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历史

2024-06-23

俄罗斯历史(精选8篇)

俄罗斯历史 篇1

俄罗斯历史始于东斯拉夫人,亦是后来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988年开始,东正教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这些国家都自称为是俄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基辅罗斯

6世纪,东斯拉夫人逐渐向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等地区迁徙。862年,以留里克为首的瓦朗几亚人征服东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辅罗斯。12世纪分裂为若干独立公国。1237年蒙古军队占领,建立钦察汗国。

莫斯科大公国

莫斯科建于1147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多尔戈鲁基是其奠基人。他头戴战盔、身披铁甲、左手持盾、双腿跨马的纪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维尔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广场上。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罗曼诺夫王朝

1605年,戈杜诺夫突然死亡,俄罗斯天下大乱,进入一个“混乱时代”。直到下诺夫哥罗德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率领民兵把波兰侵略军赶出莫斯科以后,这一动荡时期才终于结束。1613年贵族们推举伊凡四世的亲戚、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新沙皇,建立了罗曼诺夫王朝。这个王朝经历了18个沙皇的统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发生的俄国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俄罗斯帝国

17世纪时,欧洲许多国家发展迅速,而俄国农奴制度还在盛行。为了效法西方,彼得一世在1697年派遣使团赴西欧考察,自己也化名随团出访,回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彼得一世改革,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各方面提高了俄罗斯的实力。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罗斯为帝国。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领土空前膨胀,被称为“帝国的黄金时期”。中世纪后期俄罗斯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帝国,并从15世纪起开始向亚洲和东欧扩张。在历代沙皇的领导下,俄罗斯帝国在18世纪开始现代化并到处扩张,成为欧洲列强之一,1795年1月3日,俄、奥签订第三次瓜分波兰的协定,10月24日,普鲁土也在协定上签署。根据该协定,波兰领土被全部瓜分。“俄国吞并了立陶宛、库尔兰、西白俄罗斯和沃伦西部,把边界推进到涅曼河—布格河一线,共12万平方公里,人口120万,并从(中国)清朝掠夺了15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包括外东北、库页岛和新疆西部。沙俄和苏联又在中国策动外蒙古独立,并吞并了唐努乌梁海,通过武力侵略和外交欺骗,加上外蒙古独立,共使近330万平方公里土地脱离了中国怀抱。然而20世纪初开始,俄国的实力开始下降,人民也对现状日渐不满。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在军事上的惨败以及之后的内战,十月革命终于在1917年爆发。

苏联时期

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为了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建设社会主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于1922年底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28~1937年,苏联先后胜利的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其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苏联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盛的工业国。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国防实力大大加强,人民的生活大大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成绩辉煌。1941年6月22日至1945年5月8日是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侵占了蒙古的唐努乌梁海、中国的黑瞎子岛等

土地,并促成外蒙古脱离中国独立。苏联政府对待日本战俘的态度,采取了一种不同于其他国家处置战俘的方针政策,将几十万日本战俘扣押并且运到苏联境内从事强制性的劳动。这样做不仅违背了波茨坦公告有关战俘问题的规定及盟国间所承担的义务,也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1]苏联的历届领导人还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戈尔巴乔夫等。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后,实施改革。主要针对斯大林时代存在的弊端进行在政治经济方面进行一些改革。80年代末苏联改革全面失败。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之后,戈尔巴乔夫失去了领导国家的能力,叶利钦控制了俄罗斯,苏共解散国家性质改变,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剧;1991年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俄罗斯联邦

1991年8月24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宣布俄罗斯脱离苏联独立。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更名为俄罗斯联邦并成为主权国家。从此之后,俄罗斯联邦虽未能成为诸如前苏联、现美国等超级大国的地位,但仍被国际承认是极具影响力的世界性大国,亦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经济曾一度面临困境,但就目前经济状况有了决定性的改善。

从俄国-苏俄是因为1917年10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获得胜利,成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

苏俄-苏联是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正式成立。

苏联-俄罗斯是因为1991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将国家正式名称改为俄罗斯联邦。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以莫斯科大公国为中心,逐渐形成多民族的封建国家。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改大公称号为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1917年2月,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制制度。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后扩大、演变至15个加盟共和国)。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发表《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1991年8月,苏联发生八一九事件。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除波罗地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并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1993年12月12日,经过全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意义相同。

现代一般认为俄罗斯的历史应追溯至莫斯科大公国的建立为始。但是在俄罗斯境内,自远古就有人类居住。

6世纪,东斯拉夫人逐渐向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等地区迁徙。862年,以留里克为首的瓦朗几亚人征服东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辅罗斯。12世纪分裂为若干独

立公国。1237年蒙古军队入侵,建立钦察汗国。

莫斯科建于1147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多尔戈鲁基是其奠基人。他头戴战盔、身披铁甲、左手持盾、双腿跨马的纪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维尔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广场上。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俄罗斯1000多年的历史上,除了240年的鞑靼统治以外,只有两个王朝。第一个王朝是留利克王朝,建于公元9世纪。上述基辅罗斯时期,就是留利克王朝开始。1598年伊凡四世(雷帝)的儿子费多尔去世后,留利克王朝绝嗣,统治俄国700多年的留利克王朝从此覆灭

==公元前境内就居住着日耳曼人。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10世纪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13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18世纪初奥地利和普鲁士崛起,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组成了德意志邦联,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该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告崩溃。1918年11月德意志建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德国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翌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

德国作为一个地理单元在历史上曾经几经分裂,最近的一次分裂是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末,当时德国分裂为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GDR)、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FRG)两个国家。并于1990年10月3日再次统一。

古代历史

德意志民族的产生是一个延续了许多世纪的过程。一般认为,德国历史开始于公元919年。在这一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东法兰克王国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国。亨利一世的儿子奥托一世继承王位后为了取得所谓上帝授予的皇权,于公元962年强迫教皇约翰十世在罗马给他加冕,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始终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随着地方封建势力日益强大,皇帝的权力便不断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国。德意志是第一个战胜罗马帝国的民族。在这四分五裂的帝国中,最大的两个邦国是普鲁士和奥地利。

近代历史

在17-18世纪时,它们都发展成为当时欧洲大陆的强国。19世纪初,当拿破仑占领德意志时,取消了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有名无实的神圣罗马帝国就不复存在了。19世纪后半期,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在普鲁士控制下的统一。1864年对丹麦战争后,普鲁士和奥地利迫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在186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中,奥地利败北,于是奥地利不得不脱离德意志邦联。德意志邦联解体后,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内的、由普鲁士主导的北德邦联。普鲁士在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翌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是为“德意志第二帝国”,这是德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和德意志帝国的瓦解而告终。战争也导致德国第一次建立了联邦共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宣告

了魏玛共和国的终结。这个由希特勒统治的法西斯德国号称“德意志第三帝国”。1939年3月法西斯德国军队开进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军进军波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次世界大战共有61个国家参与,死亡5000多万人,使世界陷入一片黑暗。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

现代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战败,根据波茨坦会议(Potsdam Conference)中英、美、法、苏四国的协议,决定在德国战败后将其一分为四分别由四个战胜国占领,并且合组一个最高管理单位盟国管制理事会(Allied Control Council,ACC)来治理德国事务。但由于理念上的差异,在战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阵营与以苏联为主的共产阵营逐渐疏远,1948年3月时,美国、英国、法国三国在伦敦举行会议,初步决议要将三国所分别管理的德国领土合并,组成一个德国西部的政权,针对这点苏联方面作出反制,首先是退出ACC,并进而宣布著手设立一个东德政权的计划。

但直接导致东西德分离的导火线,则是发生在1948年6月20日,西方占领区境内的货币重整计划。当时西方三国占领区内原本分别发行的货币进行了整合的动作,但却排除苏联占领区,发行了所谓的西德马克,而苏联占领区也在短短三日后发行了东德马克,俨然象征东西德正式分离。东西德分离后,东德方面曾在1948年中开始,对使用西德马克的西柏林地区进行封锁,为期11个月,希望透过此举达到完全控制整个柏林地区的目的,但却在西方国家持续以空运方式所进行的柏林空运之支援下没有实现。在柏林封锁解除(1949年5月12日)后没多久的5月23日,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布正式成立。而东德方面也在同年的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以德意志社会主义统一党(Sozialistische Einheitspartei Deutschlands,SED)***的社会主义共和政体。

相对于英美法占领区所组成的西德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NATO),东德则是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组织--华约组织。1989年民主德国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自同年5月起,大批公民出走联邦德国。10月初,许多城市相继爆发了规模不等的示威游行,要求放宽出国旅行和新间媒介的限制等。10月18日,民主德国总统昂纳克宣布辞职。11月9日,“柏林墙”开放。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关于两个德国实现统一的十点计划。1990年2月13至14日,民主德国总理莫德罗首次访问联邦德国。3月18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实行自由选举,德梅齐埃任总理后,两德统一的步伐大大加快。5月18日,两德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8月31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9月24日,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正式退出华约组织。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原14个专区为适应联邦德国建制改为5个州,并入了联邦德国,分裂40多年的两个德国重新统一。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asrepublik Deutschland,BDR)为存续单位,东德遂成为一个不再存在的国家。

俄罗斯历史 篇2

一、俄罗斯礼俗

(一) 礼仪习惯

俄罗斯高度重视人的仪表。在社会生活中, 俄罗斯人民一直秉承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 站立时保持上身挺直。等人的时候无论多长时间, 也绝不蹲在地上, 不坐在地板上。与此同时, 他们也在社交场合禁忌吹口哨等不良行为。

1. 见面礼仪

俄罗斯人民形成了注意礼仪的好习惯。在与他们的亲人、同事、学生、邻居、熟人每天见面时, 总是想向对方问好, 一般说:“你好”、“早上好”、“美好的一天”或“晚安”。相互交谈时“对不起”、“请”、“谢谢”经常出现在口语中。问候时应该面朝对方, 态度诚恳友好。

2. 服饰礼仪

俄罗斯人最讲究仪表, 注意服装的搭配, 他们衣着鲜明, 纽扣整齐。如今, 俄罗斯人一直努力追逐服装世界潮流。夏天男人穿西装, 戴一顶呢帽子, 冬天长大衣, 戴一顶皮帽子。女人夏天穿裙子, 上衣和裙子要配套, 系花头巾, 秋冬季节穿长大衣, 戴一顶呢帽子或裘皮帽。

3. 亲吻礼仪

与许久未见的亲戚朋友见面时, 俄罗斯人经常进行亲吻拥抱, 但对于不同的对象, 在不同的场合, 如何亲吻也有一定的区别:在正式场合, 男人弯下腰来亲吻女性的左手背, 这表示尊重;家里长辈吻晚辈要在脸颊上吻三次, 通常从左到右, 然后向左, 表示疼爱;年轻一代表示尊重老人, 一般吻两次;女性朋友见面时拥抱亲吻, 而男性只有互相拥抱。兄弟姐妹经过长时间的分离, 见面分别时应拥抱亲吻。

4. 握手礼仪

俄罗斯最常见的礼仪是握手, 但应注意, 握手时不能戴手套, 并且上身要挺直或微微前倾, 不要和对方用力握手。为了表示上级或长辈的尊重, 不能主动伸手。一般和不熟悉的人握手时, 只轻轻地握, 强有力的握手表示亲密的关系, 当遇到女性时一般也不先伸手。通常不与第一次见面的女性握手, 而是前倾身体鞠躬。一般人互相握手时, 都会避免形成一个十字交叉。

5. 餐饮礼仪

在饮食习惯上, 俄罗斯人讲究的是量大实惠。他们喜欢酸、辣、咸等重口味, 对炸、煎、烤、炒的食物特别偏爱, 尤其爱吃生冷的菜。总的来说, 他们的食物在制作手法上较为粗糙一些。一般来说, 俄罗斯主食以面食为主, 他们很爱吃以黑麦为原料烤制的黑面包。除黑面包之外, 俄罗斯声名远扬的特色食品还有鱼子酱、酸黄瓜、酸牛奶等等。吃水果时, 大都不削皮。在饮料方面, 俄罗斯人喜欢喝一种叫做“格瓦斯”的饮料。而最具有该国特色的高度烈酒伏特加, 是他们最爱喝的酒。参加俄罗斯人的宴请时, 要经常称赞菜肴美味, 并且尽量多吃一些, 用餐的时候, 俄罗斯人多用刀叉。他们忌讳用餐时刀叉碰撞发出声响, 并且不能用匙直接喝汤, 或者将其直立于杯中。通常, 他们在用餐时只用盘子, 很少用碗。俄罗斯人一般将手放在喉部的时候, 就表示已经吃饱了。

(二) 习俗禁忌

在俄罗斯, 象征着光明的向日葵最受人们欢迎, 被称做“太阳之花”, 并且被定为俄罗斯的国花, 在拜访俄罗斯人时, 不妨带上一束, 但是切记, 送给女士的鲜花数量宜为单数。在数字方面, 俄罗斯人最喜欢“7”, 认为它是成功、美满的象征。而同西方国家一样, 他们对于“13”与“星期五”则十分忌讳。前去拜访俄罗斯人时, 进门之后应自觉地脱下外套、手套和帽子, 并且摘下墨镜。这是最基本的一种礼貌。

俄罗斯人主张“左主凶, 右主吉”, 因此, 他们也不允许用左手握手或者递送物品。俄罗斯人还讲究“女士优先”, 在公共场合里, 男士大多自觉地扮演“护花使者”的角色, 不尊重女性是一种被瞧不起的表现。在交谈中应尽量不要讨论他们忌讳的话题, 如:国内政治矛盾、经济困难、宗教矛盾、民族纠纷、前苏联解体、战争, 以及大国地位等问题。

二、俄罗斯礼俗历史演变

俄罗斯礼仪发展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历史起步较晚, 其中经历了各种纷繁复杂的演变过程, 经过具体分析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前礼仪时期 (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叶) ;第二阶段彼得大帝时期 (十七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上半叶) ;第三阶段近代礼仪时期 (十九世纪下半叶) 。

(一) 前礼仪时期

俄罗斯顶层社会在欧洲礼仪风俗被引入之前, 就已经根据自己的风俗习惯和东正教传播的道德规范, 制订了一套行为规范。在十六世纪中叶, 当时的俄罗斯出现了一部叫做《治家言论》的书籍, 此书是对家庭生活中行为、社会行为的一种规范, 作者据称为伊凡大祭司西尔维斯特。书中包括详细的宗教信仰、社会、家庭、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 对贵族的生活方式做了一个全面的规定, 详细阐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家务、烹制饮食、招待客人、主持婚礼等等, 对应该做什么、如何料理生活制定了一系列规定, 建立了男人和女人之间严格的层次关系, 并要求人们在家庭和城市, 甚至国家生活中严格遵守这一系列的规则。

(二) 彼得大帝时期

彼得大帝时期的礼仪拥有了奢华、高贵的特点。这期间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使得俄罗斯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显著的变化。历史性的彼得大帝改革, 主要目的就是让俄罗斯逐步接受欧洲的生活方式, 为此彼得采取了各种措施。进行改革的目标主要有三个:首先, 以欧洲国家为例, 让俄罗斯的妇女们进入社会生活中;其次, 敦促俄罗斯上流社会学习欧洲流行的为人处世的方法;最后, 促进各个阶层之间俄罗斯人与外国人的融合。彼得大帝改革的效果迅速反映在贵族的生活中。

这一时期俄罗斯的礼仪方式主要是追随西方, 并且根据法国、荷兰和其他欧洲国家宫廷文化和形式而形成的, 有着正面的积极意义, 外在美的价值得到认可, 但由此也忽略了道德美和内在美。彼得大帝希望通过礼仪的民主化, 根据平等原则和自由原则规定娱乐行为的准则, 并推行礼貌的社会行为、彼得大帝对平等的理解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处罚时遵循男女平等、长幼平等、上下平等的规范原则, 这是彼得赋予俄罗斯礼仪与欧洲礼仪的不同之处, 具有进步思想。同时, 这个年代的礼仪因为其世俗性、开放性等特征又与东正教推崇的道德规范相违背。

(三) 近代礼仪时期

近代礼仪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主体范围扩大了。在十九世纪中叶之前俄罗斯礼仪的主体还仅仅只局限于贵族阶层, 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 礼仪主体范围就开始逐渐从贵族扩大到商贾, 再到小市民与知识分子, 深入到各个阶层中。

结语

在俄罗斯礼仪发展历史过程中, 礼仪行为在俄罗斯社会起到了与西方国家相同的功能, 它既见证了俄罗斯文化的历史变化, 同时也反映了俄罗斯人与其他民族文化方面的差异以及融合性。不难发现, 在俄罗斯礼俗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既有各个民族普遍存在的元素, 也有俄罗斯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从这个方面来看, 俄罗斯的礼仪发展不仅是历史的一种形式, 同时也是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世界文明进行融合的渠道。

摘要:俄罗斯人性格豪放, 开朗大方, 是一个好客的民族。俄罗斯人民高度重视日常生活礼节, 他们有许多自己的独特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初到俄罗斯的外国人, 如果对俄罗斯的礼仪习惯不了解, 在与俄罗斯人民交往中可能会失礼。因此, 知道一些俄罗斯具体的礼仪和习俗以及它们的历史演变, 对在俄罗斯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俄罗斯,礼仪习俗,历史演变

参考文献

[1]李学岩.俄罗斯礼俗的历史演变[J].山东社会科学, 2010 (09) .

[2]赵淑梅.额尔古纳地区俄罗斯族的丧葬习俗及其宗教文化内涵——以室韦俄罗斯民族乡恩和村为例[J].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 2012 (06) .

“俄罗斯·历史与现代” 篇3

由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办,俄中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俄罗斯美术科学院、莫斯科国立瓦西里·涅斯捷连科画廊共同承办的“俄罗斯·历史与现代——瓦西里·涅斯捷连科作品展”于5月24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精选了作者各时期的代表作共79幅,作品取材现实,又不乏浪漫、哲学色彩,具有浓郁的民族、历史与自然元素。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邓榕、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张德广、外交部欧亚斯司长张汉晖等出席了开幕式。杰尼索夫大使在开幕式上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上海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俄中两国在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等各领域都有很好的发展。此次画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瓦西里·涅斯捷连科曾多次应邀来中国参加联展,非常渴望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并为之创作更多作品,为中俄文化交流贡献力量。据作者介绍,本次参展作品内容包括俄罗斯人物、风景和历史,诠释并表现了俄罗斯的过去与现在,希望中国观众会感兴趣。发言后,涅斯捷连科将自己创作的大幅邓小平肖像画赠送给邓小平的女儿邓榕。涅斯捷连科陪同与会嘉宾共同参观了画展,并与大家分享了其创作背后的故事,及其长期以来对绘画艺术的思考,画家生动幽默的讲解更是让大家在欣赏之余慨叹俄罗斯艺术创作的无限魅力。

俄中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会长崔姗女士表示,作为瓦西里·涅斯捷连科的多年好友,基金会作为瓦西里·涅斯捷连科的中方授权方及本次画展协办方之一,这次邀请瓦西里·涅斯捷连科来华举办个人作品展,展现他历年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基金会响应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做出的具体贡献。

瓦西里·涅斯捷连科是俄罗斯最年轻的人民艺术家、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俄罗斯肖像画第三,毕业于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据了解,1999年,涅斯捷连科被叶利钦总统授予俄罗斯“功勋艺术家”称号,2004年,被普京总统授予俄罗斯“人民艺术家”称号。他的创作丰富多彩,曾为国内外著名人士画过肖像。瓦西里·涅斯捷连科凭借扎实功底和现代理念迅速进入俄罗斯的主流艺术领域,已成为俄罗斯绘画的中坚力量。本次展览既是瓦西里·涅斯捷连科艺术创作的全面展示,也将作为见证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中俄两国文化艺术相互了解与密切交流的一段珍贵史实。

瓦西里·涅斯捷连科艺术风格成熟,他以独特的手法将自然风光与俄罗斯和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融合在一起,作品中充满了浓郁的戏剧感、仪式感。更具有抒情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及绵绵不断的哲学思想。他用作品向人们展示了艺术的精神变革力量,写实主义同样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不朽传统得到延续和继承,为创作的探索和发现将不断打开新天地。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综述 篇4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08(1)班 王玮 040801033 摘要:被誉为“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罗斯福新政,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更成为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三十年以来,对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的研究已较为成熟。

关键词:罗斯福新政

经济危机

民主政治

世界和平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综观对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的研究,大致可分归结为以下七大类:对解决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作用;对维护世界和平的意义;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意义;对美国民主政治的影响;对美国自然资源的保护;对中下层民众的关怀;对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启示。

一、解决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作用

解决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罗斯福新政的最直接目标,可以说,罗斯福新政产生于此也解决于此。罗斯福新政在缓和美国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恶果、恢复社会生产以及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程树武在《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及其历史地位》一文中指出:“它‘不独基本克服了30年代经济危机,还曾造成战后美国经济长期上升的总趋势。它延长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生命。这是新政根本作用。’如果说新政不能永远克服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那是对的。但如果说新政对克服大萧条完全不起作用,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新政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1】报童在《谈罗斯福新政》中一文写道:“尽管新政未能解决危机的根本问题,但它的功效是明显的。1936年与1933年相比,金融危机得到了控制,农业收入增加了近一倍,许多工业部门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2】

二、对维护世界和平的意义

罗斯福新政对当时世界和平的作用,不仅表现为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而且也表现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卓越的贡献。刘绪贻在《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史上的地位》一文中写道:它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具有影响。其“最重要成就之一,是它成功地使如此众多的美国人、欧洲人相信:民主改革可以代替极权主义的制度。”【3】体现了对维护民主国家的民主制度的重大意义。蒋懿菊在《罗斯福“新政”及其历史价值》一文中指出:1944年年美国建立起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争经济,当年美国军火生产总值达到375亿美元,差不多等于苏、德、英三国的总和。于是各种武器战略物质源源不断运往反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到1940年美国给英国的援助总计达314亿美元,包括军火物资和其他供应品。1940年9月,罗斯福签署了第一个兵役法———“远征军训练与服役法”。许多美国青年应征服役。美军转战于太平洋、亚洲、大西洋和欧洲以及北非的广阔战场,有30多万美国人为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生命。罗斯福领导的美国实际上成了这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流砥柱采取他实际上采取的行动;如果他心中没有感受到自由的汹涌波涛;如果在他亲身经历过的极端危险时刻,他没有下决心援助英国和欧洲;那么人类就陷于可怕的境地,在若干世纪之内人类整个前途将沉沦于屈辱和灾难之中。【4】则体现了对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重大贡献。

三、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意义

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是罗斯福新政在经济领域所产生的最为深 刻而持久的影响。也是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刘绪贻在《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史上的地位》称:足见罗斯福“新政”不独通过大力加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延长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生命,还为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提供样板,帮助它们通过同样途径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这就是说,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历史上地位,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者举例新政对加拿大、比利时、英国特别是对战后日本、战后日本、德国的影响,有力的论证了该点。【5】 杨麦龙 在《再评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也同样得出了罗斯福“新政”开辟了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的结论。他在文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世界的影响更加显著。在英国,宣称将实行重大社会改革的工党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巨大胜利,该党把建立“福利国家”作为自己施政的主要目标。除瑞典、英国之外,越来越多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产阶级认识到:为了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社会阶级矛盾,必须实行凯恩斯主义,走建立“福利国家”的道路。“西德、英、意、法、荷、比等六国的社会福利开支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从1957年的55.3%,上升到1978年的64.7%。”除美国、西欧之外,其他北欧各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以及亚洲其他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都先后接受了凯恩斯经济理论,积极制定各种社会经济立法,走“福利国家”的道路。【6】报童在《谈罗斯福新政》一文中更是肯定了新政所开创的新局面:新政使政府较全面地深入到各个经济领域:控制了银行这个经济发展中枢,使财政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杠杆,进而对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部门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直至劳资关系,进行广泛的调控。从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成为一种固定职能,使国家资本主义得到了空前发展。【7】

四、对美国民主政治的影响

至于罗斯福新政对美国民主政治的影响,学术上观点有两种。其一为新政的实施在客观上进一步完善了美国的民主制度。这主要体现在立法上,蔡东丽、谢加书在《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中指出:1938年《农业调整法》确立了美国农业立法上具有开创意义的价格支持、补贴,常平仓和农作物保险制度。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是美国农业立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开启了政府干预农业经济的先河,使得农业成为受保护和扶持的产业。它所规定的制度为后世农业立法创造了先例,确立了美国当代农业立法的基本模式。【8】此外,民主制度的完善也在黑人教育问题中得到体现。谢国荣在《论罗斯福“新政”与黑人民权问题》一文写道:罗斯福政府并没有给予黑人真正的“新政”,也没有为促进黑人民权的发展采取重大举措。但是罗斯福政府在大萧条时期所采取的救济措施,以及联邦政府扩大对黑人知名人士的任命,使黑人看到了民主党统治下的联邦政府可以成为黑人争取民权的工具。罗斯福“新政”也因此改变了多数黑人在政治上的政党选择,对日后美国的政治生活和黑人争取民权的斗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9】然而,也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罗斯福新政破坏了美国的民主政治。王正文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法制建设述评》一文中就指出:„„但为了实现这些制度化的变革,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美国固有的权力结构,赋予总统和政府部门更大的权力。其结果是,国家从此成为经济的发动机和企业的创立者。根据美国宪法,美国中央政府内部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互相独立又互相制衡,是不容许其中某一种权力凌驾于其他权力之上的。但为了实施“新政”,罗斯福不得不对这种传 统的权力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处理紧急事务和危机的需要。罗斯福通过向国会提出特别咨文、写信等方式,把过去破例向国会提出立法草案的做法,变成了一种经常性行政活动,从而扩大了总统的立法职能;为了创办和管理新建的大量国家事业或公共工程,罗斯福不得不临时增设许多新的独立机构和附属机构,从而扩大了政府的行政职能。结果,罗斯福总统作为行政首脑的职能,大大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位总统。与此相对应,立法部门和司法部门的权力受到削弱,三权鼎立的格局第一次面临失衡。【10】

五、对美国自然资源的保护

罗斯福新政,特别是以工代赈政策,客观上对美国的自然资源起了很大的保护作用。万雪梅在《论罗斯福新政的就业政策》一文写道:罗斯福„„还特别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并没有只图一时的效益,而是考虑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比如防风林带的建造、国有公园的开辟、水利工程的修建、水电资源的开发等无不有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11】滕海键《简论罗斯福“新政”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一文指出:在美国现代环保运动与环境政策史上,新政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影响„„促进了美国资源保护政策体系的初步形成„„从宏观的历史视角看,新政资源保护运动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它在进步主义资源保护政策与战后美国环境政策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创造的环境遗产为战后美国的环保运动和环保主义奠定了思想和人文基础。【12】

六、对中下层民众的关怀

罗斯福新政中也体现出了人道主义精神——对中下层民众的关怀。在大危机时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照顾了中下民众。解琦在《浅析罗斯福“新政”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启迪》中写道:罗斯福“新政”的第二个突出.点是:他在施政期间,注重了社会利益主体平衡,或者说注意了改善社会最广大阶层——劳动者的境况。用他夫人埃利诺的话说:“他无论做什么、怎么做,都只为一个目的惠及一般人。”罗斯福一直主张要“更合理更明智地分配国家收入”,并提出要为“那些经济金字塔底层被忘却的人们辩护”。【13】万雪梅在《论罗斯福新政的就业政策》一文写道:罗斯福说:“我们不仅要使失业者的肉体免受饥寒,而且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他们的自力更生的意志,他们的勇气与决心。”所以,后来他就取消了单纯直接救济法,取而代之的是“以工代赈”的公共工程计划。这对于消除大萧条对人们的精神和意志的不良影响,对于调动失业者自力更生的精神,对于振兴整个国民精神都是非常有益的。罗斯福新政为解决就业问题,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扩大就业,同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直接救济帮助失业者,并且制订了社会保障法以保护失业者和老年人的利益等,这一系列举措不管在当时还是对现在和未来,都产生了极其重要、深远的影响。【14】

七、对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启示

被誉为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罗斯福新政,研究者最终都会或多或少的提及它对我们如今社会的启示,这也是古为今用的一大体现。其中对探讨应对我国三农问题和就业问题居多。我国当前农村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要开拓农村市场首先要增加农民收人;加大对落后地区开发力度,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万雪梅认为,罗斯福新政在解决就业问题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确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使失业者从中受益匪浅,不失为解决经济衰退时期就业、再就业问题的一个成功范例。【15】

结语

总之,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世界,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罗斯 福新政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恶果,使社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为战时经济的高速增长打下了基础。美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恢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规模军工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美国在二战期间成为各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同时,新政也削弱了世界法西斯势力。增强了世界和平民主进步的力量。新政的实施打击了美国法西斯势力,是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的重要因素。发展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在不危害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维持了劳动人民一定的政治权利和必要的生活条件,稳定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并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参考文献: 【1】 程树武,《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及其历史地位》,《谈古论今》(2010年第3期)。【2】 【7】报童,《谈罗斯福新政》,《成人高教学刊》,1999年第2期。【3】 刘绪贻在《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史上的地位》,《美国研究》 【4】 蒋懿菊《罗斯福“新政”及其历史价值》,《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8月第20卷第4期。【5】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史上的地位》,《美国研究》 【6】 杨麦龙 《再评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1卷 第2期2001年3月。【7】 报童《谈罗斯福新政》,《成人高教学刊》,1999年第2期。【8】 蔡东丽、谢加书《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

【9】 谢国荣《论罗斯福“新政”与黑人民权问题》,《上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9卷第1期)。【10】王正文《罗斯福新政时期法制建设述评》,《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5期。【11】【14】【15】万雪梅《论罗斯福新政的就业政策》,《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9卷第1期(总第192期)。

俄罗斯历史 篇5

一、国内外关于“有效教学”理论研究综述

“有效教学”是20世纪上半叶随着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产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理论之一。发展到今天,其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一是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的科学主义取向;二是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的建构主义教育哲学取向;三是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的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发现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多元智能发现了学生的多种聪明,其共同点在于“发现学生”。

2001年,为了配合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钟启权、崔允墎、张华主编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专辟一节阐述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并详细介绍了有效教学的由来和发展,这是我国关于有效教学研究的开始。史学界最早做过相关研究的是历史学家赵亚夫教授,他使用的是“实效性”这一概念。早在2000年的小学综合科研究中,他就提出了“三性说”即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认为针对性和主动性是实效性的前提。在后续的多篇关于历史教学的文章中根据历史学科的教学特征,又加上了具体性,即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以针对性、主动性、具体性为前提。而历史教学界正式打出这个旗帜,是在2006年12月由北京石景山教委和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共同主办的历史课堂研讨会上。自此,在知名教授、大批优秀教研员和中学历史教师的带动下,有效教学的概念风靡全国历史教学界,2007年1月北京师范大学率先出版由赵亚夫教授主编的《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历史有效教学问题(主要指中学历史)受到愈来越多的关注。

关于有效教学的涵义,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国内学者主要从过程、结果等方面归纳有效教学特征,从价值取向上,关注教育教学实效和效益;从过程上,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从策略上,关注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结果上,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大多数学者认为,学生的发展或进步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唯一客观标准。我个人比较认同某英国学者的看法:一,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这节课的绝大多数内容,而且还能学的其他更多的内容;二,上完这节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然乐此不疲地研究那节课的内容;三,学生的学习是主动探究,而不是被动、机械的。

二、我的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故事——以《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

1、本课地位及重难点分析

《罗斯福新政》是必修Ⅱ·经济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的第二课,在整个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共分三目,第一目承上启下,说明罗斯福上台的历史背景具有临危受命的特点,第二目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第三目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新政的内容和影响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亦是本章的核心所在。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2、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在雅宝完整地执教过两届高一,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通过观察、调查和谈话等,我发现,这个年龄阶段、学习阶段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开始第二个学期的历史学科学习之前,他们普遍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况是:对历史教师本身较为认同,对历史学科学习较有兴趣,比较关注历史学科的现实价值,对学好历史这门学科充满信心;但学习的主动性明显不够,比较习惯于在老师的明确指令和督促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没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在这个快餐化时代、读图时代,课本知识的阅读尚且囫囵吞枣、断章取义,课外阅读更是不足,阅读面较窄,历史人文知识储备量较小。

3、期望达到的教学效果

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理解新政“新”体现在哪,进而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在突破重难点的基础上对比分析罗斯福新政前后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同之处、分析中国的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罗斯福在新政过程中的作用,联系当今世界经济现状,从经济学角度探寻新政对现世的意义。

俄罗斯历史 篇6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1年8月6日标普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评级展望负面,受此影响,全球股市暴跌。回顾历史,1929年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也曾迅速演变为世界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产销矛盾加剧

B.股票恶性投机 C.分期付款和超前消费

D.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解析 D 做本题时注意题干的限定词“根本原因”。C项导致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使产销矛盾加剧,是经济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B项是导致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D项是导致其发生的根本原因。

2.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时代背景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D.开始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

解析 A 从题干的时间1931年以及美德机器、技术大量提供给苏联可得出答案。

3.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首次经济危机;1857年后,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而1929~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

B.“自由放任”政策不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C.各国之间国际贸易冲突加剧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解析 D 1929~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是缘于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有关。

4.1934年1月10日,罗斯福总统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导致20世纪30年代美元贬值的直接因素是

A.经济危机

B.政府强制推行《工业复兴法》 C.政治危机

D.政府调整财政金融政策

解析 D 20世纪30年代美元贬值的大背景是经济危机,但题干问题中的限制条件是“直接因素”,经济危机是从金融业开始,为了解决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加强对经济干预,整顿金融业,D项与题意相符。

5.(2013·哈师大附中模拟)西汉宣帝五凤四年,“请于边郡皆筑仓,谷贱时增价而籴,贵时减价而粜,名曰:‘常平仓’”。下列史实与“常平仓”思想一致的是

A.汉武帝的盐铁官营政策 B.明清王朝的海禁政策 C.苏联农业集体化

D.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调整法》

解析 D 材料中西汉“常平仓”通过控制剩余粮食流通来控制价格,实现粮食市场“平价”的目的,与美国罗斯福新政通过控制农业的生产来实现粮食价格的稳定(即平价)的思想一致。

6.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 B.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形成 C.注重缓和社会矛盾

()

()

()

D.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

解析 A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在坚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7.1935年和1936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许多“立法”违宪,但罗斯福管辖下的行政机关依然我行我素,“新政”措施照行不误。这一事件表明()A.罗斯福总统个人魅力的光芒超越了法律 B.新政得到了美国全国人民的热烈支持 C.新政的措施全面解决了美国面临的问题 D.三权分立的原则在特殊时期遭到一定冲击

解析 D 根据所学美国政权机构实行三权分立,最高法院、国会和总统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和平衡。材料中法院裁定罗斯福新政“违宪”,但行政机构却不予理睬,表明最高法院对总统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说明三权分立的原则在特殊时期遭到一定冲击。故本题选D项。

8.伯顿·W·小福尔索姆(Burton Folsom,Jr.)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新政“灾难性的影响”不包括

A.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B.美元贬值,加剧邻国危机 C.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 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

解析 D 本题实际要求回答罗斯福新政的负面影响,D项是罗斯福新政的积极影响。

9.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上大部分经济生活包罗在政府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 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

解析 A 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国家直接干预经济。但是,()

()

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的基本经济理论,其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同时,也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

10.二战后60多年来,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崩溃,而且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学技术、物质、文化各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政治、社会相对稳定,至今也看不出垂死的迹象。其根本原因在于()A.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实施福利国家政策缓和了社会矛盾 C.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 D.扩大了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

解析 A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建立并完善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从而使资本主义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11.希腊债务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剧烈动荡(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借贷领域中大量负债,超过了借款者自身的清偿能力,造成无力还债或必须延期还债的现象)。希腊目前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高达12%,远远超过欧元区设定的3%上限。下列与希腊债务危机的发生有关的是

A.人民资本主义

C.高福利政策

B.经营者革命 D.企业国有化

()解析 C 人民资本主义是指股票分散化,经营者革命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都与希腊债务危机无关;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高福利政策,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引发了债务危机。

12.有人概括战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是“基础殷实,决策正确,动力巨大,高新技术”。下列图示中比较符合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是

()

解析 A 二战后,美国经济经历了长达20年的经济繁荣时期,20世纪70

年代初期,经济进入萧条阶段,8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90年代重新进入繁荣时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

——《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里根当选总统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要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

《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思想?(4分)(2)与上述思想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指出美国20世纪30年代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并概述其主要内容。(10分)(3)材料三中,里根政府为什么要进行“引人注目的改变”?“引人注目的改变”主要指的是什么?这一“改变”之后各国逐渐发展出什么经济?(6分)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由“自由放任”到积极干预和调整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政策的影响。第(1)问,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反映的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第(2)问,第一小问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国家

——

干预经济的思想,后面两小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掌握。第(3)问求答项较多,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来回答。

【答案】(1)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由市场调节经济活动,反对政府直接干预。

(2)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政府承担起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责任。罗斯福新政。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整顿银行;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扩大中央银行权力;管制证券业等。工业方面(核心):制订包括工资、工时、行业公平竞争法规;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方面:成立农业调整署;减耕减产;调整农产品结构;公布《农业调整法》等。社会福利: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社会立法: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

(3)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6年,里根签署了美国参众两院批准的修正税法„„根据这一法案,降低了个人所得税„„改变了过去30多年来税率越定越高、特惠越来越多的情况。它实际上是大规模减税和局部增税的结合,既使中产阶级得到实惠,又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里根政府坚持紧缩货币政策,严格控制通货膨胀„„里根政府还推行新联邦主义,改革社会保障制度。1983年4月里根签署了国会通过的一揽子社会福利改革计划,削减了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尤其是“随意性”的社会福利开支。

——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

材料二 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时(1979~1990年)针对英国“病症”和滞胀经济实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首先,推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第三,控制社会保障制度规模,逐步改革实施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政府削减了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1986~1987比1979~1980下降了十个百分点。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加。——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当政时期美英两国改革措施的异同。(12

分)(2)里根政府和撒切尔夫人政府的改革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在改革的指导思想上有何不同?(8分)解析 第(1)问比较美英两国经济改革的异同,考查对历史问题的比较能力,相同点就是共性,不同点就是各自的特点。第(2)问实质考查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思想。

【答案】(1)相同点:都改革社会保障体制、减少政府开支;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控制通货膨胀。不同点:里根政府强调减税和调整经济结构;撒切尔夫人政府强调发挥自由市场机制,推行企业民营化。

俄罗斯历史 篇7

2015年是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从2013年起便启动了庆祝活动的筹备工作。2014年6月20日,俄罗斯联邦政府副主席批准了《关于开设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纪念日主题课》的委托书。6月26日,俄罗斯教育科学部发文,要求全国各中小学校在2014至2015学年开设系列主题课,目的是“让青年一代传承历史传统”,培养他们的个性品质,包括俄罗斯公民认同感、公民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历史传统的尊重。

按照俄罗斯教育科学部要求,主题课形式要灵活多样,同时要求,主题课要充分体现学生年龄特点。小学阶段多以游艺形式开展,一至四年级学生可以开设“勇气课程”,组织主题竞赛和问答比赛;初中阶段可结合卫国战争历史课让学生更多地在认知和实践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目前,这些课程正在俄罗斯全国范围广泛开展。

(摘自:中国教育报)

俄罗斯历史 篇8

常常在灾难之后变得强大,

又在极强中迅速衰弱,

在衰弱之后,整个民族会再次探寻一条崛起的道路。

这一历程到今天都没有结束。

近来,有关俄罗斯崛起的话题正成为媒体、政治家、学者甚至普通民众的关注焦点。俄美军舰黑海对峙、俄罗斯舰队到美国“后院”加勒比海与委内瑞拉海军联合举行军事演习并帮助委内瑞拉开发核能,以及向委内瑞拉出售战机等,俄罗斯表现出的是一种强势的大国姿态。结合历史衍变,一个疑问油然而生,俄罗斯崛起了吗?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语),同时,“历史是过去思想的重演”(英国学者柯林伍德语)。从这一角度出发,对历史上俄罗斯两度崛起及其精神动力的了解或许构成了这一问题的明确答案。

使命感:俄罗斯崛起的历史精神动力

自古以来,俄罗斯就是一个充满使命感的国家。这种使命一方面来源于历史上基辅罗斯王公(俄罗斯的前身)与拜占庭帝国的姻缘,因而对拜占庭帝国精神遗产的继承;另一方面也来源于东正教对俄国社会、王公贵族的影响。

公元147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非亚为妻,并把拜占廷皇室徽记“双头鹰”作为俄国的国徽引入,并将其铸在克里姆林宫的大门上,鹰的两个头分别注视着东、西两方,标志着俄国为欧亚国家。16世纪,俄罗斯普斯科夫叶利扎罗夫修道院院长菲洛费伊在给莫斯科瓦西里大公的信中进一步坚称,“所有基督教王国都归于您的一个王国,两个罗马(即古罗马教会,第二罗马教会即拜占庭教会)已经消失,而第三罗马却屹立不动,至于第四罗马则将不会再有”。在菲洛费伊看来,“第三罗马”教会在瓦西里大公的领导下,将烛照整个世界,整个东正教世界都归瓦西里大公领导,他是基督徒唯一的沙皇。

“第三罗马”思想形成了俄国历代沙皇、贵族甚至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优越感。19世纪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通过自己著作的主人公沙托夫说的一段话表明了这一点,关于俄罗斯,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一个民族若是丧失了这种信念,它就不再是一个民族了。然而,真理只有一个,因此在所有的民族当中只有一个民族可能拥有真正的上帝,尽管其他的民族也各自拥有自己独特而伟大的上帝。唯一‘体现了上帝旨意’的民族就是俄罗斯民族”。这段话表明,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思想里,俄罗斯民族是独一无二的优秀民族,即上帝的选民。无独有偶,19世纪俄罗斯著名哲学家索洛维约夫也认为,在人类向神人类(按照索洛维约夫的构想,未来的全人类都将皈依基督教,因此,未来的人类就是基督的人类,即神人类)的过渡中,俄罗斯民族将发挥自己的决定性作用。有关俄罗斯的独特使命,20世纪俄国著名哲学家别尔嘉耶夫也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俄罗斯人很早就具有一种感觉——比意识更敏锐的感觉——这就是:俄罗斯有着特殊的使命,俄罗斯民族是特殊的民族”。作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重要代表,陀思妥耶夫斯基、索洛维约夫和别尔嘉耶夫的上述话语并非空穴来风,也并非脱离俄罗斯社会的只言片语,而是反映了俄罗斯社会中业已存在的重要政治使命思潮。

正是在这种使命感的感染和驱使下,近代俄罗斯历史上的君主彼得一世开始了他的铁戈征程。在赴西欧寻师问道的时候,彼得告诫大使团全体成员:“我们在这里工作,并不是出于不得已,而是为了学习航海技术,以便在我们回去之后,能战胜耶稣基督的敌人,并在耶稣的恩典之下成为基督信徒的解放者。任何人不得无视这些,我们背负着极其伟大的使命”。从彼得一世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向西方学习的重要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夺得黑海和波罗的海出海口,成为一个海上强国,还在于能成为一个“基督信徒的解放者”。

实际上,俄罗斯历史上具有这种“第三罗马”式宗教使命情怀的沙皇远不止彼得一世,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征战拿破仑的时候,甚至还组建了神秘的“神圣同盟”,从而使当时的几乎整个欧洲都笼罩在了一种特别的宗教氛围之中。

浓厚的使命意识和“第三罗马”式的宗教情怀构成了俄罗斯特殊的国情,为俄罗斯近代政治、军事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从整个俄罗斯历史来看,在使命意识和“第三罗马”式的宗教情怀的影响下,其大国地位和经济、军事的发展总是重复着“落后→军事失利→改革→崛起→衰弱→变革→崛起”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其中,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历史上促使俄罗斯崛起而发起的改革往往以军事失利为背景,改革初期往往多关注于军事技术、工业的发展,以军事技术、工业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进步。军事优先,以军事实力支撑其大国姿态,这构成了俄罗斯独特的崛起之路。

军事优先:俄罗斯历史上的两度崛起

俄罗斯的第一次崛起发生在彼得一世时期。这位饱经磨难的沙皇自幼就表现出了对军事的由衷热爱,在其同父异母姐姐索菲亚摄取皇权的时期,他就组建了自己的娃娃兵团,终日以操练娃娃兵为乐,后来,这支娃娃兵团发展成为了俄罗斯著名的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近卫军团和谢苗诺夫斯基近卫军团,在俄罗斯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宠臣勒福尔特对执政初期彼得的政治启蒙点燃了他的军事强国的热情,在其送给彼得一世的《君王霸术论》一书中这样写道:“君主不应该有其他思想或其他目的,他只应该为战争艺术及其军队的组织与纪律而操心,他也应该拿别的事情来作为自己的专门研究,因为战争艺术乃是他这个君临天下者所应该学会的唯一艺术。而这种艺术的力量是:它不但能令那些生而为君王者保持其地位,又常能使那些生而为庶民的人挤入君王之列。这样看来,忽视战争艺术乃是丧失国家的主要原因,而精通这门艺术则常能使你获得国家。……失去了应有的军事力量,有诸般罪恶会降临到君王头上,而其中之一便是会让你被人轻视。受人轻视,乃是为君王者所最不应蒙受的诸般耻辱之一”。《君王霸术论》对彼得一世的思想造成了重要影响,构成了他后来征战亚速要塞的重要原因。

首战土耳其,出师未捷。彼得一世意识到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加强俄国的军事建设,尤其要提高俄国的军事装备水平。在这样的思想主导下,年轻的彼得开始化装成一名陆军下士,随大使团赴西欧寻师问道。

远赴西欧的学习并没有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实际上,军事装备和指挥水平的提高也并非朝夕之功所能达到。在随后对瑞典的纳尔瓦战役中,俄军再次遭受重创。不过,战争的失败非但没有击垮彼得一世,相反,却使他的斗志愈加顽强。马克思在谈到纳尔瓦战役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时这样写道:“纳尔瓦会战是一个正在兴起的民族遭遇的第一次严重失败,这个民族善于甚至把失败变成胜利的武器”。

败则思变,变则通。彼得一世的改革不可避免。作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彼得不但建立了军事学校,专门用于培养军队指挥官,还大力兴建兵工厂及相关制造业工厂。为了寻找财源,进而为制造舰船和大炮提供资金,彼得一世绞尽脑汁,开始把发展必不可少的战争经济同发展繁荣的民族经济结合起来。一方面,他不断开收新的税目;另一方面加速开创新的生产途径并扩大出口,同时,通过发展民族工业来削减进口,以此增加资金积累。一方面通过苛捐杂税对人民进行敲骨吸髓式的压榨;另一方面又鼓励他们发扬首创精神。

彼得一世梦想实现海上霸权,因而将很多资金用于修建港口和造船厂。为了发展造船业,彼得一世聘用了大量荷兰、法国和英国技术专家,给予他们最为优厚的待遇。根据俄国当时的一个外交官记载,彼得一世对外国造船专家,有一种特别关照:“沙皇总是迎合和讨好他们。他们可以按时领到薪酬。君王时常请他们吃晚饭,在举行大型宴会时,他们被邀请和沙皇同席进餐”。其实,这些备受沙皇宠爱的客人的职务,很快将被他们亲手培养的俄国人取代。

梦想奇迹般地实现。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俄国最终成为了当时欧洲的军事强国。麦思斯坦在1714年证实:“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更谈不上超过他们”。在这里,麦思斯坦指的是俄国的13000门大炮,这还不包括俄国国内铸造厂还在源源不断地制造的大炮。军装的料子由俄国纺织厂生产;制造枪筒的熟铁来自西伯利亚;制造炮筒和榴弹的生铁由沃罗涅什和图拉供应;硫磺和硝石产自乌克兰。彼得一世登基伊始,俄国没有一只战舰,除了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的渔民之外,国内无人对航海感兴趣,而到了1725年,俄国舰队已拥有48艘战舰、787艘帆桨战船。

强大的军事物资生产能力为俄军在战场上的胜利提供了保障。俄国最终取得了北方战争的胜利,瑞典军队连连溃败,1721年,被迫签订了有利于俄国的《尼什塔特和约》。和约规定:“瑞典把俄军占领的里夫兰、爱斯特兰、英格里亚、部分卡累利亚地区连同维堡区,包括上述地区所辖的全部城市、要塞、村镇、港湾和海岸及岛屿……连同瑞典国王享有的一切权益和称号,毫无例外地割让给沙皇陛下和俄国所有”。对欧洲军事强国瑞典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此时的俄国已经作为一个欧洲大国屹立在欧亚大陆。

18世纪俄国崛起的另一个标志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军事扩张。在其当政时期,俄罗斯的版图得到极大扩充,它的版图从波兰一直延伸到阿拉斯加。俄罗斯军队的实力也大大增强,1796年,俄罗斯陆军的人数达到空前的50万人,成为欧洲最为庞大的军队。俄罗斯的国家地位也得到迅速提高,当时的俄罗斯宫廷被认为是欧洲最辉煌和最奢华的宫廷之一。

进入19世纪,1812年俄法战争的胜利和“神圣同盟”的组建,更将俄国推向了欧洲盟主的位置。不过,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

俄国,这样一个信仰东正教的国家,除了坚信自己信仰的上帝的正统性外,还总是赋予意识形态以太多的意义,将拯救世界视为自己的使命。面对近代以来西方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俄国即使在彼得一世改革打开了面向西方的大门之后,也没有在经济上取得更大的进步,至少,其工业化步伐比西欧国家慢了很多。很多知识分子,包括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斯拉夫派成员,在反思这一现象的同时,却并不鼓励对西欧工业文明的吸纳,相反,他们甚至开始了对西方社会的批判。面对西欧国家日益资本化的社会状况,他们提出只有笃信东正教的俄国民众才是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才有能力把世界从低俗、市侩、唯利是图的堕落的欧洲人手中拯救出来。

由此,彼得一世改革带来的俄国社会、经济和军事的巨大进步,在其后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继承,但往往缺乏应有的社会成效。至19世纪下半叶,俄国的经济已经和西欧的先进国家有了不小差距。从工业生产的一些指标看,1913年,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当时美国的6.8%。在欧洲,俄罗斯当时的人均国民收入只及英国的1/6,不到法国的1/4,主要工业品人均产量与当时欧洲最落后的西班牙不相上下。缺少雄厚经济实力支撑的俄国,在19世纪50年代后逐渐走向衰落,先是在1853年爆发的克里木战争中战败,“欧洲宪兵”的地位一落千丈,后又在1905年日俄战争中落败。

俄罗斯的第二次崛起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末的苏联时期。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成立初期,其面临的国内外局势异常艰难:国内物品短缺、叛乱频发;国外面临欧美各个国家的封锁和遏制。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即苏联)成立后,苏联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逐渐好转,但仍面临着战争的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加快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步伐,在斯大林“剪刀差”(也称“贡赋论”,即压低农产品价格,借以增加积累,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经济政策的统领下,从1928年开始的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极大地增加了生产力,至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尤其重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37年,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大工业国,工业生产指标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位。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被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的第三个五年计划,苏联创造的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奇迹之一,仅用十几年的时间便走完了西欧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

从这一时期苏联工业化结构来看,重工业,尤其和军事相关的重工业,明显处于优先地位。造成这一工业结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虽有经济计划的因素,但在动荡的国际环境和战争越来越逼近的情况下,为国家安全提供保障也构成了其中的重要原因。

20世纪30年代后期,苏联的军事实力已大大增强。到1938年,苏军已装备了七千多门野战炮、1.5万多辆坦克、6672架战斗机和137艘各类舰艇。除此之外,苏军还开始采用大量的先进技术来提升自己的装备水平。

随着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苏联日益成为国际社会上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1929年,英国恢复了中断了两年的英苏外交关系。1933年,拒不承认苏联达16年之久的美国,也不得不改变敌视苏联的政策,同其建立了外交关系。作为一个大国,苏联此时已在国际社会上初露锋芒。

苏联自雅尔塔体系形成,甚至更早的时期就把自己的国际角色定位为世界大国。战后初期,在苏联相对于美国明显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就开始积极谋求建立与美国共管的世界体系。自此,苏联开始作为世界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一方,对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发挥着重要影响。

斯拉夫民族的发展总是给人带来意外的震惊。1991年,苏联社会主义的大厦轰然崩塌。俄罗斯在随后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推行的“休克疗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物价飞涨、工业生产急剧下降,俄罗斯又一次陷入了危机之中。

展望:恢复大国军事,俄罗斯崛起的历史重演

世纪之交的2000年,曾经叱咤风云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将权力之杖交给了年富力强的普京。8年时间,在普京对俄罗斯经济的运筹帷幄下,俄罗斯的整体国力有了很快增长,“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的当选承诺正在一步步实现。与此相适应,俄罗斯近年来在军事行动方面更加夺人眼目,面对北约和美国的战略打压,俄罗斯的姿态强硬,一方面展示自己的军事实力,另一方面通过“能源外交”来恢复自己的大国地位。

面对俄罗斯近年来的表现,国内外学者针对俄罗斯崛起的讨论也此起彼伏。实际上,对于这样一个问题的回答非常困难,问题在于崛起这一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它自身也缺乏一系列指标去衡量。回过头再说,即使有指标去衡量,那么得出的结论就一定可靠吗?历史已经给予了这一问题一个明确回答。从具体指标来衡量,苏联时期的经济和整体技术水平自始至终都与美国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从这一史实出发进行理性的分析,冷战时期的苏联应当一直处于劣势地位,但为什么历史学家们在划分整个冷战史时又将其分为了“美攻苏守”、“苏攻美守”等时期呢?看来,历史的发展并非理性数据分析的必然结果,也远非那么简单。

从俄罗斯两度崛起的发展史来看,18世纪初和20世纪上半叶俄罗斯的崛起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首先,它们都建立在对自身军事、经济落后性的清醒认识基础之上。对土耳其人战争的失败,使彼得一世认识到俄国军事的落后;欧洲之行,又使他对俄国经济、社会的滞后性有了进一步反思。20世纪上半叶苏联的崛起,更是处在经济、军事,还有外部危机的背景之下。

军事优先,大力加强工业建设是俄罗斯两度崛起的又一特征。彼得一世前往西欧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学习造船技术,从而建立自己的海军。他建立各类工厂的重要目的也是为了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回过头来看苏联,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刚刚成立,面临着外国敌对势力干涉,甚至战争的压力,作为这方面的重要考虑,苏联的前三个五年计划均以发展重工业为优先。伴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在俄罗斯两度崛起的过程中还引进并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彼得一世从国外直接招募了大量技术人员,斯大林则在苏联发展五年计划中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

伟大人物的出现也与俄罗斯的崛起相伴生。彼得一世和斯大林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强有力的贯彻自己意志的手段,彼得一世用“自己的野蛮征服了俄国的野蛮”,而斯大林的俄语名字即是“钢铁”的意思。

另外,经济并不构成俄罗斯崛起的直接必然因素。作为这方面的一个例证,18世纪末俄国已经成为欧洲的一个大国,而其经济却与英法等西欧国家有着相当的差距。

如果将这些因素与当今的俄罗斯作对比,那么就会得出一个值得思考的结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一落千丈,军事实力也大不如前,在北约的步步紧逼下,其战略版图大大压缩,军事强国地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衰退,这一点具备了历史上俄罗斯崛起的危机条件。普京就任俄罗斯总统后,俄罗斯的经济逐渐恢复,军事工业及其装备能力有所提高。从俄罗斯民众的接受度来看,普京也基本符合俄罗斯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标准。但从整体来看,当今的俄罗斯缺少了其历史崛起共有的大规模军事及相关工业改造建设这一基础条件。从发展趋势上来看,近年来国际市场日益高涨的石油价格在给俄罗斯带来滚滚“石油美元”的同时,并没有给俄国的工业制造带来更多的技术结构改善,至少说这种工业结构改善到今天为止仍不足以为俄罗斯重新崛起提供足够的支撑。

上一篇:酒店晨会口号大全下一篇:王自健脱口秀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