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情物资申请报告(共8篇)
灾情物资申请报告 篇1
报
告
Xx区民政局:
最近,整个xx区出现变化无常的天气,迎来大量降雨,降雪。这对xx乡的几户困难村民家庭带来极大的不便,造成一些财产损失。根据此情况,我乡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能给他们解决临时困难,但由于我乡能力有限,本质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未让贫困户切实感觉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因此,特向区民政局申请此报告,恳请区民政局考虑我乡灾情,送出物资上的援助之手,解决我乡受灾群众的实际问题,保障村民平安地度过难关。
xx乡人民政府
2015年4月24日
防汛抗旱物资申请报告 篇2
20XX年汛期已经来临,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天气呈多发势态,汛期局地出现暴雨、冰雹、洪水的可能性较大。近期按照自治区防汛办和银川市防汛办对我市防汛安全工作检查整改要求,我局对全市的防汛抢险应急物资逐一进行了检查和清点,由于我市20XX年“7.14”和20XX年“6.16”两次防洪抢险,凸显防汛抢险应急物资数量不足问题,加之剩余的编织袋等防汛物资年久老化,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险情,根本无法满足防汛抢险的需要。按照财政部、水利部20XX年颁发的《中央级防汛物资管理办法》(财农[20XX]241号)和《灵武市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具体要求,继续对铅丝、编织袋、木桩、水泥等防汛抢险应急物资进行补充储备,保证随用随调,确保20XX年抗洪抢险救灾的需要。以上防汛抢险应急物资共需资金19.14万元,特恳请市财政给予解决。
xxx
20xx年x月x日
汛期灾情报告制度 篇3
为及时作好防汛工作,增强汛期的控制力和救助能力,及时使上级组织了解灾情,采取措施,控制灾情,把灾害和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制度。
1.各部门、班组汛期发现危情、灾情后,要立即向公司防汛办公室汇报,不得有误。危情、灾情特别严重时,要每10分钟或20分钟汇报一次,并随时与防汛办公室取得联系。
2.按照“逐级汇报”的原则,电站及输电线路一旦发现险情、灾情,要立即采取措施,通知安全生产技术监察部,保持联系,并向公司防汛办公室及有关领导汇报,将灾情降低到最低水平。
3.各抢险队要及时相互联系,积极配合,不得有任何推诿现象,必要时及时向上级管理单位或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请求支援,以取得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4.若遇有特别情况或通讯异常,可直接向公司分管领导或防汛指挥部汇报。
5.汛期,各单位要做好通信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确保公司、电站、项目部、各抢修队和各值班室等重要部门通讯畅通。
通城灾情报告2 篇4
通城县人民政府
关于恳请支持我县“6·1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
灾后重建工作的请示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6月10日凌晨1时至6时,我县突遭特大暴雨袭击。全县平均降雨量达254㎜,最大降雨点马港镇神龙坪降雨量达309㎜,降水强度200年一遇,是我县有气象记载以来雨量最集中、受灾范围最广、破坏程度最重、损失最大的一次暴雨洪涝灾害。据初步统计,截至6月15日,全县11个乡镇、185村(社区)全部受灾,全县受灾人口4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92%;农作物受灾20多万亩,占全县农田总面积的83%;因灾死亡22人,失踪10人,受伤40多人;交通、电力、供水、通讯一度中断,主要工业企业停产,商店停业,学校停课。直接经济损失估算达35.8亿元以上。具体受灾情况如下:
一、农田水利。农业损失晚稻种43万斤、肥料农药600吨;早稻受灾面积19.5万亩,蔬菜受灾面积3.5万亩,水产受灾面积3.5万亩,林业受灾面积1100亩、280万株;死亡禽畜81656头,其中生猪21639头、牛289头、羊591只,家禽59137羽。全县73座水库全部溢洪,治全水库漫坝,坝坡出现长50米、深3米的冲刷沟。黄龙、云溪、百丈潭等11座小水电站受损严重。全县倒塌渠道330处43600米,决口河堤160处8600米。直接经济损失11.9亿元。
二、交通设施。全县有21条交通中断,村组公路80%以上被毁。冲毁路基62620米,较严重的山体滑坡89处100多万立方米,塌方1182处63.5万立方米,损坏路面32万平方米、桥梁192座、涵洞213道。其中106国道马港段塌方7处,省道南大线关刀、隽水段路基损毁过半,车辆无法通行。通城至崇阳的交通战备公路关键大桥菖蒲港大桥因洪水冲击已成危桥,禁止车辆通行。直接经济损失4.47亿元。
三、城市供排水设施。城区主供水的百丈潭自来水厂严重损毁,城区供水管网损毁破裂近10000米;关刀、塘湖、北港、石南、麦市、马港、五里等7个乡镇的供排水管网及自来水厂损毁,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中断,全县饮水困难人口235000人。直接经济损失9000万元以上。
四、电力、广电、通讯设施。倒塌110KV基塔一座,5条35KV线路、44条10KV线路跳闸,中低线路倒杆、断杆234根,13台配变因水淹烧毁,4座变电站围墙倒塌。损毁电视电影播放、录制、传输等设备29台套,有线电视倒杆500余根,断线400余公里,锡山差转站基础设施严重破坏。县内22个通讯基站被毁,通讯倒杆183处910根。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
五、文教卫基础设施。教育87所学校受灾、402间教室被淹、34间教室倒塌,形成危房1833间,多媒体电脑、教学仪器等教育设施损毁66680台套。县城医疗机构大小型设备损毁600台件,药品报废750多个品规,3个乡镇卫生院因灾成为危房。直接经济损失3.84亿元。
六、工业企业。全县89家规模以上企业有63家原料和成品仓库被淹,燃煤被冲走、成品浸泡报废、机械设备严重受损,其中有宝塔砂布损失过亿元,玉立公司损失过5000万元,丽尔家日用品、海丰纸业、三和木业等多家企业损失过千万元。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92亿元。
七、城乡居民财产损毁严重。城乡居民倒房3196户9924间,损坏房屋15280间。城区平均积水1米多,损坏车辆1000余辆,80%的居民住房进水,家电、家俱损毁无数。特别是临河的湘汉小商品市场、摩托车街、隽水农贸市场、几家大型超市损失惨重。直接经济损失9.35亿元。
通城的严重灾情引起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6月10日当天,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就我县受灾情况作出了重要指示,并紧急派遣工作组指导我县组织开展抗洪救灾和生产自救工作。副省长赵斌以及有关省直部门的领导先后赶赴我县指导抗洪救灾工作。6月11日,李鸿忠书记、王国生省长、李春明秘书长、张岱梨副省长、省军区汪金玉司令员、赵斌副省长率省直有关部门亲临我县救灾一线,召开现场办公会。会后,省委下发了专题办公会议纪要,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咸宁现场办公会有关事项的报告》。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让我们倍受鼓舞,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夺取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全面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通城是一个山区贫困县,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此次又遭受罕见暴雨洪灾袭击,受灾损失巨大,恢复重建任务特别艰巨。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我县抗洪救灾的指示精神,加快我县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步伐,特提出以下请求:
一、请求专题研究,统筹安排省直相关部门对我县各乡镇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一对一帮扶。
二、请求帮助争取国家发改委的支持,将我县增列为比照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县。在国务院未调整之前,省政府特批比照执行相关政策。
三、请求紧急援助我县道路桥梁、通村公路、供排水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恢复工程建设;紧急援助我县学校危房、卫生设施损毁的修复建设;紧急援助我县恢复粮食和蔬菜生产。
四、请求尽快安排我县石漠化治理项目和隽水河、秀水河小流域治理项目,以便保持水土、修复生态,从根本上解决山洪暴发造成洪涝灾害的问题。
五、请求紧急解决我县城关城市防洪工程建设项目资金和水利设施修复工程资金。
六、请求紧急解决救灾扶贫资金1000万元,以解燃眉之急。
专此请示,恳请批复。
二О一一年六月十六日
通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1年6月16日印
黎家沟水库灾情报告 篇5
城固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关于城固县黎家沟水库放水涵洞塌陷险情的紧急报告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2011年4月21日早6时18分,我办接到黎家沟水库管理员胡振华报告,称黎家沟水库涵洞漏水严重,放水涵洞顶出现较旋坑,情况紧急。我办迅速安排领导和技术人员赶赴现场查看。现将黎家沟水库出险情况报告如下:
一、水库概况
黎家沟水库位于老庄镇丁家湾村,水库建于1973年,流域面积1.13KM,水库总库容43.0万,大坝为均质土坝,放水型式为卧管涵洞,水库实灌面积800亩。水库权属县水利局。下游保护人口4500人,耕地3800亩。
23-1-
该库正被列入病险水库治理项目,目前已完成大坝安全鉴定工作。
二、险情
经查,险情发生在水库放水卧管与涵洞交汇处下3米处,涵洞顶部片石脱落,造成该处涵洞顶部塌陷,库水从塌陷洞泄入涵洞导致漏水。由于灌溉前水库已蓄满水,库水位深3.2米,高速漏水导致塌陷处坡面漩坑直径3.3米,全库水在12:44时全部漏完。险情发生原因是因水库运行年久,建设施工质量差,放水设施带病运行造成的。
三、灾情
水库突然大量漏水,导致放水涵洞出口严重损坏,消力池冲毁,陡坡滑塌,背水坡坡脚严重冲刷,下游放水渠道损坏等。特别是大水侵入下游村庄,导致72户群众住房进水,下游丁家湾、谢何村、熊家营村、杨家坡村等四个村640亩小麦、580亩油菜、2400米田坎、70亩秧亩田过水受淹,毁坏农田3.6亩,57亩肓秧苗浸死,造成群众大田插秧无苗。3.2万斤成鱼和育苗损失。初步估算灾害损失23万元(不含工程)。
四、抢险
险情发生后,水库所在地丁家湾村干部立即组织35人的抢险队伍赶往抢险,老庄镇政府、县水利局、县防汛办、石门文川水管站、下游相关村干部立即赶往水库指挥并参加抢险工作。采用围堵压顶办法防止漏水塌陷段扩大,坝后闸挡排水减轻背
水坝冲刷,镇村干部立即着手安排受淹户搬迁,房屋排水,动员下游群众清渠闸挡,尽量减轻损失。
五、救灾
为了尽快修复水库设施,保证水库安全,减轻灾害损失,开展生产自救,县防汛指挥部在现场成立了黎家沟水库抢险救灾领导小组,由老庄镇镇长杜文成任组长,县水利局副局长王华、县防汛办副主任穆树利任副组长,下设三个工作组。一是抢险修复组。由县水工队队长文经帮任组长,主要负责水库险情进一步探测和应急修复方案的编报;二是灌溉保障组。由石门文川水管站站长尚贵升任组长,主要负责水库下游农田灌溉用水协调调度;三是查灾救灾组。由老庄镇副镇长陈涛任组长。主要负责灾情核查、生产自救和受灾群众安抚工作。
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以确保水库安全,确保灌溉程序正常,确保灾区社会稳定。
有关抢险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待报。
二O一一年四月二十一日14::55分
主题词:防汛水库黎家沟险情报告
抄送:市水利局。县委办,县政府办,老庄镇人民政府,县
遭受干旱灾情受灾情况调查报告 篇6
一、全县受灾情况
(一)农作物受灾情况。
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3.56万亩,成灾7.78万亩,绝收3.54万亩,受灾面积占全县小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49万亩的82.23%。其中:粮食作物受灾6.77万亩,成灾4.63万亩,绝收2.36万亩。具体地,小麦受灾4.42万亩,成灾4.63万亩,绝收2.36万亩;马铃薯受灾1.55万亩,冬玉米0.61万亩,荞类0.19万亩。
(二)经济作物受灾情况。
全县经济作物受灾面积为4.73万亩,成灾2.81万亩,绝收0.99万亩。其中:甘蔗受灾2.50万亩,蔬菜受灾0.96万亩,油菜受灾0.65万亩,香料烟受灾0.38万亩,茶叶受灾0.11万亩,咖啡受灾0.07万亩,蚕桑受灾0.06万亩。另外,经济林果受灾2.06万亩,成灾0.34万亩,绝收0.19万亩。
(三)人畜饮水困难情况。
受持续干旱少雨高温天气影响,部分水源枯竭,导致我县部分农村出现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共有26139人和54403头(匹、只)大小牲畜饮水困难。
二、旱情对大春生产存在的隐性问题
据气象部门预测,旱情仍将持续发展,发生秋、冬、春、初夏连旱的可能性很大,将对我县大春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目前,全县已有3.13万亩农田不能得到有效灌溉(占水田总面积的70%以上),水田缺水面积5.06万亩,旱地缺墒面积217.88亩。旱情若继续蔓延下去,土地将会因缺少水份干涸开裂,农作物无法翻耕播种成活,大春生产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农业丰收无望。
三、抗旱救灾情况
面对严峻的旱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全县抗旱救灾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全县各级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强化服务,认真抓好防大灾抗大旱各项措施的落实,省农业厅先后两次派出抗旱保生产工作组,亲临我县督促检查指导工作,有力促进了抗旱保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及早安排部署,及时掌握旱情。根据气象部门的气象分析预报结果,县委、政府及时发出做好当前防旱工作的通知,全面安排部署抗旱工作,及时启动抗旱应急预案,积极落实抗旱防旱措施。组织农业、水利、防汛办组成抗旱工作组,深入全县9个乡镇实地调查旱灾情况和指导抗旱工作。农业局及时抽调50名农业技术人员组成5个抗旱救灾工作组,分头进驻9个乡镇,进村入户组织抗旱救灾并进行技术指导,共投入农业技术人员325人次,把农业新技术、新产品送到千家万户,为开展农业生产自救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及时调整、准确统计农业生产受灾情况,为县委政府提供科学的防灾抗旱决策依据。
(二)抓好各类水利工程的抢修维护。全县各级水利部门积极组织抢修各类小型水利工程设施,清理疏导小型水利灌溉渠道,山地水利及节水灌溉工程,加快水毁工程修复进度,为保水抗旱、服务农业生产提供水利保障。
(三)科学调度,切实加强用水管理。
(四)积极整合资金投入抗旱救灾。相关部门抓紧调购小型抽水机水管等抗旱物资,认真做好原各类抗旱抽水机具的维修保养,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25万元。
(五)广泛宣传。针对持续的旱情,相关部门积极组织人员,利用广播电视及各种媒体宣传渠道,广泛宣传旱情的严峻性和抗旱保生产的重要性,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宣传,使广大人民增强信心,主动采取各种有效抗旱措施,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六)科学管理,分类指导。针对各乡镇的土质条件和农民的生活习惯,县农业局充分利用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坚持抗旱保苗和精细管理相结合,因苗因地,同时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实施。沿河的沙土和两合土田(地),土壤渗水性能好,采取灌“跑马水”的办法;山冈地旱地放水困难,灌溉条件差,采取引水入田后分墒泼浇的办法;坝区多为高稳产田,以水稻土为主,利用墒沟进行调浇和直接利用水管喷浇;在劳动力充足的地方,推广中耕、施肥、浇水“三合一”的精细管理模式,促进小麦健壮生长。对受灾较轻的作物采取秸杆覆盖,地膜覆盖等办法来减少水份蒸发,推广高吸水树脂、旱地龙的抗旱技术,增施拔节肥促进增产。对油菜作物进 行中耕除草促进根系发育,采取叶面喷施和土壤施肥懂得双结合措施促进油菜生长;对正在砍收的甘蔗采用快锄低砍技术,提高宿根蔗抗旱能力;对高坑田或因旱严重缺苗田块及绝收的作物,及时组织农村群众进行改种、补植、补种等各项工作,大力发展优质、高效、耐旱作物,实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耐旱优良品种和各种旱种节水技术,抓好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全面推广增施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我县抗旱救灾保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小春粮食作物大幅度减产或绝收,部分农户存粮少或已无存粮,出现严重缺粮现象。
二是抗旱资金严重不足。由于旱情严重,目前已投入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抗旱救灾保生产的需要,影响了抗旱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由于我县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县,大部分耕地为山坡旱地,自然条件的局限性加大了抗旱的成本和难度。
四是抗旱基础工作薄弱。部分乡镇旱情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析及保送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缺乏相应的旱情监测手段,难以为科学抗旱决策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信息。
五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产防灾避灾抗旱保收能力不强。
六是因旱情的持续,影响了今年大春生产工作,春耕备耕受到严重影响。
五、建议和要求
(一)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采取各种积极有效措施,实施小春损失大春补,农业损失副业补等措施,努力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二)加大资金投入,切实保证抗旱救灾资金和物资到位,保障抗旱救灾工作顺利开展。
(三)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抗旱救灾。
(四)加强水利建设,确保农田灌溉。
(五)加强农业科技指导工作。
物资领用申请流程 篇7
一、推广物资采购申请
1.推广部门负责人根据当月推广需要,至少提前一周向人事行政处提交《物资采购申请单》或者以邮件形式发送给人事行政部。物资采购申请单可来前台领取或者在群邮箱下载。2.物资采购申请单需说明申请时间,使用时间,采购物品品名,规格,单价,数量,金额,用途及效果预测。如有需要,可注明购买网址和商家联系电话。
3.报经行政负责人审批。获批后的《物资采购申请单》交由人事行政部采购。4.物品入库后,由人事行政部人员通知领取,领取人员需填写《物品领取单》。
二、活动用品领用申请
(一)活动用品需要采购
1.部门负责人根据当月活动需要至少提前一周向人事行政部报备所需活动物资,填写《物资采购申请单》或者以邮件形式发送给人事行政部。物资采购申请单可来前台领取或者在群邮箱下载。
2.物资采购申请单需说明申请时间,使用时间,采购(领取)物品品名,规格,单价,数量,金额,用途及效果预测。如有需要,可注明购买网址和商家联系电话。
3.报经行政负责人审批。获批后的《物资采购申请单》交由人事行政部负责采购。4.物品入库后,由人事行政部人员通知领取,领取人员需填写《物品领取单》。
(二)活动用品是公司的已有资产
1.部门负责人可提前三天向人事行政部申领,并填写物品领取申请单。物品领用申请单可来前台领取或者在群邮箱下载。
2.物品领用申请单需说明申请时间,使用时间,领取物品品名,规格,数量,用途及效果预测。
3.报经行政负责人审批。获批后的《物资领用申请单》交由人事行政部人员通知领取。4.领取人员需填写《物品领取单》。
三、礼品领用申请
1.部门负责人根据当月活动需要至少提前三天向人事行政处提交《礼品领用申请单》。2.礼品申请单需说明使用时间,物品品名,数量,用途及效果预测。
申请购买应急物资请示 篇8
为提高我区卫生应急能力,确保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基本装备》和济南市卫生局《关于做好全市卫生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的通知》(济卫应急发〔20XX〕8号)要求,我局制定了《卫生应急基本装备目录》,并将其纳入20XX-20XX预算上报区财政,但一直没有得到批复。近期,根据反恐形势要求和区反恐领导小组安排,我局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区医院、爱卫办等有关单位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情况进行了检查,发现目前装备严重不足(缺少物资见《市中区卫生局应急基本装备目录》),请区政府予以协调解决。
当否,请批示
【灾情物资申请报告】推荐阅读:
村灾情报告05-21
县级上报自然灾害灾情报告09-25
区高温干旱灾情的调查报告06-30
灾情汇报材料05-25
河南暴雨灾情初中英语作文11-29
国家文物局关于做好雨雪冰冻灾情下文物保护工作的紧急通知(文物08-25
物资采购申请书10-08
物资管理竞聘报告07-08
物资述职报告09-15
设备物资的自查报告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