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字的读音和意思

2024-05-12

带字的读音和意思(精选10篇)

带字的读音和意思 篇1

带,读音[dài]

部首: 巾

部外笔画: 6

总笔画: 9

五笔86: gkph

五笔98: gkph

仓颉: tjblb

笔顺编号: 122245252

四角号码: 44227

郑码: ewli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5E26

汉字首尾分解: 卅巾

汉字部件分解: 卅冖巾

笔顺编号: 122245252

笔顺读写: 横竖竖竖捺折竖折竖

带字的基本解释:

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子。皮~。领~。一衣~水。

像带子的长条物:~钢。~鱼。声~。

车轮胎:车~。外~。

区域:地~。温~。

佩戴,披挂:~孝。~剑。

随身拿着:携~。~挈。~着钱。

捎,连着,顺便做:连~。~职。~累(lěi )(连累)。话中~刺。

含有,呈现:~电。~伤。

率领,引导:~领。~头。~动。以点~面。

女子阴道流出的白色的黏液:白~。

〈名〉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同本义 [broad belt]

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说文》

不说带。——《仪礼·士虞礼记》

之子无带。——《诗·卫风·有狐》

带裳幅舄。——《左传·桓公二年》

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世说新语·文学》

子墨子解带围城。——《墨子·公输》

又如:带冕(大带和冠冕);带围(腰围,腰带);带钩(皮革腰带上的金属钩。形状一端曲直,另一端为圆钮以承钩。有动物形的,也有铸花纹的);带头(旧时衣袍外腰带上的扣头,常镶以金、玉等装饰物)

泛指狭长形条状物 [belt]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清· 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裤带;鞋带

根据纬度和温度把地球表面分为5个大带的任一带 [zone]。如:温带

生物地理区的典型带状区。如:海洋滨岸带;南方生物带

以某种特殊性质、作用或成分为特征的地球物质(如岩石)的分带、分层或层系。如:饱和带

轮胎 [car tire]。如:车带;里带;外带

妇科病名 [gyrecological disease]。如:白带;赤带

〈动〉

佩带 [wear]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史记·项羽本纪》

带刀升座。——《隋书·礼仪志》

带长铗之陆离兮。——《楚辞·屈原·涉江》

又如:带甲(披戴盔甲的将士;又比喻战乱);带剑;带刀

携带 [bring]

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世说新语·德行》

应元带刀鞬出,跃马大呼于市曰。——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带了两本笨重的法律书去审判。又指具有…作为属性或特征。如:他把他的***惯带进了新生活

抚养 [bring up]。如:他是由一位农民大娘带大的

引导某人或某物 [lead]。如:带将(带,领);你带路,我们跟你走

兼管 [also;be concurrently in charge of;look after]

谢为太傅长史被弹, 王即取作长史,带 晋陵郡。——《世说新语·言语》

具有某种标志或特征 [have]。如:带叶子的橘子

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相当于“又” [also]。如:[他]连说带比划的,就交上朋友了;带口(随口)

表示附有较小的数量 [and little]

你不是常常说,你才三十带点,日子还很长么?——沙汀《困兽记》

盹字的读音和意思 篇2

部首: 目

部外笔画: 4

总笔画: 9

五笔86: hgbn

五笔98: hgbn

仓颉: bupu

笔顺编号: 251111525

四角号码: 65017

郑码: lhzi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76F9

汉字首尾分解: 目屯

汉字部件分解: 目屯

笔顺编号: 251111525

笔顺读写: 竖折横横横横折竖折

盹字的基本解释:

很短时间的睡眠:打~儿。冲(chòng )~儿。醒~儿。

〈动〉

(形声。从目,屯声。本义:闭目小睡) 同本义 [doze off]。短时间睡眠。如:打盹;盹寐(瞌睡);盹困(倦极思睡)

盹字的组词:

打盹 午盹 打盹儿 眯盹儿 行眠立盹 立盹行眠、丢盹、盹寐、盹睡、打盹、昏盹、迷盹、盹困、倦盹、冲盹儿、打盹儿

盹字的造句:

1.他在听说教的时候直打盹。

2.偶尔打个盹是有好处的。

3.他坐在扶手椅里打盹儿。

4.他喜欢午饭后打个盹。

5.你干吗不打个盹儿?

6.他间断地打着盹,接着就睡着了。

7.我在屋子后面发现了他,正打盹儿呢。

8.我心情沮丧地坐在床铺上,打了一会盹。

9.我打了个盹儿,把影片的结尾给错过了。

烦字的读音和意思 篇3

部首: 火

部外笔画: 6

总笔画: 10

五笔86: odmy

五笔98: odmy

仓颉: fmbo

笔顺编号: 4334132534

四角号码: 91882

郑码: uogo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70E6

汉字首尾分解: 火页

汉字部件分解: 火页

笔顺编号: 4334132534

笔顺读写: 捺撇撇捺横撇竖折撇捺

烦字的基本解释:

苦闷,急躁:~躁。~乱。~恼。~闷。~郁。心~意乱。

又多又乱:不厌其~。要言不~。~絮。~琐。~冗。~文。麻~。

搅扰:~扰。~嚣。

敬辞,表示请、托:~劳。~请。

〈形〉

(会意。从页( xié),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烦躁,烦闷 [be annoyed;be vexed]

烦,热头痛也。——《说文》

烦则喘喝。——《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

烦气为虫。——《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唐· 杜甫《兵车行》

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左传·昭公元年》

又如:心烦(心里烦躁);烦积(烦闷积郁);烦困(烦躁疲劳);烦怨(烦恼怨恨)

通“繁”。烦琐;繁多 [be superfluous and confusing;overelaborate;numerous]

小人不避其禁,故刑烦。——《商君书·算地》

法省则不烦。——《淮南子·主术》。注:“多也。”

世浊则礼烦。——《吕氏春秋·音初》

列五王之德,烦烦如繁诸乎。——《大戴礼记·少间》。注:“众也。”

以奉使称臣,频烦至吴。——《三国志·费伟传》

话休絮烦。——《水浒传》

又如:烦务(繁杂的事务);烦细(繁杂琐碎);烦富(繁多;庞杂);烦几(繁杂的政事);烦鄙(繁杂卑俗);要言不烦

厌烦,腻烦 [be sick of]。如:耐烦(不急躁,不厌其烦);烦倦(厌烦困倦);烦厌(厌烦)

乱;纠缠 [confuse]

拨烦理乱,兼肃文教。——《晋书·刘颂传》

又如:烦委(杂乱堆积);烦悖(牵缠;纷乱);烦悖(纷乱谬误);烦舌(纷繁杂乱;心情烦闷,思绪混乱)

〈动〉

相烦;烦劳 [trouble]

烦,劳也;扰也。——《广雅》

卫者趋数烦志。——《礼记·乐记》

数则烦,烦则不敬。——《礼记·祭义》

不可以烦大臣。——《战国策·秦策》

是好不好,烦大巫妪为人报河伯。——《史记·滑稽列传》

又如:烦交

搅扰;烦扰 [annoy]

水烦则鱼鼈不大。——《史记·乐书》

农时惮烦民。——王安石《杂咏》

以物烦其性命乎。——《淮南子·俶真》

又如:烦散(烦扰散乱);烦累(烦扰;劳累);烦搅(烦扰;搅扰)

倒字的读音和意思 篇4

部首: 亻

部外笔画: 8

总笔画: 10

五笔86: wgcj

五笔98: wgcj

仓颉: omgn

笔顺编号: 3215412122

四角号码: 22200

郑码: nhkd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5012

汉字首尾分解: 亻到

汉字部件分解: 亻至刂

笔顺编号: 3215412122

笔顺读写: 撇竖横折捺横竖横竖竖

倒字的基本解释:

倒 [dǎo]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

倒 [dào]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立。~挂。~影。~置。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水。~茶。

反过来,相反地:~行逆施。反攻~算。~贴。

向后,往后退:~退。~车。

却:东西~不坏,就是旧了点。

详细解释:

倒 [dào]

〈动〉

上下、前后颠倒 [put upside down;be upside down;be inverted]

倒筴侧龟于君前。——《礼记·曲礼》

倒影江中。——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倒序(颠倒次序);倒用印(将印信颠倒使用);倒错(颠倒错乱);倒景(倒影);倒三不着两(行事无准则,颠三倒四)

向相反方向移动 [reverse;move backwards]

酒酣渴月使倒行。——李贺《秦王饮酒》

又如:倒车;倒回(退却;倒退);倒兵(掉转武器向己方攻击);倒仰(仰面跌倒);倒跟脚(指脚跟向后突出)

将容器倾斜或反转,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pour out;empty]

倒杯开水

倒垃圾

又如:倒熟话(重复老一套的话);倒囷(尽出仓里的贮米);倒垃圾

浇铸 [cast]。如: 倒一锭银子; 倒铧叶子

〈副〉

表示跟一般情理相反 [on the contrary;instead]

不曾与天下分忧,倒来苦害俺这里百姓。——《陈州粜米》

又如:倒不得(岂肯);妹妹倒比姐姐高

表示跟事实相反 [indicating the notion that the matter is not as one thinks]。如:你说得倒简单,你试试看

表示出乎意料 [indicating unexpectedness]。如:有这样的事?我倒要听听(表示不相信)

表示让步 [indicating concession]。前一小句与后一小句之间常用“就是、可是、但是、不过”等呼应。如:质量倒挺好,就是价钱贵点儿

用于追问或催促 [indicating an urging or questioning]。如:你倒说说看

另见 dǎo

倒 [dǎo]

〈动〉

(形声。从人,到声。本义:倒下)

同本义 [fall]

对此欲倒东南倾。——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又如:倒头(躺下睡觉;死亡);倒路(亦路倒。死在路上);倒卓(倒栽);倒断(山倒锁断);倒指(屈指,屈指计算);倒路死(诅咒人死在路上);倒床(卧倒在床上)

失败,败落[fail;be on the decline]

于今日卿等门户倒矣。——《三国志·曹爽传》

又如:倒灶(倒霉);倒扁儿(向人挪借钱财或货以应急需);倒满(倒霉;晦气)

导致法律上的破产 [bankrupt]。如:银行倒了;倒账(倒闭,破产);倒盆(倒闭);倒风(大批倒闭)

移动;替换 [move;replace]。如:颠倒是非;颠倒黑白;颠三倒四;倾箱倒箧;排山倒海;倒票(倒换银票);倒替(轮换);倒包(冒名顶替)

停止;中断 [stop]。如:倒断(倒顿。休止,间断,完结;决断;了断;清楚)

坍塌;垮台 [collapse]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 倒口子(决口);倒溃(倒塌崩溃);倒坏(倒塌崩坏)

将货物或商店企业作价给人 [sell out]

我东头街上谈家当铺折了本,要倒于人。——《儒林外史》

又如:倒盘(把全店存货作价盘售);倒本(赚回本钱)

初字的读音和意思 篇5

部首: 刀

部外笔画: 5

总笔画: 7

五笔86: puvn

五笔98: puvt

仓颉: lsh

笔顺编号: 4523453

四角号码: 37220

郑码: wtyd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521D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衤刀

汉字部件分解: 衤刀

笔顺编号: 4523453

笔顺读写: 捺折竖撇捺折撇

字的基本解释:

开始时,开始的部分:~始。正月~一。~旬。~稿。~等。~版。~试。~创。~绽。~叶(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最初一段)。~夜(a.指进入夜晚不久的时候;b.指新婚第一夜)。

原来的,原来的情况:~衷。和好如~。

姓。

〈名〉

(会意。从刀,从衣。合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本义:起始,开端)

同本义 [at the beginning;in the early part of]

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说文》

初,舒也。——《广雅》。按,谓展帛以就裁。

初吉终乱。——《易·既济》

名曰初虑。——《易·书大传》

我生之初。——《诗·王风·兔爰》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论衡·订鬼》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如:初岁(年初);初枯(秋季里植物开始枯萎);初头(起初;开头);初化(变化之始);初末(始末)

本原 [nature]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

〈形〉

表示次序居第一 [the first in order]。如: 初度(生日);初鼓(一更);初入芦苇(比喻初入仕途);初民(上古时代的百姓)

本,本来的 [original]。如: 初愿;初志;初心(本意,最初的心意)

〈副〉

往昔;当初 [in former times,in the past;before]

初,郑武公娶于 申。——《左传·隐公元年》

初,鲁肃闻 刘表卒,言于 孙权。——《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表示时间、频率,相当于“才”、“刚刚”[just;only]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李渔《芙蕖》

又如:初生(刚刚出生);初凉;初寒

全;本来就 [whole;all]

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后汉书》

前缀

加在“一”至“十”的前面,表示农历一个月前十天的次序

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梁启超《谭嗣同传》

翻字的读音和意思 篇6

部首: 羽

部外笔画: 12

总笔画: 18

五笔86: toln

五笔98: toln

仓颉: hwsmm

笔顺编号: 343123425121541541

四角号码: 27620

郑码: pfyy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7FFB

汉字首尾分解: 番羽

汉字部件分解: 釆田习习

笔顺编号: 343123425121541541

笔顺读写: 撇捺撇横竖撇捺竖折横竖横折捺横折捺横

翻字的基本解释:

歪倒(dǎo ),反转,变动位置,改变:推~。~车。~卷。~滚。~腾。~工。~阅。~身。~地。~修。~建。~改。~脸。人仰马~。~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多喻力量或气势非常壮大)。~云覆雨(喻反覆无常或玩弄手段)。

数量成倍的增加:~番。

越过:~越。

飞。

〈副〉

表示转折,相当于“反而”、“却” [on the contrary]

秦人半作 燕地囚,胡马翻衔 洛阳草。—— 唐· 李白《猛虎行》

悼字的读音和意思 篇7

部首: 忄

部外笔画: 8

总笔画: 11

五笔86: nhjh

五笔98: nhjh

仓颉: pyaj

笔顺编号: 44221251112

四角号码: 91046

郑码: uike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60BC

汉字首尾分解: 忄卓

汉字部件分解: 忄卜日十

笔顺编号: 44221251112

笔顺读写: 捺捺竖竖横竖折横横横竖

悼字的基本解释:

悲伤,哀念:哀~。追~。~念。~亡。~唁。~词。~惜。

〈动〉

(形声。从心,卓声。本义:恐惧)

同本义 [be afraid of]

悼,惧也。陈楚谓惧曰悼。——《说文》

隐悼播越。——《国语·晋语》

恐惧从处曰悼。——《周书·谥法》

怵悼栗而耸兢。——张衡《西京赋》

中心是悼。——《诗·桧风·羔裘》。注:“动也。”

心栗手悼,书不成字。——陈寿《三国志》

又如:悼栗(因惊恐而战栗);悼慑(害怕)

悲痛;哀伤 [mourn]

悼,哀也。——《广雅》

七年曰悼。——《礼记·曲礼》。注:“怜爱也。”

年中早夭曰悼。——《周书·谥法》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诗·卫风·氓》

昔者,楚欲攻 宋, 墨子闻而悼之。——《淮南子·修务训》

又如:痛悼;恸悼;伤悼;哀悼(悲痛地追念);悲悼(伤心悼念);悼丧(悲伤沮丧)

悼念 [mourn;grieve]

帝闻之而悼之。——魏妆《魏书》

又如:悼恩(感怀恩德)

〈名〉

读字的读音和意思 篇8

部首: 讠

部外笔画: 8

总笔画: 10

五笔86: yfnd

五笔98: yfnd

仓颉: ivjnk

笔顺编号: 4512544134

四角号码: 34784

郑码: setg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8BFB

汉字首尾分解: 讠卖

汉字部件分解: 讠十乛头

笔顺编号: 4512544134

笔顺读写: 捺折横竖折捺捺横撇捺

读字的基本解释:

读 [dú]

依照文字念:~数。~经。~书。宣~。朗~。范~。

看书,阅览:阅~。速~。默~。~者。

求学:走~。

字的念法:~音。~破。

读 [dòu]

旧指文章里一句中间念起来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句~

读 [dòu]

〈名〉

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今以逗号标志。也作“逗” [pauses in reading alou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唐· 韩愈《师说》

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其可闵笑也,不可胜记也。——晋· 何休《春秋公羊注疏序》

另见 dú

读 [dú]

〈动〉

(形声。从言,卖声。本义:读书)

籀书,抽释理解书的意义 [chant]

读,诵书也。——《说文》

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公羊传·定公元年》

读其书。——《孟子》

相随观读,讽述以谈。——《论衡·谈天》

又如:读法(诵读法令);读祝(祭祀时宣读祈祷文);读鞫(审判时,宣读起诉理由)

阅读 [read]

好读书,不求甚解。——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

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 邯郸淳《笑林》

又如:读报;默读(不出声地读书);朗读;读律(学习法律);读画(用心鉴赏绘画的意境,风格);读过(读毕);读杂志;审读(审查阅读)

说 [speak;talk]

读,说也。——《广雅·释诂二》

号而读之也。——《庄子·则阳》

上学 [attend]。如:读大学;走读;半工半读

〈名〉

文体名。属于题跋一类。用以记心得于书后,以备遗忘 [a style of calligraphy]

题读始于唐,跋书起于 宋。—— 徐师曾《文体明辨》

钞字的读音和意思 篇9

部首: 钅

部外笔画: 4

总笔画: 9

五笔86: qitt

五笔98: qitt

仓颉: opfh

笔顺编号: 311152343

四角号码: 89720

郑码: pkm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949E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钅少

汉字部件分解: 钅少

笔顺编号: 311152343

笔顺读写: 撇横横横折竖撇捺撇

钞 字的基本解释:

同“抄”。

纸币:~票。现~。兑换外~。

〈动〉

掠取;抢掠。后作“抄” [rob]

钞,叉取也。从金,少声。——《说文》。俗字作抄。

遮取谓之抄掠。——《通俗文》

攻钞郡县。——《后汉书·公孙瓒传》

又如:钞掠(劫掠骚扰;劫夺他人财物)

誊写。也作“抄” [copy]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明史·张溥传》

又如:钞白(抄录的公文副本);钞胥(担任誊录钞写工作的小吏。也作“抄胥”)

〈名〉

纸币名。现在称纸币为钞票,简称钞 [paper money]

递制交钞,与钱并用。——《金史·食货志三》

又如:外钞(外国的钞票);冥钞(迷信人给死人烧的假钞票,有些地方叫纸钱)

泛指钱 [money]。如:破钞(请客送礼破费钱);钱钞(旧时泛指钱)

文学作品等经过选录而成的集子 [collection]。如:《北堂书钞》、《章太炎文钞》

炳字的读音和意思 篇10

部首: 火

部外笔画: 5

总笔画: 9

五笔86: ogmw

五笔98: ogmw

仓颉: fmob

笔顺编号: 433412534

四角号码: 91827

郑码: uolo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70B3

基本解释

光明,显著:彪~。~蔚。~映。~焕。~耀。

点,燃:~烛。

〈形〉

(形声。从火,丙声。本义:光明,明亮)

同本义 [bright]

炳,明也。——《说文》

其文炳也。——《易·革》

炳炳,明也。——《广雅》

大汉之文章炳然与三代同风 。—— 班固《两都赋》

又如:炳著(光明显著);炳焕(光明显耀);炳映(光芒照耀);炳然(光明、明白的样子);炳耀(光耀明亮)

显著;明显;昭著 [mark able;shining]。如:炳明(明显、显著);炳炳显显(明显的样子);炳赫(明显突出)

〈动〉

点燃 [light]

古人思炳烛夜游。——《与吴质书》

炳烛之明,熟与昧行乎。——刘向《说苑》

又如:炳烛(点燃烛火以照明)

显示,显现 [show]。如:炳耀

上一篇:送光禄刘主簿之洛,送光禄刘主簿之洛李峤,送光禄刘主簿之洛的意思,送光禄刘下一篇:读现代教育报之罗春的报道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