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市场环境分析(精选8篇)
俄罗斯市场环境分析 篇1
一、远东地区投资环境的优势
1. 地缘优势
远东地区是俄罗斯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绵延的海岸线和漫长的国境线使远东地区融入亚太成为可能:勘察加边疆区、萨哈林州和楚科奇自治区与美国和日本有海上疆界, 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穆尔州和犹太自治州则分别与我国黑吉两省和朝鲜毗邻。这一地区有最重要的欧亚交通走廊———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干线和北方海运, 以及其他将俄罗斯与亚太国家连接起来的交通线路。重要的航空枢纽有:哈巴罗夫斯克机场、符拉迪沃斯托克机场、布拉戈维申斯克机场、雅库茨克机场、勘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机场和南萨哈林斯克机场等。此外, 远东地区拥有俄罗斯东部地区最大的国际海港 (东方港、瓦尼诺港和纳霍得卡港等) , 是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在过境运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 东方港是远东地区最大的港口, 同时也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阿干线的出海口, 承担着海上进出口的重要运输任务。因此, 远东地区是俄罗斯与亚太国家建立经济联系的前沿阵地, 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成为吸引邻国对其进行投资的最佳条件。
2. 资源优势
俄罗斯远东地区是全俄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是尚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远东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主要集中在萨哈共和国和萨哈林州两大油气盆地。萨哈共和国油气田的勘探工作已初步完成, 但目前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开采。萨哈林州周围的大陆架蕴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采用租让方式吸引外国投资者开采。远东地区各联邦主体都有煤炭资源, 其储量占全俄总量的11%。此外, 远东地区其他矿物资源也很丰富, 已发现和探明储量的矿物有70多种, 包括贵重金属资源、黑色金属资源和有色金属资源等。远东地区森林覆盖面积为2.78亿公顷, 是俄罗斯最富饶的林区之一, 这里的贵重木种储量在俄罗斯名列第一。其中有大量冷杉和云杉, 是生产纸浆和纸张的最好原料。俄罗斯远东海域是俄罗斯重要的捕鱼区, 也是重要的海产品生产基地, 其年捕鱼量和海产品产量占全俄的60%以上。
3. 政策优势
面对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 作为一个欧亚大国, 近年来俄罗斯对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给予了充分重视, 其根本目的是确保东部地区、尤其是远东地区的领土完整, 巩固地缘政治安全;强化俄在全球东部地区的存在和影响, 推动其欧亚大国地位的复兴;同时, 搭乘亚太经济快车、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开发。普京出任总统后, 开始了同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参加并支持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参与亚太经济合作, 并于2011年正式成为东亚峰会正式成员。根据现实情况, 俄罗斯政府分别于2002年、2007年和2010年对《远东地区和外贝加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纲要》进行修订;2010年, 时任总理普京批准并实施《俄罗斯远东和贝加尔地区2025年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2007年与
我国签订《中俄关于促进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2009年签订《中俄投资合作规划纲要》《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合作纲要 (2009—2018) 》, 有利于实现双方优势互补, 促进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远东地区投资环境的劣势
1. 产业结构不合理
远东地区的产业结构以资源开发和加工工业为主, 属重工业主导型, 农业和轻工业生产相对落后。燃料动力工业和采矿业是其支柱产业, 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领域也是远东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 但是由于缺少国家的财政支持和投入, 这些领域的开发和利用率都很低, 产业链短, 集群程度低。远东地区与我国东北地区接壤部分, 如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和阿穆尔州, 耕地面积较大, 土壤肥沃, 但是近些年由于投入不足、劳动力匮乏, 加之种植品种退化等原因, 土地撂荒面积较大。远东地区轻工业的发展长期滞后, 是远东地区最薄弱的生产部门。生产能力严重不足, 弥补巨大的消费品供需缺口和改变严重失调的产业结构现状都急需外部资金和技术的注入。
2. 基础设施不完善
远东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交通运输、能源和社会基础设施。远东地区的交通主要依赖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干线以及北方海运。与俄罗斯其他联邦主体相比, 远东联邦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十分落后, 部分铁路路段需要进行大规模电气化改造, 过境通行能力低, 而在楚科奇自治区、马加丹州、勘察加边疆区等地甚至不通铁路。在能源方面, 远东地区存在大量的独立电力区和分散供电区, 电网输电能力不足, 电费高昂, 电能的生产效率低下, 急需将现有电力系统的电网连通, 提高电力设施效率, 以解决“电力受困”问题。在社会基础设施领域, 远东地区教育体系、医疗体系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均不发达, 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这也是远东地区人口持续外流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保障居民拥有住房和社区服务, 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 是远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3. 投资环境令人堪忧
为吸引外资, 远东地区各联邦主体正逐步健全法律法规, 如萨哈共和国制订的《萨哈 (雅库特) 共和国外资法》、滨海边疆区的《滨海边疆区投资活动法》、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投资活动法》等, 这些法律需要不断修改、完善, 并保持其稳定性;外资政策中存在歧视和不透明成分, 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和积极性;官僚机构臃肿, 营私舞弊现象大量存在;官员贪污腐化, 滥用职权;政出多门, 朝令夕改, 常常使投资者无所适从;为投资者设置种种限制, 妨碍正常的商业活动。2011年12月, 全球反腐败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公布了《2011年全球清廉指数报告》, 俄罗斯得分仅为2.4分, 在182个国家中排名143位。同时, 该组织还对全球最大的28个经济体的行贿活动进行调查, 全球行贿指数俄罗斯位居第一。
此外, 远东地区又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地区,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远东地区的开发与整个俄罗斯的国家安全紧密相连。因此, 俄罗斯国内对于远东地区的引资心存芥蒂。有些俄罗斯经济学家认为, 外国投资者对远东投资只是为了获取资源, 攫取暴利, 不利于本国创新经济的发展, 而过度吸引外资开发自然资源, 会使远东地区逐渐变成亚太国家的原料附庸;一些政治家认为, 远东地区远离国家政治经济中心, 又处于亚太国家的直接影响下, 一旦引资政策发生失误, 国家安全会面临威胁。究其根源, 这与俄罗斯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性格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对异族的戒备和防范心理不无关系, 从而导致俄政府与远东地区各级政府在吸引外资问题上举棋不定, 为外国投资者增添了诸多障碍和困难。
三、远东地区投资环境优化面临的机遇
1. 成功加入WTO
2011年12月, 俄罗斯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由于俄罗斯经济严重依赖能源出口, 加入世贸组织短期内好处不会很明显, 但从长远看, 入世将对俄罗斯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大有裨益。俄罗斯加入WTO后, 平均进口关税将由2011年的10%降至7.8%, 工业品平均进口关税从9.5%降至7.3%, 农产品平均关税从13.2%降至10.8%。俄罗斯的成功入世, 将促进其投资政策和税收政策等与国际接轨, 并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协调机制解决贸易争端和纠纷, 逐渐消除贸易歧视和技术壁垒, 有利于加快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俄罗斯的投资环境将有望改善, 对外资的吸引力会大大增强, 为吸引外资改变其产业结构现状创造条件, 促进俄罗斯从资源出口国家向创新经济国家转变;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 推动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 从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创新经济战略的实施;有利于获得更大的出口平台, 扩大优势商品出口, 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 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这对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的俄罗斯来说, 意义重大。
2. 加快融入东北亚经济圈
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而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东北亚地区。无论从GDP增长率还是从经济总量来看, 东北亚地区都无疑是世界经济最富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 是世界总体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东北亚国家的兴起, 必然对俄的全球利益产生深远影响。东北亚地区各国资源禀赋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 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朝鲜经济改革、韩国西海岸开发计划、日本北九州复兴计划等的实施, 促进了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一
体化的实现, 同时, 俄罗斯东部大开发战略也加快了远东地区融入东北亚的步伐。远东经济的复苏和振兴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为此, 俄罗斯提出吸引外资开发远东“黄金海岸”, 建立“环太平洋经济圈”等设想, 以便更充分挖掘远东地区的经济潜力。此外, 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正成为东北亚石油进口国的最重要和最有前途的合作伙伴。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猛涨, 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地位日益凸显。能源正逐渐成为维系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东北亚各国关系的纽带, 也是俄罗斯深化与东北亚各国的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助推器”。
四、远东地区投资环境优化面临的挑战
1. 严峻的经济形势
对能源的旺盛需求和不断上升的能源价格为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然而, 作为一个资源大国, 俄罗斯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资源经济, 从而形成了一种资源依赖型经济结构。这种结构从短期来看, 对俄罗斯经济增长有利, 但从长期看, 会造成经济增长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远东地区更是如此, 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量出口自然资源, 出口结构呈现出明显的资源型特征。虽然远东地区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但是那些矿产储量丰富、开发条件相对便利的原料产地已经被过度开发, 资源趋于枯竭, 而那些尚待开发的自然资源大多分布在气候恶劣、地质条件复杂、人烟稀少、基础设施条件差的偏远地区。远东的自然资源开采条件恶化, 勘探和开采速度越来越慢, 成本也会越来越高。这种资源依赖型经济使俄罗斯 (包括远东地区) 经济极易受到世界市场行情变化的影响, 并对其产生严重的依赖性, 使其经济发展受到来自外部的重重限制和障碍。而且, 单一的经济结构, 很容易使俄罗斯患上所谓的“荷兰病”, 最终导致其经济萎缩。
2. 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
目前, 东北亚地区是世界聚焦和瞩目的地区, 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混合体, 是中、美、俄、日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最关注的地带, 是各种势力博弈的竞技场。作为横跨欧亚的世界大国, 俄罗斯一直将东北亚地区作为其走向亚太地区的前沿。重获大国地位, 寻求区域话语权, 维持周边稳定, 取得经济援助是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主要战略目标。然而, 新时期俄罗斯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环境将遇到严峻挑战。在东部沿海地区, 有经济实力强并且GDP分别占全球第二位和第三位的中国和日本, 同时, 作为东北亚地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外部国家———美国, 试图通过美日韩同盟牵制俄罗斯, 不断向这一地区进行势力渗透。而俄罗斯本国 (特别是远东地区) 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大国地位也在逐渐丧失。在东北亚地区, 俄中发展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最具有实质性内容, 然而“中国威胁论”长期存在, 制约着中俄在远东地区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阻碍了中国资金的进入;在日本“311”地震后, 俄日关系得到极大改善, 但是由于俄日两国在东北亚地区存在着“北方四岛”领土问题的根本性冲突, 双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很难继续发展。
五、结论
近年来, 远东地区在全俄经济政治地位全面提升, 对吸引外资十分有利。但是恶劣的气候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制度性腐败现象、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阻碍了外资的大量进入。健全投资政策、吸引大型投资项目、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要留住并吸引高素质人才, 必须完善居民定居制度, 建立符合现代生活标准的地区社会保障系统的物质———组织基础, 并提供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 改善居民住房环境, 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同时要考虑到远东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生产的发展以及自然资源的开采不应以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
摘要:作为面向亚太地区的门户, 俄罗斯远东地区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投资者眼中的“热土”。近年来, 远东地区的投资环境有所改善, 但是引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高、交通运输条件好和资源丰富的地区。远东地区“投资热”刚刚起步, 从长远看, 引资前景广阔, 但是投资环境改善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需要对远东地区投资环境的优势与不足, 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准确分析。健全投资政策、吸引大型投资项目, 并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是提升远东地区投资吸引力的关键。
关键词:俄罗斯,投资环境,SWOT分析
参考文献
[1]李蓉.俄远东地区投资环境与黑龙江省对俄投资策略[J].西伯利亚研究, 2011 (4) .
[2]杨学峰.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自然资源开发潜力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1 (10) .
[3]Основные Показатели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Положения Субъектов Ро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2010Году.http://www.gks.com.
[4]李永全.俄罗斯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俄罗斯市场环境分析 篇2
一、俄罗斯自2011年开始实行欧Ⅳ排放标准
二、国家基础信息:
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或俄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与多个国家接壤。绵延的海岸线从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还包括了内陆海黑海和里海。作为前苏联的主要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是一个十分有影响力的大国,俄罗斯人口分布极不均匀,欧洲部分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4/5。城市人口占全国的73%。1.41亿(2008年政府估计,世界第9名)。人口密度8.3人/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209名)。性别比为0.88。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储量大,自给程度高。石油探明储量6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2-13%。
俄罗斯汽配业的市场信息:
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早进入“汽车时代”的国家,汽车普及率极高。虽然该地区曾经历过较长时间的经济衰退,但始终保持着普遍的汽车消费习惯。目前,俄罗斯仍是东欧地区汽车保有量最高的国家,注册汽车3500万辆,平均每4人拥有一辆汽车,首都莫斯科在册汽车350万辆。在莫斯科什么都贵,就是买汽车和加油便宜,所以,莫斯科家庭平均拥有2-3辆汽车是平常事。巨大的汽车保有量为汽车配件和汽保维修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脱胎于前苏联的东欧国家没有汽车强制报废制度,加上1991年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经济衰退因素,导致了新车消费增长率较低,二手车交易相对较高的汽车消费格局,老、旧汽车在俄罗斯全国已占据大半壁江山,存在严重的汽车“老龄化”问题。因此,俄汽车配件用品需求量极大,据俄汽车统计分析专家数据:2009年汽配市场总额近100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接近150亿美元。
俄罗斯的汽车零配件生产商中,几乎没有几个可以与西方公司竞争。这主要是由于管理水平低下,生产技术及设备水平落后,以及缺乏现代化改造的融资能力。俄罗斯零配件生产商的唯一项竞争优势就是产品低价与客户签定物物交换协定。在俄投资企业经常抱怨当地原材料供应商无法提供质量合格的原料,而且无法找到足够多的供应商。俄国零配件生产商与外国投资者都在极积的游说当局给投资介于2百万至1千万美元的项目提供减税优惠。可见俄罗斯汽配市场是投资的好方向。
另一方面,从汽配市场的上下游市场也可看出俄罗斯汽配业的开拓潜力巨大。
上游产品:
1.钢铁:俄罗斯工业贸易部基础工业部门的副董事说,俄罗斯预计钢铁产品生产量和消耗量三年后将达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今年1-8月俄罗斯的钢铁产品消耗量同比增长17%,钢铁产品消耗量的增长是由于基础工程项目的落实,该项目涉及航空业,造船和汽车工业,也包括政府参与的公司发展。
2.石油:俄罗斯是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其石油和石油产品产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2007年,俄罗斯开采石油4.70亿吨,加工石油2.29亿吨,2008年石油开采量可能超过5亿吨,石油加工量近2.40亿吨。丰富的石油能源为汽车在俄罗斯的使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3.橡胶:据俄罗斯统计局资料,2008年上半年俄罗斯生产了合成橡胶628891吨,而汽车、农业机械、摩托车用轮胎为2067.7万只。
下游产业链:
汽车维修业:俄罗斯约有20,000家私营汽车服务站和维修店,他们主要做常规的汽车服务和维修业务。由于几乎所有的俄罗斯人买到新车后都要进行防锈保护,所以私营汽车服务站和维修店也提供洗车和汽车防锈业务。
俄罗斯汽车维修服务业的高端市场有大约2,000家汽修站,这些修理站归汽车制造厂家(OEMs)的指定经销商所有。2,000家汽车修理站中约有半数为进口汽车提供服务,同时这些公司所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OEM企业的标准。通常,汽车修理站会按OEM供应商的经销商的推荐购买维修设备。
随着汽车修理行业的日益成熟,俄罗斯对汽车配件的量与质的需求也将逐步提升。行业政策和利好消息;
俄罗斯方面今日官方宣布将从2014年开始举办F1分站比赛,首期合约为期六年直到2020年结束。这对道路建设的要求提高了,俄罗斯今后的行车道路状况将会更加方便。
另外,俄罗斯国家杜马投资管理委员会主席费得洛夫周三向本台表示,目前,俄国家杜马正积极起草《关于进口中国等国家汽车配件》的法案,费得洛夫强调,这将给广大中国汽车配件厂商提供进入俄罗斯市场竞争的机会,有利于俄中贸易额的相互提高。
汽配产品:
莫斯科汽配展约90%的展品是汽车配件。俄罗斯汽保设备大都需要进口或在国外贴牌生产。以下三种产品是我司出展中效果较好的汽配商品。
1.过滤器:就一些进口车的过滤器来说,俄罗斯一年的总需求量约为3100万件。其中油过滤器的需求量超过1300万件,空气和车厢过滤器大约为700件,燃料过滤器约为400万件。根据俄罗斯“汽车统计”分析公司的计算,俄罗斯进口车过滤器和过滤部件市场的总额约为3675亿美元。
2.刹车片:汽车刹车片的使用寿命与交通情况的良好度成正比,一般来说,交通情况不好,经常要走走停停,用刹车会多,刹车片的使用寿命也缩短了。《外交政策》杂志称,莫斯科平均每天堵车两个半小时,为世界最长。这样的交通状况无疑提高了刹车片更换频率,使刹车片在俄罗斯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
3.车灯:随着中国汽车业中的一些企业出口汽车去俄罗斯,并且在俄罗斯市场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国内的汽车配件在俄罗斯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车灯作为汽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俄罗斯市场的青睐。
4.活塞环:活塞环在俄罗斯具有很大的市场,2009年俄罗斯汽车销量约为146.6万辆,每辆按四缸计算,需要活塞环1759.2万片,中国的活塞环因为价格低廉,质量较好,吸引了俄罗斯很多的企业来中国采购。
5.润滑油:在汽配市场上,润滑油的比重较大,俄罗斯汽车数量的增多以及进口汽车比重的上升导致进口润滑油大幅增加。目前俄罗斯虽然是继美国和中国之后的第三大润滑油消费大国,但在润滑油进口方面已经成为第一大国。预计2010年消耗量将为380-400万吨。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的现状:
2003~2007年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增势迅猛,自2007年下半年起,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的增幅趋缓。
在温州3000多家汽配企业中,目前至少有60%的企业与俄罗斯方面保持商贸交流。刘日荣的浙江恒兴汽车零部件公司就是其中一家。早在七、八年前,他们就已经在俄罗斯进行汽配贸易。
另外,成功的整车出口企业奇瑞已在俄罗斯建厂多年并以占领了一部分的俄罗斯市场。其他还有国内的福耀公司也是俄罗斯出口汽车玻璃企业的代表之一以及2010年9月27日一汽集团还与俄罗斯GAZ集团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俄罗斯组建合资企业,在中重型卡车方面展开合作。
未来的前景与发展方向:
总体而言,俄罗斯汽车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汽车消费潜力巨大,现实需求旺盛,可开发需求不可低估。俄罗斯汽车生产企业在汽车配件初级市场的份额仅为1/3,而主要汽车
配件以外国组装和进口为主。将来的发展方向也会日益趋向高科技,环保型的汽车配件。汽车服务站和维修厂数量的增长会导致俄罗斯对高质量的服务和检测设备有更强烈的需求。以及随着俄罗斯人家庭收入的增长,汽车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将从注重价格转移到注重品质上来。
三、自2010年7月1日起俄白哈关税同盟开始执行统一的海关程序和监管措施,哈与同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将列入“同盟内部贸易”范畴,不再算作“对外贸易”。含有哈与同盟成员国双边贸易额的全口径“对外贸易统计”数据将由哈萨克国家统计署在每月的“哈萨克斯坦社会经济发展报告”中公布。
四、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贸易部建议将旧汽车运输税提高一倍
来源:中俄经贸合作网译自俄罗斯电视台新闻网作者:据俄罗斯电视台新闻网9月14日报道: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贸易部建议将2006年1月1日之前投入使用的汽车的运输税基准税率提高一倍。
这些提议包含在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贸易部副部长安德烈.德门蒂耶夫致各部门的征求意见函中。
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贸易部建议将运输税基准税率与运输工具的环保级别挂钩。对于符合“欧洲5号”及以上排放标准的运输工具建议按照基准税率的70%征收运输税。对于符合“欧洲4号”排放标准的运输工具建议税率标准保持不变。对于符合“欧洲3号”排放标准的运输工具建议按照基准税率的120%征收运输税。对于符合“欧洲2号”排放标准的运输工具建议按照基准税率的160%征收。在2006年1月1日之前投入使用的交通工具的基准税率可能会提高一倍。
这些系数的推行是为了形成一种经济促进因素,促使俄罗斯本国的消费者购买更加环保的交通运输工具。
五、独联体八国拟签署统一自由贸易协议
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7月16日报道,除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外,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摩尔多瓦和乌克兰等独联体八国拟签署统一自由贸易协议,相互间免除关税。
俄经济发展部贸易谈判司司长马克西姆•梅德韦德科夫称,上世纪90年代中在这些国家间已通过签署双边协议基本取消了关税,签署新的自由贸易协议将巩固这一关系并取代原有双边协议。目前谈判各方在取消关税方面的分歧不超过五项,在取消相互间贸易几乎所有商品进口关税封面已达成一致意见;在出口关税方面,俄罗斯希望保持现行税率。
六、俄罗斯商品认证制度简介
(一)、俄罗斯的商品认证制度
俄罗斯与市场准入相关的法律主要有《技术调节法》、《计量统一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卫生防疫法》、《通讯法》、《防火安全法》等联邦法律以及联邦层面的技术法规(规程),另外还有部颁法令。根据联邦法令公布的强制性认证产品清单,通过全俄产品分类代码(OKP),产品可分为强制性认证和自愿性认证。属于强制性认证的产品需要选择适 合的认证模式进行认证(具体使用何种认证模式由认证机构根据经验决定);自愿性认证采用自我声明的方式。对于相似产品,如要放在同一证书下,必须为同一 OKP。产品认证一般分为三类:GOST R认证、防火认证和卫生认证。三类认证的管理机构不同,分别是计量和技术管理局、紧急事务部和卫生部。其中卫生认证和防火认证是俄罗斯特有的认证,防火认 证归
结为材料测试,是GOST R认证的前提,卫生认证强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此外,虽然三类认证的侧重点和管理机构不同,但是防火认证和卫生认证与GOST R认证的某些方面有重叠,某种产品到底需要进行哪类认证较难判断,如除了GOST R认证,电冰箱要做防火和卫生认证,圣诞彩灯要做防火认证,电水壶要做卫生认证。
(二)、俄罗斯的GOST R认证
1、概述
根据俄罗斯法律,属于强制认证范围内的商品,不论其是在俄罗斯生产的,还是进口的,都应依据现行的安全规定通过GOST R认证、获得GOST R证书(俄罗斯国家标准合格证书)并加贴GOST R符合性标志。GOST R认证(GOST R Certification)是俄罗斯国家标准认证,由俄罗斯联邦计量和技术管理局联合联邦海关共同管理,是一种对俄罗斯的制造商和产品出口到俄罗斯市场 的出口商都非常重要的认证。GOST R认证中需要对关键零部件(包括插头、电线以及其他重要的零部件)进行认证,认证后可获得GOST R认证,认证时进行的测试可按照零部件标准进行测试,也可在整机中进行随机测试。GOST R认证依据的安全和EMC标准基本上完全等同于对应的国际标准。俄罗斯认可CB体系的安全报告,但EMC测试需要在本国实验室进行,因为俄罗斯认为其 EMC标准虽然采用国际标准,但指标比国际标准严格一些,需要在本国测试。对出口到俄罗斯的商品,GOST R证书是需提交给俄罗斯海关的必备文件之一。GOST R证书分交付批证书和成批生产证书两种。前者针对出口商只对一批产品有效;后者一旦通过工厂检查,在3年有效期内,无需每次重复提交证书就可顺利通关。、适用的产品范围
GOST R认证涵盖的产品范围很广,主要包括电子和电器产品、通信产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食品、家具、家用化学品、消费品包装材料、玩具、机械设备、压力设备、个人防护设备、建筑材料、汽车、农用机械以及用于爆炸性环境的设备。所有在GOST R认证范围内的电气产品都需进行安全测试,进行EMC测试的产品则包括电线电缆、电容器、家用与类似用途器具开关、家用电器、安装附件和连接装置、灯具、测量仪器、医疗器械、IT和办公设备、低压电器、大功率开关设备、安装保护设备、安全变压器、便携式电动工具、电子设备、娱乐产品。
3、认证标识
宏观市场环境分析 篇3
在如此多变的经济大环境下, 中央空调产业也同样体验到“热”与“冷”2种不同的感受。2008年1—6月份, 我国中央空调市场承接2007年强劲的发展势头, 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尤其是前4个月的增长速度丝毫不亚于2007年。虽然受到自然灾害以及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影响, 但整体上还是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不仅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而且各种技术流派也呈现出“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格局。从2008年5月份开始, 中央空调行业就感受到压力, 特别是家装市场的萎缩比较明显。由于房地产的持续低迷, 户式中央空调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整体签约量开始出现回落。由于中央空调产业处于消费链的下游, 受外部经济变化的传导相对比较慢, 2008年上半年虽然受到巨大的压力, 总体上还是保持着增长的态势。
但是, 由于出口明显受阻和从紧经济政策的打压, 国内中央空调产业由于受资金供应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新开工项目减少、回款难度加大。2008年下半年, 尤其是9月份以后,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慢慢扩散, 开始动摇人们的投资和消费信心, 加上中央空调2007年度的签约逐步实施完毕, 新的签约合同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 回款明显出现迟滞现象, 中央空调产业的增长放慢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回首2008年国内中央空调市场, 我们不难发现它是运行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之中的, 其宏观环境显示出与往年不同的特点, 也影响到中央空调产业表现出与往年的不同,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政策由紧缩到放松
2003—2007年, 中国经济连续5年以高于10%的速度增长, 并于2007年达到11.9%, 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2008年上半年, 我国经济承接2007年高速发展的态势, 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经济运行的风险在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以及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此时, 政府确定的2008年的宏观调控任务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2008年下半年, 尤其是2008年9月以来, 美国次贷危机急剧恶化, 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明显加大。这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对外的贸易出口, 而且打击了国内市场的消费信心。为此, 政府果断决策, 调整相应的政策, 对从紧的货币政策做出调整, 经济政策开始转向“一保一控”, 即: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控制物价过快上涨。2008年第四季度, 面对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动荡和国内CPI和PPI的快速下滑, 中央明确提出宏观调控重点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果断地把“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进一步扩大内需、全力保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 果断决策, 一年间2次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这在国内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显示了中国政府把握和调控经济的高超应变能力 (图1、图2) 。
宏观经济调控的由紧变松, 说明2008年一年间经济形势变化多端和起伏颇大。对中央空调产业来说, 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相对较小, 2008年上半年几乎还感受不到经济调控的影响, 2008年8月份以后才逐渐感觉到压力, 新签约项目减少、回款难度加大。中央出台4万亿元刺激经济增长的投资计划后, 对中央空调产业具有增强信心的作用, 但在实际操作上, 处于下游的产业见效具有延后效应, 起码要到2009年度才会有所显现。
二、信贷政策由紧到松大起大落
进入2008年以来, 央行为了贯彻中央政府“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快”的精神, 从2008年1月份开始先后5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调节银行体系和经济中过剩流动性, 以减少未来通胀的压力。存款准备金率从2008年年初的14.5%上调达到创纪录的17.5%的历史高位, 创造了我国自1985年以来这项货币政策工具实施的最高点。
但是, 随着2008年下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尤其是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大幅减速, 经济下滑风险增加, 必须放松货币来刺激经济增长。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2008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 解决当时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结构优化的原则,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央行果断的在2008年9月份以后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随后, 又在2008年10月份内2次调低存贷款利息和1次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2008年11月以后又分别2次下调存贷款利息和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其中2008年11月27日一次降低存贷款利率108个基点, 为近期罕见。截至2008年年底, 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已经大大低于2008年年初水平, 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又回到了2008年年初水平 (表1、表2、图3、图4) 。
2008年频繁变动的信贷政策是与这一年内全球金融环境动荡变化相对应的, 从上半年的紧缩政策到下半年的宽松政策, 确实让很多业内人士难以适应。上半年, 存款准备金率的逐级抬升意味着银根的抽紧, 对涉及中央空调领域的企业造成了明显的资金压力, 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 直接导致资金来源减少或者是断流;同时, 银根紧缩使得一些签约项目资金不到位, 导致项目的停建或者缓建。而企业已经按合同将产品生产出来, 停建或者缓建就等于把中央空调企业的资金占用、沉淀, 企业不仅要承担资金利息费用, 还造成资金流转的困难。
2008年下半年, 尤其是在9月份以后, 央行频繁减低存贷款利息和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意在释放资金流动性, 以刺激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对中央空调产业来说, 资金面是宽松了, 但是消费信心却还在低谷徘徊, 对于处于消费产业链的下端中央空调产业来说, 目前正处于最为低迷的时期, 信贷政策刺激效果的滞后性是显而易见的。
三、需求萎缩导致市场疲软
2008年, 市场需求出现萎缩的原因主要来自2个方面, 一方面是宏观调控措施导致需求的减少。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 国内经济指标处于高位运行, 并且有过热发展的倾向, 因此, 进入2008年后, 政府有针对性地多次出台了信贷和财税政策加以调控;另一方面则是受到金融危机加剧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不仅使金融体系受到冲击, 而且引发了全球经济的衰退, 使得人们对未来经济前景感到悲观, 导致消费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
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对中央空调产业的发展影响甚大:一是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 导致对中央空调需求的减弱。房地产行业是这次宏观调控最主要的对象, 楼市在2008年的交易呈逐月下降走势。因此, 对家装的户式中央空调的影响非常大, 有些地区的住宅楼宇装修用的户式中央空调成交量甚至下降一半以上;二是大型基建工程项目减少或者延缓开工, 势必影响到对中央空调产品的需求。大型基建项目一般都会配套中央空调, 宏观调控对这部分的需求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三是金融危机影响到整个社会, 降低了消费预期。不论是个人还是团体单位, 由于对今后经济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 使得对今后的经济收入预期降低。处于“防患于未然”的心理状况, 必然减弱对中央空调需求的热情 (图5) 。
四、自然灾害造成一定的影响
2008年伊始, 我国南方14个省市遭遇了50年不遇的暴风雪突袭, 不仅交通生产生活受到影响, 而且电力设施受到严重破坏, 17个省市出现拉闸限电, 一些在建项目施工受到严重影响。在雪灾中, 电力的中断使得很多用户的空调成了摆设, 一些空调产品在恶劣环境下不能正常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消费者对空调需求的热情。
雪灾的影响刚刚退去, 5月12日,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 造成严重的财产经济损失, 据有关部门初步估算, 损失可能高达5 000亿元人民币。这其中一些中央空调的生产受到影响, 灾区的需求也受到限制。
就在全国人民支援四川抗震救灾之际, 我国南方地区又出现了2008年入汛以来最大范围的强降雨, 12个省市不同程度的出现洪涝灾害。洪灾对中央空调产品需求的影响虽然不是直接的, 但间接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可否认, 2008年频繁的自然灾害不仅直接造成受灾区域在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而且有些项目因为工程主体受损而延迟或者取消, 对中央空调的需求也起到了抑制作用。
五、原材料价格上演“过山车”
全球商品价格指数始于2001年11月初至2008年, 近7年的全球商品牛市格局, 终于在2008年7月冲高回落后嘎然而止。涉及到中央空调产业的大宗商品, 同样在2008年走完了这一个轮回。最初是从钢铁涨价起步, 逐步延伸到稀有金属等大宗商品。国际期铜从2004年不足2 000美元/吨起步, 经过不足5年时间价格就上升到目前的8 000美元/吨。国际原油价格飙升的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原油价格自2003年的30美元/桶涨起, 在2007年1月已经达到63美元/桶, 此后更是一路狂飙, 至2008年7月14日创下历史新高——145.18美元/桶后见顶, 又开始以令人不可思议的速度回落, 短短的5个月时间下跌了105.64美元/桶, 年底已经回落到39.54美元/桶, 涨跌速度之快犹如是坐了一回“过山车” (图6) 。
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暴跌的影响, 2007年以来, 我国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 、PPI (工业品出厂价格) 也呈现快速上涨和快速下跌的走势。CPI在2007年7月仅为5.6%, 至2008年2—4月份间达到最高值8.7%, 而后开始一路下滑, 年底已经跌至2%左右。PPI上涨的周期要长一些, 2007年7月为2.4%, 此后一路小跑似的上涨, 在2008年8月达到峰值10.10%, 而后开始迅速回落, 年底回落至4%的水平 (图7) 。
在2008年里, CPI的提早见顶说明消费需求早在上半年开始回落, 而PPI的见顶时间较晚是受制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绑架。2008年, 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提升不仅使得很多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 而且制约了市场规模的扩大。虽然下半年原材料价格出现快速回落, 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但是需求的减少造成市场严重萎缩。因此造成一些企业严重开工不足, 这比成本压力还要致命。CPI与PPI走势形成的剪刀差, 说明了制造企业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剧。
另外, 原材料的大幅度波动不仅增加了中央空调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难度, 很多企业为了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 选择套期保值来锁定原材料成本。但是, 由于2008年的市场波动变化多端, 加之一些企业对价格走势判断失误, 不仅没有达到保值的目的, 还造成巨额的亏损。
六、出口减缓加大国内市场压力
我国自2005年7月21日实行人民币汇改以来, 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对美元的汇率呈现持续升值状态, 从汇改时的1美元兑换人民币8.2765元, 升值到2008年7月18日1美元兑换人民币6.8238元, 近3年时间升值幅度达到17.55%。下半年, 汇率虽然有所贬值, 但是幅度很小, 基本还是在高位徘徊。人民币对美元等货币的大幅度升值, 使得我国企业的原有成本竞争优势丧失。虽然出口依然保持着高增长的态势, 但增大了我国制造企业的产品出口难度, 尤其是出口盈利水平出现下降 (表3) 。
同时, 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造成金融企业的破产倒闭, 而且冲击到全球实体经济, 同时也打击了人们对经济前景的信心, 使得消费锐减、市场疲软。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需求出现明显下滑, 造成了我国中央空调产品出口受阻。从2008年104届广交会可以看出, 成交额比上届下降17.5%, 比2007年秋交会下降15.8%。数据显示, 出口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小, 进一步加大了中央空调企业的压力。
七、政府4万亿元投资计划提振信心
2008年11月9日, 国务院公布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 初步预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以刺激国内经济稳步增长。这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虽然不会直接投资到中央空调产业上, 但是4万亿元的投资基本上都是基础项目, 有很多项目最终都会涉及到中央空调, 起码来说是间接的利好。同时, 中央政府投资4万亿元, 会带动地方和民间投资超过10万亿元。力度之大, 实属罕见。当然最重要的不是项目的多少、资金的大小, 关键在于极大地提振了人们的信心。有了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 任何困难都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俄罗斯禽肉市场小幅增长 篇4
根据俄联邦公布的统计数据, 2014年2月份, 俄罗斯生产了27.6万t的禽肉, 比去年同期增长4.7%。2014年前两个月, 俄罗斯的禽肉生产比2013年同期上涨了3.7%。
值得注意的是, 俄罗斯各地区家禽生产增长的数据各不相同。从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方面看, 伏尔加联邦管区以15 500 t禽肉产量位居第一, 与2013年1月—2月份产量相比, 增加了16.7%。家禽产业增长速度位居第二的是中央联邦管区, 其家禽生产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 900 t, 同比增长了2.8%。
2014年前两个月, 俄罗斯联邦家禽业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库尔斯克地区, 禽肉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4 t, 其次是莫尔多瓦共和国和车里雅宾斯克地区, 分别增加了5 000 t和4 300 t。
俄罗斯家电市场走势预测 篇5
最近20年来,俄罗斯市场发展呈正弦曲线波浪式变化,但总的趋势还是以每年10%~15%呈上升态势。当然,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是购买力增长的主要支撑点,家电消费者的销售份额在俄罗斯其他城市和地区也占有重要的比重。俄罗斯人购买能力整体呈上升的趋势也有可能在未来会有所改变。但还是应该对俄罗斯家电市场的未来走势抱有乐观主义态度。
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2个俄罗斯最大的城市的家电销售情况,可以说,关系到整个俄罗斯市场,是至关重要的销售地。这2个城市的消费者与俄罗斯其他地方相比,具有更高的购买力,而且消费理念和喜欢变化较快。尽管如此,俄罗斯并不只是两个人口超百万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大城市。因此,也应在俄其他城市建立区域代理和分销网络,以实现更大的销售额。诚然,在市场需求波动时期,这种销售举措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实现家电的网上销售是非常具有潜力的营销方式,除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两座大城市,其他地区的网上销售额近年强劲地增长。
2015年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家电销售额仍占据俄罗斯市场的前两位。同时,俄罗斯的其他一些地区的销售比例也出现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南部联邦区家电需求和销售量明显增长。整体而言,居民的家电购买力并没有下降,人们用于购买家电消费反而更大了。这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与卢布汇率的大幅度的波动有关,很多居民担心自己的存款贬值,因此,更愿意把货币变实物。这种趋势是否会在2016年继续持续,或者说2016年俄罗斯的家电购买力会下降,暂时还不能定论。但是,如果卢布汇率与其他外汇相比,仍处于劣势疲软状态,那么居民工资如果不增长,势必就会造成居民购买力的下降,当然,有刚性需要的居民仍会购买。
2015年俄罗斯市场的内置家电销售状况良好。在商家扩大经营范围,完善分销策略,做出正确的价格定位后,内置家电销量有了更大的提高。
俄罗斯家电市场的3类产品销售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第一类产品是带有烘干功能的洗衣机;第二类是内置式家电,第三类是紧凑型前装式洗衣机,这类产品因为迎合了住房面积小人群和年轻家庭的需求,销量看好。
2015年内置家电市场增长,而普通立式的洗衣机、冰箱和洗碗机的销量降低。复古风格的家电在俄罗斯市场仍然占有相当的份额。复古风格家电特别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因为此风格的家电可以为人们打造真正舒适的厨房环境。复古风格家电有内置型,也有普通立式型。此外,家电的颜色、风格和配件等元素的搭配也很重要。俄罗斯市场家电设计风格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对产品的需求。
厚度为45厘米的“超薄型”家电系列,也开始进入俄罗斯家电市场。已有的“经典”系列所推出的独特设计的家电需求量也很大。从市场预测来看,创新型家电的需求在2016年将有较大的提升。
厨房家电中,同样也是中间价位的嵌入式抽油烟机销量最好。这既反映了消费者对内置式家电的爱好,同时,也说明实惠的价格也是消费者选择厨房家电的要素。2015年低价位和中等价位嵌入式抽油烟机销量一直看好,溢价销售的抽油烟机销量同样保持稳定趋势。整体而言,俄罗斯市场上一年内所有价位的家电的销售情况没有明显变化和波动。
其他用途家电市场中,设置有过滤器和分离器的真空吸尘器广受欢迎。熨烫家电销售中,多功能系列产品销售量急剧提高。目前,所有消费者非常乐意购买同时附有蒸汽清洁器和蒸汽熨烫功能的蒸汽熨斗,而没有蒸汽清洁功能的熨斗则不太受欢迎。这不仅是因为购买一个多功能的熨斗比单独购买2个器具便宜,也更节省住宅内的存放空间,也能减少消费者的购买时间和精力。
二、俄家电需求预测展望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俄罗斯家电市场已经出现利用Wi-Fi操控的智能家电系列,比如,家庭厨房的所有家电包括衣机、洗碗机、烤箱、炉灶、抽油烟机、冰箱可以实现整体化的Wi-Fi遥控。该类产品将以中等价位面向所有消费群体在今后的俄罗斯家电市场上推出。
俄罗斯消费群体对家电产品科技含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产品应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并推出更多的功能,并且产品的外观设计上也要不断创新,并富有自己的品牌特色。
俄罗斯消费者比较偏好现代的高科技产品。俄罗斯消费品市场,与世界消费品市场一样,变化同样非常快。制造商应该尊重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需求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推出更新换代产品,而且价位也要考虑到不同消费者群体,产品从经济型到奢华型都应考虑到。
为了充分了解俄罗斯家电市场需求走向,有机会开发俄罗斯市场的制造商可以参加在俄举办的行业化和相关行业国际展会。比如,俄罗斯部分消费者注重家电与家庭装修风格的搭配。俄罗斯厨房装修风格主要有巴洛克风格、维多利亚风格等。根据不同的厨房家装风格,设计家电的体积和外观。
制造商的生产和营销计划不能过于死板严苛,应该遵循市场需求,随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为了能够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生产的家电产品主要应以满足大众群体消费为目标,当然,也要注意打造能够展现品牌不断提升水平的“精品”。生产和营销计划还应根据俄罗斯人的购买力而变化,如果购买力呈下降趋势,则要加大中间价位产品的推出,而如果市场稳定,则可加大高科技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三、俄罗斯家电市场走势预测的应对策略
俄罗斯家电市场是一个具有自身游戏规则的市场。俄罗斯领土面积广阔,不同地区的家电需求可能呈现完全不同的状况,也就是说,某种家电在某个地区销量不大,而在另外一个地区却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因此,销售渠道如果能够覆盖俄罗斯更多的地区,甚至是俄罗斯周边的其他国家,那么制造或销售商的投资风险就会相应降低。
根据制造商自身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可制定其他的营销方案,建立在俄罗斯的可靠合作伙伴,合作伙伴能够高质量地进行品牌的推介、销售和后期服务,并能合理地运用价格策略。家电销售可以投放在大型连锁超市、精品店和与家电相关的家具商店或装修店等。可以在大城市开设品牌专营店。
对于俄罗斯家电市场的所有参与者而言,产品的成本以及卢布汇率都会对家电销售情况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制造商需不断调整家电价格,以在不断变化的家电销售市场赢得一定的份额。
2015年卢布持续疲软的汇率对大多数家电制造商的产品成本都产生了影响,不少制造商不得不提高了产品价格。面对这种局面,制造商应该从企业内部着手,使用新材料和新的生产技术,实现成本最小化。尽量避免明显提高产品价格,而要扩大产品系列,使消费者选择到在功能和外观适合自己的家电,更重要的是有自己买得起的产品。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不顾成本和利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目前,有部分国际知名品牌家电制造商在俄罗斯建立了家电生产工厂,进行家电本地化生产,但数量并不多。纵观2015年家电市场行情,并不建议制造商急于在俄罗斯建立生产工厂,因为从全球还是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态势来看,并不是大量投资建厂的最佳时期,生产本地化并不完全意味着能最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
2016年俄罗斯家电市场肯定将会更为复杂,鉴于经济增长放缓和复杂的政治环境,所有家电制造商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家电销售的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但从另一方面看,挑战和机遇是共存的。越是困难的条件下,越能激发制造商厂家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学会在危机时刻寻找机遇,迅速正确地做出反应,在复杂的市场条件下,不断评估和调整生产和营销方案,面对危机,无需过于担心焦虑,在危险中就有机会的存在。
当然,要预测2016年俄罗斯的家电市场是具有相当难度的。除了俄罗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的走势外,国际宏观经济环境也同样影响俄罗斯家电市场。家电制造商所能做的是不断提高家电的功能,生产定位为不同消费者的产品。制造商们面临的形势是相同的,只要拥有相当的实力和优势,制定正确地营销策略和计划,就有可能充满信心地面对俄罗斯家电市场的挑战。
摘要: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大环境背景下,俄罗斯国内经济状况也受到影响,俄罗斯家电市场在国际和国内经济状况双重因素制约下,家电市场行情也发生着变化,消费者对家电的功能、价格提出了不同需求。参与俄罗斯家电市场的制造商在了解俄家电市场走势的前提下,才有进入市场的可能性。
关键词:俄罗斯,家电市场
参考文献
[1]Галина Сизикова,Рынок бытовой техники в 2015 году:что же будет с брендами и снами?,http://btest.ru/reviews/.
俄罗斯是东欧最大宠物饲料市场 篇6
据由DISCOVERY Research Group机构推出的“俄罗斯宠物饲料市场分析”之数据, 俄罗斯是东欧地区最大的宠物饲料市场, 俄罗斯占到区域销量的57%。据专家估计, 以实物形式表示, 2013年俄罗斯宠物饲料市场规模将近59万吨, 这将比2012年高出6.7%。销量最大的将是宠物狗和宠物猫的成品饲料。面向这类宠物俄罗斯进口的宠物饲养产品, 以及在俄罗斯生产的成品饲料, 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州和新西伯利亚州。以价值形式表示, 2013年俄罗斯宠物猫饲料销售将达到590亿卢布, 宠物狗饲料销售额将达293亿卢布。在2012年俄罗斯宠物猫饲料销售额为547亿卢布, 宠物狗饲料销售额为271亿卢布。2013年两者的合计销售额将增长8%, 而在过去5年间, 东欧地区市场的年均增长率为6.1%。
以实物形式表示, 2012年俄罗斯宠物饲料市场规模为64.7万吨, 这一指数明显高于上年。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俄罗斯本国成品饲料的产量, 以及从国外的进口量。2013年上半年, 尽管市场总量增长了7%, 但从国外进口的产品与2012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
俄罗斯汽车市场的昨天与今天 篇7
俄罗斯:自主车衰落进口车称雄
原以为主产拉达、伏尔加轿车的大国满大街跑的都应该是俄罗斯自主品牌车, 但到俄罗斯旅游时才发现, 街上几乎见不到拉达、伏尔加等品牌的本土轿车。在俄罗斯的主要城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到处都是德国品牌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以及日本品牌丰田、本田、日产、三菱、斯巴鲁、雷克萨斯等, 另外还有少量的切诺基、别克、福特等美国品牌和韩国现代、起亚、大宇等品牌, 中国品牌汽车寥寥无几。
俄罗斯共有1.4亿人口, 莫斯科则占到了1400万, 汽车保有量700万辆, 平均每两人就拥有一辆汽车;圣彼得堡的人口是500万, 拥有汽车300万辆, 不到两个人就拥有一辆汽车。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是俄罗斯主要的汽车市场, 55%的汽车都销售在这里。俄罗斯的汽油也很便宜, 92号的汽油人民币3.3元/L, 95号汽油人民币3.8元/L (2016年8月) 。
据了解, 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俄罗斯主要城市的欧系车 (包括德国的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以及法国的雪特龙、标致、雷诺等车型) 占市场总量的65%左右;日系的丰田、本田、日产、三菱、斯巴鲁等车型占市场总量的20%;美系的福特、别克、切诺基和韩国的现代、起亚、大宇以及印度塔塔集团旗下的路虎捷豹, 约占市场总量的10%。街上跑的拉达车占比5%都不到, 且大多为老旧破车。在俄罗斯有个被称作“三大怪”的说法:“美女披麻袋, 30岁当奶奶, 拉达比奔驰跑得快。”最后一句指的是, 开奔驰的司机都躲着开拉达车的, 拉达车破旧, 司机又开得飞快, 奔驰担心被拉达剐蹭。
俄罗斯近几年每年销售的进口及合资品牌车都在100万辆左右。各国的进口车之所以在俄罗斯销售火爆, 是因为该国进口车销售没有关税, 购车也没有购置税。2.0L的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价格只有10万元;路虎揽胜在中国销售180万元以上, 在俄罗斯仅卖不到100万元;两厢雷诺只要四五万元。俄罗斯的二手车市场更是火爆, 价格低得惊人——一辆八成新的本田雅阁或丰田凯美瑞, 2万元就可以买一辆, 中国留学生到了俄罗斯, 普遍都买这两款车 (上述价格, 均为折合人民币后) 。
在俄罗斯的街头, 几乎见不到法拉利、保时捷、宾利、劳斯莱斯、阿斯顿·马丁、兰博基尼等豪车, 中高档、中低档的车占据主要市场。经济型的雷诺、标致、大众两厢车满大街都是, 这说明俄罗斯人很注重实用。俄罗斯街头的车一辆挨一辆, 前后几乎没有间距, 你的车要想挪出来, 就只能轻撞一下前车和后车。为此, 多数汽车的前后保险杠全都是磕碰划伤, 俄罗斯人一般也不去修理。
谈起进口车占领俄罗斯汽车市场的问题, 俄罗斯当地人也很感慨。他们说,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政府大力扶持下, 这些年发展很快, 中国市场不再是进口汽车与合资汽车的天下, 这对俄政府刺激很大。因此, 近几年俄政府也在采取一些措施, 加快扶持自主品牌轿车。谈起“拉达”, 笔者很是感慨, 老拉达的发动机其实非常给力, 跑起来动力强劲。这款车当年之所以退出中国, 就是因为“三漏”现象严重:“漏油、漏气、漏水”。拉达车一挪窝, 地上不是油就是水, 让很多司机头痛。俄罗斯的一位人士说, 现在的拉达车已经见不到“三漏”了, 整个车型进行了很大改进, 连车标都换了。
俄罗斯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在俄罗斯, 笔者了解了一些该国的汽车发展史。1924年, 莫斯科的阿莫夫工厂生产出了苏联第一批10辆阿莫15型轻型载货车, 揭开了苏联汽车工业发展史的第一页。1927年新建了莫斯科斯巴达克汽车厂, 开始生产自行设计的微型轿车。
2 0世纪3 0年代, 苏联制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纲领, 着重发展重工业生产, 汽车工业被列为重点项目。1932年, 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援助下, 苏联建成了高尔基汽车厂, 主要产品是嘎斯-A型轿车, 规划年产10万辆。这期间还改造了阿莫夫厂, 形成7万辆的生产能力, 1937年汽车产量达到20万辆, 居当年全球汽车生产的第四位, 载货车产量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在二战期间, 苏联汽车厂全部转入军品生产, 但同时在乌里扬诺夫和乌拉尔新建了两个民用汽车生产基地。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 苏联新建、扩建和改造了明斯克厂、敖德萨厂、库塔依斯厂、利沃夫厂、巴甫洛夫汽车厂等。到20世纪60年代初, 苏联汽车产量已经突破了50万辆。
20世纪60年代起, 苏联大力改进汽车工业的管理和组织形式, 建立了全苏和各加盟共和国的汽车工业联合公司, 这种类似托拉斯的经济组织将工厂、科研、设计、工艺及其他企事业单位联合在一起, 加强了对汽车工业的集中统一领导, 形成了大规模生产。同时注重引进技术。1970年, 同意大利菲亚特公司和法国雷诺公司合作, 建立了规模巨大的伏尔加汽车厂, 使轿车产量从50万辆增加到120万辆。
进入90年代, 苏联的汽车制造业在企业技术水平及生产组织方式上均严重滞后, 因而导致俄罗斯国产汽车的竞争力急剧下降, 新车型投产数量明显减少。又因国家预算资金短缺及对汽车产业科技投资的严重限制, 汽车产业投资名存实亡, 苏联汽车技术水平因此而落后西欧国家10~15年。形成了汽车产品进口有增无减的势头。
苏联解体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私有化的发展, 汽车市场对汽车产品结构的需求也有所改变。如:市区客运用的大客车产量大幅度下降, 而轻型客车的产量则上升。以高尔基汽车厂为例, 该厂主要生产轻型载货车及以其底盘制成的轻型客车。这种产品结构的变化也发生在载货车上, 私人业主的大量增加引起了中吨位以上的载货车需求量大增。1997年是俄罗斯汽车工业的转折点, 各种车型的产量均开始增长。
2 0 0 5年, 俄罗斯政府发布了“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战略”。该战略首先明确了国家政策对俄汽车制造业的目的及任务。目的之一就是为营造可供汽车工业稳定及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以此而使汽车工业全面满足汽车运输业及国民对汽车产品的需求;其次, 保证国产汽车运输工具参与国内外的运输业;另外, 确保为俄武装力量提供所必需的技术产品;最后, 满足其他专业化汽车运输部门的需求。以上所指不仅包括汽车产品数量的增加, 还包括汽车质量、技术水平和安全性的综合性提升。
“发展战略”还规定了汽车制造业产品结构方面的任务。即:生产专供市内大量运送乘客的大型、特大型公共汽车以及小型公共汽车;载重量为0.3~1.5t的载货车;专供城市间及国际长途运输的大吨位汽车列车;小型及微型轿车;残疾人用车;专用化车身及载货车、拖挂车的改装结构;新一代军用汽车;具有竞争力的各系列发动机, 总成及电控燃油喷射、空压、热交换、防抱死系统及带有液压助力器的转向机构和废气净化器等。
从市场情况来看, 到现在为止, 俄罗斯汽车行业一共有三种企业类型——第一种是战略联盟和合作伙伴, 它们通常是合资企业, 例如“雷诺—尼桑—拉达”汽车;另一种是OEM项目;第三种是特许生产和合同装配。在俄罗斯, 现在已经有很多外国品牌进入了特许生产和合同装配的领域, 包括中国的长城汽车。据悉, 从2015年开始, 长城汽车开始与俄有关部门接触, 计划在俄罗斯组装长城汽车。
开始重视自主开发与合资合作
苏联及俄罗斯均极看重汽车工业的独立性。苏联时代, 因政治、军事及经济等原因, 对西方冷战、同北约对峙、与欧盟抗衡。为了在政治、经济及军事上拥有独立性及优势, 在汽车工业上坚决执行自主开发、自主经营的原则。就苏联汽车工业水平而言, 与世界上工业历史较早、发展成熟的欧美日相比, 存在相当的距离。但从另一角度看, 苏联汽车工业的产品, 从政府官员的高级用车, 到皮卡、矿山自卸车, 从残病人用车到洲际导弹运输车, 如此庞大的型谱均由其自行开发研制。如果没有自主开发、自主经营的体系及能力, 达到此水平是很难的。
苏联解体之后, 受俄罗斯保护主义影响, 拉达在市场上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这导致它的外形、技术和品质远远落后于时代, 2000年后, 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崛起, 俄罗斯的拉达轿车已经陷入了经营的困境。近几年, 经过异常曲折的发展, 拉达已经彻底从古老时代走了出来, 通过引进通用的技术, 逐渐走出了自己的独特道路。现在拉达依然是俄罗斯销量较高的品牌, 只是因为属于低档车, 主要销售到了俄罗斯的二、三线城市。拉达目前的车型在俄罗斯车市售价很低, 起步价仅售28万卢布 (约合人民币2.8万元) 。配置高的拉达车最高售价也只有30多万卢布 (约合人民币3万多元) 。大多数中国自主品牌在俄上市车型, 如:长城、长安、奇瑞等售价都高于拉达。
新拉达和老拉达相比, 已经彻底脱胎换骨, 不再有一丝古老模样, 整体造型新颖时尚, 紧追时代潮流。在动力方面。拉达全新N i v a 4x4搭载一款排量为1.7L的汽油发动机, 这款全新机型能够产生61k W的最大功率, 并且匹配有手动变速器和全时四轮驱动系统, 从而将动力高效传递至驱动轮, 以便车辆平顺行驶。
俄罗斯近几年在发展汽车工业过程中, 既重视自主开发, 又重视合资合作。先后与通用、雷诺-日产、丰田、北汽、长城等汽车企业建立了合资合作关系。据了解, 2011年, 俄罗斯AMS集团的全资子公司BMC宣布与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和北京汽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立合资汽车制造企业——BAW罗斯汽车有限公司, 在俄罗斯从事商用汽车的组装、制造和销售。合资公司总投资约1.76亿美元, 注册资金2 000万美元, 北汽集团与AMS集团各持股50%, 其中北汽有限股本比例为42%、北汽国贸股本比例为8%。合资公司规划年生产能力为6万辆商用车, 合资企业产品涵盖轻型载货车和中重型载货车, 将全部以“BAW”品牌在俄罗斯当地市场销售。
2 0 1 6年上半年, 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销售15 660辆, 占比很小。在俄罗斯销量最大的是力帆汽车, 2016年1〜6月销量为7 565辆。处于第二位的是吉利汽车, 销量为3 108辆。奇瑞汽车销售2 618辆。其他品牌汽车有华晨和长安等。
人民币汇率与市场环境分析 篇8
一、人民币汇率水平的走势分析
2005年7月21日汇率改革后, 人民币汇率是不是按照国际投机者的预期持续不断地上涨, 如果不是, 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如此之高, 基本原因是什么?人民币确实存在小幅升值的压力, 但并没有外界舆论和预期的那么大, 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人民币遭遇如此大的升值压力?我们的基本结论是: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 有实体经济因素, 但货币性因素远远大于实体经济性因素。
人民币汇率改革正朝着浮动迈出了关键的、可喜的一步, 客观上相对稳定了市场的预期。此外, 中美利差保持了一定的差距, 美元短期内将较为稳定, 中国利用外资的增幅在减缓, 一定程度上会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汇率机制改革前后, 中国人民银行 (外汇管理局) 出台了大量的政策。从目前看, 这一系列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 其效应尚未完全发挥, 而且在外汇管制和外汇市场建设方面, 中国还存在进一步改革的空间, 各种长期被压抑的用汇需求还可进一步释放, 因此, 完全有可能在继续实行资本管制的整体框架下, 进一步增加外汇资金需求, 不断释放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中国目前对银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外汇政策的“胶着”, 使货币市场利率一直走低, 可以说是处于历史的低位水平。另一方面, 近几年来实体经济的高速增长,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压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 企业利润增长幅度减弱, 物价上升速度减缓, 出现了对整体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担心。金融危机之后, 美国为了刺激经济也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因此, 中美利差趋于保持一定的差距。
在人民币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限度内, 监管资本跨境流动还有相当的空间和较为成熟的政策经验。鉴于金融危机的教训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复杂性问题, 相信中国政府对于人民币项下完全可兑换的进程, 将会持有一个谨慎、渐进、连续的态度, 绝对不像市场预期的那么快, 更不可能按照国际游资预测的轨迹走。中国将会采取严格的资本流入管制, 并视发展状况出台新的政策, 尤其是对短期流动性资本的管制。随着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经验的逐步积累, 必然会加大投资者的投资成本, 增加国际游资对人民币直接冲击的难度。
二、中国汇率的国际环境分析
中国政府目前的政策相对较为谨慎, 但中国绝对不能单一来解决当今全球经济、贸易的失衡问题。全球经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 是美国经济的失衡, 是美国多年经济政策的结果。由此评价美联储格林斯潘的政策和遗产, 对世界而言, 是福还是祸?须进一步认真研究。因为要解决目前世界经济失衡带来的全球汇率波动, 首先需要美国以大国负责的姿态来对待全球经济失衡, 主动对多年积累的已扭曲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同时, 鉴于美国经济“硬着陆”会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巨大风险, 针对此结果, 最后无奈的选择, 只能是各国加强合作, 分别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 才能逐步改善国际货币体系。
20世纪90年代开始, 世界贸易结构出现三大特点。一是跨国资本流动直接带动了东亚各国包括中国的国际贸易。二是当前世界的资本流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进行, 跨国公司引导了国际贸易的流向。三是世界三大区域的贸易差额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美国对其他两个区域的贸易从“一顺一逆” (对欧盟顺差, 对东亚逆差) 变成“双逆差”。
由于全球资产泡沫此起彼伏, 金融性交易经常脱离实体经济。汇率信息中存在噪音, 不仅不能自发调节贸易差额, 有时甚至背道而驰。即使汇率波动的方向与幅度较恰当, 其效应的显现往往也还需相当时间。因此, 平衡贸易差额已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汇率的市场化调节。
美元本位货币体系的脆弱性:特里芬难题与汇率风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 美元的本位货币地位遭到削弱, 但仍占各国外汇储备的60%以上, 国际外汇交易的40%、国际贸易结算的50%以上。美元仍面临着“特里芬难题”, 即作为国际货币要求的货币坚挺与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要求的国际收支逆差之间的矛盾。美元发行不受约束, 导致世界资产泡沫与金融危机不断。
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是一个真正的“经济大国”, 世界各国需求不足, 靠出口美国维持。目前在全球经济又一次失衡的状态下, 美国政府完全可能沿用过去的政策思维和政策手段来解决美国的困境。历史上,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 美元已经历了三次大的贬值和升值, 正是这种大起大落,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特里芬难题。强势美元往往与巨额贸易赤字相关联, 同时引起货币的超额供给;弱势美元往往与贸易赤字改善相连, 同时导致货币的超额紧缩。
三、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
尽管2001—2009年,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占美国总贸易逆差的比重逐渐在上升, 但同期美国与日、韩、中国台湾的贸易逆差占美国总贸易逆差的比重下降了一定的比例。而且, 虽然美国与东亚、东南亚的贸易逆差额上升, 但比重却在下降。可见, 美国的贸易逆差是全局性的, 而不是地区性的。
近期, 中美应在加强磋商的基础上, 分别出台一些措施缓解美元贬值 (人民币升值) 压力, 从国际的视野进行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 同时, 中美两国特别是美国应该而且有能力, 主动创造有利的舆论氛围。美国应逐步实行紧缩政策, 减少财政赤字, 提高市场利率, 以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美国目前有能力通过缓慢的结构调整解决美国经济的不平衡问题, 关键是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和大国的责任。中方决策者应清醒认识到, 汇率之争是国家利益之争。近期G20会议上美方对中国金融服务业开放的要求, 虽然有利于提高中国金融服务业的效率, 但这仍不是解决世界经济失衡的根本性措施。第一, 进一步加快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 继续减轻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考虑中国结构调整尚需较长时间, 在继续主动保持人民币略有升值压力的状态下, 近期应该:进一步放开企业持有外汇比例的限制, 推行企业意愿结汇制, 逐步放宽银行结售汇头寸的限制, 提高金融机构在外汇市场上资金运用的自主性;不失时机地推进外汇市场的进一步改革, 发展外汇衍生品市场, 主动引导、培育市场主体管理汇率风险的能力, 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调控机制。公开市场操作既可采取现货交易, 也可采取远期、掉期等方式。第二, 进一步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无论是从金融危机教训看, 还是从保证当前中国汇率机制改革成功的角度看, 很重要的前提, 就是中国仍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要进一步改善外汇统计、监测工作, 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可采取跨境资本交易税和无息存款准备金要求, 以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同时, 为了保持中国经济在较长时期内既稳定增长又不至于产生资产泡沫, 必须尽快出台有关加强海外房地产资金流入的管理办法, 进一步细化对于流动性资本跨境移动的管理。第三, 坚持引进外资的质量, 加大“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引入外资要有战略性安排, 应重视技术与管理的引进, 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因此, 首先要加快改善国内融资体系和放开境内各种市场化融资工具的限制, 让企业的资金需求尽可能在境内得到满足。其次要宣传和方便企业, 充分利用国内资金, 减少人民币资产与外币资产替换后的收益代价。重新审视中央与地方引进外资的各项优惠政策, 实现平等“国民待遇”, 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 加快调整原先控制企业“走出去”的外汇管制政策。最后是统筹制定企业“走出去”战略, 支持企业进行资源战略储备, 并以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市场策略与海外经济取得互利共赢的局面。第四, 要确立放慢海外上市节奏, 积极发展本土资本市场的战略安排。中国优秀大型企业大量海外上市, 不是中国金融发展的长期战略。当前, 中国要加快发展和健全中国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 积极鼓励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风险投资企业海外上市 (当然仍不排除在境内改善其相应融资环境) 。对于国有大银行上市筹资中, 面对是否“贱卖”的争论, 最好的办法是尽快发展境内私人股权基金作为第三方, 与境外投资者竞争入股, 包括筹集外汇资金入股。在支持、调控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对房地产信托基金, 相关部门不能视而不见, 要提高工作效率, 尽快实现“与其放任不管, 不如发展中国的信托基金”。第五, 进一步运用好货币对冲操作手段。第六, 增加双边贸易协定, 提高亚洲区内货币的结算功能。第七, 更重要的是应该积极落实并长期坚持内需主导战略。
参考文献
[1]罗纳德·麦金农.美元本位下的汇率——东亚高储蓄两难[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
[2]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C弗雷德·伯格斯坦.美国与世界经济——未来十年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俄罗斯市场环境分析】推荐阅读:
俄罗斯市场09-02
俄罗斯汽车市场07-11
俄罗斯市场营销策略11-17
俄罗斯的废钢铁市场论文11-05
俄罗斯投资环境分析09-13
白俄罗斯木材加工市场投资前景预测报告10-07
俄罗斯和中国北极事务分析07-11
茶市场微观环境分析05-16
电力公司市场环境分析05-22
分析市场营销环境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