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立意与选材的方法(共7篇)
中考记叙文立意与选材的方法 篇1
寻
———中考记叙文立意与选材的方法(学案)
学习目标:
1.明白中考记叙文的写作要求。
2.知道考试作文中常见问题,学习解决的方法。
学习内容与过程:
一、中考记叙文写作要求:
1.内容具体。2.感情真挚。3.语言生动。
二、08中考作文中出现的问题:
1.立意不深,甚至出现低幼化倾向。——立意问题
所记故事还停留在“儿时与伙伴捉迷藏”、“在草地里寻找蚯蚓”、“幼儿园时代的趣事”等。
2.视野狭窄,所选事情雷同,出现了“撞车”现象。——选材问题
(1)08年中考作文,一个考场30份作文,竟有18篇写汶川地震!
这样的选材“撞车”,直接导致阅卷老师的视觉疲劳,自然不会给高分。
3.材料陈旧,所写事情“假、大、空”。——选材问题
一写父母,就是送我上学、接我放学之类的材料;一写老师,就是带病给我们上课,深夜加班批改作业之类的材料;一写同学,就是借学具给我、教我解不会的题目之类材料。
链接中考作文:
问世间情为何物?爱在哪里?我仰望苍天,大声询问;我踏遍大地,到处寻觅。镜头
一、老师送我就医
„„
镜头
二、老师教我解题
„„
镜头
三、老师挑灯备课
„„
问世间情为何物?苍天告诉我,情在师生间;爱在哪里?大地告诉我,爱在老师的心田里。
点评:该文采用镜头式的结构,条理分明,结构完整,首尾呼应。遗憾的是:所选的材料陈旧,缺乏新颖。
三、应对方法:
(一)如何立意选材
1.主旨正确——积极健康
2.事情真一点——融入自我(1)自己的事、亲身经历的事(亲身体验)
(2)身边的人和事(打动自己的、难忘的、意义深刻的)
3.事情小一点——以小见大
例如:有一位学生写一篇反映 “改革开放30周年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这一大主题的文章,却选取了妈妈对远在云南亲人的思念——通过“写书信打手机发E—mail”三个小片段来写,可谓是“以小见大”,构思巧妙。
4.事情新一点——紧跟时代(当今社会、时代所倡导的)
(二)立意、选材的方法:
审题发散联想多角度聚焦中心
(三)如何选有“真情实感”的材料
(1)写生活中有“闪光点”的事
(2)写“误会”与“矛盾”的事(也是一种技法)
①我将妈妈给我买资料的钱,捐给了班上一位同学。当我再次向妈妈要钱时,妈妈误认为我进网吧花掉了买资料的钱。②早上,我送一位盲人大爷回家而迟到了,老师批评了我,并说我是一个睡懒觉、不守纪的学生,为此我们发生了矛盾。③某男同学与一女生相好,后女生转学到其他学校,有一天收到该女生寄来的一封信,在全班掀起轩然大波,事情的真相原来是该女生来信要借学习笔记的。
注意:(1)就误写误,不露真相;(2)最后点出真相。
(3)写“艰辛”与“不幸”的事(链接VCD《懂你》)
【说一说】:听、看完了《懂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懂你”是什么意思?②歌曲是否打动了你?影片中的哪些画面打动了你?
四、试一试,我能行!
1.古语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今人又说:“天天拥有感恩之心是多么幸福、清净的境界”,“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在你身边,小至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家一户;大至团体、社会、国家,都有引发你发现美、欣赏美的瞬间,请以“感恩”为话题,自拟题目,立意文体自定,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换个角度】一般人写“感恩”。都是从“某人”给我的关爱、帮助、鼓励而使我产生“感恩”来写。我们能否换个角度来立意与选材呢?
2.有一个小孩认真地跑,因为他想超越自己的影子。可是,不管他向前跑多远、跑多快,影子总是在他前面。后来,有个大人告诉他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你只要面对太阳,影子不就跑到你的背后去了吗?”
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忘不了您,我亲爱的老师
我是一只迷失方向的蝴蝶,虽然美丽却看不到前景;我是一只柔弱无力的小鸟,虽有翅膀却无法飞翔。可自从遇上了您,我的生活便有了生气。
您没有常人所赞美的那种甜蜜的微笑,也没有大家所欣赏的那种柔情的细语,可在我心里,您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都在传递着爱的暖流。
那一次,在我为朋友的误会而深感痛苦的时候,您凭借一段朗诵走进了我的世界。那天讲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只见您稍一酝酿,深呼吸之后,便静静地朗读起来。看到您的样子,好些同学都抿嘴窃笑。是嘛,瞧您摇头晃脑,拖腔拉调,这是朗读吗?我禁不住也跟着笑了起来,可您似乎完全沉浸在课文的意境中。渐渐地,您越吟越带劲,越诵越凄切。听得出,您近乎沙哑的声音是理智克制感情的结果。默无声息的教室里,一张张面孔也都露出感动的神情。
有些事已渐渐淡忘,可当时您讲过的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头:“将充满爱心的画面记在心头,才会成为传递爱心的天使。”您的目光与我接触的那一瞬间,我这个一直受人冷落的学生,仿佛感受到了一股父爱的暖流。
进人中考复习期间的一次班会课,气氛很热烈。夕阳从后面的窗口洒进来,把教室照得光亮耀目。我有一个“去敬老院献爱心”的提议进入表决程序,可由于复习紧张,没有一个
人赞成,我觉得很尴尬,就嚷着说算了,想撤销提议。您“唰”地从后排站起来,义正辞严地说:“虽然没有同学支持,我还是要投一票!”我更忘不了您那面带微笑的赞许:“人要有感恩之心啊!还记得我说过的话么,你就是传递爱心的天使!”
您的一句话,让教室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也是您的那句话,让我感受到了关爱他人与被人关爱的快乐。一个曾经失落的孩子,就因为您的那一个眼神,那一句话语,真的变成了能够自由飞翔的“天使”。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老师的这份特别的关爱,一定会在我心中酿出香醇的心灵之泉。
谢谢您,我可爱的老师!
忘不了您,我亲爱的老师!
【思考】小作者写对老师的感恩,主要抓住了两件平凡却让自己感动的故事来写,这两件故事是:
(1)
(2)
中考记叙文立意与选材的方法 篇2
关于立意和选材, 有人说应先立意再选材, 有人则持反对意见。我认为不同的命题应区别对待, 譬如说:情感指向比较清晰的命题, 应先立意再选材, 如《我爱我家》、《身边的活雷锋》等诸如此类的命题;而对于没有明显情感指向的命题, 立意与选材就没有先后之说, 主要是根据作者的生活体验来决定, 如《窗口》《邻居》等。其实,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这两个环节几乎是同时交替进行的。
一、立意
一篇好的文章, 仅仅语言生动是不行的, 必须有“意”, 也就是要有“精、气、神”, 如果说文字是血肉, 那么“意”就是灵魂和骨架, 有了灵魂和骨架的支撑, 文章才能“站”起来, 才能打动读者。可以说, 立意决定文章的优劣。书画界有这样一句行话:意在笔先, 意思是动笔前心中已有情感酝酿及指向, 整个创作活动都是随“意”而行。其实写作也是一样, 下笔之前应先把握好文章的情感基调, 不能写到哪是哪。
“意”是文章的情感基调, 文中体现的情感是褒或贬, 是喜或悲, 是欣赏或厌恶等, 一定要明晰, 要让人一目了然。除此之外, 立意还要新颖, 要让读者有耳目一新之感, 这也是好文章的标准之一。
二、选材
立意明晰的文章, 并不意味着就是好文章, 好文章还要有好内容。作为语文教师, 要注意培养学生勤观察、善思考、细体验的好习惯。
选材一定要新鲜、典型, 要有独特性。同一命题, 少则几人写, 多则数以万计, 如若没有新颖的地方, 很难出彩。因此, 我在习作教学中特别强调, 选材要与众不同, 要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否则视为不及格, 看似“专横”, 实则为了拓宽学生思路, 让他们不走寻常路。思路开了, 脑子活了, 学生的写作兴趣便与日俱增, 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
2014年4月1日的《深圳晚报》曾发表了我班两位学生的命题习作, 那期的命题《窗口》让很多学生无法启笔。的确, 《窗口》这个题目不太好写, 但这两位学生却眼光独到, 根据生活经历敏锐地捕捉到了写作素材, 他们的文章最终获得了编辑的青睐。
附文:
挂号窗口
龙华新区观澜中心小学六 (2) 班吴东臻
真倒霉!开学不到一个月, 我已经是第二次进医院了。
挂号的队伍像一条长龙, 一直排到大门口。大厅里散发着刺鼻的消毒水味道, 这让排队的人们更加烦躁不安。
排在我和爸爸前面的是个农民工模样的中年男子, 他的脸色蜡黄, 头发乱糟糟的, 隐约还可以看见一些尘土粘在头发上。我与他保持着一段距离, 说实话, 对这种不讲究的人我实在没有什么好感可言。
“靓女, 我的孩子发高烧了, 能不能……让我先……”挂号窗口突然传来一个女人焦急的声音。顺着声音望去, 只见一个抱着孩子的瘦弱妇女站在窗前, 正用乞求的目光盯着最前面的那个年轻女孩。“到医院来的谁不急?不急就不会上医院了!”年轻女孩看也不看她, 没好气地说。妇女又扭头去找排在年轻女孩身后的老大爷, 老大爷挠了挠头说:“唉, 我的孙子也在发高烧, 我排了近一个钟头才到这……”妇女的神情有些沮丧。“谁不急啊!不许插队!”队伍里有人大声囔道, 很多人也随声附和起来。
妇女眼睛红红的, 一副无助的模样。“到我这来吧。”突然, 站在我前面的中年男子开口说道。“不许加塞!”队伍后面有人愤怒地吼道。中年男子没有出声, 他默默地让出位置, 然后默默地朝队伍的后头走去。这时, 我突然发现他的左手食指上胡乱地包着一些布条, 布条已经被鲜血染红了。我的心剧烈地颤动起来……
队伍立刻安静下来, 每个人都不说话。爸爸搂着我, 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
妇女挂完号, 红着眼走到队伍最后, 朝那中年男子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件发生在挂号窗口的小事, 让我明白———人是不可貌相的, 那些外表平凡的人, 却往往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
不速之客
龙华新区观澜中心小学六 (2) 班黄逸轩
也不知打什么时候起, 我卧室的窗外迁来了一群不速之客。它们在阳光下轻盈地飞来飞去, 橙红色的翅膀美丽极了。我认得出来, 它们是蜜蜂。偶尔, 有一两只小家伙还会光顾我的卧室, 这让我很是欣喜。
只要有空, 我便趴在窗口, 痴痴地观察这些小东西。这些小东西实在可爱, 以至于我很想捉一只来细细研究。可它们的身手敏捷得很, 始终与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这让我很是无奈。
机会终于来了, 周末中午, 我正在午睡, 忽然听见“嗡嗡”的声音, 迷糊中睁眼一看, 原来是只蜜蜂飞进了我虚掩的蚊帐。我轻手轻脚地起来, 迅速将蚊帐门关上, 哈哈, 我要来个瓮中捉鳖。
正挖空心思地想着怎样活捉它, 老爸听到动静进来了。“搞什么鬼?”他瞪着我问。“我想活捉这只蜜蜂。”我指了指蚊帐。“没事干!”老爸嘟囔着凑近身去。“有没有搞错!你这个傻瓜, 这哪里是蜜蜂, 这是马蜂!会蜇死人的!”老爸的脸都绿了。
我吓得半死, 原来这些看似可爱的小东西竟是马蜂, 以前曾听老爸说过一群马蜂可以蜇死一头牛, 我差点魂飞魄散了。
卧室的窗户被爸爸关得严严实实, 全家人都提心吊胆, 生怕有马蜂钻进屋来。马蜂们依然在窗外飞来飞去, 隔着窗户, 我仔细观察着这些小东西, 想不明白它们美丽的外表下为什么要隐藏着要命的毒针, 难道是为了自卫?
周一中午, 我回家吃午饭, 一进门就听妈妈说:“知道吗?今天消防队员在你窗台下摘了一个大蜂窝, 有篮球那么大!”妈妈表情夸张地比划着。
我跑进房间, 只见窗子敞开着, 每天在窗外飞来飞去的马蜂们一个也不见了。我的心里一下子空落落的。
它们还会回来吗?
窗外阳光灿烂, 我仿佛又看到一群漂亮的小精灵在轻盈地飞舞。
同样是写窗口, 两位作者的选材却相去甚远。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和观点都不尽相同, 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才使得我们的生活充满新奇, 这也是人类得以进化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写作也是如此, 我们要有自己的独特观感, 不能流于大众。立意与选材, 相辅相成。有了“意”的支撑, 材料便有了灵魂;有了材料的浸润, 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会得到更好的体现。
例谈写作的立意与选材 篇3
【关键词】立意 选材 果断取舍 恰当安排 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44-01
战国末期,秦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雄厚的国力,一举称雄,先后灭掉了其他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但它仅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这一奇特的历史现象,引起了后人的极大兴趣。高中语文课本的《过秦论》、《阿房宫赋》就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题材的。从这两篇文章的比较阅读中会给我们一些写作的启示。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要多角度地对材料进行思考,立意角度一旦选定,围绕立意加以论述分析。下面就以《过秦论》《阿房宫赋》为例来谈一谈写作的立意与选材。
一、立意不同,秦灭亡的原因也就不同
《过秦论》、《阿房宫赋》两篇文章都认为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在于自身,都是借古讽今,但由于“今”不同,所选取的“古”也就各有侧重。《过秦论》把秦王朝的过失归结为夺取天下之后的“仁义不施”,《阿房宫赋》则归结为“秦爱纷奢”。两篇文章选用了同一事件作为说理对象,但为何结论有异呢?这取决于作者的立意。《过秦论》的作者贾谊,为西汉初期的政治家,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而当时的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卖田宅,鬻子孙”(晁错《论贵粟疏》),以致“易子而咬其骨”(贾谊《论积贮疏》)。同时,刑罚苛重,民不聊生。这样的社会现实,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而贾谊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他写下了《过秦论》,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因而《过秦论》中得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重点突出了“仁政”的重要。
《阿房宫赋》的作者杜牧处于晚唐时期,此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风雨飘摇。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这时的唐朝,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乐,务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杜牧在《上知已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来回顾历史,向当朝统治者进行讽喻,希望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提醒唐敬宗不要为自己享乐而劳民伤财,最终落得亡秦的下场。因而《阿房宫赋》的主旨侧重“秦爱纷奢”,强调了“纷奢”的危害。
两篇文章虽都以秦亡为例,但透过秦亡这一现象,各从不同的角度引出自己所需的观点,达到了自己借古讽今的预期效果。从二者的比较,我们就应认识到,写作时材料不一定新,重要的是看引出的观点是否新颖,是否能引出符合自己立意的观点。因而,我们写作时,面对材料,要多角度的去审视,选取符合自己中心的角度去入手分析,要做到有的放矢。
二、角度选定,对材料要大胆取舍
写作时,一旦围绕立意选定了对材料的分析角度,就应侧重分析有利于写作目的的方面,大胆取舍,不要脱泥带水。《过秦论》因要“过”秦,便反复对比:秦先弱后强之比,九国之师与一秦之比,强秦与陈涉之比,九国之师与陈涉之师之比,比较详细的叙述了秦国灭掉六国的过程及统治全国的武力措施,以突出其武功的显赫,意在反衬守天下时的速亡,突出其速亡的原因,为篇末提出中心论点作铺垫。两两比较,只为激出末句。
《阿房宫赋》重在揭露秦的奢华是其灭亡的原因,因而主要用铺陈的手法,第一段从占地之广、建筑物之高、建筑群的布局,从楼阁之多、设计工致、变化统一的布局,从长桥、复道建造的复杂情况,从宫中的歌舞之盛等角度描写阿房宫,以显示秦宫的宏大。第二段从宫女之多、宫中生活荒淫奢侈、宫中对金银珠宝的挥霍等角度,第三段则运用大量排比、比喻铺写秦统治者不顾民情,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痛斥始皇纵欲纷奢以致众叛亲离,从而表现“秦爱纷奢”以致自取灭亡这一主旨,因此对秦统一六国的史实,只用“六王毕,四海一”六字带过。阿房宫毁于战火,其形制如何,早已无人能够说清,《阿房宫赋》中的描绘,纯属作者的想象夸张。杜牧之所以这样不惜笔墨的描写铺排,目的就是为了讽喻唐朝皇帝不要再大兴土木。
从两篇文章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篇文章对秦朝的故事叙述各有侧重。这就告诉我们,写作时,典型的材料我们可以选用,但选用材料要为中心服务。中心是选材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材料中最能突出中心的内容果断取舍,恰当安排分析过程中的主次,重点阐述与中心一致的内容,运用写作技巧,把材料中对中心有用的内容条分缕析的表述出来,揭示出材料中存在的内在规律,让人们在这规律中水到渠成的想到文章的主旨。
总之,在立意与选材上我们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恰当取舍,方能在写作上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参考文献:
[1]郑月飞.阅读教学的“联系”观[J].教育研究,1999年10期.
中考记叙文立意与选材的方法 篇4
以“我想唱首歌”为例我们首先通过审题确定题眼为“唱歌”,对于“唱歌”的内
涵进行思考,它既包括普遍意义上的唱歌,也可喻指赞颂、思念、喜悦、哀伤等种种思想情感。无论我们写什么,都是题目允许的,但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通过加入限制语的方法来缩小材料的范围,带着问题来落实具体的素材,如“我想为谁唱歌?”如此一来,就化大为小,确定了相对集中的写作素材。比如“我想为祖国唱首赞美的歌”、“我想为自己唱首鼓励的歌”等。
素材落实后,根据我们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把题目的要求渗透于其中,解读出素材最核心的、最本质的意义,那么文章的中心也就在思考中彰显无疑了。然后,我们再围绕中心选择具体的写作内容。例如,“我想为祖国唱首赞美的歌”这个素材,我们要理解一些相关问题,“我为什么要赞美祖国?”、“哪些方面值得我来赞美?”、“通过哪些具体内容体现我的赞美之情?”等,最后,可以重点写三个方面内容:对祖国悠久历史的礼赞、对祖国丰厚文化底蕴的感悟、对人民勇于创造精神的歌颂。
这样就把一曲赞歌用翔实的内容具体地加以体现,避免了生硬抒情和空洞的议论。
中考作文立意指导方法 篇5
一、中考记叙文写作要求:
1.内容具体。 2.感情真挚。 3.语言生动。
二、08中考作文中出现的问题:
1.立意不深,甚至出现低幼化倾向。——立意问题
所记故事还停留在“儿时与伙伴捉迷藏”、“在草地里寻找蚯蚓”、“幼儿园时代的趣事”等。
2.视野狭窄,所选事情雷同,出现了“撞车”现象。——选材问题
(1)中考作文,一个考场30份作文,竟有18篇写汶川地震!
这样的选材“撞车”,直接导致阅卷老师的视觉疲劳,自然不会给高分。
3.材料陈旧,所写事情“假、大、空”。——选材问题
一写父母,就是送我上学、接我放学之类的材料;一写老师,就是带病给我们上课,深夜加班批改作业之类的材料;一写同学,就是借学具给我、教我解不会的题目之类材料。
链接中考作文:
问世间情为何物?爱在哪里?我仰望苍天,大声询问;我踏遍大地,到处寻觅。
镜头一、老师送我就医
……
镜头二、老师教我解题
……
镜头三、老师挑灯备课
……
问世间情为何物?苍天告诉我,情在师生间;爱在哪里?大地告诉我,爱在老师的心田里。
点评:该文采用镜头式的结构,条理分明,结构完整,首尾呼应。遗憾的是:所选的材料陈旧,缺乏新颖。
三、应对方法:
(一)如何立意选材
1.主旨正确——积极健康
2.事情真一点——融入自我
(1)自己的事、亲身经历的事(亲身体验)
(2)身边的人和事(打动自己的、难忘的、意义深刻的)
3.事情小一点——以小见大
例如:有一位学生写一篇反映 “改革开放30周年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这一大主题的文章,却选取了妈妈对远在云南亲人的思念——通过“写书信 打手机
发E—mail”三个小片段来写,可谓是“以小见大”,构思巧妙。
4.事情新一点——紧跟时代(当今社会、时代所倡导的)
(二)立意、选材的方法:
审题 发散联想 多角度 聚焦中心
(三)如何选有“真情实感”的材料
(1)写生活中有“闪光点”的事
(2)写“误会”与“矛盾”的事 (也是一种技法)
①我将妈妈给我买资料的钱,捐给了班上一位同学。当我再次向妈妈要钱时,妈妈误认为我进网吧花掉了买资料的钱。②早上,我送一位盲人大爷回家而迟到了,老师批评了我,并说我是一个睡懒觉、不守纪的学生,为此我们发生了矛盾。③某男同学与一女生相好,后女生转学到其他学校,有一天收到该女生寄来的一封信,在全班掀起轩然大波,事情的真相原来是该女生来信要借学习笔记的。
注意:(1)就误写误,不露真相;(2)最后点出真相。
写作指导(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阅读知识短文,了解记叙文选材和组材的方法。
2、通过训练学生运用记叙文选材和组材的方法,试着写出材料新颖的文章。教学难点: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方法:写作训练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
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写作记叙文的过程之中自己的一些困惑,并且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谈到自己在 选材和组材上面的一些不足。
二、新授:
如果说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这篇文章的血肉躯体。中心思想是由具体材料来表现的,中心思想蕴含渗透在材料之中。因此,我们要表现一个特定的中心思想,是不能随便找点材料就写的,而需要进行认真的选择,那么如何选择材料呢?
(一)材料要真实。“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意在告诉我们,写文章语句自然天成,才能万古常新。自然天成,那就要写真实。只有真实,才能有真情,才能增强感染力。这个真实,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即自己是事情的直接参与者);也可以是耳闻目睹(自己作为旁观者)。尤其要选取真实的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记叙文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人或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在写人记事时,大而空,是同学们常犯的毛病。如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会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二)材料要典型。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因此,要从众多的材料中挑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总要通过事件来表现,写人离不开叙事,而这些事件的选择必须典型。典型事件有时可以是人物有代表性的重大行为,但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典型事件往往不止一件事,一般都要二、三件事以上。
魏巍同志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历最能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性。他写这篇文章的初稿题目是《自豪吧,祖国》,文中用了二十多个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这些事例虽然都能围绕中心,但由于“例子堆得太多,好像记流水帐”,所以效果不好。于是作者对材料做了果断取舍,只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这样,笔墨集中、主题突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成为传世佳作。
典型事例的安排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注意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让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化。2.不平均使用笔墨,应当详略结合。一般至少有一件事要详写。
3.多个典型事例的安排上应注意衔接、过渡。通过什么方式来组接这些事例也要注意技巧。
(三)材料要新颖。俗话说,新米煮饭自来香。文章材料出新,就会有时代气息,生活味就会浓。因此要以独特的视角,选取新颖的材料。在同学们的作文中,选材陈旧比较普遍,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时代气息。学生作文材料经常让人似曾相识:总是下雨妈妈送伞、老师给我补课、帮助孤寡老奶奶等等。这是不注意取材的创新,思维局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选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好作文。我们在写作中,要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功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
(四)材料要切题。就是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材料。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剪裁”本来是裁缝行业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将布料依照需要尽量剪裁,该去就去,该留就留,缝制成美丽的衣裳。写作文也如同做衣裳一样,对使用的材料也必须剪裁。剪裁,需要有依据。依据之一就是根据中心思想剪裁。一般来说,对表现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进行详写;对表现中心思想起辅助作用的材料要进行略写;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不管多么生动,也要毫不可惜地予以割舍。
● 记叙文组材的方法:
1.截取精要法,在记叙文中,截取事物的最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其性质的闪光瞬间而加以表现的剪裁方法即截取精要法。
一幅完整的布料,需精心剪裁,才能做成得体的衣服。精心剪裁作文材料,截取精要,能使文章写得精彩扼要,中心突出。
材料的截取主要从三方面着手。(1)叙事的文章截取事情发展中最精彩、最紧张、最激烈的部分。(2)写人的文章选取人物经历中最能反映人物性格、思想,能多侧面表现人物的材料。(3)写景要截取景物状态最鲜明的片段。
2.舍本逐末法,它是选材中寻求新颖的反映角度的一种常见方法,它选取事物中似乎是并不重要的细枝末节的东西以反映事物的整体,表现深刻的主题。它贵在表达角度新、依材料“逐末”挖掘有价值的重大题材,常有三种方法。(1)避开过程的叙述,截取事情的开端和结尾。(2)避开主体的记叙,选取事情的细枝末节。(3)避开主体的正面叙述,选取事件侧面的蛛丝马迹。
3.以小见大法,即采用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平凡小题材来表现大主旨的方法。谈身边小事而寄托深远,论人情世故而放眼世界。具体做法常有两种:(1)从一草一木、一虫一鸟的小事物中迸发出诱人的思想火花,揭示深刻的生活哲理。(2)借助日常小故事、小场景烘托时代大背景,透视出本质意义。要注意的是挖掘材料内涵要适度,挖掘的思想不能游离材料蕴涵的本质。
4.移花接木法,把别的事物、人物、故事转借到自己作品中,借别处的题材表现人物性格,表现深刻的主题,这种方法就叫移花接木法。材料不一定是生活素材的原版,但要符合艺术的真实。它可借自己的直接经验,将体验过的事物特征转借到类似的事物上,使描写符合真实,以假乱真。如范仲淹对洞庭湖的描写,范仲淹没有到过洞庭湖,但他到过太湖和鄱阳湖,所以也能把洞庭湖景色描写得有声有色。
5.彩线串珠法,即将经过选择、取舍后的众多材料用一线索贯串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方法。另外还有纵横对比法(将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对比为纵比,将两个人的优劣等放在一起对比为横笔)、扇面结构法(用几个典型的人物生活片段或事情情节片段组合起来)等。
三、范文学习:
以《我的母亲》《好雪片片》《卖白菜》为范文让学生分析这些文章的选材和组材的优点在哪里,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心得来总结写作过程之中如何灵活使用这些方法。
操作步骤:①这篇文章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中心(作者的写作意图)
②围绕这一中心选取了个什么样的人
③什么样的事情最能表达确定了文章中心
④什么样的动作、神态、语言符合你要表现的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自己写作,分别运用不同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写作,并且在学生完成后进行点评,让学生可以写出新颖的文章。
●
写作话题:军训
●
中考记叙文立意与选材的方法 篇7
【教学目标】
能够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材,并且能够有效地对原有素材进行改进,学会修剪、嫁接、移植的组材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例文的分析掌握修剪,嫁接,移植的组材方法。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二、学习选材的方法。1.真,有积极意义; 2.小,有典型意义; 3.实,有独特感受; 4.新,有真切体验。
三、学习组材的方法
1.学生阅读材料,梳理主要的故事情节。2.学习修剪的组材方法。
修剪法,即根据素材先概括主要情节,看哪个情节可以挖掘出独特立意,然后抓住这个情节重点写,其余的略写。
3.学习嫁接的组材方法。嫁接: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一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鲁迅
4、学习移植的组材方法。
移植:很多文学作品都采用了移植的方法,换掉时代、背景、人物,本质上反映的还是作者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时空错位,可读性强、发人深思。
四、作业,用自己喜欢的组材方式写作
根据所给题目,结合自己积累的作文素材,有效的组合完成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题目]:
1.请以“多想告诉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 文体不限。② 字数不少于600 字(如写成诗歌,则要求不少于16 行)。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2.题目:总想为你唱支歌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学校名。③不少于600字。
3.请以“留住那份纯真”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控制在600—800字之间;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4.有你真好 5.那一次,我真的被感动了 6.____________让我陶醉 7.心中的那份爱 8.竭尽全力
9.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 【板书设计】
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
真: 要有积极意义修剪
选材 小:要有典型意义组材 嫁接
【中考记叙文立意与选材的方法】推荐阅读:
友谊的记叙文中考作文08-24
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一个真实的故事》08-30
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自强我的财富12-22
中考满分记叙文01-04
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总有属于我的季节08-28
中考作文指导:选材与剪裁08-25
中考英语记叙文写作08-13
中考记叙文阅读训练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