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月亮的歇后语(通用12篇)
与月亮的歇后语 篇1
关于月亮的歇后语
初二三的月亮——不明不白
初七八的月亮——半边阴
大年初一没月亮——年年都一样
大年三十盼月亮——痴心妄想;妄想
三十晚上盼月亮——没指望
上弦的月亮——两头奸(尖)
十五的月亮——完美无缺;圆圆满满
月亮跟着太阳转——沾光;借光
正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
中秋节的月亮——光明正大
布农族的月亮神话
太古时代,天上有两个太阳,轮流的在天空照射大地,致使大地没有昼夜之分,炙热的天气,让人类的生活十分不便。有一对夫妇勤奋的在耕地工作,将睡着的婴儿稳稳放在树荫底下的石堆旁,并用棕叶遮蔽妥当。不料仍然被残酷的太阳活活晒死,变成蜥蜴躲进石堆缝里去。父亲知道这件事情,十分悲愤,发誓将太阳射下为孩子报仇。
踏上旅途之前,父亲事先在住家门口种了橘子树,就出发前往太阳上升之处,准备在太阳升空之前将它封死,射术精准的父亲果然射中太阳的一只眼睛,太阳的光芒顿时消失变成月亮,月亮闭着双眼,胡乱的伸手抓人,由于手掌太大,父亲从指缝中挣脱逃跑。由于一个太阳被人射伤成月亮,另一个太阳怕的不敢升空照耀大地,于是大地陷入一片漆黑,大家无法出外工作,更寻不到食物,生活非常的困苦。如果族人不得已一定要出门,都必须先投掷石头,由石头落地的声音判断前方是路还是深渊,一只出外觅食的山羌,被人们丢出去的石头击中头部,血流如注,山羌受不住疼痛,发出生气的吼叫声,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躲藏的太阳竟然被山羌的吼叫声,吓到空中重新照耀大地,人们又恢复正常的起居,但是山羌的额头从此留下一个美丽的疤痕。
后来,月亮传授射日的父亲各种祭典的仪式及禁忌,例如:狩猎察及播种祭时不可贪吃甜食,否则会有荒年或打射不中猎物等;月圆时候要举行孩童祭,否则孩童会生病、死亡。父亲返回部落之后,开始教导族人办理祭祀事宜,当大家学会所有得祭典仪式,那棵橘子树已经长成大树。所以布农族有几个社群在进行祭典仪式的时候,都会以橘子树叶作为祭器。
月球背面 月球背面的结构和正面差异较大。月海所占面积较少,而环形山则较多。地形凹凸不平,起伏悬殊最长和最短的月球半径都位于背面,有的地方比月球平均半径长4公里,有的地方则短5公里(如范德格拉夫洼地)。背面未发现“质量瘤”。背面的月壳比正面厚,最厚处达150公里,而正面月壳厚度只有60公里左右。(见彩图[月球照片 从宇宙飞船上拍摄,一部份是月球背面]、[月球上的山峰 山峰的阴影显示太阳刚刚升起]、[月球背面的环形山IAU308号环形山,直径80公里]、[下弦月照片]、[上弦月照片]、[月球北部雨海和亚平宁山脉区域]、[月球南部云海附近环形山密布的区域]、[月球背面的东海月盆,三层同心环的构造清晰可见]、[月球上的第谷环形山,直径86公里,中央峰高2300米]、[开普勒环形山附近的月面]、[月面上的亚平宁峡谷,长100多公里])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它的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它的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满月时亮度平均为-12.7等(见)。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为0.22勒克斯,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7%,其余93%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约为 6%。月面高地和环形山的反照率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月球的亮度随而变化,下表[]以满月亮度为100,列出不同月龄时的亮度值。从中可以看出,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低到-183℃。这些数值,只表示月球表面的温度。用射电观测可以测定月面土壤中的温度,而且所用的射电波的波长愈长,愈能探测到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这种测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很少变化,这正是由于月面物质导热率低造成的。
从月震波的传播了解到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厚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 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1,000℃,很可能是熔融的,大概是由Fe-Ni-S和榴辉岩物质构成的。
月球背面 月球背面的结构和正面差异较大。月海所占面积较少,而环形山则较多。地形凹凸不平,起伏悬殊最长和最短的月球半径都位于背面,有的地方比月球平均半径长4公里,有的地方则短5公里(如范德格拉夫洼地)。背面未发现“质量瘤”。背面的月壳比正面厚,最厚处达150公里,而正面月壳厚度只有60公里左右。(见彩图[月球照片 从宇宙飞船上拍摄,一部份是月球背面]、[月球上的山峰 山峰的阴影显示太阳刚刚升起]、[月球背面的环形山IAU308号环形山,直径80公里]、[下弦月照片]、[上弦月照片]、[月球北部雨海和亚平宁山脉区域]、[月球南部云海附近环形山密布的区域]、[月球背面的东海月盆,三层同心环的构造清晰可见]、[月球上的第谷环形山,直径86公里,中央峰高2300米]、[开普勒环形山附近的月面]、[月面上的亚平宁峡谷,长100多公里])
与月亮的歇后语 篇2
师:同学们, 在《品德与生活》课上, 老师已经了解了每一个人的心愿, 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一位“婆婆”的心愿, 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月亮的图片) 看到这些图片, 你想说什么?
生:这些月亮婆婆太可亲, 太可爱了。
生:她们有的像月饼, 有的像小船, 有的像香蕉一样。
师:是呀, 月亮婆婆不但可亲, 而且还特别有爱心。今天, 月亮婆婆可是带着心愿来的,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婆婆”的心愿吧! (出示课题)
生: (齐读) 月亮的心愿。
[评析]教学伊始, 教师从生活中汲取素材, 让观察与想象更贴近生活, 也让“月亮婆婆”更真实和亲切,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想知道月亮婆婆的心愿是什么吗?请打开书本, 自由读一读课文, 要注意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师:同学们读得可专心了, 月亮婆婆看着, 也特别开心。瞧, 她这里有许多的字宝宝、词语宝宝,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出示第一组字)
女太气早去亮
(指名读后, 小老师带读, 分组比赛读, 然后让学生交流识字的方法)
生“:大”加一点就是“太”, 太阳、太空、太太。
生“:去”减去一竖就是“云”, 白云、乌云、云南。
生:我用谜语记住“气”字:汽水变没了。
……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运用了“加一加, 减一减, 猜谜语”的方法记住了这些字宝宝。请大家抬起小手, 跟随老师写一写“气”字。 (出示第二组词语)
(学生自读后, 选两组学生开火车读)
师:注意“商量”的“量”要读轻声。生活中大家还知道哪些像“商量商量”这样的词语?
生:思考思考。
生:打扫打扫。
师:还有“整理整理”“研究研究”。
生:收拾收拾。
生:打扮打扮。
师: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的词语, 真不简单!如果把这些词语宝宝放进课文里, 还能读好吗?
生: (齐) 能。
师:那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要把句子读通顺。 (生自由读)
师:课文到底读得怎么样呢?下面我请9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指名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 都能做到正确流利, 让我们一起走进月亮的心里, 了解她的心愿吧。
[评析]在朗读课文时, 教师注意创设朗读情境,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让学生个别读、自由读, 为下一步的感情朗读做好了铺垫。同时, 教师有侧重地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读生字和词, 运用游戏、谜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适时进行指导和拓展, 把词语教学落到实处。
三、图文对照, 感悟课文
1. 感悟心愿一。
(媒体展示课文插图一) 师:同学们, 请大家结合插图仔细观察, 想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月亮婆婆的第一个心愿?完成以下填空:
月亮来到_______, 看到_______, 心里想:_______。此时她的心愿是_______。
生1:月亮来到小女孩的窗前, 看到小女孩睡得香香的, 心里想:要是明天天晴就好了。此时她的心愿是让明天有个好天气。
生2:月亮来到熟睡的小女孩窗前, 看到她的旅行包里装满了郊游用的东西, 心里想:要是明天天晴就好了, 这样孩子们就可以高高兴兴地去郊游了。此时她的心愿是让明天有个好天气。
师:真是个会读书、会思考的孩子!你们赞同她的想法吗? (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出示句子:月亮自言自语地说:“明天孩子们去郊游, 得去跟太阳公公商量商量, 让明天有个好天气。”)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个句子, 与同桌交流交流不懂的地方。
生1:我不懂“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生2:我知道, 自己跟自己说话就是自言自语。我奶奶经常一个人在院子里自言自语, 不知说什么。
师:这位小朋友能结合生活情境来理解“自言自语”, 真了不起!
生3:老师, “商量”是什么意思?
生4: (生站起来, 凑到另一个小伙伴耳边小声说:请把你的尺子借给我用一用, 行吗?) 这就是商量。
师:老师感觉到了, 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再交换对方的意见, 是吗? (生不住地点头)
师:难怪月亮婆婆也要去和太阳公公商量商量, 听听太阳公公的意见, 看看太阳公公同不同意。下面, 我们就很有礼貌地、甜甜地读一读这句话吧! (学生齐读)
2. 感悟心愿二。
(多媒体展示课文插图二) 师:月亮婆婆的心愿到底会不会有其他变化呢?请大家边看插图边画出相应的段落。
师:请同学们来当珍珍, 老师来当妈妈, 咱们来配合体验读, 好不好? (然后互换角色, 学生读得很一般, 没读出情感来。)
师:妈妈虽然病了, 但还是想着自己的女儿, 让她——
生:早点休息, 不要太累了。
师:妈妈是多么心疼自己的女儿呀!当知道女儿为了自己, 不想去郊游时, 妈妈还是再三要求——— (生:明天还是和大家一起去玩玩吧!) 妈妈的话语是那样亲切, 那样和蔼, 还是在为珍珍着想。所以, 在读妈妈说的话时, 要读出什么语气好呢?
生:读出心疼女儿的语气。
生:读出亲切的语气, 而不是发火、乱吼。
师:让我们带着心疼的情感, 带着珍珍对妈妈的关心、体贴, 再来读一读对话吧! (学生比前一次有感情了)
师:看到此情此景, 月亮婆婆的心也在纠结:这么听话、懂事的孩子, 没有理由不让她快乐!月亮婆婆想来想去, 于是下定决心——— (指名读以下句子:“我去跟雷公公说说, 明天还是下雨吧!”) 同学们, 这是月亮婆婆的第几个心愿? (出示语言训练:月亮婆婆又来到珍珍的窗前, 她的心愿是_______。因为这样_______。)
师:通过刚才的读, 再图文对照, 相信同学们很快就能完成以上练习。 (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
[评析]教师不仅倡导多元化朗读, 还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 读出各自独特的体验。在阅读中, 运用月亮婆婆的心理变化这根主线, 把整个朗读感悟紧紧串在了一起,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想象说话, 发展思维
师:月亮婆婆那么聪慧, 那么善良!她到底是怎样跟太阳公公商量的呢?
生1:太阳公公, 请您明天露露笑脸吧!孩子们要去郊游, 看, 他们的旅行包装得满满的, 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要不, 明天的郊游该“泡汤”了。
师:多么丰富的想象!太阳公公肯定会答应的。
生2:亲爱的太阳公公, 求求您, 明天带给孩子们一个好天气吧!他们郊游的食品都装好了, 要是您不放晴, 孩子们会失望的。
师:瞧, 这位小月亮的嘴巴真甜!看来, 孩子们对郊游早已迫不及待了。好吧, 放心, 明天一定万里无云。 (耶!小月亮们一起欢呼雀跃, 连声说着感谢的话。)
师:那你们又是怎样与雷公公商量的呢?雷公公是否会满足你们的要求?
生1:雷公公, 明天您还是下雨吧!让郊游的时间往后推两天, 等等这位孝顺、懂事的小女孩吧!仅仅两天, 她妈妈的病就会好转, 小女孩就没有遗憾了。您看, 行吗?
师:多有礼貌的小月亮, 你的心地是何等地善良, 总是为他人着想。
生2:雷公公, 请您把明天的艳阳天换成下雨天吧!我希望每位孩子都快乐, 一个也不少地去郊游。
师:你是一个很独特的小月亮, 你的诚心一定会感动雷公公的。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启发性和趣味性, 在阅读教学中自然地融入说话训练, 既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 又引导学生体会了语言的韵律美, 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使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五、回归文本, 拓展阅读
师:老师看出来了, 你们是一群富有爱心的孩子, 瞧, 雷公公被你们打动了, 哗啦啦, 哗啦啦地下起雨来了。他老人家说到做到, 两天后果真收起了“雨口袋”, 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艳阳天。你们说月亮婆婆的心愿实现了吗?
生1:月亮婆婆的心愿实现了, 从“一个都不少”可以看出来, 学生们个个都参加郊游了, 包括珍珍也去啦。
生2:从“愉快地”这个词语也可以看出来, 每个人都去郊游了, 大家才高兴, 快乐, 才会有好心情。
师:孩子们真会动脑筋!瞧, 月亮婆婆笑得多开心呀!让我们一起带着愉快的心情, 美美地读一读这段话吧! (学生齐读)
师:以后, 不管是父母生病了, 还是遇到了困难, 我们大家都要懂得照顾、体贴、关心父母, 好吗?
月亮与人情 中国人的月亮情结 篇3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旅中情思,虽说明却不说尽”(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所以,要想真正读懂这首诗就要联系李白的个性来理解。李白从小浪漫不羁,似乎是一个浪迹天涯、四海为家的游子。但是,李白又是一个极其谦卑、真诚的人,在这“静夜”之际,在远离故土,久别父母的日子里,在漫游天下却一事无成的际遇中,在他孤单地躺在床上的时刻,他由一轮明月想到了自己的故乡,自己的根,他“低”下了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高昂的“头”!啊,赤子李白,故乡永远在他的心中!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五年(756)八月。那年六月,安禄山叛乱,兵破临潼,玄宗逃蜀。七月,肃宗继位。正携家避难的杜甫,将家小留在鄜州(今陕西富县),只身前往肃宗行在(甘肃灵武)“保驾”,途中不幸被叛军虏至长安。这首诗就是作为俘虏的杜甫在长安望月思亲而作,它表现的是社会动乱中离人的情感。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三十晚上月亮歇后语 篇4
和尚跟着月亮走 借光了
猴子捞月亮 一场空
看着星星想着月亮 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举起碾盘打月亮 不知天高地厚
癞蛤蟆吞月亮 痴心妄想
晾衣竿钩月亮 差天远
毛猴子捞月亮 白忙一场
拿个小钱当月亮 吝啬鬼
拿着碾盘打月亮 不知轻重
拿着面盆当月亮 不知轻重
爬高梯摘月亮 空想
盼望月亮从西出 没指望
三十晚上盼月亮 没指望
山尖上摘月亮 办不到;没法办
上弦的月亮 两头奸(尖)
十五的月亮 完美无缺;圆圆满满
太阳和月亮讲话 空谈
天上的月亮 看得见,摸不着
关于月亮的歇后语推荐
铁拐李看月亮 上不正,下参羡
秃子跟着月亮走 借光
小秃跟着月亮走 谁也不沾谁的光
月亮坝摆龙门阵 明说明讲;明说
月亮坝里点灯 多此一举
月亮坝里耍弯刀 明砍
月亮坝里掷色子 观点模糊
与数学的歇后语 篇5
2、四两棉花八把弓——细谈(弹)
3、十五个婆娘吵架--七嘴八舌
4、十亩地里一棵谷--独苗
5、十二月种麦子--外行
6、十二月的蛤蟆--开不得口
7、十五只小船出海--七颠八倒
8、十五个人聊天--七嘴八舌
9、十月里的鸡冠花--老来红
10、八分钱赶集——办不了毛钱事
11、三分面粉七分水——十分糊涂
12、两分钱一个猪头——脸面不值钱
13、一毛钱买雪花膏——没法给你崴啊
译者素养与歇后语英译探究 篇6
关键词:译者素养,歇后语,翻译
1 引言
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歇后语是文化在语言上的体现,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积累的一种语言形式。歇后语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为比喻,后半部分为解释说明。歇后语具有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等特点,且常利用双关、典故与谐音等方式达到耐人寻味的效果,为人们所喜爱。通常歇后语的前半部分一出,人们便已明了说话人的意图,即可以“歇”掉后半部分,所以称之为歇后语。千百年来,源源不断的中华文化赋予了华夏儿女无数瑰宝,歇后语便是我国民族文化在语言上的体现方式之一。也正因此,歇后语本身所带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其特有的构成形式对其英译设下了重重叠嶂。翻阅了相关文献之后,笔者发现对于歇后语的英译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翻译成功与否是以保留文化特征为准,还是以达意为准?本文对歇后语的特点和分类进行了梳理,从译者素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类别的歇后语应采取相应不同的翻译策略。
2 歇后语的特点及分类
2.1 歇后语的特点
歇后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总得来讲它具有生动活泼、幽默、讽刺等特点。歇后语有着独特的结构形式,并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首先,从结构来看,歇后语由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为比喻,后半部分为说明,二者之间由破折号相连。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其次,从修辞来看。歇后语前半部分含比喻和双关等修辞。歇后语前半部分的比喻多取材于人民群众所熟悉的历史人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文学作品等等。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双关指的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现象,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根据歇后语双关的方式,又可将其分为语义双关、语音双关和拟声双关三种类型,如:米饭煮成粥——糊涂;猪鼻子插大葱——装相(象);麻雀嫁女——叽叽喳喳。
2.2 歇后语的分类
就其英译需要,本文将歇后语分为典故类、比喻类和双关类三种。当然,三种类别之间必有重叠之处。
(1)典故类歇后语。歇后语中往往会出现文学作品或历史事件中的人或事,有些还会涉及到神话传说、寓言等,此类歇后语被叫做典故类歇后语。
例如: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2)比喻类歇后语。歇后语的构成本身离不开修辞,比喻是歇后语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前半部分的喻体多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等,其生动的比喻赋予了语言无限活力,对后半部分的表达埋下了趣味的伏笔,因其朗朗上口,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例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瞎子点灯——白费蜡。
(3)双关类歇后语。歇后语的双关指的是其后半部分一语双关,既是对前半部分的解释,更是说话者真实含义的表达。如前所述,歇后语双关可将其分为语义双关、语音双关和拟声双关三种类型。
例如:被窝里放屁——独吞;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3 歇后语英译之我见
3.1 译者素养
歇后语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再加之其构成方式的独特性,给翻译造成了诸多困难。这就对译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歇后语中的文化内涵是保留还是删减其中部分内容甚或是只字不提,对译者而言是一项重大的挑战。笔者翻阅文献发现,关于歇后语的英译诸多学者提出的翻译策略大致相同,只是个别叫法不同而已。问题在于涉及到含有典故类歇后语的翻译,一些学者认为典故或其中人物(如吕洞宾)国外读者对其并不了解,所以可采用意译等方式删掉典故或人物,直接呈现给读者通俗易懂的译文。笔者对此不能赞同。歇后语的魅力便在于其生动活泼的典故、生活经验、历史人物故事等等,如若删掉这些成分,则完全丢失了源语的形象,丧失了文化背景,不得不说对译文读者是一大损失,使他们失去了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机会。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形下,比如会议口译或场地翻译,译者如若保留原文文化内涵,则会使交际难以持续。本文认为,歇后语的翻译与译者素养紧密相联。
译者素养指的是译者在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下创造性地求解翻译问题、生成翻译产品所需的自主意识及其实践,具体包括学习者的语言素养、知识素养、策略素养、数字素养、批判素养和社会素养。(李瑞林,2011:50)译者素养主要表现为译者根据翻译情境和目的建构翻译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是译者形成专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标志。(李瑞林,2011:49-50)针对歇后语的翻译,具体而言则指的是译者需根据实际翻译情境,自主性地选择翻译策略,灵活性地对待原文,根据目标语读者的实际情况对原文做出取舍。
3.2 典故类歇后语的英译
本文认为不同类别的歇后语需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除特殊情形外(如口译等),典故类歇后语应采取直译加注的方法,尽量保留源语人物形象等内容,供读者自行查阅背景信息,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达到文化传播的效果。
例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A dog biting LüDong bin(a god in Chinese mythical story)–not being able to recognize a kind-hearted man.
在本例中如若删去人物形象,则丧失了其文化特色,但单纯的直译又无法使读者知其含义。所以针对此类典故类歇后语的翻译,本文认为应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既保留了源语内容,又不会使目标语读者不知所以然。
3.3 比喻、双关类歇后语的英译
(1)套译
套译指的是原文所传达的具体含义在目标语读者的语言文化背景之下恰有类似的表达,这时则可搬用目标语的固有语句,达到翻译的目的。此种方法既准确展现了原文的延伸含义,又使目标语读者更加容易捕捉原文内涵。
例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The yellow weasel pays a New Year Call to the chicken–to have an ax to grind.
(2)直译
直译是翻译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它指的是译文在不违背原文而且不会引起读者错误联想的情况下的翻译。直译要求翻译时保留原文形象,使目标语读者更多地了解原文文化内涵等内容,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A sesame stalk puts forth blossoms notch by notch,higher and higher-rising steadily.
(孟凡娜、薛少一,2009)
(3)意译
由于歇后语带有浓厚的文化特色、民族以及地域色彩,在目标语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如若直译又会使读者产生误解或难以理解。此时,根据具体情况可考虑使用意译法,翻译出原文的大致意思。
例如:瞎子点灯——白费蜡
The blind man lights the candle—to do something in vain.
(4)直译加注法
直译加注法是在直译的基础上,为了使目标语读者更加清楚地理解译文而采取的一种翻译方法。通过对直译添加注解,保留原文的文化信息等内容,使目标语读者能准确地理解译文。相较于意译法和套译法,直译加注法可在较大程度上弘扬中华文化,使目标语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文化。
例如:牛角抹油——又尖(奸)又滑(猾)
Spreading oil on an ox horn——to make it sharper and more slippery(refer to someone who is cunning and treacherous).
4 总结
本文根据歇后语的类别提出了一些探究性的想法。本文认为,歇后语可分为典故类歇后语、比喻类歇后语和双关类歇后语。在歇后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素养至关重要。译者应根据实际需要,自主灵活地进行翻译。典故类歇后语的翻译除特殊情形外均需采用直译加注法,只有这样才能保留原文文化内涵,使目标语读者更多地了解我国的丰富文化。对于比喻类和双关类歇后语的翻译,本文提出了几种翻译策略。笔者认为直译法和直译加注法能更加凸显我国的文化内涵,所以在不影响读者理解以及实际翻译情境允许的状况下,直译法和直译加注法能使中华文化广为传播,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瑞林.从翻译能力到译者素养: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J].中国翻译,2011(1):49-50.
[2]罗赛群,杨建军.关联理论框架下的歇后语翻译[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2):162.
[3]孟凡娜,薛少一.歇后语的文化意蕴和英译策略[J].科技信息,2009(25):181-182.
[4]唐韧.歇后语翻译的关联理论视角[J].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08(3):76.
《同一个月亮》与现实的距离 篇7
由文化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主办的全国艺术职业教育成果展演暑假在北京举行,其中有一台原创音乐剧《同一个月亮》7月24-25日在天桥剧场演出,由易介南编剧、戴劲松作曲、李雄辉导演,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演出。
该剧触及当今社会生活,讲的是农民工凤英、酉生进城打工的故事;这对纯朴的农村青年男女进了城,酉生搞修建,凤英当清洁工,干的都是又脏又累挣钱又少的工作,后来凤英的好嗓子偶然被业余作曲家乐子发现,又被歌厅老板侯子看中,走上了歌厅歌手挣大钱的道路。于是,酉生与侯子为争夺凤英之爱情发生冲突,乐子与老婆为凤英的栽培又发生误会。冲突误会接连不断,直到最后歌厅失火,酉生救凤英不成幸两人双双遇难。这是一台悲剧喜演的音乐剧,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没有多少距离。
舞台暗下,电钢琴安静的琴声中音乐剧开场,台上空无一人。多媒体天幕上打出的是水面,是月亮,是乡村景色,随后人群涌动、熙熙攘攘,大队青年农民摸肩擦背,月光之下目光惊奇,成群结队涌入高楼林立的城市。此时歌声响起,唱的是月光下城市中的民工故事。歌声是通俗唱法,与我们时尚耳朵的现实没有距离。
唱歌人是歌厅老板侯子,他像是个第三者叙述人,在倒叙一个故事。侯子嗓音厚实嘹亮,中气足,宽嗓类型。他头带耳麦,坐在台梯上唱歌,唱功与嗓门俱佳。随后出现的凤英、酉生、乐子,基本是通俗唱法的路数,歌唱与表演都不错,个个都有唱大歌、出高音的本钱。与我们喜欢演员嘹亮歌声的听觉审美没有距离。
除开唱歌,这出音乐剧舞蹈段落也不少,群舞、独舞、双人舞与伴舞有不少段落编得跳得都很出色,男主角酉生的工夫尤其不错,是一位歌舞兼备的音乐剧演员。幕启幕落的“民工进城舞”,凤英与酉生的双人舞以及打架斗殴的舞蹈设计都不落俗套。相对而言,伴舞设计差劲一些,许多地方显得多余。此外,歌厅失火一段戏中用群舞表现烈火,章法杂乱,有人海战术之嫌,舞台效果也不太好。作为学校音乐剧锻炼学生可以,作为商演音乐剧精品的现实要求,尚有一定距离。
这出音乐剧的音乐是电声加混合乐队,歌曲与配器都不错,流行音乐风格,也加入了一些地方特色的音乐元素,旋律流畅时尚。一些大唱段写得抒情与戏剧性兼备,配合演员很好的演唱,歌声很有感染力。但主打歌曲与主题音乐的个性鲜明与贯穿不够,离精品音乐剧的音乐要求有一些距离。
值得一提的这出戏的舞美,投资100万元的小制作舞台做得五光十色,许多场景很有视觉冲击力,活动钢架的使用也很有舞台效果,配合灯光与服装,视觉效果可以说很丰富。显示出这所职业艺术学院舞台美术创制的水平与能力。同时带出的问题,是舞台造型与场景缺乏一种明快与简洁,缺乏一种视觉的统一。
音乐剧《同一个月亮》是一部当代现实题材的音乐剧,农村与城市人都愿意看,具有较大的观众潜力。这出戏自去年八月出台以来,演出已有四五十场,遗憾的是未能进入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当然,就此不能说明这部原创音乐剧就没有市场前景。在场的被邀来看戏的200多农民工热烈的掌声很能说明一些问题,这是对主创人员与演员们最大的鼓励。同那些远离当代现实生活的戏剧相比较,这出似乎不太完满的音乐剧让剧场观众,尤其是民农工观众倍感亲切。虽然,这部音乐剧在国家舞台精品工程专家评委审美眼光之下,距离精品还有距离。
《月亮与六便士》中女性的真善美 篇8
毛姆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生动地刻画了几位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有评论家认为,这些形象普遍体现了毛姆对女性不善的态度,但探究毛姆的生活经历可以发现,他对女性并不总是厌恶的,也有对女性真善美的渴求,作者把多样的情感被投射到书中的女性上。
毛姆对女性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对类似母爱温柔情感的依恋,又有对索取无度欲望的厌恶,而这些情愫源自他的生活经验。他对女性真善美的感知源自幼年时母亲无私的爱,这份爱“给他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对毛姆终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导致他努力在不同的女性身上寻找相似的情感。但在寻求母性情感的过程中,他却接连受挫。起初,他遇到心仪之人,“浑身散发着充沛的母性光辉”。然而,他的求婚却遭受拒绝。之后,毛姆为了名誉而非爱情勉强结合的婚姻并不愉快。在外人看来,妻子“时髦轻佻的世界不属于他,她咄咄逼人的占有欲令他反感”,毛姆自己则感觉“生活在一个充满抱怨的氛围里”。妻子的无理与无尽的欲望激发了毛姆对婚姻生活的抵触。《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女性形象有挚爱母亲的影子,也有令人厌恶的妻子的痕迹。
个人经历影响毛姆对女性的评价与刻画,也就是毛姆的真善美价值观。但什么是真善美?首先,毛姆认为,太多人把真当作一种表现和判断,而忽略了真的本身,“人为了虚荣、安乐和利益,总是不顾‘真’的”。真的价值在于其本身,而不是外在的形式。人应该注重自我或行为的内在本质。其次,谈到善时,毛姆区分了爱情和仁爱。在爱情里,“渴望自由的人类灵魂总是把爱情所要求的自我服从看作是有失体面的”。因此,爱情容易引发自由心灵与占有欲之间的矛盾,“许多人害怕它的威力,满腹怨恨地只求摆脱它的重压”。这样的认识与毛姆在婚姻中的情感体验是一致的。至于仁爱,它比爱的层次更高,是“善的较好一面,它使本身具有严肃性的善变得温厚,从而使人们可以不太困难地遵循那些较细微的德行,如自制、忍耐、诚实和宽容等”。仁爱超越了爱情的狭隘,使人能忘我而对他人敞开更宽广的怀抱,也是毛姆眼里的善。可以发现,仁爱之善与毛姆所求的母性情感极其类似。最后是美。毛姆所指的美,并不是人的容貌或事物的外形,而是能让我们发自内心欣赏与触动的东西,“是指那种能满足我们美感的对象”,能“激起情感”。
一、思特里克兰德太太阿美
思特里克兰德太太阿美是毛姆心中真善美女性的反面典型。她喜爱与文艺工作者来往,被公认是个热情好客的女士,“在那些惯爱结交文人名士的人中,思特里克兰德太太要算心地最单纯的了”。然而,毛姆借小说叙述者之口对她的另一面有所暗示,“当她同作家结识以后,她有一种感觉,仿佛过去只能隔着脚灯瞭望的舞台,这回却亲身登上去了”。她认识名人的目的,不是为了友谊,而是出自虚荣心,想通过这些人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
在婚姻家庭中,她被视为“贤妻良母”,但阿美以及她的生活对作为艺术家的丈夫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平庸俗套,激不起任何波澜,“没有什么比这一家人更为平凡的了”,丈夫出走不可避免。然而,在被丈夫抛弃后,她试图挽救婚姻的举动,以及行动无果后在他人面前的掩饰则暴露了她虚伪的本性。在误认丈夫移情别恋时,她通过刻意夸大的痛苦来引起他人的同情,但叙述者却清楚地看到“尽管她的悲痛的感情是真实的,却没忘记使自己的衣着合乎她脑子里的礼规叫她扮演的角色”,同时“她也很会把她的不幸表演给我看”,为的就是打动别人请求帮助,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在意识到丈夫因为艺术理想而永远不会回来时,她故意误导大众以桃色事件来定性丈夫的离去,以制造对自己有利的道德舆论。但在丈夫去世成名之后,她却对外展示与名人丈夫伉俪情深,认为这是“作为一个伟大天才的未亡人的一种义务”。
阿美被抛弃的命运暗含毛姆对其不认可的态度,她身上缺乏能感染他人的个性。虽然阿美的伪善并没有受到强烈的指责与抨击,但事实上毛姆对此是极其厌恶的。
二、施特略夫之妻勃朗什
另一位女性勃朗什则呈现出更为复杂的人性。她原本有深爱着她的丈夫,过着和睦的家庭生活。但在陷入难以自控的爱情之后,她扔下丈夫,投入他人怀抱,最后惨遭抛弃自杀身亡。在爱情之外,她对丈夫残忍无情。面对丈夫的挽留,她不仅无动于衷,给予嘲笑呵斥:“你简直丢尽丑了”。更为了摆脱纠缠,“用尽全身力气在她丈夫脸上掴了一掌”,以羞辱丈夫。无论丈夫如何为她着想,希望她回心转意,她都冷冷地予以回击,直至死亡也不愿意接受丈夫的好心。但又必须看到,面对突如其来的爱情,勃朗什有强大的对抗舆论道德的勇气。她不在乎爱恋对象贫穷的生活,执著坚定,“他到什么地方,我就跟他到什么地方去”。勃朗什在婚姻里的高傲以及爱情里的坚韧体现了她真性情,有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虽然这是以牺牲他人幸福为代价的。
勃朗什为爱抗争让人动容,但其爱情本身却有卑劣的一面。与其说她是爱上他人,不如说她是被欲望所迷惑,“被一种无形的恐怖紧紧抓住,完全失去控制自己的能力了”。她破坏家庭关系,毁了自己的生活,恐怕只是为了满足欲望,一种“非常强烈的统治欲”。在她的爱情中,被爱之人难以获得自由。但若不是受困于爱情的盲目与不理智,勃朗什身上确有让人留恋的女性魅力。艺术家赞扬她的吸引力,“她的身体非常美”,并以此创作出一幅直通人心灵的画作。
因此,毛姆对勃朗什的态度,既有同情又有痛恨。他对她悲惨的结局心存怜悯,但不满她的自私冷漠,更憎恨她在爱情中的无尽欲望。“她对我这个人一点也不关心,唯一想的是叫我依附于她。”被爱之人无不讽刺地评论道。这种处境,正是毛姆自身受困于婚姻中的缩影。
三、塔希提土著姑娘爱塔
与阿美和勃朗什相比,土著姑娘爱塔思想朴素,性格单纯。婚后她承担起了家庭所有重担,全心全意爱着自己的男人,并毫无保留地付出。丈夫对她感到很满意:“她不打扰我……她给我做饭,照管孩子。我叫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凡是我要求一个女人的,她都给我了。”爱塔不仅给了丈夫舒适安心的家庭环境,更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她纯粹的供养并不要求对方物质或精神的回报。在丈夫患病时,她更是不离不弃,“别人谁愿意走就走吧。我不离开你”。爱塔生活成长于野蛮落后的原始环境中,对爱的理解也停留在原始阶段,“你要是不打我,我怎么知道你爱我呢”?她对男人如此真挚宽容,使她身上具有伟大母性的光辉。爱塔虽然是土著人,却与她周围色彩浓烈的环境一样,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美的享受。她散发着独一无二的自然之美,成为使艺术家“灵感开花结果不可或缺的事物”的一部分。
毛姆是喜爱爱塔的,这能从作者对爱塔与丈夫很长一段幸福时光的描述中看出来。爱塔是毛姆所寻求的真善美女性,她与年幼时母亲的影像非常相似。她们无私奉献,敞开温暖的怀抱,安抚人心,同时,她们有与众不同的特质,又能激发想象。作者在生活中并没有体会到这种幸福和愉悦。因此,土著爱塔的性格和品行,她的生活环境,都像是毛姆刻意安排,苦心搭设的幻影。而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怀有一种渴求而不可得的遗憾心情。
四、结语
从阿美的平庸伪善,勃朗什的勇敢与欲望,到爱塔的宽容纯朴,毛姆并不是只有无情的批判,还有对女性不幸的同情以及美好品性的肯定。受幼年所获母爱以及婚姻不幸的影响,毛姆对具有温暖柔情、无私奉献精神的女性更为欣赏与认同,而否定那些虚伪狭隘的女性,《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女性形象正折射出作者真善美的价值观。
(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
月亮月亮 篇9
我将去一个更遥远的国家,那里位于西半球,国际航班的飞行时间也在八小时以上。我离我的祖国,似乎越来越远了。的士还没来,海浪一阵阵拍打着沙滩,哗啦哗啦的声音萦绕在耳边。黄昏的光晕渐渐消失,天色昏暗起来。新加坡——这个亚洲最繁华城市的高楼,在逐渐黑暗的巨幕下,变得五光十色、璀璨夺目。一轮圆月从海平面上冉冉升起。城市的灯火,在这巨大清辉的照耀下,瞬时暗淡了许多。海上吹来一阵风,强烈的海腥味扑面而来。我猛地一惊,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海腥味刺激了脑神经。
我突然想起,在我的祖国——中国,位于亚洲腹地的秦岭山脉,有座小小的山村。那是我的故乡,那里也有一轮月亮,是山巅上的圆月,那可真是映在我心底的一幅画,画里的月光,空灵、美丽、圣洁。
爷爷、父亲、我,三代人都孕育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夏季的夜晚,森林中微光闪烁,万千萤火虫无声飞舞。家中的老房子后面,有一条从深山奔流而来的溪流,父亲常常把我背在背上,赤着脚,踩在浅浅的溪水中,从一丛芦苇走向另一丛,从一堆大石走向另一堆,夏日的清风吹着我的小辫和小花裙。我把脸颊贴在父亲的脸颊边,心里真是很快乐。有时我从父亲的背上跳下来,踩在溪流中那些白白圆圆的鹅卵石上,父亲拉着我的手,我们一颤一颠地走着。
我们不说话,萤火虫也不说话,河边的芦苇静静的,石头静静的,远方的树林静静的,黑色的大山也静静的。东山的月亮挂在山巅的树梢。它颜色金黄,圆圆的,像个香喷喷的大烧饼,仿佛只要爬上树梢,一伸手就可以摘下来。我坐在水边的鹅卵石上,把脚丫放进清凉的水中。月光之下,水中的小石头闪着晶莹的光。岩隙中的小鱼摆着尾巴,一群一群争先恐后地游到我这边,无数嚅动的嘴巴凑过来,轻轻地吸吮我的脚丫,痒酥酥、麻酥酥的,我忍不住咯咯咯地大笑起来。许是笑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溪水中的小鱼倏地四散而去,水面上一时微波粼粼,光斑闪烁。我听到树林与草丛中,好像有夜鸟扑棱翅膀的声音,有呜咽般的叹息声,还有什么动物正蹑手蹑脚行走的声音。片刻之后,大地重归宁静,小鱼们聚拢过来,萤火虫画着斑驳的光影,月亮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跃上了高高的天宇,笑眯眯地俯视着我们。
“爸爸 !爸爸 !这溪中的水是 从哪儿来 的呢 ?”我抓着父 亲的手掌问。“从深山的一个小泉眼里来的。”父亲说。“那它们又要流到哪里去呢?”“呵呵,”父亲笑了笑,放开我的手,把粗糙的大手放在我的脑袋上,“流向大河、大江,当然,还有更远的大海。”
一辆白色 的士闪着橙黄的灯光,从远处的黑暗中驶来,打断了我所有的遐想。坐上车,窗外月亮依旧清亮。一个小时之后,我将坐上一架大飞机,在万米之上的高空飞向另一个离我故乡更远的地方。啊!这儿的月亮,是咱们那儿的月亮吗?就是小时候和父亲看到的那个吗?我突然这么奇怪地想。
(指导教师:杨彩梅)
评委会意见:
与月亮的诗歌 篇10
星星离月亮很远,月亮好寂寞,孤单的.挂在天上,漫长的等待。
太阳是属于白天的,他永远都那么亮,有人们的陪伴,而月亮属于黑夜的自己,发出一点点的光线。是在努力证明自己的存在。
他远远得大大的,好像一块月饼,还像一个十几岁的姑娘,云朵在他旁边。
好像是位大地。皎洁的月光披上银灰色的轻纱,一直装点着它。
我一直看着月亮,它有时候圆,有时候像一轮小船。
我时常在想,月亮上面是不是有很多好吃的?
糖葫芦,QQ糖,面包,巧克力。
有时还在想,是不是吃一颗仙丹就可以长生不老。
它穿过云层,轻盈的步子,翩翩起舞的走在那路上,看到了嫦娥姑娘和玉兔。
凉凉的风吹了过来,轻抚着我的脸庞,我一下子惊醒了。
我看着天上的月亮和星星时隐时现,窥视着人间。
月亮的帽子 篇11
精彩导读
帽子店的老爷爷做的帽子非常非常漂亮、结实。来这边的人, 都买到了称心如意的帽子, 比如小女巫有了一顶“好棒的”女巫帽;无论风浪多大, 海盗船长的帽子都不会从脑袋上掉下来;魔术师和他的帽子, 简直就是一对配合默契的伙伴……
有一天, 忍不住“诱惑”的月亮也鼓起勇气, 来到老爷爷的帽子店, 要买一顶帽子。
可是, 看着月亮这个“庞然大物”, 老爷爷犹豫了, 因为他从来没有做过那么大的帽子!
那么, 满怀期待的月亮能否如愿买到帽子呢?
阅读小贴士
《月亮和六便士》与高更 篇12
一个富裕的证券经纪人,有着令人羡慕的家庭,正当盛年,在人生前途远大之时,突然抛弃了妻儿,离开伦敦,跑到巴黎去画画。他那些异乎寻常的、怪异的画作得不到赏识,没有市场。穷困潦倒把他逼到太平洋小岛塔希提。在那里,他和土著人和谐地生活在一起,画了许多以美丽的热带风光和黑皮肤女人的生活为素材的油画作品。这些作品后来都成了稀世之宝,可是它们的作者却悲惨地死在这个小岛上,没有等到他的天才被世人承认的那一天。
毛姆笔下这个落魄的艺术家是以印象派画家高更为原型而塑造的。可是,高更的妻子梅特却说,书中以高更为原型的主要人物思特里克兰德并不像高更。那么,现实生活中的高更和艺术化了的高更有什么不同呢?
高更并未离家出走
在小说中,毛姆把思特里克兰德的辞职画画写得很神秘——他只是给在乡下度假的妻子留下一封信,说:“我已决心与你分居,明晨我就去巴黎。我不回来了。我的决定不能更改了。”至于到巴黎去做什么,并没有说。思特里克兰德的妻子伤心之际,委托一位作家,即小说的叙述人,到巴黎去找他,才知道他离家为的是画画。
而思特里克兰德的原型高更并不是英国人,而是法国人,童年在秘鲁度过。17岁时,不顾母亲的反对,坚决要到船上当水手。6年间,他随商船和海军战舰跑遍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许多港口,最后做到了二等水兵。1871年,23岁的高更告别海上生涯,进入巴黎布丹公司做股票经纪人时,在公司同事、绘画爱好者史可夫的影响下。对绘画产生了爱好。1873年结婚后,这种爱好并未减弱,反而更加强了。他成了一名“星期日画家”,每星期都要抽出一两天时间,到他熟悉的一个画家的画室作画。他结识了印象派绘画大师毕沙罗、莫奈等人,认真听取了他们对绘画的看法,还得到他的妹夫、职业画家梭罗的指导。在参加过两次画展以后,1881年,高更的以自家女仆为模特的油画作品《裸体之观察》在印象派画家作品联展展出,获得赞誉。一位知名艺术评论家在有关这次画展的文章中谈到高更的《裸体之观察》说:“我不怕承认当代画家所作的裸体画中,没有任何一幅作品能真实地表现出如此激动的调子,还应当包括库尔贝派的画家们。”
这次成功使高更对绘画越来越痴迷。下班后,他经常不回家,到画家们经常出入的咖啡馆去闲谈,去画廊看画,去画室作画。后来,他干脆住到一位画家朋友家闲置的房子里,这里有一间宽敞的画室,可以让他尽兴作画。
1882年3月,高更又以他的几幅风景画参加了一次大型画展。可惜,这次的反响不大。一位记者在报纸上失望地写道:“看不出高更先生有丝毫进步。今年没有一幅画是有价值的。他不是像个平静的股票经纪人。他的内心总是焦虑地徘徊在星期日画家和专业画家之间。他若想保留一份安逸富裕的生活,就必须将绘画置于第二位;但是,他深信自己的才华不止于玩股票,而应该是个职业画家。”
永远做一个“星期日画家”,还是辞去证券交易所的工作,做职业画家,高更曾多次思考这个问题而始终犹豫不决。他很了解自己的妻子梅特,她追求的是富裕和安逸的生活,况且,他现在已是有了4个儿女的父亲,最大的才8岁,梅特还正怀着一个即将出生的,如果辞去工作没有了收入,生活陷于困顿,梅特和孩子们怎么办?他自己呢,过惯了富裕的生活,能经受得了穷困的考验吗?
在举棋不定之际,他想起莫奈曾经对他说过的话:“一个人要舍弃对一切世俗观念的眷恋,唯独钟情于绘画,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画家。”他想,或许艺术能使梅特超越庸俗的对物质生活的过分追求,领略生活的美;而孩子们,终究要长大成人,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不应该为了孩子们的生活而牺牲自己的追求。
经过激烈的内心斗争,他终于下定决心。1883年1月的一天,他神色庄重地对梅特宣布说:“我要辞去布丹公司的工作。我决定要做个职业画家了。”
虽然高更的这个决定令妻子梅特目瞪口呆,但是,他并不是像毛姆在小说中所写的那样,抛弃妻儿,到远离伦敦的巴黎去画画,而是并未离开他们一家生活多年的巴黎。后来,妻子梅特和孩子们回到她的老家哥本哈根,高更仍然和妻子保持通信,并一直盼望与妻子儿女重新团聚。而妻子虽然对他辞职做职业画家非常不满,并痛恨他这种对妻子儿女不负责任的行为,却从未试图和高更离婚。
高更的性观念
读过《月亮和六便士》的读者可能会记得,书中有一个滑稽的角色,通俗画家施特略夫。作为画家,他很平庸,可是却有着超常的艺术鉴赏力,在别人都不理解思特里克兰德的绘画时,他却独具慧眼,对之大加赞赏,称其为伟大的画家,并且在思特里克兰德身患重病、奄奄一息时,把他弄到自己家里,和妻子一起对他细心照顾,挽救了他的生命。可是,痊愈之后离开施特略夫家时,思特里克兰德却“拐”走了施特略夫的妻子。更可恶的是,随后他又抛弃了这个女人,致使她服毒自杀。现实生活中的高更是否就是这样一个可恶的坏蛋?在男女两性关系上,高更遵循什么原则呢?
高更的一生有过许多女人,但除了做水手时偶尔的几次外,大都是在他辞职作画、妻子远走哥本哈根以后的事。先是少年天才画家博纳尔的16岁的妹妹爱弥尔。这个娇小柔弱的美丽女子对高更非常仰慕,并有着和高更相似的经历:她不顾父母反对,离家出走,跟随哥哥追求绘画艺术。高更称她为“亲爱的小妹妹”,教她画画,为她画像,和她一起散步,给她讲新奇动人的故事和他的潦倒困顿的生活,并和她一起坠入爱河。这个天真而富于柔情的少女成了高更驯服的性爱小学生,任凭他在自己身上发泄他那强烈的、肆无忌惮的、无所禁忌的情欲。这种性满足还因触犯法律而使高更愈加兴奋,因为按当时的法律,诱骗不满18岁的少女发生性行为,应被判重罪。
在塔希提岛,高更几乎每天都要换个土人女孩与他同床,据说这是当地风俗,女孩以与远方客人共眠为荣。他很赞同原始的塔希提人不同于文明欧洲的对身体的观念。他在写给他女儿的《致爱伦娜的笔记》中谈到性观念时写道:“在欧陆,性交是男女恋爱成功后的结果。而在这儿,爱情则是性交之后的果实。究竟哪一种对?我们固有的观念认为,男人或女人交出身体是罪恶,这是值得重新思考的事。无论如何,创造生命总是可以被赦免的,那是世界上最美、最神圣的工作。它继承了造物者所创造的生命。无论男女……他们的天性是爱,一种奇特的爱,一种将自己完全奉献的爱。女人只有在完全给予的时候才有真正的自由,才会感到健康……”
高更所赞同的这种性观念是否正确很值得讨论:就像法国思想家福柯进行非常性体验染上艾滋病一样,高更也因过滥的性生活(有时他也到妓院去寻求性发泄)而染上梅毒,并最终导致死亡。
小说读者大概不会忘记思特里克兰德那个土著妻子,给他生了个儿子,并且一直陪伴到他死的爱塔,现实生活中的高更也确实有这样一个“爱塔”,那就是塔希提岛的土著女人泰瑚拉。高更和她初次见面时,她才十三四岁,但她的身体却像欧洲成年女子那样高大、健壮,胸部成熟丰满,皮肤光滑,举止柔美,性情含蓄,使高更为之心迷。她为高更烧饭、洗衣,陪他入浴,照顾他的一切生活起居,同时也做他的模特,成为他灵感的源泉。高更以她为模特画了《塔希提的妇女》、《白日梦》、《死亡之神的凝视》等作品。
一年以后,由于梅特独占了高更在巴黎画展的两三万法郎收入,高更手中几乎分文没有,加上营养不良、视力模糊等原因,高更不得不返回巴黎。泰瑚拉抱着孩子,流着眼泪,目送高更离去。高更心中并无内疚和担忧,他知道土著人没有妇女独守闺房的习俗,孩子会像公共财产一样在新的家庭中养大。
高更之死
毛姆让他笔下的思特里克兰德因麻风病而死,死前一年眼睛就瞎了。而其实,高更是死于梅毒。
1893年8月自塔希提回到巴黎后,高更出乎意料地得到了刚去世的叔叔留下的一万多法郎遗产。得到钱的高更忘乎所以了。他租了一间高级公寓,找到昔日情人朱丽特和他们的私生女,三人过起了舒服惬意的生活。此时的高更几乎成了一个花花公子,人们经常看到他漫步在巴黎街头,身穿印有黄绿颜色图案的奇异怪诞的俄式衬衫,蓝色夹克镶着珍珠钮扣,脚蹬黑色皮靴,戴白手套的手里拿着一根木把手上刻有一对交媾的裸体男女的手杖。
不久,高更又迷上了一位性感女郎安娜。他带安娜到法国西部布列塔尼半岛的古镇雅风桥。一天,当地人与轻视他们的安娜发生了冲突。在保护安娜、与当地人对打时,高更摔倒在岩石上,腿骨断裂。因长期营养不良和骨质老化,创伤难以愈合,连很多朋友都为他感到绝望,认为他的腿可能永远要被石膏绷带捆着,在床上度过余生了。安娜见此情景,再也不愿陪伴这个伤员,偷偷拿到高更的钱,独自一人跑回巴黎。
叔叔的遗产就这样在高更手中像流水一样消逝了,他也只能回巴黎再想办法。
但是,巴黎早就不是他的久留之地。文明世界的虚伪、冷漠和金钱第一的原则与他的本性格格不入,他向往的是远离文明世界的大自然和原始部落。半年以后,1895年2月,他再一次回到塔希提作画。仍然是每夜都有不同年龄的土著女人到他这里投怀送抱,有时甚至两三个女人一起到他住的小茅屋寻欢作乐。终于,惩罚找上他了,他染上了不治之症梅毒。每天,他必须在床上躺卧几小时,等双腿消肿,疼痛减轻,才能挣扎着起床下地,握笔画一会儿。不久,疼痛再次袭来,就不得不上床休息。他就这样在艰难的境况中完成了《神祗的日子》等作品。
1897年4月,高更突然得到一个噩耗:他最疼爱的女儿亚伦娜患肺炎而死。这对他的身心是巨大的打击。7月,他的病情加重,一次又一次的高烧使他的身体彻底崩溃了。他意识到自己离死不远了,想趁自己还能动,自己结束自己。
但在自杀前,他还要画一幅画,用以告别人世,告别亲友。这是巨幅油画,有故事情节,富于哲理,可与圣经画媲美:远处是海洋和绵延的群峰,河边的树林里,婴儿、妇女和老妪,展示了人生各个阶段和人的命运。他为这幅画题名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1898年2月11日,他带了毒药爬到山上,打算在他热爱的大自然的怀抱中死去。可是,上天还不想让他死——他带的毒药失效了。他求死不得,反而遭受了难以忍受的痛苦的折磨。第二天,他才能挣扎着爬下山去求救。
他在床上躺了两个多月。思前想后,他痛恨自己,怎么会做出这么懦弱和羞耻的事。他发誓,以后无论再遇到什么难以想象的遭遇,决不允许自己再动这样的念头。
从那时到1903年5月离开人世,是高更遭受病痛折磨最严重的5年,也是表现了他的坚强意志的5年。在这5年中,他不仅勤奋作画(如《胸部与红花》),准备画展,还写作了自传《之前,之后》,投书当地政府和报纸杂志,揭露法殖民当局在土著岛屿上横行霸道、欺侮土著人民的罪恶事实,力图唤起政府的注意,改善土著人的生活状况。可是,他这种为土著人伸张正义的举动却遭到当地政府官员的痛恨。他们诬告他歪曲事实,造谣生事,妄图煽动暴动。这种不实的指控竟得到法院的支持,1903年3月23日判了他5个月拘禁。
1903年5月1日,高更病情恶化。临终前,一位土著老人守在他床前。
消息传出,土著居民纷纷失声痛哭,痛惜失去了这位唯一为他们辩护,为他们争取利益和平等,也是唯一受到他们爱戴的白人。
高更去世后,他的油画、雕塑等作品在巴黎拍卖以偿还债务。他的最后一幅作品《尼加拉的瀑布》,仅售8法郎。
【与月亮的歇后语】推荐阅读:
太阳与月亮的课件08-18
与水浒的歇后语10-24
与气象的歇后语06-29
与动物的歇后语10-09
苏轼与月亮有关的诗句07-24
太阳与月亮的童话作文10-08
与林冲有关的歇后语07-03
与和尚相关的经典歇后语05-11
与老人有关的古诗歇后语10-23
读黑夜的月亮与星星有感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