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讲

2024-12-23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讲(共8篇)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讲 篇1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近代中国,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沙俄

D、法国 2、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去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在近代,通过战争向中国勒索赔款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

B、俄国

D、日本

5、在近代中国,规定中国向列强支付赔款最多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火烧圆明园发生在()期间。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规定外国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五口通商章程》 C、《黄埔条约》

D、《天津条约》

8、规定允许外国在中国办工厂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运动

C、法)。)

10、被称为“中国不败而败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

11、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后达到高潮。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A、列强之间的矛盾

B、国际舆论的谴责

C、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

D、清政府的妥协

13、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维新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14、被誉而“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康有为

15、“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出自()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盛世危言》

16、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强大

B、社会制度的腐败 C、经济技术的落后

D、中国军队军事素质低下

17、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是在()。A、鸦片战争以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C、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 18、1895年,响亮喊出“救亡”口号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孙中山

19、(C)翻译的《天演论》中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中国人民的 2

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孙中山

20、“振兴中华”的口号的提出者是(A)。

A、孙中山

B、周恩来

C、鲁迅

D、梁启超

21、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D)。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

D.《万国公报》

22、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A)。C A、中国落后的经济制度

B、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 C、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D、统治集团的腐败

23、到(C)的订立为止,庞杂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已宣告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完全形成。D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4、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D)。A、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传播西方先进文化 C、为本国与中国同步发展 D、瓜分中国,灭亡中国

25、德国元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B)。A、帝国主义已放弃灭亡中国的图谋 B、帝国主义之间相互勾结 C、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26、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B)。A、促进了中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B、对中国农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C、促进了中国在经济上具有独立性

D、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均衡发展

27、“三国干涉还辽”中的三国不包括(A)。

A、美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

28、不含有割地内容的不平等条约是(B)。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9、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C)。A A、军事侵略

B、政治控制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30、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A)。

A、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激起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野心。B、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尽劫难、屡遭侵略而不亡。

C、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D、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反侵略战争的过程,是中华民族逐步觉醒的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军事侵略的手段主要有(ABCD)。ACD A、发动战争,屠杀人民

B、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C、勒索赔款,抢夺财富

D、侵占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2、晚清时期,在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中,许多爱国官兵英勇献身,其中鸦片战争期间有(ABC)等。BC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陈化成D、邓世 4

3、俄国主要通过(ABD),侵占中国领土150万平方公里。ABCD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勘分西北界约记》

D、《改订伊犁条约》

4、关于租借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BCD A、1898年,德国强租山东的胶州湾

B、1898年,沙俄强租旅顺口、大连湾及其附近海面 C、1898年,英国强租山东的威海卫及香港对岸的新界 D、1899年,法国强租广东的广州湾及其附近海面

5、关于势力范围的划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D)。ABCD A、德国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 B、沙俄以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 C、英国以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

D、法国把广东、广西、云南作为其势力范围

6、含有赔款内容的不平等条约有(ABCD)。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国家除了俄、日、英、法、美外,还有(ACD)。ABD A、奥地利

B、意大利

C、荷兰

D、德国

8、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方式有(ABCD)等。

A、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B、掠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D、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9、资本——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的主要方式有(ABCD)等。ABC 5

A、垄断近代工业

B、设立银行

C、控制现代交通运输业

D、进行商品倾销

10、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包括(BC)。A、林则徐 魏源

B、王韬 薛福成C、马建忠 郑观应

D、李鸿章 曾国藩

11、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目的是(ABC)。A、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B、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

C、摧毁中国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D、灌输民主思想 12、19世纪70-80年代,中国陷入“边疆危机”,主要表现为(ACD)等。ABCD A、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 B、英国从缅甸入侵云南 C、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 D、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

13、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BCD)。AB A、社会制度的腐败 B、经济技术落后 C、敌人过于强大 D、没有革命的领导力量

14、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主要形式为(ABD)。A、扶植收买代理人

B、租借港湾 C、迫使中国举借外债

D、划分势力范围

15、列强最终没有瓜分中国的原因是(ABCD)。A、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B、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C、清政府的存在有利于列强实现自己的利益 D、部分列强企图独占中国

三、是非判断题:

1、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

2、近代中国海关的行政权虽然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但它仍是中国抵制外国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工具。错

3、英国侵略中国的目的在于攫取经济利益,并有领土要求。对

4、外国人不仅仅在租界里享有领事裁判权。对

5、根据有关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兵。对

6、近代战争赔款直接破坏和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对

7、近代外国在中国的投资相当部分是利用战争赔款等方式掠自中国。错 对

8、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对中国铁路的控制来确立和扩大自己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对

9、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加速中国文明进程。错

10、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方式“是以华制华”。对

1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错

12、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所以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错

13、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是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的根本原因。错

14、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对

15、义和团运动貌似爱国,实则祸国、害国。错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讲 篇2

关键词:《纲要》,第一课,态度,语言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6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教育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的一门新课程。如何搞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新课程教学, 科学地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学习本课程, 是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项神圣职责与光荣使命。作为一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高校教师, 总结自己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体会, 笔者觉得能不能搞好《纲要》第一次教学对提高《纲要》课的教学效果有重大影响。

一、为什么必须搞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次教学

第一, 这是由事物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事如此, 教学也是如此。第一次课上得成功与否, 对以后的教学影响很大。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可能会在思想深处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某种抵触情绪, 如果任这种状况蔓延和滋长下去, 今后的教学就难以顺利展开, 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所以, 第一课至关重要, 任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第一次上课, 想方设法改变这种情况, 让学生接受和认同这门课。

第二, 这是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地位决定的。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 (教社政[2005]5号) , 高校本科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4门必修课, 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一般来说, 全国各高校基本上都是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由此可以说,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体系中, 大学生要学习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纲要》。因此, 能不能调动大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次教学讲什么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开场白, 《纲要》第一次课不要急于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和介绍, 而应该着重于对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及学习要求等方面的强调。

第一, 教师要从总体上介绍《纲要》课程的轮廓。首先要介绍课程的性质。很多大学生在《纲要》的性质问题上存在着不完全正确或者说是不准确的认识, 很多学生把它看作是一门单纯的历史学科。第一次教学必须澄清这个问题, 让大学生明白, 《纲要》是一门以历史为载体,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 因此, 它既是历史课, 更是政治理论课。其功能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从而进一步坚定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明确地告诉了大学生这一点, 就可以得到他们的理解, 从而减少他们对这门课的抵触和误解。其次要介绍课程的体系和内容。要让大学生明白, 《纲要》的主要内容就是:一条主线;二个了解;三 (四) 个选择。中国近现代史, 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 就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 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 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 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 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这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紧紧抓住这一主线, 是学好这一课程的前提。两个了解就是要了解国史、国情;四个选择就是理解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纲要》的体系是:三编十个专题 (章) , 每编由综述和若干专题 (章) 组成。综述讲述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状况、阶级关系;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各种社会力量的基本政治主张和建国方案及其历史命运等, 综述为“纲”。专题是通过对某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问题、重要历史经验的叙述, 专题为“要”。这样, 就可以让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一个总体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便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把握重点和要点。

第二, 教师要重点说明学习《纲要》的重要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 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实践证明, 只要大学生觉得有趣的事情, 再苦再难他们也乐在其中。《纲要》第一讲, 教师要重点说明学习的重要性。首先, 教师要介绍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思想家的相关论断, 借这些学生比较崇拜的历史人物之口讲出教师自己的观点。如可以借用唐朝史学家刘知几的看法:“史之为用, 其利实博, 乃生人之急务, 为国家之要道。”也可以借用晚晴思想家龚自珍的说法:“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可见, 小到个人生活, 大到家国, 均可从中得到启示, 然后具体说明学习《纲要》的意义。

一是有资政的作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即一个人要想成为真正伟大的政治家, 一个民族要不断发展, 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历史, 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要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这一问题上的重要论断。毛泽东说:“我们要看前途, 一定要看历史。”江泽民指出:“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 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胡锦涛说:“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净, 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浩瀚而宝贵的历史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 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习近平说: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 是前人的“百科全书”, 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李世民十分重视总结和吸取隋亡教训, 确定了“安百姓”、“重人才”、“强政治”的治国思想, 并据此调整统治政策, 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 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他自己也成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

二是有警世的作用。长期生活在和平年代, 中华民族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开始淡化。首先, 60多年时光, 沧桑巨变, 今天的中国已由贫穷落后的国家转变为初步实现小康的国家, 国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因而人们有了骄傲和自豪的理由, 也有了小富而安、自满自足的理由。特别是大多数人没有山河破碎、妻离子散的痛苦经历, 也没有终生不忘的历史记忆;其次, 和平年代, 市场经济建设, 人们关注经济发展, 关注物质利益, 自觉与不自觉地淡化了国家忧患、民族忧患意识。在不少人的意识里, 认为无患可忧。晚清思想家龚自珍指出:“灭人之国, 必先去其史。”习近平2010年7月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明确指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就是从否定共产党的历史、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打开缺口的。这是共产党应该永远铭记的历史教训。”《纲要》课的内容之一就是要让大学生了解1840年以后中国人民经历的灾难和屈辱, 做到“牢记历史, 不忘国耻, 奋发图强”。

三是有释疑、解惑的作用。即可以帮助大学生对社会上出现的涉及到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问题的一些观点和说法进行正确的辨别。如:有人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近代文明。如何看待这种“侵略有功”论?如何看待《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一文所提出的:“义和团反人类, 反文明……”这一说法?如何评价中共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等等。学习《纲要》就是要帮助学生知道解决这些开火的钥匙。

四是有育人的作用。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要担负起国家建设的重任, 他们应该也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要让大学生明白: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今天的中国是昨天中国的继续;只有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昨天”和“前天”的斗争历史和思想理念有深刻的了解, 才能做好“今天”的工作, 才能担当起“明天”的重任。如果不了解过去的历史和理论, 就会妨碍人们对当前实际的正确认识和对未来发展的科学把握。我国东汉思想家王充说:人不博览者, 不闻古今, 不见事类, 不知然否, 犹目盲、耳聋、鼻痈也。毛泽东也讲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读历史是智慧的事”。这都是在阐明一个道理:不懂得自己民族和国家历史的人, 是不成熟的、不健康的人;只有真正懂得自己民族和国家历史及理论的人, 才能成为高素质的合格的有用之才。也就是说, 学习历史和理论, 能使人耳聪目明、高瞻远瞩, 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因此, 为了让当代大学生能够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学习《纲要》课是十分必要的, 也会使学生终身受益的。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 就是一幅生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几近一个半多世纪的风云变幻, 有过多少潮起潮落, 悲欢成败!通过悉心学习, 我们从中可以洞悉人类生存的奥秘, 面对纷扰的人世生活时, 不因外物的递迁而烦忧, 更多几分淡定从容与积极应对。

第三, 要简要介绍学习《纲要》的基本方法。不少学生把学习《纲要》课程视为畏途:枯燥繁多。的确, 风云变幻的一个半多世纪, 事件多, 头绪杂, 要学好谈何容易!然而, 只要培养兴趣, 找出规律, 掌握起来并不像想像中困难。要明确告诉大学生, 学习和掌握《纲要》的基本方法就是联系。

一是联系本课程, 做到前后相互印证, 融会贯通。仔细阅读会发现, 中国近现代史这门课程, 不仅有一根主线贯穿始终, 即革命, 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而且各个历史事件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简单地说就是, 前者为因后者为果。旧民主主义革命未能为多灾多难的中国寻到出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应运而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 从而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还有, 对许多历史人物考查, 还会发现不少有趣的现象。如很多有名的人物的一生几乎都充满曲折和变化, 甚至前后判若两人, 像康有为、梁启超、陈独秀、汪精卫、毛泽东, 等等。

二是联系相关课程, 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中国近现代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动应用和诠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关联更多, 一个侧重理论, 一个侧重历史。

三是联系现实。理论联系实际, 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 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根本要求。英国的著名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也曾说:“只有借助于现在, 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借助过去, 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在。”又说:“根据过去来了解现在, 就意味着也要根据现在了解过去。历史的任务就在于, 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促进对过去以及对于现在的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 还要要求学生珍惜课堂每一分钟, 认真倾听, 积极思考, 大胆发言、质疑, 不但学懂学会, 还要掌握学习方法, 逐步做到会学。

三、怎么搞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次教学

第一, 要以良好心态和平等态度对待学生。开学第一课, 老师见到的是新学生, 学生遇到的是陌生的老师, 对老师有后天的一种敬畏, 新生和教师的心里距离就更远了。因此, 老师应尽量避免在开学第一课就给学生一个冷面孔, 甚至怕以后课堂纪律不好, 而给学生一个下马威。学生都期待老师对自己是和蔼可亲、友好、平等地。动之以情, 把好开学第一课学生进门第一关尤为重要。否则和学生把距离拉远一次, 就得数十次友好的表示才能使学生重新和你友好相处。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曾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 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本是教师职业的共性, 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更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 就是在以理服人的同时, 必须做到以情动人。所以, 《纲要》课教师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 耐心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对学生平等相待, 民主行事;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了解其心理活动, 积极寻求师生心理的共振源;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疾苦, 并给予其力所能及的帮助, 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一个和蔼可亲、可以进行真诚沟通和交流的人, 而不是给学生留下一副凶神恶煞的形象。只有如此, 教学才能感染学生, 使之在情感上与老师产生共鸣, 从而“爱屋及乌”, “亲其师而信其道”。笔者认为主讲教师应当怀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工作。有了这样的责任感, 我们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 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优美, 富于趣味性和幽默感, 不要把原本生动鲜活的历史讲得枯燥乏味。俗话说:“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高超的课堂语言艺术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 因为语言不同, 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 教师必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用得好, 学生就喜欢听, 教师的教学自然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这里要注意, 讲课的幽默感和趣味性并不是离开学科内容而一味追求形式的油腔滑调, 而是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还有就是, 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不断与时俱进, 贴近生活和学生, 跟上时代。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新的语言和词汇在不断产生。因此, 教师的语言跟上时代的节拍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投其所好”。例如, 第一次上课给学生打招呼, 老师说:同学们, 大家好!就很一般, 引不起学生很高的兴致, 但如果换成是:亲, 你们好!效果就不一样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 课堂气氛、效果均有可能成倍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

[2]龚自珍.《定庵续集》卷二《古史钩沉二》.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堂互动教学探析 篇3

【摘 要】作为高校必修课程之一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而且需要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而为了让学生在沉重的历史知识、枯燥的政治知识的学习中,更为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其内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善于交流、敢于表达,并在集体学习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堂教学;互动式;教学模式

【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学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体有效互动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szxm04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53-02

前言

互动教学模式注重教师与学生,还有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通过教学场景的设定,合理利用课堂教学中的多项要素,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1]。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差异性,通过教学课堂的转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个性化发展平台,从而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完善高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本文主要结合课程内容,并充分利用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以及传统考评方式改革的条件优势,创设出合理的教学模式。

1.以教师的“先动”作为互动教学的基础条件

课堂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思维活动发挥作用的重要过程,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找到学习和训练的重难点离不开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所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先动”作用,即通过教师的引导作为互动教学的基础条件。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总有效率,需要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更高要求,即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前,教师除了需要了解课堂教学的大纲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外,还需要广泛收集与课堂相关的教学材料,包括新闻、史实还有重要人物的分析等,以进一步完善互动课堂的教学体系。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第三节《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维新变法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以及失败后留下的教训。这一章节内容的学习是关于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师在前两节内容的教学中,已经对农民群众的斗争形式,以及引发斗争的原因进行合理分析,包括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衰落等方面原因的分析,所以学生需要对这一类问题形成基本的解答思路,因此,教师可以以此作为突破点,让学生结合前期学习内容开展互动、合作学习。学生解决问题形成的思考能力、参与课堂的组织能力均与教师的引导息息相关,只有将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才能保证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维新运动”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维新变法的原因作为课堂讨论重点,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解析和引导下,全面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2.以学生的“主动”作为互动教学的关键因素

课堂教学活动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在与学生互相交流过程中,能够更为全面了解学生学情,进而合理调整自身的教学目标与计划;而学生在与教师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对自身的解题思路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在逐步探索中,形成自身解题思路,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活动教学课堂上的“主动”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决定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判定标准之一[2]。所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让学生的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拥有足够大的空间发挥自身主管能力型,给予学生发挥自身才能的平台,可以确保学生学习的质量。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思想潮流的特点,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传播,以及五四运动兴起的历史意义等内容,从大的层面上看,是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在新时期革命的思想路线抉择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之后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新中国革命的胜利,给我们国家的命运带来了哪些影响。这一些学习均需要学生主动去理解和体会才能真正掌握,所以在互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即抛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前期所学知识,并主动查找相关材料进行验证和解决,让学生在收集材料、合作讨论,以及教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综合分析题的解决技巧,并能够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协助和参与课堂活动的开展与组织,是教师教学活动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3.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为教学重点

互动教学课堂开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互动”,即教师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关系的基础上,促进课堂的良好互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学术性交流,包括问题的探讨,知识的传播和接受,或者是情感上的交流与触碰等,均是良好的教学课堂互动性表现[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融合思想政治知识与历史知识两大模块的内容,大部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常处于尴尬的关系,具体表现在教师枯燥地讲课,长篇大论地讲述课程内容,不关心学生的接受情况,无课堂交流,导致学生出现听课倦怠情况,甚至对这一门课产生厌恶心理,不利教师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也不利于互动教学课堂的开展,所以教师有必要积极开展并坚持“互动性”教学课堂的关系组织。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国民党政权所特有的阶级性质,在其统治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中国发展战略重心发生转移的原因和特点,最后是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等方面,在重难点的教学任务设定中,则要求学生着重理解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深刻内涵。政治理论性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了解其引发的历史原因和根源,并以全局观念看待问题发生的本质,才能真正做到理解、掌握和应用。所以,教师在开展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应用,包括问题提问、问题解析还有合作课堂讨论等形式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学生与学生的问题交流与竞争,不仅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目的,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思想上提升,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4.以“研讨”形式作为互动教学课堂考评标准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传统课程考评方式上,主要是取40%的平时成绩和60%的闭卷考核成绩,虽然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自我发挥空间,但仍然缺乏科学合理性,且平时成绩的分数考核中,大部分由教师个人评定,一定程度上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能力,而“研讨”形式的考评方式,则是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研讨会,并根据学生的研讨结果,结合平时课堂表现,作为课程结束后的考评标准,其中研讨分数的评定由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共同评定,以确保分数的合理性[4]。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主要包含反对侵略的斗争史、新革命道路的发现与探索还有新中国成立后的曲折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理解到国家发展和繁荣昌盛的原因,以及自身所担负的历史责任感,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主动为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承担责任。所以在整个课程的研讨内容中,教师需要精心挑选题目,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每一组的成员为5到6个人为宜,每一份小组均共同合作完成一道题目,并通过PPT来讲解研讨内容,其他小组则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评分,最后结合教师的评分结果实行综合评定。如研讨题目“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等,需要提及的内容则需要包括真理标准问题的探讨,还有相应的实践作用,并突出表现理论的正确性和价值性。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中开展互动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激发和鼓励等方式,增强学生在教学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则需要在师生友好关系的基础上,成立完善的互动教学体系,即教师设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适宜的教学情境,提出有意义的合作探究话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并在与教师保持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深刻理解和掌握我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意义。同时,为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互动式教学氛围,教师还有必要实行考评方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赵嘉敏.《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消解历史虚无主义影响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06-110.

[2]夏襄君.高校情景剧互动教学法创新——以《纲要》课程为例[J].法制博览,2015(32):298.

[3]张颖.探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历史人物评价专题讨论为中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1):109-111.

[4]周文宣,唐平,罗剑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讨型教学模式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01):110-113.

通讯作者:

中国近代史纲要(精选) 篇4

一、单项选择题: 1、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B)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2、1928年12月,宣布东北三省“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的是(C)

A、张作霖 B、郭松龄 C、张学良 D、张作相

3、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党政府的性质是(C)A、资产阶级政权 B、小资产阶级政权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D、封建君主专制政权

4、中共八七会议召开的地点在(B)A、九江 B、汉口 C、武昌 D、上海

5、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D)

A、反对右倾投降主义 B、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6、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是党领导了(A)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五卅运动

7、毛泽东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重要论断是在(B)

A、北京特别会议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古田会议 8、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著名起义是(A)

A、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B、赣南秋收起义 C、湘南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9、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将革命的重心(B)A、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B、由城市转移到乡村 C、由大城市转向小城市 D、由南方转向北方

10、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著作是(C)A、《战争和战略问题》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反对本本主义》

11、中国共产党认识和把握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要靠(A)A、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马克思主义本本 C、听从共产国际的指挥 D、照搬苏联经验 12、1930年5月,毛泽东写了(C)一文,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实事求事、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为中国共产党正确解决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问题奠定了思想基础。A、《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反对本本主义》

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3、中国的武装斗争的实质是(A)A、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B、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人罢工 C、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学生运动 D、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商人罢市

14、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战略基地是(B)A、城市 B、农村 C、大城市 D、沿海城市

15、中共领导革命武装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B)A、湘赣根据地 B、井冈山根据地 C、湘鄂西根据地 D、陕甘宁根据地

1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改革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颁布了(A)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五四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7、将以前“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的土地法是(B)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五四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8、土地革命的目的是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使土地归(A)所有。A、农民 B、政府 C、无产阶级 D、资产阶级

19、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对待富农的正确政策是(A)A、限制富农 B、打击富农 C、中立富农 D、保护富农 20、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最大恶果是(C)

A、使白区革命力量遭到惨重损失 B、使福建反蒋抗日事变失败 C、使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D、使中国革命丧失了九一八事变后有利的形势

2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开创出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其主要依据是(D)A、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B、进攻长沙遭到严重挫折

C、井冈山具备开创根据地的良好条件 D、我国的国情和当时形势 22、1935年1月,(C)的召开,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八七会议 B、党的六大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23、遵义会议主要纠正了(B)

A、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B、王明的“左”倾错误 C、瞿秋白的“左”倾错误 D、李立三的“左”倾错误 24、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B)当选为主席。

A、周恩来 B、毛泽东 C、朱德 D、刘少奇

2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的性质是(A)A、工农民主政权 B、资产阶级政权 C、无产阶级政权 D、地主阶级政权

26、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C)A、武装斗争问题 B、党的建设问题 C、农民问题 D、统一战线问题

27、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C)

A、中共失去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B、中共认识到北上抗日的重要性 C、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D、中共仍未找到革命胜利的道路

28、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新的三人团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其成员是(C)A、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B、毛泽东、朱德、王稼祥 C、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D、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 29、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D)A、陕北保安地区 B、陕北洛川地区 C、陕北瓦窑堡地区 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

30、万里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C)A、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B、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 C、革命中心地区发生了转移 D、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了变化

二、多项选择题:

1、国民党政府大力推行***的军事独裁统治,不断强化其反动国家机器,其手段主要有(ABCD)

A、建立常备武装 B、加强特务统治 C、推行保甲制度 D、制定反动法规

2、国民党所实行的***的军事独裁统治,是为了维护(AB)的利益。A、地主阶级 B、大资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无产阶级 3、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著名武装起义有(ABC)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平江起义

4、国民革命失败后,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全局上看,继续坚持革命的阶级有(BCD)A、民族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贫苦的城市小资产阶级

5、毛泽东在1928年至1930年发表的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理论的著作有(ABCD)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6、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容有(ABC)

A、土地革命 B、农村根据地建设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7、1928年12月至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土地法有(CD)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B、《土地法大纲》 C、《井冈山土地法》 D、《兴国土地法》

8、土地革命中所采用的正确的土地分配方法有(AB)A、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

B、在原耕地的基础上,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C、地主不分田 D、富农分坏田 9、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作出了如下的决定(BCD)

A、彻底清算了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B、彻底清算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总方针 D、选出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10、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几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它们是(ABC)A、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 B、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 C、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 D、张国焘的“左”倾冒险主义

11、遵义会议后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的成员有(ABC)A、毛泽东 B、周恩来 C、王稼祥 D、张闻天 12、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先后会师的红军主力有(ABD)A、红一方面军 B、红二方面军 C、红三方面军 D、红四方面军

13、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外,从1928年到1930年,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主要根据地还有(ABCD)等。

A、赣南闽西根据地 B、湘鄂赣根据地

C、闽浙赣根据地 D、广西左右江根据地 14、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其主要内容有(ABCD)A、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批判党内的关门主义 C、批判党内对于革命的急性病 D、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15、标志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著作主要有(ABCD)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三、判断题: 1、1927年,随着“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的发生,中国革命转入了低潮。(√)

2、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可以合并在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上面去完成,这叫做“毕其功于一役”。(×)

3、遵义会议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4、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出现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等三次大错误,使中国革命受到挫折,造成严重危害。(×)

5、《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6、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提出了在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方针。(×)

7、国民党在全国建立统治以后,实行的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8、毛泽东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开辟的杰出代表。(√)

9、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0、1928年1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兴国土地法》。(×)11、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2、剥夺了毛泽东对中央根据地红军的领导权的会议是1931年11月召开的赣南会议。(√)

13、《兴国土地法》做出的一个原则性改正,目在在于保护富农的利益。(×)

中国近代史纲要时间 篇5

以中国近代政治格局划分,将1840年-1949年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1840年-1911年 清末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时期

二:1911年-1921年 中华民国时期(前期)三:1921年-1949年 中国共产党发展时期

而不以旧的划分方法划分,即将1840年-1919年定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1919年-1949年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清末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时期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1841年)

背景:中西地位逆位 封建腐朽的农业大国落后于工业资本主义国家

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真正原因:扭转贸易逆差,使鸦片贸易合法化和打开中国门户进行殖民掠夺(倾销商品

并掠夺原料)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扩张和掠夺本性

事件:1840年 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 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1843年 签订中英《虎门条约》

1844年 签订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影响;鸦片战争打开了闭关锁国的中国门户,也拉开了清政府与列强斗争屡战屡败的序幕,而 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社会的落后,是封建君主专制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的失败,是 自然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失败,也是传文化对西方近代科技文明的失败。也因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序幕,拉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序幕。自此,中国领土被分割,关税、贸易、司法、领海等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丧失独立自主地位,经济上逐渐 成为外国资本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附庸。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

背景:封建压迫和外国侵略以及自然灾害促成社会矛盾的激化啊啊啊啊啊啊啊

事件;1851年1月1日 洪秀全于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1853年 南京建制;颁布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1856年 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1864年7月19日 天京攻陷,起义失败

影响;历时十三年的太平天国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运

动建立在民众对“拜上帝会”的信仰基础上,思想上没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天朝田亩

制度》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带有进步意义并吸引鼓动了

大批民众,但这种平均主义理想是难以付诸实践的,而且其要求的是一种绝对平均的小

农经济,违背了时代潮流,具有空想性与落后性,这样的革命纲领难以有强有力的组织

和革命性。而太平天国领导人浓厚的封建意识和皇权思想致使“天京事变”的发生,从

此由盛转衰。后期洪仁玕提出的新的革命纲领《资政新篇》并未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性质的中国奏效,起义失败成了历史必然。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专制统治和外国侵略者,并为民主革命播下了火种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

背景;为防止工业革命发展后带来的经济危机而攫夺海外殖民地与扩大市场,英、法、美三国

提出全面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

事件;1856年 英国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1958年 签订《天津条约》、《瑗珲条约》

1860年 签订《北京条约》

1864年 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

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性质相同,而它又加深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社会性质

洋务运动(1861年-1895年)

背景:一部分开明士大夫开始了开眼看世界,并起了早期的思想启蒙作用;内(农民起义)外

(列强入侵)交困的社会环境要求封建统治阶级挽救危亡,维护政权;而此时相对温和的“中外和好”局面提供了客观条件

事件:1861年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洋务运动正式开始

安庆内军械所成立,开始了以“自强”为目的的军用工业建设

1862年 京师同文堂成立,开始了近代意义的教育事业

1872年 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开启了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工业建设

1895年 甲午战败,北洋舰队覆灭,标志了洋务运动的终结

影响:洋务运动的失败是由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 的关税权,也失去了对本国企业的保障,在外资压迫、专制体制束缚、小农经济顽强抵

抗以及传统文化的阻碍下,“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不可能走向成功。而封建的企业管

理制度也促成它的灭亡。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促成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促成了阶级

结构的变化,出现了产业工人和早期资产阶级。而兴办新式学堂,传播近代科技文明,无疑冲击了传统封建文化和观念,再次启蒙了思想,具有时代的进步意义。并对列强的武装侵略及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御作用。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改良自救运动,它的失败表明只有在国家独立自主下才可能实现近代化建设的成功。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

背景: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成为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国,以大陆政策为指导开始了资本主义殖

民扩张。

事件:1984年 日本了袭击中国助朝镇压东学党起义的清军,甲午战争开始193 1985年 签订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影响:诱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与

帝国主义的矛盾空前尖锐,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

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和改良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呼吁

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事件:1895年 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也标志改良主义思潮发展为资产阶级改革

运动

1898年 6月11日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变法正式展开

9月21日 戊戌政变,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最终失败

影响:变法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封建势力过于强大而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相当弱小,变法也

没有寻找依靠强大的群众基础而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而此时列强进入帝国主义

时代,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变法最终在夹缝中失败。

同时,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是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运

动,更是中国近代第一场实质意义上的思想启蒙运动,再次打击了封建统治,顺应并推

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而这场政治运动也表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只有彻

底的反帝反封才可能实现革命的成功,而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民族资产阶级并不具备这

样的能力

义和团运动(1899年-1900年)

背景:列强对中国的瓜分狂潮使民族矛盾空前尖锐

事件:1899年 朱红灯山东起义

1900年 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影响: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具有盲目排外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但对封建反动势力认识不清而终归

失败,同时又一次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1901年)

背景:义和团反侵略运动成了战争导火线

事件:1900年 八国联军以救护大使馆,帮助清政剿匪为借口发动战争

1901年 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1901年-1911年)

背景: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资产阶级改良呼声使统治阶层开始意识改革对于挽救阶级统治的重要

事件:1901年-1905年 改革官制、整顿吏治、建设新军、奖励工商、废科举兴办近代教育

1907年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大纲,以法律形式加强

专制

影响:这是封建统治阶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被迫推行的改革传统的自救运动,主观目的是加强专制,挽救统治危亡,而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中华民国时期(前期)

辛亥革命(1911年)

背景: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其提供了阶级和经济基础,同盟会和兴中会的成立为其提供了组织基础(政治基础),而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终促成革命的爆发

事件: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革命爆发

1912年1月1日 亚洲第一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

3月11日 第一步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影响:结束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民主共和国,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促进了民主

资本主义的发展,极大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民主共和从此深入人心,同时也鼓舞了

亚洲各国被压迫人民起来斗争

新文化运动(1915年-1919年)

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在民国得到快速发展,民主共和从此深入人心,而帝制复辟和尊孔复古成了运动发起的直接原因

事件:1915年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1918年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9年 巴黎和会失败,五四运动爆发,影响:新文化运动是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一场彻底的反封建斗争,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真正觉醒,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推动中国旧

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中国共产党发展时期(1921年-1949年)

中共诞生(1921年)

背景:在民族资本主义壮大的同时伴随了无产阶级的壮大,为中共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十 月革命的胜利及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中共成立的思想基础;陈独秀李大

钊创办共产主义小组为其提供了组织基础;国际共产主义的援助也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事件;1921年7月23日 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2年 中共二大召开,提出民主革命纲领,明确了反帝反封的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有了完整科学的奋斗纲领,也标志着中共创建臻于完成

1922年 1月 香港海员大罢工――1923年2月京汉铁路大罢工形成第一次工人运动高

潮,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也开始认识到联合其他革命力量

并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影响;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新型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它不仅代表工 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希望;从此中国革命的面

目焕然一新

国民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

背景:北洋军阀破坏共和

事件:1924年 国民党一大召开,阐述新三民主义,提出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1927年 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爆发,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影响: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 推动.北伐战争的的迅猛发展,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 并壮大了两党力量,中共借此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也开始懂

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

背景:四·一二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开始镇压中国共产党

事件: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打响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8月7日 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发展阶段的一个转折点,就正了右倾错误,开

始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性转变

9月 三湾改编,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开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由阶级矛盾转变 为民族矛盾

1934年10月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开始被迫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8月1日 《八一宣言》,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打下了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背景:随着日本加紧侵华步伐,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转变为中华民族与日本法西斯间的民族

矛盾

事件: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1937年9月23日 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合法地位的谈话,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正式形成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沦陷,日本制造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1945年 中共七大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全党有了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一

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

8月15日 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影响: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 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

背景:抗日胜利后,中国面临如何解决阶级矛盾的问题,独裁专制与民主联合成了时代的两种 选择

事件:1945年 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

1946年 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 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

8月 中共发动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1948年 国民党发动三大战役

8月 北平和谈,和谈失败

1949年 4月 渡江战役,全国基本解放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 篇6

1.在鸦片战争前,中国衰落、西方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两个根本性变化是什么?

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内涵是什么?

5.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6.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有哪些?

7.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8.为什么必须通过革命的手段才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9.辨析: 1938年,历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近百年来中华民族根本上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化吗?”

10.材料分析:

材料1.《资政新篇》提出了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洪秀全在该书中多处写下“此策是也”,“钦定此策是也”。但《资政新篇》在太平天国并没有也不可能得到贯彻执行。

材料2.康有为曾在戊戌变法前断言:以中国之广土众民,又有日本学习西方的经验可资借鉴,必定“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定,八年而成效举,十年而霸图定矣。”却以失败告终。

材料3.孙中山曾沉痛指出,清朝被推翻后,“官僚之流毒日益加盛,破坏虽成功,建设上却一点也没有尽力”,“政治、社会上种种黑暗,比前清更盛,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材料4.孙中山曾不止一次叙述他怎样“不得不”选择非和平的、暴力革命的缘由。他在《伦敦被难记》中承认,他早年曾投身于“以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请援于朝廷,俾倡行新政”的运动,只是在多次碰壁之后,“然望治之心愈坚,要求之念愈切,积渐而知和平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陈天华在1905年所作《绝命辞》中自称:“去岁以前,矣尝渴望满洲变法„„燃至近则主张„„欲使中国不亡,惟有(与清王朝)一刀两断。”

材料5.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它们在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以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为了支付巨额赔款等,10多年间,清政府的财政开支激增4倍之多。在清朝的最后几年里,各种旧税一次又一次追加,种种巧立名目的新税更是层出不穷,各级官吏还要从中中饱私囊,致使民怨沸腾。清王朝的统治已经难以为继。正是在中外反动派的严重压迫下,从1902年至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 300余起。其中,一部分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材料6.“辛亥革命的条件并不充分具备,在相当程度上甚至可以说,辛亥革命之所以于此时爆发,完全是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革命志士鼓吹、争取的结果。”

————《辛亥革命:现代化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近代史研究》1995年1期

(1)、材料1、3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要点: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讲 篇7

一、《纲要》课程的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一名称,乍一看,似乎是一门历史课;但实际上“史”只是这门课程的载体,而思想政治理论才是其内容。打个比喻来说,中国近现代史就好像一条船,而思想政治理论则是这条船上运载的货物。显然,这条船只是一个运载工具,并不是最重要的,而这条船上运载的货物——思想政治理论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货物离开了船无法运送;就这门课程而言,思想政治理论离开了史也无法传递。再说“纲要”这个词,也不能理解为仅仅是对专业《中国近现代史》的简化、浓缩,如果那样的话,这门课程就应该叫做《中国近现代简史》或《中国近现代史简编》。实际上,这里的“纲要”的意思是从理论的高度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概括。总之,就课程性质而言,《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以它与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可以说是异大于同,也即在具有“史”的“特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具有突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

二、《纲要》课程面临的三大难题

1. 难题之一:

教学内容丰富与课时相对少的难题。《纲要》按时间顺序分为上、中、下三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1840年-1919年)为上编,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年-1949年)为中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年至今)为下编,时间跨度较大。再就内容而言,《纲要》包罗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而在教学计划中,目前《纲要》课程仅安排34个学时,所以虽然教材主线清晰、主题明显,但内容丰富,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简要的历史事实中感悟、概括具有一定高度的思想政治理论,显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2. 难题之二:

教学内容重复与课时相对少的难题。《纲要》教材与前置课程中学历史教材的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以及并列课程《概论》有许多重复。首先,通过中学的学习,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史实已耳熟能详。这既为《纲要》的学习提供了基础、作了铺垫,讲授《纲要》课时不需要过多讲述这些基本史实;但同时学生也会认为已经学过近现代史,没必要再学。其次,《纲要》与《概论》有些章节阐述的内容相同,只是阐述角度各异。在《纲要》课程课时本来就紧张的情况下,授课内容再大量与前置课程和并列课程重复,显然既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又浪费宝贵的课时。

3. 难题之三:

教学形式单一与教学课时少的难题。笔者通过与周边兄弟院校《纲要》课程教师的交流,发现针对《纲要》课程大多数教师采取的仍旧是传统的逐章逐节讲授的教学方法。但是《纲要》的内容多课时少,这样上课很难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至于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要在较少的课时内完成较多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寻找其他途径,合理解决这一难题。

三、《纲要》课程教学难题破解

1. 正确处理好《纲要》与前置课程和并列课程的关系,解决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

面对《纲要》课程课时少,内容多,任务重的特点,要正确处理解决好授课过程中大面积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要努力把大学通过历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学历史教育区分开来,不再用过去对中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学习历史,而是要从讲“历史发展的过程”转向讲“历史发展的原因与规律”,让学生感受到大学与中学相比确实提高了层次,激起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加深学习这门课的兴趣。由于《纲要》和《概论》课程相似度高,尤其是建国之后的部分重复率更高,兄弟院校的一些教师认为《纲要》可以着重讲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部分,之后的部分可以略讲,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由于二者的特点不同,所以他们的讲法也应有所不同,要从讲法上将两者区分开来,凸显各自特点,而不能厚此薄彼,才能让学生从中均有受益。

2. 以专题讲座形式备课授课,解决课时少、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

针对《纲要》的内容多课时少, 章节授课法很难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问题, 笔者尝试使用“专题讲座法”讲授。传统的章节讲述法是按章节去组织教学内容, 教师根据目录依次讲述即可。而“专题讲座法”, 是在要求教师全面吃透掌握教材前提下, 对教学内容抓大放小、抓重要点放次要点, 归纳出讲授专题, 然后把教学主体内容有条理地分别组织进各个专题进行讲授, 从而达到既有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 又能不折不扣完成教学内容的目的。在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尝试把教材三编十章的内容划分为十二个专题, 发现可以较好地完成这一目的。使用“专题讲座法”进行《纲要》课程教学几年, 笔者还有一些在设想这一教学改革之初所未敢奢望的意外收获,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使用“专题讲座法”, 在备课过程中, 笔者在部分学生中征求意见, 学生提出不少教师未曾考虑到的问题, 促使笔者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而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使用“专题讲座法”, 就教师自身而言, 就不得不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进一步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两个方面合而言之,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纲要》课程,虽然因其自身性质、教学要求高、课时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有种种难题,但只要我们认清《纲要》课程的本质,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破解这些难题,开创性地圆满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汪建华.略论大学学习开局与学习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9) :61.

[2]王先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 2008, (9) :61-63.

[3]曹美玲.政治学科讨论式教学模式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6, (1) :80-82.

[4]张芳.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 2007, (3) :115-116.

[5]刘玉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 (6) :99-101.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讲 篇8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性质;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155-0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并列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新课程之一,该课程既与另外三门课程有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性,又有其独特性,因而在教学中有其自身的难题。为了更好地讲授这门课程,笔者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出发,根据自己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探寻授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并尝试着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

一、《纲要》课程的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一名称,乍一看,似乎是一门历史课;但实际上“史”只是这门课程的载体,而思想政治理论才是其内容。打个比喻来说,中国近现代史就好像一条船,而思想政治理论则是这条船上运载的货物。显然,这条船只是一个运载工具,并不是最重要的,而这条船上运载的货物——思想政治理论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货物离开了船无法运送;就这门课程而言,思想政治理论离开了史也无法传递。再说“纲要”这个词,也不能理解为仅仅是对专业《中国近现代史》的简化、浓缩,如果那样的话,这门课程就应该叫做《中国近现代简史》或《中国近现代史简编》。实际上,这里的“纲要”的意思是从理论的高度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概括。总之,就课程性质而言,《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以它与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可以说是异大于同,也即在具有“史”的“特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具有突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

二、《纲要》课程面临的三大难题

1.难题之一:教学内容丰富与课时相对少的难题。《纲要》按时间顺序分为上、中、下三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1840年-1919年)为上编,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年-1949年)为中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年至今)为下编,时间跨度较大。再就内容而言,《纲要》包罗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而在教学计划中,目前《纲要》课程仅安排34个学时,所以虽然教材主线清晰、主题明显,但内容丰富,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简要的历史事实中感悟、概括具有一定高度的思想政治理论,显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2.难题之二:教学内容重复与课时相对少的难题。《纲要》教材与前置课程中学历史教材的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以及并列课程《概论》有许多重复。首先,通过中学的学习,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史实已耳熟能详。这既为《纲要》的学习提供了基础、作了铺垫,讲授《纲要》课时不需要过多讲述这些基本史实;但同时学生也会认为已经学过近现代史,没必要再学。其次,《纲要》与《概论》有些章节阐述的内容相同,只是阐述角度各异。在《纲要》课程课时本来就紧张的情况下,授课内容再大量与前置课程和并列课程重复,显然既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又浪费宝贵的课时。

3.难题之三:教学形式单一与教学课时少的难题。笔者通过与周边兄弟院校《纲要》课程教师的交流,发现针对《纲要》课程大多数教师采取的仍旧是传统的逐章逐节讲授的教学方法。但是《纲要》的内容多课时少,这样上课很难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至于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要在较少的课时内完成较多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寻找其他途径,合理解决这一难题。

三、《纲要》课程教学难题破解

1.正确处理好《纲要》与前置课程和并列课程的关系,解决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面对《纲要》课程课时少,内容多,任务重的特点,要正确处理解决好授课过程中大面积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要努力把大学通过历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学历史教育区分开来,不再用过去对中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学习历史,而是要从讲“历史发展的过程”转向讲“历史发展的原因与规律”,让学生感受到大学与中学相比确实提高了层次,激起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加深学习这门课的兴趣。由于《纲要》和《概论》课程相似度高,尤其是建国之后的部分重复率更高,兄弟院校的一些教师认为《纲要》可以着重讲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部分,之后的部分可以略讲,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由于二者的特点不同,所以他们的讲法也应有所不同,要从讲法上将两者区分开来,凸显各自特点,而不能厚此薄彼,才能让学生从中均有受益。

2.以专题讲座形式备课授课,解决课时少、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针对《纲要》的内容多课时少,章节授课法很难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问题,笔者尝试使用“专题讲座法”讲授。传统的章节讲述法是按章节去组织教学内容,教师根据目录依次讲述即可。而“专题讲座法”,是在要求教师全面吃透掌握教材前提下,对教学内容抓大放小、抓重要点放次要点,归纳出讲授专题,然后把教学主体内容有条理地分别组织进各个专题进行讲授,从而达到既有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又能不折不扣完成教学内容的目的。在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把教材三编十章的内容划分为十二个专题,发现可以较好地完成这一目的。使用“专题讲座法”进行《纲要》课程教学几年,笔者还有一些在设想这一教学改革之初所未敢奢望的意外收获,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使用“专题讲座法”,在备课过程中,笔者在部分学生中征求意见,学生提出不少教师未曾考虑到的问题,促使笔者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②使用“专题讲座法”,就教师自身而言,就不得不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进一步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两个方面合而言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纲要》课程,虽然因其自身性质、教学要求高、课时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有种种难题,但只要我们认清《纲要》课程的本质,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破解这些难题,开创性地圆满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汪建华.略论大学学习开局与学习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7,(9):61.

[2]王先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9):61-63.

[3]曹美玲.政治学科讨论式教学模式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1):80-82.

[4]张芳.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7,(3):115-116.

[5]刘玉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6):99-101.

[6]王晓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思想政治理论教学,2009,(6):69-72.

上一篇:二年级数学下《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下一篇:双拥工作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