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学期总结

2024-08-30

专业课学期总结(精选7篇)

专业课学期总结 篇1

专业课学期总结

二维设计基础节课后我们又开了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课。总体感觉还是有所收获的。

高中阶段我们对于专业课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写实方面,锻炼的是对真实物体的表达能力。现在的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分别锻炼的是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对色彩的感觉和敏感度。

就像刚开始学二维设计基础时一样,开始学这两门课的时候也是感觉很头疼,不知道从哪下手,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后来,经过老师不断讲解,加上学习时间的积累,才似乎找到点门道,虽说想法很不成熟,可是好歹知道是在做什么了!老师说我们应该慢慢对原有的思维模式加以改变,不再一味的刻意去追求画的逼真,而应该学习用画笔表达心中的想法和感觉,这是一个设计师应具有的基本能力。说归说,但是真的付诸实践却没那么简单了。在画画的时候还是在不断地去想,透视合理吗,像不像,真不真,颜色准不准,考虑原有物体和自己所花是不是相像。毕竟经过高中阶段的强度练习,想要反映真实事物的原貌的思想根深蒂固,真的要彻底颠覆,还是需要时间的!

现在我们当务之急就是抓紧适应这种转化。在设计素描上我们要注重练习构图和结构以及表达形式,色彩上注重培养对色彩的敏感,锻炼用色彩表达感觉的能力。综合起来就能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学会创新,从而具有一个设计师应该拥有的基本能力。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也发现了自己在专业课上的种种不足和应该注意的地方,这对以后的学习会有些许帮助,但是努力还是十分重要的。

还有许多不懂的问题需要请教老师:作为一个设计师,与欣赏者的交流是不是也是很重要呢?如果自己的设计自己很满意,但是得不到大多数欣赏者的认可,算不算是失败的呢?是不是有时候要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迎合大众之间抉择呢?希望能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在以后的学习中弄清这些问题。

广告1班

王勐

2010年12月6日

专业课学期总结 篇2

1. 专业特点决定。

酒店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我们现行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是:2年在校内学习各科目的理论与基本功, 最后1年直接去酒店顶岗实习。这种形式出现的弊端是大部分学生会不适应企业制度、不能较快上手, 同时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真实的服务情景, 一遇到问题, 心里会有波动和抵触。鉴于此, 在实施性教学计划的设置方面应该进行学期分配的调整。

2. 行业特点决定。

根据对高星级酒店多方的调研显示, 不同的酒店对不同的岗位技能培训存在差异, 多数酒店均有规范的入职培训, 这是校内课程教学无法统一覆盖和替代的。随着酒店行业的发展, 高星级酒店逐渐将中职毕业生作为员工招聘的其中一个主要的目标, 这是因为中职生有一技之长、自身定位明确, 极少出现好高骛远的情况, 所以, 很多酒店都认为中职毕业生更有培养价值;并且酒店更看重毕业生对酒店的忠诚度和吃苦耐劳精神。

二、如何实施“弹性学期制”

1.“弹性学期制”的涵义。

“弹性学期制”工学结合是一个校企深度融合、学校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 每个学年可以分为理论教育学期和学生到企业实践的工作学期, 工作学期根据企业的需求设定, 理论教育学期则根据工作学期定, 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内容包括多个方面, 主要有:校企共建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校企合作实施教学、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课堂与生产场所一体化、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等。这种模式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 可促成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的转变。

2. 重构课程体系。

为便于开展“弹性学期制”改革, 必须要面向岗位需求构建新的基于工作过程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按照“弹性学期制”工学结合的教学安排, 每个弹性学期的时间比传统学期要短, 因此有些公共课如果是全校统一安排, 则不能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吗, 部分内容可融入“弹性学期制”中的实训阶段来实施, 并不一定要在学校的课堂内完成。基于此, 可由系部根据专业特点灵活开展体育、外语和德育教学, 特别是德育教学, 要与实训教学、职业道德教育、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 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3. 根据市场需求设定“弹性学期”。

由于受市场季节性波动的影响, 酒店对中职学生顶岗实训的需求在一年中的不同时间段有较大波动, 通过市场调查表明, 酒店希望学生顶岗实习的月份多是在节假日, 比如春节、中秋、国庆、“五一”, 而广州地区的酒店还存在更多的商机, 比如每年的春交会和秋交会, 在这些月份中, 考虑到学校固有的学期制的约束、中职学生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影响, 实施“工作学期”最少障碍的时期应该是每年的春交会和秋交会。

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 制度更新。

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弹性学期制”和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势必存在一些冲突, 要把新理念落实到行动上, 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学校应该建立并完善适应“弹性学期制”工学结合模式运行的制度保障体系。

2. 指导方式更新。

从实践经验来看, 学生“弹性学期制”实施过程中会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在工学交替初期, 企业根据岗位情况和学生素质分配的岗位与学生的期望存在差异, 学生情绪、心理上会有波动。作为实习指导教师, 有必要更新自己的指导方式, 最好的做法是同学生一起参与企业实践, 便于更加切身体会学生的心态, 从学生的角度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工学交替“弹性学期制”顺利进行。

3. 考核方式更新。

实施“弹性学期制”后, 传统纸质试卷、理论考核难以适应酒店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不能全面考核学生。而应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考试形式和内容, 因此, 学校在完善教学管理体系时, 应改变传统的百分制考核方式。突出过程考核、技能考核, 实行等级制, 以此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为落实“弹性学期制”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琳, 王忆南.连锁经营专业“弹性学期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1) .

[2]李栋学.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及其有效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1) .

[3]范正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工学交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1 (5) .

专业课学期总结 篇3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根据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我们发现,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不满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必要的工作能力,对企业来说仅仅是个半成品。用人单位提到的工作能力,就是学生的职业能力。近年来,高职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改革核心是力图摆脱学科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的培养重点转移到职业能力上来。

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来实现。文科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主要是课堂实训、实践课程训练、专业社团活动、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等几种方式,前两种实训方式相对单一、零散,后两种则是综合、集中的,它对于学生体验职业角色、感受职业氛围、提高职业技能具有重要作用。现在许多高校尝试在小学期进行实践教学,对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安排好小学期实践教学,在实施小学期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文以文秘专业为例,对此进行探讨。

一、小学期实践教学的发展和特点

小学期是随着一些大学进行学期制改革而出现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知名院校如北大、清华、浙大等尝试学期制改革,利用压缩理论教学时间多出来的小学期进行特色教学或国际交流。此后,其他一些院校包括高职院校,如北京城市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等也相继跟进,探索符合自己院校特点的灵活的小学期教学模式。小学期制的设置,不仅是学习时间安排的改变,更是一种学期制度上的改变,它与学分制、选修课制等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核心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小学期制的实行引发了广大教师转变更新原有的教学思想,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精炼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小学期实践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具有较大不同。从形式上看,多在每学期的最后几周或中间几周,有的学校是理论教学周和实践教学周交叉进行;从时间上看,一般数周不等,毕业前的企业顶岗实训时间更长;从内容上看,主要是针对专项或综合职业技能的训练和提高,摒弃原先单纯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记忆;从地点上看,它集中于校内实训基地、图书馆、档案室、办公室、车间等和校外合作企业及其相关活动场地等。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小学期实践教学都是在学校可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

二、小学期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小学期实践教学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授课,它在教学机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围绕着企业所需的岗位工作能力这个核心来进行。

1.小学期实践教学的机制设计

小学期实践教学主要是针对职业能力训练进行的,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认定与测评,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和认定。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和企业广泛合作,建立高职教学与企业实际的对接机制,通过“四个嵌入”,提高毕业生对企业岗位的了解和胜任能力。这四个嵌入,一是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挖掘行业标准,把握行业对职业能力的认定和测评标准,然后将其合理地嵌入实践课程标准和实践教学大纲,并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相关课程。二是注重对企业职业培训体系的借鉴与吸收,将其有机地嵌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在针对毕业生的反馈调查中经常听到毕业生说,在学校学的内容到了企业工作时用不上,到了企业还得培训。这就需要将教学内容和企业工作实际相结合,根据企业工作实际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将这些工作任务转化、分解为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嵌入在不同课程、不同年级的实践教学中,在实践教学中注意要借鉴和吸收企业职业培训的理念和内容。三是根据企业岗位环境和设施创设校内实训基地,将企业文化、氛围嵌入到实训基地,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完成与本职业典型工作任务较为一致的学习任务,为校外实训做好准备。四是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参与校外企业的真实工作活动,或是顶岗实训,真正实现工学结合,体验、感受真实的企业工作和企业环境。这需要建立校企合作管理保障机制,保障校企双方的利益,加强指导教师和企业带教职员的沟通联系,共同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其胜任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

健全小学期实践教学的机制,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才不致落空。

2.小学期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

小学期实践教学,主要是教师根据一个专业的职业技能来设计实训项目或工作任务,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完成任务或项目的过程中了解职业技能并熟悉、掌握技能,体现“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的职教理念。在这个过程中,依据专业职业技能设计相应的训练项目就成为实践教学的关键。

文秘专业的职业技能,主要体现在办文、办会、办事、策划、沟通等几方面。针对这些技能,在开设《应用文写作》《秘书原理与实务》《会议组织与管理》《社会调查实务》等课程之外,增设《秘书综合训练》《商务综合训练》《信息编辑能力训练》等纯实践性课程,加强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训练。在课程之外,根据不同年级的课程开设情况,针对小学期依次设计了不同的实践项目,如礼仪小品情景剧编写与表演训练,秘书节学术研讨会策划与实施训练,某新产品(新技术)新闻发布会策划与组织训练,企业营销活动策划与组织训练,社区橱窗展板设计制作训练,速录强化提高训练,安排学生到校内图书馆、档案室、宣传部等部门顶岗实习,参与校外合作企业的招投标书制作、会展策划与实施等活动以及安排到校外合作企业顶岗实习等系列实践实习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写作功底,还需要具备与人交往、沟通表达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经过几轮小学期训练后,锻炼了与人合作、沟通交往、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意识到胜任职业岗位的能力差距,从而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这是单纯的理论教学难以实现的。

3.实践教学方法多样化

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坚持就业导向下的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目标,突出与岗位对接的职业技能训练,笔者学校设计、实施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企业培训、现场教学、汇报演示等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

项目导向:教师针对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的实训项目,提供完成项目∕任务的工具和资料,依据学生特长将学生结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教师的工作任务,依据学生完成项目的数量和质量评价其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训练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管理、分工合作、沟通协调等能力。

顶岗实习:由学生在指导教师和带教职员的共同指导下,在学校档案室、相关职能部门办公室、校外合作企业岗位顶岗实习,撰写实习日志、总结,校内指导教师和带教职员定期、不定期联系,共同评写实习鉴定,关注学生的见习和成长。

企业培训:派学生参加校外合作企业的有关活动,如会务策划与组织实施、商务活动接待等,在学生参加这些活动之前,企业都会对其进行相关培训。

不管是采用哪种实践教学法,最后,学生都要将自己的工作成果或实习报告等在全班进行交流,这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在这些教学方法中,师生间的角色与传统相比也发生了很大转变,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其角色呈现多样化,教师是上司,分配工作任务;是教练,传递职业技能;是师傅,指导、示范职业技能;是分析师,针对学生出现的情况给予分析、解答和指导;是辅导员,鼓励学生挑战、克服困难;是引路者,指给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渠道、方式。学生不单是学生,更是员工、任务的执行者、承办者和汇报者,是教学的中心和主导。师生双向沟通互动反馈,实现教学相长。这与我国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教学方式有很大不同。

三、存在的问题与难题

小学期实践教学虽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但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校外企业活动的灵活性与校内教学安排的常规性之间的冲突

企业作为教学部门的校外实训基地,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当其举办一些活动需要学生参与时,学生往往在按课表上课,这样企业活动的不定期性对正常的课堂教学会产生一定冲突。这就需要加强校内教学的灵活性,小学期不一定固定安排在学期末或学期中进行。

2.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小学期是针对学生单项或综合职业能力的集中训练,内容涉及文书拟写、会务筹备、摄影摄像、公关宣传、社会调查、营销策划等多个方面,而文秘专业教师多数中文出身,或因缺乏企业工作实践经验而很难给予全程深入的、综合的指导。

3.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利用

事实上文秘专业工作岗位分布较散且数量较小,又由于其工作性质的一定保密性,因而很难有哪个单位可以一次性大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就是企业实习也多是打字跑腿之类的边缘工作,难以深入,能力提高有限。这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利用带来一定难题。

人民教师学期个人专业发展总结 篇4

能够爱岗敬业,认真工作,加强责任心。教师这个职业是值得热爱的,是崇高的。教师工作具有创造性,教育活动具有动态、开放特征,所谓的教无定法就是讲,针对具体教育活动,教师的教法是没有固定模式的,每一个案例每一个过程都需要我们进行创造性地劳动。教师工作又具有挑战性,主要表现为很多问题不可预见,需要教师具有敏锐地洞悉的能力,机制的处理的技巧,否则,你就是精疲力竭也是事半功倍。因此,认真工作实际上是在练就自己能力。

不仅仅要具有教学的责任,育人的责任,还应有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自身责任。而且这些责任无一不要求我们加强学习,完善自我。另外还要履行对自己的责任。要为自己的言行、形象负责,要讲诚信,要给他人良好印象,要明确自己肩负的多重责任,因而也得发展自己。

加强政治学习,使自己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要关心时政学习,积极拥护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xxxx的重要思想,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坚定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信念,坚持育人为本的宗旨,要依法执教,严谨治学,团结协作。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深厚的人文素养,广博的知识积淀,真挚的博爱以及对学生高瞻远瞩的责任感影响教育学生,使之形成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适应明天的需要,我们今天就应该储备能量,增长能力。养成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为自己营造一个学习的心境,认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及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广泛阅读教育教学的报刊、杂志及专著,提升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使自己具有综合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能科学、系统地驾驭教学内容,成为一个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的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研”一体化,理会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精髓。工作中要善于积累,勤于思考,做到教学中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创新,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等级,争取机会参加区级、市级优质课评比。

向身边优秀的老师学习管理经验,学习掌握教师工作必备的专业知识及工作艺术,掌握青少年心理学及生理学等系统的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把对学生的做人教育放在首位,树立为学生的一生负责的理念,培养人,塑造人,形成自己独有的工作风格。

充分利用学校为我们搭建的学习的平台,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抓住一切听课和学习的机会,多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向优秀教师学习,并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进行反思,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与不足,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经验日益丰富,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体育教育专业第二学期教学总结 篇5

本学期,根据院系教学的进度安排,我担任体育系2009级体育教育专业1、2、3、4、5、6班的田径专选教学任务,共记72学时。

在本学期中,本人能遵守学院的各种规章制度,积极参教学院的各项教学活动,服从学院的工作安排,做好教学本职工作,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将本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学生基础较差但积极性较高。对此调整了授课内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感觉效果还不错。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作了一些变化,删除了一些次要的内容,增加一些实用动作的学习课时数,如试讲试教;加大了裁判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操作的练习,使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执法能力都有进步;加强了平时成绩的考核,在课堂上让学生回答问题和分阶段考核作为平时考核之一,期末考核中加大综合能力评定分考核的比重,以满足社会对师范类学生的要求。

专业课学期总结 篇6

“圆梦职中行”系列活动(争作“职中人”,做好“职中梦”,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1.9月中旬,由彭斌昌老师上一堂示范课。

2.继续打造高效课堂,由“公开课”、“示范课”转变到随堂听课、随堂跟课、随堂磨课;发现典型课堂、树立榜样教师、学习优秀教师、培养职教名师。

3.继续探索“双证制”和“双模式”下学生课堂教学和实践技能培养的有机整合方式,搜集典型案例,加强教学质量的督导和评估工作。

专业课学期总结 篇7

在国内, 陆续有一些高校参照国外进行了学制改革。最早的上海大学在1994年就开始实行三学期制,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则在北京地区率先尝试学期改革。北京大学是在原来上学期、下学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小学期”, “小学期”从7月初至9月中旬, 为期2个月左右。清华大学设置的“夏季小学期”与此相似, 目的是让工科为主的大学生们利用小学期进行社会实践。再以后, 国内一些高校也纷纷实行了三学期制。迄今为止, 已经实施了三学期制 (包括四学期) 的大学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等数十所院校等。到底为什么要实行三学期制, 夏季小学期用来干什么, 这个问题在国内也是众说纷纭。经过多年的探索和争论, 现在主流的意见是总体上看, 设置小学期同时缩短学时减轻课堂教学压力作用是好的。而小学期的主要用途, 一是用于加强学生实习实践环节, 二是用于扩大学校的国际交流。

为了和国内外名校接轨, 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的宗旨, 我校从2013年开始实行了三学期制, 由原来的秋春两学期 (时间各21周) , 改为秋春夏三学期 (时间分别为18周、18周和5周) , 总的教学时间减少为41周。如何适应三学期制要求, 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同时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为此, 我们分别选取了国内外各3所名校的培养方案为参照, 详细分析后制订了我校的新版培养方案。根据夏季小学期的特点设置了相关课程, 总学分一般都不超过6学分, 而且以实践性环节为主。另外, 我们又设置了7门特色课程和专门针对交流生的英文课程模块。文章最后给出了对后续工作的思考。本文对教学研究和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夏季小学期的课程设置特点

按照新的培养方案, 我们的夏季小学期从6月末到8月初, 共5周, 而且只有前3个学年有。和秋春两个学期相比, 夏季小学期的课程特点是:

1.1 时间短不适宜于多学时课程

一般地, 课堂授课每周2~3次比较适宜, 则除去考试时间, 适宜于夏季小学期的课程学时数一般不应超过30学时, 也就是2学分。否则, 教师和学生的安排都会比较麻烦。

1.2 人员流动性大

夏季小学期的主要目的是交流, 所以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相对集中比较好。如果时间拉得太长, 不利于学生走出去。

1.3 以实践和交流为主总学时和总学分不宜过多由学生自由支配

一般为5周, 总学分不应该超过6学分。根据上述原则, 设定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夏季小学期课程见表1。

2 夏季小学期的特色课程设置

夏季小学期的设立, 是为了让学生们开阔眼界, 促进对外交流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了满足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学生的需求, 我们还专门设立了特色课程群 (见表2) 。

各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国际交流快车道

介绍电子、电气、光学精密测量领域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的情况以及国外留学的注意事项等。针对学生重点介绍国际交流的一些环节, 如如何申请, 如何准备出国, 出国后如何尽快适应当地文化与语言环境, 如何沟通与交流, 如何寻找合适的研究方向等。

2.2 电子竞赛基本技能

面向飞思卡尔智能车和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等重要学科竞赛, 使学生了解基本竞赛常识, 培训固件程序开发、电子电路设计与调试等基本技能;指导学生如何规划项目进度和团队分工等, 为学生们后续从事电子竞赛和科技创新打下基础。

2.3 交流技巧与职业规划

参考佐治亚8010、8020课程, 以伊顿、西门子及三一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专家的成功职场工作经验及个人发展历程为背景, 对即将进入职场的学生所关心的问题, 诸如公司就职的机会把握、知识储备、企业文化等问题进行职业规划, 把专业与求职、学习与发展结合到一起, 为学生自我规划、求职及国内外求学深造提供指导。

2.4 电气设备健康状态检测与分析

以佐治亚理工学院在电机控制及故障诊断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依托, 以开“再生能源逆变控制”为背景, 进行基于自动控制理论分析的电机故障机理分析, 突出基于电机设计理论的无传感器参数辨识技术及电机驱动技术, 为学生大四毕业设计及硕士学习奠定理论及方法基础。

2.5 现代功率半导体器件与设计准则

深入介绍功率半导体器件理论、应用方法及设计准则, 包括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基本概念、物理模型, 驱动和保护技术以及常见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分析及其应用。该课程将为电气工程乃至其他电类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解、掌握功率半导体器件知识的一个窗口, 使其深入理解功率半导体器件理论及其应用方法。

2.6 智能电网基础与前沿发展

以悉尼大学在智能电网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依托, 以新能源发电和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为背景, 介绍智能电网的基本知识及支撑智能电网运行的高级量测体系及其构建技术, 为学生大四毕业设计及硕士学习奠定理论及方法基础。

2.7 电子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寿命预测

以开关电源为载体系统介绍其可靠性设计技术, 包括失效分析、EDA建模与仿真、可靠性设计基本方法 (含热设计、稳健设计) 以及寿命预测技术。本课程的开设, 将为电气工程乃至其他电类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解、掌握电气可靠性知识的一个窗口, 使其建立性能指标与可靠性指标同等重要的理念。

另外, 为了不增加学生负担, 我们还规定选修这7门课程后对全校任选课、专业任选课和各类讲座课程的学分替代原则。

3 用于暑期交流的课程模块设计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交流生来校交流, 如何在小学期时间内充分体现我校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色, 也成为一个值得仔细研究的问题。暑期交流的主要目的是交流, 那么我们的特色是什么呢?交流生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我们认为, 暑期交流课程模块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3.1 体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科研特色

国内交流生的主要目的是读研、读博, 国外交流生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了解, 那么作为学科最重要特色的, 就是科研特色。我校的鲜明特色是航空航天, 而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特色是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电机与电器, 尤其是微特电机、航天电器、电动汽车、电力电子等研究领域。

3.2 体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课程特点

我们的水平主要体现在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 电路、电工学、电子学3门国家级精品课以及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示范中心这三点上。精品课体现的是国家级教学名师的授课风采, 电工电子教学示范中心体现的是教学实验的全自助式管理和服务。

3.3 体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学生培养特色

我们专业的学生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特色一是依托众多的国际联合实验室, 通过各类实践环节扩大学生们的视野, 提高其动手能力。我系拥有电气工程领域国际最知名企业的众多联合实验室, 包括西门子、罗克韦尔、伊顿、英飞凌、惠普安捷伦等, 他们每年都捐赠最先进的仪器设备用于学生实验。特色二是在指导学生参加竞赛与科技创新方面成绩显著。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2007年获国家级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数量位居全国第三;2011年获ALTERA亚洲创新设计大赛大陆地区特等奖和海峡两岸总冠军;2012年获国家级科技创新竞赛奖项141人次;2013年获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全国赛和国际赛承办权, 获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2项、东北赛区一等奖6项。

根据上述特点, 我们设计了专门用于暑期交流的全英文授课模块, 以课堂讲座、参观体验、动手实践三位一体的方式进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结束语

我校从2013级开始执行新培养方案, 迄今已经运行了近两年, 总体效果良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还有待思考。

(1) 夏季小学期特色课程和暑期交流模块刚运行一年, 其内容和方式还有待更进一步完善。

(2) 夏季小学期中如何促进学生们更好地走出去进行交流, 包括去国外名校和国内相关院校的短期交流。现在的课程设置中, 大三的生产实习学分最高占用时间最长, 如何兼顾, 有待改进。

(3) 交流项目的认可问题。毕竟, 从学校层面上的交流项目覆盖面小, 收益的学生少。这几年陆续有很多学生申请参加港澳台方面的自定交流项目, 如果在鼓励的前提下规范管理, 值得研究。

摘要:为了和国内外名校接轨, 我校从2013年开始实行了三学期制。在新的培养方案中, 夏季小学期的课程设置是全新的。如何根据夏季学期的特点, 充分发挥其在实习实践和学术交流方面的作用, 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除基本课程外, 我们还设置了7门特色课程和1个专门针对交流生的英文课程模块。

关键词:电气工程,三学期制,夏季学期,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晓刚, 王清, 刘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36) :131-132.

[2]陈文辉, 覃永新, 罗文广, 杨叙.以电子技术应用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改革与探讨[J].实验室科学, 2010, 1 (13) :35-37.

[3]陆秀令, 张松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 (17) :126-128.

[4]董嘉佳, 曾嵘, 董鸿, 孙劲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C].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上册) .2009.

[5]刘海, 王福安, 顾炜.基于“三学期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与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1 (15) :45-49.

[6]薛晓春.高等学校三学期制改革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3 (11) :31-32.

上一篇:中学历届师生联谊会主持词下一篇: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申报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