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自我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2024-06-20

完善自我拓展训练心得体会(共15篇)

完善自我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篇1

完善自我——拓展训练感想

2010年8月5日,相信这一天是我们医院所有新职工最难忘的一天,是我们人生中充满意义的一天,医院为了使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团结、更加坚强,更加具有凝聚力,能够更好的适应无限变化的环境,特地为我们进行了拓展训练!

训练中趣味横生的游戏及设计队旗等都使我们感触颇深,受益匪浅!通过训练,使我充分认识到认真的工作态度及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小游戏,大智慧!看似简单的游戏,如果我们不认真思考,慎重对待,等待我们的可能只有失败!不可为避免的会有枯燥、懈怠,但是,通过训练,我们认识到时刻保护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多么重要,尤其是身为一名医务人员,面对的是患者的病痛和生命时,我们必须保持警惕!时刻认真!

通过设计队旗的活动,我也充分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有人说,团队和个人的关系就像水和鱼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是鱼,而我们的团队就是水。鱼是离不开水的。无论我们从事怎样的工作,其实都是处在一个团队中,团队中每个人各司其职,才能使我们每个人的付出得到最大的收益!与其在谩骂和勾心斗角中钝化自己的才干,不如在实际工作中绽放自己的才华!

因为追求,所以选择:因为选择,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奋进!选择了就要去坚持!选择代表了一种对团队的承诺与责任,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承诺与责任!既然选择了救死扶伤的行医之路,选择了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我就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我们的团队负责,努力提高自我,挑战自我,追求梦想,攀登人生新的高峰!

完善自我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篇2

我这次是参加钢琴专业高级班的培训, 所来的老师必须是经过中级严格培训和考核通过的学员, 有中级资格才允许参加此次的高级培训考核。

课程由张征老师的《钢琴即兴伴奏》课开始, 张老师即兴的钢琴音乐演奏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简单的旋律, 张征老师加入和弦的配置, 寥寥几下动听的音乐在张老师的手下像涓涓小河一样流淌出来了, 大家都沉浸在美妙琴声中。张征老师用最短的时间教给大家歌曲的配置方法, 课堂上大家积极讨论, 演奏老师教的和弦配置, 原来我对歌曲伴奏非常惧怕, 和弦的配置也就只限于调式中的主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 不敢应用副属和弦和重属和弦, 伴奏出来的音乐干涩没有活力, 张征老师的讲解使我对歌曲的即兴伴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通过张老师的方法我也可以把音乐变得美妙动听。

本次培训再一次聆听了李昕和常桦两位老师的精彩讲评。

李昕老师从《不同时期音乐风格》的讲解开始, 使我清晰地认识到在演奏巴洛克这个时期音乐作品上对节奏上要求的严谨, 声音处理的要求干净清晰, 没有渐强减弱的感觉, 手指也要快速离键, 用两只手去弹奏同等重要的音乐技能与音乐表现, 通过手指的触键来展现音乐。李昕老师用巴赫的《二部创意》作品, 《莫扎特奏鸣曲》即巴洛克时期与古典时期这两种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来演绎音乐风格的变化。明确了古典时期主调音乐作品的出现, 在伴奏的轻盈性、灵动性及手指的歌唱性更强于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李老师激情演奏咯《肖邦练习曲》《李斯特练习曲》其中的几首作品。同为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家他们的音乐作品和演奏风格也各不相同, 肖邦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创造了钢琴歌唱的幻觉, 他运用优雅而精致的装饰, 开创了细腻的踏板效果。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无与伦比的程度, 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 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 获得“钢琴之王”的美称, 他追求一种令人眩晕的、具有炫技的钢琴演奏风格。浪漫主义时期的触键方式也更加多样化, 最大程度的利用了踏板。李昕老师给我们诠释了各个时期的音乐作品, 使我们在弹奏钢琴音乐作品时更加明确各时期音乐作品的特点及手指触键的方式, 为我们更好的演奏音乐作品提供了依据。同样是巴洛克时期巴赫的音乐作品, 常桦老师讲解的《英国组曲》《法国组曲》从曲式结构分析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及演奏方法, 从学生知识结构的衔接上给了大家教学上的建议, 通过常桦老师的娴熟的演奏使大家对音乐作品有了更深的印象。通过两位老师的讲解也使我更明确了钢琴教学上要遵循的原则:

1、要在规范演奏的基础上, 开拓手指的弹奏能力。

2、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相互融合。

3、手指弹奏要灵活、均匀、声音清晰悦耳。

4、注重听觉为主导, 着重分析技术特点。

5、强化大脑指挥, 手指运动, 全身的协调自然。

6、音乐的表现力要鲜活有特色。

体能训练的自我提升和完善 篇3

摘要:本文为体能训练的普及和提高创造条件,注重实用性,力求知识性与科学性相结合,既考虑提高,又兼顾普及,与教学、训练实践紧密结合,是广大体育教员和运动爱好者学习体能训练知识、从事体能训练、提高教学训练及运动水平的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能训练、军校、耐力

中图分类号:G807.4

引言:体能训练是军校的一门必修课程,体能锻炼属于普通人的第二类事物,但是由于不具紧迫性,所以很少人能坚持不懈,结果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陷入到身体健康问题和危机,而原因正是之前对锻炼的忽视。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时间锻炼身体,这种想法真是大错特错!我们不是没有时间锻炼身体,每周只需要用3-6小时,或每天至少进行一个小时的锻炼。考虑到这种做法对一周当中余下162-165个小时的巨大益处,这点时间真的算不上什么。

锻炼身体不一定要有专门的器材,当然如果你想到器械场或者训练场使用专门的器材锻炼,或是喜欢篮球、乒乓球之类的技巧性运动,那又另当别论。但这并不是“磨刀”的必要条件。好的锻炼项目可以在房间里进行,可以提升你的耐力、韧性和力量。

一、耐力源于有氧运动,靠的是心血管功能——即心脏向全身供血的能力

心脏是肌肉,但无法直接得到锻炼,只能通过运动大型肌肉组织(尤其是腿部肌肉)的到锻炼,因此,快走、跑步、游泳、越野和慢跑对身体大有益处。如果你能将至少每分钟100下的心率维持30分钟,就算是基本健康。最理想的是尝试将心率至少提高到最高脉搏率的60%。最高脉搏率是全身供血时心跳的最高速度,通畅等于220减去你的年龄。因此,如果你是25岁左右,那么就应该争取使锻炼时的心率达到117(220-25=195;195×0.6=117)以下。通常说来,“训练效应”是最高心率的72-87%。

二、韧性源于伸展运动

很多专家建议在有氧运动前后要分别注意“预热”和“慢停(伸展)”。预先热身有助于放松肌肉并提高肌肉温度,为强度较大的锻炼做好准备;慢慢停止运动有助于分解乳酸,缓解肌肉的酸痛和僵硬感。

三、力量源于持久的肌肉运动

力量训练的强度因人而异;如果你从事体力劳动或体育活动,增强力量有助于提高技能;如果你主要从事脑力劳动,长期保持坐姿,体力消耗有限,那么除了有氧運动和伸展训练之外,在辅以体操可能就足够了。有氧耐力是基础,无氧耐力是力量的主要所需。有氧耐力是低强度运动的维持性。无氧耐力是高强度运动的维持性,二者都要重视,对于任何人来说全身的力量都是必不可少的,不可偏废。

我曾和一位军体教员同去体能训练,他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力量。他告诉我,他会在特定的时候要我接过杠铃。于是,我在一边卡着,等着,杠铃被放下举起,举起放下,我看得出他已经感到吃力了,但是还在坚持。我看到他的面部肌肉由于用力而绷紧,血管凸起。也许我应该把杠铃接过来,也许他会失去控制,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他安全地放下杠铃,又再次举起,我简直不敢相信。最后他终于要我接过了杠铃,我说:“你为什么要等这么久?”他答道:“锻炼的所有好处几乎都产生于最后阶段。我想增强力量,就必须等到肌肉纤维断裂,神经纤维感到疼痛才行,因为这个时候自然机制才会予以过度补偿,纤维在48小时后会变得更加坚韧。”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为了取得训练效果,每次练习的负荷量都有必要超过平时的基本要求。

有人希望增强肌肉力量,并深谙其道。但并非所有人都要靠那样的力量提高效能。我们必须理智地制定锻炼计划,但在现实中却往往操之过急,特别是在长期不锻炼的情况下。这样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疼痛、伤害甚至永久性损伤,循序渐进是最好的。所有锻炼计划都应该与最新的研究成果、医生的建议和自己的医院相一致。你刚开始时也许并不喜欢锻炼,甚至厌恶锻炼,但是一定要积极一点,坚持下去。在你执行慢跑计划期间,即使清晨有雨也不能放弃。而是要想太好了!下雨了!我可以在体能训练的同时磨练意志!

因为体能训练是件很单调的事,如果只采用一种方式,很快就会失去兴趣。没有了兴趣,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利用多种方式训练有利于保持身体的兴奋感。

锻炼神经和肌肉对优秀的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垃圾食品和缺乏锻炼会毁掉运动员的健康,当我们依照螺旋式上生路线成长时,一定要在自我提升和完善的过程中勤勤恳恳,要实现这个良性循环,就必须在坚持、实践两个方面,不断提高层次。

随着心脏和呼吸系统效能的提高,你的静止脉搏率会一点点下降。身体越来越能够适应高强度活动,正常活动就会显得轻松许多。但是安全第一,要定期测试,以检查训练效果,同时调整训练强度、时间、方式。任何事情都有限度,不要抱怨和幻想,尽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是明智的策略。制定训练计划,这样即使在下午,你也会精力充沛,拒绝锻炼的疲劳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让你迅速投入任何工作学习的饱满精神。也许体能训练的最大好处是养成习惯“积极主动”的肌肉。如果你坚持以身体健康原则为行动指南,而不是对妨碍训练的所有因素消极反应,那么你的自我评价、自尊、自信和诚信也会受到深刻影响。

完善自我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篇4

今天我跟随大部队到了华狼拓展基地,华狼教练把所有队员分成两队。让我们自己选队长,副队长,吉祥宝贝.现在隆重推出我们队的强大阵容:队名——雄鹰队;口号——雄鹰雄鹰都是精英;队歌——飞的更高;然后摆了个鹰的造型还是蛮酷的,嘿嘿……我们第一个项目就是信任背摔。通过这个项目使我明白团队是要相互信任的,只有信任自己团队才能发挥团队最大的价值。

现在介绍的一个高危险的项目——“空中抓杆”。队员随着教练来到场地。教练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高空作业的要点及方法,然后各队员跟着各自的教练来到各自的场地。当轮到我上场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恐慌,上面是怎样的情况我无法预知,伙伴们帮我加油打气。爬柱子时我倒也利索,可是到了顶端,往下一看,恐惧油然而生,柱子在不停的晃动。要怎样才能把两只脚放到圆盘上呀,当听到队友们在下面为我加油,我立即冷静下来了,我不能退缩。我不断更换姿势,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战战兢兢地站到了圆盘上。我站在上面,不敢往下看,一鼓作气,纵身一跃,抓住了单杠——我也成功了!

这个项目让我明白任何挑战能顺利完成离不开全体队员的激励与鼓舞。我想我们所有的队员都深刻体会到了这种团队的温暖。还有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有不怕死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困难有时候看起来很难,但是实际上如果你们尝试了,成功了再回头看看,其实很简单,那只是一个人生的经历。

最后一个感触最深的就是“毕业墙”。在没有任何交流的情况下,不借助任何工具下,我们所有人要翻过4米2的墙,而做为这个任务最艰苦的莫过于“人墙”,他们用他们的身体搭成一个梯子,而我们的队友要一个一个的踩在他们的腿上,肩上,往上爬,先爬上去的队友在上面拉我们上去。到我的时候,我踩在“人墙”的肩上,下面的队友把我向上推,当我找到平衡点后马上把手伸向上面的队友,上面的队友几个人把我的手紧紧抓住,我被救上来了。回头看看那些被我们踩过的 “人墙”他们的腿上,肩上都是我们踩过的脚印,而上面那些用他的手和全身力量拉我们的勇士们,他们不管队友是胖是瘦是高是矮,他们秉承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把我们的队友一个个拉上去时,他们也是多么的执着,我们应该向他们鞠躬!虽然队友中间有个人说了句话要求重来,后面我们还是顺利的通过的任务。而当教练让扒开当过我们人墙的他们的衣服时,发现他们的肩上已是红肿的,看得我们都心疼。最后教练要我们这次项目的领队报我们完成任务的时间,当领队报完数后,我们简直不敢相信,我们居然只用了六分二十三秒就完成26个人的跨越!

通过此项目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生活中不管是在哪里,在何时,我们都要感谢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们。所以不吝啬帮助他人。

完善自我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篇5

第一次参加拓展活动。拓展,何为拓展?它所赋予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拓展业务。于是当黄经理说带我们几个去黄埔参加拓展活动时,我是理所当然这样认为。满心兴奋,身着牛仔裤,带着昨夜一路寻觅并赶做的迅达旗子,我们一路上还是有说有笑,直达黄埔。

原来是xx乐园,大为惊讶,所谓的拓展业务活动想法顿觉好笑。拓展原来不是我想的拓展,好多事情我真的太理所当然了。原来它是一些冒险类的项目,借以锻炼团队协作的精神,这里也是很多企业做拓展培训的基地。第一次发现有那么多奇怪而刺激的东西,如波浪桥,天罗地网等,都是一些冒险类的活动。游戏开始,每一次我都是第一个向前冲的,但其实还要兼顾后面的队友,适当时候拉他们一把,因为这是一个团队,一个组织的项目。经理玩得也不亦乐乎,笑声随时远扬。感谢上帝,最终我们都没有下水,一个单项还获得了第一名。

突破自我(拓展训练心得) 篇6

——参加拓展训练有感

参加公司于2008年9月20日~21日组织的户外团队拓展训练后,有颇多感慨,它不是一个无聊的游戏,当你真正参与后,你就能理解什么是团队?什么是信任?什么是团队成员间最美好的情谊。

高台背摔——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做信任背摔时我感觉到一丝紧张,站在高台上,被捆上手脚,我没有什么感觉,很平常。可当我高喊着:“准备好了吗?”,听到队友们的高声回应:“准备好了,请相信我们!”。这时,我相信他们一定能把我接住,可当我真正的以那种自由落体的感觉实落下时,半天都没有着地,那时真的很紧张,感觉时间仿佛被无限的拉长拉长,这时才理解什么是度日如年。当我第一次感到接触队友的手臂时,我想说我终于回来了。此后每当我站在下面接我的队友时我总是高度紧张,我告诫自己:队友把他的生命交给了我,我一定要尽全力接住他,哪怕是折断了手臂。

过沼泽——团队成员间的合理分工

这是我们小分队做的第一个游戏项目,我带着好奇与期待和队友们走进了场地,当教练问好并宣读完项目规则后,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争论了半天也没有讨论出一个更好的办法,大家都怀疑一个300mm的木板和两只油桶怎么会同时站着全队16个人。后来队长苏毅决定,干脆不讨论了直接上。大家纷纷登上油桶与木板,队员间拥抱,生怕有人从木板上掉下来,就这样大家相互簇拥着、拥抱着,摒住呼吸一步一步的移动着第三只油桶和第二块木板通过了沼泽。当最后一名伙伴从油桶跳下来时,大家欢呼、雀跃,相互击掌、拥抱,庆祝胜利。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面临这样的选择,事情在计划时,总是因为找不到最好的办法,是做还是不做,总是犹豫不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大胆的去做、去尝试,实践出真知,我们努力了并不一定成功,如果不去实践却注定要失败。

集体木鞋——团队成员间的步调一致

这个项目是考验队员间的服从命令、听指挥,要求步调一致的行动能力,刚开始大家的步点与口号总是对不上,木鞋根本走不动,后来我们统一喊号,一步一步的适应终于走出冲向终点了第一步。第一圈走完,“

1、2,1、2„„”的号子已在全体队员的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无声的第二圈我们只用了4分32秒比第一圈走的更快。

游戏做完后,大家总结:是统一的号令,一致的目标使我们能够顺利的完成任务。其实在工作不也是一样吗?大家各喊各的,没有步调一致的行动,怎么会取得集体的成功;没有集体的成功,我们个体又怎么会得到集体的认同。就像集体木鞋一样:大家步调不一致,集体这只木鞋根本无法移动。

穿越电网——团队成员的相互协作

这是考验队员在紧急状态下,采取正确的措施以保证每个队员能顺利脱离险境的一个项目。由于这个项目难度大,时间紧,我们几次都忽略了比如,不准发出声音、不准越界接送等细节,以至于我们队四次才胜利过。

这个项目给我的启示是:在真实生活以及工作中,我们任何人都不能忽视这样的细节,在行动之前就应该多考虑别人的感受,否则失败会很容易挫伤团队的信心和成就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有些工作是一个人完成不了的,得通过其他人的配合来完成,配合的过程要充分信任大家,相信大家会做的更好,只要有了集体和团队意识才能发挥所有人的力量。

8米鱼跃抓杠——挑战成员个人的超越自我

这是一个挑战自我的游戏项目,给我的印象也最深刻,因为我们小分队中最有困难的李志刚、回伟两名伙伴在队友们的鼓励下,都成功的超越了自我,跨越心里障碍,跃上单杠。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经常面临这样的挑战,但我们往往有太多的迷茫、太多的不确定而与机会失之交臂。其实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真正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细想一下,成功与失败不就是一步之遥吗?只要能战胜自我,就能战胜一切。要多动脑、多想办法,力求每件事情做的更好,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一次小小的挑战是这样,生活、工作上也是如此。

盲哑人合作徒步夜行——关爱

我们一共45个人被要求戴上眼罩,装扮成盲人,另外45人装扮成哑人。盲人被哑人一个一个牵着走过一段艰难的路程。刚开始,我不太在意,可后来路越走越艰难,教练还在途中不断的发出异响,还有喷水等,给我们制造困难,伙伴们也越来越紧张,越来越认真的应付一些未知的恐惧,为了自己,更为了你后面大队的伙伴,我无限信任搀扶我的伙伴,最后终于战胜困难,到达了终点。在后来的交流感想时,很多人都感动了,特别是装扮成盲人的伙伴,都利用自己的用心的感觉,找到了那双在黑暗中搀扶我们前进的那双手。那是一双搀扶我多年的手,这时我理解了父母的罗嗦、我理解了老师的教诲、我理解了朋友的忠告、我理解了同志的提醒,爱意宽大,请允许我说声:“谢谢你们,关心我成长的亲人、朋友、同志、同学和我素昧平生的伙伴们”。

两天的拓展训练结束了,这两天来大家都收获了很多,有信任、有关爱、有敢于实践、有敢于超越等,而我收获的是:团队成员的步调一致与相互信任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自我完善开拓精彩职场生涯 篇7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基本分为以下几类:一部分人一毕业便从事公务员、教师、医生等所谓稳定体面的职业, 并且在这个平台上需求稳步的发展。一部分毕业生则选择自主创业的形式, 实现自身价值。当然, 由于自主创业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这一群体在未来的发展上也会有巨大的差距。一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 以求得更好的发展。更多的毕业生则是进入了社会中最普通的工作岗位。由于起点低, 收入不够稳定, 事业发展对这个群体来说, 是一个遥远而渺茫的话题。还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呈现着这样的一个状态, 他们一直游离于各个工作岗位, 既带着寻找梦想的激情, 又带着理想碰壁之后的抱怨, 四处追寻着自己的发展平台。可以说, 在毕业几年之后, 同一届大学生之间就业去向和事业发展上有着不小的差距。就某些个体而言, 这个差距甚至是巨大的。

据相关统计表明:大学生在毕业后发展的情况与他们当年的高考成绩和在大学期间的专业水平并不存在绝对直接的关系。山西青年报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 他们跟踪了山西省最近三十年高考状元毕业后的发展情况。调查显示, 这些带着光环的状元们日后的成就并非遥不可及, 甚至其中的一些人在他们毕业后慢慢变得“平庸”。同样的大学生, 同样的高等教育毕业, 为什么在他们毕业之后会产生如此大的不平衡发展呢?

产生这样的结果, 我想原因应该是复杂且多方面的:

首先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规模如此之大的毕业生一下子涌入社会, 而社会并没有一个分流众多大学毕业生的有效机制。无处不在的人情网关系网, 也使得同等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 无法站在一个平等的竞争平台上。而就业起点的巨大差距, 不仅会影响到日后发展差距的进一步加大, 还会挫伤大学毕业生寻求事业发展的信心。

我们的教育体制也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发展有很大影响。近十年的高校扩招, 确实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整体提升了青年群体的知识水平, 但是负面影响也日趋明显。大学门槛一再降低, 造成了大学生基础文化水平的良莠不齐。大学校园的学习氛围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大学被誉为“象牙塔”的时代相比, 有了很大差距。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岗位要求有明显脱节现象。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造成了许多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之后, 即使是面对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也无法胜任。

社会环境和教育制度的影响是普遍的, 我们不可否认。但是, 当我们对比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等诸多条件相似的学生个体之后不难发现, 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不平衡的诸多因素中, 学生本人的心态和作为是最主要也最能动的因素。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同样的平民家庭背景, 同一个校园学习生活, 却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人生。有些学生只靠一纸文凭盲目地去求职, 处处碰壁之后, 只学会了抱怨。在日后的职场生涯中, 对自己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而有的学生却能在求职时亮出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技能, 靠综合素质过关斩将, 获得令人羡慕的岗位。在日后的事业发展中也有自己明确的目标, 通过自己努力, 获得不错发展。而那些“不公平”, 对他们事业发展的影响也被自身的努力填平了。通过分析成功学生的经验发现, 大学生在学习以及求职观念和心态上的不同是造成大学生个体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

刚刚步入大学, 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就呈现出了明显的不同。多数学生习惯了应试教育下的被动学习, 在大学这个相对宽松、自由、思维开阔的学习环境里, 被动的束缚没有了, 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让习惯了被老师督促学习的学生们失去了学习的自觉性。而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是大学里该有的学习状态, 需要大学生有较强的自制力, 自主安排课余时间, 更有效的利用大学的学习资源, 培养浓厚的专业兴趣。那些做好学习习惯转变的学生必会在大学时代积蓄足够扎实的专业基础, 为日后应对求职的的需要积累资本。

在有专业知识做基础的前提下, 对社会的认知度以及社会经验积累不同也对大学毕业生的发展起很大作用。大学生在毕业前, 应做好充分的就业发展准备。高校在后两年都安排教育实习和社会实习, 让大学生们提前了解社会而最终实现与社会的对接。而用人单位也非常看重实践课程的成绩。大学生在这两年会通过各种方式接触社会, 积累社会知识。有些学生目标明确, 社会实践有的放矢。通过了解社会及时调整。此外, 因为大学后两年课程安排一般不会太紧张, 学生们有不少接触社会, 提前了解社会的机会。珍惜并利用好这样的机会, 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 提前发现自己的不足, 可以为最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不同的求职定位也会导致不同的职业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由单一专业人才转变为一专多能, 善于学习的综合型人才。大学生也要在求职心态上做出适当调整和准备。据统计, 大学毕业生中, 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不超过35%。对于那些不能从事本专业的大学生来说, 要在非专业领域求职会增加难度。在媒体上有这样的一张漫画:人才招聘大集上, 分明的站着两队人马, 一半是高举简历, 望工作兴叹, 抱怨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 另一半是手拿招聘牌, 无人问津的抱怨招不到人的用人单位。这样的一种矛盾更加提示着我们, 大学生要做好适应社会需求的心理准备, 及时修正自己的求职定位。而能够随之调整心态并积极学习充电的学生在求职竞争和日后职场发展中会显现出强大的竞争优势。

积极阳光的人生态度对大学生职场的发展也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目前, 社会在某些环节的不公平以及阴暗面在大学生群体中被盲目扩大化, 甚至滋生出“学与不学都一样”的消极人生态度。这样的心态势必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人生态度。同样的环境下, 有的人在消极地怨天尤人, 有的人在积极地努力耕耘。最终, 怨天尤人者不仅荒废了当下的学习机会, 在未来的竞争中不战而败。而始终保持阳光心态的大学生不仅拥有饱满的学习热情, 也会塑造出坚韧豁达的优秀品质。而这样的优秀品质会让他们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通过对各种原因的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大学毕业生发展的不平衡这一现象既有其不合理的一面, 也有其必然性。社会和学校的责任在于为大学生提供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和人生发展的有效指导。而大学毕业生则要从自身做起, 从知识和品质上完善自我, 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职场的挑战, 走出完美人生。

完善自我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篇8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在开学的第一天组织这么精彩的拓展活动,让我们每个同学之间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彼此多了很多了解和接触的机会,在一个个叶老师为我们准备的项目中,让我也受益匪浅:

吊绳项目:让我们初初体验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大家都很快就成为了一个高效团队,彼此不再那么拘谨,在活动过程的几次失败,让我想到了工作中的问题,往往很多计划好的事情,都会因为变化而最终达不达预期目标,只有不断调整,不断改进,在过程中学习才能最终完成任务,另外在创新意识方面也得到不错的提升,创新总是带来更好的效果。

高空行走:挑战自我,战胜自己,自己才是最大的敌人,战胜了自己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走上高空腿就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潜意识的恐惧占据了大脑,但听到大家的加油声,看到一丝不苟的保护团队,马上信心倍增,很快就战胜了恐惧的自己!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挑战,自己本来完全不敢完成的任务,有胆去挑战,有信心去做就能出色的完成。每当恐惧胆怯的意识控制自己的时候,我一定会想起这个很棒的高空行走!

抢滩登陆:让我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只要用好了每个成员的优点,可以发挥团队无穷的战斗力,原本我们是落后于别的对下水,但我们的团队队员安排得更合理,呐喊大气的,划桨的,控制方向的,各施其职,一下子的时间就超赶了其他对,成为第一个完成任务的团队,我深深的感悟到在公司的团队里,是否能让每个队员都发挥他们最大的长处,扬长避短!才能取得竞争的最后胜利。

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篇9

榔梨镇金托学校 罗素平

今年的暑假我在学校的推荐下,我读了《教师最需要什么》这本书,还没有读到里面的内容,我就要先要感谢领导的推荐也感谢这本书,因为在这样一个思想慵懒的时代,这样一个直接的书名激活了我那些懒惰的脑细胞,使我又思考起来了。

打开这本书,阅读这本书,发现这本书从“教师人生最需要什么、教师职业最需要什么、教师教学最需要什么、教师教育最需要什么”四个大板块的来向我们简述了作为一名教师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利用典型的案例来展示,通过透彻的案例分析,使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给读者一种心灵的共鸣。作为一名参加工作刚刚一年的新教师而言,此书就像是一盏明灯,给我指明了方向。

在本书序言《教师最需要什么》一文中这样写道:教师到底需要什么?是金钱?是名利?是学生好的成绩?还是家长的尊敬、社会的推崇……其实教师最需要的是一种快乐!是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成就自我的快乐……这样的快乐才是教师最大的快乐,是超越物欲、私欲、权欲之上的精神境界,是教师成为名师乃至教育家不可或缺的思想根基。是的,教师最需要什么?我想教师需要的太多太多,要说最,那就是一颗对于教育事业灼热的心,凭着这一份灼热,教师自然而然会积极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会乐于奉献、勤于探索、勇于创新。陶行知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灼热心灵中,产生于教师的魅力之中。

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宽容是一种美”。

宽容是一种美。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要有宽容之心。在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因为我们是教师,而不是警察,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里,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

就要记得有人曾经说过:“开心的工作,快乐的生活,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面对可塑性还很强的孩子,我们为什么不能多一份宽容呢?是啊,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每个孩子都会犯错,遇上调皮的没有上进心却有脾气的“小霸王”,有时真的会把老师气得吐血,气急了难免会惩罚这样的学生,然而教育效果往往不明显,甚至会变成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恶性循环。书中引用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为强烈。书中还引用了两则经典案例“四块糖果的故事”“校长罚画人体图”对教师的宽容进行了阐述和操作的指导,读了,茅塞顿开。我想每一位老师都要给自己一双善于观察、留心生活的眼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最胆小怯弱的学生,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学生偶尔也会做得很好。我们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捕捉这些闪光之处,及时给予必要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赏识学生,坚信学生是聪明的,鼓励学生不挖苦学生。

学做不断完善自我的班主任 篇10

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 需要教师细心、严谨、周到。初一带班时, 我便犯了一切包办的错误, 自己筋疲力尽但效率却很低。尤其是看到其他班主任既有条理又有序地处理班级琐事, 我总是羡慕不已。同时, 我也反思为什么自己的管理是这般杂乱无序, 更多的还是低效劳动甚至无效劳动。反思的结论是, 我没有学会放手。所以, 慢慢地, 我学着改变原来的管理模式。经过一番实验, 我发现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甚至自己教自己, 效果都不错。

例如, 一次, 因临时有事需要马上处理, 可是课又不能耽误, 所以我临时安排班里语文学得好的学生先领大家学习《论语》和成语。等我返回教室时, 上课时间已经过了十分钟。我匆忙走到教室, 一开门还以为自己走错了班级。因为我看到讲台上有一个人, 似乎正在讲课。我仔细一看, 原来是语文科代表正在讲台上给大家讲解。我示意他继续, 然后找了个角落坐下, 细听后发现他讲得很认真, 言语中透着一股小老师的风范, 还不时地找个同学提问一下。其他学生也在认真地听, 认真地记, 认真地配合。我忽然被眼前的画面感动了, 一个如此负责任的班干部, 一群可爱的学生, 他们似乎比平时上课更认真。于是, 我将这一好做法发扬光大, 在课前专门设置了“课前三分钟”活动, 进行成语积累、《论语》讲解、美文赏析等活动。于是, 在我的语文课上经常会出现学生的身影。他们会补充许多课外的内容, 也会播报社会焦点、评论时政大事, 自习课上也能重复教师讲课的重点, 帮助同学解答疑难。这样语文课堂内容丰富了, 气氛活跃了, 语文的外延拓宽了。以学带学, 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教育是灵魂的塑造, 更是心与心的沟通。作为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我们更要善于从平时的管理经验中进行反思, 用自己规范的言行进行引领和示范, 并在各方面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更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所以我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什么是该做的, 什么是不该做的。这样, 我就用自己的认真、上进的准则, 影响和教育学生。

记得那是初二第一学期, 轮到我们班厕所值周。对全班学生来说这是第一次值周, 学校的高标准严要求, 让我对本次值周高度重视。于是, 我进行了以下安排:提前制表分组, 周五细致安排, 规定用具的携带, 清洁用品的购置, 做卫生时间段的确定。每天负责保洁的学生, 我也一一安排, 做到了未雨绸缪。在卫生分工的时候, 他们面露难色我没在意, 心想学生都这样, 可当真正开始做的时候才发现事情远不是想象中的样子。全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吃穿用都是父母包办, 家务活从不参与, 所以打扫卫生时一个个都是一只手戴着手套拿着用具, 另一只手捂着鼻子。做卫生的样子和动作有了, 但做完之后污渍依旧。做的时候我没少唠叨, 班干部也没少督促, 但成效都不大。最后检查的时候发现有一位学生做得最不彻底, 我一边指出问题, 一边从他手中接过刷子, 边干边告诉他应该怎样除去这些长时间形成的污渍。当我说完之后, 他说知道该怎么做了。接下来, 我还是边指问题, 边教如何干。墙面不干净的, 我帮着清理污垢;卫生死角, 我教着怎么弄干净。刷洗便池的学生一味地说便池最脏, 刷不净, 最不好干。听着他的牢骚, 我什么也没说, 只是拿上刷子、布子狠狠地刷、擦。清洗干净后, 我起身对他说:“找再多的理由不如采取行动, 不行动永远不可能接近目标。”后来几天的卫生那位学生再没找理由, 相反做得非常认真, 最后还获得了“值周工作表现突出奖”。一周的卫生, 学生做我也做, 学生做得不彻底的地方, 我再赶紧清洁, 以期做到最好。

在值周工作总结时, 我给学生讲了一位日本早稻田大学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刷厕所的故事。故事结束后, 我告诉学生能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值周工作是这样, 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第二学期的卫生值周, 不用我多说学生就知道该怎样去做, 没了互相推诿, 都认认真真把分内的活做好。现在想想那虽是一次卫生值周, 却也是一次非常好的教育机会, 既了解了学生, 又抓住了教育学生的契机。“身为人师, 行为世范”, 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班主任工作繁多又琐碎, 不可能做到最好。起码我不是。因为班主任工作中时时都要面对新的问题, 我们也不可能把每一件事都处理得尽善尽美。我们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积累经验, 不断地完善自己, 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带班方法, 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最大限度地让家长满意, 让学生满意, 让领导满意。

例如, 在学习《伊索寓言》一课时, 课前已经有学生将《伊索寓言》的相关知识写于黑板。可当大家齐读板书时, 全班同学竟然哄堂大笑, 原来那位学生将“寓言”写成了“语言”。看着一脸窘迫的学生, 再看笑得前仰后合的其他学生, 我示意大家安静, 说:“大家看‘寓言’和‘语言’一样吗?”学生纷纷说了起来。经过一番讨论, 大家明确了二者的区别。在点评课前活动时, 评价班长这样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今天负责课前活动的同学确实板书出现了错误, 但无心的错误, 却让我们有了意外的收获。如果不是今天的错误, 我们不会注意‘寓言’‘语言’的区别。”就这样, 一个错误变成了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那位学生也不再尴尬, 其他学生也露出了赞赏的眼神, 严肃的课堂也因为大家的掌声而轻松活泼起来, 接下来的内容也进行得格外顺利, 学生也都听得格外认真。

当班主任这么多年, 我也渐渐地感到现在的班主任工作越来越不好做, 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尴尬。学生的思想教育, 自己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质量、学生的全面发展都让教师困惑。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 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发展、性格培养等内在的内容。对学生的教育不再是简单的管理, 更多的是循循善诱、赏识教育, 有时还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教育的形势在变, 班主任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 教育思想和理念也在变。如果以做不断完善自我的班主任为目标, 一定能以强大的感召力将学生凝聚在教师周围。这样, 学生就能在教师的引领之下在人生的之途上不断进取, 思想得到净化, 精神得到提升, 灵魂得到塑造。

参考文献

[1]李勇.完善自我, 做学生喜欢的班主任[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2012 (26) :11.

完善自我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篇11

大家好!

今天,我们依据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成绩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前面许多老师做了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是我听后感想颇深。深深的感到自己与别人差距甚远,无论自己在思想上还是教学水平上都已落伍。上学期我所带的中心校四年级3班数学科在期末质量检测中名列倒数第一。严重影响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此深感十分内疚。

针对自己已经取得的不理想成绩冷静分析发现了许多问题,细细总结我发现导致这次考试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清,质量意识不强是导致这次考试失败的主要因素。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对自己没有从严要求,老是抱着“只求过的去,不求过得硬”的态度搞教学。这样导致了教学工作不够扎实,学生对知识没有巩固好,所以就不可能考出好的成绩。

二、教学方法陈旧,缺少创新意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自己懒于学习,存在着严重的照本宣书做法,缺少学习,没有经常性与他人交流也不常从网络上去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管理方法,可以说是古老的“闭门造车,自给自足”的思想坑害了自己。

三、教学过于肤浅不够深入缺乏对学生加强练习训练。上学年的教学中我只重视了课堂上的教学,忽略了课后的复习巩固。教学中看到学生课堂上理解了就满足了,课后作业量较少,是学生课后对已学知识没有很好地复习巩固。

四、学生管理不严,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劲头不强,学习风气不正。由于自己对学生管理的松散是一些学生养成了懒于学习或不思学习的坏毛病,上学期后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了抄袭作业,甚至不交作业现象。

回顾过去十分愧疚,展望前景还很美好。经过这几天的学习和自己的深刻反思我已认识到了自己不足之处。为此,我决定下学年努力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从一开学就要树立质量第一的教学观念,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始终把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时时刻刻要想着怎样做才能把教学质量搞上去。一开始要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向着目标去努力。

二、加强学习,解放思想,丢弃“闭门造车”的腐朽做法。要努力向他人学习,时刻牢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大胆学习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三、强化对学生的管理,吸取前车之鉴。从一开始对学生就要严加管教,是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上好每一堂课,是学生真正把知识内化为技能。加强对学生的课后辅导力度,保证没有一名学生吃夹生饭,不能有一个学生掉队。

完善自我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篇12

42、自尊自爱,自重自强。

43、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把事情做正确。

4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5、博观细取,厚积薄发。

4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47、蓄势待发,有备无患。

48、慎而思之,勤而行之。

49、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但关键的只有几步。

50、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屡挫屡战,笑傲群雄。

51、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52、迎难而上方可成功。

53、坐下去,没成功之前不要站起来。

54、以宇宙为教室,牵自然为宗师。

55、播种劳动,收获成功。

56、不要再空想了,放手去做才会成功。

57、借口使人离成功愈来愈远。

58、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9、志存高远,奋发向上,走向成功。

完善自我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篇13

一、加强学习, 明确要求

1. 学习传统美德

我国历史文化深厚, 也形成了内容十分丰富的传统道德, 有的归纳为“四维” (礼、义、廉、耻) , 有的归纳为“五常” (仁、义、礼、智、信) , 有的则归纳为“八德”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对于这些传统道德, 如剔除其忠君、不平等的封建因素, 用现代的民主、平等的观念进行改造和重新诠释, 对于我们构建新时代的国民道德, 对于我们加强师德修养, 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2. 学习师德规范

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是我们建立新时代师德的重要标准。我们要认真领会其规范的含义, 明确其具体要求, 作为我们进行师德修养的指南。

3. 学习名师风范

名师是师德修养的楷模, 他们勤奋敬业, 作出了突出的成绩, 严于律己, 树立了为师的风范。我们要学习其敬业精神、学识涵养、工作方法、优秀品质, 把他们作为我们进行师德修养的榜样和坐标。

二、认真实践, 完善师德

1. 誓做名师, 自我激励

做什么事, 信念很重要。我们当教师, 就要树立做名师的信念。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我们时时以做名师这个目标去激励自己, 以师德规范和名师风范去严格要求自己, 勤奋敬业, 加强修养, 你一定会作出突出的业绩, 一定会成为师德修养高尚的人, 一定会成为名师。

青蛙的故事:

从前, 有一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攀爬比赛。比赛的终点是一个非常高的铁塔的塔顶。一大群青蛙围着铁塔看比赛, 围观者为他们加油。

比赛开始了!老实说, 这群青蛙没有谁相信这些小小的青蛙会到达塔顶, 他们都在议论:“这太难了, 他们肯定到不了塔顶!他们决不可能成功的, 塔太高了!”听到这些, 一些青蛙开始泄气了, 除了那几只情绪高涨的青蛙还在往上爬。群蛙继续喊着说:“这太难了, 没有谁能爬上顶的!”越来越多的青蛙累坏了, 退出了比赛, 唯有一只青蛙却还在越爬越高, 一点没有放弃的意思。

最后, 其他所有的青蛙都退出了比赛, 只有这只青蛙成为唯一到达塔顶的胜利者。

很自然, 其他所有的青蛙都想知道“胜利者”是怎么成功的?有一只青蛙还跑上去问了那只“胜利者”, 你哪来那么大的力气跑完全程?结果发现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信念很重要, 永远不要听信那些习惯于消极悲观地看问题的人, 因为他们只会粉碎你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梦想与希望。而且要记住, 你听到的那些消极的话语会影响你的行为。所以, 我们要始终保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以及积极乐观的心态!而且, 当有人告诉你的梦想不可能成真时, 你要学会变成“聋子”, 对此充耳不闻!要总是想着:我一定能做到!

2. 慎独内省, 表里如一

慎独是一种修养的方法和境界, 它出自《礼记?中庸》。书中说:“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就提出了君子慎独。即是说, 君子在没有人注意的时候, 也会严格要求自己, 不做违背道德的事。用现在的话说, 慎独就是一种自律意识, 能够用道德规范时时反省自己, 约束自己。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 一次, 昌邑官员王密带十斤黄金, 深夜去拜访杨震, 并说:“暮夜无人知。”杨震严词拒绝了这份厚礼, 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何谓无人知?”王密惭愧而归。

这个历史故事说明杨震的道德修养已达到了“慎独”的境界, 体现了“慎独”的真实含义, 为我们树立了“慎独”的典范。

历代名贤都很重视“慎独”的修养方法。林则徐在居所中堂上, 就悬挂一幅醒目的“慎独”二字, 以警醒、勉励自己。晚清名臣曾国藩在说到修养方法时, 第一条就是“慎独”。他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 莫难于养心, 养心之难, 又在慎独。能慎独, 则内省不疚, 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 则天君泰然, 此心常快足宽平, 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 第一寻乐之方, 守身之先务也。”

师德修养也要采用“慎独”的方法, 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时刻注意教师的身份, 在无人监督、独自工作、有做坏事的可能时, 也不去做坏事, 而在做了好事时, 也不企盼赞扬和自我炫耀。只有这样, 才能进入较高的师德修养境界。

3. 细处着手, 积善成德

师德修养还要从细处着手, 不“因恶小而为之, 因善小而不为”。也就是说, 不能因为是违背师德的小事而放纵自己去做, 不能因为是符合师德的小事而不做。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积小成多, 从量变到质变的。对于坏的事情, 我们要时刻警惕, 坚决消灭在萌芽状态, 做到防微杜渐;对于好的事情, 要从小处做起, 从小事做起, 才能积善成德。

学习借鉴完善自我 篇14

海格小学李凤艳

有幸在师傅的推荐下,我拜读了《教学互动程序与方法》这本书。《教学互动程序与方法》这本书主要为构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互动基本程序拟出一个雏形,供广大教师参考。本书分为五部分组成:

1、认识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2、建立自主学习的教学互动程序。

3、教学互动程序的具体操作。

4、教学互动切入法和互动基本功。

5、相关辅助资料。但是,其中最吸引我的还是第二、三和四部分,因为我认为这些部分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的控制自学教学模式有很多借鉴的地方。同时对自己的教学也有很多帮助。

一、我们的教学模式与本书介绍的教学互动程序有很多相同之处

1、理念相同。我们正在研究的控制自学教学模式与这本书介绍教学互动的程序的理念是相同的,都是改变以往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部分环节相同。其中在教学互动程序的结构中前一部分:“独立尝试---群体探究-----独立作业”中,“独立尝试”这个环节与我们研究的模式的“自主预习”有相似之处,都是学生自己完成学习内容,初步尝试学习知识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也许会成功,也许会失败,但是都是对学习的一个体验的过程,一个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

“群体探究”这个环节与我们模式中“展示交流”环节很相似。“群体探究”中分为:小组独立尝试交流———小组代表在全班作重点研讨发言———个人作“群体探究”体验。也就是我们教学模式中的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展示交流----反思评价。学生在此环节中生与生、师与生相互促进、相互拉动,情感、态度、知识、能力都能动地得到共同提升,每个同学的个性都能在师生共同战斗中得到充分展示,每个学生都有尽情发展的机会。同时,学生在体验中反思自己的不足,品尝进步、自我调控、自我完善。

在相同之处又有细微的差别,我们在差别中寻找不足;在差别中寻找借鉴与帮助;在差别中完善自我。

二、差别与借鉴

1、“独立尝试”环节的差别与借鉴

《教学互动程序与方法》中的“独立尝试”是学生独立自主进行,不依靠老师,不依靠同学,不依靠外援,完全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去获取。是由学习主体内因对学习对象等客体外因相互作用的个体运动。但是我们的研究的模式中,我们所处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能力还很差,所以达不到完全不依靠老师,不借助外力来解决。我们在此环节中老师进行了介入,按课程所学习的内容事先拟好预先提纲,发给学生,给学生以导向的作用,学生就有目标了。但是在此环节中我觉得这本书中独立尝试环节中让学生边读边做边思边记,做好尝试笔记。这一点非常可取,我们现在的模式中的“自主预习”环节,主要依靠老师的提纲来学习,缺乏了学生的一种主动学习、质疑能力培养,有时会出现老师设计的题太简单或者太难,有时老师掌握不好学生的情况,导致本节课的失败。如果借鉴了他们的做法,让学生也边做边读边思边记,做好读书笔记的话。能够弥补老师在预习提纲中设计的问题的不足、准确掌握学生理解薄弱的地方,同时根据学生的笔记设计有深度的问题,做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2、“独立作业”环节中的差别与借鉴

《教学互动程序与方法》中的“独立作业”环节有以下几个步骤:复习———审题———做题———检查———总结。我们模式中与之相类似的就是“达标训练”部分和新增加的“自主作业”部分。无论哪个部分题,我觉得此环节中复习这个步骤值得借鉴。因为当学生在做题之前,如果把当堂课的知识点进行先回想一下,学习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自己还没有掌握好?哪些知识自己掌握很好了?没有掌握的知识自己在矫正一下或者请教同学等,这样学生做起题来就有了思想准备,准确率也会高,效果会很好,虽然这样做会耽误一些时间,但我认为值得。另一个总结步骤值得借鉴。《教学方法互动程序与方法》中“独立作业”环节中的总结是做完作业要总的回想总结一下:①这次作业共有几道题?题型和能级有没有不同?同一类型的作业题共同的思路方法是什么?这样总结的好处,可帮助自己做一题知一类,做到触类旁通。②总结也是一种自我评价、自我体验。看看本次作业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没有新的启示和体会?本次作业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可能出现在什么地方?这样总结体验的价值在于,做作业的过程不再是机械重复的过程,由于不断进行了总结体验,不断进行调控,独立做作业的能力和水平就会越来越高。我觉得此步骤与本书后面介绍的错题集相结合,应用到我们研究的“控制自学教学模式”中去,以前我在研究“控制自己教学模式”时也用过错题集,但是没有认识到重要性,只是流于表面现象,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介绍后,特别看到书中介绍的利用错题集来总结和反思,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例子:一名高三学生经常从错题入手,建立错题集,使自己的成绩在一次一次的模拟成绩中不断提高,最后以512的成绩考入河北医科大学。我充分的认识到了错题集的重要性,把错题集引用到总结这个步骤来,如果学生真的能从自身掌握的作业情况反思和总结自己的话,实效性会很强。

看完这本书,分析了相同与差别之处,结合我们研究的教学模式,我觉得自己还有一些待提高的地方。

三、今后我们研究的“控制自学教学模式”有待提高之处

1、预习提纲的设计:

当我看到《教学互动程序与方法》这本书时,发现他的程序中有“学懂---学会---会学”三个飞跃。我就想这三个飞跃是在课堂教学模式中充分体现呢?还是这本书中所说的整个教学活动模式中体现呢?这一点自己没有看明白,如果是在课堂教学模式中也体现“会学”的话,我觉得我们研究的“控制自学教学模式”中的确缺少了“会学”这个问题的考虑。大多数我都会在拟定预习提纲时,更多的是考虑了学生怎样能够学懂、学会这个知识点,忽略一个问题就是会学,我们研究模式的本身要到达的最高境界就是学生会学,而不是只停留在学会的角度上,这就需要我们在预习提纲上设计一些有关方法的内容,同时问题设计的技巧上考虑一些学生会学的东西。

2、教学互动的切入

这本书中第四部分介绍了教师的互动切入法和教学基本功。看了这本书中介绍的九种切入法,什么时候教师切入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建议,我觉得自己在教学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时候,切入的时候掌握不好,这本书给我了指导,使我知道什么时候该教师切入并且用什么方法切入。

以往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五项基本功,而如今新的教学模式下,要求的教师基本功也在不断的提高。我看到书中在新形势下教师的12项基本功。深刻的体会了在今后的日子里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很好的驾驭课堂,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感到自己的基本功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促使自己不断的进步。正像古诗中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本书,我的感悟很多,它不仅解决了我的一些以往教学当中的困惑和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当今我们研究教学模式中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它的出现对完善我们的教学模式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作为教学模式的实验教师,我们只有提高自己教学理论的水平,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感悟的东西需要到实践中去体会、需要到实践中证明是否符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我要及时把自己所感悟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促

学会生活,完善自我 篇15

一.学会宽容

有道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交往中都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碰撞。当意见分歧、利益冲突时,我们往往就会与对方斤斤计较、争执不下,矛盾由此滋生。我们必须学会善待他人。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人际交往;待人处事,如果没有宽容,就没有友情,没有了宽容就失去了善。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也是衡量一个人层次高低的标准。当别人冒犯你时,当别人践踏你的尊严时,我们应在坚守原则的基础上,努力化干戈为玉帛。那种“以牙还牙”、“针尖对麦芒”的处事方式实不可取!那样只会使自己走入“死胡同”,进亦难,退亦难,何不握手言和,退一步海阔天空呢?

能善待他人的心灵是广阔的,我们要以真诚宽厚博大的心灵对待他人。阿姆斯特朗在迈上月球时,因一句“我个人迈出了一小步,人类却迈出了一大步。”而家喻户晓,但一同登月的还有一位叫奥尔德林的,虽然对我们来说很陌生,但同样让我们敬佩。在庆祝登月成功的记者招待会上,有一位记者突然向奥尔德林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作为同行者,阿姆斯特朗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个人,你是否感觉到有点遗憾?”现场轻松的气氛一下子凝固了,在众人有点尴尬的注目下,奥尔德林很风趣地回答道:“各位,千万别忘记了,回到地球时,我可是最先迈出太空舱的!”他环顾四周笑着说,“所以我是从别的星球来到地球的第一个人。”大家在笑声中,给予了他最热烈的掌声„„ 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善待他人的含义。聪明的人懂得善待别人,不会抓着对方的错误不放,他会用自己的方式走出没有结果的故事。也许几十年之后,人们早已忘记了奥尔德林,但却不能忘记他那种玉树他人,真诚分享朋友快乐的美德。只有善待他人,才能把自己融入人群,获得友谊、信任、谅解和支持;只有善待他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拥有充满快乐的感觉,踏入充满机遇的境界,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二.有所期待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摘苹果理论,意思是说,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应该永远努力去采摘那些需要奋力跳起来才能够的着的“苹果”——目标。这样的人,总是为自己设置一个更高的人生目标,总是在创造人生新的辉煌,收获更大的成功,期冀更美好的未来。这样的人,即使未必一定能实现自己渴望的目标,达到理想的彼岸,但他们后来的成功,往往超过那些不切实际沉浸于空想空谈,抑或是采摘伸手可得苹果的人。

这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咱们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老练的现代人,总是郁郁寡欢,闷闷不乐,长吁短叹地直呼“郁闷”!因为我们的期望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欲望,越来越膨胀,当官的想握有更大的权力,经商的想拥有更多的钞票,这欲望已经膨胀的连我们自身都无力承担,试问还跳的起来?!

当然,我不是教唆诸位,去采摘那些伸手可及的苹果,回到用一个冰淇淋就能快乐整个夏天的时候,更不是尿湿了床没被父母责骂而窃喜的孩提!但是我们知道,清楚的知道,越是和势力接近的期望,越能够实现,成为现实!这大跳起来摘苹果,攀登更高的人生目标,需要一颗清醒的头脑,拥有理智的思想,保以科学的态度,需要丰富的知识,务实的精神,坚定的一直,监视的力量,更为重要的,最为关键的是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一步一步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一小步,对我们的壮志而言,或许根本段不上什么,然而一次一小步,一次一小步,难道不也是离我们的梦想更进了吗?即使是失败,这未曾停滞的也是我们向着梦想不段前进的步伐!

几年前看过一段电视采访,被访者是一档智力节目的总冠军。当记者问及他获胜秘诀时,他是这样回答的:“就像大家所看到的,比赛相当地激烈与残酷,每位选手都很强,对手的实力也不在我之下,根据自身实力,每场比赛前都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无论如何我要努力地不做得分最低,被淘汰的那个”。呵,好一个“努力地不做得分最低,被淘汰那个”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变,实则愈渐更高的目标,伴着他周冠军、月冠军、季冠军这样一路走来,逐一的实现成就了总冠军的现实。

而今同为比赛,我相信每位战友都期待着在这次的比赛中,挑战自我,剖析

自我,期待着属于自己的掌声,无一例外,作为选手。我也有我的期望,他是什么?冠军荣耀的光环?直接性的奖励?呵呵,我不奢望,我非常清楚的知道,以我目前的高度,想要摘这样的苹果,如何努力都够不着!我要的很简单,可也很难那就是继续留在这个舞台上的资格,通过我的努力赢得与朋友们同场竞技,向他们学习的机会,此刻,我肯请现场的朋友们,共同见证,见证我今日在舞台上奋力一跃,高高跳起,能否摘的属于自己的苹果,今日的努力和付出,能否将殷殷期望化做铮铮现实?

如果说,苹果是期望,那么苹果所在的位置高度就是现实了!朋友们,期望与现实的关系如此简单?你还犹豫什么?伸出双手,掂起脚尖,带上梯子,展开翅膀——摘吧!摘吧!摘吧!!„„

三.直面逆境

说句老实话,站在这里,此时此刻,我心中依然在不断地鼓励自己。为什么?因为面对这次比赛,我一直深感压力与恐惧!我害怕失败,害怕失败后无法面对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神;但是,我告诉我自己,面对生活,我需要这样一种心态:直面逆境,不做生活的屈服者!

说起逆境,我们大家的思维定势都会联想到一些大悲大苦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的经历,总是常人无法想象和承受的。其实我们大家的生活并没有多少大坎坷,大痛苦;相反,我今天所要谈的逆境,就像前面我自己的例子一样,是我们大家生活中经常可以碰到的琐事与烦恼。

举一举例子。有时,我们会因为与朋友的关系搞不好而发愁;有时,我们会因为感到社团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太难,而身感压力;还有时,我们会因为学业成绩的不满意,而哀声连连。诸如次类的琐事与烦恼才真正构成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逆境。

面对它们,我们感到痛苦,我们感到忧愁。到底该如何去获得那一颗宁静与祥和的心?!

请随我一起回顾我曾经的一个故事。记得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时候,有一次我满怀信心的要参与筹备公司举办的户外活动,但是,在活动筹办的过程中,分配给我的任务,却使我感到要完成是那么的困难:首先,这次历时两天、每天四小时的活动需要传送的材料量很大,我要对5张VCD,3本书,进行浓缩,还要使

其有系统性、层次性以及趣味性;其次,我为了把宣传工作做好,需要完成近10张海报,5条横幅的制作;最后,就是那一颗恐惧活动失败而惴惴不安、几欲放弃的心。当时,面对这些困难,身处逆境的我,该当如何?!

我不断地自我激励!首先,我努力摆正心态,去面对这次任务的困难与压力;同时,也考虑到活动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和后果。我克服胆怯,多方奔走,去迎击那些有形和无形的障碍。在逆境面前,我坦然得挺直了腰板!这一举动,为我理性的分析困难,寻找对策,从而完成了领导布置的任务,也为活动的最终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这不难看出,在逆境面前,我们需要一种坦然、正视的心态。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类在面对逆境的压力和困苦时,只有坦然正视的心态,才会让人做出理性的分析,正确的抉择,从而引发潜力,化逆境为顺境!

朋友们,人之一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对自我的认识,对环境的理解。环境不能决定我们的命运,相反,我们自己对环境的态度,才真正决定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万事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面对生活中的逆境,请不要退缩!沮丧时,让我们引亢高歌;悲伤时,让我们开怀大笑;自卑时,让我们换上新装;恐惧时,让我们勇往直前!

上一篇:思乡离愁的诗句下一篇:消防专业知识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