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顶盒的定义种类和功能介绍

2024-06-16

机顶盒的定义种类和功能介绍(精选2篇)

机顶盒的定义种类和功能介绍 篇1

机顶盒的定义、种类和功能介绍

作者:来源:广电网

发表时间:2008-4-3

形形色色的机顶盒

1.机顶盒的定义

对于机顶盒,目前没有标准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与电视机连接的网络终端设备都可称之为机顶盒。从过去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模拟频道增补器、模拟频道解码器,到将电话线与电视机连接在一起的“维拉斯”上网机顶盒、数字卫星的综合接收解码器(IRD,Integrated Receive Decoder)、数字地面机顶盒以及有线电视数字机顶盒都可称为机顶盒。从狭义上说,如果只说数字设备的话,按主要功能可将机顶盒分为上网机顶盒、数字卫星机顶盒(DVB-S)、数字地面机顶盒(DVB-T)、有线电视数字机顶盒

(DVB-C)以及最新出现的IPTV机顶盒等。

数字电视机顶盒是信息家电之一,它是一种能够让用户在现有模拟电视上,观看数字电视节目,进行交互式数字化娱乐、教育和商业化活动的消费业电子产品。

2.数字机顶盒的功能

数字机顶盒的基本功能是接收数字电视广播节目,同时具有所有广播和交互式多媒体应用 功能,如:

(1)电子节目指南(EPG)。给用户提供一个容易使用、界面友好、可以快速访问 想看节目的一种方式,用户可以通过该功能看到一个或多个频道甚至所有频道上近期将播放的电视节目;

(2)高速数据广播。能给用户提供股市行情、票务信息、电子报纸、热门网站等 各种消息;

(3)软件在线升级。软件在线升级可看成是数据广播的应用之一。数据广播服务 器按DVB数据广播标准将升级软件广播下来,机顶盒能识别该软件的版本号,在版本不同时接收该软件,并对保存在存

储器中的软件进行更新;

(4)因特网接入和电子邮件。数字机顶盒 可通过内置的电缆调制解调器方便地实现因特网接入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机顶盒内置的浏览器上网,发送电子邮件。同时机顶盒也可以提供各种接口与PC相连,用PC与因特网连接;

(5)有条件接收。有条件接收的核心是加扰和加密,数字机顶盒应具有解扰和解密功能。总之,到目前为止,围绕数字机顶盒的数字视频、数字信息与交互式应用三大核心功能开发了多种增值业务。

具体见下表:

项目 内容

基本业务 模拟电视广播、FM广播,模拟付费(加扰)电视

数字视频 卫星数字视频广播(DVB-S);

地面数字视频广播(DVB-T);

有线数字视频广播(DVB-C);

MMDS数字视频广播;

数字付费(加扰)电视

数字音频 IP电话/传真;

音乐(MOD);

实时音频卡拉OK点播(KOD)

数字数据 信息点播(IOD);

数据广播(BIS);

股市证券信息广播(SIS);

VBI图文电视;

应用程序下载;

远程数据库流向;

电子商务;

家居银行

交互式多媒体 互联网接入服务(IAS);

远程教育;

远程医疗;

网上购物;

网上收费;

电子广告;

股市证券服务(SES);

网上(音、视频)广播业务;

可视电话与电视会议;

社区多功能服务

虽然目前运营商在大规模推广数字电视,搞全网的整体平移,向用户免费发放STB,为此也创立了诸如青岛模式、佛山经验以及杭州模式等,但这一切并没有带来STB行业的繁荣,也没有促进STB技术的发展,反而给数字电视行业造成了很多的困惑。如何顺应技术的发展,把握技术发展的方向,可能不再仅仅是制造商需要关注的问题,也许更应当引起行业主管部门和运营商的关注,需要各方协同努力尽快为数字电视创造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3.机顶盒的种类

一体机

目前国内使用的机顶盒大多都属于基本型的范畴,它们可以接收数字电视节目,也可以提供一些诸如电子政务服务类的应用。随着数字电视机技术的发展,带数字解码功能的新型电视机已经面世,目前正在处于投产前的大规模测试阶段。这种将最基本的STB和电视机的功能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一体化电视机,将对STB的制造业和数字电视的运营产生重大影响,面对家电巨头们庞大的生产能力和新的技术产

品,大多数STB生产商将面临重新洗牌的风险。

对运营商而言,一体机的出现也使运营发生了改变。过去运营商不仅要为节目传输操心,也要为用户的STB投入大量的精力,甚至为此背上沉重的包袱,特别是在整体平移的过程中,由于发送STB而背负了庞大的债务,而这一切都可能因为一体机的出现而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未来的2~3年内,按照国家产业的规划,国内生产的35%以上的电视机将带有STB功能,这意味着每年将有1 500台以上的一体机

投放市场,以后这个数字还将会不断攀升。

机卡分离。

机卡分离和一体机几乎是天生的一对。电视机的大规模制造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也降低生产的成本,而大规模制造的基础就是所生产的产品具有一致性,这不仅表现在硬件上也表现在软件上。由于软件的差异性使得制造商无法像生产电视机一样大规模地生产机顶盒。所以实现规模制造,CA是首先

要解决的问题。

机卡分离技术的含义在于让数字电视的接收设备(机)和CA智能卡及其软件(卡)无关,两者通过一个接口产品(大卡或CAM卡)来连接,电视机和STB预留这个通用的接口。在插入CA智能卡之前,所有的电视机和STB的软硬件都是相同的,而智能卡首先要插到一个与之适应的CAM卡中才能插到电视机或机顶盒上,解出相应的节目。虽然从表面上看由于使用了CAM卡增加了用户的接入成本,但由于脱离了CA的束缚给运营商和制造商都带来了使用和制造成本的降低,最终也带来了用户接入成本的降低。诸多的优点使机卡分离成为一种产业发展的趋势,美国已经把机卡分离作为数字电视机的标准,并为此定义了强制性的时间表。对中国这样一个电视机生产大国而言,机卡分离也将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标准。随着产品的批量投放市场,数字电视机的普及将有助于带动数字电视用户的发展。

交互式STB。

虽然一体机可能代替普及型STB,但在数字电视发展中,由于业务的不断扩展,STB的软件也将不断完善,特别是在交互式领域,随着中间件的完善和应用,STB就成为一个价格低廉的硬件平台,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软件来实现多种应用。对运营商而言,交互式应用有着庞大的商业利益,是未来最重要的利润来源,而交互式STB的使用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交互式STB也代表着机顶盒技术发展的最

高水平,有着十分巨大的发展空间。

PVR STB。

在STB中加上存储设备就可以将自己喜欢的节目存储起来,这种STB就是PVR。虽然目前PVR STB在国内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市场,但国外每年几百万台销量的强劲增长就预示着国内未来市场的庞大,随

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双解码或多解码STB。

对国内的运营商而言,特别是在整体平移的过程中,如何解决用户两台以上的电视机收看数字电视节目是一个令开发人员十分头疼的问题,虽然可以通过强制性的行政行为达到一机一卡,提高收视费,但无法让用户理解这种运营模式,也使数字电视的推广面临很大的阻力。

双解码STB是在一个STB中采用双解码芯片或在一个芯片中嵌入两个以上的解码电路,并配以两个解调器,进而使一个STB输出两路不同的节目,而STB的成本仅仅增加了30%~50%。这种新产品的出现,无疑对那些拥有两台以上电视机的用户是一个福音,当然对那些寄希望于用户购买两台以上的STB以及交纳两份以上的节目费的运营商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DVB和IP合二为一

IP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数字电视带来了巨大威胁,但在短期内由于网络成本的原因使两者只能共存而无法替代。虽然目前国内市场上有所谓的带IP功能的STB,但这些机顶盒只是集成了网卡或带回传通道,由于它们无法满足流媒体等服务,因此还不完全是一个将DVB和IP合二为一的STB。随着具有MPEG-II和MPEG-IV双解码功能芯片的推出和完善,国外已经有此类STB投放市场,它可适应于不同的网络环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另外,这种技术的发展和整合可能会给人们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个集DVB和IP于一体的终端产品将会成为家庭的一员,它连接着家庭的显示设备、计算机甚至其他的智能化设备,满足家庭信息化的需求。

4、结束语

数字机顶盒不仅是用户终端,还是网络终端,它能使模拟电视机从被动接收模拟电视转向交互式数字电视(如视频点播等),并能接入因特网,使用户享受电视、数据、语言等全方位的信 息服务。目前,有些人认为机顶盒就是用来使电视机上网,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实际上,数字机顶盒是在走普及数字电视机之前宽带综合信息网的组成成员这一。随着数字技术、多媒体技 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促使数字机顶盒内置和整个成本下降,让大多数用户在普通模拟电视机上实现既能娱乐,又能上网等多种服

务。

总之,机顶盒作为数字电视标志性的产品,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数字电视应用、芯片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STB的功能也必将越来越强大,可以为运营商和用户开展更多的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机顶盒硬件知识

(二)机顶盒的工作过程

高频头接收来自有线网的高频信号,通过QAM解调器完成信道解码,从载波中分离出包含音、视频和其它数据信息的传送流(TS)。传送流中一般包含多个音、视频流及一些数据信息。解复用器则用来区分不同的节目,提取相应的音、视频流和数据流,送入MPEG-2解码器和相应的解析软件,完成数字信息的还原。

MPEG-2解码器完成音、视频信号的解压缩,经视频编码器和音频D/A变换,还原出模拟音、视频信号,在常规彩色电视机上显示高质量图像,并提供多声道立体声节目。对于付费电视,条件接收模块对音、视频流实施解扰,并采用含有识别用户和进行记账功能的智能卡(Smart Card),保证合法用户正常收看。

硬件功能介绍

◆ 调谐解调器

作用是将传输过来的调制数字信号解调还原成传输流,调谐解调器的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数字机顶盒:

QAM解调

DVB-C

QPSK解调

DVB-S

OFDM解调

DVB-T ◆ 主芯片

大部分厂商现在的主芯片都将CPU、解码器、解复用器、图形处理器与视音频处理器集成在芯片中,目前市场主流的一些以Philips为代表的芯片厂商将调谐解调器也集成在芯片中,形成一体化的芯片解决方案有效地降低了器件成本并提高了可靠性。

◆ 内存

对机顶盒而言,内存主要分为Flash内存和SDRAM内存。机顶盒的许多功能都需要内存来实现,例如图形处理、视音频解码和解复用等,不同的应用需求,内存的大小配置也各不相同。Flash用来存贮机顶盒的系统软件、驱动软件、应用程序以及一些用户信息,在系统断电时内容还可保留,同时Flash还可以在主芯片的控制下对其上所载的软件进行更新,达到机顶盒软件远程升级的目的。SDRAM主要是用来配合主芯片运行应用程序和解码解复用。◆ 外部存储设备

外部存储设备一般指外挂式硬盘,大容量的硬盘可以用于存储节目流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一个STB中能否外挂硬盘一般都是由主芯片所决定的,只有CPU的处理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支持硬盘的读写,而硬盘的读写也需要更多的内存空间。

◆ 智能卡接口

通过读卡器读取CA智能卡中的数据用于数字电视节目的解扰,特别是在付费电视发展的今天,这是大多数STB必不可少的部件。除了标准的读卡器外,在有些STB中也采用通用接口CI(CommonInterface)来完成对CA智能卡的读取。◆ 回传通信接口

随着机顶盒应用的扩展,用户对机顶盒的需求已经不单单停留在简单地收看视音频节目上,交互式的需求使机顶盒中内嵌了回传设备,这些设备可以包括网络适配器、调制解调器等通信接口,用于满足用户将信息回传到前端。◆ 其他设备接口

机顶盒的物理接口也不断地增加,如RS232接口、红外遥控器接口、USB接口、无线键盘接口等等,使STB可以同摄像机、DVD、PDA等众多设备进行连接。

机顶盒测试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10-02-14 来源: 点击量:1822 字段选择:大 中 小

机顶盒测试解决方案 一机顶盒的测试简介

1.机顶盒的原理

机顶盒包括数字电视机顶盒和IP 机顶盒。数字电视机顶盒是一种能提供模拟音频和视频接口,使现在的模拟电视机能正常接收数字电视节目;同时还能提供各类数据信息服务和交互式功能,它的接入方式有有线、卫星和地表接入方式,是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有线数字电视接入方式。IP 机顶盒的基本功能原理和数字电视相同,但它的接入网络不是广电网络,而是Internet 网络。

机顶盒测试解决方案

2.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测试

如《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用户终端接收机》性能参数要求所示,机顶盒的测试主要包括解调性能的测试和音视频(AV)输出指标测试。

2.1.解调性能的测试

测试目的是检验机顶盒的信号接收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如《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用终端接收机》所 示为有线电视的接入方式国家标准要求。

2.2.音视频(AV)输出指标测试

音视频是重要指标,是表征机顶盒提供给用户音视频信号能否达到要求。测试项目及要求见《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用户终端接收机》。

机顶盒测试解决方案

二研发生产测试方案 总体测试方案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信号发生部分、信号网络分配部分和音视频测试部分。信号源产生标准数字测试信号,经过网络传输,加入到被测机顶盒的输入端口,控制机顶盒接收信号,并输出音视频信号,音视频测试设备接收并分析机顶盒产生的音视频信号,给出测试结论。

如图一所示,是一个DVB-C 接入方式的机顶盒测试系统方案图,测试方案解释如下:

1.电视前端模拟为测试信号源部分,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前端。QAM 调制器接收标准的测试码流信号(来自于DS7618 机顶盒测试系统),调制成有线数字电视信号,这个信号和多路电视发生器(一般为60 路左右)产生的多路电视信号合路生成多频道的数字模拟电视信号,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产生实际的电视多波群测试信号,多波群信号进入分配网络和接收机(如DVB-C 机顶盒)会产生复杂的交调失真信号,进而影响接收效果,这就是模仿实际信号的目的所在。注意多路电视信号和数字电视信号间的功率差最好控制到10dB 以内(可用DS8821Q 监测功率指标,检验模拟、数字电视信号的质量)。

多路电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具有开关和衰减功能。QAM 调制器选用捷变频调制器,码

率可调。

电视前端模拟的指标:

路模拟电视信号,可开关,幅度可调

QAM 调制器

输出频率范围:100MHz–860MHz 调制类型:16QAM 32QAM 64QAM 128QAM256QAM 码率调整范围:3.6M–7MSPS MER:> 37.5 机顶盒测试解决方案 2.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目的模拟实际的传输网络,包括光传输和同轴电缆传输网络(HFC),这样做可以模拟网络传输过程中信号的劣化:产生杂散失真信号、信号衰落回波、信噪比恶化、信号带内幅度平坦度和群时延指标恶化等一系列实际网络问题。网络实际信号的质量可以用DS8821Q 来监测(如图一3 所示),监测信号的功率变化、带内平坦度、失真、星座图和MER(数字信号劣化指标)等指标。

图一机顶盒测试连接图

这个模拟网络具有TP4-TP8 五个测试点用来模拟不同位置用户节点信号,用于测试机顶盒的接收性能。20dB 可控衰减器用来衰减电视信号功率变化,检验机顶盒接收灵敏度指标。

这个网络同时配合源可以测试机顶盒的信号接收性能,包括如下:

接收频率范围

码率接收范围

是否支持的解调方式(16/32/64/128/256QAM)可接收频道内的平坦度最大值

最小接收电平

最大接收电平

频率捕捉带宽

码率捕捉带宽

实际信道的适应能力

3音视频测试部分

如图一所示 4 代表被测机顶盒,5 代表DS7618 机顶盒测试系统。DS7618 机顶盒输出

标准的测试码流(TS 流文件),做信号源部分的输入,同时控制被测机顶盒接收系统产生的

测试信号,DS7618 接收机顶盒的音视频输入接收机顶盒的音视频信号,测试机顶盒音视频指标,并给出测试结果。DS7618AV 分析部分支持测试指标如下: 3.1 视频测试部分

参数

白条幅度

K 系数

微分增益

微分相位

亮度-色度增益差

亮度-色度时延差

亮度信号非线性失真

幅频特性

随机信噪比

3.2 音频频测试部分

参数

输出电平

幅频特性

信噪比

失真度 左右声道电平差

左右声道相位差

左右声道串扰

合格限见《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用户终端接收机》

机顶盒测试解决方案

三现场安装测试

机顶盒的现场安装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

1.现场网络质量,包括数字前端信号质量、传输网络各分前端质量和用户端的信号质量网路的质量因素大概有以下几点:

A 各频道间的功率差,尤其是相邻频道

B 数字信道的带内平坦度,一般好于8dB C 数字信号调制误差率(MER)一般到用户端MER>28dB D 交调失真严重

E 由于网络放大器、接插件、电缆等的质量和安装问题造成的回波问题等,现象是信道带内的纹波较大

2.机顶盒的现场实用性

机顶盒本身设计质量问题。

厂家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配备标准的电视信号分析设备,用以验证现场信号的质量,如1 所述。DS8821Q 频谱分析仪就是这种应用测试仪器,仪器具有频谱分析、数字和模拟有线电视信号的分析功能,同时仪器本身体积小、重量轻(5Kg),可电池供电,适合室外使用,应用场合有前端监控、网络维护、现场工程验收和QAM 调制器等数字电视发生设备的生产测试等。DS8821Q 具体介绍见本站。参照标准:《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用户终端接收机》性能参数要求。

机顶盒测试解决方案

DVB-S DVB-T DVB-C 收藏

什么是数字电视?

从节目采集到节目编辑、从信号传送、发射到最终接收等全过程均采用数字化处理的电视系统称为数字电视。数字电视与传统的模拟电视比较就好像CD 与唱片的简单类比。小巧而高质量的CD并没有改变我们聆听音乐的方式,但却极大地提高了质量。同样,我们仍然将像往常一样看电视,但是我们必须将我们的电视接收机更换为数字电视接收机。

更多的频道,更好的图像

数字电视可以提供给我们更多的频道和更高质量的图像,无论是采用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或者是高清晰度电视(HDTV)。高清晰度电视(HDTV)将向家庭传送影院质量的图像和高保真的环绕声。这将把电视变成”家庭影院”。HDTV将向我们的眼睛呈现5倍于SDTV的信息量。广播工作者可以选择播放HDTV节目或者是SDTV节目。我们今天所用的标准模拟电视频道,将供广播工作者进行选择:传送一路HDTV节目或者挨在一起的几路 SDTV节目。在不久的将来,广播工作者将能够在极大地改进图像和声音质量,与极大地增加节目选择之间进行决策。

观看者将变成使用者

数字技术和多种数字媒体的融合,将在我们所理解的现今”电视”的那种传统的一对多的通讯模式之外提供更多的选择。先进的数字技术的运用将提供许多新的服务:多对一,多对多,和一对一的通信。结合交互式的反回通道(例如通过带接口的移动电话),数字信息接收者将提供给用户多种增强服务,从简单的交互式问答显示到无线英特网连接,以及电视和互联网的混合资源服务。你能在电视上做的任何事情你将能够在你的个人电脑上做,反之亦然。

移动着的电视(和其它数字电视设备)

模拟电视不能被移动电视接收机接收。而数字电视将可以使汽车、公共汽车、火车上安装的电视机、甚至手持电视接收机接收到水晶般清晰透亮的电视节目。不仅如此,新的增强的和交互式的服务(包括高速英特网连接)也能够发送到移动接收机。例如,用随身携带的GSM车载电话,以及一台内插智能卡的 DVB-T地面DTV接收机,你将能够以2-14Mb/s的速率浏览因特网,比28.8K的调制解调器快一千倍。

未来已经开始

电视已经大部分数字化了,可是观众感觉不到。技术上逐渐的变化已经伴随着电视节目进入千家万户。革命已经完成,数字技术是最终的胜利者。今天我们用来生产电视节目的大多数设备是数字的;在演播室、在站点之间分配信号,也都是数字化的。虽然我们在家中仍然接收模拟信号,就其质量和稳定性来说,很明显,这些节目内容不可能没有数字化的生产和分配技术的参与。当你通过有线电视、卫星或地面广播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你是坐在传输链的终端,除了这最后一站之外,全部的传输都是在数字领域进行的。例如在新闻广播中,现场记者用数字卫星传送设备上行其报道回馈至节目中心;素材通过数字化接收、解码并且与演播厅中的动态节目一起进行数字化编辑;再被数字化的分配到世界各地的专业接收者;最后被转换成模拟电视信号并发送给你。现在这最后一步正在进入数字时代。

数字电视的二种国际标准

目前数字电视主要有两种标准。一是欧洲ETSI的DVB(日本DiBEG的ISDB-T源于DVB,不另作分类);二是美国先进电视委员会ATSC的DTV。

DVB家族分为三个部分:用于卫星数字电视广播的DVB-S;用于有线(同轴电缆)数字电视广播的DVB-C;以及用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 DVB-T。其中DVB-S标准已为全球所认同;DVB-C为欧洲,澳大利亚,北美,南美等一些国家接受;而数字电视地面广播DVB-T已在欧洲,澳大利亚,新加坡进行了广泛的测试试验得到认可。

ATSC的DTV是一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标准,与DVB-T形成竞争,已在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与DVB-T进行对比试验。目前接受该标准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韩国,台湾等。另外,北美地区在卫星数字电视广播方面接受DVB-S,DSS(休斯数字卫星系统);在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方面接受OpenCable(美国CableLabs制定的数字有线标准,该标准接受ATSC制式以及国际电讯联盟(ITU)的ITU-T J.83的用于电视、声音和数据服务的有线数字多节目制式)。

数字电视采用MPEG-2压缩方式

MPEG-2编码压缩系统较之其它压缩工具,对于给定的质量可提供较大的压缩率,并且具有广泛的节目素材来源。在数据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提供非常满意的图像质量以满足我们的需要。DVB和DTV的视频都采用MPEG-2压缩。DVB的音频采用MPEG第Ⅱ层音频(MUSICAM)。DTV采用杜比AC-3立体声。

DVB如何工作?

电视信号的发送由信源部分和信道部分组成。

将数字视频、音频和多媒体数据信号编码为MPEG-2视频、音频及多媒体信号,经过传输复用电路复用为信源输出信号。可分别馈送至DVB-S/C/T信道。

DVB-S用于卫星信道。卫星信道的特点是:可用频带宽、功率受限、干扰大、信噪比低。所以要求采用可靠性高的信号调制方式、强的信号纠错能力,对带宽要求不是特别高。因此DVB-S采用前向纠错(FEC)(包括Viterbi编码、交织、RS编码及加扰等电路), 正交移相键控(QPSK)调制的信道处理,然后馈给卫星链路。接收时进行相反的处理。

DVB-C用于有线信道。有线信道的特点是:信噪比高、频带资源窄、存在回波和非线性失真。这些特点要求DVB-C采用带宽窄、频带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的调制方式。同时,由于信道信噪比高,误码率较低,纠错能力要求不很高。因此,DVB-C的信道部分采用RS码和卷积码交织技术,正交幅度调制(QAM)。

DVB-T用于地面广播信道。地面广播的特点是:地形复杂、存在时变衰落和存在多径干扰、信噪比较低。因此DVB-T采用前向纠错(FEC)(包括内码交织、内码Viterbi编码、外码交织、外码RS编码)和能有效消除多径干扰的正交频分复用技术(COFDM)和格雷码映射4/16 /64QAM调制等进行信道处理。然后在原来用于模拟的6MHZ、7MHZ和8MHZ的频带内发送数字电视节目。DVB-T发送的比特率是可变的。例如:在6MHZ频带可在3.7~23.8Mbit/s比特率之间进行选择;在8MHZ频带可在4.9~31.7Mbit/s比特率之间进行选择。以适应不同的接收环境、如移动接收应适当降低发送的码率。

ATSC如何工作?

ATSC与DVB-T在信源处理和信道处理上除了音频采用杜比AC-

3、发射机调制采用8-VSB(8电平残留边带调制)之外,其它大致相同。ATSC的DTV向原模拟NTSC的6MHZ无线信道传送19.39MHZ的固定码率数字信号。

ATSC规定有18种不同的视频格式以供选择。如:480p/30(480逐行扫描/30赫兹)、720p/60(720逐行扫描/60赫兹)、1080I(1080隔行扫描),等等。

DVB-T的优缺点

在基于大量小功率、工作在同一频道的众多发射机,每一个均覆盖一个较小的区域的这样一种单频网络来说,DVB是一种最佳选择。这种概念类似于 GSM蜂窝覆盖图。每个发射机通过卫星传送参考信号进行同步。在COFDM调制系统中,有2000至8000个带有保护间隔的载波信号以及误码校正处理, 用以提供多径选择性来选择可接收到的几个信号中最强的信号。采用COFDM也提供了良好的移动接收性能。

这种优良的抗多径能力会有一些代价:其载/噪比低于8-VBS,并且限制了信号的有效传输距离;COFDM也对来自于电机,如真空吸尘器和电扇的脉冲干扰较敏感;另外数量几千的载波导致较高的峰/均值比,并且需要较高功率的发射机;保护间隔降低了频谱效率并明显减少带宽的比特/赫兹率。

ATSC的优缺点

ATSC开发的8-VSB标准期望覆盖美国以及世界其它地区现有发射机所覆盖的广大面积。ATSC 8-VSB具有二个好处:一是广播工作者希望用少于COFDM的发射功率复盖现在的NTSC覆盖区。二是ATSC标准明显地减少了脉冲干扰。另外在美国很关注RF信号(射频信号)的密度,最大的频谱效率是有强制性限制的。另外,8-VSB信号可将与原模拟NTSC信号的同频和邻频干扰减至最小。

这些优点所付出的代价是:8-VBS不能抵抗多径干扰,并且在城市高楼地区将会有些影响;8-VBS标准不支持移动接收。

我国采用那种数字电视标准?

目前我国尚未认定采用何种数字电视标准。但是ATSC已经在深圳进行试播,DVB-T在北京进行试播。在建国5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中央电视台对两种制式的高清晰系统也都进行了试用。同时,国家广电总局广科院也提出了与ATSC、DVB-T不同的所谓混合调制系统,在一个8MHZ带宽内可以同时实现HDTV固定接收和多媒体移动接收。该系统也在建国50周年大庆期间使用QAM调制成功地实现了HDTV广播,实现移动接收的试验正在进行中。有理由相信数字电视广播已经离我们很近很近了。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legendox/archive/2009/09/19/4567130.aspx

机顶盒的定义种类和功能介绍 篇2

毋庸置疑, 证据制度是任何诉讼法律制度的核心, 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正与完善必然逃离不了对证据制度的从新审视与完善。诉讼追求公平公正, 追求客观真实, 追求将案件的事实大白于天下, 而与案件事实紧密相连的恰恰是证据, 它会直接影响所需要证明的案件的事实真实与否, 也会直接影响到司法公正的价值追求。任何判决, 任何诉讼请求的成立都必须以证据为支撑。由此可见, 证据制度在刑事诉讼的架构中处于相当重的位置。本次刑讼法对证据问题相关规定的修改可以说是一大亮点, 下面本文将仅从修改后的证据定义和证据种类为切入点, 谈谈本次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规定问题的几点个人之见。

一、证据定义:从“事实”说迈向“材料”说

关于证据问题的定义, 在中外法学界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事实说”、“根据说”、“材料说”与“统一说”等等。我国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名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我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第31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到1996年, 我国第一次修改《刑事诉讼法》时, 该法第42条继续沿用了“证据”的这一规定。因此, 可以说, 在我国长期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事实说”, 也就是“证据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这一证据定义。然而, 这一学说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我国的司法实务届遭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究其原因, 主要有:一、该规定的条文表述存在形式逻辑的错误。在以前的刑诉法条文中, 先是将证据界定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而后又规定“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 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这难免有点自相矛盾, 也就是说, 证据已经是案件的真实事实了, 没有必要再去查证属实。二、在“事实说”语境下, 很容易使人们产生“证据就是证明的事实”这一错误理解, 进而把证据与事实等同起来。我们知道, 事实一词往往指向真实性、客观性, 其具有典型的价值取向, 而证据所指向的案件事实本身是没有真假等价值取向的, 这样一来, 用具有真假价值取向的“事实”来代替本来没有真假价值取向的“根据”, 显然会违背该词原来的意思并造成使用上的混乱。并且, 这也容易造成案件事实与证据事实界限的混乱。如果说, 证据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那么证据本身就是真实的事实;案件的真实情况是案件事实, 也是真实的事实。这种所谓的“真实的事实”究竟是一个事实还是两个不同的事实的问题让人难以捉摸, 易于混淆。

新通过的《刑讼法》在第48条将证据的定义修正为:“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 都是证据”。从而将我国的证据定义从“事实说”转为“材料说”, 这一修改有何进步呢?首先, 其在用语上更加科学、规范, 将“案件真实情况”修改为“案件事实”, 不仅避免了以前条文刑式逻辑的错误, 使之与后面的“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 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的规定相连接, 相呼应, 从而增强了法律条文的系统性, 协调性, 而且, 删除“真实”二字避免了我们先入为主, 对证据不鉴别, 不审查, 从而片面的去认定证据效力与证明力, 表明了在认定案件事实时应遵循一个从待定到确定的过程。其次, 将“证明”修改为“可以用于证明”表明了我们在搜集证据材料时具有相对性, 选择性, 甄别性的特点, 如果说以前证据关于“证明一切案件的事实”强调的是证据的相关性、真实性, 也就是证据的证明力的话, 那么“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同时强调了证据的合法性, 也就是证据能力的问题。最后, “材料”说为日后丰富证据种类和形式打下了伏笔, 从而使得证据这一涵义更为丰富, 如新的规定中增加了辨认笔录、侦查实验笔录、电子数据等。

二、证据种类的增加与完善

(一) 修改鉴定结论为鉴定意见

“鉴定结论”与“鉴定意见”仅两字之差, 但两者所表达的实际含义却大为不同。结论, 按照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从推理的前提推论出来的判断或是对人或事物所下的最后的论断。也就是说, 结论一般都带有终局性、最后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也常常将结论理解为一种终级的、不可变更的, 或者是盖棺定论的东西。而意见则是指对事情的一定看法或想法, 不具备强烈的终局性、权威性特点。可见, 二者区别显而易见。在我国以前的证据法规定中, 作为证据法定形式之一的鉴定结论一直与鉴定意见相等同, 而且这在我国的证据学理论中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然而, 这一说法, 却导致了其在司法实践中适用上的偏差。首先, 人们往往会在字面上将“鉴定结论”误解为是“最终定论”或是“正确结论”, 从而忽略了其主观性、意见性的特点。其次, 鉴定结论, 是鉴定人运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方法或者专业知识、技能对案件中有关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检测、鉴别提出的一种判断性意见, 基于鉴定结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导致很多法官在判案时将鉴定结论直接作为定案的根据。当然, 我们不排除鉴定结论这种判断性意见对于查明案件事实以及在弥补法官在涉及专门性问题上存在的判断能力不足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但我们更应该认识到, 鉴定结论本身也只是相关专业人员依赖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所做出的一种判断性意见, 其具有主观性, 意见性, 并且这种鉴定结论的可靠性以及权威性还受到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客观环境等一系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将鉴定结论盲目的视为准确无误的定案根据, 更不能简单的作为定案的结局性结论。因此, 将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无疑会更为贴切, 更为准确。

(二) 增加辨认笔录、侦查实验笔录

虽然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才新增加了辨认笔录和侦查实验笔录这两种证:

据法定形式, 但它们在以前的司法实践中已有涉及, 只不过其被归到了其他证据种类当中, 可以说此次规定也算是给了其一个正式的名分。

辨认笔录, 是指记载依法进行辨认诉讼活动过程所形成的证据材料。在以前的刑事诉讼法中, 没有辨认笔录这一规定,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却把侦查、起诉、审判环节形成的辨认笔录归类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陈述和辩解中, 并运用辨认笔录的证据材料形式来证明案件事实。

侦查实验笔录, 是对侦查实验准备, 侦查实验时空条件、侦查实验模拟实施过程以及侦查实验结果等情况记载形成的证据材料。侦查实验笔录源于侦查实验。此次将侦查实验笔录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材料形式予以规定, 可以说不仅丰富了我国的证据理论体系, 更是顺应了打击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时代要求。

(三) 增加电子数据

电子数据是指以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信息系统及其传输、储存介质为载体, 运用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物理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数据信息资料, 包括艺术字、字母、文字、图形、符号、音频等形式记录信息内容的资料。电子数据是伴随着电子科学技术发展而呈现的一种新型信息载体, 具有易变性、再生成性和储存稳定性等特性。

同辨认笔录一样, 电子数据这一法律术语在我国1979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和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中并未出现, 然而它们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在以前的司法实践中有所涉及。过去, 我们往往将侦查、起诉、审判环节获取的电子数据转化或者归类为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证据材料来证明案件事实。我国2004年通过的《电子签名法》中规定:“数据电文不得因为其是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而被拒绝作为证据使用。”由此可见, 电子数据作为一种证据材料在实践中已有很长时间。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 将电子数据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材料形式加以确定, 符合我国刑事证据种类发展的客观现实, 对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相关证据规则并未建立

(一) 重证据形式, 轻证据规则

此次刑讼法对证据种类的修改除了将鉴定结论修正为鉴定意见, 新增加了辨认、侦查实验笔录以及电子数据外, 与以前的刑诉法一样, 继续采用了封闭式列举的方式对证据的法定形式予以了规定。究其原因, 是因为证据在法律上的分类表达的是证据的法定形式, 证据会因此而具有法律约束力。法律以此来排除那些不能作为证据的材料。也就是说, 在法律上, 当事人收集提供的证据必须符合法定的证据形式, 不具备法定形式的证据是不被承认, 不能纳入诉讼轨道的。也许有人会好奇了, 在我们的新刑诉法未将辨认、侦查实验笔录这些早已存在, 但却未被规定为证据法定形式的证据材料增加到证据法定形式之前, 它们是不是都是无效的呢?答案是否定的。正如前文所述, 它们被转化归类到其他的证据形式, 同样被当作证据使用。至此, 我们是不是可以大胆想象, 以后要是再碰到类似的新的证据形式时, 我们还将继续转化归类并加以使用吗?由此可见, 我们关于证据的这种封闭式的列举方式或许并不是一种好的方式。

其实, 对比其他国家关于证据的法定形式的规定, 我们不难发现, 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关于刑事证据的规定, 基本没有如同我国这样对证据的法定形式做封闭式列举的。究其原因在于, 在他们看来, 确定哪些材料可以作为证据, 关键的并不在于其是否符合法定形式的要求, 而在于是否符合证据的“可采性”要求。从原则上来说, “凡是可以在诉讼中向法庭提出, 供法官和陪审员据以判定被告人是否有罪、所犯何罪和罪行轻重的证据, 都是可采证据”。证据的可采性涉及到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等诸多因素, 通过规定证据形式并不能予以完全解决, 对此, 需要依靠系统的证据规则予以确定。因此, 证据的“可采性”问题成为英美证据法的核心问题。而我国, 从过去到现在可以说都一直很重视证据的法定形式, 而对于与证据的核心“可采性”相关的证据规则却关注甚少。到目前为止, 我国只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针对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确立了不同的规则。可以说, 我国对证据规则的重视度不够, 相关证据规则也并未建立。

(二) 改变证据封闭式列举形式, 着手建立证据相关规则

如上文所说, 证据是“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 只要符合这一本质属性, 某种材料即使不在法律规定的法定证据形式的范围之内, 也不影响其作为证据的资格。因此, 我们对证据形式的规定虽然可以追求可能详尽, 但更为合理的方式, 或许是改变目前封闭式列举方式, 改为以证据定义为基础, 对证据形式做开放式规定。而且基于证据问题的核心在于证据的“可采性”问题, 而证据的“可采性”依赖于一系列的证据规则,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对不同的证据所使用的具体规则的详细规定, 确立不同的证据形式使用不同的证据规则。如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对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就适用不同的规则, 相应的, 每一种证据形式都应有其相匹配的收集、鉴别、质证等规则, 遗憾的是我国刑诉法对此却并未规定。

四、结语

总的来说, 新的《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做了很多积极的努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当予以肯定, 比如其对证据定义的修正, 对证据种类的增加与完善等等, 都顺应了当下的时代背景和立法趋势。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 对我国的刑事证据法来说, 就证据形式问题而言, 重要的不是对证据形式做无一遗漏的列举, 而是对不同种类的证据设置相应的证据规则。这应该是我国刑事证据法今后完善和发展的方向。

摘要:2012年3月14日通过的新《刑事诉讼法》对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做了大幅修改, 内容涉及证据定义的修正、增加证据种类、细化证明标准、确立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等一系列的规定。可以说本次刑诉法关于证据问题的诸多新规定, 对于完善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以修改后的证据定义和证据种类为视角, 对我国证据规定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个简要的评析。

关键词:证据制度,证据定义,种类,证据规则

参考文献

[1]沈志先主编.刑事证据规则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2]何家弘, 刘品新.证据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3]郭志瑗.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

[4]王敏远.论现代刑事证据法的两个基本问题—兼评我国刑事证据法的新发展[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0, (6) .

[5]孟昭武.论我国刑事证据定义、种类和形式的新变化[J].法治研究, 2012, (5) .

上一篇:包寿司作文下一篇:22.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