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市一中德育工作总结

2024-06-04

五市一中德育工作总结(共6篇)

五市一中德育工作总结 篇1

五市一中德育工作总结

2010—2011第二学期

我校本学期德育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全校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大幅提高,师生精神风貌极大改观,工作纪律性明显增强,校园卫生清洁,秩序井然,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德育工作取得了优良成绩,凸现了学校管理得心应手、德育质量稳步提高,校园面貌日新月异的喜人景象,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出色地完成了本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和目标,开创了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现对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1、加强教师政治学习,提升整体思想素质。

本学期学校按照制定的《五市一中教师政治学习计划》,通过间周三政治学习时间,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学习,内容包括国家实事政治、法律法规、教育典型案例等,促动了老师们关心国家大事的主观意愿,加强了老师们的理论知识储备、拓宽了视野,树立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正确的价值观、成就感,营造了老师们观注社会发展,定位社会价值取向的氛围。

2、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本学期分别召开了学生会干部和班干部会议,对这些学生干部分别在班级管理、做好老师的小助手,做好模范先锋带头人等方面进行了班干部培训,充分挖掘了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干部的责任心和光荣感;进一步加强了班级值周岗落实工作和学生监察委员会的监管工作,在班主任老师和同学们的配合下,学生值周岗在学生自主管理中能体现出较好的维护秩序功能,为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环境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优化校园德育环境,努力创建文明校园。1、加强了学生的养成教育,强化学生行为规范。

新学期伊始,我校就按照教育局的工作要求,将三月份确立为养成教育活动月,在学生德育教育中,重点开展了“学生养成教育月”活动。把学生养成教育、学生收心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重点来开展,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纪律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把同学们在一个假期中活跃无束的思想形态,重新调整到守纪有序的学习状态上来。在学生养成教育活动中,政教处采取了制度教育与开展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以养成教育活动为载体,使同学们在活动中领会感悟,形成好习惯。学校首先开展了,学生写养成教育心得书的活动,让同学深入挖掘养成教育过程中的感受、感想和感悟。又利用班会课统一进行主题为“养成教育心得交流”的班会活动,并对外开放观摩。活动中各班级形式多样,手段各异,开展的有声有色,通过交流,使学生在活动中真正的领会到了好习惯和坏习惯对人生成长的影响和作用,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同时利用班会课,开展了学生背诵校园规章制度的活动,使学生对“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十大好习惯”等加深了理解,促使学生在头脑意识里时刻都能明确是非对错,可行与不可行,使他们的言行有正确思想理论指导。2、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

本学期教师值周和学生文明岗,值周教师对违反校园文明规定和不守纪律,不讲卫生的行为加大督导力度,对严重违纪学生在全校班会和班主任例会上通报,使学生遵规守纪逐渐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政教处的几位年段主任轮流值岗,使学校视频监控和室内外广播设备在对学生监管中得到了充分利用,实时的对学生的一切违纪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并通报,有力的保证了校园秩序的稳定与和谐。、狠抓安全工作,确保校园安全

学校行政领导分周代班,增加了安全监管力度的同时,学校与各处室,各班级分别签定了安全责任状,综合治理责任状。达到了安全处处有保障、人人有责任的学校安全管理模式。学校充分重视安全实践演练对预防突发事故的重要避险作用,在四月中旬,学校组织了全体师生的“地震自救逃生演练”活动,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确保在地震突发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起到了良好的认知作用。本学期安全事故明显减少,保证了师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三、扎实细致地抓好德育工作,加强常规管理。1、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管理制度体系,细化考勤、学生仪容仪表、课堂纪律、课间管理、中午上课前的管理。一个学期以来,通过以政教处牵头的各处室联合对班级的月检,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仪容仪表养成教育、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的安全工作的落实和班级的文字档案建设,使学生遵守规章制度意识得到了加强,违规违纪现象明显减少,极大的改观了校风,社会美誉度明显提升,全面促进了我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的提高。

2、进一步完善了文字档案建设,学校先后对各班级建立了班务日志、班会记录、基本情况调查表等文字材料档案,这些材料的建立能更明确的对班主任工作、班级非常规工作加深掌握与了解,准确清楚明了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为班主任考核、班级评比和学生享受各项优惠政策提供了完备的第一手材料和依据。同时也使班主任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积累了第一手文字经验材料,为全身心的投入于本职工作积淀了丰富的工作底蕴。3、切实加强班主任教师管理力度,发挥德育主力军作用。

本学期召开了四次班主任月工作例会,努力深化了班主任教师政的治思想工作,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和敬业精神。使班主任老师们对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思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提高,对班主任管理中的问题处理方式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和理解,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形成了教育合力。

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管理水平。

1、充分发挥政教处的组织、协调、管理作用,重视整合各方面教育力量。广泛听取班主任和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促进广大德育工作者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和业务水平,为深入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完善 “家庭、社会、学校 ”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机制。学校设立了法制副校长,加强了 “警校共育 ”。我校与文化派出所,交警大队形成了联合教育管理机制,协助我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为学生保驾护航;交警大队派专业人员来我校为学生做安全教育讲座,并在每日中午、晚放学期间在我校校门口站护学岗,为保证学生交通安全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我校还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清明节扫墓,为敬老院老人演出文艺节目等社会实践活动,均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在活动中表现也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五、深化道德体验,促进自主发展。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促进文明习惯的养成。抓住学生思想教育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利用国旗下讲话、每周一班会的广播会和其它思想教育活动相结合,激浊扬清,把握舆论的正确导向,引导学生用自觉行为创造一个自主发展,健康成长的空间。通过健全学校、年段、班级三级帮教网络,遵循依法、公正、教育从先的原则,做好潜能学生的帮教工作,规范其言行,促进其转化,教育了一大批学生。

六、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师生读书氛围日趋热烈。

围绕教育局开展的“养成读书习惯 创建书香校园”的活动主题,我校积极倡导全校师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营造全校良好的读书氛围,全面提升师生的文化素质,促进了教师实现内涵发展、学生内涵成长和学校文化建设。

本学期在开展的教师读书心得、随笔等读书笔记,教师们卷写的读书内容广泛,思想内容深刻,在学生读书活动中开展的读一本好书和班级内思想交流、手抄板的评比、演讲比赛等活动,学生作品质量高,态度积极认真,这些都能明显的看出师生主观读书的意愿性和乐趣性,说明了我校读书活动的开展深受我们全校师生的热衷与喜爱,这也更加增强了我校进一步开展活动的信心和积极性,为这项持久性的活动奠基下了良好的基础。

七、以建党九十周年的伟大历史时刻为契机,深入开展爱党、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今年是我党建党九十周年的大庆之年,我校在全校师生中深入开展了“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意在引导师生颂扬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活动的主要内容有观看党史纪录片、爱国主义革命历史影片、专题讲座、主题文艺演出、主题班会、主题征文比赛、主题书法比赛、演讲比赛、阅读《颂歌献给党》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师生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了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促动了全体师生的内在动力,奋勇争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学校改革和事业发展再创新的辉煌。

八、存在问题及今后设想

1、进一步注重理顺 “ 处处是德育环境,时时有德育机遇,人人是德育工作者 ” 的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思路。

2、继续完善 “ 家庭、社会、学校 ” 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机制和 “ 正面教育、心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 的育人措施,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增强学生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3、大力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加强家校沟通,积极营造科学、高效的德育氛围。

4、全力学习成功教育理论,使我校教师逐步理解并熟练运用成功教育理念,以成功教育为我校全体教师德育教育的理论指导。

5、启动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题研究,编订学生礼仪教材,开设礼仪课程,使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成为自觉行为。

6、全面落实新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德育工作规程》,紧紧围绕素质教育主线,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从我校的实际出发,遵循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深化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拓宽德育工作领域,提高了德育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虽然经过我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校在本学期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比之下,我们还是深深感到自己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距离上级部门和家长对我们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进取,在下半年的工作中积极吸取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把我校的各项工作推向更高的层次,以不辜负领导对我们的期望。同时,我们也坚信,通过全体班主任、全体老师的教书育人;各岗位的管理育人;全校教职工的服务育人,必将创造五市一中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在以后的各项工作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五大连池市第一中学

2011-7-8

2013年邵东一中德育工作总结 篇2

一、壮大德育队伍,提高了整体素质

发挥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加强德育工作领导,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强化了以谢伟琦校长为组长、陈友林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行政领导、政教处所有工作人员、全体班主任和政治教师为成员的德育工作小组的核心功能,提出“全员育人”的主张。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定期举行班主任培训会,“一月一会”,“一月一主题”,通过学习德育案例、经验介绍等方式,努力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如优秀班主任申友华、曾建文等先后在班主任培训会上就小组建设、常规管理进行经验介绍;11月份以法制培训为主题,邀请教育局保卫股领导为班主任作报告,强化班主任的法律意识;12月份以问题学生教育为主题,学习《问题学生教育指导》一书,共同探讨如何教育问题学生。定期表彰优秀,如年终评选优秀班主任、期末评选优秀班集体,充分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积极性。

设立副班主任。分析学生现状,考虑德育实情,为壮大我校德育力量,2013年下学期我校设立副班主任,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副班主任不仅在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指导下学习、成长,同时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班主任培训会,学习班级管理工作经验。如石利民、阳恩富、唐晚群、邓亚琴18位优秀的青年教师在成为副班主任后,进步显著。通过设立副班主任,为我校储备优秀的继任班主任资源。

二、加强德育常规,优化了育人环境

1、抓综治工作,确保校园平安和谐。

“安全重于泰山”。学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在首要位置,积极发挥自身引领作用。在本进一步完善了以综治办为核心,以全体班主任、政教处、年级组工作人员为一级网络,以班级安全委员、班级心理委员、实验室安全督察员为二级网络,以关协、家长委员会、红土岭派出所驻一中警务室、社会热心人士为外围网络的综治安全工作网络,如聘任周平等四名法制副校长不定期为学生上法制教育课,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根据我校实际,为确保校园安全、稳定,2013年下学期,学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所有学生凭证刷卡出入校门,成效显著,社会反响好。

2、抓日常管理,确保校园常态运作。

政教处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对常规管理中三操、卫生、午休、就寝纪律,仪表、德行、板报,升旗、就餐纪律等相关制度做了修订与增补,如《邵东一中班级管理“千分”竞赛方案》、《邵东一中班级管理学生操行量化细则》,借助学生“德育管理”电子平台和校园宣传栏使常规管理一日一公布并及时改正问题,一周一小结并公榜,一月一评比并发放奖金,一期一表彰树立典型,使学校的管理制度更加细化,也更趋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3、促自主管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每学年我们均由班主任、年级组推荐,政教处、团委负责考核、培养,成立学生会、团委会,充分发挥学生会、团委会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如对班级日常工作,黑板报的布置、落实、检查、评比,班会的设计、组织,广播站的开展等,均由学生自主管理。政教处负责监督学生干部工作,并定期组织学生干部培训,在2013年新一届学生会、团委会成立大会上,谢伟琦校长、陈友林校长、张素梅主任均对学生干部进行了专项培训。加强优秀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明确干部职责,建立学生干部档案,阐明优秀学生干部的标准,且于学期末组织评选“优秀学生干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干部的工作的针对性和积极性。

4、关爱“特殊生”,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对学困生、贫困生、问题学生的帮教是学校德育的难点,为此学校对内继续健全了“三级”帮教网络,引导全体任重视帮教、帮困工作,通过建档、分析、疏导、跟踪等环节,把工作做细做实。班主任不仅要将学困生、贫困生、留守学生、问题学生的帮教、帮困放在日常工作的首位,而且要深入学生心灵,力求实效,并定期将《后进生转化登记表》、《贫困生访问表》等及时送交学校、反馈信息。我们不仅对外加强学校与家长、社区的联系,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共同参与了学生的帮教转化,杜绝了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现象,建立了学生“成长袋”。

三、丰富主题教育,营造了德育氛围

1、十六大主题,传承经典。

学校在主题月的活动过程中,继续抓好全年的“主题教育月”活动,如每年都有常规的、既定的教育主题,从9月的“入校典礼” 到3月的“成人仪式”再到6月 的“毕业典礼”,期间穿插有“军事训练”、“‘征服五十华里,走出一中精神’野外拉练”、“国旗下的讲话”、“诵中华经典、做博学青年”、“校园科技节”、“社团节”、“国庆系列活动”、“校庆节”、“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综合实践活动”、“会辅讲坛”、“校园之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三年在校期间,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受益一生。

2、深化主题教育,与时俱进。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为让全校师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我们响应县委、县教育局的号召,开展“中国梦·邵阳梦·我的梦”青少年争章活动,“我的梦·中国梦”主题征文、主题班会、黑板报等活动,同学们热情高涨,踊跃参加。通过这两次主题活动,同学们对“中国梦”有了深刻认识,对“我的梦”有的详细规划。

3、树立师生典范,弘扬正气。

如抓住2013年3月见义勇为者黄自强同学勇救落水女孩这一“机会”,授予黄自强同学“五四青年标兵”称号,并大力宣传他的义举,号召全体师生向黄自强同学学习;抓住2013年7月拾金不昧者宁旭老师拾到内含重金钱包原物归还这一“机会”,失主赞扬 “浩然正气在,一中美名扬”,广泛宣传这一事迹,号召全体师生向宁旭老师学习;等等。

四、拓宽德育渠道,形成了管理合力

1、建设德育基地。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针对校内教育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与邵东法院、邵东机场等单位联系,建设德育基地。如3月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给孤寡老人送温暖,激发学生的爱人与助人之心;10月组织学生进行野外拉练,深入邵东机场,观摩飞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2月带领学生参观禁毒教育基地,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从而远离毒品,等等。

2、拓宽家校联系。

拓宽家校沟通渠道,促进家校互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家庭教育环境。如2013年上学期召开高三家长会,和家长商谈怎么和孩子一起以良好的心态、正确的行动应对高考;2013年下学期召开高

一、高二家长会,和家长面对面沟 3

通,共同教育孩子;每月印发《邵东一中家长报》,向家长传达正确而有效的育儿方法,等等。

3、加强心理教育。

2012年,我校投入20多万元建设心理健康辅导站,正式挂牌为“邵阳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2013年,心理健康辅导站各项工作进入正轨。每月印发心理小报《心视野》,向广大师生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调适方法;成立心理部,选拔心理委员,且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成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队伍,丰富了心理教育发展模式;5月份举办 “关爱心灵,关注成长”高考心理助考专题活动,给高三考生支招;11月份举办 “感恩拜访”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把心里的感谢大声地说出来;12月份举办“箱庭文化展”,向师生介绍箱庭疗法的神奇,展示我校箱庭疗法成果。

一年来,在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学校德育工作小组的正确指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被评为“2012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12两创一行动先进单位”、“邵阳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安全文明校园”、“邵阳市无吸烟单位”、“邵东县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高职中组男女团体总分第二名”、“2013年邵阳市男子篮球第二名”、“ 湖南省大中学生游泳比赛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三名”、“湖南省大中学生定向越野赛团体总分第五名”等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务实求效,使我校德育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邵东一中

安都一中德育工作典型经验总结 篇3

卫辉市安都乡第一中学

安都一中德育工作典型经验总结

在均衡创建工作中,我校全面深入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走特色之路,深化学校内涵;优化了校园环境,营造了文化氛围;构建了以“立德树人”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提高了校园文明水平。现将我校德育工作典型经验总结如下:

卫辉市安都乡第一中学创办于70年代,我们虽处于半山区半丘陵地带,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但经过40多年的风雨跋涉与孜孜追求,也迎来了安都一中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学校占地面积1812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22.6平方米,按照均衡发展的标准配备了音乐、美术、图书、仪器等

各种功能室以及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和乒乓球训练室等运动场地。我们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了一训三风文化(校训:言行儒雅 博学善思;教风:天道酬勤 厚德载物;学风:敏而好学 温故知新;校风: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走廊、楼梯、墙体文化;劲草社团文化;台阶草坪文化;《二十四节气》校本文化;大学之道七个园文化等。例如:(一)劲草社团文化

劲草文学社是我校一个富有特色的社团,其劲草报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园特色文化。从2009年创办以来,走过数期,现改为劲草公众号来进行宣传报道。为继续抓好特色,我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团文化,力求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走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不仅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实验园地,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青春舞台。2018年1月10日,我校劲草文学社又出版了《劲草》期刊。

附:劲 草 社 团 文 化

团徽:

团训:做劲草一样的人 团风:源本厚德 守道归心 文风:绿色创新总关情 学风:坚毅挺拔 奋而不息

1、劲草团徽的含义:

狭义含义:教师、家长、学生三方面形成合力。广义含义: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形成的合力。拓展含义:向上拥抱蓝天,向下深扎大地,才能成长为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形成合力)

2、劲草理念的来源:

(1)做劲草一样的人,坚毅挺拔。

《东观汉记·王霸传》:上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劲草。”疾风劲草指的是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

《劲草行》作者:王冕

中原地古多劲草,节如箭竹花如稻。白露洒叶珠离离,十月霜风吹不倒。(2)源本厚德。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原”有“源”之意,深深扎根于大地,才能有生命力与成长的繁荣!《大学》里有“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弄清事物的本末,才能接近规律。“原”有“远”之意,其意为欲行其远,必厚其德。(3)守道归心。

“一岁一枯荣”让我们明白教育要“守道归心”。遵从教育规律,拥有自然心与平常心。(4)奋而不息。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让我们明白做人要“奋而不息”。

(5)绿色创新总关情。草本是绿色的,绿色给人以健康、生命,给人以希望。绿色教育才是真教育,我们不仅要校园绿化好,也要学生素养好。

(二)台阶草坪文化

在南北楼的台阶上,依附于台阶而建成了五个特色台阶草坪。为使育人氛围更加浓厚,又在每个草坪上焊写了教书育人的成语。北楼的台阶草坪由西向东分别是作育英才、上善若水、巍巍学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南楼的台阶草坪由西向东依次是:厚德载物、自然宽和、笃信好学、自强不息、孜孜不倦。这样不仅节约了一部分粘瓷砖的资金,占地又少,见效也快,同时又绿化和美化了校园。独特的草坪文化熏陶了学生,浸润了灵魂,从而形成了安都一中特有的台阶草坪文化。(三)大学之道七个园

《大学》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是儒家著名的经典,是中国古代文人必修之书,影响非常之大。

我校宿舍以及餐厅前面由西向东依次有七个园子:依据《大学》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以在我们的宿舍和餐厅前依次有了:知、定、静、安、虑、得、至善园。

知,就是知道应达到的目标与境界; 定,知道了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静,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安,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

例如,驻足安园:这里的假山,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使人望峰息心;流水激石,泠泠作响,好似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下见小池,清澈见底,水中鱼儿,影布石上,并怡然自得。使人心静如水;水中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使人正直高洁。

虑,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得,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至善园是七个园子中的第七个园子,是最末的一个园子,也是我校最精致的一个园子,在这里我们首先看到一块重约两吨的石头上以篆体书写的“至善园”更彰显古朴、端庄;墙上画有梅、兰、竹、菊四君子,分别代表:傲、幽、坚、淡四种品质。同时也是春、夏、秋、冬四季的象征,也就有了二四节气,七十二候校本的延伸;墙角堆起的小土山,身披绿装,郁郁葱葱;在绿色地毯的地面上放置有精雕细刻的石桌石凳,旁边一棵倔强生长的小桃树上挂有鸟笼,这儿花艳、草绿,鸟语花香,是一个最惬意的、最怡情的地方。至善园寓意为不仅园子最精致,而且培养的人也要达到最完美、最完善——止于至善;七与齐同音,同时也寓意为修身以后就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培养出来的人要学会爱家、爱国、爱民,并能为家、为国、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所以大学之道七个园不仅与我们的校训“言行儒雅,博学善思”相一致,培养德才兼备之人。更是在落实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榆次一中学生社团德育工作汇报 篇4

“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是我校长期以来提出的教育方针,我校秉持教育工作必须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的量身设计了符合当代中学生发展的和雅德育体系。在和雅的德育体系中,学生的社团活动是我校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平台。

在实践中,榆次一中学生社团发展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了学生喜爱的各种社团。到目前为止,已经注册开展了37个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有些社团已经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

在社团建设中,我们努力探索全面育人的四个环境,即“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多彩、自主的活动环境””、“友爱、融洽的人际环境”、“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多彩自主的教育活动主要体现“三化”,即思想教育规范化,活动形式内容多样化,学生管理自主化。形成了以学生为主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三自”体系。下面我就本校社团德育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初见的成效汇报如下:

一、提高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社团的服务方向,保证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千秋大业,我们培养的人,不仅要有知识、有文化,更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教师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关键作用。、组织教师学习社团活动的相关制度,规范教师社团辅导,交流社团德育工作,明确社团德育工作要求,树立人人服务社团,人人抓德育的意识。2、要求教师做到爱岗敬业、爱学生、研究学生,以身立教,为学生做出表率,真诚地投入工作,认真地辅导社团,为学生社团做好全面的指导工作。、要求教师自觉地投入德育实施中,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多样的活动实践形式,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保证社团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二、注重社团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氛围型的育人效果。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社团发展的好坏,社团活动是否充分、学生参与度是否高、社团发展是否得到学生的支持和肯定是衡量学生社团的标准。为了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我校学生社团活动中来,我校学生社团设计了一系列的极具创新性的社团活动展示。

1、陶冶情操,作品展示类活动展示

我们把校园文化陶冶功能,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校风、班风、团队合作精神建设,在校园中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道德文化氛围。为此,我校的美术社、美工社、摄影协会、书法协会、动漫社不仅相互教授美术、摄影、书法知识,还不定期地举行美术、摄影、书法作品展示,将走廊、过道分别布置成学生生活园地、艺术长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些社团从中学生活中发掘灵感,生动地展示着当代中学生的青春风采。

2、文化熏陶,窗口类活动展示

我校学生社团注重文化熏陶,我们充分利用黑板报、版面、广播等媒体的渗透作用,创设文化熏陶窗口,让学生看到的、听到的、设身处地感受的地方,处处有文化的影子、文化的氛围、文化味道。特别是我校的广播站,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与音乐社、英语口语社、记者站、文学社等多家社团合作,把更多的信息传递给我们的同学,打造出了一个品牌型社团,文化型的宣传窗口。、文艺展演,学生表演类活动展示

我校一直有一批文艺骨干类的同学,他们对文艺表演有很强的表现力,表演功底很好。在日常的社团活动中,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把文艺先锋的角色表现的发挥到了极致。如我校的音乐社的音乐欣赏及展演、舞蹈社的舞蹈培训、魔术社的魔术世界、话剧社表演技能训练等活动都成为了我校学生最喜爱的活动

2项目。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中,学生得到了更多美的享受,社团也在同学们的喜爱和支持下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4、知识普及,学习型讲座类活动展示

中学生正处在极富青春朝气的阶段,表达能力强,感悟迅速,求知欲旺盛。为此我校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为各社团提供平台让学生给学生做讲座。在普及相关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社团成员的能力。如我校天文协会的天文知识普及讲座、军事天地社的国防军事类讲座、文学社的文学欣赏类讲座、推理社的逻辑推理讲座、华夏历史社的历史研讨类讲座、环保协会等等都成为我校的学生讲坛的亮点。

5、普及健身、竞技体育类活动展示

我校响应全国的全民健身的号召,在做好做精阳光体育活动的同时,也给竞技体育类社团更多的发展空间。如我校的象棋协会不仅外聘了专业的辅导教师,同学们自己上台自己讲,把实战和讲解相结合。近年来我校的象棋协会取得了不少骄人的战绩。2010年获得了晋中市高中组团体第一、第二名,初中组团体第一等好成绩。此外,我校的跆拳道协会、足球社、乒乓球社、女子篮球社等社团在加强体育锻炼,宣传全面健身方面也作出了好的表率。

6、动手实践、科技创新类活动展示

我校在学生科学技术培养方面,一直强调从学生的科学素养入手,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在学校开足开全科学技术、通用技术实践课程的同时,也发展了不少这类型的社团。如我校的天文协会、计算机协会、汽车社、航模社、机器人小组。这些社团都为我校的喜欢科学技术,热衷动手实践的同学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平台。2010年我校机器人小组还以山西省第一名的成绩参加了全国机器人设计大赛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校为社团活动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本着“领导围着老师转、老师围着学生转”的“二人转”服务理念给这些社团充分的发展空间,让跟多的学生在社团活动的良好氛围中健康、快乐成长。

三、加强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德育工作水平,打造明星社团、品牌活动。

道德原本就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关系,离开了生活就不可能滋养德性。生活是多样的,无论是内容和形式上,只有通过实践、体验才能不断超越自身,从而扩展、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让生活成为道德最重要的老师,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学生永远是德育的主角。大胆让学生参入,去实践。如我们学校的广播站、文学社和校园板报宣传栏、记者站、校报编辑等活动基本上都让学生自己去采稿、定版,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其中的辛苦和成就感。为了使活动有针对性、有成效,老师让学生民主选人,教师把关。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快乐,构建了他们完善的德育观。、创设德育活动情境,让德育 “ 活 ” 起来。学校充分发挥社团的组织作用,结合学生会的辅助,让学生在情境中活动,在活动中受教育。如我校在华夏历史社、文学社、口才社举办的“中华经典美文诵读大赛”就是我校德育课程的回报表演,更是我校和雅德育体系的主要构件之一。电影协会、音乐社、广播站举办的“名著影音配音大赛”也是让学生以参与表演的形式展现原著的精彩,入情入境地体验名著的艺术魅力。由我校礼仪社、话剧社、口才社等社团联合举办的“文明礼仪情景剧表演大赛”让学生自己发掘文明礼仪的主题,自己设计剧本,自己安排服装道具、演出自己身边的事,用最真情的表演感动了全场的同学,真正让德育教育“活起来”。、给学生创造接触社会的机会,在实践中体验真知,在实践中体味真情。如我校文学社、口才社组织的榆次一中中学生辩论赛,已经有十四年的历史,成为了我校多年来的传统项目。学校不仅为社团在校内搭平台,也为社团创造更多的机会参与。我校的辩论队曾多次参加晋中市举办的相关辩论赛、知识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在社会的大环境下与更多的对手实战去感受短兵相接的精彩。我校的环保协会深入污水处理厂、白象方便面集团、洗浴热源控制室等多家单位近距离地感受这些企业的文化、技术装备的革新以及环境保护的推广。我校的志愿者协会、音乐社、舞蹈社利用自身的特长走进了福利院、荣军疗养院、聋哑学校为那

4里的孩子和老人送去他们的爱心。法律协会、志愿者协会走上街头去宣传艾滋病的防治知识这些活动都为同学们创造接触社会的机会,并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认识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这些理念的推动下,我们不断摸索并打造出了一大批像志愿者协会、计算机协会、华夏历史社和中学生辩论赛、文明礼仪情景剧表演、中华美文诵读大赛等明星社团、品牌活动,让这些社团成为了学生活动中的重要载体;让这些活动真正成为学生德育教育的良好平台。通过这些卓有成效的活动,真正发挥了学生社团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真正让学生参与到社团活动中体育德育教育之美,健康成长。

四、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只有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开朗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才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我校建立“心海导航”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培养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组织教师参加省、市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心理辅导教师结合实际,找准学生心理的切入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矫正学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形成健全的人格。

2、我校建有学生心理社团,聘请我校的专职心理辅导教师针对性地指导心理社的相关活动。针对初高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不继的推广和深入。如在我校各班推广的“红盒子、黑盒子”活动就是我校心理社的经典活动。

五、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形成和谐文明的校园。

法制教育始终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教育的全过程,学校每年通过各种形式和内容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在和谐安全的环境下加强法制的意识。我小法律协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制教育活动。如聘请相关专家开展法律宣讲、5组织模拟法庭活动、12.4走进社区法制宣传活动等等都成为学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高德育修养,构建我校和雅德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以上为我校学生社团的德育教育工作的要点。当然,在实践中我们还有很多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为使我校德育工作做的更好,希望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

榆次一中团 委

五市一中德育工作总结 篇5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德育工作的精神,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加强细节教育、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确立“以德治校”的德育理念,进一步以主题班会、文体活动为有效载体,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营造学校良好的校风、学风,构建和谐校园。努力开创我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德育工作起领导和决策作用。领导小组成员由校长(含副校长)、主任、团委书记、班主任组成。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三、工作目标: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2、贯彻实施新《中学生守则》及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抓好学生的常规管理,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

3、努力争取全校学生德育合格率100%,校园犯罪率为0。

4、广泛开展学生的文体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

5、办好九月份的迎国庆活动和元月份的庆元旦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6、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作用,开好家长会。

7、加强法制、安全、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8、继续组织师生学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在浓厚法纪氛围中增强法纪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四、主要工作:

(一)、加强德育理论学习

1、深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义务教育法》,充实内容,丰富内涵,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2、以学生为本,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改进德育工作方法,不断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高尚人格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做学生满意的教师。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让广大教师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有责任参与德育工作,树立“大教育观”,增强德育力量。

2、继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各种力量,重视德育工作。

(三)、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1、继续深入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学初各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同时开展“拒绝乱写、乱画、乱扔废弃物不文明行为”主题活动,号召同学们爱护公物,保护环境。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提高文明素质。

2、进一步完善好班风评比方案,校委会每天深入到各班级对学生到校、卫生、纪律、学习等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并每周评比。

3、认真执行中学生守则,开展诚信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

4、各班要坚持每月一节主题班队活动课,做到主题鲜明教育深刻。坚持每月更换一次黑板报,要贴近实际、有教育意义、美观大方。

(四)、抓好抓实各种主题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

抓好每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等常规活动,做到学期有计划,周周有主题。讲话稿各班主任要严格把关,讲话结束后,演讲稿统一交教导处存档。及时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诚信教育

组织学xxx省有关文件的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学生诚实守信教育,引导教师要诚信执教、文明育人,坚持为人师表;引导学生诚实做人、诚实待人,做一个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

3、法制教育

健全学校、社会、家庭的法制教育网络,对一些重点学生重点教育,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知法懂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安全、生命教育

(1)加强安全知识的教育,用好《中学生安全教育读本》,提高安全意识。

(2)抓好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教育,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落实好安全责任,确保学生安全。积极创建“平安校园”。

(3)加强值日、值周工作,提高值日、值周责任感,让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安全、文明的有益活动,确保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

5、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结合各班级实际,有针对性开展德育活动:

学习上以“养成教育”为主题;成长上以“守纪教育”为主题;学习上以“成才教育”为主题;理想上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还有高年级“青春期教育”主题。使各班级德育内容规范化。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上好心理健康课.我校继续多渠道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信息,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对学生经常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把心理健康与“后进生”转化工作有机结合,提高转化率。

(五)、重视学科渗透,加强德育工作

安平一中德育调研报告 篇6

调研报告

柘城县安平镇第一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现有教师50人,六年级一个班,七八年级各二个教学班,九年级三个班,共计8个班,在籍学生311人。

为了全面、客观、准确地摸清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总结德育工作的经验,找准问题和薄弱环节,准确把握当前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和突出问题,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以便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把我校德育工作推向新水平,我们对我校德育现状进行了调研。

此次调研的对象是全校的有关领导、教师、学生,调研主要采取座谈、问卷、访谈、研讨的方式,学校分别组织召开了中层干部、班主任、思品教师共三个座谈会,分别分析总结我校学生德育调研工作状况。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德育工作基本情况(一)德育队伍状况

我校现有分管德育副校长一名,本科学历,中教高级,从事语文教学;中层干部二名,教导主任,本科学历,中教高级,从事思品课教学;班主任八名,本科学历八人;思品课教师二人,本科学历。德育队伍年龄因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偏大而偏大。

(二)学生整体状况

1.学生的政治思想是积极向上

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国家意识和很高的爱国热情,他们每天从新闻媒体了解国内外大事所用的时间,在15分钟以上。多数学生生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75.1%的学生认为个人成功的标志是对社会做出较大贡献,86.1%学生认为一个人事业成功主要靠勤奋努力,表明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已经初步形成。多数学生有较强的集体观念,85%的学生能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为集体出谋划策,愿意接受并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

2.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绝大多数学生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从调查结果看90.2%的学生尊敬师长。多数学生有较强的公德意识和是非观念。71%的学生能够遵守公共道德,遵守公共秩序,80%的中学生对长流水、长明灯、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现象表示反感。学生环保意识显著增强。90%的学生有较强的环保意识,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环保活动,宣传环保知识,对不当行为能够主动劝阻,见到垃圾会主动拣起。

3.学生的法纪观念进一步增强

通过调查,学生的法制观念普遍增强。在回答与别人发生矛盾纠纷时,应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解决问题时,85%的学生认为找学校或老师通过正当途径解决问题;这证明学生的法纪观念比前几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强,我校的法制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三)德育课程与活动

1、学科德育方面。近两年来,我校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发挥课堂主要渠道作用。使我校德育工作出现了蓬勃向上的局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学校虽然确定了德育渗透的要点,但真正很好落实还有一定差距。存在文科德育渗透效果较好,理科德育渗透欠佳的不平衡状况。理科课程德育渗透的力度还应加强。

2、全员德育方面。开辟德育工作网络化渠道,加强了全体教师的教育和培训,树立起德育全员化的观念。从领导、教师、到学生,从老干部、优秀青年到热心教育的家长,都纳入了学校的德育管理网络,从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庞大的工作体系,有效保证了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3、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进行全面规划。提供了优越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为了赋予校园环境以当代社会文明色彩和教育意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我们精心设计,努力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气氛。有效地发挥了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取得可喜成绩。

4、班级建设方面。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认真做好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其班级管理能力和水平。努力营造班级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平等地与学生相处、真诚的交往,注意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建立一支有良好工作作风和具有示范作用的班干部队伍。

5、团队工作方面。发挥学校团支部、学生会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出好各种宣传板报,指导广播站开展宣传报道工作,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精心组织举行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并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和周一班会的机会,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区域德育资源利用方面。继续大力开展“安全文明校园”活动,与派出所、敬老院建立了共建关系,积极与社区有关部门开展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慰问孤寡老人等敬老爱老活动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尊老敬老的良好品质。

7、预防在校生犯罪方面。我们请镇司法所领导担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宣传活动,组织学法征文竞赛;请公安干警来学校“现身说法”,用活生生的犯罪事实教育学生;举行禁毒图片展览,组织学生观看禁毒教育影片;我们开展紧急疏散安全演练,加强国防教育,用生动感人的英雄事迹教育学生。

8、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树立全人生指导,全人格提升的心理教育思想,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模式。找准学生的精神需求,开发和设计教育内容,利用校园橱窗、班级黑板报或墙报、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评价自我,积极激励自我,保证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9、结合教育方面。结合我校的实际,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自2010年起积极开展“教师访万家”活动,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这就使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活动途径和管理途径进一步拓宽,社会各种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一步社会化,教育的实效性显著增强。

二、学校德育工作主要特色

以优化的德育环境为依托,注重濡染熏陶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注重师表引领,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一、校园环境——润物无声

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努力形成艺术化校园的特色,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置身学校,如徜徉于诗词海洋,如流连于芝兰之室,身心受到感染,情感受到熏陶。巍巍教学楼拔地而起,宿舍楼、学生餐厅,错落有致;开阔的操场,争艳的鲜花,绿色的草坪,四季常青,绿色葱葱,浑然构成一幅回归大自然、清新而动人的“风景画”。校园环境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陶冶学生美好情操,提高学生人性修养的审美追求。

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倡导积极向上、文明高雅、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学校在坚持做到让绿色长驻、环境常美的同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于无声中寓教育,于点滴中教化人”的隐性教育功能,实现“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一个角落育人”。设置富有创意的墙体语言,寓教于美与乐中,达到悦心、怡情的教育效果。学校两个主体橱窗的主题定期更新,既有大主题也作小文章,橱窗文化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既激发兴趣,又益智明理。

广泛发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训班训、校风学风的制定,均面向全校师生征集、诠释后讨论确定。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温馨标语、警示牌,也均来自学生的智慧。这些看似简单却又独具匠心的布置,是学校丰厚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二、师表引领——耳濡目染

重视教师人文精神的塑造,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三个意识”,即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法规意识;发扬“四种精神”,即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鼓励教师争做教书育人的楷模,为学校的发展多作贡献。制定并严格执行《师德考核细则》,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以“展师德风采、创优秀群体、树教育新风”为主题,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全校教师牢固树立“以服务树信誉”的办学理念,在教学中面向全体,真心关爱每个学生;在生活中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学生耳濡目染,人文素养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以完善的德育网络为保障,凸显德育实效

在工作中,我校牢牢把握一个原则:开放式教学,封闭式育人。也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要“放”,在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方面要“收”。为此,学校建立健全了德育的网络机制、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德育工作取得实效。一是构建“三维”教育网络(学校、社会、家庭),用社会实践基地、家长联系手册、家长会、法制讲座、主题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把三方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实施“三级”管理机制(领导包班、班主任负责、科任教师包联全体学生),每位学生的培养都有责任人,人人都担负起育人重任。

三是运行“三制”激励杠杆(《文明班级流动红旗制》、《班主任目标管理考评制》、《学生评教制》),每天一评分,每月一量化,以此促进校风、教风、班风、学风的纯正优良。

以丰富的德育活动为主体,注重体验感悟

“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直以来,我们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为主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在德育的实践与探索中,我校逐步形成了五大系列教育活动: 一是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如:在母亲节、教师节组织学生征文比赛,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组织文艺演出等等。

二是言行规范教育活动。每学期伊始,在全校开展 “学规范,正言行”的教育活动,通过识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团支部、学生会督查评比,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促使学生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体育艺术教育活动。我们坚持每年举办一届校园体育节,成立了各种学生社团,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

四是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到德育基地举行团队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既有效填补了“双休日”教育的空白,又使青少年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

五是主题教育。新生进校以后,组织开展“爱心助残”活动,并设立“爱心助学基金”,让学生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关爱他人的意义;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学生”评比,使学生养成文明习惯。

以留守学生教育为重点 形成德育特色

作为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我校311名学生中,留守学生有243名,比例超过80%。这些留守孩子缺乏父母的有效兼管,难免学业失教、亲情失落、生活失助、心理失衡、行为失控、安全失保、道德失范,如何有效教育引导他们,直接关系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多年来,学校不断探索与实践,创新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方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自身的教育特色。

一、开通“三条热线”,牵连留守学生

1、电话热线——牵连孩子和家长。

我校很多留守孩子居住偏远,家里没有电话,很难与在外的父母取得联系。针对这一实际,我校建立了“爱心电话室”,开通了“爱心电话”,方便留守孩子与父母联系,由学校付费。各班班主任建立 “爱心电话联系卡”,学校建立 “爱心电话簿”,收集全校留守孩子家长及监护人的联系方式,随时联系。二十四小时为留守孩子服务;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班主任、教师手机与父母联系。让每个留守孩子每周都可以与父母通一次电话。

我校九(1)班有个女生叫刘萍,父母在广州打工两年没有回家,她非常想念父母。去年腊月一个早自习,校长在查学生寝室时,发现刘萍在寝室里哭。问明原因,原来是她父母今年又不回家过年。他拨通了刘萍父母的电话,她父母说工作时间紧,回家花钱多等理由不想回家。校长劝她父母:“养儿不如我,要钱干什么?养儿胜过我,要钱干什么?不要只顾赚钱,而不关心孩子的成长。”他让刘义与父母通电话,刘萍与父母讲了二十多分钟,她父母答应回家过年,刘萍微笑了,高高兴兴地去上课,校长心里压着的一块石头也放了下来。

爱心电话缩短了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距离,成为留守孩子牵连父母的纽带和桥梁。

2、信息热线——牵连学校和家长

我们注重与家长的联系,把孩子成长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家长,并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学校坚持做到“四个一”,即学校每周利用“校迅通”信息平台给家长发一条短信;班主任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教师每学期普访一次留守学生;学校每学期给留守学生家长写一封信。同时我们抓住春节、清明节等留守学生家长返乡时机,及时走访,当面交流,形成教育转化合力。

3、关爱热线——牵连老师和学生

学校教师与留守学生结成对子,把他们当自己的子女,当好 “临时家长”。在思想上正确引导他们,培养他们高尚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在生活上关怀,在学习上关心,在心理上帮辅,使他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二、开设“假日驿站”,实施无缝关爱

为了丰富留守学生的假日生活,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温暖,学校将关爱延伸到社区、村组。从2010年开始,我校在全镇建立15个假日驿站,节假日教师到假日驿站担任孩子们校外教育辅导员,把孩子们从家里迎进假日驿站,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彻底解决了农村留守学生节假日涉足网吧、逗留街头、接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等系列问题,有效弥补了农村学生节假日教育的盲区和“空档期”,保证了农村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

1、多方搭台,营造“温馨驿站”。镇政府成立留守孩子教育领导小组,学校争取政府、村委会的支持,村委会腾出办公室,作为假日驿站的活动场所,并安排一名干部负责假日驿站的具体工作。假日驿站都建有图书室活动室,室外有乒乓球台、篮球场、健身器械等,活动项目丰富多彩。

2、富教于乐,构建“快乐驿站”。每逢节假日,学校组织教师到各个假日驿站,与留守孩子一起开展活动,指导留守孩子自己设计、布置假日驿站,留守孩子把假日驿站布置得温馨、活泼。

3、社会实践,建造“活动驿站”。在假日驿站里,教师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和农村孩子的实际情况,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一是组织孩子们参加生产劳动,帮助农户锄草、整地、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让他们接受劳动锻炼,吃苦磨炼。二是组织孩子们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洗衣、梳头、做家务,向村民宣传科普小知识,引导村民崇尚文明,改掉不文明的陋习等。三是组织孩子们开展社会调查。

4、心理疏导,建造“心灵驿站”。在假日驿站里,建立教师谈心制度,通过谈心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思想状况。教师用爱心呵护他们,用真心疏导他们,大多数孩子愿意把心里话告诉老师,心里有什么疙瘩也愿意讲给老师听,寻求老师的帮助,他们感到老师就是父母。

5、孩子互助,共建“成长驿站”。在假日驿站里,实行了“学生成长伙伴制”,伙伴可以是“一对一”,可以是几人小组,有自愿的,有教师帮助建立的(有意识地使强强结合或强弱结合,以达到共同成长之目的)。目的是促使伙伴之间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教师不在假日驿站的时候,是“学生成长伙伴制”最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如各“伙伴小组”自觉坚持开展“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同讲一个故事、同写一本日记、同玩一个游戏、同创一个作品”的“六个一”活动,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几年来,我校通过 “三条热线”和“假日驿站”,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留守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的问题,保证了学校德育的平衡发展。

三、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的困惑

1.知行脱节严重。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许多学生能够明辨道德是非,但往往不能付诸实践,缺乏应有的道德责任感。调查问卷中学生表示坚决反对不文明的现象,但在实际中我们却看到不少同学不能自觉做到这些。

2.自我为中心,责任感不强。学校老师普遍反应,相当多的学生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比较注重个人的感受和利益,人际相容性差,往往表现自私、任性、缺乏责任感。

3.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情绪较为严重。调查发现,现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怕吃苦。特别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

4.心理素质较差,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不强。目前青少年普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感情脆弱、情绪低沉、生活感觉无聊。承受压力、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

四、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思路、对策

1、提高认识,总体规划。

2、加强德育干部、教师队伍建设。

3、加强对德育管理的指导与评价。

4、结合新课程改革,继续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5、拓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

上一篇:函询情况说明书面报告下一篇:西江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