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管理规范

2024-10-04

医院医疗管理规范(精选11篇)

医院医疗管理规范 篇1

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1.医院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机构,各科室行使相应管理职权。

2.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组织主要有: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安全委员会等,医务部、护理部、共同负责医疗质量的日常监督管理,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不定期的向医院领导反馈医院医疗安全的现状,提供警示作用的医疗安全信息。

3.医院检验室必须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4.专人保管易燃、易爆和剧毒化学药品,建立易燃、易爆、剧毒化学药品的使用登记制度。

5.普通化学试剂库设在检验科内,要专人负责,并建立试剂使用登记制度。

4.各种电器设备,如电炉、干燥箱、保温箱等仪器,由专人保管,并建立仪器卡片。

6.上班时检查科室有无异常,下班前关闭好门窗。有不安全现象应立即报告医院负责人。

医院医疗管理规范 篇2

医疗废物因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和其他有害物质, 因此如果对医疗废物, 特别是医院临床废物不加以严格规范化管理, 在包装、贮存和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污染性物质、有害化学物质的流散, 从而污染大气、水体、土壤和食物等, 造成疾病传播, 危害环卫职工、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出现“前门治疗, 后门放毒”的现象[1,2,3]。我院高度重视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 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全程管理原则

1.1 成立组织, 建立规章制度

为使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根据国家和卫生部文件精神,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首先组建了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 再集中进行讨论, 修改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制度”“医疗废物分类制度”“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理方法及要求”“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医疗废物转运程序”“医疗废物转运时间、顺序、路线”“医疗废物暂存点消毒制度”“医疗废物管理登记制度”等。

1.2 实施分工负责, 责任到人的三级管理体系

主管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 全面负责医院的医疗废物安全管理工作;医院感染管理科作为监督部门负责医疗废物的监控工作;总务科作为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护理部负责对各室医疗废物的管理、操作、防护进行监督、检查;医院感染管理科设有专职人员负责全院医疗废物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各科护士长负责本病区医疗废物管理措施的落实。

1.3 注重培训, 强化意识

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宣传先进的环境文化, 制订并落实了培训计划, 要求人人参加, 宣传有关医院医疗废物的危害性及有关医疗废物的法律、法规, 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包括保洁员、实习生、进修人员、病人及陪侍人员对医疗废物危害性的认识, 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4,5,6]。培训的主要形式包括:①集中时间、人员进行分批轮训;②对专人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③派专人参加国家、省、市管理人员的培训;④利用医院的各种例会进行医疗废物具体问题的学习或传达;⑤对住院病人和陪侍人进行医疗废物有关常识的随机宣教;⑥对新参加工作的各类人员, 在其上岗前进行医疗废物法律、法规的培训;⑦请专家指导讲课。学习结束后, 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 将学时及考核是否达标与职称晋升、外出进修挂钩, 有效保证培训率及培训结果。

2 医疗废物实行“一条龙”管理

2.1 分类管理

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为5大类, 分别置于医疗废物标准专用包装袋和容器内, 在包装袋及容器外有醒目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运送前将印有废物类别、产生日期、产生科室的标贴胶卡填写完整后贴于包装袋或容器外面;特别强调将隔离病人、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置于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内密封并按医疗废物处理。

2.2 专人收集管理

选派1名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 在上岗前做好个人防护, 按规定时间、线路上门收集, 每到一个科室都实行共同检查标识、标签、封口是否符合要求后交接双签名。给专职人员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每年安排1次体格检查。

2.3 三重封闭管理

①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袋或容器达3/4满时封扎;②要求每个科室存放医疗废物的塑料袋放置在塑料桶内并加盖, 不能处于敞开状态;③封闭式收集车的车厢底部设置具有良好气密性的排水孔, 即使车厢内部有液体也不会渗漏, 确保运送过程中不发生抛撒、滴漏。

2.4 暂存点管理

医疗废物暂存点设在远离医疗区、食堂、人员活动区域, 且贴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标识;备有低温贮存冰箱、鼠药投放点和便于冲刷地面而设置的地漏;要求专职人员每日收集工作结束后对收集车、暂存点地面、收集箱用1 000 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3 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处理等要规范, 认真清点回收医疗废物的数量及重量。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职业防护措施, 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或被医疗废物刺伤等职业暴露。加强诊疗过程的锐器伤环节防护。

4 加强督查和监控管理的效果

为使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和相关制度落到实处, 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督查的方式, 对全院的医疗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登记等情况进行检查, 并加强考核力度。对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责任重大, 应常抓不懈, 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对待, 及时沟通、协调、整改, 除纳入科室质量控制考核并与奖惩挂钩外, 还通报批评, 以教育、警示大家, 在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多次检查中获得了好评, 有效控制和避免了由此引发的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刘丽杭, 李慧平.医疗废物对健康的危害及规制原则[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2004, 24 (3) :21-23.

[2]倪晓平, 蔡一华, 俞中, 等.医疗固体废物处置方法探讨与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2004, 14 (8) :909-911.

[3]姚林燕.依法管理医疗废物[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2004, 14 (8) :912-913.

[4]陈静, 裴红生, 凌汉栋, 等.医疗废物管理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2004, 14 (9) :1025-1026.

[5]肖西平, 张建莉, 黄利虹, 等.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2004, 14 (8) :914-915.

医院医疗管理规范 篇3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大众对于国家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持续提升。医疗纠纷问题的日益严重使医疗市场的竞争持续向激烈化发展。三级医院,作为国内护理、医疗、科研、教学能力级别最高的医疗防治机构,在新医疗形势的兴盛下,受到了很大的行业冲击。医院的高层管理人员也只有对医疗质量管理问题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并不断开发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医疗服务模式,才能够对医院的发展方向进行控制,提升医院在医疗行业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新医疗形势;医疗質量管理;三级医院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633-02

医疗质量管理环节是国家医疗机构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特别是国家三级医院,作为国家的最高等医疗机构,对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环节更要加以重视,医院本是致力于服务社会的公益性机构,但在现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趋势引导下,部分国家三级医院却产生了以利益为主要导向、忽略医疗质量的恶劣风气,不仅对医院本身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更使国家民众对国内的医疗体制失去了信心,影响了民心的导向,破坏了社会的和谐性与稳定性,所以国家的医疗机构,特别是三级高等医疗机构,必须强化自身对于医疗服务质量重要性的认知,并进行针对性的改善,才能在医疗行业当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现今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问题

现今我国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在新理念的带动下有了一定的进步。虽然国外先进理念的带入使得医疗服务质量有所改善,但医疗机构发展需求的落后及医疗质量管理中的矛盾问题依旧存在。

(一)相关管理人员的观念落后

目前在医疗机构中,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人员队伍主要是由临床科室负责人与科室的专职管理人员构成的。医疗服务质量教育的落后使得这些管理人员的观念与管理方式都相对较为陈旧落后,并未形成优化医疗服务规范、提高医疗服务品质、以病患为重心的专业理念。而且部分专职的管理人员并不具备相关的临床医学教育背景。对于临床诊疗方面也并不了解,所以使得管理的相关专业理论无法与实际工作相互连接贯穿,导致实际工作与理论产生了脱节。

(二)医疗质量管理的体制不健全

在传统的医疗机构中,是采取科、院分级管理以及科主任负责制度,这使得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缺失,网络支持也有不足的情况。大多数医疗机构的监督部门和医务部门在服务质量管理方面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并未以医疗机构的大平台作为着手点,发挥出多部门交互的优势。另外,因相关工作人员的缺乏,使得管理工作始终得不到全面性的落实,所以也使整个医院的管理能力受到了局限。

(三)管理手段的陈旧

现今的信息技术在国内医疗机构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并不广泛,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在医疗机构中的推广与普及,都将重点放在了临床医学等方面,虽然现今部分三级医院也都构建了医院的影像归档系统、信息系统及通讯系统等多个管理系统,但依然缺乏整体的筹划,使信息技术在医疗行业得不到更加全面的发展,而且信息标准化的环节依然较为落后,导致了“信息孤岛”问题的产生,这对医院的信息化管理进程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为医疗服务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所以许多医院的质量管理工作还是停留在汇总分析、手动统计的阶段,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

二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着重培养管理人才

医疗行业的特殊需求使得这个行业对相关管理人才的要求更加倾向专业化,这也是作为挽救生命的医疗行业应当遵守的准则。所以医疗机构在组建人才队伍的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对人才专业素质与工作能力的培养,需要让管理人员充分意识到,管理人才不但需要了解临床诊疗工作的运作流程,还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管理知识。而且要着重选择年轻、具有活力的管理人员进行严格规范的医疗流程及管理知识培训,这样的人才在相关医疗及管理知识的培训后,会是管理团队中的核心储备力量。

(二)加强信息系统构建

在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管理初期阶段,信息孤岛的问题是无法避免的,但随着管理工作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如果医疗机构的总体规划不足,信息孤岛增多,便会导致管理系统整体效能的减低,管理工作的落实也会因此受到阻碍。所以将孤立、分散的信息转变为网络化的信息材料,将孤岛信息进行系统性的整合,搭建出精确完善的数据库系统,才能够使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更加顺利。

(三)建立多部门交互平台

各部门的交互,是确保各环节工作良好接洽、落实责任制的基本工作。所以医疗机构要打破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寻找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对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建设起院、科、岗垂直管理的体系,强化各个部门的信息交互与合作,加强横向的联动。确保各个部门在信息上实现互通,在责任上分工明确,消除部门壁垒的阻碍,避免责任推脱的情况。

(四)实行实时监督

医院需要建立起防控一体的监督系统,在医疗质量监督管理上要注重三级结构,即环节管理、结构管理及结果管理。依照级别对医疗质量进行控制是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传统的医疗质量控制,多数以结果的反馈与评价作为重点,很少涉及到环节质量的控制,但结果的反馈的滞后性会给管理工作带来延迟的问题,导致发生的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也无法及时进行弥补与解决。所以在医疗质量监督方面,要注重环节与结构,进行实时化的监督,确保了每个医疗环节的规范性,才能保证有良好的医疗成效。

(五)转变陈旧管理观念,促进质量管理体制创新

时代在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体制也都在随着时代的步伐进行改善,医疗机构自然也是如此,如果还是使用一贯的传统质量管理方式,自然无法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与民众对医疗机构的要求。所以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改革是必然的趋势。

结语:

我国目前的医疗体制还需要进一步改进,而且医疗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意识到,医疗机构间的竞争就是对于医疗服务质量的竞争,只有对医疗质量进行针对性提升与创新性的改善,确保医疗机构的社会服务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才能使医疗机构在行业的激烈竞争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进而提升大众对医疗机构及国家医疗体制的信任度,让医疗行业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蓉蓉,韩光曙. 三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结构的讨论[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03).

[2] 张彬,王胜. 50家三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现状问卷调查结果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2011(09).

[3] 张永良,邱永荣,姜添荣,张立新,陈厦,刘志刚. 浅谈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做法[J]. 中国医药指南,2010(30).

[4] 倪凌云,徐春灵. 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三级三类指标管理模式探讨[J]. 新疆医学,2014(06).

医院医疗管理规范 篇4

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由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及科室质量控制小组三级管理网络构成。

(一)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

1、组织:

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院长是医院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院长为主任委员,业务副院长为副主任委员,委员分别为医务部、护理部、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负责人及各科护士长。

2、职能和工作制度:

⑴制定医疗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⑵对医疗护理质量管理进行监督检查评价。⑶定期召开会议每个月质控简报。⑷检查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制定改进措施。

(二)质量管理职能部门

坚持以提高人员素质为基础,以控制病例单元环节质量为重点,以终末质量信息反馈为导向,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始终以环节质量督查为工作重点。

(三)科室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小组

1、组织: 科室设立质量控制小组,由行政科主任(副主任)任组长、护士长任副组长,质控医师、质控护士为成员。科主任为科室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

2、科室质量控制小组职能

⑴研究、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修订各项质量标准。⑵教育、监督、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⑶定期收集汇总质量管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职能部门汇报和反馈有关质量管理工作情况。

3、质控医师、护士职责:

⑴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控制工作。

⑵针对本科室病种特点、病人需求、重点环节,制定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工作制度。

⑶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督促本科室人员,认真执行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各项医疗管理制度,严防差错事故。

⑷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开展科室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各级医师管理的自觉性。

⑸负责落实科室各项任务,负责检查科室的医疗质量,对院质量检查的反馈信息及时做出改进措施,通报本科室质量整体情况。

医院护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篇5

1.及时收集本院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

2.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应经毁形后方可集中处置。

3.医疗废物的暂时储存设施,设备应不断完善,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应做到日产日清。

4.医疗废物的暂时储存设施,设备应每天在废物清运之后及时消毒清洗,每日用0.2%过氯乙酸喷雾消毒一次。

5.使用防渗漏,防遗散的专用运送工具,每日下午17:30收集全院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焚烧地点并及时焚烧,运送工具使用后应当在医疗垃圾点及时消毒和清洁。

6.病原体菌种毒物高等危险废物应当就地焚烧后深埋。8.禁止任何科室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扩散。

9.所有医疗废物集中交医院医疗废物焚烧人管理,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或未取得经收人收集、运送、贮存、处置。

10.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培训。

11.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并保存登记资料至少3年。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与维修 篇6

医院的设备管理与维修主要包括设备选型、论证、验收、保养、维护、维修、利用等几个方面。下面着重就这几个方面的管理工作进行讨论。

设备管理和维修要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展及时、有效的维修工作:一是探索仪器设备的故障规律,并针对仪器设备各个时期的特点进行维护、修理和保养。二是在技术资料和零配件等方面加强与厂商和地方医院设备部门联系。三是争取上级业务机关的支持和帮助。

提高维修效率的关键是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这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维修人员自身的勤奋好学。在设备维修这个问题上,医院的设备维修人员应脚踏实地的尽可能的多学一些先进技术和经验,待技术和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努力向维修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知名化迈进,切实提高医疗设备的完好率,从而更好地为我院医疗工作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医疗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力度、深度迅猛发展,高科技的医疗设备也随之不断更新换代。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性绿色生态医院的设备总价值近3个亿,大多数新设备都融入了科技前沿的技术,集光、电、声、力以及微电子、核物理学于一身,极大程度地解决了医学上的诊断、治疗难题。大型医院因地处大、中城市,其设备管理与维修都较为容易与有利; 医院医疗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要充分发挥利用这些优势,组织有效、迅速、及时的维修,使仪器设备正常工作、更好地为官兵和人民群众服务,这已成为医院应该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本人在医院工作多年以来所积累的经验与感受,粗略谈谈医院的设备管理与维修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医疗设备的管理

(一)把好医疗设备的选型与论证关

医疗设备的购置,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医院的综合实力,创造良好的就医条件和医疗市场的竞争力,同时能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对设备的论证与选型是十分必要的。既要考虑设备的经济效益潜力、本院资金的筹集、医院的经济承受能力、本地区其它医院的设备配置状况,又要考虑一定的社会效益和医技科研的需要。通常的做法应该是:

1、每年年底由医疗设备委员会召开论证会,制定出下一年的设备采购计划——科室申请(做出效益评估或科研预测)、设备委员会论证、医院党委审批、做出采购计划。

2、“计划”由设备管理委员会委员和相关专家实施——考查厂商信誉、技术实力、售后维修服务能力,根据医院经济承受能力和功能上的需要选出性价比较高的机型,然后由设备管理委员会成员、相关专家、计划科、纪检部门、财务科、经济管理科和医学工程科一道与厂商谈判成交后方能签定合同实施,使用科室不能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资源的,不得申报下医疗设备计划。

3、合同的签定要尽可能详细——价格、设备配套与配件、保修期及售后服务、付款方式与期限(宜采取保留尾款的方式)、违约赔偿、资料及人员培训、到货期、提货方式(宜送货上门)、安装调试时间等。

(二)把好医疗设备的验收关 设备到院后,立即组织人员(设备管理人员、维修技术人员、使用操作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前要仔细阅读相关的技术资料,熟悉设备的技术原理、技术性能和技术指标,并制定验收方案,提出要检验的技术指标、功能及验收方法等。验收时一定要厂商当面开箱点验。一般都有厂商的工程师到医院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医院的验收人员要陪同厂商工程师安装调试、清点配件、收集资料及图纸,协同安装试机、熟悉操作程序,确认设备正常运行后,再填写验收单。

(三)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和使用管理

设备验收合格后,由管理人员进行登记并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入档。档案里的资料包括科室申请表、设备委员会论证纪要、院党委审批件、购买合同、设备和厂商家相关资质证明、验收单、随机技术资料(产品样本、使用说明书、维护手册、线路原理图、设备装箱单、合格证、进口设备原产地证明等)。设备入档时要认真填写设备档案(设备编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价、国别、厂商、主要配件名称、使用科室、到库日期、启用日期和主管人姓名、设备预计使用年限等)。建档后要将有关内容输入微机的医疗设备管理子系统中,实现自动化管理,方便查阅。另外还要建立科室分户帐,明确使用人的职责并进行日常的维护和使用登记。

设备的使用管理主要由科室来完成。对操作人员,要进行上岗培训(大型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要取得《大型设备上岗许可证》),加强事业心、责任心教育。具体做法如下:

1、医院要成立由医务部和医学工程科组成的管理监督小组,每个月到各科室检查一次。对违反医疗设备管理规定的使用科室,将进行全院通报,若造成经济损失的,医院将给于同值经济处罚,从科室奖金中扣除。

2、对C类设备制定出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及管理细则,随机悬挂。对B类以上备,要专人管理专人使用,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填写详细的交接手续。

3、各类设备都要建立科室分户帐,由主任或护士长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充分了解本科室的设备分布及使用情况。管理人员变动时严格交接帐,并有管理小组成员在场监督,交接双方及监督员在交接清单上签字。

4、认真及时填写设备使用记录,如实反映设备运转情况。不得随意编造,不得事后补写。

二、医疗设备的维修

(一)重视维修工作

现代化的医院的设备维修,不仅仅是过去那种被动式的“打补丁”的做法,而是事前维护保养、事后及时修复的高科技、高效率的一整套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与临床医疗工作息息相关,它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医院的经济效益与救死扶伤的职能。

应急情况下,迅速、及时排除设备故障,对医疗救治和准确诊断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平时周期性的对设备进行有效维护保养,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保证设备的电气安全性能,既节省了开支,又提高了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如何进行维修管理 维修管理人员应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的可行措施,切实搞好设备的验收、安装、使用、维护、维修、报废申报手续及设备报废处理工作。除认真填写《全军医疗设备系统》中的“维修管理”外,还要加强维修资料的完善和维修检测仪器的装备及管理工作。

1、医学工程科应尽可能地订购一些专业图书、期刊杂志、报纸、工具书和常用电子元件手册,由专人妥善保管,以供查阅。

2、建全设备档案。对无图纸、说明书、维修手册的要尽可能地使其完善——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展销、培训及外请修理的机会收集技术资料、有关零配件和技术服务信息,并存入设备档案或元件库。

3、设备维修完后,要做好维修记录,以便下次维修,还有利于发现设备的多发性故障,从而进行设备的改进、根除多发性故障。对本地不能修理的仪器设备,仔细记录故障现象,以备上送修理时查询。

4、建立元件库。有计划地储备一些常用零配件。新机器的随机备用配件,应交使用科室专人保管。

5、废弃设备应有选择性地回收入库,充分利用这些设备的有用零配件,有效地对其它设备进行维修、革新、改造。

6、要提高维修效率,必须加强维修工具、检测仪器的装备。现代医疗设备结构复杂、融合多门学科、集成度高,设备运转时各信号之间时序逻缉关系严格,因而需要一些特殊的维修拆卸工具和高性能的精密检测仪器。

(三)如何在本地进行维修

医疗仪器设备的广泛使用,设备出现故障及时需要维修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那些高、精、尖的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化的仪器设备更为突出。这其中有仪器设备本身的问题,也有人为因素造成的。为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使用率,我们有必要这样做:

1、在维修工作中探索出设备的故障规律,以便能及时有效地修复。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发现每类仪器设备都可按其使用寿命,划分为:早期故障期----故障率相对较高、持续时间较短,多为机器设计方面或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维修人员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查找机器可靠性差这一点上。偶发故障期——故障率低、持续时间长,除某些是元件筛选问题外,大多是操作失误或保养欠佳所致,因此要使用人员熟悉掌握操作规程、做好维护保养。老化故障期——故障率增多且呈多样化,各元件相继老化,机器性能低,很容易出故障。这一时期重点做好计划维修工作,对维修成本太高或意义不大的设备,酌情考虑报废。

2、加强与地方医院设备部门的联系。在技术资料和零配件等方面,互通有无,共同提高本地区的医疗设备的修复率。

3、注意和上级业务机关及有关厂家、公司的联系,一有问题,虚心求教和寻求零配件,请求修理或及时送修。

(四)重视人才培养

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素质是提高维修效率的关键。现代医疗仪器设备更新换代很快,所涉及的学科众多,因此,维修技术人员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做好维修保障工作。

1、有关领导应重视维修专业人员的培养,有计划的派人参加厂家、公司、学校、学会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班。这有利于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和加深对某类设备的精通熟悉程度。

2、上级单位配发仪器设备或本院购买新设备时,应注重资料的齐全及培训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等事项。这有利于开展工作和提高使用、维修人员的技术。

3、抓好业务学习。多请专家讲课,互相对技术难题进行探讨。边工作边学习,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在业余时间,可多搞一些家电、电脑等家用电器的修理,触类旁通,学一些实用的电子技术,反过来又会促进对医疗设备的深层次的学习认识。

军队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探讨 篇7

关键词:军队医院,医疗保险

军队医院参与地方医疗保险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作为医院经济管理者,如何利用专业知识,强化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充分发挥军队医院卫生资源优势,处理好“医、保、患”三方利益关系,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成为军队医院管理者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以下就军队医院如何加强医疗保险管理谈些看法,供大家商榷。

1 强化医疗保险的基础管理

作为新时期国家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医院必须在满足军队卫勤保障要求前提下,努力适应国家卫生事业改革需要,积极参与地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军队医院必须更新观念,确立历史责任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克服“等、靠、要”思想,在竞争中成长。为配合地方医疗保险工作顺利开展,军队医院必须学习现代管理科学,加强科学管理,健全内部管理评估体系和审核监控系统。

1.1 重组和优化医保管理机构,强化质量保障和监控系统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如何做到既严格执行医保政策,履行医保服务协议,又能提高参保患者的满意度和医院的信誉度,关键在于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军队医院应成立由党委直接领导下的医疗质量评估小组,其成员由管理经验丰富的行政管理、一线临床和财经人员共同组成,负责制定医疗质量效益综合评估指标,组织相关专家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监督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全面监控,确保“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求发展”的医疗服务理念的实施。医疗处、医疗保险办公室、经济管理科、临床部办指派专人负责医疗保险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工作协调会,及时通报医疗保险最新政策,审核医疗保险统筹金回款对账情况,考评临床科室医疗服务行为,拟定统筹金拒付款项的处理意见,制定奖罚方案,上报医疗质量评估小组。

1.2 完善医院网络建设,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军队医院直接参与地方医疗保险工作的部门较多,工作流程较为复杂,这就对军队医院信息系统的维护和网络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军队医院普遍使用的是总后卫生部统一下发的“军卫一号”信息系统,这套系统与地方医疗保险机构研发的医保结算程序兼容性较差,造成医疗保险管理相关基础工作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医保结算手续繁琐、医保统筹金数据无法自动转记账、单病种医保差额无二级明细科目等等。军队医院主管机构应当按照“统筹兼顾、统一安排”,“有利于服务水平提高”的原则,组织卫生、财政、医院等部门,联合进行医保软件的研发与改造,统一医疗项目名称、药品价库,代码分类,结合医院实际工作,研究设计出功能强大、操作简单、运行稳定、界面直观,便于扩展和维护更新的医保结算软件。这是推行医疗保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有利于主管部门管理与监控,也有利于定点医院数据的录入与归集,便于医疗成本配比与核算,确保应收医保统筹金上账数据完整、回款及时、核销准确。

1.3 方便医保患者就诊,增设医疗保险综合服务窗口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给军队医院的生存、发展带来机遇,军队医院应以此为契机,正确把握,积极参与,努力为参保人员提供方便,尽最大可能满足参保人员的合理要求。受医保政策及医保结算信息系统的影响,医保患者在军队医院就诊时与普通患者相比,在挂号交费手续、用药检查范围等方面存在许多特殊性。为方便医保患者就诊,应当增设医疗保险综合服务窗口,由医疗保险办公室与医疗费用结算部门和挂号室指派专人联合办公,主要任务就是为医保患者提供医保挂号、费用审核、交费结算、证明材料审验以及医保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

2 强化医疗保险“双向”宣传管理

医疗保险工作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医疗保险政策的及时掌握,是做好医疗保险管理的重点环节,管理部门既要着眼内部医护人员对医疗保险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同时也要重视对就诊医保患者的政策宣传。

目前,在部分医护工作人员中,仍然存在思想观念陈旧,对医疗保险工作不够重视的现象,缺乏正确的市场观念和经营理念,缺乏竞争意识,没有危机感、紧迫感。始终未能充分认识军队医院参与地方医保是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增强医院综合实力,降低经营风险,适应改革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几十年来劳保概念和公费医疗制度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个人健康和医疗费用均由国家承担的观念。参加医疗保险后,实行统筹兼顾,在医疗消费过程中个人需要承担一定比例费用,参保人员不习惯,不明确,不理解。由于医患双方对医保政策的理解差异,解释工作不到位,患者对自费医疗项目不愿承担时,往往对医院和医务人员有意见,造成医疗纠纷。

针对以上现象,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注重对医保政策的组织学习,深刻领会《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等相关文件的精神实质,引导医院全体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医保工作观念,把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不断增强医疗保险服务意识,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寻求内涵发展,把基点放在自己脚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浅层次的理解提高到经营管理的重要位置上来,形成全员参与,人人关心的良好氛围[2]。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参保人员的政策宣传,可通过制作展版宣传栏、编印《医保简迅》宣传材料、增设医保咨询窗口、增加医保费用自动查询机等多种形式,加强医保对外宣传,让每位参保人员及时了解医保政策新动向,熟悉掌握医保结算工作流程以及医疗费用比例分摊的方法,避免因政策理解有误、结算方法错误造成的不必要纠纷。

3 强化医疗费用控制管理

3.1 理解单病种付费的含义

随着单病种医疗项目范围的逐渐扩大,单病种付费做为一种新的付费方式,对控制医疗费用增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军队医院被确定为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后,应该严格按照医疗保险有关规定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和医疗服务质量,合理控制医疗成本,以较少的费用投入,使参保人员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确定检查、化验、用药、治疗费用支出,确保单病种医疗项目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3.2 规范用药行为

药品费用在病人的支付费用中占据很大的比率,药物治疗也是疾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因此必须规范用药行为,要科学合理用药。医务人员要明确医保患者的药品支付范围,需要由患者个人部分负担的药品,必须征得家属的同意并签订有关协议书,严禁使用医院自制药品(剂)和超标准、超用量用药。

3.3 规范材料使用行为

加强卫生材料使用审批权制度,严格遵循“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的原则,在对病人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要掌握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大型检查项目及医用材料,对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外的检查项目及医用材料要严格控制,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

3.4 规范费用审报行为

在医保结算过程中,要规范医疗费用结算报销行为,严格执行国家公费医疗报销管理规定及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认真填写医保病人费用结算单据,及时准确汇总数据并向医保经办机构进行数据传输。对于单病种医疗费医院垫支成本较高的临术科室,推行医保结算定期反馈制度:即医保职能部门定期向重点科室反馈医疗保险结算情况,通报拒付原因情况分析,认真听取临床一线工作人员对医保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协助查找存在问题,降低医保统筹金超支额,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增加。

4 完善医疗保险统筹金账务管理

目前,军队医院医疗保险统筹金回款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病种医疗项目定额付费方式:即无论患者实际医疗费用高于或低于规定医疗保险机构确定的支付标准,医疗保险支付机构均按确定的标准支付统筹费用。另一种是统账结合方式:即根据参保人员身份不同,划分不同等级的起付线和自付比例,医保支付机构对合理医疗范围内发生的全部费用扣除患者自付部分后全额支付。两种付款方式均属于后付制形式。这种后付制形式主要缺点就是统筹金的支付环节较为繁琐,具体包括费用信息和纸介的上传、经办部门的费用审核以及医保中心的核定划款等诸多环节,直接导致资金回转周期长、未回款项数额大,加上目前各级医保支付机构在审核、拒付时缺乏统一标准和严谨的手续[3],造成医院的应收医保统筹金账务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如:拒付款项明细不对应、坏账款项处理不及时、医保差额无独立核算等等。为加快资金周转,减少拒付款项,提高医保统筹金使用效率,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医疗保险管理。

4.1 加强医保统筹金对账工作

做好医保统筹金对账工作的重点要抓好上报环节和回款核销环节,结算部门应当指派专人负责医保统筹金上报回款对账工作,每月除了按时完成医保相关数据上传外,还应当按照区县、病种、结算时间分别汇总登记相关信息,并根据汇总登记表及时准备纸介材料,确保统筹金上报数据及时、完整、准确。对于医保中心的回款要及时登记核销,对于没有明细项目的回款记录要及时通报医保办公室,积极联系各区县医保中心,确定回款项目的完整性,特别要对拒付款项做好登记,何种原因拒付,拒付金额数目多少,都要及时查明。每月结算部门与医保办公室要对当月拒付款项提出处理意见,上报医院目标考评管理部门。

4.2 完善医保差额统计核算流程

所谓医保差额就是指患者在医院就诊时发生的全部医疗费用扣除患者个人负担的部分后,超出或低于医保管理机构按病种制定的标准补助定额的差额。超出部分由医院垫支,节约部分视为医保奖励。随着单病种医疗项目的不断增加,医保差额的波动性越来越复杂,对于单病种医疗费用的控制是否合理,将直接反映在医保差额会计科目上,受医疗保险结算程序的制约,目前计算机无法按照科室对每一笔结算记录进行汇总,造成医保差额超支数、节约数与统筹金未回款项和拒付款项无法区分。这就要求医保结算部门在应用程序修改完善前,必须做好手工登记工作,对医保差额明细项目按照科室及结算时间分类汇总,对于超出合理医疗范围的垫支款项要查明原因、责任到人、提出整改意见,对节约金额较大的科室月底要报目标考评进行奖励。

4.3 规范医保统筹金坏账核销手续

目前,大部分军队医院医保结算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共同使用一个财务账户,医疗收入与成本支出项目交叉在一起,财务处(科)对应收医保统筹金没有实现全额记账,对于医保拒付款项造成的呆账没有规范的核销手续,造成应收医保统筹金未回款数额较大。为此,在规范医保统筹金坏账核销工作流程上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4.3.1应收医保统筹金必须要全额入账。受军卫一号医疗收费子系统与医保结算上报结算程序的影响,部分单位至今未能完成对应收医保统筹金科目的自动转记账工作,这就要求各单位财务部门分管责任人必须按照实际结算上报统筹金发生额记账,务必确保应收统筹金额准确完整、账实相符。

4.3.2计提坏账准备金。借鉴企业财务管理坏账核销办法,医院应当根据统筹金未回款金额大小,按照未回款的时限不同,确定坏账准备金计提方法,如账龄分析法、应收余额百分比法。

4.3.3对于已查实确属医院责任造成医保拒付款项的,应当由当事人及所在临床科室在规定期限内予以弥补,对情节较为严重或规定期限内不予办理的,从当事人所在科室超额劳务补贴中直接扣罚,并对科室进行目标考评处罚。

4.3.4年度终了对医保中心合理拒付款项特别巨大,当事人及所在临床科室全额承担较为困难的,经当事人提出申请,医保办公室与经济管理部门核定,医疗处审查同意后,报医院党委讨论通过在已计提的准备金额度内予以全额核销。

参考文献

[1]刘文清,公斌,吴复.军队医院适应地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9):702-704.

[2]王涤非,滑茂善.军队医院加强卫生经济管理刍议[J].中国卫生经济,1998,17(7):16-17.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思路 篇8

笔者从事基层医院院感管理五年,从健全组织、完善制度、人员培训、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开展相关监测、规范医疗废物管理等入手,规范了医务人员的行为,改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习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为基层医院如何开展院感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摆在基层院感管理人员面前最困惑的问题。

1 建立健全组织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涉及多环节、多领域、多学科,单凭院感管理人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尤为重要。院长亲自担任院感委员会主任、职能部门、重点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组成院感管理委员会成员,领导重视是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前提,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保障,委员会成员各负其责有利于院感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

2 完善相关制度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与保证。院感管理人员应首先熟悉并掌握院感管理相关法规及规范要求,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工作流程才是最好的。还应结合本院院感管理目标、工作要求及时进行修订、完善,以更好地指导、规范临床院感控制各项工作,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而不停留于表面。

3 重视全员培训

医院感染涉及临床、医技、后勤、行政等多个部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需要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因此,院感管理知识的培训应普及到每一个工作人员。医务人员、工勤人员应当掌握与其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充分认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效预防或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将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始终贯穿于医疗活动中。

特别强调后勤人员的培训, 后勤人员工作范围广、流动性大、缺乏基本医学常识、接触污染物、医疗废物机会较多,极易引起院内交叉感染。而后勤管理人员一般不是专业人员,相关专业知识缺乏,因此,针对卫生知识、消毒隔离常识、手卫生、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要进行强化培训。

4 开展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通过监测,可以减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和鉴别医院感染爆发,为医院在医院感染方面受到的指控提供辩护依据。

环境卫生学监测 医院环境卫生监测涉及多个项目,首先要组织护士长和临床科室主任进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环境监测卫生标准》相关知识培训,使其掌握消毒方法、采样时间、采样高度、采样面积、采样方法,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院感管理人员要按计划对各类环境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进行监测采样,并将监测结果下发各科室保存。凡监测结果不合格的科室必须认真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消毒后重新采样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压力蒸汽灭菌器按要求进行工艺、化学、生物监测,建立监测记录,确保消毒效果達到100%。每半年进行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 建立紫外线日常消毒记录,监测结果不合格的灯管,科室立即更换,并对新灯管进行强度监测。所有监测结果反馈相关科室或部门。各科室要对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每日进行浓度监测,保证其有效浓度。

5 医院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医院感染管理的目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院感管理人员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对重点科室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疗废物的管理进行督查;制定各科室的考核标准,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篇9

一年来,在中心领导和医疗管理小组的带领下,经过质量管理小组全体成员,各临床科室及各位职工的共同努力,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科室各医务人员均能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工作上基本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迹。

二、各人才素质均有明显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医德医风建设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医疗管理方面成绩显著

1、病案质量较往年明显提高,住院病历书写基本达到预定目标,合格率初步统计为100%。

2、诊断和治疗质量:出入院诊断符合率及术前后诊断符合率均达到预定目标。门诊和住院转诊率接近控制在预定目标,未发生过无菌切口感染情况,处方合格率也基本接近预定目标。妇产科住院产妇死亡率为0,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

四、护理质量管理方面

1、服务态度较好,基本能穿戴工作服,持证上岗。

2、物品管理使用维修较好,尤其是抢救药品物品管理方面,基本能班班清点,保证桥就工作顺利进行。

3、病房管理工作较往年有所改善。情节卫生工作做得较好,病房物品放置有序。

4、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达100%,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执行率100%。

5、能认真描绘三测单,书写护理记录,及时执行医嘱,技术操作规范,准确。护理五种表格书写,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达到预定目标要求,未出现合理差错事故。

五、医技方面

1、能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2、能认真配合各科室做好检查项目的分析,诊断报告及时,结论准确,内容完善清楚。

3、能合理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器械、试剂并能严格管理和维修好。

4、能及时认真做好各种资料的统计工作。

六、药房管理方面

1、能认真执行有关质控制度、措施。

2、能严格执行毒麻药品管理方法。

3、购药渠道正规。

4、调配处方出错率为0。

七、存在问题及整改意见

1、服务态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巩固。

3、情节卫生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4、无菌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

5、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有待进一步加强。

6、各科室感染工作记录、数据有待进一步完善。

7、坚持定期召开各小组会议,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棋盘井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制度 篇10

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制度

为了正确执行国家价格政策,规范价格行为,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合理收费,保护患者合法权益,加强医院收费管理,保障医院利益不受损害,严格执行云南省发改委、云南省卫生厅制定的《云南省非营利性医疗服务价格》(云发改收费【2005】556号文件)(以下简称《医疗服务价格》)规定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名称和服务内容提供医疗服务,收取服务费用。特制定我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制度。

一、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监督机制。医院成立价格监督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有关人员参加。定期或不定期对收费科室进行监督检查。查出的违法收入要及时、如数退还患者,并向患者致歉。建立奖惩制度,把价格管理作为考核科室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完善价格公示制度。应在显著位置公示医疗服务价格(包括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内涵、计价单位、实际执行价格和收费依据等)、常用药品和主要医用耗材价格。价格变动时,应及时变更相应的公示内容。

三、建立患者住院费用清单查询制度,增加医疗费用透明度。要逐项记录住院患者每日发生的医疗费用(费用清单包括医疗服务、药品及另行收费的医用耗材的名称、单价、数量、金额等)。在患者入院时,要告知患者每日医疗费用查询方式,各科室护士站负责提供患

1者查询要求。每日向患者发放住院费用一日清单,患者出院时,要对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每一笔费用进行复核,住院费用核实无误后,给患者办理费用结账手续,同时向需要的患者免费提供住院总费用清单。门(急)诊患者根据要求提供费用清单,包括收费名称、单价、数量、金额等。

四、建立医疗价格政策执行情况的自查制度。配备专职物价管理人员,自觉规范医疗收费行为,每月定期进行自查,有无对医疗收费自定收费项目、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和漏收费现象,不允许科室以任何形式的分解收费和比照项目等乱收费行为。并对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写出书面报告,提出整改措施。通过经常性地自律性检查,实现无违法收费的不良记录。

五、完善患者投诉处理管理制度。医院有义务接受患者对价格问题的咨询和医疗费用问题的查询,并如实向患者提供价格或费用信息。在医院门诊大厅显著位置公布医院价格监督投诉电话,设立举报信箱、意见簿。要认真对待每位患者的投诉,及时受理处置患者投诉,详细记载调查结果、处理意见,并及时回复投诉人。

六、为适应医疗技术进步和开展医疗服务的需要,在《医疗服务价格》之外,各相应科室如有条件开展新医疗服务项目的,应按规定程序申报,物价管理员应积极指导科室填报新项目成本测算表,提出收费标准的建议,报审计科审核,待省卫生厅、省物价局审批后执行;对“优质病房床位费”、“优质护理费”申报应按规定程序申报。

七、手术科耗材收费及医用耗材加成收费规定:手术科可收取《医

疗服务价格》项目中所需的特殊缝线、特殊止血材料除外内容;凡未列入除外内容或在相关说明中未明确规定可以另行收费的医疗器械、医用材料等,手术科均不得在项目之外另行收费;《医疗服务价格》明确规定可另行收费的特殊消耗品,可按照医院实际购进价格加一定的加价率计收,具体加价率执行省定标准:“购进价在100元以下的加价率为5%;购进价在100以上、1000元及以下的加价率为4%;购进价在1000元以上的加价率为3%,但单位材料加价额最高不得超过300元。组织器官移植供体按实际发生的费用计收”。

八、明确医疗收费管理职能。要加强对药品和医用耗材日常监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财务科、审计科、药剂科、设备科、信息科等相关职能科室要加强协作,不定期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自查工作,药品零售价和医用耗材价格应严格按照国家价格政策规定作价原则、作价方法核定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明确管理职能:医用耗材价格由设备科按规定加价率负责定价,由设备科专人负责在授权的医用耗材价格库中进行调整;药品调价由药剂科按国家规定专人负责调价。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由信息科专人负责录入审核把关。

在医疗收费管理中,因职能部门管理不到位,未及时通知相关科室或相关科室未及时调整价格的,造成违反收费标准,应追究当事人责任,并按《医院各类人员违规处罚管理办法》规定处理。

九、住院病人的住院时间确定:⑴按云发改收费【2005】556号文件规定,“住院时间计算:按计入不计出的原则,即不论当天什

么时间入院,按一天计算,出院时,不论当天何时离开,不计收当天住院床位费;”⑵在院内需转科的病人,当天只能收取一次的住院床位费、住院诊查费、护理费(上午转科的病人,三项费用由转入科室收取,下午转科的病人,三项费用由转出科室收取),转科病人不可以多收住院床位费、住院诊查费和护理级别;⑶病人在办理出院当天,护理费、住院诊查费可按云发改收费【2005】556号文件规定:如病人出院当日接受医院提供的上述各项医疗服务,医院可收取相关费用;如医院当日未向出院病人提供上述各项医疗服务,不得收费。

十、建立健全医院内部价格管理制度,严格医药费用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

⑴、医院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禁止在国家规定之外擅自设立收费项目,严禁分解项目、比照收费和重复收费。

⑵、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在显著位置通过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公示栏、价目表等公示医疗服务价格、常用药品和主要医用耗材的价格。

⑶、严格执行住院患者费用每日清制度,将药品、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等通过适当方式告知患者。患者出院时,提供详细的总费用清单。

⑷、接受患者价格咨询和费用查询,如实提供价格或费用信息,及时处理患者对违规收费的投诉。

⑸、完善医疗服务项目的病历记录和费用核查制度,定期对患者

费用进行核查,病历没有记录的医疗服务项目不得收取费用。

十一、各科室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医院管理人员《医院各类人员违规处罚管理办法》规定给予处罚:

⑴科室和医务人员在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之外,自立、分解项目收费或提高标准加收费用的。

⑵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违反收费管理制度、临床科室和个人私自收费的。

⑶没有按规定提供医疗服务而收取费用的;有提供医疗服务而未收取费用的或漏收费的。

⑷医务人员开大处方、滥用药、乱检查,增加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的。

⑸科室和个人私自进药、卖药,及药品购买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⑹其他违反《医疗服务价格》的行为。

同时要求,要建立医药价格调整、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等管理制度,科学规范收费行为;要建立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申报制度。还要建立价格公示制度、费用清单制度、医药价格自查制度、价格投诉管理制度、价格管理奖惩制度等。

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减少医疗纠纷 篇11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频繁发生,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医院,作为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服务质量的优劣对医疗纠纷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是我们医疗工作者不懈的努力。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可以有效的减少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

1 提高医院服务水平

医院的服务水平是社会所关注的重點之一,医疗纠纷事故也是社会热点之一。

服务意识是一种主观能动,是做好工作的一种主观意愿。现代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内涵也逐渐被认识,服务质量达不到群众的期望,就容易引发医疗纠纷。服务就是对待病人像家人一样,密切关注我们的患者,预测他们的需求,用真诚的微笑和出色的工作时刻准备着为患者提供服务。医护人员一定要牢记服务宗旨,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规范医疗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加强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任何工作能良好地完成都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责任心的培养来源于对我们本职工作的热爱,来源于对本职工作重要性的理解。认真思考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哪些服务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不断充实我们的服务内容,增加服务项目。有了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项目,脚踏实地地做好服务,确保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能无差错地完成就成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主要内容。

2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确保质量安全

医疗行业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准则,更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确保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医务人员应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制度的内容,自觉严格地执行医院的各项制度,照章办事。 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要想提高服务质量就必须有铁的制度约束,要想确保各种程序、规范、制度的实施,就一定要严格管理,使遵守这些规章制度成为上下一致的共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我们的服务任务;当然提高服务质量主要靠人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惰性,都会有疏忽和懒惰的时刻,这种时候就需要制度的约束来制约我们的不良情绪和惰性,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有服务意识,一刻都不能放松,因此制定各项规范、标准和制度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而确保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

3 加强医疗质量过程管理

加强医疗质量过程管理是有效防范因医疗差错引起的医患纠纷的关键。在质量过程管理工作中应建立健全质控网络,制定质控方案,落实质量管理责任人。在质量标准要求上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卫生部制定的各类规范和操作规程。只有做到有组织机构和专人管理,有标准和规范执行,全过程保证质量才能有效防范医疗差错的发生,从而避免医疗事故,减少医患纠纷。质量是医院的生命,医院必须以质量寻求病人,以质量寻求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医务人员要强化质量意识,坚持质量标准,履行质量程序,加强质量监控,提高质量水平,提高自身修养。优化服务意识, 医务人员要在思想上重视医疗安全,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本着对病人高度负责,对生命高度尊重的态度投人工作,始终绷紧医疗安全这根弦,自觉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医疗行为,严把诊疗护理过程中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4 加强医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

加强医患有效沟通,建立互相理解、平等、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减少医疗纠纷、缓解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医院声誉的需要。在医疗中把我们对病人的关爱通过真诚的语言交流传递给病人,使医患之间能相互理解和信任,加强医患沟通使医患关系得到了明显好转,从而减少纠纷,提高了服务质量,使医疗工作得到保证,也保护了病人的根本利益。语言沟通: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主要且十分重要的方式,与病人交谈时,应口带敬言,态度要诚恳谦和,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应做到有问必答,耐心倾听,解释到位。要注意因人而异,运用沟通技巧,提高语言的艺术性。对性格急躁、情绪不佳的病人,言语要温和委婉。遇有病人出口不逊时,应宽容忍让,避免与病人发生争执。运用沟通技巧,提高语言的艺术性是医务人员与病人保持和谐关系的基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同时,对防范和减少医患纠纷提供了情感上的保障。要加强道德修养,自觉以《医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无欲无求,诚信奉献,以高尚的医德,良好的修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用真诚善良之心尊重、同情、理解、关爱病人,真正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帮病人之所需,以此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情感,在病人及家属的心目中树立起圣洁形象,是防止和减少医患纠纷的基础保证。

上一篇:灾情物资申请报告下一篇:高中生军训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