(3)教学的发展性(4)教学的教育性 3.答: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4.答:(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答: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自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A、演示法;B、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A、练习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4)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A、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A、欣赏教学法;B、情境教学法。

6.答:

一节好课的要求,一般有如下几点:

(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灵活。(4)学生主动。(5)语言艺术。7.答:

(1)作业内容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要求,要有代表性。(2)作业分量适宜,难易适度,可以分层次。

(3)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规定完成时间,对复杂的作业可以适当提示。(4)及时检查和批改作业。四 论述题:

1.(1)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评议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讲习和讲演等4种方式。(2)讲授法的优点是:A、可以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大量的系统科学知识;B、有得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得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方法的缺点是:A、没有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及时作出反馈,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3)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A、讲授的内容要有系统性,科学性和思想性,讲清难点,突出重点;B、讲授的方式方法要有启发性;C、讲授的语言要生动、通俗、形象,要清晰、准确、精练、有条理。

2.(1)人类认识事物两条途径:获取直接经验和获取间接经验,教学活动以获取间接经验为主,获取直接经验为辅。

(2)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A、学习间接经验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

B、学习间接经验也是学生特殊的认识任务决定的。

(3)如何把间接经验要与获得直接经验相结合:A、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B、重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通过实验、实习、参观等实践方法,获得直接经验。

(4)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A、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只重书本知识的传授

B、只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去发现、积累知识,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讲授。

3.(1)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和辩证统一的。(2)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A、教师受过专门训练,能够起主导作用

B、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思想、行为尚不成熟,缺乏生活经验,需要教师起主导作用(3)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A、学生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能够起主体作用。

B、教师教是外因,教师的教学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的学习活动才能产生内化的效果。需要学生起主导作用。

(4)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A、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是相互促进的。

B、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4.(1)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A、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B、第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C、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2(2)如何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

A、从传授知识的内容上看,应是规律性的知识。

B、从教学活动的结构来看,重视学生的活动和参与,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

C、从传授知识的方法上看,应采取启发式教学,D、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3)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A、只强调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B、只向学生传授与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

5.(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2)具体体现在:

A、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B、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和发展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3)坚持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二是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中,要注意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6.(1)直观性原则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运用多种直观手段,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和原理。(2)这一原则是根据人类的认识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提出来的,也是由中小学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的。(3)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A、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手段:第一,实物直观,第二,模像直观,第三,语言直观。B、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C、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7.(1)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2)启发性原则是在吸取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同时这一原则既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同时又是由我国教育目的所决定的。(3)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A、教师的讲授应“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B、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C、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8.(1)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2)因材施教原则是对我国优秀教育经验的总结。它是由学生身心发展个体差异性和我国的教育目的中个性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3)贯彻要求:

A、了解学生实际和个别差异

上一篇: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下一篇:王铁纪委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