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读后感

2024-09-24

中国诗读后感(共8篇)

中国诗读后感 篇1

《中国诗与中国画》读后感

在我手头的这部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钱锺书散文》里,《中国诗与中国画》是《七缀集》的第一篇。这篇文章到底作于什么时候,我不知道。但从我手里这部散文集里作品的排列顺序,给我的感觉是,这篇文章好像是钱锺书文章前后期的一个分界。就这部《钱锺书散文》里的文章来说,都具有钱锺书写作时候体现出的机灵、幽默的特点,尤其善用巧妙地比喻来明、刺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亚里士多德说:善用比喻是天分高的表现。钱锺书在文史哲一类的读书、写作上确实有一股天生的机灵气,只是在前面的一些文章中这种机灵体现的更多一点。例如《魔鬼夜访钱锺书先生》、《窗》、《论快乐》等等,让我读起来,感觉和写作《围城》的那个钱锺书很接近。估计这些文章和《围城》的写作年代也差不多,都是钱锺书早期的作品。这些早期的作品,我感觉,更像是典型的散文,篇幅都不是很长,引经据典的现象不是很多,主要是自己主观意识的发挥,随处可见他的那种机灵幽默,读起来很轻松。而之后的文章,文学韵味越来越少,学术气质越来越强。钱锺书的文笔,他的旧体诗暂且不论,就说他在小说、散文中的文笔,是偏于瘦、硬的,没什么肥词腴句,但就连这么一点文学韵味也在逐渐减少。越往后的文章关注的问题越学术化,写作方式中的引经据典的现象比比皆是,真有掉书袋的味道,仿佛他的思想由文学的阔而漫转变为学术的精而专,形成的每一种观念都不是单纯凭自己的主观意愿而要有充足的理论依据,写下的每一笔都不再像文学写作那样随意挥洒而要引经据典的笔笔皆有根据,文章的篇幅从总体来讲都增大了,读起来感觉沉甸甸的,好像说一点就是确凿的一点。直到《七缀集》的第一篇《中国诗与中国画》,基本形成了在《管锥编》中可以见到的写作风格,虽然《七缀集》的文章都是用白话文写成,但神理一致。所以,他后来的文章如果再叫做散文,我真感觉有点不准确了。我总以为,散文更多的属于文学范畴,用散文来称呼《七缀集》的文章,从文学魅力来讲,美化了它们,从思想理论来讲,委屈了它们。或许我对散文这个概念的外延在理解上有局限,现在不是有很多所谓的文化散文、学术散文么,例如余秋雨之辈的作品,我认为,那只是伪学者跑到散文中来装腔作势。我对钱锺书还是尊敬的,不能用这种不伦不类的名称来称呼他的文章,姑且称为论文吧。

杨绛先生在为《管锥编》做的代序中写到,钱锺书称他早年的作品是“小时候干的营生”,现在看来会使他“骇且笑”,认为那是他成长过程的表现。这说明钱锺书确实有一个由文学者成长为文史哲学者的过程。他曾是个作家,但他并没有停留在作家的身份上,更进一步成为了学者。

就我读《中国诗与中国画》,本人业余读书人一个,就不进行什么学术探讨了,只说点个人想法。这篇文章确实符合“管锥之义”。一管窥去、一锥刺下,虽小虽微,但是确凿的一点一星。《中》文里,长篇大论的引经据典,这是《七缀集》里文章的共同特点,钱锺书丰富的学识、谨慎的治学态度由此体现,但也由此受到一些人的诟病。说实话,这样掉书袋的风格真不是十全十美,《诗可以怨》我就耐着性子读下来的,无论如何不欣赏。但在这里我还是理解并叹赏的。《中》文的核心意旨很明白,就像文末一段总结的,对历史上的泛泛的诗画并举的论调做了精辟的指摘,确凿的指出具有南宗画风的诗、也就是神韵派诗风的诗不是中国诗中的高品、正宗,相当于神韵派诗风的画、也就是南宗画却是中国画中的高品、正宗。那么长的篇幅,那么多的引经据典,就为了这个观点的明确。我看到这里,当时就有个感觉,至于吗?中国画我不知道那么多,要说中国诗,王维的诗明显比李白、杜甫差一个级别,因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嘛,再因为„„这古往今来的人不都是这么说么。惭愧,这正是又一种泛泛之论啊。钱锺书先生在此花如许的精力论证出这么一点确凿,管窥锥刺,虽小却实,后来人若能据此作出国学上的新学问,此文当有基石之功。《中国诗与中国画》,洋洋万言、广征博引,产下一个单纯的常识。文章真如一块砖、一块石,坦坦实实的摆在那里。有一些人,或者真的具有高蹈绝伦的却又暂未表现出来的才学志向,或者就是低劣的哗众取宠,指摘钱锺书的学识文章。我真想对他们说一句,您先做点这样的硬功夫再说吧。

中国诗读后感 篇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言气质, 言神韵, 不如言意境。”境界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许多优秀的古典诗作之所以能历时久远, 经过时代的披沙拣金到现在仍有夺目的艺术光彩, 令人百读不厌、熟读成诵, 是因为它们往往创造了优美的意境。如果我们给意境下一个涵括性定义, 那就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 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透发作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徐志摩的感情世界是异常丰富和复杂的, 既有对精神家园的眷恋, 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失望, 既有对美满爱情的向往和沉浸于爱情的快乐, 又有失恋的痛楚和饮泣, 这就决定了徐志摩诗歌内容也是庞杂的。徐志摩崇尚“独抒性灵”, 他的感情是鲜活而流动不息的, 他那天赋的才气保证了他能将这样的个性感情寄于适合的载体, 描绘出一个个美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一般偏于人与自然的交流, 自然界的意象占据显著地位, 诗人们善于体贴物情, 移情入境。徐志摩是自然崇拜者, 他认定“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 竭力提倡回归自然, 认为只有大自然是圣洁的、美的。因此, 在诗作中, 他非常善于创设从自我感受入手, 寓意于物, 寄情于景的境界。如那首著名的《再别康桥》,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摹康桥的景色:夕阳中的金柳, 康河的柔波, 水底招摇的青荇, 树荫下的水潭……富有层次、美不胜收的意象组合起来却有一种忧郁的基调, 那是因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离他初别康桥已有六年之久, 这六年中他经历了社会理想的破灭和爱情的风风雨雨。尽管他初时踌躇满志, 曾要“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当他再次告别康桥时, 也只能是惆怅而悒郁地告别“康桥”文化和浪漫幻想。于是, 诗人的笔下,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至于“彩虹似的梦”, 也“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徐志摩无法找到新的方向, 只有留恋和沉湎那“波光里的艳影”与“河畔的金柳”, “挥一挥衣袖, 作别西天的云彩”。景因情而生, 情因景而浓。又如《沙扬娜拉一首》中“赠日本女郎”, 诗的伊始, 以一个构思精巧的比喻, 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两个并列的意象妥帖地重叠在一起, 人耶?花耶?抑或花亦人, 人亦花?我们已分辨不清了, 但感到一股朦胧的美感透彻肺腑, 像吸进了水莲花的香气一样。“沙扬娜拉”是迄今为止对日语“再见”一次最美的移译, 既是杨柳依依的挥手作别, 又仿佛在呼唤那女郎温柔的名字。悠悠离愁, 千种风情, 尽在不言之中。那种萍水相逢、执手相看的朦胧情意, 被诗人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徐志摩的另一些诗作, 诸如《她是睡着了》、《康桥再会吧》、《月下雷峰影片》等亦创设了独特意境, 这里不再详作分析。纵观徐志摩的这些诗篇, 自然景物无不是诗人主观感情的投射对象, 字里行间无不充溢着他灵魂的呼吸。进入作者的诗意境界, 我们可以感觉到他脉搏的跳动, 听见他轻轻的慨叹, 看见他像云彩一样漂游的身影, 甚至我们也会像诗中那些美丽景物一样跟着诗人心绪的节奏浅吟低唱。徐诗这样的意境, 在气韵上是和我国古典诗歌意境相贯通的。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往往是作家寓浓烈的感情于自然的结果。“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以上举的一些例子皆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都因为成功地创造了意境而极易引发读者共鸣。徐诗意境的承继关系是明显的, 这一点也因徐志摩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而得到公认。他深谙这种感情表现体式的个中之味, 在新诗中得以发扬。

一首诗从字面看是词语的连缀, 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则是意象的组合。由于汉语不同于西方语种的语法特点, 中国古典诗歌里, 意象可以直接拼合而无需连接的虚词, 这样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 一个画面连一个画面, 有类似电影艺术中蒙太奇的效果。有些诗人本身就是画家, 如王维、王冕等, 作品中更有诗画结合的神韵。徐志摩不少诗作也采取了这种手法, 以《沪杭车中》为例, 这首短诗有对火车外秋景一段精彩的速写:“一卷烟, 一片山, 几点云影, /一道水, 一条桥, 一只橹声, /一松林, 一丛竹, 红叶纷纷……”由远及近, 由朦胧到清晰, 有静有动, 有色彩有声音, 一幅美丽的图画瞬时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些意象表面上似乎互相没有关系, 但在深层勾连着。细加分析, 这些在特定的环境———从火车窗外捕捉到的意象组合, 排列整齐, 似乎有急促的节奏感, 加之作者在诗的开始和结束都加以点题, 我们就会很深刻地体悟到诗人“匆匆匆!催催催”的人生感喟。试比较元代马致远写的小令《天净沙·秋思》, 那段作品中亦有一段为我们所熟悉的意象组合:“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同样是描写秋景, 节奏却是缓慢的, 反映出一种惆怅、凄凉的情绪。虽然表现感情与徐志摩诗作是不相同的, 但表现手法都是靠似离实合、似断实续的意象组合, 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余地和对空白进行再创造的可能, 余味涵泳不尽。

徐志摩诗歌在意象、意境的选择倾向性或者说他的审美模式和欣赏趣味与我国古典传统也是一脉相承的, 夜、明星、月、云、清风、夕阳、流水、花、松、杨柳、春等是徐诗最常见的意象, 由此构成的意境, 比如, “月夜听琴”、“夏夜鸣蝉”、“笙箫洞吹”、“杜鹃啼血”、“空谷幽兰”、“春草黄花”、“西风落叶”等, 或寄别情离绪, 或道闲情雅致, 或言羁旅行愁, 或抒爱情况味。自《诗经》、《楚辞》以来两千多年的发展史形成的文人雅士惯有的典型感情宣泄方式大致如此。徐志摩自幼即受中国传统文化熏染, 且又出身于封建贵族家庭, 不论他以后受西学的影响多深, 他的诗作还是向我们表明了他骨子里存在的士大夫品格。

除了意境外, 徐志摩诗歌美感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富于音乐性。毋庸置疑, 这是中国古典诗歌非常讲究并刻意追求的传统。当然, 新诗在形式上自由度大大突破了古典格律的束缚, 徐的长处就在于自由的形式中保持并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传统。无论是段落句行的安排, 音节和音节的组织, 还是平仄押韵, 徐志摩都相当注重节奏感和旋律感, 并与内在情感的流动相切合。如《雪花的快乐》, 全诗分四段, 每段五行, 前两行每段换韵, 后三行则都用音色响亮的ang韵, 这样, 整齐中富于变化, 读来朗朗上口。作者还有意识地重复“飞扬”这个意象, “飞扬, 飞扬, 飞扬”, 形成反复, 仿佛在模拟雪花漫天飞舞的场景, 因为“扬”字音节响亮有力, 又给人以轻松明快的感觉, 这就暗合了作者快乐向上的情绪节奏, 读来惬意舒畅, 极富感染力。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 而尤重音乐美。他甚至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的道理, 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 情绪怎样热烈, 你得拿来彻底的‘音乐化’ (那就是诗化) , 才能取得诗的认识……”反观前文提到的《再别康桥》, 全诗七节, 每节四行, 每行两顿或三顿, 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 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 抑扬顿挫, 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 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 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 有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 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 正充分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以上对徐志摩诗歌传统诗美进行的一些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只限于他的抒情诗作, 但我认为这并不妨碍对徐诗的基本评价。因为, 徐志摩的一些功利性较强、批判社会现实力度较大的诗作, 如《叫化活该》、《一条金色的光痕》、《庐山石工歌》等, 往往流于直白, 流于浅显, 不具有历时性的艺术魅力。他的抒情诗作代表了他创作最高的艺术水准。在当时新诗由于其所谓的“先锋性”和“后现代性”而逐渐将自己束缚住一个个形而上怪圈的今天, 我们研究徐志摩诗歌的成功之处就显得很有意义。毕竟, 中国诗歌几千年历史可滋取的营养太丰富了;毕竟, 中国广大读者依然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心理和鉴赏习惯定势。那么, 在对西方理论的亦步亦趋、生吞活剥已显得举步维艰时, 新诗为什么不可以向传统找回自己的生命力呢?徐志摩的诗正是美在这些地方, 超脱、优美而不同凡响。

摘要:徐志摩是新月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虽受西方文化影响颇深, 但徐诗魅力产生的根源还在于其表现出的对中国古典诗创作传统及鉴赏习惯的一定程度的皈依。文章就徐志摩诗的中国传统诗美展开论述。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传统诗

参考文献

[1]徐志摩.徐志摩全集[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

[2]谢冕.徐志摩名作欣赏[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1.10.

中国民间诗群诗歌巡展·独立诗群 篇3

1998年6月,民间诗刊《独立》创刊于四川大凉山普格县,至今已出刊26期。经过18年的努力,《独立》已形成一个由六代诗人参与凝血的独立群体。

《独立》主要同仁有:“40年代”诗人张嘉谚,“50年代”诗人周伦佐、海上、孙文涛、孙谦、孙文、野牛、龚盖雄,“60年代”诗人发星、阿库乌雾、张联、吉狄兆林、吴若海、王仕勇、祥子,“70年代”诗人梦亦非、西域、胡应鹏、湄子、冉安定、嘎足嘶马、毛于贵、黑惹子喊、鲁子元布,“80年代”诗人郑小琼、鲁娟、阿索拉毅、罗逢春、英布草心、麦吉作体、沙辉、吉克布、马布杰伊、高亚斌、孙守宏、阿优等,“90后”诗人比曲积布、吉布日洛、吉木里呷、马海阿晶嫫、比曲莫阿莎等。

其间,2002年曾委托“80后”诗人老刀主编《独立》第10期《E时代77—83年出生诗人作品选》。2003—2004年间,《独立》曾与贵州诗人梦亦非主编的民刊《零点》合刊为《独立·零点》,2005年后《独立》独立存在。

《独立》办刊理念:一、以边缘民族文化为写作资源,倡导并实践“地域诗歌写作”,建构并探索边缘民族现代文化及精神(同时跟进对边缘民族原生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建构大地域、大边缘的大文化写作观。二、关注“中国民间现代诗歌运动史”以及相关民刊、自印诗集、手稿的收集研究整理。三、关注“底层诗人群体”与“独立精神个性诗人”与“具有特殊人文价值的个人及文本”收集研究和整理。

阿索拉毅的诗

阿索拉毅,彝族,1979年生,四川峨边人,“彝诗馆”主持,主编《中国彝族现代诗歌大系》《中国彝族现代诗全集》《中国彝族现代诗评论全集》《中国彝族母语现代诗全集》等。著有诗集《诡异的虎词》。

支格阿龙修造地球的棒锤最后丢向的地方叫佳支依达

佳支依达的前世是丰草水美的平原,骏马腾奔

百鸟鸣唱,野猪嘴拱的土质松软而温暖

修造地球的支格阿龙每天起早贪黑,在依子亚口传来

母亲死亡的消息,那个叫蒲莫列衣的彝人母亲

气愤至极的支格阿龙,疲劳过度的支格阿龙

在伤心的依子亚口丢下修造地球的棒锤,丢下对母亲的

依依不舍,丢向沟壑纵横、山涧溪水长流的一片

天地,丢向一个新生的婴儿名叫佳支依达

如色彩斑斓的蝴蝶,佳支依达至此有了一个展 翅的方向

如旋丽多彩的史诗,佳支依达至此有了书写历 史的篇章

如金光闪闪的太阳,佳支依达至此有了表现活 力的舞台

如柔情似水的绸缎,佳支依达至此有了人性温 和的面具

支格阿龙修造地球的棒锤最后丢向的地方叫佳支依达

这丝绸一样美丽的传说养活着我,养活着作为一个彝人全部的骄傲

在几许圣神的佳支依达彝人母亲长眠在依子亚口山上

那个叫蒲莫列衣的女子,神龙鹰的爱妻,支格阿龙的母亲

在几许圣神的佳支依达常眠在依子亚口山上,她均匀的呼吸

智慧的头颅,炯炯有神的眼眸,雍容华贵的神态,具备

一个彝人母亲,一个伟大的母亲掌握的全部文化素养和科学技能

在几许圣神的佳支依达彝人母亲下葬在依子亚口山上,这是

佳支依达的荣誉,是支格阿龙为母亲做的最后一件事

依子亚口的风,依子亚口的歌,依子亚口茂密葱郁的树林

都洒下了支格阿龙伤悲的眼泪,那眼泪是英雄的眼泪

那眼泪是对彝人母亲的怀念,在几许圣神的佳支依达

天空洒满了鹅毛般的大雪,大地一片银装素裹迎接着

这圣神的九层柴火燃烧的一刻,离开躯体的灵魂,守望坟茔的

灵魂,回归祖界的灵魂,回到家庭的灵魂,都溯源如家谱一一回流

所有魂魄回到该回处对英雄是一种欣慰,对活着的人,对生活在

佳支依达这片黑土地上的族群像是一束遥遥远远的霞光,虚无缥缈

发星的诗

发星,1966年生,四川大凉山彝人。民刊《独立》《彝风》主编。著有《四川民间诗歌运动史》《地域诗歌写作理论》《彝族现代诗学》《西昌——诗人之城》《发星访谈录》《大西南群山中呼吸的九十九个词(长诗六部)》《时:铜血情人(长诗)》《一个民间诗歌编辑手记》《黑族词章》。

喝铜汁的男人

这是他每日要吃的素食,铜汁穿过胸膛,他才觉得那黑色的果子是从星星上摘下来的露水,在大地上填满黑色泥巴,泥巴在闪电中苏醒,长出雨水的密林和山坡,他在密林中举着经书奔跑,经书在雨水中被风速翻阅,好潮湿清香的裸体,横在密林深处,情人处女血中结着红果的诗句,铜汁在血液中燃烧,原木、土豆、荞粑在焰火深处安睡,他们自然的脚步声印在了河面,河流的血中拍响着田野粮食的多种禾苗身影,喝铜汁的人将自己上下奔窜的铜血洒向四野,铜汁的影子中生长更多的铜汁,喝铜汁的人骨头中响着月光铁的灵性火车。

打铜的人

不能让它寂静,寂静深了,就是哑语的死亡,这种死亡没有人知道,你只是躺在你寂静光阴中一个未知的寂静,伸手向铜,打出你的呼吸口和裂缝,有血在口中流,这很正常,血流之后是新芽萌初,最好在旷原,没一棵密林树,你裸出起伏的鲜嫩双乳,像两只弹性的铁拳,打在这张男人的脸上,让这男人蒙羞和可耻,他从铜中跳出来,和你一起打铜,他站在你弹性的双乳上跳动,跳出世间最水源的舞蹈,那一夜,一定是大雨冲决了九十九条河流,你们坐在铜打制的银船上,你们在船上拿出铜的酒杯共饮,喝着红色处女血的铜香酒液,你们醉了,你们开始造人,铜的后代黎明从铜船上下来九千九百九十九。

梦铜的人

将一棵巨树茂盛之枝伸在你们新婚的木床上空,你们开始梦铜,铜汁从枝叶上绿水般滴向你们鲜嫩的眼睛和鲜嫩的嘴唇,你们在绿叶中飞奔,两人身上扇动着绿色河流的翅膀,每一个隆起的部位都是山林的起伏和河流的起伏,你们游到日史普基地界,那里有大地生出的两只巨大的乳房南北纵列,上面流响着月光雪的透明铜汁,你们将灵魂与心全部打开,让巨乳上的铜汁流进你们,你们坐在双乳上唱着情歌,歌声引来螺髻神山的仙鸟群群,它们带来螺髻七彩湖中的原铜野水,听见这野水声响的人不会长老,一直保持听水声时的容颜。

nlc202309080851

马海阿晶嫫的诗

马海阿晶嫫,女,彝族,1993年生,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人,作品散见于《大地》,俄罗斯民刊《冰原》,印度《新月》等。另有作品入选《中国当代100名彝族女诗人诗选》等诗歌选集,已出版个人诗集《万格顶山的九十九环元素》。

牧场的春天

牧场的春天,充满细绵的雨情

你的出现如天中的云

卑微、高大、骄傲的

事物都在你高原般的眼睛里

像岩石间的瀑布顺流我心地

我炽热的心,春天的来临

它经历了死亡的剧毒

冬天的麦场,父亲的面庞

挂在它最黑暗的渊谷上

它寒冷、它已经死亡

你地平线的春草的芳香

带来复苏的希望

让我开始该继续的生活

我的小伙伴,我从来不知道

你的器官有多么丰满

但我们一直在做着有关牧场的春天的事情

南方的露珠

我们来自南方,来自南方的露珠

空气新鲜如春天开始时的牧场

天空明朗如你眼睛看过的每一个早晨

记忆不愿离开如我们分手在黄昏的树枝中

我们来自南方,来自南方的露珠

我们来自南方,来自南方的露珠

今日,我们熟悉后又陌生

我眼睛的光已经融合到祝福的歌中

我的嘴唇如你深切的吻如此悲哀又欢散

我们来自南方,来自南方的露珠

候鸟迁徙,充满悲歌

我们失去大草原的羊群

不欢喜又不悲哀,如松树般平静

我们热爱山谷的房屋,又各自离开

这是一首时光的牧歌

仅仅只是我们来自南方,来自南方的露珠

我背着阳光

我背着阳光并且快乐着

仅仅是你早晨般的微笑

你的如野花初放的嘴唇

你那双如露珠般明亮的眼睛

你的五官搂着我僵硬的心

你的初晴,你的手镯

都是我快乐的源头

偶尔会忧伤如山中的夜露

夜莺的悲哀,森林的寂静

都是我要为你歌唱的牧歌,我的爱

我一直背着阳光

在失去后的灾荒中

偷袭着你器官的美,你善良的野性

亲爱的伙伴,你是黑夜里的歌

月亮的手掌上沾满你洁白的光线

是你的眼睛给了我,一个光明的岁月

上官翎的诗

上官翎,女,1993年生,浙江杭州人,现在南京大学读书。著有散文集《面对天然石》,诗集《生命湖》等。

有个黑色的人,湿润了我的眼睛

风白白地吹

雨白白地下

有个黑色的人

湿润了我的眼睛

在蓝色的黑暗中

我怀着青春的遐想

不再眷恋那美好的——

不可猜测的爱情

无声的风雨不能压迫我的心

满天恐怖的星星

也不能使我恐惧

我爱上了黑暗

像喜爱冬天的炉火

这里,忧郁笼罩出光明

红得像罂粟花的血

凋落在梦境

如粮食,一个个

浮现眼前——

有个黑色的人

湿润了我的眼睛

我只有一次看见过你

我一直在窗前徘徊

但是,只有一次看见过你

我久久注视着斑斓的天空

苦苦思考:白天就完了

我一直在忧郁地思念

把一切全交给穷苦的梦境

但是,我哼唱着诀别的歌曲

苦苦思考:梦会在哪里?

你轻轻地向我关上了门

那沉默的眼睛,无法对视

但是,心头是欢喜的:

我只有一次看见过你

耶律雪的诗

耶律雪,女,蒙古族,2006年生,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现读小学三年级。

信仰

有一种信仰是土地的颜色

有一种信仰是河流的颜色

不过,所有的信仰,遍地的信仰

都比不上无色的坚韧

被忽视的信仰,关于人怎样化为灰烬

一个信仰,只要坚持

就能在时间的缝隙里,发出花朵

坚持,放弃,都在一念之间

尽管曲折的迁徙中

死了无数秘密的眼睛

要夭折的爱

几天后,冰冷将是冬天

雨的目光,古老的猎人

回到故土,那些遗忘着的树

像恐怖的羔羊

是的,她们身体紧紧交缠

在私密的钥匙上

把痛苦关闭——

爱不能期待

溺水的人,看着——

爱来爱去

爱来爱去

并不施舍完整的感情

因此,穿上土地上的破布

无底的痛苦:他不知道,一无所知

我要徒劳地走过这个冬天

阿勒丘的诗

阿勒丘,女,纳西族,2002年生,云南省丽江人,作品散见于《大地》《独立》,俄罗斯民刊《冰原》等,现在读初中。

丽江:自画像

当我偶然谈起自己的时候

nlc202309080851

我的土地:

踮着脚尖行走

平静又喧嚣的生活

我在木屋里细数着母亲的针眼

雨光学着我的影子

轻轻地,叮叮当当作响

我忍不住沉重起来

在我诞生的时候

梦见一条蛇飞来

她盘踞在母亲的怀里

从此,在我的哭泣中

母亲看到了吉祥的云彩

尽管,我现在的梦并不安静

我和母亲一样

会阴郁地看着渐渐变色的土地

往昔温暖的古城

慢慢就会消失

那个时候

哪里是我灵魂安放的地方

纳西之歌

我的骑手没有头,他像一个孩子

在草地里寻找土地切出的湖泊

诱惑的蛇——奢侈的灾祸

我用身体慢慢地巡视土地

我的土地是有肉体的

至死都像一个男人一样地死去

远方,一堆火把的回忆烧成灰烬

祖先流露的夜晚,是孤独的星球

看来:我的血液,有一天将会——

在自己的血管里迷路

远远地唱起纳西之歌

一切却只适合悲伤的天窗

我曾经以为自己用双手可以抓住母语

而实际——都像水一样流失

无影无踪,一滴一滴

融化,仿佛泪珠

仿佛夜晚的目光

阿月丘的诗

阿月丘,女,纳西族,1995年生,云南省丽江市人,作品散见于《大地》、俄罗斯《冰原》、日本《新文艺》等刊物。现就读于丽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有些话

有些话像云

有些像匕首

有些像高山

有些像水流

但是所有的这些,早晚

会变成伤痕在别人的话里放大

由于人从石头变成火焰

我目光总向四方乱撞

恣意梦想,与神竞明

直到有一天伤痕消失

他们变回各自的石头

我不是石头,也不是火焰

而是梦,那些赤裸运行的梦

我因爱而生,因爱而灭

为了所有人,指不上交付的爱

如果可以

如果可以,再给我一个世界

当阳光投落在你的海岛

绿色的小山后

持久欢乐的松树之间

浮现出你的身影

你来自最近的日子?

比起被你呼吸的时光

你更像历史

你敞开记忆里的点点滴滴

头上的天空辽远

破碎的光

在云边镶嵌

几块破旧的布

遮掩着你的身体

你以最初的方式

对自己的美毫无知觉

你的嘴唇,如此光洁

仿佛一朵燃烧的花

黝黑的皮肤

穿透深夜的寒噤

用汁液浇灌记忆

孟晓雨的诗

孟晓雨,女,1992年生,四川凉山人,现读于重庆大学美术系。2015年7月,《十四行诗10首》获智利“米斯特拉尔诗歌奖”,《二十一世纪亚非田野写作20家》翻译者之一。

十四行诗一首

有一天厌恶世俗的变得更加疲惫更加难受,而灵魂却对躯体说

这不是包袱,玫瑰色的道路上仍然有许多沉默诗意的生活

命运女神金色的光芒总有一天会在你的身旁挖掘幸福

让所有水一样温柔的女人都有寂静栖息与沉睡的梦园

待温暖的阳光把我们包围得严严实实,我们就可以精神透明

然而,人的肉体是上帝不该来到的深邃的洞穴,这里艰难险阻

世间阴暗的邪恶之手会掌握你的生命,让雪般洁白的心灰飞烟灭

我在欢乐中诞生、成长,却要注定进入墓穴的恐怖、折磨

蓝的、灰的、绿的温度,时而恍惚,时而凶残

黑色的血风将目光的天空吹满层层令人窒息的雾霾

反射着人类麻木暗淡的宇宙,骨地的神经莫名地备受撕裂

流尽最后一滴精血唤起太阳和月亮给人间以光明照耀

朦胧的森林在嘲弄的痛苦中心甘情愿地杀身护魂

曾经使人迷醉的泪水在心灵的咒语中开始漫长的沉溺

比曲积布的诗

比曲积布,大凉山彝人,90后,“世界地域写作”提出者,《大地》主编。著有诗集《语祭山梦》、散文诗集《火焰的罗盘》(英文)、大型诗剧《一个人的王国》(俄文)和《狼谷河》(俄文)等。

姐姐,今晚

姐姐,今晚,我独立在纷扰的灯火里

微风撕扯着心绪,而身影瘦长的静止

那石桥有点冷,有点凄凉

我想:我是一摊破碎的水

姐姐,今晚,我在远望

远望你在孤独里留下的微笑

傻傻的

真真的

温暖——可亲

姐姐,今晚,我想远游,去!

长长的河,深深的山

化作一只云一样的野鹤

甚至是一粒微尘

但是你留下的微笑

——让人寂寞

姐姐,你是爱

姐姐,你是爱,梦一样的名字

眼睛,在月光背后伤愁

你以四月的花说话——轻轻地,在我耳边

说人间的手指太凉

nlc202309080851

说生活的脚印太冷

姐姐,你摔伤了,我听后担忧

画满星星的纸张,每一颗星——

都是爱,如黑夜中点亮的一盏灯

在闪烁:

如梦

如心

吉木里呷的诗

吉木里呷,彝族,1988年生于螺髻山后山下。毕业于省艺校,年初初涉诗文。“地域诗歌写作新生代”成员,有诗刊于《独立》《大地》《长江诗歌》等。

边缘境(长诗选一)

远行/用一张垃圾堆里的票根/远行

路过死亡的人群

路过空洞 迷离的眼

我疾病的躯体/仿若我贫穷的灵魂

被诅咒在/挤满冰冷的城

是钢筋和水泥/隔绝的 一副

炽热着胸膛的心脏 /而狼嚎

消迹的晨荒/ 寒风冷冽

那霜打的葱头/和土地

制造/一场流产的 厄难

啊/ 一场雪/ 就让一场雪

覆灭/ —— 覆灭这座罪恶的城市

就让这/ 就让这——屈辱的灵魂

流尽罪恶的鲜血/当太阳的

金色/划下疆域的边界

就让这消融的雪花/洗涤你失去灵魂的躯体

你将获得重归源头的钥匙

哦/一只草原豹/一只离群的/草原豹 走向

那片黑色的森林/和祖地冰冷的 岩穴

毕摩涤荡的祭词/就在千年后的时空呜咽 悲鸣

它苦苦寻找祷词上的始发地/却没了从前的回响

那些经久飘悬在山崖边巫词/也随同灵骨的归山

消逝在落满针叶的岩石上

而岩羊攀爬过的地方/石盐溢出的渍

是千年后一滴酸楚别离的泪/再无人拾起

那支废弃的猎枪/在梦里发疯狂吐的时候/引发霉味的火焰

那灰烟的纹路/是一张丑陋的鬼脸

迷迭着领头羊/错失了指路经——指引的方向

比曲莫阿莎的诗

比曲莫阿莎,女,彝族,1995年生,四川凉山布拖县人,现在西北民族大学读书。作品散见于俄罗斯《冰原》、内蒙古民刊《狼》。

夜玫瑰

我沿着被月光合成的黑夜

在山路的延伸中低语地狱的经文

远远地把记忆融化在地面

一切清晰的关系都没有了间隔和度数

我走过每一树的宿命

黑暗的空间和坐标

躲掉午夜冰冷的火源

仿佛一个天竺兰似的女人

犹豫地走进我——借着门缝里的灯光

用一个微笑把裙子都展开起来

今夜——眼角扭动出一根根金黄的针

把沙土揉得粉碎

让泥土光滑得可以将整个世界吐出

骷髅一般的秘密——又白、又硬

弹簧一样的院子,在伸缩出力量的鞋子

我看见,一只猫仰卧在阴沟里

拉出舌头——蛇一样光幽幽的

吞下腐臭的食物

朝着黑暗毁掉容颜

摘月光做一支纸玫瑰

沾上尘土,迎接钥匙和生活

责任编辑 凌冬笑

《谈中国诗》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教学重点 】

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学情分析】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

一、新课导入

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歌,中国文人从遥远的《楚辞》时代走来,经历了建安时代的苍凉,经历了盛唐的繁华,留下了许多的诗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诗,能说说让你时时挂在嘴边的诗歌吗?(学生自由发言)

那么中国诗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钱钟书简介:

(一)钱钟书

钱钟书(1910.11.21-1998.12.19),现代著名学者、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

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作者论诗的立场是什么?

比较文学

2、中西诗有什么异同点?

3.作者“谈中国诗”,归纳了中国诗的哪些特点?

⑴没有史诗(早熟)诗的发展 ⑵简短 诗的篇幅 ⑶富于暗示 诗的韵味 ⑷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诗的风格 ⑸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诗的内容 4.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得出了什么结论?

中国诗和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5.主题归纳

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教学反思】教学结构设计合理,才能明确一节课的知识点、侧重点。这就需要先选择好文章的切入点,是从文题切入,还是从主问题切入;是抓关键词切入,还是留空白处切入;是比较切入,还是情感切入,好的切入点能起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功效。我在设计第一课时的切入点是“中国诗有哪些特点?”,第二课时的切入点是语言中的一个特点“论证方法”。一节课不要求面面俱到,能让学生在一节课中有一点点的收获,均已足矣。

《谈中国诗》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教学重难点 】

1.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学情分析】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 2 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

一、复习提问

1、钱钟书,字,著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散文集,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 等。

2、基础字词考核: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

A、梵(fàn)文

倾轧(yà)

轻鸢(yuān)剪掠

引吭(kàng)高歌 B、颦蹙(píncù)

给(jǐ)予

吞声咽(yàn)理

应(yìng)运而生 C、缄(qiān)默

精髓(suǐ)

呶呶(náo)不休

数(shuî)见不鲜

D、叫嚣(xiāo)

熨(yù)帖

了(liǎo)不足奇

一蹴(cù)而就

学生朗读,改正错误,明确答案:B

二、探究论证方法

教师:作者在“谈中国诗的特征”时,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谈一谈。

学生1:有举例论证,第十自然段,作者在论述到“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时,举了陶渊明《饮酒》和李白《独坐敬山亭》,来证明他的观点。

学生2:还有引用论证,第五、六自然段,作者在论述中国诗富于暗示,引用了很多古代诗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学生3:我还要补充,作者除了大量引用中国诗,还引用了许多外国诗人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的见解。

教师:同学们很能发现问题,请你结合文章五、六自然段谈谈引用诗句的作用? 学生2:我认为五、六自然段引用诗句,主要是来论证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特征。学生3:引用诗歌,形象生动,通俗直接,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这样更能吸引听众。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可见钱老先生知识渊博,学贯中西,旁征博引,使文章跌宕生姿。

讲到这,老师禁不住想起了一件有关钱先生的轶事: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外国学者来到中国,一是要看这壮丽巍峨的万里长城,第二就是要拜望钱钟书!可见钱老先生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荣誉,他被称为“文化大家”。请同学再深入探究一下,本文还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4:我们又发现了一种论证方法——对比,文章第二自然段,在论述中国诗是早熟的,是与外国诗对比论述的,外国诗的发展顺序是史诗——戏剧诗——抒情诗,中国诗的发展顺序是史诗(无)——抒情诗——戏剧诗。

教师:很好!钱老先生在文章开头就明确了自己的立场——比较文学,所以在论述问题时就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看看哪名同学还能文章中找到这种论述方法?

学生5:第五六自然段,阐述中国诗暗示性的特点时,说中国诗歌中有许多疑问句式,引用大量诗句后,又引用了莎士比亚和拜伦的诗,对比论证中国诗和外国诗在这一点上是有共性的。作者把引用与对比论证两种方法综合运用了。

学生4:我也发现这种综合论证的方法了。文章第十一自然段说“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就是在第十自然段引用陶渊明、李白、格雷和歌德的诗歌对比后得到的结论。

教师:的确,钱老先生善于综合运用论证方法以理服人,以智启人。同学们还能找到能体现钱老智慧光芒的特别的论证方法吗?

学生6:我发现了,是比喻论证。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话“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把中国诗形式短小的特征揭示的淋漓尽致。

教师:说得太好了!善用比喻是钱老先生写作的特点,看看你还能在文章中找到一些类似的语句吗?

学生7:第五自然段“我愿意换一种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怀孕的静默”把我国古典诗歌言简意丰,富于暗示性的特征比喻得恰如其分。

学生8:第九自然段“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突出了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安和的特点。

教师总结:作者为了让听众了解中国诗歌的特征,综合运用了举例、引用、对比、比喻的论证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对各种材料的运用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他用自己睿智的思想是把博大的知识海洋浓缩成涓涓清泉,让读者心悦诚服,茅塞顿开。所以他的散文被看作是典型的学者散文。

三、品味文章的语言

过渡:本文除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语言轻松、幽默,看似随意而实则深刻,看似轻淡而实则味厚,下面我们就品味一下这篇文章幽默的语言。请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

学生9:第四自然段有一句话“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很幽默很诙谐,让人一下子就记住了中国诗小而精美的特征了。

学生10:我印象最深刻的第9自然段说,“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一语就道出了两种诗歌语言上的不同之处。前者高亢雄壮,后者低沉斯文。

学生11:第三自然段“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谈诗体、诗心互相制约的关系是“雅”事,鞋和脚却是“俗”物,“雅”事居然凭“俗”物说明白了。如此妙喻,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教师:同学们谈的都非常好。我也发现了一段文字很有趣味,在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咱们一起交流一下,这句话要说明什么呢?课件出示: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学生讨论。

学生11:这段文字出现在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应该是证明自己的结论的。但联系上下文我有一句话不明白。“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教师点拨:你能感觉作者对“哈巴狗儿”的态度吗? 学生11:应该是嘲讽的。

教师:这个“哈巴狗儿”运用的是什么修辞呢?

学生11:应该是比喻,讽刺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教师:是的。作者在阐述了中国诗的特征后,得出了反对中西方文化本位的结论,提倡中西方文化的兼容并包。

学生11:我明白了,“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句话也意在讲我们中国人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的魅力。

教师:作者用幽默的语言含蓄地告诉我们中外诗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四、课文总结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五、能力提升

借鉴本文的方法,请从意境、内容、形式、情感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下列两首诗歌进行比较,看看这两首诗有何异同? 《错误》(郑愁予)《 望江南 》(温庭筠)我打江南走过 梳洗罢,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独倚望江楼。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过尽千帆皆不是,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斜晖脉脉水悠悠。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肠断白蘋洲。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谈中国诗 篇5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谈谈中国人的形象: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那欧洲人呢?黄头发、蓝眼睛、白皮肤。你们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思维方式?(比较思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把握其特点开始的,但如何去把握其特点,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比较法是运用最普遍的一种。)

你喜欢读诗吗?“诗”其实是“干”的,是干练的、凝练的。读它就像吃压缩饼干,非要用水融一融才能吃得下去,这 “水”就是你的思想感情,你的直接经历或间接经历,你的思考,你的品味。那么西方国家的诗是否也像压缩饼干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来看中国诗和西方诗的。

二、作者简介

钱钟书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人物,是个天才。

1.“照相机式”的记忆力。在进入小学读书识字之前,钱钟书已读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以及《七侠五义》、《说唐》等古代小说。钱先生读书过目不忘,任人从中抽取一段来考他,他都能不假思索、流畅无碍地背出来,连书中好汉所使的兵器的斤两都背得出来。

2.钱钟书精通英、法、德、意、拉丁、西班牙等多种语言。钱先生在美国讲学,一位在哈佛大学研究院工作多年的美国学者说,他在美国长这么大,生平从未听过像这样漂亮的英语,算来算去只有哈佛大学的一位语言学教授可以媲美。

3.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管锥篇》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他的《宋诗选注》在诗选与注释上都有高明识见,还对中外诗学中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作了精当的阐述。《管锥篇》则是论述《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予张湛传》《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学术巨著,体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数十年学术积累的力作,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杨绛,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他们在最困难的时期,上海沦陷,钱钟书先生去了上海,回不去联大,当时,杨绛写的一系列戏剧在上海非常有名,有一次他们看完杨绛的戏,在回去的路上,钱先生说:“我也要写一部长篇小说!”杨绛马上赞成道:“好!好!你赶快写吧!”当时他们的生活很拮据,如果钱少教几节课,空出时间写书,钱便挣得少了。杨绛便把保姆辞退,一个人担负做饭、洗衣服等家务,只为省点钱,少一份支出,这样钱钟书便可以少教些课,多一些时间写长篇。从另一个意义上讲,这是杨绛对自己的牺牲。我们不难理解,对于一个惜时如命的学者,这意味着什么。

于是钱钟书写出一段,就给杨绛讲一段,钱钟书笑,杨绛也笑,这便是钱钟书惟一一部长篇小说《围城》的诞生。《围城》后改为电视剧,妇孺皆知,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写作背景是这样一种情形,它的诞生与杨绛对钱钟书的理解与支持是分不开的。

三、背景简介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四、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学生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五、分析文章内容

(一)钱钟书在这篇演讲稿中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 明确:中国诗的特征。

(二)这篇演讲稿面对的对象是外国人,所以,钱先生是从中国诗与外国诗比较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诗的特征的。你是从文章的哪个语段看出来的?

明确:文章第一段结尾:这个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三)这篇文章作者开头就表明了是从比较文学的立场来阐述中国诗的特征,那么现在请同学们迅速筛选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第五: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明确:钱钟书先生从五个角度阐述了中国诗与外国诗的不同: 从诗歌的发展来看,中国诗是早熟的; 从诗歌的形式来看,中国诗篇幅短小; 从诗歌的技巧来看,中国诗富于暗示;

从诗歌的语言来看,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安和;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四)钱先生认为中国诗与外国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明确:有。在文章第七段,“中西诗不但内容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

(五)通过我们的梳理,我们发现文章虽然篇幅较长,但层次很清楚。那么文章的结论是什么?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明确: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六)如果把文章划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具体怎么分? 明确:首段为引论,末段为结论,中间为本论。

(七)探究归纳本文的主旨(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外国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六、课堂小结: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七、课堂延伸

联系课文,比较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评说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

明确:《观沧海》写沧海的广阔浩大,也反映出作者宽阔、雄壮的情怀,《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

《中国当代诗》教案 篇6

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两首诗意象运用的特点。

通过学习,体会两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教学难点 :《死水》意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

播放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主题曲《飞的理由》,并展示徐志摩的图像。

伴着这熟悉的乐曲又把我带回到了那个时代,他曾经悄悄地来了,又轻悄悄地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然而却给我留下了传世之作《再别康桥》。今天,就让这乐声伴随我,走进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二 解题:

放映有关康桥的录像或幻灯片,教师或学生(事先布置给学生检索有关资料)结合画面解说徐志摩与康桥的关系及相关背景。

三 配乐朗诵

乐曲:《人间四月天》主题曲

听读要求:注意体味诗人对康桥的感情。

四 学生吟诵、品味、欣赏

多种形式的诵读、小组互动式

(1)明确本首诗的意象,诗人避开了一般离别时的告别对象,选择了“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从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个人以清新飘逸之感。诗人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了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成分。独具特色的象选择,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营造出一种清新感。

(2)理解作者作别母校的感情在诗中字里行间的体现。

(3)体会这首诗如何体现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 ① 押韵(请学生在诗终画出韵脚); ②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③ 回环复沓,开头和结尾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绘画美主要表现在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青草”“彩虹”“星辉斑斓”等有色彩的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疑难。

各组代表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汇报,教师适时提出巡视中发现的疑难点,提出讨论,将学习引向深入。

以闻一多对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主张过渡,引入对《死水》的学习。

先从“三美”入手体会形式上的美,再把握诗中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

教案点评:

本教案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两首诗意象运用的特点,通过品味欣赏,体会两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该教案设计体现了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的思想。

探究活动

(1)学生自愿结组,对徐志摩的诗歌和闻一多的诗歌进行比较,看两者的异和同。

(2)学生可就本课书中自己喜欢的一位诗人进行研究,建议切入点小。

(3)可以召开现代诗歌朗诵会或现代诗歌赏析会,材料来源于课本、读本或其他诗集等。

试论中国古代思乡诗产生的根源 篇7

一、文化根源

1. 农耕社会, 安土重迁。

几千年的农耕社会, 使得中国人安土重迁, 故土难离, 离开故土也要衣锦还乡、落叶归根。所以, 滞留他乡往往会觉得不稳定和无着落, 而对故土、对以往生活的忆念便成为一种心灵的慰藉, 成为灵魂寄托之所在。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月是故乡明”为什么会赢得一代代炎黄子孙的喜爱?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 为何偏要说故乡的月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 为何偏要说得不容置疑?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并不使人觉得不合情理, 这大概是因为它切合了人们那化不开的乡土之情。

2. 注重亲情, 年节团聚。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宗祠的传统, 自身的命脉和宗亲远源相续, 超越时空, “家”如同一只无形的巨手始终归拢着中国传统的长幼亲情。无论走多远, 家永远是最温暖的归处, 亲人永远是思念的源泉。中国人重亲情, 所以更在乎团圆, 逢年过节, 家人团坐, 叙叙奔波劳碌之苦, 忆念往昔美好时光, 家族亲情在年节的聚谈中得到延续。而此时游子若滞留他乡, 孤灯相伴, 形影相吊,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或是“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孤独寂寞便油然心生。王维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倍”字, 道出了游子佳节之日强烈的乡思情。

二、社会根源

1. 交通不便, 通讯不便。

现代社会, 便利的交通工具、先进的通讯设备已将人类联接为一个整体, 遥远的距离, 早已不是阻碍人们交流的障碍, 但在古代, 在靠人力和畜力去挑战距离的漫长时期, 在通讯只能靠鸿雁、驿使传书的时代, 一旦离乡, 长路漫漫, 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 乡书谁人递?在无数个节日或月圆的晚上, 漂泊游子怎能抑制无边的思念?这应该是思乡诗如此之多、如此动人的最重要的原因。《菩萨蛮》:“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一定能让有离乡体验的人心生无限怅惘。

2. 宦游漂泊, 羁旅怀乡。

我国古代以“治国平天下”为理想的文人, 为了追求功名、建功立业, 往往抛妻别友, 赶赴京城谋职。而一旦踏上仕途便身不由己, 或滞留京城, 或远赴任所, 还有相当一部分文人被贬谪至尚未开化的蛮荒之地。身居举目无亲之所, 无人慰藉, 呼天不应, 叫地不灵, 这些痛苦境遇, 常常会使诗人涌起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杜甫在“安史之乱”中, 本欲为平叛效力, 却被困长安, 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月夜》:“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读这首诗, 只有联系诗人穷愁潦倒、壮志难酬却又执着地奔走于家国之路的一生, 才能理解其中的苦味。

3. 战乱频仍, 征人思乡。

人类社会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走向文明的, 自从有了人类, 就没有停止过战争, 改朝换代、外敌入侵、内乱爆发, 不管战争原因如何, 对于战士们或战乱中逃难的人民来说, 他们首先要面对的是两种残酷的现实:一种是与亲人、家乡的远别, 另一种是最终的流血与死亡。而当这愁思和恐惧同时占据他们的思想时, 他们对亲人和家乡的怀念也就分外强烈, 因为这时的家乡对他们来说不仅意味着团圆和温暖, 而且意味着人类最为基本的需求———和平与安全。即使在和平时期, 战士也要长年戍守边防, 青壮离别, 战士戍楼空望月, 家中红妆守空帏, 相思可想而知。高适的《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写尽了征人思妇的悲愁。

思乡的产生源于离乡, 而离乡却是人走向更为广阔的未来的不得不为的选择, 我们总有那么多为了前途而继续追求的理由, 更何况人生还有那么多被迫离乡的无奈。所以无论今人还是古人, 思乡也许是永远不可能痊愈的病症, 因为对乡土的眷恋, 对故园的深情, 早已深深植根于华夏儿女的骨髓之中。无论我们走多远, 无论时空如何变迁, 故园将是我们永远的依恋。

参考文献

[1]萧涤非, 程千帆, 周汝昌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6.

关于“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 篇8

一、《诗歌报》的前“大展”时期

作为策划实施“大展”的两个主要人物之一,我首先要说,对于《诗歌报》来说,“大展”不是凭空而起、突然降临的“飞来峰”。在“大展”之前,在《诗歌报》早就存在一个“前大展时期”。“大展”是1980年代现代诗歌的一个高潮,然而在《诗歌报》,在“大展”这个高潮之前,早已经潮起潮落,波涛汹涌。

“大展”特点之一,是推出了几十个诗歌团体,而《诗歌报》早在1985年4月6日就开辟了《诗社纷纷来如潮》专栏,每期都介绍10多个诗社。此外,还开辟了《全国诗社作品交流中心》,《校园诗社》等专栏,介绍诗社成员,发表他们的作品及他们的诗歌理论主张。到“大展”之前,《诗歌报》推介的诗社有一百多个。

“大展”之前,《诗歌报》推出了4期《崛起的诗群》专栏,每期都是横跨两个版,总共发表50多个诗人的简介以及他们的诗论和诗歌作品。还推出一个整版的《巴蜀诗页》,专门介绍了四川“非非”等诗歌群体。

以《崛起的诗群》《巴蜀诗页》《全国诗社作品交流中心》等栏目为标志的“前大展时期”,无论是作者的阵容,还是作品的质量,都超过了后来的“1986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

当然,后来的“大展”规模及其产生的轰动效应,是“前大展”不能比的。

二、对于“大展”情况的一些说明

“1986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自问世之日起,就在中国诗坛引发一场超级地震,诗歌界为此争论了近三十年,其影响的余波至今不绝。

今年是“大展”问世30周年,由于时隔久远,加上史料的日渐稀缺,有一些关于“大展”的议论渐渐沦为了主观想象,与实际情况出现了偏离,作为第二发起人和共同策划实施者,我有必要为恢复“大展”的历史原貌说几句话。

1、大展是徐敬亚先生发起的,但不是他一个人完成的。毫无疑问,徐敬亚先生是“大展”的第一发起人,是“大展”的总设计师和操盘手,他的贡献无人可以撼动。但是,《诗歌报》能够参与“大展”,使“大展”产生专业影响力,主要是我发起的。我说过,我代表了《诗歌报》的先锋性和探索性,当徐敬亚把他的想法告诉我,经我向《诗歌报》领导人严阵先生、蒋维扬先生汇报、解释、游说,《诗歌报》才有可能参与并成为主办单位。所以我说自己是“大展”的第二发起人。

2、徐敬亚在“大展”之前,都是和我联系,共同策划实施“大展”的具体事宜,也就是说,徐敬亚在“大展”之前,从来没有和蒋维扬先生联系过。徐敬亚后来在多个场合,说他为了“大展”,与《诗歌报》的蒋维扬、姜诗元联系,一拍即合云云,这是他记忆出了偏差。早在“大展”之前,徐敬亚到《深圳青年报》担任编辑期间,我们就已经开始联系。他曾经在《深圳青年报》的《两界河》文学副刊,发表了我的《本年度潮湿》组诗5首;应当说作为报纸副刊,一次性发表5首诗,动作算大的,体现了徐敬亚“真哥们的真友谊”。我的组诗的题目本来叫《潮湿》,是徐敬亚给我加上了“本年度”三个字,他说是为了增加“当下感”,我采纳了他的意见,一直沿用至今,并成为我诗集的名字。徐敬亚先生后来还为这5首诗编发了徐晓阳的评论文章《忧郁而粘稠的雨季——评姜诗元的诗》。

3、徐敬亚在“大展”之前没有和蒋维扬先生联系过,这在蒋维扬先生的《一封由“大展”引出的信》中得到佐证,蒋维扬先生说,徐敬亚“通过青年诗人、时任《诗歌报》编辑的姜(诗)元同志牵线”(实际上,我做的事不仅仅是牵线,后话再说)联系了诗歌报,他并没有说徐敬亚和他联系过。

徐敬亚给我写过多封信,大都遗失了,幸好留下一封信,从中可以看出若干問题,全信如下:

诗元

收你27日信后我很高兴!看来我估计得对,诗歌报有魄力!我也注意到你们发了有诗群和非非等,你的文章也表明你们是逐浪潮的。在国内诗刊报中,你们干的最放感,这是我们合作的基础。

我很早就想办大展,来深后一直被动。今年才有可能的精力。我给你去信时,已同报社头打过招呼,并且已积了稿子。收你信后,为慎重起见,我又重新将你的信提请编辑部和总编副总编并在编委会上讨论——已一致通过。

些小修改和补充,如下:

1、那就编四个整版(你说可四可二)。

2、各家发两整版。

3、署名分别要用“主客式”,你署《诗歌报》《深圳青年报》联合主办,我署青报诗报合办。

4、各自分付稿酬。

以上2、3、4点均为你的意见。

5、同意你们的审稿权,特殊情况下(你话)你们有权处理。你应相信我不会太让你们费事。有变动通知我便可。

6、版面不宜过“花”,所以可分别排版,由我们统一制作通栏标题:

“……大展”,100级以上圆黑字号,植字照排后寄你,由你们制锌板,——这样双方没有经济往来。标题植字,由我找人弄,不用钱。

我们逢二、五出报。

7、时间,我想10月21日较好,这也符合你说的10月10日前下稿的意见。周二,双方同时上报,我们用2、3版,你们的版面由你们酌定。

8、我7月5日已发约稿信,目前稿件已有20多个流派。我昨又打印一信,再发出,以求稿件更好。25日我去兰州开会,走前将手中稿子编完,9月上旬归来时,我想路经合肥,带去我报约请函(你们说过)如你所愿。派1—2个人同我一起来深圳定稿,怎样?来深费用你们自己出,九月中旬好不好?多少人,你们定。如你们不来,我便不经合肥了,回来编完稿子,在10月10日前把稿子寄到你的手里,以上事项请你们回复一下。

nlc202309081235

另,报社意见,此举必带来大量邮购(我估计可至少增加1000份发行),我的意见,统一由《诗歌报》发行。大展刊出前,同期报上也发邮购消息,分别在两家报上发出大展消息,连发1-2或3期及邮购办法,出报后我们将一定数量的《深青报》邮至你报,统一由你们“成套”地邮给读者。我想,此举从发行角度看是乐观的,每流派估计可要100份,如30流派便3000份,还可能更多。(我们当然给发行量,不过那钱太少。)

至于评论界,我看会有反响,1、兴奋、支持、评论;2、表示我们“拔苗助长”之感。他们不重视创作,是因为这几年创作上不够有力量,无明显对象。至于拔苗,我是想伺机请这群诗魔诗鬼们自己拔头发一举一一总要人为一些。不能全听自然。

是否可称流派?我至10月10日前想再考虑。雏展、潜流、亚流派群等等,再想,也想再审视一下作品。

4000字文章如我写,我当然不会滑(?)意平庸。这一点,只恐你们怕险。但我亦非当前,所以我估计基本同预想。现在的问题是,我想两家报社,都应有一文章,另一文章可以由你们、我们写。我们写便是曹长青写,一定会有锐气!他是我报副总编,黑大77级毕业,有文采,有创新意识、哲学意识。出过《诗的技巧》一书(与谢文利合编),我倾向于他写。如你们有合适的人,你可来信商量。但你们看原稿时间少,怎么办?我想,开始时文章(两篇)均可由我们写,以后的评论(将大量的)可以由你们全面搞。

你的诗怎么参加?你还有什么推荐?请寄我,你们有流派吗?不参加流派我就单发,请写示我。兰州会你们谁去?

你的文章我读过了,我(有)胆气,也不乏理论。关键一点是你看到了又一个潮头。而很多人茫然。

字草望谅,我是控制不了速度。

敬亚敬礼

八月十日晚

附记:

此举我们好好搞一搞,85年3.21我们搞的那个诗专版,《诗刊》《诗选刊》等都选了,甚至《新华文摘》也选了。《中国文学》海外版(英文)也选了。就是抓住了或说碰了一个时机!你分析过了,目前形势很好,流派展出后一定会有大反响!包括海外,香港的朋友会关心!

尽快复我一信,我们就拍手敲定。

4、从徐敬亚的来信中可以看出,我和他为了“大展”的诸多事宜,曾经多次协商,反复切磋,涉及《诗歌报》方面的事,由我负责搞定,他并没有和《诗歌报》其他人再作联系。徐敬亚最初提出的大展名称是“中国现代诗流派大展”,是我提出来将“流派”改为“群体”,我是根据大学里学的文艺理论知识,知道一个文学流派的产生,必须有相对共识的理论主张,有若干个创作主体及一定的代表性作品作为支撑,才能成立。根据当时的情况,许多诗歌群体都是仓促形成,不具备作为流派的基本条件,我们要打出“流派”的旗号,容易受到保守势力的讥讽和攻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许多批评“大展”的人,还是无视“群体”,而抓住“流派”来说事,以便否定“大展”的成色。

5、在徐敬亚这封信之前,我们的计划是《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各拿4个版面,分两期用8个版面推出“大展”,到最后决定时刻,是《诗歌报》这边的领导,担心动静太大,引起更高级别主管部门的反弹,决定《诗歌报》只用2个版,所以最后才出现《深圳青年报》多出3个版的不对等的情况。

6、即使仅凭这封信,也可以看出我参与了“大展”的策划,并不是蒋维扬先生所说的,我只是“牵线”的。从这个不准确的说法,可以看出蒋维扬先生不管或者是不了解“大展”具体情况,这也符合当时我在《诗歌报》工作的实际状况。当时的主编严阵先生,编辑部主任蒋维扬先生对于我的业务能力是信任的和放手的,我要做的事,汇报了,他们点头了,我就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他们基本不问,甚至连我为《诗歌报》撰写的大量文章,他们也只是做一些文字上的把关,几乎不作大的修改。拿影视作品来比喻,领导就是制片人,可以决定作品的生死,但决定不了作品的艺术价值。我就是导演和演员,我没有生杀大权,但我的能力和水平,可以决定作品的艺术水准和艺术价值。

对于徐敬亚这封信,我要补充的是,我作为《诗歌报》一方的代表,不仅参与了“大展”的策划,还参与了组稿工作。在这封信里,徐敬亚说“目前稿件已有20多个流派(群体)”,“大展”最后呈现的是“59个群体(流派)”,可见大部分组稿工作,是在《诗歌报》《深圳青年报》确定合作之后进行的。既然已经确定合作,我作为《诗歌报》的代表,就不可能不参与组稿等相关具体事宜。现在依然可以查到的我为“大展”组稿的有关信息,其中有诗人周墙代表“三人行”诗社,说我为了“大展”向他们约稿,他们商量以后决定不参加。诗人老巢说,我曾经通知他组成诗社,好参加“大展”,他没有办,错过了参加“大展”的机会。诗人翟永明也说,参加大展是接到《诗歌报》编辑的通知,由于我早前编发过她的组诗《女人》,和她早有联系,所以她说的编辑只能是我。这封信之后,我和徐敬亚参加在兰州召开的“全国诗歌理论研讨会”,无论是与会人员,还是遇到兰州本地的诗歌作者,我们都一起进行组稿。散会以后,我俩一起途径山西到北京,为“大展”组稿,诗人刘自立在写我的一篇文章里说:“他(姜诗元)和徐敬亚一起赴京收集‘诗歌大展’的稿子,那天在王府井,他患感冒,寡言寡语,只有徐敬亚在餐桌上滔滔不绝。”佐证了我们在北京为“大展”组稿的事实。至于具体的诗歌作品,我只记得李亚伟的《中文系》是我组稿并编发的。“大展”结束几年以后,我在北京惠侨饭店见到李亚伟,他为《中文系》一诗的发表向我表示感谢,从此结下朋友情谊至今。

三、“大展”是中国诗坛

“第二次人的解放运动”

关于对“大展”的评价,我在纪念“大展”20周年的文章里說了不少,这里不再赘述。

我还要说的是,近日在网上看到,徐敬亚先生在不同场合说到“大展”,多次提到因为他的不慎或他的放任,让一些“低劣的”诗作混迹于“大展”,多有悔恨自责的意思。我倒是认为大可不必,对“大展”诗人诗作的评价,我比徐敬亚先生宽容得多,所谓“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首先肯定所有参加“大展”的诗人们,都是真诚的,都热爱诗歌创作并力图写出满意的诗作。即使是一些“不够水准”的诗作,也都表现了青年诗人们的真情实感,正因为有了他们,让我们看清楚了当时诗坛诗歌创作的原生态,看到了当时青年人思想感情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及其深度和广度。这些作品,即使诗歌美学价值不高,也是具有真实层面的认识价值。比起前30年充斥全社会的颂歌诗、献媚诗、马屁诗及虚情假意诗等诗歌垃圾,他们具有更高的存在价值。

还有一种说法,是“大展”没有产生代表人物和经典作品。我要说“大展”无需产生代表人物,这种只注重一两个代表人物,而忽略群体,是过时了的片面的思维方式。参加“大展”的每个人都是代表人物,那就是代表自己,每个人都代表自己,这就是“大展”的民主氛围和民主精神。而是否产生“经典”不是“大展”的目的,诗歌创作是人表现或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不是为了创造“经典”,更何况“经典”这个词,本身就违反了“大展”精神,尤其是当“经典”成为榜样、成为楷模,更是“大展”精神所排斥的。如果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那就请他看看过去年代产生的诸多所谓“经典”吧,这些“经典”最终无一不成了压迫人、统治人、奴役人的工具。如果一定要找出经典,那经典只有一个,就是“大展”本身,“大展”以其总体面貌,已经成为1980年代诗歌的经典,进入了中国当代文学史。

“大展”是继以“朦胧诗”为代表的新诗潮之后,诗歌界的又一次人的解放运动,或称之为“第二次人的解放运动”。“朦胧诗”以怀疑并反抗社会来获得人的解放;“大展派”(为了对应朦胧诗,新造的词)以正视并袒露自身来获得人的解放。“朦胧诗”高举“我不相信”的大旗向社会宣战;

“大展派”高喊“让风雅灭绝吧”(借用毕加索语)来清理自身。“朦胧诗”反极权、反蒙蔽、反愚昧,打扫环境,创造文明;“大展派”反文化、反伪饰、反矫情,清理灵魂,创造自我。“朦胧诗”说,你有刀子我有旗子,意在以革命的姿态引导社会;“大展派”说,你有刀子我有脖子,不惜以自戕的方式解剖自我。“朦胧诗”与对手在庙堂上辩论,试图取而代之;“大展派”在旷野上撒野,不合作、不承认、不搭理,逍遥江湖。“朦胧诗”试图以一种新的进步的意识形态,去代替旧的落后的意识形态,是所谓的“意识形态革命”;“大展派”拒绝别人强加的意识形态,也不谋求自己的意识形态,是所谓的“去意识形态化”。

经过这第二次解放运动,人与诗变得更为真实、纯粹、干净、日常、节制、天真、灵动、朴素、和谐、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上一篇:广丰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实施方案下一篇:年全市民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