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古诗的原文及翻译

2024-10-12

池上古诗的原文及翻译(通用12篇)

池上古诗的原文及翻译 篇1

《池上》是我们小学就学过的一首古诗,大家知道怎么样翻译这首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及翻译,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池上

作者: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②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⑦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⑧一道:一路。

⑨开:分开。

译文

一个儿童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管怎样隐藏,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鉴赏

这首诗写一个儿童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儿童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儿童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池上二绝》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平凡生活的小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池上古诗的原文及翻译 篇2

一、形合与意合

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 有着独特性。从英汉中连接词的数量就可以看出, 英语句法结构严谨, 句子内部有着严格的组合规则。汉语则不同, 汉语整体结构松散, 逻辑关系也属于隐性, 句中无明显的连接词, 重表意。语言本身深受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人重形象思维, 而英美人重理性分析。单就英语句法结构来看, 英语中有很多连词, 而且词与词之间有固定的修饰规则。一个句子不可缺少谓语动词;而汉语虽也有类似搭配规则, 但限制比较少, 甚至一个词都可以成为一个句子。这些差异必然加大翻译的难度。汉译英时则需增补一些关联词和句子成分, 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例如:

原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 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译文:It has been rather disquieting these days.Tonight, when Iwas sitting in the yard enjoying the cool, it occurred to me that the Lotus Pond, which I passed by every day, must assume quiet a different look in such moonlit night.

原句结构松散, 作者一开始就没有交代到底是谁心里颇不宁静, 又是谁在院子里乘凉。“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此句子的主语也并没有直接给出, 然而根据汉语的句法特点, 此两处都是对主语的省略一个是人称代词另一个可由逻辑推理出来是“荷塘”。一般来说, 英语中习惯用人称代词来代替前面所提到的人或物, 而按照汉语的习惯, 当第一人称作主语时, 主语经常省略。因此在翻译中, 这些被省略的代词就应当被显现出来。因此在翻译时, 朱纯深在译文中加上了主语I并用定语从句保持了句子的连贯, 使译文符合英语的句法特征。再如:

原文:今晚若有采莲人, 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头人”了。

译文:If there were somebody gathering lotuses tonight, she could tell that the lilies here are high enough to reach over her head.

译文中“若”被翻译成了“if”。译者又增加了“she could tell that”而原文中是没有这个信息的, 因为汉语重意合, 读者可推理出这是采莲人的推测, 译文中加入此句正好与前文的somebody照应。英汉两种语言对连词的使用是有共同点的, 英语中有并列连词如and, but, 等和从属连词如however, if, 等之分, 汉语也有如“尽管, 即使”等从属连词和“和, 与”等并列连词所以常常可以互译。故此, 作者将“若”译成“if”。然而, 由于汉语重意合, 而英语是重形合, 英汉两种语言在连词的使用方面还是有差别的。英语习惯使用大量的连词来表明语句之间的语义关系, 而汉语主要靠语境和读者的理解能力来表现文章的意义。

二、主语突出与主题突出

主语突出是指一个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是此句子不可或缺的语法单元。而主题突出是指此句子中主谓结构可以缺失, 只要作者想表达的主题存在即可。英语句子结构紧凑, 一个句子通常都要有主语, 英语句子是不能缺少主语和谓语。而汉语的无主句较多.所以在翻译时能够成功地确定主语对于译文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例如:

原文:像今天晚上,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可以不想, 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译文:As it is tonight, basking in a misty moonshine all by myself, Ifeel I am a free man, free to think of anything, or of nothing.

原文中无明显主语, 但整个句子依然连贯。因为对于整个文章来说, 主语“我”已经可以用逻辑分析出来。而且主语的省略可以有更多的空间给读者。这符合汉语语言特点。在译文中, 由于英汉句法的差异, 英语作为主语凸出的语言, 必须添加主语“I”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了主语后才会给读者一个清晰的译本。再如:

原文:这时候最热闹的, 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译文:the most lively creature, for the moment, must be the cicadas in the trees and the frogs in the pond——but the liveliness is theirs, Ihave nothing.

作为主语突出的语言, 英语主语和谓语作为一个句子必不可少的语法单元。而汉语中一旦一个动作或状态的参与者在主位上突显出来,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 这个主语通常会被省略。因为汉语里不存在这样的语法规则规定句子中必须有主语的存在。因此在翻译时必须找到这个句子的主语, 而对于主题突出的汉语来说则不需要。因此在汉译英时必须找到主语来明确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所指。

三、前重心与后重心

英语句子和汉语句子的重心相同, 一般都落在结果、结论、假设或事实等上面, 但重心的位置可不同 (王建始, 1987) 。即英语句子一般重要部分放在句子开头, 即前重心;而汉语则相反, 把重心, 重要部分放在句子后面, 即后重心。因此, 在英汉互译过程中, 应采取倒译法, 即译文的语序同原文相反。例如:

原文:路上只我一个人, 背着手踱着。

译文:I am on my own, strolling, hands behind my back.

对于原文中的第一个小句, 描述了是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在路上散步的情境, 这里作者强调的是“一个人, 踱着”这种状态, 而从原文的句法结构来看, 它们都出现在小句的后边, 再看朱纯深的译文, 则把“on my own strolling”放在了句子的前边, 可以看出译者根据英汉句法的差异运用了倒译法, 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了最前边, 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从而使译文显得流畅。

四、结语

总之, 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别, 英汉句法有着许多差异, 只有充分了解这些差异才可以在翻译过程中选择最合适的翻译策略以求最大程度地在语言层次上保留原著风格, 通过对《荷塘月色》的原文及朱纯深译本的分析, 了解英汉句法结构的不同对英汉互译产生的影响。从而给予我们启示, 对之后的翻译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何红.英汉句法差异与翻译的灵活性[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2 (6) :29.

[2]王金平.从英汉句法对比看英语长句的汉译[J].海外英语, 2011:303-304.

《题舫子》的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3

题舫子

【宋】王安石

爱此江边好, 留连至日斜。

眠分黄犊草, 坐占白鸥沙。

【注释】

①题舫子:大约吟后就写在小船上了,所以题目叫《题舫子》。

②黄犊:小黄牛。

①舫:小船。大约这首诗题在游船上,故题目为《题舫子》。至:到。前两句说,我非常喜欢江边的风景,在江岸边玩到太阳西斜了,还舍不得离去。

②眠:本指睡觉,这里是说躺在草地上,

③草:草地。

④黄犊:小黄牛,这里泛拂黄牛。

⑤坐占:强占。

⑥沙:沙滩,欣赏天上的白云,静听河中的流水。

【参考译文】

喜欢这江边的好景色,到太阳落了仍留连忘返。在黄牛吃过的草上睡觉,到白鸥沙滩上坐坐。

【浅析】

这首诗,字句少,容量大,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可谓是“简而妙”。一二两句“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诗意浅显,出语平常,也只是点明了时间、地点和诗人的所爱。然而,工夫全在三四两句:”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用二个对偶句子,精炼地写出了丰富的内容,构成了诗的意境。河岸上绿草遍野,牛群有的闲卧,有的啮草。诗人占得一块草地,正在欣赏这眼前的美景。水边的沙滩上聚集着一群“白鸥”,因诗人强占了它们的沙滩,只在远远地窥伺,不敢前来。一“分”一“占”,用得何等准确生动!“黄犊”对“白鸥”,色彩多么鲜明!“草”对“沙”,都作实字用,更显得短有力。可谓字句之内,有用笔的`艰辛,字句之外,有诗意的情趣。

【赏析】

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这首诗显示了中国古代抒情小诗的特色:形象和简炼。它的内容非常简单,诗人记述他在江岸边玩了大半天,草地上睡睡,沙滩边坐坐,如此而已。通共用了二十个字。前面的两句:“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只说明地点和时间。意义很明显,语句也平常,写出来也并不难,而且光有这样的句子并不能成为一首诗。好就好在后面的两句:“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这两个对偶句子,十分精炼地描绘了鲜明的形象,构成了幽闲洒脱的意境。

我们可以想象,诗的意境是这样的:

河岸上绿草如茵。闲散的牛群,有的在啮草,有的在闲卧。这草地一贯由牛群主宰着,这草归牛群所有。今天诗人来了,躺在草地上,仰看天上的白云,静听河中的流水。他在这草地的一角,牛群仍在他的周围,彼此坦然相处。诗人的这一小片草地,是从牛群那儿分出来的。黄犊就是小黄牛,这儿泛指黄牛。所以说“眠分黄犊草”。

水边的沙滩上,在往常没有人来的时候,就聚集着白鸥。有人坐在上面,白鸥不敢来了,只是远远地在窥伺着。沙滩本为白鸥所有,现在诗人坐在这里,不是强占了属于白鸥的沙滩吗?这就叫“坐占白鸥沙”。

渔歌子的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4

1、古诗带拼音版

yú gē zǐ

渔歌子

zhāng zhì hé

张志和

xī sāi shān qián bái lù fēi ,táo huā liú shuǐ guì yú féi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qīng ruò lì ,lǜ suō yī ,xié fēng xì yǔ bú xū guī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古诗翻译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3、古诗赏析

动宾结构古诗题目的翻译策略 篇5

关键词:古诗题目,动宾结构,翻译策略

众所周知, 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唐诗为傲, 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为首的唐代诗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引无数国内外文人墨客争相品阅。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逐渐增多,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翻译家、作家、诗人开始致力于唐诗英译工作。通过不懈的努力, 他们把唐诗艺术介绍给英语世界的国家, 让西方读者也感受到唐诗的意境美、韵味美和情感美。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唐诗英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纵观唐诗英译研究的历史, 国内外译者都将主要精力付诸诗歌主体内容的翻译, 鲜少有人致力于唐诗题目的翻译。

俗话说“好题半文”, 题目必须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才能使读者眼前一亮, 产生阅读的兴趣。唐诗由于格式和字数的限制, 篇幅往往较短, 古代诗人仅以寥寥数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饱含情意的优美画卷, 而这些画卷的主题往往都蕴含在题目里。因此, 好的题目不仅能够清晰明了地点明诗歌主旨, 更能成为一首唐诗的点睛之笔。所以, 我们在翻译唐诗的过程中, 也必须重视唐诗题目的翻译。

笔者翻阅《唐诗三百首》, 发现唐代大部分的古诗题目都是动宾结构, 例如《赠汪伦》、《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登鹳雀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岳》、《过故人庄》等。由于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发展, 唐朝的社会风气非常开放, 文化氛围也非常浓郁, 唐朝诗人非常喜欢评论当朝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也喜欢为同僚、友人, 为山河美景题诗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因此, 唐朝时期很多诗歌题目都带有“赠”、“送”、“题”、“上”、“登”、“望”字, 此类动宾结构的标题非常具有代表性。那么, 这类标题该如何翻译呢?笔者通过对比诸多翻译家的译作, 以及自己的思考总结, 在此浅谈一下动宾结构唐诗题目的翻译方法。

在唐朝时期, 很多诗人都曾入仕为官, 官员调遣也十分频繁, 因此, 很多诗人都曾作诗赠送给同僚、亲友, 以表达内心的不舍之情或惆怅之感。而此类诗名大都使用了动词“送”、“赠”或“上”。除了送别诗外, 唐朝诗人还非常喜欢创作山水诗。为了挣脱世俗生活的枷锁, 唐朝诗人喜欢徜徉于山水之中, 他们或游览名山大川, 远离尘世;或寻找世外桃源, 遍访高人。这些山水诗一般都由“望”、“登”、“过”、“泊”、“寻”等动词开头, 加上山水名或地名构成。为了译好这些动宾结构的唐诗题目, 作者在翻译之前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和归纳诸位翻译大家的译作, 总结出三种不同的翻译结构。

1“介词+名词”结构

由表1 可知, 原标题都是动宾结构。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 这些含有“赠送”之意的动词应译为“present to”或“send to”, 也就是说, 此类标题应译成“动词+介词+名词”结构。但大部分译者都省略了动词, 直接使用了介词“to”。查阅牛津字典可知, 介词“to”有“给, 予, 向”之意, 可直接替代动词“present”或“send”, 且介词“to”不仅满足了诗歌题目在语义方面的要求, 更使标题简洁明了, 一目了然。因此, 我们在翻译有“赠送”之意的唐诗题目时, 可采用“介词to+名词”的翻译方法。

除此之外, 在翻译其他动宾结构的唐诗题目时, 也可采用此翻译结构, 例如, 杜甫的《登高》可译为On the Height, 《登岳阳楼》也可译为On Yueyang Tower。

2“动名词+介词”结构

由表2 可知, 此类诗名的翻译都采用了“动名词+介词”结构。在送别诗中, 送别可直译为动词词组“see sb. off”, 但大部分译本都将“送别”译为“seeing sb. off”。刨除语法方面的原因, “seeing off”一词使用动名词结构, 不仅表述了离别的事实, 更延续了这种不舍之情, 给人描绘了一幅依依惜别、难分难舍的别离之图, 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人创作诗歌时的孤独惆怅之情。此外, 在山水诗中, “望”、“登”、“过”、“泊”、“寻”一般也都译为动名词“gazing”、“ascending”、“visiting”、“mooring”、“looking for”。使用动名词更能表现出诗人登山的辛苦、寻访的不易以及夜泊的感慨。因此, 在翻译送别诗或山水诗时可采用“动名词+介词”的翻译结构。

3“名词+ (冠词) +介词”结构

除了以上两种翻译结构之外, 针对动宾结构古诗题目的翻译, 笔者还总结出另外一种翻译方法, 如下所示:

由表3可知, 除了“介词+名词”及“动名词+介词”两种翻译结构外, 还可采用“冠词+名词+介词”或“名词+介词”翻译结构。此类翻译结构把原题目中的动词改译为名词, 例如动词“send off”译为名词“send-off”、动词“inscribe”译为名词“inscription”, 然后在名词前面缀上冠词, 后面加上介词, 平衡句子结构, 避免出现头重脚轻的感觉。此类翻译结构既强调了作者创作诗歌的意图, 又强调了诗歌咏颂的对象。

总的来说, 针对动宾结构古诗题目的翻译, 我们可以采用“介词+名词”、“动名词+介词”以及“名词+ (冠词) +介词”三种不同的翻译结构, 而且这三种翻译结构并不是单独割裂开的, 每一首动宾结构古诗题目的翻译都可采用这三种翻译策略, 例如, 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著名翻译家唐一鹤教授在他的著作A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300 Tang Poems中, 将此题目翻译为Ascending the Stork Tower, 采用了笔者所总结的“动名词+介词”翻译结构;中国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在他的翻译作品Bilingual Edition 300 Tang Poems中, 将这首题目译为On the Stork Tower, 采用了“介词+名词”翻译结构。笔者认为, 这首诗名同样可以采取“冠词+名词+介词”的翻译结构, 译为An Ascent to the Stork Tower。

关于古诗词题目的翻译,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笔者因为一个翻译项目偶然接触到古诗题目的翻译, 在翻阅诸多翻译大家的翻译作品之后, 针对动宾结构古诗题目的翻译总结出这三种翻译结构, 由于所学尚浅, 有不到之处, 还请专家指正。

参考文献

[1]Guo Zhuzhang, Fu Chuansheng.Trans.An Anthology of Popu-lar Ancient Chinese Poems[M].Wuhan:Wuhan UniversityPress, 2004.

[2]Tang Yihe.Trans.A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300 Tang Poems[M].Tianjin:Tianji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5.

[3]Xu Yuanchong.Trans.Bilingual Edition 300 Tang Poems[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0.

[4]Xu Yuanchong.Trans.Selected Poems of Li Bai[M].Changsha:Hun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7.

[5]Xu Zhongjie.200 Chinese Tang Poems in English Verse[M].Beijing:Beijing Language College Press, 1990.

[6]Yuan Xingpei.Gems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M].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 2006.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6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

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

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

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

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

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

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

赏析:

第一首从回顾楚国兴起和发展的历史着笔,与其衰落败亡的结局以及今日遗址荒芜的景象,作强烈的对比。“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是说楚国远承商周二代的王业,国统由来久长,在发展鼎盛时期,曾和齐晋结盟,对抗强秦。楚原是商的属国,后至周,又被周成王正式封为诸侯国。因此可以说“是远接商周祚最长”了。“祚”,指王统。

第二联顺接上联意,写楚国最终由盛而衰,以至为秦所灭。“章华歌舞终萧瑟”,写的便是这种历史的结局。“章华”,即章华台,楚国离宫,旧址有几处,此当指沙市之豫章台。当年章华台上的歌舞,早已萧索寂寥了,但是,“云梦风烟旧莽苍”:楚地著名的云梦泽,气象依旧,风烟迷蒙,阔大苍茫。这里,诗人以章华歌舞之短暂映照云梦风烟之永恒,产生强烈对比,抒发物是人非之感叹,揭示出历史发展之无情。

第三联由历史的回顾转为对眼前景象的描写:“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当年郢都宫殿旧址,如今已野草滋蔓,唯见雁群时时飞起;早已被盗掘的荒坟野冢,如今成了狐兔藏身之所。这景象是多么凄凉败落,它既是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又是当年楚国衰亡的象征。而导致楚国衰亡的原因,正是屈原在《离骚》中所尖锐指出的,贵族蒙蔽君王,嫉贤还能,朋比为奸惑乱国政。这一历史的教训,使得千秋仁人志士莫不感到感慨万分,热泪沾裳。末联“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是诗人对楚之衰亡所作的结论,也是全诗主旨之所在。“灵均”是屈原的字,“灵均恨”,既是屈原在《离骚》中所无法尽情宣泄的家国无穷之恨,也是陆游在这首诗中所要表达的与屈原共命之叹。

第一首以议论起笔,以抒情落笔,中间两联写景,情寓于景。第二首则首尾写景,中间抒情,情因景而发。第一联:“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荆州”,即指郢都;“徂岁”,犹言过去的岁月;“下阪轮”,即下坡的车轮,这里用以形容流光迅速。此联是说荆州十月便是早梅初开的小阳春气候了,时光的流逝的感慨,这是一个胸怀大志、迫切要求报国效命的志士的感慨,是在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中包含着对人事代谢现象的探寻。第二联由对屈原的怀想而抒发对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壮志难酬的愤慨,这是伤古,又是悼今。“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自古著羁臣。”写得极为沉重。是啊,天行有常,何曾有导致壮士途穷困厄之心;自古以来,皆因人事之非,以致多少像屈原这样的贞臣节士去国离乡,放逐江湖。这一切怎不令人顿生怨愤,非淋漓痛饮焉能排遣,非慷慨悲歌何以发泄。诗的第三联“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正是表达这样一种感情。但是,诗人心中那报国无门的怨愤和苦闷是无法解脱的,所以“淋漓痛饮”于长亭薄暮之中,更显孤独;“慷慨悲歌”于白发初生之际,自增惆怅。这种心情只有泽畔行吟的屈原可以与之相通,美人迟暮悲今古,一瓣心香吊屈平。但眼前却是“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末联勾画出的这种荆榛满地、霜露侵入的惨淡景象,深深地印在诗人的心上,也引起读者的沉思。

池上古诗的原文及翻译 篇7

接受美学, 又称接受理论, 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 是西方当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为姚斯和伊瑟尔。姚斯认为, 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形之中, 读者并不是被动的部分, 而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2]。意义的实现依赖于读者的期待视野, 即在文学接受活动中, 读者“潜在的审美期待”决定着读者接受能否实现, 以何种方式、何种面貌实现, 以及实现的程度、效果如何[3]。伊瑟尔认为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 从接受出发。意义产生的关键是“视野融合”, 即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与本文或生活实践视野的交融和相互影响。

接受美学扬弃了文本中心论, 强调接受者的需求, 强调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对艺术作品的调节机制, 这一创意也得到我国翻译界的重视。在我国, 对接受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中国学者或转载或摘译简单地介绍了接受美学理论。之后, 国内学者纷纷展开了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对翻译问题的探讨, 并取得一定成果。

接受美学理论在古诗翻译中的作用

关于古诗词翻译理论的研究, 大多从关联理论、译者主体性、功能语言学等角度进行研究。以人的接受实践为依据的接受美学为古诗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 是方法论上的重大变革。

根据接受美学理论, 在古诗的翻译中, 译者具有双重性, 译者既要作为古诗原文的接受者 (读者) 对原诗进行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再创造, 又要把握模糊语言的不确定性, 通过模糊意象及意境的传达, 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极大地激活读者的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在古诗翻译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语义、句法、意象、意境的模糊性等方面。

1.语义模糊:指语言表达意思的不确定性

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中“独钓寒江雪”是关键句, 对于本句是纯粹的景物描写还是托物言志, 众说纷纭。因此, 本句也存在着多个译本。许渊冲将其译为“Fishing on river clad in snow.”王大濂译为“Fishing alone on river cold with snow.”朱纯深译为“Alone, he angles, a cold river of snow.”

可见, 许和王的译文都在“独钓”和“寒江雪”之间加了介词“in”或“on”, 很明显模糊性被明确化了, 译者读了原诗后脑海中浮现的是寒冬里老人一人在冰冷的湖面垂钓的景象, 也许垂钓的老人在享受独钓的乐趣, 也许孤独的老人只能靠垂钓来驱赶寂寞, 也许老人只是在钓鱼没任何心理活动, 以上种种推测是译者读过原文后的不同理解, 反映在译文中便承载着作为原文读者的译者各自不同的感情色彩。朱的译文只是景物的罗列并未用任何介词或连词连接, 较为客观地还原了原诗, 也给译文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任莺在文章《以模糊译模糊———古典诗歌英译探索》阐述了对本诗句的理解:“柳宗元的《江雪》写在他参与政治改革失败、官降三级、备受迫害之后, 其愤懑和清高孤傲之情跃然纸上。渔翁在“绝”、“灭”、“孤”的状态下, “独钓寒江雪”, 其超然物外而又坚贞不屈的形象通过诗眼“独钓寒江雪”表现无遗。”可见, 朱的译文的模糊美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4]。

2.句法模糊:句法模糊, 顾名思义指的是句子层面的模糊性, 是由不确定的句子结构引起的

中国古诗拥有独特的句子结构,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 中国古诗中句子的主语没有英语那样有分量, 古诗句主语的淡化或缺省能将诗人从诗本身的意境中解脱出来, 也为读者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二是, 中国古诗词摆脱了性、数、格一致的局限, 易产生句义模糊。如:马致远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诗人把十一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 巧妙地连缀起来, 通过“藤”、“树”、“鸦”、“桥”、“人家”、“马”、“道”众多意象来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 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这11种意象由于缺少量词、动词、介词等, 读者不确定每种意象的数量及确切的空间关系, 因此读者的理解也因人而异。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 这位迎着凄苦的秋风, 信步漫游, 愁肠绞断的游子是诗人本人, 亦或是诗人笔下的游子, 还是读到此曲的读者呢?正是这种扑朔迷离的不确定性, 模糊地勾勒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 让人产生了许多联想。

3.意象模糊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髓所在, 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的漫长历程中, 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 但它们在不同的诗歌中所蕴含的意义却不尽相同。以“酒”为例, 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诗中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伤, 读来却又乐观、通达, 更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诗歌中用酒这种意象表达出了作者当时复杂微妙的心情。也正是诗歌语言的这种模糊性所产生的蒙眬美才使得诗歌成为历代文人抒发自己内心感想的主要表达形式, 更使得诗歌成为博大文化中最为耀眼的篇章[1]。

4.意境模糊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所以读者的背景、生活经历、知识层次等不同, 所产生的意境也不尽相同, 这就产生了模糊性, 而意境的这种模糊性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表现得也是淋漓尽致。如:《红楼梦》开篇的诗《青埂峰顽石偈》:“天才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若读者从字面看, 本诗本是青埂峰顽石的叹息抱怨;若结合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 本诗则表达了诗人“有志”的使命感和“无才”的旷世悲叹。此种情况下, 模糊意境就产生了。

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的古诗翻译主要策略研究

根据接受美学理论, 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译者在各种因素制约下能动地接受开放的原文本, 在与原作不断交流中填补“空白”, 构建文本的审美意义。同时译者并不能把他阐释中的所有联想、所有意义都如实写下来成为译文文本的内容, 他必须留给他的译文读者以充分的阐释空间, 再现原作的艺术“空白”, 让他的译文读者与文本对话。在古诗中模糊美是形成古诗意境的关键, 在翻译古诗时同样要保留原诗的模糊表达, 实现目的语和源语的功能相似, 传递模糊美的同时给译文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具体做法是通过一些翻译技巧实现由模糊译模糊的过程。举例说明:

例1:上有青冥之高天 (李白《长相思》)

Above, the boundless heaven blue is seen.

——许渊冲译

例2: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From dark, dark cloud comes rain.

——许渊冲译

例3:影落明湖青黛光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Their shadows fall into the lake like emerald.

——许渊冲译

例4: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Grieve o’er your snow-white hair though once it was silk-black?

——许渊冲译

例1全句“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大意是诗人想要走近远在云端的美人, 但放眼望去, 上面有幽远苍茫的青天, 下面有清江掀起的波澜。“青”是天的颜色, 到底天有多蓝, 原诗中无具体的概念;“blue”本就是用来修饰天空的颜色, 至于蓝色的程度, 是“deeply blue”, “light blue”, “transparent blue”还是“pearl opal blue”等, 原文本没有明确, 译文读者只能展开想象了。例2一句是写诗人梦入仙境时的气氛。“云青青”形容雨云浓黑。“浓黑”一词到底有多浓, 有多黑?原文没确定, 译文选用“dark”一词, 是较为夸张的表现手法, 符合原诗的表现力度, 有助于诗人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的抒发,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可见, “青”被分别译成“blue”和“dark”。显然, 这两种颜色词有程度的差别, 将“青”译成西方人能够接受的较为相近的颜色词是可行的, 因此, 由模糊译模糊中可以采用归化法。例3“青黛”意为青黑色, 指遍山苍翠, 树木蓊郁。例4诗人的情思由广阔的空间转向了无限的时间之流, 此句中的想象也更加出人意料, 动人心魄, 人生苦短, 如“朝”、“暮”间事, 可不悲哉?此处“青”指乌黑的头发。关于“青”的翻译, 两位译者在理解原诗含义下, 都采用了比喻修辞, 分别增加了喻体“emerald”, “silk”, 对山林、头发的颜色进行描绘和渲染, 使景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依次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 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并使语言文采斐然, 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可见, 两种译文均在意译法的指导下具体采用了增词法来传达原诗的模糊美。

总结起来, 从模糊译模糊的翻译过程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对等和替代。对等, 严格地说, 是用有模糊意思的词汇或表达来代替原诗中的模糊形象达到功能对等。从这个角度看, 对等常使用在直译的方法中。当原诗的模糊内容无法用直译全面表达, 就要考虑替代, 即在译文中采用另一种意象表达与原诗相同的隐含意。换句话, 译者可以稍作改动采用增词法等策略或使用相似甚至不对等的意象较为对等地表达原诗的模糊意义。可见, 对等法、替代法、增词法或归化法等具体的翻译策略常用在模糊译模糊的翻译环境中。

结论

接受美学由于把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放在文学研究的首要地位来考察, 充分承认读者对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性作用, 从而使文学研究的趋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诗词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诗词之美在于诗词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因此, 诗词的美是一种模糊的美。它的模糊性渗透在语义、句法、意象及意境等方面。在翻译古诗时, 译者要从译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出发, 以美学距离为衡量标准, 充分考虑译语读者的接受情况, 遵循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则, 根据具体语境灵活地选取翻译策略和方法, 以便成功地转化原文本的模糊美。

摘要:文章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 通过对古诗多种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分析了接受理论在古诗翻译中的作用, 并从翻译审美主体的能动性角度, 研究了古诗中模糊语言的主要翻译策略。

关键词:接受美学,模糊性,模糊美,古诗翻译

参考文献

[1]刘杰.诗歌的模糊性与留白翻译策略[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理论研究) , 2011 (2) .[1]刘杰.诗歌的模糊性与留白翻译策略[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理论研究) , 2011 (2) .

[2]周宁, 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长春: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24.[2]周宁, 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长春: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24.

[3]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61.[3]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61.

古诗遣悲怀其三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8

qiǎn bēi huái sān shǒu qí sān

遣悲怀三首·其三

yuán zhěn

元稹

xián zuò bēi jūn yì zì bēi , bǎi nián dū shì jī duō shí 。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dèng yōu wú zǐ xún zhī mìng , pān yuè dào wáng yóu fèi cí 。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

tóng xué yǎo míng hé suǒ wàng , tā shēng yuán huì gēng nán qī 。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wéi jiāng zhōng yè cháng kāi yǎn , bào dá píng shēng wèi zhǎn méi 。

《登岳阳楼》杜甫古诗原文及翻译 篇9

诗圣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登岳阳楼》被誉为“登楼第一诗”,诗篇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表达了报国无门的哀伤。

《登岳阳楼》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翻译

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

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

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

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

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登岳阳楼》注释

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淡水湖。

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临洞庭湖。在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分裂。

乾坤:指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无一字:音讯全无。字:这里指书信。

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戎马:指战争;关山北:北方边境。

古诗词翻译中的背景分析与探讨 篇10

一、作者背景

作者背景主要指古诗词作者的年龄、经历、处境、心情等情况。岑参有一首《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给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初看之下,第二句中的“龙钟”为年老衰弱,因此,不少译者的译文都与“老”字搭界,如:“我老了,眼泪沾湿了袖子。”这对主人公老态龙钟的描写是错误的,其原因是由于译者对作者背景一无所知,天宝八载,岑参远赴西域,他告别长安的妻子,跨马登上漫漫征途,途中恰遇节度使,立马而谈,顿生托其捎家书之念,该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是年,作者仅三十几岁,正值血气方刚,踌躇满志———大丈夫建功立业之时。这里,“龙钟”非平常用义———年老衰弱,而取罕见义———淋漓沾湿。此时,作者的心情是复杂的;他既有思念故园、眷恋家人、想念亲友之柔情,又有“功名只向马上取”的豪情。如译出衰老之意,则增强了消极状态,弱化了积极情绪,使作者描写的意境严重失真。我们必须参照他的背景,译出“沾湿”的含义。一、二句译文如下:I look east for my family far away and beyond;Tears trickling from my eyes and trenching my sleeves to the ground.

译文第二句的意思是,眼泪从我的眼睛里流下来,沾湿了袖子,掉到地上。

二、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是指诗词涉及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传说、神话、典故、历史等。《木兰诗》中有这么几句诗:“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以上诗句为间接回答。为了追求情景的“生动、活泼”,有些译者把间接回答改成直接回答。有些译者甚至走得更远,他们为了增添浪漫色彩,将“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译为“告诉我,你是否在想念你的情人?告诉我,你是否在思念你的心上人?”。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掉包易人,把含蓄、保守、深沉的东方少女换成了一个坦率、开放、表露的西方姑娘。东方少女对于婚姻问题最为敏感、最为羞怯。她们羞于启齿、羞于言表,她们唯父母之命是从。在我国,自由恋爱还不过几十年的历史。父母怎么可能毫无顾忌地追问女儿是否在想念情人呢?而木兰怎么可能毫无腼腆地回答父母她并不思念心上人呢?译文应如下:

译文的意思是:母亲问她在想什么,在想谁?她腼腆地说,她什么也不想,谁也不想。

三、地理背景

有些地理名词并非单纯地表示地理概念,它们还具有丰富的含义联想,一个地理名词常有多种译法,我们应揣摩作者的意图,作出相应的选择。那些不知地理背景的译者怎么可能知道这些奥妙曲折呢?他们除了把地理名词直译出来以外,还能有什么其他作为呢?如“长安”这个地理名词,不谙地理背景的译者,千篇一律地将其作为专有名词译出。他们不知长安这词,诗人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请看李白《子夜吴歌》里的几句诗:“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在月明如昼的秋夜,长安沉浸在一片此起彼伏的捣衣声中———千家万户都在为远征边疆的亲人赶制棉衣。“长安”一词应译成the capital(首都),因为当时只有首都才有“万户”人家,译成“首都”强调了边疆的安危与国家与人民的休戚与共的关系。译文如下:

再看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里的几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此诗是诗人被排挤出首都长安,漫游金陵所写。诗人站在六朝宫廷的废墟之上,为腐败的唐皇朝忧伤。我们可将“长安”译为imperial court(朝廷)。译文如下:

四、社会背景

社会背景主要指诗词涉及的重大事件,如战争、动乱等。岳飞《满江红》里有这么几句诗:“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不谙该诗背景的外国译者不愿如实译出这两句的意思,他们认为这种说法不文明、太野蛮,而笼统地、泛泛地将其译成消灭匈奴人。他们不知当时的社会背景:金兵占领大半宋皇朝国土,他们杀百姓、烧房屋、奸妇女,“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是爱国志士的豪言壮语,表达了他们消灭敌人,收复失土的决心。这是一种夸张。夸张修辞格是可以展现出来的。译文如下:

在古诗词翻译实践中,应对背景问题有所认识,辩证地对待具体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解古诗词翻译中的背景,才能进入诗境,领略诗歌韵味,体会译文的魅力,才能尽最大努力做好古诗词的翻译工作,把我国的文化遗产———古诗词完美地奉献给世界。

摘要:在古诗词翻译中,背景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译者只有熟悉有关背景知识,才有可能展现出正确、生动、美丽的意境。反之,如果对有关的背景信息知之甚少,或因为一无所知,那么,他的译文就有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是荒唐可笑的。

关键词:古诗词,翻译,背景信息,意境

参考文献

[1]文姝.诗词英译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3]许渊冲.宋词三百首.湖南出版社,1992.

池上古诗的原文及翻译 篇11

此诗描写了慈恩寺大雁塔及其四周风物环境。是写登佛塔回望景物,望而生发,忽悟佛理,决意辞官学佛,以求济世,暗寓对国是无可奈何的情怀。

首二句写未登之前仰望全塔;三、四句写登塔;五至八句写塔之高耸雄峻。九、十句写由上俯看;十一至十八句,写在塔顶向东南西北各方所见的景物。最后四句写 忽悟“净理”,甚至想“挂冠”而去。

诗在描摹大雁塔的.巍峨高大方面,可谓匠心独运。“如涌出”、“耸天宫”、“碍白日”、“摩苍穹”等等,语语惊人,令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不禁为之惊叹。 诗人慨叹于塔的高峻伟岸,不惜笔墨从各个角度、调动多种艺术手法来描绘;尤其喜用动词,将塔高给人的威压感和突兀耸立的直觉感受逼真形象地展现出,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深刻印象。

池上古诗的原文及翻译 篇12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9.三峡(作者: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短文两篇

与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 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

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我)正脱下衣服想要睡觉,(恰好看到)月光从窗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没有跟(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了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那样的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竹子和松柏树枝在地上的影子。哪一个晚上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松树柏树,只是缺少有像我们这样两个‘闲人’罢了。

11.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译:(空中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连成一片呈现出同样的颜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译:(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小船随水漂去。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译:从富阳到桐庐,大约一百多里,一路都是奇山异水,可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

译:江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得)即使千丈深也能看见水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译:游动的鱼儿和江底的细石,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译:(那)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浪涛像(马一般)飞奔。夹(jiā)岸高山,皆生寒树。

译: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阴森森的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bǎi)成峰。

译:(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

译:山泉冲击着岩石,泠泠地发出声响。鸟儿们相向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蝉儿长久不断地叫,没有穷尽。猿猴长久不断的叫,没有停止。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

译: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不再想功名利禄; 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

译:那些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之处,有时偶尔漏出(一丝一线的)阳光。

12.唐诗五首 黄鹤楼(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译文: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春望(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译文: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21.《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之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被释放并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的市场之中被选拔出来。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不具备的才能。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这样以后才能够注意改正;内心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起,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够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知道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必将导致死亡。

22.愚公移山 选自《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23.周亚夫军细柳(作者: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刀,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日:“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日:“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入侵边境。于是朝廷任命宗正刘礼担倒等军,驻军在霸上;任命祝兹侯徐厉担倒等军,驻军在棘门;任命河内郡太守周亚夫担任将军,驻军在细柳;用来防备匈奴侵略。

皇上汉文帝亲自慰问军队。到霸上和棘门的军营,车马径直奔驰进入军营,将军和他手下的军官都骑着马迎接和送别。不久前往细柳的军营,军中士兵和军官们都披着铠甲,拿着锐利的武器,张开弓弩,弓弦拉足。皇帝的先遣卫队到了,不能进入军营。先遣官说:“皇上马上就要到了。”守卫营门的军官说:“将军有令,‘军营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命。’”过了不久,皇帝到了,还是不能进去。于是皇帝就派使者拿着天子的符节告速将军:“我想进入军营慰劳部队。”周亚夫才下令打开营门。营门的卫兵对随从天子的车马说:“将军有规定,军营中车马不能奔驰。”于是天子就控制马缰,缓缓而行。到了军营中,将军周亚夫拿着兵器向汉文帝拱手行礼说:“穿着铠甲的将士不能下拜,请让我用军中的礼节拜见。”天子被感动了,脸色严肃地俯身,手扶车前的横木,派人告诉周亚夫:“皇帝慰劳将军。”完成了慰劳军队的礼节,然后离去。

已经出了军营的大门后,臣子们都非常惊异。文帝说:“唉,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霸上、棘门的军队,就像是儿戏—样,他们的将领实在是可以袭击而被抓获的。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文帝把周亚夫夸奖了很久。

24.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译文: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译文:

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野望_

作者: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注释

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薄暮:傍晚。薄,迫近。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依:归依。秋色:一作“春色”。落晖:落日。

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上一篇:十一假期出境游去哪好下一篇:转身回忆你高三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