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课活动方案

2024-07-03

小学说课活动方案(精选15篇)

小学说课活动方案 篇1

新兴小学说课活动方案 2015-2016

(一)一、指导思想

“说课”作为教师钻研教材、探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及教学水平的一种好方法,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培训质量,适应未来培训工作发展的需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把握课标、把握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实现减负增效;不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成长进程,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湛、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举行本次说课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推动我校体校校本研修工作扎实开展。说课活动面向全校全体教师,从研读课标、深钻教材做起,扎实推进校本研修活动,使我校校本研修更具实效。

2.提高全校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说课活动,使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深入系统地钻研教材,从而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并逐步使该项活动每学期常规化开展。

三、活动时间:8月27日

四、活动地点:会议室

五、活动形式及内容

1.活动以说课的形式呈现,参赛教师说一课书的一课时,时间为15分钟。2.说课篇目:各年级各学科第一单元的内容(具体内容自定)

六、活动安排

1.抽签决定说课顺序,每位选手说课时间限时15分钟,超时将酌情扣分。2.每校至少上报两个学科参赛,每学科上报1名教师。

3.请各共同体校于十五周周二前,将各校参赛教师上报津门小学。上报后由津门小学负责调剂。(另附报名表)评委由各校业务领导或骨干教师担任。

4.说课要求。本次说课比赛的具体要求请参见学校下发的《七说说课评价表》。经评分后评出一、二等奖以资鼓励。

新兴小学 2015-8

小学说课活动方案 篇2

数学课程标准新增了“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 从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内容中共有四种类型, 分别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相比较而言, 前三类课程内容都是按呈现知识点的线性排列展开, 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 逻辑严整, 而“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的设置, 则是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前三类的知识, 使前三类知识之间通联广达, 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从而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确定起跑线》是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后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这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活动, 可以说学生在活动中具备了初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只是还没有把这些零碎的知识经验整合运用过。所以, 本节课我设定的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是这样的:

学习重点:学生综合运用圆的知识推导确定起跑线位置的过程。

学习难点:学生运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结合田径场跑道的结构, 让学生理解起跑线的位置与什么有关。

学生通过对跑道的认识、测量、记录、计算、推理等多方面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归纳和拓展问题的过程, 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体会和掌握数学抽象、推理等思想。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学以致用, 激发学生玩数学, 学数学, 用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法和学法

数学综合与实践让数学实践活动由课外走进课内, 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空间, 也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这节课我利用学生体育活动经验的迁移, 有效实现了数学知识与体育常识的整合。我设计了学生的小组调查单, 让学生通过观察在国际正式比赛中短跑和长跑的跑道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从而启发学生去观察跑道结构、测量跑道相关数据并计算跑道周长, 让学生在议一议、量一量、比一比、算一算中自己得出结论。

《确定起跑线》是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 生活中对起跑线的认知是学生开展该数学活动的基础, 亲身的体验感知又是对数学概念深刻理解的手段。结合这些, 我拟定了活动的方案:

(1) 在运动会赛跑训练期, 提出问题引发关注。 (2) 组织跑道试跑, 体验直道、弯道, 了解道宽。 (3) 制定活动记录表, 带引学生实测并记录。 (4) 组织测算, 归纳, 提炼并运用。

同时, 在活动中, 我预设了学生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困难: (1) 测量跑道的哪些数据? (2) 跑道很长, 如何测量才能得到更准确的数据? (3) 测量跑道, 选用什么测量工具?……这些都需要学生在活动中互相沟通, 小组协商, 共同出谋划策来克服困难。

三、教学设计

我分三个环节来开展相关活动。每个环节用设置关键性的疑问来引领学生们进行思考及实践。

(一) 发现和提出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

播放奥运会中100米与400米田径比赛的起跑情景。让学生猜测, 哪个场景是100米比赛现场, 哪个场景是400米比赛现场?为什么?

2.设置疑问

(1) 为什么400米的比赛现场, 选手们不在同一起跑线呢?

(意图:让学生联想曾经历的体育活动经验, 意识到内圈跑道与外圈跑道有差别。400米比赛起跑线不同才能公平)

此时教师明确:要想比赛公平就要正确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2) 你准备怎样确定起跑线的位置呢?大家有什么好想法?

(意图:在学生预设方案时, 引导学生简要说明自己的依据:两条跑道相差多少, 起跑线就要向前移动多少)

3.预定活动方向

让学生去寻找两条跑道相差多少?

(二) 分析和解决问题

1.初步感受直道、弯道、道宽

用视屏播放的方式:展现我校的运动场的全景图, 让学生观察跑道结构, 分析跑道特点。明确什么是直道, 什么是弯道, 什么是道宽。

此时引导学生归纳并小结:跑道间的道宽一样, 所有直道的长度都相等, 一组半圆形弯道组成一个圆:两条直道的长度+圆的周长=每圈跑道的周长。

2.设置疑问

(1) 怎样找出我们学校相邻两个跑道间的差距来确定起跑线的位置呢?

(意图:学生进一步思考联想: (1) 外圈跑道周长–内圈跑道周长=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距。 (2) 外圈圆的周长-内圈圆的周长=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距)

(2) 我们要知道跑道的长度必须要知道哪些数据?

(意图:引发学生对直道长度、弯道直径、道宽的测量需求)

(3) 需要知道所有弯道直径吗?

(意图:让学生意识到:内圆直径+2个道宽=相邻圆周的直径。这对数据的收集工作来说, 简便了不少)

3.制定并完成活动记录单

(1) 组织学生分组在操场上活动:在不同弯道上跑一跑, 体验内外圈的差别。合作进行实地测量直道长度、弯道直径长度和道宽长度。完成活动单的数据记录工作。

(2) 学生回教室, 分组进行测算。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推举不同的方法上台介绍及展示。方法多种多样。

方法一:先算第一圈跑道的周长, 再算第二圈跑道的周长, 找相差;

方法二:直接用相邻跑道的外圆和内圆的周长相减。

(三) 提炼和拓展问题

1.提炼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进行中, 教师借机引导学生对表格中数据作对比, 对测算过程的报告作归纳, 帮助发现并提炼规律:由于每一条跑道宽1.25米, 所以相邻两条跑道, 外圈跑道的直径就等于里圈跑道的直径加2.5米, 不用计算出每条跑道的长度, 就知道两条相邻跑道间的差是2.5π。

2.拓展

学生惊叹于数学规律的呈现以及它的便捷性, 对运用规律解决一般性问题跃跃欲试。因此, 我留下问题留待学生课后思考及规律的验证:你能为200米的跑道确定正确的起跑线吗?

三、反思与分享

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中, 我惊奇地发现, 实践活动中的学生在数学知识的运用上自主而热情, 在方法呈现上精彩并多样, 在思维展现上丰富且开阔。教师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共同成长。

1.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 课前的生活经验的积累, 让学生到跑道上去跑, 体验什么是弯道, 什么是直道, 什么是道宽。这个生活经验的积累一定是要在数学思考的基础上去进行, 否则, 学生就只能体会奔跑的畅快, 而无法深入地体会弯道路径长短不同。所以,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学生一定要清楚问题再去体验, 从而有的放矢, 更能从体验中获得理性思考。

2.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有载体

不论是研究《确定起跑线》, 还是进行其他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一定要有实践活动记录单。这个活动单既是数据的记录单, 也是学生思维呈现的表达形式, 更是学生与小组其他同伴合作沟通的依据。他们会自己测量, 也会对比别人的数据, 会自我发现, 会自我矫正, 而这些正是一个人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积极蜕变。所以, 活动有载体, 学生就有依托, 不会信息迷航, 才能保证学生有效学习。

3.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动态生成

很多数学课堂的结尾都是拓展运用, 即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数学知识去尝试解决问题, 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却不尽然。综合实践的课堂是一个更加开放、灵动的课堂。从本节课的研究, 学生发现, 原来起跑线的的设置跟直道没有关系, 跟弯道的半径也没有关系, 只跟道宽有关。有了这个认识, 学生的能力迅速提升。原来, 只用测量道宽就可以算出起跑线之间的距离差了。数学知识的简化, 让学生由衷地感叹数学的奇妙。

小学说课活动方案 篇3

说课教师通过现场展示、PPT演示、视频播放等方式,讲述了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克服的手段,运用新装备、新技术、新方式,通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改进原有教学方法,增强教师授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实验教学说课活动是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的创新活动,第65届装备展上举办了首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得到了参赛教师和观摩人员的一致好评,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中小学教师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的探索和研究,鼓励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对教学方法、选用材料及使用仪器进行创新、改进和完善,而且有助于促进教育技术装备和实验教学的融合,提高各学科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共有94节课参赛,其中小学组15节、初中组43节、高中组36节,内容涉及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科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

本届活动共邀请六位专家对说课教师进行问辩、点评,共评出一等奖29名、二等奖40名、三等奖25名。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王长毅在评审总结发言时指出: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实验目标设定清晰到位,无论是探究性实验或验证性实验,实验过程都能以学生为主,注重引导学生体验科学的探究方法;改进的实验方法和创新的实验仪器构思巧妙,特别是对教材编排实验仪器的改进给与会人员留下深刻印象,充分体现了教师们的聪明才智。同时他也指出了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教材中的知识结构和认识顺序,改进实验仪器还要根据知识层次的不同,把握“了解、理解、掌握”的区别;需要注意设计实验时避免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减少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和实验操作的误差等问题。

说课标, 说教材活动方案 篇4

为促进教师深入研究、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正确理解、吃透教材,驾驭教材,娴熟运用“四环节”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决定于2014年4月22日在全校教师中开展“说课标、说教材”活动,现将活动具体方案安排如下。

一、参加人员

35岁以下青年教师

二、说教材的内容: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使用的全册教科书。

三、领导小组:

组长:刘金庆

副组长:宗凌杰、刘桂平

成员:许梅、唐金香、赵艳红、邢永梅、张文

学科组为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其他学科组(包括思品 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电教、综合等)。

四、活动安排:

(一)全员培训:

3月6—7日:进行“说课标、说教材”知识的培训,使教师人人懂得“说课标、说教材”的知识,人人会“说课标、说教材”。

3月14----3月31日:教师准备自己的“说课标、说教材”课件和演讲稿。

4月1日----7日:各学科以年级组进行模拟比赛,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年级组全体人员都是评委,人人参赛,人人打分,促进 教师间交流、学习。

(二)展示比赛。

1、2014年4月9日“说课标、说教材”展示暨比赛,要求人人 参赛,各学科组评出两名教师准备参加“说课标、说教材”决赛。

2、地点:

一、八班教室;

3、各学科评委:

第一组:英语组、其他学科组;第二组:语文;:第三组:数学组: 评委:刘金庆、宗凌杰、刘桂平、唐金香、许梅、张文、马静、赵

艳红、邢永梅、4、比赛要求:

(1)说教材内容要与“四环节”教学法相结合,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内容上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

说课程标准的要求、说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写体例、说教材

内容和结构、说教学建议。其他内容可根据学科特点进行适当的变化。

(2)在演讲的形式上要求脱稿,英语学科提倡用英语演讲。

(3)课件的制作要以知识树为主,而不是以文字为主。

(4)要力争使说教材要从平面走向立体(要将一册书与整个学段的相关知识贯穿整合起来,说明前边已经学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本册要学什么,后边还要学哪些相关的知识,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5)时间在15分钟之内,要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能够体现自己的特色及创新。

(三)表彰奖励:

各学科组50%人员受表彰,其中前两名为一等奖,3---5名为二等奖。其余为三等奖。

小学说课活动方案 篇5

为了落实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提高教师说课水平,着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特制订本方案。

一.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全体教师知道说课流程,能依据课文内容熟练说课。

2.通过对每位教师说课活动的评比,提升教师说课水平。

二. 领导小组:

组长:廖建涛

副组长:廖国怀余利辉 龚秀峰 彭卫东

肖卫东 肖思文毛小红

成员:周卓鹏 屈春江 林建武丁树红

冯四新 周扬华余三刚 周永红

廖昆泉 潘维刚林冰玉 余敏 周艳山 朱碧荣

对应语、数、外、文综、理综五个教研组,下设一至五个说课评审组:

评审一组: 肖思文(组长)潘维刚 周永红 周扬华

评审二组: 余利辉(组长)林冰玉 屈春江 冯四新

评审三组: 肖卫东(组长)余敏余三刚丁树红

评审四组: 龚秀峰(组长)彭卫东周艳山 林建武廖昆泉 评审五组: 廖国怀(组长)毛小红朱碧荣周卓鹏

三. 评审办法:

1.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2.全员参与,活动资料进入“课内比教学”业务档案,评审成绩载入“干部教师提高工程”档案。

3.教科室负责分教研组编制“教师说课培训名册”、“说课内容

目录”、“说课评分表”、“说课活动记载册”。

4.活动流程: 评审组负责抽取说课教师序号(每次活动限六名

教师)----被抽取教师自己抽取说课内容序号---准备说课

稿---说课---评审打分---评审团代表反馈评审意见。

5.各评审组负责评选两个“优秀说课”案例。

6.各评审组安排做好活动记载,由王洪武、肖锋二位老师负责

摄像报道及“优秀说课”案例摄像片上传。

四. 活动时间:

周一----语文组;周二-----数学组;周三----英语组;

周四--文综组;周五--理综组

(说明:如果一轮活动不能覆盖教研组全体成员,接下一周按活动时间安排顺延。)

双凤坳中学“说课”活动领导小组

小学说课活动方案 篇6

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为其搭建自我展示和自我锤炼的舞台,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展技能、亮风采、强内功、促发展。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2)评委组成员:

(3)后勤保障:

会场:

摄影:

奖证:

三、参赛对象

1、每个年级组至少有1名35岁(1981年1月1日后出生)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参加比赛,若年级组符合年龄条件的不足1人,则按年龄由小到大推选。

2、欢迎其他教师报名参加。

四、比赛进程

本次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学习准备阶段,由教科室上传学习资料到荆州实小教师工作群,青年教师自行下载学习。

2、第二阶段:说课准备阶段(时间是10月25日—27日,地点是各年级办公室),要求青年教师与年级组老教师充分交流,撰写说课稿,制作PPT,将稿件、课件发送至教科室。各年级组充分利用学科教研时间,精心指导参赛者,锻炼提高青年教师的说课能力,使其充分认识到说课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意义。

3、第三阶段:说课比赛阶段(时间是10月28日下午4:20—5:30,地点是经世园七楼学术中心),参赛者抽签决定说课顺序,说课前,先板书课题。说课时间为6—8分钟。评委会现场打分,并公布比赛结果。

五、评比办法

1、评比原则:客观、公正、公平、公开、审慎、独立。

2、评比打分:由评委组成员打分评定,现场统计。

3、比赛设一等奖3名(推荐参加区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若干名。

六、评分标准(见附表)

小学《梦开始的地方》活动方案 篇7

1. 初步了解水资源的现状,感受水资源的稀少和宝贵,养成关心周围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2. 感受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3. 通过计算,认识生活中水的浪费现象。

4.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 师生多种渠道调查地球上水资源的现状,收集有关水资源的信息。

2. 学生准备量杯、计算器、坐标纸。

3. 相关课件。

4. 学生准备小品《停水了》。

三、活动过程

1. 激发兴趣,走入水的世界

(媒体出示:蓝色星球、美丽的自然、人类与水亲密接触的图片)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他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它是水的世界。

2. 交流共享,了解水资源现状

(1)学生汇报交流课前调查。

(2)根据汇报整理归纳。

(3)学生结合图例及说明谈感受。

(4)进一步说明:地球上2%的淡水也不能全为人类所应用,因为它的88%被冻在两极的冰帽和冰川里,剩下的12%即河流、湖泊和能开采的浅层地下水才可为人类应用,其中绝大多数又为地下水,不开采不能应用,可直接应用的河流湖泊中的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04%。

3. 发表见解,认识水的贡献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你知道水对人类有什么贡献吗?

4. 数据说话,认识水的浪费现象

创设情境:生活中离不开水,可是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却比比皆是(课件:生活中浪费水的图片),课件定格在“滴水的水龙头”。

(1)测量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分钟的漏水量。

(2)计算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小时的漏水量,2小时呢?3小时呢……

(3)通过计算绘制折线统计图。

(4)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发现水龙头的漏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5)照这样计算,一个漏水的水龙头每天的漏水量,每月的漏水量,每年的漏水量分别是多少?

(6)以全校的水龙头总数计算,这些水龙头如果都在漏水,全年要浪费多少升水?

(7) 40~50升水就可以保证干旱缺水的地区一户人家一天的需要,全校水龙头一年漏掉的水够这些家庭用多少天?

数据可以说明一切。那些我们觉得微不足道的小水滴,反映出了一个大问题。

5. 情景再现,体验水的重要

体验活动:假如有一天地球上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变的怎样呢?

情境表演:《停水了》

畅所欲言:看了表演,你想说些什么?

6. 集思广益,提出节水妙招

(1)介绍世界水日。

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把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用以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

(2)交流节水妙招。

(3)制作节水宣传卡。

7. 总结升华,感悟水的魅力

病理学《大叶性肺炎》说课方案 篇8

关键词:病理学;大叶性肺炎;说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09-02

《病理学》是一门从疾病本质探究疾病发展规律的医学基础学科,也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重要的桥梁学科。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孝骞院士为代表的一代医学教育家皆因《病理学》对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十分重视这门学科。在《病理学》教学中,如何把基础与临床、形态与功能相互紧密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特别是在高校大规模扩招导致生源质量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如何使医学院校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这门学科,一直是我们病理专业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因此持续做好病理学教学研究,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所谓说课,是指教师在钻研教材、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在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以类似课堂教学的方式对专家、同行、教研人员等,以口头形式系统阐述某课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的行为。但说课又异于讲课,它是针对具体课程内容或一个观点、一个问题,围绕教学目标,面对同行、评委、专家或领导,教师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讲清“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 三个问题[1-2]。说课自提出以来,以其能实现教学经验的多向交流,提高教研效益;使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高度融合;不受时空限制,时效性高等教研意义已成为高校教师提高自身教研素质的重要手段[3]。本文以病理学中大叶性肺炎为对象,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方案的设计,阐述我校《病理学》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提高教学水平,供大家参考。

一、说教材

1、教材

本门课程采用的《病理学》教材由李玉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秉承着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实用性的编写宗旨,已经成为国家统编或规划教材的精品,所以我们选取该教材作为本校西医类专业学生《病理学》用书。

2、授课内容与作用

大叶性肺炎是病理学各论部分第八章第一节“细菌性肺炎”中的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大叶性肺炎是病理学疾病各论中呼吸系统疾病这一章节的重点内容。编者从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疾病转归等方面详细阐述此病。此部分内容的学习既能让学生把病理学总论内容灵活运用于脏器病变中,做到学以致用,并通过实际病例牢记复杂的总论概念,又是下一步学习与比较其他细菌性肺炎,如:小叶性肺炎的基础。

3、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

掌握机体在大叶性肺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态结构、机能和代谢的改变及临床病理联系,熟悉肺炎球菌的生理活性及致病性,大叶性肺炎的并发症,了解疾病发生的诱因。

(2)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强调掌握疾病的病理变化为病理学学习重心。使学生逐步形成从病理变化切入疾病的本质,进而分析疾病的临床表现的意识,为将来临床科目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教学重点和难点

大叶性肺炎各期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合并症为本课重点。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对肺部解剖学及肺组织正常组胚学知识或多或少存在淡忘现象,结果导致学习的困难和新知识掌握程度底下,尤其体现在本课中对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这个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因旧知识点短板,新知识的接受必然受限。有学生表示尽管从考试结果来看成绩理想,但因内容抽象而投入过多的时间。故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同时,把抽象的四个阶段病理变化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阐明其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根据本章节课程重点难点和学生具体情况,拟采用以传统讲授法为主、辅以病例导入法、多媒体演示法、板书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传统讲授法:传统讲授法是病理学教学中的经典教学方法,尤其对于刚开始由医学基础学科的学习进入到临床学科学习的大二学生而言,传统讲授法能让学生尽可能快速而平稳的接受并掌握病理学这门课程,提高学习的效率。尽管近年来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已被证明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4],从而逐步运用于病理学的教学中。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也尝试过将PBL教学法运用于大叶性肺炎的学习中却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与本课难度较大,学生自学能力与学习积极性差异明显,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大叶性肺炎的学习中,我们仍然把传统教授法作为主要的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说课活动总结 篇9

2013年10月17-18日,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在音乐室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说课活动。整个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参与,精心准备,充满激情,表现出色,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10月初,根据上级领导的工作安排,我校决定举行一次小学数学的说课活动。教师们纷纷响应,都给教研组长报了名,定下了说课内容,然后各自准备。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时间紧,白天还要上课,并且资料少,好多老师都是加班加点,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他们认真撰写说课稿,制作课件辅助说课,努力提高说课效果。这次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们严谨的作风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活动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教师们先抽签,确定说课顺序,并且规定说课时间是10分钟。说课活动中,教师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深钻教材,确定重点难点;分析学情,设计教法学法;围绕目标,构建过程,体现出了老师们较高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和整体水平。尤其是彭国辉、谢杰玲等几位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使说课内容图文并茂,配上精彩清晰的解说,让听课老师耳目一新。适时的板书书写工整、简明,条理清晰,用字规范,加上富有亲和力的语言,把整个说课活动推向高潮。

瓦官庄小学说课比赛活动总结 篇10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能有效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更能促进、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技能。因此,我校于11月14日组织了一次说课比赛。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及各教研组大力支持下,比赛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教师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次比赛活动,在本次比赛过程中,每个环节上,教师都能够认真准备,认真对待,精心设计说课稿。在说课过程中有的教师语言流畅优美,处理教材得当;有的教师说课有根有据,在教材分析,重难点的把握上非常到位;有的教师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做得比较好。各位评委也对每位参赛选手,做出了公平公正的评定。

本次活动成功地为我校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每位教师在这次活动中都能有或多或少的不同程度的收获,让老师们对说课的环节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认为此次活动的开展对平时的备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编写意图、内在联系等方面说得不够。

(二)说课过程中没有更多地说将怎样做,以及这样做的依据。

(三)教学理论指导利用不够,死搬教育理论而不能结合文本进行阐释。

(四)教师对板书设计重视不够。参赛教师说课中几乎不谈为什么这样板书,只有一位教师说了这样板书的目的。

当然这些不足之处,并不是某一个老师存在的。但如果我们能从这次活动中吸取优点,改进不足,将对我们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的活动我们在以后的教研中还会继续坚持下去的。

附:获 奖 情 况

一等奖: 胡玉伟

活动课“说课”大赛引起的思考 篇11

少先队活动课“说课”怎样说

少先队活动课“说课”是辅导员通过对教育目标自身的分析,表述对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通俗的讲就是辅导员要说清楚: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说课”以说为主,是辅导员对教案本身的分析和说明,是一种口头叙述为主的教案分析,是提高辅导员上好少先队活动课的有效途径。

少先队活动课“说课”可以运用以下形式来进行:

辅导员自己说——由辅导员本人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辅导员在自己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少先队教研(科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说课”其实就是辅导员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为什么这样教。在开封市辅导员少先队活动课“说课”展示大赛中,当辅导员说完本节课之后,大赛评委会请全国十佳少先队志愿辅导员皇甫鸿昌老师现场进行点评,他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理论与实线相结合的精彩点评,使辅导员大开眼界,让辅导员在少先队活动课“说课”的“观摩”与“点评”中加深对上好少先队活动课的认识和理论的提升。

和队员一起说——这是少先队活动课“说课”与学科教学“说课”最大的区别点。让少先队员参加“说课”,既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特色,又体现了少先队员主体作用的特点。如“在党鸿辛中队里茁壮成长”、“珍惜粮食光盘行动”、“争当红领巾志愿者”、“学习英雄好榜样”、“沟通无极限”等少先队活动课,在“说课”中由于队员的积极参与,使整个“说课”过程生动形象、充满活力,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趣味性,达到了更好的教育效果。

运用时尚元素说——当今的少年儿童天天都在和时尚元素打交道,队员们对各种时尚元素非常喜欢,而且又经常用。因此,辅导员要充分运用时尚元素,学习现代化传媒技术,如遨游网络世界、绘制四格漫画、制作少先队网页、创制儿童动漫、开设学先锋博客、绘制电子贺卡、自编电子手抄报、进行关爱微博记录等多种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到少先队“说课”当中,让少先队活动课变得生动活泼,让少先队员喜欢上这样的少先队活动课,让少先队员在快乐和谐中学知识、受锻炼、长才干。

在实情实景中说——少先队活动课“说课”不一定非得在办公室里说,也可以在室外说,在实情现场中说,在实地景观说,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说,在科技实验室说,在具体活动中说……这样就拓展了少先队活动课的内容。如“伸出勤劳手追逐中国梦”、“五彩羽毛足尖舞健康体魄中国娃”、“华夏梦圆创辉煌中原少年当自强”等少先队活动课“说课”,就是在校外少先队活动场地说的,使队员感到常上常新、感到上少先队活动课真的“有意思”。

队课“说课”大赛引起的思考

我们举行的少先队活动课“说课”大赛,受到了全市少先队辅导员的热烈欢迎,也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少先队学科化建设,同时引起我们对如何上好少先队活动课的深层次思考:

思考之一:少先队活动课“‘队味’要浓”

少先队活动课,是以少先队组织为实施载体,以少先队活动为实施途径,以少年儿童的生活经验为教育基础,以促进少先队员的良好思想意识培养和基本素质养成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因此少先队活动课要重视融入少先队元素,彰显少先队特色,保持强烈的“队味”。这就需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学习队章”,把“我们的队名”、“我们的标志”、“我们的队旗”、“我们的队礼”、“我们的队歌”、“我们的队组织”、“我们的呼号”、“党团队组织意识教育”等少先队基本知识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体现在各年级队课中。二是坚持“队的活动”,绝不能上成类似语、数、外等学科教学式的“课”,也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三是坚持“队员当家”,让队员做到自己的活动自已搞,自己的队课自已上,自己的进步自己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正成为少先队活动课的小主人。四是坚持“辅导员”角色,辅导员要走到队员中间,用笑脸看待每个队员,把少先队活动课的权利和空间还给少先队员。

思考之二:少先队活动课要“以小见大”

少先队活动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的活动课,按照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二年级每周一课时的制度安排,进入了基础教育的教育计划中。这一课时的少先队活动课,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显得特别重要,我们应该珍惜这一课时的宝贵时光。我们要紧紧围绕《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少先队活动课的四大内容:组织意识、政治启蒙、信仰萌芽、成长取向及分年级的活动要求设计活动课方案。同时要把“大道理”变成少先队员容易接受的“小道理”,把“有意义”的活动真正搞得“有意思”,真正做到贴近少先队员。这就要刻意在“小”字上作文章,因为小有基础性、小有针对性、小有广泛性、小有可行性,因此我们要围绕以上大主题来策划小活动,把大目标分解成小步骤,把大计划分成小行动,使队员们便于理解,乐于接受。

思考之三:少先队活动课要注重“案例”

何谓“案例”?案例是指有一定价值的事例。用作少先队活动课教学的案例,必须是具有少先队特色、少年儿童特点的案例,即对少先队工作、活动、集体、个人某一特定情景作宏观的描述或介绍的案例。在少先队活动课中,辅导员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采用案例来组织少先队员学习、研讨、体验、锻炼能力的教学方法,亦称作“案例教学法”。运用“少先队活动案例”上少先队活动课,标志着辅导员教学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水平。从教育发展眼光来看,世界上许多名牌大学都注重案例教学,美国哈佛大学要求每个硕士生掌握600个案例,要求每个博士生掌握1500个案例。如果我们的少先队辅导员每人能掌握几百个甚至1000个“少先队活动案例”,并能在少先队活动课中精心选择、巧妙安排案例的教学,那么将会给辅导员本身带来工作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升华与质的飞跃。

思考之四:少先队活动课要“坚持科研”

少先队活动课“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少先队活动课备课更加理性化、科学化、规范化,对于辅导员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教学准备,在搞好“说课”活动的同时,还要注重少先队活动课的教案写作、集体备课、经验交流、现场观摩、课题研究上下功夫,要探索建立少先队活动课的科研制度。

应该看到,对少先队活动课的研究,不能等同于一般学科教学的研究,也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综合实践课程的研究。这就需要根据少先队的教育特点,按照社会关注、学校关心、队员需求、辅导员有能力完成来确定科研课题,运用一定的科研方法和规范程序深入地进行少先队教育科学研究。在少先队活动课“课题”研究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团队精神,做到求真务实,理论升华,用课题研究来促进少先队活动课质量的提高。

浅论“说课”活动与教学质量 篇12

关键词:“说课”活动,教法探讨,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衡量高等院校的基本指标, 它直接关系到高等院校的前途和命运.教学质量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1]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是理工科学校重要的基础课, 这些基础课是否学好了, 直接影响专业课的学习效果.而这几门课程又有着年年内容基本不变的特点, 如何结合专业的实际需要选择内容的侧重点及如何上好这些相关的内容就是基础课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了.学校每学期都会相应的进行督导评教、学生评教、教师相互听课互评等活动, 由于各种主观、客观的原因, 对提高教学质量效果并不明显.而“说课”活动是大学数学教研室结合所负责的课程特点, 摸索出的一种讨论式的教研活动.其主要目标是针对基础数学课的特点, 集体探讨针对专业课不同的需求及学生的学习基础, 选择哪些内容着重讲解, 及该内容如何讲解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等等.该活动对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说课”活动可提高教师课堂上的探索、创新意识

传统课程更多地强调教师要忠实执行, 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却忽视了教师对课程理解的多元性以及教师在课程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2]要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就必须对课堂有信心, 而信心的建立需要大量的知识的积累、经验的储备作为前提.如何储备更多的相关知识及教学经验, 提高教学质量, 就需要教师本身去探索及创新.“说课”活动是我校大学数学教研室开展的教师之间讨论式的教研活动, 所有的教研室成员都会参加, 大家可以将在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来一起讨论, 由于所有教研室成员承担的是全校的基础课, 接触过的及正接触的是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 在提供相关资料方面比较全面, 针对相关问题都会有自己的经验及不足, 在没有压力的氛围下可各抒己见, 对需要讲解该内容的教师而言, 可吸取别的教师的教学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探索到适合自己的最佳讲解方法, 这对教师增强信心, 把握好课堂气氛, 主导课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有一次活动中, 有位青年教师提出对极限概念的讲解很难把握深度, 他教的教学班是理科的, 基础不太好, 而极限是高等数学应用的工具, 一旦学生对该堂课失去信心, 直接导致学生对整门课程的放弃, 压力非常大.接着有一位教师就提供了自己对该内容的教学经验:他认为学生虽然高中也接触了该概念, 但根本上的讲解是叙述性质的, 不严密.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该内容的兴趣, 有必要先对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精神”作比较, 初等数学主要研究的内容可用一个“静”字来表达, 而高等数学研究的内容可用一个“动”字来表达.比如:对函数y=sin x, 初等数学侧重讨论的是当x=x0时, y=sin x0;而高等数学讨论的是当x→x0时, y→sin x0.其次是讲解内容要由易至难, 先举例介绍学生熟悉的整标函数 (数列) :xn=f (n) , 讨论当n只能取正整数且n依次无限增大时f (n) 的变化;再介绍函数y=f (x) , 讨论当x可取任意实数时f (x) 的变化, 通过坐标可启发学生观察出两种情形:一种是x无限接近常量x0时f (x) 的变化;一种是当|x|无限增大时f (x) 的变化, 列出函数极限的各种情形有$&&&&x→∞#xx→→-+∞∞, ,

%再与学生一起讨论以上各种情形涉’&&&&x→x0#xx→→xx0+0-.,

及的无限接近或无限增大用数学语言怎样表达, x无限接近常量x0, 换一种说法就是x与常量x0的距离可任意小, 小到对 (!>0, |x-x0|0, |f (x) -A|<ε, 配合几何图形对应的写出极限的定义, 强调定义中的自变量的变化与函数相应变化间的关系, 从而可达到内容讲解通俗易懂, 重点突出,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可轻松接受的目的.有了这些后备的教学经验作参考, 教师可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 探索出更符合教学班情的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说课”活动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知识的更新、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但是教师起主导作用.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在“说课”过程中, 教师虽然是有问题的提问题, 没问题的介绍自己对该问题的讲授经验, 但毕竟上课不能离开学生, 课前必须要对学生的专业、学生的基础作相关的了解.在活动进行中, 问题的提出也必须对相关的背景作介绍, 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加强学习.教师本身在提出、处理相关问题前要去作大量的调查研究:所教课程的学生是哪个系的, 学风如何, 普遍的基础怎样, 考研及专业课里主要会用到哪些知识点, 内容的深度该如何把握, 课堂上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 等等.例如, 有的青年教师在“说课”活动中就曾提出:泰勒展式这节内容无论在考研还是在专业课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但此节内容比较难讲也比较难把握.该如何讲解泰勒展式, 使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完全掌握呢?针对他提出的问题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有位老教师介绍的概念引入法就相当不错, 她认为由函数的增量结合高阶无穷小讲解, 学生更容易接受.过程如下:

先启发学生回忆函数增量的表达式为:

x0) +o (x-x0) .对f (x) -f (x0) ≈f′ (x0) (x-x0) , 即f (x) ≈f (x0) +f′ (x0) (x-x0) 在生活及工程应用中精确度往往不够 (比如取e的近似值) , 为了精确度的提高, 可依据高阶无穷小的含义将o (x-x0) 表示成形式:

(x-x0) n+o ( (x-x0) n) , 即f (x) ≈f (x0) +f′ (x0) (x-x0) +a (x-x0) 2+b (x-x0) 3+c (x-x0) 4+…+r (x-x0) n, 其中n的取值由精度确定.然后介绍泰勒展式学生就容易接受且了解了该式的应用, 这样由已学知识引出难点, 由浅入深的讲解方法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说课”活动有助于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生力军, 它的成长状况关系着教育的发展和未来.但由于它是一股新生力量, 所以无论教学经验还是自身的知识和业务水平都还存在许多不足, 有待提高.“说课”活动就是青年教师增进专业知识, 学习课堂教学技巧, 提高教学创新能力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在“说课”活动中青年教师完全可以毫无顾及地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难点和棘手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在讨论中学习和提高, 从而培养一支业务水平过硬的师资队伍.

另一方面, 由于年轻人具有出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所以他们往往对一些陈旧保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敢于突破, 提出自己的一些大胆的和具有创新的见解.如许多青年教师就提出:数学也要实施多媒体教学, 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通过“说课”活动的探讨, 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置问题, 既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 又要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状况, 设置有新意、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问题, 使学生很快进入活跃的思维状态.[3]如果学生对教师的课堂都失去了兴趣, 则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无法增强.通过“说课”活动, 教师可以吸收各种教学经验, 充分了解学生对什么样的课堂气氛更容易接受, 怎样讲解相关的内容学生才更感兴趣, 等等.有一位教师就曾在“说课”中介绍了他教《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的经验.提到对《高等数学》的教学, 在开课初就应先给学生一个一学年的学习框架, 《高等数学》上册就三个大的概念:极限、导数及微分、积分.而每个概念又包含三部分:定义的背景及定义、性质;计算的公式、法则、方法的运用;应用.由于学生在高中就简单地学习了极限、导数及微分的定义及计算, 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学期的学习任务很轻松.同时为了避免学生思想上的不重视, 接着再大致介绍下册的内容, 让学生知道学习的内容及目标与高中学习相同及不同的地方, 哪些部分较难掌握, 平时的学习要注意什么等先交代清楚.这样就能避免出现学生学上册时不重视, 认为太简单, 学下册时又发现上册没学扎实, 后续无力的情形出现.在内容的讲解中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比较好, 由于学生对大致的内容都知道, 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养成课前预习, 课后复习, 愿意思考的好习惯, 教师通过初步的点拨激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 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 “说课”活动是针对大学数学基础课本身的特点开展的讨论式的教研活动, 教师可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形下, 围绕教学中的各种可能遇见的问题展开讨论, 可借鉴到许多很好的教学经验.因此, 该活动既能促进教师自身知识的更新, 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增强教学创新意识;又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大学数学基础课的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哲.浅议教学监督与教学质量.文史博览·理论, 2007 (11) :64-65.

[2]姜勇.论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唤醒.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9) :47-49.

[3]黄丽.创新型人才的培育需要创新型教学方式.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第24卷第1期, 2008 (2) :78-80.

小学说课活动方案 篇13

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上的这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中的第一课《捐书活动》。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这几个方面对本节课内容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三位数的连加计算,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安排的。学习本节课可以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充实和发展,为一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2.教材的编排意图: 教材注重结合生活实际,用图表形式呈现三、四年级捐书情况,创设“捐书活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抓住两步计算的问题展开教学,教材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未计算前先要求学生估计哪个年级捐的多,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在强调基本算法的前提下,还渗透了估算和简算,把笔算,估算,简算巧妙地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教学三算独立的现状,同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释运用”中获取知识。3.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在“数与代数”中提出的要重视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加强估算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法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

2.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4、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难点: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我采用情境教学法。

本节课我创设了为灾区孩子捐书的情境,通过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估算,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猜想,探究,交流。比较每种算法的特点,突出竖式计算的优点,让学生从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2)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学生的基础和经验,在探索连加算法时,采用自主学习与小组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用自己的方式把新知纳入到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中,更有效的掌握新知

识。

三、说教学流程(1)、情境导入:

创设为灾区孩子捐书的情境导入新课(2)、探究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

通过课件出示表格,让学生从中捕捉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2、想一想、做一做。

估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正确渠道之一,教师启发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

3、算一算,汇报交流。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以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肯定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计算方法上体现出的自主选择。

4、总结算法,及注意事项

及时引导学生对新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并把用已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3)当堂检测

学以致用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必不可少。通过当堂检测来了解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4)课堂总结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

小学说课活动方案 篇14

以上级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提升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的文化素养为宗旨,以“阅读积累”为突破口,按照“全员参与、以校为点、辐射家长”的思路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积极创新、持之以恒”的要求,大力开展校园读书活动。通过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引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努力构建书香校园、书香家庭,通过读书活动,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图书是属于全人类的,阅读是具有世界性的。21世纪人是地球人,网络时代把整个地球村化了,因此,引导学生把眼光放开,在全世界范围内汲取营养,应当是活动的一个方向。在进行世界性阅读的时候,要增进国际理解、尊重各国文化。同时,汉语言作为世界历史上惟一没有中断过的语言,其优秀典籍弥足珍贵。阅读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应当成为继承传统文化和光大民族精神的主流。因此,要把真正优秀的时代读物遴选、推荐给学生,用他们的眼光,去打造经典——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打造新时代的经典。

二、活动主题

让读书伴成长,让书香溢校园,让生命焕光彩

三、活动原则

1、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我们以推荐书目导向,把人类历史上最有价值、最能感动人的著作推荐给学生;在阅读书目的推荐上,强调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让学生阅读最有利于自己精神发展的书,如古诗文诵读、英文名篇诵读、经典文学名著等,同时也让学生阅读最适合个性发展的著作。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强调通过阅读激发阅读人能持久的兴趣,引发阅读人可持续的思考,从而形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2、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科学体现工具理性,人文体现价值理性;科学求真,人文向善;科学训练思辨,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人文评价得失;科学强调是非对错,人文注重好坏善恶;科学着眼于人类生活的外部环境,而人文则更关心于人的精神世界。我们倡导的阅读,应当力争做到真(科学性)善(人文性)美(艺术性、可读性)的统一;倡导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重视科学性的基础上,更要彰显人文性。人文精神也包孕着科学精神,它其实是一种对于人类生命的终极意义、终极关怀和终极价值的求索精神。

3、经典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经典性读物往往有三个特点,一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检验,二是属于全世界,三是为多数人拥有。从这三点来看,应当引导学生更多地从经典读物中汲取营养,在汲取营养的时候,要用时代的眼光去衡量,去“拿来”。此外,现时代的优秀读物,往往有利于读者与作者的直接对话,有利于阅读与生活的全息互通,因此,要把真正优秀的时代读物遴选、推荐给学生,用他们的眼光,去打造经典四、活动时间。

4、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图书是属于全人类的,阅读是具有世界性的。21世纪人是地球人,网络时代把整个地球村化了,因此,引导学生把眼光放开,在全世界范围内汲取营养,应当是活动的一个方向。在进行世界性阅读的时候,要增进国际理解、尊重各国文化。同时,汉语言作为世界历史上惟一没有中断过的语言,其优秀典籍弥足珍贵。阅读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应当成为继承传统文化和光大民族精神的主流。因此,要把真正优秀的时代读物遴选、推荐给学生,用他们的眼光,去打造经典——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打造新时代的经典。

中班音乐活动“我爱妈咪”说课稿 篇15

为了促进孩子们良好情感的形成, 利用妈妈亲近温暖的形象, 以“情感”为线索, 设计了这节中班音乐活动“我爱妈咪”。现在的孩子收获爱特别多, 付出爱特别少, 所以他们应该学会对家人感恩, 学会表达爱。所以选择了一首温馨的歌曲, 让他们爱自己的妈妈, 爱所有的家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提出:每个孩子都有热爱美好事物的天性和学习艺术的潜能。所以我们要鼓励幼儿对熟悉、喜爱的歌曲进行创编, 支持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而中班的孩子对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 活动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发展迅速, 已经具备了独立的思维能力, 是音乐感受力、听觉能力、良好的情感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期。

二、活动目标

(1) 学唱歌曲, 幼儿能够对歌词进行简单的改编, 并按节拍富有表现力地演唱。

(2) 幼儿可以体验妈妈对自己的爱, 大胆表达对妈妈的爱意。

三、活动重难点

(1)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对喜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歌词改编。

(2) 活动难点:引导孩子体验妈妈对自己的爱, 让孩子大胆表达对妈妈的爱意。

四、活动过程

1. 结合生活抒发爱

在活动中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链接声音的功能和借助视觉的冲击让孩子们感受音乐, 感受爱的氛围。伴随着轻柔、温馨的《摇篮曲》, 高高的月亮挂在天空中, 让每个孩子们都不禁想起妈妈把自己抱在怀里, 用那轻柔的手臂拍打着身体的场景, 我们的音乐活动在充满爱的气息中开始啦!

教师问:“孩子们, 妈妈是怎么爱你们的呢?”

有的小朋友说:“他们忙了一天, 回到家后还要照顾我, 给我们做饭、洗衣服, 哄我们睡觉, 陪我们玩, 把爱都给了我们, 真辛苦呀!”

教师:“那我们还可以怎么爱妈妈呢?”

有的小朋友说:“我们可以帮妈妈扫扫地, 亲亲妈妈, 画幅画送给妈妈, 还可以把爱大声唱出来给她们听!”

结合孩子们的生活情况, 让他们自己抒发对妈妈的情感, 结合电子白板图片拖拽功能帮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按规律、有条理地进行表达, 发挥孩子们自己的独特情感, 提高对作品的理解 (如图1所示) 。

2. 创编歌曲升华爱

制作全家福小电影 (如图2所示) 并链接音乐《我爱妈咪》, 结合生活画面用视频照相功能来拍下幸福的时光。当孩子们在白板中看到自己和爸爸妈妈的照片时, 他们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脸, 并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通过这次视频欣赏, 丰富了幼儿对妈妈、对朋友的情感, 孩子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起来, 让每个孩子都获得现实生活中真情实感的体验, 让幼儿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为下面的改编活动做好前期铺垫。

在欣赏过视频后, 教师问:“我要问一问小朋友, 你除了爱妈妈还爱谁呢?”有的小朋友说:“我还爱爸爸、爷爷、奶奶。”

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让幼儿尝试歌词替换, 在孩子们的思维上起到一个支架的作用, 给予孩子们自主选择的机会。在传统教学当中, 我们只能够按照教师自己的顺序来进行教学, 但是电子白板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孩子自主学习的愿望。

当幼儿说到还可以爱谁时, 就把相应的图片替换过来 (如图3所示) , 在自然而然中解决了创编的重点问题。用照相功能来帮助幼儿进行整理和总结, 图片中各种亲切的形象让孩子的爱得到进一步升华。

3. 学唱歌曲感受爱

在孩子们完整欣赏音乐后, 教师问:“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学唱环节中我们遵循“先听—再提问—再听—验证”的教育策略,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唱歌曲。教师为幼儿提供了验证的机会, 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 并利用电子白板逐个隐藏图片功能、显露器功能来提示歌词及节奏, 始终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地帮助幼儿学唱歌曲。

我们要支持每个孩子富有个性、创造性地表达, 让孩子在活动中体会到成功。在此次活动中首先利用白板图片展示的方法帮助幼儿抒发爱, 同时链接音乐欣赏歌曲感受妈妈的爱, 其次链接视频体会和妈妈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最后用图片展示来帮助幼儿创编歌词升华爱。这样利用白板的多种功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感受爱、体会爱的温馨环境, 给予孩子一个分享和表达爱的机会。

上一篇:游公园学生游记作文下一篇:党群学习中心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