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费用管理制度

2024-09-25

医院医疗费用管理制度(精选12篇)

医院医疗费用管理制度 篇1

九龙医院新农合医疗费用控制制度

我院在实施新农合管理中,为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坚持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特制订本制度。

1、严格执行基本药物目录和县新农合医疗实施细则。药占比控制在50%以内,目录外自费药费用不超过总费用的10%。

2、建立用药处方评价机制,对合理用药进行点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使用,严格控制次均费用。严格执行诊疗、护理规范,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的医疗原则,严格执行执行单病种限价。

3、加强监督管理,对进行检查中发生的滥用药、乱检查、打车检查、打车用药的违规行为给予批评警告,停止处方权或经济处罚。

4、加强业务与技术培训,分管新农合医疗工作的人员要加强学习新农合政策,熟知管理规定,工作程序,把好入院、出院标准,完善医疗文件书写,对付补偿及时合理。

5、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医务人员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不按医疗所需是损害患者利益的临床行为,是卫生资源和新农合资金的浪费行为,应自觉的控制医疗费用。

医院医疗费用管理制度 篇2

一、初探医疗保险费用支付

通常来讲, 关于医疗保险方面支付方式可以依据实际支付对象分成两种, 一种是关于被保险一方的相关支付方式, 另一种是关于医疗服务一方的相关支付方式。前者主要是将封顶线以及报销比例和相应的起付线等包含在内, 而后者则是将单病种支付以及项目付费等包含在内[1]。本文主要是对后者进行实际探讨, 即探讨关于医疗服务一方的相关支付方式。

二、探析现今主要几种支付方式

1. 项目付费

所谓的项目付费主要是指依据服务具体项目进行相应的付费, 在该种付费中需要对涉及的种种服务项目予以价格的统一制定, 一般由医疗机构确定项目数量以及具体服务项目。现今依据服务项目进行实际付费已经成为医保最为主流的付费方式。该种付费方式有一定缺点, 即对于上涨较为快速的医疗费用较难控制, 因此需要予以一定的改革。

2. 单元付费

所谓单元付费即定额结算, 主要是指依据特定参数将医疗服务整体过程划分成不同单元, 依据各个服务具体单元将预算额度予以确定并进行费用实际支付。该种支付方式是介于病种付费与项目付费间的一种新型方式。

3. 病种付费

所谓病种付费主要是指依据不同种类疾病, 进而将支付额度予以确定并进行费用实际支付的一种方式。目前该种付费方式还属于一种试验形式。原因在于:其一现今对于病种实际覆盖面还较为有限, 难以准确将各个病种包含在内。其二是依据不同病种进行费用控制还不够健全, 缺乏相应的调价机制。所以该种付费方式比较适合在较小区域内推行。

三、探析近期支付方式改革方向

1. 预付制改革

以往无论是病种付费还是项目付费又或者是单元付费基本上均是依据后付制原则开展。而现今则实施预付制改革, 即将医疗机构实际承担的相应经济风险予以有效降低并将资源有效配置提高其效率[2]。最重要的是预付制改革能够对医疗费用过快增长起到一定的约束控制作用。

2. 混合制改革

任何一种付费方式都无法保证其没有缺点, 时代的发展也对单一性的付费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混合制改革则在该种背景下推行, 通过将多种付费方式有效结合进而集中不同付费方式的优点并回避其缺点, 最终实现支付方式的不断优化。

四、探析支付方式改革于医院管理影响

1. 医疗质量的保证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能够对医疗质量给予良好保障。具体来讲, 无论是关于付费方式的预付制改革还是混合制改革均促进医疗机构相关医保部门的工作优化, 而基于此医院相应医保部门也将医疗质量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利用评级管理进而对相应的医疗服务实际质量以及患者就医管理和相应的医疗费用信息管理等予以准确评价, 建立在该种全方面服务管理评价基础上的医疗质量将会得到最大化的提升。由此可见, 支付方式改革能够为医院管理在医疗质量方面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2. 医疗成本的降低

医保方面支付方式改革能够将医疗成本予以有效降低。具体来讲, 预付制以及混合制的实际支付方式改革将医院医疗消耗和医院获得的服务费用相分离。从一定程度上讲, 该种医疗消耗与服务费用分离状况会增加医院财务工作的实际压力, 但也将医院实际医疗成本予以最大化明确与有效控制, 医院关于医疗方面的各项费用支出收入也将更加明晰准确。在此基础上, 医院要想实现成本与收入差的提高, 就需要针对医疗成本选择更为经济可靠的控制方案, 该种操作的直接影响就是医院医疗成本的实际降低。由此可见, 支付方式的改革能够为医院管理在医疗成本方面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3. 医疗效率的提高

医保方面支付方式改革能够将医疗效率予以有效提高。具体来讲, 支付方式改革促使医院对住院日以及病床实际周转率给予较大关注, 并将该两方面作为重要管理对象。由此医疗效率也就成为了医院医保实际管理的核心工作内容[3]。医院将医疗效率提高作为重要管理目标, 通过工作模式调整以及优化和医疗工作者予以的良好培训等进而实现这一管理目标。由此可见, 支付方式改革能够为医院管理在医疗效率方面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五、结论

综上所述, 关于医保方面实际支付方式的良好改革不仅是现今各个医疗机构发展的必然需求, 也是现今医保服务为民的根本要求。通过支付方式改革能够对医院管理予以医疗质量上的有效提升、医疗效率的最大化提高和相应医疗成本的实际降低。可以说支付方式改革对于医院管理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摘要:关于医疗保险方面的支付方式作为医保核心制度内容其主要涉及保、患以及医三方面。可以说是关乎各方利益经济最为敏感也是最为直接的活动环节。本文基于此就医疗保险方面支付方式的内涵着手进行分析, 对现今主要支付方式予以探讨, 分析近期支付方式改革方向, 最后就支付方式实际改革于医院管理带来的作用影响予以研究, 以期为后续该方面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医院管理

参考文献

[1]郑大喜.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 2013, (2) :55-58.

[2]朱优红, 李培, 刘帆.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对医院医保应收款管理的影响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 2015, (11) :126-127.

医院医疗费用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平衡计分卡

新医改实施后,公立医院就诊患者的次均费用涨幅有所控制,但是依然存在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现象。2015年11月,国家卫计委、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控费意见》),要求公立医院采取综合措施达到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增强医改综合成效的目标。

近年来,公立医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医疗费用上涨较快。同时,医药费用结构和增长状况也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在部分城市公立医院中,由于就医行为不合理、诊疗行为不规范、收费行为不透明等导致了医疗服务总量和次均费用增加较快、药品及卫材收入占比较高、参保患者自付比例过高、住院患者收治标准降低等问题的出现。

一、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管理体系的构建——以三级公立医院为例

1.构建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管理体系的政策依据

2015年11月6日国家卫计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控费意见》对综合控制医疗费用的措施提出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强化医疗机构内控制度、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降低药品耗材虚高价格等8个方面的要求。

2015年12月10日,国家卫计委印发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考核指标的通知》,对积极推进预约诊疗、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保障医疗安全、规范诊疗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等考核指标指定了执行标准。

2015年12月21日,国家卫计委等五部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的指导意见》 ,对公立医院从社会效益、医疗服务提供、综合管理、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

上述3个政策相互衔接,形成合力,从国家层面对医疗费用管理出台了指导性文件、并建立健全医院的绩效评价机制,制订改善医疗服务的考核指标,推进医院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医疗行为,实现合理控费目标。

2.构建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管理体系的基本思路

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是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管理的出发点,老百姓得到真正實惠、医院获得良性发展、员工受到有效激励是衡量医疗费用管理的标准,因此,公立医院结合自身定位,在平衡计分卡原有的财务、患者、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的基础上,加入社会责任维度,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医疗费用管理体系。

医院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学科与人才梯队建设(学习与成长)的支撑,通过内涵管理(内部流程)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从而有效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并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才能实现社会效益(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财务)的有机统一。

3.构建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管理体系的主要原则与基本内容

(1)医疗费用管理体系的指标构建原则

①SMART原则:Specific具体明确不笼统、Measurable指标量化可获得、Attainable通过努力可达到、Relevant内容相关不跑题、Time bounded完成目标有时限。

②KPI原则:抓住关键行为、突出重点环节、做到统筹兼顾。

③实用性原则:指标的来源要真实可靠、要具有可比性;

④应变性原则:要根据相关政策的要求和医疗费用的变动情况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和修改补充相关指标。

(2)医疗费用管理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基于上述原则与参考相关文件,建议从五个维度构建医疗费用管理体系,相关指标构建具体设计如下:

首先,从社会责任维度、患者维度、内部流程维度、财务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建立五个一级指标。其次,从不同一级指标的管理重点出发,侧重衡量下列19个二级指标,其中社会责任维度中包含了公共卫生责任、病种结构合理、分级诊疗体系、严控医院规模4个二级指标;患者维度中包含了患者满意度、患者就医负担2个二级指标;内部流程维度中包含了规范诊疗行为、医疗服务效率、医疗安全管理3个二级指标;财务维度中包含了总量控制、预算管理、优化收入结构、控制费用支出、财务风险管控、发展能力分析等6个二级指标;学习与成长维度包含了人才队伍建设、临床专科发展、科研发展、员工满意度等4个二级指标。除此之外,还分类型建议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护人员人次、医学人才培养完成率、住院重症病人比例、三四级手术占比、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占比、预约诊疗占比、患者投诉率、次均医药费用增幅、参保患者个人支出比例、医保目录外费用比例、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医疗收入增长率、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卫生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资产负债率、净资产增长率、在职职工人均工资收入水平、员工流失率等合计40多个三级指标。

二、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管理体系不同维度的具体目标

1.社会责任维度

首先是落实政府指令性任务,维护医院的公益性。其次要注重提升科研水平,提高救治疑难杂症和急危重症的能力。其次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做到预约转诊比例逐步提高、普通门诊就诊比例逐步下降。最后要实现合理收治病人,住院重症病人比例以及三、四级手术占比等指标达到相关要求,病种结构符合三级医院的功能定位。

2. 患者维度

首先,要“以病人为中心”,注重医学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其次,“以质量为核心”,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全面践行优质护理、打造专业合理的药事服务、实行无缝衔接的急诊急救服务。再次,“以优化流程为抓手”,落实有效分流患者的预约诊疗服务、方便患者获取就诊情况的信息推送服务、改善流程的住院全程服务、优化便捷的费用结算服务等。最终,“以患者满意为目标”,严格控制医保目录外费用、降低参保患者的个人支出比例、有效控制次均医药费用的增幅等,真正做到“三好一满意”。

3.内部流程维度

首先,应注重保障医疗安全。通过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做好诊疗护理技术的规范、防范医患纠纷的发生,落实患者的安全目标。其次,应注重规范诊疗行为。在临床上实施路径管理模式和按病种付费制度,保证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所接受的检查、用药、治疗、手术、护理等项目规范标准不随意。再次,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病床使用率、探索推广日间手术等。然后,纠正过度医疗的不正常行为,例如纠正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过度依赖静脉输液的行为,避免在诊断过程中因过度依赖仪器检查而忽略传统的物理检查,避免重复过度检验检查、建立医疗服务共享机制、推进与同级医院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简化就医环节、减轻就医负担。最后,还需杜绝违规收费,严禁分解收费、自立项目收费等损害患者利益的行为,实行医药价格公示、提供费用清单、增强收费透明度。最终实现通过内部流程的改善提升患者的就医感受的目标。

4.财务维度

首先,需要转变规模扩张的观念、严禁举债搞建设、严控床位和特需服务的规模、严控建设标准和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将资产负债率、医疗收入增长率等指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其次,应理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体系,通过控总量调结构等方法在取消药品加成、降低药品耗材价格的同时适量提高技术劳务服务价格,进而优化医院收入结构。再次,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和全成本管理制度、加强内控建设、降低三公经费支出以及管理费用支出等。最后,需要提升国有资产运营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规范化管理减少资金占用、提高使用效率、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5.学习与成长维度

首先,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增强医院凝聚力量、创造同心同德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其次,应鼓励医务人员参与教学科研工作、培养高层次人才和临床骨干人才,积极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发展以及人才梯度建设。再次对新聘医师和新入职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提升医疗及护理质量。然后,在为员工创造培训和晋升机会的同时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逐步提高职工工资性收入水平、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最终通过员工的学习与成长助力医院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运用平衡计分卡,公立医院应从社会责任、患者、内部流程、财务、学習与成长五个维度,以社会责任维度为原则、通过学习与成长、优化内部流程、并对财务指标等进行分析,对医疗费用进行管理,最终实现让患者满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琛慧、李慧、许皓 .公立医院运营评价体系研究——基于改进的平衡计分卡视角. 会计之友,2015(24):80-90.

2.田惠东.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财会通讯,2015(22):72-74.

医院医疗费用管理制度 篇4

为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根据省、市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有关文件要求,制定本方案,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总体要求

将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作为全县深化医改的重要目标和任务,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强化规范医疗、完善医保、改革医药等政策联动,推动实现医疗费用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医保基金运行和群众承受能力相协调。坚持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控制医疗费用总量增长速度。坚持内外兼治、强化监管,建立健全医疗费用监控和公开机制。坚持系统治理、防治结合,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运行效率。坚持立足实际、分层分类,对不同单位进行分类控费并动态调整。

二、落实综合措施有效控制医疗费用

(一)构建分级诊疗体系。

全面推进县域医联体建设,以医联体建设为抓手,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构建,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和布局,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完善分工协作机制,提高基层服务能力。以患者为中心制定分级诊疗规范,综合运用行政、医保、价格等多种措施,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引导患者合理就医,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在统一质量标准前提下,实行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县级公立医院要逐步减少和下沉普通门诊服务,实现普通门诊占比逐年降低。

(二)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

按照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XX市及XX县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严禁擅自增设床位。严格实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加强使用评价和监督管理。严禁公立医院举债建设,严格控制建设标准。

(三)着力调整收入支出结构。

各公立医院要立足自身,采取切实措施,对相关收入支出的结构进行调整,提升单位经济运行质态。到2019年底,全县二级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比例(不含中药饮片)力争总体降低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的卫生材料费用降到20元以下;公立医院每门急诊人次平均医药费用、每出院患者平均医药费用增幅不高于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

(四)强化医疗机构内控制度。

加强预算管控,各公立医院要根据行业发展规划和医疗费用控制目标,对医院预算进行审核。强化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探索建立医疗机构成本信息库。加强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公立医院病案、临床路径、药品、耗材、费用审核、财务和预算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控制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挖掘内在潜力,向管理要效益。

(五)降低药品耗材虚高价格。

实行药品分类采购,对临床用量大、采购金额高、多家企业生产的基本药物和非专利药品,全部参加省级公开招标采购。对部分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建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价格谈判机制。加强对药品价格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实施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鼓励采购国产高值医用耗材。严厉查处药品耗材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

(六)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

推行临床路径管理,采取处方负面清单管理,落实处方点评、抗菌药物使用、辅助用药、耗材使用管理等制度。加强中药饮片合理应用监管,建立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促进合理用药。建立对辅助用药、医院超常使用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等的跟踪监控制度,明确需要重点监控的药品品规数,建立健全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用药综合评价体系。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明码标价和医药费用明晰清单制度。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医务人员个人薪酬不得与医院的药品、耗材、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等业务收入挂钩。

(七)切实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认真落实相关文件要求,推动医院业务流程重组,改革医疗流程,临床、医技、后勤整体推进,不断提高首诊确诊率、检查及时报告率和入院三日手术率等。积极开展日间手术,并在具备微创外科和麻醉支持的条件下,对既往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明确单一、临床路径清晰、风险可控的中、小型择期手术推行日间手术,提高床位周转率,持续缩短平均住院日。

(八)认真落实“三合理”规范

要根据患者病情实际需要开具检验检查项目,凡是通过费用较低的检验检查能够明确诊断的,不得诱导患者再行其它同类检查项目;非疾病诊治需要,不得重复实施检验检查;严格整治“大检查、乱检查”,提高大型影像设备检查的阳性率,二级医院大型X线设备检查阳性率总体达50%以上,CT、MRI检查阳性率总体达60%以上,医学影像诊断与手术后诊断符合率总体达90%以上。

三、建立医疗费用控制监测考核机制

(一)加强医疗费用监测。

建立全县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监测机制。县卫健委综合考虑医疗费用的历史情况、医疗服务需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及诊疗特点、物价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各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控制的和阶段性目标,并对各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率、每门急诊人次收费水平、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医疗收入结构、医疗服务效率等核心指标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完成工作目标。次年第一季度对各公立医院控费情况进行公开。

(二)加强费用控制考核。

医疗费用增长情况监测制度 篇5

为加强我院管理,降低医疗费用,确保新农合健康运行,制定费用监测制度如下:

一、实行多层协调、上下监控、分级实施的管理体制进行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医院院领导授权,医务科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医、药、护一线医务人员以及财务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实行综合性控制措施。

二、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诊疗常规及严格执行医保《三个目录》(即《药品目录》、《诊疗项目范围》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禁止过度服务。严禁超量用药、超限用药、重复用药;严禁实施与病情不符的检查、治疗、用药;严禁分解处方、分解检查、分解住院。门诊医师严格遵循处方管理规定,杜绝不合理的退费、退药。住院医师严格掌握参保人的入院标准、出院标准,严禁将可在门诊、急诊、留观及门诊特定项目实施治疗的病人收入住院。

三、医院分管领导、财务处和医务科负责监控异常收费,发现有普通疾病高收费等“异动”情况应立即进行严格的审核,将检查发现的问题直接反馈给相关科室和部门,并限期整改,查出有不根据病情诊治导致高费用现象的将酌情处罚。

四、逐步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对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

五、财务处负责严格贯彻和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及各项物价标准,规范医疗收费行为,加强对各收费员、物价管理员的业务指导。严禁分解收费、重复收费。注重加强费用管理环节:设立物价检查员,专职核查住院病人的费用明细;采用一日明细清单,明确每日费用项目和金额。

六、药剂科负责加强控制不合理用药情况,控制药费增长。通过药品处方的统计信息随时了解医生开药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对“大处方”的查处, 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和药品使用排名公示制度,并加强医保病人门诊和出院带药的管理,严格执行卫生行政部门的限量管理规定。

七、医务科负责对合理控制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负责加强培训医务人员,及时普及医疗保险政策和控费技巧。通过各种医保宣传资料,定期集中全院人员和医保专管员进行各类医保管理知识培训,定期利用早交班时间到临床科室做专题辅导。医务科必须对重点指标实行动态监管。对住院时间比较长、费用比较高、超定额4倍以上的患者进行重点监控,跟进病例的治疗情况,对检查费用高、药品费用高的医生进行重点监控并进行及时沟通提示;及时进行医保政策讲解和指导,督促科室加以改进。确保真正实现多层协调、上下监控、分级管理的预期目的。医务科应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医保费用实时管理”功能,实时监测全院医保病人费用、自费比例及超定额费用等指标,实时查询在院医保病人的医疗费用情况,查阅在院医保病人的费用明细,发现问题及时与科主任和主管医生沟通,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医务科通过院例会通报、书面反馈等多种方式,每月、季、半年、全年将全院各科室总费用、定额费用、自费率、超定额费用及时反馈到科室负责人,使各科心中有数,可以更合理地控制费用。

八、实行严格的管理奖惩制度,医院每年对各临床科室进行年终医保考核评比,对费用情况、服务质量等进行考评,对成绩显著的科室发放奖牌及奖金,全院通报表扬;将社保清算结余按比例奖励医保管理工作出色的科室及个人;对检查发现的违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扣当事人科室和责任人质控分的处罚。

**县人民医院医务科

医院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制度 篇6

为增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控制财务支出,降低成本费用,保障资金安全,维护股东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规定:

成本费用贯穿医院的整个经营过程,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和控制,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成本费用的管理,需要全院员工的积极参与。

(一)成本费用的内容和开支范围

结合医院的特点,成本费用项目包括;各种人力成本(工资费用等)、材料成本(包括医用设备成本、医用器材成本)、血液成本、保障服务成本、药品成本、各种管理费用、其他支出等。

(二)成本费用分摊的原则;受益原则,谁受益,谁负担;配比原则,即收入与成本相互配比。

(三)各项具体成本费用的分摊标准

1、人力成本的控制,人力成本包括人员工资、补贴、津贴、奖金、社会保障费等用于个人部分的各项支出。工资费用根据各科室的实际工资发放数计入科室成本。

2、医用设备成本的分摊

(1)科室所使用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由其使用部门负担。(2)医用车、台、柜、架类的修理费由其使用部门负担。(3)医用设备材料在领用时,计入其使用部门成本。

3、医用器材成本。各种医用小型器械和消耗材料,包括手术、诊疗等器械和耗材,医用敷料、医用气体、医用仪器维修配件等,在领用时由使用部门负担。

4、外购血液成本,由使用部门负担。

5、各科室领用的各类药品,以零售价计入成本。

6、医用图书购置费,能明确购买单位的,计入使用部门成本。

7、被服费,按实际发生费用计入科室成本。

8、各种管理费用,包括公杂费、邮电费、印刷费、差旅费、会议费、业务招待费、广告宣传费、水电费等,按实际发生费用计入科室成本。

9、财务费用,主要是银行借款利息及手续费,按借款用途及所购的物资使用部门分摊计入科室成本。

10、其他支出,主要包括医疗欠费赔偿、固定资产盘亏损失、医疗事故赔偿等,按实际发生的费用计入科室成本。

医院医疗费用管理制度 篇7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我国公立医院有着明显的“趋利”倾向。公立医院是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在我国96%的医院是公立医院, 但每年财政拨款仅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7%-8%, 其余90%必须靠医疗服务收费和卖药收益。“以药养医”的利益机制进一步加深了我国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在新医改的推动下, 继年初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取消药品加成以后, 9月又提出在公立医院实施绩效工资制。绩效工资不是简单的涨工资, 而是要在保证公益性的同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通过科学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带动医院绩效的整体提高, 实现医院内部的成本控制。

1 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的推动和发展

1.1 改革的背景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体系的“大头”, 医院的管

理体制改革如果没有实质突破, 医改的成效将大打折扣。公立医院经过2006年全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完成了从职务等级工资制度到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过渡, 初步建立了将岗位责任、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新型工资制度。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依据, 仍是一种基于论资排辈的静态的分配制度, 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2009年9月2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会议决定从10月1日起, 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这是继今年年初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取消了药品加成后, 公立医院改革的又一重要环节。

1.2 改革的方向从新医改的政策框架下看, 此次绩效工资改革

不是简单的涨工资, 而是要充分发挥工资作为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 一方面要突出公益性, 公立医院要确保人民群众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发挥医疗系统, 特别是医疗机构队伍的积极性。这样既可以降低医疗服务价格提高经济效益, 又能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社会效益, 实现两者的结合。

1.3 改革的内容现在国家还没有公布具体的实施方案, 但是在

改革纲要中重新确立了政府在改革中的主导责任, 在国务院对医疗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改革中已经确定:“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保障, 省级财政统筹, 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财力薄弱地区给予适当补助。”有了财政的保障, 医院最主要的是按照社会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从而形成职工的收入随医院效益高低和个人业绩好坏上下浮动的机制, 更好地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中的重要问题分析

2.1 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首先是绩效指标

的设计, 在内容上要改变传统的经济指标考核为主, 增加公益性服务绩效指标;在设计上要注意指标的量化和可操作性。首先要树立医院的公益价值取向, 再把公立医院的经营目标分解, 就形成了科室考核指标和个人考核指标, 对科室和个人要设立以提供的医务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为中心的综合指标。由于医生收入直接与科室收入挂钩, 如果绩效工资的分配仅以经济指标来考核, 就可能会变相地促使医务人员通过给患者进行重复检查、开大处方、多开贵重药等方式增加科室收入, 从而导致医疗质量下降和加重病人负担的现象。应当综合服务效率指标、服务质量指标、经济效率和经济效果指标综合评价, 并把服务质量指标和经济效率指标作为关键绩效指标。

2.2 公开透明的绩效考核体系在公立医院设立专门的绩效管

理组织机构, 并建立一套公开透明的绩效评价体系。在实践中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将素质、能力和业绩不同的人员区分开来, 打破原来的单一化, 体现重业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 激发医院的内部活力, 平衡创收部门和非创收科室的利益分配。评价结果形成公开和定期化, 接受员工和外界的监督。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对考核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

2.3 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要保证绩效考核的顺利实施, 必须要加

强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公立医院在过去的绩效管理过程中, 普遍存在重结果而轻过程的现象。在考核过程中, 必须加大外界的监督力量, 医疗监督机构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建立有效沟通机制, 在实际考核中不断改进考核方法, 从而不断提高员工绩效。注重患者的参与和监督, 控制医疗服务质量, 保证绩效体系的有效运转。

3 对医疗费用控制可能产生的影响

3.1 我国医疗费用控制现状医疗费用的控制问题是一个长期

存在并影响国民健康保障的重要问题, 实际上是医疗资源有限性与医疗需求无限性之间基本矛盾的反映。各国在控制实践中都探索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取得一定成效, 但都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医疗费用持续增长的趋势。我国通过推动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需方费用分担机制和提供方的成本控制等措施, 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从提供方医院的角度来看, 我国共有卫生机构33万个, 其中县以上医院16000多家, 单位自办医疗卫生机构102000个;药品生产企业6300多家, 药品批发企业16000多家, 零售企业120000家。从整体上说, 造成我国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原因主要来自医方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无效或者是失控。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医疗机构都是国家投资和管理的, 然而政府对医院的投入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 对医方的经济补偿机制不合理, 医疗服务的价值被低估造成医疗服务价格在医疗费用中所占比例不合理, 药费往往高于技术性收费。这样的结果造成医疗机构以不合理费用增长来补偿其价值损失和医疗资金投入, “以药养医”和“虚高定价”成为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主要因素。据有关部门调查分析, 不合理的医疗费用支出约占全部医疗费用的20一30%。在医疗服务市场中, 国有医疗机构已经形成了竞争性垄断地位, 虽然国家把医院划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但是非营利性医院在享有定点医疗、财政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的条件下却实行的是营利性经营, 结果造成市场的不公平竞争, 对医疗费用的有效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无法使卫生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最佳利用。国家单方面执行的药品采购招标制和对部分药品进行价格管制等政策措施, 也无法发挥费用控制的作用, 反而被医疗机构加以利用。由于我国医疗信息系统建设落后, 对国外先进的费用控制工具不能灵活应用于实践之中。在新医改的推动下, 绩效工资改革的推行, 必然对医院的补偿机制和医生收入产生重大影响, 但是在改革过程中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也必然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3.2 可能产生的影响

3.2.1 政府责任更明确, 有利于降低医疗服务价格医疗服务价

格调整相对滞后已成为影响医疗费用控制的重要因素。医疗服务价格居高不下一方面是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所致, 药品供应的中间环节和限价难以控制,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政府的投入不足。我国政府投入占医疗卫生费用的比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从而导致医院补偿机制扭曲, 从根本上引起了“以药养医”机制的形成。从绩效工资改革的内容来看, 明确改革的经费由地方财政保障, 从而为改变医院的盈利模式提供了可能。政府是改革的主导者, 在加大投入的同时, 注重投入机制的同步转变, 提高投入效率, 最终能切断医疗费用上涨的源头, 有利于降低医疗服务价格, 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3.2.2 综合绩效指标设计, 医疗服务效率有望提高在绩效考核过

程中, 把服务质量指标和经济效率指标作为关键绩效指标, 可促使各诊疗、护理组间采取各种措施以争取病人的信任与满意, 促使员工自觉遵守各项医疗制度规范和医院规章制度, 积极主动改善与病人的关系, 提高服务质量, 使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明显增强。医疗服务效率的提高, 能促使医疗成本的降低, 使医院由“效益中心”向“成本中心”转变。

3.2.3 医生收入有望提高, 有利于降低道德风险卫生部长陈竺

发言时明确说了绩效工资改革后医生收入只增不减, 但也不能简单视为涨工资, 而是要通过薪酬手段促进分配公平, 充分发挥医务人员

剖析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

秦阳 (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摘要:让人人“老有所养”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民生目标, 并载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第二大支柱的企业年金是维护退休劳动者权益, 提高老年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 在我国的社会保障改革和体制建设中受到高度重视, 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仍然有一些因素制约着企业年金的发展, 使其无法充分发挥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现状和遇到的问题, 并希望提出一些促进企业年金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年金发展对策

0引言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企业年金, 又称职工补充养老保险, 是企业和员工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 在国家的指导和鼓励下, 根据本企业经济状况自愿为员工建立的一种以弥补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不足、提高员工退休生活保障水平为目的的补充养老保险计划。”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 企业年金是弥补基本养老保险不足、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福利机制的重要工具。在我国这样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过高的国家, 发展企业年金无疑是形成多层次养老保障新模式的重要途径。

1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

自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鼓励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 至2004年年初, 劳动保障部颁布《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管理试行办法》, 企业年金制度在我国已经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历程, 这期间企业年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也遇到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加快推进企业年金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完善的重要议题。

1.1企业年金总体上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现在, 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正处在成长和起步阶段, 在降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还不能完全担当起养老保障第二支柱的重要角色, 但是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建立起企业年金计划, 并呈现出从国有大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拓展的良好发展趋势。

从图1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 我国企业年金的基金规模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2001年仅为200亿元, 而截至2007年末则达到1519亿

元, 增加了近7倍, 年增长率约为35%。不仅仅是基金规模的扩大, 企业年金的覆盖企业和覆盖人数也在不断增长中, 自2001年至2007年末, 企业年金覆盖人数由655.8万人增加至929万人, 增长了约41.66%, 覆盖企业数由1.75万户增加至3.20万户, 增长了82.86% (见表1) 。

1.2我国企业年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上面的数据资料可以看出, 我国企业年金虽然起步较晚, 却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然而从其发展规模、覆盖范围及替代率方面来看, 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1.2.1发展规模的差距上文已经分析了,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的规模, 总体来看,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是将企业年金的基金规模与同期的GDP相比, 我国企业年金资产占GDP的比重非常低, 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

尽管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并不是强制性的, 不能盲目与荷兰、冰岛、瑞士等准强制性国家的资产规模进行比较, 但是根据图2的资料显示, 同样是自愿性企业的美国, 企业年金资产占GDP的比例也达到了98.9%, 这样的差距是不容忽视的。

1.2.2覆盖范围的差距覆盖范围是衡量企业年金发展的重要指标, 我国的企业年金无论是在覆盖企业数还是覆盖职工数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与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相比, 企业年金的覆盖人数所占的比例仅是它的5%左右 (见表1) , 而且一直没有明显的增长, 这说明企业年金的发展速度还不能与基本养老保险相协调, 在发挥第二支柱作用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参考文献

[1]罗力, 王环增, 张闽元等.我国公立医疗机构职工收入分配制度研究概述[J].中国医院管理.2006 (1) .

[2]仇雨临, 孙树菌. ( (医疗保险)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王一峰.医疗保险结算改革中的供方控制.卫生软科学.2005 (4) .95—96.

[4]陈利权.公立医院薪酬分配制度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院.2007 (6) .

[5]洪铮, 李珍.《医院和医疗保险的经济学分析》.卫生软科学.2005年6月第19卷第.

[6]李卫平, 周海沙, 刘能.我国公立医院治理结构研究总报告[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 (8) .5-8.

[7]宋晓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基本思路的报告》.2000年中国医院院长高级论坛

医院经济管理与成本费用控制研究 篇8

【关键词】医院;经济管理;成本费用;控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551-01

伴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在近几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开始逐步形成,为了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加快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步伐,就要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对成本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研究。

1 医院经济管理与成本费用控制研究的现状

医院经济管理与成本费用控制研究,主要是为了改变医院非常落后的管理制度,在近几年来,由于政府对医院的投入减少了,在医院经济管理与成本费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医院开始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并且把控制成本费用作为最重要的目标,首先在医院中实行成本核算并进行科学的管理。医院中的成本核算主要是医院对整个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进行核算的过程。通过对医疗费用进行管理,做好对费用的控制工作,在医院中,只有度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才能使医院的管理更科学并且非常规范。

通过对医院医疗服务成本进行核算,使医院的经济管理体制能够更加完整,为了加强对医院的经济管理过程,就要将医院得到经营成本控制到最低,在我国,医院实行的成本核算的主要方式就是医院的科室成本核算要把科室视为一个非常独立得到核算单位,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整个过程进行有利的调整,并能够记录一些有用的信息,刚开始要把医院科室的部分的费用作为整个过程的成本核算,这种方式主要是部分成本核算。然后在把整个医院的全部科室的费用进行统计与核算,在医院的整个成本的核算过程当中,全院的成本核算能偶给医院带来很多成果,在医院经济管理过程中,只有对医院医疗服务费用进行审核,对医院的所有员工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的成本意识会不断的增强,在工作中会认真的工作,同时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医院是供人们治疗急病的地方,医院的管理体制如何,医院的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决定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医院要加强对义务人员进行管理,医院中的行政部门要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约束。

在医院里,医院有自己的规章和制度,这些相应的规章和制度主要是对医院一些义务人员进行日常的工作的约束和进行管理,在医院中医院经济管理中主要的成本核算主要是根据综合法、病种法、项目法。其中综合法是对医院中的各个部门和科室的成本进行核算。综合法主要是对整个医院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增加度医院职工的考核内容,让所有员工增强成本意识,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对院级采取核算的方法是比较简单的,对医院中科级进行核算时非常复杂的过程,因此,要根据我国医院的发展状况和运行的规律,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核算。

由于一院制=中接触的病种是非常多的,医院中储藏的病例也是非常的多,医院都是根据病人生病的病例的难易程度,对他们分别有不同的治疗费用标准,然而,病种法还不能满足我国医院经理管理的需要。

2 医院经济管理与成本费用控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1 没有对医院的成本核算做到充分的認识

由于每个医院的医疗体制是不相同的,有的医院对成本核算的认识程度也是完全不同的,有些医院对成本核算不够重视,还没有觉得成本核算对医院的管理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度医院的管理过程中,全核算成本是医院管理的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通过读医院进行核算管理,才能使医院的医疗服务的成本有所降低,同时还能减少资源的浪费,还能使各个医院中的竞争力不断的增强。所以,要对医院的经济管理与成本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做到对医院的成本核算进行充分的认识。

2.2 医院核算人员匮乏

在我国的一些医院,真正的层次较高的人才是非常少的,核算技术很落后,有的地低层的核算人员的学历偏低,学习的知识非常欠缺,他们的基本素质过低。因此,在医院中要实行成本核算管理的过程,同时还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给予相应的指导,要确保在实施的过程中保证核算的资料的完整性,不断提高核算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2.3 医院的经济管理中存在着缺陷

在医院中,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主要是有医院的财务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组成的,由于医院的财务部门对整个医院的财务状况了解的不多,财务部门在组一年中的预算的低吼,难免造成预算过程失真,财务部门不能对预算的失真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就很难对医院预算执行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检查。

3 医院经济管理与成本费用控制研究的主要方法

3.1 提高医院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

为了使医院的经济管理过程得到逐步的完善,首先要加强对医院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从自身的角度总结出自己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责任和医务,他要塑造他们良好的性格,发挥他们的管理优势,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

3.2 在医院中形成经济管理体制

在医院中,财务管理和财务预算的过程,经济核算和预算的执行与检查,控制与评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这就要求医院能够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共同建立一个管理平台,实施一体化的经营管理体制,对管理过程要做到有计划的实施和进行运行。

3.3 制定质量管理保准,实施成本费用的全过程控制

在医院经济管理与成本费用控制过程中,必须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标准,对医院的整体的服务态度、服务的总体质量、对医院的服务水平的评价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对医院的各个科室进行系统的检查,进而保证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和加强。

4 总结:

伴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医疗行业开始迅速的发展,医院经济管理与成本费用的控制,对医院未来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为了控制医院的成本费用,就要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胡丽霞,陈艳,孙宝良,等.改革成本管理方式 促进医院健康发展[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3):72-73.

[2] 砂志平.加强成本控制 建设节约型医院[J].中国医院管理,2007,(4):32-33.

医院医疗费用管理制度 篇9

关于二OO八年农民医疗费用报销中应注意事项的

通 知

各定点医疗机构:

经过对各定点医疗机构上报的1—2月份病历资料审核,发现存在许多问题,为进一步规范报帐程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现将有关注意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兴文县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实施意见》,熟练掌握报销的有关要求。

二、每位报帐的住院农民必须有08年参合发票复印件和盖有户籍所在乡(镇)“08参合”印章的复印件。三、二次补偿在2008年的实施意见中已经取消,不能再予以补偿,报销金额概由医疗机构自行承担。

四、药品价格应严格按照相关文件执行,严禁超标收费。

五、特检特治在2008年实施意见中未再单独提出计算,应纳入检查医院报销比例报销。

六、巧立名目收费、高标准收费现象有所抬头,需立即停止。各医疗机构要根据本单位存在的问题立即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迎接上级检查。

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篇10

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

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3.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4.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护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5.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6.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7.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8.医院内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应当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

9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10.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11.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到内部指定的暂时储存地点。

12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者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露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13.医院应当建立医疗废物暂储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

14.医院应当将医疗废物交由市卫生局指定的回收单位进行处理。

15.医院要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16.医疗废物转交出去以后,应当对暂时储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17.医疗废物有医院统一回收,禁止任何工作人员转让、买卖。

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篇11

【关键词】医疗安全;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089-01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1.1研究目的

通过系统的调查和思考,来分析怎么才能克服这些因医院医疗安全问题带来的威胁和困难,从而为我国净化医疗环境、维护医疗安全提供一定的有用建议。

1.2研究方法

文献调查法、资料收集法、专业人员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2 研究结果

2.1 影响因素分析

2.1.1技术难点

(1)医疗技术难点:每一种医疗新科技的应用都有不确定性,都会带来一定的医疗风险。另外,医疗科技的发展相对于疾病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目前很多疾病以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是无法治疗的。手术技术有非常多的不可控因素,包括医疗事故的判定也需要依照手术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责任划分,但是因为手术本身并非是客观的,而是医生主观控制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手术技术是否违规,很难去进行判定。

(2)法律技术难点:“医闹问题”,患者法律意识不强,已经爆发出来的医院安全事件来看,并非所有情况下都是医院的责任,医院和患者签订了相关的文件,但是手术中出现了问题,患者还是会大吵大闹,状告到媒体,迫使医院对其进行经济赔偿;不重视构建医疗安全事件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医院医疗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作用极为值得重视,但遗憾的是,目前很多医院并无一套完备的医疗安全事件法律風险防范体系;媒体舆论危害:个别患者将医院的情况上传到网络,属于非法网络传播,在传播过程中造成了恶劣影响,产生了非法行为。同时引起了社会对医院的不满,对医院产生舆论威胁,无法按照正常的司法流程处理医疗安全事件。

2.1.2人为因素

(1)医方人为因素:管理理念落后,形成封闭系统,对外反应慢或无反应,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心理负担重,不能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极少数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差,危害了整个群体声誉;服务意识差,不重视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感受,不能维护患者尊严等。

(2)患方人为因素:患者对医疗信息获取越来越方便,医患信息不对称越来越小;患者主观判断能力越来越强,但又缺乏医疗专业知识,患者依从性越来越差;因负面宣传和不良舆论引导;尚有极个别患者恶性就医,寻衅滋事,其目的在索取巨额赔偿。

3 讨论

(1)提升患方的医疗卫生法律意识。(2)完善法务科室和法律顾问。(3)提升构建医院医疗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意识。(4)提升医护人员整体法律素质。

4 总结

紧张医患关系环境下的中国医疗环境非常特殊,结合医疗安全管理现状以及目前暴露的法律纠纷问题,医院应该发展更强、更好的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并且主要从医院医疗安全的技术防范措施、完善医疗安全管理流程、明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执行岗位分离制度、完善医疗责任监督审查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相信通过政府和医院的共同努力,我国医院将会逐渐完善医院医疗安全事件,减少法律纠纷,进而提高我国医疗系统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晋橹. 医闹[M]. 重庆出版社, 2010.

[2]阮红. 护生医疗行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培养[C]河南省护理学会临床护理师资培训暨护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2007.

[3]何维林. 抓制度落实 防医疗过失 确保医疗安全[J]. 中国医院管理, 2004, 2(6):56-56.

医院医疗费用管理制度 篇12

1 住院费用控制管理方式

总额预付控制和按服务项目付费的混合支付方式,辅以次均住院费用限额管理,是指根据按人头付费方式的理论,统计上年度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和补偿比例,预算本年度住院人次和次均补偿费用,结合新农合基金统筹能力、参合人口、物价增长和临床实际等因素,确定预付总额及次均住院费用限额标准。预付总额当年结余则次年继续使用,超支则从次年预付总额中扣减并按比例进行处罚;次均住院费用实行“每月考核,超标扣减,年底核算,年度平衡”的方法,根据医疗单位控制效果进行处罚。总额预付和次均住院费用限额管理与各级医疗机构协商,纳入新农合服务合同,目的是通过合同制约,引导医疗机构改革内部管理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纠正医生不良“用药”习惯,控制次均住院费用在规定限额标准以内,力求基金实际支出总额不超出预付总额标准,以此来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2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08年和2009年民乐县新农合统计报表。

2.2 方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县、乡医院分类,对2008年、2009年参合农民(正常分娩除外)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例和基金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运用EXCEL进行整理和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住院率

2009年与2008年比较,卫生院住院率下降了1.03个百分点,县级医院上升0.04个百分点,县级以上医院无变化,见表1。

3.2 次均住院费用

2009年与2008年比较,卫生院次均住院费用增长了7.25个百比点,县级医院下降了5.94个百比点,县级以上医院增长了0.30个百比点,见表2。

3.3 实际补偿比例

2009年与2008年比较,卫生院实际补偿比例增长了1.20个百分点,县级医院下降了0.10个百分点,县级以上医院无变化,见表3。

3.4 基金使用率

2009年与2008年比较,卫生院基金使用率下降3.80个百分点,县级医院下降2.50个百分点,县级以上医院无变化,见表4。

4 讨论

4.1 因地制宜,探索简便有效的支付方式和管理模式

各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程度不一,管理水平差异较大,必须在明确改革方向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支付方式和管理模式[1]。我县2009年实行总额预付控制和按服务项目付费的混合支付方式,辅以次均住院费用限额控制,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和基金使用率同比下降,有效地遏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保证了基金运行安全。

4.2 总额预付控制能有效地遏制卫生院住院率的不合理增长

住院率不合理增长的原因有3个方面:一是补偿制度不合理;二是患者自利驱动;三是医疗机构的逐利行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医方诱导住院。2008年7月甘肃省、市新农合政策统一调整,乡级起付线100元,补偿比由60.00%调整为80.00%;县级起付线300元,补偿比由50.00%调整为70.00%。患者在卫生院住院(补偿)治疗自付费用明显低于门诊(不补偿)输液治疗,医方通过诱导住院和延长住院天数等过度医疗获取不正当利益,部分患者亦“小病大养”获取不合理利益,医患双方利益趋同,致使卫生院将门诊输液治疗患者滥收住院,导致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1—3月份住院率异常增长。患者在县级医院住院(补偿)治疗自付费用明显高于门诊(不补偿)输液治疗,医方有诱导住院治疗的意向,而患者愿意门诊治疗,医患双方利益不能趋同,县级医院将门诊治疗患者滥收住院受限,住院率合理增长,见表5和图1。

2009年4月,我们采取总额预付控制,有效地遏制了住院率不合理增长。卫生院住院人次逐月下降,比2008年减少1 776人次,下降了19.20%。县级医院住院人次增长200人,增长了3.00%,见图1。

总额预付对医疗费用有高度的控制力,医疗机构有意扩大病人数是无效的,因此,能有效地遏制住院率不合理增长。但定点医疗机构为了防范基金超支,也可能会有不合理的减少支出的行为,如阻碍病人住院治疗等。因此,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医疗服务,控制住院率合理增长。

4.3 次均住院费用限额管理能有效地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次均住院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和延长住院天数等,与医院的管理方式及医生的“不良用药”习惯相关。2009年实行限额管理后,医疗单位通过缩短住院天数和降低日均费用来控制费用增长。县级医院次均住院天数比2008年下降0.29天,卫生院下降1.04天。县级医院日均住院费用下降9元,卫生院增加7元。次均住院费用限额管理能引导医疗机构改革管理方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见图2、图3。

目前,新农合试点地区采用住院单病种付费方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但是单病种定额付费标准的确定需要翔实的信息作为基础[2],在卫生信息系统尚不发达的地区开展有很大的难度。主要是因为目前合作医疗管理者在技术上很难实现比较准确的测算病种支付费用标准,而病种支付费用标准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医疗机构的成本补偿、医疗服务提供者行为的激励以及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率[3]。我县根据本县实际,用次均住院费用限额替代单病种付费方式,对医疗机构进行宏观控制,人性化和合同化双重管理,引导和监管医疗机构对临床科室进行量化管理,做到既要满足患者医疗需求,又要降低次均住院费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努力实现医疗机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4.4 总额预付控制使实际补偿比相对下降

实际补偿比是补偿费用同医疗总费用的比值,与起付线、规定补偿比和自费药品比例等相关,反映住院患者的受益程度,能够从医疗费用负担上引导部分患者就近合理就医,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2008年乡、县两级实际补偿比例上半年分别为50.00%、44.00%,下半年至2009年1—3月份分别上升为68.00%、54.00%(7月份规定补偿比乡级由60.00%提高为80.00%,县级由50.00%提高为70.00%)。2009年4月实行总额预付控制后,实际补偿比逐月下降,乡级从68.00%降为60.00%,县级从54.00%降为44.00%,见图4。

医疗机构在住院统筹基金充足的条件下(没有实行总额预付),实际补偿比在恒定范围(图4),力争患者最大受益,从而对病员进行“价格竞争”;在住院统筹基金限额的条件下(实行总额预付),医院为了保证基金运行安全,会降低实际补偿比来弥补基金超支,只求患者公平受益。因此,在现阶段,受地域条件的影响,住院率、疾病谱有所不同;受县域经济条件的限制,就医能力各异。制定补偿比政策时,要根据各地统筹基金承受能力,科学测算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后“因地制宜”制订,不能“全省统一规定”补偿比,致使“县级统筹能力”下降,影响新农合实际运行效果。在住院统筹基金充足,补偿比科学合理的前提下,要严格控制自费比例,保证参合患者最大受益,防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和实际补偿比下降。

4.5 控制医疗费用合理增长是基金运行安全的根本保证

基金使用率是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和实际补偿比的综合反映。2009年基金使用率比2008年下降6.3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卫生院住院率下降1.03个百分点,基金使用率下降3.80个百分点;县级医院次均住院费用下降139元,基金使用率下降2.50个百分点,见表6。

总额预付控制下的按项目付费和次均住院费用限额管理能有效地遏制住院率和次均住院费用不合理增长,降低基金使用用用率。而基金使用率反映基金运行安全和有效使用的程度。

4.6 住院病人就医流向合理是医疗费用合理增长的基础

基层医院住院人次多而基金使用相对较低,住院病人合理就医能从总体上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因此,提高县域医疗水平,引导农民就近就医,合理控制病人流向是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有效措施之一。见图5。

目前,一些乡镇卫生院服务提供能力较低,严重影响参合农民就近获得费用低廉且能够保证一定质量的医疗服务,致使部分农民转外治疗,不但增加了农民的就医负担,并且导致医疗费用增长。因此,应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乡镇卫生院服务提供能力,重点是提高低提供能力者的服务能力,使医疗服务提供体系整体得到发展[3],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摘要:目的 研究民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控制效果,规范医疗服务,保证基金运行安全。方法 对民乐县县内医疗机构2008年、2009年住院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民乐县2009年实行住院费用总额预付和次均住院费用限额管理后,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控制有效,实际补偿比相对降低。结论 适宜的费用控制方式能引导医疗机构改革内部管理机制,控制住院率和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但在实际运行中需要动态监控,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控制,并需要不断完善和探索。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谦.积极开展支付方式改革,整体推进农村卫生工作[EB/OL].(2010-01-21)[2010-02-01].http://www.moh.gov.cn.

[2]徐凌忠,张凯.从支付方式演变看我国实行CP-DRG的可行性[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8):501-503.

上一篇:统战部监控评分细则下一篇:儿童职业体验馆信息化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