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资源环境标语

2025-01-30

保护资源环境标语(精选12篇)

保护资源环境标语 篇1

21.保护自然平衡,拯救绿色环境。

22.保护海洋,防止赤潮。

23.搞好水土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24.森林是地球的肺,我们要保护森林。

25.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26.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清除白色污染。

27.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存。

28.早一天保护环境,多一份生命保证

29.污染环境,害人害已

30.保护环境,持续发展

31.破坏环境就是自掘坟墓

32.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绿色家园

33.保护野生生物,人与自然共存

34.锁住黑龙保蓝天,治理污水护家园

35.为了子孙的幸福,请您珍爱环境

36.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37.上项目必须先办环保审批手续

38.烟尘污染要减轻,集中供热是途径

39.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40.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

保护资源环境标语 篇2

1 森林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1.1 农林是陆地生命的摇篮, 具有综合的环境效益

自然界中的一切动物要靠氧气来维持生命, 而森林是天然的制氧机。如果没有森林等绿色植物制氧, 则生物生存失去保障。森林具有较强的贮水量, 可以防止土砂流失, 保护栖息鸟类, 供给氧气, 还具有较强的环境效益。另外森林生态系统对二氧化碳与氧气在大气中的平衡起调节作用。

1.2 森林是消减环境污染的万能净化器

森林能阻滞酸雨, 降尘, 还可以衰减噪音, 降低风速, 减弱风力。森林还可以分泌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细菌, 以净化空气。

1.3 森林可以调节水分,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森林可以通过对风力的减弱临近农田的水分蒸发量, 增加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还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森林减少地表径流的作用是很显著的。

1.4 森林能降低年平均温度, 缩小年温差与日温差, 减缓温度变化的剧烈程度

这是因为森林的呼吸蒸腾与蒸发水分, 消耗了大量热能。森林作用可促进水分小循环, 改善小气候, 增加降水量。

1.5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 最理想的物种基因库

森林具有明显的层序性, 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小生境或小气候条件, 为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每个小生境中生活着许多有代表性的生物, 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生物区。据估计进热带雨林中就有数万种生物。这些生物遗传库已给现代农作物与药草提供了许多物种, 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2 我国森林资源与特点

2.1 森林资源现状

我国思念林生态系统的类型齐全, 包括有热带雨林到亚寒带针叶林的各种类型。1949年我国森林面积为1.87亿平方公里, 覆盖率13.0%。20世纪70年代减少到1.8亿平方公里, 覆盖率12.7%。到20世纪80年代末, 覆盖率上升到12.98%, 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1991年森林面积达到12963万平方公里, 森林覆盖率为13.4%, 森林蓄积量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每年0.3亿立方米“赤字”, 增加到现在的0.38亿立方米盈余, 这表明中国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已有良好的势头, 但是, 用材林的消耗量仍然高于生长量, 森林质量不高, 郁闭度偏低 (全国平均为0.52%) , 大片森林继续受到无法控制的退化, 任意改作耕及其他用途, 农村能源短缺以及森林病虫害的危害, 要消灭用材料的“赤字”与森林的破环的退化, 则要求采取一致紧急行动, 退耕换林, 大力培育森林资源, 使公众了解森林的重大影响, 并参与保护森林资源的各种活动。

2.2 森林资源特点

2.2.1 据统计, 全国乔灌木树种约有8000种,

其中乔木约2000种, 包括1000多种优良用材及特用经济树种;中国森林类型众多, 拥有各类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季林, 雨林以及他们的各种此生类型。2.2.2人均森林面积1.3亿平方公里, 进占国土面积的13.92%, 占全世界森林总面积的3~4%, 人均森林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8%。2.2.3森林分布不均。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与西南地区。这些地区森林面积占全国的一半, 森林蓄积量占全国的3/4。2.2.4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性表现为林种结构与林龄结构的不合理。林种结构中用材林面积过大, 发护林与经济林面积偏少, 不利于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林龄结构中幼龄占33.8%, 中龄占35.2%, 成熟林占31%, 成熟林比例少, 近期可供采伐的森林资源不足。2.2.5森林地生产力低。我国森林地生产力低主要表现为:林业用地利用率低、残次林多、单位蓄积量少与生长率不高。

3 森林资源破环环境的影响

3.1 森林资源破坏对环境的影响

3.1.1 生态平衡失调。

森林面积的锐减, 使复杂的生态结构受到破坏, 原有的功能消失或减弱, 导致自然生态进一步恶化。大片林地被砍杀, 使局部小气候发生变化, 也使地表截蓄径流能力的减弱, 加剧了风沙、洪水等自然灾害, 扩大了水土流失区。3.1.2环境质量退化。森林在生态平衡中起决定作用, 有人认为环境中的林业问题、玩平方公里农业问题、水利问题、土壤问题等, 其中心是林业问题。森林破坏必然会引起环境质量退化, 引起水土流失, 土质沙化, 对生物带来不利的影响。3.1.3造成野生动植物种减少。森林面积的缩小, 使野生动物失去了适宜的生活环境, 破坏了野生动植物栖息与繁衍场所, 使2.5万种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3.1.4影响大气的化学组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氧化二氮与甲烷对地球温度与臭氧层破坏产生主要影响的三种气体。具有关资料表明, 对热带森林的破坏加剧了大气卫视效应的严重性, 热带森林的土壤与人林耕种土地对大气中碳循环的影响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原始森林地区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此生地区多, 同时吸收消耗的甲烷更多。森林砍杀后二氧化碳释放量明显减少, 同时因光合作用减少, 也较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导致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增加。3.1.5引起气候变化、增加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 森林的减少使这种功能大大减弱。如我国四川的森林覆盖率从25%降到13%, 有46个县的年降水量减少了10~20%, 历史罕见的春旱也年年出现。素有“天无三日晴”之称的贵州, 随着森林覆盖率下降到15%, 今年来变的三年二旱。历史上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与森林减少的趋势都非常一致。

3.2 我国森林资源破环的原因

3.2.1 集中过伐, 消化量大于生长量。

目前国家的木材85%以上集中在林业局, 过量采伐现象十分严重, 有些林业句由于建设不上去, 林业资源面临枯竭, 集体林区情况更严重。过量的采伐主要集中在沿海 (路) 的林区, 不少沿海 (路) 的成熟林资源已被砍光, 只有靠砍中龄材, 有些已无林可采。由于集中过伐, 我国森林资源的生产量远远小于消耗量。3.2.2计划外伐采量大, 难以控制。由于居民烧柴, 城乡工业烧柴以及一些地方用材等非国家计划用材, 加速了林业资源的消耗量, 全国林区每年烧掉木柴约6500万平方米, 超过国家计划的全部用材量。占全国森林资源消耗量的35%。3.2.3森林火灾几病虫害。火灾是森林的大敌。1987年发生的大兴安岭大森林火灾, 受害林木总蓄积量3960玩平方米, 使该地区森林后备资源至少7~10年才能恢复。森林病虫害也是影响林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全球森林斌虫害有100多种, 危害面积达667万平方公里, 每年因病虫害损失的森林生长量至少达1000万平方米。3.2.4毁林开荒与滥伐现象。由于片面追求粮食生产, 长期以来不断发生大面积毁林开荒的现象。由于毁林开垦, 不仅使森林资源面临枯竭, 更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4 森林资源的保护

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最重要的是提高民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 强化人类生存环境意识, 此外还要做好一下工作:

4.1 健全森林法制、加强林业管理

要管好林业, 首先要建立与完善林业机构;二是加强林业法制宣传教育;三是严格森林采伐计划、采伐量、采伐计划;四是严格采伐审批手续;五是重视森林火灾与病虫害的防治;六是用征收森林资源税的方法, 加强森林管护。

4.2 合理利用天然林区

利用森林资源, 一定要合理采伐, 伐后即使更新, 使木材生长量与采伐量基本平衡。同时要提高木材利用率与综合利用率。

4.3 分期分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

在本世纪末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20%, 应分期分阶段与分不同地区来实现。

4.4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一点星星火, 可毁大年林”要是森林

4.5 开展林业科学研究

重点开展对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关系研究。特别是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意改善生态状况, 力求生态、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相对协调法杖。

4.6 控制环境污染对森林的影响

从学校的标语谈环境育人 篇3

(1)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2)把机会留给学生,把精彩献给学生,把希望带给学生。

(3)沐浴晨光想一想,今天应如何努力;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进步有多少。

(4)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学会做人,学有所长,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5)办学理念:做人求实,成志于学。

(6)办学原则:以学为本,科研先导,师生互动。

(7)办学口号:成就师生幸福的人生。

(8)办学目标:学校——规范加特色,教师——规范加特点,学生——合格加特长。

(9)办学策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情、意、行和谐统一。

(10)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1)慢步轻声靠右行,大声喧哗要禁止,公共场所须维护,争做小小主人翁。

(12)回首昨天,应该问心无愧;面对今天,应该倍加珍惜;展望明天,应该信心百倍。

(13)困难要靠自己克服,障碍要靠自己冲破在我们的字典里是没有“难”字的。

(14)同议育人大计,共商治校方略。

……

我校的标语改革,十分见效这项活动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文化走廊给学生以启迪,给学生以警示,使他们树立信心,从而培养出自信心,激发起了奋发学习的热情。如今标语专栏已经成为了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感动之一:教师的角色。我们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必须学习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探索素质教育的规律,深入研究育人的方法,根植于学生中,掌握学生需要什么,找准切入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兴趣和爱好、社会和家庭生活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新理念指导育人工作,由教育者向指导者转变,推进基础教育向纵深发展。中对我们得出了深切的要求,这对我们来说既是要求又是挑战。学校是育人的摇篮,是人才成长的重要通道。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师的责任,而人才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感动之二:认识自我。自信心的树立必须用正确的、健康向上的思想作为指导,青少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成熟,认识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弱。教师在与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中,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优点、兴趣、爱好,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多给予鼓励和支持。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学习、思想、生活、兴趣、爱好的体会,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给他们信心和勇气,坚信我能行,教会他们在汲取知识中获得快乐,在活动之中认识自我的价值,在实践中放飞自我,只要认识自我的能力所在,就能成为一个勇攀高峰的强者。对学生提出了总的要求,我们应该如何做;对学生的行为作出了规范;则对学生意志品质提出期望。多好啊!学生的才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感动之三:发展自我。在人生成长中,追求目标的确立非常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智力、兴趣、特长、气质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帮助学生确立人生目标,与他们探讨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和追求。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要以满腔的热忱、百倍的努力为之奋斗。不要怕困难,不要怕压力,要坚定不移地向前走。使他们懂得在实现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艰险,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创新,才能到达光辉的彼岸的道理。其中是从总的方向学生发出了全面发展的号角,只有实现自我的发展才能审美对未来世界的关注与创造。

发展自我,就必须提高素质,政治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只有在具体学习和生活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坚信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汲取知识营养,勤奋思考,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挖掘潜能,人生目标之花就会越开越艳,前景无限美。

感悟之四:思与行的结合。思是行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行是思的结果和表现形式。标语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学生动脑,又锻炼了学生动手的能力,是动脑与动手的有机结合。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确立自己的展示项目,再在大脑中勾画出方案。然后动手去写,动手去画,动手去设计,动手去做,吸取精华,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展示在同学们的面前。在作品完成的过程中,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增强了同学们不断汲取科学知识的自信心,使他们懂得“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的良好习惯。奠定人生成长的基础去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坚信只有坚定的信心,牢固的知识基础,勇于创新的能力,优良的品德,你的事业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是从思想对学生的未来进行的展望;是办学理念、是办学原则、是办学口号、是办学目标、是办学策略、是学校建设上等方面实现的诸项改革。

环境保护标语 篇4

1、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2、保护环境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3、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4、199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为了地坏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5、保护蓝天碧水。

6、建设美丽的边疆,爱护我们的家园。

7、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8、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9、环境保护从我身边做起。

10、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11、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12、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3、土壤不能再生,防止土壤污染和沙化,减少水土流失。

环境保护标语 篇5

1、尊崇自然、敬畏生命

2、尊天重地、敬天爱人

3、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4、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5、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6、保护蓝天碧水。

7、建设美丽的边疆,爱护我们的家园。

8、环境保护从我身边做起。

9、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10、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11、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

12、树立大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13、欣赏荒野、回归自然

14、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

15、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云

16、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17、自然不可改良、生活可以选择选择绿色生活、健康适度消费

18、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该同舟共济

19、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20、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21、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22、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1.环境你我他,绿色靠大家

2.不要让绿色从身边消失

3.保护环境,少说多做

4.保护环境=保护自己

5.美我校园重在每一举动

6.请您足下绕一绕,草儿向您笑一笑

7.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

8.“绿色生死恋”——有绿才有生命

9.痰吐在地,辱写在心

10.我选择,我喜欢,我环保,我健康

11.学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

12.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保护自然

13.绿色奥运应从绿色校园开始!

14.理想校园——绿色、生机、健康、希望

15.保护绿色摇篮,你行,我能!

16.环保从点滴做起!

17.环境就是你的“脸”,要好好爱护

18.让校园成为绿色殿堂!

19.绿色——永恒的美;学校——永远的家

20.水清自然甜,水浑人人厌

21.把绿色带入校园!

22.当绿色褪去,就意味着人类走向命运的低谷。

23.让绿色的希望从校园萌芽!

24.追求美好生活,应先拥抱绿色!

25.保护环境系各人,美化校园靠大家。

26.爱花、爱草、爱树、爱校园。

27.见垃圾,弯个腰,争做绿色小使者。

28.垃圾筒——我不想“失业”!!

29.让绿色的旋律环绕每一个生命!

30.幸福就是天蓝、山青、水绿

1、无污染旅游——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

2、地球资源有限,尽量不用一次性消耗品3、21世纪拒绝含铅汽油

4、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5、废塑料的用途

6、拒食野生动物

7、我们的母亲河

8、提布袋购物是一种时尚

9、多乘公交车,少用私家车

10、请选用无磷洗衣粉

11、废旧电池随处丢弃的危害

12、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的环境安全准则

13、养殖业的环境安全准则

14、农村面源污染的危害

15、选用无氟制品,保护臭氧层

16、酸雨是地球万物的共同敌人

17、保护生物多样性

18、保护海洋环境,禁止向海洋倾倒有毒有害废弃物

19、购买尾气排放达标的汽车

20、种树种草,有利环保

◆生产现场宣传挂图(F 类):

F01优质产品,丰厚成果。

F02累积点滴改进,迈向完美品质。

F03一丝之差,优劣分家。

F04手连手,发扬优质精神。

F05讲究实效、完善管理、提升品质、增创效益。

F06优秀的职员:忠于公司、终于职业、忠于人格。

F07提供优质的产品,是回报客户最好的方法。

F08沟通与合作,带给你完善紧密的联系和无限的效益。

F09技术是基础,管理是动力。

F10 5S 是企业建立洁净亮丽,整齐舒适,安全高效的法宝。

F11 5S--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气氛融洽,工作规范,提升品质,安全保证。F12 5S :做好了,才算做了。

F13在岗人员十个必须遵守

F14操作人员六个严格遵守

F15生产区域内十四个不准

F16进入容器、设备八个必须

F17防止违章动火六大禁令

F18电气作业十不准

F19机动车辆八大禁令

F20下班离岗前十要

◆生产现场宣传标语:

F2-01你思考,我动脑,产量提升难不倒。

F2-02想一想,一定还有更好的方法。

F2-03没有措施的管理是空谈,没有计划的工作是空洞。

F2-04找方法的人会成功,找借口的人会失败。

F2-05大家一条心,石头变黄金。

F2-06人腾出更大的空间

C3-03整顿扫走旧观念,扫出新天地

C3-05清洁塑造人的品质,建立管理根基

◆5S 标语系列一(C 类):

C01整理:区分物品的用途,清除不要用的东西。

C02整顿:必需品分区放置,明确标识,方便取用。

C03清扫:清除垃圾和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C04清洁:维持前 3S 的成果,制度化,规范化。

C05素养:养成良好习惯,提高整体素质。

C06安全:确保工作生产安全,关爱生命,以人为本

C07勤俭节约、爱护公物;以厂为家,共同发展。

C08服务:强化服务意识,倡导奉献精神。

C09培养优质素养,提高团队力量。

C10 5S 效果很全面,持之以恒是关键。

C11清扫清洁坚持做,亮丽环境真不错。

C12整理整顿做得好,工作效率步步高。

◆5S 标语系列二(C2 类):

C2-01工作效率想提高,整理、整顿先做好

C2-02清扫、清洁大家做,亮丽环境真不错

C2-03培养良好的素养,营造团队力量

C2-04 5S 效果看得见,持之以恒是关键

C2-05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综合类宣传挂图(Z 类):

Z01培育礼仪员工,创造团队精神

Z02自觉遵守饭堂纪律,养成饮食卫生习惯

Z03厕所卫生要注意 , 干净清洁常保持

Z04办公室松弛体操

Z05今天工作不努力 , 明天努力找工作!(员工版)

Z06三十六计(领导版)

◆综合类宣传挂图 :

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藉口

改善即改革,改革先革心

舒適的工作環境感覺就是不一樣 今日不努力工作明日就努力找工作

沒有5S,就談不上改善

5S要做好,整理、整頓不可少

5S不是”全員參加“,而是”全員?行“ 寧願要前檢查,不可事后修改

全員用心做得好,企業提升跟著跑

整理整頓做得好,生產管制難不倒

清洁工作同參與,手要勤快心要細 整理有心做 處處整齊好管理

企業成功的秘決在于對人才、產品、服務三項品質的堅持

單打獨斗的時代已過去,團體合作才是贏的契機

管理是團體?,不是個人?,要靠有組織的合作,企業才能脫穎而出

做工作就是要把所做的工作讓自己满意,而不是”做了"

失敗的事,不能光是后悔而已,因為你已交了學習費

管理始于訓練,止于訓練

有效推行品管,必需全員參與

確立標準是品質管制的第一步

商場如戰場,品質打先鋒 品管提高信譽,信譽擴大銷略

品質是企業發展的命脈,是員工生活的保障

正確的作業保証品質,優良的品質增進商譽

遵守作業標準是作業人員的本份

人人遵守作業標準互作確认,品質可靠

檢查百次不如處置一次

追根究底,消除不良因素

百句空言不如一個行動

提高品質,降低成本,首先要遵守作業標準

◆温馨提示类挂图(W 类):

W01水是生命之源,为了你我赖以生存的地球,请节约用水

W02自觉遵守饭堂纪律,养成饮食卫生习惯W03迟到者请在此处自觉站立一分钟W04机密重地闲人免进

W05严禁吸烟-吸烟有害健康

环境保护标语 篇6

我们也知道由于我们自己人类的原因,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我们生存的环境也越来越差了,我们必须要行动起来,好好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也需要向周围的人进行宣传,而同时也是需要校园学生的努力。希望大家会喜欢!

1、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2、保护环境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3、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4、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为了地坏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5、保护蓝天碧水。

6、建设美丽的边疆,爱护我们的家园。

7、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8、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9、环境保护从我身边做起。

10、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11、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12、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3、土壤不能再生,防止土壤污染和沙化,减少水土流失。

14、环境与人类共存,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

15、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

16、保护戈壁植被,防止沙尘污染,保护大气环境。

17.农村面源污染的危害

18.选用无氟制品,保护臭氧层

19.酸雨是地球万物的共同敌人

20.保护生物多样性

21.保护海洋环境,禁止向海洋倾倒有毒有害废弃物

22.购买尾气排放达标的汽车

保护资源环境标语 篇7

环境保护的概念存在多年, 但一直以来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这也就导致也如今环境的一再恶化。对于环境保护而言, 单靠人们自身的自觉性比较困难, 因此基于这一点, 国家相关部门应从社会实际情况出发, 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规定, 根据规定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 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显著发展, 社会转型也随之展开, 而在整个过程中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快速发展, 不顾环境的承受力, 凌驾于环境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直存在, 直到近年来环境发出了不同的警告, 才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为了确保环境保护的效果, 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很重要, 其中不仅需要依赖国家的环保政策, 更重要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 在平常生活中, 人们应该从小事出发, 立足于生活细节, 自觉保护自然资源及环境。环境保护涉及面很广, 而人们随手的小事都是保护环境的一部分, 都应得到重视。

2 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分析

2.1 增强公众自主参与意识

随着的城市不断快速发展, 如若不提供有效的环保措施, 环境污染的问题势必会愈发严重, 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关联。在城市发展中, 城市管理者不应该只关注经济的增长, 还应该加强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城市管理者的对环境的态度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态度, 因而管理者应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并作出良好的榜样。首先, 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的相关教育工作, 以从根本上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然后, 呼吁公众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 公众的力量是强大的, 通过公众的自主协助, 针对污染企业要不留情面的惩戒;最后, 政府应集合企业力量, 通过教育和建议, 在长远发展的目标下, 促使企业从自身出发, 加强环保意识, 因为实际上任何监督都不如企业从根本上断绝以环境换发展的想法。政府应倡导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公开生产信息, 从而增强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所谓的环保意识指的其实是一种价值观, 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只有通过不断的灌输、教育才能使人们充分了解, 这就意味着在环境保护措施中, 环境保护的教育工作十分必要。

2.2 建立健全环保法律制度

首先, 针对土壤、空气、资源等污染以及生态保护、大气保护等方面,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只有通过相关法律规定的制定和完善, 才能确保环保工作的有法可依、有据可依, 才能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然后, 加强对各地各区环境监管体制的建立健全, 从而在此基础上加大国家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的监察力度;最后, 完善环境污染企业、个人的惩戒机制, 通过对环境民事以及行政公诉制度的了解和分析, 基于法律形式针对一些污染、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 进行不同程度的惩戒, 从而达到大惩小戒的警示作用。

2.3 加强建设环境保护队伍

为了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性、系统性, 一支高效率、高素质环保队伍十分必要, 这样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还能从根本上全面提升环保队伍的监管效果。建设环境保护队伍主要应从如下几方面出发:基于国家的建设标准, 配备合适的环保监督人员, 并加强对其专业性的培训;环保部门应该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 配置相关先进的技术装备, 在提高自身设备的条件下, 加强环保执法能力;建立健全环境信息监督机制, 这样不仅有利于对相关网络、数据、服务等资源的有效整合, 还能有利于环境信息基础体系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从而进一步实现环境管理的系统化、环境信息决策的科学性、环境保护信息的及时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 在环境保护的整个过程中, 系统化、科学化的保护措施十分重要, 在基础上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也必不可少, 这样才能让公众明确环境保护的基本及最终目的。环境保护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 而是一个需要国家、大众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此外, 更需要明确的是, 环境保护的作用和目的在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只有让公众自主加强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 才能从根本上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正常化、有序化进行, 才能确保环境保护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淑范.谈环境保护与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07) .

[2]关菁.浅谈环境保护与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33) .

[3]李占营.浅谈环境保护与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J].科技展望, 2014 (09) .

保护资源环境标语 篇8

关键词: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原则

当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所以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环保,这样才能改善我们已经恶化了的生存环境,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公众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人,如果公众能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人人负责,那么相信在未来的不久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一定会取得惊人的成绩。

一、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义

1、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使得人类对于环境保护这一共同目标达成共识

环境问题,作为人与自然关系中无法避免的产物,可谓自古有之。伴随着18世纪末由西方发达国家开启的工业革命以及人类社会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对的、自然给予人类的最严峻的考验,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使得人类对于环境保护这一共同目标达成了共识。

2、政府和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局限性,使得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人类从未停止解决环境问题的脚步,一些局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得到缓解,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问题仍在不断恶化之中,并未从根源得到彻底解决。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得在市场竞争中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不可能自觉投入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与治理,人类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政府和国家,但是在诸多环境灾害和“政府失灵”现象面前,人们逐渐认识到仅仅依赖政府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领域应运而生。政府和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局限性,使得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公众参与原则作为环境保护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已经在环境保护法中得到了确立。

二、我国目前环境保护工作现状

生存环境的恶化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目前造成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压力的主要人为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增长数量过快,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现在,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问题,其中人口是第一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紧密相关,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讲,人口问题是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源。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资源总量在世界上都位于靠前位置,但是由于我国人口过多,所以人均资源占有量就非常少。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这就迫使人们运用更多的手段去开采资源和能源,从而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和损害。同时,人口剧增还会导致教育的相对落后,人口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环境保护意识非常差,法制观念淡薄,从而加剧了对资源环境的损害。

2、法制不够健全,人治代替法治的现象时有发生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多项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毋庸置疑,从整体上看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而且缺少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所以很难成为执法部门的执法依据。一些地方的资源开发、经济规划、工程项目建设等决策,依然会由少数的领导作出,因而缺乏科学性与民主性,一旦这些官员的环保意识不够,那么更会加剧对环境资源的破坏。

3、生产技术不够先进,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问题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虽然如此,但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相距甚远。目前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生产技术设和生产效率都不够高,工业化水平较低,又因为人们的环保意识差,管理方式方法混乱,这就必然导致了资源的利用率非常低,废物的排放量过大,从而造成对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

三、如何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1、应积极设立专门的环境教育管理机构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英国和美国设立了专门的环保教育机构。长期以来,我国的的环保教育工作的设计和开展一般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者相关环境保护部门来进行管理。由于受到教育机构和环保主管部门工作目标的一定限制,由它们负责环保工作教育的开展,可以说会明显地降低环境保护在公众心理的地位和重视度,从而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国可以借鉴美国、英国的做法,设立一个专门的环保教育机构,从而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达到环保教育的效果。

2、从上到下大力开展环保教育工作,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1)在相关的领导决策层加大环保教育力度

在政府部门加大环保教育力度。资源开发、经济规划、工程项目建设等一系列的经济活动,都必须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统筹决策才能实施进行,因而必须要加大对领导决策层的环保知识教育力度,让环保意识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头脑中,这样他们的所想和所做才能真正从环境出发,从而制定出既能发展经济又能保护环境的发展政策。

加大对环保部门的教育力度。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担任著重要的职责,所以必须加大对环保部门执法力度的教育,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从而树立环保部门在环保工作中的权威。另外,还要加强对环保工作者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及教育,增强环保工作的自觉性及重要性。

3、在基层加大环保教育力度

(1)建设、完善公众参与环保的机制。成功地完成环保工作,公众的参与是一项重要支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公众有时并不清楚他们自身在环境保护方面都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行使和履行这些权利和义务。这就需要相关管理部门设立并完善一定的公众参与机制,使公众能够轻易的获取到清晰的环保知识,让环保宣传社区化、使环保意识全民化,以便于形成公众积极参与环保事业的良好局面。

(2)增强在学校的环保教育力度。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祖国的各项事业在未来都会落到他们的肩上,所以,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十分重要。青少年具有求知欲强,学习能力强,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的特点,抓好对他们的环保知识教育,必将会影响到我国未来社会建设中的方方面面。在中小学的教育中设立一定的环保教育课程,不仅能够使他们树立起环保意识,更能够以他们为中心,带动公众树立环保意识。

总之,公众的环保意识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影响不仅是不可或缺的,更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能够提高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更能促进我国经济、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更好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J].世界环境,1995(4)

[2]陈双基.环境教育发展走向[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10)

[3]陈焕章.实用环境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72.

保护环境宣传标语 篇9

2、哭泣的草原,地球在哭泣。

3、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4、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绿色家园。

5、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6、用心呵护绿色,用爱浇灌家园。

7、让我们共同行动,还家园碧水、蓝天。

8、小草青青,脚步轻轻。

9、学校一片绿,学生心中一片春。

10、倡导绿色消费,建设绿色家园。

11、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

12、请您爱护绿色,绿是生命之源。

13、鸟语花香,爱赏共享。

14、保护蓝天碧水,建我绿色家园。

15、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16、支持环保,爱护地球。

17、环保不分民族,生态没有国界。

18、绿色大运,低碳环保我先行。

19、树环保之风,迎美好明天。

20、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1、水是生命的源泉,珍惜水源也就是珍惜人类的未来。

22、保护海洋,防止赤潮。

23、少一串脚印,多一份绿意。

24、节能做的好,朝朝无烦恼。

25、拯救地球,一起动手。

26、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让一让。

27、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28、创造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29、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

30、同建绿色校园,共享鸟语花香。

31、小草青青,花香飘飘;青草鲜花,应当爱惜。

32、绿色象征生命,珍惜生命,环保第一。

33、节约能源做的好,后代子孙没烦恼。

34、我们是幼苗,我们都需要呵护。

35、环境好,生活就好。

36、树立大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37、共建绿色城市,同享温馨生活。

38、呵护绿色,感受生命。

39、保护野生生物,人与自然共存。

40、促绿色消费,做绿色选民。

41、拯救地球,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

42、一草一木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43、搞好水土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44、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45、手下留情花更艳,脚下留情草更翠。

46、让绿色看得见,让绿色听得见。

47、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

48、当你不要我时,请把我送回家。

49、用行动护卫家园,用热血浇灌地球。

保护环境标语 篇10

2、省一点能源,多一点资源。

3、保护绿色摇篮,你行,我能!

4、万般能源众家省,源远流长照世人。

5、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6、学校是我家,环保靠大家。

7、节约能源一起来,好山好水好将来。

8、你捡一垃圾,我栽一树苗,世界顷刻变美好。

9、青草绿树你我他咱们同住一家

10、用好你的手,垃圾无处溜。

11、节约能源一起来,共创美好的未来。

12、绿色世界,你我共创;清新气息,大家共享。

13、少抽支烟,多栽棵树。

14、种一棵树,就像给校园一份礼物。

15、不要让白色的面纱罩在我绿色的笑颜上。

16、学校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校园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17、让世界充满色彩,让生命充满精彩!

18、让风沙不再猖狂,还地球片绿色铺垫。

19、花草树木对人笑,因为人类爱环保。

20、不要让绿色从身边消失。

21、尊崇自然、敬畏生命

22、快快行动起来,保护自然生态!

23、能源来自大自然,节能保护大自然。

掌握环境功能 加强环境保护 篇11

一、掌握环境功能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必要的条件之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认识并掌握环境功能对开发利用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环境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人类从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生产谷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二是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三是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清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二、正视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第一,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只能做到预防减少损害。第二,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一是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比如: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二是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无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三、加强环境保护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它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胁着后代人的生存。要正确认识环境保护的意义,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环境保护,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虽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为人,他们的某些基本需要诸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等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时,我们必须处理好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给后人留下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不危及后代人的利益,国家、地方政府和业界应制定和实施更加严厉的清洁生产、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等法规和政策,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保护资源环境标语 篇12

全球变暖、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等生态问题已引起人类共同的关注。美国最新一项调查显示, 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是全世界面临的头号危机。为解决危机, 世界各国各尽其能。2009年末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 各国共同探讨气候环境问题, 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我国政府也积极应对环境生态危机,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因此,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 也是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企业, 作为社会系统的有机部分, 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 作为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社会组织, 必然承担着不可推卸的环境社会责任。

1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 (CRS) 的理念源于20世纪初美国关于企业对其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的研究。到目前为止,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 对CRS社会已达成共识, 即企业除了对股东承担经济责任以外, 还应该考虑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如员工、客户、供应商、所在社区、政府、以及环境的责任。因此,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还应当承担合理利用资源、采取措施防治污染, 对社会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近年来,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 企业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成为人们普遍的期望和要求, 也同时赋予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更重要的地位。200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构建的“四位一体” (即责任管理、市场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 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模型中, 把环境责任作为评判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如果把企业承担的对股东的经济责任、员工健康与安全等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承担的最低限度责任的话, 那么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则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最高目标的追求。

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包括:

1.1 节约资源能源

企业在各类资源的使用过程中, 尽量减少不可再生、不可回收资源的使用率, 同时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企业要想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就要节约原材料及能源, 改进工艺,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消耗, 更替消耗量大的旧设备。

1.2 控制污染

污染对人类及整个环境的危害极大, 因此企业要下大力气来控制污染。企业要改进技术来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防止有毒物质和致病因子进入环境, 同时要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工艺, 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及污染物要积极投入设备予以净化, 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1.3 减少排放

企业在生产中可以排放多种有害物质, 即通常所说的工业“三废”, 废气、废液和废渣。这些有害物质, 若不经妥善处理, 如未达到规定的标准而排放到大气、水域、土壤中, 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破坏生态平衡, 甚至会危及人类健康。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 中国政府为了表示环境治理的决心, 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这个目标的实现, 必然有赖于各类企业有效控制排放, 更好的履行环境社会责任。

2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提出

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由来已久, 但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 企业社会责任讨论的焦点在于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 才有学者开始提出企业的环境责任。Frederick在企业社会响应中添加了价值和伦理维度, 提出企业不仅要有效而准确地处理公共关系, 更应全力参与环境问题的解决。Zenisek描述了连续的、不断增强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阶段, 提出第三个阶段即是环境责任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不能销售不安全的产品, 企业必须投入财力并努力支持当地的社区建设, 企业不能使环境恶化。

在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理论提出后, 不少国际组织也开始关注环境问题。1972年, 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 大会成立了独立的委员会, 即“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该委员会于1987年出版了“我们共同未来”报告, 这篇报告首次引进了“持续发展”的观念, 敦促工业界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于1993年成立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 开展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化的制定工作, 以规范企业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行为。到目前位置, 已制定出ISO14000 (环境保护管理系统认证) 系列标准来促进企业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欧盟2001年公布了一份文件《推广欧洲企业社会责任模式——绿皮书》, 成为近年来西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该文件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内部维度和外部维度, “管理环境与资源”成为重要的内部维度之一。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及推动下, 众多企业开始响应持续发展号召, 建立各自的环境管理方式, 积极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3 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3.1 强化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吉化“11.13”特大爆炸事故、兰州石化工厂爆炸事故、江苏大丰电池企业铅污染事件等一系列企业的环境污染事件, 不仅严重危害了公众健康, 而且对企业造成了不良影响, 企业形象受损、企业信誉受到社会拷问。在竞争日益激励的市场环境下, 牺牲公众利益、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 是不能保证企业长期稳定成长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特别是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 政府部门、公众、媒体、员工、消费者、社区等企业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意识开始觉醒, 从各个角度以各种方式向企业施压。因此, 企业只有顺应潮流, 不断减少资源的占用和浪费, 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 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2 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它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谐共融,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高速发展却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生态透支为代价的。据中科院测算, 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GDP总值的15%, 超过了9%的经济增长, 即绿色GDP为负值。面对环境污染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严峻的挑战, 中国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要实现这个目标, 企业就要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 走一条既能节约资源, 又能使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因此, 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 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

3.3 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是新时期赋予企业新的历史使命

改革开放后, 中国成功的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加速了工业化发展进程。目前, 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 这一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 社会进步与环境和谐之间的矛盾也会愈加凸显。因此, 企业被社会赋予了新的历史角色:不仅是创造财富的经济组织, 也是维护和谐的社会组织, 更是保护环境的责任主体。近来, 国外发达国家企业界正在开展“绿色营销”活动, 即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 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 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的营销策略。绿色消费的策略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美誉度, 而且能促进企业健康长期有效的发展。绿色营销活动, 说明企业在新的历史时期, 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已由消极的应付转变为积极的参与。

4 强化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具体途径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承担单凭企业自觉是很难实现的。因此, 需要内外兼修来培育、监督、促进企业践行环境社会责任。

4.1 加强企业内部的环境责任教育

通过教育与培训, 帮助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和员工树立一种新的企业发展观, 即企业社会形象是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如果企业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是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为代价的, 那么企业的社会形象就会大打折扣, 甚至会威胁企业的生存。因此, 只有使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成为企业的核心理念后, 企业才能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方式来自觉履行其社会责任。

4.2 加快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建设, 让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

目前, 对企业环境保护实行规范的法律法规有《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总体看来, 这些法律法规立法层次较低, 只有《环境保护法》一部国家基本法律, 其他大多是各部委制定的行政法律, 法律效力较差。其次, 上述法律法规制定的时间久远, 很多已经不能适应对现代企业的环保要求, 如《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制定的, 《大气污染防治法》是2000年再次修订的, 距离最近的法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也是2005年修订的, 所以加快对相关环境保护立法的修订, 制定符合现代企业环境社会责任要求的法律规范势在必行。

4.3 推行适当的激励机制, 促进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

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弥补企业为履行环境责任付出的经济成本, 从而极大的鼓舞企业自觉履行环境社会责任。奥尔森在研究集体行动的逻辑时指出, 集体行动的激励可以通过“赏罚分明”的制度, 实行“有选择性激励”来解决。他同时指出, 经济激励并不是唯一的激励, 声望、尊敬、友谊等方面的“社会激励”同样有效。依据这一理论,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信贷等物质激励和给企业提供荣誉、地位、社会声誉等精神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来促进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

4.4 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督促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利用公开财务报告、网络媒体和其他方式向外界说明企业环境政策、环境影响和环境绩效等相关信息。它是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关于环境信息的披露, 我国目前的法律只规定企业向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和投资者披露, 而且只要求披露重污染和突发事件的信息, 对非重污染企业的环境信息是自愿披露, 披露的内容也没有具体的规定。因此, 在实际的执行中, 只有少数业绩较好的企业有一定的环境信息披露, 而大部分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并没有相关环境信息。总体说来, 现在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 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行为还很不规范, 缺乏相关的法律的规定。为此, 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不断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规范披露的内容与方式, 建立环境会计准则。

参考文献

[1].美大学评出当今世界十大最紧迫问题[N].科学时报, 2008-7-15

[2].林仲豪, 高红贵.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及践行途径统计与决策[J].2008.269, (17) :172~174

[3].Frederick WC.Moving to CSR4[J].Business and Society, 1998, 37 (1) :40~60

[4].Zenisek T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A Con-ceptualization Based on Organizational Literature[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79, (3) :359

[5].European Commission.Promoting a European Frame-work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Green Paper[EB].European Commission Employment&social affairs, 2001, http://europa.eu.int/comm/employment-social/publica-tions/2004/ke1103002-en.html

上一篇:2023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七章考点归纳下一篇:成功的产品经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