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测试(共12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测试 篇1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
质量分析
2017—2018年春季学期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考查了基础知识的同时还注重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难易适当,题型灵活,知识覆盖面广。
一、学生情况
我班共有53人参加考试,总分3600.50分,平均分67.93分,及格人数39人,及格率73.58,,优良率30.19,四率总和306.36,居全镇全级第三名。85—99分9人,60—85分30人,优秀率94.33。
二、主要问题分析 1.基础不扎实
部分学生对本学期学习的拼音生字生词,对练习中要求熟记和背诵的内容,还不能完全掌握,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内容,出现了会背但写错字甚至不会写的现象。2.知识不灵活
本次考试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其实都是书本中的知识,也都是平时要求背诵、默写的,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是课外知识,但都比较好理解,但是通过学生做的题来看,并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这给我们教学敲了警钟:在今后教学中,多培养学生的审题、细心思考,综合应用能力。3.阅读不浓厚
试卷中,阅读部分分为两部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通过学生作答来看,课内阅读部分还相当可以,但课外阅读这部分,学生完成的情况不尽人意、不容乐观。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老师有依赖性,同时也肯定了老师在平时的教学环节中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懂或者理解课文内容,导致学生在脱离老师独自完成阅读练习时,没有了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当然也存在学生自身的一些问题,比如:学生日常读书量少,缺乏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与概括能力,缺乏分析与理解的能力。
4.审题不细心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基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试卷,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同学存在审题不认真的现象,如:不细心读题的要求,看到问题大致差不多,就答题,写出来的词语不符合题意。其次,粗略地读题,在是非中下笔盲目地答题,所以有些答案在学生答出来后看着都可笑。这也证明了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答题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这一力度有待于加强。
5.习作不理想
三年级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为什么这么说?三年级不比一二年级,只要能用两三句话把大概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三年级的习作不但要做到简单的有序习作,还要对人物或者景点加以描述,表达,把握整个事件的过程,层次,一下子就提升了很多,所以大部分学生的思维一下会拉开很大的差距,导致不会写,不知道写什么,从何下手等的问题就来了。通过试卷也可以看出,学生得分不理想,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习作指导和积累文字、优美语段等,丰富自己,才能写出好文章。
三、改进措施
(一)教师
1.严格执行《课标》要求,正确把握教材的目标、重难点,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2.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识字和积累。3.加强学生的审题培养。4.注重作文教学,提高习作能力。
5.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6.精心出题训练,有的放矢。
7.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内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
(二)学生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加强作业的辅导。
3.抓两头,补中间,缩短差距。4.课堂还给学生,少讲解多读多悟。5.作文教学注重方法指导。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完美的艺术,只有灿烂的艺术。我相信,当今教育怀揣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方向,只要我们把握好课标,我们的学生就学有所获。
分析人:项志伟 2018年7月13日
三年级下册语文测试 篇2
1.能写清楚活动的过程, 学习为作文加题目。
2.学习抓住活动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写好活动的方法。
3.在动笔习作和评价交流的过程中, 感受习作的乐趣, 树立习作的信心。
教学重点:
观察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用比较通顺的语言书面表达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展活动, 点拨方法
1.孩子们, 这节课, 我们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木﹒——头——人。
2.交待游戏要求:每个同学的头、手、脚摆有趣的造型;保持1分钟。
3.师生拍手唱儿歌, 生摆造型。
4.教师引导:教室里静悄悄的, 听, 有没有声音;看, 周围的同学都做了些什么动作。……才过1分钟, 你的手、脚怎么样, 心里是怎么想的?……时间马上到了, 5、4、3、2、1时间到!
5.“面”的指导。
(1) 在这60秒里, 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同学们的表现。 (2) 在活动中你听到了什么?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板书:听想)
6.“点”的指导。
刚才呀, 各种各样的木头人出现在了我们的教室里, 不过, 老师发现有一个木头人很特别——请生摆造型。
(1)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木头人摆的是什么姿势? (2) 再从头、脚、身子等引导观察。抓住了木头人的动作。 (板书:动作) 。 (3) 请同学们给木头人的面部来个特写。观察的是木头人的表情。 (板书:表情) 看到他这个样子, 你猜想他想干什么? (4) 小结: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木头人的动作和表情, (扣板书) 请同学们把刚才前面同学说的按先说整体印象, 再分别介绍头、脚、身子的顺序, 连起来给大伙介绍一下。 (5) 运用刚才的方法, 同桌互相介绍自己在活动中看到的某个木头人。
7.总结:孩子们, 咱们的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60秒, 但你们的收获可不小, 你们已经掌握了观察活动的方法, 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想;同时, 重点观察了人物的动作、表情。 (扣板书) 如果用通顺流畅的语言将你观察到的认真地写下来, 就是一篇好习作。
【本环节教学理念:本环节设计了三个达成目标:一是教给学生在活动中观察的方法:用眼看, 用耳听, 用心想,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和能力。二是教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将自己观察到的表达出来。三是教给学生抓住活动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写好活动的方法。】
二、读题审题, 拓宽思路
1.在学校里, 你还参加过哪些像木头人一样有趣的活动?今天我们就用笔把这些快乐写下来。看, 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学校校刊正在开展一次征稿。 (出示习作百花园的要求) 快速默读, 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 明确了“写什么” (板书:写一次活动) 。 (2) 明确了“怎么写”, 将活动的过程写清楚, 并加上题目。
【本环节教学理念:“作文应该是生活的一个项目”, 是生活的需要, 是情感的自然流淌。孩子们为什么要习作?参加孩子们喜爱的《少年先锋报》的征稿活动激起孩子们想把自己喜欢的活动记录下来的兴趣, 让孩子们明白:习作是为自己所“用”。审题能力是学生写好作文必备的最基本能力, 征稿启事的内容就是“习作百花园”的要求, 既让学生明确了本次征稿的要求, 也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
三、学生习作, 师巡指导
师:今天在课堂上我们只完成活动过程中最精彩的片段。选择你参加过的喜欢的一次活动为内容, 以“_______活动开始了”为开头往下写。
四、师生共评, 指导修改
1.大声地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段。边读边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中的错别字、错标点或不通顺的句子。
2.评改一篇习作。
(1) 对照本次习作的要求, 看看这篇习作活动过程是否清楚, 是否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表情。 (2) 你们觉得这篇习作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3) 你对这篇习作有什么建议吗?师生共同修改
小结:看来呀,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
3.同桌交换欣赏习作, 发现别人写得好的词语和句子, 红笔用“△”和波浪线勾出来。需要改进的地方, 用修改符号改改或在空白处给他指出来。
【本环节教学理念:习作的交流评价, 是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此环节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欣赏、修改习作的方法, 让学生养成反复修改习作的习惯, 在欣赏评价他人的习作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五、指导拟题, 连段成篇
1.刚才我们完成了活动过程精彩片段的描写, 再在习作中写上活动的时间、地点, 写写自己活动后的感受, 加上一个题目, 这次活动就写得更完整了。如果能拟上题目就更完美了。 (引导学生从活动内容、活动时的心情等方面拟题)
孩子们, 课后进一步完善和修改自己的习作, 老师期待着在校刊上能见到同学们的名字!
【本环节教学理念:这是学生接触习作以来第一次进行拟题指导, 除了让孩子们知道拟题的基本要求外, 主要是想拓展学生的拟题思路, 多方面思考拟题。让学生连段成篇, 完成整个活动过程的描写。】
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测试题 篇3
1.给文中的空处加上标点。(6分)
2.用“~”画出最能表达本段意思的句子。(2分)
3.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组词。(4分)
( )( ) ( )( )
作溜
( )( ) ( )( )
4.填一填,写一写。(4分)
我发现“来来往往”既是叠词,而且里面还含有一对反义词,我也能写四个这样的词 、、 、 。
5.联系上下文写一写你对“形态各异”的理解,并用它说一句话。(4分)
(1)形态各异
(2)
古人的诗文赞美荷花的的确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
如果没有荷叶,只剩下一支光杆荷花,孤独无依地站着,就显得单调。()没有荷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长不出这些漂亮的荷花。
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久旱初雨,对像珍珠一样宝贵的水,它们一点一滴都不沾唇。它们总是小心地把水保存起来,留给湖中的鱼儿。风雨袭来,它们紧紧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烈日吐火,它们个个撑起翠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荫凉处的鱼戏虾游。
荷叶作为药材,可以清热去火。荷叶作为特殊的包装材料,不怕水浸,不怕油污。用荷叶煮成粥,碧绿馨香,清爽可口……
当人们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它总是默默地战斗。
荷叶是美的,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心灵美。(),我更爱荷叶。
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2.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4分)
(1)粥,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再查画。
(2)污,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3.写近义词。(3分)
确实——()保护——()保存——()
4.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5.用“~”画出文中写荷叶用途的句子。(2分)
6.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写出荷叶的特征。(6分)
颜色 ,形状,质地 ,整个自然段采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荷叶的生长习性。你能仿照这样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吗?
7.“荷叶是美的”指的是 。“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心灵美”,“心灵美”指的是 。由此我想到了一句赞美荷叶或荷花的诗句 , 。(8分)
在6500万年以前,地球上生活着一种爬行类动物,那就是恐龙。人们常常认为恐龙只是一种身体庞大、行动缓慢的动物,其实是错的。恐龙有的很大,比十几头大象加在一起还要大;有的却很小,和一只鸡差不多。有的恐龙飞,我们称做翼龙;有的恐龙生活在水中,我们称做鱼龙;有的恐龙就像牛呀、马呀,只吃树叶和草类,那是草类恐龙;有的恐龙就像老虎、狮子一样,专门捕食别的动物,我们称做肉食类恐龙。恐龙的种类有好几百种,样子千奇百怪。
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序号)(8分)
称心( ) 称赞( ) 对称( ) 称职( )
称雄( ) 称号( ) 称快( ) 称谢( )
2.照样子组字、组词。(6分)
例:龙:拢(靠拢) 茏(葱茏)胧(朦胧)
是:() ()()
会:() ()()
3.在错字下面画横线,把正确的字写在( )里。(3分)
绶慢()冀龙()哺食()
4.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深: A深度B深奥C(感情)深
(1)这本书很深,我们还看不懂。( )
(2)他们两个人常在一起,感情很深。( )
(3)这口井有8米深。( )
5.写近义词。(3分)
庞大()错误()缓慢()
6.根据短文填空。(6分)
恐龙种类有 种,样子。文中介绍了, ,。
7.用“~”画出描写恐龙大小的句子。(1分)
1.成语妙答。(5分)
(1)成语 是说蛇本来没有脚,但画画的人却给它加上脚。
(2)“完璧归赵”的故事中,是 从秦王那里要回了和氏璧。
(3)炎帝的女儿游泳时淹死在东海,化为鸟,衔来西山的木石想填平大海。这个故事就是成语 的来源。
(4)一般来说,“昙花一现”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
2.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3分)
(1)“匡庐天下秀”赞美的是()
A.嵩山 B.泰山 C、.庐山 D.华山
(2)下列不属于我国佛教四大名山的是()
A.峨眉山 B.普陀山 C.五台山 D.恒山
(3)“五岳归来不看山,()归来不看岳”。
A.泰山B.华山C.黄山 D.天山
3.心系奥运。(8分)
(1)连一连
郭晶晶体操冠军
张怡宁射击冠军
杜丽跳水冠军
杨威乒乓球冠军
(2)填一填
奥运会每 年举办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口号是 。
4.吟诵古诗。(4分)
看到春天的美景,你会吟诵古诗:
, 。
看到一泻千里的瀑布,你会吟诵古诗: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 篇4
一、看拼音,写词语
kū lon dīn zhǔ ān wèi wǔ uān duān zhèn
( ) ( ) ( ) ( )
niàn lín huǎn hé yóu lǎn pò bù jí dài
( ) ( ) ( ) ( )
xiàn mù fán zhí ào mì tàn suǒ
( ) ( ) ( ) ( )
二、在( )里填上“的”、“地”、“得”。
时间过( )飞快 红彤彤( )晚霞 情不自禁( )欢呼
三、比一比,并组词
幕( ) 型( ) 既( ) 竖( )
慕( ) 垫( ) 即( ) 坚( )
四、写成语
博览( ) 脚踏( ) ( )于勤 专心( )
锲而( ) 竭尽( ) ( )不厌 勤学( )
栩栩( ) 彬彬( ) 脚踏( ) 聚( )会( )
聚精( ) 博览( ) 废寝( ) 目不( )( )
我想挑一个成语写一句话。
五、照样子,写句子。
例1:只要你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再稚拙的礼物他们也会觉得珍贵无比的。
例2: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这么远,箭射不到。
别人能做到的.事情,难道我们做不到吗?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 。这里 ,景色十分 。
2、有了太阳,地球上的 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 、。w
3、少壮不努力, 。
4、,冰在薄处裂。
5、有雨山戴帽, 。
6、爸爸等于跟我说了一个谜。这个谜比“ ,
”还让我感到可怕,比“ ,
”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7、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 ,到处是 。
8、日日行, ;常常做, 。
9、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 。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的测试题 篇5
2、谈笑风生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8)
1、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 、 、
和 在沙漠里 ,我应该
才对!人们称骆驼为“ ”,是因为它具有 、 和 的优点。
2、明日复明日,明日 !我生待明日, 。
3、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 着江上 :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 。一只野鸭正披着 , 灿烂的云霞 ______________……读着这秋景,你会想起一句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王勃写这句诗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代 写过一组以《塞下曲》为题的诗,其中我们学过的一首是 , 。
, 。诗中的将军
是 时期的 ,他是一位 的“ ”。
5、新人文读本中的故事感动了你我,请你写下其中一篇《 》,你被感动的原因是 。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9+16)
(一)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āi ái)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全都展开了,露(lù lu )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gū gǔ)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shi sì)的。
1、画出正确读音。
2、“冒”的解释有(1)往上伸(2)不顾危险(3)冒失。短文中的“冒”应选( )。
3、这段话除了写荷花还写了__________,用“~~”画出句子。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介绍荷花的姿势有( )种。用“ ”画出来。
(二)露珠和珍珠
一个偶然的机会,露珠和珍珠见面了。
露珠看着圆圆的珍珠,觉得自己和珍珠一样美,就自鸣得意地说:“我和你是兄弟。”
珍珠“嗤嗤”一笑,没有作声。
露珠更加洋洋得意 我一夜之间就获得了成功 你却不知受了多少磨难 才成为一颗珍珠 太不值得
珍珠淡淡地笑了笑:“我经受了磨难,却获得了真正的成功;你所谓的成功,来得快去得也快。”
果然,太阳刚露脸,露珠就由大变小,一会儿便化为乌有了。
1、为第四自然段的句子加上标点。
2、选择正确的读音。
(1) m mó 磨难( ) 石磨( )
(2)dé de 得意( ) 来得快( )
3、在文中找出近义词写下来
果真 ( ) 自以为是( ) 困难( )
经历( ) 越发 ( ) 感觉( )
4、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珍珠“嗤嗤”一笑,没有作声。
“ ”,雷声越来越响,我连忙捂紧耳朵。
屋外传来“ ”的脚步声,原来是爸爸回来了。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测试 篇6
班级姓名学号
【课内】1《美丽的南沙群岛 》第三自然段
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字。仿佛(fófú)旅游(胜圣)地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俯看()仿佛()将来()挥舞()
3.照样子再写几个词。
一簇簇、一团团()()()
4.这段话的中心句是:
5.文中的比喻句是:
6.文中的“蓝玉”和“翡翠”分别指什么?“合璧”是什么意思?
【课内】2《翻越远方的大山》第八——十一自然段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国家名。国际田联大奖赛在()大阪举行。
2.“第一次让约翰逊看到我的背影。”言外之意是(刘翔约翰逊)赢了。(在正确的答案上打“√”)
3.你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课内】3《庐山的云雾》第二自然段
1.这段话是围绕来写的。
2.文中运用了好多打比方的方法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特点。
如把比作;又如把比作。
【课内】4《庐山的云雾》第三自然段
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字。(漂飘)浮一(座坐)冰山
2.这段话写了庐山云雾的四种形态:、、、3.这段话是围绕来写的。
【课内】5《菩萨兵》第六自然段
1.在括号里写出正确读音。藏()胞挨()饿种()自己的地
尽()心尽力种()子结()果
2.照样子写词语。
尽心尽力:..
3.从朱德总司令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红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
4.红军播下的仅仅是粮食的种子吗?请谈谈对本段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课内】6《 李广射虎》第四自然段
1.“蒙蒙亮”是指什么时候?
2.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
3.“深深地扎进”、“怎么也拔不出来”说明什么?
【课内】7《 少年王勃》第三、四自然段
1.默写王勃吟诵的那句诗: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成语,写在括号中。
(1)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
(2)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
3.联系课文内容,说说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描写的景色。
【课内】8《大作家的小老师》第五自然段
1.注意本段中的标点。
2.“她是我的老师”中的“她”是指_______;“我”是指______。
3.小姑娘成为大作家的老师的原因是什么呢?用文中的句子表达。
4.读了这段话你明白了。
【课内】9《 赶海》第三自然段
1.文中的“武将”指的是,说它“再也神气不起来了”,那么神气时是什么
样的?
2.读句子,想想下面各句话分别表达了“我”什么样的心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括
号里。
恍然大悟大吃一惊大惑不解喜出望外
(1)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捉住了!()
(2)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
(3)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
(4)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3.摘抄句子。
比喻句:
拟人句:
4.第一句写出了的活动。
5.这段主要写了“我”和小伙伴、。
【课内】10《 跟踪台风的卫星》第3自然段
1.这段话写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遇到台风的情况,从_____、_____、______
这几个词语可以看出它们都非常害怕台风。
2.还有哪些东西也非常害怕台风,请你照样子,写一写。
树儿见我把腰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七自然段
1.“暴跳如雷”“像一头疯狂的野兽”是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台风的凶
猛。
2.人们为什么能赶在台风到来之前做好防御准备?请联系课文,用“因为„„所以”来
回答。3.造句。
谈笑风生„„
【课内】11《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三、四自然段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平静()觉察()惊喜()赞赏()
2.根据你的理解填空。
(1)汤姆知道大家伙上钩了,是因为
(3)“小心翼翼”是的意思。汤姆小心翼翼的原因是
(4)“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这句话写出了汤姆的心情。
【课内】12《 放飞蜻蜓》第十自然段
1.这段话主要讲了蜻蜓的和。
2.文中有两个含有数字的成语,其中,突出蜻蜓眼睛结构复杂,表明它看的范围很广。
3.从这段话中,你知道蜻蜓尾巴的作用是和。(2)爸爸投来赞赏的目光,是因为
【课内】13《恐龙》第二自然段
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梁(liángniáng)龙脸型(xínxíng)
2.这一自然段是围绕“”来写的,具体介绍了、、、这几种龙。
3.文中这几句话分别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写在括号里。
()
()
(3)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
【课内】14《 槐乡五月》第一自然段
1.第2句话,“”和“”两个词写出了槐花的多;“”
和“”两个词写出了槐花的白。
2.第3句话运用了修辞手法,写出了槐花的形态美,分别把槐花比作和。
【课内】15《 海底世界》第三自然段
1.这段话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
2.多音字组词。参cān()cēn()shēn()喷pēn()pè
n()
3.选择填空。A打比方B作比较C列举数字
⑴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⑵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⑶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4.课文中“巴”的意思是
5.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远程()忽然()旅游()一般()
【课内】16《 揠苗助长》第三自然段
1.从“兴致勃勃”一词,你可以体会出农夫
2.“累坏啦!”可以用文中的“”这个词来表示。
3.农夫认为他的力气没有白费,你认为呢?为什么?(1)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2)它每踏下一步就会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课内】17《 争论的故事》第七——十二自然段
1.“聚精会神”的近义词有、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时机?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三年级下册语文测试 篇7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时, 很多老师、家长, 包括学生自己都会认为是由于“粗心”。而事实上, 在很多情况下这些错误是学生的认知、思维的缺陷以及技能的不熟练造成的。
一、课程标准以及教学目标中对分数学习提出的要求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中, 对第一学段 ( 1 ~ 3年级) 学生提出的要求是: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 能读写分数。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能通过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认识它的几分之一或者是几分之几。本单元是通过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 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它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通过操作, 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通过经历这些内容的学习过程,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对分数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二、从具体实例分析学生出现的错误
例 1.
①一堆小棒有12跟。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1/2和1/3。
②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它上面的分数。
③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上面的分数。
其中①②为课堂练习中的两个小例子, ③为课后作业 ( 提高题) 。
学生解决情况: ①②基本都能够解决。③有很多学生答错或是没答。
分析: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初期, 思维水平还不够成熟。①的正确表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具体运算能力, 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平均分”。②的正确表明学生可以通过对图像进行直观的“平均分”成5份。而③的错误表明学生对“平均分”概念还没有完全“内化”, 虽然已经知道平均分的概念, 但是又受到“直观”平均分图像的思维定势, 在此题中未能够找到直接平均分的方法, 从而也没有通过具体的运算进行平均分来表示相应的分数, 致使错误的出现。
思考: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注重“平均分”思维表象的建立, 帮助学生对“分数”知识的内化。对于第②题这种类型,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直接分成5列, 涂色部分取其中的一列。有了一些这样的类型之后, 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引入课后的提高题③, 让学生思考该如何进行平均分, 并且引导学生如果不能直观的平均分, 应先做一些简单运算, 促进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
例2. 先分一分、涂一涂, 再在横线上列出相应的计算式子。
分析: 在第一课时,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的时候, 学生在涂色部分能够正确完成, 而到了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时, 却出现了错误。问题在哪里? 还是在学生思维的认知结构上。前面认识几分之几, 分数的表象就是平均分后取份数, 因此不易产生错误。现在, 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要知道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在学生的思维中, 分数的表象转为某个数, 因此当他平均分6份之后看到一份就是2颗星星的时候, 已经有2这个数了, 把取2份中的2和这个2混为一谈了, 也就是把“份数”与“个数”混成一体了, 致使错误的出现。
思考: 布鲁纳认为, 数学对象的表征有三类, 即活动性表征、图像性表征和符号性表征。当学生在解决该问题时, 数学对象分数将以图像性表和符号性表征的形式出现, 由于这种表象的不深刻性, 学生往往在没有完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出现混淆错乱。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分数本质认识, 理解分数的意义。在处理此类问题上还需要帮助学生理解“份数”与“数”的区别, 强化其认知结构。
例3. 比较大小错误
①a.1/2____1 3b.3/7_____4/7
②一堆大米的1/3与一堆面粉的1/2哪个多?
学生解决情况: ①题时错时对, 特别是间隔一段时间来做两小题
②因为1/3<1/2, 所以一堆面粉的1/2多
错误分析: 有关分数的比较, 在教学时教师会采用分数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大小关系。为了不引起混淆, 教师往往会选择整体时往往只会选择某一个。然后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巩固。理解是一个信息或要素组织的过程, 需要认知结构的再组织,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认知结构尚不成熟, 信息处理能力还在逐步发展中, 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部分学生甚至仅凭记忆来进行比较大小: 老师强调某一个整体, 分得越多, 每一份就会越小。于是在他心中有了这样一个“多———小”的“相反”心理表象。时间一长, 看到3/7_____4/7这样的题目时, 只关注3 < 4, 完全忽视分子分母, 忽视“分”和“取”的对象, 实质上忽视了分数的意义, 便直接有了3/7>4/7这样的错误答案。而第②题的错误, 可能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没有理解“整体”的概念, 从而没有正确认识整体的几分之几究竟是什么。思考: 综合这两个问题, 学生犯错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对“整体”和“部分”缺乏认知的能力。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从学生的思维出发, 倾听其思考过程, 强化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比较分数大小时, 不应该给学生相关的暗示: 分子相同, 分母越大, 分数值越小, 而是应充分引导学生每一次比较大小, 我们都必须回到分数的意义上去。而对于“整体”的把握。在课堂上, 教师应举一反三, 并且明确分数与某一个具体整体的几分之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三、对教学的再思考
1.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 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会倾听学生的思考, 把握学生的思维, 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分数”的问题。教师自身应明确分数的内涵,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在需要的时候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
2. 教师要对学生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错误, 从学生错误的根源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辅导, 体现新课程个性化的要求, 同时也能够促进有效教学。
摘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 是学生的认知、思维的缺陷以及技能的不熟练造成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解答找出错误的原因, 才能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从而达到有效教学。
数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教学建议 篇8
一、找出易错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四则计算的知识与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牢固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做计算题时错误率较高,教师通常认为这是学生粗心造成的,其实是学生对概念、计算技能掌握不够熟练的反映。所以,在复习时,教师要着重抓住学生在计算时的易错点反复训练,例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学生在计算时对商中间和末尾有零的计算容易出错,在试商和判断商是几位数时学生有一定困难;学生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容易忘记满十进一;由于概念不清,比较小数的大小判断错误等。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精选一些学生作业中常错的典型例子,让学生认真进行比较,在合作交流中弄清算理,及时弥补知识缺陷,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
二、找出模糊点,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本册教材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正确辨认八个方向并进行方位的描述,以及面积和周长这两个概念上认识模糊。因此,在复习“位置与方向”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利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对方位知识的理解,采取小组合作制作“我家到学校”的位置示意图,并各自作出从家到学校怎样走的方位描述,组织在小组中交流,学生在互相交流中知识得到巩固,澄清了模糊的知识点,提高了判断能力。
在复习“面积”时,教师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问题,采取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例如,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和周长的区别,教师可提出: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一样,面积也一样吗?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不同,周长大的面积一定大吗?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吗?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巩固了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明确了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学生在概括知识时可能会出现不合理或者不完善的地方,经过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进行交流,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认识偏差。讨论、合作交流使资源互补,在共享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知识更加巩固。
三、抓住知识的发展点,加深对统计意义、方法的认识及理解。在“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的复习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继续学习的发展点,把学生分成小组,对身边的事物(如课外活动,出勤,考试成绩等)进行调查统计,制作统计图,并将统计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然后作出合理的解释、推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在复习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时,要注意结合实际问题,通过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练习,使学生灵活掌握计算方法,准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四、找出知识创新点,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总复习时,要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训练,因为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制约着学生的认知发展,会磨灭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尝试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自己出题考自己。对学生来说,要根据所学的内容出好题,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轮廊清晰且能认识不同题型的特点与联系,这样做,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进一步整理与复习的能力。通过学生编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并说出不同的计算思路及其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不仅使学生形成了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而且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在复习中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系统梳理知识的能力。因为老师只有教给学生思考和梳理的方法,学生才可能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结构,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复习课的练习既要重视针对性强的单项练习,也要选择综合性强的练习,使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整理与复习课的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作者单位
红河州教科所
三年级下册语文测试 篇9
一、汉字
(一)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3分)
匣(xiá jiá) 嗜(sì shì) 怔(zènɡ zhènɡ)
溃(kuì guì) 衷(zōnɡ zhōnɡ) 掺(cān chān)
(二) 给下面加点的多音字组词(3分)
好hǎo: 好hào:
转zhuàn: 转zhuǎn:
(三)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打“×”,并更正在( )里。(3分)
流线形结构( ) 它却很攸然( ) 以示加奖( )
愈加迷或了( ) 弄胡涂了( ) 旁然大物( )
(四)看拼音写词语(4分)
bái hè shì hào jìnɡ xiá chān jìn
jī kuì piàn jú lù sī wú dnɡ yú zhōnɡ
(五)组词(4分)
框( )怔( )掺( ) 测( )
愈( )嗅( )嫌( ) 晃( )
二、词语
(一)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
充耳( )大喜( )惊心( )犹豫( )
以牙( )全神( )行色( )哈哈( )
(二)说说下面词语中带点词的意思(4分)
驻足痴望驻:
垂下了头垂:
太不寻常寻:
拼搏不息息:
(三)选词填空(3分)
严重 沉重 笨重
1.大象的身体很高大,可它的动作却十分灵活,一点也不( )。
2.这次他犯的错误十分( )。
3.大家看到灾区人民的生活困难心情都很( )。
(四)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3分)
孤独——( )精巧——( )迷惑——( )
严肃——( )击溃——( )劳倦——( )
三、句段
(一)给下面的话加上标点(2分)
小刚生病了同学们去看望他大家带去了水果鲜花蛋糕送给他陈小明还送给他一本童话世界王小刚激动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二)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4分)
例:海洋大得很,一眼望不到边。
1.今年夏天可热呀,_________________ 。
2.教室里安静得很,________________ 。
3.今天晚上可真黑呀,_______________ 。
4.超市里的商品真多,________________ 。
(三)修改下面的病句(4分)
1.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
2.同学们十分爱护时间。
(四)用下面的词语各写一句话(9分)
1.意外:
2.诧异:
3.一点儿…一点儿…一点儿…
(五)小明家里遇到了困难正不高兴,小文想去了解和劝慰,他们会怎样交际?请把他们对话的内容写出来。(6分)
四、阅读题
默读短文,按要求作答。(4+2+2+2+4=14分)
养花的学问以前种花从来舍不得去修剪它们,觉得那些花花草草每长多一点不容易,即便长成歪瓜劣枣的模样也是一种自然美,固执地认为修剪等同于摧残。
偶然有一回刮大风,害我的花草惨不忍睹,倒的倒、折的折,没办法了,只得做了一次大修剪。没想到过了没多久,鲜嫩的新枝叶便长了出来,比以前长得更加浓密茂盛,欣欣向荣。心中大喜,也悟到了修剪的必要性,于是园艺工具箱里便多了一把必备的剪刀。
有一次正在家里细心地修剪花草,一个精通园艺的朋友刚好来找我。见我修剪花草如行针绣花,直皱眉头,后来实在看不下去了,便抢下我的剪刀说是要教我如何修剪。“咔嚓嚓……”三下五除二,还没等我来得及惊呼,我的那盆高挑的金钱草便已被剔成了寸头。朋友说:“你可千万别心疼,记住一句话‘有舍才有得’。这盆金钱草年势已高,撑不了多久了,今天我替你剪了,过些日子你就等着瞧好吧!”
果然隔天一株株小幼苗就冒了出来,快速地成长着,茎粗壮挺直,叶大且色润,很快就长成了一派生气勃勃的样子,碎碎娇巧的黄绿色小花更是可爱。我算是尝到了甜头,以后也学着“舍得修剪”的原则,让我的无数花花草草得到了新生。
1.结合上下文来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歪瓜劣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下五除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短文,你知道了哪些养花的学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第4自然段中表示动作的词,用△符号标出来。
4. 把短文中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5.“舍得修剪”有什么好处?说说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30分)
三年级下册语文测试 篇10
一、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幼稚(zhì)
鲲鹏(kūn)
吞噬(shì)
媲美(bì)
B.挑衅(xìn)
迷惘(wǎng)滑稽(jī)
苔藓(tái)
C.雾霭(aǐ)
迁徙(xǐ)
蹼鹬(yù)
颈雉(zhì)
D.惩罚(chéng)秤砣(tuó)
哂笑(shěn)
诺言(nuò)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解 jiě 解决
押解
解释
解数
B.宿sù
宿舍
宿营
宿命
归宿
C.恶wù
厌恶
恶心
恶习
恶劣
D.差chā 差错
误差
出差
差距
三、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混淆
深邃
赋予
不过尔尔
B.考察
戈壁
清澈
绵延不绝
C.郭煌
干涸
崩塌
混然一体
D.端详
焦躁
收敛
不可思议
四、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及不可耐
难以置信
误入奇途
振耳欲聋
心安里得
异口同声
错别字:
改正:
五、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小心翼翼(恭敬慎重的样子)
无言以对(来)
B.众目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着)
广阔无垠(边际)
C.为人所知(被)
精巧绝伦(同类)
D.不自量力(测量)
相形见绌(笨拙)
六、选词填空
1.无论是
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A.深不可测
B.神秘莫测
C.高深莫测
2.在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 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
地歌唱着……
A.温暖;高兴
B.和煦;欢娱
C.灿烂;愉快
3.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前进。
A.前赴后继
B.跋山涉水
C.前仆后继
4.我虽然没有对旅鼠进行过专门研究,所知道的这些只不过是
,但我 总是觉得,过去的事实似乎表明,看来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以解开旅鼠之谜的。
A.鱼目混珠
B.道听途说
C.一知半解
七、解释加点词语
1.无论是谁都感到很棘手。
2.我独自一人在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上徘徊,希望能找到一块值得保存的文物作纪念。
3.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
4.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
八、选择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敬畏自然》——严春友——《大自然的智慧》
B.《旅鼠之谜》——位梦华——《善待家园》
c.《大雁归来》——利奥波德——《沙乡年鉴》
D.《喂——出来》——星新一——《不速之客》
九、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敬畏自然》从总体上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新的理念:敬
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反映滥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
C.《旅鼠之谜》以北极旅鼠的大量繁殖和怪诞行为给人类提出警告。
D.《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
E.《喂一一出来》以真实的故事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十、阅读
(一)撒哈拉的变迁
“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在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
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勇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者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脚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1.第1段末尾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2.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
()一一()一()一(沙漠)
3.第4段中“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一句话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并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启示。
原因:
启示:
(二)为了揭开鸟类语言的秘密,科学家向大自然的鸟巢派出了不少“间谍”,这是一些袖珍电子仪器,包括能自动录音的微型窃听器,与此同时,科学家又用望远镜或录像机仔细观察巢中鸟的一举一动,把叫声和活动对照起来研究,并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所获得的大量数据。应用这些方法,弄清了不少“鸟语”的含义。
1977年英国巴思大学生物学家哈维博士别出心裁地设计制造了一枚“电子鸟蛋”。它可以测出鸟孵卵时的声音等多方面的情况。
鸟类的语言有哪些特点呢?
“鸟语”的含义极为丰富,有寻找配偶的鸣唱,也有互相联络的歌声,还有报警、示威、恫吓敌害的叫声等等。
鸟类“语言”中也有“方言”、“土语”。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鸟类学家佛令博士发现,正像美国人讲英语、法国人讲法语一样,美国乌鸦的“语言”和法国乌鸦的“语言”也不相同。佛令斯用高质量的录音带,录下美国宾夕法尼亚地方乌鸦的报警声,然后设法放给当地乌鸦听,它们会立刻飞走。可是。放给法国的乌鸦听,它们却无动于衷。反过来,播放法国乌鸦的报警声,宾夕法尼亚乌鸦也没有反应。看来,它们彼此“语言”不通。除了报警,其他像求偶、召唤、觅食等“语言”,法国和宾夕法尼亚乌鸦的“词汇”也不相同。
除乌鸦外,佛令斯在研究了海鸥以后,也发现有这种情况。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鸟类专家,对乌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编成一本《鸟类语言学辞典》。他们统计了二三千种的“语言”。
人类掌握了鸟语的秘密后,就有可能有目的地利用鸟语,定向地管理鸟类,使之为人类服务。在法国有人把乌鸦挣扎时的痛苦凄叫声用录音机录下。再拿到田间播放,临近的乌鸦听到这种声音就惊慌而逃。10天内,这群乌鸦再也不敢飞这个地方采。若用此法驱散群集飞机场的鸟类,避免飞机和它们相撞而失事,应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利用益鸟求偶或合群的召唤叫声的录音,可引来益鸟,使它们啄食害虫,保护森林和庄稼。
1.本文可分三大部分,请在下面的序号内用“‖标出”。
2.第1段中,为了揭开鸟类语言的秘密,科学家做了哪些事情?请简要作答。
3.第6段画横线文字,说明了鸟类的什么特点?
4.第8段中,运用了一个例子,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
5.请简要分析第4段中“极为”这个词语的表达作用。
十一、作文
印第安人有一首歌谣:
只有当最后一棵树被刨
l
最后一条河中毒
最后一条鱼被捕
--
你们才发觉
钱财不能吃
当我们呼吸着城市的废气,承受着各种疾病的威胁,我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绿色大自然的可贵,绿色在向我们呼唤,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请以“人类生存危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得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A(“媲”音为“pi”)
二、B
三、C(“郭煌”应为“敦煌”,“混然一体”应为“浑然一体”。)
四、错别字:及 奇 振 里 改正:急 歧 震 理
五、D(量:估量。绌:不足。)
六、1.C 2.B 3.A 4.B
七、1.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2.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3.沧海桑田:大海边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4.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八、B
九、E
十、(一)1.D 2.绿茵时代或青葱草原 希树草原 干矿草原 3.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降雨量和蒸发量的比例失调,降雨量少与蒸发量的趋势不可改变。4.撒哈拉成为沙漠的原因是:(1)自然原因。由于季风雨的变化使撒哈拉大草原在湿润期与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最后处于长期干旱而形成沙漠。(2)人为原因。人类对撒哈拉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速了撒哈拉大草原的沙漠化。撒哈拉犬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应该强化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活的空间,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二)1.在2、3之间和7、8之间画。2.(1)录取大自然的鸟巢中鸟的叫声;(2)观察巢中鸟的一举一动,把叫声和活动对照起来研究;(3)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所获得的大量数据。3.鸟类“语言”中也有“方言”“土语”。4.两
人类掌握了鸟语的秘密后,就有可能有目的地利用鸟语,定向地管理鸟类,使之为人类服务。5.准确地说明了鸟语含义丰富的程度。
三年级下册语文测试 篇11
一、基础部分(50分)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小题都给出三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写在括号内,共10分)
二、探索部分(26分)
1.想一想,画一画。(4分)
(1)先将○向右平移3个格,再将○向上平移3个格。
(2)先将△向上平移4个格,再将△向左平移4个小格。
2.量出所需要数据(保留整厘米数),算出右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4分)
3.拼一拼,想一想,再填一填。(5分)
有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拼成后的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拼成后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4.找一找,填一填。(4分)
(1)狮子家在骆驼家的()面,金鱼家在大象家的()。
(2)狮子家的东南面是(),东北面是()。
5.分一分,想一想,涂一涂。(3分)
三、拓展应用部分(21分)
1.为迎接元旦邮票展,王乐和魏明在整理邮票,共有186张,每页可以放6张,一共可以放多少页?(5分)
2.元旦期间,希望小学组织中年级学生到奥运馆参观,三年级去了246人,四年级去的人数是三年级的一半。希望小学共去多少人参观?(5分)
3.希望小学三年级五班为庆元旦买了一些彩纸装饰教室,刘燕小组负责做花朵,刘晓辉小组负责做五角星,魏春玲小组负责做彩旗,她们计划所用材料情况如下:
刘燕:我们小组计划用这些彩纸的2/7。
刘晓辉:我们小组计划比刘燕小组多用这些彩纸的1/7。
魏春玲:我们小组计划用的彩纸比刘燕和刘晓辉小组共用的少1/7。
(1)刘晓辉小组计划用这些彩纸的几分之几?(3分)
(2)魏春玲小组计划用这些彩纸的几分之几?(3分)
(3)这些彩纸够用吗?请解答并说明理由。(3分)
4.希望小学举行迎元旦学科竞赛,三年级三班共有学生45人,参加语文竞赛的有18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22人,两科都没参加的有20人。语文、数学两科竞赛都参加的有多少人?(2分)
三年级下册语文测试 篇12
《认识面积》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内容,主要通过直观感受,在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上抽象出面积的意义,并在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活动中加强概念的理解,蕴含测量面积的思想方法。本节课可利用电子白板的幕布、聚光灯、放大镜、图形编辑、手写识别等辅助教学工具,设计出层次清晰、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借助电子白板,直观展示,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
数学的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在唤醒、重组、迁移中实现对新知的内化。对于面积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已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学习面积的概念时,要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设计富有趣味和意义的活动,组织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适时揭示面积的初步含义。电子白板技术的恰当使用就可以使以上思路实施起来事半功倍。在教学导入环节,我们可以设计如下交流活动。
师(出示图1):这里有两个手掌印,猜猜哪个是老师的手掌印?哪个是你们的手掌印?
师:为什么这样觉得呢?
生:老师的手大,学生的手小。
师:你们说的大小指的是什么呢?
师:这里的大小是指手掌面的大小(将图1掌印色彩填充为图2),摸摸看,你们的手掌面有多大?
以上环节,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画图”演示功能,现场师生动手描绘手掌印,引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大小与数学上的大小有什么不一样?”再运用色彩“填充”或“涂色”功能形象展示“手掌面是什么?”,由此引入面的相关知识。接着教师布置“请从周围的物体中找到它的面并用手摸一摸”,回归寻找生活中的面积。然后教师从“资源库”中拉出学生找的实物图片并进行演示。最后,小结“像刚刚找出的这些都是物体的面,这些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二、利用电子白板,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观察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给予其动手动脑的机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电子白板的相关功能的运用,可以使数学活动指向性更加明确,可操作性更强。为了完善和强化对面积含义的认识,我们可以组织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对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活动。
活动一:直观观察比大小
比较面积大小时,引导学生用观察法进行比较,出示图3,运用白板“聚光灯”功能变换为图4,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水池与图书馆的面积,哪个比较大?”“聚光灯”功能的使用,从繁杂的情境图片中,忽略次要,凸显主要的信息,可以令学生的注意力及观察目标更加明确,切实提高师生互动效率。
活动二:演示操作比大小
对于面积相近的图形,直接观察比大小有时并不能分辨,要重视启发学生探索其他的比较方法。教学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围绕图3的情境,追问“办公楼和生活区的面积又是哪个比较大呢?”(运用白板的“图形编辑”工具,从图3中拖出办公楼和生活区的图片,如图5)。组织讨论“无法一眼看出哪个比较大,那怎么办?”达成“可以用重叠比一比”的一致意见后,教师拖动图片使两张图片重叠,如图6(拖动图片,根据具体操作灵活设置叠放次序为“移到顶部”或“移到底部”)。
本层次活动较好结合电子白板的“图形编辑”工具,在稳定的情境下,变式引出第二层次探讨:无法通过观察比较,演示重叠可以清晰比较大小。白板的演示操作,不仅一目了然、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两图孰大孰小,也使课堂教学节奏更加紧凑,活动组织更为流畅。
活动三:动手操作比大小
数学中的一些概念的建立、思想方法的感悟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经历逐步理解、掌握和内化,不断积累与深化的过程[1]。在比较面积大小时,应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观察,使其获得自主探究、主动发展的时间与空间。
学生在完成以上两层次的活动之后,我们进一步挖掘图3的情境价值,设计动手操作比大小的活动。教师仍应用电子白板的“图形编辑”工具,从图3情景图中拖出教学楼与草坪两张图片(如图7),讨论“又是两个长方形的比较,你们准备用什么办法比较呢?”“观察法,无法帮助准确判断;重叠法,仍然无法解决问题。那该怎么比较呢?”交流讨论后,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也可以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甚至还可以用贴一贴、比一比的方法,方法不同但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如图8)。
任何教学手段或技术运用,都具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贵在运用得当。以上环节,由电子白板营造探究氛围,引发借助实物动手操作,如此就较好地将直观观察与实物操作的价值融为一体,避免过度强调信息技术手段,以视觉直观替代动手实践的弊端。
三、善用电子白板,引发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实施因材施教,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认识面积》一课,教师可根据学生好奇、好强、好胜等心理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练习,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例如:授课中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幕布”工具,将事先画好的两个长方形遮挡,仅露出其中一边(如图9),设问“下面是两个长方形分别露出了这样的一条边,你能看出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吗?”“不能呀?!老师再给大家露一条,现在呢(拉幕,变为图10)”。进一步启发想象“想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有多大呢?谁来比划一下。”,“大家一起动手比划一下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有多大?瞧(拉幕,呈现图11),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利用电子白板技术时,要预防过度强调直观性,而忽视创设时机引发学生思考、想象。以上环节的电子白板“幕布”工具的使用,比起实物展示的可操作性更强。同时,拉幕时,恰当把握露出边的时机和数量能有效引发学生动脑想象、推理,并帮助正确做出判断,较好地突出了学科性,也体现了电子白板技术的交互性。
四、巧用电子白板,设置悬念,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学科课程设计和教材编排坚持螺旋上升原则,对于“螺旋上升”课程,应该设计出螺旋式的教学安排。[2]在初步理解概念,经过一定的比较面积大小活动的基础上,可以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练习,设置悬念,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如利用“幕布”工具,将两个图形隐藏于笑脸后面,启发“两个笑脸后面躲藏着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呢?”“老师给大家一个提示:它们分别可以分成64格和17格(利用“手写识别”功能写上提示,如图12)。现在能知道了吗?”学生比较并说明理由之后,揭开笑脸露出隐藏的图形(图13),“是这样吗?为什么无法比较?那该怎么办?”根据学生建议,利用白板的图形“拖动”功能将图形移入方格图中(图14),“现在可以比较了吗?为什么?”最后小结“是呀,用数格子比较面积时统一格子的大小很重要。”
本练习不仅可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并不是分成的格子数越多面积就越大,还要注意统一标准,而且还为下一课时《认识面积单位》教学体会“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埋下伏笔。如此,巧用电子白板技术能够有效创设具有思维张力的学习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
总之,电子白板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有趣生动,且信息量大,便于操作。但电子白板技术的运用必须从数学学科的需求角度出发,要在对传统教学方法、直观教具的科学扬弃的基础上有效使用[3]。
摘要: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了白板与计算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本文结合课例,具体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有效地使用电子白板,丰富表象积累,培养探究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及拓展思维深度。
关键词:电子白板,小学数学,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林锦城,陈著.例谈“螺旋式上升”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数学教与学,2014,(02):9-10.
[2]孔凡哲.基础教育新课程中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编排问题探究[J].教育研究,2007,(05):66-72.
【三年级下册语文测试】推荐阅读: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10-11
七年级语文下册测试题08-08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10-16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质量分析08-27
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08-28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0-05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终试卷07-19
三年级下册语文的作业08-19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09-01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