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常规检查制度

2024-11-03

电梯的常规检查制度(精选15篇)

电梯的常规检查制度 篇1

电梯常规检查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为规范电梯常规检查的形式,落实电梯常规检查的各项措施,保证电梯正常运行。

1.2范围

规定电梯日常性检查的周期,参加检查的有关人员及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施整改措施和落实。

2、电梯常规检查制度

2.1电梯常规检查的分类

电梯常规检查分日检、月检、年检和不定期抽查四种。

2.2电梯常规检查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实施,并负责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年检,协助领导,组织单位有关部门对电梯安全情况进行抽查。电梯日常检查人员按照《电梯日常(月度)检查表》内容负责具体日检和月检工作。

2.3电梯常规检查应填写好检查表,并由检查负责人签字,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告有关人员及时处理。

2.4电梯日常检查的内容、项目参照《电梯日常(月度)检查表》和电梯产品随机文件所带的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2.5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按照“定人、定时、定措施”的原则进行处理,并就处理结果进行跟踪检查。

电梯的常规检查制度 篇2

一、电梯维修与保养

对于电梯的维修和保养, 通常是对使用中的电梯进行常规性检查, 维修、保养可能出现的故障。避免突发状况发生, 并及时修正电梯的不正常状态。电梯在使用过程中, 如果能提前制定好电梯维护的相关计划, 进行长期的、周期性的检查, 实行预防维修有利于设备维修计划的安排, 这样不仅可以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 还可以减少电梯的事故率。

二、关于电梯的日常检查与安全维修技术要点

(一) 日常检查

对电梯的日常检查, 需要注重很多细节处的安全检查。对于电梯的维修和保养, 值班维修的人一定要认真工作、对电梯的各项系统的检测一定要够量。对电梯维护安全的工作管理和维修保养的管理责任主体进行明确的认知, 对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隔几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为电梯做必要的调整、维护和添加润滑油, 减少机器磨损;每年组织一次专业技术人员对电梯设备整天进行维护工作, 包含检查、测试、修复等工作, 更换老化破损部件。

(二) 安全要点

在对电梯内的故障进行检查时, 需要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 把电梯的关键部位和容易出事故的部位划为若干的检查点, 用“听”、“看”、“摸”、“试”等方式逐项检查[1];根据电梯的使用环境、运行状况等情况认真的编制电梯的保养作业事项, 建立标准的作业时间;根据电梯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编制重要零部件更换计划;在进行故障检修时, 首先需要将电梯的检修开关置于“检修档”并且按急停开关;对电梯维修人员进行专业的培养, 要能接纳恰当的要领举行敏捷、精确的检修;对电梯的安全知识进行宣传, 让相关部门和乘坐人员提高安全意识。

当电梯停止运行, 我们不能记录电梯里边的所有信号, 这种情况下, 我们在对电梯进行维修时就要考虑安全回路的问题, 当继电器处于释放状态, 我们便可以对安全回路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如电梯长时间的处于负载运作或者堵转, 引起热继电器动作;地坑短绳开关动作, 限速器绳跳出或超长, 需要对限速器的超速动作、地坑绳轮失油的现象进行分析;也有可能是人为原因导致的急停开关被按下。

安全触板是电梯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为了防止电梯门在关闭时夹住乘客, 现今, 很多电梯使用门光电, 一边是发射器, 另一边为接收端, 当安全触板出现故障时, 将会出现电梯门关不上的现象, 这种时候就有可能是安全触板损坏或者安全触板卡住, 开关调正不当, 安全触板稍微动作就会引起开关动作, 查明原因后要及时维修。

三、电梯作业人员熟练并且多培训电梯日常检查与安全维修技术

(一) 设置完善的电梯维护保养制度

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都有责任对电梯经行常规性的维护, 并且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对电梯安全维护的管理以及维修保养的职责主体要有明确的分配, 依据电梯的使用环境等情况编排电梯的保养作业事项。并采取专人专管政策, 提高维修效率, 发现了电梯的问题时要及时排查, 对已发生过的故障应查找原因, 制定对策, 防止事故再次发生。对电梯的各项系统的问题排查要及时, 电梯的负责人员应经常进行对电梯的除尘处理, 保持电梯硬件的干净。把电梯的日常检查与安全维护制度纳入正规, 建立健全的技术档案制度, 把电梯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是确保电梯长期安全运行的基础。

(二) 提高对维护人员的专业培养

首先要确保电梯的维修人员必须具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能做到敏捷、精确的检修, 并且要根据维修人员的工作经验、专业水平等多方面建立起培训的制度, 不断的提高维保人员的作业水平, 缺乏专业技术层面的维修人员在遇到电梯维修问题时, 往往容易出现判断失当, 影响维修进程。电梯的维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对维修人员的心理素质也要有相对的训练, 具备专业的事情态度与高度的责任心, 才能及时的投入正常的工作, 不然就很难对电梯进行精确的判断, 容易把本来是小毛病问题修成大问题。维修人员在工作中应对电梯进行经常性的维护和检修工作[2], 对电梯进行准确的维修调试和保养, 在电梯发生故障时能迅速、准确的判断故障原因, 才有利于电梯性能的维护, 有效的延伸电梯的运行寿命。

(三) 电梯保养工作是常规性的工作

电梯的使用单位应该组织专门的人员负责电梯日常的巡检保养工作, 一旦发现异常, 立即暂停电梯的使用, 及时向维修人员通报维修。并且每两三个月对电梯主要的电气和安全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 并且进行必要的维护修理, 以此来保证电梯可长效的安全运行。一些电梯的使用企业不注重电梯的日常保养, 认为电梯只要能正常运行就可以不用理会, 不主动查找安全隐患, 安全意识淡薄, 马虎的维修效果也不尽如意, 没有按照国家标准更换电梯的零部件, 最终造成小患酿成大祸。

四、结论

综上所诉, 电梯的日常检查与安全技术维修事关人们的公众安全, 提高对电梯安全问题的重视, 加强电梯的安全防范意识, 完善电梯的监管系统, 加强对维修人员的培训工作, 组织专业人员定时的检查, 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及时的处理, 以预防为主, 采取防护措施降低风险, 这样才能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真正的做到对人民的生命负责, 为出行提供安全、便利的保证。

摘要:现如今, 随着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市里的住房建筑越来越高, 电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 但随后的电梯设备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对电梯的大量使用的同时也出现过不少的安全问题, 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 加强对电梯的维修保养和安全管理的是有必要性的。

关键词:电梯,日常检查,安全维修,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电梯的常规检查制度 篇3

[关键词] 系统超声检查;常规检查;畸形;妊娠晚期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72-02

现阶段,由于生活环境和遗传基因的影响,新生儿出现畸形的几率呈上升趋势,直接影响着新生儿的生活质量,针对这一现象,常规产科超声检查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胎儿系统超声开始应用与检查妊娠晚期胎儿是否畸形。对我院收治的妊娠晚期产妇胎儿诊断资料作历史性回顾,得出如下结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妊娠晚期患者348例,年龄为22岁至27岁,平均年龄为(27.16±1.53)岁,孕周为(22±4)周。患者均采用胎儿系统超声和常规产科超声进行临床检查。

1.2 一般方法

1.2.1 观察组 行系统超声检查,具体检测对象包括胎头、颜面部、颈部、脊柱、胸腔、腹部(包括胎儿及孕妇)、胎盘等。各部位检测方案大同小异,仅观察项目有所不同,以胎头为例,需要观察的项目包括:颅骨及其内部结构,其中内部检查涉及到三个不同的切面,即丘脑、侧脑室和小脑的水平切面;再以胸腔扫描为例,需要观察的项目包括肺脏形态、心脏四腔室结构关系等。总之,需要对胎儿行系统且全面的超声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满足要求。需要注意的,我们不仅需要密切关注胎儿的生长情况,还应对孕妇进行腹部扫查,尤其是需要观察其脐带出口处的生理形态,查看是否出现脐带绕颈、绕肢等症状。

1.2.2 对照组 观察组采用常规产科超声检查:行常规检查阶段,主要观察胎儿的位置、发育情况、胎盘位置,确定胎儿是否存活,对胎盘与宫颈的位置进行探查,确定胎儿的体重情况、腹围、头围等。

2 结 果

经临床诊断,本组348例患者,诊断出16例畸形胎儿,其中神经管畸形8例,先天性心脏并2例,唇腭裂3例,胎儿胸腹水3例。其中观察组诊断出13例,神经管畸形7例,先天性心脏并1例,唇腭裂2例,胎儿胸腹水3例.诊断率为81.28%。对照组神经管畸形5例,先天性心脏并0例,唇腭裂2例,胎儿胸腹水1例.诊断率为61.54%,观察组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论

现阶段,临床上新生儿畸形患者逐渐呈上升趋势,导致新生儿出现死亡症状。对妊娠期胎儿畸形状况进行检查时,传统的检查方法为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该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但是在临床应用检查过程中[1],由于其检查时间较短,确诊率也相对较低。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胎儿系统超声检查逐渐应用于检查妊娠期胎儿形态中。

3.1 系统超声检查的应用 不同于传统的超声检查,系统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损伤性小的特点[2]。进行临床检查期间,可通过对妊娠晚期的产妇性全方位检查,通过超声影像,可观察出胎儿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脑积水、唇腭裂等症状。本组348例患者,经临床病理证实,16例新生儿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症状,采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进行临床诊断时,发现13例胎儿出现畸形。由于可见,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率。

3.2 诊断时机 临床研究表明,系统超声检查受到胎位、孕周等影响较大,因此,采用系统超声进行临床检查时,为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率,可于产妇孕周为(23±1)周时行第一次超声检查,该阶段基本发育成熟,胎动活跃,可清楚地观察到胎儿在产妇中的情况。于产妇孕周为(31±1)周时行第二次超声检查,此时,胎儿的四腔、心脏等内脏结果逐渐成熟,超声影像可以清楚地观察胎儿的心脏情况,提高诊断率。

3.3 临床应用的局限性 虽然超声检查可以提高妊娠晚期胎儿畸形的诊断率,但是这一技术并未在各地区得到广泛的應用,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①超声检查受孕周影响较大,随着婴儿成熟,胎位不正、胎儿增大等情况,均会影响诊断的准确率[3]。②由于仪器的费用较高,而进行临床诊断的费用较低,导致很多医院无法购进精密仪器。③系统超声检查对医生检查的技术具有非常的高的要求,随着师资队伍的年轻化,很多医生不具备操作系统超声检查的技术,限制了其在临床检查中的应用[4]。

综上所述,系统超声检查能够提高对妊娠晚期胎儿畸形的诊断率,此外,应严格把握诊断时间,降低孕周等因素对的诊断结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燕妮.孕中期血清学唐氏综合征筛查联合胎儿系统超声诊断胎儿畸形[J].中国妇幼保健,2012(11):425-428.

[2] 苏虹,陈明,任慧斌,等.胎儿泌尿系统异常产前超声特征与妊娠结局[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4):778-785.

[3] 卢洪涛,韩颖,胡艳萍,等.九步骤顺序扫查法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创新医学,2012(27):67-69.

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篇4

一检查内容及数量要求

1、计划、总结

学期初每人撰写教学工作计划、培优转差计划,学期末每人写

出教学工作总结、培优转差总结。备课组长写备课组计划及总结。

2、备课

要有全册知识树及单元备课与知识树,单元备课只计入年度考核,不计入备课个数。不许粘贴试卷代替讲评课和复习课教案。

语文每周5个,包括教材内容备课、作文备课、阅读备课,作文备课与课文备课写在同一备课本上(周记不写教案),阅读备课单独设备课本,每周1个教案。

数学每周4个,英语每周3个。品德、科学、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每周2个。

每位教师每周上交一张钢笔书法练习。

3、作业

语文一、二年级每周2次;三至六年级作文、周记间周一次,作业每课一次。三至六年级设大阅读课读书笔记,每周至少记录1页。数学每周4次。英语每周1次。品德、科学每课1次。

4、批改记录

数量与作业次数相同,时间一致。

5、听课

每周2节,听课记录每周2个。

6、业务学习

每周2页。

7、导学案

导学案随教学进度全批全改。

8、检测、记分册与试卷分析

每个单元都进行过关检测,期中、期末进行质量检测,成绩计入记分册。单元、期中、期末检测后及时写出试卷分析。

二检查方法及要求

学校坚持“周查月结”制度,每月(四周)将检查结果及时公示,每月检查结果记入考核。

1、计划、总结按要求交到级部检查,检查结果及时反馈。

2、备课每周交到级部进行检查。级部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

3、作业、批改记录、听课、业务学习、记分册、单元试卷分析每4周集中检查一次。级部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

4、导学案、单元测试及时交级部检查并存放。

5、期中、期末试卷分析按要求交级部检查,检查结果及时公示。

6、备课、作业质量期末由考核小组评议打分。

三常规资料的存放

1、计划、总结、试卷分析由学校集中存放(单元测试分析期末交到级部)。

2、其余各种资料由教师本人存放,不得丢失,至少要保存三年。

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制度 篇5

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制度

1、教学工作检查内容是:教学过程(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总结),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教学效果、教学常规等。其中上课情况是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

2、教学工作检查实行教导处定期常规检查与领导,教导处不定期抽查及教师互查相结合的原则。

3、每学期开学初,教导处要认真检查学科教学计划的指定,主管业务校长要把好第一关。

4、期中、期末全面检查备课情况、教研活动、教师听课笔记,学生作业等各一次,出教导处组织实施,检查情况认真作好记录,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5、每学期期中或期末(也可放在平时)出学校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长、教导主任抽查一次。

6、每学期教导处要利用或丛时间,至少总查一次,在此基础上,每学科举办一次评选优秀教案和作业活动,对有创新性的优秀教案和作业及时进行表扬、展示。

7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可组织力量对某个学科的教学工作进行专项或全面检查。

8上课情况的检查主要依赖于深如课堂听课,为加强对所以行课情况的检查,必须建立听课制度,负责教学的业务校长和教导主任每周至少听2节课(全学期不少于30节),教师一学期互相听课不少于15节。听课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课后要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以便改进教学。教导处每学期检查俩次听课笔记,校长每学期检查俩次行政领导干部的听课笔记,且听课30节以上。

9教学效果检查,主要以期中、期末考核为主。每个教师在期中、期末考核后都要填写教导处下发的质量的分析表、作业成绩统计、试题分析,汇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导处要及时统计好全校各年级的成绩,在期中考试后两周或开学初向全体教师作分析,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学校领导要仔细阅看教师的教学情况分析表,了解情况、指导教学。

10、教学常规检查,主要由教导处负责,要加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督促,及时记载教学常规检查情况,并定期总结,改进不足。每学期由学校组织2次全校性检查。

学校学期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篇6

为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全体教师教学工作步入秩序化、规范化轨道,蒙古族学校特制定学期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主要包括:

一、授课检查制度:

分管领导及教导处随时按授课制度对每位教师授课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记录。

二、教案检查制度:

1、对教师的备课除教学常规规定的条款以外,还应强调每位教师须先备课后上课,不准无教案上课。教案应是课时教案,课时教案应做到目标明确,过程清楚,设计合理,程序完整。每学期开学前应备好两周内容的课,写出两周教案。

2、学校教导处对教师备课情况每月抽查1次,主要检查教案书写的规范情况(目标、重点、难点、作业安排、教学反思、书写规范等)、篇目数量,并将检查主要情况记载在册,同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有关教师。

三、作业检查制度:

1.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要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作业布置要求布置。

2.教导处每月抽查1次学生作业情况。主要检查作业的次数,作业设计、批改的情况和学生的书写情况。

四、听课的检查制度:

1.按学校听课制度要求各教研组要积极开展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探索课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研活动,以促进教师听课任务的完成。

2.每学期结束前所有教学人员将听课记录交教导处接受检查,主要检查听课任务的完成情况(听课节数与评议意见)。

五、关于教师专业成长手册的检查制度:

教师要认真、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每人按教师专业成长手册要求认真及时填写,书写必须规范,教导处每月抽查一次。

电梯日常检查与安全维修技术要点 篇7

对电梯的日常检查,需要注重很多细节处的安全检查,细节安全检查不需要关闭电梯的电源而对电路进行分析,而是需要通过观察、听声音等直观的方式进行检查。首先,电梯维护人员进入电梯箱中,对电梯的开关进行检查。当电梯处于正常状态下,按下开关,并随意按下楼层数字,观察电梯箱中的数字显示,检查楼层上升或下降指示是否正确,然后再观察电梯外对应的楼层按键指示是否正确等。其次,通过听声音来对电梯进行安全检查,主要通过电梯门开关的声音、电梯上下时箱内声音有无异常等,来判断电梯的状态。对电梯的上升或下降的速度进行检查时,要进入电梯机房中,检查电梯拽引机的速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并检查限速器装置的设置值与实际运行是否一致。

2 电梯箱内故障排查

对电梯箱内的故障进行检查时,需要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在打开厅门时,需要对电梯箱的位置进行观察,看其位置是否摆正,如果倾斜,需要对电梯倾斜角进行调整。在进入轿顶进行故障检修时,首先需要将电梯的检修开关置于“检修档”并按急停开关,在稳定后,打开轿顶灯,最后关上厅门。在轿顶处进行检修时,需要将电梯中的照明开关复位,打开厅门。在检修电梯轿顶时,如果出现危险情况,需要紧急切断开关电源。在切断电源检修时,在电梯外需要挂上“电梯检修,禁止合闸”的警示牌,如果工作人员需要在带电情况下工作,要避免触电风险。

3 电梯安全维修技术要点

3.1 安全回路与门锁回路

在电梯进行安全维修中,需要保证电梯中的每一个部门都在安全状态下。安全回路的维修技术中涉及很多开关,主要分为机房、井道、轿内、轿顶的开关。在机房中的开关有控制屏紧急停开关、相序继电器、热继电器、限速继电等,在井道中的开关有下极限开关地坑、上极限开关、缓冲器开关等,在轿内的开关主要有操纵箱紧急开关。当电梯处于停止状态时,电梯中所有信号都不能记录,基于这样的现象,维修工人需要考虑安全回路问题,需要对电梯机房中继电器的状态进行分析,如果继电器的状态为释放状态,那么就可以初步对安全回路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

(1)超载问题。当电梯长时间处于超载运行状态时,将会引发热继电器反应。电梯超载对电梯的正常运行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限制电梯的超载。

(2)电源相序出错。在电梯的安全回路中,如果电源相序出现问题,将会导致相序继电器发生动作。为了避免这一问题,需要在安全回路设计初期,对电源的相序设计进行仔细检查。

(3)限速器超速运动。在安全回路中若发现安全钳发生动作,需要对限速器的超速动作、地坑绳轮失油的现象进行分析。

(4)安全回路出现故障。这也有可能是人为原因导致的急停开关被按下。

(5)门锁回路的设计是为了保证全部电梯门都关上之后,电梯才按照指令运行,因此在电梯的所有门系统中都安装有电气联锁开关。对门锁故障进行检查时,全部门都处于关闭状态,对门锁回路中的继电器状态进行检查时,若继电器处于释放状态,则门锁回路为断开。

3.2 安全触板故障检修

安全触板是电梯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主要的作用就是保证乘梯人的安全。当电梯门快要合上的时候,当有人触碰到安全触板,电梯门就会向开门方向移动,可以有效避免人被电梯门所夹住。目前,很多电梯中都安装了门光电,门光电的一端为发射端,另一端为接受端。当安全触板出现故障时,将会出现电梯门关不上的现象,电梯门一直处于打开状态,也就是说安全触板一直处于敏感状态,可能的原因是安全触板损坏,或者安全触板卡住。

3.3 直流门机系统故障检修

故障1:电梯开门速度与电梯运行速度相比,没有减速环节,速度不发生变化,且电梯门有撞击的声音。原因分析:第一,电梯门开门时不能达到开门减速的限位,使电梯开门速度不发生变化;第二,电梯开门减速档损坏,电路不能连通;第三,开门电路中的电阻烧坏,或者电阻丝接触不良。

故障2:电梯关门速度与电梯运行速度相比,没有减速环节,速度不发生变化,且电梯门有撞击的声音。原因分析:第一,电梯门关门时不能达到关门减速的限位,使电梯关门速度不发生变化;第二,电梯关门减速档损坏,电路不能连通;第三,关门电路中的电阻烧坏,或者电阻丝接触不良。

故障3:电梯开门、关门速度慢。原因为电梯的减速档位已损坏,或者一直接通,使电梯开关门反应不灵敏。

3.4 井道上下终端限位

电梯的井道上下终端限位的作用是,当电梯向上运行到最高点时,高出平层的5~8cm时,井道终端限位将发挥作用,此时电梯中的快车和慢车将不能在运动,井道能对电梯的运行高度进行控制。当出现电梯快车和慢车能向下运动的情况,原因可能是井道上终端限位开关已损坏,或处于断开状态。当出现相反情况时,有可能是井道下终端限位开关已损坏,或处于断开状态。

摘要:电梯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其在住宅、公共场所等都有应用,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人们的生活中总会出现电梯故障问题,轻则公共设施遭到损坏,严重时甚至对人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由此可见,电梯的日常故障检测及安全维修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基于此,本文将对电梯的日常检查与安全维修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技术优化措施。

关键词:电梯,日常检查,安全维修,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1]陶思憬.电梯安全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2]徐浩菁.电梯安装及维修保养成本控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孕前应做哪些常规检查  篇8

应当说,夫妻孕前都应做相关检查。不过,相对于准爸爸面而言,准妈妈孕前的健康状况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检查项目也更多。准妈妈孕前检查主要包括:

血常规目的是早发现是否有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母亲贫血,不仅会出现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而且还会导致孩子易感染、抵抗力下降、生长发育落后等。

尿常规有助于肾脏疾患早期的诊断。十个月的孕期对于母亲的肾脏系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身体的代谢增加,会使肾脏的负担加重。如果肾脏存在疾患,后果会非常严重。

粪常规了解是否有消化系统疾病、寄生虫感染等。例如弓形虫感染,如果不及早发现,会造成流产、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

肝功能(两对半) 检查是否有肝炎、肝脏损伤等。如果母亲是病毒性肝炎患者,没有及时发现,怀孕后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造成早产甚至新生儿死亡。肝炎病毒还可垂直传播给孩子。

TORCH检查是指一组病原微生物(即弓形虫、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的英文缩写。这组病原体常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围产期感染,导致流产、死胎、早产、先天畸形和智力障碍等各种异常结果,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内分泌功能检查有助发现月经不调等卵巢疾病。例如患卵巢肿瘤的女性,即使肿瘤为良性,怀孕后常常也会因为子宫的增大,影响了对肿瘤的观察,甚至导致流产、早产等危险。

白带常规检查是否有滴虫、霉菌、细菌的感染。如果患有性传播疾病,最好是先彻底治疗,然后再怀孕。否则会引起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等危险。

此外,有遗传病家族史、曾分娩过先天性疾病婴儿,以及35岁以上的孕妇,应听从医生建议,或做染色体检测、羊膜穿刺术或者绒毛取样术等,以便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chenying1114@126.com

小学生常规检查考核制度 篇9

一、晨会常规:5分

1、坚持每天一歌。

2、上好晨会课,不挪作它用。

3、加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训练。

考核方法:

1、看形式。

2、平常巡查。说明:酌情扣分。

二、礼貌礼仪:

1、班内学生能讲普通话,用礼貌用语,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关心他人,上下楼梯靠右行,有秩序,有纪律。校园内玩耍。

考核方法:平时巡查。说明:每例扣

三、两操:

1、整队快静齐,队伍进出整齐有序(班主任随队伍进出)做操态度端正,动作正确。考核方法:平时检查。说明:每例扣

四、早读:有组织、有秩序,有纪律。考核方法:平时巡查抽查想结合。说明:每例扣

五、课间午间:

1、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乱扔纸屑。

4、不打人骂人,考核方法:平时巡查。说明:每例扣5分

乐于助人。分

10分

做正当游戏。升国旗严肃认真,4、放学后及时离开学校,不在1分。1分。

2、不吃游食。

5、1行好队礼。

3、。

2、1分。

3、不随地吐痰不2、10 5分

不去校门外小摊上购物。

分。

六、集会:3分

集会站做整齐有秩序(班主任到场)。

考核方法:由集会负责人考评。说明:酌情扣分。

七、教室卫生:10分

1、课桌排放整齐。

2、清洁工具,教具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

3、考核方法:平时检查与抽查相结合。说明:酌情扣分。

八、清洁区卫生:

1、无纸屑果壳,10考核方法:红领巾值日岗检查。说明:每例扣半分。总分

九、体活:

1、体育活动不挪用他用。考核方法:平时检查与抽查相结合。说明:每例扣一分。

十、班队会:

1、班会主题活动要有益于学生心理发展,又要针对班级一些倾

4、窗明地静,墙壁窗无积灰、垃圾桶保持清10分杂草,5分

5分

无肮脏死角。

2、体育活动班主任到场。

3、每次活动要按计划进行。

2、垃圾桶及时清理,32、队活动过5分。4

教室走廊内不见纸屑。洁。

砖块,水池经常保持洁净。考核方法:平时检查与抽查相结合。说明:酌情扣分。总分分。

四、佩带红领巾。少先队员天天佩戴红领巾,队干部佩戴队员标志。、班内学生无故不参加体育活动。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班会中共同探讨,予以解决。程完整,活动有主题,内容丰富多彩。

每学期有一次班队会汇报课。

考核方法:

1、查班队会计划。

2、通过听课了解情况。3通过抽查或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情况。说明:不到岗或挪用每次扣1分。无汇报课学期结束总分扣4分。

十一、个人卫生:5分

1、仪表整洁大方,带好手帕,勤剪指甲,勤换内衣。天刷牙。

3、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考核方法:平时检查与抽查相结合。说明:酌情扣分。

十二、午间在班检查:安排学生午间学习和休息。考核方法:值班教师检查。说明:老师不在场一次扣

十三、专用角:10分学习园地每月更换一次。考核方法:定期检查。说明:根据检查结果换算。

200910分

年92、坚持天 1分。2日

峰口镇二中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篇10

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避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教学检查领导小组:

组 长:白江红

副组长:李克雄

成 员:唐少华 廖才新 袁俊刚 学科教研组长

二、检查内容:

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辅导、学生学业评价以及教师业务学习、参加进修和教研活动等情况。

三、检查形式:

主要采用例查(按计划有组织)、抽查(随机)、月查(不定期)、集中查(全面)和个别查(单项)等形式。

四、检查方法:

查、听、问、考相结合。查,主要看相关的文字材料(备课、作业、发展工程手册等);听,主要听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及随堂课;问,主要是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了解相应情况;考,实行月考,检测学生学业状况。

五、检查要求:

1、月查。每月不定期的业务工作检查至少一次,由教导处组织实施。

2、重点查。每次检查都要确定重点检查对象,要加强对薄弱学科或业务工作懒散的教师的指导与促进;要激励骨干教师发挥示范作用。

3、跟踪查。对在月查中暴露的问题,要跟踪督查,限期整改,注重检查指导的实效性。

五、做好总结:

所有检查都必须作好记载,召集教学检查领导小组会,汇总一月以来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研究形成整改措施。

峰口镇二中听课评课制度

推进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是关键,管理制度是保证。上课、听课、评课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为了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及时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探讨、研究及反思,特制定峰口镇二中听课评课制度。

一、听课要求

(一)听课节数

1、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2、教研组长每月不少于4节,全期听完该教研组所有教师的课。

3、学科教师每月不少于3节,新入职的教师(教龄不满一年)另外听2节指导教师的课。

(二)听课形式

1、检查性听课:校级领导,中层管理人员为了解教学情况进行的听课;

2、教学研究课:教师间为了相互交流、学习、探讨、研究所进行的听课;

3、教学观摩性听课:教师为了学习、反思、观摩所进行的听课;

4、指导性听课:对新进教师和年轻教师进行的听课。

(三)听课要求

1、听课前,原则上应该先自行调整好自己的课程,如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教导处协调,千万不能因教师的听课影响学生的学习。

2、教研组以上的集体听课,教研组长及所在班的班主任应协助做好听课工作,如:时间、地点的安排、电教设备、学生的准备等。

3、听课时,教师要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不讲话,不走动,关闭通讯工具。如无特殊情况,中途不离场,以示对执教者的尊重。

4、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并及时交流、探讨。参加工作5年以内的教师要做好详细记录,参加工作5年以上的教师可做简要记录。所有听课者都应写听课简评。

5、学期末将听课笔记交到教导处,由教导处按课表核实听课记录是否属实,汇总并公布听课情况,并纳入年终考核。教导处要求教师听课的,若教师未到场听课,按旷课一节处理;若听课节数不够,按奖惩制度酌情扣分。

二、评课要求

1、教师要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态度参加评课,好的方面应充分肯定,供大家学习;不足之处也要实事求是地提出来,以利改进和提高。评课既不能一团和气,也不能吹毛求痴。

2、作好评课记录。评课要以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作指导,从执教者对课标的学习与理解,对教材的钻研与把握,对学生的关注与了解,对教法的选择与应用,对学法的指导与训练等方面对课堂教学作较全面的评价,且能抓住重点,说在点子上。

3、评课前,执教者先谈自己教学设计思路、授课后的体会,然后由评课者对课堂情况做深入讨论分析。评完课后,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应对执教者教学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指导。

电梯的常规检查制度 篇1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死亡的重要原因。常规心电图(ECG)检查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诊断心肌梗死的器械检查,也是AMI的主要诊断依据之一。ECG被认为是最简单、

方便、可信的AMI早期诊断手段,但临床约有一半的AMI病人在发病的早期无明显AMI样ECG改变[1]。这给临床早期诊断AMI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为保证医疗安全,基层医院适时开展敏感特异的早期AMI生化诊断指标心肌肌钙蛋白(troponin)亚单位I(cTnI)检测势在必行,以便为临床AMI的早期诊断及溶栓治疗的监测提供更有价值的诊断手段。回顾本院过去一年的临床资料,将ECG检查与cTnI检测进行比较,以对ECG检查在AMI的诊断功能上进行临床分析。

临床分析表明:虽然ECG检查在AMI肯定性诊断中作用出色,并可能准确定位,对应的血清cTnI检测阳性,但个别病例血清cTnI弱阳性对应的ECG检查并未捕捉到有临床意义的病理性Q波,ECG动态观察也未能发现,说明ECG检查对非Q波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可能失去意义。

而AMI发作后,血清cTnI检测对Q波及非Q波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相似,但Q波心肌梗死血清cTnI水平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非Q波心肌梗死。cTnI具有绝对、极高的心肌组织特异性[2],到目前为止,除心肌损伤外的任何其他疾患均未发现有血清cTnI的升高,血清cTnI水平的升高与两维超声心动图壁活动异常相一致,提示测定血清cTnI的信息可与超声心动图相媲美。正常情况下cTnI循环水平很低,几乎难以检测,但在AMI发病后迅速升高,在AMI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血中出现微量cTnI即可提示心肌损伤。需要注意的是,cTnI不是AMI发病后血中上升最快的生化指标,也应适时动态测定,以防漏检。血清cTnI水平的变化还可作为诊断AMI患者冠脉再通及对AMI患者早期溶栓治

疗进行评价的一项可信指标。

参考文献

[1]戴光强,吴琳.临床医学?临床检验与输血分册[MJ].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91-393.

电梯的常规检查制度 篇12

8月15日, 山西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刘杰深入太原市北美新天地商城、美特好超市等地对电梯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省政府副秘书长盛佃清, 省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常高才, 副局长张岐云, 太原市副市长魏民以及省安监局、消防总队等单位负责人陪同检查。

刘杰副省长先后查看了电梯出入口护栏、设备安全装置、警示标志和应急停止等情况, 查阅了商场电梯日常巡检、维保、应急预案和演练等记录, 抽查了商场服务人员对电梯安全使用常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刘杰副省长强调, 管理部门一定要深刻汲取近期部分省市事故教训, 坚持问题导向, 开展无空白、无盲区、无死角的安全大检查, 举一反三抓好安全工作;发现安全隐患要立即整改, 相关部门抓好跟踪落实, 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避免事故和人员伤亡。企业要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和“法律账”, 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主动作为, 避免发生事故, 把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问题抓紧抓好,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电梯的常规检查制度 篇13

1、为保证各项教学常规要求的落实,每月学校至少组织两次全面的常规工作检查。

2、检查工作由教导处具体负责,检查内容包括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业务学习、听评课、单元检测、教师教研资料等。

3、教导处牵头,教研组长具体细查,业务校长、教导主任全过程亲自参与检查,切实掌握教学工作的全面情况;校长做好抽查工作,并听取每次检查后的全面汇报,从宏观上把握整体情况。

4、检查过程要做到“三有”。

①有记录:除记录数量、格式外,重点记录优缺点,要有具体的典型例证。

②有评价:每次检查都要有检查成绩,要有形成性评价材料。作为期末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

③有总结:每次检查结束后,要进行整体情况总结分析,形成书面材料。

5、教导处要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各科教师要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教导处要对教师的整改情况及时进行检查指导。

6、常规业务检查考核包括三部分:

(1)教师备课、学生作业平时检查,(10分)依据平时每月的检查结果,按教研组分三类计分,一类记10分,二类记8分;三类:6分。

(2)办事处展评成绩,按名次计分。(占5分);

(3)教师各种笔记、科研资料、教师基本功及临时性的资料。(占2分)依据平时每月的检查结果分两类计分,一类记2分,二类记1分。

常规检查,平时按百分检查,最后按折分计入考核。

浅议提高血常规检查质量的途径 篇14

1 避免外界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1.1 饮食与空腹持续时间

被检查者在抽血前1~2天不应吃含脂肪高的食物, 也不应饮酒。因为高脂饮食可使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成倍增高。饮酒会使血脂、尿酸等检查结果升高。另外受检者最好在进餐12小时之后、16小时之内这段时间里采血化验。否则将影响化验检查结果。

1.2 药物影响

药物对生化检验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因此, 如有可能, 受检者在化验前的1-2天应停服一切药物。如果因治疗需要必须服药, 则在分析化验结果时应考虑药物的影响。

药物在体内不仅可以干扰检验测定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还可以改变某些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如维生素C可以使AST、胆红质 (Bil) 、Cr、尿酸 (UA) 等检测结果偏高;使乳酸脱氢酶 (LDH) 、甘油三脂 (TC) 等测定结果偏低。再如口服避孕药或雌激素类药可使甘油三脂升高等。特别是进行酶学检查、激素测定等, 应以停药后进行为佳。药物影响易忽视, 个人应注意主动配合医生, 这样有助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1.3 运动的影响

运动锻炼和剧烈的体力活动影响许多项目的检验结果。如常用的丙氨酸氨基转肽酶 (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肌酸激酶 (CK) , 在体力活动增加后就会升高, 可达一倍以上, 甚至休息一小时后仍可偏高30%。慢跑后血中肌酐 (Cr) 可增高45%, 血尿素氮 (BUN) 可增高31%。因此要求在体检前2天起要保持常态活动量, 不要在剧烈活动后采血样。

2 提高标本采集质量

2.1 做好采血标本的准备工作:

a.应认真查对医嘱, 核对检验申请单及申请项目。检验申请单字迹清楚, 目的明确, 医生签全名。护士对申请单有疑问时, 应及时核准, 核实后方可执行。

b.采集血标本前应明确检验项目、检验目的、采集标本量及注意事项。应向病人解释清楚, 如需要抽空腹血, 应提前告知病人进食, 如测血脂、血糖, 应避免高脂饮食、24小时内素食、12小时空腹等。

c.根据检验项目准备好物品。选择适当试管, 在试管外面注明病人的科别、姓名、床号、住院号、送检日期, 防止发生错误, 便于抽血时再次核对。

d.操作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解除病人心理上的忧虑与恐惧, 以取得病人合作。做好自身准备, 如衣帽整齐、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等。

2.2 其次要注意血标本采集方法:

a.核对病人并向其再次解释抽血目的和配合方法。根据病人自身情况需采血标本项目, 选择采血部位、采血姿势。如重病人有1~2条静脉通道, 应首先考虑在静脉装置的对侧肢体采血, 减少血样受静脉输液稀释的影响。如严重烧伤患者、极度肥胖病人及婴幼儿采血困难者可选颈外静脉。正常人自立位时血浆总量比侧卧位减少12%, 血液中直径大于4nm的成份不能通过血管壁, 使其血浆含量升高5%~15%。常见指标检测, 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总钙、碱性磷酸酶、甲状腺素、甘油三酯、胆固醇等。

b.血应选好血管, 先消毒皮肤待干后再扎止血带。采血时避免针头在静脉中探来探去, 造成局部血肿和血样溶血。现临床所用真空采血器负压相对较大, 当针头进入静脉见回血后, 再将采血器另一端45°刺入试管帽, 使血液顺血管壁流入管底, 抗凝标本摇匀动作适度, 可减少标本溶血及测定结果。

c.若需同时抽取不同类别的血标本, 应先注入血培养, 再注入抗凝管, 最后注入于试管。动作应迅速准确。血培养瓶应常规消毒瓶盖, 更换针头将抽出的血液注入瓶内, 轻轻摇匀, 一般采血量为5ml。如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 为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 采血量可增至10~15ml。当用全血标本时, 需严格控制采血量, 勿将泡沫注入, 对加抗凝剂的标本尤为重要。

d.血标本采集后, 将血标本管上的代码贴在试管申请单上, 一同及时送检。避免标本放置过久。如血标本未及时分离血清, K+将渗出红细胞致高钾。血标本放置过久导致血清氯测定值降低、血清钠测定值下降、血糖下降。

3 提高分析中的质量

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时, 最好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原装配套试剂, 如果条件不允许, 也要选择和溶血素配套的稀释液。其中溶血素的选择很关键, 它直接影响到血细胞的检验质量。溶血素的质量不好, 可以造成溶血不完全, 使未溶解的红细胞计数到白细胞中, 造成白细胞数假性增高, 血红蛋白测定偏低。另外, 也可能会使白细胞明显变形, 使白细胞直方图异常, 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不准确, 甚至不能进行分类计数。

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除了测定仪器的定期保养外, 还要定期进行仪器的校准。仪器校准前应彻底清洗管道, 去除管道中的残留血液、吸附的蛋白和纤维等, 然后测定试剂空白, 本底要符合要求。检查标准物是否在有效期内, 外观有无变化。标准物从冰箱取出后, 要平衡至室温, 轻轻混匀。

标本自身的因素也会对血细胞检验的结果造成影响, 其中血小板计数最容易受干扰。由于血小板计数的阈值是2~24f L, 3~20f L为准确计数阈值, 20~24f L为血小板计数的漂浮阈值。当小红细胞体积<24f L时, 计入血小板, 使血小板假性增高;巨大血小板和血小板聚集, 计入红细胞, 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减低。有核红细胞增多会使白细胞计数假性增高。而淋巴细胞分群中也可能存在体积稍小的嗜碱性粒细胞, 使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假性增多等。

4 提高分析后的质量

中华医学检验学会提出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凡出现以下情况均应进行显微镜复查:a.血细胞计数结果明显异常:细胞<3.0×109/L或>20.0×109/L, 血红蛋白<30g/L, 血小板<50×109/L。b.血细胞直方图异常: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任何一个直方图的峰值出现偏移。c.仪器出现警示信号。

对检验结果要注意分析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如红细胞直方图峰值左移时应观察血标本, 检查是否红细胞体积偏小, 结合MCH观察是否有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当峰值右移时应观察血涂片, 检查是否红细胞体积偏大, 结合MCH观察是否有血红蛋白含量增多;血小板直方图出现尾部曲线上升的形态时, 注意观察是否小红细胞增多, 这些体积小于20fl的小红细胞可能进入血小板的计数范围之中, 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

摘要:提高血常规检查要从避免外界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提高标本采集质量, 提高分析中的质量, 提高分析后的质量这几方面入手。

电梯的常规检查制度 篇1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诊疗的妊娠期贫血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 并将其设为研究组, 年龄22~37岁, 平均年龄 (28.46±5.12) 岁, 其中孕早期34例, 孕中期42例, 孕晚期48例;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孕妇设为对照组, 年龄21~38岁, 平均年龄 (29.14±5.64) 岁;两组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两组受检者均于次日凌晨7点抽取空腹血3 m L作为样本, 且予以血常规检查的专用管储存, 待采血完毕后将抗凝剂与血样本混合, 并予以由日本Sysmex生产的XS800i进行检验, 严格遵循检验相关标准检查血样本。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研究组不同孕期 (孕早、中、晚期) 孕妇贫血 (小细胞性贫血与大细胞性贫血) 情况;血红蛋白 (Hb) <100 g/L评定为贫血。小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82.60 fl, Hb<100 g/L;大细胞性贫血:MCV>99.10 fl, Hb<100 g/L[2]。比较健康孕妇与不同贫血类型孕妇血液相关指标水平, 主要包括:红细胞 (RBC) 、Hb、MCV、血红蛋白含量 (MCH) 、血细胞分布宽度 (RDW) 、血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 (n) 、百分数 (%) 表示, 采用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不同孕期贫血情况

孕晚期患者以大细胞性贫血居多, 早、中期则以小细胞性贫血居多, 提示随孕期不断进展, 患者贫血几率则越大。见表1。

2.2 三组血液指标检验结果对比

研究A组RDW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Hb、MCV、MCHC、MCH均比对照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B组MCH、RDW、MCV比对照组高, 且RBC、Hb比对照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贫血属妊娠期妇女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症, 该病通常易导致妇女身体机能逐渐降低等症状, 很大程度上加大手术风险。此外, 由于孕期贫血, 对胎儿营养吸收产生一定影响, 从而致使胎儿早产的发生。本研究结果发现, 孕晚期患者以大细胞性贫血居多, 早、中期则以小细胞性贫血居多, 提示随孕期不断进展, 患者贫血几率则越大。此外, 研究A组RDW比对照组高, 且Hb、MCV、MCHC、MCH均比对照组低。分析原因可能为:因妊娠期妇女需为胎儿供给Fe元素, 但其自身同样需Fe元素, 二者Fe含量的需求均依赖于孕妇[3]。早期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 导致孕妇食欲下降, 严重减少Fe元素纳入;而孕中期胎儿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故加大对Fe元素需求, 孕妇饮食摄取Fe元素难以满足胎儿及其自身的需求[4]。血红蛋白合成主要原料为Fe, 妊娠期间孕妇与胎儿血液均源自孕妇血液供给, 血红蛋白的合成来自孕妇体内。一旦孕妇缺铁, 即血红蛋白合成量下降, 而Fe元素缺少对红细胞增殖与分裂影响较小, 故红细胞仅体现于血红蛋白下降, 从而形成大量的小细胞性贫血。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孕晚期患者以大细胞性贫血居多, 且研究B组MCH、RDW、MCV比对照组高, 且RBC、Hb比对照组低, 这与李艳丰[5]等人文献研究结果类似。分析原因可能与孕妇缺乏维生素B与叶酸密切相关。孕妇体内叶酸主要是来源于孕妇饮食, 妊娠期孕妇对叶酸需求量大, 但妊娠期孕妇胃酸分泌减少, 导致其胃肠蠕动减弱, 从而影响叶酸摄入量, 红细胞DNA的合成随之减少, 导致红细胞内增殖与有丝分裂延长, 从而形成巨幼红细胞, 引发贫血症状。

综上所述, 孕妇孕晚期主要大细胞性贫血, 孕早期及孕中期主要小细胞性贫血, 定期对孕妇开展血液常规检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和明, 谢世营, 林楚楚, 等.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 13 (24) :2075-2077.

[2]赵霞, 李洁.妊娠中期妇女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妊娠中、晚期贫血相关性研究枣[J].中国药业, 2014, 23 (07) :79-80.

[3]张雪琳.MCV/RDW贫血分类法在妊娠期贫血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 (13) :1763-1764.

[4]戴春华, 刘瑞英, 袁亚梅.妊娠期贫血380例的血红蛋白测定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15, 31 (10) :115-116.

上一篇:在情人节传递爱情的祝福语下一篇:又到中秋夜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