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考核通报(共9篇)
2024年上半年考核通报 篇1
正妇幼发„2014‟号
正宁县妇幼保健站
2014年上半年妇幼卫生工作 考核通报
各医疗卫生机构:
为全面掌握我县今年上半年妇幼卫生工作进展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工作质量和水平,经站务会研究决定,由分管站长带队,抽调保健股及相关科室人员组成考核组,于3月25日-30日,利用6天时间对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上半年妇幼卫生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考核,现将考核情况通报如下:
一、考核内容和方法
(一)、考核内容:本次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2014年常规工
作进展、孕产妇、儿童健康档案及保健管理手册、妇幼卫生项目、出生医学证明发放、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工作。
(二)、考核方法:本次考核覆盖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和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各乡镇卫生院及部分村卫生所。考核组制订了详细的考核方案,统一了考核方法,对考核单位进行了现场检查记录、查阅资料、核实数据等方式对工作进度、工作质量以及服务真实性进行全面的考核。
二、考核结果:
(一)领导重视不够、职能发挥欠到位
一是各医疗机构虽然将妇幼保健工作纳入医院目标考核内
容,但重视不够,多数单位与村所未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仅周家乡卫生院与村所签订了责任书。二是个别单位妇幼专干不能按时参加县站召开的工作例会,并对村级保健人员未能按时召开例会、培训,甚至个别单位培训走过场,闭门造车,替村所人员做卷子,敷衍培训资料;三是妇幼专干调换频繁,致使工作脱节较大;四是年度接茬工作脱节严重,个别单位工作几乎停滞。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1、工作完成情况:上半年全县共有产妇1482人,建册1482
人,建册率为100%。活产1488人,产前检查率为99.9 %,产前检查≥5次检查率为99.6%,早检率为100%,产后访视率为99.32%;系统管理99.3%,新法接生率为100%;住院分娩率为99.86%;非住院分娩率0.13,高危孕产妇发生率为6.07%,高危孕产妇管理
和住院分娩率均为100%,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率在均为100%,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0.4%,围产儿死亡率为0.6‰,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生。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为99.06%,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9.2%,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为86.6%;新生儿访视率为99.73%,无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无中重度贫血患病儿童,新生儿死亡4人,死亡率为2.69‰,婴儿死亡8人,死亡率为5.37‰,5岁以下儿童死亡9人,死亡率为6.05‰。
2、存在问题:一是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欠规范,通过健康教育,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有所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基本能按照孕期保健规范为孕妇提供孕期保健服务,但服务真实性较低,卡、册、薄填写错项、漏项较多。如:(孕产妇保健管理卡、册:预产期计算错误,产检时间错误,孕期体重增加错误15-16kg,产时出血量偏少:70ml,未评分,30分钟开奶全选“否”。儿童保健管理卡、册:儿童体重满月增加偏少:0.1-0.2kg或无,出生体重严重错误:3000kg等)。二是健康档案建档工作进展欠顺利,档案规范性差,电子档案不及时。
(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今年上半年共发放叶酸1281人,服用率90.33 %。二是各接
产医院按规定对住院分娩的农村孕产妇进行补助,上半年共补助1282人,补助金额64.1万元,补助率为90.4%。
三、妇幼卫生信息工作
孕妇保健和健康情况、七岁以下儿童保健和健康状况、医疗
保健机构围产儿情况、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工作进展以及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实施情况。各医疗机构基本能完成月报表、半年报表的上报,但报表的完整性、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今后工作打算
加强基层指导。制定考核标准,每季度分片对各医疗机构进
行妇幼保健工作督导,并在督导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改,将督导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加强基层妇幼保健人员业务培训,定期对乡级专干进行常规、适宜工作培训,必要时对村级人员分片进行培训,提高开展工作的能力。
加强妇幼保健知识宣传。争取与县电视台合作开办“妇幼之窗”栏目,每月安排业务骨干定期进行妇幼保健知识讲座,提高广大群众的妇幼保健知识水平。
加强产科质量管理。一是进一步规范孕产期保健服务,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按照高危妊娠转诊标准,及时转诊转院。二是对县级2家医院不定期进行产科质量抽查。三是请市级专家到我县进行新生儿死亡评审。
附:2014年各医疗卫生单位考核结果得分表
正宁县妇幼保健站
2014年4月15日
抄送:市妇幼保健院、县卫生局
正宁县妇幼保健站2014年4月15日印发
共印20份
2024年上半年考核通报 篇2
一、基本情况
2013年上半年共抽取并检测样品6795批, 占全年监控计划任务的52.95% (6795/12834) 。其中, 检测畜禽动物组织包括鸡肉、鸡肝、鸡蛋、牛肉、牛奶、羊肉、猪肉、猪肝、猪尿共9种, 检测的药物及有害化学物质包括己烯雌酚、氯霉素、地美硝唑/甲硝唑及其代谢产物、地西泮及其代谢物、硝基呋喃类代谢物、β-受体激动剂、同化激素、卡巴氧残留标示物、喹乙醇残留标示物、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林可胺类、大环内酯类、阿维菌素类、林可霉素、大观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头孢噻呋、地塞米松、氯羟吡啶、阿苯达唑及其标示物, 共计25种 (类) , 其中林可霉素、大观霉素、地塞米松、阿苯达唑及其标示物、地西泮及其代谢物以及包括康力龙、甲基睾酮、群勃龙、丙酸睾酮和苯丙酸诺龙5种同化性激素在内的药物检测为新增项目。样品来源覆盖除西藏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各检测单位按规定要求完成检测任务和结果上报工作, 监控计划执行情况良好。
二、监控结果
2013年上半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检测结果显示, 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状况总体稳中趋好。已检测的6795批畜禽产品残留样品, 合格6791批, 合格率99.94%, 比去年同期提高0.07个百分点。不合格样品为4批鸡肉产品, 检出的超标物质为氟喹诺酮类药物及氯霉素等禁用物质。
检测结果按检测的药物及其化合物分类统计, 完成1199批氟喹诺酮类残留样品检测, 3批鸡肉样品超标;完成599批氯霉素残留样品检测, 1批鸡肉样品超标;完成453批β-内酰胺类、398批β-受体激动剂类 (含93批克仑特罗单品种) 、65批阿苯达唑及其标示物、62批阿维菌素类、356批氨基糖苷类、131批地美硝唑/甲硝唑及其代谢产物、141批地塞米松、25批地西泮及其代谢物、1081批磺胺类、55批己烯雌酚、115批卡巴氧残留标示物、106批喹乙醇残留标示物、179批林可胺和大环内酯类、176批林可霉素/大观霉素、116批氯羟吡啶、389批四环素类、106批泰乐菌素、276批替米考星、55批同化性激素、198批头孢噻呋和514批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样品检测, 均未检出超标样品。
检测结果按检测的动物组织分类统计, 完成2034批鸡肉样品检测, 4批样品超标 (1批氯霉素, 3批恩诺沙星) ;完成207批鸡蛋、401批鸡肝、1472批牛奶、315批牛肉、110批羊肉、317批猪肝、103批猪尿、1836批猪肉残留样品检测, 均未检出超标样品。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各地要切实加强兽药残留监控及安全用药监管工作, 加大违禁药物查处力度。要认真组织实施兽药残留监控计划, 按规定要求抽样, 按时上报检测结果。检测出阳性样品的省份要严格执行阳性样品跟踪检测和追溯制度, 并上报跟踪检测结果。要积极参与残留检测方法制修订工作, 对适用性存在问题的检测方法, 要认真分析、总结, 提出修订意见。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要及时反馈我部兽医局和全国兽药残留专家委员会办公室。
附件:2013年上半年畜禽动物及其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检测结果 (略)
2024年上半年考核通报 篇3
一、关于市场运行情况
上半年,我国消费市场实现稳步增长,1—6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0.3%。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网络零售及部分实体业态保持较快增长。1—6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6.6%,累计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11.6%,较去年全年高0.8个百分点。实体业态中,购物中心、便利店、超市销售增速相对较快,增速分别达到7.5%、7.3%和6.8%。
二是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增速领先。乡村消费增长继续快于城镇,上半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到2.2万亿元,同比增长11.0%,高于城镇增速0.8个百分点,保持着自2013年以来快于城镇的态势。
三是汽车市场销售出现明显回升。受消费升级换代和1.6升及以下购置税减半等政策影响,1—6月,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7.7%,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2.4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汽车销量累计同比增长8.1%,其中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7.9%;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销量同比增长44.3%;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6.9%。
四是服务消费市场不断扩大。1—6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1.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增长6.6%,较上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餐饮企业积极探索转型发展,大众化餐饮、在线餐饮外卖广受欢迎。文化娱乐消费继续保持景气状态。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累计达到246亿元,同比上涨21%。旅游市场需求旺盛,上半年我国民航运送旅客2.3亿人次,同比增长12.5%。
五是生活必需品价格小幅回落。1—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涨幅较上年同期扩大0.8个百分点。年初价格明显上涨的猪肉、蔬菜类,近期价格增速放缓或明显回落。
二、关于对外贸易情况
据海关统计,1—6月,我国进出口111335亿元,同比下降3.3%。其中,出口64027亿元,下降2.1%;进口47307亿元,下降4.7%。总体上看,我国外贸回稳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民营企业仍然是出口主力军。1—6月,民营企业占全国外贸出口的46.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6个百分点。
二是对部分“一带一路”相关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好于总体水平。1—6月,我国对印度、泰国、俄罗斯出口分别增长1.8%、2.9%和10%;对日本、欧盟出口分别下降6.1%和4.4%,好于平均水平。
三是大型成套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保持正增长。1—6月,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增长3%,通信设备、集成电路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0%、2.9%。
四是新型外贸商业模式进出口增长较快。跨境电商贸易、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正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
五是部分大宗商品进口数量保持增长。1—6月,原油、铁矿砂、铜精矿等10种大宗商品量增价跌,数量增长2.3%~38.7%,价格下降9.0%~35.8%,合计减少付汇526.5亿美元,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三、关于吸收外资情况
全国吸收外资总体保持增长。1—6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402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2.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17.6亿元(折合694.2亿美元),同比增长5.1%(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
高技术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吸收外资双增长,高技术服务业增幅较大。1—6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107.9亿元(折合489.4亿美元),同比增长8%,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70.4%。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537.4亿元(折合84.7亿美元),同比增长99.7%。在高技术服务业中,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及相关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实际使用外资涨幅较高,同比分别增长305.9%、67.9%和34.9%。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248.5亿元(折合195.3亿美元),同比下降2.8%,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28.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314.7亿元(折合49.2亿美元),同比增长6.2%。在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较高,同比增长分别为107.8%和74.9%。
主要来源地投资保持稳定增长。1—6月,前10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实际投入外资总额4177.3亿元(折合656.5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4.6%,同比增长5.7%。其中,美国、英国、德国增幅分别为142.6%、114.3%和97.6%,增长较快的行业主要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以及制造业等。同期,东盟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08.8亿元(折合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3%,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357.6亿元(折合56.4亿美元),同比增长42.5%。“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14.2亿元(折合33.6亿美元),同比下降7.7%。
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增幅较高,东部地区保持稳定,中部地区降幅较大。1—6月,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329.1亿元(折合51.3亿美元),同比增长29.5%;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3853.2亿元(折合605.9亿美元),同比增长7%。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35.3亿元(折合37亿美元),同比下降32.6%。长江经济带区域实际使用外资1967.8亿元(折合305.8亿美元),同比增长8.3%。
新设立及增资的大型企业数量较多。1—6月,新设立投资总额超过1亿美元的大型外商投资企业380余家,增资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210余家。投资额较大的企业所属行业既有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电池、飞机零部件、集成电路和芯片等研发生产的制造业,也包括医疗、养老、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服务业。
通过外资并购方式实际使用外资继续增长。1—6月,以并购方式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74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21.7亿元(折合140.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2%和14.2%,占比分别为5%和20.9%。
四、关于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情况
对外直接投资。1—6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5个国家和地区的479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5802.8亿元(折合888.6亿美元,同比增长58.7%)。
对外承包工程。1—6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4313.3亿元(折合660.5亿美元),同比下降2.2%,新签合同额6510.1亿元(折合996.9亿美元),同比增长15%。
对外劳务合作。1—6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2.3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4.1万人。截至6月末,我国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9.1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2.4万人。
1—6月,我国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主要呈现以下特點:
一是对外投资合作总体保持快速增长。1—6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5个国家和地区的479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投资额累计888.6亿美元,同比增长58.7%。
二是对外投资行业分布格局进一步优化,对制造业投资增长迅速。1—6月,我国对外投资主要流向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分别占上半年投资总额的24.6%、19.8%、16.4%和4.7%。对制造业投资额达175.9亿美元,同比增长245.6%,其中流向装备制造业120.4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5.4倍,占制造业对外投资的68.4%;对文教美工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医药制造业等领域的投资均实现4倍以上高速增长,国际产能合作呈现良好势头。
三是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承包工程业务快速增长。1—6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3080份,新签合同额514.5亿美元,同比增长37%,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6%。
四是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对外投资活跃。1—6月,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对外投资301.2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2倍,占全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3.9%,占地方对外投资的37.3%。
五、关于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情况
服务贸易情况。今年以来,我国服务进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1—5月,服务进出口总额达20782.8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我国服务出口7318.4亿元,同比增长8.6%;服务进口13464.4亿元,同比增长31.9%。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进出口规模快速扩大。1—5月,我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为18.5%,较去年同期提升了3.2个百分点。
二是服务出口结构继续优化。1—5月,计算机服务出口6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技术服务出口376亿元,同比增长23.9%。此外,金融、广告和信息等服务出口增速均超过20%。
三是服务进口高速增长。1—5月,我国服务进口增速超过30%,其中旅行(含旅游)服务进口达88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4%,是带动服务进口的主要因素。
初步预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额约2.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0%。
服务外包情况。1—6月,我国企业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5069.9亿元人民币,执行金额305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6%和13%。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3582.1亿元,执行金额196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2%和9.7%。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离岸服务外包发包市场格局稳定。1—6月,我国承接美国、中国香港、欧盟、日本和韩国的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分别为419.4亿元、335.1亿元、320.8亿元、157.5亿元和122.5亿元,合计占我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总额约70%。
二是业务流程外包占比提高。1—6月,我国企业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执行金额分别为934.9亿元、320.2亿元和70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26.9%和6%,占比分别为47.7%、16.3%和36%。
三是“一带一路”市场新签合同额快速增长。1—6月,我国企业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新签服务外包合同金额625.1亿元,同比增长33.5%,主要业务包括软件研发和技术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和工程设计。其中,与东南亚国家新签服务外包合同金额491亿元,同比增长83.6%;与中东欧国家新签合同金额14.1亿元,同比增长53.7%。新加坡、捷克市场规模大、增速快,分别是东南亚和中东欧地区最有市场潜力的国家。
四是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业务规模稳定。1—6月,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459.3亿元,执行金额11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和3.8%;整体业务规模约占全国的60%,保持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集聚程度最高地区。
六、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推进情况
经过两个多月积极推进,广东东莞市、上海浦东新区等12个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地区的实施方案完成报备,标志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工作全面启动。各地试点实施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发13号文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工作目标,细化落实“六个探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
在探索开放型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方面,试点地区积极推进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开放促进体制、涉外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制,以法治化推进试点工作。
在探索形成各类开发区(园区)协同开放新机制方面,试点地区普遍对各类园区先行先试政策进行整合,创新园区发展体制机制,释放改革试点的“集成效应”。
在探索推进国际投资合作新方式方面,各试点地区积极推进外商投资项目“简放服”改革,改革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推进境外投资便利化,探索国际产能合作新路径。
在探索建立质量效益导向型外贸促进新体系方面,各试点地区重点加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培育外贸自主品牌和海外营销体系,形成加工贸易、边境贸易、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在探索金融服务开放型经济新举措方面,一些试点地区推动建立区域性金融风险预测预警平台。一些试点地区着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发展特色金融产品与服务,推广内保外贷模式、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跨境融资便利,探索形成“请进来、走出去”金融支持新体系。
在探索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方面,各试点地区突出各自在“四大板块”、“三大战略”中的特色、定位与作用,通过产业、园区、平台、智库等共建共享,完善经贸、科技、人文等交流促进机制,形成双向开放新格局。
2024年上半年考核通报 篇4
各县(市、区)经济局、市开发区发改局:
为了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市工信局年初下发了《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系统绩效考核办法》(通提速增效[2011]3号文件)。根据各县(市、区)上半年数据报送情况,按文件考核标准,我们评出上半年运行系统绩效得分情况:
集安市和东昌区得60分,辉南县得59.7分,通化县得58.9分,柳河县得58.6分,二道江区得58.4分,梅河口市得55.3分,市经济开发区得54.2分。
从指标上报情况看:重点企业主要指标调度表、重点产品产销存调度表、双停企业情况调查表、流动资金情况调查表上报比较及时,没有迟报现象。从各县(市、区)上报情况看:集安市、东昌区经济局报表上报及时,没有迟报现象发生。
从上半年考核情况看,各县(市、区)工作绩效存在着一些差距,绩优的地区要继续保持住优良的工作作风,绩差的地区要找出存在的问题,建立起良好的数据报送习惯,保质保量的做好经济运行工作。
希望经济运行系统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数据上报工作,具体工作人员要按各报表要求时间及时、准确做好数据报送工作,提高数据的准确性,降低数据预测偏差,做好经济运行的基础性工作,提升工业经济运行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附: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系统上半年绩效考核表
通化市工信局
二O一一年八月二十四日
2024年上半年考核通报 篇5
根据区卫计委病历质量检查结果,现将2015年上半病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报如下,请各单位认真讨论,并将整改措施上报医政科。
一、全区各医疗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
1、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临床医务人员基本未掌握。
2、院感管理,药事管理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落实不到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超标,请各单位领导引起重视,按规定使用。
3、处方规范化管理及病历文书管理 :大部分单位无门诊病历或填写不完整,成在安全隐患。
4、病历首次病程记录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记录不详细,无鉴别要点。
5、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落实的不好,三级医师查房流于形式,上级医师不认真查看下级医师病历,病程记录内容简单,无内涵,上级医师对诊疗方案未及时进行评价审核签字;部分单位缺少科主任查房和上级医师查房;运行病历病程记录打印不及时。
6、知情谈话记录无告知内容患者先签字,或医患沟通记录及时填写,填写后字迹潦草,有的字不能认识,项目填写不全。
7、无医师交班本或填写项目不全。
8、无危急值登记本及病程无危急值记录,个别危重病例无讨论及抢救记录。
9、出院指导未提供膳食营养指导及带药医嘱和复诊时间。
二、问题分析
1、从检查情况看,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最主要的原因领导对落实核心医疗制度认识不到位;客观原因是单位医务人员少病人多、工作量大。
2、质控活动及记录情况:大多数单位质控小组名存实亡,没有活动。有的单位虽有质控记录,但内容虚假,不是实际操作以后的记录,所以质量控制了,而医疗质量却没有提高,仍在原地踏步。
三、整改措施
1、病历书写记录格式从2015年7月1日起按《病历书写规范》新版本(2014)执行。
2、要求各单位对照上述问题,进行认真检查、纠正,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四、医疗质量检查详细如下:
1、保福卫生院:-8(无住院病历)
核心制度 :有核心制度,并认真落实。抽查医护人员各1人对首诊核心制度掌握回答含糊不清掌握不全扣1分。加强院感管理,药事管理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有抗生素管理制度,无质控及奖惩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率 33%、无送检;-1 无I类切口预防性用药 ;激素:应用合理,激素处方比例<5%。抗生素静脉点滴2联及以上处方比例<25%。处方规范化管理及病
历文书管理 :抽查8个留观病人无门诊病历-5分;有登记本,门诊登记齐全;门诊处方点评 :抽查处方30张,不合格处方2张,处方合格率为93.3%;-0.5住院诊疗管理 :无住院病房,无交接班记录本。
2、舒安卫生院 :-14.9 核心制度:有核心制度,并认真落实。抽查医师人员1人对核心制度不了解对首诊核心制度回答不上来-1.5。加强院感管理,药事管理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有抗生素管理制度,无质控及奖惩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率40%、无送检;-1 无I类切口预防性用药 ;激素:应用合理,激素处方比例<5%。抗生素静脉点滴2联及以上处方比例<25%。处方规范化管理及病历文书管理 :抽查留观病人无门诊病历;-5 有登记本,门诊登记齐全;门诊处方点评 :抽查处方30张,不合格处方2张,处方合格率为93.3%;-0.4 住院诊疗管理 :无交接班记录本及危急值记录本。-1,上级医师查房诊疗计划简单-1分;知情告知内容简单-1分。住院志病史陈述者及住院医师审阅医生无签字;-1上级医生查房记录上级医生和记录医生无手签字-1;医嘱护士执行签字不及时
-1;有病程记录。出院指导未提供膳食营养指导及带药医嘱和复诊时间-1。
3、湖泗卫生院:-7.5 核心制度:有核心制度,并认真落实。抽查医师人员1人对核心制度了解,对首诊核心制度能基本回答上来-0.5。加强院感
管理,药事管理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有抗生素管理制度,有质控及奖惩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率30%、无送检;-1无I类切口预防性用药 ;激素:应用合理,激素处方比例<5%。处方规范化管理及病历文书管理 :抽查留观病人有门诊病历;有3份书写不完整,有一份 过敏史未填写,有2份既往史未填写;-3 有登记本,门诊登记齐全;门诊处方点评 :抽查处方30张,不合格处方0张,处方合格率为100%;住院诊疗管理 :有交接班记录本无危急值记录本。-0.5,有一份病历上级医师查房诊疗计划简单-1分;检查检验结果分析不详细对下一步诊疗意见不具体;-1 知情告知内容及预后分析详细。住院志病史陈述者及住院医师审阅医生和上级医生查房记录手签字及时;有病程记录。出院指导未提供膳食营养指导及带药医嘱和复诊时间-1。
4、河垴卫生院:-5.1(无住院病历)
核心制度:有核心制度,并认真落实。抽查医护人员各1人对首诊核心制度掌握回答不全扣0.5分。加强院感管理,药事管理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有抗生素管理制度,无质控及奖惩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率 43.3%、无送检;-1 无I类切口预防性用药 ;激素:应用合理,激素处方比例<5%。处方规范化管理及病历文书管理 :抽查5个留观病人有2份门诊病历过敏史和既往史未填写--3分;有登记本,门诊登记齐全;门诊处方点评 :抽查处方30张,不合格处方3张,处方合格率为90%;-0.6住院诊疗管理 :无住院病房。
5、法泗卫生院:-9.8 核心制度:有核心制度,并认真落实。抽查医师人员1人对核心制度了解,对首诊核心制度能基本回答上来-0.5。加强院感管理,药事管理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有抗生素管理制度,有质控及奖惩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率50%、无送检;-1 无I类切口预防性用药 ;激素应用合理,激素处方比例<5%。抗生素静脉点滴2联及以上处方比例<25%。处方规范化管理及病历文书管理 :抽查5个留观病人有门诊病历,其中有3份书写完整,有一份 过敏史未填写,有一份既往史未填写;-2 有登记本,门诊登记不齐全;门诊处方点评 :抽查处方30张,不合格处方9张,处方合格率为70%-1.8 ;住院诊疗管理 :有交接班记录本,交接班记录内容简单,生命体征描述不详细无危急值记录本。-0.5,有一份病历上级医师查房诊疗计划简单-1分;知情告知内容及预后分析详细。住院志病史陈述者及住院医师审阅医生和上级医生查房记录手签字及时;有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分析简单内容不全面-1分;知情告知内容预后分析简单-1。医嘱规范,签字及时;出院指导未提供膳食营养指导及带药医嘱和复诊时间-1。
6、安山卫生院:-10.2 核心制度:有核心制度,并认真落实。抽查医师人员1人对核心制度了解,对首诊核心制度能基本回答上来-0.5。加强院感管理,药事管理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有抗生素管理制度,有
质控及奖惩制度;限制使用药执行不严-0.5;抗菌药物使用率53%、无送检;-1 无I类切口预防性用药 ;激素:应用合理,激素处方比例<5%。抗生素静脉点滴2联及以上处方比例 > 25%-0.5。处方规范化管理及病历文书管理 :抽查5个留观病人有门诊病历,其中有2份书写完整,有一份 过敏史未填写,有2份既往史未填写;-3有登记本,门诊登记不齐全;门诊处方点评 :抽查处方30张,不合格处方1张,处方合格率为96.6% 0.2 ;住院诊疗管理 :无交接班记录本及危急值本。-0.5,有1份病历三级医师查房记录简单无诊断及鉴别诊断,辅助检查分析不详细-1分,有一份病历缺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一次;-1分;知情告知内容及预后分析不详细。-1 住院志病史陈述者及住院医师审阅医生手签字不及时-0.5;有病程记录。医嘱不规范,签字及时,皮试时间与治疗用药执行时间未间隔到20分钟-1;分出院指导未提供膳食营养指导及带药医嘱和复诊时间-1。
8、山坡卫生院:-9.6 核心制度:有核心制度,并认真落实。抽查医师人员1人对核心制度了解,对首诊核心制度能回答不全-0.5。加强院感管理,药事管理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有抗生素管理制度,有质控及奖惩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率33%、无送检;-0.5无I类切口预防性用药 ;激素应用合理,激素处方比例<5%。抗生素静脉点滴2联及以上处方比例 > 25%-0.5。处方规范化管理及病历文书管理 :抽查留观病人,有门诊病历,有一份门诊病历填写不全,缺诊断;-1 有登记本,门诊登记齐全;门诊处方点评 :抽查处方30张,不合格处方3张,处方合格率为90% 1 ;住院诊疗管理 :无交接班记录本及危急值本。-0.5,病历三级医师查房记录及时完成并签字,;有一份病历诊疗计划不具体;-1 知情谈话记录预后内容空洞简单。-1 有病程记录。医嘱规范,签
字及时;在架运行病历病程记录及时打印;出院指导未提供膳食营养指导及带药医嘱和复诊时间-1。
18、乌龙泉卫生院 :-10.6 核心制度:有核心制度,并认真落实。抽查医护人员各1人对首诊核心制度掌握基本回答完全。-0.5 加强院感管理,药事管理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有抗生素管理制度,无质控及奖惩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率 40%、无送检;-1 无I类切口预防性用药长达一周-1 ;激素:应用合理,激素处方比例<5%。抗生素静脉点滴2联及以上处方比例<25%。处方规范化管理及病历文书管理 :抽查留观病人3人无门诊病历,-3分;有登记本,门诊登记齐全;门诊处方点评 :抽查处方30张,不合格处方3张(诊断:术后、外伤等),处方合格率为90%;-0.6住院诊疗管理 :无交接班记录本及危急值本。-0.5病历书写及时,有1份病历三级医师查房记录内容空洞(诊疗计划不具体;检查结果分析不详细);-1 有一份病历缺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一次;-1分;知情谈话记录内容空洞预后分析简单。-1 有病程记录。医嘱规范,签字及时;在架运行病历病程记录打印签字及时;分出院指导未提供膳食营养指导及带药医嘱和复诊时间-1。
19、疾控中心 :(无门诊及病房)
核心制度:有核心制度,认真落实。抽查医护人员各1人对首诊核心制度掌握基本了解不全-1分。加强院感管理,药事管理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有抗生素管理制度,有质控及奖惩制
度;无抗菌药物使用率、无送检; 无I类切口预防性用药 ;激素:无激素应用 处方规范化管理及病历文书管理 :有登记本,无病人;门诊处方点评 :抽查处方0张,不合格处方0张,处方合格率为100%;住院诊疗管理 :无住院病房。
20、经院卫生服务中心 :-7.9(无病房及住院病人)核心制度:有核心制度,并认真落实。抽查医护人员各1人对首诊核心制度掌握基本回答完全。-0.5加强院感管理,药事管理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有抗生素管理制度,无质控及奖惩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率 40%、无送检;-1 无I类切口预防性用药长达一周-1 ;激素:应用合理,激素处方比例<5%。抗生素静脉点滴2联及以上处方比例<25%。处方规范化管理及病历文书管理 :抽查留观病人无门诊病历(为打印),-5分;有登记本,门诊登记齐全;门诊处方点评 :抽查处方30张,不合格处方2张(诊断:无、外伤等),处方合格率为93.3%;-0.4住院诊疗管理 :无住院病房无交接班记录本及危急值本。
21、庙山卫生服务中心 :-7.6(无病房及住院病人)核心制度:有核心制度,并认真落实。抽查医护人员各1人对首诊核心制度掌握回答不全-1分。加强院感管理,药事管理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有抗生素管理制度,无质控及奖惩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率 50%、无送检;-1 无I类切口预防性用药 ;激素应用合理,激素处方比例<5%。抗生素静脉点滴2联及以上处方比例<25%。处方规范化管理及病历文书管理 :抽查留观
病人无门诊病历;-5 有登记本,门诊登记齐全;门诊处方点评 :抽查处方30张,不合格处方3张,处方合格率为90%;-0.6住院诊疗管理 :无住院病房。
22、大桥卫生服务中心 :-9.4 核心制度:有核心制度,并认真落实。抽查医师人员1人对核心制度了解,对首诊核心制度能回答不全-0.5。加强院感管理,药事管理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有抗生素管理制度,有质控及奖惩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率50%、无送检;-0.5无I类切口预防性用药 ;激素应用合理,激素处方比例<5%。抗生素静脉点滴2联及以上处方比例 > 25%-0.5。处方规范化管理及病历文书管理 :抽查留观病人有门诊病历,有2份门诊病历填写不全,缺诊断;-2 有登记本,门诊登记齐全;门诊处方点评 :抽查处方30张,不合格处方2张无诊断,处方合格率为93.3%-0.4 ;住院诊疗管理 :无交接班记录本及危急值本。-0.5,有2份病历未按病历书写规范要求书写(一份住院一周;一份住19天都只有一次上级医师查房记录),-2 有一份病历诊疗计划不具体;-1 知情谈话记录内容简单。-1 有病程记录。医嘱规范,签字及时;在架运行病历病程记录打印及时签字;出院指导未提供膳食营养指导及带药医嘱和复诊时间-1。
23、土地堂卫生院 :-9.2 核心制度:有核心制度,并认真落实。抽查医师人员1人对核心制度了解,对首诊核心制度能回答不全-0.5。加强院感管
理,药事管理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有抗生素管理制度,有质控及奖惩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率33%、无送检;-0.5无I类切口预防性用药 ;激素:应用合理,激素处方比例<5%。抗生素静脉点滴2联及以上处方比例 > 25%-0.5。处方规范化管理及病历文书管理 :抽查留观病人有门诊病历,有4份门诊病历填写完整,有一份过敏史未填写-1 有登记本,门诊登记齐全;门诊处方点评 :抽查处方30张,不合格处方1张,处方合格率为96.6%-0.2;住院诊疗管理 :无交接班记录本及危急值本。-0.5,有1份病历三级医师查房记录内容空洞;-1 有一份病历缺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一次(住院8天);-1分;有一份病历生命体征复制有医疗安全隐患;-1 知情谈话记录无告知内容患者先签字。-1 有病程记录。医嘱规范,签字及时;在架运行病历份病程记录未打印;-1分出院指导未提供膳食营养指导及带药医嘱和复诊时间-1。
24、乌龙泉矿卫生院:-9.5 核心制度:有核心制度,并认真落实。抽查医师人员1人对核心制度了解,对首诊核心制度能回答不全-1。加强院感管理,药事管理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有抗生素管理制度,有质控及奖惩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率33%、无送检;-0.5无I类切口预防性用药 ;激素:应用合理,激素处方比例<5%。抗生素静脉点滴2联及以上处方比例 > 25%-0.5。处方规范化管理及病历文书管理 :抽查留观病人有门诊病历,有4份门诊病历填写完整,有一份过敏史未填写-1 有登记本,门诊登记齐全;门诊处方点评 :无处方;-2 住院诊疗管理 :无交接班记录本及危急值本。-0.5,有1份病历三级医师查房记录内容空洞简单;-1 知情谈话记录有告知内容患者先签字。-1 有病程记录。医嘱规范,签字及时;无电子病历;-1分出院指导未提供膳食营养指导及带药医嘱和复诊时间-1。
25、血防站(无门诊及病房)
核心制度:有核心制度,认真落实。抽查医护人员各1人对首诊核心制度掌握基本了解-1分。加强院感管理,药事管理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有抗生素管理制度,有质控及奖惩制度;无抗菌药物使用率、无送检; 无I类切口预防性用药 ;激素:无激素应用 处方规范化管理及病历文书管理 :有登记本,无病人;门诊处方点评 :抽查处方0张,不合格处方0张,处方合格率为100%;住院诊疗管理 :无住院病房。
26、纸坊社区服务中心
-7.2 核心制度:有核心制度,并认真落实。抽查医师人员1人对核心制度了解,对首诊核心制度能回答完整。加强院感管理,药事管理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有抗生素管理制度,有质控及奖惩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率43.3%、无送检;-1无I类切口预防性用药 ;激素:应用合理,激素处方比例<5%。抗生素静脉点滴2联及以上处方比例 > 25%-0.5。处方规范化管理及病历文书管理 :抽查留观病人有门诊病历,有4份门诊病历填写完整,有一份过敏史未填写-1 有登记本,门诊登记齐全;门诊处方点评 :抽查处方30张,不合格处方1张,处方合格率为96.6%-0.2;住院诊疗管理 :交接班记录本内容简单-0.5有危急值本,危急值在病程记录未及时记录;-1 有1份病历三级医师查房记录内容空洞上级医生冠签不时;-1 知情谈话记录告知内容有漏洞不周密。-1 有病程记录。医嘱规范,签字及时;在架运行病历份病程记录打印签字及时;出院指导未提供膳食营养指导及带药医嘱和复诊时间-1。
2024年上半年考核通报 篇6
根据会议安排,受***区长委托,我代表区政府向各位代表通报一下我区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请提出宝贵意见。今年以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我区“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发展战略,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和管
理,着力加强和谐社区建设,繁荣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居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今年以来,区政府进一步强化经济工作中心意识,狠抓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全区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上半年,全区预计完成生产总值4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0.3,同比增长1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1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1.96,同比增长20.48;三产增加值预计完成25.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0.2,同比增长2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0.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3.89,同比增长5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6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1.02,同比增长28.76;辖区全口径财政一般收入8.4亿元,其中,辖区一般地方预算收入3.93亿元,比去年同口径增长35.2;实现区级财政收入2.1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0.56,同比增长28.2。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幅,基本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的目标,部分指标增幅达到我区历史最好水平。总结上半年经济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重点项目积极推进,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今年以来,区政府高度重视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把2006年确定为“项目落实年”,确定了51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港区二期吹填工程等4个项目被确定为市重点项目。51个重点项目预计总投资额194亿元,今年预计完成投资约40亿元。进一步加大了对重点项目的督查推进力度,实行了重点项目区级领导分工负责制,每个项目都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进度要求,进行定期调度、每月通报,实现了重点项目梯次推进,滚动发展。上半年,全区51个重点项目中,已经建成开业的8个,已经取得形象进度的17个,已经签约或进入手续报批等实质性操作阶段的18个,正在进行规划论证或洽谈的8个,已完成投资13.5亿元。同时,我们还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领域,积极组织人员赴南方发达地区和欧美、日韩等国家进行组团招商,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上半年,全区共引进500万元以上市外内资项目6个,预计实际利用内资3.76亿元,完成年度责任目标的49.2,同比增长15;引进百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2个,预计实际利用外资2300万美元,完成年度责任目标的51.1,同比增长10;实现外贸出口2.01亿美元,完成年度责任目标的45.68,同比增长4.1。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韩国锦湖韩亚集团,投资500万美元兴建了青岛市首家外资汽车租赁公司——锦湖汽车租赁(青岛)有限公司,6月份已正式开业;另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联邦快递公司投资建设的大田——联邦快递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已于7月份正式营业。
二是工业经济增势强劲,优势骨干企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今年以来,区政府在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围绕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对辖区优势骨干工业企业的扶持和服务,积极发展品牌经济,强化品牌培育,加强对辖区内企业综合利用与节能工作的服务与管理,对全区70户重点工业企业进行重点监控。捷能汽轮机、海晶化工、泰能燃气集团等6家企业入围青岛市2005年工业系统主要经济指标前50名企业名单,“花手箱牌女式时装”等8个品牌产品列入2006年青岛名牌培育计划,4家单位被评为“青岛市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工作先进单位”。上半年,全区70户重点监控企业共实现税收5.0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4.96;其中上缴区级税收1.0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4.01,占区级税收总额的55.22,占全区财政收入的48.34。
三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繁荣发展。按照“扩大规模,完善功能,规范管理,提升层次”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专业市场的建设力度。目前,灯具市场二期(窗帘布艺市场)正在建设中,汽车配件城三期扩建工程已竣工使用,环宇易得装饰城二期工程已完工,经过改造扩建,完成市场投资3900万元,新增市场面积2.6万平方米。加快推进特色商业街建设,筹划举办了第二届汽车贸易大道购车节,进一步提升了汽车贸易大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完成了人民一路方中圆小商品街改造工程;启动了海云庵民俗小吃街和糖球广场地下综合管网、地面环境工程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服务业和区域性商贸中心的建设力度。完成了**港区物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纳入我市现代物流业
发展规划,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联邦快递公司等知名物流企业。完成了人民路威尼斯商城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和单体设计方案;引进青岛利群集团,投资2亿元在海琴广场地下开发建设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的大型商场,预计今年年底2.4万平方米的一期地下超市将建成开业,区域性商业中心已具雏形。
四是积极推进都市科技园区建设,科技创新步伐不断
加快。围绕“一个园区、三个体系”建设,积极整合辖区科技资源,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开展产学研联合,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青岛科大都市科技园已完成了园区概念性规划设计和两个孵化区的规划编制等工作,并以市自来水公司60亩土地、第四印染厂9000平方米厂房和郑州路为启动点,着手启动科技园一期工程。截至目前,市自来水公司地块孵化区已完成园区功能产业定位、交通管网和绿化景观等方面的规划编制,德国朗盛公司已与青岛科技大学达成了合作意向,计划投资1100万欧元在大学科技园孵化区建立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与第四印染厂签订了4400平方米厂房租赁协议,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省级重点实验室—聚氨酯技术开发中心已入住园区;郑州路科技创业街已完成街区整治方案、业态整合以及沿街违章建筑、临建的调查摸底等工作。前哨精密机械都市科技园完成了12360平方米旧厂房改造和新厂房建设,引进了十多家高新技术项目。上半年,全区共组织实施科技计划14项,新认定青岛市高新技术产品5项、高新技术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7.6;华涛模具等5家企业共14项技术创新项目被列入青岛市2006年第一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
五是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培育,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今年以来,区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民营经济的培育扶持力度,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捷能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雁山集团被评为“青岛市百强民营企业”,**区洁神饭庄等4家个体工商户被评为“青岛市百强个体工商户”。上半年,全区民营企业实现税收4.75亿元,同比增长24.1,占全区税收收入比重55.57;其中个体私营业户实现税收1.28亿元,同比增长了20,占全区税收收入比重15。全区新注册个体工商业户1140户,总数达到11829万户;新注册私营企业577家,总数达到5125家,新增注册资金6.33亿元,总数达到38.9亿元。
六是财税经济意识进一步增强,税收秩序更加规范。今年以来,区政府坚持把财源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了税收征管、税收考核、协税护税等关键环节,加强对异地纳税清理、以及房地产、房屋租赁和专业市场的税收监控,综合治税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财政形势进一步好转。上半年,辖区全口径财政一般收入8.4亿元,其中,辖区一般地方预算收入3.93亿元,区级财政收入累计完成2.12亿元,区级财政收入对全市收入的贡献度为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5。上半年,国税局完成7250万元,占年度预算51.86,同比增长23.11;地税局完成11499万元,占年度预算46.63,同比增长28.42;财政部门组织的非税收入完成2488万元,占年度预算74,同比增长20.9。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科学调度财政资金,资金安排做到分清轻重缓急、量入为出、量力而行、量财办事,各项支出都严格按照预算安排和进度执行,集中有限资金重点保证了政府实事、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公共卫生等重点支出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上半年,区级财政支出累计完成21035万元,占年度预算的51.81,同比增长24.97。
(二)城市建设管理成效明显,城区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
大力实施旧城旧村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三大工程”,城区开发建设与管理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旧城旧村改造稳步推进。今年全区计划开工建设住宅140万平方米,竣工65万平方米。上半年,河西村安置房部分地块已开工建设,郑州路两侧、大山村、小水清沟村、大水清沟村、华光村、河崖村等村庄改造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长沙路以北经济适用房项目北片15个楼座主体已全部竣工,位于长沙路27号的18个楼座已基本封顶,海关地块部分拆迁工作已结束,建设单位已进场开工建设。21处旧城改造项目中,南昌路两侧等6处旧城改造基本竣工,靶子沟等8处改造项目已经开工或进行续建,5处正在做前期工作。1—6月份,全区开工建设住宅39.2万平方米,竣工22.5万平方米。
二是市区重点城市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杭州支路—鞍山路快速路建设拆迁工作进展顺利,区域内的非住宅已基本拆迁完毕,住宅拆迁已完成1150户,占拆迁总数的96。李村河中下游整治工程进展顺利,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经过公开招投标确定了项目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目前已进场开始施工。
三是加大了城市管理和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开展了“门前三包”、“三项整治”等环境治理活动,清运垃圾2350余吨,拆除违章建筑4.1平方米,完成年度清违计划(7万平方米)的59;抓紧推进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完成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1.85户,占年度计划的68。新建、改造308国道、四流南路两侧等12处绿地、7万余平方米,栽植各类乔灌木3万余株,城区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汛期来临前,对区内主要河道进行了清淤,清淤量约2万立方米,保证了排水通畅。
(三)繁荣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努力创建文明和谐城区
今年以来,我们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大力加强和谐社区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和平安创建活动,繁荣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为广大居民群众创造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一是热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今年区政府确定了9件实事,计划总投资6580万元(不包括海琴利群地下广场的2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投入2680万元,争取市级资金支持3900万元。截至目前,9件实事进展顺利,已完成投资4050万元(不包括海琴利群地下广场的4000万元),实事项目都达到或超过了预期进度。其中,投资400万元,完成了温州路24号、26号等2万平方米老街坊、旧庭院试点片整治改造工作;投资1480万元完成了203条小街小巷的整治改造,硬化面积21万平方米,群众出行难问题逐步得到了缓解。完成了7处社区文化中心的改扩建工程,新增社区文化中心面积1300平方米;完成了8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对26个社区办公活动用房进行改扩建,目前,已有9个改造完工,13个正在施工,有效改善了社区办公条件。投资627万元,完成了人民一路特色街改造工程;启动了海云庵民俗小吃街地下综合管网改造工程。多方筹资560万元,分别在周口路99号和广昌路6号建成了2处爱心护理院;启动了**区优生工程,免费为569名结婚登记青年进行了健康查体,检出疾病患者100人;启动了区、街、居三级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建设,已确定的47个社区正在安装网络设施;区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实习基地建成启用。
二是繁荣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市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工作进展顺利,积极稳妥地完成了7所初中学校的划转工作,鞍山二小通过了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社区教育、体育工作成效明显,海伦路街道和洛阳路街道被评为我市首批社区教育示范街道。成功举办了2006年青岛海云庵糖球会、第二届邻居节、社区文化交流月、社区文化艺术节等特色活动。
三是切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立了全省首家社区就业广场和全市首家区级劳动协会,为就业困难人员推荐就业岗位1043人,安置失业人员574人,上半年累计实现就业16145人。深入开展了扶贫帮困和社会救助活动,截至6月底,共发放低保补助金863万元、发放救助金23.7万元,发放低保家庭义务教育内学生生活补助金6.6万元,为低保家庭发放水费补贴23万元,困难群体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四是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强化平安市场、平安行业建设,3个市场被评为市级规范化文明市场。坚持严打、严治、严防“多措并举”,依法从重打击各类刑事犯罪,集中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租赁房屋暂住人口等专项整治活动,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高。全面加强街道“四位一体”调解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化“一长三员”纠纷负责制,建立期社区信访代理站,实现了早发现、早介入、早控制、早解决,群体性事件预警和处置率达到100,矛盾纠纷调处率和成功率100,没有发生“民转刑”案件。组织开展了“为新市民服务大集”主题活动,探索出一条流动人口管理新路子。
2024年上半年考核通报 篇7
中共永兴县委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暨整治“两非”工作督查情况的通报
县人口计生综合治理各单位:
为全面掌握上半年全县人口计生综治工作和整治“两非”工作情况,根据县委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8月8日至19日,对全县36个相关单位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及整治“两非”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成效和特点
(一)领导重视,综治意识增强。绝大部分人口计生综治单位能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站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维护全县大局利益、计划生育齐抓共管的政治高度,做到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和计生专(兼)干具体抓,相应业务部门配合抓。同时设立了人口计生综治办公室,安排了办公场地,确保了工作经费,为人口计生综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县纪委(监察局)、县委组织部、县广电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民政局、县卫生局、县委党校、县科技局等单位专题研究部署人口计生综治工作,主要领导经常过问、亲自督促抓落实。
(二)凸显责任,工作制度健全。各相关部门单位与二级机构和下属单位签订了人口计生综治工作责任状,细化了考核方案和奖惩办法,强化了责任意识。县纪委、县委组织部(要陈旭提供)向永兴县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缴纳了计生综治工作风险责任金。县广电局加大了对股室,二级机构的考核力度,并实行股室、干部责任金制度,年终对等奖惩;县委政法委,县编办、县发展和改革局把目标考核与年终奖惩挂钩。
(三)狠抓落实,工作效果明显。一是发挥优势,综治氛围形成。大部分单位按照相关要求,结合业务特点,发挥部门优势,认真履行职责,狠抓了计生综治日常性工作到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县卫生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总工会等单位能够坚持“计生一票”否决制,严把计生审查关;县法院坚持依法公正判决侵犯独生子女、计划生育两女结扎户权益案件;县纪委加大对计划生案件的查办力度,县财正局县财政局对人口计生事业经费实行重点倾斜、予以优先保证;县广电局对独生子、两女结扎户推行优先优惠政策有新举措;县国土局对分配征地补偿款独生子女家庭增加一人份额做了积极的工作;县卫生局积极配合县人口计生委查处“两非”典型案件;县建设局加大了对施工工地的计划生育管理力度。二是规范台帐、资料建
(一)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今年全省人口计生工作进行“大洗牌”,是我县实现“保先争模”目标的关键之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充分认识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增强抓好人口计生综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要进一步履行职责。各单位要切实担负起人口计生综治工作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将职责分解到基层单位、相关职能股室、具体经办人。各相关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人口计生综治工作的指导、检查,督促所属单位严格按照责任状及目标管理考核方案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全面履行计生综治职责。
(三)、要进一步落实整改。各相关部门单位要对照人口计生综治工作要求进行全面“回头看”,结合县督查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按照考核方案和省定性调查要求,结合本部门特点,认真整改,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省市考核顺利通过。
中共永兴县委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8月日
2024年上半年考核通报 篇8
按照市政府安排,2007年7月6日至10日,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带领市公安局、市消防支队有关人员组成督查组,采取听汇报、查资料和现场检查的方法,对七县(区)上半年消防工作责任书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现通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消防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各县(区)都将消防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行政一把手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责任制,及时召开政府常务会议、消防工作会议、消防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协调解决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消防文职雇员的招聘、全年消防工作安排、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等消防工作重大问题,与各乡(镇)、有关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签订了消防工作责任书,逐级下达任务,落实责任,督促检查行业主管部门履行消防工作职责,做到了领导、工作、措施和责任“四到位”。上半年共召开各类消防工作会议23次,签订消防工作责任书376份。
(二)政府专职消防队和崆峒区消防中队建设情况。各县(区)都将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作为消防工作的重要任务,多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崆峒区消防中队在平凉工业园区征地10亩,完成了图纸设计,现正在办理前期手续,7月下旬即可开工建设;静宁县政府按照“一次规划到位,分年逐步实施”的原则,2007年列支100万元,完成了消防队员招聘、营房改造和车库、消火栓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一辆5吨水罐消防车已购回;崇信县政府按照“坚持实用实效、改建新建结合、一次规划到位、两年完成建设”的思路,2007年预算安排50万元,已完成了营房建设和消防队员招聘工作,消防车辆已与生产厂家签订了合同;灵台县政府今年安排34.5万元用于政府专职消防队的建设,已与消防车辆厂签订车辆购置合同和消防队员招聘工作;泾川县确定了专职消防队营房地址,完成了消防队员招聘方案;庄浪县政府专职消防队员招聘方案已确定。
(三)消防文职雇员的聘用情况。各县(区)消防文职雇员聘用已经县(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共招聘15名(其中崆峒区3名,其余各县均2名)。
(四)消防业务经费预算及落实情况。按照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的消防工作责任书,2007消防大队(科)业务经费在2006年的基础上递增15的要求,共预算业务经费73.5万元,目前,拨付到位32万元。
(五)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各县(区)把火灾隐患的排查整治作为全年消防工作的核心内容,按照“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消防责任自负”的工作要求,多次召开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会议,制定了《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方案》,全面开展了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及时查处火灾隐患。上半年,共召开火灾隐患专项治理和排查整治工作的会议15次,成立检查组10个,制定检查方案8个,开展检查21次,检查单位476个,发现各类火灾隐患1069条(处),公安消防部门下发各类法律文书96分,督促整改火灾隐患941条(处),有效预防和遏制了火灾事故多发的势态。
(六)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情况。今年,列为市政府挂牌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共有七家,分别是平凉国际家具汇展中心、平凉市工贸大世界、平凉阳光浴场、平凉市金桥大酒店、泾川南北商品贸易城、泾城商都、泾川北塬加油网站。崆峒区政府、泾川县政府对上述重大火灾隐患的整改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重大火灾隐患整改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对整改工作实施督办。目前,平凉工贸大世界火灾隐患已整改完毕,泾川南北商品贸易城投入12.6万元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消防控制柜,实现了整栋大楼自动消防工程的联动,基本整改了存在的火灾隐患,泾城商都投资5万元更换了木质楼梯,增配了灭火器材。国际家具展中心、阳光浴场、金桥大酒店、泾川北塬加油网站重大火灾隐患没有整改。
(七)消防宣传情况。各县(区)坚持把消防宣传“五进”工作作为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措施来抓,按照“宣传工作具体化、宣传内容实用化、宣传手段灵活化”的原则,在元旦、春节、五一黄金周、安全生产月期间,组织公安、消防、教育、工商、文化、广电等部门深入学校、农村、企业、社区以及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开展消防知识咨询、播放宣传录像、散发传单、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灭火演练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先后开展大型宣传活动4次,散发宣传资料6万余份,悬挂横幅120余条,张贴消防宣传标语600多条,播放宣传录像12场次,开展消防宣传培训9期650余人次。与此同时,各县(区)都在县电视台开放固定宣传栏目,定期进行消防知识讲座,典型火灾案例分析,对火灾隐患进行曝光,扩大了消防知识的宣传面,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二、目前存在问题
2024年上半年考核通报 篇9
市卫发〔2011〕146号
六盘水市2011年上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检查通报
各县、特区、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深入开展,按照省卫生厅的安排部
署和市卫生局《关于开展201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市级督导的通知》(市卫发
〔2011〕99号)要求,市卫生局组织市疾控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和局相关科室工作人员,于2011年5月23日—6月20日,对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现 将督导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督导检查的方法:
一是市级督导检查组听取各县(特区、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安排部署和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二是市级督导检查组查阅县(特区、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站相关资料;三是深入乡
(镇、街道办事处)和村(社区)现场查看。
二、督导检查内容
一是居民健康档案建档进展情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情况及健康档案
质量;二是二型糖尿病、高血压及精神病管理;三是健康教育;四是妇保、儿保工作;五
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三、督导检查的单位
(一)水城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
站,蟠龙乡、猴场乡、发箐乡、双嘎乡、阿嘎乡、野钟乡和滥坝镇。
(二)钟山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妇幼保健 站,凤凰办、荷城办和汪家寨镇。
(三)六枝特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特区妇
幼保健站,木岗镇、落别乡、新场乡、岩脚镇和郎岱镇。
(四)盘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妇幼保健 站,盘江镇、断江镇、响水镇、乐民镇和城关镇。
(五)每一个乡镇随机抽一个村(社区)
四、督导检查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进展情况:
各县(特区、区)根据省市的安排部署,严格按照贵州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实施方案要求,吃透精神,根据各地实际细化方案,精心安排和部署本辖区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项目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管理和促进项目工作的进度
和质量,各县成了项目领导小组,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目
标,责任到人,重点加强督导检查,有力推进项目工作的全面开展。截止检查结束时,六
枝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累计146155份,建档率25.1%;盘县累计146455份,建档率12.7%;水
城县累计185056份,建档率12.5%;钟山区累计145560份,建档率28.1%。各乡镇卫生院和
村卫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健康档案表格理解程度深浅不一,导致居民健康档案填写质
量不高,存在漏项、逻辑性错误和填写不清等问题。本次督导检查共抽查了200份,漏项
74项,漏项率27%,发生逻辑性错误21处,错误率10.5%,填写不清3处,占调查档案数的
1.5%。各县(特区、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逐级对乡级和
村级相关业务人员进行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血压、II型糖尿病、精神疾病管
理,居民健康档案信息采集、表格项目填写要求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培训,培训资料收集、整理归档较规范。截止督导检查结束,各县(特区、区)均开展了至少1次培训,共计培
训了县级相关人员、乡镇卫生院业务人员1431人次,乡镇卫生院培训本级和村(社区)级 卫生员1-4次,累计培训1362人次。
(二)健康教育开展情况
在这次督导检查中,抽取20个乡镇(办)卫生院对公众咨询活动,健康教育次
数、健康教育展架、播放音像资料、健康教育宣传栏5个方面进行检查,大部分乡镇卫生
院都能按项目要求在主题日开展宣传咨询活动,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围绕普及卫生保健知识
和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健康教育讲座。做得好的乡镇卫生院有滥坝、木岗、断江
等。有7个乡镇卫生院制作了健康教育展架,其中有6个乡镇在展架上放置了健康教育印刷
品;有11个乡镇有播放音像设备;有8个乡镇宣传栏数达到项目要求。但存在健康教育宣
传品种少,音像资料播放频率低,宣传栏内容单一,版面不丰富,疏于形式等诸多问题。
(三)儿童保健、妇女保健情况
1、六枝特区:抽查了5个乡镇卫生院,郎岱卫生院两个保健工作开展较好,新生
儿健卡率83.3%,儿童系统管理率97.6%,产前管理率95%,产后随访率95%;落别乡卫生院
4个率偏低,分别为3.1%、10.4%、10.1%、10.1%,提请六枝特区应高度重视。
2、盘县:抽查的5个乡镇卫生院中,乐民镇卫生院在新生儿建卡率、产前管理
率、产后随访率三个方面成绩较好,分别为97%、90.8%、90.8%;在儿童系统管理方面比
例较低的乡镇分别是盘江15.6%,断江18.2%,乐民18.57%,低于全市去年87.14%的水平。
3、水城县:抽查的5个乡镇卫生院中阿戛乡卫生院在新生儿建卡率、产前管理
率、产后随访率三个方面成绩较好,分别为98.4%、98.4%、98.4%;在儿童系统管理方面
比例较低,分别是发箐乡9.97%、猴场乡32%;产前管理率、产后随访率较低,分别是发箐
乡50%、双戛乡65%、野钟乡21%、猴场乡27.59%;均低于全市去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87.17%。
4、钟山区:抽查了汪家寨、荷城、凤凰卫生院,开展两个保健工作情况较好,新生儿建卡率、儿童系统管理率、产前管理率、产后随访率相对较高。
(四)老年人保健工作
在抽查的20个乡镇卫生中,均开展了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工作,盘江镇卫生院对档
案进行了分类管理并有明显标识;盘江镇和乐民已开展血糖和血常规检查。但老年人保健
建档率除木岗镇达50%外,其他乡镇均存在建档率低、档案内容不规范,存在缺项、漏
项、逻辑错误现象,大部分乡镇未开展随机血糖检查和血常规检查工作。
(五)慢病管理工作
在抽查20个乡镇(办)卫生院中,查阅慢性病相关健康档案195份,其中高血压 85份,糖尿病55份,精神病30份。
查阅县级资料显示:全市发现高血压患者18655例,六枝特区,高血压管理人数
3829人,任务数为21992人,任务完成率为17.41%;盘县高血压管理人数3617人,任务数
为41493人,任务完成率为8.72%;水城县,高血压管理8823人,任务数为26553人,任务
完成率为33.23%;钟山区,高血压管理2386人,任务数为17301人,任务完成率为
13.79%。全市高血压发现任务指标累计完成率为17.39%,远远达不到30%的国家要求。全
市发现糖尿病患者4844例,六枝特区,糖尿病人管理479人,任务数为6781人,任务完成
率为7.06%;盘县,糖尿病人管理764人,任务数为12794人,任务完成率为5.97%;水城
县,糖尿病人管理2464人,任务数为8187人,任务完成率为30.10%;钟山区,糖尿病人管
理1137人,任务数为5534人,任务完成率为21.31%,全市糖尿病任务指标累计完成率为
14.68%,未达到国家37%的要求。重性精神病发现736例、诊断复核200例,危险性评估200 例,诊断复核率为27.2%。
五、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各县(特区、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格按照《贵州省基本公共卫生服
务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级实施方案,全面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项目的领导,积极有序地推进项目实施。一是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组织机构健
全,确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为项目业务管理部门,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和任
务指标,打破了以往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业务、行政一起抓的混乱局面。二是将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项目纳入目标管理,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与卫生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
三是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活动中,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得到创新,涌现出了一
些亮点。如六枝特区木岗镇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资料信息采集、填写规范,高血压、II型
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流程清晰,工作思路清楚;盘江镇卫生院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上进行了创新,在居民档案盒上对高血压、II型糖尿病和精神疾病患者用不同颜色进行标
示,能够快速地从档案盒上找出高血压、II型糖尿病和精神疾病。
六、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存在的困难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一项任务艰巨、工作量巨大而又复杂的新工作,各县
(特区、区)全是摸索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失误。一是工
作量大,时间紧,工作任务重,实施起来工作压力大、难度大、困难大;二是各县(特 区、区)发展不平衡,卫生基础比较薄弱,县、乡两级业务人员、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尤为
突出,乡、村两级业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严重影响项目实施的进度和质量;三是开展相 应的工作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
七、存在的问题
(一)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培训和督导工作不到
位,缺乏项目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二)资金配套不到位,县级2009-2010年人均1元均未配套,对健康教育工作
重视不够,设备配备不齐全,管理不规范;
(三)在儿童和妇女两个保健工作中,儿童系统管理率偏低,新生儿建档率
低,有的乡镇甚至缺失;两个保健手册及其档案的填写中漏项较多,信息采集不全;产后 随访欠认真;
(四)健康档案的建档率低下,工作进度缓慢;建档质量不高,缺项、漏项、逻辑错误现象较为普遍;
(五)慢病管理方面,健康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未做相关的检查和记录,糖
尿病人发现率低,有的精神病人,没有诊断和治疗,也没有进行危险性评估工作;未开展
规范的病人随访工作,慢病的档案管理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档案查找困难。
(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总体水平不高。县和县之间,乡与乡之间
存在较大差距,居民建档率低且不规范。慢性病的系统管理不规范,管理资料不完整,管
理措施不到位;妇女保健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因产期保健,体弱儿筛查有待进一步加强; 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存在较大空白。
八、工作要求
(一)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全面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
究制,每月积极调度本县居民健康档案完成情况,做到工作目标任务清楚、完成进度清 楚。
(二)明确部门职责,健全完善监管制度,加大监管力度。业务主管部门要加 强督促指导,尽力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质量。
(三)各县(特区、区)及乡(镇、办)要加强业务培训,并推动项目工作的
进一步开展,通过专题会议、例会等会议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和措施。
(四)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日常管理和技术指导,规范项目工作的管
理流程,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此项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请各县(区)卫生局对照通报内容,针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整改,并将整改情况 于7月10日前报市卫生局妇保科。
【2024年上半年考核通报】推荐阅读:
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疾控)08-14
2024年上半年安保科工作总结01-24
2024年上半年工会小组工作总结07-23
2024年上半年骨三科工作总结08-12
2024年下半年开学工作检查通报07-29
2024年上半年装饰分公司总结报告07-16
2024年XX公司党务公开上半年小结01-29
2024年上半年体育教研活动安排表08-26
2024年上半年分局司法行政亮点工作总结08-31
2024年上半年度安排--夏益东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