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学习心得体会

2024-11-07

结构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

结构学习心得体会 篇1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建筑结构试验与检测》这本课程,虽然仅仅有16课时,但我的收获很大。这本课程不仅让我了解到从材料的力学性能到验证由各种材料构成不同类型结构和构件的基本计算方法,以及近年来发展的大量大跨、超高、复杂结构的计算理论,都离不开试验研究。而且让安排我们动手做了三个试验: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预制混凝土空心板的抗压试验和回弹法测量混凝土强度。这不仅加强了对我们理论知识的应用,更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

《建筑结构试验》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也是唯一的一门独立的试验课程。但学时安排过少,但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要努力自学。该课程的任务是在结构或实验对象上,以仪器设备为工具,利用各种实验技术为手段,在荷载或其他因素作用下,通过测试与结构工作性能有关的各种参数(变形、挠度、位移、应变、振幅、频率)后进行分析,从而对结构的工作性能做出评价,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做出正确的估计,并为验证和发展结构的计算理论提供可靠的依据。

建筑结构试验是以试验方式测定有关数据,由此反应结构或构件的工作性能、承载力和相应的安全度,为结构的安全使用和设计理论的建立提供重要根据的学科。我认为在一方面讲结构试验的准确性以及建筑结构的试验结果,是影响建筑物是否安全的重要检验标准,是我们对建筑物结构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所以建筑结构试验与检测对建设工程的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可忽视。这让我们更加要学好这门课程,不仅是理论,还有实践!!!!

结构试验一般分为科学研究性试验和生产鉴定性试验。一 科学研究性试验的任务:1.验证结构计算理论2.为发展新的设计理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及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和设计依据 3.制定工程技术标准4.各种科学设计理论和各种科学判断、推理、假设以及概念的正确性。二 生产鉴定性试验经常解决的问题:1.鉴定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可靠程度2.鉴定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

3.工程改建或加固时通过实验判断结构实际的承载能力4.为处理受灾结果和工程事故提供技术依据5.通过已建结构可靠性检验推定结构剩余寿命。故综上所述,我们从结构试验的目的了解到了其不仅为结构理论提供必要的依据,更为实际工程建设的安全、可靠度提供了直接的检测。

在课程理论学习方面,吴老师从结构试验的加载设备、结构试验测试技术与量测仪表、建筑结构试验数据处理、建筑结构静力试验、结构试验现场检测技术等章节进行了介绍。而通过理论知识学习,我们从试验规划与设计、试验技术准备、试验仪器的了解、试验实施过程、试验数据处理等方面加强了自身的知识储备。

在通过6个学时的理论课程学习之后,我们开始了结构试验的旅程,三个试验分别是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预制混凝土空心板的抗压试验和回弹法测量混凝土强度。在每次试验的时候,老师都会细心讲授试验的理论知识、试验的仪器名称、试验的具体步骤、试验的注意事项等。使得我们快速投入到试验过程,让我们更高效的完成了试验。

接下来我具体讲一下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试验、和回弹法测量混凝土强度的试验设计的内容。

电阻应变片是应变电测技术中的感受元件,粘贴的好坏对测量质量影响很大,技术要求十分严格。为保证质量,要求测点基底平整、清洁、干燥;粘结剂的电绝缘、化学稳定性及工艺性能良好,蠕变小,粘贴强度高(剪切强度不低于3-4MPa),温湿度影响小;同一组应变片干燥后,敏感栅对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500MΩ,应变片性好,滞后、零漂、蠕变等要小,保证应变能正确传递。电阻应变计的粘贴,更是要求非常精细。首先要进行电阻应变计的检查分选,要选择粘合剂,要进行测点处理,然后应变计粘贴,干燥固化,粘贴质量检查。在测点处理时用砂纸打磨试件要粘贴应变计的部位,使测点平整、光滑、无锈。然后吹去浮尘并用酒精清洗,到棉花干擦时无污染为止。应变计的粘贴分为画线定位,打底,上胶,贴片。加压。其中上胶,贴片和加压的操作要特别注意。上胶要把握分寸,不宜上胶过多,如果上胶过多,就不利于贴片和加压。而贴片要待胶层发粘时迅速将应变计按正确位置就位,接着用拇指沿一个方向滚压,挤出多余胶水,胶层应尽量薄,并注意应变计位置不滑动。加压时用手轻压一到两分钟即可。通过这几个试验,使我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的实际的结构试验中,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其中对我们以前学过的电工技术这门课有所涉及,以及我们运用焊烙铁的技能。

回弹法测量混凝土强度的实验中,我们了解到混凝土回弹仪是测混凝土表面硬度的仪器。其用一弹簧驱动弹击锤,并通过弹击杆弹击混凝土表面所产生的瞬时弹性变形的恢复力,使弹击锤带动指针弹回并指示出弹回的距离。以回弹值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关的指标之一,来推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我们通过现场使用混凝土回弹仪明白了施工现场对混凝土表面硬度测量的方法。由于回弹法是以反映表面硬度的回弹值来确定混凝土强度的,因此必须考虑影响混凝土表面硬度的碳化深度。在写试验报告书时。用到很多我们以前学过混凝土结构,以及《JGJ23-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的好多内容,试验数据的分析及计算也是很复杂的,要求我们要全面掌握知识点。通过这个试验我对混凝土各种材料状况有加强了解,对各项数据的测定也有了认知,故通过此次现场试验促进了我们对混凝土硬度测定有了进一步认识。

[建筑结构学习心得体会]

 

结构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又好又快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 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我区视察时要求我们下大力气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内蒙古这些年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没有发展速度的压力, 有条件在这些方面下工夫。

作为长期从事煤炭工业的部门, 从我区煤炭工业的发展实践中, 深刻地体会到, 要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一、我区煤炭发展的回顾

(一) 关于“好”的标志

1、单井生产规模不断提升

以“八五”末期的1995年为基础, 当时全区共有煤矿3570处, 产量为7055万吨, 单井生产规模为1.9万吨;“九五”末期的2000年共有煤矿2009处, 产量为6964万吨, 单井生产规模为3.5万吨;“十五”末期的2005年, 共有煤矿1361处, 产量为2.6亿吨, 单井生产规模为19万吨;2006年共有煤矿500处, 产量2.98亿吨, 单井生产规模为60万吨。2006年与1 995年比, 矿井数量减少3070处, 产量增加2.2亿吨, 单井生产能力提高了58万吨。预计到“十一五”全区煤矿约606处设计能力5.88亿吨, 单井生产规模达到103万吨。

2、在全国总产量中的比例增大, 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的比例减少

“八五”期间 (1991~1995年) , 我区煤炭产量在全国煤炭总产量中的比例大体在4~5%之间;死亡人数比例大体在5~7%之间, 高于产量所占比例;百万吨死亡率在4~6之间, 高于全国4~5的平均水平。

“九五”期间 (1996~2000年) , 我区煤炭产量在全国煤炭总产量中的比例大体在5~7%之间;死亡人数比例大体在4~6%之间, 仍然高于产量所占比例;百万吨死亡率在3~5之间, 但有明显降低的趋势。

“十五”期间 (2001~2005年) , 我区煤炭产量在全国煤炭总产量中的比例由期初的6.8%增加到1 2.4%;死亡人数所占比例降到2%左右;百万吨死亡率由期初的1.94降到期末的0.5, 大大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进入全国领先行列。

3、不同经济类型煤矿的产量比例变化较大,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

上世纪90年代, 我区国有重点煤矿、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的产量比例大体是42:16:42, 国有大中型煤矿与乡镇小煤矿产量相当。到2006年, 三种类型煤矿的产量比例为55:7:38, 国有大中型煤矿的比例占到近三分之二。

4、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对比

2007年, 我区煤炭产量为3.5亿吨, 百万吨死亡率0.158。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2003年的水平对比, 接近印度3.54亿吨产量, 好于其0.25的百万吨死亡率;高于南非2.2亿吨的产量, 接近其0.1的百万吨死亡率;高于俄罗斯2.6亿吨的产量, 好于其0.35的百万吨死亡率。对比美国, 我区相当其上世纪80年代的百万吨死亡率水平。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 我区煤炭工业已呈现出好的发展态势, 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 关于“快”的标志

我区1949年到2007年的58年间, 累计生产原煤27.2亿吨。煤炭产量由1949年的46万吨, 增加到2007年的3.5亿吨, 增长了760多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近30年间, 累计产煤24.93亿吨, 占新中国成立以来总产量的92%, 而在这30年间, 产量增加最多、最快的是“十五”以来的7年。2002年全区煤炭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 在随后的五年中, 每年以5000万吨左右的速度增长。2001~2007年, 六年累计产煤14.5亿吨, 占新中国成立以来57年总产量的53.3%;占改革开放30年来总产量的59%。因此, 可以说我区煤炭工业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特点, 已步入发展的快速期。

二、我区煤炭工业发展历程的经验教训

我区煤炭工业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格局的历程中, 也有许多曲折和教训。

其一, 受经济发展和地理位置偏远 (相对耗能中心) 以及外运条件的制约, 企业无法做大, 产能无力提高;

其二, 原国有重点煤矿体制僵化、冗员太多、欠账较大, 既不能做大, 又难以做强;

其三, 大批工艺落后、安全条件极差的小煤矿一哄而上, 造成煤矿事故多, 资源浪费大, 开发水平低的恶劣局面。在小煤矿“盛行”的1986~2000年的15年间, 煤矿数量近4000处, 累计死亡矿工4770人, 平均每年死亡318人, 百万吨死亡率高达5.63。

进入“十五”, 我区煤炭工业才真正进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时期, 主要表现在:

——加大煤炭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力度, 着力培育大集团, 建设大基地, 扶持大企业, 见到明显成效。原国有重点煤矿分别与神华、华能、中电投等大型集团联合重组, 原来实力较弱的煤矿由弱变强, 原来单一产煤的企业, 延伸到电、铝、化工、路港等行业, 由大做强。

——加大了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条件煤矿的力度, 淘汰了落后生产力。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 先后关闭了3000多处小煤矿, 全区单井能力明显提高, 事故大大减少, 2001~2007年的7年间, 累计死亡831人, 平均每年死亡118人, 比前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年均少死亡200人。

——加快了保留煤矿技改整合力度, 提升办矿规模和水平。培育了一大批民营、股份制大型煤炭集团, 并形成以煤为基础, 多元化循环发展的格局。据对鄂尔多斯市地方煤矿调查, 单井技改121处, 整合技改151处, 占保留矿井的92%。单井规模由技改前的8.8万吨, 提高到54万吨。而且淘汰了房柱式开采和扩散通风的落后工艺, 全部实现正规化长壁式、全负压通风开采。采掘机械化程度由技改前的10%提高到80%;矿井回采率由技改前的30%提高到75%以上。而且一些技改煤矿把新农村建设、固体废弃物利用等推动社会进步工作结合进行, 建成了一矿一景, “两堂一舍”齐全的新型矿井, 改变了以前脏、乱、差、小的恶劣形象。

——加快了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的步伐。预计在“十一五”期间, 全区煤矿设计能力在30万吨以上的矿井达到516处, 占矿井总数的85%, 设计能力达到5.77亿吨, 占总设计能力的98%。其中年设计能力在千万吨以上的矿井就有14处, 占矿井总数的2%, 但是设计能力高达2.19亿吨, 占设计总能力的37.2%。

我区煤炭工业在又好又快发展中有以下几条值得总结的基本经验。

(一) 有一条清醒的思路。

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把深化煤炭经济体制改革, 淘汰落后生产力, 调整产业结构纳入科学发展观的大思路中, 结合我区国有矿市场份额小、自身能力弱、运输距离长的实际, 引入大集团兼并重组, 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对民营集团予以扶持、鼓励, 通过股份制改造, 整合工艺落后、浪费资源、能力偏小的煤矿, 使其走上做大做强的路子。对技改整合无资金、生产能力无规模, 安全生产无保障的煤矿, 予以坚决的淘汰关闭。正是有了这条符合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 才使得全区煤炭工业走上了良性循环,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 有一套得力的措施。

在资源审批上, 向大集团、大企业倾斜;在产业结构调整上, 要求企业配套建设就地加工转化项目, 实现煤炭外运和就地转化加工各半的目标;在整合技改和关闭上, 制定标准、规定时限等办法, 强力推进。由于措施得力, 导向作用十分明显, 为煤炭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 有一支狠抓落实的队伍。

从企业层面上, 舍得投入, 新建和改扩建一批规模大、起点高, 技术新、装备好、人员素质高的煤矿, 走出一条机械化、现代化的煤炭工业之路。

在政府层面上, 加大监管、监察力度, 分片包矿, 为合法煤矿生产建设监督服务, 联合行动、综合执法, 关闭非法矿井, 打击盗采煤炭资源的行为。

概括改革开放29年来煤炭工业发展的道路, 实现了由人财物、产供销的计划经济向公司化、股份制,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由有水快流、遍地开花, 浪费大、环境差、事故多, 向规模大、节约型、环境好、事故少的集约型转变;由随意占用资源, 沿用落后方式向强化源头管理, 提高准入门槛, 采用先进工艺开采的转变;由采取单一行政监管, 事后处理事故, 向采取法律、经济、行政配套的监管、事前预防事故的转变。

三、保持我区煤炭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设想

目前, 我国能源探明总储量中, 原煤占87%;一次性能源生产总量结构中, 煤炭占70%以上;能源消费总量中, 煤炭占68%左右。我国能源结构缺油少气, 以煤炭为主的特点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 而且随着油气资源的限制和价格上扬,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煤炭的地位和作用越显突出。我区煤炭探明预查储量达6583.4亿吨, 比2003年增加4344亿吨, 占全国煤炭总储量14380亿吨的46%, 居全国第一。到十一五末期, 全区产能将达5亿吨以上。预计全区煤制油能力120万吨, 制甲醇能力1000万吨, PVC能力200万吨, 电力装机6000万千瓦, 煤炭就地转化能力大大提高。我区不仅成为国家的煤炭生产和调出的大基地, 而且是煤炭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的新典范。我区煤炭工业的基点定位已放在又好又快上, 如何坚持好字当先, 好中求快, 好为基础的原则, 还应该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 解放思想, 创新理念。

在统一思想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树立理念中创新理念, 转变陈旧的煤炭工业发展模式, 例如由依靠煤矿数量多增加产量向压数量、上规模、上水平的产业升级转变;由依靠产量增长而增收向洗选加工、增加品种增效益的产业优化转变;由依靠单一采煤向电、油、化工的转变;由沿用落后工艺、浪 费资源, 急功近利向注重科技进步, 提高劳动者素质, 注重节约的产业优化转变;由依靠单一行政方式监管监察向依靠经济、法律、行政协同互动监管监察转变。

(二) 抓好规划, 合理布局。

做好全区煤炭新资源开发的长远规划, 根据不同的赋存条件, 周边环境, 提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建设规模、开发方法、开采工艺、就地转化和安全生产的标准。坚持规模起点高、装备技术领先、开采工艺先进、矿井本质安全的原则, 在新建煤矿之初, 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适合大规模、露天开采的地区不再批准建设小型煤矿, 对正在开采的小煤矿进行技改整合, 优化升级。

(三) 强化基础, 保障安全。

煤矿是一个高危行业, 安全工作的好差既是对煤矿管理、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检验, 也是对煤矿是否坚持科学发展, 以人为本的检验。要想做到安全生产, 首要的任务是强化基础管理。其中煤矿负责人的管理能力、环节管理者的技术水平、工人的操作技能和安全自保意识至关重要。这就要求不仅装备要到位, 对人员的培训更要到位, 只有队伍整体水平提高, 才能使先进装备充分发挥作用, 资源得到充分回收利用, 安全生产得到可靠保障, 可持续发展才能有可靠的基础。同时, 煤矿要实行完全成本, 将节约资源、环保绿化、破产转移、安全投入、生产勘探等开支, 在成本中完全列支。

(四) 淘汰落后, 巩固成果。

客观上讲, 尽管我区已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关闭矿井任务, 保留的煤矿大多数进行了技改整合, 提高了档次。但是, 在保留的煤矿中, 仍存在一批剩余储量不多, 残采复采工艺落后, 整合做大条件不够, 安全状况不能保证的煤矿。在这些煤矿中, 出现了假技改、假整合, 真生产、真盗采而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现象。这些煤矿严重影响了我区煤炭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进程, 而且与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格格不入。因此, 要把这些矿井作为重点, 严格监管、监察。凡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的;凡超层越界盗采资源的;凡对安全隐患逾期不改的;凡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且无能力整改的;凡资源枯竭而冒险残采矿井仍然要继续予以淘汰关闭, 巩固我区煤炭工业的大好来势和长远发展之势。

(五) 加强服务, 营造环境。

优化课堂结构促进有效学习 篇3

一、兴趣与有效

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优秀的学风习惯背后是亦师亦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决定了课堂的效率。学生在课堂上,是否乐于表达,勇于展示?课堂有没有宽容民主的现代气息?这种和谐民主关系最终会落实在学生学科兴趣的养成上。

笔者在高二学年开展名著推介演讲活动,让学生推介自己课外阅读的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听、说、读、写成为一个整体,提高学生的能力素养。即使身处紧张的高三,笔者也尝试教一点美丽的语文,用教育的智慧和个性把学生从“题海战术”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在阅读札记的交流课上,我们共读陈徒手的《故国人民有所思》,透过凝重的文字,我们真诚思考信仰、革命、知识分子,等等;读《1984》,我们思考极权主义的起源、方法,以及反乌托邦如何成为可能;读《中国哲学简史》,讨论中国哲学即凡入圣的特点,引导学生养成高洁人格,目击道存,成为君子甚至圣人……这些书中有文有史有哲,有理有识有趣,有厚重的经典,也有知识界流行的读物,让学生不仅提高了阅读能力,学会了读书,更是为他们的人生打下底色,有了全新的气象。有人说:低级老师抢考试,高明老师抢关系。什么关系?合作共享、一起进步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重视“兴趣—成果—习惯”这条非智力因素线索的开发和利用,要让学生保持高昂的语文学习热情,养成勤读爱思的好习惯,让学生不断进步。

二、规律与有效

教师要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性等特点,把握教学规律,促进有效学习。语文课堂教学有很多规律,最重要的是追求综合性:工具与人文的统一,听说读写多种能力的促进,课内课外的配合。

笔者在执教苏教版选修课程《〈史记〉选读》时,着力突显这门课程文言、文学、文化“三文”合一的课程目标。教学中重点处理好“实、补、略、探、连”五个字,放大《史记》作为史传文学的魅力,实现课程育人的价值。如执教《李将军列传》:

一是夯实文言文基础知识,让学生抓住传神的词语进行分析,感知人物形象,了解“太史公笔法”和实录精神,由“言”到“文”,抵达文本的精神内核。

二是补出和教学内容相关的部分,如李将军整个家庭的悲剧结局,李广与程不识治军的不同,由此感受司马迁在叙写李广传奇悲剧的一生时的惋惜与同情,并为后面全面评价李将军埋下教学伏笔。

三是“略”。作为选修教材中的自读课文,教学中要注意详略处理,笔者着重选取表现李广智勇神射之才和叙述节奏有特色的重要段落,引导学生涵泳咀嚼,获得审美体验。

四是探究。本节课上,笔者引导学生对“李广难封”和“司马迁为何写李广”进行探究。由此得出《史记》不仅是重实录的历史巨著,更是一部忧愤深广、慷慨悲凉的文学巨著,写出封建时代统治者喜怒控制下一代士人的悲惨命运。

五是勾连。联系必修中的《报任安书》了解司马迁“发愤著书”的隐情,结合课文旁批,打通古今,带着陈寅恪所说的“同情的理解”去读史,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结合《史记》的其他篇目,让学生感受《史记》作为文学作品,写人叙事的特点。课后推荐学生阅读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以课外资源来丰富课内教学,优化课堂结构。

三、个性与有效

学科教学目标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也必然有发展变化,其稳定性、规范性、科学性,总是相对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教学状况而言的。很多前辈辛勤探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模式。如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段力佩的“八字四步教法”、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等,但总有一些课堂教学模式如过眼烟云,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不会出现一种一成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课堂教学模式。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否认在具体历史时期、具体条件下行之有效的结构模式的典型意义和借鉴价值。正确的态度应当是:虚心学习,认真辨识,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和创造。课堂结构本身无优劣之别,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里的“适合”,既是对象、情境、内容的“适合”,也是教师个性、特长的适合。我们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校情学情,找到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不仅有自主选择教法的权利,更有自主构建课堂模式的责任。

优化课堂结构是一种教育思想,更是一种教育情怀和理想。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自觉参与课堂模式的建设,通过学、问、思、辨、习、行等环节的磨砺,促进有效学习,使学生获得立志好学、主动自觉、反省自律的人格修炼,使人生境界得到提升。

集体学习和结构化研讨心得体会 篇4

心得体会

唐代杰出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韩愈曾经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一个人所做的每件事,都取决于自身思考的质量,如果思维不清,必定会做错事,被外在的事物和人所左右。2015年2月份以来县局组织的集体学习及结构化研讨,对别人对于事物的规律的思考所得出的智慧的结晶进行学习,对生活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及找出解决之道,是作为一个会思考的人一次很好的学习经验。

作为领导班子的一员,在大会上的讲解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自身讲解的过程中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而会后与组内成员的交流过程,又是再一次的认识,是不同观点的碰撞与融合。结构化研讨中我们对生活、工作中突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聚焦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这是教授我们解决问题方法之道的过程。

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干部作风好,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才能自觉抵御消极腐败现象的侵蚀。2月份联系群众转变作风研讨主题,既是对我们党群众路线的又一次深刻学习,也是对我县2014年联系群众工作的一次经验总结和一次深刻的思考。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以国发〔2012〕3号印发《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十八大又提出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作为一名水利人,更要做好水管理工作。5月份研讨主题如何进一步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和8月份的研讨主题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水生态文明,让我们更认真地思考,作为一个水利人该如何管水,如何工作,为群众的生活谋福利。

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经济发展的好坏是百姓幸福生活与否的前提,只有立足发展搞建设,提高百姓的收入,社会才能稳定健康发展。6月份如何在“三引一促”项目建设中发挥干部主体作用的研讨主题和7月份干部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互联网+的工作方法推动本单位工作,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研讨主题是对现如今我县经济发展这一问题的根本思考,也是对本单位工作现状的思考,全县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单位各级干部的积极努力,只有发挥好党员干部的主体作用和工作方法的积极创新,我县的各项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结构学习心得体会 篇5

学习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心得体会

4月22日上午,我县按照落实“三项任务”、推进“两聚一高”大讨论活动总体安排,在**大剧院隆重举行厅局长**行活动。活动邀请省农委副主任张坚勇就转型发展 提质增效 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县干群作专题讲座,张教授主要从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成效、农业生产中的“三大挑战” 等方面,为与会人员作了一场内容丰富、生动精彩的讲座。

张坚勇指出,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需要我们实现“五个新”,暨设施农业和特色产业要迈出新步伐、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要取得新进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要成为农民创新创业的新渠道、创意休闲农业要成为农民增收新增长点、农民收入要继续高于城镇居民增幅。

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是国情使然。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大国,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五千年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同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最大的经济体制转轨国家、最大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这样的国家搞建设、搞改革、搞发展,照搬任何人的理论、模式、经验都是行不通的,必须从我们自己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作出自己的创新性理论概括。

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是问题倒逼。今天,人类社会的复杂程度远超以往,发展变化之快远超以往。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大潮奔涌向前;从国内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齐头并进。应对这种前所未有之大变局,解决全新的经济社会问题,老理论不管用,别人的理论不适用,必须作出自己的创新性理论概括。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确立“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基本思路,以一产为基础、二产为重点、三产为亮点相互促进发展。一是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一产向二三产业自然延伸;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增收链;三是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农业与文化生态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四是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资源要素向农业渗透融。

混凝土结构学习心得2 篇6

01土木(6)

余耀国

刚开始学这门课的时候,觉得这门课很难接受。主要有 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他的公式很多,而且好像很难找到比较紧密的联系。二,是公式的符号多,让我觉得难以记住。

三,是书的条理不清晰,学起来不能让人在脑海里有一个比较深的印象。为了更好的掌握‘混凝土结构’,也为了利用好时间,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我还是总结了一些东西。

学好混凝土结构,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主干。先抓住大的方面,然后再去深究那些细节。这样可以让自己的脑里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比如对于混凝土的钢筋计算,我们可以把他们分成几种情况:受弯构件,受拉构件,受压构件,受扭构件。受弯构件又可以细分成:单筋矩形截面,双筋矩形截面,T形截面,斜截面。受拉构件可分为轴心受拉,偏心受拉斜截面和偏心受拉正截面。受压构件和受弯构件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学习中,我发现以我为主的学习方法对我来说是最管用的。也就是说以自己自学为主,自己又什么不懂的地方再向老师提问。因为老师讲课的进度是根据大多数的学生来制定的,有时你会有听不懂的地方,而老师又没有再详细讲,这样的话就会很被动。当然如果你可以跟得上老师的步伐最好拉,不过我就不行,很多时候我都不能跟上。所以只有以自学为主罗 上面那些我觉得是比较重要的,对于这门课的学习我都是以他们为基础的。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学习心得

01土木工程

(七)班 张文华

我拿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这本书时,给我的第一感觉便是公式很多,而且里面有很多的字母代号,看起来十分的复杂。当时便想,如果能把其当中的原理弄清楚、将思路理顺,便能从那纷繁复杂的分式丛中走出来,这样也许能把这一门对我们的专业十分重要的课程学好。以下便是我对于《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这门课学习的一些心得。这些所谓的心得也许会觉得是很客套,但确实是学习这一门课的确实可行的方法。

首先你得想办法爱上这门课。

如果一打开书看到满篇的公式就头痛,那你是不可能将这门课学好的。要想培养兴趣,这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我的方法就是,你得从书本上找问题来解决它,当你经过一番“折腾”后把那问题解决了后,你会有一种兴奋感、优越感。当你把老师布置的五、六道题统统解决了,看着那十多页满满字迹,都是自己的成果,那种感觉不试是不知道的。渐渐地你就会爱上这门课了。也就是说你已跨出了很关键的一步了。其次、上课一定要得认真听讲。

书本上有着许多的公式,里面有许多的字母,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上课时,老师会将公式的来由、原理及推导过程仔细地讲解,只要这时跟着老师的思路来听课,你就能将分式的含义弄明白。这时你再回头看那公式时,你不会觉得它只字母,你可以看到它里面所包含的设计原理。自然你也就不会觉得它很复杂了。而且这样还可以帮你省下很多的时间。如果你打算上课一听,然后回去自己看书来把它弄明白,这样做你就错了。这会花去你很多的时间,甚至花上二倍上课的时间也不一定能把它弄懂。所以说上课一定得认真听讲。上课一定要做好笔记。

书本上的每一条公式都是有它特定的使用条件的,当有些变量超过一定的界限时,这条公式就不再适用了,得用另外的公式了。这时,这个地方你一定得用笔记下来,加上重点号,提醒自己要在这个地方多加注意了。一旦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你就不会将它弄错了。还有就是有些知识与自己一惯以来的思维中的情形差别较大的地方,也就是说自己的错误的习惯性思维的地方你得多的留意,加上重点号。这样你就可以许多的错误了。课后一定要及时做作业。《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这门课的作业的特点就是你得花上很多时间才能把做完,每道题都是要写上几页的。如果你不把它及时做完,只要你将作业积了一次,第二次你是不可能准时交作业的,除非你抄别人的作业。可做作业其实是一个将公式的应用从莫生到熟悉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做作业这个环节,你才进一步熟悉理解公式,不然的话,到了考试时,你可能连公式在那里你都找不到,这种现象在我们当中也不是少见的。充分认识到老师的重要作用。

老师在我们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老师可以帮我们少走许多的弯路,走一条直接通向知识殿堂的大道。当你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时,找老师吧!他们会耐心、认真、仔细地为你讲解你所提的每一个问题,我们敬爱的园丁们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的。以上便是我对学习这门课的一些心得了,这里面一定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学无止境吗?我想,通过我对这门课的进一步的学习,我对这门课会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的。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学习心得 2001级土木(7)班

曾华健

虽然《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成绩已经知道,且基本能够满意,但还是有必要总结一下,这不仅对于下册的学习,还是对于其它专业课的学习都有好处。而且《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在土木工程专业来讲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特别对于毕业设计,或研究生考试复试。总之,总结一下,就相当简单复习一遍。下面谈谈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一、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学习这门课之前,我就了解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多么重要的一门课,特别在毕业设计时,你现在不熟悉,以后设计会带来很多麻烦,而我不是那种只满足及格的学生。所以我决定把它学好并要达到85分以上。说实在的,成绩出来后,觉得已经很不错了。但想起那计算题,我就气,本身正在学结构力学,而且还学得不错,谁知把一些题给弄糊涂了.二、学习要有兴趣。在我看来,学那一门课都一样,有兴趣才能学得好,一旦失去兴趣,那是不可能学好,不牢固。比如我们英语四级,由于我的英语四级还没通过,这段时间寻找其原因,还是缺乏兴趣,没有真正“爱”上它。而我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兴趣来于它存在于我们生活周围,学到那部分,我都会联系实际.三、抓住重点,抓住主线。这门课无非就讲了几个构件:受弯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受扭构件。抓住它们的本质联系,我们清楚知道在推导公式时,在做抗弯、剪、压、拉、扭计算时,它们原理是一样或相似的。

四、多煤体上课,有助于我们接受更多的信息。甚至能够把一些现象或实验演示出来,加强我们的感性认识。

五、多思考,多讨论,多提问,独立完成作业。这是很重要一点,也许你上课听不明,但你通过作业,你就可以把一些问题搞懂。平时多思考,多讨论也有助于我们学习。如果不懂,应找老师答疑。这学期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多找老师答疑,还从老师那里学到一些课本没有的知识。

六、要有很好的学习环境,特别在上课的时候。上课的气氛也很重要,气氛好,老师心情也好,大家学起来很轻松。同时我们应跟着老师的上课思路,这样才能更好学好知识。

七、对我来说,知识真正得到巩固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说,课程设计的内容贯穿整本书的内容。同时设计也能体现你个人的能力和创新。所以我一向很热衷于课程设计,通过设计,你才真正地学会知识。结构力学考试的推迟没有影响我做设计的步伐。在做设计遇到的难题要及时找老师解决,问题千万年别积压。这样才真正把知识学牢。而现在遇到一般的楼板,能说出怎样配筋。

以上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学习总结

01土木7班

裴炳昌

21号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这门课本身公式很多,也比较凌乱,听课有时听得不太明白,也觉得比较枯燥乏味,有时甚至整节课下来还是不能明白老师所说的东西,感觉总的来说,我听课的效率不高,甚至可以说很低。

从总的来说,我认为独立完成作业和考前认真仔细复习这两个环节非常重要。

独立完成作业是对课堂很好的补充。上课时虽然听得不太明白,但课后通过独立完成作业,能够较好地理解各个知识点以及各条公式。做作业时,一般是看看课本上的例题怎么做,如果作业题跟这些例题差不多的话,可以照着例题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做下去,有时也根据那些设计的顺序表格来做,若遇到还会的问题,则多与同学讨论交流,或者直接向老师提问。老师批完作业后,一定要认真看一看自己有没有做错的到底为什么错了,怎么改。这样做完以后,对知识点的理解会更深刻。

复习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过程就是把整个学期所学的知识作个归纳总结,理通各个章节各种原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尤其是那些细节问题。在复习过程,我首先把每章节的各个原理和公式看两遍。这当然不是像看小说那样看,这要边看边思考,不断地归纳。所做过的作业也要认认真真看上一遍,尤其是那些以前做错了的习题,更要认真看。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一些细节问题,我把老师给的那份选择题复印资料认认真真的看,不停地思考为什么,尽力弄清楚其中的原理和方法,而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看完资料后,再到电脑上看,因为电脑上的资料有些解释。这样反复两三次对提高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非常有帮助。当然,看电脑上的资料时遇到了些问题,主要是电脑上有些题目所给的答案中解释原理部分描述得不是很清楚,有些根本就没有解释,这给我的复习带来了一些不便,不知老师能否改一改电脑上的资料,让解释部分更详尽些?

总的来说,要学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这门课程,最重要的是对各个章节的知识理解清楚。还有一点是要平时多花点时间,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留到期末。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学习总结

01土木7班

裴炳昌

21号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这门课本身公式很多,也比较凌乱,听课有时听得不太明白,也觉得比较枯燥乏味,有时甚至整节课下来还是不能明白老师所说的东西,感觉总的来说,我听课的效率不高,甚至可以说很低。

从总的来说,我认为独立完成作业和考前认真仔细复习这两个环节非常重要。

独立完成作业是对课堂很好的补充。上课时虽然听得不太明白,但课后通过独立完成作业,能够较好地理解各个知识点以及各条公式。做作业时,一般是看看课本上的例题怎么做,如果作业题跟这些例题差不多的话,可以照着例题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做下去,有时也根据那些设计的顺序表格来做,若遇到还会的问题,则多与同学讨论交流,或者直接向老师提问。老师批完作业后,一定要认真看一看自己有没有做错的到底为什么错了,怎么改。这样做完以后,对知识点的理解会更深刻。

复习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过程就是把整个学期所学的知识作个归纳总结,理通各个章节各种原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尤其是那些细节问题。在复习过程,我首先把每章节的各个原理和公式看两遍。这当然不是像看小说那样看,这要边看边思考,不断地归纳。所做过的作业也要认认真真看上一遍,尤其是那些以前做错了的习题,更要认真看。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一些细节问题,我把老师给的那份选择题复印资料认认真真的看,不停地思考为什么,尽力弄清楚其中的原理和方法,而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看完资料后,再到电脑上看,因为电脑上的资料有些解释。这样反复两三次对提高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非常有帮助。当然,看电脑上的资料时遇到了些问题,主要是电脑上有些题目所给的答案中解释原理部分描述得不是很清楚,有些根本就没有解释,这给我的复习带来了一些不便,不知老师能否改一改电脑上的资料,让解释部分更详尽些?

总的来说,要学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这门课程,最重要的是对各个章节的知识理解清楚。还有一点是要平时多花点时间,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留到期末。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2001土木(7)17号 陆贤聪

从现代人类的工程历史上来看,相对于砌体结构、木结构和钢结构而言,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混泥土是一种人工石才,它由石子、沙砾、外加剂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拌和而成,人们利用混凝土和混凝土的各自特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一起工作。

混凝土结构是在19世纪中期开始得到应用的,由于当时水泥和混凝土的粘连质量都很茶,同时设计计算理论尚未建立,所以发展比较缓慢。随着生产的发展,以及实验工作的开展、目前已成为现代工程的发展。目前已成为现代工程建设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在二次世界大站后,国外建筑工业的发展很快,已从采用一般的标准走向工业化的建筑体系,趋向于作到一件多用或仅少用几种类型的构件就能建造成各类房屋,实践充分显示出建筑工业化的巨大优越性。随着生产的发展这技术,它以成为现代工程建设中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

混泥土结构设计原理是高校土木工程的主干课程,又是建筑学、建筑经济、房地产、给派水等专业的专业的专业基础棵,在土建院校占有重要的地位。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结构设计原理,具备一般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原理,具备一般土木工程的能力,具备一般工程设计的原理,为以后的课程作准备奠定基础。

本专业的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结构设计原理,讨论材料材料性能、设计原理、构件的计算方法和配筋构造。地二是结构设计,介绍混凝土单层、多层房屋的结构布置,各种结构构件的的形式、计算、构造、各部件的连接与整体工作。

学习本课程时要注意,(1)由于混凝土结构材料的自身性较复杂,同时还有其它的因素要影响其性能,有些理论还不够完善,在某些方面强度理论还不够完善。所以构件承载力和变形还得参照实验资料的统计资料,处于半理论状态。(2)课程设计针对的是结构和构件的设计,要遵循国家的建设方针,考虑适用、经济、安全、施工可行。牵涉到方案的比较、构件的选型、强度和变形的计算、配筋构造等等方面,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性的设计方法。(3)不能盲目乱套国家的标准《规范》,要学会学以致用。学习课程不单是要懂得一些理论,更重要的是实践和应用,钢筋混凝土学科的是不断的发展的。所以要在实际工程使用时结合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规范,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混凝土结构课程和许多课程有密切关系,互相呼应。例如:建筑材料、材料力学、结构力学课程,房屋建筑学课程和其它课程。

我就觉得混凝土是我们其中一门很重要可课程,它对我们以后的专业工作很有帮助,我们的职业大多数都是在与钢筋混凝土打交道,我门的所有工作都与它有关。我们必须要知道混凝土与钢筋以及其它材料的性能才能准确的计算出建筑物的受力性能,才可能建造出优质价廉的产品,才不会轻易的发生事故,而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我想这不仅是一个法律强制性的问题,而是作为一个合格高尚的工程人员所应有的职业道德。如果许多的在职的专家都是这样的境界的话,那我想这个世界就不会如此多的悲剧发生。由于土木工程是一个函盖许多学科的细节,它们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它所涉及学科实在是多如牛毛,而且十分的深入、细致,要把它们在短时间内完全的学会是很困难的事情,我想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要在外多多的练习、考证、研究等的工作,我们这个专业应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一定要时时刻刻注意留心,在工程实际中不断的学习与深造。

学习“混凝土结构”的心得体会 班级 01级土木(7)班

庄妍

“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一部分主要研究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构件。弯、剪、拉、压、扭构件。具体说来,包括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这些都是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来分析的。正常使用阶段的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等则是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来分析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还讲到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计算。第二部分介绍了混凝土单层房屋和多层房屋的结构布置,各种结构部件的形式、构件及计算。以及各部件是如何联结和整体工作的。“混凝土结构”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在于它不像其他课程那么容易理解,它比较抽象。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材料,其性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结构中有些理论是参照实验资料分析得出的结果,有些数值则是经验数值,而且混凝土结构也涉及到物理、化学、力学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对于初学者来说都是比较难的。学习混凝土结构的目的在于运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课程设计便体现了这一点。做课程设计时,必须首先熟悉书本的理论,同时还得对照《规范》正确的加以应用,才能作出一份优秀的设计。在进行结构和构件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很多,既要满足安全要求,还要满足经济要求。这就使得我们在构件的选型、计算、配筋和构造等各方面都要综合考虑,选择最优方案。

学好“混凝土结构”这门课程的诀窍是多看看书,当然,听老师讲课也是至关重要的。“混凝土结构”中的每个公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学习的时候必须明确每个公式的适用条件。由于这门学科是在不断地演进发展,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学习,熟悉《规范》,在实际应用时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结构学习心得体会 篇7

一、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 以教材

为中心, 以高考为参照, 由教师按习题的难度组织起来布置给学生, 组成一个基础型、提高型、竞赛型的训练链, 通过机械重复来加强记忆、巩固课堂教学的知识点。

自编的练习卷实际上也是搜集到的一批练习题的剪拼。这种作业与片面追求升学率或应试教育相适应, 它有许多弊端, 作业形式单一;作业不鼓励合作;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对作业的评价是被动评价。这种“大海捞针”的战术浪费了学生多少宝贵的时间, 而由于学生对作业意图不能准确体会, 从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了上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的被动学习, 也就谈不上作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了。如今我国开展创造性教育, 教育要步入创造型教育阶段。用调整作业结构来改革传统作业的弊端是数学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数学方面的严谨性“只有数学可以强加上一个有力的演绎结构, 从而不仅可以确定结果是否正确, 还可以确定是否已经正确的建立起来。”是由于数学的严谨性, 所以高中数学作业同样具有严谨性。

目前, 作业在分类上, 划分的角度很多, 使作业的分类非常丰富。按完成作业的空间分, 有课内作业、课外作业, 按知识掌握的不同阶段分, 有准备性、导入性、尝试性、巩固性作业;按不同学习阶段分, 有预习性、练习性、测验性和应用性作业, 还有开放性和内敛性, 重复性和创造性作业等等。

“数学学习内容我们已知可分为三类: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和创造性数学活动经验。这三类内容处于不同层次, 它们就有相应的彼此关联的三个层次的学习。前一层次的学习是后一层次学习的基础;后一层次的学习是前一层次的发展。

1、巩固性作业

通过这一类作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原理、公理、数学概念、数学定理、数学公式和法则等) , 掌握数学活动技能 (数学式子的变换技能、解方程和不等式的技能、作图技能、运算技能、论证技能等) , 逐步使学生的数学活动技能达到“自动化”。

2、研究性作业

研究性作业是一种全新的、开放的作业。研究性课题的提出往往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确定, 或直接由学生独立提出的。而完成“课题”的研究通常可以由学生独自进行, 也可以由若干个学生 (一般是2-4名) 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团队力量合作进行的。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他们的能力

根据高中数学学科的特点, 高中数学作业也有其特殊性的表现, 不仅具有一般作业的特点, 而且还有其自身的特点。高度的抽象概括性数学知识较其他学科的知识 (如物理、化学、生物等) 更抽象、更概括, 其概括程度之高, 使数学完全脱离了具体的事实, 仅考虑形式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数学作业中有很多习题使用了高度概括的形式化数学语言、给出的是抽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解应用题或解决问题也是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高度的抽象概括性是高中数学作业的一大特点。

二、根据以上调研分析对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进行调整的尝试

我们课题组以主动作业为主题, 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形成了一些较典型和生动的高中数学作业新模式。

1、自选作业

做法:教师按教学单元提供大量的数学巩固性作业, 教师只提一个每天完成作业的最低量的要求, 让学生自由选择完成。

特色与优势:尊重了学生的选择, 改善了作业效果, 学生享受到了做作业的主人的快乐。

2、分层矫正作业

做法:教师在一个教学单元结束时进行“形成性测验”, 根据测验结果将学生分成“合格”和“需努力”两个层次。教师提供矫正作业, 要求“需努力”的学生独立完成后交给“合格”的学生批改讲评。

特色与优势:班级授课制下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会整齐划一的, 教师不在教学单元开始时将学生进行层次划分, 而在教学单元结束时划分。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教学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选择作业。而矫正作业的分层次要求, 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上两种作业模式均属于巩固性作业, 以巩固“双基”为目的。

3、研究性作业

做法: (1) 教师给定范围或专题, 学生选题; (2) 学生搜集整理资料; (3) 反馈与修正; (4) 形成作业成果; (5) 汇报交流, 进行评价。

特色与优势:教师给定范围, 学生有更大的选择自由, 完成时空跨度大, 可以寻求合作伙伴, 有创造性, 与生活紧密结合, 加速了个体的社会化, 可以培养学生信息利用等能力。与传统作业比较, 探索研究性作业有明显的优势:⑴探索研究性作业往往是综合的专题学习, 学生在驾驭专题学习中容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⑵作业完成时间较长, 作业反馈相应延迟, 时空的广阔,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提高学生广泛搜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这样做有利于启发学生开动脑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帮助学生寻求疑问及改正错误, 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控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优化数学课堂结构,促进有效学习 篇8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合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各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二、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21.熟练掌握合作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未等其他学生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肘就需要教师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中如何开展讨论,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

2.在合作中学会倾听

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位同学的发言,眼睛看着对方,要听完整,认真思辨,不插嘴;二是要听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须作思考,并做出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反思、评价的能力。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反复琢磨、体会,善于倾听同学意见,不随意打断别人发言,提供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空间,以达到相互启迪、帮助的功效,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调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能体会他人的情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3.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给学生的讨论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点,使学生逐渐学会用语言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三、优化数学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在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没有提问就没有课堂教学。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有效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1.问题的设计要力求恰当合理

问题的设计要务求精当,切勿冗杂。提问的难易要适当。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要适中,既不能设置太容易,学生不用过多思考动脑就能回答出来,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设置太难,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要让学生经过思考、努力、交流與合作基本上可 以把问题解决。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问题解决,更激发了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增加学习效果。

2.教师提问要力求多角度,富有创造性

课堂提问最根本的一点是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因此,教师的提问应力求多角度,具有开放性,通过一个问题的提出,带动学生对几个问题的探究和思考,使学生养成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使学生千方百计地去开动脑筋,善于尝试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3.提问的方法和形式要灵活多样,讲究语言的艺术性

在提问的方法上,应富于变化,如在导入新课时,可以用悬念的方式提问,以疑激趣;让学生自学时可用激疑的方式提问;在复习巩固时,可以用反复、回旋的方式提问,以疑贯穿整个知识点。这些提问的方法可以交替使用,力避千篇一律。

上一篇:医院护士2019年度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专业英语英译汉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