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象征的意义(通用11篇)
花木象征的意义 篇1
花木的象征意义
杨柳枝——依依不舍 合欢——欢聚 并蒂莲——夫妻恩爱 铁
树——庄严 万年青——友谊长存
蔷
薇——无私 牡
丹——繁荣富贵
橄榄枝——和平梅
花——坚贞不移
萱
草——忘忧 芝
兰——正气清逸
木
棉——英雄 竹
子——高风亮节 夭
桃——淑女 菊
花——清幽高洁
黄月季——胜利 银
杏——古老文明
红
豆——相思 红
枫——忠实真诚
水仙花——清雅 石
榴——子孙昌明
含羞草——腼腆 吉祥草——鸿运祥瑞
杜
鹃——怀乡 柏
树——白折不饶
荷
花——无邪 茶
花——英勇顽强 芭
蕉——清高 寿星草——延年益寿 海
棠——文静 百合花——团结友好
桂
花——甜蜜 紫
荆——兄弟和睦
白玉兰——纯洁 仙人掌——藐视一切
玫
瑰——爱情 松
树——德高望重
紫罗兰——浪漫 椿
萱——父母健康
夜来香——亲密
花木,千姿百态,其色彩、风韵不仅给人以美感,在人们心目中还有它特定的象征意义。
以松柏象征坚贞。松枝傲骨峥嵘,柏树庄重肃穆,且四季长青,历严冬而不衰。《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与竹、梅一起,素有“岁寒三友”之称。文艺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征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以竹象征气节。竹子挺拔秀丽,岁寒不凋,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古人常以“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来比喻人的气节。
以梅象征坚强不屈。梅的枝干苍劲挺秀,宁折不弯,被人们用来象征刚强不屈的意志;而迎风斗雪怒放的梅花,则最先给人间透露春的气息。
以菊象征不畏风霜。菊花在深秋时节开放,它花期长,千姿百态,深为人们喜受。它不畏风霜的高尚品格更为人们所称道。
以牡丹象征富贵。牡丹花朵硕大,色泽鲜艳,它以其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端妍富丽的特色,素称“花中之王”。人们视其为富贵荣华的象征。
以兰花象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
以荷花象征清白。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碧叶翠盖,十分高雅。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
以折桂象征荣耀。据神话传说,月亮中有一桂花树。过去称应试及条为“蟾宫折桂”,比喻十分荣耀。福建地区的古越人还将月桂编织成“桂冠”,奉献给荣誉最高的人。
以桃李代表门生。人们常以“桃李满园”、“桃李满天下”来比喻某名师的门生众多。
以桑梓代故乡。《诗经·小雅》载:“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谓家乡的桑树与梓树乃父母所栽,对它要表示尊敬。后人常以桑梓指代故乡。
以垂柳表示依恋。《诗经》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句。柳与留谐音,因而古时送别友人,常折柳枝相赠,以示依恋之情。
以杏象征幸福。因为杏与“幸”谐音,表示“有幸”,杏与花瓶表示“祝您高中”,同时因为杏花非常美丽,常用以象征美丽的少女;杏
仁则比作美女的眼睛,俗语常说“柳叶眉,杏仁眼。”
以桃象征长寿。桃是最常见的长寿象征,给老人祝寿便用寿桃。一些人在厅堂中常挂着一幅画有三个桃和五只蝙蝠的面,表示“三桃五福”。
以水仙象征来年好运。“水仙”字面意思为“水中的仙人”;由于它正好在春节(旧历年节)前后开花,又称作“年花”,因此就成为来年好运的一个合适的标志。
以枫叶象征鸿运。枫叶不仅至秋呈红色,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丽景色,而且因为“枫”与“封”同音,故有“受封”的意思,在许多图画中,画着一头猴子栖在树上,树上有一个蜂巢(也是“封”的意思)。
花木象征的意义 篇2
1. 拉尔夫的象征意义
拉尔夫的父亲是海军军官, 他外表英俊受过良好的教育, 是社会中文明和智慧的象征。故事开端他最先找到了代表权威的海螺赢得了荒岛上的领导地位, 他在岛上初步建立了规章制度、社会分工, 积极地组织孩子们点燃代表求助和希望的篝火, 搭起遮风避雨的窝棚。然而作者在塑造拉尔夫时并没有把其理想化, 表现在:信念不坚定, 经常摇摆在善和恶之间。比如当孩子们围打罗伯特时, 他也在突如其来的情绪作用下参与其中, 也迫不及待地想分到一份烤猪肉;当人们误把西蒙当做“野兽”围攻时他也参与其中, 造成了西蒙的死亡;性格软弱, 经常在恶势力面前束手无策。比如:当杰克闯入他的住所抢猪崽的眼镜时他没有采取任何反击行动;在杰克的追杀压力下仓惶逃走, 而不是奋力抵抗。在这里, 作者想告诉人们现实社会所建立的文明在面对人类内心无休止的邪恶欲望面前是何等的不堪一击, 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是何等的脆弱和渺小。
2. 猪崽的象征意义
猪崽出身于英国底层工人阶级家庭, 卑微的身份导致他身上有许多弱点, 比如严重的哮喘病、又矮又胖、高度近视、口齿不清、缺乏自信心等, 但是他知识渊博, 聪慧过人, 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是现实社会中知识分子的代表。比如:他向领袖拉尔夫建议怎样在岛上防止风暴;用自己的眼镜给岛上来了火种;但是随着岛上文明逐渐被破坏, 猪崽的理性和智慧也向现实社会做了妥协, 比如他也参加了谋杀西蒙的活动。此外, 猪崽的眼镜象征着科学的力量, 抢夺眼镜导致了岛上两派势力的彻底决裂, 导致了猪崽死亡的悲剧。猪崽的象征意义就在现实社会中理性的知识分子过于理想的看待了人类社会, 希望用科学来拯救社会, 然而他们不知道人类社会的命运和发展方向绝非仅仅由科学所决定。
3. 杰克的象征意义
杰克是基督教会唱诗班的首领, 然而正是这为每天唱天使之歌的圣童成为野蛮、暴力、强权主义的象征, 这是对基督教多大的讽刺呀!起初杰克也倡导文明社会, 比如站岗放哨, 保证救命篝火不灭。但是随着狩猎队能提供给其他孩子们本能的物质需求, 杰克得到越来越多的人拥护, 这也引发了他对权利的欲望。这种欲望刺激了他内心邪恶面的浮出, 使这个原本看到血便害怕的孩子沦落为用泥巴涂面, 崇拜迷信, 嗜血如命, 丧失人性的恶魔。他把猪崽和海螺摔下悬崖, 象征着黑暗战胜了光明, 野蛮除掉了民主和科学。
4. 西蒙的象征意义
西蒙是人性善的代表, 他的善良是与生俱来, 不随社会动乱改变的, 比如帮年龄小的孩子采摘野果。与此同时他也是现实社会中先知、预言家、思想家的象征。他热爱生活, 崇尚自然, 对未来生活充满积极态度, 但是他不善言谈, 经常一个人思考社会问题, 寻求真理。比如他夜晚一个人跑到森林深处发现那个孩子们一直害怕的“野兽”其实就是一具腐烂的飞行员的尸体;又是他发现了“蝇王” (布满苍蝇的猪头) 并通过与其对话彻底了解了邪恶其实是人性中固有的东西。
西蒙之死象征了在完全丧失文明的小岛上善良的天性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进一步凸显了失去了文明的约束之后, 人本性中的邪恶、野蛮会逐步释放出来直至摧毁整个社会。
“罗文精神”的象征意义 篇3
在今天,“送信”早已成为一种象征,罗文精神已经成为人们忠于职守、履行诺言、敬业、忠诚、主动和荣誉的象征。也许社会上很多人会认为,现在提及“忠诚”、“敬业”、“服从”之类的话题未免有些落伍。可事实上,如今人们对这些朴素精神的渴求更加强烈,他们总在感叹到哪里寻找“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这样的人,无论在城市、村庄,还是在办公室、工厂,永远都会受到欢迎,而且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对事业的高度忠诚一旦养成,个体将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一个最终获得成功的人,所以忠诚和敬业不仅仅有益于个人所属的组织和团队,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自己。
关于罗文,书中原出版者说,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因为他杰出的军事才能,而是在于他优良的品质。能够置生死于度外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除了书中一再强调的忠诚、主动以外,还在于他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对自己工作的执著以及发誓要达到目标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象征意义的作文 篇4
“老二呀,借一把爷头,我要劈柴。”瞧,对门山边的张太太正在向我爸爸借爷头,爸爸很乐意地拿出了一把锋利的爷头,笑眯眯地递给了张太太。“老二,借一把锄头,我田里的杂草太多了。”爸爸又放下了手中的活儿,把沾满泥巴的`锄头在地下擦了几下,转身递给了胡大妈。“姑婆婆,借把刀,我想砍了那棵杂树。”“可以。”太太刚回答,只见她的老伴已经把刀递到爸爸手里了,爸爸充满感激:“谢谢了。”“不用。”在夕阳的映照下,山民们那古铜色的脸显得格外精神,格外朴实。
山里的日常生活是祥和的,山里的和谐山里的爱在突发事件中就表现得更加完善了。下面的故事就足以证明。
有一天夜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一阵雷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我打开窗户,呵,好冷啊,使赶紧关了窗户。刚要钻进暖和的被窝,就听见爸爸、爷爷在商量着什么。我想,爷爷他们怎么还不睡呢?仔细一听,才明白,原来,王太太得了急病。这时,爷爷他们便去喊人,村民们大多被惊醒。他们到了王太太家,几个青年忙抬起板车架,把王太太扶上简易的“担架”。
风雨中,伸手不见五指,在崎岖的山路上,大家踏着泥泞,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走在最后的李大爷想:我年老了没力气,不如来举火把。于是,他飞奔回家,只看见了晾衣服的竹竿子。心想:救人要紧。便把竿子锯了一节,灌进了煤油,插上了黄纸点燃了,为护送队伍照亮了前方的路。妇女们一边用薄膜遮住王太太,一边为青年人擦去脸上的汗水。
好不容易到了医院,医生说王太太得了阑尾炎,需要1000块的手术费。可王太太的儿子在深圳打工,不能很快赶回来。于是,大家提议捐钱。经过商量后,决定一半人留在医院照顾病人,其余人回去赶钱。凌晨3时左右,组长一身泥水地回到了医院。二十元、三十元、五十元,组长掏出了大伙那带着体温、浸满汗渍的钞票。钱终于凑足了,大家都松了口气。
诗歌中景的象征意义 篇5
1、以松柏象征坚贞。松枝傲骨峥嵘,柏树庄重肃穆,且四季长青,历严冬而不衰。《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与竹、梅一起,素有“岁寒三友”之称。文艺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征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2、以竹象征气节。竹子挺拔秀丽,岁寒不凋,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古人常以“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来比喻人的气节。
3、以梅象征坚强不屈。梅的枝干苍劲挺秀,宁折不弯,被人们用来象征刚强不屈的意志;而迎风斗雪怒放的梅花,则最先给人间透露春的气息。
4、以菊象征不畏风霜。菊花在深秋时节开放,它花期长,千姿百态,深为人们喜受。它不畏风霜的高尚品格更为人们所称道。
5、以牡丹象征富贵。牡丹花朵硕大,色泽鲜艳,它以其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端妍富丽的特色,素称“花中之王”。人们视其为富贵荣华的象征。
6、兰花象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
7、以荷花象征清白。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碧叶翠盖,十分高雅。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
8、以折桂象征荣耀。据神话传说,月亮中有一桂花树。过去称应试及条为“蟾宫折桂”,比喻十分荣耀。福建地区的古越人还将月桂编织成“桂冠”,奉献给荣誉最高的人。
9、以桃李代表门生。人们常以“桃李满园”、“桃李满天下”来比喻某名师的门生众多。
10、以桑梓代故乡。《诗经•小雅》载:“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谓家乡的桑树与梓树乃父母所栽,对它要表示尊敬。后人常以桑梓指代故乡。
11、以垂柳表示依恋。《诗经》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句。柳与留谐音,因而古时送别友人,常折柳枝相赠,以示依恋之情。
12、以杏象征幸福。因为杏与“幸”谐音,表示“有幸”,杏与花瓶表示“祝您高中”,同时因为杏花非常美丽,常用以象征美丽的少女;杏仁则比作美女的眼睛,俗语常说“柳叶眉,杏仁眼。”
13、以桃象征长寿。桃是最常见的长寿象征,给老人祝寿便用寿桃。一些人在厅堂中常挂着一幅画有三个桃和五只蝙蝠的面,表示“三桃五福”。
14、以水仙象征来年好运。“水仙”字面意思为“水中的仙人”;由于它正好在春节(旧历年节)前后开花,又称作“年花”,因此就成为来年好运的一个合适的标志。
15、以枫叶象征鸿运。枫叶不仅至秋呈红色,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丽景色,而且因为“枫”与“封”同音,故有“受封”的意思,在许多图画中,画着一头猴子栖在树上,树上有一个蜂巢(也是“封”的意思)。
当你这周或下周看到孩子成绩时:无论成绩好坏,请想想: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的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的看着长大,陪着他(她)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参天大树!
教育不是为孩子创造没有困境的未来,是教他怎样面对困境;不是让他没有挫折,是让他在挫折里得到教训。宁可现在轻轻摔,别在以后重重摔。所以他白天玩,晚上熬夜做功课,活该!他精神不济,长痘子黑眼圈,活该!自作自受是最起码的负责,在错误中得教训是人生必修课。孩子小时你太心疼,大了会很痛心。
——刘墉
宋朝衷甲的象征意义 篇6
(一)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所谓“重文轻武”是宋代的基本国策, 但客观上“重文”有之, 而“轻武”则未必, 不过是抑制武将的拥兵权而非放弃武装力量。
鉴于唐末五代时期将帅拥兵, 藩镇割据, 兵祸连连等一系列历史经验教训, 加强皇帝对军权的控制, 宋太祖确定了“重文轻武”、“以文制武”的军事领导原则。宋太祖即位的次年, 就相继解除将领石守信、韩令坤等人统领禁军的兵权。经过兵制的改革, 地方兵权归各州, 节度使成为无权的虚衔。公元936年, 宋太祖开始任命新的文臣来代替旧的武将, 宋太祖对赵普说:“我现在用儒臣百余人分治各藩, 纵使都去贪污, (为害) 也不及一个武将。”统一全国后, 宋太宗继续实行这个方针。公元987年宋太宗正式下诏:“文臣中有武略知兵者, 许换秩。”文臣换充武将, 武将调离军职, 从而进一步堵塞了军阀割据的道路。
宋朝的军队有禁军和厢军两大部分, 禁军是皇家正规军, 厢军是地方州县军。聚集在京师的禁军由三司统辖, 三司平时负责对禁军的管理训练, 无权调遣。禁军的调动权归枢密院掌管, 其长官一般由文臣担任, 品秩一般为一品, 位在三司之上。在地方以文臣任经略使、安抚使, 兼领本路马步军都总管衔, 钤辖、都监等武职官员受其节制。正如宋朝宰相富弼所说:“尽削方镇兵权, 只用文士守土。”由于实行“重文轻武”、“以文制武”的政策, 宋朝时期武官的品秩较前代低。
(二) 宋朝“武随文服”的特殊服制
宋朝军队分禁军和厢军两大部分。禁军九品以上的将校军官, 通常有三种服饰:朝服、公服和时服。朝服又名“具服”, 是隆重朝会时所穿的服饰, 按其性质不属于戎服范围, 但它是九品以上的武官必不可少的服饰, 因此必须涉及一二。公服也谓“从省服”, 是武官上朝视事所穿之服。武官的朝服、公服与文官相同。这是因为军队的高级指挥官几乎由文官担任, 各州县地方的厢军指挥权也集中地方行政长官 (文官) 的手中。“武随文服”这种特殊服制不是徒具形式, 而是确立一种严格的封建等级观念, 使武官对文官俯首贴耳, 惟命是从, 否则“不足已相制”。
朝服的袍服是:上身穿绯衣, 右衽立领。广袖, 衣长至膝下, 内衬白色中单, 下穿朱裳, 垂至脚背, 身后佩有锦绶, 朝服上佩有“方心曲领”。公服为交领, 大袖, 一侧开衩, 袍的下缘膝盖下有横裥, 袍长至脚背。“武随文服”对宋朝将领铠甲外所穿之衣有很大影响。
二、宋朝出现的“儒将”
由于宋朝统治者实行“以文制武”的既定政治方略, 文人有机会担任武将职位出兵打仗, 出现了一大批学识渊博、风流儒雅的将帅, 被人们形诸笔墨。如宋诗人苏辙在《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之一诗中吟道:“千夫奉儒将, 百兽伏麒麟。”另一宋诗人梅尧臣亦在《邵伯堰下王君玉前席上命赋》诗中吟道:“谁南命儒将, 塞上足封侯!”
对“儒将”的赞叹, 建立在具有高风亮节、雄才大略的现实英雄上, 这里举几个众所周知的典型人物。宋代著名文臣范仲淹堪称“儒将”典型。其举祥年间进士后, 由晏殊荐为秘阁校 (文臣) 。仁宗朝迁吏部员外郎, 权开封府, 忤吕夷简, 罢知饶州。元昊反, 以龙图阁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 守边数年, 号令严明, 爱抚士卒, 夏人不敢犯其境。范仲淹既是刚正廉明、博学儒雅的文臣, 又是威镇边关、屡建奇勋的将帅。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岳飞也是一名文武双全的“儒帅”, 他的壮词《满江红·怒发冲冠》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谒饮匈奴血”的英雄气概, 至今仍感人至深。著名爱国诗人陆游, 曾以宝章阁待制致仕, 历经九年戎马生涯。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以掌书记, 抗击金兵, 骁勇善战。
正所谓时代造英雄, 宋朝“以文制武”的特殊环境下造就了这些儒将, 而这些文武双全儒将无疑成为军事将帅的一种新的审美风范, 让宋朝当时将领所向往, 同时也对宋之后的朝代影响深远。
三、“衷甲”象征着文武双全
(一) 宋朝甲外所穿之衣的特点
《凌烟阁功臣图·薛仁贵像》为宋人绘。画中是唐代人物, 但服饰都用宋制。其中画中人像甲外所穿的宽袖短衫, 在刘永华所写的《中国古代军戎服饰》有这样的描绘:“宋代的武将在铠甲外常罩一种形制与貂袖很相似的宽袖短衫, 《宋史·仪卫志》中称作‘绣衫’。这种绣衫无扣, 用衣襟下缘的垂带在胸前系结, 绣衫上有绣纹, 绣纹是区分各军的标志:‘金吾卫以辟邪, 左右卫以瑞马, 骁骑以雕虎, 屯卫以赤豹……’绣纹位置在后背。”笔者查过《宋史·仪卫志》, 是有“绣衫”的存在, 但没有提及其款式。衫的正面没有绣纹, 而作者认为锈衫的图案在背后, 就避开了绘画上宽袖短衫正面没出现绣纹的疑惑, 是否如他所说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在这里把图中甲外之衣称为宽袖短衫。宽袖短衫与“貂袖”相比, 衣身和袖子的长度基本相同, 只是宽袖短衫衣身宽松, 袖子宽大, 面料较薄, 衣服飘逸。而貂袖剪裁相对合体, 在宋曾三异《因话录》中有这样的描绘:“近岁衣制有一种如旋袄, 长不过腰, 两袖反掩肘, 以最厚之帛为之。仍用夹里……名曰貂袖, 闻之起御马院圉人, 短前后襟者, 坐鞍上不妨脱著。”可见貂袖不但保暖, 且设计合理。其名源于宋, 可能由于当时战事频繁, 宋人在与北方其它民族接触的过程中对貂袖产生兴趣, 参照貂袖创造出富有中原特色的宽袖短衫。
到了南宋, “衷甲”的宽袖短衫变成了广袖、大翻领、右衽, 长及脚背, 无带扣, 以腰带系束的一种类似公服的宽大长袍。由四川大足机山茅窟毗卢道场金刚像与安定毗卢洞第六号龛天王像, 我们可以总结出甲外所穿之衣的共同特点:衣身宽松, 袖子宽广。
从功能上来说, 衣身宽松、袖子宽广是不便于战场上作战的, 容易拉扯和阻碍手臂运动。将领在袖子上打了一个结, 可见袖子宽大实不方便。宽袖短衫远不及合体、窄袖的貂袖合理。由此可见穿这种衣身宽松、袖子宽广的衣服不是出于功能的考虑。以下试从服装符号学的角度分析。
(二) “衷甲”彰显着装者“文武双全”
由于“以文制武”的政策, 当时具有军队指挥权的大多是文臣, 而武将受其节制且地位较低, 如前叙, 一些所谓殿侍、大将、将军等, 其实只是无品的下级武官。而封建社会是十分强调等级观念的, 要维护封建社会统治的正常社会秩序, 就必须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分出主从, 树立权威。北宋的宽袖短衫到了南宋, 已演变成了广袖, 大翻领, 右衽, 长及脚背, 无带扣, 以腰带系束的宽大长袍, 与公服———交领, 大袖, 一侧开衩, 袍长至脚背有着不少共通点。可见南宋将领甲外所穿宽大长袍借用了公服许多符号特征, 因为只有高级将领才可以穿公服上朝参议政事, 所以类似公服的宽大长袍, 极可能使得人们联想到具有权力和地位的文武官, 为着装者带来荣誉感;还有一点就是可以作为一种服饰符号来区分高级将领与下级武官, 这也许是宋朝的“衷甲”人物不是唐朝的大将薛仁贵 (宋人绘) 就是象征着权力与力量的天王和金刚的原因。而当时“武随文服”的特殊服制, 使得类似公服宽大长袍有着明显的文臣儒士服饰特点———衣身宽松, 袖子宽广。
从整个文明体系从看,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成为宋朝社会风尚, 文人雅士通过科举考试入仕, 可以得到权力、地位、财富, 再加上“重文轻武”、“以文制武”的政策实施, 文人甚至可以得到指挥国家军队的权力。这种特殊社会环境造就出文武双全的“儒将”, 无疑成为一种新的审美风范, 再加上掌握军队指挥权的大多是文臣, 而武将地位较低, 使得对将领的审美标准也如宋朝政策变得“重文轻武”, 由猛将变成儒将。如果将铠甲看作是“武”的符号 (铠甲一直以来是战斗必穿的) , 甲外所穿之衣则是“文”的服饰符号 (甲外所穿之衣不管是宽袖短衫还是宽大长袍都带有文臣儒士服饰特点) , 那么“衷甲”则彰显着装者“文武双全”, 也就是说宋朝高级将领“衷甲”以示文武双全。
参考文献
[1]兰书臣.《兵制志》选自《中华文化通志》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2]张一文等.《辽宋夏金》选自《中华文明史》第六册.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
[3]蔡美彪等.《辽宋夏金》选自《中国通史》第六册.人民出版社, 1994.
[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9.
[5]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1.
[6]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7]蔡子谔.中国古代美学史.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1.
论中山装的象征意义 篇7
中山装是一件受孙中山先生政治理念直接影响而产生的政治文化产品。由于适应了当时的政治环境、顺应了服饰近现代化的需要并且继承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山装在产生之后至20世纪50年代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并且中山装蕴含了“三民主义”与民族和谐统一等多个民族精神。
關键词:中山装;国服;服饰文化
一、中山装的产生
随着西方文明的入侵,近代中国的思想变革随之开始。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主要以沿海城市为主如广州、上海,人们的日常生活开始有意无意地向西方模仿学习。男式服装在这一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国男性开始着装西装、西裤、礼帽等,相对传统的长袍马褂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辛亥革命之后,服饰问题在民众中得到广泛的讨论,他们认为要改变清朝旧的服饰制度。所以,制定新的服饰制度是新政府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孙中山先生在《大总统复中华国货维持会函》中,首次对新服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要求“此等衣式,其要点在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同时要求所有衣料须用国货,以解决“外贸畅销,内货阻滞”的经济问题。后来“中山装”被广泛采用,孙中山先生为中华国货维持会推荐了两名服装改革顾问,其一就是完成第一套中山装裁制的黄隆生。
二、中山装的作用
从中山装被设计出来,它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政治涵义,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山装引领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另一方面,中山装也发挥了一种强迫性作用,即对革命、政治思想的监督警示作用。作为中国新的民族服装,孙中山阐述该服装的思想和政治含义:衣服外的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前襟的五粒纽扣和五个口袋(一个在内侧)分别表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还有监察权在领口(纽扣)和内侧(口袋),以彰显监察权的人民监督作用);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衣领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间突出的袋盖,笔山形代表重视知识分子,背部不缝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近代中国人获得民主政治权力之后,一些人对专制权力的留念成了民主政治能真正实现的障碍,深厚的封建思想在短时间内是无法革除的,引导人们保持民主共和思想、抵制皇权思想侵袭是一项相当严峻的政治工程。中山装在这一工程中,扮演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穿着中山装能时刻警示人们不忘民主、共和,在面对专制思想冲击时,能经受得住考验,在政治上的作用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社会影响,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传统服饰制度的等级制度,标志了近代服制主题思想的转变。中山装以人人平等的理念被设计出来,中国社会不再以封建等级制度来找到自己的定位,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平等。这个真正的平等彻底的打破了封建的礼教,“三纲五常”等被民主、科学所取代,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论:“现代生活的种种方面,都带有democracy的颜色,都沿着democracy的轨辙”,中国近代社会突如其来的对民主科学的追求使“democracy就是现代唯一的权威。”而对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的现代性追求,成为民国文化的价值核心。
伦理道德的变化也使得中国社会的阶层发生了变化,以中山装为主导的近代服制“最终打破了传统等级冠服制度,它不受阶层、地位级别的限制,并最终突破文人政客的范围而全民使用。”正是因为以中山装为主导的中国近代服饰制度的改革才使中国社会的阶级制度真正的改变。
三、中山装的意义
中山装影响、改变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适应了中西交往的着装需要,顺应了世界服饰的发展趋势。
由于近代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中国人的生活、交流方式也随之产生了深刻变化,中山装则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着装诉求。西式服饰的核心理念是对“人体美”的塑造,西装更是有“适体”的美。由于与洋人的社交活动逐渐增多,旧式中国服饰的诸多不便在西方人的社交场合暴露无遗。时人对此有很多讨论,主张中国人穿西服:“衣服装束与人同,则酬酢易相和洽,无形格势禁之疑,无猜忌凌辱之患,万国咸尚西装,一国独为异服,则于公理上有碍,不独见恶于观瞻已也。”中国服饰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阻碍了中西交往,但民国政府建国后,并没有采用这一观点,因为西装并不便于随时穿着,而且其原材料都需要进口,费用相对高昂,并不适合于贫困落后的中国。中山装料用国货而形制上接近于西装的特点立刻受到国民的欢迎。另外,中山装的更适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完全符合孙中山先生“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的标准。国民政府规定公务员一律穿着中山装后,政府的所有外事内务活动基本上采用中山装,这也说明了中山装在当时是适应了中国人生活交流方式改变的要求的。
正是中山装的这些的优点使它在中国流行了近半个世纪。中山装对中国服饰走向世界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东霞.百年中国社会图谱——从长袍马褂到西装革履[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96
[2]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孙中山全集,第六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198
[3]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孙中山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495
[4]华梅著.人类服饰文化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193
[5]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32
[6]郑师渠.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101
[7]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饰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612
[8]郭海燕.浅谈西方文化对中国当代服装的影响[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1
最全的菊花的象征意义 篇8
黑色:代表严肃、夜晚、稳重。也有死亡,罪行,恐怖,严重,严肃,苦难的意思。因此黑色的菊花不要乱送。
黄色:代表高贵、富有、温和、光明、快乐。富幽默感,象征人的精神领域,喜欢黄色的.人,较聪明,分析能力强。黄色菊花也代表失恋之意。
白色:代表纯洁、简单、纯洁、神圣、清爽。纯洁无垢,另人想起婚纱,通常表里一致,不弄虚作假,适应能力高。
绿色:健康,清新,幼细,生命,恩惠,盼望,培育.自然,和谐。象征着新鲜,刺激,和平。
松柏花语及象征的意义 篇9
1、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一生酷爱松树,少年时代,他年年都要栽植松树,十余年间,亲手栽的松树多达数万株。《东记》中有“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的记载。被贬黄州时,他以老农自居,在住所周围栽松,以“处处松木郁盛”引以自乐。宋,张玉娘《望松岭》中:“岭上松如旗,扶疏铁石姿,下有烈士魂,上有青兔丝,烈士节不改,青松色愈滋,欲试烈士心,请看松下枝。”
2、方志敏《对联》中写道:“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陈毅元帅有诗一首《冬夜杂咏》赞扬松之高洁:“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聂荣臻元帅对松柏情有独钟,在他居住的院子里处处都是挺立的松柏,就连室内墙上挂的国画也全是松柏图,80岁生日时,还自题“喜松柏之气概,念四化之早成”的联句。
3、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冯友兰教授寓居北大燕南园30余年,庭院内有松3棵,于是命其居室为“三松堂”,以铭其志。松树象征着坚韧、顽强、不渝和永恒,人们歌颂它,赞美它,甚至建议把它推举为国树。
4、松是古今被咏赞的植物。《花镜》云:“松为百木之长,……多节永年,皮粗如龙麟,叶细如马鬃,遇霜雪而不凋,历千年而不殒”,宋代王安石在《字说》说:“松为百木之长,犹公也。故字从公。”有人拆字“松”为十八公,元代冯子振写有《十八公赋》,明代洪璐著有《木公传》,现代革命家和军事家陶铸也写有“松树的风格”等等。史载秦始皇巡游泰山,风雨骤至,在大松下避雨,后来封此树为“五大夫”,后人称此树为“五大夫松”。《幼学故事琼林》云:“竹称君子,松号大夫”,语亦由此来。松耐寒耐旱,阴处枯石缝中可生,冬夏常青,凌霜不凋,可傲霜雪。松能长寿不老,民俗祝寿词常有“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在书画中常有“岁寒三友”(松、竹、梅),以示吉祥。在书画、器具、装饰中常有“松柏同春”、“松菊延年”、“仙壶集庆”(松枝、水仙、梅花、灵芝等集束瓶中)。松是广泛被视为吉祥的树种。
5、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爱松、敬松,并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松坡杂竹越冬而不凋,梅耐寒而开花谓岁寒三友。),对松树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艰难时松使人顽强,顺利松使人振奋。荀子《大略》中言道:“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6、松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志士文人,歌以赞松,诗以咏松。赞松之庄重肃穆、傲骨峥嵘;咏松之历寒不衰,四季长青。
7、松,为百木之长,耐贫瘠,阴处枯石缝中可生(黄山奇松为证),傲霜雪,四季长青而不凋零,象征不渝和永恒。
8、松,世界上最长寿的树种,寿享万年,常言道:千年龟,万年松。我国民俗祝寿也常有“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辞。
9、宋,仲皎有诗《静林寺古松》为证:“古松古松生古道,枝不生叶皮生草,行人不见树栽时,树见行人几回老。”
关于松柏的诗句
(一)迎寒冒暑立山冈,四季葱茏傲碧苍。 漫道无华争俏丽,长青更胜一时芳。
(二) 风吹雨打永无凋,雪压霜欺不折腰。拔地苍龙诚大器,路人敢笑未凌霄?
(三) 身寄南山不老翁,冰霜历尽志尤雄。 欣偕瑞鹤凌空舞,乐伴祥云赏日红。
(四)遮云蔽日斗天公,伴月陪星入太空。 拔俗超凡君子志,疾风骤雨显英雄。
(五)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
(六)“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愿君子长松,慎勿作桃李。”“为草当作兰,为本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李白)
(七)“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茂松矣……”(诗经)
(八)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苏小小)
帕慕克:诠释文明冲突的象征意义 篇10
帕慕克,生于伊斯坦布尔一个富裕的西化家庭。他从小在伊斯坦布尔一家美国人开办的私立学校接受英语教育。23岁时,他放弃正在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主修的建筑学,转而投身文坛,开始了他的纸上建筑生涯。他的父亲是建筑商,家境相对优越,但高中时父母离异,他随母亲一起生活。因母亲没有工作,所以这段时间他们生活比较困难。上高中后,帕慕克开始写作,这遭到了整个家庭的反对,但他仍然不顾一切地走上了创作道路。7年后,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并获得《土耳其日报》小说首奖和奥尔罕•凯马尔小说奖。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帕慕克逐渐把注意力转向人权、思想自由等方面,并通过发表关于这些问题的文章对土耳其政府进行批评。他在小说中一再描写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和交流,使他作为东西方文化交往中间人的地位得到广泛认可。1985年,他出版的第一本历史小说《白色城堡》让他享誉全球,《纽约时报》书评称:“一位新星正在东方诞生——土耳其作家奥尔罕• 帕慕克。”2002年,《雪》问世。在书中,他尝试着用一种新的写作手段描述与政治有关的故事。2003年,他出版了关于细密画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红》。这部小说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上的文学地位,获得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都柏林文学奖,同时还赢得了法国文艺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在30年的作家生涯中,帕慕克专心写作,先后获得欧洲发现奖、美国独立小说奖、法国文艺奖、德国书业和平奖等多项荣誉。2005年他的作品《伊斯坦布尔》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还因此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使得诺贝尔文学奖发生了10年来首次推迟一周才公布的罕见事件。因为几位评奖委员对是否应该把奖颁给帕慕克,存在很大争议。
帕慕克除文学造诣极深之外,还在大学主修建筑时学习过美术,对艺术也颇有研究,研究艺术的时间不少于用在文学上的时间。他每年都到世界各地欣赏艺术展览,在各个国家的博物馆中流连忘返。
生活中的帕慕克很少公开露面,在伊斯坦布尔一栋公寓中,他烟不离手,长时间写作。这栋公寓可俯瞰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一座桥梁,这座桥梁连通欧亚两大洲。这对于他的思想和创作,仿佛是某种象征。
对话帕慕克
E=《首席ELITE》 P=帕慕克
E:你以前的几部小说,《我的名字叫红》、《雪》和《白色城堡》都已在中国出版,涉及到了几个不同的、但非常重要的主题,如宽容与不宽容、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以及当代政治。但《纯真博物馆》首先写的是爱情,而我们发现它又不仅仅关于爱情,尽管我们可以说这是非常土耳其式的爱情。那么,你想在爱情之外告诉我们什么?
P:我不能完全同意你的区分。我所有的小说都是通过一个窗口来看我的文化,我的国家。《我的名字叫红》是通过艺术,《白色城堡》通过身份,《雪》则通过政治,而《纯真博物馆》是通过爱的视角,再一次审视这些同样的景观。比起前几部,这本小说少了些话题性或社会性,但也许因为爱情是一个如此吸引人的主题,那么一旦拥有这样一个窗口,我们就忘记了所有其他严肃的、文化的主题。这是个爱情故事,没错,而爱情是如此万有,以至于我们或许会忘记,它也是一个非常阶级性的、文化的主题。我的主人公凯末尔对心上人芙颂的爱情自有其普遍性的一面,像每个深爱中的男人一样,我们会认为自己能够理解凯末尔,可这种普遍性也是有限度的。凯末尔是个富裕的、上层社会的资产阶级纨绔子弟,生活在1970年代的土耳其,他的视野是受限的。凯末尔理解的世界与读者理解的世界存在着不同。凯末尔是个不可信的故事讲述者,但读者能看出他的局限。所以,虽然这本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个爱情故事,但它也是1970年代,确切地说是1960年代到20世纪末的土耳其社会或伊斯坦布尔的全景展现。
E:有位同行读了《纯真博物馆》,她说她很痛苦,同时也感到高兴,因为爱情终于显出力量,尽管在很多情况下,只有在你无法去爱的时候,你才能感到爱的存在。她想知道的是,真爱只能出自禁忌吗?
P:首先,这本书不是关于追求爱情的。爱情说穿了是件社会性的事。我们都有去寻找精神伴侣、性伴侣或生活伴侣的欲望。没错,这欲望是存在的。我们都有爱别人的欲望,我们需要安全、友情、性和家庭,这种欲望是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主题。 另一方面,我不相信爱情会战胜一切。事实上在我大部分的作品里,我想表达的都是,关于爱情的一切文化建构、一切想象,都是极其错误、高度误导的。追求真爱并非这本书的目的,我没有说芙颂和凯末尔真心相爱,因为他们的爱情里有些部分并不是那么纯真,可这不是本书的重点。重点其实是所有人都在其文化和社会关系中发生真实的接触。而每个人终归都在寻找其他人。虽然我们相信有真爱的存在,但事实上,它大部分时间都要受到社会、文化及其他因素的左右。那样看来,真爱本该是超越文化、阶级和历史的爱,这可能吗?很不幸,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E:你在建一个博物馆这是个非常棒的文学想象,建造一座真正的纯真博物馆看上去也很有意思。你怎样产生了这种想法?你不担心那座真的博物馆会破坏读者的想象吗?
p:是的。好多人也这么跟我说,有些还挺冲的:“你是个作家。难道你不相信你文字的力量吗?!你还需要真东西来展示给我们,让读者更信你吗?!”这种观点很强烈。可你别忘了,我写我的书,我跟着感觉走。《我的名字叫红》的读者可能还记得,我曾经想当个画家。我心里头有个画家。我就重拾绘画。我欣赏中国画,因为它们将文字与绘画合为一体。所以这就是灵光乍现,我跟着自己的感觉走。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建个博物馆,它耗去了我太多的时间。比方说今天吧,人们都在工作,这次采访完了以后,我得去见朋友们,重新投入工作。它会占去我很多时间,可我还是会搞下去。我后悔过,因为它花了我太多时间,还有我出书挣的很多钱,全都被这博物馆给吸走了。可我信这个,我相信幼稚和天真。我不觉得这是对文学的背叛,它其实是对我过去想当画家的一种褒奖。
Pamuk was born in Istanbul in 1952 and grew up in a wealthy yet declining bourgeois family; an experience he describes in passing in his novels The Black Book and Cevdet Bey and His Sons, as well as more thoroughly in his personal memoir Istanbul. He was educated at Robert College secondary school in Istanbul and went on to study architecture at the Istanbul Technical University since it was related to his real dream career, painting.[6] He left the architecture school after three years, however, to become a full-time writer, and graduated from the Institute of Journalism at the University of Istanbul in 1976. From ages 22 to 30, Pamuk lived with his mother, writing his first novel and attempting to find a publisher. He describes himself as a Cultural Muslim who associate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religion while not believing in a personal connection to God.[7]
On 1 March 1982, Pamuk married Aylin Türegün, a historian.[8] From 1985 to 1988, while his wife was a graduate student at Columbia University, Pamuk assumed the position of visiting scholar there, using the time to conduct research and write his novel The Black Book in the university's Butler Library. This period also included a visiting fellowship at the University of Iowa.
Pamuk returned to Istanbul, a city to which he is strongly attached.[9] He and his wife had a daughter named Rüya born in 1991, whose name means "dream" in Turkish. In 2001, he and Aylin were divorced.
“湿漉漉的达西”的象征意义 篇11
BBC电视版《傲慢与偏见》 (1995) 被评价为最忠实原著的改编作品, 场景处理, 保留了含蓄的审美意境, 最为贴近原著。因为无论从人物角色塑造还是从服饰、生活风貌都相对完美地展现出了原著小说的精神。《傲慢与偏见》的故事为发生于英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处于相对闭塞、保守的情境下的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 重点是一段理想的爱情婚姻故事。男主角达西代表“傲慢”, 女主角伊丽莎白代表“偏见”, 他们一开始都被自己的情绪所迷惑。伊丽莎白因达西傲慢的态度而产生厌恶并且拒绝了他的求婚, 但达西没有为了讨好伊丽莎白而改变他的傲慢性情。伊丽莎白也表现了真实的自己, 彼此都不刻意去营造给人的印象, 表现出了最真实的一面。最终, 经过达西的解释和自己的判断, 才最终找到幸福的归宿。“湿漉漉的达西”跳进彭伯里湖的场景是其他影视版本所没有的场景, 虽然异于原著但却更能传达出一个有丰富内心世界的达西, 映射了达西的感情世界及反叛精神——对十九世纪初服饰及行为模式的反叛。
二、《傲慢与偏见》的时代背景
电影中的生活既纯朴自然又惬意自得, 但是英国整体的影响力还是蔓延到惬意的乡镇, 尤其爱情、婚姻、金钱、权利也充斥在复杂微妙的关系之中。这复杂的关系暗含了英国当代的社会背景: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 英国贵族阶层中产阶级间存在着由经济条件差别而引起的社会隔阂。不仅女性是这个时代的弱者, 男性也禁锢在英国民族的阶级固定模式之中。英国民族骨子里流露出的严谨和传统也束缚了男性的自由, 尤其贵族阶层的男性更应该遵守英国民族矜持的传统。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正处于新古典主义思潮时期, 相应的服饰史阶段划分为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文艺思潮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叶盛行于美术、建筑等视觉艺术, 注重古典式的宁静与考古式的精确形式。[1]西方服饰史中, 这一阶段被称为新古典主义时期, 即1789年到1825年。在法国大革命后的男女装最显著的变化表现为简朴、古典风尚, 人们以古希腊服装为典范, 追求古典的、自然的人类纯粹形态。[3]
英国资产阶级和贵族男装的装束是朴素、机能化的田园式。男服以夫拉克、基莱和克尤罗特的组合为基本样式, 夫拉克造型上延续大翻领宽驳头, 前片从腰节处横向切断的燕尾服样式, 内衣修米兹出现了现代型的白衬衫“夏次” (SHIRT) 的原型, 袖口的克夫用浆糊浆得很挺括。下肢宫廷贵族绅士们的正装是用丝绸做的紧身克尤罗特, 下面穿白色高筒袜, 随意些的或者一般资产阶级穿着庞塔龙, 。基莱作为在朴素色调的夫拉克和单色的庞塔龙组合中增加一块明快色的衣服。[4]此时期的男装比较洛可可时期的男装虽然精简, 但是细节处又不时透露出禁锢的姿态。解掉男子的层层服饰是一项复杂的程序, 并且在室外解开服饰是英国固有的矜持所不容许的。
三、“湿漉漉的达西”暗含着达西对伊丽莎白的爱慕之情
在1995版《傲慢与偏见》播放之后经过调查研究, 无数女性被这一经典之跳深深吸引并且迷恋上了“湿漉漉的达西”, 甚至在2001年完全由演员科林·费尔斯拍了现实版中的电影《BJ单身日记》中的达西。女性之所以迷恋达西直接缘由还是归于达西对伊丽莎白的爱意。当达西深深地迷恋上伊丽莎白, 甚至这种迷恋把高傲都比下去的时候, 矛盾、鲁莽而又慌张的达西似乎越发的可爱, 越发的真实。“湿漉漉的达西”跳水的场景生动的描写了达西的内心挣扎与释放, 更能让观众揣摩到达西人物的感情。跳水与主动给伊丽莎白写信, 这使他渐渐地跳出了自己感情压抑的怪圈。英国社会学者喀莱尔说过:“所有的聪明人, 总是先看人的服装, 然后再通过服装看到人的内心”。伊丽莎白足够聪明就应该从达西湿漉漉的外表看出达西躁动渴望爱的心。
影视中达西依次撕扯下夫拉克外套、克拉巴特领带、基莱背心跳进彭伯里Pemberley湖时, 达西似乎需要冷静下来。但是他的高傲姿态也掩饰不了他压抑自己感情的事实, 在这种傲慢的姿态下实际上是一颗火热的心。由于第一次舞会上伊丽莎白对达西傲慢的偏见, 趋于内向并且出身高贵的达西在渐渐爱上伊丽莎白后感到无比的纠结痛苦, 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意。实际上, 达西一直以一种不卑不亢的君子之风去接近伊丽莎白, 而并非是依靠谦卑的动作和溢美的辞藻去博取她的欢心。直到达西以一副湿漉漉狼狈的样子在途中遇见伊丽莎白, 尴尬的、紧张的接连说了两次问候, 陶醉在伊丽莎白的眼神之中, 观众也许才被达西这份隐含深沉的爱意所打动。观众看到的不再是那个衣冠楚楚、倨傲冷淡并且据人于千里之外的达西, 而是一个流露出真性情的、意外再遇心上人时却因为自身的衣衫不整而窘迫、不知所措的男子。
四、“湿漉漉的达西”反映了对十九世纪初服饰及行为模式的反叛
穿着服饰是一种社会行为, 人们穿着服饰扮演各自的角色, 衣着本身表明了他的身份地位, 反映了这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对礼仪的重视程度, 并且也可以说受到他所在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制约。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 英国社会存在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和等级差别。从社会意义上讲, 英国十九世纪初的贵族及资产阶级的服饰呈现的是贵族主流阶层的价值观及文化规范, 在对他意识的驱使下, 通过着装行为向他人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教养、意志、主张、感情、个性和嗜好等社会内容的特性。社会把人分为富、贵、贫、贱各等, 贵者必然在眉宇间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之气, 毫无轻贱、做作的痕迹。贵当然也要服饰的衬托, 社会要求一定的阶层举止绅士、淑女, 那这样的阶层就需要符合社会审美、社会价值观的意愿。在社会团体中, 被其他成员所期待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有一套符合该角色的社会规范化的着装行为模式。
十九世纪初英国贵族及资产阶级的服饰俨然是上层主流社会的规范体现, 夫拉克这种燕尾式大衣、似马夹的基莱和没有实际效用的领带都是一位绅士应该装扮的。[5]尽管像达西贵族式的装扮表明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及地位, 但是这种装束从社会意义的另一层面上讲也寓意着限制。英国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上层社会, 有许多礼仪讲究, 特别是夜里的社交活动, 男士必须穿燕尾服, 需举止文雅谈吐不俗。
达西脱掉几层外衣后跳进湖水中, 然后在优美的彭伯里庄园以湿漉漉的狼狈之相巧遇伊丽莎白, 影视中伊丽莎白的舅妈看见了湿漉漉的达西言“Just as handsome as in the portrait, though perhaps a little less formally attired” (跟画里一样英俊, 就是随意了点) 。在十九世纪初的英国, 达西湿漉漉的样子、衣冠不整实际上已经非常随意。“达西脱衣”跳进湖中的行为俨然是对十九世纪初行为模式的一种侵犯, 在极度讲究礼仪的十九世纪的英国, 这种行为破坏了一贯的准则。达西脱衣的过程是一项繁杂的过程, 他不仅需要脱掉夫拉克外套, 解下克拉巴特领带, 还要脱掉基莱, 跳进湖水中时还穿着白衬衣 (Shirt) 。复杂的解衣程序在现代人看来似乎也含有一种对十九世纪服饰的讽刺意味。
总而言之, “湿漉漉的达西”及跳水的场景在1995版本《傲慢与偏见》中脱颖而出, 它显露出了达西鲁莽可爱的一面, 耐人寻味的映射出了高傲的达西对伊丽莎白真挚和热烈的爱意。达西与伊丽莎白的爱情中高尚的成分使对方慢慢改变, 并且还激发了别的美德。真性情的达西用自己真诚的爱慕之意融化了不可化解的矛盾, 双方也由傲慢与偏见逐渐转向相互理解。“湿漉漉的达西”不仅展现了这深沉的爱, 同时他的鲁莽也暗含着对英国十九世纪初服饰及行为模式的反叛精神。
参考文献
[1][英]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M].孙致礼,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0
[2]叶立诚.服饰美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1
[3]Austen, Jane.PrideandPrejudice[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
[4]李当岐.服装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5]李当岐.西洋服装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花木象征的意义】推荐阅读:
《红字》中的象征意义07-26
《药》的象征意义分析12-27
浅谈《红字》的象征意义08-15
中国龙文化的象征意义07-01
三重象征意义07-19
汉俄文化中动物的象征意义05-25
长春花的花语及象征意义11-28
沙盘游戏中建筑物沙具的象征意义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