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俄罗斯

2024-10-26

生态俄罗斯(通用5篇)

生态俄罗斯 篇1

俄罗斯教育界普遍认为,人们是否具有并运用生态学相关知识,直接影响到人类文明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生态学的重视,1974 年苏联教育部决定在普通中学和中等专业开设生态学课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规划署于1975 年又着手制订和实施国际环境教育计划,并于1987 年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倡议将20 世纪最后的10 年定为“国际环境教育的十年”。随之生态教育这一名词应运而生,可见俄罗斯的生态教育发展是由生态学、环境教育发展而来的。

一、生态教育及生态教育模式的内涵

俄罗斯学者 Г. Н. Карона 把生态教育定义为“教育、培养和发展人的连续过程,为教学指明了方向,给教学目标和课外活动提供了标准,保证人对周围环境的责任意识”[1]。还有的俄罗斯学者把生态教育分为狭义和广义: “狭义的生态教育是指把生态知识和技能相结合而形成的教育部分( 环节) ,广义的生态教育指的是协调个人、社会和环境相互关系的教育过程。”[2]许多研究者认为对于生态教育的研究应该止于教学模式,模式———最初的概念是模型、范式等,并且这个概念,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科研协会上占主导地位[3]。苏联学者瓦托夫斯基在《模型》一书中这样写道: “我不把模型狭窄地理解为仅仅是对现有事物模仿或某个未来事物的雏形,我把模型的含义加以扩展,认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实体,更为重要的是一种行动方式,它不仅提出未来的某个科学目的,而且说明达到此目的的手段。”[4]在这种意义上理解,模式是根据实践需要和一定的科学原理设计和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新行为,是主体的某种创造性构思。由此看来,“生态教育模式在生态学领域是塑造生态文化、对自然环境予以保护和关心,在教学上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生态理论的掌握和学生之间的交流”[5]。因此,综合俄罗斯学者的观点,生态学的可持续性与协调性对教育研究有很强的适切性,无论是自然、社会还是教育系统,都有共同遵循的生态学原则,生态思维模式也贴近教育形态。

二、俄罗斯的生态教育模式的争论

目前,俄罗斯的生态教育模式大致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人类中心模式,即人处于自然的中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生态教育内容的主宰,其表现如下: 首先,“除遗传外,人们还有文化继承,这是人高于地球上其他生物的主要因素”[6];其次,社会和文化是比周围环境更重要的因素,人是生活在社会中,而不是自然情境中; 再次,技术和社会进步永无止境,所有的社会问题也都有自己的解决原则。人类中心模式限制了创造性,使生态学概念的运用变得狭隘。整体上以个人和社会发展为目的,这样可能阻碍全世界的持续稳定,无论在生态教育内容还是在学术上都表现了霸权主义,它把教学和教学以外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强加在固定的内容上。

第二种是生态中心模式,生态中心模式揭示了自然价值的完整性、伦理性和确定性,强调人和社会对所表现出的生活现象予以同情、珍爱和责任态度的必要性,不仅为建立新的生态伦理学提供依据,也为把道德观点带入所研究问题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其表现如下: 一是生态的合理性,反对人与自然的脱离; 二是把享有充分权利的主体与相互作用的自然客体理解为伙伴; 三是强调自然相互作用的实用性与非实用性平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优化“人—自然—社会”的关系。

那么,人类中心模式和生态中心模式到底是什么呢? 有什么样的关系? 怎样区分人类中心模式和生态中心模式? 对此,通过阅读文献,笔者经过梳理把人类中心模式和生态中心模式的存在标志做简单的比较: 第一,人类中心模式将人及其各种物质和精神需要置于中心地位,认为地球是人类存在的自然环境; 生态中心模式承认所有生物的存在具有相等的生态价值,认为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第二,人类中心模式论证了利用和保护周围环境的管理特点,认为技术和管理决策的采用能够充分地解决生态问题,认为当今市场和政治体制的调整,对于解决现存的和禁止新的生态危机产生的问题已足够,经济发展也缓和了生态危机; 生态中心模式将周围环境作为自然和历史文化的体系来理解和生态观点,宣传生态学上可接受的技术,承认自然的权利、自我控制力和地方控制力,认为周围环境的稳固发展唯一的问题就是优质的发展先于数量的增长。第三,人类中心模式在论证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具有一致性、不完整性和鼓励性,在分析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离散性,在整体上具有刺激竞赛和比赛的作用; 生态中心模式在论证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分析教学形式和方法上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在整体上具有促进互相援助和合作的作用。第四,人类中心模式在分析所确立原则和命令上具有超依附性,阻碍自我引导、自我发展、自我控制和其他保持独立个性的因素的形成,将自然环境的弱点和不足引入其中,在环境的保护和发展上易造成狭隘的实用主义哲学视角; 生态中心模式在分析所确立原则和命令以外具有独立性,能促进自我引导、自我发展、自我控制和其他独立个性因素的形成,可以保证自然环境的稳定和稳健的发展,在环境的保护和发展问题上形成了宽泛的伦理性、方向性观点。

从人类中心模式和生态中心模式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生态中心模式要达到的目的是周围环境的稳固发展、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保证自然环境的稳定,但是,生态中心模式,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的变革中却孤立地发展。一直以来,人类中心模式居于统治地位,把生态中心模式视为社会变革的一部分,视为迅猛发展的当代人文和生态伦理学的一部分,视为导致当代经济效益降低的原因,原则上又被视为是新的教育模式,机械地与传统教学复杂保守的实践相适应,以至于阻碍了生态中心模式的发展。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是教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过程,人类中心模式和生态中心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是怎样体现的呢? 对此,笔者对俄罗斯人类中心模式和生态中心模式在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中的表现进行比较。

在教学目标上,人类中心模式强调知识、能力和技巧的传播,而生态中心模式强调个性的全面发展; 人类中心模式强调以传统的教育理论为依据,而生态中心模式强调以发展的教育理论为依据。在教学形式上,人类中心模式是由教师控制下的说教教学,而生态中心模式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合作交流为基础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人类中心模式主要是图解教学占主导教学方法和风格被限定了范围,而生态中心模式主要是探讨问题性教学,动手实践占优势,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授课风格和方法开辟了新的领域。在教学内容上,人类中心模式被限制在条条框框和固定的大纲中,只研究社会和自然的“客观”问题,避免有争论的问题,而生态中心模式规定教育的内容为不同形式的组分并且包括道德价值,在地方、民族以及全球的范围内研究无定论问题的相互关系、政治和经济问题的交互作用、所研究的问题与个人选择以及责任的关系。

从人类中心模式和生态中心模式在教学方面的关系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生态中心的生态教育模式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教育理论的发展为依据,它不仅要求对全社会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更加要从根本上革新人们的思想观念,树立生态整体观、和谐观,而人类中心的生态教育则适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现在看来有一定的狭隘性和局限性。生态中心模式在广泛的社会意识和大量的实践中证明: 没有完善的哲学、方法论和社会教育体系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基于对世界、人与自然,生态伦理学系统化理解上的生态中心模式,完全证明了生态知识的学术价值,而且这一模式强调一个事实,那就是生态知识越广泛地向社会推广,就保护环境而言,越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虽然已有的生态教育模式已经粗略地指出教育的本质、目的、任务、主导思想以及战略和发展计划,而且还有大量政论和参考书存在,但是机械地用所给的理论材料来理解仍然略显薄弱[7]。此外,教育领域也形成了创造、保护教育生态环境的一个客观难题,许多教育的理论需要方法论的指导,教育的基础建立在辩证的唯物论和方法论之上[8]。然而,教育的方法论观点还没有独立出来[9],因此,现在迫切需要对教育和教育以外的涉及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进行方法论的系统分析。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世界教育文化领域中,许多人企图准确地确定生态教育的本质,但都未能找寻到完整的定义,因为很难选择一个既能最佳地贴近人的兴趣和实际,又能反映全球客观规律的定义,如果给生态教育精确定义,就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实现的重要问题。但是,生态教育是解决人、自然、社会和文化之间关系问题的一种教育却是不容置疑的,而且生态教育也为道德观点的引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生态教育的研究以及优化已成为开启保护自然以及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钥匙,这就为生态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俄罗斯生态教育模式的构建

目前,生态中心模式被大家广泛认可,深入研究,不断扩展,俄罗斯学者认为,生态教育是以环境教育的发展为基础的。结合当今教育教学的特点,生态中心模式是一个关于周围环境、通过周围环境和为了周围环境的立体发展、动态的教育模式。

第一,“关于周围环境的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认知体系( 形成世界观、理解力、表象等等) ,是将环境作为完整的系统,作为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理论与技能的实践总和,影响着环保意识,价值体系等方面,还涉及生态学、非生物学、人类学和社会学,这几个组成部分被称作认知信息。因此,俄罗斯从幼儿园( 含家庭教育、有教学参考书及练习册) 、小学1 年级到中学10( 11) 年级、大学低年级实施持续生态学教育。除课程内容、作业、实验以外,一些生态学教学项目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生态学已成为高考科目之一[10]。

第二,“通过周围环境的教育”,是把自然当成实施环境教育的材料来源及作为探究和发现的媒介,用独特的教学手段,以培养和发展人的个性为核心,逐步将其应用到学生的实践领域。这是一种自然教育法,注重培养自然感悟能力,这种教育把受教育者作为环境教育的主要参与者,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美学情感,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并唤醒他们的生态伦理良知,培养人健全发展的自然性,让受教育者接触自然环境、亲近动植物,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三,“为了周围环境的教育”,是生态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指挥着教育实践,培养学生增强对自然界的关注并树立责任意识,在不改变每个人以及整个社会本性的基础上,发展他们独特的创造意识,强调让学习者亲自参与有关环境问题的调查、实验、分析及解决方案的设计等实际研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者自觉地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到生态实践活动中去,全身心地钻研自己所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亲身体验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它超越了知识和技能范畴,其目标是培养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

四、启示

生态教育被看作为了优化使用和保护自然的重要途径,也是所在地区、所属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俄罗斯的生态教育模式结合了教学的实践,主要说明生态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和意义,“生态教育”理念的核心与灵魂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生态的环境,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对生态教育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晚,还有些人为了发展经济和追求眼前的利益,出现以不惜牺牲生态为代价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学习俄罗斯的生态教育模式,但也不能完全照搬俄罗斯的生态教育模式,要在学习俄罗斯生态教育模式的同时构建自己的生态教育模式,整合生态教育模式中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来建构我国的生态教育模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成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使我国早日走上绿色道路,走向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着重强调我国要建成生态文明社会。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加强生态教育。俄罗斯的生态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完整的体系,俄罗斯的生态教育模式不断科学化、系统化。文章从研究俄罗斯生态教育及生态教育模式的内涵入手,通过分析生态教育模式中的人类中心和生态中心两种模式,进而得出生态教育中的生态中心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俄罗斯生态教育及生态教育模式可以给我国的生态文明社会一些启示。

关键词:生态教育,生态教育模式,人类中心,生态中心

生态俄罗斯 篇2

关键词 国内图书馆 俄罗斯图书馆 地方生态文明建设

分类号 G252

1 国内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国内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起步较晚,而且近10年来也只有部分图书馆参与,尽管其中个别图书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而言图书馆的职能优势尚未得到很好的发挥,活动缺乏社会影响力,与当前党和政府号召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1 参与意识不强

目前,相当多的图书馆仍认为开展生态教育不是图书馆的职责所在,而是政府环保部门的责任,加上从事生态教育所需的资金、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支持等还比较欠缺,导致这些图书馆缺乏积极性。笔者通过网络调查发现,除了北京城西第一图书馆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等少数几家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做得较好的图书馆已建立生态网站外,其他各省会图书馆和某些高校图书馆网站虽然大多都设置了针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特色服务窗口栏目,但很少设置生态文明建设或相关的生态教育类的栏目,一般只是在新闻栏目中报道了一些国内外生态活动方面的消息而已,这从侧面反映出大部分图书馆对新时期我国提出的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还缺乏足够重视,因而今后还要大力提高图书馆参加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意识。

1.2 规模小、交流窄、时间短

目前,就国内部分开展生态教育的图书馆来看,规模小、合作交流范围窄、持续时间短的情况普遍存在。一般情况下,开展生态教育的图书馆是以本馆社会公益活动的形式不定期进行的,缺乏持续性,范围限于当地群众。以北京城西第一图书馆为例,尽管该馆是国内目前很少的连续10年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并且取得较突出成绩的几家图书馆之一,但10年来该馆也多是在本馆范围内开展生态教育活动,而且该馆虽然2004年在国内图书馆界首创成立了“中瑞可持续发展信息中心”,但至今合作交流的范围没有再次拓宽,与国内馆际间的生态教育合作交流也很少进行,与此同时,还缺乏与报刊、媒体及生态部门长期的交流与合作①。北京城西第一图书馆的这些情况在国内开展生态教育的图书馆中具有普遍性,从而影响了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

1.3 缺乏理论指导与组织保障

目前国内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比较匮乏。笔者通过查阅中国知网等信息资源库,发现“图书馆与生态教育”方面的学术论文不多见,而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论文不足10篇,而且作者基本上是图书馆界的学者,政府机关和其他社会学者对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门论文尚未见到,这种情况导致了当前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比较欠缺,从而很难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此外,国内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图书馆,基本上还没有成立负责服务地方环保教育的馆内机构,而跨地区性甚至全国性的环保教育机构的成立还没有提上日程。这种情况使得目前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图书馆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分散进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实力与优势的发挥。

1.4 政府支持不够和法律保障缺乏

由于某些客观因素影响,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常态化的工作,需要政府部门给予必要的政策及财政支持,但目前政府部门对图书馆开展生态教育的支持和政策引导十分有限。原因主要是地方政府把生态教育工作当成主要是环保部门的工作,忽视了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和能力。此外,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服务形式,更需要出台相关法律来保障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合法权利,但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尤其是《环境保护法》还没有明确规定图书馆从事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权利义务,影响了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2 俄罗斯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建设的经验

由于苏联时期经济发展模式滞后,俄罗斯的土地、森林、水等重要生态资源破坏严重,甚至有的地方已经威胁到了居民的生存安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图书馆界最早认识到解决生态问题的迫切性[1],并及时拓展社会服务职能,成为一个对生态问题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信息、文化、教育机构”[2]。自上世纪80年代俄罗斯图书馆开始参与生态教育[3],迄今为止,俄罗斯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建设已有三十多年时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1 建立生态信息资源保障系统

参与地方生态建设首先要保障有足够的生态信息资源可利用,俄罗斯图书馆在长期参与地方生态建设活动中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生态信息资源保障系统,目前该系统主要提供两种服务:(1)生态纸质文献;(2)生态网站(或生态电子图书馆)。纸质文献是通过采买、捐献等手段收藏并采用卡片目录等方式为读者提供生态信息服务的纸质生态文献[4]。以俄罗斯国立公共科技图书馆为例,仅该馆生态信息部现有2003年以来国内外出版发行的约5000本生态教育书籍和70多种生态教育杂志,而且该部收藏了俄罗斯生态教育研究中发行量较少和较为稀缺的出版物。生态网站是对各类生态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平台,现在俄罗斯大中型以上图书馆基本都建立了生态网站(电子生态图书馆)。这些网站内容丰富,作用明显。俄罗斯国立公共科技图书馆生态网站中的“生态学:科学与工艺”数据库到2010 年底就已有25 000个文献,这些文献是由该馆生态信息部工作人员从约600种生态杂志和出版物中筛选出来的[5]。阿尔汉格尔斯克州科技图书馆的生态电子图书馆网站主页包括:生态会议、生态期刊出版物、生态数据库、环境立法、环境教育、生态网络资源等栏目内容。

2.2 成立生态文化中心

为了能够有效服务地方生态建设,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俄罗斯一批图书馆先后成立了生态文化中心(或生态文化部),为生态建设信息资源系统正常运行提供组织保障。该组织主要从事馆员生态教育技能培训,并与地方政府生态部门、文化教育机构、传媒组织和生态人士等合作开展生态教育实践活动,以及组织人力物力研究和推广图书馆生态教育经验交流等。2002年俄罗斯国立青年图书馆成立了全俄图书馆生态文化科学研究中心(全俄图书馆生态文化科学研究中心),该机构目前已成为指导和帮助全俄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建设的全国性组织机构,对进一步促进俄罗斯图书馆参与生态建设组织体系的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6]。

2.3 重视馆员生态教育技能培训

图书馆参与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图书馆员,图书馆员生态教育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参与的成效,因此俄罗斯图书馆非常重视馆员生态教育技能培训,由对馆员进行基础知识培训,逐渐发展到教育技能培训。从1999起,在俄罗斯文化部、俄罗斯联邦文化和电影署的支持下,全俄图书馆生态文化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俄罗斯艺术文化和旅游工作者进修学院多次举办了全俄图书馆员生态教育技能培训班,聘请生态专家、学者为馆员授课,其影响已从俄罗斯扩展到周边国家的图书馆建设。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来俄罗斯地方图书馆还经常举办一些特色馆员生态教育培训班,如2011年盖达尔市少儿图书馆举办了以“儿童读者生态观养成”为主题的全俄少儿图书馆馆员专业培训班。

2.4 开展生态教育经验交流合作

俄罗斯图书馆经常与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大众媒体进行合作,通过举办生态教育会议、开展生态教育工作竞赛等促进馆际间生态教育经验的交流与推广。

生态教育会议包括国际会议和国内会议。国际会议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俄罗斯国立公共科技图书馆举办的“克里木”年度会议。该会议自2000 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4届,历届会议对促进俄罗斯图书馆与国外图书馆生态教育经验交流,加强生态教育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内会议主要有全俄性、地区性和地方性的生态教育会议。如2013年3月托木斯克州举办了主题为“环境教育:问题·经验·前景”的第4次跨地区会议,来自俄罗斯12个联邦主体的政府与社会组织代表、生态教育专家、图书馆工作人员、传媒代表等500人参加了会议。

生态教育工作竞赛按规模分为全俄和地方两种。1995年起举办的四届全俄图书馆居民生态教育工作竞赛,全俄图书馆踊跃参与,至今参赛图书馆数量累计达5万多个[7]。2013年俄国立青少年图书馆、俄罗斯图书馆协会联合在莫斯科当地举办了图书馆互联网生态教育竞赛。生态教育工作竞赛目前已成为俄罗斯馆际间生态教育工作经验交流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2.5 政府大力支持

俄罗斯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建设始终是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大力支持下开展工作的。俄罗斯文化部通过号召、经费支持和活动参与等形式最先推动和支持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建设。1981年在俄罗斯文化部的建议下,俄罗斯国立青少年图书馆成立了全俄第一个生态文化部;1995年起俄罗斯文化部发起举办了至今已连续进行四届的全俄图书馆生态教育工作竞赛;1999年起俄罗斯文化部支持举办了延续至今的全俄馆员生态教育技能培训班[8]。 2003年俄罗斯文化部在《俄罗斯文化(2001—2005 年)》联邦纲要框架内划拨专款支持俄罗斯图书馆的生态教育,同时参与出版了《俄罗斯图书馆环境教育》手册[9];2009 年俄罗斯文化部支持举办了全俄公共图书馆“生态专题网页设计”活动竞赛;2013年2—10月俄罗斯文化部支持举办全俄公共图书馆互联网生态资源竞赛。

俄罗斯地方政府对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建设的支持主要有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布里亚特政府在《2002—2010年布里亚特共和国生态可持续发展纲要》中把图书馆作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部门之一[10];托木斯克州政府在《托木斯克州生态教育发展战略(2011—2020年)》中将图书馆与教育、生态、传媒等机构并列为生态教育参与者,肯定了图书馆在生态教育体系中的作用[11]。此外,地方政府的生态委员会一般为当地图书馆订购生态书籍、参与生态教育竞赛和其他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经费支持[12]。

2.6 完善的法律保障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建设得到了《俄罗斯联邦宪法》《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俄罗斯联邦生态文化法》《俄罗斯联邦图书馆事业法》以及地方政府制定的有关生态建设等法律的有力保障。

《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规定“图书馆是向居民宣传环境保护法以及生态安全的机构之一”,“图书馆有与俄罗斯联邦和联邦主体国家权力机构及其他授权的国家组织平等参与生态教育的权力”。《俄罗斯联邦生态文化法(草案)》规定“图书馆必须保障公民获取环境状况的信息的权力,提高俄罗斯联邦生态文化水平……对居民实施生态教育”。《俄罗斯联邦图书馆事业法》规定“图书馆事业的基本原则是为全社会都能使用图书馆提供的信息资源创造条件”。《伊尔库斯克州生态教育与生态文化建设法》规定:“政府拨款支持图书馆生态教育活动,图书馆以收藏生态主题文献、举办生态讲演和讨论会等方式参与生态文化建设。”[13]这些由俄罗斯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法律为图书馆参与生态建设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和行为准则,保障了图书馆参与生态建设的合法地位。

3 对我国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借鉴俄罗斯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我国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需从以下几方面抓紧落实。

3.1 重视生态教育工作,创新工作思路

图书馆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图书馆应履行的重要社会职能和使命,图书馆要增强环境危机意识,不断提高广大馆员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目前,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可以针对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从现有条件出发,积极寻求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环保部门、媒体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把生态教育工作先开展起来,并逐步纳入到图书馆的常态化工作之中。这个过程要时常创新工作思路,抓住时机,找准切入点,将生态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做到实处,争取产生较好的社会影响,彰显图书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2 加强生态信息资源建设

生态信息资源储备是图书馆开展生态教育活动的首要条件。(1)要不断扩大图书、报刊等纸质生态文献资源的储备,同时做好生态信息目录编制工作;(2)建立生态专题数据库(或创建生态网站),有效整合生态信息资源;(3)与其他图书馆和生态组织合作,开展生态文献传递和图书互借活动,互通有无、节约增效;(4)组织图书捐献活动,发动馆员、读者、环保人士等捐献生态图书文献资料,支持图书馆生态信息资源建设。

3.3 提高馆员生态文明素养

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是馆员开展生态教育活动,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前提。(1)定期举办馆员生态教育技能培训,提高馆员的生态教育技能;(2)定期举办馆员生态教育学术交流会和研讨会,促进馆际间馆员的经验交流和学习;(3)争取参加俄罗斯图书馆举办的馆员生态教育技能培训班,学习国外先进的生态教育经验;(4)鼓励馆员开展图书馆生态教育理论研究,促进馆员提高生态教育理论水平。

3.4 加强社会合作、促进馆际生态教育经验交流

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应与社会各界加强合作,尤其与政府部门合作,积极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共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此外,还应经常通过访问学习、生态会议、公益活动、生态竞赛等进行生态教育经验交流。有交流就会有创新,有创新就会有活力。要使馆际间的经验交流成为图书馆生态教育的常态化工作之一。

3.5 成立全国性图书馆生态教育指导中心

针对目前国内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状况和水平,需成立一个全国性图书馆生态教育指导中心,以统筹规划图书馆的生态教育活动。目前,北京西城第一图书馆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是国内开展生态教育活动特色较为突出的两家图书馆。因此,笔者建议以他们为依托,成立全国性图书馆生态教育指导中心,带动国内更多的图书馆参与到生态教育活动中来,以促进国内图书馆生态教育活动的全面发展。

3.6 政府部门要大力支持图书馆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部门应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1)政府部门注意发现和挖掘图书馆开展生态教育的资源优势和重要潜能,充分调动图书馆开展生态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政府部门要对图书馆开展的生态教育活动给予明确的政策引导和支持;(3)政府部门为图书馆开展生态教育活动提供资金保障。

3.7 制定图书馆法等相关法律,明确图书馆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权利义务

目前,制定图书馆法等相关法律,使图书馆依据法律规定开展工作尤其是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尚未提上日程,而现有的其他部门法中也没有明确规定图书馆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权利义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为此,笔者呼吁国内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台图书馆法等相关法律,保障图书馆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合法权利。

参考文献:

[ 1 ] Егорова Н А. Развитие эколого-просветительско-

й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библиотек:состояние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J].Библиотековедение.2008(4):37-40.

[ 2 ] 贺延辉.俄罗斯图书馆事业政策法规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251-260.

[ 3 ] Покровская О В. Библиотека. Экология.Актуаль-

ные проблемы[J].Научные и технические библио-

теки.2001(3):74-78.

[ 4 ] Покровская О В.Библиотеки России в Десятилетии ООН по образованию для устойчивого развития [EB/OL].[2014-12-14].http://www.ecoculture.ru/ecoeducation/development/material_01.php

[ 5 ] экологический раздел сайта ГПНТБ РОСИИ." Эк-

ология:наука и технологии"[EB/OL].[2015-01-12].http://ecology.gpntb.ru/ecologydb/

[ 6 ] Островская В Р. Российские библиотеки как фактор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экологиче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населения[EB/OL].[2014-12-14].https://yandex.ru/search/?lr=10596&text=Российские%20библиотеки%20как%20

фактор%формирования%20экологической%20ку-

льтуры%20населения

[ 7 ] Фокеева М В. Александров А И. Основные акции Всероссийского центра библио-экологии[EB/OL].[2014-11-20].http://libconfs.narod.ru/2004/s3/s3_p21.htm.

[ 8 ] Островская В Р. Библиотеки России и формиров-

ание экологиче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об-

щества[EB/OL].[2014-12-15].http://www.gpntb.ru/ge-

neral/americadoc/ 2005/ostrovs.rtf.

[ 9 ] Мельникова Л П.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ку-

льтуры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о развитию эко-

логического просвещения в библиотеках России[EB/OL].[2015-01-09].https://yandex.ru/search/?lr=10596&text=Деятельность%20Министерства%20-

культуры%20Российской%20Федерации%20по%20развитию%20эк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20просвещени-

я%20в%20библиотеках%20России

[10] Рябушева Е Ю. Библиотека—культурно-инфор-

мационный экологический центр[J].Научные и т-

ехнические библиотеки.2003(4):43-50.

[11] Стратегия развития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эк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и просвещения населения Томской области на 2011-2020 гг[EB/OL].[2015-02-15]. http://fip.kpmo.ru/fip/project/newsview/3309.html

[12] Егорова Н А. Развитие эколого-просветительской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библиотек:состояние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J].Библиотековедение.2008(4):37-40.

[13] Церцек Н Ф. Экологическая информация и роль библиотек России в экологическом просвещении-

населения[EB/OL].[2014-12-20].http://www.gpntb.ru/win/inter-events/crimea2006/disk2/116.pdf.

赵 晶 绥化学院图书馆馆员。 黑龙江绥化,152061。

生态俄罗斯 篇3

里海北部地区的特点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 蒸发量超过降水量, 多年平均降水量298mm (152mm~498mm) , 而蒸发量大约为900~1000mm。年平均温度为6.9℃, 夏天的最高温度是42℃, 冬季的最低气温是-38℃。每年干燥风80d左右。从11月到第2年的3月份观察稳定的积雪, 平均的积雪深度为10cm[1]。

该地区是地形起伏甚微的平原地区的极好代表, 起伏度只有10%~15%, 被深色的褐土类土壤所覆盖。其余的土地是具有独特的小起伏, 覆盖有较为复杂的土壤和植被。在生长有苦艾蒿 (Artemisia pauciflora) 的沙地往往覆盖有轻微的盐碱。这里主要的是半沙漠粘土土壤, 50%以上位于中间平原地带。那些轻微的缓坡地带 (大约25%面积的碱性土壤混合物) 被干旱草原的碱性浅栗钙土覆盖。低凹地 (大约25%面积的碱性土壤混合物) 被草甸栗钙土所覆盖, 用于种植麦田—草原植被。物种多样性比较丰富:有超过80种的植物种 (狐茅、枸杞、苜蓿、委陵菜等) 。草原植被的覆盖率高达85%~95%, 植株的平均高27~37cm。较低处的草原植被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量 (平均达2.4t/hm2) [2]。

地下水的盐度相当的不平衡:碱性土的硫酸盐盐化程度较重 (高达20g/L) , 其中浅栗钙土达10g/L, 而在低洼处的草甸栗钙土和黑土类及碱性土壤被碳酸盐碱化 (<1g/L) 。地下水位一般5~6m, 土壤毛细管边缘为3m。

在Dzhanybek实验地引种乔木和灌木种植于上世纪50年代。

首先, 最好的生态地带是那些地势较为平坦, 地下水位5~6m, 草甸栗钙土的非盐碱地。已经测试了不同州和地理区域的草甸栗钙土200多种乔木和灌木, 由于这个区域的地下水含有很低的矿物质, 所以可以为植物所利用。许多引进的树木都能够很好的适应恶劣的半沙漠气候条件。它们长势良好, 生长速度快, 在幼年就开始结果, 并且有极强的再生能力。

在森林草原地带和洪积森林草原的陡峭山坡和山谷的森林中, 发现了适应性最好且稳定的典型阔叶林。它们包括中生植物和中度旱生植物:橡树、白桦、莱檬、梨树、枫树、白蜡树和榛子树, 有大约96种森林植物种可以被运用于轻微的低洼地带。

在最初几年选择树种时, 我们可能采取农业种植技术。随着种间和种内的竞争, 森林生长茂密, 逐渐具有了森林群落的特征。随着土壤pH值的变化, 具有不同的特点的森林动物群和真菌 (根生腐生菌真菌) 随之出现, 同时也会产生枯枝落叶层[5]。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 25年生的沙棘可长到5~6m高 (图1) 。

沙棘是一种结果期交替出现的植物, 并且每年在距离原植株7~8m的地方可生成萌蘖根。在自然生长空间内与其他引进种的竞争中, 沙棘会取得成功。所以它们不需要特别的森林管育措施。植株的根系达到土壤毛细管边界的深度为2~3m。地下淡水是在干旱时期 (在生长季节的下半年) 沙棘植株生长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第2个生态条件是局限于复杂的土壤团粒结构。在1.5m的深度含有3%以上的可溶性盐的盐土 (盐渍) 土壤团粒, 这里的地下水含量较高 (5~10g/L) 。盐碱地在没有初步的处理前不能用于植树造林。最初可以通过深耕, 使土壤脱盐和脱碱, 这将破坏碱土层, 引起表土透水性的增加, 使碱土层转移到可耕种层。土壤进一步脱盐是通过积雪来补充给地表淡水, 供给榆树 (Ulmus pumila L.) 生长。对碱性土壤的改良记录了草原旱生植物的适应性, 已经证实13种植物对盐碱有较高的适应性和忍耐性 (小檗、六月浆果、丁香、枸杞、白蜡及其他) , 21种可以直接播种[3]。小面积的碱土有利于引进植物种, 它们的根系不仅可以从碱土层吸收水分, 还可以从附近没有造林的低洼地吸取水。

在改良过的碱土土壤上种植的沙棘植株, 树龄为15年时只有1.5m高, 它们根系属于浅根系 (图2) , 在土层上部1m左右的土层 (在1年的温暖和寒冷期间的降水只有150mm) [3]。

A—秋季水分;B—盐概况:K+:———Na+, ---Ca2+, ……Mg2+, A-:———SO2-4, ---HCO-3, ……Cl-;C—根系分布;1~4—土层:1—Ap ca, 2—B32ca2cs, 3—B32ca cs2sa, 4—BC2ca cs2sa

为了提高沙棘造林成活率, 有必要增加行距 (达到6~10m) , 从而可以增加供水面积;也可以在每年运用农业技术来减少土壤表面的蒸发量, 同时还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 从而有效利用土壤水分。但是即使采取这些措施, 沙棘植株的死亡率还是相当高的。多年的引种试验形成了一个自身可以繁殖的自繁群体, 经过几年后就可以形成木本灌木林。自我繁殖植物包括有坚果沙枣、杨树间种的柳树、沙棘和浆果丛[4]。这些植物 (36种代表种) 占据了坡面和坡底, 并形成了具有生态学特征的群落 (图3) 。

沙棘在这里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树龄10年以下, 植株高3~4m, 直径6~7cm, 开张形树冠生长健壮 (图4、5) 。沙棘同芦苇 (Calamagrostis epigeios) 和羊茅等喜湿性草本混生在坡面和沟谷。这证实了沙棘有良好和宽广的生态适应性, 可以用于防治荒漠化和治理侵蚀性土壤。

所以在半荒漠地区的低洼地带, 在地下水或内部有水供给的条件下, 沙棘造林会获得成功。在这些地区创建多功能人工林可以达到改良土壤和改善环境条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Biogeocoenotic Bas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rth Caspian Semi-desert[M]. 1974, Moscow. 360 p. (in Russian) .

[2]Rode A., Polsky M.1961.Soils of DzhanybekResearch Station:Morphology, Textur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ysical Properties[J].Trudy Dokutch.Soil Inst.Vol.56, pp.1-214. (in Russian) .

[3]Senkevich N., Oloviannikova I.1996.Introduc-tion of woody plants in Northern Caspian Semi-desert[M].Moscow.180 p. (in Russian) .

[4] Sizemskaya M., Kopyl I., Sapanov M. 1995. Colonization of artificial mesorelief lowland by wood and shrub vegetation in semidesert of the Caspian sea region[M]. Lesovedenie, № 1. Pp. 15-23 (in Russian) .

生态俄罗斯 篇4

1 推崇自然

在罗斯金的作品中,旷野,艺术,田园等都是对抗工业社会,挽回人心的希望。如果我们对这些毫无觉察,甚至认为这些都是消极的浪漫主义,那只是因为我们自己坚定不移地站在工业社会的立场上说话。时至今日,当地球的生态危机已经逼迫人们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自身的良性发展时,已经有人在大声呼唤:“生病的地球,惟有对主流价值观进行逆转,对经济优先进行革命,才有可能最后恢复健康。在这个意义上,世界必须再次倒转。”[2]而罗斯金当时就间接但前瞻性地表达了他希望“世界倒转”的想法,在比较“黑暗的中世纪”和他所处的时代时,他认为用“黑暗”来描述中世纪并不恰当,因为

相反他们的时代才是光明的时代,而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黑暗的时代……我们住的是用棕色砖墙建造的房子,穿的是棕色的外衣……总之,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比之前的任何时代都更加让人觉得可悲;这种可悲并非与我们是否高贵和深刻有关,而是因为愚昧和倦怠——精疲力竭、思维迟钝单调,心灵与身体的不安。[3]

罗斯金之所以推崇中世纪,是因为中世纪的手工生产的劳动环境中,工匠有发挥创造的自由,而"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大工业的环境中,寓快乐于劳动的理想根本无法实现,工人们在他们的工作中无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能力。一个劳动者要创造出好的作品,必须要有好的材料和良好的环境,罗斯金在这里所指的环境,首先是劳动者眼中看到的自然环境,但是即使把比萨的哥特派设计者置于当时的自然环境,他们也无法设计出杰出的建筑作品。因为他们所看到的,正如《现代的制造业和设计》一文中指出的那样,“昔日让人无比快乐的小溪慢慢地渗进了一层又黑又厚的浮垢,稠乎乎的……远处正前方,在屋舍和小山之间,城市的锅炉持续不断地喷出大量的硫磺色的浓烟……烟云在寸草不生的荒地上空低低地盘绕;底部是粗大的烟囱,圈起烟云,烟囱当然不能用篱笆制成,而是由大量方形的石块垒成,像墓石一样,用铁铆合在一起”。[4]239

罗斯金在《哥特式的本质》中阐述的哥特式建筑的第三个特点即“自然”(naturalism),也就是“对自然的本身的热爱,并力图率真地再现自然本身,而不受技巧法则的束缚……一旦让工人自由地表现主题时,他就会放眼周围的自然,并努力以他的技艺,一定程度上精确地表现自然。”[5]哥特式建筑“自然”特点的其中一个重要含义就是对“植物的构成形态(forms of vegetation)的特殊喜爱”。而在罗斯金看来,如果一个国家追求的仅仅是物质的富足,并以此为乐,他们考虑的就只会是哪一块木头能成为最结实的横梁,哪一块木头能够生出最旺的火,而不可能花时间去欣赏一片叶子或者一朵花的形状——那些最自然的形状,因此现代的工人与自然是隔绝的,而这样的劳动环境也扼杀了工人的创造能力。哥特式建筑允许劳动者一定程度地精确表达他们周围的自然要素,而一定程度的精确恰恰与机械化的精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哥特式建筑一定程度上也是生命的表达,两者的共同点就在于其不完美,但在工业化的时代,机械制作代替了人的创作技巧,劳动的结果是单调刻板的线条和外形,这虽然大大提高了效率,减少了误差,但是这样的劳动过程却极大地扼杀了人自然的创造天性,抹杀了人在劳动创造中的快乐,在罗斯金看来这样的劳动是没有生命力的,劳动者在劳动的过程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快乐,而是感到痛苦,所以,罗斯金在归纳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中,第一个特点就是“野性”(savageness)。所谓野性,指得就是并不是每个细节都要按照严格的定式,这就给了劳动者自然表达的空间和充分想象和发挥其创造力的自由,而正是这种“野性”才是第一位的,才值得我们的尊重,所以“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演讲,所有的教育,所有的奖金,所有的艺术原则,倘若不能使你为你的工人们提供一个快乐良好的环境,都是没有用的。……但如果继续让他们处在无知的状态,处在痛苦的状态,生活在丑陋的事物中间,无论他们怎么做,他们都将生产出虚假的、粗俗的、无用的东西。”[4]241

2 工业化进程中人的精神生态

鲁枢元在他的《生态批评的空间》中指出:“生态学研究应当意识到,人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不仅仅是社会性的存在,人同时还是精神性的存在。因而,在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之外,还应当有“精神生态”的存在。”[6]而在罗斯金的笔下,却充满了以各种形形色色的“分离”为特征的异化劳动,工业化已经摧毁了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但更加让罗斯金痛心的是工业化同时也摧毁了人的精神生活,随处可见人思想与感情的分离,肉体与灵魂的分离。用罗斯金的话说就是“我们并不是在分工,而是在分人——人被分成了一个个片段——分解成了生命的碎片和细屑。”[7]而社会的进步不应该只是财富的积累和物质的丰富,社会进步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应该是人,不仅仅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的精神生态,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在真正欢乐而健朗的人类作品成长的地方,人一定能够从故乡大地的深处伸展到天穹。天穹在这里意味着:高空的自由空气,精神的敞开领域。”[8]在描述哥特式建筑的特点的同时,罗斯金实际上已经关注到了劳动者的精神生态,提出了“完整的人”的概念。

哥特式建筑的第二个特点是“多变”(changefulness)。哥特式建筑由于在设计和建筑形态上多变的特点大大鼓励了劳动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工业化时代的建筑形态大多雷同,工人们被要求不断重复完成一件固定的任务,“当代建筑可能会使那些建筑者们的精神失落,灵魂泯灭,他们用没有人性的重复劳动摧残着人们的心灵。”[9]相反,在哥特式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劳动者的个人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尊重,他们可以投入全身心的感情精心创作,而在他们留下的风格多变的痕迹,真正体现了他们不可抑制的生命力与创造力。一些看似怪异的雕刻和变化的图案都正体现了劳动者自由想象力得到无拘无束地发挥,正如罗斯金在《威尼斯之石》中阐述的那样,哥特式的建筑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是机械的模仿,或者严格遵守传统意义上的对称的产物,每一个部分都是体现了劳动者的创造:

这就是哥特式建筑的建筑者的主要美德之一,他们从不担心建筑外在的对称和统一会与他们所创作的价值和用途相矛盾。如果他们想要开一扇窗,他们就开一扇窗,如果想要一个房间,他们就增加一个房间,如果想要一堵撑墙,他们就建;他们完全不理会建筑外观已经给他们设定的标准,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大胆冲破规矩的限制非但不会破坏建筑的对称性,反而会为建筑的对称锦上添花。[10]179

而这样的劳动才是健康而道德的,这样的劳动者才是快乐而完整的。

哥特式建筑的另一个特点——“冗余”(Redundance)在罗斯金笔下也是真实、亲切而贴近生命的表达,是对大工业时期功利主义的反抗。工业化社会对“冗余”毫无感情可言,所有的建筑都是为了利润而建造,而为了获得更大的财富,每一处“毫无用处”的细节都不允许存在,罗斯金认为现代建筑的都是没有灵魂的,城市也只一个到处都能看到箱子形状的建筑群的地方,没有活力,没有生命力。而哥特式建筑体现的“冗余”允许劳动者关注建筑整体的美和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而这些都建立在劳动者自己的判断和审美基础上,而不是机械重复制造一颗螺丝钉,最后竟连自己的头脑和心灵也失去了。哥特式建筑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让劳动者欣赏自然的美,同时也重新塑造了他们的对美的感受力,并给他们提供了自由创造美的空间,强调了建筑中的人性意义。罗斯金在《威尼斯之石》中提出正是哥特式建筑看似多余的修饰细节体现了一种自然美和生命美:

哥特式建筑的核心是更加崇高的趣味与对装饰细节的狂野的热爱:这是一种伟大的热情,感觉好像怎么做都不足以达到理想中的完整;这是一种无私的祭奠,宁愿在祭坛付出劳动而不求回报,也不愿意在集市上无所事事;最重要的是,这是一种源于自然,对完满和大量材料的富足的深刻同感。[10]207

在罗斯金看来,哥特式建筑所强调的野性、自然的价值观是对功利主义的反抗,也是对劳动者心智的释放,罗斯金认为这也是人类应对工业化造成的人的各种分离、心灵的空虚、劳动甚至人被机械化等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法。

罗斯金对哥特式建筑的论述并不仅仅在于表达他想复兴哥特式建筑的愿望,更多地恰恰表达了他的忧虑,我们还能够重建拥有建造哥特式建筑的劳动者和能够欣赏哥特式建筑之美的社会吗?在这样的社会中,劳动者能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自由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想象,允许不精确、不完美的存在,他们的个人价值能够得到肯定。哥特式建筑实际上是对完整的人性的体现和颂扬,也是对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对人造成的异化的强烈抗议和呐喊。科技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并没有让人类更加幸福,相反,却造成了劳动者物质的贫困和心灵的贫乏,同时物质的富足也并不等同于幸福的社会。罗斯金一直关照人性,关注人的和谐发展,在他这里,对建筑的艺术批评和他的生态关怀是高度融合的,这种融合回应了当时工业化社会对人类社会的整体性与和谐发展的破坏的,也体现了他的生态忧患意识,他的这种回应和对人性的关注在今天仍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正是今天研究罗斯金的意义所在。

摘要:约翰·罗斯金的许多作品中都提出了他的生态主张,体现了他的生态关怀。他笔下描写的哥特式建筑的整体风格和具体要素包含了建筑领域以外更深层次的含义,从描写建筑到批判社会对生态的破坏、从忧虑生态环境到关注人性的完整,罗斯金高度融合了对建筑的艺术批评和对人整体和谐发展的关怀。他对于哥特式建筑深层次的思考与当下生态批评有许多相契合之处,也体现了他对人和谐快乐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罗斯金,生态关怀,哥特式建筑,自然,人性

参考文献

[1]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北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8.

[2]卡罗琳.麦茜特.自然之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327.

[3]Ruskin J.Modern Painters[M].Boston:Dana Estes&Company,St.Mark's Edition,1955:318.

[4]约翰.罗斯金.拉斯金读书随笔[M].匡咏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239-241.

[5]Ruskin J.The Nature of Gothic[M]//Selected Writings,Ed.Dinah Birch,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57.

[6]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9.

[7]殷企平.试论罗斯金的文化观[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38(5):147.

[8]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6:1234.

[9]戴维.希克瑞.拜读罗斯金[J].史与论,2000(2):48.

生态俄罗斯 篇5

20 世纪以来,作为城市化和高等教育整合发展的标志性景观,兴建于乡村的大学城在世界各国迅速涌现。然而,由于土地利用方式和区域景观的显著变化,这类大学城的出现往往给原有的乡村环境和社区文化带来巨大冲击,造成生态环境退化、乡村文化流失、地域认同感降低等社会问题。因此,在大学城及其周边社区规划中对原有的乡村环境和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继承和创新,是保障乡村大学城环境持续、文化绵延、功能创新的重要手段,也是延续和重塑地域认同感的重要基础。

丹麦罗斯基勒大学位于西兰岛罗斯基勒市东北部郊区的Trekroner乡村,自1972开始在农场用地基础上进行建设,整体规划包含罗斯基勒大学校园和周边21 个居民小区、3500 栋住宅,总面积2.4km2, 是一个典型的乡村中的大学城。罗斯基勒市规划局和罗斯基勒大学有关专家通过对原有牧场、河流、湿地、乡村文化等资源的整合、继承和创新,引入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理念,构筑了区域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体系。通过拓展乡村“共居(Cohabitation)理念”,融合了乡村文化和现代生活需求。通过整体同一性和小区多样化设计,强化了不同层次的地域认同感。进而,成功规划和建设了一个与原有乡村环境和文化融合辉映,又充满现代科技和文化气息的大学城典范。

2014 年6 月,笔者在罗斯基勒市首席规划师Jan Bille先生陪同下对该地区进行了考察,其很多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同类大学城规划有借鉴价值。本文将从生态环境整合、文化整合、地域认同感构建三个方面对该大学城的规划经验进行简要介绍,以期对我国乡村大学城的规划和建设有所启发。

2 生态环境整合

大学城建立以前,该区域以牧场、农庄和乡村居民为主,乡村环境和文化特色浓厚。1947 年起,罗斯基勒市就已将该区域列为市区发展的后备用地,并着手进行规划设计,直至1972 年罗斯基勒大学正式入住。在对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该大学城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独特设计(见图1)。

2.1 将原有森林、河流、湿地与大学城绿色基础设施系统整合

由于Trekroner海拔较低,又多降雨,经常发生洪涝。为了避免大学城建成后地面硬化对雨水下渗和地表径流的影响,整个大学城和周边社区规划引入“低影响开发”理念,面向雨水收集、净化、调蓄设计了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市政部门不仅在校园和社区都建设了雨水花园、雨水渗流井、草沟等雨水收集和净化设施,还疏浚拓宽了区内原有的河道和池塘,构建了人工湿地,并与新建的雨水收集系统接驳成为一个强大的雨水管理系统,大大增强了区域雨水调蓄、净化和再利用的能力与效率。原有的牧场森林被保留作为社区公园和生态保护地,也成为绿色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2.2 将原有部分牧场保留,转变为社区牧场和大学实验牧场

由于大学城建设和发展是长期的,区域内仍有未开发的大片牧场。市政部门选择了保留区域中心紧邻大学校园的大片牧场,交由有兴趣的居民协作社和大学研究机构经营。既保留了原有的牧场景观和文化,为居民提供了业余休闲和绿色食品,也为大学提供了研究场所。同时,也可作为后备发展用地,按照规划逐步开发。这种发展都市农业的做法,提高了土地利用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引领了城市规划新潮流。

2.3 将原有部分农田保留,供有兴趣的居民业余耕种

将原有的部分农田保留,转变为公共菜地,分成小块租给居民耕种。每个小区附近都规划有农用地块,而且这些地块都配备了灌溉排水设施、常用农具和休闲桌椅等。传统的农庄农田变成了多功能的菜园、果园、雨水花园和农业休闲场所,农业景观和资源不仅在新社区中得以延续,而且被赋予了新的功能,获得了更持久、丰富的生命力。

3 文化整合

由于大学城的建立,区域居民的数量增多,年龄和文化结构也更为复杂。为了满足不同来源、年龄、职业、文化特色居民的生活和文化需求,大学城设计以包容、融合、创新的理念为小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同时,充分考虑乡村居民邻里互助和乡村文化重视邻里交流的特点,在新规划社区中引入和拓展乡村“共居”思想,促进社区居民共居、互助、交流和文化融合,满足现代生活需求,营造浓郁独特的社区文化环境(见图2)。其主要设计经验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在原有Munksø 农庄所在地为原住民改建小区,保留农庄建筑作为小区公共用房(Common houses)

农庄建筑既延续了原住民的乡村文化情感,又提供了更丰富的商店、图书馆、咖啡厅、自行车棚等多种社区服务功能,也成为居民们联络情感的重要场所和纽带。居民们在这里举行每月一次的聚餐和不同规模、不定时的各种聚会,很多家庭把自制的美食带来和邻居分享,发现和帮助生活遇到困难的家庭。借助“共居”的理念和社区活动,新社区延续并弘扬了乡村邻里互助的文化传统,实现了从乡村到乡村化城市生活的顺利过渡。

3.2 将乡村居民的“共居”理念和公共用房设计拓展到大部分社区

在为新迁入居民提供的小区里,“共居”理念和设计使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居民有机会进行交流、沟通和融合,促进了邻里了解和互助,形成了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大大增进了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因为这种“共居”理念和邻里互助恰恰是城市社区中缺少的,很多大学教职工也很快融入其中。有些大学教师也在自己的小区中自主设计和建造了公共用房,并规划了社区文化活动,只是更多融入了科技和学术交流的元素。

3.3 乡村简约生活方式和现代科技结合,鼓励低碳生活

继承乡村简约绿色的生活方式,在每个小区设立自行车间,鼓励绿色出行和自行车运动;在小区公共用房开辟公共晾衣间,鼓励自然风干衣物。同时,在房屋设计方面充分利用保温墙面、太阳能屋顶,引入生物质能等现代科技,多管齐下,促进节能减排,使低碳生活深入人心。

4 地域认同感构建

与很多大学城一样,罗基斯勒大学城所在的Trekroner远离市区,很容易让人感到被城市遗忘,并逐渐丧失对所属城市的地域认同感。为了让社区居民感受到大学城是罗基斯勒市区的一部分,规划师们做了一些特别的设计,使居民时刻感受到社区与城市是一个整体而非被城市遗忘的角落。同时,通过对社区地域特色和小区个性化的设计,建立居民对自己社区和小区的认同感。

4.1 所有建筑低密度、低高度,保证居民随时可以看到罗斯基勒教堂的塔尖

由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罗斯基勒教堂成为不可替代的城市象征和文化符号。处在郊区的Trekroner居民时刻可以望见罗斯基勒教堂的塔尖,能够感受到Trekroner是城市的一部分,城市就在眼前而不是远处,从而建立起对罗基斯勒市的地域认同感。

4.2 形成自己的社区特色,乡村化、现代化、绿色、环保,建立社区认同感

借助乡村较为丰富的土地、牧场、湿地、植被等生态资源,构建系统化的绿色基础设施;整合乡村传统生活方式和罗基斯勒大学的现代科技优势,不仅巧妙解决了乡村文化与城市化的冲突,而且成功构建了一个融合乡村化和现代化的绿色环保社区。乡村生活的安静悠闲和现代生活的方便舒适相融合,形成了Trekroner的社区认同感。

4.3 不同的小区设计既统一又多样,建立小区认同感

适应来自不同文化和职业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城市规划部门只对各个小区的建筑密度、高度、基础设施和节能设计等作出指导性要求,允许地产商和居民对自己的小区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形成自己的小区特色,构建小区甚至居住单元的认同感。以Munksø 农庄小区为例,五个居住单元分别设计。一个单元为买房业主(EJER)设计,其他四个单元主要是出租住房,针对青年(UNGDOM)、老年(SENIOR)、家庭(FAMILIE)、合租(ANDEL)等不同类别居民进行了个性化设计(见图3)。

5 结语

Trekroner社区凭借规划和建设中对乡村生态环境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巧妙整合,以及对“低影响发展”和“共居”理念的应用与实现,成功塑造了一个充满传统乡村气息和现代科技活力的大学城。同时,这一优秀范例也展现了规划和设计智慧在解决这类大学城建设中环境和文化冲突的巨大潜力和可能,值得我国同类大学城规划思考和借鉴。

摘要:作为城市化和高等教育整合发展的结果,兴建于乡村的大学城近年来迅速涌现,也对当地环境和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在规划层面如何解决这类大学城发展中面临的环境和文化冲突,丹麦罗基斯勒大学Trekroner社区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该社区通过将区域原有环境资源和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相结合,将区域传统乡村文化、共居理念和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区域设计同一性和小区设计多样化相结合,成功构建了一个具有独特乡村气息、前沿现代科技、强烈地域认同感的大学城。其成功经验展现了规划和设计在解决乡村新建大学城发展中环境和文化冲突的智慧和潜力,值得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乡村,大学城,低影响开发,绿色基础设施,共居,Trekroner

参考文献

[1]张侃侃,王兴中.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价值观.地理科学,2012(9).

[2]Trekroner,Wikipedia Free Encycl.(2015).https://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Trekroner&oldid=651235908(accessed October 2,2015).

[3]L.M.Ahiablame,B.A.Engel,I.Chaubey,Effectiveness of Low Impact Development Practices:Literature Review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Water.Air.Soil Pollut.223(2012)4253–4273.doi:10.1007/s11270-012-1189-2.

[4]A.Tiwary,I.D.Williams,O.Heidrich,A.Namdeo,V.Bandaru,C.Calfapietra,Development of multi-functional streetscape green infrastructure using a performance index approach,Environ.Pollut.208 Part A(2016)209–220.doi:10.1016/j.envpol.2015.09.003.

[5]A.G.Busck,M.C.Hidding,S.B.P.Kristensen,C.Persson,S.Pr?stholm,Managing rurban landscapes in the Netherlands,Denmark and Sweden:Comparing planning systems and instruments in three different contexts,Geogr.Tidsskr.-Dan.J.Geogr.108(2008)1–16.doi:10.1080/00167223.2008.10649584.

[6]L.M.Ahiablame,B.A.Engel,I.Chaubey,Effectiveness of Low Impact Development Practices:Literature Review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Water.Air.Soil Pollut.223(2012)4253–4273.doi:10.1007/s11270-012-1189-2.

[7]吴未.都市化社区中的农业:一个国际规划发展新动向及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借鉴思考.城市发展研究,2012,19(11):35-41.

[8]熊帼,张敏,姚磊,等.大学生的地方依恋特征与形成机制——基于南京仙林大学城的调查.人文地理,2013(5):31-35.

上一篇: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论文下一篇:全业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