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作风建设总结(共10篇)
学校作风建设总结 篇1
蒙出中学在作风建设方面的问题
按照县委关于开展“十要十戒”活动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我校认真开展了“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设立意见箱,召开教代会等多种方式广范征求群众意见,对照开展“十要十戒”活动要求,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重点查找班子成员在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学校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剖析,达到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修正缺点、增强党性的目的。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学风方面。一是学习不够积极主动,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班子成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坚定理想,牢记党的宗旨,廉洁自律,必须坚持学习,筑牢根基。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平时虽然能够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作风建设方面的相关规定,并努力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但由于日常事务性工作较多,有时还存在着以工作代替学习,或对学习采取适用主义态度,需要时就多学点,不需要时则很少主动学习的情况。一些理论知识学的不深,学的不透。二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运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另外,在学习过程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对照改造还不深刻。
2、思想作风方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树立得还不是十分牢固。在具体工作中思路还不够宽,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掌 1
握还不够灵活,运用上还不够大胆。有时候在困难和问题面前,工作还不够果断;思想观念还不够新,对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探索还不够。
3、工作作风方面。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工作布置多,检查少。由于事务性工作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时间相对较少,心系学生、服务学生的思想意识还不够强。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放松了学习。由于工作节奏比较紧张,平时仅仅满足于学校组织的定期学习。时常感到整天忙于工作,而有计划地攻读理论原著少,理论功底不扎实。此外,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不够,由于对学习抓的不紧,特别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不系统、不深入,导致了在思想、工作方法等方面不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因而对遇到的一些现实和具体的工作事务,就不能很好的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去指导自己的工作。
2、宗旨观念有所淡化。没有很好的加强世界观、人生观的进一步改造,宗旨观念有些淡化,由于经常忙于事务性工作,同家长及老师的联系有所减少。有时仅满足于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任务,服务意识有所淡化。
3、进取精神不强。满足于维持现状,缺乏创新精神。对新形势下政法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
三、今后努力方向: 根据开展十要十戒活动和党员创先争
优活动的要求,这对于当前及今后的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针对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做到: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强工作能力。今后要求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正确处理工作和学习的关系,要挤出更多的时间,系统的学习理论。在细读、精读理论原著上下功夫,努力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勤于思考,解决问题。通过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促进工作能力的提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要积极探索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机制和新方法,使学校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2、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宗旨观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从大局出发,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抛弃个人私心杂念和狭隘的思想观点。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和上级保持一致。
3、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树立大局意识。将十要十戒活动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贯彻到每一项工作中去,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要敢于突破常规思维,想别人之所没想、所不想,树立敢闯、敢冒的精神,只要所思、所识、所想、所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大胆地干。为此,自己首先要勇于剖析自己。严格按照十要十戒活动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
行,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次,要积极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诚恳的、深刻地自我批评,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组织负责。虚心向其他同志请教,请别人帮助查找问题,对于别人的批评和指正,自己决不敷衍,坚决摒弃面子思想,以对组织、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克服患得患失的思想顾虑,把自己塑造成一位具有时代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
4、改进思想和工作作风。树立服务老师、服务学生、服务学校的理念,力戒形式主义,深入基层,把加强学校班子建设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加大力度,大胆管理。
5、严格要求,廉洁自律,塑造班子成员和领导干部良好形象,当好反腐倡廉带头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今后,我一定要十要十戒活动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绝不利用职权为个人谋私利,绝不干有损于学校的事情,一定堂堂正理做人,清清白白行政,兢兢业业干事;认真履行职责。
总之,学校班子成员和党员同志,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改正不足,提高自己,真正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学校作风建设总结 篇2
实训基地是旅游类专业开展实操训练的重要场所, 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强化旅游类专业实训教学和岗位技能训练, 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可促进学生“零距离”上岗。按照“统一规划、阶段实施、开放共享”的思路, 把旅游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适应高素质、技能型现代旅游人才培养和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 能服务于学生和旅游企业, 集酒店管理与服务、旅行社管理与服务、景区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培训与生产功能为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化的结合实用型的实践教学基地。
二、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8名, 其中, 省级教学名师2名, 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5名, 另外, 本专业从行业企业聘请了4名兼职教师, 这些兼职教师均为行业专家、教学能手, 主要来自旅行社及饭店等单位, 均长期从事旅游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 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实训教材或实训手册开发情况
实训基地建设, 促进实训教材的编写, 为了响应学校大力发展专业课教育教学改革的号召, 为学校实训基地的发展, 编写相适应的实训教材, 并且推进专业课进实训室活动的顺利发展, 本着“以学生为中心, 以技能为本位,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这一原则, 学校旅游专业教研组组织专业课教师编写了《餐饮服务实训指导》教材一书, 同时联合语文教研组共同编写了旅游专业口语实训教材《品读》。
《餐饮服务实训指导》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体现当前旅游职业教学改革的精神, 配合学校实训基地建设, 不但考虑到学生对相关的专业基本知识的了解, 而且把重心更多地放在了实训技能训练上, 同时, 以培养能胜任旅游服务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的中等专业技能型人才为根本出发点。
旅游专业口语实训教材《品读》为了拓展旅游专业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 提高学生旅游知识综合素养, 满足学校各班级早、午读的实际需要及实训基地建设课程的需要, 同时为学校创建学校早、午读特色, 编写了这本《品读》, 作为旅游专业实训口语教材在学校各班级使用。
四、学生技能培养情况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为了学校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从而适应社会、市场、企业的需求, 为了做到这一点, 学校在实训基地对学生技能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 结合实训基地建设, 把握产学合作教育理念
产学合作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重点, 通过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 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 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的有机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有机结合。其核心思想是一种把学生的课堂教学学习与有计划、有指导的实际工作经历结合起来的教育模式。
(二) 发掘实训基地教学模式, 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之路
学校以企业“订单”为导向确定教学目标, 实施教学计划, 它能真正体现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 为企业培养“适销对路”的旅游人才。对学校而言, 订单教育有助于与学校找准定位, 根据实际需要把握办学方向, 调整专业设置, 改变专业口径的错位, 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 使学生学到真本事, 练出真才干。就企业而言, 有助于缔造稳定的骨干队伍, 学生的实际技能强, 到企业后可以立即上岗, 节省企业培训时间, 减少企业人力资源成本。
(三) 实训基地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使教学成果硕果累累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培养了学生专业技能, 提高了学校旅游专业的教学质量。近年来先后有百余名学生在省、市级技能大赛、文体活动中受到表彰, 其中, 在四届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有12人获得一等奖。各专业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对口就业率达90%以上, 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5%以上。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强, 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企业的普遍赞誉与认可, 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他们有的考取了导游证, 为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他经常利用寒暑假到旅行社担任业余导游, 实践经验特别丰富, 还没毕业就被聘到旅行社当导游员, 深受同行的好评。还有的由于实践经验丰富, 实习期间被学校安排在五星级宾馆, 由于该生技术全面, 工作积极主动, 先后去了接待部、餐饮部、客房部等主要业务部门实习, 后来自己成为宾馆主管。
培育学校精神 建设特色学校 篇3
何谓学校精神?关于“学校精神”有多种见解和表述。邓永翔校长在文章中说:“学校精神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和接受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集中体现,是学校的精髓和支柱。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决定并制约着学校的性质和发展取向。学校精神是“学校人”在对教育的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群体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外化形象是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研究、育人环境、校园文化等具体载体。学校精神是一种理想和价值追求,是一所学校的凝聚力、生产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一所学校整体面貌、水平、特色、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学校师生员工的需求、理想、信念、情操、行为和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志。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精神,就会变成一个毫无生命的建筑物的集合。学校精神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是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是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东葛路小学学校精神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学校有崇高理想,办学伊始就“用爱心培育自信,用自信启迪智慧,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在实践中把理想变为现实。二是领导班子勇于创新,不断学习和接受教育新理论,解放思想,确立目标,勇于实践,积极探索,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把发展学生多元智能与特色学校建设统一起来,探索教育科研兴校与特色学校建设相结合的路子,建设多元智能特色学校。三是教师时时处处关爱学生,“让爱的阳光温暖每一个孩子”,在教育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科研,“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做出贡献,发展自己,提升水平。四是学生在“爱”的阳光雨露哺育下健康成长,树立“IbelieveI Call fly”(我相信,我能飞)信念,逐步养成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五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多元智能,发展优势智能,营造优良育人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
培育学校精神,首先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用先进文化和先进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学校教育发展和改革实践中培育学校精神。二是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传统文化,统筹规划,合理建设和积淀升华学校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和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学校文化,凝练、发展和增强学校文化力。三是在强化道德建设中培育学校精神,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具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自律意识,学会做人。四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开发多元智能,发展优势智能,建立个性教育和评价的机制,制定融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在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中塑造学校精神。五是善于总结经验,创新和完善制度,不断丰富学校文化,通过加强学校管理制度,促进管理思想和管理行为的积淀、凝聚与升华,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结合起来,在优化管理制度中塑造学校精神。六是确立校长在培育和塑造学校精神中的“核心地位”。学校校长独特的人格魅力、远见卓识、学术造诣、教育理想、管理才能、智慧火花等决定着学校精神的取向及学校价值的提升。校长要有科学的办学价值观,以此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还要与时俱进,不断超越自我,做学习型、探索创新型校长。
绿色学校建设总结 篇4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我校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参与绿色学校创建,加大学校育人环境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卓有成效地开展一系列创建活动,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xx中学地处xxx区,位于xxx,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制国办初级中学。学校始建于xx年,占地面积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xx多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师xxx名,教学班xx个,学生xxx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学校环境幽雅、林木葱翠、花团锦簇、四季常青,是一所花园式绿色学校。先后荣获“
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先进单位”、“
省中小学最美乡村校园书屋”、“
诗词之校”、“
十佳风采学校”、“
市文明单位”等多种荣誉称号。
一、提高环保认识,加强领导落实
学校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为载体,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校环境教育体制。成立了由校长梁国生任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和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创建“绿色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坚持以绿色发展观念教育学生,把创建“绿色学校”、实施“绿色教育”作为落实整体素质教育、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切入点,把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二、广泛发动宣传,利用重要节点开展环境教育实践
为提高师生“绿色”意识,学校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校园橱窗等形式,积极营造绿色环保氛围。同时还通过关键时间节点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3月12”植树节号召学生参加“植树:爱绿、护绿”活动;“3月22日”世界水日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从小事做起”主题活动;“4月7日”世界卫生日,组织学生卫生大扫除,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对学生进行保护地球母亲,美化校园环境的教育,向学生宣传保护益鸟;“5月31日”世界无烟日,进行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利用国旗下讲话向学生宣传环保的重要性。让学生围绕这些重大节日开展各种各样的环保主题班队会,通过各种形式环保征文比赛,环保板报评比,美术环保作品赛,实行卫生包干责任制等,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学生的环保意识及自觉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
三、立足学科渗透,深化环境教育
为了提高环境教育的效果,学校规定,各学科制定教学计划都要根据教育部下发的《环境教育大纲》要求,增加适合本学科教学要求的环境教育内容。课堂教学要渗透环境教育。教师的环境教育工作不仅体现在教师的工作总结中,而且也是学校考核教师的一项依据。由于教师在课堂中注重渗透环境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然地得到了环境教育,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我校在课堂主渠道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同时,开展了环境实践教育活动,使环境教育活动成为课堂教育的有力补充。学校成立了两个环境兴趣小组和环保志愿者队伍。环境兴趣小组和环保志愿者队伍既是兴趣小组活动和环境实践活动的生力军,也是学校环境教育活动的引领者,并在学校环境教育工作中起到示范作用。环境兴趣小组在班级开展的养绿养殖活动、举办环保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环保监督等活动,在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四、加强校园建设,做好校园“三化”工作。
1、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为减少环境污染,学校实施“煤改电工程”,淘汰饮水、取暖锅炉两台,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2、实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程。我校校园环境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楼道文化丰富多彩,整洁有序;开展
“一日两扫”活动,在全校开展一日两清扫活动,美化校园。通过活动开展,让学生逐惭树立起环保意识和文明意识。
3、开展‘三节三爱’活动。将“三爱三节”活动贯穿于师生的生活实践中。使他们认识到“不学无以成才”,认识到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认识到祖国是创造幸福生活和实现个人理想的依靠。树立勤俭节约意识,自觉肩负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责任。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总结 篇5
哈尔脑初中 2013.9.3
哈尔脑初中师德师风建设总结
师德师风建设是关系到教育工作成败的大事,是德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提高对师德师风建设认识
1、我校要求每一位教师时刻做好表率,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学生和家长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向社会上展示出诚实、积极、向上、廉洁的精神风貌。、制定了《哈尔脑初中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师德师风检查方案,建立评比奖励制度,靠正面教育,靠榜样引导,靠制度约束。
3、采取多种形式,主动出击,争取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支持。对学生采取问卷调查,随机调查。
二、组建师德师风领导班子
在上级开完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动员大会之后,学校迅速成立了师德师风活动领导小组,由王士林校长担任组长,杨景瑞副校长为副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组员。要求全体教师参与,以德治校。师德师风活动领导小组成员,以身作则,给教职工做榜样,并保持良好的干群关系,发挥实干的工作作风。同时做到:组织机构落实、制度落实、活动经费落实。
三、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及时传达上级指示精神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加强了学习,紧跟中央的布暑要求,做到认真学习、细心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到位,及时传达了7月3日“朝阳市师德师风问题治理动员会议”的会议精神。7月18日“北票市师德师风问题治理活动的动员大会”的会议精神,并逐一落实都签订了责任状。7月19
日乡政府乡长刘冰支持召开了中小学校长会议提出安全,行风建设要求,虽然师生放暑假,但我们全校教师返校一天,对教师提出要求,表态发言。
四、常抓不懈,防止一阵风做法
开学初是关键时刻,对乱收费,乱订教辅,开校会提出要求,并进行了检查。
教师节前夕,中央发出了过兼洁的节日,我们及时开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教师节我们没花一分钱。
五、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年来,制止了三乱,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初升高取得了优异成绩,班风、教风建设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好评,财务管理严格执行上级指示要求,师生没有意见。
哈尔脑初中
2009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总结 篇6
一年来,学校领导对师德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对待。在工作中以师德建设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围绕这一核心,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抓学习,求上进
(一)为了进一步加强有关师德理论的学习,使教师对师德问题有清晰、明确的认识,树立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思想,我们坚持周五例会这个固定的时间,灵活的形式,学习与师德相关方面的材料,学习内容主要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名人和教育家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论述;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的第二种方式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校每年进行一次师德论文写作活动,要求每个教师都要写一篇师德论文。这样既有促进的意义,又有学习的效果。
(三)个人自学和学校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相结合。个人自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一定的自我支配的灵活性、机动性,但由于受教师个人理论水平、理想觉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有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学校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师道德教育,它克服了自学中的不利因素。
(四)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因为先进教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生活在教师队伍里的活生生的人,它能够以直观形式启发
教育和感染教师,进而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品质,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这些名人身上都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体现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多接触他们,以便受到感染和鼓舞,使自己的行为趋于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二是学习身边的模范教师,他们生活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
通过学习,逐步提高了全体教师对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明确的认识是正确行为的开始,目前我校的教师都能够很好地遵守教师职道德规范,没有违背师德规范的现象。通过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关心热爱学生,教师与学生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更近了。
我们通过对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调查,反映出学生和学生家长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以及对学校管理都很满意,有的家长在征求意见卡上写道:我们对教师的工作很满意,感身老师关心才教育我的孩子,希望再接再励。由于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不断地提高,学校的声誉越来越好。
二.抓重点,求实效
在抓师德教育的过程中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是我们工作的作风。
(一)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
我校成立了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党政工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落实师德规范,确保师德建
设不断深入开展。各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党员模范贯彻执行《规范》,起好带头和示范作用;行政领导班子着重抓好建章立制、考核奖惩、强化管理;工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教师喜闻乐见的活动,寓师德教育于活动之中,并抓好检查评比;共青团把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作为经常性的重点工作,结合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二)学校制定师德规范实施细则和师德考评方案,并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本校现阶段师德状况,定期修改、完善师德规范细则和考评方案,使其更具有可行性、实效性。这样,学校对教师有了明确的师德要求,制定一些确实可行的措施和规章制度,比如:学习制度、师德奖惩制度、师德检查制度、考核细则。运用规章制度制约教师的行为。
(三)对症下药。我们在深入分析了解教师师德表现和思想情况后,结合育才学校实际,采用灵活多样而又见实效的活动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务必让教师能够躬亲自省,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不断提炼出良好的品性,提高自己的德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由于我们在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中,既突出了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又考虑到了如何更切合教师的实际,而且学校和工会的领导,视每一位教职工为自己的老师、朋友,尊重他们,聆听他们心底的声音,注意让教师主动接受意见,这样,我们达到了使教
师更自觉地接受师德教育的熏陶,更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自身师德修养,逐渐提升师德品格的目标。教师在高尚师德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人师表的力量也使教师高尚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身上体现出来,因此,我们的师德教育也就收到了教师和学生“双赢”的效果。
三.抓典型、求进步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榜样的力量所产生的成效往往比单纯的说教来得更显著。”几年来,我们经常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全国、省、市等师德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我们还每年都优选出本校的师德先进典型,由他们作师德方面的经验介绍,把更切近本校实际的先进事例展示给教师们对照学习。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我们深入地开展了“学习《讲话》,敬业爱生”的师德教育学习活动,召开师德教育经验交流会、研讨会。
有对照就会找到差距,有压力才会获得动力,有动力才会谋求发展。教师们所表现出来的以师为荣、为国育才的职业观;一身正气、高风亮节的师表观;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教书观,说明身边事实帮助他们提高了认识,促使他们追求进步;也说明我们遵循以群体效应为原则的师德教育活动实践取得了实效;这更恰恰表明:“教书育人,厚德载道”的高尚师德观念正在深入到我校广大教师的思想中,并产生着越来越强烈的共鸣。
四.抓权益,求稳定
管人要管心。我们在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要高于其他行业标准的同时,也在努力使教师在精神上和物质上能得到鼓励和改善。因为,教
师不是超人,只有在方方面面加强对教师的关心,才会使教师的德行高于常人,师德建设才会收到长期的效果。因此,我们不但做好对教师 “导、学、帮、带”的教育学习工作,还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关心教师的工作待遇、福利和生活情况,维护他们的应有权益,为他们排忧解难;开展文体活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让他们体会到工作带来的愉快和成就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这样他们才会安心,才会努力去研究并解决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去严格要求自己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品行和德性,才会拼发出更多的光和热。
教育事业是关系到国运兴衰、民族振兴、科教兴国和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大事,那么,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则成为教育工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没有“厚德”,又何以“载道”呢?所以,在开展师德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树立了这样的理念:让德高才博者得予颂扬,而望重;让追求高尚者修有路径,而奋发;让品行欠佳者感受急迫,而觉悟;让德劣才疏者自觉无颜,而重生。务必使我校教师能以高尚的师德承担起培养世纪人才的重任来。当然,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信息时代又给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带来了更多、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把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作为新的出发点,重新构建师德的内容,使师德教育更体现时代的特点和创新的精神。
五.工作中的不足
1.师德建设方面做了许多的工作,但有一些方面没有形成文字材料和经验材料。
反学校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启示 篇7
一、反学校文化折射出学校文化建设存在不足
1. 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不足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间的相互吸引力, 凝聚力强的群体, 其成员的“归属感”强, 群体内部人际关系融洽、和谐, 从而群体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3]。师生员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都是在学校文化氛围中培育起来的。凝聚力能激发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也是对学生的教育力量, 学校就是要用文化来凝聚人、塑造人。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体现为个体对群体的向心力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两方面。然而, 在反学校文化氛围里, 群体的向心力被削弱了, 很多学生体现出的缺乏学习动力、对学校教育的认同都体现了学校文化的向心力和吸引力不足。
2. 当前学校文化并非是所有学生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乃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栖息之地和人存在的精神容器。作为意义世界, 它涵容与负载着人关于自身存在意义的理性觉知、文化认同、心灵归属与情感寄托。对于人的存在而言, 精神家园具有本体论的意义[4]。与物质层面的家园概念相比较, “精神家园”主要是心理的、精神层面上的。它从宏观上讲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从微观、从个体的层面来讲,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归属、精神生活的栖息之地和精神的寄托之所。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生活领域, 我们的“精神家园”就存在不同的归属和寄托之所。除了家庭意义的精神家园之外, 学校通常是大多数青年学子的精神家园。实践证明, 主流学校文化若能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学生就更多地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反之, 若学校文化不能成为他们精神的寄托之所, 他们就会在班级小团体或是社会上的各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群体中寻找归属。从这个意义上讲, 反学校文化启示我们, 应通过多种措施使学生认同学校的主流文化, 使学校成为他们的心灵归属和精神家园。
3. 学校文化建设途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问题
对于学生的反学校文化现象, 以前更多的是站在学校教育者的角度来看的, 认为是学生对学校教育的一种反叛, 是违纪行为。反学校文化的产生除了有学生自己的原因, 学校文化建设途径、方法和手段的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很多学校更注重物质文化建设,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 固然有利于教学, 但若忽视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 缺少了精神底蕴的支持, 在物质层面上的虚假繁荣, “为了活动而搞活动”, 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十分反感。在方法与手段方面, 教师及行政工作人员习惯于扮演威权角色, 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监督与管理, 如将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纳入计划管理, 会引起学生抵触情绪的产生。
二、对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的启示
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及文化特征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育人功能。当前不少学者针对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探索, 改革的前提首先应明确当前应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学校作为专门从事人才培养的机构, 其文化传递和创新功能尤为突出。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关系紧密, 又有着自己的独特特征, 是一个多结构、多层次的文化系统。下面就学校文化的层次和类型两方面来探索新时期应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
1. 从不同层面建设学校文化
对于学校文化的内容, 在学术界已基本形成了共识, 即学校文化包含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 笔者对此也十分赞同。然而对这几者之间关系的探讨却明显不足, 有学者提出学校文化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同心圆, 也有学者提出把这几者可以按由内到外的关系来分, 这些提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还是缺乏对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的探讨, 削弱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我们认为, 新时期学校文化应具有鲜明的层次性, 进而形成一种文化体系, 这种体系各要素之间应是一种递进关系, 其表现是由抽象到具体、由里到外的关系。上一层的文化要素比下一层文化要素更抽象, 下一层的文化要素是上一层文化要素的表现, 上一层的文化要素是对下一层文化要素的概括, 同时又依赖于下一层文化要素的展开而得以实现。具体来讲, 学校文化的四个要素由抽象到具体的层次关系应该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
学校文化的第一层:学校精神文化。它是学校文化的灵魂, 其核心是学校的价值追求。它体现为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的, 全体师生员工的追求、理想与信念, 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氛围。但学校精神文化是四个文化要素中最抽象的一个, 看不见、摸不着, 它依赖下层次的文化要素的支撑, 下层次的文化要素都是它的体现。学校文化的第二层:学校制度文化。从社会组织的角度来讲, 任何组织都有它的规范要求, 约束着成员的行为, 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的规范性文化, 它有形无形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它一方面体现为已经形成文本的各项规章制度, 如教学、科研方面的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等, 另一方面还体现为一些无形的规范, 虽没有成文, 但它实实在在影响着每一个人。制度文化是对精神文化的体现, 如若学校的精神文化追求的是“以人为本”, 那它各项规章制度就应体现为“以人为本”, 这些规章制度都是为促进师生的发展服务;还有那些无形的规范也应体现为“以人为本”, 如老师们都在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谁阻碍学生的发展都会受到谴责。学校制度文化它是一种规范性文化, 是对学校精神文化的体现, 但它的实现还得依赖于学校行为文化。学校文化的第三层:学校行为文化。它是学校师生员工在学校各种“规范”的约束下, 为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各种目标的一种实践形式。体现为各种教育、科研、社会服务活动, 学习、课余生活、社会实践等活动。故学校行为文化是一种动态的实践形式, 它是学校制度文化中各种规范的体现, 学校制度文化约束着学校行为文化, 同时学校的行为文化也是对学校制度文化的诠释, 各种制度、规范的好坏、其有效性都可以从行为上得以验证。然而, 学校行为文化并不是学校组织的目的, 其最终目标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 即下一层次的文化。学校文化的第四层:学校物质文化。它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形态, 是前三种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 是一种显性文化。它包括学校的环境及设施等条件, 也包括学校师生劳动产品的物化。
2. 建设整合型的学校文化
新时期, 学校文化建设不仅应从不同层面建设学校文化, 还应建设整合型的学校文化。所谓整合型的学校文化是指学校文化各种文化要素在育人目标和方向上是一致的, 形成合力,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整合型的学校文化有两层涵义。
一是每个层面学校文化各文化要素间的整合。每一个层面的学校文化都是由诸多文化要素构成的, 这些文化要素只有在价值取向和育人作用等方面保持一致, 才能充分发挥该层面学校文化应有的育人作用。在学校精神文化层面, 涉及到学校的办学宗旨、师生的价值追求、理想和信念等, 这些要素之间的冲突常会消解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 如很多学校的办学宗旨都宣称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可实际上师生却仅围绕分数转, 片面追求升学率, 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在教育观、理想和信念冲突也会削弱教育力量。学校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层面各要素也都存在各要素的整合问题。
二是不同层面学校文化间的整合。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之间在价值追求、发展目标与方向等方面常会发生冲突与矛盾, 从而难以形成整合型的学校文化。如有些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一味要求教学设施设备的现代化而很少考虑是否是师生的教育教学需要;有些学校的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是脱节的, 说一套做一套, 制度仅仅是“墙上挂”而已;很多学校的精神文化并未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 并未对其他几个层面的文化起到统领作用。
学校文化的教育合力产生于不同层面学校文化的整合, 不同层面学校文化之间不应相互隔离, 而应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形成整合型的学校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的价值观统领作用需要其他几个层面文化的支持, 否则就只剩下口号, 只停留在文字层面, 并非真正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要形成制度有效的规范与约束作用, 离不开师生价值追求、教育观念、日常行为以及基本办学条件的保障;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也须与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保持一致, 否则就会流于形式, 而忽略学校文化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李本友, 林鸣, 林泽玉.成因与对策:中学生反学校文化探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6 (10) .
[3]曹金玲.关注“非正式群体”增强班级凝聚力.教学与管理, 2011 (30) .
学校体育建设和谐学校的良性关系 篇8
【关键词】和谐学校 ;体育教育;关系
学校体育是构建学校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所不可缺少的内容,从另一方面说是推动学校和谐发展的最强力的催化剂。体育运动是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它既可以增进学生健康、加强学生体质,又可以在体育运动中所崇尚的一种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道德风尚。学校体育健身过程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师和学生体育知识,修身养性又可以传播健康的生活方法,构建健康向上、积极主动的学校文化氛围,为学生搭建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能和特长的平台;最主要的是,通过精彩纷呈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还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推动了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建,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品德修养。学生在弘扬积极向上的学校体育氛围中,在忘我的拼搏中,可以锻炼勇敢品比的品格,可以陶冶情操,使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升华,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学校体育建设对振奋学生精神、加强学生间的凝聚力、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增强学校办学水平、让学生配合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实现、创建学校师生健康互动的体育培养方向,对和谐校园的构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影响。
一、学校体育在和谐学校构建中的作用
(一)完善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
有位教育学家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的表率作用是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人格的健全起到引导的作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仅要有教师庄重严肃的态度,又要充分具备健壮的体魄、高尚的品德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去教育和感化学生,同时又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去教育和启迪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让学生在教师身上领悟和产生道德意识,从中乐于接受和效仿,并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
(二)构建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
学校体育是学校文化和体育建设两者相互影响、融合、促进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背景依托下,有全体师生员工在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体育精神和财富的相加。它凭借独特的作用和魅力,存在于学校文化中,对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是学生人格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以优良的锻炼风气、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表现出来的观念形态以及独特的育人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心灵、升华人格。这种促进作用是潜在的、无声的。
二、体育建设与和谐学校构建的良性关系
(一)体育建设是构建和谐学校的推动力量
学校体育建设体现了和谐的校园文化。它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活动的积极参与和教导下形成的体育氛围。体育建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使命感。在生活、学习上,体育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体育建设最主要表现在学校体育场馆、体育活动中心及活动宣传栏中,学校师生通过学习体育文化,从而产生无形的推动力量,从而激发师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并可以主动参与到体育建设中去。
(二)和谐学校的构建为学校体育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
和谐学校的构建达到了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遵法守纪、师生与学校环境和谐共处的理想目标。和谐学校不仅可以推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学生间也可以团结友爱、勤于学习,并能提高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学校体育的建设,要求师生的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和谐学校的构建。所以和谐学校的构建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良性条件。 以和谐学校为载体,充分调动师生体育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各尽所能的参加体育教学活动, 营造和谐共处的学校环境,进而加快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
三、充分发挥体育的优势,稳固和谐学校的建设
(一)构建和谐学校第一应该提高治校兴校的能力和水平,并努力构建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领航人,是团结与带领广大师生不断发展,实现高校发展宏伟目标的关键,同时也是构建和谐学校环境的关键。
(二)学校体育建设主要表现在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等内容上,而体育活动、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也需要以体育场地和器材等物质条件为根本才能进行体育建设。所以,注重体育设施的提升,建设学校体育活动的主体,加强体育活动场地、体育场馆的建设,让充足的体育器材为师生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学校建设体育文化活动场所中,比如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公共活动场所,要尽量设计优美的体育建筑,采用优质的体育设施。进而增强学生对体育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学校体育环境与和谐学校环境构建相一致 体育建设的物质基础不仅是一种和谐现象,也展现了学校文化的价值观和和审美观,这些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力量"。
四、结束语
学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营造场所,构建和谐学校,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通的, 体育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社会文化与学校文化的间的切合点,所以学校体育艰涩会推动了和谐学校的构建,同时和谐学校的构建也为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英,杨文豪,陈婷.民族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对和谐学校构建的作用田.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05.
学校师德建设情况总结 篇9
师德不仅是对老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重要作用;师德不仅深刻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品质,而且通过学生还作用于家庭和社会;师德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期间和今后
师德不仅是对老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重要作用;师德不仅深刻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品质,而且通过学生还作用于家庭和社会;师德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期间和今后的生活道路,而且关系到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和推进。正是据于以上认识,我们学校特别注重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努力塑造人民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德,使教师成为学生欢迎,家长满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1.通过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提高教师队伍政治素质
我校在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和政治思想工作中要求全体教职工树立“以学为本”的思想,通过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觉悟。
我们的教师是事实上的国家公职人员,不是自由职业者,是受党和国家的委托,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塑造学生的,所以学校必须把教师的信念、意志、认识、行动统一到党国家教育教育方针上来,统一到教育法规上来,使所有教师能模范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学生指明奋斗的目标和当前的学习任务,这是教师的基本任务,也是教师的基本道德。所以每学期的政治学习我们都有计划地安排,并努力落实。在学习中我们也特别重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理论、教育思想来武装教师们的头脑,以使教师明辨是非,坚定立场,旗帜鲜明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2.通过学习先进人物、优秀教师的事迹,强化教职工事业心、责任感
我们通过政治学习介绍马芯兰、李烈和实验中学老师组织学生与洪水抗争脱险的事迹:通过宣传我校优秀教师许剑馨和我校区十佳“我心目中好老师”梁聿的事迹,通过表彰校优秀党员、先进教师事迹交流会;通过表彰精神文明先进集体、个人,在老师中树立典型开展交流学习,以强化教职工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教师队伍中涌现出许多值得赞颂的人物和事情。我们制定措施落实各项教育活动。
1.坚持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评选活动,按照教育局的要求,我们已坚持三年评选出校级“我心目中好老师”30人次,区级人次。
2.学校还按师德规范要求制定了精神文明先进个人、集体条件,要求干部、党员、教师在定工作计划时将精神文明内容作为重要的项目列入计划,期末总结时,都要有个人精神文明表现的自评情况。将每个干部教师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作为考核评聘的重要依据之一。坚持开展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精神文明办公室的评比已四年,评选出精神文明先进集体6个,先进个人120人次,精神文明礼貌办公室若干,对连续三年获得先进集体的部门,学校要特别奖励。
3.持青年党员与青年教师“话我成长之路”活动三年,请青年党员与每年到校的青年教师座谈,共话成长之路。我们还组织青年教师参观冉庄地道和狼牙山五壮士纪念馆、毛泽东主席曾经住过的“双清别墅”。组织老师们到青岛、上海、天津等学校通参观,学习各校的好的经验,推动学校工作。
4、每学期至少组织教职工进行一次参观,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如2001年组织全体师生到商桥杨再兴墓。2002年清明节组织全体师生临颍县烈士陵园接受爱国主义传统教育。2003年组织优秀教师及校级文明学生到郑州参观毛泽东诞辰100周年。
5、几年来,我校请学校德育基地的老干部、老红军到学校座谈,与同学们开展座谈活动,组织观看《离开雷锋的日子》、《背起爸爸上学》等电影,开展各类教育活动。
通过以上活动,大大提高了教职工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增强了教职工队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通过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所学校教师联队伍不仅要有正确的舆论,还要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它不仅使人具有动力并且使人具有活力。所以我们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精神面貌,注意调动他们奋发向上的积极性。首先我们特别重视教职工的政治追求。
邓小平同志说学校党组织“应该热情地关心帮助教师思想政治上的进步帮助他们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使更多的人牢固树立起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要积极地在优秀教师中发展党员”。(《邓小平论教育》第56页)。我校党总支每学期都要研究两次发展工作,定出计划,逐人落实,而且学校党组织特别重视老知识分子的工作,我们建立了党员责任区,安排党员同每一位申请人谈心,特别是做那些十几年前写了申请,经过多年争取未解决的一些老知识分子的工作,使一些对入党感到“无望”或有各种顾虑的同志,重新激发起对政治信仰追求的热情。94年我们通过细致的党内外群众思想工作,解决了要求入党30多年已近退休年龄的工会主席的入党问题。这之前他曾含着泪对支部说:“别再管我的事了,这会给组织增加许多困难,我会严格要求自己的”。支委会经过多次研究,首先要帮助他提高认识,解决他“做一个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想法,认识其一度消沉的问题;其次做好群众工作,让大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发展会后在学校震动很大,我们既坚持了标准又调动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制次专业组组长就曾给书记写信说:“说心里话,我特别想加入党组织,但又不知从何修正自己与党员目标的努力之路,再加上方方面面的原因,争取入党就拖了许久许久,是党员同志们又点燃了我的希望之火,我愿将自己的一生交给党,请党组织考验我”。现在该同志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完善各种制度,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
师德建设不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推进学校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如何使师德建设落到实处,我们认为是要完善和健全保障制度,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我们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有效措施,也是师德精建设的保证。
1.坚持按照程序选举教职工代表,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发挥教代会代表参政议政的作用。
2、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有检查、有督促、有表扬、有批评,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3、建立激励机制
学校在实行民主管理的同时,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教职工生活、精神、工作要求。放手让那些事业心强,业务素质高的教职工挑大梁。在生活上体贴、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教职工,让他们真正在学校当家作主,使他们自觉用教师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4、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与街道社区的联系,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
几年来,因为我们重视了师德建设,教职工中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科学育人的事迹层出不穷,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年年上台阶,年年有发展。在教师队伍师德建设上,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市、区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我们还许多新的问题值得深讨和向兄弟学校学习,但我们有决心和信心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一)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育人水平。
“ 高尚的师德是立校之根本 ”,办学以来,学校坚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重要位置,倡导 “ 正己、敬业、爱生、奉献 ”,树立 “ 学校无小事,事事关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 的师德意识。
① 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中学德育大纲》等教育方针、法规、理论,结合实际,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真正提高思想认识。
② 实施全方位德育工作制度。学校采取校长值周、行政值日,年段教师值日制度,负责全校教育教学管理检查工作,增强每位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意识,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局面。③ 建立一整套教师管理制度,加大依法治教力度。学校制定《教职工岗位职责》、《汤沟中学师德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规定》等,并把师德建设与考核、评优、职称挂钩,对违反制度者实行一票否决。
④ 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结合 “ 三讲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学习活动,开展 “ 今天怎样当教师 ” 讨论和演讲会。在 “ 三个代表 ” 教学活动期间,校领导为师生办了 10 件实事,师生评价很高。
特色学校建设活动总结 篇10
郭店镇张辛庄完全小学
2010年1月
特色学校建设活动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学期,我校本着这一宗旨,以建设和谐校园为主线,积极引导学生创办手抄报,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办手抄报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从中得到成长、感受成功,学会分享;同时美化教室、拓展视野,发展兴趣。下面就我校这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营造浓厚文化氛围,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为了学生积累的需要,学校在每个教室前都悬挂了名人名言,激励了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潜移默化中陶冶了学生情操、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展了学生课外生活、培养了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促使学生树立 “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学有所成、服务社会”的思想情怀和人生目标。校部13个教学班内,各具特色的教室环境布置,优良的学风体现其中。
二、健全领导机构,提高管理意识
我校对特色学校建设的明确定位,深感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切实地做好校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三化工作。为此,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业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确保了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丰富课外文化活动,全面提升师生素质。
(一)开展特色活动,打造文化品牌。
1、特色学校的定位,是我校领导班子结合学校实际,共同研究,反复论证,确定“办学生手抄报”为我校特色建设项目,办好手抄报需要大量的资料、素材和知识的积累。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大阅读活动就成了办手抄报的前奏,学校首先制定了《开展学生大阅读办好学生手板报实施方案》。并召开了全体师生参加的“开展学生大阅读、办好学生手抄报”动员大会,要求每个学生建立古诗、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和名篇名段知识积累本,确定每天下午第四节和每周二、四家庭作业为阅读积累,对学生办报的刊名、内容、书写、排版、插图、规格等,根据不同年级都给学生详细指导,每周一期,每月一展,并将优秀作品在校园展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办报热情。
2、丰富兴趣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开展好正常音体美等学科教学工作的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和设备,成立了各种兴趣活动小组,每逢活动时间,整个校园内激情涌动、异采飞扬,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色,也为办手抄报提供了现实素材。
3、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校三——六年级共收集手抄报2600余份,优秀作品800余份,已完成本期制定的目标,并为下期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校特色建设工作的全过程,虽然已初具规模,但许多方面还不尽人意,如阅读积累比较零乱,手抄报规格不高、内容主题不鲜、作品展示不够、作品不精、阅读办报时间被其他课占用等。针对以上情况,2010
【学校作风建设总结】推荐阅读:
杨米涧学校干部作风整顿工作总结06-03
学校作风建设方案08-29
学校作风整顿自查报告05-21
学校作风整顿工作方案10-23
学校领导个人作风自查报告08-28
学校副校长作风整顿自我剖析材料05-27
潮泉镇初级中学在学校开展作风效能建设年大会的动员讲话05-11
学校党风建设总结07-16
小学学校学风建设总结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