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事年表(共8篇)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事年表 篇1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事年表:
1840年鸦片战争,1842《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1851,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
1862年5月太平军击毙法国侵华海军司令,6月活捉“常胜军”副统领,9月击伤“常胜军”统领,1963年1月打死“常捷军”统领 1864,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1867年美国派海军入侵台湾,高山族人民英勇抵抗,击毙副舰长; 1990八国联军侵华时,义和团及部分清军与之展开殊死战斗
1894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1895《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俄、法、德干涉还“辽”)1990八国联军侵华,1991年《辛丑条约》,洋人的朝廷,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个,1841组织翻译英国人慕瑞《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
魏源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郑观应《盛世危言》(1970年以后)发展民族工商业,“商战”、“君民共主”,设立议院; 严复《救亡决论》(1895)喊出“救亡口号”,天演论(1898)“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太平天国: 1851-1864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
19世纪60年代初,冯桂芬《校邠庐抗议》最先比较完整表述了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之富强之术”,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戊戌维新运动: 1895年公车上书;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考》《波兰分灭记》广州万木草堂;
梁启超《变法通议》,长沙时务学堂 严复《天演论》
办报纸:梁启超《时务报》(上海);严复《国闻报》(天津)、《湘报》(湖南)谭嗣同《仁学》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1906年废除科举考试
1906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钦定宪法大纲”学习日本君主立宪制 1911年5月成立“责任内阁里”,13名大臣满族9人,皇族7人,被讥为“皇族内阁”
辛亥革命:
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904年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指出推翻清朝政府的统治 1903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 1905-8-20,中国同盟会,《民报》为机关报 同盟会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将纲领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911-4-27广州起义,是日,黄兴“黄花岗起义”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四省“保路风潮” 1911-10-10,武昌起义,掀起革命高潮,打开清王朝统治的缺口; 1912-2-12日,清帝被迫退位,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
1912-1-1孙中山宣布在南京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辛亥革命的失败: 袁世凯“逼宫”,1912-2-12清帝退位,12日孙中山提出辞职,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1912年8月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 1913年3月袁世凯暗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袁世凯镇压 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年1月,停止参议员,众议院议员职务,遣散议员 1915-12-25日孙中山护国运动 1916-1-1袁世凯登基,不久死亡
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孙中山护法运动,失败,标志着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7年1月编辑部随之迁至北京 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李大钊1918年7月《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919年9月、11月《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19-5-4五四运动,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0-11共产党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上海机器工会宣布成立 1920-11党的发起组指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
1920-11在党的早期组织下,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成立
1921-7-2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确定了党的名称
党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1921年9月,浙江萧山县衙前村成立第一个农会,1922年6月,彭湃,广东海丰县赤山约,成立了农会
1922-7月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当前阶段的纲领:打到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与国民党合作,参加共产国际
(1922-1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2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
1923-6,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了正式的决定
1924-1,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辅助农工,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925-1-11,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确定了党同国民党关系的新政策,基本方针是:打击右派,争取中派,扩大左派
1925-5,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 1925-7-1,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1926-7,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 1925-1927大革命
1926-3,蒋介石,中山舰事件,1927-4-12反共政变(上海),以“清党”为名,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927-7-15,汪精卫,“分共”会议(武汉);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
1927-4-27,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在当时革命的中心武汉召开,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1927-8-7(八七会议),革命危急关头,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毛泽东阐述“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1927-8-1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南昌起义;
1927-9-9毛泽东秋收起义,起义部队10-7抵达江西省宁冈县茅坪,开始创建井冈山农村根据地;
1927-12-11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叶挺、叶剑英广州起义。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在苏联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的塞列布若耶乡间别墅召开,在继续把城市工作的复兴视为革命高潮到来的决定条件的同时,肯定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是决定革命新高潮的更大的发展基础和重要力量。
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同时还科学的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工农武装割据 1930-1,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1930-5,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提出,标志着中国话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反围剿与土地革命:
1930-10起,蒋介石集中重兵,围剿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 1930年10月到1931年7月,红一方面军在朱、毛等指挥下,“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连续粉碎三次“围剿”,1932年底又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928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没收一切土地苏维埃政府所有”
1929年4月,新国土地法,改“没收一切土地”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和地主阶级的土地” 1931年2月,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经验,规定农民已经分得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可以租借买卖,别人不得侵犯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订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打土豪,分田地)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江西瑞金县叶坪村,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土地法令、劳动法等法律文件;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三次“左”倾错误:
1927-11至1928-4月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 1930-6月至9月,李三立为首的“左”倾冒险主义
1931-1至1935-1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左”倾教条主义,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和反资产阶级并列,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坚决打击富农;军事上进攻上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撤离根据地,向西突围转移,开始长征。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黔北重镇遵义,遵义会议,历史性的转折,决定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1935-6中央红军抵达四川懋功(今小金)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1935-10-19到达陕北吴起镇,同红十五军团会和,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1935年12月17日—25日,瓦窑堡会议,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政治策略方面的基本经验,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解决了政治路线问题。
1936-10,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今宁夏)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抗日战争:
1931-9-18,九一八事件,1932年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淞沪一带抗日 1932-2,东北全境沦陷,1932-4-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 1933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先后在东北各地崛起
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1934年,中共各抗日游击队先后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 1935年华北事变,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北平学生抗日游行,“反对华北自制”,“停止内张,一致对外”,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6年2月以后东北人民革命军陆续改建为东北抗日联军
1936-5,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反蒋抗日”,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对象,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党的总方针为“逼蒋抗日”。
1935年12月,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瓦窑堡会议),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12月,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为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1936-12-1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全会统一国共合作;抗战的革命中心任务是争取民主。
1937年夏,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批评教条主义,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1937-7-7,卢沟桥事变,国民党第二十九路军奋勇抗战。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举行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关于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并作总结。会议通过《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会议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新形势和战争的持久性,指出共产党同国民党的争论已经不是应否抗战的问题,而是如何争取胜利的问题,并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反对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取得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1937-9-22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1938年3月,李宗仁,台儿庄大捷
1938年9月至11月,六届六中,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1938-10占领南京武汉(以上战略防御阶段)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标志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1939年9月,中共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三大口号
1939年12月,桂南会战,第五军为主力的国军攻克昆仑关,消灭日军4000余人; 1940年5月,枣宜会战,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殉国。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基本政策,为个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941年5月,中共中央,《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全面体现了中共关于根据地建设的基本方针,(“三三制”原则,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又照顾地主的利益)
1941-5,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延安整风运动,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1942-2,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最主要任务),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解决了思想问题(遵义会议军事、组织;瓦窑堡政治)
1939年冬---1940年春,第一次反共高潮; 1941-1,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 1941年12月9日,国民政府对日宣战。
1943年春,策划第三次反共高潮,由于共产党及时揭露和斗争而被制止 1943年国产国际宣告解散
1944-4至1945-1,发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日本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 1945-4-20,中共六届七中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使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的认识打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一致
1945-4-23至1945-6-11,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命名“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对蒋介石拟采取“洗脸”政策而不是“杀头”。
1945年5月,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抢夺人民抗战胜利果实、准备发动内战的反动方针。
1945-8-15,日本天皇发表终站诏书
1945-9-2,日本签署向同盟国的投降书,侵华日军128万向中国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1945-10-25,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台湾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
解放战争:
1945-5,中共七大,毛泽东,对蒋介石拟采取“洗脸”政策而不是“杀头”。1945-8-24,毛泽东指出,抗战结束和平建国。
1945-8-25,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1945-8-28,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重庆谈判,军队和解放区政权问题。1945-10-10,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定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1946-1-10,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同一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
1946-3,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蒋介石命令他的追随者对政协协议“就其荦荦大端,妥筹补救”
1946-5-4,中共中央,《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五四指示),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全国性内战。1946-10-11,国民党军占领华北解放区重镇张家口 1946-10-11,蒋介石宣布于11-12召开“国民大会”(由国民党一手包办的)
1947-3,国民党当局限期令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三地代表及工作人员全部撤离。1946-6至1947-6,人民军队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
1946-12-30,北平学生游行,“抗议美军暴行”,“美国推出中国”(史称抗暴运动或一二三〇运动)
1947-2-28,台湾台北反抗国民党,举行游行(二二八起义)。
1947-5-20,南京、北平爆发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史称五二〇运动)。
1947-6月底,刘邓,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毅、粟裕,华北野战军助理,挺进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挺进豫西。三路大军相互策应,机动歼敌。(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序幕由此揭开)
1947-7,国民军总兵力下降为373万,正规军下降为150万,人民解放军增加为195万,正规军100万
1947年7月至9月,中共,河北省平山县,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1947年10月,爱国学生一次一次反抗斗争,口号由“反饥饿、反内战”,改为“反迫害” 1947-10-1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1947-12月,(十二月会议)中共中央,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发展到了一个历史转折点,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1948年1月,民盟领导人沈钧儒等在,民盟一届三中,会议确定中国共产党“值得每个爱国的中国人赞佩”,表示“今后要与他们携手合作”,标志民盟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1948年1月,民革,公开表示承认中国国产党的领导地位。
1948-4-30,中共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济南战役,是华东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于1948年9月16日至24日按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第一次攻克具有坚固设防的大城市的攻坚战。这次战役由许世友指挥,歼敌11万多人,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的重点防御计划,使我华北、华东解放区连成一片,为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揭开了序幕。)1948-9-12至11-2,辽沈战役,1948-11-6至1949-1-10,淮海战役,1948年秋,经过土地改革运动,一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生产关系。1948-11-29至1949-1-31,平津战役
1949-1-22,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领导人,《对时局的意见》,认定中共提出的关于召开政协会议、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愿在中共领导下”,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49-4-21,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1949-4-2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的覆灭。
1949-3,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规定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策略,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毛泽东告诫全党,“两个务必”;“进京赶考”。1949-6-30,毛泽东,《论文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主要“工农联盟”,团结民族资产阶级。1949-9-21至9-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人民民主专政”,“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1950-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集中力量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问题(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和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
1949-1952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第一:没收官僚资本(民族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第二: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第三: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1951年底到1952年,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三反”运动
1952年上半年,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五反”运动
1953年开始的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有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9-15,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在次作出深入的论证。
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一五”计划。1956,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6年初,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这也是中共八大的指导思想),“调动工农群众积极性”,“巩固各民族团结”,“与民族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重工业为重点,发展农业、轻工业”,“向外国学习,但不能一切照搬”,“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党和国家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学进步的指导思想);中共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共八大,国内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经济上“反保守反冒进即在综合评和中稳步前进”,1957年2月,毛泽东,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发展经济、文化。1957-4-27,中共,《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
1957-7,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基础和现代化的农业基础”,“六又”政治局面
1957-10-11,中共八届三中,改变八大队社会矛盾的正确判断,大跃进序幕揭开,指导思想上的失误造成了长期的严重后果。1958-5,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多快好省”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但强调了“快” 1959-1961,大跃进,反右倾,自然灾害,苏联撤走专家,国民经济严重困难。1961-1,中共八届九中,“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962年1、2月间,“七千人大会”,“批评和自我批评”,贯彻八字方针。1962-1965国民经济三年调整时期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发动
1971年9月13日,林彪出逃坠机身亡,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客观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1976-10-6,中共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的职务
1977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12-18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和思想束缚,否定“两个凡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9-4,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经济建设从国情出发
1981-6,中共十一届六中,《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简称“第二个历史决议”),“社会主义改造出现某些缺点和偏差,但总的来说是伟大的胜利”,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完全胜利。
1982-9-1至11日,中共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中提出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
1987-10-25至1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92-10-12至18日,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9-12至18日,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策略,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002-11-8至14日,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3-10,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胡锦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4-9,十六大四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
2005-2,胡锦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首次将“和谐”列入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2007,中共17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 附录:共产党各个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毛泽东制定了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抗日战争时期:提出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地主虽然收入减少,但土地所有性质没有改变,有助于稳定地主阶级,使其支持抗战。农民交租交息,虽然不能做到耕者有其田,但已经减少了农民的负担,可以有效的发展生产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聚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1、1950年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
②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保存富农的政策。
③意义: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2、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内容: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③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③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
②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③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事年表 篇2
在《纲要》教学的内容上紧扣三件大事
建党90年来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 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脉络, 是《纲要》教学的主题、主线。1840年到1919年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与抗争、沉沦与觉醒、探索与失败的悲壮过程。在这风云变幻的80年中,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求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 但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自身的悲惨境遇。不争的事实说明, 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 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 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这是翻天覆地的30年。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中, 党领导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从此站起来了, 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辟了新纪元。
1949年到2011年是走向辉煌的62年。前29年, 党依靠人民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积累了在社会生产力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后33年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同时借鉴国际经验, 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 经过艰苦探索, 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在《纲要》教学中, 要通过对每篇、每章、每节的课堂教育, 使学员对党近现代以来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过程中的历史事件, 具体事实, 耳熟能详, 入脑入心,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纲要》教学的方法上要突出三个理论概括
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是在90年漫长的时空中进行的。这期间形成的全部科学结论、理论概括都是在具体事件、具体实践过程中经过探索、奋斗、创造、积累得出的。是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一道顽强拼搏、接续奋斗的结果, 是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路的结果。在《纲要》教学中要通过进一步强化历史事件、事实的分析, 历史过程的评判, 强化学员对以下三个理论概括的认识:
一是“三大成就”的理论概括。胡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 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 党和人民必须加倍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和伟大成就的高度概括和实事求是的总结。在授课中要突出“三大成就”的讲解, 引导学员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坚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立场,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自觉性。
二是“两大理论成果”的理论概括。胡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 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 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 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在授课中要深入浅出的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讲深、讲透, 引导学员深刻认识面对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大世界, 要解决中国前进、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三是“四个选择”的理论概括。胡总书记在讲话中回顾和展现9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 中国人民命运发生的变化, 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选择了改革开放。《纲要》授课中在全面讲授“四个选择”科学论断的同时, 要重点讲授第一个选择。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 是因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从贫弱走向复兴的坚强核心。在近代中国, 伴随卓越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 各种社会力量及代表人物纷纷登台亮相, 在民国初年政党派别多达300余个, 但它们因阶级和历史的局限, 没有也不可能把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担当起。能够担当这个历史任务的, 只能是中国共产党。只有中国共产党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才能更好地选择马列主义、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 才能有条件带领整个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在《纲要》教学的目的上围绕“三个历史结论”入脑入心
军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政治上合格的国防建设人才。《纲要》教学要把三件大事融入历史讲道理, 融入具体事件论证科学性, 引导学员在了解和熟悉历史中, 把“三个历史结论”入脑入心, 做到“真懂”、“真信”、“真用”, 实现“内化育人”的最终目的。
一是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结论入脑入心。鸦片战争后的80年间, 我们伟大祖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 历史和人民发出了共同的呼唤, 需要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 需要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 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 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实践证明, 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纲要》教学要通过知党爱党教育, 激发学员赞成和拥护党的领导的热情, 激发成才报国跟党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是把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结论入脑入心。中国人民经过近现代以来100多年的浴血奋战, 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62年来, 在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 我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 艰苦奋斗, 战胜各种艰难曲折和风险考验,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谱写了自强不息的壮丽凯歌。今天, 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历史感召人, 党史激励人。《纲要》教学要引导学员知国情, 明史理,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提高与祖国共奋进的自觉性。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堂互动教学探析 篇3
【摘 要】作为高校必修课程之一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而且需要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而为了让学生在沉重的历史知识、枯燥的政治知识的学习中,更为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其内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善于交流、敢于表达,并在集体学习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堂教学;互动式;教学模式
【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学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体有效互动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szxm04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53-02
前言
互动教学模式注重教师与学生,还有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通过教学场景的设定,合理利用课堂教学中的多项要素,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1]。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差异性,通过教学课堂的转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个性化发展平台,从而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完善高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本文主要结合课程内容,并充分利用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以及传统考评方式改革的条件优势,创设出合理的教学模式。
1.以教师的“先动”作为互动教学的基础条件
课堂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思维活动发挥作用的重要过程,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找到学习和训练的重难点离不开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所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先动”作用,即通过教师的引导作为互动教学的基础条件。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总有效率,需要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更高要求,即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前,教师除了需要了解课堂教学的大纲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外,还需要广泛收集与课堂相关的教学材料,包括新闻、史实还有重要人物的分析等,以进一步完善互动课堂的教学体系。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第三节《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维新变法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以及失败后留下的教训。这一章节内容的学习是关于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师在前两节内容的教学中,已经对农民群众的斗争形式,以及引发斗争的原因进行合理分析,包括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衰落等方面原因的分析,所以学生需要对这一类问题形成基本的解答思路,因此,教师可以以此作为突破点,让学生结合前期学习内容开展互动、合作学习。学生解决问题形成的思考能力、参与课堂的组织能力均与教师的引导息息相关,只有将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才能保证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维新运动”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维新变法的原因作为课堂讨论重点,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解析和引导下,全面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2.以学生的“主动”作为互动教学的关键因素
课堂教学活动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在与学生互相交流过程中,能够更为全面了解学生学情,进而合理调整自身的教学目标与计划;而学生在与教师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对自身的解题思路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在逐步探索中,形成自身解题思路,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活动教学课堂上的“主动”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决定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判定标准之一[2]。所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让学生的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拥有足够大的空间发挥自身主管能力型,给予学生发挥自身才能的平台,可以确保学生学习的质量。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思想潮流的特点,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传播,以及五四运动兴起的历史意义等内容,从大的层面上看,是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在新时期革命的思想路线抉择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之后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新中国革命的胜利,给我们国家的命运带来了哪些影响。这一些学习均需要学生主动去理解和体会才能真正掌握,所以在互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即抛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前期所学知识,并主动查找相关材料进行验证和解决,让学生在收集材料、合作讨论,以及教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综合分析题的解决技巧,并能够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协助和参与课堂活动的开展与组织,是教师教学活动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3.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为教学重点
互动教学课堂开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互动”,即教师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关系的基础上,促进课堂的良好互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学术性交流,包括问题的探讨,知识的传播和接受,或者是情感上的交流与触碰等,均是良好的教学课堂互动性表现[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融合思想政治知识与历史知识两大模块的内容,大部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常处于尴尬的关系,具体表现在教师枯燥地讲课,长篇大论地讲述课程内容,不关心学生的接受情况,无课堂交流,导致学生出现听课倦怠情况,甚至对这一门课产生厌恶心理,不利教师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也不利于互动教学课堂的开展,所以教师有必要积极开展并坚持“互动性”教学课堂的关系组织。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国民党政权所特有的阶级性质,在其统治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中国发展战略重心发生转移的原因和特点,最后是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等方面,在重难点的教学任务设定中,则要求学生着重理解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深刻内涵。政治理论性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了解其引发的历史原因和根源,并以全局观念看待问题发生的本质,才能真正做到理解、掌握和应用。所以,教师在开展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应用,包括问题提问、问题解析还有合作课堂讨论等形式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学生与学生的问题交流与竞争,不仅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目的,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思想上提升,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4.以“研讨”形式作为互动教学课堂考评标准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传统课程考评方式上,主要是取40%的平时成绩和60%的闭卷考核成绩,虽然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自我发挥空间,但仍然缺乏科学合理性,且平时成绩的分数考核中,大部分由教师个人评定,一定程度上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能力,而“研讨”形式的考评方式,则是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研讨会,并根据学生的研讨结果,结合平时课堂表现,作为课程结束后的考评标准,其中研讨分数的评定由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共同评定,以确保分数的合理性[4]。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主要包含反对侵略的斗争史、新革命道路的发现与探索还有新中国成立后的曲折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理解到国家发展和繁荣昌盛的原因,以及自身所担负的历史责任感,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主动为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承担责任。所以在整个课程的研讨内容中,教师需要精心挑选题目,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每一组的成员为5到6个人为宜,每一份小组均共同合作完成一道题目,并通过PPT来讲解研讨内容,其他小组则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评分,最后结合教师的评分结果实行综合评定。如研讨题目“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等,需要提及的内容则需要包括真理标准问题的探讨,还有相应的实践作用,并突出表现理论的正确性和价值性。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中开展互动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激发和鼓励等方式,增强学生在教学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则需要在师生友好关系的基础上,成立完善的互动教学体系,即教师设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适宜的教学情境,提出有意义的合作探究话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并在与教师保持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深刻理解和掌握我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意义。同时,为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互动式教学氛围,教师还有必要实行考评方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赵嘉敏.《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消解历史虚无主义影响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06-110.
[2]夏襄君.高校情景剧互动教学法创新——以《纲要》课程为例[J].法制博览,2015(32):298.
[3]张颖.探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历史人物评价专题讨论为中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1):109-111.
[4]周文宣,唐平,罗剑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讨型教学模式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01):110-113.
通讯作者: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 篇4
1840—1842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
2月25日 英军攻击虎门,关天培守卫炮台,壮烈殉国。
6月22日 英国东方远征军总司令乔治·懿律率领兵船集结于广东珠江口海面,宣布28日封锁广州,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7月6日 英军攻陷浙江舟山岛上的定海,后北上到达天津白河口,恫吓北京清政府,致使清政府答应撤办林则徐、邓廷桢。
8月6日 英军抵达天津大沽口外炫耀武力,并致函清政府,诬称林则徐在广东禁烟“凌辱”、“残害”了英国官员,要求“昭雪”。同时,提出割地、赔款等无理要求。
8月30日 琦善与查理·义津在大沽海滩帐棚会晤。琦善转述道光帝答复英方的内容,强调林则徐在广东禁烟“办理不善”,今后一定“秉公查办”,为英国“代伸冤抑”。英方得此答复后,决定撤军南下。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关税协定)
1843年 中英 《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
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9世纪40—50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51年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月11日 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会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国。
1858年
1月5日 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后,清廷两广总督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定”,同广东政府要员一起被俘,送往印度加尔各答囚禁。后病死于加尔各答。
4月13日 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后,派兵舰抵大沽口,在大沽口外驻兵。英、法、美、俄四国公使亦先后到达大沽口外,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恫吓和外交讹诈。
5月28日 沙俄用武力胁迫黑龙江将军奕山与其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在中国黑龙江省瑷珲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沙俄,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当时,清政府一度拒绝批准该约,至1860年被迫签订中俄《北京条约》时才承认该约。5月20日 英、法联军20余艘军舰炮击大沽
炮台,晚清王朝驻防军奋起还击,激战2小时,击伤敌舰3艘,毙、伤敌军百余人。后清军溃散,提督张殿元等不战而逃,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直逼天津城下。清政府被迫派使臣求和。
6月13日 清政府钦差大臣桂良等与俄国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签订《中俄天津条约》。(允许俄国在上海、广州、台南、宁波、福州、厦门、琼州等7处口岸通商与停泊兵船;若别国在中国开设口岸,沙俄享有最惠国待遇;沙俄在通商口岸设领事,实行领事裁判权,沙俄可在中国内地传教)
6月18日 清政府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美驻华公使列卫廉在天津签订《中美和好条约》。(清政府倘允许其它国家公使驻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增开潮州、台南为通商口岸;耶稣教教士可在中国自由传教;确定领事裁判权;扩大片面最惠国待遇)
6月26日 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订《中英天津条约》。(英国派公使驻北京,并在各通商口岸设领事;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南、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镇江、南京为通商口岸;清廷向英国赔款400万两白银;英国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6月27日 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天津签订《中法天津条约》。其(法国派公使驻北京,并在通商各口岸设领事;增开琼州、潮州(后改汕头)、台南、淡水、登州(后改烟台)、南京为通商口岸;天主教教士可在中国内地自由传教;清廷向法国赔款200万两白银)。
1860年
5月23日 江苏巡抚薛焕与英、美、法等国勾结组织配有洋枪、洋炮的清军武装部队“洋枪队”(美国人华尔统领),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1862年,清政府授称“常胜军”,由英国军官戈登统领。1864年,在昆山解散。
8月21日 英法联军一万余人向大沽炮台发起攻击,清军坚守阵地,顽强抵抗,后因炮台火药库起火,敌军趁势猛攻,炮台失守。
9月18日 随英国侵华军全权代表额尔金侵华的翻译主任巴夏礼,在北京通县被清军捕获,后释放。巴夏礼竭力支持额尔金焚毁圆明园和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英北京条约》。
9月22日 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后,咸丰帝等逃往热河,派恭亲王奕沂留京媾和。10月6日 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3天。18日,额尔金下令烧毁圆明园。
10月24日 清钦差大臣奕䜣与英国代表额尔金在北京签订《中英北京条约》。该条约将《天津条约》中规定的赔款400万银两增加到800万两;英国可以在华招募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将天津开为通商口岸等。
10月25日 清廷钦差大臣奕沂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北京签订《中法北京条约》。该条约除确认《中法天津条约》有效外,又扩大了法国的侵华权益:将《天津条约》赔款200万银两增加到800万两;赔偿过去没收的天主教产;法国可以在华招募华工出国;将天津开为通商口岸等条款。
11月14日 清廷钦差大臣奕䜣与俄国公使伊格那提耶夫在北京签订《中俄北京条约》。该条约除确认《瑷珲条约》有效外,沙俄又获得如下侵略权益:清廷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沙俄;将喀什噶尔开为陆路商埠,并准许沙俄在喀什噶尔、库伦等地设领事;沙俄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等。
1861年 总理衙门建立
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65年浩罕国司令阿古柏入侵新疆,阿古柏自立为汗
1871年
7月4日 沙俄出兵强占伊犁。1874年
5月23日 清廷命左宗棠率部西进,收复伊犁。
10月31日 清政府派恭亲王奕䜣与日本签订《中日北京专约》。(规定日本从台湾撤军,清政府付白银50万两给日本)由于该条约中载有台湾居民对“日本国属民”(琉球船民)等“妄为加害”字样,后日本以清政府承认琉球为日本属国为依据,以武力吞并琉球。
1875年
2月21日 英驻华使馆翻译马嘉理和柏朗未经清政府同意,擅自率193人的武装“探路队”从缅甸闯入中国,经过云南腾越(今腾冲)地区的曼允时,受到当地群众和清军阻挡,马嘉理开枪打死中国居民,致使群众自卫还击,马嘉理被打死,英军被逐回缅甸。即马嘉理事件。
5月3日 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负责收复新疆。至1878年,清军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全境。
1876年
9月13日 中、英两国政府代表李鸿章与威妥玛在烟台签订《中英烟台条约》。(规定增辟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为通商口岸;凡遇内地各省地方或通商口岸有涉及英人生命财产的案件,英国可派员“观审”)
1878年
11月14日德国以2名传教士在曹州巨野(山东)被杀为由,派军舰强占胶州湾,攻占胶州、即墨等地。即胶州湾事件(巨野教案)。
1881年
2月20日 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收复了伊犁地区。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5月19日 刘永福率黑旗军与法侵略军在河内城西纸桥一带即在临洮大败法军。
12月11日 法军突然向驻红河三角洲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法战争爆发。(第一阶段至1884年5月,战场局限在越南北部和红河三角洲;第二阶段从1884年8月至次年4月签订停战协定,战争在越、中两个战场进行)
19世纪60—70年代 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4年7月—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公车上书 1897年德国以胶州湾事件为由,发动侵华战争,强占山东胶州湾。德皇威廉二世在山东青岛正式向中国挑起战争。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1898年 3月6日李鸿章与德国签订胶澳租借条约
6月11日-9月28日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8月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07年 5月22日,由孙中山指派许雪秋及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领导发动的潮州黄冈起义爆发,力战6日而败;27日下午,起义军宣布解散,总指挥陈涌波、余既成被迫走避香港。
1911年
4月黄花岗起义(失败)保路运动
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2月12日 清帝退位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 护法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7月 中共二大召开
1924年1月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新三民主义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5月)1925年 孙中山逝世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
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国民革命失败
8月1日 南昌起义 8月7日 八七会议 9日 湘赣边秋收起义
10月 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2月 广州起义
1928年4月朱毛井冈山会师 12月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0年工农武装割据形成(--31年)粉碎三次“围剿” 1931年春 制定土地革命路线 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1月28日-3月3日第一次淞沪抗战,惨遭失败
3月9日长春伪满州国成立,溥仪再次当上“皇帝”(背后策划者关东军司令土肥原贤二)1933年春 中国工农红军粉碎第四次“围剿”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11月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 1月 遵义会议
8月1日 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0月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 11月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 12月17日 瓦窑堡会议 1936年1月 东北抗联成立
10月 红二、四方面军长征到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8日 中共发表抗日通电 8月13日八一三事变
凇沪会战(--11月)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洛川会议:全民族抗战 9月 国共合作实现
25日平型关大捷(太原会战)中方作战指挥者林彪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
1938年 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国民党李宗仁
5月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0月 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防御阶段 1940年3月 汪伪政府在南京成立 下半年百团大战(彭德怀指挥作战)1942年 中共开始整风、大生产运动 1943年 敌后根据地局部反攻 豫湘桂战役(--45年)
1945年4—6月 中共七大召开 8月8日苏联出兵东北
9日 毛泽东发布《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8月15日 日本天皇录音广播宣布投降 8-10月 中共毛泽东,王若飞等重庆谈判 10月2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后独立(斯大林主谋)
9月2日 日本侵华最高司令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中方代表为何应钦)
1946年1月 政协会议召开
6月26日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春 国民党重点进攻解放区 6月解放军开始全国大规模反攻 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
1948年辽沈战役,廖耀湘投降 淮海战役,黄维,杜聿明被俘平津战役,以傅作义的起义告终
12月 蒋介石亲自下令查封上海《观察》杂志标志着近代中国一些民主人士希望在中国实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度(被称为第三条道路)的彻底破灭。
1949年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4月21日-6月2日渡江战役
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篇5
摘要: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探索经历了百余年的探索历程,进程迟缓,本文拟通过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粗略梳理,简要分析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并分析历史对中国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关键词: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以史为鉴
中国近代史以一八四〇年的鸦片战争作为开端,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仍处于“威加四方,万邦慑服”的天朝大国的幻想中,但很快这种幻想就被列强的炮火轰碎,中国被列强用铁甲舰拖进了世界舞台之中。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市场,其实质是对中国的一场侵略,但从客观上来说,中国打开国门与世界交流并逐渐融入其中乃至在国际舞台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与鸦片战争不无关系。鸦片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关于鸦片贸易的战争,更是两种不同不同文明的撞击,甚至是中国开始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契机。
自清朝初期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但这强盛国势,从乾隆末年就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封建制度已严重阻碍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在鸦片战争之前,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思想上,吏治败坏,封建专制达到了顶点,清政府用四书五经束缚人们的思想,对评议时政者进行残酷镇压。对外,清政府长期实施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时,清政府内部也是一团散沙,国防空虚,军备废弛。
随着清朝统治的日益腐败,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中国的封建社会走到了尽头,而与此同时,西方的工业化进程却在迅速发展。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由于各国工业的发展,其工业产量急剧上升,“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蒸蒸日上,列强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加紧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动,而古老的中国幅员辽阔,成为了他们狩猎的对象。简言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使其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但同时也使中国由闭塞走向开放。不仅如此,鸦片战争还加速了社会内部的改革,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西学东渐局面逐渐形成。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开始兴起。前期,清廷官员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在全国开展工业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增加民用工业部门。在两次鸦片战争失利后,请听为解决内忧外患,形成了“顽固派”与“洋务派”两大阵营,其中洋务派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利用官商合办等模式发展近代工业以增强国力,维护统治。虽然洋务派在学习西方文化时仍不够大胆甚至有所抵制,但与顽固派相比,他们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无疑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他们迈出了近代官方对外文化交流的第一步,其意义在于其引进的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帮助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其培养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也引发了中国的文化结构的变化,可以说,正是洋务运动时期对外来文化的接纳和吸收,才导致了旧知识分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思想的萌发。虽然洋务运动最后不了了之,但其深刻揭示了在旧制度和旧思想下要依靠自身发展现代化产业是无法达到“自强求富”这一美好愿望的事实。政治上的失利也让国内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富国强民,必须从政治体制上下手,否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并第一次把西方政治主张同救亡图存的实践结合起来,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试图对旧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尝试。它的失败让广大的爱国人士意识到,清廷是不会接受西方先进的制度的,要想救亡图存,就必须推翻清王朝的统治。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清王朝统治的灭亡,从此结束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古老的中国开始了历史的新纪元。这次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之一,它不再是以往那种循环式的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而是在世界的东方升起了第一面民主共和的旗帜。
“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奴隶之性质,诛绝五百万有奇被毛戴角之满洲种,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惊数千年之睡狮而起舞,是在革命,是在独立„„中华共和国万岁!中华共和国四万万同胞的自由万岁!”(邹容《革命军》)蒙昧的国人中有部分志士渐渐觉醒,他们不再满足于换汤不换药似的朝代更迭,他们追求的,是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等真正能够挽救民族危亡的先进思想。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一直有着不同的议论,笔者认为,过去的认识常常过低。辛亥革命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问题,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一条道路。辛亥革命在一定意义上是我国近代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的统治,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说,辛亥革命在一定意义上是成功的。
1937年,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经过中国人民的顽强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不懈努力,二战获得了胜利,国共两党通力合作,维护了我国的领土完整,但在治国方针上,国共两党发生分歧,重庆谈判后,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于1946年6月爆发全面内战。三年多的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多次击退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进行了规模空前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解放了全中国,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
笔者认为,过去的是历史,但历史并没有过去。历史,以他巨大的惯性连接未来,又以他可贵的经验给后人以借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日之中国发展蒸蒸日上,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仍然不能忘记近代中国的屈辱。日军的侵华行为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但在社会变化的过程中,抗战最宝贵的精髓信念——自强奋进、团结民主、逆境求胜、和平博爱等,对今天的人们同样具有巨大的感召与秉承意义。事实上,如果把物质作为生存的基础,信念才是人类的灵魂。如果一个国家失去灵魂,无异于行尸走肉,同样的,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灵魂,不仅会丧失凝聚力,还会失去前进的方向。
爱国主义从来都不是夸夸空谈,无论在任何时代,实力才是硬道理。当今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社会进步、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挑战。将满腔热情化作牢固的发展信念,将对现实的不满足化作对奋进努力的原动力,让有限的人力物力发挥无限的社会价值,真正从自己做起,这才是爱国情怀的最正确的表达,也是抗战精神在当代的应有体现。
我们的同胞中,对战败之耻的了解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个民族,若是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也就丧失了民族的记忆功能。失去了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他会在当今风云变幻的世界潮流中迷失方向,随波逐流,更会不断重复自己的错误。“历史的灾难无不以历史的巨大进步来补偿。”只有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叩问冷漠者的良知,历史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真正效用。对历史不断触摸和反思的过程,就是文化沉淀的过程。历史是永不间断的长流,人们真正经历的只是其中的一段。司马迁说“述往事,思来者”,历史可以随时摄取、揣摩乃至反刍,这对人类的现在、未来的发展不无益处。叩问历史,掩卷太息,这种情怀不仅仅是简单的怀旧,更多的是对过往的反思。
时间的流逝有可能会磨灭很多记忆,但这些往事将永远警醒人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描述与记录,回忆与解读,是人类不会放弃也不能放弃的权利。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行囊,虽然沉重,但却必不可少。
参考书目:孙立平,《中国近代史现代化努力失败原因的动态分析》,(《学习与探索》,1991)
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王开玺《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6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龚淑铎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版
朱维铮《重读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纲要》作业 篇6
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诸多艰辛的探索。例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新中国成立等。各阶段探索及其结果如下:
1、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的救国方案: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腐的统治根基。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2、洋务运动——封建地主的救国方案:19世纪60年代初兴起的,主张学习西方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兴办洋务。主要的官员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对外国具有依赖性.企业的管理也具有腐朽性。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
3、维新运动——民族资产阶级改革派的救国方案: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采用:向皇帝上书。1895 年“公车上书” 著书立说。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但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戊戌维新运动也遭遇了失败。
4、辛亥革命与建立中华民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救国方案: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1905年孙中山和黄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它的成立标志着张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立了湖北军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封建帝制覆灭。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5、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思想革命才能真正救国。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的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也失败了。
6、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活动失败,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7、国民大革命:
8、抗日战争:
7、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
8、新中国成立: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
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最终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事年表 篇7
一、《纲要》课程的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一名称,乍一看,似乎是一门历史课;但实际上“史”只是这门课程的载体,而思想政治理论才是其内容。打个比喻来说,中国近现代史就好像一条船,而思想政治理论则是这条船上运载的货物。显然,这条船只是一个运载工具,并不是最重要的,而这条船上运载的货物——思想政治理论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货物离开了船无法运送;就这门课程而言,思想政治理论离开了史也无法传递。再说“纲要”这个词,也不能理解为仅仅是对专业《中国近现代史》的简化、浓缩,如果那样的话,这门课程就应该叫做《中国近现代简史》或《中国近现代史简编》。实际上,这里的“纲要”的意思是从理论的高度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概括。总之,就课程性质而言,《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以它与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可以说是异大于同,也即在具有“史”的“特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具有突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
二、《纲要》课程面临的三大难题
1. 难题之一:
教学内容丰富与课时相对少的难题。《纲要》按时间顺序分为上、中、下三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1840年-1919年)为上编,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年-1949年)为中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年至今)为下编,时间跨度较大。再就内容而言,《纲要》包罗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而在教学计划中,目前《纲要》课程仅安排34个学时,所以虽然教材主线清晰、主题明显,但内容丰富,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简要的历史事实中感悟、概括具有一定高度的思想政治理论,显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2. 难题之二:
教学内容重复与课时相对少的难题。《纲要》教材与前置课程中学历史教材的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以及并列课程《概论》有许多重复。首先,通过中学的学习,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史实已耳熟能详。这既为《纲要》的学习提供了基础、作了铺垫,讲授《纲要》课时不需要过多讲述这些基本史实;但同时学生也会认为已经学过近现代史,没必要再学。其次,《纲要》与《概论》有些章节阐述的内容相同,只是阐述角度各异。在《纲要》课程课时本来就紧张的情况下,授课内容再大量与前置课程和并列课程重复,显然既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又浪费宝贵的课时。
3. 难题之三:
教学形式单一与教学课时少的难题。笔者通过与周边兄弟院校《纲要》课程教师的交流,发现针对《纲要》课程大多数教师采取的仍旧是传统的逐章逐节讲授的教学方法。但是《纲要》的内容多课时少,这样上课很难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至于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要在较少的课时内完成较多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寻找其他途径,合理解决这一难题。
三、《纲要》课程教学难题破解
1. 正确处理好《纲要》与前置课程和并列课程的关系,解决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
面对《纲要》课程课时少,内容多,任务重的特点,要正确处理解决好授课过程中大面积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要努力把大学通过历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学历史教育区分开来,不再用过去对中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学习历史,而是要从讲“历史发展的过程”转向讲“历史发展的原因与规律”,让学生感受到大学与中学相比确实提高了层次,激起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加深学习这门课的兴趣。由于《纲要》和《概论》课程相似度高,尤其是建国之后的部分重复率更高,兄弟院校的一些教师认为《纲要》可以着重讲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部分,之后的部分可以略讲,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由于二者的特点不同,所以他们的讲法也应有所不同,要从讲法上将两者区分开来,凸显各自特点,而不能厚此薄彼,才能让学生从中均有受益。
2. 以专题讲座形式备课授课,解决课时少、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
针对《纲要》的内容多课时少, 章节授课法很难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问题, 笔者尝试使用“专题讲座法”讲授。传统的章节讲述法是按章节去组织教学内容, 教师根据目录依次讲述即可。而“专题讲座法”, 是在要求教师全面吃透掌握教材前提下, 对教学内容抓大放小、抓重要点放次要点, 归纳出讲授专题, 然后把教学主体内容有条理地分别组织进各个专题进行讲授, 从而达到既有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 又能不折不扣完成教学内容的目的。在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尝试把教材三编十章的内容划分为十二个专题, 发现可以较好地完成这一目的。使用“专题讲座法”进行《纲要》课程教学几年, 笔者还有一些在设想这一教学改革之初所未敢奢望的意外收获,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使用“专题讲座法”, 在备课过程中, 笔者在部分学生中征求意见, 学生提出不少教师未曾考虑到的问题, 促使笔者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而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使用“专题讲座法”, 就教师自身而言, 就不得不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进一步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两个方面合而言之,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纲要》课程,虽然因其自身性质、教学要求高、课时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有种种难题,但只要我们认清《纲要》课程的本质,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破解这些难题,开创性地圆满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汪建华.略论大学学习开局与学习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9) :61.
[2]王先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 2008, (9) :61-63.
[3]曹美玲.政治学科讨论式教学模式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6, (1) :80-82.
[4]张芳.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 2007, (3) :115-116.
[5]刘玉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 (6) :99-101.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事年表 篇8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性质;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155-0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并列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新课程之一,该课程既与另外三门课程有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性,又有其独特性,因而在教学中有其自身的难题。为了更好地讲授这门课程,笔者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出发,根据自己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探寻授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并尝试着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
一、《纲要》课程的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一名称,乍一看,似乎是一门历史课;但实际上“史”只是这门课程的载体,而思想政治理论才是其内容。打个比喻来说,中国近现代史就好像一条船,而思想政治理论则是这条船上运载的货物。显然,这条船只是一个运载工具,并不是最重要的,而这条船上运载的货物——思想政治理论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货物离开了船无法运送;就这门课程而言,思想政治理论离开了史也无法传递。再说“纲要”这个词,也不能理解为仅仅是对专业《中国近现代史》的简化、浓缩,如果那样的话,这门课程就应该叫做《中国近现代简史》或《中国近现代史简编》。实际上,这里的“纲要”的意思是从理论的高度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概括。总之,就课程性质而言,《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以它与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可以说是异大于同,也即在具有“史”的“特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具有突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
二、《纲要》课程面临的三大难题
1.难题之一:教学内容丰富与课时相对少的难题。《纲要》按时间顺序分为上、中、下三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1840年-1919年)为上编,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年-1949年)为中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年至今)为下编,时间跨度较大。再就内容而言,《纲要》包罗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而在教学计划中,目前《纲要》课程仅安排34个学时,所以虽然教材主线清晰、主题明显,但内容丰富,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简要的历史事实中感悟、概括具有一定高度的思想政治理论,显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2.难题之二:教学内容重复与课时相对少的难题。《纲要》教材与前置课程中学历史教材的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以及并列课程《概论》有许多重复。首先,通过中学的学习,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史实已耳熟能详。这既为《纲要》的学习提供了基础、作了铺垫,讲授《纲要》课时不需要过多讲述这些基本史实;但同时学生也会认为已经学过近现代史,没必要再学。其次,《纲要》与《概论》有些章节阐述的内容相同,只是阐述角度各异。在《纲要》课程课时本来就紧张的情况下,授课内容再大量与前置课程和并列课程重复,显然既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又浪费宝贵的课时。
3.难题之三:教学形式单一与教学课时少的难题。笔者通过与周边兄弟院校《纲要》课程教师的交流,发现针对《纲要》课程大多数教师采取的仍旧是传统的逐章逐节讲授的教学方法。但是《纲要》的内容多课时少,这样上课很难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至于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要在较少的课时内完成较多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寻找其他途径,合理解决这一难题。
三、《纲要》课程教学难题破解
1.正确处理好《纲要》与前置课程和并列课程的关系,解决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面对《纲要》课程课时少,内容多,任务重的特点,要正确处理解决好授课过程中大面积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要努力把大学通过历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学历史教育区分开来,不再用过去对中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学习历史,而是要从讲“历史发展的过程”转向讲“历史发展的原因与规律”,让学生感受到大学与中学相比确实提高了层次,激起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加深学习这门课的兴趣。由于《纲要》和《概论》课程相似度高,尤其是建国之后的部分重复率更高,兄弟院校的一些教师认为《纲要》可以着重讲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部分,之后的部分可以略讲,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由于二者的特点不同,所以他们的讲法也应有所不同,要从讲法上将两者区分开来,凸显各自特点,而不能厚此薄彼,才能让学生从中均有受益。
2.以专题讲座形式备课授课,解决课时少、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针对《纲要》的内容多课时少,章节授课法很难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问题,笔者尝试使用“专题讲座法”讲授。传统的章节讲述法是按章节去组织教学内容,教师根据目录依次讲述即可。而“专题讲座法”,是在要求教师全面吃透掌握教材前提下,对教学内容抓大放小、抓重要点放次要点,归纳出讲授专题,然后把教学主体内容有条理地分别组织进各个专题进行讲授,从而达到既有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又能不折不扣完成教学内容的目的。在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把教材三编十章的内容划分为十二个专题,发现可以较好地完成这一目的。使用“专题讲座法”进行《纲要》课程教学几年,笔者还有一些在设想这一教学改革之初所未敢奢望的意外收获,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使用“专题讲座法”,在备课过程中,笔者在部分学生中征求意见,学生提出不少教师未曾考虑到的问题,促使笔者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②使用“专题讲座法”,就教师自身而言,就不得不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进一步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两个方面合而言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纲要》课程,虽然因其自身性质、教学要求高、课时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有种种难题,但只要我们认清《纲要》课程的本质,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破解这些难题,开创性地圆满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汪建华.略论大学学习开局与学习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7,(9):61.
[2]王先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9):61-63.
[3]曹美玲.政治学科讨论式教学模式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1):80-82.
[4]张芳.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7,(3):115-116.
[5]刘玉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6):99-101.
[6]王晓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思想政治理论教学,2009,(6):69-72.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事年表】推荐阅读:
中国近代史纲要06-11
中国近代史纲要习题05-19
中国近代史纲要全套07-28
考研中国近代史纲要07-29
中国近代史纲要总结09-08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作业07-08
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一09-16
中国近代史纲要填空题10-07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11-08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答案 完整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