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位年龄

2024-09-18

博士学位年龄(共10篇)

博士学位年龄 篇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涉及诸多要素的综合系统工程,其中,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者是关键因素之一。根据科学史规律,科学家的创造发明必须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自己的实践及综合分析能力,经过继承期和创造期两个阶段[1]。在这个过程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师徒关系和“名师效应”会被凸显出来。一方面,科学大师经验丰富,懂得科学研究的价值,指导学生选题比较准确,使学生能够很快站到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另一方面,科学大师才华出众,在其指导下,学生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尽快完成创造发明的继承期,促使创造期更早到来。

然而,从生理学角度来看,科学家在不同生理年龄时期智力水平是存在差异的[2],因此,科学家一生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其年龄结构上也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那么,从年龄结构角度来看,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否具有某种规律性的特征?比如,在科学家的职业生涯中,是否存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最佳年龄时期,如果存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最佳年龄时期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性?综观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学者们对科学家年龄问题的探讨主要聚焦在三个子问题上[3,4]:一是对科学家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年龄分析;二是对科学家科研生产力的年龄分析;三是对科学家科研影响力的年龄分析。而对科学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年龄问题鲜有研究。

针对以上研究不足,笔者以1999-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简称优博导师)为研究样本,分析该群体的年龄结构及演变趋势。之所以选择全国优博导师作为研究对象,理由有三:一是博士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水平是整个高等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标志;二是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简称优博论文)的评选,旨在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从评选的标准来看,选题为本学科前沿,有重要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取得突破性成果,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三是自1999年以来,按照“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优博论文评选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每次评选出不超过100篇论文。因此,将全国优博导师作为研究对象能够反映出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具有典型代表意义。

一、概念界定与数据收集

学界对科学家年龄问题的研究一般是从生理年龄和职业年龄两个维度进行,前者是指从出生到死亡的年龄,而后者是指从学术活动开始到结束的年龄。笔者对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进行分析,主要是从生理年龄的角度给出如下定义:某全国优博导师的年龄=该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选为全国优博论文的年份-该指导教师的出生年份。例如,某全国优博导师出生于1940年,所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于2008年被评选为全国优博论文,那么按照笔者所给出的定义,该指导教师的年龄为68岁。

有两种情况需进一步说明:一是有些指导教师在不同的年份都有所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选为全国优博论文。如,曹雪涛院士在2001年、2002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共9个年份中都有所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选为全国优博论文,对于这种情况笔者按不同的年份分9条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即曹雪涛院士1人在样本数据中对应着9个不同的年龄。二是有些指导教师在所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选为全国优博论文之前逝世,例如,赵善欢院士所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黄杜鹃花杀虫成分、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研究》于2004年被评选为全国优博论文,但其本人于1999年逝世,对此,本文定义该指导教师的年龄等于其生理年龄,即以其逝世年份减去出生年份。

本研究首先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5]获取历年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结果。自1999年首次开展全国优博论文评选以来,至2010年共进行了12次,评选出全国优博论文1182篇。与之相对应,全国优博导师为1182人(确切地讲是1182人/次的概念,文章后续内容均以“人”或“位”代替“人/次”,不再依次说明)。其次,通过百度、谷歌以及学位授予单位官方网站等渠道收集各位指导教师的出生日期,并根据其出生年份、所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选为全国优博论文的年份计算出各位指导教师的年龄。

二、主要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对1999-2010年全国优博论文1182位指导教师信息的收集,获得有效样本数据为1097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92.80%。其中,男性1120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94.75%,女性62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5.25%。1999-2010年全国优博导师年龄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一)全国优博导师年龄结构呈“M”型双峰分布

表1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1999-2010年全国优博导师年龄分布的偏度值(偏度是对统计数据分布偏斜方向和程度的度量,一般情况下,当统计数据为右偏分布时偏度值大于0,且偏度值越大,右偏程度越高;当统计数据为左偏分布时偏度值小于0,且偏度值越小,左偏程度越高;当统计数据为对称分布时,偏度值为0)有大于0的,也有小于0的,这说明历年全国优博导师的年龄分布曲线既有左偏分布,即曲线有一条尾巴拖在左边,也有右偏分布,即曲线有一条尾巴拖在右边。但从1999-2010年全国优博导师年龄总的分布来看,其偏度值为0.077,大于0且绝对值较小,这说明总的年龄分布曲线为右偏分布,曲线有一条尾巴拖在右边,且曲线右偏的偏斜程度不是很大。

从1999-2010年全国优博导师年龄分布的峰度值(峰度是描述分布形态的陡缓程度,一般情况下,峰度值等于0表示陡缓程度与正态分布相同,峰度值大于0表示比正态分布陡峭,峰度值小于0表示比正态分布平缓,通常将偏度和峰度结合起来判断变量分布是否接近正态分布)来看,与偏度值情况类似,既出现了大于0的,也出现了小于0的,这说明历年全国优博导师年龄分布曲线既有平峰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平缓,也有尖峰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陡峭。同理,从1999-2010年全国优博导师年龄总的分布来看,其峰度值为-0.833,小于0,这说明总的年龄分布曲线为平峰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平缓。

进一步采用直条图来刻画1999-2010年全国优博导师年龄分布,如图1所示(横坐标代表年龄,纵坐标代表频数)。从图可以看出,全国优博导师的年龄分布总体呈“M”型双峰分布。第一峰的峰值年龄约为46岁,峰宽约为43-56岁。第二峰的峰值年龄约为66岁,峰宽约为58-71岁。为更好地分析年龄结构特征,拟对指导教师的年龄进行分段。一般来说,青年、中年、老年的划分是相对的,本文定义年龄不超过36岁的指导教师为青年导师,年龄在37-56岁之间的指导教师为中年导师,年龄在57岁以上的指导教师为老年导师。从图中的“M”型双峰分布来看,培养全国优博导师主要是中年导师和老年导师,青年导师由于自身经验和学识相对不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还相对欠缺。

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第二峰中的频数整体大于第一峰中的频数,这说明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老年导师比中年导师更具有经验,相对容易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峰的右边出现了一条较长的尾巴,其年龄跨度为20岁左右,这说明有些科学家虽处高龄,但仍坚持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第一线,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事业奉献出毕生的心血和精力。

(二)全国优博导师年龄结构呈年轻化发展趋势

图2(横坐标代表年份,纵坐标代表年龄)反映的是1999年到2010年全国优博导师平均年龄及年龄中位数(将统计总体中各个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成数列,处于数列中间位置的变量值就称为中位数)的变化趋势。从图可以看出,全国优博导师年龄的平均值和中位数总体上呈现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平均年龄从1999年的67.68岁下降到了2010年的54.44岁,降幅19.67%,年龄的中位数从1999年的67岁下降到了2010年的52岁,降幅22.38%。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图中发现,全国优博导师年龄的平均值和中位数虽然总体上都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但始终保持在50岁以上,尤其是从近几年的变化趋势来看,全国优博导师年龄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基本稳定在51岁-54岁之间,浮动范围不大。

为进一步探索全国优博导师平均年龄下降的原因,我们从分学科的视角进行分析。按照人文社科类、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含军事学)六大学科门类,对1999-2009年全国优博导师进行分类(由于2010年全国优博论文没有给出所属学科,此处不纳入分析)。不同学科全国优博导师平均年龄的走势如图3所示(横坐标代表年份,纵坐标代表年龄)。从图中可以看出,除农学和管理学(含军事学)这两个学科指导教师的平均年龄浮动比较大以外,其他四个学科指导教师的平均年龄总体上都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其中尤以理学这个学科最为明显。农学和管理学(含军事学)这两个学科指导教师平均年龄浮动大,一个直接的原因可能是这两个学科每年被评选为全国优博论文的数量相对于其他四个学科而言较少。这说明全国优博导师平均年龄的下降基本上是由六个学科指导教师平均年龄的协同下降所引起。

(三)不同学科全国优博导师年龄结构具有显著差异性

表2是分学科1999-2009年全国优博导师年龄分布的描述性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除管理学(含军事学)学科指导教师的年龄最大值为72岁外,其他五个学科指导教师的年龄最大值都在80岁以上,其中,理学学科指导教师年龄的最大值达到90岁。六个学科指导教师年龄的最小值都在40岁左右,其中,年龄最小的指导教师出现在理学和医学这两个学科中,为37岁。从偏度和峰度两个统计量来看,工学和管理学(含军事学)这两个学科指导教师年龄分布的偏度值小于0,为左偏,其余四个学科指导教师年龄分布的偏度值都大于0,为右偏。所有六个学科指导教师年龄分布的峰度值都小于0,为平峰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平缓。

为进一步比较人文社科类、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含军事学)六个学科全国优博导师年龄分布的差异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和多样本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方法对六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表3为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4为多样本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从表3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来看,显著性水平Sig.=0.008,小于0.05,说明六大学科全国优博导师的平均年龄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从表4多样本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来看,显著性水平Sig.=0.005,小于0.05,说明六大学科全国优博导师年龄的中位数也具有显著的差异。综合上述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全国优博导师的年龄结构在人文社科类、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含军事学)六大学科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的结论。

(四)女性指导教师年龄结构与男性指导教师年龄结构具有显著差异性

女性科学家虽然在科学家的整体队伍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笔者进一步考察女性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与男性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年龄结构上的差异性。表5是1999-2010年分性别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年龄分布的描述性统计。从表5中可知,女性指导教师年龄的最大值为81岁,比男性指导教师年龄的最大值90岁相差9岁;年龄最小值42岁,比男性指导教师年龄的最小值37岁高出5岁。女性指导教师的平均年龄为63.85岁,比男性指导教师的平均年龄大5岁左右。女性指导教师年龄的中位数为66岁,比男性指导教师年龄的中位数大7岁。从偏度和峰度两个统计量来看,女性指导教师年龄分布的偏度值为-0.535,为左偏,峰度值为-0.486,为平峰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平缓。男性指导教师年龄分布的偏度值为0.112,为右偏,峰度值为-0.810,也比标准正态分布平缓。

为进一步考察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在性别上的差异性,采取统计上的T检验分析方法对男性指导教师年龄和女性指导教师年龄这两组数据进行分析。T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由方差齐次性检验结果:F=3.472,Sig.=0.063>0.05可知,女性指导教师和男性指导教师这两个组的总体方差是没有显著差异的,即两方差齐。因此,只要考虑方差相等的情况,由T检验结果:t=3.455,Sig.=0.001<0.05可知,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意义,即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中的女性指导教师年龄显著高于男性指导教师年龄。

三、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 从总体上来看,全国优博导师的年龄结构呈“M”型双峰分布,两个峰值年龄分别约为46岁和66岁,峰宽分别约为43岁-56岁和58岁-71岁。这说明中年和老年科学家是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2. 从时间维度来看,全国优博导师年龄的平均值和中位数总体上呈不断下降趋势。其中,除农学和管理学(含军事学)这两个学科平均年龄浮动较大外,人文社科类、理学、工学和医学这四个学科指导教师的平均年龄总体上都呈不断下降趋势。

3. 从分学科视角来看,不同学科指导教师的年龄结构具有显著差异性。在平均年龄上,人文社科类和工学这两大学科指导教师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在六个学科中属偏大,管理学(含军事学)指导教师的平均年龄为56岁,在六个学科中属最小。

4. 全国优博导师的年龄结构在性别上也具有显著差异性。女性指导教师的年龄跨度比男性指导教师的年龄跨度短15岁左右,而女性指导教师的平均年龄比男性指导教师的平均年龄大5岁左右。

(二)政策建议

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力量,而博士研究生作为我国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人才,将是未来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因此,如何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命题。而导师的水平是影响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直接因素。本研究得出的有关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年龄结构分布的规律,可为我国人才发展相关主管部门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政策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依据。其直接的政策建议就是要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体系设计和合理的“老-中-青”人才团队建构,尽最大限度地释放中年和老年科学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活力。考虑到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呈“M”型双峰分布,66岁左右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个最佳年龄,因此,绝对不能忽视离退休科学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的能量。对于那些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愿意贡献出自身知识和经验的身体健朗的老年科学家,有关部门应该努力搭建起相关平台,通过设立创新人才培养基金、增设创新人才培养岗等多种举措保证这些老年科学家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此外,不同学科领域和导师性别等因素对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制定有关政策时应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切实营造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环境。

(三)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以全国优博导师为例对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规律进行了探索,得出了一些具有规律性的认识,但样本数据还相对单一、不够丰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笔者也只是从统计计量的角度对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进行定量刻画和统计分析,而对于我国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所呈现出来的年龄特征的社会深层次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再者,这种年龄结构分布是科学界的一种普遍性规律,还是我国当前国情下的独特现象,也值得进一步探讨。因此,选取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研究样本,从横向和纵向不同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是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

摘要:以1999-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为研究样本,从科学计量学和统计学的视角揭示我国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呈“M”型双峰分布,峰值年龄分别约为46岁和66岁;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平均年龄呈年轻化发展趋势;不同学科及性别因素对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准确认识并把握这些规律和特点,对科学制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年龄结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参考文献

[1]王荣德,王鋆.从诺贝尔科学奖看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J].科学学研究,2010,28(01).

[2]“潜科学”武汉研究组.科学学、管理学、人才学、未来学简明教程[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1.

[3]岳洪江,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队伍的年龄结构研究[J].科研管理,2011,32(04).

[4]刘俊婉,金碧辉.高被引科学家论文产出力的年龄分析[J].科研管理,2009,30(03)

[5]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历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DB/OL].http://www.chinadegrees.cn/xwyyjsjyxx/zlpj/yblwpm/.

博士学位年龄 篇2

一、在校学习成绩单办理:

1)每周二上午,卢萍老师处需提交(开题报告、撰写基金表和讲座单)2)申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答辩的需提交以上内容外,另外需提交(三份临床大病历、临床工

作总结和临床毕业综合评定表),请同学们登陆交大医学院主页(http:// mc.xjtu.edu.cn →“研究生教育”→“资料下载”→“培养资料下载”)“临床毕业综合评定表”必须双面打印。

3)审核通过后,按规定时间去研究生院打印成绩单。

二、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送审(盲审)和提交答辩时间:每周一、三、五上午。

三、博士研究生送审(盲审)学位论文,须提前两个月提交。

四、博士学位论文

1)博士学位论文格式请参照“西安交通大学学位论文规范”[2007]11号;

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请在学位类别栏内注明:临床医学博士。

五、注意事项

1)博士学位评审材料,可从研究生院网站(http://gs.xjtu.edu.cn/ →学生服务→学位申请信息录入)下载,此表格可打印,也可手写。

2)在申请送审(盲审)审批前,请先登录研究生院网站(http://gs.xjtu.edu.cn/ →学生服务→学位申请信息录入)录入个人信息,答辩秘书进入(http://gs.xjtu.edu.cn/ →学生服务→答辩秘书登录)录入相关信息。

3)在申请送审(盲审)审批前,请先到医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卢萍老师处核对在校学习成绩单(每周二上午),并按规定时间去研究生院打印成绩单(限周二下午)。

4)临床医疗工作总结,可从医学院网站(http://mc.xjtu.edu.cn/→研究生教育→资料下载→培养资料下载)此表格可打印,也可手写。

5)答辩完后尽快到医学院研究生办公室查询学位论文大摘要排序页码,并将已编好页码的学位论文大摘要25份交医学院研究生办公室,以便及时上医学院学位分委员会、校学位委员会。

六、博士研究生送审(盲审)学位论文需提交的资料

1)学位论文(2份)

2)博士学位申请书

3)博士学位论文评语

4)博士研究生业务鉴定

5)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情况表

6)博士学位论文规范审查意见表

7)博士学位论文常规评审人名单(备案)

8)博士学位论文送审审批表 9)在校学习成绩单(在研究生院打印)

10)发表文章(原件及复印件)

成果表

11)申请博士学位论文送审材料核对表

12)博士学位论文审查意见书(送盲审2份)(王老师处发放)

13)博士学位论文创造性成果评价表.(送盲审2份)

14)提交电子版学位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七、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需提交的资料

1)再次提交盲审学位论文资料的2----12条 1份

2)博士学位论文审查意见书 5份

3)博士学位论文审查意见汇总表 1份

4)博士学位论文修改说明表 1份

5)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批表 1份

6)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材料核对表 1份

7)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会议记录 1份

8)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会议决议 1份

9)卷内备考表 1份

10)学位论文 2份

11)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1份

12)研究生科研记录本 1本

13)学位论文大摘要(正反两面打印)1份

14)博士研究生毕业登记表 1份

15)医学院(系、附属医院)审查意见 1份

16)毕业综合评定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1份

17)临床医疗工作总结(临床医学专业学位)1份

18)临床大病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3份

管窥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 篇3

[关键词]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9.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4-0026-05

英国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引入的专业博士学位。根据英国研究生教育委员会 (UKCGE)的界定,“专业博士学位是一种高级学习和研究计划,同时符合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标准,旨在满足大学之外的专业团体的特殊需求和发展个体在专业背景中工作的能力”。以研究为主导的布里斯托尔大学于1921年创办了英国第一个教育博士(EdD),工程博士(EngD);在同一年由沃里克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威尔士大学等大学也分别设该学位。英国专业博士学位的迅速发展是高等教育回应特定专业的研究和发展需要的自然结果,它既满足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与个体受教育多样化的需求,也是博士学位教育走向多样化的必然趋势。

1英国专业博士学位发展的特征

1.1在新老大学间所占比例差距大

据UKCGE 2005年不完全统计,在35所老大学(pre-1992 institutions)中,有28所提供至少一个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项目,共计118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而在49所新大学(post-1992 institutions)中只有31所大学开设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项目,共计79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在新老大学中,授予专业博士学位的学校数量是相似的(新大学31所,老大学28所)[1],但是在老大学中授予专业博士学位学校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在整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中,老大学占了很大的比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和最初新老大学在博士水平上的学生团体与研究基础有关。

1.2英国专业博士学位在学科间的分布差异显著

到2005年,英国已经设立了51种专业博士学位,至少设立一种专业学位的大学从38所增加到59所,所开设专业博士学位项目也从109增加到189个[2]。新增的专业博士学位项目一般是在传统学科,还有一些是在全新的领域,如一些交叉学科。值得注意的是,日益发展的专业需要学科间的交互训练,高水平的专业工作者通常要求解决学科间的问题,所以“多科性”问题逐渐被人们关注,例如社会医疗领域。

学位授予数量排名前五名的专业是:教育博士学位、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医学博士学位、工商管理博士学位和工程博士学位。在192个学校中有119个学校授予这五种专业博士学位,就是说在所有学校中有62%的学校授予这五种学位,而且在各种学科领域中保持38%的增长速度[3]。

1.3参与各学科领域专业博士学位项目的学生数量差异显著

随着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迅猛发展,参与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项目的学生数量在逐年增加,但在各个学科领域中,学生数量却存在巨大差异,由此也反映出了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倾向。

据UKCGE 2005年不完全统计,参与项目最多的学科领域分别是:教育领域1864人,临床心理学领域1775人,医学领域1395人。但是除了参与主流的专业博士学位项目的学生数量在增加外,有23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只有10个或更少的学生参与研究,更有甚者,有7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只有一个学生参与研究[4]。

2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总体要求

2.1招生要求

在入学资格方面,大多数专业博士学位申请者的最低入学水平则是该研究领域的硕士学位。某些专业博士学位申请者的最低入学资格也是一个被评为“良好”的学士荣誉学位,但同时还希望候选人注册本科目的大学硕士课程或从硕士计划中选读一系列课程模块。

在对经验的要求方面,专业博士学位是为专业内部有经验的实践工作者预备的一种新型博士学位,其申请者通常会被要求提供有关专业实践经验方面的证明。目前,要求专业工作年限为l~5年,3年工作经验属于中等水平[5]。

2.2课程设置

在所有的专业博士学位项目中都包含一定比例的教学成分和研究成分。不同专业领域具有不同的比例要求,而各个学校与机构又对这个比例有各自不同的理解。

在研究部分中,专业博士学位则把研究定位于为专业实践和专业实践者的发展服务,研究以对专业实践知识做出贡献为目的,以实践为导向,突显专业独创性。

英国的专业博士学位则明确包含一个教学部分,规定了正规的研究方法教学,使学生在专业生活中养成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是该学位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该学位有别于哲学博士学位的重要特色之一。学位项目常常采用不同形式的模块化结构组织教学,模块化教学也相应基于群组展开。许多专业博士学位项目的跨学科性比一般的哲学博士学位强,因为专业人员将来要面对的实际困难常常要求运用某种跨学科的处理方法。

2.3培养模式

大多数专业博士的学习都是部分时间制的,攻读专业博士学位的学生希望将学习以外的时间花在工业或其他专业组织上面,专业博士学习的时间一般是固定的。专业博士的学习经常以模块的形式来安排,一般包括25个单元,其中10个教学单元,15个研究单元,共需要完成540学分[6]。在专业博士的培养中,导师虽然存在,但已经不是“supervisor”,而成了“advisor”,导师名称的改变意味着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导师与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合作关系,导师的角色更多地体现为顾问和咨询人员。在培养模式中,有些专业博士学位是大学与工业界联合培养,具有企业制定的导师。

2.4评估方式

专业博士学位教学部分的评估则单独实施,研究部分的评估方式与哲学博士学位相似,都包括校内和校外考试,通常需进行口试。专业博士学位的评估通常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把最终决定权交给学位论文主考人。该模式受到了专业博士学位必须等价于哲学博士学位的观念的影响。其中,教学部分评估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获取提交学位论文的资格;第二种模式要求将包括学位论文、考试结果在内的所有分类评估递交给一个审查委员会,由他们审查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这种模式受到以设计完好、强调整体性学位为特点的观念影响。无论采用何种模式,提交令人满意的学位论文是授予专业博士学位的前提条件。

3主要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要求

由于英国大学拥有高度的自主权,大学可以根据学校及社会的需要自主设置学位,因此英国专业博士学位种类繁多,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且学位名称差异很大。英国的专业博士学位每年均以20%的速度在增长,但从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数量上来看,排名前五名的专业分别是:教育博士、临床心理学博士、医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和工程博士,下面分别进行简要的介绍。

3.1教育博士(EdD)

教育博士学位是1992年英国开设的第一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现在EdD教育项目的数量发展到了40多个,成为英国博士专业教育中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

教育博士项目的生源广泛,不仅包括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也包括医疗人员、社会工作者和图书管理者。申请者需具有教育硕士学位或相关领域学位和若干年工作经验。教育博士项目的教学通常以小组为基础,不同项目对学生作为学位必修的教学模块的数量也有差异,差异幅度从4~12个模块不等。每一个模块都通过作业进行评估,作业长度从3000~6000字不等。所有的项目都要求学生完成2万~9万字不等的学位论文。

英国的教育博士项目很少有全日制,学生定期到学校接受教学,之后再到各自的工作单位。但目前英国教育博士的培养尚没有形成独立于哲学博士的培养模式。学位评估通常包含两部分:课程学习的评估和论文的评估,但多数大学规定教育博士论文应达到可发表的质量要求。

3.2临床心理学博士(DclinPsy)

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是唯一一种成为受许可的临床心理学家的方式。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项目的课程目前已被英国心理学会(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承认[7]。

申请者最低要求是具有第二级中较高级荣誉学位或同等学位,同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学位课程必须被英国心理学会承认。如果是第二级中较低级荣誉学位,必须具有相关的硕士学位。

临床心理学博士的培养是全日制,学生在学校接受一定的教学模块,需从事一定的临床实习(6个半年或3年的实习)。而教学模块通常安排在一到两年的长期教学模块中和实习期一周一天的课程中。期间,学生将接受课程学习、个案研究、研究计划、实习单位专业导师的报告和论文等方面的评估。

3.3医学博士(MD)

医学博士学位侧重于对临床能力的考核与临床资格的认可,申请者必须是进入临床工作取得医师资格者,并具有内外科学士学位,同时要求申请者具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

英国各医学院的课程计划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基础医学课程、附加学位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导师制是英国培养医学生的传统做法,导师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在学校有学校指定的导师指导相关作业和论文方面的问题,在进入临床医学的学习阶段,在附属医院的各科室轮转,教学是由学生所隶属的顾问医生和高年资医生所组成,教学方式通常是带徒式的培训。论文答辩是学生毕业的主要形式。

3.4工商管理博士(DBA)

DBA学位要求学生应用和发展已存在的理论和知识,对所在的商业领域中的实践工作做出重大贡献,而主要招收有重要工作经验的人。申请者需具有相关商业硕士学位/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或专业团体授予的同等资格,和3~5年的工作经验。

大多数的DBA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阶段,为期2年,期间学习相关学科课程,接受研究方法的训练,学生要写一份专业领域的调查报告,和详细的研究计划,并进行评估。这些课程每年学习5~8个星期,或每星期学习半天,或以双休日的形式进行。在这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的DBA项目可以授予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第二阶段,为期2~4年,在这个阶段有一个相对简化的教学成分,但大部分时间将用于研究计划和论文的准备上。论文答辩是学生结业的主要形式。

3.5工程博士(EngD)

据工程博士学位的设立机构——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介绍,“工程博士是一种在工科领域内授予的层次与哲学博士学位相当、具有职业导向性学位,它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为具有研究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未来从事企业的领导职位而设置”。

申请者需获得第一级或第二级中较高级荣誉学士学位或同等资格,或者第二级中较低级荣誉学士学位,但必须有理学硕士学位。如申请者没有被认可的学位,但他们有重点企业相关工作经验的证明,或者在企业拥有稳定的重要职位等,也可能被录取。同时,都要求具有相关企业工作经验。

在课程设置上,设置了相当数量的工程技术、管理、商务和个人技能发展等方面的课程,课程设置采取模块化组织形式,课程学习时数占总培养计划的25%(约一年),作为正式培养计划的一部分。课程学习达不到标准者,不允许继续学位计划。

“双导师制”是英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的显著特点。所谓“双导师制”是指在培养过程中由大学指定的学术导师和联合培养企业指定的企业导师共同指导[8]。完成项目研究和学位论文后,在导师认可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向学位委员会递交论文,学位委员会指定答辩委员会主持答辩。

4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启示

4.1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

我国自1991年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试办以来,专业学位教育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学位的发展已初具特色,己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迄今为止,我国已经设立的专业学位有18种,按设立时间的先后顺序为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建筑学专业学位(学士、硕士)、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硕士专业学位(Ed.M)、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硕士)、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农业推广硕士学位、兽医专业学位(硕士、博士)、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军事硕士专业学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TCSOL)、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IT),涉及69个领域。但实际上,当前的专业博士学位的类型和数量明显不够,专业博士学位人才还极为缺乏。

4.2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现存的问题

由于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专业学位教育布局结构不平衡。专业学位教育的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分布不平衡,还表现在同一省份的不同城市之间、同一城市的不同学校之间和同一学校的不同学科之间等分布的不平衡,这种状态亟需改变。第二,专业学位的规模较小。与科学学位相比,不论在专业学位的设置领域上还是在专业学位点的设置规模上,专业学位的比例都明显偏低。2003年,我国授予专业博士学位216个,专业硕士学位17567个,共计17783个;授予科学博士学位17362个,科学硕士学位90747个,共计108109个;二者之比分别为1∶80、1∶5、1∶6,悬殊差异巨大[9]。第三,专业学位与社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间缺乏有效连接。缺乏专业学位与社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有效衔接,专业学位教育就缺乏了应有的约束机制和发展动力。目前,在我国只有建筑学专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与国家建筑师注册制度建立了比较成熟的衔接制度,其他专业学位与社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衔接还存在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4.3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对我国专业博士 学位教育的启示

与英国多样化的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相比,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在博士层次上类型还很少且规模也比较小,需要借鉴其它国家在这方面的有益经验。

首先,扩大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的规模。虽然到2007年,我国已经设置了18种专业学位,专业博士学位仅占了三类,虽然有402所院校招生,每年招生约15万,但是专业博士学位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10]。经济的发展所导致的行业分工的细化以及部门之间的业务的交叉,要求现有职业的专门化水平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在呼吁跨行业的、复合型新型职业的产生,社会在管理、工程、建筑、法律、财经、教育、农业等专业领域对高层次的专门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专业博士学位教育所具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的特征也在逐渐地为社会各界所认识,其吸引力定会不断增加。因此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必须相应有较大的发展、层次上要有一定的提高,有必要增加专业博士学位的种类、开展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院校的数量和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招生数量,通过提高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速度、扩大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规模、完善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层次结构,提高我国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数量在当年研究生培养总数中的比率,合理统筹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规模比例以及不同专业学位之间的规模比例,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其次,完善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培养模式。由于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办学历史短,缺乏办学经验,培养机构对专业博士学位培养机制缺乏研究,认识也不到位,大多照搬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培养方式较单一,主要以培养机构单独培养为主,导致专业博士学位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不鲜明,优势不突出。为改变这一状况,培养机构宜采取多种培养模式相结合,通过校际、校企、国际合作等途径,通过研究生教育创新实习基地等形式开展实践教育,真正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不仅仅是为提升在职人员水平服务,更重要的是要为社会培养大量具有职业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目光不应只是盯在在职人员,而是要培养大量高层次职业技术人员投入社会。专业学位教育要自成系统,可考虑将专业学位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形成一套与科学学位并行的专业学位授予体系。这样,专业博士学位教育才会有充足的生源保证,培养质量才能稳步提高[11]。

再次,加强专业博士学位与职业任职资格之间的有效衔接。不少国家把专业博士学位与任职资格紧密联系,将获取专业博士学位作为从事某种职业的必备条件或先决条件。而我国同样存在此类问题,所以在专业博士学位与职业任职资格之间建立有效的衔接,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机会,并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有力的促进其专业的良好发展。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快与国家相关部门协调,借鉴发达国家一些先进的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尽快建立和完善各行各业岗位资格要求,完善劳动准入制度,从而提高职业的专业化水平,推动我国的专业博士学位教育朝着健康、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Powell S,Long E.Professional Doctorate Awards in the UK[R].UK Council for Graduate Education,2005.

2 UK Council for Graduate Education(UKCGE). Professional Doctrates[R].Dudley:UKCGE,2002.

3 Bourner T,Bowden R,Laing S.Professional Doctorates in England [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01,26(1):65-83.

4 ESRC.Postgraduate training guidelines[R].Swindon: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2001.

5. Scott D,et al..Profesional Doctorates:Integrating Professional and Academic Knowledge [M].Buckingham: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Open University Press,2004:79-80.

6 Quality Aussurance Agency(QAA).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in EnglND[R].Wales and Norther Ireland.Gloucester:QAA,2001.

7 The Science Registry Ltd..Professional Doctorates Explained[EB/OL].[2009-05-06].http://www.professionaldoctorates.com/psychology.asp.

8 Mark Gittoes.PhD research degrees Entry and completion[EB/OL].(2005-01-02)[2009-05-06].http://www.hefce.ac.uk/pubs/hefce/2005/05_02/.

9 翟亚军,王战军.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问题辨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5):23-27.

10周富强.英国“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问题与挑战[J].中国高教研究,2006,(6):14-17.

11曾攀,吴振一,刘惠琴,等.美、德、英工程类型研究生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1):61-65,87.

General look at the professional doctorate education in UK

WU Xue-zhong,ZHANG Li

(1.Shangyu Branch,Shaoxing University,Shaoxing,Zhejiang,312300,China;

2.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41,China)

AbstractThe thesis analyses the features of the professional doctorate education in UK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and then tells us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about the professional doctorate education in UK in four ways,as requirements for recruitment,setting of the subjects,models for cultivation and evaluation.It introduces on brief five of its professional doctorate education in UK.Finally,it shows its significances of learning something from U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doctorate education in China.

博士学位年龄 篇4

一、Ed.D.学位论文的价值取向

Ed.D.是作为与Ph.D.相对应的专业博士学位而设立的,因此正确认识Ed.D.与Ph.D.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Ed.D.的属性与价值取向,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按学位类型分类来说,Ed.D.是一种专业博士学位,它应该具有专业博士学位所具有的属性,在学位结构上发挥自己的独特功能。美国专门职业认证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Specialized and Professional Accreditors,ASPA)指出,所有专业博士学位的共同点包括:与学位目的相适应的专业实践水平;利用与专业相关的已有研究,对专业发展做出知识贡献;表现出对其他专业人员工作与贡献的理解和支持,具有跨学科进行合作的能力;展示出高水平的交际、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发现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1]大多数专业博士学位要求进行具有实际目的的独创性研究,促进来自专业实践领域的博士研究生把自己的专业实践纳入到多学科情境中进行重新审视,目的是培养“研究型专业人员”。“对于独创性的要求,专业博士学位的兴起对传统哲学博士学位所要求的‘学术原创性’观念提出了挑战,由于专业博士学位的研究以专业实践为中心,‘原创性贡献’可能出现在理论的应用方式或专业的实践性质等方面,这可能会导致‘专业独创性’概念取代‘学术原创性概念’”。[2]据此,专业实践性是Ed.D学位的基本属性,而提升专业实践是Ed.D.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Ed.D.学位论文选题主要选自教育实践第一线或具体岗位的实践工作,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现场行动研究。“Ph.D.学位论文更多选择教育史或教育哲学方面的研究,而Ed.D.学位论文更可能是一个教育问题的实践性研究,往往是考察一个学校系统或某种课程类型”。[3]在研究方法方面,Ph.D.学位论文倾向于实验性或准实验性的研究,使用多变量统计,具有更大的普遍性,更聚焦于某些诸如教育心理学的领域。而Ed.D学位论文包含更多描述性的研究,比如调查访谈。在研究对象方面,大多数Ed.D.学位论文关注当地的公立学校和教育机构,研究对象倾向于学生和教师,而Ph.D.学位论文更关注国内及国际教育的发展,经常使用大学生作为其他人群的代表。Ed.D.教育避免了Ph.D.教育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研究领域狭窄、解决现实问题不力等诸多缺陷。Ed.D.教育聚焦于实践,目的重在提升实践能力而不是认知水平;在价值取向方面,从纯学术好奇心驱使转向职业利益导向,显然其社会适应性更强。归根结底,Ed.D.教育的核心是引导高级专业人员发展实践领域的新知识,而非进行严格设计的理论研究。例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要求Ph.D.学位论文对学科知识的发展做出原创性贡献,而要求Ed.D.学位论文把学术知识与专业实践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尽管许多大学的教育学院设置了Ed.D.学位,但长期以来在学位论文的形式与质量标准方面倾向于模仿Ph.D.,实行单一的理论性强的学位论文的毕业考核形式,审核方式和评价标准也非常相似,而对专业性和实践性重视不够,这成为Ed.D.教育的一个顽症。为此,Ed.D.学位的培养机构不断对Ed.D.学位论文的形式与评价标准进行修正与变革。

二、Ed.D.学位论文的形式

一般而言,Ed.D.学位论文不要求高深学术和理论的原创性,但要密切结合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体现出运用理论来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随着学生群体结构多样性趋势的增强,需要Ed.D.学位论文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1)较Ph.D.更为简短的学位论文,但学术水平不能降低;(2)多个研究项目的有机组合;(3)一系列能够证明水平能力的组合材料;(4)已经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4]大多数Ed.D.教育机构虽然进行坚持学位论文,但其实践取向越来越明显,而在澳大利亚Ed.D.教育毕业设计的形式变革最大,“档案袋”(portfolio)和“课题研究设计”(thematic research project)等实践性强的毕业考核项目越来越多地取代了传统的学位论文。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育领导与政策项目同时设置了Ed.D.与Ph.D.两种学位类型,对于两种不同学位类型的要求在学位论文方面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差异性。Ed.D.学位论文主要聚焦于高等教育中的行政、管理、治理或其他应用性问题;Ph.D.学位论文要求含有原创性理论研究,需要对增长知识做出重要贡献,表明学生具备更强的进行学术研究和理论发展的能力。犹他州立大学的Ed.D.教育要求学生通过在当地教育机构进行实习获得实践经验,倡导Ed.D.研究生在实践中进行应用研究,要求论文立足于实际问题,聚焦于提高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圣路易斯大学要求Ed.D.研究生成功处理一个教育实践问题,并且提交一篇与Ph.D.同等学术水平的学位论文。哈佛大学2010年新设的教育领导博士(Ed.L.D.)项目把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考核与工作实践整合起来,废除传统的学位论文要求,改为长达1年的住校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充分利用他们从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理论知识,检验其教育变革理论,培养学生评估和整合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性能力,测试他们在领导实践变革中表现出来的领导才能。

美国发起于2007年的“重塑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the Carnegie Project on the Education Doctorate,CPED)创新了Ed.D.教育的毕业考核形式,从传统上高度依赖理论文献,转向强调解决相关实际问题。Ed.D.学位论文的起点不再是学术内容而是教育部门,不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难题,以帮助学生在项目培养过程中及项目之后能在专业实践中表现出众。CPED强调Ed.D.学位论文是对一个实践问题的全面深入的反思性研究,要求Ed.D.研究生有能力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致力于解决学校教育持续面对的某些重大问题。

美国范德堡大学皮博迪学院(Peabody Col lege)变革后的Ed.D.教育的毕业考核项目更直接地联系实践,以符合21世纪学校领导所面临的期望和要求。Ed.D.教育的第3年,博士研究生进行实践性强的毕业考核项目,嵌入一个小组计划进行独立的研究和分析活动,聚焦于一个实践性问题,并从一个全国性的顾问团那里获得建议。毕业考核项目展示给学生一系列产生于外部实践者与政策制定者的实践问题,通过教师的建议和评价,选择最终的论文选题。论文要求以管理咨询报告的形式,实践取向,严格分析,便于阅读。通过毕业考核项目使学生获得分析能力、专业理解、情境知识和团队技能的提升,并将这些能力应用于工作实践,在学校组织中改善学生的业绩,提升问责和资料收集能力,构建更加有效果和有效率的治理结构。[5]

皮博迪学院的Ed.D.教育还创设了学生进步报告制度,即分多次收集个人的进步报告状况以确定群组每个成员的努力程度和贡献大小,包括进展报告、中期报告、草案报告、毕业设计报告与展示,最后的学位论文。最后的学位论文大约75页,包括9个部分:问题的确定;问题背景的分析;研究发现;对关键分析的讨论;建议;实施策略;结论;附录;参考文献。这种详尽的操作性强的培养过程对学生的发展和培养质量的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正是过程性评价和制度化培养的具体体现,成为高强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南康涅狄格州立大学要求Ed.D.研究生与论文指导委员会紧密合作,按照论文指导委员会认可的研究计划,学生收集资料和数据,准备第3学年下学期的开题报告。论文要严格符合学术规范,主要对提出的问题和研究方法进行陈述。可以是应用性研究,也可以是实验、准实验或非实验研究;研究方法可以是质性的,也可以是量化的或二者兼备。强调论文必须对某一研究领域做出原创性贡献。开题报告结构包括三个章节:导言,问题陈述,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开题报告通过后,学生成为博士资格候选人,撰写博士论文,第4学年下学期,可以进行答辩。答辩结果分四种:无条件通过;通过但需要小的修改;通过但需要大的修改;不通过。中间的两种情况,答辩导师不签字,给出修改的最后期限,对修改的论文满意后才签字。[6]

“档案袋”引入毕业考核是Ed.D.教育变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档案袋”包括一系列具有不同特点的课程作业,这些作业可以不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最后不需要提交一篇正式的论文,但要提交一篇简短的课程论文,从而显示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意识和知识储备。“档案袋”包括一系列研究成果,允许不同形式的论文,可以满足Ed.D.研究生在就读期间更换工作。“档案袋”记载了候选人如何处理研究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以及研究是如何通过实践得到检验的。“档案袋”适应了Ed.D.研究生在职学习的特点,包括更多的小组协作工作,主要分析他人收集的数据,而不是像Ph.D.研究生那样生成自己的数据和假设检验。一组Ed.D.研究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一个问题,每人撰写问题的某一个方面的论文,当这些论文汇集在一起就能够提供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全面方案。

澳大利亚新的英格兰大学和爱迪考文大学以博士研究生的多篇研究论文(需要达到发表水平)构成的“档案袋”来代替学位论文。也有的学校既要求学生提供能够充分显示学员研究能力的“档案袋”,又要求有1篇博士学位论文,但博士学位论文字数要求相对少一些。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要求的“档案袋”包括6篇研究性论文,其中必须有4篇公开发表。

从“学位论文”转向“档案袋”回应了Ed.D.研究生的要求。传统的博士学位论文的读者局限于学科内或学科群内的学术组织和个人,而“档案袋”的读者人群更为广泛,除学术人员外,还有实践者、产业组织和社会机构等。“档案袋”是一个有组织的、旨在促进学生学术和专业的发展,并提供一个评估学生进步的基础性材料,代表学生在课程、自主学习、研究、实习和其他高级学习活动中的目标、计划和完成的深度及范围的评价工具。“档案袋”连接了学位候选人的研究与实践,把研究如何促进实践作为论文的一部分。“档案袋”既提供自我反思的工具和一个博士研究生的教育经验,又全面记录了学生通向学术和专业目标的学习经历和持续的进步。“档案袋”评价方法在美国教育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变革实践中得到推广,并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的青睐。“档案袋”已经成为创造性评价文科学术质量的主要方式,它为Ed.D.研究生在专业生活内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索提供了充分的空间。[7]

为了更加突出Ed.D.教育的实践性特色,澳大利亚一些大学还创造性地推出Ed.D.学位论文的替代样式———“课题研究设计”,使用应用性较强、篇幅相对较小的课题研究设计作为学生展现研究水平的载体。相对于传统的Ed.D.学位论文来说,“课题研究设计”的特色之处在于:研究内容更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化整为零”以满足专业实践人员在职学习兼顾工作的需要。此种做法代表了Ed.D.教育改革的一种方向,且在Ed.D.教育变革中得到推广和应用。群体小组研究取代个体研究,成为吸引教育领导者和实践者的一个显著优势。

应该说,这些侧重于实践的毕业考核,其难度一点也不低于Ph.D.学位论文,但这恰好是教育实践领域亟需的,是来自专业实践领域Ed.D.学生相对Ph.D.学生的优势所在,也正是设立Ed.D.学位的原初目的,同时也构成了Ed.D.教育的特色与优势。

三、Ed.D.学位论文的质量标准

Ed.D.与Ph.D.在学位论文形式、价值取向与评价标准的趋同成为人们指责Ed.D.的原因之一。为此,有人主张Ed.D.教育应该放弃撰写学位论文的要求。皮博迪学院的墨非(Joseph Murthy)教授等人认为,Ed.D.博士研究生不应该固守传统Ph.D.教育所要求撰写学术性学位论文的规定,而应该积极采用实证性或案例性这样实践取向的学位论文设计,以此来保证Ed.D.教育始终依循其专业学位的属性,密切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联系。而有人则坚决反对,认为学位论文仍然是评价Ed.D.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而且其学术严格性必须符合博士学位的标准,否则有流向“二等学位”的危险。[8]对于博士论文的性质,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CGS)强调指出,博士论文是学位获得者学术工作的开端,而不是其巅峰。博士学位论文只是一种学术训练的手段,目的是体现撰写论文的博士培养目标。据此类推,教育管理领域的Ed.D.研究生应能证明他们有能力恰当地运用研究、理论和知识来解决教育政策和实践中产生的问题。Ed.D.学位论文代表一种经验,通过这种经验,学生证明他们能够达到这种目标。就此而言,学位论文只是证明学生具备独立学术研究能力的手段,而非教育的最终目的。

Ed.D.学位论文的目的是促使博士研究生致力于一个与自己的专业目标及专长相关的实践问题的研究,聚焦于更加地方性的应用性问题。研究的应用性本质是Ed.D.学位论文的关键性特征,是与Ph.D.的不同之处。Ed.D.学位论文要求学位候选人更直接地进入与学校教育实践工作者相关的真实问题,而传统的Ph.D.学位论文经常与教育实践工作者面对的真实问题关系不大。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认定Ed.D.的学术严格性和社会地位等同于Ph.D.,具有学术性与职业性、职业导向性及实践依赖性相统一等特征。Ed.D.在类型上属于研究型专业博士学位。Ed.D.学位论文一般导向政策制定和具体行动。这意味着,所生成的研究结论必须有助于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或以更有意义的方式重新审视问题,使其有助于实践行动。由此可见,Ed.D.是与Ph.D.并列的以培养专业教育实践型从业人员的学位。

按照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对博士学位的分类标准,Ed.D.与Ph.D.一样,都属于研究型学位,“研究”也是评价Ed.D.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只不过这种“研究”是专业实践取向而非学术理论取向。Ed.D.学位论文强调实践意义,强调研究成果的应用性,即Ed.D.学位论文的研究与专业实践紧密相关,面向特定专业领域。Ed.D.学位论文的评价程序与Ph.D.基本一致,只是Ed.D.的导师组由学术型大学教师和实践型专业人员共同组成,学位论文评审专家的组成也吸纳相关实践领域内的校外专家参加。

四、结语

本文所论Ed.D.学位论文形式与质量标准的变化既是Ed.D.教育内外部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更是向Ed.D.学位本质的回归,这是Ed.D.安身立命和良性发展的根本所在。

Ed.D.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使教育研究有效地服务于学校变革与教育专业实践发展,为教育实践工作者提供一个尝试运用理论和综合能力来解决现实问题、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机会。因此,Ed.D.教育必须紧紧围绕教育实践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展开,Ed.D.项目必须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毕业考核、质量评价方面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使Ed.D.真正成为一种既具有等同于Ph.D.的学术水平,又具有独特价值的学位类型。其中,学位论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作用,我们有必要在Ed.D.学位论文的价值取向、形式和质量标准方面制定规范可行的指导性政策文件,可惜的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非常缺乏。本文对国外Ed.D.学位论文形式与质量标准的研究,可以作为我国可资借鉴的重要参考资源。

必须指出,博士学位论文只是博士研究生教育的一个环节,尽管非常重要,但只是育人活动的一种手段而已。无论Ed.D.学位论文如何变革,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由外审同行专家的审核,对实践性知识做出原创性贡献或对理论性知识进行原创性应用,仍然是大多数机构授予Ed.D.学位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所有博士研究生教育必须始终坚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我国新兴的Ed.D.教育也必须清晰地认识到,Ed.D.教育最重要的“成果”不是学位论文,而是学生自身全面素质,尤其是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是培育出具有高度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研究型专业实践人才。

参考文献

[1]Association of Specialized and Professional AccreditorsStatement on Professional Doctorates.www.aspa-usa.org/sites/default/.../ASPA-Statement-Professional-Docs.pdf.2012-2-20.

[2]骆四铭.中国学位制度:问题与对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260.

[3]John Ashton.Other Doctorates.Everett Walters(Ed.),Graduate Education Today.Washington,DC:AmericanCouncil on Education,1965:66.

[4]Tom Bourner,et al.Professional Doctorates in England.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01,(1):76~77.

[5]Claire Smrekar,Kristin McGraner.Peabody College Ed.D.Capstone.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2009,(84):48~60.

[6]http://www.southernct.edPolicy Guidelines for Doctoral E-ducationu/grad/uploads/textWidget/wysiwyg/documents/EdD_policy_guidelines_and_forms_Sept_20061_2_.pdf.2012-2-20.

[7]Tom Maxwell.Defining the(research)Professional Doctor-ate:Can the notion of the creative arts portfolio contribute?Refereed paper prepared for AARE Mini-conference enti-tled‘Doctoral Studies in Education and the Creative andPerformingArts’,Newcastle,2-4 October 2003.

博士学位个人英语简历 篇5

Personal Information

Name Date of Birth Sex Male XXX ***

Graduated from Zhejiang University, academic institutions, professional Dr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science

-07 English proficiency graduation time CET6

Origin, marital status *** *** *** political landscape

Personal evaluation

I am honest sincere, character, cheerful, mature self-confidence, positive; good communication, a strong team spirit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strong organizational skills; thinking active, good at innovation, a strong practical ability, suitabl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each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aspects of the work of

Education

Duration

Learning experiences

Zhejiang University .9-2007.7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science PhD

.9-2004.7 ******

.9-2001.7 *****

Foreign language

CET-6. Solid foundation in English, I heard that a stro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read a foreign language periodicals, literature, good at English writing

Professional skills

To proficiency in organization and cell culture

Proficiency in immunocytochemical technology

Good animal husbandry management and feed resources development, use of

Familiar with commonly used office software and feed formulas, SAS statistical software, etc., to carry out the maintenance of local area network

Main Courses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of animal, animal cell engineering, control the topic of animal nutrition,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the progr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basic research techniques, such as veterinary science

Engaged in research projects

.1 ~ 2007.6, to participate in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Project “somatic cell-induced embryonic germ stem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mechanism of” research subjects engaged in regulation of reproductive stem cells work.

2006.1 ~ 2007.6, to participate i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ject “poultry reproductive stem cells as the carrier of the bio-reactor research platform,” the study subjects engaged in the work of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1 ~ 2007.6,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ject “reproductive stem cells for the vector of avian bioreactor platform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research subjects engaged in regulation of reproductive stem cells work.

2006.7 ~ 2007.6, Zhejiang Province Office of Education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ject “Effects of ginsenosides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chicken primordial germ cells of the very mechanism of the impact of” the subject of research, the proliferation of primordial germ cells engaged in the work of regulation.

Research experience

Mammalian oocytes and early embryos in vitro

Embryonic stem cells and primordial germ cells in vitro

Oocyte maturation and type A spermatogonia proliferation control

Contact

Address :****************

Tel :******** Email :*************

博士学位年龄 篇6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衡量一个研究生培养单位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是其培养质量最直接的反映,而创新能力绝大部分可以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得以体现[1]。浙江大学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1篇,居全国高校第四位,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71篇,为全国高校第一[2]。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总体上代表了我国博士学位论文的最高水平,反映了各培养单位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水平和培养质量[3]。因此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引起了高等教育领域的管理者、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和高度重视。同时全国博士学位论文的数量也成为各种教育教学评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4]。浙江大学一直很重视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只有博士生整体培养质量提高了,才能培育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来。为此学校采取多种改革措施来促进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计划就是其中之一。我校2006年开始实施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工作,选拔一些科学研究工作做得好的优秀博士生进行资助,鼓励他们做出创新成果,写出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有条件的可参加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本文将根据2006年以来学校资助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下一步更好地做好资助工作提供参考,也可为兄弟院校提供一些借鉴。

二、争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的实践

2005年学校制订了《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办法(试行)》,资助工作已经开展了五年,资助了一大批优秀的博士生,产生了一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其中不少是有能力向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冲出的优秀博士。

1. 资助目的。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但一直以来,生活待遇不高,经济拮据,是影响博士研究生潜心做学问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通过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进行资助,对优秀的博士生提供比较充足的生活费资助,为那些真正愿意做学术搞研究的博士生解除后顾之忧,同时对部分博士生提供一定的科研经费资助,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研究条件和学术氛围,激发博士生进行学术研究的热情。使得博士生能够一心一意做好研究,做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同时也为其他博士生做出示范,提高博士学位论文整体质量。做得特别优秀的,还可以参加全国博士学位论文评选。

2. 申请条件与审核程序。

申请博士学位论文资助首先要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才能提出申请:博士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表明学位论文研究已取得突破性成果或重大进展,可望取得重大的创造性成果;在博士学位论文课题研究中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在本学科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需适当延长学习年限者;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并继续留校做博士后研究者。申请方式可以是学科或学院推荐,也可以博士生本人提出申请,但必须同时有两名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专家推荐(其中一名必须是该博士生的导师)。研究生院对申请人进行初选,然后召开专家组会议,申请人参加申请资助的答辩,最后专家组投票确定资助名单。资助方式分为学制内资助、延期创优资助和博士后资助三种类型(2010年资助办法修改后,已经取消了博士后资助),按博士生在校的类型资助生活费和科研经费。

3. 五年资助情况。

截止2010年12月,已资助139名博士生,其中理学24名、工学77名、农学18名、医学16名、人文社科4名,按学科门类分布如图1 (a)所示;按年度资助人数2006年36名、2007年32名、2008年33名、2009年17名、2010年21名,见图1 (b)所示资助人数分布情况。

从以上资助情况可以看出(a)资助各学科的比例是不均衡的,不同学科领域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发展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是非均衡的。(b)各年度资助的数量是基本相当的,这表明学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是均衡的,每年涌现出的优秀学生的比例不会出现大的变动,各学科是稳定发展的。

三、初步成效

2006年资助以来,多数获资助博士生在学习与科研中脱颖而出,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其中的一部分获资助者参加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并有一定的比例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下图是2008~2010年,获得资助者占浙江大学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优秀论文提名论文的比例情况。

从图2 (a)、图2 (b)中可以看到,获资助博士生的人数在获得全国百优论文的比例分别是2008年占1/4、2009年占1/2、2010占1/2;占全国百优论文提名论文的比例分别为2008年占6/8、2009年占1/4、2010占7/12。随着资助工作的持续进行,会有越来越多的博士生脱颖而出。

四、实践中探索改进

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们觉得资助工作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申请资助者的学科相对集中;(2)多数学科的申请者导师一般都有充足的科研经费,科研经费资助的实际意义不大;(3)博士后资助对提高资助者的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已经不能发挥任何作用;(4)对学制外延期创优者的生活费资助力度不够,不足以体现对延期创优秀论文者所进行的创新性劳动报酬及损失补偿。因此,我们对《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并于2010年正式开始实施。加大了对获得资助博士生的生活费支持力度,比原资助标准提高了一倍,除部分人文等基础性学科外,取消科研经费资助;取消了对博士后的资助;并通过各种途径让各学科的博士生及其指导教师充分了解创优秀论文资助工作,使资助工作能有更加广泛的基础。同时调整了评审方式,一年二次,由各学院、系集中推荐,研究生院组织专家评审,择优予以资助。

五、讨论与展望

博士生作学位论文或从事科学研究是很辛苦的,需要有超凡的毅力和刻苦钻研、虚心好学的精神,不能急功近利。科学研究需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做好知识积累,练好厚实的基本功[5]。因此学校加大力度培养优秀的博士生是势在必行的。博士生教育是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同时博士生又是学校最珍贵的高水平人才资源和科研工作的生力军,解除博士生的后顾之忧,为他们潜心从事创新研究工作,既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也是学校利用特有的高水平人才资源,取得更多创造性科研成果的重要措施。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通过资助优秀博士生,引导他们安心开展创造性研究,对于争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取得高水平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更好地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等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项一举多得的益民利校的举措。通过资助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将会有更多的博士生得到资助,使更多的博士生受益,最终促进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产出,为学校争创一流的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

摘要:博士学位论文水平是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作为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措施之一, 浙江大学近几年来进行了争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资助工作。本文根据近几年来的资助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实践

参考文献

[1]李晓娟.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 (9) , 1-4

[2]陈立新.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计量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 30 (2) :55-60.

[3]陈至立.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会上的讲话[Z].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9, (3) .

[4]陈至立.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及导师座谈会上的讲话[Z].学位与研究生教, 1999, (5) .

博士学位年龄 篇7

1978年党中央作出英明决策,决定恢复研究生招考。我认为实现我人生理想的机会到来了,决定报考。苍天不负有心人,我被录取为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当年清华大学建筑系共录取21位研究生,年龄参差不齐。年龄最大者为61年清华毕业生萧默与崔东元,年龄最小者为钟晓青和王贵祥。记得当时我写了两首七律,表达我重返清华读研究生时的兴奋心情。

其一是:

清华二进值重阳,梦想成真喜欲狂。

弟子研修思发愤,先生指导费周章。

十年浩劫时辰误,一代蹉跎学业荒。

决策英明崇知识,中兴教育补亡羊。

其二是:

八年海内分知己,知己今朝再比邻。

百感缠绵疑是梦,众心憧憬应成真。

方为外语迷宫客,又作西符洞府神。

别女离妻终不悔,书中景致赛阳春。

我想,这两首诗的确如实地描述了当时师生们的共同心声。我的导师为当时清华建筑系仅有的5位正教授之一张昌龄教授。他指导我从事城市噪声方面的研究。我的硕士论文工作是对17个典型住宅组团进行交通噪声实测与分析,为防噪布局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大量实测,我得出混合式布局防噪效果最佳,平行式次之,而垂直式最差的结论。该论文后来被《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等书所引用。在实测过程中,我设想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来预测城市交通噪声,并决定以此作为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论文研究方向。

1981年,我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当时国务院颁布我国首部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清华大学决定录取首批攻读博士学位的四年制研究生,共录取30位。其中建筑学院三位,即秦佑国、赵大壮和我。由于当时首批博士导师的遴选极为严格,数量极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仅有吴良镛教授(学部委员)获选博士导师,指导城市规划与设计方向的博士生。因此,校研究生处建议我转至吴先生门下,攻读城市规划的博士学位。我原本与吴先生并不太熟悉。我初次登门拜访吴先生,即是希望他能当我的博士导师。此前已有人向他推荐我,说我的数学物理基础很好,当年高考时,物理是满分。我见吴先生时,主要谈我打算做城市交通噪声的定量研究及防噪规划方面的研究。吴先生对此极表赞同,认为城市的安静很重要,国际学术界对防噪规划很重视,这一选题很有意义,科技含量也高。我还顺便向吴先生汇报我的业余诗词作品曾获得茅盾和叶圣陶先生的指导和称赞的事。吴先生独具慧眼,他对人才的判断自有他的逻辑。他说:“你的数学物理学得好,又擅长诗词,能得到叶圣老的夸奖很不容易,说明你是位很聪明的学生,我愿意招收你为研究生。”就这样,我很荣幸地成为吴先生的博士开门弟子。同期在他门下攻读博士学位的还有赵大壮。同时吴先生还建议我请马大猷教授(学部委员、著名声学家)作为校外导师,协助对有关声学方面的研究作出指导。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我就曾与秦佑国到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多次听过马大猷先生的声学原理课程。征得校研究生处的同意,我就到马先生家中,向他表示校研究生处打算聘请马先生作为我的校外导师的意见。马先生也是清华大学的校友。我向马先生汇报了我对博士论文工作的设想,马先生也表示赞同,认为这一选题很有价值。他欣然同意作为我的校外导师。这样,我就很荣幸地在三位著名教授的指导下,开展博士论文研究工作(张昌龄教授仍担任我的博士副导师)。

我的博士学位论文是关于城市交通噪声的预测、计算机模拟与城市防噪规划方面的研究。这在当时国内还是新的工作。当时我看过一本关于电子流模拟方面的书,也学过“随机点过程”的数学理论。我认为车流的模拟与电子流的模拟具有本质上的相似性,都可以看作是一个随机点过程,当道路上的车流量未达到饱和时,二者均服从负指数分布。因此可以借用模拟电子流的方法来模拟车流,对车流噪声作出预报。记得当时我调用大量的车辆,在北京沙河机场上让这些车辆以不同车速行驶,在离车辆一定距离处测出车辆以不同车速行驶时的最大声压级,据此反推出车辆的声功率级。我还利用当时建筑学院购置的唯一一台苹果微型计算机,利用刚学到的计算机编程的知识,用Basic语言自编程序,来模拟计算道路上不同状况的车流对临街高层建筑的噪声影响,并通过实测来加以验证,结果发现二者吻合得相当良好。当我向几位导师汇报我的论文进展时,得到导师们的肯定。记得马先生曾问我如何得到车辆的声功率数据,我向他汇报了我在沙河机场的测试方法。马先生说:“你用的是反推法。这个办法很好。”马先生还建议我可对道路的双向车流作出一次性模拟。我向吴先生请教防噪规划的研究工作时,吴先生建议我以当时北京市新开通的二环路作为实际例子,对二环路临街建筑提出防噪规划建议,供北京市规划局参考。张昌龄教授也高度评价我的论文工作进展,认为这是在我国首次实现对临街建筑噪声影响的定量预报,很有应用价值和意义。导师的指导使我的博士论文工作进展很顺利。1984年,我完成了博士论文初稿。吴先生建议征求马先生的意见,由马先生来把关。马先生仔细阅读我的论文稿,认为已达到工学博士论文的水平,可以进行论文答辩。

1984年9月22日,建筑学院为我隆重举行了博士论文答辩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规格颇高,由马大猷院士任答辩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吴良镛院士、赵冬日、陈占祥、陈绎勤、刘小石、吴大胜、汪坦、张昌龄、车世光教授任委员。我顺利地通过论文答辩,成为我国建筑界与声学界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兴奋之余,我写了一首七律《获博士学位有感》诗中写道:

荣膺博士慰平生,瀚海扬帆又一程。

书到用时方恨少,学臻佳境益求精。

边缘领域拓荒始,理纬文经织锦成。

制度于今初设立,长空伫看众星明。

的确,我国学位制度的设立,培养了众多的人才。清华大学30位首批博士生中,已诞生了三位院士,即欧阳钟灿、江亿和我本人。其他博士生也都取得骄人的成就。

回顾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我最大的体会是,研究工作应坚持学以致用,研以致用,即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由于实际问题是不分学科的,有的问题虽然是从某一领域提出的,但解决问题的关键钥匙,却可能来自他一领域。此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谓也。因此你若想真正解决问题,就必须善于到其它相关学科去寻找钥匙,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当年我在清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除了在吴先生、张先生指导下,认真学习现代建筑引论、城市规划史、城市规划理论、居住区规划与设计等建筑与规划类的课程外,还在马先生的指导下,学习声学、室内声学与环境声学等声学理论,还广泛听了包括复变函数、概率与统计、线性代数、计算机语言与编程以及随机过程等诸多数学与物理课程,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我的座右铭是:“半世追求谋致用,平生研究贵坚持”。我愿以此与诸位读者共勉之。

摘要:本文回顾作者1980年代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本文作者作为我国建筑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其经历可为我国建筑教育史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博士学位年龄 篇8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思路

国内对功成名就的显人才 (院士、校长、科技人才、领导干部等) 求学路径研究的比较多, 但对还没有完全得到社会认可的潜人才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相关的研究主要从博士生群体求学路径、全国优博论文作者与本科毕业学校的关系、某一学科全国优博论文作者与读博前毕业院校的关系三个方面开展。

对整个博士生群体求学路径进行研究的论文主要有两篇:蒋承等基于2008年“中国博士质量分析” 研究项目的调查数据, 发现我国博士生求学路径以上升型为主, 不同求学路径的博士生之间存在明显的性别、年龄、家庭和学科背景差异[1]。 赵世奎等对我国2006届博士毕业生学缘结构的实证分析表明, 博士生存在逐级向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趋势, 存在明显的 “母校”情结, 流动性差, “近亲繁殖”问题较为突出[2]。

对全国优博论文分布情况、 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 而对全国优博论文作者群体与本科毕业学校的关系的研究非常少。古继宝等研究了621篇全国优博论文作者与其本科毕业院校的关系, 发现全国优博论文作者的本科毕业院校并非都是顶级高校, 在11个学科门类之间有着显著差异[3]。

有学者从单一学科的角度研究全国优博论文作者的本科、硕士生阶段就读学校情况。 姚云等分析了教育学学科全国优博论文产出, 认为教育学一级学科优博论文获得者专科或本科就读是否为重点大学与获得全国优博论文相关性不大, 但硕士生阶段是否就读重点大学则与其非常相关[4]。 张军旗等以法学学科全国优博论文为分析样本, 研究认为法学学科全国优博论文和提名获得者与本科毕业院校相关性较大, 与硕士生阶段就读的院校关联度更高[5]。

在已有研究中, 虽有学者对整个博士生群体求学路径开展了研究, 但对博士生当中的优秀群体求学路径的研究还较少。对全国优博论文作者成长历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其本科毕业院校, 或者聚焦于某一学科内, 而对全国优博论文作者求学路径的大规模实证研究非常缺乏。

本研究以1999年至2012年全国优博论文作者为研究样本, 挖掘其高等教育履历 (本科、硕士、博士生毕业学校) 及相关信息, 寻找其高等教育求学路径的特点, 分析求学路径与学科、性别、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关系, 进而为提高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

1. 数据收集方法。 以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公布的历年 (1999-2012)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结果为基本信息源, 再通过学校和学院官方网站、中国期刊网、百度等网站进一步收集全国优博论文作者的相关信息。个别信息通过询问作者本人或所在学校获得。 本研究试图通过最广泛的信息收集与校对, 确保样本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 数据处理的若干说明。 1学校存在更名、合并等异动情况的, 均以新的学校名称为准。 2学校类型分为“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 (本文指除“985工程”大学外的“211工程”大学) 、一般大学 (除上述两类大学外的大学) 和科研院所。3在统称时, 科研院所经常被称为学校或高校。4个别博士生在本科或硕士生阶段毕业于境外高校, 则境外高校被认定等同于“985工程”大学。5对于采取硕博连读、提前攻博、本科生直接攻博等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的博士生, 其硕士生毕业学校被认定为与博士毕业学校相同。6学科门类、学科名称依据国家《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版本。7统计分析时只考虑相关信息完整的样本。因此, 做不同分析时, 有效样本数可能是不同的。8在做学科分析时, 因军事学获奖篇数较少, 不做分析。92009年全国优博论文评选政策做过一次较大调整, 主要改变为全国优博论文评选不再接受答辩前已获得副高级以上职称 (含副高级) 的作者所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政策变化前指1999-2008年, 政策变化后指2009-2012年。10数据统计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版本。

三、全国优博论文作者高等教育求学学校分布研究

1.博士生阶段毕业学校。从1999年到2012年, 我国共评选出1369篇全国优博论文, 涉及145家大学和13家科研院所。“985工程”大学获得篇数最多, 为834篇, 占总篇数的60.9%;其次为“211工程”大学, 获得222篇, 占16.2%;再次为科研院所, 获得214篇, 占15.6%;最少为一般大学, 获得99篇, 占7.2%。自1999年至2012年, “985工程”大学获全国优博论文篇数所占比例一直保持在60%左右, 一般大学基本不超过10%并相对稳定。“211工程”大学所占比例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尤其是最近两年由于各种原因科研院所所占比重下降较多, 其下降的份额基本上被“211工程”大学所获得 (见图1) 。过去十年, 就博士生招生名额增长率而言, 一般大学大于“211工程”大学, “211工程”大学大于“985工程”大学, 但增长率均不是很大, 因此可认为, “985工程”大学的博士生培养质量一直稳定在很高的水平, “211工程”大学的博士生培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2. 硕士生阶段毕业学校。 有57名全国优博论文作者的硕士生阶段毕业学校信息未采集到, 35名全国优博论文作者未曾获得硕士学位, 因此, 全国优博论文作者硕士生阶段毕业学校有效样本数为1277。 硕士生阶段毕业于 “985工程” 大学的人数最多, 为699人, 占有效样本数的54.7%;其次为“211工程”大学, 为243人, 占19.0%;再次为一般大学, 为192人, 占15.0%;最少为科研院所, 是143人, 占11.2%。 自1999年至2012年, 硕士生阶段毕业于 “985工程”大学的全国优博论文作者人数均保持在55%左右的较高比例, 其他类型的硕士生阶段毕业学校所占比例前几年一般在10%-20%之间并交织在一起, 最近几年才逐渐开始拉开距离, “211工程”大学所占比例逐渐提升 (见图2) 。 与分析博士生毕业学校时的原因相同, “985工程”大学的硕士生培养质量较高且相对稳定, “211工程” 大学的硕士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 “985工程” 大学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较高, “211工程”大学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3. 本科阶段毕业学校。 有98名全国优博论文作者本科阶段毕业学校的信息未采集到, 18名全国优博论文作者未曾经历本科教育, 因此, 全国优博论文作者本科毕业学校的有效样本数为1253。 本科阶段毕业于“985工程”大学的人数最多, 为646人, 占有效样本数的51.6%; 其次为一般大学, 为360人, 占28.7%;最少为“211工程”大学, 为247人, 占19.7%。 每年全国优博论文作者的本科阶段毕业学校类型所占比例变化不大, “985工程” 大学高于一般大学, 一般大学高于“211工程”大学 (见图3) 。 这说明一般大学也培养出许多优秀本科生, 他们通过自身努力也可获得良好的发展。

四、全国优博论文作者高等教育阶段求学学校变动次数研究

学校变动次数是指学生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生阶段就读学校的变换次数, 并计算累积次数, 比如, 若一学生本科阶段在A校就读, 硕士生阶段在B校就读, 博士生阶段在C校就读, 则该学生的学校变动次数记为2次。在1215个有效样本中, 平均变动次数为0.74次。变动次数为2次的有188人, 占有效样本数的15.5%;变动次数为1次的有520人, 占42.8%;没有变动过学校的有507人, 占41.7%。由此可见, 本硕博阶段学校变换一次与没有变换的成为全国优博论文作者求学学校变化最重要的两种情况。在学校变动2次的全国优博论文作者中, 本科阶段毕业学校为一般大学的占到53.2%, 毕业于另外两种类型大学的人数基本相当。学校变动1次的全国优博论文作者中, 本科毕业学校为一般大学、“985工程”大学的各占40%左右;从改换学校的阶段看, 到硕士生阶段改换学校的有341人, 占65.6%, 到博士生阶段改换学校的有179人, 占34.4%。没有变动过学校的全国优博论文作者中, 本科阶段毕业学校是“985工程”大学的占73.0%。学校变动次数与本科阶段毕业学校层次之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12, 在0.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即本科阶段毕业学校层次越高, 学校变动次数越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F=120.216, ρ=0.000) 显示, 本科阶段毕业学校类型不同时学校变动次数有显著差异, 本科阶段是一般大学的学生学校变动次数最高, 其次是“211工程”大学, “985工程”大学的学生学校变动次数最低。

独立样本T检验 (t=-2.635, ρ=0.009) 表明, 不同性别之间学校变动次数有明显差异, 男生 (均值为0.71) 明显低于女生 (均值为0.86) 。 由图4可知, 2008年之前学校变动次数较大, 2008年之后学校变动次数较小, 尤其是2010年后均低于0.6次。 独立样本T检验 (t=5.767, ρ=0.000) 亦表明, 2009年政策变化前后学校变动次数有显著性差异, 即使样本中去除科研院所后该结论同样成立。

全国优博论文作者博士生阶段就读学科门类与在高等教育阶段就读学校变动次数的情况见表1。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F=4.657, ρ=0.000) 显示, 不同学科门类之间在高等教育阶段就读学校变动次数有显著差异。 经过Bonferroni、S-N-K等多重比较可知, 文学学科变动次数最多, 与自然科学 (理学、工学、农学、 医学) 有显著差异, 除去法学外的人文社科学科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总之, 自然科学学科博士生在高等教育阶段就读学校变动次数较少, 人文社科学科博士生在高等教育阶段就读学校变动次数较多, 文学门类尤其明显, 法学学科博士生在高等教育阶段就读学校变动次数显著低于其他人文社科学科。

五、全国优博论文作者高等教育阶段求学学校类型变迁研究

学校类型变迁是指学生高等教育阶段就读学校的学校类型改变状况。在研究学校类型变迁时, 为便于数据统计, 本研究把科研院所等同于“985工程”大学来处理, 即按照学校类型将学校分为3个层次:“985工程”大学 (最高层次) 、“211工程”大学 (中间层次) 、一般大学 (最低层次) 。两个教育阶段之间学校变迁分为三大类:上升型 (从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下降型 (从较高层次到较低层次) 、平移型 (层次不变) 。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 全国优博论文作者学校类型变迁均有27种类型。基于变迁性质和样本数量, 可以把27种变迁类型归纳为9种类别:1高层次平移型 (简称“高平型”) , 即本硕博阶段就读高校均是“985工程”大学;2中层次平移型 (简称“中平型”) , 即本硕博阶段就读高校均是“211工程”大学;3低层次平移型 (简称“低平型”) , 即本硕博阶段就读高校均是一般大学;4持续上升型 (简称“持升型”) , 即本科生阶段就读的是一般大学, 硕士生阶段是“211工程”大学, 博士生阶段是“985工程”大学;5硕士上升型 (简称“硕升型”) , 即硕士生阶段就读学校层次比本科生阶段就读学校高, 博士生阶段就读学校与硕士生阶段就读学校同层次;6博士上升型 (简称“博升型”) , 即博士生阶段就读学校层次比硕士生阶段就读学校高, 硕士生阶段就读学校与本科生阶段就读学校同层次;7下降上升型 (简称“降升型”) , 即硕士生阶段就读学校层次比本科生阶段就读低, 博士生阶段就读学校层次比硕士生阶段就读高;8上升下降型 (简称“升降型”) , 即硕士生阶段就读学校层次比本科生阶段就读高, 博士生阶段就读学校层次比硕士生阶段就读低;9下降型, 即本到硕、硕到博两个变化阶段中, 一个阶段学校层次出现了下降, 另一个阶段学校层次不变或下降。前3种类型可以统称为平移型, 第4到6种类型可以统称为上升型。

通过表2可知, 在1215个有效样本中, 全国优博论文作者学校类型变迁最常见的为平移型, 占到有效样本数的61.9%, 其中高平型最多, 占到有效样本总数的47.6%;上升型为第二位, 占到有效样本数的31.0%, 其中硕升型最多, 占到有效样本总数的19.5%, 另外3种类型所占比例较小。

卡方检验结果 (X2=11.517, ρ=0.021) 表明, 不同性别间学校类型变迁有明显不同, 男生平移型所占比例比女生多10.8%, 而女生上升型所占比例比男生多9.5%。通过图5可以看出, 平移型呈现出“两边高中间低”的态势, 而上升型恰好相反, 即“中间高两边低”。近几年平移型已基本达到70%, 而上升型则已下降到25%左右。虽然卡方检验结果 (X2=9.394, ρ=0.052) 表明, 2009年政策变化前后学校类型变迁没有显著变化, 但可以看出已非常接近于显著性差异。

9种学校类型变迁分学科统计情况见表3。卡方检验结果 (X2=216.023, ρ=0.000) 表明, 不同学科门类之间学校类型变迁有显著差异。教育学学科中硕升型所占比例 (50%) 最高, 除教育学外的其他学科均是高平型所占比例最大 (农学学科高平型与硕升型并列最大) 。比较不同学科的高平型所占比例可见, 哲学、理学、经济学、工学学科比例较高, 教育学、农学、文学、医学学科比例较低。硕升型中教育学、历史学比例较高。博升型中文学学科比例最高。中平型中农学、法学比例较高。低平型中医学学科比例较高。

六、讨论与建议

1. 优秀博士生向著名大学聚集问题。 全国优博论文作者求学最主要的路径是高平型、硕升型与博升型, 体现了我国著名大学已成为博士生求学的重地。 “985工程” 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较高, “211工程”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逐步提升, 这说明博士生的培养主体应为“985工程”大学, 硕士生的培养主体应为“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 因此, 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尤其是博士生招生计划应向著名大学倾斜。

2. “本科出身论”问题。 毕业于一般大学的全国优博论文作者所占比例超过毕业于“211工程”大学的比例, 虽然不能简单下结论说一般大学的本科生教育质量超过“211工程”大学, 但一般大学也培养出诸多优秀的本科生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 应摒弃单纯以本科生阶段毕业学校作为评价人才标准的错误观点, 研究生招生、人才招聘等不宜以本科生阶段毕业学校作为筛选与录用的硬性条件。

3. 学校变动与近亲繁殖的问题。 从全国优博论文作者的成长路径看, 高等教育阶段就读学校最好是变动一次或者没有变化, 即并不鼓励学生频繁流动。 实践中, 采取本硕博贯通或者硕博贯通等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全国优博论文作者越来越多, 这也与近几年全国优博论文作者学校变动次数显著减少形成了相互印证。 但是, 学校必须警惕博士生生源近亲繁殖的问题, 确保学术生态的健康发展。因此, 学校在博士生招生中, 要适度招收本校毕业生, 而更多地招收其他学校本硕贯通培养的硕士生, 促进生源多元化。

4. 不同学科博士生培养问题。 优秀博士生的求学路径呈现出学科差异化。不同学科全国优博论文作者在学校变动次数、求学路径上存在显著差异。 自然科学学科专业型更强, 博士生需要连续性学习和积累, 更加适合进行硕博贯通式培养, 而人文社科博士生需要经历不同的文化熏陶和积淀, 更加适合硕博分段式培养, 但法学例外, 法学学科可以积极开展硕博贯通式培养。 哲学、理学、经济学、工学学科博士生对本科生阶段就读学校有较高要求, 如果能在本科时有一个好的起点, 容易获得更大进步。 教育学、农学、文学、 医学博士生的本科生阶段就读学校并不重要, 尤其是教育学。

摘要:基于对1999年至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的高等教育求学路径的研究, 探寻优秀博士生成长规律, 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经数据分析发现:不同学科、不同性别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在高等教育阶段学校变动次数、学校类型变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绝大多数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本硕博就读学校变换一次或没有变化, 自然科学学科博士生比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博士生学校变换次数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中本硕博阶段均在“985工程”大学就读的人数最多, 硕士生阶段就读学校类型为提升型。

关键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求学路径,学校变迁

参考文献

[1]蒋承, 张恬.对我国博士生求学路径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 (07) .

[2]赵世奎, 沈文钦.我国博士研究生学缘结构分析——以2006届博士毕业生为例[J].教育研究, 2010 (04) .

[3]古继宝, 彭莉君, 张淑林.全国优博论文作者与其本科毕业院校的关系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01) .

[4]姚云, 周学军.历年教育学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出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11) .

博士学位年龄 篇9

一、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操作性定义及表现形式

随着学术界或高等教育界对学术失范问题研究的逐渐增多, 出现了各种容易混淆的概念: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学术越轨等等。但不管如何加以界定、区分、使用, 其目的只有一个, 即加强学术监督, 还学术界一片净土。学术不端的频繁发生是学术失范的征兆。阎光才教授从词源学、法国哲学家盖奥的概念提出、社会学家涂尔干对失范现象的研究以及默顿对失范行为的相对全面和系统的理解等几个角度分析了“失范”及失范行为的产生渊源。指出所谓学术失范, 显然是以学术规范的先天性为前提。关于学术规范的最具代表性的论述是默顿所谓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主义以及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四原则的“默顿范式”。但默顿的四原则在严格意义上反映的是早期学术人的传统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因此, 在厘析失范概念的基础上, 阎教授把学术失范界定为:在特定时期, 对学术共同体成员而言, 因为学术文化和伦理与制度设计价值取向间存在不平衡, 从而使得学术规范处于一种低效或失效的状态[1]。也就是说, 学术失范不单是代表个体犯下的一种技术性过失, 更是学术界的一种整体混乱或无序的状态。而学术不端可以看作是学术上的越轨, 它不等于学术失范, 但是, 两者之间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越轨一般表现为个体性或小范围内的群体行为, 正如涂尔干对自杀现象的理解, 个别的自杀行为虽然构成了一个事件, 但并不见得是一个可以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社会事实”[2]。如此看来, 学术失范与学术不端两个称谓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范围。学术不端代表的是学术不道德, 一般为个体行为, 主要表现为抄袭, 但也是学术界要坚决反对、彻底批评的行为。

二、博士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数据分析

(一) 样本数据说明

样本数据的基本情况为:进行检测的论文共352篇, 在学科类型上, 文科专业为54.8%, 理工科专业为45.2%;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9大学科门类、25个一级学科、87个二级学科。

(二) 样本数据分析

博士学位论文一般篇幅较大、字数较多, 因此, 检测系统使用绝对字数, 即检测文献与对比资源库的总重合字数作为检测结果的核心指标。如图1所示, 样本数据中总重合字数少于1万字的占总篇数的77.8%, 总重合字数少于2万字的占89.7%,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样本数据中绝大多数博士生能够遵守学术规范。同时, 也确有一些论文存在着与对比资源库比较严重的文字重合情况, 尽管这些论文所占比例较小, 但却反映出严重的学术不端倾向, 不容忽视。

从学位论文的学科分布看, 如表1所示。总重合字数少于1万字的论文占本学科门类检测论文总数的比例呈现显著差异。其中, 工学、文学、理学的总体状态较好, 法学、经济学、哲学较差。而且, 总重合字数超过3万字的学位论文有16篇, 主要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绝大多数为文科专业。

从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层面看 (见表3) , 无论导师指导几篇学位论文, 其总重合字数少于1万字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字数区间, 并且呈现递减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导师确实履行了职责, 起到了质量把关的作用。但总重合字数超过1万字的论文中指导教师指导4篇、5篇论文的比例明显高于指导3篇及以下的。指导论文的篇数应该与导师所花费的精力成正比, 因此, 出现这一比例实属正常。但也恰好说明, 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 指导论文篇数越少越能更好地发挥指导职能, 保障论文质量, 反之, 容易因疏于指导而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总重合字数在该检测论文中所占的比例被称为总文字复制比。它与总重合字数一样, 也是评价检测结果的核心指标。疑似段落数则反映了重合文字在学位论文中的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 疑似段落数越多, 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可能性越大。为达到研究目的, 笔者随机抽取了总文字复制比存在显著差异的10篇博士学位论文, 对其重合文字的疑似段落进行了分析 (见图2) 。结果表明, 样本论文的总文字复制比与疑似段落比、疑似段落最高复制比以及疑似段落最低复制比总体呈递增态势,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学术不端行为是故意而为之的, 并且, 个别论文的疑似段落比甚至占到了论文总段落数的90%, 可见, 其学术不端行为的程度已极为严重。

学位论文一般分为摘要、文献综述、正文和致谢几个部分, 正文中又可分成现状陈述、问题提出、理论支撑和结论建议等几个部分。总的来看, 样本数据中, 无论文理科专业, 重复文字最多的为绪论、文献综述和结论建议部分。表4随机选取的5篇学位论文对这一现象做了罗列。

对学位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还有一个现象不可忽视, 即引证的是作者本人已公开发表过的科研成果, 但未作引证而直接使用于学位论文之中。如表5所示, 5篇论文所被检测出的重复文字均出自作者本人已公开发表过的科研成果, 根据学位论文撰写的相关要求和常规做法, 这属一种合理引用, 但不够规范, 正确做法是所有的引证文字均应标明出处, 即使是本人文献。

(三) 数据分析结论

通过上述对样本数据的研究, 可以看出:学术不端行为在博士生学位论文中确有存在, 但仅为个别现象, 绝大多数博士生能够遵守学术规范。存在不端行为的学位论文以文科居多、理工科较少, 这与学科特点有着高度的关联。理工科专业的学位论文撰写基本上要依靠做实验, 而实验是在导师的指导及监督下完成, 所以篡改伪造数据等现象较少。相反, 文科专业论文中大块的内容就是文字, 因此, 引证占有一定的比例不足为奇。如, 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 由于其研究内容多涉及伟人的理论或史料, 缺少这些辅证, 论文就显得苍白无力。在美国, 学者通常是有言必注, 惟恐哪句话别人说过而未加指明。在整篇学位论文中, 绪论、文献综述和结论建议部分的文字复制的比例较高。应该说, 绪论和文献综述部分多为陈述前人已做过的科研成果, 所以也应当允许有适当比例的引用。而结论建议应该是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数据等的分析而得出的符合论文主题的改进性建议, 代表的是作者本人的研究观点, 应当最具有创新性, 因此, 这部分有过多比例的引用应当是一种故意行为, 确属不端, 它反映了学生的学术诚信的缺失。随着网络信息搜索的便捷, 学生论文中抄袭的文字来源广泛, 也增加了导师指导的难度。因此, 导师必须对学位论文投入较多的精力, 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 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此外, 在论文引证上也有待加强, 一方面, 有些论文使用了作者本人已公开发表过的科研成果, 但未作引证, 根据学位论文撰写的相关要求和常规做法, 适当的有标注的引用是合理的, 相反, 过多的引用就成了重新发表, 也是一种学术不端行为。另一方面, 有些论文对引证文字作了标注, 但标注不规范。这些都反映出加强学术规范教育的必要性。

但也应该看到, 系统毕竟是系统, 具有不可避免的机械性, 因此, 会出现一些假象, 比如对提供检测的论文的文字、图表等做技术修改, 系统则检测不出。但对大段的文字重合、复制比较高的论文, 系统还是起到了监督的作用, 因此, 在实际应用中, 高校须对系统检测的结果进行甄别、分析。

三、遏制博士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探索性建议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研究成果的总结, 是能否毕业、能否授予学位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亦是博士生学习阶段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因此, 学位论文的原创性极为重要, 它代表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品行, 更是一种学术规范。如何在撰写论文中形成并保障这种规范性的行为状态呢?笔者认为, 应当结合学位论文中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动因, 从与此行为紧密关联的三个角度:学生、导师、职能管理部门出发寻求遏制解决此问题的最佳路径, 从而使得作为国家最高学历层次的博士生们自觉遵守学术规范, 使得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仅成为技术辅助性工具。

(一) 博士生要树立诚信意识、学习学术规范

从上述的样本数据分析结论可以看出, 博士学位论文中确有学术不端行为发生, 且个别情节较为严重。因此, 博士生有必要树立诚信意识, 学习学术规范。首先, 要积极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各种关于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讲座和报告, 认真阅读学习《研究生手册》, 知晓并遵守学位论文的撰写要求。其次, 要有扎实学习、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坚韧不拔、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工作,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只有自己的学识提高了, 才会在撰写论文时思如泉涌, 才会具有自己的创新性的观点。第三, 《礼记》言:“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因此, 要为自己的论文或著作负责, 包括观点、材料和对材料的诠释, 学会归认来源。如果发表研究数据或实验结果, 一定要真实, 千万不能伪造。第四, 如确有发生抄袭剽窃行为, 要真诚道歉, 勇于认错, 最大限度减少负面影响。

(二) 导师要切实履行指导和监督的职责, 注意发挥榜样的作用

对博士生学位论文中的学术不端行为, 博士生导师负有一定的责任。导师是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重要力量。导师的最大职能莫过于两方面, 即言传和身教。导师的讲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直接途径, 因此, 导师应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作为重要的学术指导内容加以传授。加强对博士生论文写作和发表的指导, 告诉博士生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和应遵守的基本规则, 对博士生的论文进行认真评阅、严格把关, 确保自己所指导的博士生论文写作和发表过程中不出现学术失范问题。并且, 导师要以身作则, 发挥榜样作用, 通过自我对学术规范的严格履行来感召和影响学生。

(三) 各级职能部门应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和管理

负责研究生工作的各级职能管理部门应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首先, 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纳入新生入学教育, 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树立良好的学术规范意识。其次, 学位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中具有学科专业、重复文字的章节的差异性, 因此, 应该按照学科或者专业制定成文的研究生学术规范细则, 罗列深入了解本学科学术规范的参考资料和参考期刊, 使学生能随时获取具体的指导信息;分层次分学科分专业地开展通识性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主题讲座和报告, 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同时, 注意加强学生学术规范相关规定的宣传, 建议通过网站、宣传栏、BBS等途径, 加大对相关文件的宣传力度, 提高对此类文件的知晓度, 以及学生对其的了解程度。第三, 在导师遴选和新上岗导师培训中, 增加有关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内容, 增强导师对其的责任感。第四, 建立信任制度和推荐免检制度, 检测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且, 绝大部分论文是能够遵守规范的, 因此应该建立信任制度, 通过导师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来把关推荐免检。第五, 制定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标准及处罚措施。对于学位论文抄袭剽窃的处理, 涉及数量认定和性质认定两大环节。不可盲从检测系统, 要根据抄袭、剽窃的字数多寡, 分段确定, 而且甄别抄袭、剽窃部分在学位论文中的作用, 分类定性, 并将其作为影响处理结果的情节。对于学位论文不端行为的处理, 涉及当事学生的重大权益, 因此, 要注意处理标准与处理结果的合法性、合规性。对此, 各校采取的做法不尽相同, 有的制定明确的相似度指标及处理措施, 有的并没有依赖它对学生做出学术不端的结论以及道德层面的判断, 只是在发现相似度指标较高时给予导师和学生一个反馈及修改论文的提示, 从实施过程看, 相似度高的往往确有问题, 绝大部分同学都重新修改了他们的论文。

参考文献

[1]阎光才, 张银霞.高校学术失范问题的探索性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 (04) .

博士学位年龄 篇10

对34篇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来源学校、论文的指导教师、论文选题的集中度、论文的社会认可度、论文作者的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分析, 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 可以从分析中了解我国今后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论文评选结果分析

(一) 论文来源学校分析

34篇获奖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来源学校为8所。其中, 厦门大学10篇, 占总数的29.4%;北京大学9篇, 占总数的26.5%;华中科技大学6篇, 占总数的17.6% (见表1) 。

(二) 论文指导教师分析

通过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 不仅检验了高等教育学培养单位博士生的总体水平, 也推动了博士生培养中抓质量、求创新氛围的形成。获奖论文的指导教师, 既有长期工作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一线的研究者, 也有既承担行政管理工作、又从事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高校领导。他们以敏锐的眼光、科学的态度、敢为人梯的精神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 可以说, 每一篇获奖论文所取得的成绩都与导师的精心指导分不开。从34篇获奖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的情况来看, 共有20位教师参与了论文的指导, 其中有3篇论文是两名导师合作指导的。北京大学陈学飞教授和厦门大学邬大光教授指导的论文各有4篇获奖;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指导的论文有3.5篇获奖;华东师范大学谢安邦教授指导的论文有3篇获奖 (见表2) 。

(三) 论文选题集中度分析

从获奖的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看, 研究选题覆盖了高等教育学科的众多领域, 在总体上代表了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最高水平, 反映了作者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这些学位论文的选题从历史到现实, 从理论到实践, 从国际到国内, 基本涵盖了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初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所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这些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和充实了高等教育的理论体系, 为高等教育的决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也为解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众多实践问题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从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情况看, 我们大致将其分为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思想观念、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实践与问题等5类。在评选出的34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 以高等教育实践与问题为题的论文最多, 共13篇, 占评选论文总数的38.2%;其次是教育理论为题的论文, 共9篇, 占评选论文总数的26.5% (见表3) 。

在34篇论文选题中, 集中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的论文共有8篇, 占评选论文总数的24%。在8篇集中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的论文中, 涉及高等教育实践与问题的有3篇;涉及高等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思想的各为2篇;涉及高等教育政策的1篇。

在高等教育实践与问题的13篇论文中, 涉及高等教育财政问题的有5篇, 占38.5%;涉及民办高等教育问题的有4篇, 占30.8%;涉及研究生教育问题的有2篇, 占15.4%;涉及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和人才培养问题的各1篇, 各占7.7%。

二、评选工作与选题的发展趋势

经过5届评选, 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评选工作和论文选题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 参评学校逐渐增多

自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开展以来, 得到了各高等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度重视, 参评学校逐年增加, 参评学校由最初的4所扩大到了10所 (见表4) 。第一届和第二届参评学校为设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的学校, 每两年评选一次。自第三届开始, 评选工作每一年开展一次, 评选范围由高等教育学二级学科扩大为授予教育学博士学位的研究高等教育的有关学科, 即教育学一级学科下所有的二级学科、心理学一级学科下所有的二级学科, 以及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

(二) 选题逐渐突显高等教育实践与问题

表5是5届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5个研究领域的变化。2004年的论文研究高等教育思想观念和高等教育实践与问题的最多;2006年的论文研究理论问题比较多;2007年、2008年、2009年的研究重点都是高等教育实践与问题。

总体上看, 高等教育实践与问题, 以及高等教育理论问题始终是这几年研究的重点。之所以如此, 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处在转型时期, 在理论上出现了一些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在实践上也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因此, 一方面需要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新的探讨;另一方面, 也需要对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所以这两方面的问题成为了这段时期的研究重点。

未来一段时期, 随着我国逐步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 还会遇到很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 高等教育实践与问题, 以及高等教育理论问题仍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此外, 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随着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逐步清晰, 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 有关政策的研究也会逐渐增多。

(三) 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5届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 不仅促进了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 提高了博士生的培养水平, 而且逐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二届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 胡赤弟的博士学位论文《教育产权与大学制度构建的相关性研究》被评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此基础上, 该篇论文又入选2007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这是高等教育学博士论文第一次入选全国百篇优秀论文。随后,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四届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城市互动机制研究》 (由郄海霞撰写) 又入选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已有表彰的基础上, 又特别授予上述两篇获奖论文“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特别奖”, 并给予作者人民币1万元、指导教师人民币5000元的追加奖励。

王书峰的博士学位论文《美国退役军人教育资助政策形成与变迁研究》获得第四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后, 教育部、财政部、民政部有关领导先后调阅了该论文, 认为对改革完善中国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有重要借鉴价值。2009年3月9日, 《解放军报》在“两会”期间用一个整版的版面对退役军人教育资助政策进行了宣传。目前, 我国的退役军人教育资助政策相关论证工作已经开始。该政策如能顺利制定出台, 其中也将包含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这一学术平台的努力。

随着评选活动的不断深入, 获奖的博士学位论文也得到出版社的关注。第二届评选活动结束后,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就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洽谈并签订合同, 资助出版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目前, 已经连续出版了两届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出版的论文受到了高等教育学硕、博士生培养单位的广泛欢迎。

三、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的满意度分析

2009年3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开展了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者情况调查, 共向4届获奖者发送问卷24份, 回收有效问卷18份, 回收率达75%。

此次问卷调查对获奖博士生“攻读博士学位之前”、“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之后”等几大方面的20多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大多数获奖者都表示:获奖给自己带来了较大的社会荣誉, 对自己的学术工作构成了一种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获奖后同行的认可度有所提高, 但压力也随之而来;通过评选活动, 对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获奖者在对获奖后的情况谈了自己的感想之外, 还对一些具体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一) 获得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前后对工作的满意度的情况

被调查者在攻读博士学位前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非常满意的占6%, 满意的占17%, 比较满意的占55%, 不满意的占22%。被调查者在获得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之后对工作的满意度:非常满意的占11%, 满意的占66%, 比较满意的占17%, 不满意的占17%。

此项调查结论:获得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之后对工作的满意度比例从以前23%大幅度提高到了77%。

(二) 获得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前后对薪酬及福利待遇的满意度

被调查者在攻读博士学位之前对薪酬及福利待遇的满意度:非常满意的占6%, 满意的占11%, 比较满意的占39%, 不满意的占44%。被调查者在获得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之后对薪酬及福利待遇的满意度:非常满意的占6%, 满意的占50%, 比较满意的占33%, 不满意的占11%。

此项调查结论:满意及以上的比例从17%提高到了56%。其中, 只有一位获奖者表示获奖后对工作和薪酬的满意度不升反降了 (她是脱产攻读的博士学位, 工作单位没有改变) 。

(三) 获奖者对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表彰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大多数获奖者都表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和表彰工作非常严格, 真正做到了公开、公平和公正, 坚持了质量第一的原则和应有的学术底线, 为高等教育界肃清学术腐败, 坚守学术道德, 坚持质量第一树立了典范, 非常值得肯定。

他们也建议:随着评选工作的进行, 竞争会更加激烈, 各种博弈也必然随之展开, 希望评选工作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高标准和严要求;希望进一步思考在评选过程如何避免“名导”带来的“晕轮效应”等问题, 如果在评选中聘请部分国外学术专家参与, 将更能保证优秀成果脱颖而出。同时, 应该扩大宣传工作, 让更多的人了解、支持和参与评选工作, 让这项奖励成为本专业最向往、最有价值的金质奖项。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在各有关高校的支持下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今后的评选工作中,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将继续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为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自2004年开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开展了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 目前已举办了5届。就34篇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情况来看, 论文来源学校比较集中, 论文指导教师比较集中, 选题领域集中在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思想观念、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实践与问题等5个方面。进行国际比较的论文较为集中。从论文评选的趋势看, 参评学校逐渐增多, 选题逐渐凸显高等教育实践问题, 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大。在今后的评选工作中, 学会将继续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促进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上一篇:班级教室文化建设下一篇:相干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