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2010年工作计划

2024-05-25

市民政局2010年工作计划(通用8篇)

市民政局2010年工作计划 篇1

2010年,我市民政工作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不断加大民政工作力度,着力改善民生,努力提高社会救助水平、社会组织管理水平、专项行政事务管理水平、民政经济发展水平。2010年工作要点是:

一、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工作力度

1、继

续推进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救助、自然灾害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临时救助制度,着力抓好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工作,扩大城乡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资金的使用率。进一步抓好减灾防灾工作,提高救灾应急能力,有效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2、加强城乡低保管理,坚持动态管理、规范运作、公平施保,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即退,逐步把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以下贫困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适当提高城乡低保平均补差水平。

3、全面提高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和供养水平,改善老人生活环境,力争完成坪石、沙坪两间敬老院的改扩建。

4、继续做好农村敬老院规范化管理工作,提高敬老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大力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建设

1、完善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形式、程序和监督措施,实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

2、做好村“两委”第五届班子换届选举前期准备工作。

3、完善以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为重点的社区管理机制,按照“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创建工作思路,逐步解决我市城镇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干部工资待遇问题。2010年完成廊田、黄圃两个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

4、全面实施农村社区建设,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新路子,把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合力,联动推进。

三、推进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制度化。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市”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对双拥工作的领导力度,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落实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优待金财政保障机制,切实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进一步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认真做好涉军群体维稳工作。

四、加强社会行政事务管理

1、切实强化民间组织培育和管理,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着力培育一批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市场环境、自律意识较强的行业协会,重点培育一批自律规范、充满活力、作用突出、公信度高的社会组织。

2、大力推进殡葬管理改革,按照“新坟不要冒出来,火化率不要掉下来”的要求,全面提高和巩固火化率。加快完善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殡仪馆内部管理,做好殡仪馆升级达标工作,力争乐昌市殡仪馆达到省二级殡仪馆。完成1个以上公益性生态墓园建设。

3、继续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逐步建立和完善界线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边界地区稳定。

4、依法做好婚姻和收养登记工作,继续开展“创建全国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活动。

五、大力发展老龄、社会福利和社会慈善事业。编制《乐昌市“十二五”老年人工作发展规划》,强化老年人优待政策,继续完善市社会福利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认真组织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不断充实慈善资金,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社会救助体系。

六、做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帮扶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做好扶贫开发、帮扶工作,利用3年时间,对坪石镇灵石坝村的39户贫困户、129名贫困人口,通过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帮扶措施,确保被帮扶的贫困户人口达到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使全村现有相对较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等有个根本性改观。

七、切实做好民政信访维稳工作。坚持依法依规办事,强化责任。通过开展“局长大接访”活动,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切实做到问题和矛盾不积累、不上交、不激化、不推向社会,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长效工作机制。

市民政局2010年工作计划 篇2

党和政府明确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培养大批人才。”就平顶山而言, 作为新兴的工业化城市, 其群众体质健康状况, 对平顶山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的进一步建设和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 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研究目的

本次国民体质监测是近年来平顶山市对群众体质健康进行的一次规模较大、结构较全的社会科学调查研究。该课题较为完整的解决和较为系统的分析了有关平顶山市市民健康状况的主要问题。分析其中的体重监测数据, 为科学地制定、修订平顶山市市民体质健康状况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 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决策依据和实施方案。

3、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以年龄层次、职业构成和地域分区作为分组依据, 将平顶山地区9个县、市、区范围内的城镇居民、乡村居民、机关干部、企业员工、幼儿和老人为主体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文献法:查阅了国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数十篇。为本调研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做充分的准备;实验法:依据《中国成年人体质评定标准》、《中国老年人与幼儿体质评定标准》中的测量项目及要求进行数据采集;数据统计法:运用国家体育总局国民体质监测专用数据分析关键将所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和实地测评数据进行数据统计与评价。

4、研究结果及分析

这次市民体质状况调查工作共测试4224人, 发放测试表格5000份, 回收有效表格4724份, 实际分析数据4724人, 有效率为94.4%。其中幼儿组 (3-6岁) 以鲁山县、新华区为主要监测点, 共抽查儿童1445人, 成年组 (20-59岁) 每10岁为一个分组, 以宝丰、叶县、郏县、卫东区、湛河区、汝州市、舞钢市作为主要监测点, 共抽查2250人, 老年组 (60-69岁) 以宝丰、叶县、郏县、新华区为主要监测点, 共抽查529人。

(1) 幼儿组 (3-6岁) 体重监测结果。经过这些具有针对性的测试, 幼儿体质存在的主要问题也随之暴露。就身高体重的测量而言, 体重达标人数1328人, 达标率为92%, 比去年略有上升。其中, 体质状况为优秀的人数为119人, 优秀率8.2%, 比去年略有下降, 体质状况为良好的人数为553人, 良好率38.3%, 比去年大幅增加。

(2) 成年甲组 (20-39岁) 体重监测结果。在成年甲组测试人数为1125人, 合格人数为1027人, 合格率为91.2%, 经问卷调查, 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846人, 占合格人数的82.5%。不合格人数为81人, 不合格率7.2%。在合格人群中, 体质优秀人数275人, 优秀率为26.7%, 体质良好人数531人, 良好率51.7%。按身高、体重指数标准超重人数和偏轻人数分布。

(3) 成年乙组 (40-59岁) 体重监测结果。本组测试人数1125人, 体质合格人数829人, 合格率占73.6%;不合格人数为296人, 不合格率占26.3%;在体质合格的人群中, 其中体质优秀人数为117人, 优秀率占10.4%, 体质良好人数为230人, 良好率为20.4%。

(4) 老年组 (60-69) 体重监测结果。老年组测试人数529人, 合格人数为277人, 合格率为52.3%, 不合格人数为252人, 不合格率为47.7%;其中优秀人数为71人, 优秀率为13.4%, 良好人数为54人, 良好率10.2%。在老年组不合格一项中, 老年的肥胖与消瘦两大因素同时围绕着老年人。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 平顶山市市民体质健康调查结果, 执照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评定, 及纵向对比为良好。

(2) 体重超重、偏轻、肥胖、消瘦已成为影响体质健康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在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中都分别构成了极大的危害, 埋下了较大隐患。

(3) 城市与乡镇在体质健康状况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经济成为制约平顶山市人口体质健康状况良性发展的首要因素, 乡镇尤其是偏远乡镇群众体质健康状况仍然令人担忧。

(4) 农村老年人群和中年人群的体质健康状况较差, 营养状况不好, 同时, 身体素质、身体机能方面较差。

5.2、建议

(1) 建立与平顶山社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群众体育概念。

(2) 加快体育行政部门群众体育的职能转换, 其重要职能和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 要体现行政工作的有序性、层次性和高效性。

(3) 进一步关心弱势群体, 为人人参与体育创造均等的机会。

(4)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平顶山市群众体育的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

(5) 建立市民体重监测机制, 时刻关注市民体重指标变化, 以此分析市民体质健康状况。

摘要: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和《河南省体育发展条例》等文件精神。平顶山市体育局于2010年4月份开始, 在平顶山市辖区内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国民体质监测调查。

关键词:平顶山市,国民体质监测,体重

参考文献

[1]丁宗一, 杜丽蓉.167065名中国0-7岁儿童BMI/Kaup指数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 2002, (04) .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篇3

一、回顾2009

(一)对教育领域的投入进一步加大。

报告要点:大幅度增加全国教育支出,其中中央财政支出1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政策,中央下达农村义务教育经费666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500元和300元的目标。

本刊解读: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去年这个时候,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冲击,但就在这样的困境下,我们教育支出却依然保持增长,其中中央财政支出更是达到1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保障了教育改革的稳定发展。

同时,在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政策方面我国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提前一年实现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目标,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为我国教育事业健康长远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对义务教育的政策进一步完善。

报告要点: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开始实施。国家助学制度不断完善,资助学生2871万人,基本保障了困难家庭的孩子不因贫困而失学。

本刊解读: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教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不仅完善了教师的利益分配制度,对教育事业的也发展也有促进作用。教师在传道授业的同时,获取一定的物质奖励,是每个公民应该有的权利,这也是对教师能力的一种认可。自从对教师施行绩效工资制度以来,在网上引起过许多争议,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但总体而言,这一政策的提出与实行,可以说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将对教育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同时在助学方面,我国也在对其制度进行不断完善,特别是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和涉弄专业的学生实施免学费的政策,使贫困学生的失学率大为减少,有效的保障了人们接受教育的权利。

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但调查显示,我国儿童辍学问题却依然严重,每年都会有近百万儿童因贫困而被迫辍学。面对这种状况,政府颁布了许多有利于贫困家庭的教育政策,使那些贫困学生摆脱了缀学危机,特别是近几年,在各部门的支持下,全国各地贫困生的缀学率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但是这还不够,我国在教育领域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教育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偏远地区贫困儿童的关注,使义务教育深入人心。

二、奋斗2010

(一)提高经济建设,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报告要点:做好2010年的政府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搞好宏观调控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改善。

本刊解读: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发展经济仍然是我国2010年的主要目标。只有保持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目标,才能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保障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经济的发展能够促使教育者阶层改革教育,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不断的进步,原有的教育體制,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措施等必然会滞后,为了能够使教育适应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教育方面必然会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对现有的教育目的,课程的建设,采取的方式进行改革。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增大教育投资是改变教育水平的必要手段,所以,发展教育必须要有相应的经济条件作为支撑。

(二)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报告要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要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着重抓好五个方面:

一是推进教育改革。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于创新,鼓励试验,对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进行系统改革。坚持育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提高办学和人才培养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二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初中校舍改造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尽快使所有学校的校舍、设备和师资达到规定标准。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让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

三是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四是推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紧密结合,激励教师专注于教育,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创建若干一流大学,培养杰出人才。中央财政要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

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鼓励他们终身从教。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培训,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贫困地区从教。加强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着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不普及和提高教育,国家不可能强盛。

本刊解读: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源泉。“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建设一流的国家。”由此可见,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发展,都必须建立在良好的教育系统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但是,我国在教育领域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区域差距大,在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教育观念与教学设施都存在着很大差距。所以,现阶段,必须加快偏远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让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加快教育建设,完善教育制度,要以就业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而就业或者创业是人才价值的体现。在上年,由于金融海啸的缘故,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但依然呈现增长趋势,这是对教育领域加大投入的一个表现。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可以看出,今年我国会继续对教育领域加大投入,尤其是对乡村及偏远地区。施行义务教育,颁发优惠政策,为普及教育提供了保障。另外,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国也将加大投入,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所以,只有打造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更多出色的人才,建设出一流的国家。

市民政局2010年工作计划 篇4

打算

市民政局××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打算2007-02-02 23:04:37

市民政局××年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民政厅的具体指导下,我们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巩固、提高、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强化服务意识,突出工作重点,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各项民政工作稳步推进,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长足发展,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为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工作,通过深入调研、多方协调,以市政府文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根本上解决了困难群众最需要、最关心的问题,从明年开始,全市将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以财政供养为主的新型农村五保供养机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将也由现在的元提高到元,救助水平逐步提高。今年—月份,共保障城市困难居民万人次,发放保障金万元;救助特困群众人次,发放救助金多万元,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开展了“慈心一日捐”活动,加大了劝募力度,共接受各类捐款万元。成立了莱芜市慈善总会,对名特困高考新生每人发放元助学金,通过北美华侨联合会对名一年级特困学生,每人每年资助元助学金,较好地保障了贫困学生受的权利。

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有力推动了全市“三个文明”建设。一是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扎实有效。全市个村已全部完成换届选举,书记主任“一人兼”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率达到和,分别高出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个百分点以上,换届后减少村干部名,减轻农民负担多万元。二是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指导基层修订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等制度,在全市基本建立起运作程序规范、工作协调有序的村民自治新机制,进一步提升了村级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水平,全市村务公开率达到,落实比较好的村达到以上。三是城市社区建设稳步发展。进一步理清了推进“城中村”开发改造、建设新型社区的思路;在社区组织建设上对社区物业管理和社区组织一体化进行了试点探索,依法选举社区委员会,理顺社区内各种关系;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解

决好干部工资和办公服务用房,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完善功能、扩大服务上,不断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筹措资金,援建了个社区图书室,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三、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不断深化,大力维护了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以贯彻全国双拥工作会议精神为新起点,全面落实《莱芜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三年规划》,充分依托莱芜战役纪念馆、陈毅指挥所等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了全民的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更多经典尽在积极开展军地“社区共建”活动,在全市区、街、委三个层次,工农商学四条路线形成了牢固的拥军体系,推动了群众性双拥工作想纵深发展;注重为部队建设排忧解难,市委、市政府“和平使命—”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慰问团,积极走访慰问

参演官兵,增进了军民的鱼水感情,协调有关部门为部分驻莱部队解决了通水、通电、通路及相关问题,促进了部队的现代化建设。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制定出台了《关于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及时足额兑现提高后及补发的抚恤补助金发放到优抚对象手中,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得到较好落实,全市共为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资金万元。并结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为在乡“三老”优抚对象建立起医疗补助、医疗减免、住院费按比例报销、大病救助“四位一体”的优抚医疗保障制度,有效缓解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的问题。实行“安置政策、安置计划、考试考核成绩、安置结果”四公开,大大增强了工作透明度,充分体现了安置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保障了退伍军人的合法权益,今年全市共接收安置城镇退役士兵人,按考试考核成绩,公开自选工作岗位,其中人选择了工作岗位,人选择了自谋职业,自谋职

业率达到以上。

四、农村经济协会发展步伐加快,充分发挥了协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大力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发挥协会的龙头带头作用,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齐头并进闯市场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我们采取优先发展优势行业、降低准入门槛、主动上门服务等多种措施,积极探索推行“协会公司基地农户”和“支部协会”模式,较好的促进了农村经济协会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发展农村经济协会个,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莱芜汶源姜蒜协会组织农产品加工出口,实现利税万元,带动了周边近万亩姜蒜基地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

五、专项社会事务管理规范有序,进一步增强了依法行政能力。加大对民间组织的监督检查力度,联合教育、财政、公安等部门开展执法大检查,共查处非法民间组织个,纠正民间组织违法行为余起;进一步强化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工作,有效地促进了边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开通了“莱芜地名网”和地名服务热线,区划地名工作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财政局、公安局和卫生局共同制定出台《弃婴收养管理办法》,规范收养登记程序,明确弃婴的合法监护人和送养人,保障弃婴的合法权益,全年共办理收养登记例,登记合格率达到;认真贯彻《婚姻登记条例》,着力提高登记水平,截止目前共办理婚姻登记对,登记合格率达到;加大殡葬管理和执法检查力度,开展殡葬执法宣传周活动,有效地遏止了乱建、乱埋、乱葬等问题的发生,火化率始终保持在以上。

六、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福利社会化进程明显加快。民政服务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民政服务设施建设的水平。针对民政基础设施投入少、基础差、档次低的实际,在先后投资万元建设建设市老年公寓和军休干部活动中心的基础上,今年投资万元建设的市社会福利院即将投入使用,投资万元的市流浪儿童救助管理中心已经开工建设。通过不断加大改造和建设力度,努力从根本上改变我市民政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提升社会福利事业的档次和水平,为更好的为群众服务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福利彩票发行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紧紧围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福利彩票发行宗旨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发行原则,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升级销售系统,提高了福利彩票的社会公信力,到目前福利彩票销售额已达万元,超额万元完成了销售任务目标,福彩销量增幅排在了全省

前三位;强化对全市福利企业的监督管理,加强年检认证工作,维护福利企业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全市安置“四残”职工人,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减免各项税金亿元,残疾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元以上。

关于××年的全市民政工作,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民政事业发展为第一要务,抓牢“保障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这一主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抓管理、强服务、创品牌、出亮点,努力开创××年全市民政工作新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年全市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健全一个体系完善两个机制推进四项工作,实现三个目标。

一、健全一个体系,即健全全员覆盖的社会救助体系。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元提高元,扩大城市低保的覆盖面;取消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和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确保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建立以财政供养为主的新型农村五保供养机制,切实加强乡镇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敬老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力争全市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以上;建立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区别不同情况给予定额救助;进一步规范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和灾民生活救济制度、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法律和就业援助制度;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认真组织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抓好慈善资金募集和项目实施,建立“慈心超市”等新型社

会互助形式。通过以上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确保在全市建立起全员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社会救助体系。

二、完善两个机制,即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和社区管理机制。一是着力完善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发[]号文件精神,制定出台《莱芜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进一步规范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形式、程序和监督措施,实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是“四民主一公开”上一个新台阶充分发挥各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构的作用,落实工作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积极开展示范带动活动,培养一批典型示范单位,促进全市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深入;加强调度检查,狠抓制度落实,确保全市村务公开率达到,落实

比较好的村达到以上。二是着力完善以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为重点的社区管理机制。按照“改制先行、改造提升、整合规范、调整完善”的工作思路,将社区基础设施纳入“城中村”开发规划,实行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四统一”,争取三年内全部落实“城中村”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对其他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采取新建、购买、租赁等形式,逐步进行解决。认真落实社区干部工资,充分调动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按照居民自治和费随事转的原则,不断改革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落实居民户口、计划生育、城市低保和劳动保障等各项社区事务的属地化管理;坚持“政府主导、社区主办、民间力量参与”的方针,制定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进一步健全社区服务网络,拓展社区服务领域,逐步实现社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

三、推进四项工作,即大力推进双拥优抚安置、农村经济协会、社会福利社会化、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工作。一是大力推进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制度化。以争创新一届“全省、全国双拥模范城”为目标,全力抓好《莱芜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三年规划》的落实,围绕“致力全新双拥、共建绿色钢城”这一主题,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不断强化军民双拥意识,营造双拥工作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开展社区拥军和企业拥军活动,提高双拥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加大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力度,重点解决军地双方共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制定完善优抚工作配套政策,确保优抚对象抚恤定补金及时足额发放,指导各区做到重点优抚对象“四位一体”医疗保障制度的常态运行,切实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继续实行全面考试考核、公开自主择岗 的安置办法,加强安置工作政务公开,不断提高安置工作透明度,使城镇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认真落实我市《关于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的意见》,及时足额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金,全市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保持以上。二是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协会特色化。坚持以区级协会为龙头,以乡镇级协会为重点,以村级协会为基础,重点在三辣、畜禽、林果等优势产业,积极推行“协会公司基地农户”和“支部协会”的模式,帮助已经成立的农村经济协会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完善以协会章程为中心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农村经济协会负责人的培训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协会管理的规范化,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三是大力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社会化。认真抓好“明天计划”项目的实施,积极探索推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妥善搞好孤残儿童安置;加强社会福利基础设

施建设,努力发展“增量”、盘活“存量”,力争使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福利服务机构床位数达到张。四是大力推进社会行政事务管理法制化。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要在依法行政上抓规范。立足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强化区划地名工作,争取出台《莱芜市地名管理办法》,促进地名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积极推进乡镇驻地标志设置工作,完成市级城市地名规划;认真开展边界线自查和联检,切实维护边界地区稳定;实行“两图一责”的管理模式和“三位一体”信息管理,逐步建立界线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大婴弃收养登记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弃婴管理办法》,维护弃婴合法权益,加快社会福利院建设,力争上半年投入使用。继续深化殡葬改革,加大对乱立墓碑、乱建坟头、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的查处力度,净化社会环境。加强福利企业管理,认真搞好福利企业年检,对不符合福利企业条件的坚决予以撤消,全面维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实现三个目标,即实现完成招商引资、争创“双拥模范城”、民政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三个目标。一是全力争创全省、全国“双拥模范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军地统筹协调发展,服务于军地建设,针对部队科技练兵的需要,动员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部队现代化建设,协调部队支持地方招商引资和重点工程建设。解决随军家属安置难题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开展群众性的双拥共建活动,组织新社会组织参与双拥共建活动,突出抓好基层的双拥优抚等基础工作和社区双拥等群众性双拥共建工作,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宣传具有时代特色的双拥典型,营造双拥社会环境,带动社会双拥工作的开展。加强督导和工作体制建设,建立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各个职能部门,形成抓落实 的合力,确保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二是全面打造一支作风硬、业务精、能创新的干部队伍。努力强化业务素质,提高服务能力,着眼于民政事业的长远发展和对人才的总体需求,创建“学习型”民政,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紧紧抓住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等关键环节,着力培养行政管理、专业技术、现场执法等重点人才,全面提高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能力、狠抓落实的能力、提高效率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综合协调的能力和科学管理的能力,为全面建设和谐民政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以实现民政人才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从关心事到关心人、从满足人的低层次需要向满足人的高层次合理需求转变,在开掘潜能、增强活力、激发创造力中尊重人、提高人,切实打造一支政治坚强、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的民政干部队伍。三是努力实现民政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

市民政局2013年信访工作总结 篇5

2013年,市民政局始终坚持以学习宣传《信访条例》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信联席关于信访工作的工作部署,结合工作实际,解决民生、维护民利,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全力化解社会矛盾,有力地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现将市民政局2013年信访工作总结如下:

一、信访、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扎实推进

今年共承办人大建议3件,政协提案7件,全部按要求办结,代表委员满意率100%;网上25件、领导批示件10件、群众来信6件,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1件,受理的41件(次)来信来访已办结,使100%的矛盾化解在了基层,初信初访的一次性办结率达到100%,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群众满意度颇高。与去年相比,今年信访态势总体平稳,信访总量同比减少。信访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优抚工作方面,原参试部队人员要求提高待遇;军队复员干部和下岗志愿兵要求享受军队转业企业下岗干部解困待遇;二是基层组织治理方面,村居换届选举方面对选举工作存在异议;三是窗口服务方面,婚姻登记和社团办证时,因法定手续不齐等因素无法办理而极端上访的;四是社会服务方面,殡葬陋习扰民等问题。

以上信访事项均已办理完结,并与信访人建立了良好的联系沟通关系。

二、扎实工作措施,做好信访维稳工作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信访条例》,及时组织干部职工传达了有关信访工作会议、文件精神,使全局上下对信访工作要求以及《信访条例》内容实质有了全面深刻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增强了做好信访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性。结合基层政权建设,对农村基层群众开展了《信访条例》和各项民政政策的宣传教育,既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又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了群众运用正常渠道反映自己诉求的能力,有效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二是强化工作责任,狠抓任务落实。年初,我们结合实际修订完善了《都江堰市民政局信访工作制度》,制定了《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工作方案》,就领导信访责任、首问责任、办理责任、责任追究、督查检查等重点环节做了明确具体规定。全局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机遇,建立领导挂牌接访制度,并坚持将信访工作与民政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坚持实行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主要领导带头阅批来信,带头接待群众来访,带头解决疑难信访问题;分管领导围绕各自分管工作,协调处理重大疑难信访问题,督促反馈办理结果;科室负责人主动配合化解矛盾,帮助解决来访群众实际困难。全局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主要抓,业务科室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民政信访工作格局,有效带动和促进了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

三是狠抓排查调处,及时化解矛盾。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我局就全市民政系统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部署,要求各基层民政工作要全面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我局坚持将军队涉军维稳工作作为信访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高度关注、严加防范。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涉军人员建立了信息档案库,对重点对象和苗头性信访动态实行严密监控。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排忧解难,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四是强化监督,及时反馈。一是对局机关受理和上级部门转办的信访案件,逐一登记备案,跟踪督办,季度检查,半年审查,提出督办意见。二是对各基层民政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抓好调查反馈;三是按要求和程序向市委、政府领导汇报、向信访局反馈信息和工作动态,主动接受市委、市政府和信访局的监督指导。

五是破除殡葬陋习,厉行节俭办丧。最近几年,丧葬陋习扰民现象严重影响了城乡群众正常生活,严重破坏了我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老百姓反映很大。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由都江堰市民政局牵头对我市范围殡葬服务从业人员、电子礼炮车、非殡葬专用车接运遗体等情况调查摸底。召开了各类人员代表座谈会,征求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拟定了《关于规范殡葬活动的通告》、《文明殡葬须知》、《给殡葬服务从业人员的一封信》、《文明殡葬服务承诺书》、《殡葬服务从业人员公约》和文明殡葬宣传标语等宣传资料。并制定了《都江堰市治理违规殡葬行为和殡葬陋习工作方案》和以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了《关于印发治理违规殡葬行为和殡葬陋习工作方案的通知》。4月23日,全市动员大会召开后,治理违规殡葬行为和殡葬陋习工作正式进入宣传阶段,通过都江堰电视台、《都江堰快报》、悬挂横幅、张贴公告、农村广播、农信通、村务公开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扎实做好了宣传、教育、引导工作。5月24日起,由市民政局牵头全面负责违规殡葬行为和殡葬陋习治理工作,联合公安、交通、城管、环保组成执法组进行了为期15天的集中联合执法活动,采取“现场取证、教育为主、事后处罚”的方式对极个别还在经营的客货混装、非法接运遗体灵车业主进行教育和警告。

至目前为止,都江堰市治理违规殡葬行为和殡葬陋习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不文明殡葬行为和陋习得以有效改善,节俭

办丧、文明殡葬已深入到全市城乡老百姓的心中,为文明城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局信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及市信访局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在全市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客观地分析,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需救助的层面比较大,潜伏的信访问题依然存在。二是由于政策的连续性以及民政职能职责的局限性,群众所反映的一些问题形成根源复杂、涉及面广,矛盾尖锐,处理难度不断加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积极主动汇报,认真分析研究。

市民政局2010年工作计划 篇6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的召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市民政局党的建设工作总体要求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工作重要论述、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以创建模范机关为抓手,坚持目标导向、基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可持续导向,全面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为贯彻落实局党组决策部署、圆满完成工作目标任务、促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做好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

1.做好代表推荐和氛围营造工作。按照党中央和XX区党委、市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党的二十大代表候选人提名推荐工作。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的“喜迎党代会·献礼二十大—争当打造先行区建设排头兵实干家  争当谱写美丽XX新篇章先锋队”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局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先锋意识,切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焕发出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动员局属各支部广泛开展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坚持网上网下宣传一起抓。

2.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制定学习计划方案,通过集中收听收看大会开幕盛况、党组织书记讲党课、专题读书班、专家宣讲、交流研讨等方式,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高举思想旗帜、汇聚奋进力量,进一步推动各项决策部署在民政落地生根,3.开展以“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按照市直机关要求,结合民政实际,组织局系统党员干部职工参加以“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大型主题党日、优质党课竞赛、综合素质技能竞赛和“跟着总书记读好书”读书推荐、“读习语·颂经典”诵读、“做悦读党员,建书香机关”主题读书月等系列活动,加强对党忠诚老实教育和党性锻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筑牢理想信念,夯实思想根基。

二、切实增强坚定捍卫“两个确立”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4.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工程。筑牢政治忠诚,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采取党组(党委)中心组引领学、教育基地实践学、支部集中深入学、搭建平台自主学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建立健全党组(党委)会议及时传达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制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风,贯彻学懂弄通做实要求,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读本、“学习强国”平台、XX红色资源,推动学习经验交流,提升学习实效,不断提高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线上线下齐推进,扎实开展“青年大学习”活动,通过强化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引导广大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5.强化政治引领加强政治监督。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贯彻落实,及时研究部署、定期督促检查、经常校正偏差、积极跟踪问效,确保国家、XX区以及全市重大战略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加强对党员“八小时以外”和网上政治言行监督,及时发现纠正并解决问题。

6.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结合起来,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持续推进“四史”教育,更好地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用斗争精神集中破解民政高质量发展痛点、堵点。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以保障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诉求,不断加大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力度,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到实处。继续开展“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切实增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自觉。

7.加强意识形态和宣传教育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并紧盯党的二十大前后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分析研判,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特别是政治风险,及时报告意识形态工作情况。坚持政治标准,切实加强对所属网站、微信公众号、新媒体等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主动权。深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志愿书、为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活动,切实增强党员荣誉感责任感。坚持党内谈话制度,及时把握党员干部职工思想动态,了解党员干部职工的真实想法,做好党员干部职工思想动态定期分析研判工作。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依托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深化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岗位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推进“法律进机关、进社区”活动,扎实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职工工作水平。

三、持续凝聚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8.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聚焦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核心任务,强化全局思维和系统观念,找准机关党建服务中心大局的结合点、切入点,组织党员干部立足岗位职责,在“工作落实年”活动中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开展创建党员先锋岗、争当服务群众标兵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建功新时代、争创新业绩。

9.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创建工作。突出政治功能,坚持抓机关,带系统,以实施“三强九严”工程为抓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对标支部工作条例,认真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指标体系》各项要求,全面提高机关党建工作质量。继续推进《XX市“五强化五提升”高质量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积极开展党员“讲党课、讲业务”、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努力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10.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以坚定理想信仰、强化党性修养、提高能力素质为重点,开展教育培训,努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队伍。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市直机关工委举办的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党性教育、党员发展对象及入党积极分子等培训班,提升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强化实干担当。倡导和鼓励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多学习理论、多钻研业务,通过学习钻研,撰写体会、发表文章。

11.发挥群团组织政治作用。坚持党建带群建,聚焦民生实事、社会关切和职工需求,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维护好干部职工合法权益,关心关爱干部职工工作生活,开展送温暖、送清凉、送健康等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干部职工业余生活,进一步提振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四、锲而不舍推进正风肃纪

12.强化机关纪律和作风建设。贯彻落实推进清廉机关建设的实施意见,注重纪律教育、政德教育、家风家教教育,开展党规党纪知识测试活动,助推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崇廉尚廉氛围。持续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周活动,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XX区党委、市委“八条禁令”,警钟长鸣,坚决遏制违规吃喝隐形变异和酒驾醉驾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发生。坚持严的主基调,聚焦低保救助、养老服务、特困供养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大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继续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攻坚战、持久战。

13.推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经常深入基层调研,解决群众面临的难事、基层面临的难题、发展面临的难点。深化党员“双报到”工作,以创城结对帮扶联系社区、结对共建社区为重点,开展走访一次群众、提出一条建议、参加一次活动、办理一件实事的“四个一”活动,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帮扶户帮扶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五、扎实推动党建责任落实落地

14.压紧压实党建责任。牢固树立“不抓党建就是失职”的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将管党治党工作列入领导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党建重大工作事项,做到与民政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党组书记自觉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党组其他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党支部联系点及职责范围内党的建设工作。加大党建工作调研力度,防止只调查,不研究,或研究不深入不全面问题。实行“清单管理”。围绕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建立机关党建月度责任清单,明确责任单位(科室)、责任领导和完成时限,牢牢牵住党建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

15.建强党务工作者队伍。深刻认识抓好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按照“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建工作的内行人、干部职工的贴心人”要求,配齐配强专兼职党务干部,当党建任务较重、工作力量不足时,可适当增加人员。坚持把党务工作实绩作为兼职党务干部考察考核的重要内容,坚持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专业化党务干部队伍,为完成民政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保证。严格把好基层党组织“选举关”“补选关”,局机关党委、局属各支部书记原则上由本单位党员主要负责人担任。

16.强化党建制度保障。严抓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严守党建督导、党组织星级评定、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等相关规定。遵循《市直机关基层党建工作创先争优以奖代补办法》《市直机关干部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办法》《市直机关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和机关纪委书记任职谈话实施办法》《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机关工委党员干部列席旁听部门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用制度》要求,保障党建各项工作开展。将微信公众号、官网作为宣传党建、教育党员的媒介,创新信息模式,拓宽工作内容,有效提升党建工作宣传、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六、着力加强市民政局机关党委自身建设

17.打造过硬党委干部队伍。强化政治教育、党性教育、作风教育、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员意识和执政为民意识,带头联系实际、带头为民谋利、带头严于律己、带头转变作风,争作学以致用、干事创业、廉洁奉公、真抓实干的表率。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认真落实有关政策要求,引进人才,用好干部,围绕七一建党节、“工作落实年”活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重点工作,加强党建引领,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建设高素质民政队伍。

市民政局2010年工作计划 篇7

2010年,《职场》杂志“50佳第一工作场所”隆重揭晓了!

我们的幸福感哪儿去了?

2010年12月,《人民论坛》在网上做了一项调查:“你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吗?”参加调查的网友中,有73.5%的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有意思的是,有45.1%的党政干部、55.4%的知识分子、57.8%的公司白领—这些在社会中收入、生活、地位都更稳定的阶层也认为自己是“弱势”的一群。这项调查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公众会普遍出现弱势的心态?我们的幸福感哪儿去了?

在这项“弱势群体”调查中,感觉“弱势”的原因前三位是:“收入与预期有距离。生存、工作压力大”(37%)、“社会竞争中产生不公平感,导致相对被剥夺感强烈”(29%)、“许多个人权利得不到有效维护”(16%)。给人们带来幸福感的往往并不是绝对的财富多寡,而是相对的利益分配差异。“社会精英”层面感到的“弱势”带来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身心压力的疲惫、工作目标和生活意义的缺失、缺乏归属感,职场人一面对工作缺乏长期钻研的耐心,一面又在期望和失望中不断做出盲目选择。

幸福感:以“人”为本

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把“员工幸福感”作为衡量员工对公司满意程度的标准。因为“幸福感”是一种非常复杂和综合的感受,但同时它却能客观、有力地反映现实。

盖洛普调查公司曾经在全球150个国家,对15万名工作者针对“幸福感”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当工作者被问到“什么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幸福感”时,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薪酬”和“健康”。但在实际情况中,影响他们工作满意度、决定他们是否愿意全力工作、是否有离职的打算时,他们的回答又很少是上述两个原因。

盖洛普通过研究,将幸福感分解为五个维度:职业生活幸福感、社交关系幸福感、财务状况幸福感、健康状况幸福感、社会环境幸福感一其中“职业生活幸福感”是五个维度的基础。这五个维度互相交叉影响。只有7%的人在所有的五个维度上都拥有较高的幸福感,但有任何一个方面做得不好。幸福感就会降低。研究还发现,“对工作的热爱”、“信念”、“使命感”这样一些精神层面的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非常巨大,它们对人的激励和鼓舞会大大提升“幸福感”的程度。

综上所述,“幸福感”既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同时又被非常多的客观条件所影响。企业要想提高员工在公司中的幸福感,需要把员工当做一个有丰富情感的“人”来对待,而不是实现效率的手段。而当员工的幸福感能被真正提升时,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将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盖洛普询问了一些员工,当他们感觉到领导和公司能够“以人为本”地关心他们时,他们会更有可能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提高工作质量;生病的可能性降低;跳槽的可能性降低:在工作中受伤的可能性降低。

幸福感衡量公司满意度最可靠的标准

“50佳第一工作场所”的幸福感度

2010年,“幸福感”成为了职场中的关键词,因为它可以准确反映“人”与“员工”的心理状态和选择,社会对“幸福”投入了非常多的关注:各种幸福感调查不断出炉,政府提出让员工“体面工作”的概念。也有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率先提出了要从做“最佳雇主”转为做“最有幸福感的企业”。

幸福感代表了一种对员工更深层的关注,企业要想让员工感到幸福,又该从何处着手呢?

我们发现。研究企业的幸福感很重要的一点是参考员工对企业产生的情感效应。尤其中国是一个讲求人情世故的国度,在企业中维持内部的“公平”,保证员工在外部的“竞争力”,会大大提高员工的幸福感。

2010年,《职场》杂志把“员工幸福感”的高低作为考量企业是否值得员工托付、为其勤奋工作的标准。通过对5∞多位企业员工的调查以及征求了大量专家的意见后,我们将考察职场中“员工幸福感”的具体标准定在了五个维度:员工认同感、培训与发展、薪酬福利、员工激励、工作环境。这五个维度立足于员工在工作中比较直观的感受,其中每个维度又包含了比较丰富的含义:员工认同感企业的优势平台;在业界良好的声望;愿意担当社会责任;员工成绩能被及时认可。

万宝盛华华北区区域总监孙倩说:“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往往表现为对企业的自豪感——员工以企业为荣,对企业价值和品牌认可;当谈到这个产业的时候,员工觉得是一家令人向往的公司;员工觉得自己很优秀,产生被认可的感受。”

同时,孙倩也指出,这种自豪感并不仅存在于名企,成长中的企业同样可以产生自豪感。成长型企业对员工来说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如果员工能看到企业季度间或者年度问的成绩变化,让员工觉得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可以获得别人两到三年的经历和成长,一样能获得满足。

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也来源于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很多企业文化流于形式和文字,并没有让员工切身感受到差异和精神。零点调查总裁助理兼研究总监吴垠说:“文化的东西应该是软的,不是硬的。硬的只能是文,形式‘化’不了,软的才能‘化’得了。建设文化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是‘相适应’——和环境相适应、和企业相适应、和工作内容相适应、和员工相适应。”

对员工的认可要及时、随时。大老板的一封亲笔感谢信会起到令人惊讶的效果;直线老板的肯定、同事之间的鼓励,都会令员工产生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培训与发展良好的培训体系;个人成长计划;导师制度;有所作为的岗位和工作任务;清晰的晋升通路。

麦可思总裁张景岫表示:“对员工真正有益的培训。应该是把员工的提升需求和个人的特质结合起来的培训,是员工可以自主选择的培训。从培训的方式来说,体验式、实际操作式的培训效果最好,有高层分享的培训也会加强员工的参与度。”

培训应该让谁来做?科锐国际业务总监刘峰表示:“谁来讲不重要,关键是营造出的氛围和培训的效果,能让大家参与进来。”

一切的培训,都是为了配合员工的发展道路。公司参与培训,也是参与对人才未来的培养和期望。员工能够看到自己未来上升的通道,能知道自己该朝什么方向努力,能感到自己的付出会获得回报,这些都是他们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刘峰认为,晋升通道的问题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有所不同。成长中的企业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正是千军万马向前冲的时候,论功行赏比较容易,主要解决的是公平性。在大企业里,部门庞大、业务按部就班、人才多、竞争激烈,努力的人可能上升比较快。但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这时需要关注小的团队建设和部门的氛围。中层管理者就变得很重要。有的公司会从底层抽调一些优秀员工到各地培训,也是为了打破这种平衡。

薪酬福利有竞争力的薪酬;完善的福利政策;差异化的实用附加福利;公平的分配体系。

员工的离职原因里,薪酬福利原因总会出现在前三名,但又很少成为第一名。因为薪酬福利是员工绩效最直接的反映,薪酬带来的幸福感却又不完全以“量化”的形式递增。

张景岫认为,一个良好的绩效考核体系非常重要,它应该是:1能真实地反映员工的工作业绩;2能够量化和衡量;3应该是简洁和易于理解的。总而言之,一方面要让员工觉得公平合理;另外一方面也要让员工认为自己的努力会得到物质回报。

薪酬体系还应实现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平衡。万宝盛华的孙倩说:“现在很多民企能吸引到外企的高级人才,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于对薪酬调控的灵活手段,这一点上外企受制于总部,有时在薪酬的‘肉搏战’中会处于下风。”

从福利的角度看,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需要。很多时候,一些花费不多的福利反而更能起到提高员工满意度的效果。比如,一些离市区较远的工厂,修建员工休闲娱乐场所,如运动场、游泳池;而一些在办公中心区的企业则为员工办健身卡;一些以生产为导向的企业,定期为员工提供身体检查:一些以销售为导向的企业,为经常出差的员工提供意外保险等等。

员工激励及时激励;灵活的工作时间;情感激励;透明通畅的问题反馈渠道;解决问题的诚意;团队建设。

几乎所有的专家提到员工幸福感时,都把企业内部透明的沟通机制作为重点问题来考虑。员工的负面情绪能否及时得到发现、意见提交能否得到快速反馈、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将会极大地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意思的是:那些广开言路、征集意见却并没有跟进解决的企业,比漠视员工意见的企业对员工热情的挫伤更强烈。工作环境与职位相匹配的氛围;办公条件;鲜明的风格;易于沟通。

企业的工作环境不能一概而论,像Google的开放、自由的环境放在宝洁、麦肯锡里不一定合适。科锐国际的刘峰认为,这与企业的发展阶段是有关系的。“Google和百度是一种创业文化,需要加班,否则成就从哪里来?速度从哪里来?这时办公室里可能是舒适的、娱乐化的。但像欧莱雅,到晚上9点就连门都进不去了,周末也不允许加班,因为他们是百年老店,再崇尚加班就不合适。”幸福感需要营造“氛围”

几乎所有的专家在提到幸福感时,都提到“氛围”两个字。其实企业要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到幸福,未必需要完整地做到上述的所有维度。但企业需要有人细心、耐心地梳理细节,从小事中一点点地为幸福感的“氛围”造势。员工希望获得的认可往往是微妙的、敏感的,企业如何能及时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是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尤其当研究过“2010年50佳第一工作场所评选”的上榜企业为提升员工幸福感所做的工作时,我们更会发现。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告诉企业哪些事一定对、哪些事一定错。企业需要研究的是自己的组织结构、自己的员工构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再根据这些条件去捕捉员工细微的心理变化。

刘峰表示,每个企业营造出来的氛围是很不一样的,日韩企业、台湾企业比较讲究等级;欧美企业相对扁平,更追求民主。很难说哪种更好。讲究等级的公司领导受到的尊重更大。员工上升到某个等级的时候会被赋予权力、尊重,大家会为更高的职位而努力,这也是一种承认和认可。有人说开放办公好,但有的公司又需要用一些界限保持一些权威,因为独立的办公环境也是一种认可和福利。

所以,归根到底,每个人的利益点不同。在向上的过程中难免发生冲撞。而公司的规章制度就是红绿灯。把员工疏通好、引导好。因为公司规章制度的设定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很多关系。千头万绪。

市民政局2010年工作计划 篇8

市计划生育领导办公室:

根据市政府《转发市计生局关于〈市计划生育局兼职单位职责〉的通知》(府办号)的要求,我局坚持把做好民政业务工作与落实计划生育兼职单位职责紧密结合起来,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好范文版权所有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认真组织、协调、检

查、督促本系统、本行业计生管理职责分工的落实,切实把计划生育工作抓好抓实。现将××年落实兼职单位职责分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我局在履行计划生育兼职单位职责分工上,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计划生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局上下认识一致,思想统一、责任明确,形成第一把手亲抓,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按业务实际,负责职责范围具体工作落实的工作机制。局在部署工作任务同时对计生工作进行部署,做到抓计生工作与抓业务工作并举,抓业务检查与抓计生职责分工落实同步,确保计划生育管理职责分工落到实处。

一是机构健全,齐抓共管。为切实加强对计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局专门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有关职能科室和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对本系统本行业落实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职责分工情况的指导、检查、督促;分工一位副局长负责计生工作,局人事教育科一名科级干部担任兼职单位计划生育工作联络员;局人事教育科为日常工作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计生工作;基层各单位也配备专(兼)职人员。

二是规范管理,抓好责任制到位。按照市政府计划生育管理职责分工的要求和辖区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结合我局实际,制订本系统《计划生育管理职责分工的实施意见》下发到各单位贯彻执行,促进计生管理规范化。每年在局长与市政府、辖区政府签订了责任书后,又与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各企事业单位签订了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直属各基层单位根据实际,把责任管理延伸到股室、车间,并分别与部门及个人签订计生合同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的工作格局。

二、结合业务实际,切实履行兼职单位职责

按照计划生育兼职单位职责分工的要求,结合民政部门实际,我们将兼职单位职责分工进行细化,使职责在婚姻登记管理、收养登记管理、基层组织建设、社区建设、救济等有关工作中得到了全面的落实。

(一)加强婚姻登记管理,为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创造条件

去年十月国务院新《婚姻登记条例》颁布以来,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关在开展婚姻登记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助计生部门做好有关工作。一是严格把关、依法登记。按照新《婚姻登记条例》和《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以及国家有关婚姻登记政策规定,重点把好结婚年龄关、证件手续关、双方自愿关等“三关”,确保了婚姻登记质量。今年,全市共办理国内居民结婚登记对,涉外、涉侨和港澳台居民结婚登记对,全部符合法定结婚年龄;二是积极配合计生部门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各地婚姻登记机关充分利用登记场所,开展婚姻家庭法律知识、优生优育知识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三是加强联系沟通、建立婚姻登记信息互通机制。各区县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积极主动与计生部门加强联系,每月及时将办理结婚登记对象的信息资料提供给计生部门,使其能掌握结婚对象信息情况并进行有效地管理;四是协同有关部门清理整顿早婚、私婚等违法婚姻。区,专门组织对辖区内存在的私婚现象进行清理,对违法婚姻当事人进行有关法规教育,并为他们补办结婚登记,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因违法婚姻而导致计划外生育等违反计生政策现象的发生。

(二)发挥部门作用,促进计生工作在基层的落实

计划生育工作是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局在检查督促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注意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和群众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了计划生育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全市各村(居)委会均设置了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明确了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工作职责。使计划生育工作有专门机构、有专职人员,同时,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指导各地制定《村(居)民自治章程》和计划生育等民主管理制度,在推进村居务公开中,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使计划生育在基层家喻户晓。

(三)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依法做好收养登记工作

在收养登记工作中,坚持做到“两严一管”。一是

严把登记审查关、严格按照计划生育政策规定,收养当事人提供的计划生育证明一定要经居委(村)、街道(镇)、区(县)三级计生部门加意见盖章后方有效,否则不预受理,对收养人有生育能力的要求落实节育措施,并出具与街道(镇)一级计生部门签订计划生育协议书方可受理;二是严把“送养关”。《收养法》第四条第三款规定“生父母有特殊困难好范文版权所

有无力抚养的子女可以送养”,对因超生而困难的家庭,一律视为一般的困难,坚决不予办理送养登记;三是加强社会弃婴的收养登记管理,防止计划外生育骗取收养登记,严禁私下抱养社会弃婴,所有收养人必须到市福利院收养弃婴孤儿,才能办理收养登记手续,杜绝了弄虚作假骗取收养登记的现象。今年以来,我局已办理收养登记宗,均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规定。

(四)认真做好救济工作,为推行计划生育提供保障

市政府××年月日重新修订出台的《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规定,“违反计划生育规定未依法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的不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在开展社会救济工作中,对违反计划生育造成困难的救济对象,必须按有关规定采取补救措施后,才予以救济。在低保的申请、审核、审批、公示、发放流程管理上,做到规范程序,严格管理。凡是申请并符合当地低保条件的全部都依法纳入低保,不符合条件的决不乱开“口子”。在管理形式上,采取动态式管理,对低保对象每半年一审核,对申请并列入了低保的对象实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杜绝了“人情低保”及违反计生现象。今年,全市享受低保的有户、人,至目前止,没有接到因违反计划生育而给予救济的投诉。

三、狠抓本单位计生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指标的落实

⒈加强管理、监督力度,促进各项制度落实。针对我局计生工作层面广,业务结构复杂,计生任务较重,难度较大,的实际,我局注重加强对计生工作的检查监督力度,坚决执行“一证否办”、“一票否决”制度,在评先、评优、评职称、工资晋升、干部提拔任用、人员调动时,严格把好计划生育落实情况审查关,对违反计生者,一律按政策规定办,做到不留情面、决不手软;积极开展已婚妇女“三查一服务”工作,确保妇检查环制度的落实,各单位每年定期组织育龄妇女进行妇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坚决杜绝计划外生育。

⒉关心育龄妇女和独生子女。我局在严格要求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同时,对实行计划生育而患妇科疾病的人员,各单位都能给予关心慰问,尽量给予报销医药费;每年的“春节”和“六一”儿童节对独生子女和儿童进行慰问,并发给一定的慰问金以资鼓励。

连续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局的晚婚率、晚育率、计划生育率、节育率均达到%。

上一篇:800字作文:迷离下一篇:描写中秋节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