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证英文翻译

2024-07-02

学位证英文翻译(共12篇)

学位证英文翻译 篇1

Certificate of Degree of Bachelor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Zhang San, male, born on January 1st 1988, majoring in Accounting in the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has fulfilled all the courses prescribed for 4-year undergraduate program, passed all the examinations and has been qualified for graduation.Having fulfilled the requirements stipulated by the Academic Degree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e is hereby awarded 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Economics.ABC UniversityPrinciple: Li Si Certificate ID: 1XXXXXXXXXXChairman of Academic Evaluation Committee: Wang Wu

Issue Date: July 2nd, 2010

Common Higher College Graduates

*请根据个人具体情况修改有颜色的部分

学位证英文翻译 篇2

通过对多年本系水产专业学位论文英文摘要的浏览,发现很多英文摘要只是为了完成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成了一种“装饰”和“摆设”,英文摘要“不知所云”,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有关英文摘要的结构要素不完整与不规范,不能完全表现论文内容;二是句法随意,表达方式汉语化,或者说是中式英语,语法结构不准确。三是专业词汇不熟,不能反映所研究领域的特点。

1 结构

1.1 结构不完整

作为水产专业的学位论文摘要结构一般属于资料性摘要即可以用IMRAD(Introduction,Method,Result and Discussion)格式或结构性OMRC(Object,Method,Result and Conclution)格式,一般要求有关键数据,相当于论文的微缩。

总结水产专业60余篇学位论文中,有关英文摘要的结构不完整可分为:(1)多达10%的论文没有点明研究目的或研究背景,使读者对论文的重要性缺乏了解;(2)对于研究方法、手段没有介绍的占5%;(3)12%的论文摘要中缺少数据表达,读之不能了解论文的研究内容;(4)缺乏能够提升论文水平的结论,罗列了许多表达结果的数据,没有给予总结评判,失去了论文的引导作用。

1.2 摘要描述过于冗长,内容取舍不当

摘要中有关背景或目的的介绍尽量简短,往往一句话可以概括;而方法、手段的描述,如果涉及创新的方法可以较详细介绍,一般常用的实验手段、方法只需写出名称即可,但在抽查的60余篇学位论文中,有的摘要甚至把实验过程也列出,造成摘要冗长。

1.3 中、英文摘要脱节

中、英文摘要应该是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3],但由于对专业术语把握上的欠缺,导致英文摘要的中词不达意,这需要摘要作者要广泛阅读相关专业文献,准确把握专业术语的应用范围。

2 语法

2.1 时态混乱

一般摘要中句子时态都有约定俗成的规定,如EI数据库建议: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但水产学位论文中,有1/3的学生通篇摘要有1种现在时态或过去时态。

2.2 无主句、无连词的多个句并列

如“In order to study the structure form of internal organization in Channa asiatica and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of NKB in it,work them into paraffin section,then start for HE coloration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experiment.”,整个句子使用的是主动语态,但从头至尾找不到主语。

2.3 谓语用法不正确

如“phytoplankton sampling survey carried out four times from July 2012 to April 2013”中,谓语或语态用错,或被动语态的结构不正确,应改为“was carried out...”。

3 表达方式

3.1 专业词汇不准确

科技英语词汇的一个特点是严谨和专业,如“The esophagus is composed of esophageal mucosa,submucosa,muscular layer and size film layer.”,其中,“size film layer”应为“serous membrane”,指浆膜层;再如“anatomical organs and tissue biopsy technique to…”组织切片技术的专业术语应为“histological section”。在论文中,专业词汇不熟悉导致不能准确表达所研究的内容、使用的方法和得到的结果。

3.2 对中文摘要逐词逐句翻译,句式重复,造成英文摘要篇幅过长

在毕业论文设计中经常会有梯度实验组,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同梯度的比较值,在表达时,使用省略句会节省大量篇幅,同时,摘要内容紧凑。如原文“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hepcidin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0.2,0.4,0.8,1.6,3.2,6.25mg/m L on lymphocytes proliferation were observed when lymphocytes were co-cultured with Con A on concentration of 0.25,0.125,0.0625μg/m L.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hepcidin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0.2,0.4,0.8,1.6,3.2,6.25 mg/m L on lymphocytes proliferation were observed when lymphocytes were cocultured with LPS on concentration of 0.5,0.25,0.125μg/m L.”,2个句子结构完全相同,可以合并省略为“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hepcidin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0.2,0.4,0.8,1.6,3.2,6.25 mg/m L on lymphocytes proliferation were observed when lymphocytes were co-cultured with Con A on 0.25,0.125,0.0625μg/m L concentration or LPS on 0.5,0.25,0.125μg/m L ones.”,信息量不变,但更简洁。

4 其他

4.1 标点符号不当

如在并列句中或几个数字之间常用顿号,但英文中没有顿号,并列成分只用逗号“,”表示;在汉语中表示范围的“~”,在英文中常用“-”表示;中文的句号“。”在英语中为实点表示;省略号也不同,中文为“……”,而英文为“…”。

4.2 论文题名表达不当,冗词过多,介词单一

论文题名[3]是“论文的总纲”,是反映论文最核心或创新的研究内容,能够使读者在未读论文摘要和正文之前,即能迅速准确地了解论文的基本内容,从而决定是否阅读摘要及正文。对论文题名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便于检索、容易认读”。

题名的结构应是偏正词组,不应出现句子形式。例如:“The survey of planktons in Nanfei He which feeds Lake Chaohu and the lake inlet of artificial wetland”,不仅有从句,且与后面的部分完全不对称,应改为“The survey of planktons in Nanfei river at outlet for Chaohu lake and inlet for artifial wetland.”。

在论文题名中冗词过多,如“…的研究”“…的调查”等按字面翻译的“study on...”“research on...”;另外,题名中介词短语不当,如“Androgen receptor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period of eel in the brain”中,“in the brain”应该放在“distribution”之后,因为论文是研究“雄性激素受体在脑中的分布”。

5 结语

要解决水产专业论文英文摘要出现的种种问题,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正确撰写英文摘要的意义和必要性,其次,强化英文摘要写作的训练,使学生充分掌握摘要的格式、常用的句式、语言特点,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的专业词汇掌握和基本英语语法的完全具备[4]。当然增加专业英语课时,加强学生的英文摘要的写作训练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钱寿初.从传统摘要到结构式摘要[J].编辑学报,1990,2(1):56-60.

[2]张晓丽.利用EI数据库提高科技论文英文摘要质量[J].科技与出版,2011(12):92-94.

[3]王征爱,宋建武.摘要的类型及英文摘要写作中常见的问题[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22(4):383-385.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浅析 篇3

【关键词】翻译硕士 教学 市场实践 类别专业化

翻译硕士专业通常被称为MTI专业,即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适应日渐融合的“地球村”而专门设立的为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专业翻译人才而设立的学科。2007年首次在15所大学设立此学科,截至2015年,全国已有超过200所大学拥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试点。而学习这一专业的人员则被称为“实践型翻译硕士”。中国与世界的接轨,对翻译实践来说是把双刃剑,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试点的增多对热爱翻译的人来说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目前在各个学校,翻译硕士接受到的教育并不统一,学校在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的选择上各有千秋,但同时也造成了市场上翻译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若学校开设的课程以及选择的教学方式不适合实践型翻译硕士这一专业,则更是对翻译人才的培养不利。

一、翻译硕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家对翻译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但由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相对较新,其实践型的性质与以往应用语言学、翻译学以及中外文学对比等学术型研究有着根本上的差异,导致翻译硕士的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使得此专业得不到实践型人才该有的培养方式。

在以往语言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中,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最为相近的是翻译学硕士。在很多MTI教学试点则存在着这种问题:翻译学硕士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两种教育的培养模式与操作方法有待进一步清晰和完善。一些高校在MTI教学中仍然沿袭传统的学术型翻译教学的理念和模式,造成MTI人才培养和翻译市场需求脱节,MTI教育远未达到职业翻译教育的目标。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翻译硕士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实践问题。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是以后直接进入市场工作的实践型人才,而翻译学硕士则以研究为主要任务,也可以为以后培养这方面的博士研究生人才打下基础。

二、翻译硕士的实践教学

对于实践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应该让他们走到实践中去,执行“双课堂”、“双导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充分接触走向职场后将要接触的工作和模式。

1.翻译硕士教学与职业相结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些翻译人才会成为不同语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项目的衔接者,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翻译技能。新时期,需要翻译教育与时俱进,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契合点,使翻译理论研究走出象牙塔,更多地考虑用人单位和市场的需求,更多地为社会,为翻译事业的发展服务。翻译硕士教学不仅要与翻译产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培养更加优秀的市场上所需要的实践型翻译人才,还要在教学方法中与市场的发展同步。比如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发展要求翻译人才要熟练市场上常用的翻译软件;再如随着翻译公司的蓬勃发展,项目合作也逐渐成为翻译实践的大趋势,一份翻译由多位译员合作完成,这就需要翻译人才需要有的合作精神,因为在翻译中会出现我们下文将会提到的“术语统一”的问题。

2.翻译硕士教学与术语统一问题。在翻译硕士的教学中对学生强调术语的统一问题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术语上的误解会导致合同的作废,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不难看出,术语标准化是科技社会化和网络技术普及的需要,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高科技贸易的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相关学科协同发展的需要,也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虽然翻译界不能单独完成术语的统一,而是需要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共同努力,但在翻译硕士的教学中应强调这一点,为翻译人才以后的实践工作做准备。

3.翻译教学“专业化”。目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在教学方面仍然是综合型,很多学校在教学中所用资料是文学方面的材料,而翻译硕士参与工作后所接触的翻译文本大多属于科技类文本,课堂上没有参与过科技文本的实践翻译,面对工作时会非常棘手。因此,应发挥培养单位的学科优势,通过跨学科合作等进一步丰富MTI方向设置和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向经贸金融、法律法规、医疗卫生、对外宣传、信息传播、工程技术、交通运输、科学技术、国家安全等领域的专业翻译纵深发展。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翻译硕士教学与翻译人才的未来连接起来。

三、结语

对于实践型翻译硕士的教学应在理论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实践中的联系,保持与市场的发展共同进步,避免模糊翻译学硕士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之间的差别,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穆雷.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翻译教育[J].中国翻译,2012,(4): 14.

[2]黄友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趋势[J].中国翻译, 2010,(1):50.

[3]吴启金.翻译教育要进一步与市场需求相衔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47.

学位证英文翻译 篇4

成绩单翻译服务范围:初中成绩单翻译,高中成绩单翻译,本科成绩单翻译,硕士成绩单翻译,四级成绩单翻译,六级成绩单翻译,英文成绩单翻译,雅思成绩单翻译,出国成绩单翻译。

成绩单翻译的注意事项:客户提供该成绩单所有人的中文或英文名的固定用法,学校的中英文名全称。成绩单科目核对:对于所学科目的专业性表达,与我司项目组人员认真确认核对清楚。至于成绩单的成绩分数、学分,我们会多次校对数据,以保证准确性。根据内容的多少和难易程度决定成绩单、学位证、毕业证的价格和翻译时间。

译语翻译是由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翻译和管理经验的外语人才组成,包括在译界中享有声誉的优秀专职译员;同时,拥有一支由海外归国留学生、知名高校毕业生、资深教授及各大院所研究人员组成庞大的兼职队伍;并聘请外籍专家担任译审。译语还设立有完善的质量体系:客户部接受稿件→项目分析→成立相应的项目小组→专业翻译→译审或专家校稿→质量控制小组最后把关→客户部准时送交译稿→对译稿进行质量跟踪。依靠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规范化的运作流程独特的审核标准为客户提供一流的翻译服务。

更多信息可联系曾先生***400-6600-210QQ:1545981323

译语承诺

学位证英文翻译 篇5

首页 > 信息公告 > ◎ 实践教学(对外合作交流)公告

时间:2014-05-13 14:21:31 作者:杨月寒 访问:1890

各学院及相关学生:

现将本科生出具中英文成绩单、中英文在读证明及翻译毕业证和学位证办理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办理内容 1.教务处办理内容:

(1)在校本科生中英文在读证明;

(2)2011级及以后所有年级在校生的中英文成绩单;

(3)应届毕业生9月1日前出具中英文成绩单(2010级见档案馆办理内容第二条)。

2.档案馆办理内容:(1)历届毕业生成绩、毕业证和学位证翻译;

(2)2010级本科生成绩单仍由档案馆办理翻译,教务处盖章;2010级本科生的毕业证和学位证由档案馆办理翻译,档案馆盖章;

(3)2011级及以后年级学生毕业后(毕业当年9月1日学籍材料归档后),由档案馆办理出具中英文成绩;毕业证和学位证自发证日起,由档案馆办理翻译,档案馆盖章。

二、办理时间及地点 1.教务处办理时间及地点:

时间:工作日周一、三、五上班时间(上午9:00-12:00,下午14:00-17:00)

地点:清水河校区主楼B2-208 教务处对外合作交流科

电话:028-61831685 2.档案馆办理时间及地点:

时间:工作日上班时间(上午9:00-12:00,下午14:00-17:00)

地点:清水河校区主楼A1-102 档案馆科技档案科

电话:028-61831606

三、办理流程

1.本人凭学生证或身份证申请办理; 2.委托办理的须提供委托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委托书(注明委托人和被委托人姓名、证件号码)及被委托人身份证;

3.教务处办理中英文在读证明和中英文成绩单可以当场领取,涉及特殊情况(如交换生)的中英文成绩单2个工作日后领取;

4.档案馆办理中英文成绩单和毕业证和学位证翻译一般5个工作日领取。

注:此办理流程自2014年6月1日起执行。

教务处 档案馆

英文简历:学位的写法 篇6

在英文简历中,要怎样表达学位呢?请看

英语专业文学学士

Bachelor of Arts in English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in Telecommunication

物理研究生

Master of Science in Physics

心理学博士

Ph.D. in Psychology

大专学历的写法

学位证英文翻译 篇7

一、认真领会、把握内涵是做好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根本

1.把握改革主要目标, 更好发挥地方高校在省级统筹中的重要作用。改革方案中提到的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发挥省级政府在优化学位授予单位布局、促进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与国家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相协调等方面的指导、规划作用, 改善学位授予单位布局结构, 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因此, 作为地方高校, 在今后的学位授权审核中, 要十分明确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当中的地位和作用, 注重提高学科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进一步增强地方高校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 进行结构调整的主动性。

2.把握改革主要目标, 更好发挥地方高校在学位授予单位在授权审核工作中的自主权作用。改革的另一个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扩大学位授予单位在授权审核工作中的自主权, 增强学位授予单位适应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调整学科结构, 创建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等方面的主动性, 并促使其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转到提高培养质量上来。因此作为地方高校, 在今后的学位授权建设战略举措上, 要十分注重增强学科建设特色意识, 以特色谋发展, 科学把握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3.把握改革主要变化措施, 在学科建设和学位授权学科申报中做到有的放矢。如《改革方案》对已有学位授予单位增列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的, 按所在省 (自治区、直辖市) 区域, 由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审核;严格控制申报和新增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数量;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 确定新增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的指导意见和方案, 各省级学位委员会统筹组织本地区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的申报和新增硕士专业点的审核工作。加强对学科建设的宏观指导;对学位授予单位的学科建设、授权学科专业申报和评审进行引导和指导;进一步拓宽学位授权审核的学科专业口径, 除少数特殊情况外, 学位授权均按一级学科进行申报和审核。对于地方高校来说, 这些具有指示作用的重要的变革都应该反映到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当中去。

二、适应改革、科学规划是做好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主线

1.合理定位, 建设自身优势特色学科。地方高校要充分领会《改革方案》中的指导精神, 准确把握地方高校在区域高校及学科类比中的定位。在类比当中, 一要考虑到在本区域内高校的发展情况, 二要考虑到同类高校的发展情况, 三要考虑到本校现有的潜力和特色。在实施学校发展战略和做好学科规划当中要注重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 避免重复建设, 避免与研究型大学及其他地方高校优势学科比拼。以广东药学院为例, 广东药学院是我国独立建制的三所高等药科大学之一, 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 学校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 已发展成为一所融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于一体, 医药与医药类相关专业并举, 在广东省有较大影响的医药院校。从学科建设基础来看, 学院拥有一个药剂学省级重点扶持学科, 设有15个校级重点学科, 设有广东省药物新剂型重点实验室、省教育厅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科教兴医重点实验室, 初步建立了省校两级学科建设体系。从学位授权学科来看, 学校现有中药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内科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病原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8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覆盖了药学、中药学和基础医学三个一级学科。学校努力贯彻省委、省政府对我校发展提出“在综合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达到全国同类院校的先进行列”的指示精神, 确定了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 民主和谐高水平医药大学的奋斗目标。因此为适应《改革方案》要求, 我们要更加注重在把握努力建设“以药为主、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上下功夫, 强化特色, 争取在综合办学实力上达到广东省省属重点高校水平, 在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上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医药大学, 在学位授权体系建设上, 建设特色医药硕士授权学科, 争取建设医药学科领域博士授权单位。

2.谋篇布局, 完善学位授权学科体系。在《改革方案》下发不久, 各省份就在各自范围内开展了制订学位授权学科发展规划工作。目的在于增强各学位授予单位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调整学科结构、创建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等方面的主动性, 减少学位授权单位增列学位授权学科的盲目性。因此, 地方高校无论是在规划的制订还是在规划的实施当中, 都始终要明确“合理定位、统筹规划、优化结构、突出特色、保证质量”这一指导原则, 完善地方高校学位授权学科体系。需要强调的是, 由于地方高校一般学位授权建设起步晚、起点低, 因此这里的学位授权学科既包含已授权学科, 也包含特色拟申报学位授权学科。在建设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体系上, 一要建设好特色优势主干学科群, 二要强化建设基础扎实的资源互补的支撑学科群。以广东药学院为例, 首先要建设好包括中药学在内的医药特色学科群, 满足广东省医药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落实中医药强省战略部署, 提高创新能力, 推动广东医药事业发展。其次, 要建设好一批颇具实力和特色的支撑学科, 发挥其对主干学科的支撑作用, 协调发展, 推动学校整体学科建设。一要建设好基础医学学科, 深刻把握医药学科建设规律, 真正发挥基础医学对医药科学的基础支撑作用;二要建设好生物学学科, 提升中药学、药学学科研究深度, 拓展中药学、药学学科研究层次;三要建设好医学临床科学和医药商科等学科, 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 更好的培养高质量医药应用性人才。

三、措施得当、落实到位是做好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归宿

1.在学科建设意识上, 要加强领导、完善管理。这是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前提条件。地方高校要充分认识“学科建设是龙头”战略意识, 充分认识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当前的高等教育背景下, 要以学位授权点建设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着力建设好学位授权学科点建设。要协调学校领导班子和学术委员会的不同的行政与学术决策作用, 积极发挥专家治校作用。完善学位授权学科建设项目负责人制度, 实施分层目标责任管理, 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

2.在建设措施上, 要适应学科发展趋势, 拓宽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口径。顺应学位授权中按一级学科进行申报和审核, 增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可按二级学科进行申报和审核的政策要求。一要厘清原有学科建设模式与现行政策管理模式的区别, 在新一轮学位授权学科建设规划中, 务必做到按一级学科建设规划, 重新遴选学科负责人, 综合协调二级学科建设。二要厘清学位授权点建设与国家级及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的区别, 即注重在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中的宽口径, 又要协调做好拟申报省部级重点学科的二级学科建设, 突出特色, 在一级学科内协调发展。

3.在学位授权学科组织申报上, 要遵循规划、立项、建设和验收的步骤。顺应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均按一级学科进行规划、立项、建设和验收的管理模式。在校级重点学科建设模式中, 也务必注重立项负责建设模式, 即强调规划先行、立项登记、目标管理、考核验收的步骤。改变以往重临时申报、轻规划指导、疏忽考核管理的建设模式, 真正做到科学申报、科学选拔。

4.在考核评估体系上, 要建立起与上级主管部门一致的考核评估体系。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或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对学位授权学科建设情况及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专项评估。专项评估合格者, 继续行使授权, 此后按正常的定期评估周期接受评估。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与之相一致的考核评估体系。以评估体系来规范和引导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学科方向的凝炼, 促进梯队结构的完善, 鼓励学位授权学科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和参与区域产学研合作, 支持学科积极承担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以定期评估和验收考核评估来科学考核学位授权学科的建设效益和差别, 以校内评估为基础、校外评估为目标, 真正促进地方高校的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林梦泉, 龚桢梽.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新趋势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2) :36-38.

学位证英文翻译 篇8

关键词:副学士学位;基础学位;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9.561

美国学位制度由副学士学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四级构成,副学士学位是第一级学位,是美国学位制度的起点。美国副学士学位主要是由社区学院颁发,授予完成两年高等教育的学生。学生可以凭借副学士学位转入四年制大学的三年级,继续攻读学士学位课程。受美国副学士学位制度的影響,世界各国纷纷开始改革本国的学位制度。

一、英国设立基础学位制度

英国结合自身社会背景,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也开始探索缩短高等教育年限、注重职业教育发展的途径。2000年2月,英国教育和就业部部长大卫·布伦基特提出试验建立基础学位(Foundation Degree),然而当时这个学位潜在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直到2003年1月颁布了白皮书《高等教育的未来》,这种新的学位才被广泛接受。基础学位是一种高等教育职业性资格认证,位于英国学位框架的第五级,低于荣誉学位(honour degree)水平。[1]它是“以职业和学业训练为主,以培养高级水平工作技能为目标的高等教育资格认证方式”。[2]一般通过继续教育学院和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颁发,需要雇主的持续参与。虽然基础学位制度是为了迎合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高技能的人才,但它和美国的副学士学位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短期高等教育的产物,节省了培养人才的时间和经费;都强调学术与职业的结合,培养实用性人才;都对招生年龄和学历没有限制,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也都加强了企业的参与性,利于人才就业。

二、我国香港引进副学士学位制度

众所周知,香港高等教育一直是仿照英国模式,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高等教育制度式也在发生着改变。2000年,香港行政长官访问美国后,受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包括副学士学位制度的影响,香港决定引入副学士学位制度,以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董建华在《施政报告》中提到,在发达国家和亚洲的一些大城市,有高达60%的高中毕业生可以追求高等教育,而香港的这一比例仅有30%。他提出了在10年内要将香港高中毕业生参与高等教育的比例提升到60%,并且引入学生自费的副学士学位制度,增加专科以上两万八千多个学位,使学位总数达到五万五千个左右。[3]

自2000年副学士学位设立以来,到2005年,香港自费副学士学位数量由2,400个增长到惊人的23,000个。2007-2008年,包括明爱白英奇职业学院、明爱徐诚斌学院、香港城市大学专上学院、香港大学保良局社区学院、香港浸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等17个学院设立的副学士学位课程共190个。[4]由于香港的副学士学位是自费性质的,所以政府提供了一些低息贷款政策,试图从经济上援助学生修读副学士学位。在2004-2005学年每生补助或低息贷款的上限是55,890港币。在政策的推动下,学生参与高等教育的热情高涨。香港高等教育整体参与率在2004年12月上升到53%,2005年8月为66%。提前5年完成了2010年高等教育参与率达到60%的目标。 [5]

三、启示借鉴

除了香港以外,澳大利亚在2004年也开始设立副学士学位,学生可以通过转学进入大学继续修读学士学位。[6]美国副学士学位的产生,影响了世界各国开始探索对本国学位制度进行改革,探索学士学位向下延伸的可能,为更好的衔接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提供了借鉴,也为形成更具层次的学位制度打下了基础。日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韩国等国家也陆续设置了副学士学位或相似类型的学位制度。[7历年来我国内地关于高职高专设置副学士的呼声一直不断。2014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首开先河,为2014届毕业生授予了相当于副学士学位的“工士”学位。虽然“工士”学位现在并不是我国教育部认可的学位制度,但这代表了专科层次高等院校对此类学位制度建立的愿望。总之,我国内地设置副学士学位不仅对发展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具有深远意义,也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民主化和终身化。

[参考文献]

[1]Wikipedia,Foundation Degree.[EB/OL].https://en.wikipedia.org/wiki/Foundation_degree,2016-2-29.

[2]张爽.英国《基础学位计划》的政策分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3]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施政报告2000年.[EB/OL].http://www.policyaddress.gov.hk/pa00/p66e.htm,2016-2-29.

[4]Chin Che Yan,Hannah. A Study on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ssociate Degree Programmes in Hong Kong[D].Hong Kong: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7.

[5]Rosalind Latiner Raby,Edward J. Valeau.eds. Community College Models[M]. New Yoek: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2009:165.

[6]李玉静.国际高等教育专科学位制度发展与实践探析:以澳大利亚副学士学位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28):83-88.

[7]刘会胜,王运来.我国应当增设副学士学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4):31-33.

作者简介:

梁博雅(1989—),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曲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3级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的历史与比较。

邮寄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曲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收件人:梁博雅

邮编:273165

厦门大学研究生学位证明(英文) 篇9

CERTIFICATE
This is to certify that(Name),(Male/Female),born on(Month Day,

Year),has passed the course examinations required and completed a qualified thesis and the oral defense thereof of(Discipline)in Xiamen University.In accordance with(Name)

“The Regulations Concerning Academic Degre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has been conferred upon the(Master/Doctor)Degree of(Category).

(President Name)President No.(Diploma No.)

(Chairman Name)Chairman of Committee for Awarding Academic Degrees Date.(Month Day, Year)


拥抱学位 篇10

不过,在中国,“学位”除了表明学术水平之外,还有获得某种荣誉的含义。读书读到了“学位”,在许多老百姓心目中是件很荣耀的事情。2014年6月,地处湖北孝感的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1103名应届毕业生,穿上特制的学位服,从校长手中接过了相当于副学士的“工士”学位证书。尽管这本“工士”证书尚未得到国家的认可,还仅仅是学校授予的一种荣誉性证明,但大家仍然非常兴奋,同学们与校长热烈拥抱,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事实上,无论是职业教育的施教者还是受教者,都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学位”的诉求和期待。

这样的表达并非首创,2009年安徽省休宁县德胜鲁班木工学校曾为毕业生授予“匠士”学位,2012年福建厦门的华厦职业技术学院曾给毕业生颁发“专业副学士”证书,2013年云南交通技师学院曾为毕业生举行“匠士”加冕典礼……但这次却产生了更大的轰动效应。

仅仅一个月前,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要“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正是这样明确的政策信号,让这一事件的效应迅速发酵。职业教育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学位制度、这一学位制度与现有的学位制度是怎样的关系、中国的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建设的参照系统是什么等等问题,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学位证英文翻译 篇11

1 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

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制度是单位制度下的“导师负责制”,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占主导性地位, 导师的指导更是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决定因素。近年来,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急剧扩大, 造成了我国研究生的规模化培养,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无法完全保障,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出现问题, 究其原因如下: (1) 一个导师带多个研究生, 没有太多心力去管理学生, 使部分学位论文无法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运作[1]。 (2) 新研究生导师的数量增加, 缺少系统的培训和老导师的帮扶, 这也是导致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1]。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出现以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特点

2.1 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是一种新兴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是研究生培养的一种创新, 是对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一种完善, 也是对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完善, 体现了国家对于研究生培养的多元化需求。

2.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的特点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可以是各种形式的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 “应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这种论文的选题及创作较为灵活, 多蕴藏在现实的实际应用过程中, 论文着重于应用, 相对来说较易创作, 但难以创新, 容易重复劳动, 或者说极易发生学术不端, 有可能做的东西是别人曾经研究过的, 所以开题前的国内外相关工作文献的查找非常重要, 如何在别人的研究范围内找到自己的切入定和创新点, 避免低水平的工作重复, 做好论文前期准备工作, 也是避免因无知而导致论文创作中产生学术不端的重要环节。

3 我国现有的管理体系在学位论文创作方面的弊端

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生教育的总结性成果, 其质量最直接、综合地体现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提高和保障学位论文的质量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完成包括:论文选题、做开题报告会、论文学期检查、评阅前学位论文的学术不端检测、论文评阅、组织答辩等过程。现有的保障体系重视学位论文结果评价, 忽视了论文质量的形成过程, 这种单一的管理方式, 难以保证和持续地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要保证和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 我们必须完善现有的管理方式, 将学学位论文放入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进行考察, 从而通过识别影响学位论文的关键因素, 并对之实施严格的过程控制和必要的激励措施, 强化学位论文形成过程中的有利因素, 控制或消除其负面因素, 使之朝向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方向发展。因此, 如何在导师负责制下, 构建与完善保障学位论文质量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当前研究生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保障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要着眼于研究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服从于研究生教育的整体目标。

4 我院对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及激励体制构建措施

学位论文的质量保障取决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加强学位论文的全程管理。

4.1 重视培养过程的科学性

重视培养过程的科学培养, 包括课程学习、实践安排及学位论文创作的合理安排, 加强实践和学位论文创作的关系, 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工程实践与学位论文创作互相促进, 相辅相成。

4.2 完善开题、培养、答辩过程监控体系

学位论文的质量是培养出来的, 要实现高质量, 就必须从源头抓起, 形成对全过程的监控。

(1) 严格规范开题制度, 明确开题时间

在开题方面, 拟从学位论文选题、立题, 实施严格的集中公开开题制度。外界人员可以随意旁听, 并可提出问题。严格规定开题人员中有效点评专家职称和人数, 从开题过程中明确选题依据、选题的实际意义、选题价值及可能达到的水平、论文过程中需采取的手段方法以及论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保障学位论文开题工作中论文的科学性、可行性。

在论文进行过程中, 通过组织学期检查小组, 实施严格规范的学期检查, 定期对学生论文进展进行有效的、有帮助的监控, 即使了解完成学位论文的实际研究活动与预期目标的偏差, 及时发现问题, 找出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原因, 采取校正措施。

同时, 有效约束开题时间, 要求开题与答辩时间间隔不少于1年, 从时间上保障论文创作。

(2) 培养过程中, 完善研究生发表论文规定和学术活动要求

·完善毕业发表论文的规定

硕士研究生毕业发表论文的可行性, 专家们众说纷纭。这一规定可以促使在校研究生刻苦钻研业务, 积极探索专业知识, 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 是其有利之处;其不利之处在于, 发表文章, 特别是在一定级别的刊物上发表有一定的难度, 这种情况有两种弊端[2]:1) 可能导致学生急功近利, 不利于学生良好学术道德的形成。2) 由于把精力主要放在发表文章上, 而没有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做学问, 导致学位论文质量下降。为避免此种不利情况发生, 我校实施一些办法来正确引导学生来发表文章, 如:要求所发表文章必须与学位论文相关和文章只要有相关专家的质量鉴定, 不一定非要发表到刊物上等措施, 来探索有利促进研究生培养及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管理约束方法。

·完善学术活动

在学校规定的学术活动要求前提下, 规定导师与学生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学术交流, 且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学术报告会, 使广大学生能够经常在一起讨论、交流学术心得, 既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形成健康的治学作风, 又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 提高科研水平, 促进交叉、边缘学科的发展。

(3) 完善答辩审核制度

在论文答辩过程中, 加大论文双盲评审力度, 杜绝暗箱操作。要求公开、集中进行的前提下, 对论文答辩规范采取严密的管理措施, 严格规范参与答辩专家的专业、职称等, 必要时要求有外单位人员的参与。

4.3 完善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及奖励体系

创新是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灵魂。为鼓励创新, 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 我院建立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办法以及奖励办法, 获得院优秀论文的导师和学生, 学院将依照相关文件进行适当的奖励。

这种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术积极性, 激励研究生和导师对于学位论文的重视程度。

4.4 建立双导师制度及导师责任的奖惩制度

完善“导师负责制”下的双导师制度。为此自动化学院建立相关的奖惩办法, 实行学位论文各环节质量责任制, 其中明确规定两位导师对于学生学位论文的直接责任, 学生学位论文与校内导师业绩考核、任职资格直接挂钩。

4.5 提高教师师资队伍水平, 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中重要的一部分, 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但目前研究生课程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如教学方法古板、教学内容陈旧、教师为完成任务而上课备课不精等问题。除此之外, 课程应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涉足科技、理论发展的前沿, 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言, 更应增加课程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拟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评价及激励机制, 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提供保障。

4.6 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单独设课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有着明显的区别, 必须杜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平台上搭便车的现象, 应做到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针对其培养目标及着重应用的特点, 做到无论教学大纲及单独设课, 均应有其针对性。

4.7 全院范围内实现任课教师竞聘上课

研究生课程的开出情况采取淘汰制。学生可在学期初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自己需要的课程, 未被学生选中的或选的人数少的课程自动被淘汰, 而选择人数多的新课, 面向全院统一组织试讲, 符合讲授研究生课程资格的所有教师均可报名参加, 专家根据教师对于本学科对本门课程的内容要求, 针对研究生层次的教学要求、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组织、能力评价等各个方面, 对所有参与试讲的教师进行最终评定, 最终最合适的教师将会上岗, 获得这门课程的讲授资格。

4.8 实施优秀主讲教师和教学名师选拔制度

在开出的研究生课程中选拔研究生优秀主讲教师和教学名师, 并进行适当的奖励, 以鼓励教师对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

5 结语

自动化学院采取传统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过程控制体系, 全面利用各种因素对学位论文质量产生的影响, 加强对学生全日制专业学位论文创作过程各因素的管理, 以提高学位论文的创作质量。

摘要:当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竞争日趋剧烈、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一个国家的竞争潜力密切相关, 如何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世界研究生培养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同时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培养单位竞争潜力密切相关, 是培养单位教学、科研、及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体现。全日制专业学位作为一种新兴的培养模式, 更是国家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体现, 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封旭红.建立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保证体系-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中国轻工教育, 2008年第3期

[2]刘之葵.对研究生发表论文规定的探讨.现代大学教育, 2006年第5期

学位证英文翻译 篇12

程中热湿耦合传递特性分析

作者姓名:刘晓华

论文题目:溶液调湿式空气处理过程中热湿耦合传递特性分析

作者简介:刘晓华,女,1980年9月出生,2002年9月师从于清华大学江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于2007年7月获博士学位。

中文摘要

溶液式空气处理装置是与常规空调完全不同的空气处理方式,其不是通过对空气进行降温到露点以下使水蒸气凝结从而除湿,而是通过液体吸湿剂与湿空气直接接触实现对空气的湿度处理过程。与传统的空气处理方式相比,采用溶液式空气处理方式,具有如下优越性:取消了冷凝水表面,消除了霉菌等生长所需的潮湿环境;既可以对空气除湿处理,又能实现冬季对于空气的加湿处理过程;可方便调节处理后的相对湿度,不再是常规冷凝除湿方式中接近100%相对湿度的出口空气参数;避免了常规空调系统冷凝除湿后温度过低还需再热带来的冷热抵消问题;可以充分利用低品位能源如太阳能和废热实现溶液再生,节省系统电耗。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种溶液式空气处理方式已出现近70年,但由于空气处理流程内在的问题,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于常规空调,因此并未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试图从溶液与空气之间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传热传质过程出发,深入剖析传热过程与传质过程的相互耦合影响,设法利用传热过程促进传质过程的进行,使溶液式空气处理方式的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从而替代目前空调系统中的空气处理方式,得到大幅降低能耗、精确控制室内温湿度和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效果。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为:

首先,对溶液与空气热质交换过程中传热、传质作用相互耦合影响的现象以及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给出了顺、逆、叉流不同流型下,溶液与空气绝热热质交换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与溶液除湿/再生工况的大量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Le数等于1时,求解结果与实验结果很好的吻合。溶液与空气之间的传热驱动力、传质驱动力 相互耦合、影响,可能出现溶液与空气出口温度或(等效)含湿量超出二者进口参数所界定范围的情况。相互耦合影响的传热驱动力 与传质驱动力,可表示为相互独立的焓差驱动力 和相对湿度差驱动力。表征全热换热能力、表征扩散到平衡的穷尽程度,溶液与空气出口参数在互相独立的两驱动力所界定的范围内变化。

其次,在相互独立的热质交换过程驱动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任意状态的溶液与空气热质交换过程所能达到的处理区域在:①空气进口等焓线;②溶液进口等浓度线(或等效相对湿度线);③两进口参数的连线所构成的三角形区域内。边界线①和②与相互独立的热质交换驱动力一致,边界线③的物理意义为:当溶液流量相对于空气流量非常大,热质交换过程对溶

液状态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空气处理过程的终状态点就位于两流体进口状态的连线上。溶液与空气热质交换过程的可及处理区域刻画出了任意状态的溶液与空气的热湿处理过程所能达到的处理状态,该可及处理区域适用于任意状态的溶液与空气的降温除湿、加热除湿、加热加湿、降温加湿等各种热湿交换过程的分析,从而为溶液与空气的热湿处理过程指明了方向。

在可及处理区域的基础上,得到影响热质交换效果的核心因素除了众所熟知的溶液与空气的流动形式(顺流、逆流、叉流)、溶液与空气的流量比与传热传质系数外,溶液与空气的进口状态(溶液温度与浓度、空气温度与含湿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除湿与再生过程的特性。以溶液的进口状态为中心,根据空气进口状态相对于进口溶液状态的位置,在焓湿图上划分成热质交换性能不同的A~D四个处理区域:A和D区为除湿区、B和C区为再生区;A和C区全热换热方向与传质方向相同、而B和D区相反。在相同条件下,位于A区的除湿(传质)效果远优于处在D区的冷却空气方式的除湿效果,位于C区的加热溶液方式的再生(传质)效果远优于处在B区的加热空气方式。相同条件下,位于A区的除湿过程和位于C区的再生过程中,逆流热质交换装置的传质性能最优,顺流装置最差,叉流装置介于二者之间;但对于B区的再生过程和D区的除湿过程,当溶液浓度变化较小(通常情况)时,顺流装置的传质性能最优,逆流装置最差,流型的优劣排序与A和C区有着明显的差异。

而后,重点分析了溶液与空气的热湿耦合传递过程与单纯显热换热过程的异同,发现溶液与空气的全热交换过程(用焓表征)与单纯显热换热过程(用温度表征)有着相似的形式,可以应用显热换热过程的结果分析溶液与空气全热换热过程的特性。但由于在溶液与空气的热质交换过程中,传热过程与传质过程相互影响,目前普遍采用的借鉴传热学分析方法的对数平均湿差 法分析溶液与空气的传质过程,可能出现无意义或者计算结果与实际工况偏离较大的情况。本文提出采用对数平均焓差 法分析溶液与空气的热湿传递过程,计算结果与实际工况很好的吻合。

综合考虑溶液与空气热质交换装置的传热传质性能与压降损失,给出了处于不同分区内的单元热质交换装置的性能优化分析方法。溶液与空气热质交换过程所能达到的理想效率为热容量比m*、进口无量纲参数 与 的函数;可采用有效度 来衡量现有装置相对于理想装置的性能差异,从而为进一步提高其性能指明方向。原有叉流除湿/再生模块的尺寸为500×500×1200mm3,优化后的尺寸为600×350×830mm3,优化后的传热传质效果与压降损失与原有装置类似,但体积仅为原有装置的58%。

最后,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譬如,热质交换过程宜位于A、C区,使传热过程尽可能促进传质过程等),以单元热质交换装置为基础构建出了溶液式全热回收装置、热泵驱动和余热驱动的多种形式的溶液调湿式空气处理设备,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对于溶液式全热回收装置,在不增加体积投入的情况下,增加热回收装置的级数可以使得传热传质驱动力场分布更加均匀,是提高其效率的有效措施。由溶液式全热回收装置和热泵系统结合的溶液调湿新风机组,冬、夏测试工况下新风机组的性能系数COP均超过5。采用

70~75℃热源驱动的溶液调湿新风机组的性能系数为1.2,远高于热水驱动的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系数,为夏季高效利用低品位热能提供了有效途径,对于我国城市能源结构有着重要意义。与国际上的研究成果相对比,热泵驱动的溶液调湿新风机组的性能系数提高了28%,余热驱动的溶液调湿新风机组的性能系数提高了约50%。溶液调湿新风机组处理后的干燥空气,可承担建筑所有的湿负荷从而有效地控制室内湿度,是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核心组成部件;而且可使用17℃左右的冷水(不再是常规空调系统中的7℃冷水)实现对室内温度的控制调节,为地下水、土壤等天然冷源的使用提供了条件。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当溶液再生热量可以免费获得时,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仅为常规空调系统的50%左右;当再生热量不能免费获得时,则能比常规空调系统节省20%~30%的运行能耗。博士论文创新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基础研究方面,1)分析了热湿耦合传递过程的可及性,提出了溶液与空气的热质交换过程终状态的可及范围;2)分析了不同入口条件下热湿传递过程的各自特点,据此提出了处理过程的区域划分方法,并给出了各区域的优化分析方法与热质交换过程所推荐的区域;3)揭示了溶液与空气的热质交换过程与单纯显热换热过程的异同,利用相似性直接获得溶液-空气热质交换体系的特征。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检索文章8篇、EI检索文章6篇。在空气处理流程与工程应用方面,1)利用上述传热传质过程的结论,构建出溶液全热回收装置、热泵与余热驱动的多种形式的溶液除湿与再生装置的新处理流程,显著提高了溶液式空调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并提出基于溶液调湿方式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形式;

上一篇:甲胎蛋白偏高的四个原因下一篇:考入清华学生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