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GPA转专业申请美国CS硕士,我的申请经验

2024-06-13

低GPA转专业申请美国CS硕士,我的申请经验

低GPA转专业申请美国CS硕士,我的申请经验 篇1

低GPA转专业申请美国CS硕士,我的申请经验(世毕盟学员)

清华 物理2字班 GPA: 3.2/4.0 TOEFL: 102/20 GRE: 155+170+3.0 录取: Rice MCS;CMU MSCS;TAMU CSE PhD;NYU MSCS;UC Davis MSCS;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MSCS

前言

这是关于我留学申请的故事,更确切地说,是一个自己将自己逼到墙角然后选择不甘心地想做些什么来产生逆转的故事。

邂逅世毕盟

大三下,绩点一般,成绩单上数门专业课硬伤,托福经验0,GRE经验0,留学申请经验0.这就是我决定留学申请的时候自己的三维。而这时候,距离申请季的到来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而我所需要做的,就是怎么将手上的一把烂牌,尽量打出去。现在回想那时候自己的心境,大概只有迷茫和不自信了吧。不停地上网搜关于留学申请的一切信息,深夜泡论坛爬帖子,找到能够够得着关系的学长世毕盟留学: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学姐打听相关的信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邂逅了世毕盟。

在宿舍楼的宣传板上,一张白色的留学咨询海报,整篇的各种名校录取和数字。就像是魔力一般,把当时迷茫到极点的我给俘获了。于是在一个已经报名培训的同学的推荐下,我加了一位世毕盟老师的微信,开始了各种问题的轰炸。当然,其中很多问题的核心可以归结为一个,还有没有学上? 有人说,留学申请重要的是经历,你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朝着预设的目标奋斗,提升自己。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申请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自我肯定然后再否定再肯定……自己还没有开始做事情就一直在考虑这件事能不能做成。

世毕盟老师在了解了自己的情况后,向我打了一剂强心针,凡事都有希望,况且自己身上或许还有自己未曾发现的闪光点。而这可能是支持我继续走下去的最初的力量。

远程的规划

大三暑假,我飞去新加坡做暑期科研。而我和我在世毕盟的团队老师的第一次meeting,就是到达新加坡的第一天晚上开始的。在冷气很足的青年旅社里,我捧着笔记本电脑,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培训师田老师,万里之外的世毕盟mentor进行了第一次接触。

在了解了我的相关情况后,mentor迅速对我接下来在新加坡的目标进行了安排。争取让我从当时起,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全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就是申请。而我也第一次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了解。由于自己本科物理专业和将要申请的计算机科学专业之间并没有多少交集,属于彻彻底底地转专业,所以在我的身边,相关的例子实在过于稀缺,自己周围也就没有什么参照物可以比较。而mentor大人是北大计算机专业出身,MIT在读的CS博士,专业水平和对于计算机科学的了解程度远超于我,所以我对这样的团队老师安排还是比较满意的。他首先对我将要申请的方向进行了一个全面性的总结,接着纠正了我很多之前认知上的错误,并且提点了我很多将来文书所需要填充的内容。

申请阶段的赛跑

世毕盟留学: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接下来的三个月,就是和时间赛跑的过程。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突出自己的长处,弥补或者让自己的短板不那么难看。在此期间,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发出了meeting的请求,培训师肯定会立刻回复我进行时间安排,而一些申请共性的问题上,通过微信联系培训师,她也给了我很多相当靠谱的信息。所有的这一切,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还有一个团队在支撑着我。三个月时间里考托,考G,接着又准备文书。作为申请的核心,文书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从最开始自己对于文书要写什么,怎么写比较好看,没有任何概念,到磕磕绊绊凑出来一篇勉强能看的样品,再到最后的成品。这期间,多亏了培训师和mentor的悉心指导,才能让自己的文书真切地反映了自己的特点,表达了自己对于计算机的兴趣,最后能够拿到不错的Offer。

结果的感谢

而最后,作为申请过程的句号,我也在次年三月份收到了一所美国计算机专排前20的学校的录取,这在决定申请时的自己看来,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而这一切,都源于自己当初没有很早就放弃自己,同时也离不开世毕盟的全过程帮助。对此结果,我要对自己以及世毕盟,真诚的说一句,谢谢!

世毕盟留学: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上一篇:具有三个公共值集的亚纯函数的唯一性下一篇:华安一中2008-2009学年上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