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废钢铁市场论文

2024-11-05

俄罗斯的废钢铁市场论文(共6篇)

俄罗斯的废钢铁市场论文 篇1

俄罗斯每年生成3 500万t废钢铁。近年来, 每年回收3 000万t。回收水平保持在2 000万t/a左右。

俄罗斯的金属资源量巨大, 约有13亿t。随着企业固定资产更新过程不断加快, 其废金属的生成量将会不断增加。15~20年前苏俄罗斯每年消费的5 000多万t钢将有60%左右平均在22年后成为废钢铁。其中, 还须计及俄罗斯金属资源的无形老化。因为近15~20年间俄罗斯工业实际上并未实现更新换代, 设备极其老化。专家们认为, 如今, 对俄罗斯的许多工厂来说, 继续运行或维修在经济上已不划算, 不如拆作废金属, 尔后再重新建设。由此可以预测, 俄罗斯废钢铁的生成量在近年可能达到4 000万t/a。按照俄罗斯每年的废钢铁回收量约占其产量的60%~70%计算, 这一指标在世界各国中属于较低的。俄罗斯与其他一些国家废钢铁回收水平的相互比较见表1。

t/h

俄罗斯废钢铁回收水平低下的原因, 主要是国内市场对废钢铁的日常需求量大大低于其生成量, 既使计及近年钢产量的增加, 年需求量也不过1 400万t左右。而由于俄罗斯的冶金工业不能充分利用企业业已生成的废钢铁, 导致过剩部分积压在冶金或废钢铁加工企业的仓库里。在这种情况下, 冶金企业借助废钢铁的高出口关税和市场高价位, 其中包括这些冶金企业在废钢铁消费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俄罗斯4大钢铁公司消费的废钢铁占其国内市场的份额为80%左右) , 对废钢铁供货商施加了经常性的压力, 结果使俄罗斯国内的废钢铁价格大大低于国际平均价格 (约为国际市场价格的1/2) , 并且同时造成冶金企业对低质废钢铁 (屑, 车身, 白铁皮和其它轻质废料) 不感兴趣。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 俄罗斯的废钢铁出口还受到了运输费用高的限制, 有一半以上的出口不盈利, 其中也有增值税退返出口商时往往很难以及出口港口倒装能力不足等原因。

不过, 从总体上看, 与国外竞争者相比, 俄罗斯冶金企业有一个长期的客观优势, 即他们更靠近废钢铁产源地, 由此每年可带来约5亿5 000万美元 (每吨40~45美元) 的效益, 也就是说, 在限制全开放和没有国家任何资助的条件下, 俄罗斯冶金企业可获得比欧洲或美国每吨便宜约40美元的废钢铁。除这个客观优势, 俄罗斯钢铁企业每年因为国家在出口废钢铁方面的各种限制另获有约2亿美元的效益, 又因国家对废钢铁回收加工企业的投入不足, 迫使这些企业只能利用苏联时期建有的生产潜能, 从而每年可再获利1.5亿美元。

俄罗斯废钢铁市场业已形成的这种态势会带来一些风险。首先, 会造成一些大型专业废钢铁加工企业破产, 他们因为废钢铁价格低而长期缺少设备更新资金。同时, 废钢铁过剩导致他们只加工容易回收的那一部分, 而这又促使那些没有复杂加工设备的小型半非法公司在市场中占据了垄断地位。

其次, 俄罗斯每年损失1 500多万t废钢铁, 而其中的1 000万t是有可能回收的, 但由于腐蚀, 这些未能回收的废钢铁目前已失去一半。某些品种的废钢铁正在变为碎屑。这样一来, 俄罗斯每年损失的废钢铁价值达10亿多美元。

第三, 没有运出的废钢铁堆积还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后果。在堆积场上, 生锈的废钢铁, 尤其是屑及其它轻质废料使与其接近的土壤和地下水中渗入氧化铁、润滑油、漆或颜料以及塑料与铅等, 大量积存的屑还会因为其中有油而招致火灾。

除此之外, 上述情况还会在经济上造成对那些本土没有多少冶金生产企业地区的歧视。例如, 俄罗斯的萨拉托夫州、库尔斯克州和鞑靼斯坦共和国每年因为高出口关税而分别少收入2 630万、1 220万和5 170万美元。这些问题在俄罗斯的欧洲地区特别突出, 因为这些地区集中有金属资源报废的主要源地。为此, 专家们建议, 为了稳定俄罗斯国内的废钢铁市场和提升回收水平, 应取消这一地区的相应税赋。

俄罗斯的废钢铁市场论文 篇2

俄罗斯政府出台了两个政策将对俄罗斯机床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一是2011~2016年政府将对机床工业投入10亿美元,其中7.5亿美元用于产品开发,2.5亿美元用于技术改造,提高俄罗斯现有机床工业的制作能力。目标是每年开发新产品50~60种。对于研发出来的新产品,3年内同类机床限制进口。2011年7月1日起,用于国防军工的机床,只要国内有生产的不容许进口,由机床协会负责审查。二是2011年起五年内,俄罗斯政府将投入3000亿美元用于电力设施和核电站的建设,主要用于购置设备。同时,10年内俄罗斯在军事装备方面(机床、军舰等)将投入9000亿美元,其中4000亿美元将用于基础装备的技术改造,由此可见,俄罗斯机床工业将得到政府空前的支持和巨大的市场拉动。无疑将对俄罗斯机床工业的崛起产生重要作用,也将对全球机床业界带来相应的商机。

通过参加展会机床协会发现俄罗斯机床工业发展的现状,对于我国整机和数控系统企业来说蕴藏了不小的市场机遇。协会认为我国机床行业应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东欧国家转型发展的机遇,积极寻求技术合作、贸易合作、融资兼并、投资建厂等方式,尽快融入东欧市场。

1、展会上看不到俄罗斯老国有机床企业品牌,如红色无产者、列宁格勒机床厂等,这些企业是否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不得而知。在展台上向俄罗斯展商询问,有说已经倒闭的,也有说90年代企业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已转向其他产业的,可见以往名声显赫的俄罗斯机床厂不再生产机床产品已成为事实。

2、俄罗斯中小型机床工具企业正在崛起,中低档数控机床展品为数较多,中高档数控机床产品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展会上有档次的展品仍是德国、日本、瑞士的产品,没有耀眼的俄罗斯产品。

3、俄罗斯部分数控机床展品外观造型不太精美和现代化,但仍能显示出较好的工艺水平和零件的加工质量,不失俄罗斯产品高刚性、经久耐用的形象。在展会上也见到一家俄罗斯展品,有明显的中国产品特征,疑是贴牌产品,但展商予以否定,我们认为这种合作关系不无可能已经萌生。

4、俄罗斯数控系统相对落后,尚无自主品牌的数控系统。展会上既无单独的俄罗斯数控系统展出,也无配套俄罗斯数控系统的机床。展出的数控机床基本上都配FANUC、SIEMENS等国外系统。根据我国数控系统现状,以中低档数控系统进入俄罗斯市场,为中低档数控机床配套是完全可能的。

俄罗斯电商市场:冰山一角的美 篇3

只触到了冰山一角

为什么俄罗斯对跨境电商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于航认为,这是因为俄罗斯电商市场足够大。他以速卖通数据举例说,俄罗斯订单几乎占到速卖通全球交易额的25%~30%。2013年,速卖通在俄罗斯市场表现强劲,一年共交易了2000万个包裹,约等于600吨货物。

“这其实只是冰山一角。”于航分析说,2013年旺季时,仅新疆的两个陆路口岸,一天出口俄罗斯的日用消费品就有200车左右,接近600吨货物。这还没有算上铁路口岸和海运的出口量。“也就是说,我们电商欢欣鼓舞地卖了1年货,才仅仅相当于线下一两个口岸一天的出口量。其实,俄语系国家和其他国家不一样,它们对中国的日用消费品是有着持续、刚性需求的。”于航说。

从近3年我国出口俄罗斯的数据看,2012年、2013年和2014年我国电商交易量分别是4.1亿美元、6.2亿美元和10.9亿美元,同比增幅均达到50%以上。不过,这3年电商交易量占我国整体贸易量的比例分别只有0.93%、1.25%和2.02%。

“对于跨境电商来说,这个市场可挖掘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于航称。不过,如何挖掘更大的冰山,从而激活更大的市场?于航认为,当务之急是需要专业的对俄卖家。全球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消费需求,若商品不符合当地的特色需求,销量自然就上不去。

而很多线下传统对俄贸易商,他们专注俄罗斯贸易20多年了,不但在俄罗斯有自己的注册的商标,还知道俄罗斯每年将要流行的款式,在把握俄罗斯消费者需求方面更专业。以至于有些俄罗斯人更愿意在线下商店里购买产品。“当跨境电商中出现一批专注俄罗斯市场的专业卖家时,或可激发俄罗斯主力买家到线上交易。”于航表示。

单一跨境物流难支撑

尽管俄罗斯电商市场听起来很诱人,但物流并不顺畅,令跨境电商头疼不已。于航所在的俄速通,是一个专注俄语系国家细分市场的跨境电商供应链企业。它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物流、电商和人才孵化。

于航介绍说:“自2013年11月成立以来,俄速通物流板块发展速度更快。2013~2014年,俄速通物流运送对俄电商包裹1664万单,约占对俄电商物流市场的27%。共有约600万俄罗斯买家使用过俄速通的物流服务。这个数字约占俄罗斯5760万网民的10%。”

从俄速通的经验来看,俄罗斯对低价物流有最突出的需求。“时效、服务都不是最重要的,价格才是最敏感的因素。”于航解释说,这是因为现在商品同质化严重,低价竞争激烈,即使是品牌制造商都无法进行品牌议价。面对竞争,跨境电商只能比拼供应链成本、物流价格。但是,低价物流往往带来低质量的服务体验。

可以说,现在对俄物流还处于初级阶段,物流渠道单一,物流产品简陋。“现在主要物流渠道还是邮政,包括中国邮政和外国邮政。有些电商去对接外国邮政或外国的落地配,其实本质上还是一样的。”于航说,“这种简单粗暴的对接方式,很难产生好的物流产品。原因很简单,产品单一且成本、质量都不可控。”

在于航看来,跨境电商物流绝不是单一的快递,或是单一的邮政,而应是一个适合跨境电商货物流通的网络。这种物流网络由国内揽收集货点、跨境点及国外干线落地配深度整合而成。“只有这样的物流网络,才能实现多渠道、多种类可控的物流产品,进而获得更好的客户体验。”于航说。

海外仓可行吗?

为了解决对俄跨境电商的物流困境,业内多次寻求解决方案,现在呼声最高的可以说是建立海外仓了。那么,在俄罗斯建立海外仓可行吗?

对此,于航认为,海外仓不只是在境外建立一个仓库那么简单。“关键问题在于,它需要在线下有一条完整的、合法的、完税的贸易链作为支撑。这也是保证货物安全和海外仓合法运营的基础。没有这个保障,法律、税务方面都会出问题。”

另外,在境外运营一个大型、正规的海外仓是需要投入不小的成本的。“有没有足够货物流量和收入来支撑海外仓,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这么低的平均单价商品是否需要海外仓?对海外仓的需求是否真实?”就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于航对在俄建立海外仓还是有些担心的。

不仅如此,还有政策门槛横亘在跨境电商面前。俄罗斯是一个重税国家,而且对贸易环节税务监管非常严格。同时,它也是一个全民避税和避税服务比较发达的国家,通常当地银行会提供避税服务。

钢铁企业市场调研 篇4

市场调研是一种借助信息,把消费者、顾客及公共部门与市场联系起来的特定活动。

这些信息将用于识别和界定市场营销的机会和问题,产生、改进和评价营销活动,监控营销绩效,增进对营销过程的理解。

现在,国内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已经认识到市场调研的重要性,并对此做出了积极的、有效的探讨,对此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1.市场调研与市场营销

市场调研是为解决营销问题而服务的,调研要与营销紧密结合,衡量调研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为营销带来多少实用价值,任何偏离主题的调研都不可能成为有效的调研,如果调研结果对营销问题的解决毫无借鉴意义,调研也是没有价值的。

脱离营销而调研就是脱离市场,脱离消费者;没有市场调研的钢铁营销品牌建设就像空中楼阁,市场基础不稳定,这也是目前多数国内钢铁企业的致命伤。

最常见的情况是,某一钢铁企业听说市场上板材销路非常好,不是先了解市场潜力有多大,而是马上寻找原料并投入生产,结果往往是板材生产出来了,市场状况早已发生了变化。

缺乏市场调研、投产盲目冲动,是造成现在钢铁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不规范市场竞争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要想占领钢铁市场,首先要了解钢铁市场,用营销理念指导市场调研,让市场调研为营销服务,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市场调研与市场信息

“信息不对称”理论指出,当一方拥有更多信息,甚至只有他自己知道的信息,而另一方却不掌握这些信息时,他们的地位是不对称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低劣商品取代优良商品等一系列问题。

任何产品的销售,都是以市场为基础,以营销战略为导向,钢铁产品也不例外。

钢铁营销战略制定的根本是什么?市场信息。

而从市场信息的分类来看,内部信息比较容易得到,从企业内销售统计就可以获取,但对于外部信息,需要多元化的反馈。

这些信息可能包括:钢铁行业宏观信息、渠道和终端信息、竞争信息、客户信息等。

“把信息从浩瀚的资料海洋中寻找收集出来的代价,将远远大于信息本身的价值”,钢材市场是一个诸多因素动态地纠结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同体,钢铁企业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财力、人力进行市场调研,建立良好的信息收集系统,有效的收集、分析这些信息,才能有效地指导公司营销工作。

3.市场调研与企业决策

目前在国内,仍有很多钢铁企业对市场调研没有系统完整的认识,企业领导对市场的把握、新产品的研发,往往来源于自己以往的经验、感觉,完全脱离数字化调研,靠主观臆断,俗称“拍脑门”,这其实是一种非专业的市场研究。

这样的研究和决策,由于市场的复杂性、决策人的知识结构等因素,对市场的理解往往是相对片面的、模糊的、零散的、不连续的。

在这种环境下,如果某项市场策略侥幸取得了成功,决策者就会认为是自己决策的英明;反之,就会归咎于客观因素的变化,并不会或不可能深究“得与失”的市场内在规律性的原因。

重视市场调研,是钢铁企业的管理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的重要标志。

4.专职市场调研部门

目前,国内多数钢铁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市场调研部门,并配有专职市场调研人员,但基本处于闭门造车、盲目跟进的状态;只有少数调研人员真正跑市场,多数市场研究员却整天坐在办公室写方案、问卷、报告,看上去在研究消费者,而实际却在远离消费者。

这直接导致了目前很多钢铁企业存在“不缺市场调研人员缺市场调研人才”的奇怪现象。

因此,市场调研要提倡“泡市场”,市场调研人员要与消费者进行“亲密接触”与“零距离沟通”。

另外,受企业高层对市场调研作用的`理解深度和重视程度、市场研究人员的专业研究水平和研究报告质量的高低等因素影响,目前市场调研部门在钢铁企业中所起的效果并不理想,企业决策人无法真正体会到市场调研对企业的作用。

5.市场调研数据

市场营销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而调研数据分析则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只是一个营销决策的参考。

当前,许多钢铁企业都有专门人员来负责收集市场动向,但所收集上来的信息,缺乏针对性和准确的数据分析。

如果企业决策者仅仅通过阅读这些“市场信息”来做决定,所做出的决定难免会出问题。

因此科学的调研态度应该是,对收集回来的调研数据一定要通过我们的大脑来“过滤”一下,判断它们是不是正确、是不是有用,看似毫不相干的数据之间是否能通过交叉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探索出各种变量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使调研数据发挥出更大的参考价值。

6.定量调研与定性调研

跨国钢铁公司在做市场调研项目时,定量调研一般是作为定性调研的补充存在的,在定量调研之前常常都要以适当的定性调研开路。

通过定性调研对市场做出科学而合理的描述,建立理论假设,为定量调研提供理论指导。

即使是定量调研,调研人员仍要凭自己的经验去判断获取的信息是否有价值等。

基于定量调研与定性调研各自的优缺点,国内钢铁企业在调研实践中,可让定性调研和定量调研互为补充,以取得最佳的调研效果。

对调研的安排也可以分两步走:第一阶段对市场进行定性调研,获得大量背景资料,识别问题,形成研究假设,找出假设间的联系,从而确定定量调研的优先顺序。

第二阶段进行定量调研,在定性调研的基础上发掘市场切入点和细分市场,为进一步掌握市场状况和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直接面对目标消费群体进行调研。

7.总结

实施有效市场调研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东西,需要许多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需要企业领导的关注与重视,需要科学的调研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让市场调研更好地为企业营销服务。

俄罗斯市场环境分析 篇5

关键词:俄罗斯 市场环境 中俄合作

俄罗斯有庞大的、购买力不断增强的消费群体做支撑,是全球不可忽视的新兴市场。2012年俄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国内营商环境的提升,也带来市场进一步开放的商机。在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营商指南2014》中,俄罗斯营商便利度在189个经济体中排名92位,优于前一年的112位。

一、市场特点

(一)市场规模大,辐射范围广

预计俄罗斯2018年将成为欧洲最大的消费市场,庞大的制造业进口比重使俄罗斯成为一个重要市场,包括科技产品、基本生活消费品多依赖进口,机械、办公设备、纺织成衣、汽车及相关零配件都是其大宗进口项目,占其进口额的七成以上。同时,俄罗斯已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人均月收入从叶利钦时代的约50美元提升到现在约1000美元,扩大消费品进口的潜力足。其次,俄罗斯市场辐射力强,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建设共同市场,并推动建立囊括独联体国家的自贸区,再加上与东欧、独联体国家的人缘地缘关系,俄罗斯是进入这些市场的重要跳板。

(二)消费多元化,品质最看重

一方面俄罗斯富裕阶层对外国奢侈品牌趋之若鹜,莫斯科高级名店及百货公司分布之广、种类之多,不亚于伦敦或巴黎。而一般阶层也少有储蓄的习惯,虽对外国奢侈品牌也耳熟能详,但在消费时更注重品质和售后服务是否可靠,如果性能和耐用性好些,宁愿多花一些钱。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俄罗斯民众消费力与消费习惯已与印象中的新兴市场大不相同,甚至有厂商说在俄罗斯越贵的东西卖的越好。同时,俄罗斯100多个民族,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不同,各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也带来消费需求多样化。

(三)重心偏欧洲,成长靠城市

俄罗斯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集中于领土的欧洲区域,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央联邦区面积仅占全国的3.8%,2012年人口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分别占全国的27.0%和34.1%;位于亚洲、占据领土66.2%的西伯利亚联邦区和远东联邦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占全国的14.7%。俄城市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3/4,以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为代表的大城市引领整个消费潮流,追求时尚和高消费是其显著特点,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消费量都很大。同样,高附加值的、经典的东西,如名表也很受欢迎。

(四)新业态正热,大市场仍存

近年来,俄罗斯现代零售业态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超市、折扣店、便利店和现购自运店都得到快速发展,大型购物中心遍布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主要城市,预计到2017年现代零售业态能占销售总额的69%。外资已成为俄零售业的重要力量,欧尚是俄罗斯大型卖场的领先企业、第三大食品零售商,宜家已开设十多家综合购物中心,麦德龙在俄运营多种零售业态。莫斯科的传统零售市场已从高峰期的200多个消减到2012年的53个,并计划到2015年减至26个。但从全国来看,零售市场在供应肉类、果蔬、服装、鞋袜、地毯制品上依然起着重要作用。

二、市场机遇

(一)加入世贸改善营商环境

俄罗斯入世承诺了57项货物准入协定,还承诺入世三年内要加入信息技术产品协议,将协定下的产品降至零关税。入世意味着俄经贸政策透明度和规范性增强,虽然灰色清关在短期内不太可能消失,但是俄政府的方向应该是以控制、打击为主,贸易和投资都开始向正规化的方向发展,这为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俄将规范海关管理,也将有利于企业降低流通成本。

(二)中产阶层壮大提升消费

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新兴市场中人均收入增长较快的国家,人民实际收入增长速度远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世界银行于2011年发表的“俄罗斯经济概况”报告指出,“俄罗斯经济增长是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除占总人口约5%的富裕阶层,俄罗斯中产阶层目前约占总人口的30%,预计至2050年人数将增加一倍达到7400万人。总统普京施政目标为提高中产阶级达到总人口70%,同时减少国民的收入差距。

(三)会议赛事带动区域发展

俄政府近年来在各地方举办大型会议或体育赛事,一方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也带来巨大商机。如俄将2012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地点选在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每年举行一次,已发展成为俄最重要的国际大型经济论坛;2013年,第27届世界大学运动会在鞑靼斯坦自治共和国首府喀山举办;第24届冬奥会今年在黑海沿岸旅游胜地索契举办;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在11个城市举行。

三、市场风险

(一)企业信用缺失

俄罗斯公司信息缺乏透明度,许多是经过私有化和剧烈的企业并购过程而形成的新兴企业,其资本关系复杂,国外母公司与俄罗斯子公司交叉持股。很多大股东不愿现身,主要是担心政府重新检讨私有化过程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此外,有些中小企业为避税,多数三五年就会换公司名,较难查其信用。这也导致俄罗斯存在很多人头公司,一种是由代理人出面登记公司,真正的老板背后遥控,另一种是纯粹为了达到逃税或者诈骗目的而设立。

(二)融资环境不佳

俄罗斯银行体系较不完善,货币兑换渠道不通畅、换汇成本较高及与各国银行合作机制少。俄罗斯一般企业向银行贷款,一年期短期融资利率都在15%以上。利息高、融资期短,是俄罗斯企业融资的特色,因此民间投资都集中在一些生产周期短、回收快的产业,如金融、批发零售、通讯、食品和家电等。少数具备出口竞争力的大企业可从国外金融机构获取资金,大多数企业只能靠自有资金进行设备更新,这使得俄罗斯国内产业设备更新变得缓慢。由于资本市场不够发达,经济学家称俄罗斯实施的是“没有资本的资本主义”。endprint

(三)制造成本高昂

最近几年俄政府还通过收紧外籍员工的签证等方式“鼓励”外资公司更多雇佣本地员工,但本地通晓西方会计制度和商业运作模式的职业经理人数量仍然有限,精通英文、富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同样不多。2012年,莫斯科月平均工资已达43000卢布(约1400美元)。外资企业在俄设厂,还必须应对缺乏质量符合标准的零配件的问题。全俄那么多家钢铁厂,却没有一家可以做出符合国际水准的汽车用钢板。俄铁路总长居世界第三,但路网多集中于欧洲区域,基本以莫斯科作为枢纽,其他城市点对点联络并不便利;而公路密度比较稀薄,且路况较差,甚至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间都没有一条标准高速公路。从外资的角度来看,俄罗斯的零配件要进口,工资也不低,很难成为产品输出基地,只能着眼于内销,先是进口零配件来组装,逐步再实现本地化生产。

四、拓展策略

(一)树立正确投资理念

一般而言,外商来俄投资主要着重在回收快及获利高的行业,如贸易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及食品业等,但跨国制造业已有在俄直接设厂生产内需产品的趋势。俄方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既能促进产业升级,也有利于增加就业和税收。中企可考虑在俄生产和组装手机、电脑等电子电器产品。投资过程中要尽可能让当地享有收益,创造税收和就业。

(二)认识俄政治生态

近年来,俄地方政府积极对外招商引资,但俄联邦政府权力很大,如不能沟通协调好联邦各部委,即便与地方政府有共识的一些项目也很难推进。此外,要经营好与主管政府机关整体的关系,争取信赖与好感,不能只依赖于特定人员。

(三)了解俄文化心理

俄国人的谈判文化是非输即赢,而不是要达成双赢,潜在的合作伙伴期待有若干讨价还价的过程,所以要提前计划在一些非核心领域做让步。

(四)研究细分市场

要详细了解俄市场独特性,研究其地域广阔、气候复杂的特点,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区域的主要商品经销结构,再确定本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同时,商品报关的海关决定了商品适合推广的地区。

(五)重视产品质量

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俄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要塑造中国产品的高品质形象,实现市场的可持续开发。同时,初入市场要尽量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以打败竞争对手,市场销路稳定后再考虑新产品以较高价格销售。

(六)组建本土营销团队

开拓俄罗斯市场,最好使用俄语,要拥有既懂俄语,又熟悉俄法律法规的人才。俄罗斯会说英语的人口约占5%,与西欧国家的35—90%相差很多。

参考文献:

[1]陆南泉. 对当今推进中俄经贸合作战略意义的分析[J]. 俄罗斯学刊,2012(4)

[2]郭力. 俄罗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研究[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2(4)

[3]李东阳,鲍洋.“金砖四国”投资环境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7)

俄罗斯大市场梦魇 篇6

有些心灰意懒的华商已打道回府,有些心有不甘的华商仍在坚守着希望

7月26日虽说是个礼拜天,单晓兰(应被采访人要求,采用化名)还是一大早就赶到了“一只蚂蚁”市场,希望能尽快把货弄出来。她和丈夫兵分两路,丈夫出门去另一个市场寻找新摊位了。

要在往常这个时间,她早已在市场租赁的摊位上开张营业了。“以前都是4点多钟就起床,洗把脸,弄口吃的,就赶紧坐地铁往市场赶。基本上五六点来钟就开始发包了。因为好多从外地坐大巴来进货的俄罗斯人已经在等着了。”单晓兰一口的江浙口音,听上去有些疲惫。

每天都有35000名左右的中国商人与单晓兰一起,像一只只蚂蚁一样,被淹没在这个庞大的市场帝国里。

自从6月29日莫斯科市政府以检查卫生为名关闭“一只蚂蚁”后,华商经历了将近一个月的煎熬。市场关闭导致货物无法提取,错过了销售季节。许多正往市场发送的货物因市场关闭给国内生产企业、贸易公司等关联方造成损失。

“当初市场管理公司说是要停业两天打扫卫生,让我们每个人交了1000卢布(30卢布大约兑换1美元),还要更换灭火器,又收了1600卢布。”单晓兰说。华商们以为市场很快就会重新开放,而且这个市场以前虽说也有过“动静”,但从来没有发生过像关闭这么大的事。

“倒包”的日子

“一只蚂蚁”市场准确的名称是莫斯科切尔基佐夫斯基集装箱大市场,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占地200多公顷,因地处该市东区的伊兹梅洛沃小区而又被称为“伊兹梅洛沃市场”,中国人习惯按谐音叫“一只蚂蚁”市场,或统称“大市场”。这里是莫斯科乃至欧洲最大的服装鞋帽等日用品批发市场。在这里经营谋生的主要是中国人、越南人、土耳其人和独联体国家的人。

参与整个大市场管理经营的俄罗斯和外国公司有20多家,大多背景复杂,甚至有黑社会掺杂。其中最大的管理公司就是俄亿万富豪捷尔曼•伊兹梅洛夫旗下的ACT集团,“灰色清关”正是伊斯梅洛夫吸引大量国外商品进入俄罗斯,积累财富的重要手段。

有人说,“灰色清关”的生意,仿佛是一场“俄罗斯轮盘赌”,赌徒希望幸运的总是自己。

苏联解体之初,俄罗斯急需进口大量便宜货品。鉴于俄海关清关手续繁琐,关税混乱,为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允许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

这些公司与海关官员联手,以低于法定关税水平的价钱将货物运入俄罗斯市场。清关公司将货柜清出关后就拉到商人指定的仓库,但是不出具任何单据证明。后来,此清关方式被推广到海运、铁运和汽运,统称为“灰色清关”。

“伊兹梅洛沃市场的整治行动是俄罗斯政府加强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打击寡头伊斯梅洛夫也是其目标之一。”俄罗斯独立智库sova中心主席亚历山大•沃克夫斯基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自从大市场被关闭后,单晓兰已经收留了几个走投无路的福建闽清人。

“‘跳楼在市场里的说法是,有些老板把大量进货砸在手里,又急需资金,于是就以最低的价格抛出。但是现在真有人跳楼。”莫斯科北方华人商会会长关百新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透露了这么一件事。

有一位中国商人想尽办法把自己藏在货柜里的100万卢布卖货资金提出来了,开车走出市场没多远就被几个警察拦下。为了尽快摆脱纠缠,他拿出10万卢布塞给警察。可是警察一看一下子就能拿出这么多钱,肯定是条“大鱼”,就要求其下车接受检查,最终在车上把所有的现金给查出来“没收”了。这名商人回到家连气带急,一时想不开就跳楼了。所幸楼层不高,只是受伤被送进了医院。

关百新,黑龙江五常人,现在的身份为莫斯科新旭集团总裁,俄罗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尽管他在大市场已经没有生意,但这一段时间也忙得焦头烂额,几乎把自己的几摊子生意全放下来,希望凭借自己多年来在俄罗斯建立的人脉关系,帮助华商尽快、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

7月25日在使馆召开的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与华商座谈会上,关作为协会负责人发言时颇有些不平:“我们中国商人从国内发的是合格的产品,并提供了所有的证明文件,结果到了俄罗斯境内华商连一张纸片都没有得到,怎么货物就变成了走私品?华商就成了走私犯?”他认为,就是那些非法经营的物流公司和清关公司把华商引入了陷阱。

90年代初,自称“杀猪的出身”的关百新在远东跑生意,“倒包”,在苏联解体物质匮乏的时期,他淘得自己闯荡俄罗斯市场的第一桶金。

后来听人说莫斯科的钱最好挣,“一件皮夹克能卖到你想象不到的价格,即使傻子也能赚到大把的美金,只要你手里有货”。 关百新就在1995年用积攒的12万人民币批了6大包皮夹克,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发到莫斯科。在火车上颠簸了一个星期到莫斯科后,手拿提货单到车站提货时,却被告知“货丢了”。关百新一下子傻了,而他身上只剩下50卢布,连一张回家的车票都买不起。

当晚,人生地不熟的关百新找到中国人聚居的地方——“中国楼”,这些楼被最早发了财的中国人包下来,再转租给中国商人一边住宿一边卖货。鼓足勇气敲了无数次门,遭到无数的拒绝,关总算遇到了一个好心的同乡收留他住下,暂时有了落脚地。

那时候来莫斯科“淘金”的中国人没有几个会俄语,又怕被敲诈,被人抢,就一起扎堆,并雇俄罗斯保安把门。这些“中国楼”由于人群混杂,人货不分,卫生条件差等原因遭到当地居民的投诉,最终被取缔。

身无分文的关百新靠着帮人卖货、借货卖货方式开始“自救”。每天一大早从别的华商手里借两件皮夹克走到与“燕山楼”隔条马路的“上八线”市场去卖。一个月后,关还上了住宿钱和饭钱。又过了一个月,关百新还上了所有的欠债。这时,他已经不满足于街头零售的小买卖了,他的眼光盯上了批发业务。

关百新把生意从“中国楼”转到了麻雀山对面的“卢日尼基体育场”批发市场,并且挣到了“大把大把的钱”。

1998年,关又开始转战“一只蚂蚁”市场,生意也越做越大。

但这时候,在市场做生意的风险却越来越大。中国人之间互相压价,俄罗斯对市场“封箱拉货”事件时有发生。就在1998年11月,俄税警部门查抄“兵营”中国商贸中心,华商损失近200万美元。

“灰色清关”此时已经成为俄罗斯轻工业进口的非常规贸易方式。它一方面为俄罗斯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活力和投资,另一方面它为寡头所控制,蚕食俄罗斯的财政税收和轻工业发展。

2000年左右,普京任俄罗斯总统,打击“灰色清关”更加严苛。关百新决定放弃以前的低档生意,注册自己的正规公司,开始转战餐饮、旅馆、旅游业。目前新旭集团旗下有两家酒店,多家公寓,还有汽修、建筑等公司。

离开,或是坚守

并非所有人都有关百新的雄心和运气。吉林人李勇在“一只蚂蚁”打拼四年,从来没有回过一趟家。经历了此番折腾,他只想尽快回国。

李勇是在7月25日下午被俄罗斯强力部门带走的。

之所以用“强力部门”这个词,是因为他不知道抓他的到底是什么人,哪个部门的,什么原因。“说是警察吧,没看见戴警徽;说是移民局的人,也没有穿‘红马甲,就是移民局在执行公务时都穿的那种印着字母的马甲。”据他事后分析,“应该”是移民局的,因为他们可以直接在护照上盖戳,之所以没穿马甲,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是执行公务时间,而是“捞外快”。

“移民局人员”在他们出示护照后,一把夺过去,看都不看,直接就把他们往停在路边的大车上推。“我双手死撑着车门往回挣,结果屁股上挨了两脚。”当他和同伴被强行带上车一看,里面已经蹲了快30个人。

就这样,他们一车人被带到了一个“没有挂牌,也没有门牌号”的两层楼房里关了起来,并让他们拿钱“赎人”。“一个人5000卢布,有个越南人做中间人,再加500。”

他的同伴刚从国内来,不熟悉俄罗斯“国情”,因为不服气,争辩了几声,结果被直接在护照上盖了“黑戳”,这就意味着他的同伴必须在10天内离境——可同伴价值几十万的货还在市场内扣着。

李勇身上只有几百卢布,只好向朋友打电话求助。在俄罗斯人的指点下,他的朋友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那个地方,交钱完事。临走时,移民局的人还“好心”告诫他们,周一别到市场上去,移民局将派大批人员到市场进行检查,“我不想在这里再见到你们”。

李勇说,他已经和外地的俄罗斯货商说好了,价值200万卢布的货给50万卢布就可以打包带走。“我一天都不想再待下去了。这地方,让人哭都哭不出来。”

据记者了解,在最初的几天里,只有俄罗斯人才能搞到通行证,进入市场拉货。没有被叫到号的中国商人只好再次向一些保安和警察“塞钱”,以求尽快进入市场。李勇也花了20多万卢布的“好处费”。

俄罗斯媒体揭露说,在市场关闭的时候,很多货柜被撬开,藏在里面的大笔钱款不翼而飞。虽然俄官方宣称商人进入市场拉货不受阻碍,但实际上要想迈进自己租赁的货柜要过好几道警察和保安把守的关口,每一道关都得用钱疏通,从最开始的2万卢布,到后来的5万、10万卢布,有的甚至要加20万卢布。即使万幸保住了部分钱物也并不一定就是货主的,在市场外巡逻警察会随时把货车拦下。

单晓兰还是被挡在市场外。她原本想在今年暑假的时候让女儿飞过来团聚,签证都快下来了,不料出了这档子事。

其实,单晓兰夫妇也就是10年前刚来莫斯科的时候,去了一趟红场,还看了看列宁墓,其他什么地方也没去过。

没有拿到货的华商每天仍在“一只蚂蚁”苦盼;拿到货的华商已开始转向莫斯科南部的“留布里诺”等市场。有些心灰意懒的华商已打道回府,有些心有不甘的华商仍在坚守着希望。

上一篇:日语中的外来语下一篇:幼儿行为习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