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人员住宿管理制度

2024-10-10

外来人员住宿管理制度(通用12篇)

外来人员住宿管理制度 篇1

重庆丰盛环保发电有限公司 外来住宿人员管理规定

为了更好的为公司生产服务,为来公司安装调试设备、检修设备的外来人员提供更多生活上的方便,经公司研究决定,可经部门部长批准申请后安排在员工宿舍预留客房住宿。为此,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外来人员住宿必须由部门部长填写《外来人员住宿申请表》向行政部管理人员申请(请部长注明为免费房还是收费房),经宿舍管理人员查看客房情况后,在有空余客房的情况下,经由行政部部长核实签字后方可由宿舍管理人员通知物业人员安排住宿。

二、外来住宿人员住宿时,必须向办理入住的宿舍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身份证件及联系电话,实行登记入住,每个床位收取押金100元交予物业登记入住人员,离开时退回。工作结束离开时,需注销登记并结清住宿期间产生的住宿费用。室内物品若有缺少或损坏的,须照价赔偿。

三、外来住宿人员必须爱护室内设施,不得任意搬动、更不准损坏和拆改室内设施,否则照价赔偿;必须服从公司宿舍管理人员的安排和调整,按指定房间入住。保持室内清洁卫生,不准在室内外堆放垃圾,随地大小便、乱丢果皮、纸屑和乱倒脏物、禁止在房间内吸烟,严禁在墙上乱涂乱画。

四、外来人员住宿期间请注意节约用水、用电,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等浪费现象;室内严禁使用电炉和直插式电热器等大功率电器,不准私自接电线、插座,不准在室内煮饭菜。

五、外来住宿人员禁止宿舍内进行赌博及其它违法活动,凡是赌博,除没收赌具外,情节严重者,送交公安机关处理。

六、自觉保持宿舍安静,不得大声喧哗。

七、严禁男女混居一室或带异性到宿舍同居。

八、提高警惕,搞好防火、防盗工作,自觉遵守各项消防安全制度。严禁随意挪放消防灭火器,严禁在宿舍出口堆放杂物,禁止在员工宿舍范围内燃放烟花鞭炮,严禁将垃圾等杂物抛出窗外。

九、入住期间,保护好自己的贵重物品。

十、客房宿舍内如发生被盗,除保护好现场外,应在24小时内报告公司保安部门。

十一、住宿人员离开后,物业公司需及时清理房间。

十二、如有违反以上者,根据情节轻重,可对责任人予以警告、通报其所在单位及给予50~200元的罚款。

注:外来住宿人员房间费用为每人每天30元一个床位。

本制度从公布之日起实施。

重庆丰盛环保发电有限公司行政部 2016年1月18日

外来人员住宿管理制度 篇2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制定有特色的管理原则和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如果不加强组织机构建设,那就不能保障工作能落到实处,即没有人对此项工作带头来做,也没有人对此项工作产生的结果负责,此项工作就容易流于形式,这样就不能保证工作顺利完成,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要搞好高校外来人员的管理工作,高校就必须加强组织机构的建设,这样才能有人管,有人负责,有人落实。各高校外来人员管理的组织机构应由分管校长领导,校保卫处、人事处为管理职能部门,成立由保卫处、人事处和有关单位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外来人员管理小组,共同担负起管理外来人员的责任。组织机构建立后,高校还应制定有特色的管理原则和制度,这样在管理的过程中,才有理有据,才不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才会依法办事,依制度办事。外来人员的管理应实行“三级管理”、“两个结合”、“三个负责”的管理原则和制度,即保卫人事部门统一管理,聘用单位归口管理,外来单位自我管理;外来人员管理工作应遵循管理与教育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聘用,谁负责,谁容留,谁负责”的原则和制度。

二、管理要科学精细,把管理原则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管理外来人员,既要按规章制度办事,又要以人为本,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管理要科学精细,把管理原则制度真正落到实处,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1. 各单位、部门聘用的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实行聘用单位归口管理(即聘用单位指定专人对其聘用人员进行管理,并负责向校保卫处呈报聘用人员的变动情况)和派出所治安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措施。各用工单位、部门在招收外来人员后,及时向校保卫处呈报人员总数,提供人员花名册,督促外来人员办理各种证件,并协助校保卫处对外来人员进行清查。各用工单位聘用的外来人员由其本人到校保卫处办理《临时出入证》和《外来人员暂住证》,并缴纳一定的治安保证金。外来人员在校务工期间,违反法律、法规或学校的规章制度,除依法追究其责任,赔偿损失外,将扣罚其治安保证金,并责令其补齐,情节严重者建议用工单位将其辞退。

2. 对于在高校务工、居住的零星外来人员由保卫处统一管理。由其本人到保卫处登记并办理有关手续和证件,如办理《临时出入证》和《外来人员暂住证》,并缴纳一定的治安保证金。

3. 对于长期租借学校内部用房,从事经济活动的校外外来单位或个人必须制定安全制度,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物防、技防设施,纳入学校内部综合治理范围,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服从管理。

4. 对于各单位、部门计划外招收的非学历学生由招收单位统一管理,而且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入学后到有关单位和部门办理学生证;(2)各单位必须将所有学生的花名册报保卫处备案,并让每个学生认真填写学生登记卡报保卫处;(3)设立班主任和学生干部,指定专人负责学生的治安保卫、后勤生活管理工作,并将专管人员名单、联系地址、电话报保卫处。

三、有新区建设的高校,特别要加强对外包建筑工程公司务工人员的管理

高校由于房屋众多,需要维修和改进的房屋很多,而且随着各高校发展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的增加,需要修建大量的房屋,特别是有的高校为了谋求新的发展,进行新校区的建设,更是需要大批的建筑工程公司务工人员。对外包建筑工程公司务工人员的管理,各高校应实行治安责任制和经济担保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外包建筑工程公司入校施工必须同校保卫处签定《治安承包责任书》,并缴纳一定的治安保证金,治安保证金由校保卫处收取和管理。在入校一周内将外来暂住人员花名册报校保卫处,同时办理《外来人员暂住证》和《临时出入证》,并认真做好换证和补证工作,每月将人员增、减情况书面报校保卫处。按《暂住人口管理规定》如期缴纳管理服务费和上级文件规定的其他费用。保卫处也要有专人负责建筑工程务工人员的管理,随时检查务工人员的生产和居住安全。

四、加强责任感,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进行管理

高校分管校长、保卫人事部门管理干部、聘用单位管理干部、外来单位干部,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工作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外来人员个人负责的精神来对待。只有这样,才能把学校的外来人员管理好,外来人员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有关部门应及时处理,依法维护,使用外来人员的单位应当依法做好外来人员的劳动保护工作。外来人员发生工伤事故时,用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或合同)做好善后工作。校保卫处应会同有关部门,经常组织检查外来人员的情况,对治安管理好,未发生治安、刑事案件和违纪人员的单位给予表扬或奖励,对治安管理差,经常发生案事件的单位,除给予通报批评外,还要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日益多样,如信息网络技术。在外来人员的管理上也应采取现代化的手段,结合校园网和办公自动化,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如在网上建立外来人员情况登记,并建立相关的数据库,而且可以资源共享,即外来人员只需在保卫部门登记,然后由保卫部门把外来人员的相关信息发布到相关的网络上,其他如人事部门、校领导、用工单位就可以直接查到相关信息了。这样可以简化工作,相关部分可以相互利用资源进行管理,提高效率。而且各高校还可以开发相关外来人员管理的软件,为学校和社会提供多种类、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

城市管理应尊重外来人员 篇3

近年来,“逃离北上广”成为社会热点现象,引发各界关注。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大量外来从业人员撤离,到二三线城市落脚寻找发展机会,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生活压力,二是工作压力,三是城市排斥。在这样的背景下,逃离北上广现象,事实上传递的是外来从业人员在中国一线城市生活工作不堪重负和遭遇城市管理歧视的问题,这使得他们缺乏归属与安全感,也看不到未来和希望。

逃离北上广为什么会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现象?这主要与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特征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社会发展滞后,与人口流动相配套的社会管理体制没有及时建立起来,使得经济发展起来了,人口也流动起来了,但是城市管理还是堡垒式的封闭,忽视了对外来从业人员的接纳。同时,发达的一线城市是人口流向的洼地,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大量人口流进,而现有的城市管理准备不足,认识不够,只能采取简单的限制措施,以前是限制落户,现在是限制购房购车,很具有计划经济时代城市管理的特征。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年来市场化入侵民生领域,导致住房、教育和医疗费等大幅上升。

但是,因在一线城市生活工作压力大,导致大量的外来人员撤离北上广到外地寻求发展机会,无论是从客观还是主观因素来看,这样的结论都不成立。

一方面,北上广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其发展机会与空间也是最多的,这对外来从业人员有巨大的吸引力。只要有发展机会与空间,外来从业人员就会不断流进,这一趋势不会因生活工作压力大而改变。

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向城市集中尤其是中心城市集中,是客观规律。北上广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辐射全国,必然会涌入大量的外来人口,这一现象不会因为政策控制而改变。事实上,一直以来一线城市就制定了控制人口的目标,但是这些目标都以失败告终,城市人口并没有被控制住,而是不断突破。所以,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出现外来人口撤离,不符合规律。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中心城市的生活与就业面临的压力都会远远大于其他地区,但是没有因此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撤离现象。

所以,逃离北上广现象,更多是一种社会心理的渲染,表达了外来从业人员对现实不满的情绪。这种不满一是工作压力,二是生活压力,核心则是对未来的危机与不安全感。这些问题的核心则是城市管理与社会体制的滞后与不畅。

事实上,虽然面临生活与工作的压力,但是多数外来从业人员依然选择继续留在北上广。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管理继续排斥他们,意味着对于那些期望留在北上广生活工作的外来从业人员而言,梦想与现实存在着鸿沟。

经济发展追求效率,社会建设侧重公平。一直以来,北上广引领中国发展方向,在城市接纳方面,更接纳的是与城市定位相关的少数外来高端人才,而对于大多数外来人员而言,则处于城市管理的边缘。但是,不可回避的是,今天城市管理面临诸多矛盾与问题,主要是集中在这些弱势群体身上。所以,解决外来人员的同城待遇,不能仅仅算成本账,亦要算算收益和公平问题。外来从业人员为北上广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城市离不开他们,则必须考虑如何尊重他们、接纳他们。因此,在控制城市人口规模的背景下,一线城市如何对待外来人员是创新人口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外来人员住宿管理制度 篇4

为了加强施工人员生活区的消防保卫工作、行政管理,杜绝火灾事故、治安案件、刑事案件、杜绝食物中毒及传染病流行和各类违章行为的发生,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消防保卫、行政管理工作法规、规章及总承包部相关文件规定,特签订本责任书,强化责任制的落实。责任书实行目标考核、现金保证、奖惩兑现。

一、责任目标

杜绝火灾事故;杜绝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和政治破坏事件;杜绝食物中毒及传染病流行;杜绝一切违规、违章行为。

二、保证金

1、住宿单位住宿期内向总承包部交纳安全保证金3万元。

2、保证金以现金或支票形式交到总承包部财务部,在签订责任状三天内交纳完毕。

三、住宿单位具体责任

1、住宿单位从住宿使用之日起,全面负责本单位住宿使用的区域的消防、治安、行政管理工作,所辖施工区域、场地,因违章发生刑事、治安案件、火灾、食物中毒及传染病流行,应立即报告总承包部,总承包部将根据事故情节轻重,会同有关部门协同处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及事故责任由乙方承担。殃及周边单位或人员财产损失,由住宿使用单位负责补偿。

2、住宿单位的现场经理是消防、治安、行政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住宿单位应建立施工人员住宿区消防、治安、行政管理机构,必须配备业务精、能力强、标准高、有责任心的消防、治安、行政管理专职管理人员和昼夜24小时的消防保卫巡视监督人员,具体负责施工人员住宿区的消防、治安、行政管理的安全管理工作,施工人员住宿区要按班组划分区域明确消防保卫安全责任人,且戴袖标上岗进行监督管理。

3、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逐级消防、治安、行政管理责任制,制定住宿区消防、治安、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并采取严格有效的手段使其严格履行本岗位职责,规范住宿人员的行为。

4、施工人员住宿区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消防、治安、行政管理规定,宿舍内严禁使用一切易燃可燃材料作分隔。

5、认真组织学习总承包部“危机事件应急预案”、“施工人员住宿区火灾事故应急抢救专项预案”,制定本单位的施工人员住宿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治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防疫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及落实预案的有效措施;成立义务消防队,并对灭火应急预案和人员疏散预案进行演练。

6、严把住宿人员素质关,杜绝治安重点人、政保重点人、未成年人、伤残、聋哑、痴呆等人员进入住宿区,严格施工人员实名制,施工人员必须凭《出入证》进出住宿区,宿舍内设置床头卡,主动接受管理人员监督查验;使用单位要对入住住宿区的施工人员,进行消防、治安、行政管理知识教育和培训,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做到不经教育、不入住使用。

7、保证灭火器材及应急器材的资金投入,各住宿房间配置ABC干粉灭火器2-4具、消防桶一只,消防桶盛水量不少于50公升;保证灭火器材灵敏有效,禁止挪用、损坏灭火器材、设施;各住宿房间须配备2只的强光手电,用于紧急情况下的灯光照明指示灯引导疏散。

8、根据本单位的住宿区域实际情况,设置足够的应急疏散逃生通道、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禁止在施工人员住宿区临时消防疏散通道上堆物、挤占临时消防疏散通道,必须保持疏散通道畅通。

9、施工人员宿舍严禁使用除必要的照明、手机充电以外的任何用电设备,宿舍内严禁乱接乱拉电源线或改动电气设备,禁止连接使用转换插座。

10、宿舍内不准存放易燃易爆、可燃材料、剧毒放射物品及强腐蚀化学物品,施工人员禁止携带存放管制刀具,宿舍内严禁使用电炉、电褥子、电饭锅、电磁炉、“热得快”等电热器具,禁止使用煤油炉、火炉、液化气炉烧水做饭,禁止使用汽油、稀料等易燃易爆液体擦洗衣物,禁止动用明火,遇到停电使用蜡烛照明时,一定要把蜡烛放在不燃物体上,人离开或来电时要立即熄灭。

11、施工人员住宿区宿舍内设吸烟区、烟头桶,施工人员可到吸烟区吸烟,烟头要及时熄灭并掷入烟头桶内,严禁乱扔乱放。

12、住宿人员不准引带闲杂人员和不法分子在宿舍内玩耍,不准留宿外来人员,家属及儿童禁止进入住宿区,严禁赌博、酗酒,张贴淫秽画,看黄色淫秽书籍,听淫秽歌曲以及男女混居,打架斗殴等违法、违纪活动。

13、个人要保管好自己现金票证,信用卡,现金要随身携带或存入银行,宿舍内禁止存放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贵重物品可由统一、专人保管防止丢失被盗。

14、住宿人员要自觉遵守作息制度,不要大声喧哗,收听收音机时,不得影响他人休息。

15、严禁在地上广场上晾晒衣物、被褥,扎堆打牌,躺卧露宿;严禁在住宿区、地上广场上乱涂乱画,随地大小便、乱倒脏水,乱扔生活垃圾、纸屑,住宿区生活垃圾要设专人打扫;严禁破坏住宿区、地上广场上的公共设施,如监控摄像头、消防设施、安全标识、通风管道、草坪等。严禁在住宿区停放车辆。

16、爱护住宿区内的一切设施,如有损坏要按价赔偿和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

17、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各使用单位要迅速启动人员疏散预案和灭火应急预案,立即扑救和疏散,及时报警。不得不报、迟报、谎报火警,或者隐瞒火灾情况。火灾扑救后,及时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并如实提供火灾事故情况,未经公安消防机构许可,不得进入、撤除、清除火灾现场。

18、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的未遂事故和违规违章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并予以曝光。

四、奖罚条款对违反施工人员住宿区消防保卫相关规定的行为,总承包部将依据《施工人员住宿区消防治安行政管理规定》进行处罚,对符合奖励条件的进行奖励。

五、附则

1、本责任书作为单独考核分包方项目部的指标和奖罚,确保履行消防治安行政管理责任。

2、住宿项目部缴纳保证金作为入住的前提条件之一,不交抵押金不得入住。

4、本责任状一式2份,双方各一份。

5、本责任状由总承包部安保部、综合办负责解释。

总承包部项目经理:住宿单位现场经理:

年月日年月日

学校外来人员管理制度 篇5

一、随访者一般应事先与被访者电话联系,征得被访人在校并有时间同意接待,同时出示有关有效身份证件并填写好会客单。

二、校外机动车辆不准进校园,必须进校的汽车应按规定路线限速行驶,并按指定地点停放,禁止鸣笛。车辆安全自负。上级领导,机关来校检查指导工作,参加有关会议等乘坐的车辆,应由校务办公室提前通知门卫放行,在指定地点停放。

三、新闻记者来校采访,必须持有记者证和采访介绍信,门卫要事先报告校务办并由校务办报告校长室出面接待。其他人员一律不得私自接受采访。

四、在学校上学、放学高峰和重大活动时期门卫负责对进出校门的人员和车辆进行管理和疏导,保持大门的整洁和畅通。

五、携带物品出校门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携带贵重物品出校门,必须有校务办公室或总务处开具证明。

2、基建施工单位携带施工设备工具出校凭施工单位证明,携带施工材料出校门凭总务处证明。

3、外校人员进校登记时须注明携带的贵重物品,离校时经门卫核查无误后出校。

4、发现证物不符等可疑情况,门卫值勤人员有权将所带物品扣留。报保卫部门处理。

六、食堂送货车在上学、放学的高峰时间段不准进入。严格阻止推销员等外来无关人员进入校区并不允许在校门口设摊。制止收废品者、捡破烂者、小商贩和其它闲杂人员混入校园。

外来人员登记制度 篇6

为了更好地加强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特对外来车辆、人员进行登记、现将有关登记制度如下:

1、门卫工作人员要忠于职守,始终保持警惕性,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坚决按制度办事。

2、外单位车辆入校前,必须说明情况,由门卫工作人员决定是否予以放行。无论何时,不允许骑自行车进出校门。

3、凡外来人员进校,门卫必须仔细询问,如允许进入必须登记,严禁闲杂人员入内,严防有人进内扰乱秩序。

4、学校物资出门必须查对登记,特别是外来人员带物资进出校门,一定要询问仔细并进行登记。

5、发现疑问,及时报告有关领导。

一、进出人员证件查验制度

1、非学校教职员工进入学校,应主动向学校门卫人员出示表明身份的相关证件。

2、学校门卫人员应认真查验进入学校的外来人员的相关证件,严禁不明身份人员进入学校。结束来访时,门卫人员应向来访人员问询,情况正常方可让其离开学校。

3、对拒不出示证件或不能证明其身份的外来人员,学校门卫人员有权拒绝其进入学校并做好解释工作。

4、在上课期间,学生确因特殊情况需出校门时,必须班主任老师的确认(签字同意的请假条或当面确认),学校门卫人员查验后方可放行并做好登记。

二、外来人员入校登记制度

1、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必须在学校传达室进行登记,写明来访对象姓名、来访事由、有效证件号、联系电话等情况,经过与有关成员内线电话联系同意后方可进入。

2、对拒不进行登记的外来人员或登记内容与事实不符的,学校门卫人员有权拒绝其进入学校并做好解释工作。

三、车辆准入放行制度

1、学校在正常教育教学工作期间,应关闭好校门,严禁机动车辆进入学校。

2、上级视察工作或确因工作需要进入学校的车辆,需经学校领导同意后,在门卫人员的引导下停放到指定地点,禁止鸣笛,限速行驶,确保师生安全。

3、上、放学时间,值周行政、值日教师、保安员在校门口维持秩序。

4、家长有事找学生的,凭有效证件在值班室的来访登记本上登记后领取“来访证,等待下课后再去见学生。

5、学生有事不能上学,家长应及时与学校联系,并向班主任请假。

6、各班建立学生基本信息登记表。

大隗镇第一初级中学

2013年2月 大隗镇第一初级中学学校巡逻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和学校的各项安全保卫制度及措施。

二、加强组织纪律性,增强工作责任感,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

三、严格巡逻值班时间,本着“眼勤、眼明、脑灵”进行工作,巡逻中做到细查、细看、多听、多记、高度警惕。若在巡视中对可疑人员未进行盘查、清退,致使校园内发生重大失窃案件,要进行责任追究。

四、做到定时检查四周环境及各楼层的安全情况,切实做好治安保卫工作。

五、配合门卫工作制度,加强外来人员的登记检查询问工作。

六、夜间值班要检查各办公室门窗是否关好,以免发生意外。

七、巡逻中发现嫌疑人员时,有权进行查询、盘问;发现可疑物资时,有权进行查验、扣置。

八、巡逻人员在值勤时应佩戴巡逻证,以表明身份。

九、巡逻人员应文明执勤,秉公执法,规范行为,严守纪律。

大隗镇第一初级中学

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现状研究 篇7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制度

外来务工人员作为我国流动规模最大的一个群体, 由于城乡分割制度的特殊性, 使他们的医疗保障问题长期以来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 现今已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郑成功教授在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分类及其相应医保需求的研究中指出, 针对不同外来务工人员不同层次的医疗社会保障需求, 要根据其需求与目前的条件, 按照分类分层保障的原则来提供相应的医疗社会保障。探索建立适合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制度, 使他们能够“病有所医”, 健康得到应有的保障, 医药费能够得到及时报销变得刻不容缓。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的界定。

所谓外来务工人员, 一般是指从外地进入本地城镇就业, 但并不具有就业所在地户口的劳动者, 其中最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在城镇从事着多种多样的工作, 大多在企业中从事简单体力劳动,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习惯将他们称为“农民工”。他们并未脱离农村而又暂时离开土地进入城市 (或城镇) 从事相关职业, 通过劳动取得工资收入, 他们已成为我国社会一个独特的、人数众多的社会阶层。

(二) 研究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方式获得样本, 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式调查, 询问其个人基本信息、经济状况、社会医疗保障状况、患病情况、医疗费用负担等问题。本次调查的范围是宿迁市三县两区, 分别是宿城区、宿豫区、沭阳县、泗阳县以及泗洪县。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289份, 其中有效问卷287份。通过SPSS专业统计软件对问卷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

二、宿迁市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现状

(一) 参保率低, 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小。

2009年至2012年三年间宿迁市外来务工人医疗保险平均参保率只有22.8%, 这与城镇职工90%以上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率形成鲜明对比。在287分卷中, 只有宿城区和宿豫区两区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了60%以上。三县区覆盖率均没有超过50%。

(二) 外来务工人员保险意识欠缺, 参保意愿不足。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 在287名被调查人员中, 每年主动体检的人数仅占28.38%, 愿意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人数仅占30.1%;听说过或了解医疗保险的占70.70%, 没有听说过医疗保险的占29.30%;愿意参加医疗保险的占41.35%, 不愿意参加医疗保险的占58.65%;有医疗支出计划的占24.29%, 没有医疗支出计划的占75.71%;灵活就业人员在务工所在地参保率不到总参保人数的10%。

(三) 外来务工人员支付医疗保险费用能力不高。

外来务工人员经济相对不富裕, 支付医疗费用能力较差。调查结果表明, 外来务工人员即使有医疗需求, 也会把医疗费用压缩到最低。在被调查者中, 生病之后自己去药店买药的比例占到58.31%, 去医院看病的占到32.52%, 休息的占6.30%。在生病不去就诊的被调查人员中, 因费用顾虑不去就诊的比例占44.12%。费用支付能力是影响他们是否选择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最主要的因素。

三、宿迁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 理念方面的缺陷。

理念方面的缺陷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 当地有些政府主管部门认为政府承担本地居民的社会保障的负担已经是异常沉重了, 无力承担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且承担外来工社会保险必然增加企业的人工成本, 进而会影响本地区的投资环境, 削弱本地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因此, 对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普遍不重视;二是企业, 如果全部为职工缴纳医疗保险费, 企业每年要为此支付很多资金, 企业担心成本增加会降低竞争能力, 千方百计逃避参保;三是外来务工人员自身, 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外来务工人员由于经济所迫, 首先选择的是获得工作, 维持生计, 为此他们会主动放弃其他权益, 甚至认为社会保障是寻找工作的障碍。

(二) 制度方面的缺陷。

以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为标志的城乡分割局面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并阻碍着宿迁市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当前的许多社会权利, 都是以公民的户籍为享受依据的。一部分的外来务工人员徘徊在农村和城市之间, 基本被排斥在宿迁市社会保障体制之外, 与户口所在地居民有着截然不同的待遇标准。由此, 也导致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出现了“三元结构”, 城镇职工享受有财政补贴兜底的医疗保险制度, 本地农民享受保障能力较弱的合作医疗制度, 绝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成为完全自费医疗群体。虽然政府部门进行了一些改革, 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使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得到改善, 致使绝大部分外来工事实上仍被排斥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之外。

(三) 法制方面的缺陷。

我国社会保险立法严重滞后于社会保险的需求, 《社会保险法》直至2010年7月1日才出台, 在立法滞后的同时, 现有法规执行不到位, 政府行政手段等社会保障刚性制约明显缺乏。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没有强有力的强制措施, 一些既有的法规也很难得到贯彻落实。在被调查的287名外来务工人员中, 65.7%的人员反映他们的单位没有给他们缴纳医疗保险。

四、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议

(一) 提高认识, 正确对待外来务工人员。

完善现有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的制度, 应着重从思想方面入手。针对地方政府、企业对实施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制度会增加劳动力成本及丧失竞争优势问题的忧虑, 应从提高他们对医疗保障重要性的认识入手, 着力转变观念, 切实尊重和维护外来工的基本权益。对于现代经济来说, 人的健康、能力、知识等人力资本的提高,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制度, 显然有助于保护人力资源、改善劳动力整体素质, 进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 建立合理的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险制度。

必须依据人口结构、经济条件等客观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险参保办法。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的人口结构和流行病特征, 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险应该以保障重大疾病为主。这是因为, 外来务工人员以中青年为主, 年龄结构较轻, 患病率普遍追低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且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难以抵御重大疾病风险, 一旦患重病, 就有可能陷入倾家荡产的绝境, 或者是被迫放弃治疗。因此, 应当集中资金解决大病医疗保险问题。

依据不同的人群, 采取相应的医疗保险办法。对于那些职业稳定、有固定收入的外来务工人员, 应采取和企业一同缴纳保险金的办法, 强制性参保, 且以企业缴纳为主。而对于那些职业不稳定、也无固定收入且流动性较大的自由职业者, 应以自愿为原则, 鼓励参保。同时, 政府和社会有关公益机构在资金上应当给予一定的帮助, 以此减轻企业外来人员的经济压力, 尽可能地提高参保率。

适应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 医疗保险服务要提升到更高的层面。外来务工人员在用人单位之间的频繁迁移, 对医疗保险管理和办理等提出巨大挑战。针对异地就医, 要求医疗保险体系网络化管理, 建立起统一的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体系和管理办法, 并允许参保资格在省内自由转移, 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在省内流动时的参保资金、档案等的转移问题。

(三) 加快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立法。

为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切身利益, 应着眼于社会保障事业的长远发展, 从立法层面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 同时要注意到单纯要求进城务工人员提高法律意识远远不够, 针对雇主不为外来务工人员缴纳社会会保险, 政府要采取相关的惩治措施, 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各种类型的劳动力均应平等地参加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

参考文献

[1]姚华松, 许学强, 薛德升.中国流动人口研究进展[J].城市问题, 2008.6.

[2]徐真真, 蒋虹丽.上海市外来就业人员医疗保障的现况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 2011.14.

[3]李小洪, 任建萍, 徐玮.杭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医疗费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预防医学, 2007.20.

[4]陈丽萍.CHEN Li-ping对外来务工人员医疗卫生保健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9.1.

[5]李孜, 杨洁敏.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模式比较研究——以上海、成都、北京、深圳为例[J].人口研究, 2009.3.

外来务工人员犯罪成因 篇8

因“情”而犯。外来务工人员往往抛妻别子,背井离乡,到外面去打工养家糊口。在外打工过程中特别渴望情感和心灵的慰藉,容易滋生婚外情,如果处理不好感情纠纷,很容易诱发刑事案件。

因“盲”而犯。外来务工人员多出身贫寒,为了经济目的而到城市务工,所受教育有限,往往只有基本的是非道德观念,而不了解法律,有的甚至是“法盲”,容易触碰法律的红线,而自己尚不知為犯法。

因“薪”而犯。薪资纠纷是引发外来务工人员犯罪的重要导火索,一些个体、民营和外资企业无视劳动合同,为了利益最大化,经常克扣、拖欠工人工资,或是强迫工人劳动,甚至体罚工人,进而造成劳资关系紧张,有的纠纷不断升级,从而引发刑事案件。

因“工”而犯。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环境一般比较差,其所在单位的工作管理制度一般也不健全,工作监管程序也不很规范,加之缺少必要的劳动安全保护措施,导致有的从事特种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工作中发生了重大安全事故。

因“交”而犯。外来务工人员到外地务工,在与当地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如果缺乏为人处世之道,不善于与人沟通,不能与人和谐共处,很容易引发各种矛盾,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因“害”而犯。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由于法制观念淡漠,在生活压力和物质利益的巨大诱惑下,为了迅速摆脱生活困境,干起了“黄、赌、毒”买卖,陷入犯罪泥潭不能自拔。

外来进修实习人员管理制度 篇9

1、医院进修工作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由科教科具体安排实施,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自行接收进修人员。

2、进修人员必须具备国家承认的正规学历,大专毕业一年以上或同等学历或中级职称,从事本专业工作一年以上。医师具有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护士具有护士执业资格。

3、来院进修须持单位介绍信,由科教科审核同意,进修人员填写《进修审批表》,安排入科学习。学生实习,由校方联系,带学校实习证明,由科教科统一安排。

4、进修期间所需的服装及听诊器自备。

5、进修、实习人员必须遵守医院和科室规章制度、进修时间、进修科目不准自行调换,进修期间不安排休假(法定节假日除外),一般不准请事假,特殊情况报请科主任和科教科批准。

学校外来人员疫情管理制度 篇10

1、在疫情结束之前,校园实行封闭管理,学生不得出校园;如有特殊情况须经过系、学生处负责人和校防控办批准并报保卫处备案。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2、教职员工凭出入证进出校门,要戴口罩,并进行扫码登记(个别不会扫码的员工,须手工填写),测量体温(其中乘坐班车的教职工在班车上完成体温测量),符合标准后方可进出校园。

3、日常食堂、商店、快递人员送货时,或学生家长送物品,须停在校门外等待校内人员领取。

4、学校基建及项目施工人员和车辆,要由分管部门统一提前报校防控办批准并报保卫处备案,方可进入校园。

5、封锁校园西门,禁止行人和一切车辆进出。西校区大门仅许基建项目、食堂、物业、商店员工及车辆凭通行证进出,要求人员戴口罩,测体温,扫码登记;食堂、商店、物业、基建项目的车辆不得进入东校区停放。

6、教职工、食堂、商店和临时施工的机动车辆须凭校园车辆通行证和人员出入证进出校园,保持车身整洁,同向整齐停放,并将通行证摆放在左前挡风玻璃处。

7、校园公共区域行人及员工要戴口罩,保持适当距离,不许扎堆聊天。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感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语感语感的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叶圣陶先生认为:“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可见,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感。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它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语言感受能力的形成。

一、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感缺失的原因

首先,教师的语文素养缺乏示范性。“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高境界的追求,要求老师有较高的语感素养。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学阶段大多就读于办学条件比较差的私立小学,任教老师的语文素养普遍不高。他们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往往缺少关注和培养,对于学生语文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够重视,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感能力弱也就在所难免了。

其次,语文课堂教学不重视语感的培养。语文课堂教学普遍比较沉闷,存在“四重四轻”现象,即重知识轻能力,重任务轻目标,重问答轻朗读,重书面作业轻语言表达,在作业过程中又重布置轻订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语文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语言表达能力相对也比较欠缺,自信心也欠强,再加上接近青春期的孩子本身也不像小学生那样喜欢表现自己,因此,课堂上大多不大愿意发言。教师一旦对这种现象不加改善,听之任之的话,到最后就会演变成老师的“一言堂”。“语感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样,长期的沉闷的课堂会弱化学生语言的表达,影响学生语感的养成。

再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课外阅读量少。由于受经济条件、意识形态及思维习惯的影响,这些家长往往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因此往往除了课本和练习册,这些孩子不再有其他的课外书,更别说名著了。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孩子“腹中诗书少”,长期缺乏课外阅读的滋养,“语感”这棵树就长得弱小枯萎。

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佳时期,因为这些孩子思想上比小学生更成熟,有了培养语感的基础。如果不好好培养他们的语感,他们将会失去语文素养培养的最佳时期。

二、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感的培养

(一) 教师要加强“语文教学思想的改造”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毛光伟在《语感──语文教学的支点》一文中提到:“语感的培养不是教学方法的更新创造,也不是教学模式,而是对影响人们多年的通过语言知识传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话写作的旧‘语文教学思想的改造。”

所以,教师首先要重视语感教学,课堂语言力求做到准确、简洁、形象、生动,给学生以示范性;同时要敏锐地捕捉学生语言中的问题和不足,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指导。其次阅读教学中要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启发学生独立阅读,动手、动口、动脑,增强学生语言的感知力。最后要加强学生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语言是思维的直接体现,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首先要进行正确地朗读课文和理解语音语义的训练,这是培养语感的最基本的训练。

(二)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丰富语感

1. 在朗读中感受语感。朗读是感受语言、培养语感的最直接手段,它犹如一条潺潺流动的河流,使语感源源不息地生成。通过朗读可以把文字转化为声音,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首先要注重教师的示范朗读。其次要重视朗读技巧的教学,注意语音轻重、停顿、语气、语速和语调,做到准确地表达情节的内涵和人物的情感。再次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根据文章的基调和情感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尽可能融为一体,使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浸润到自己的内心深处,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使进语感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 在品读中习得语感。(1) 熟读精思,在理解中领悟。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是语言推敲、体悟、内省的言语实践过程,教材中那些经典的作品,其语言都是经过作者精雕细琢的。教师只有切实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上下功夫,特别是抓住作品中那些重点的、关键的精美词句,进行揣摩、比较、欣赏,学生的语感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2) 物我交融,在想象中感悟。没有想象就没有深切的感悟。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于有字处想无字文”,走进作品所描述的具体形象的世界中,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达到深刻的把握。

3. 在诵读中提升语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所以诵读能激发语感,积累语感。

中国古典诗词的韵脚、韵律,流淌着音乐的旋律美,最适宜诵读。为了增强学生的诗书气,我和学生约定,每日“同背一首诗”。这些诗从熟悉的选起,逐步增加新诗。练习背诵的时候,教给学生诵读的技巧,先让学生在诗句中找出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句子的停顿等等,做上不同的记号,再进行诵读,从中感悟诗歌优美的语言、节奏。就这样读着、背着,学生慢慢就喜欢上了背诵,再也不把背诵当成一种负担,而是当成了一种乐趣。

4. 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感。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课外阅读量不足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开展和学生“共读一本书”活动。我先提供一些名著的书目,让学生选派代表找到这些书先浏览,由他们向大家汇报浏览之后的感受,确定意向。然后确定本学期的读书内容,大家自由阅读,撰写读书笔记,班级里定期组织交流。对于家里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我尽量通过各种途径为他们借书,或者同桌轮流阅读。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积累明显丰厚起来,开始有书卷气了。

(三) 帮助学生在听说中发展语感

“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而是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说”是发送信息最常用的手段,“听”和“说”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要在听说中发展学生的语感,首先要在课堂中创设学生会听、敢说的民主、和谐、愉悦、信任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生活积累被充分激活,思维处于积极紧张的状态,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自信心得到建立,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教学中,我经常利用碎片时间,开展听说练习。如“每日一句”“每周一读”。要求学生每天到校后跟同桌说一句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话,可以是新闻、趣事,也可以是随感、联想。要求声音响亮,句子说完整,表达一个清楚的意思。在每周的班队活动课前五分钟,由轮到的小组负责向大家读一段名人名言或经典段落,进行美文欣赏。其他同学听了以后谈听后感,讲讲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接收完整、优美的语言,经过大脑的加工后,对听到的美文进行评价,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对这样的听说练习兴趣比较浓厚,经常地进行这样的练习,学生慢慢地就变得敢说、想说、能说了,语感能力果然也得到了较快的提高。

(四) 指导学生在写作中锤炼语感

积累如吸气,运用如吐气,吸的气越充盈,吐出的气才会越绵长。积累很重要,但光有积累还不够,还要对积累的语文素材进行吸收、加工、运用,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想象,对语言材料进行重组、品评、鉴赏,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所以,教学中还应该做到以说促写锤炼语感。这是语感培养的高级层次。教学中我经常采用的写作方式是摘写、仿写、改写、扩写、续写。

外来人员住宿管理制度 篇12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家长,学校合作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笔者在天津市西青区某小学实习时发现,这所学校一共有546名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竟高达246名,占全部学生的45.1%。与天津市本地孩子相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放学后经常逗留在学校,等待家长或未放学的高年级哥哥姐姐带着他们回家。这些孩子的家长多从事司机、装修、保洁、建筑、经商等工作,工作时间不固定,没有时间接孩子,孩子的作业经常不完成或者做的不是很好。家长也很无奈, 除了没有时间,文化水平也不高,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更不用说与学校合作对子女进行教育了。笔者试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家校合作的解决策略。

二、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天津市西青区一所小学的外来务工人员家长。笔者共发放问卷183份,其中外来务工人员86份,有效问卷82份,回收率95.3%;天津本地人口88份,有效问卷85份,回收率96.6%。

该小学是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的村小,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3个教学班,2013年9月,该小学新校舍竣工,更名为某大学附属小学,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以及标准的运动跑道、篮球场、计算机房、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在此之前,学校所有教学用房都是平房,操场也只是一大片空地。

由于这所小学处于城乡接合部,生源主要是学校附近村庄的孩子以及外地来津在附近务工人员的子女,大多来自安徽、河北、山东、河南、黑龙江等地。

这些学生的父母大多从事装修、建筑、清洁、司机、操作、经商等强度大、时间长的工作。在回答 “您觉得影响您参与学校教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 绝大部分父母坦言工作时间长已成为影响其参与学校教育最主要的原因。也有部分家长表示是由于自己缺乏合作意识 (如表1)。

他们的学历一般比较低,在参与调查的86名父亲中,有73名是初中或小学及以下学历,占总数的84.9%;84名母亲,有74人是初中或小学及以下学历, 占88.1%。由此可见,在教育子女方面,外来务工人员不仅存在没有时间的问题,还存在教育知识不足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该所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对家校合作必要性的理解、合作的愿望、职责意识、合作方式及沟通时间、沟通内容、沟通频率等,家校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外来务工人员家长与学校合作现状的调查结果

笔者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达到半数的小学在家校合作方面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得到如下结果。

(一)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子女数

外来务工人员多来自河南、河北、山东等比较落后的农村,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观念落后,18.60% 的家庭有一个子女,45.35%的家庭有两个子 女 , 29.07%的家庭有三个子女,6.98%的家庭有三个以上子女。子女多,开销就大,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这就直接导致对子女的教育时间减少,家校合作就更加困难。

(二)外来务工人员家长对家校合作必要性的认识

家长的支持是积极开展家校合作的基础。包容理论认为,家长和学校都有责任为孩子提供充分的教育资源,父母深知自己孩子的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知识,父母与教师充分沟通将会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业的发展。通过图1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家长对家校合作开展的必要性认识比较充分。

在图1中,有77.9%的家长都认为家校合作对促进子女健康成长非常有必要,只有1.16%的家长认为没什么必要。同样,在回答“您认为教育好子女是谁的责任”这一问题时,有86.05%的家长认为家长和学校责任一样大,只有4.64%的家长认为学校责任更大。 这充分说明,绝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家长对家校合作的必要性有充分认识。

(三)外来务工人员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意识

黄河清在《家校合作导论》一书中指出,有人认为,家校合作只是家长去配合学校工作,辅导子女功课,并不能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及其运作。一些家长只希望“知情”,而没有参与学校事务讨论、决策、 监督的意识。这使得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处于“分开责任”状态,家长和教师各自努力,不能形成合力,阻碍了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意识决定行动。只有强烈意识到自己有权利参与学校管理,并且清楚地知道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参与学校管理,家长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家校合作中来。 虽然绝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家长认识到了家校合作对促进子女健康成长的必要性,但在参与学校管理权利意识以及途径方面确实差强人意。 从图2中可以看出,只有半数左右的家长认为有权利参与学校管理; 从图3可以看出,只有20.93%的家长了解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这都充分说明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有待加强。

(四)外来务工人员家长和学校合作的内容

在家长和学校进行合作的内容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多局限在学生的学习方面,而对课内外表现、个性以及人际交往等则关心甚少 (见图4)。

有65.12%的家长是在子女学习或思想出现问题时才想到联系老师,只有3.49%的家长会与学校进行定期合作。教师方面,也是一样的情况。高达63.95%的教师只有在学生学习出现了问题或者孩子闯了“祸”时才主动联系家长 (见表2、表3)。由此可知,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他们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学习情况。

(五)外来务工人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形式

笔者在对一位家长访谈,问及其与教师进行沟通的方式时,他拿出手机,打开短信,“老师有时候会给我们发校信通,告诉我们该交什么费;如果孩子没完成作业,老师也会发短信,我们会给老师回个信息或电话,向老师道个歉,等孩子回来再训他。”调查中,笔者发现和这位家长一样沟通方式的外来务工人员家长还不在少数,他们获知学校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教师发的“校信通”。一学期或者一年一次的家长会,模式都形如“报告会”,家长们只能听老师讲, 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一位家长说:“家长会本来就是去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可见,家长对家长会的认识有待提高。

(六)外来务工人员家长与学校沟通的频率

共同责任论认为,家长、教师若增加合作,学生便能感受到“教师和家长充分关心自己的学习”,进而努力争取好成绩。

由图5可知,达到一星期联系一次或者更多次的家长共20人,占总人数的23.5%,一学期至少一次的29.4%。这些家长也表示,家长会时间紧、任务多, 家长和教师单独沟通的时间少之又少。外来务工人员家长应该转变观念,强化与学校合作教育子女的意识,积极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以及时、全面地了解孩子思想、行为和学习方面的情况。

(七)教师与外来务工人员家长合作的态度

从心理学上讲,态度是个体对于客观对象的一种反映倾向。教师与家长在沟通中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双方愿不愿意合作。好的态度有利于合作的顺利进行, 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在对“您和老师交流时感觉怎样” (表4) 的调查中,有3.49%的家长认为比较不平等,也有2.33%的家长认为,和教师的交流他们感到不愉快,这些数据都充分显示,家校合作教师态度让外来务工人员家长感到很满意。

四、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家长与学校合作的因素

(一) 家庭与学校条件不足

1.学校的条件。

这所小学属于农村小学,师资力量不足,低年级班主任兼任语文、数学、校本课等多项任务,每个班级至少有40名学生。学生多,工作任务繁重,教师每天都得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 还要随时准备突如其来的公开课、业务学习以及各项检查。搬到新校区后,用上了白板等多媒体设备,对中年老师来说着实是个挑战,需要投入很多精力,与家长合作的时间就变得更少了。何况该校的家校合作完全处于自然状态下,缺乏计划,也不可能有专人负责。

2.家庭的条件。

前面提到,由于该校的家长大多从事的是时间长、任务重的工作,没有时间参与学校教育,所以时间不足成了阻碍家校合作最重要的因素。外来务工人员家长到城市,比在老家面临更大的生计问题,他们只好整天忙碌,加上文化水平低,虽很想和学校合作,但无奈于现实的生存问题。

(二)家庭与学校地位不平等

有3.49%的家长认为,在与学校进行合作的过程中,感觉不平等。教师通常把家长当作教育对象,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就会责怪家长对孩子不负责任。家校合作是学校和家庭双向的互动,而不应该是教师向家长的单向输入,“从双方相互影响的作用来看,家校合作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一方。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一方的反应取决于另一方所做的程度,相互依赖则成为互动的中心。”

(三)学校管理封闭

在对该所小学管理人员的访谈中得知,该学校的家校合作处于自然状态,没有成立任何关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组织。除了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并无其他任何层面的家校合作。访谈中还有教师表示,虽然知道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但他们都习惯了自己主导学生教育,到了学校就是学校的责任。

封闭的教育观念严重影响家校合作,家校合作制度,说明学校没有家校合作的意识。许多学校甚至不欢迎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有调查表明:在家长和教师的互相认同方面,家长对教师的认同度明显高于教师对家长的认同度。

五、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家长与学校合作的策略

(一) 学校方面

1.树立平等意识。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学校应当领导家庭。 在传统的家校合作中,学校处在领导者位置。在科技、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这种观点显然已不合时宜,家长的文化水平在逐渐提高。即便家长的素质不高,也有权力参与学校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其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因此,学校应树立平等合作的意识,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积极推动作用,让他们参与进来,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2.对家长进行培训。

尽管外来务工人员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但他们其实很想参与学校教育,只是不知道如何参与。访谈中,很多家长表示,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孩子犯错误时也不知如何教育孩子。“孩子写作业时三心二意,马虎了事,可除了呵斥我们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能改变他”“孩子不喜欢与父母谈论在学校的事,我们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聊”“希望老师可以多教教我们如何教育孩子”……好的教育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学校需要对家长进行培训,以使他们更高效地教育子女。

3.充分利用学校优势。

该所小学地处大学城,是一所大学的附属小学, 紧邻天津师范大学。学校经常给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帮助教师批改作业、管理班级。也可以利用大学的教师资源,邀请大学教师到学校讲座,帮助教师、家长不断学习。还可以与大学社团联系,成立爱心辅导班, 帮助家长辅导孩子学习,有效解决了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家长的文化程度低,无法辅导孩子功课的问题。

(二)家长方面

1.增强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

有了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才能有参与的行动。虽然77.9%的家长表示自己参与家校合作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没有时间。家长是真的没有时间吗?如果家长把与学校的合作看得足够重要,时间还是能抽得出来的。所以,加强家校合作的意识非常重要。

2.不断学习。

知识是行动的有力保障,家长需要不断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教育知识,以使自己能够使用最恰当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子女。

3.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上一篇:监理月报下一篇:一带一路战略引领新疆俄语人才培养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