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书证明

2024-09-20

就业协议书证明(通用8篇)

就业协议书证明 篇1

各位毕业生同学:

为了毕业时更准确地打印大家的报到证和派遣档案,各位需尽快落实就业单位,并交回相关的就业资料(包括就业协议书或者就业证明或者劳动合同复印件),以便学校给大家编制报到证等的信息。由于就业协议书每人只有一份,比较宝贵,现就如何正确使用就业协议书和就业证明,特建议如下:

(1)、如果你找到的就业单位属于没有人事档案接收权的(比如:私企、民企等),除非单位要求签订就业协议书,否则建议你签就业证明即可(协议书保留以后备用),就业证明在QQ共享可以下载。

(2)、如果你找到的就业单位只是暂时的,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能会跳槽,那么建议签就业证明(协议书保留以后备用)。但更换了新工作单位时要重新提交新单位就业证明或者就业协议书。

(3)、如果你找到的就业单位属于有人事档案接收权(比如:国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且愿意接收你的档案和户口的(当然,你也愿意迁进单位),那么你务必签就业协议书(这关系到你报到证的打印、档案和户口的派送)。

(4)、另外,不管你签订就业协议书还是就业证明,单位联系人最好写认识自己的同事,方便核实;联系电话最好写上联系人手机和办公电话(包括区号,如有分机写上分机号码),务必保证电话通畅,核查有效。

(5)、如果你的就业单位直接要求与你签订劳动合同,那么你需提供劳动合同复印件回来编制你的信息。

(6)、如果你与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书,那么单位盖章后你务必拿回来学校盖章方有法律效力,不能邮寄回来,因为还有一份表要填写以及邮寄有可能会遗失。如果实在不能回来,那么建议你委托信得过的朋友来帮你办理,这事比较重要,建议你尽量自己回来办理。

(7)、如果你与单位签了就业证明或者劳动合同,那么就业证明原件(单位盖章)或者劳动合同复印件要邮寄回来学校存档,写设计指导老师收。(邮寄地址:广州增城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建设学部XXX收 电话:xxxxxxxxxx邮编:511325)

(8)、就业协议书、就业证明和劳动合同复印件三者当中你只需提供其一回来学校编制你的信息即可,你可以根据你单位的性质等实际情况与单位签订三者中的一种。

(9)、如果由于地方偏僻,邮寄存在困难的个别同学,那么你可以先扫描就业证明(单位盖章)或者劳动合同发送到设计指导老师邮箱,原件回校答辩或者领取毕业证时务必交回存档。特别提醒:就业协议书必须要三联拿回来学校盖章方为有效,不能邮寄。

(10)、需要就业协议书而未领取的同学,可到黄小燕老师处(2#106办公室)签领。如果委托他人代领,那么事先告知我一声,以便核实身份。因为每人只有一份,遗失无法再领。

(11)、如果你要申请毕业设计笔答,那么条件之一必须是你找到了就业单位,而且是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回来答辩,提交回来的就业协议书或者就业证明或者是劳动合同复印件经过学校核查后属实的才允许申请笔答。

(12)、毕业后出国留学的同学,需扫描你的护照和国外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发到我的邮箱。

(13)、考上研究生的同学需提供你的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回来给我。

(14)、自主创业的同学,需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回来。申请自主创业税收优惠政策,需与黄小燕老师联系。

(14)、如有不明之处,欢迎联系。电话:020-82909807;QQ:224515080;邮箱:224515080@qq.com。

黄老师

2011-3-1

就业协议书证明 篇2

每年11—12月份是毕业生开始收获offer (用人单位接收函) 的季节, 在这期间, 常常有毕业生会问及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之间的关系, 就业协议书的作用等问题, 下面通过三个案例来介绍就业协议书在毕业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案例一

毕业生小许5月中旬顺利地与北京一家研究院签订了就业协议书, 只等着就业派遣了。可是没过几天该研究院突然要求和小许解除就业协议, 原因是该单位没有为小许申请到留京的户口指标。

小许该怎样办呢?用人单位可以随意解除就业协议吗?就业协议受法律保护吗?签订了就业协议书, 还要签订劳动合同吗?

一、就业协议书有什么作用?

就业协议书 (俗称三方协议) 是由教育部门统一制订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后一般需要签署就业协议书。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前, 经双向选择, 在规定期限内就确立就业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达成的书面协议。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 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签署后各执一份。

签署就业协议是一个法律行为, 三方都要承担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对毕业生来说, 即承诺如实向用人单位介绍自身情况, 并愿意到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签署同意并盖章后, 意味着同意毕业生到单位工作, 负责为毕业生办理落户等接收手续;高校经审核, 保证毕业生的信息真实有效, 并负责列入建议就业方案, 办理有关就业手续。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用人单位不能解决毕业生落户, 就不需要签署就业协议, 这种情况将在下文进行介绍。

二、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

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是不同的, 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主体不同。

就业协议的主体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而劳动合同是具有劳动资格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下依法签订的, 只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毕业生的身份是准劳动者, 是在校生, 不具有劳动者的资格, 因此, 在毕业前如直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将因主体不符导致合同无效。

2. 依据不同。

就业协议的依据是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规和规定, 一般而言, 就业协议产生纠纷主要适用《民法通则》、《合同法》以及相关的就业政策;而劳动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订立, 产生纠纷主要适用于《劳动合同法》。

3. 内容差异。

就业协议可规定毕业生自身情况、就业意向、用人单位同意接收、学校审核派遣等, 一般可不涉及具体的劳动关系。而在劳动合同中, 依法必须明确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合同终止条件以及违反合同的责任等必备条款, 劳动权利义务关系更为明确。

4. 签订时期不同。

就业协议只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前签署的, 其效力始于签订之日, 终于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之时, 也即就业协议一般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之前签订。而劳动合同一般在报到入职时正式签订。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签订劳动合同之后, 原就业协议随之终止。从这点来看, 就业协议不能替代劳动合同。社会人员就业一般直接签订劳动合同, 而毕业生总是先签订就业协议, 再签订劳动合同。

总之, 就业协议重点约定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到该单位工作, 而劳动合同重点约定在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小许在了解了就业协议的作用后, 与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了积极的沟通, 最终该研究院又帮助他申请到一个北京户口指标, 7月份小许顺利入职了。签署就业协议是一个法律行为, 它维护了现有的就业市场, 对当事人有约束作用, 同时也起到保护作用。因此, 毕业生应慎重签约, 信守承诺, 同时也要注意维护自身权利。

案例二

北京某高校毕业生小张签约上海某软件公司。他签了就业协议中学生本人需要签署的部分后, 将协议书邮寄给该上海公司, 公司签完后邮回给他。拿到协议书时, 他发懵了, 邮回的协议书约定栏中写有:“应届毕业生进入公司前需要进行技术、外语、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的测试和检查, 如不能达到公司的要求, 则本协议自行取消。”小张没有想到协议书中会出现这样的内容, 并且他也很难接受这个条款。他连忙打电话给公司, 结果公司认为这是他们的招聘流程, 不愿取消这一条款。

小张最后只能选择解除就业协议, 为了解约他亲自从北京跑到上海, 在这个过程中花费了很多的精力、时间和财力。小张这种情况可以避免吗?在签署就业协议过程中他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一、签署就业协议书时要注意什么?就业协议书的“约定”有什么作用?

除了上述案例一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外, 对于一份“协议书”,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要注意在平等协商、权利义务对等的情况下签约。签约前毕业生要详细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 如企业规模、企业文化、薪酬待遇、管理方式等。同时还要对将来签署的劳动合同有一定的了解, 尤其重要的是劳动合同书中的合同期限、工作岗位、工作地点、薪酬待遇、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等等。毕业生要向招聘人员索要劳动合同样本或复印件, 以免报到后发生纠纷, 遭受很大损失。

就业协议书设有“约定”一栏, 毕业生要事先和用人单位就约定的内容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并将约定好的内容全部写进就业协议书中, 以便约束和保护双方。协议书需各方签字盖章后方能生效, 任何口头承诺都是无效的。

协议书一般需当面签署, 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当面签署的, 如本例中两地路途遥远, 毕业生不愿亲自跑过去签约时更需谨慎, 一定要事先沟通签约的各个细节, 比如协议的内容, 签约的流程、时间等等。

二、就业协议书可以约定哪些内容?

就业协议书“约定”栏一般可以协商的内容有服务期限、违约金、试用期、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和接收毕业生的条件 (如要求毕业生顺利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 等。另外, 毕业生在签约时可在与用人单位沟通一致的情况下, 将解除协议的条款写在协议书中, 例如“毕业生如出国成行, 双方同意解除本协议”等。约定条件一旦成立, 毕业生可依约定解除协议, 而无须承担违约责任。

关于就业协议书中的违约金条款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违约情形下追究责任的依据, 就业协议中的违约金属于约定违约金, 也就是说如果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未在协议中就违约金进行约定, 则日后一方违约, 另一方无权就违约金进行追索。从目前的就业规范来看, 并没有法定的违约金, 因此, 违约金的数额一般由协议当事人自行约定。

案例三

毕业生小赵被某世界知名外资企业录取, 并将在毕业后被公司派往新加坡培训一年, 但是公司不能解决小赵的落户问题。而小赵本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户口档案的重要性, 在毕业时把户口和档案扔在了学校, 便匆匆地赴海外参加公司培训去了。

一年后, 小赵完成了海外培训计划, 并按照公司安排, 准备赴香港工作。在办理港澳通行证时小赵才想起自己的户口档案仍在学校, 小赵虽然采取了许多补救办法, 但还是耽误了公司的工作安排, 蒙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对于用人单位不能解决落户的情况, 如到国外工作、未申请到留京户口等, 就业手续该怎样办理呢?像小赵这样的“弃档族”不是少数, 档案在现代社会是否变得可有可无了呢?

一、不能解决落户, 就业手续怎样办理?

对于在京、沪两地就业的毕业生, 由于现行制度对落户的限制, 需要通过户口审批才能签署就业协议, 进行就业派遣, 而未通过户口审批的毕业生则不需要签署就业协议;对于直接到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工作的毕业生也不需要签署就业协议, 这些毕业生可以选择申请将户口和档案派遣至生源地, 毕业离校时他们依据回生源地的《报到证》, 到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报到 (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一般为省一级教育厅、人事厅、就业指导中心或地市级人事局等相关部门) 。毕业生户口可以迁回原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 档案存放在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认可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 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将为毕业生管理人事档案和人事关系。之后, 毕业生就可以到国有、集体、股份、外资、私营、个体等企业工作, 也可到其他地区就业。这样给毕业生提供了必要的人事保障, 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二、在现代社会中档案重要吗?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档案的作用在弱化, 在一些情况下档案和人们的工资、房子以及升职不是那么息息相关了, 但是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我国现行的档案管理制度仍然存在, 随意地弃之不管肯定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就业协议书证明 篇3

关键词:纵向最低价格协议 证明责任 合理原则

一、纵向最低价格协议

纵向最低价格协议是指卖方固定买方的销售价格,或者对他们强加一个最低的销售价格,其在具体的商业行为中通过两个层次的协议实现:第一个层次的协议是供货商与销售商(包括批发商)之间的订立的固定转售价格协议,以实现供货商对其交易对手的定价自由权限制;第二个层次的协议销售商与其交易对手(包括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订立的协议,这个协议的特点是销售商是没有定价自由的,进而将价格约束传导到销售商的交易对手或者影响消费者。最低价格协议可能会产生以下不利后果:首先会限制同品牌间下游经营者通过价格手段进行竞争,如在垄断的市场上会使得消费者不得不接受一个高价,其次,其会同非价格纵向协议共同作用,封锁商品市场,再次这种协议有助于不同品牌的生产商之间协调价格。固定最低转售价格的协议一般出现在垄断性的市场上,目的是维护生产商和销售商的高额垄断利润。因此,固定最低转售价格的协议对市场竞争一般有着严重的不利后果。[1]当然纵向价格协议也有其有利的一面,比如在固定价格后可以使销售商集中精力通过提高售后服务来进行同品牌的竞争,同时在同品牌竞争压力不大的情况下,集中精力同横向的竞争对手进行竞争,促进同类商品的品牌间竞争。

二、美国和欧盟的处理规则

当今世界各国反垄断法对于纵向价格协议有两种处理方法-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本身违反原则是指对于那些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对市场竞争起到不合理限制和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应当被视为违法,而不问其行为目的和后果。合理原则是指在认定行为是否构成反垄断法意义上的垄断行为时,需要考察行为的合理性,即对行为进行利弊衡量的一项认定垄断行为的原则。在美国,本身违法原则针对的对象是有严格范围的,主要是针对共谋行为如固定价格、限制生产或销售数量、分割销售市场或者联合抵制行为。对于适用本身违法原则的限制竞争行为,法院在审理时直接认定为无效,而不考虑当事人提供的关于行为正当性或产生合理经济效果的证据材料。而对于纵向价格垄断协议世界各国反垄断法一般都采取严厉的处理态度。美国反垄断法对控制转售价格的态度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的演进进程,[2] 1911年Dr. Mile案就确立的对纵向价格垄断协议适用本身违法原则,直到2007年才被联邦最高法院推翻。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2007年Leegin Creative leather products ,Inc .V. PSKS, Inc.一案判决中,9位大法官以5:4的表決结果推翻了在1911年Dr. Mile一案中确立的对固定转售价格协议适用本身违法的原则。[3]欧盟竞争法将纵向最低价格协议作为违法行为处理,这种行为不得获得竞争法上的豁免。欧盟委员会在2000年5月24日发布的 《关于纵向协议具体豁免条例适用指南》第4条(a)明确指出,如果卖方固定买方的转售价格,或者加强一个最低销售价格,这个协议不能得到豁免。虽然欧盟委员会2010年的《纵向协议具体豁免条例》对2000年的适用指南纵向价格协议的豁免事项进行了修改,但修改的内容并没有涉及到纵向最低价格协议。在欧盟,纵向价格协议属于包含有对竞争进行"核心限制"的条款,无论所占的市场份额是多少都不可获得豁免。[4]正是由于在欧盟,纵向价格协议是按违法行为处理,且不能得到豁免,这种处理方式虽然没有使用本身违法文字表达,但在实质处理上与本身违法原则相差无几。

对于纵向最低价格协议的处理到底是适用本身违法原则还是适用合理原则,在执法或司法过程中体现的是执法机关或者是当事人证明的程度或者证明标准不同。对于本身违法原则,执法机关和当事人只需要认定客观行为存在即可,执法机关就可以做出执法决定,法院也可以做出司法判决,行为人提供的任何抗辩材料或者证据对定性都是没有任何影响的。而对于适用合理原则的案件,执法机关和法院必须对行为人提供的抗辩材料或者证据都必须予以考虑,综合分析案件,得出相应的结论。欧盟对于纵向最低价格协议是直接认定为违法行为的,执法机关或者法院只需要认定客观行为存在就可以了。

三、我国关于纵向价格协议的法律规定

以上是美国和欧盟在执法和司法中对纵向最低价格垄断协议的处理。那么我国反垄断法及司法解释对纵向最低价格协议的是如何处理的呢?我国反垄断法第13条、14条和15条是对纵向最低价格协议规定的相关法条。我国反垄断第14条规定了纵向价格协议的三种情形。第13条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第15条则规定了豁免纵向最低价格协议的事由。可见我国反垄断法对纵向最低价格协议进行审查时,必须进行合理性分析。而在司法实践中,核心问题是进行合理性分析的论证由谁承担证明责任。笔者可以从我国反垄断法条文中读出两种证明责任分配方法:第一种是,原告(仅指主张协议构成最低价格协议的一方,下同)证明了存在客观的纵向价格行为(行为要件),仍需证明该客观行为为垄断协议(效果要件),即证明该协议符合第13条第2款,这样执法机构和法院才能根据原告的证明认定行为是垄断行为;第二种是,原告只需证明存在客观上的纵向价格行为(行为要件),不需再证明该行为符合第13条第2款,而被告(主张协议不构成最低价格协议的一方下同)则需为自己的行为不符合第13条第2款(效果要件)承担证明责任。

四、两种证明责任分配方法的取舍

上述两种证明责任分配方法各有其的支撑,具体采用那种分配方法,有待于司法解释做出明确的规定。

第一种分配证明责任的解释更符合法条文本的字面意思,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加重了原告方的证明责任,削弱了竞争法的实施效果。笔者更赞同第二种解释。理由如下:首先,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在2007年以前,纵向最低价格协议按照本身违法原则处理,即便美国最高院在2007年推翻之前的判决,大法官之间也存在的争议很大,美国对纵向最低价格协议采取严格的态度,另外在美国的司法审判中,原告证明了行为存在,对行为不具有垄断性的证明义务就转移到被告一方。在欧盟,认定纵向价格协议为违法行为,其豁免条件的证明义务也是有原告方承担的。我国反垄断法也应该顺应世界潮流,原告方的证明责任只需要证明到行为要件即可,不应给原告方强加过重的证明负担;其次,从公平的角度来说,第二种分配责任的方法更能公平地分配原被告的举证责任,实现原告举证能力和诉讼效率的平衡;再次,纵向最低价格协议的限制排除竞争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上下游经营者之间一旦因此发生争议,私人争议的焦点往往是协议的合法性问题,各国从保护竞争的角度出发,对其的态度应该更为严厉,更多情况下应认定为无效协议,第二种分配证据的方法更有利于保护竞争的实现。最后,比照13条和14条的规定,第13条的各类协议和14条面临的证明责任分配问题是相同的,而最高法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对解决13上述问题采用的却是第二种分配证据的方法。那么反垄断法第14条也应该采用上述的第二种方法分配原被告双方的证明责任。

五、结论

我国目前反垄断法和司法解释对纵向最低价格协议证明责任分配无明确的规定。为更好地保护竞争,公平的分配证明责任,提高我国的竞争法律效果,建议最高法尽快出台新的司法解释,明确纵向价格协议民事争议证明责任分配,当然,原被告间的证明责任分配是按上文中的第二种而非第一种方法分配。

参考文献:

[1]王晓晔.反垄断法.法律出版社.2011:137

[2]刘蔚文.美国控制转售价格判例的演进及其启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1

[3]王晓晔.反垄断法.法律出版社.2011:144

[4]欧盟文员会第330/2010号条例第4条

解除就业协议证明 篇4

解除毕业生就业协议证明

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家庭住址:,于 年 月 日与本单位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劳动合同因故未签,现因,公司研究决定从 年 月 日起解除与其签订的毕业生就业协议。特此证明。

企业组织机构代码:

抄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注:如果就业协议书上人事部门已经盖章,则此证明还需相应人事部门盖章同意解除。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

编号:()号

企业名称(甲方):

职工姓名(乙方):

经方提出,甲乙双方于年月日解除劳动合同。

特此证明

合同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职工在本单位连续工作年限 年

经济补偿金核发月数为 个月总计 元

医疗补助费核发月数为 个月总计 元

职工档案、社会保险于 年 月 日转移

(本证明书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保税区劳动人事局留存一份。)

企业(盖章):

年 月 日

相关阅读: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书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毕业生经过双向选择找到意向单位后,不要急于签订就业协议。在签订就业协议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明确就业单位的具体工作部门和工作岗位

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确定了双方互相接纳的关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毕业生需要向用人单位提前了解清楚自己以后工作的具体部门和工作岗位,并在协议书上写明。否则可能发生毕业生对用人单位安排的具体部门和工作内容感到意外或不满而不能接受的结果,以致造成双方争执。

2.明确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或公务员的处理办法

如果毕业生报考了研究生或公务员,是否录取的结果又没有揭晓,毕业生则应如实向用人单位说明,并与用人单位就如果考取后的处理办法达成一致意见,在协议书上明确约定。从实践来看,如果毕业生能够尊重用人单位,提前将报考情况向用人单位进行说明,那么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或公务员会给予谅解并同意。不过,毕业生应及早将考取结果通知用人单位,以便他们能够重新招聘和补充毕业生。

必须注意,毕业生不要隐瞒报考的事实。否则,录取结果揭晓以后,就可能面临比较尴尬的局面。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隐瞒报考事实的做法非常不满,即使最后同意与毕业生解除就业协议,但一般也要求毕业生为此付出较大的经济赔偿。而且肯定对毕业生及学校产生不良看法和影响。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尽管学校可以从中协调,但是无论毕业生采取怎样的弥补办法,用人单位也始终不予同意。对此学校也将无能为力,毕业生也就无法顺利实现自己的目的。

3.明确工作后是否可以考研、调离的条件

毕业生工作若干年以后,有不少人可能准备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要求调离,这些问题,如果未在协议书中明确,则双方很难协商解决,极易引起纠纷。为了减少因此而可能发生的问题,毕业生最好与用人单位洽谈时,就此明确,并以文字形式确定下来,为以后双方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4.明确工作和生活条件

在双方签订就业协议时,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不仅需要在口头上达成一致,而且需要在文字上予以明确。

5.明确违反就业协议的规定责任

就业协议书证明 篇5

1997年3月24日, 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 (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 《暂行规定》第24条规定:“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 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 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未经学校同意, 毕业生擅自签订的协议无效。”根据这条规定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和各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了就业协议的统一样本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方协议”) 。就业协议, 是高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毕业生就业计划及派遣 (即发放“就业报到证”) 的依据, 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过程中权利义务关系的主要书面形式, 目前我国立法对就业协议法律地位的规定尚不明确, 这使其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下高校毕业生日益增多, 就业规模日益庞大,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完善和规范就业协议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于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 理论界有着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为合同说, 此学说认为就业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 则就业协议“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应适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第二种观点为行政合同说, 此观点认为就业协议是我国高校毕业生由计划分配就业到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这一就业市场演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殊行政合同;第三种观点为预约说, 此学说认为就业协议是劳动合同的预约合同, 就业协议仅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对即将确立的劳动关系达成的意向;第四种为先合同义务说, 此观点认为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必不可少的步骤, 其性质属于劳动合同的先合同义务;第五种观点为劳动合同说, 此种观点主张就业协议就是劳动合同, 认为只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 就确定了两者之间劳动关系, 因此与劳动合同的构成要件相一致, 就业协议应当遵循《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上述几种观点各有侧重, 争议的焦点则集中在就业协议性质的定性上。就业协议更多体现出的是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的自由意志, 所以更应当保护作为弱势地位的毕业生的权益。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就业协议应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劳动合同:

首先, 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设立目的一致。大多数毕业生是初次就业, 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甚了解, 相对于用人单位处于弱者地位, 国家设立就业协议制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平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地位的不平等。《劳动合同法》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立法目的才能实现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真正的公平和平等, 也是由劳动者“弱者”地位和法律维持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方式决定的。

其次, 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主要当事人一致。我国《劳动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其主要当事人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就业协议的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三方当事人中, 高校作为鉴证方仅对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的就业协议实行监督管理, 并不会影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真实的意思表示, 由此不难看出, 就业协议的主要当事人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最后, 就业协议是一种附条件、附期限的劳动合同。我国《合同法》第4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 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 自期限届满时失效。”用人单位可以在就业协议中与毕业生约定一定的条件, 以条件是否成就作为就业协议效力的发生或消灭的依据;《合同法》第46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 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 自期限届满时失效。”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附期限的相关规定, 仅存在附终止期限的劳动合同, 根据终止期限的不同, 又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已完成一定工作的劳动合同。就业协议这种形式比较特殊, 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后距离到用人单位报到还有一段时间, 要等到毕业后。因此就业协议应当属于附生效期限的劳动合同。

二、就业协议存在的不足

就业协议曾为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 就业协议原有的内容和形式已远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 伴随着就业协议而产生的纠纷日趋增多, 矛盾日渐突出。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就业协议主体不规范

通过《暂行规定》中高校所承担的主要义务来分析, 高校所承担的只是基于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职能而产生的行政管理义务。《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法》第3条第2款规定:“依法订立的合同具有约束力,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民法通则》第85条规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 受法律保护。”可见, 就业是劳动者的自主、自愿行为, 在符合相应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必须充分保护其契约自由,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非法干涉。将高校作为“三方协议”的一方当事人显然背离了我国《宪法》和《劳动法》中关于公民自由就业权和劳动权的规定。《暂行规定》第24条的内容亦不适用于就业协议作为合同的效力, 它仅针对就业协议能否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进行了规定, 高校同意与否并不影响就业协议作为一种特殊劳动合同的效力。因此, 高校并不应该成为就业协议中的一方当事人。

(二) 就业协议内容不具体、不明确

以山东省为例, 毕业生与本省的企业网上签约使用的是山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自动生成的就业协议, 与省外的企业签约须填写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制作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统一样本, 这两种协议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的权利与义务所做的规定相当笼统, 对工作期限、工作时间、薪酬福利等与毕业生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并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从而使本来就处于“弱者”地位的毕业生面临就业权益遭受侵害的更大可能。

(三) 司法救济困难

针对就业协议纠纷的解决途径,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并没有任何规定, 当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因就业协议发生纠纷时, 毕业生不知通过何种法律途径来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假使毕业生诉至法院, 会出现两种后果:一是法院会以就业协议纠纷不属于劳动纠纷为由不予受理;二是虽然受理, 但又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法院只是告知其劳动纠纷须到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先行仲裁, 但是劳动争议仲裁部门会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的规定认定就业协议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 故在其管辖范围之外 (毕业生如直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也会导致相同结果) ;第二种是法院受理就业协议纠纷案件后, 大多依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笔者认为就业协议属特殊的劳动合同, 适用《合同法》来处理劳动争议颇为不妥, 因为《合同法》强调保护的是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而初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相较于普通劳动者而言更是处于“弱者”地位, 更应当适用《劳动法》的规定。

三、完善就业协议的建议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就业协议也应当与时俱进, 在充分发挥其保护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作用的同时应当积极修正在实践运用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 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 厘清就业协议主体

应当明确高校不可再作为就业协议的主体, 就业协议主体仅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两方。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的大环境之下, 如今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已与往日不同, 主要是进行就业指导等一些服务性职能, 其对就业协议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就业协议审查和登记以实现就业率的统计, 其他职能的实现也完全可以通过高校鉴证的方式, 高校直接作为就业协议的当事人实属没有必要。上海市和广东省已经进行了针对就业协议书的改革, 高校已退出三方协议。从就业协议当事人中退出, 是高校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二) 充实就业协议内容

结合《劳动合同法》第17条的规定, 将就业协议的规定扩充为以下内容:1.工作期限、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工资薪酬;2.明确就业协议何时生效何时终止:学生和用人单位均在就业协议上签字和盖章后方生效, 自毕业生报到后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终止;3.用人单位自毕业生报到时, 应按原就业协议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内容不得与就业协议相违背, 尤其是工资报酬不得低于就业协议中约定的最低标准。

(三) 确定纠纷解决途径

我国现行立法没有规定就业协议纠纷的解决途径, 笔者认为, 最高人民法院可以通过颁布相应司法解释的方式赋予就业协议特殊劳动合同的性质, 从而为使用《劳动法》有效解决就业协议的纠纷奠定法律基础, 把就业协议纠纷纳入《劳动法》的保护范围, 在发生争议时, 依据《劳动法》第77条第1款的规定:“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 也可以协商解决。”仲裁机关亦可参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条的规定对就业协议纠纷中的相应争议事项作出终局裁决, 如果当事人对仲裁结果不服, 可以依照第50条的规定:“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规定确定就业协议纠纷管辖范围并予以受理。

摘要:在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就业方式下,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以下简称就业协议) 对于维护高校毕业生在初次就业中的合法权益、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日益市场化、就业理念日渐多样化、就业形势日趋复杂化, 这项带有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制度已不能满足当今实践的需要。因此, 必须在法律层面寻求新的解决途径以切实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益。文章首先分析了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 然后指出了就业协议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进而对如何完善就业协议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望文章能对实现大学生的和谐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就业协议,法律性质,建议

参考文献

[1]黎建飞.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3]赵艳芹, 刘英泽.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区别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5) :39-40

[4]张冬梅.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及其完善[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6 (6) :78-79.

[5]赵兴宏.就业协议试用劳动合同的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 1999 (1) :36.

[6]于德利.劳动合同是就业协议的延续吗[J].人力资源, 2008 (3) :73.

[7]李升军, 张莉.就业协议的存与废[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19) :97.

[8]周弦.大学生就业协议之法律探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 (10) :56-57.

就业协议书证明 篇6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法律性质;预录用合同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签订的书面协议,由国家教育部或各省、市、自治区就业主管部门统一制作并发放给毕业生。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在我国还没有明确的规定,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的认识也不明确,因此对该协议的法律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法律性质的界定

1.各方观点归纳

各方观点大概有以下几种:第一,就业管理手段说。其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就业管理的必要手段。第二,意向书说。其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仅是一种就业意向书。第三,合同说。其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是合同,应当适用合同法来调整。第四,劳动合同说。其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是劳动合同,应当由劳动法进行调整。

2.重新界定性质

笔者认为,应当将就业协议界定为一种特殊的劳动合同形式,可称之为“预录用合同”,即以录用为目的,由用人单位在招收新员工时,与被录用者依法签订的,表明双方已达成了意愿,缔结了劳动关系并要按照规定来履行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

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界定为“预录用合同”,使其和报到后的劳动合同衔接起来,解决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意义。这一概念的界定既明确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的法律效力,又有利于保护大学生的权益,防止用人单位搞欺诈。如果毕业生在报到并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后发现,单位的实际待遇、岗位条件与当初签订协议书时所承诺的相去甚远想退回学校时,就会受用人单位限制,又错过最佳择业期,那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其合法权益必将受到极大损害。最后,这一概念的界定也有利于解决司法中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纠纷的法律适用问题。

二、就业协议的改进与完善

明确性质,认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是有法律效力的“预录用合同”,属于一种特殊的劳动合同,它必须适用劳动法,这就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出了新要求。

1.学校应由协议当事人之一转变成协议的审批者或监督者

笔者建议学校退出协议,并非意味学校在学生就业中不发挥任何作用。笔者赞同由教育部根据学校级别下放部分权力,由高校享有对学生就业协议的审批权,即就业协议经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达成协议即告成立,经学校审批后方生效。特别是有的协议经审查认为对毕业生有失公平,或用人单位录取时违反公平竞争、公平录用的原则,学校可依职权不予批准。此举亦是为了维护就业市场良好秩序,防止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合法权益遭受侵犯,同时亦有利于降低日后的违约率。所以,学校应成为合同的监督者或审批者,而非充当合同当事人的角色。

2.使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相衔接,避免两者因内容矛盾而产生纠纷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协议主体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就业协议的条款应与劳动合同的条款保持一致,如果有附加约定的内容,那么附加内容须符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协议必须明确和规范,试用期限、合同期限、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性质以及相关福利待遇等约定都要详细写入协议书。另外,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还可以约定其他一些内容,如:双方在终止条件中可以协商约定,当毕业生考研成功或考上公务员则合同终止,可以在违约责任中约定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3.明确违约责任

笔者认为,应该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来明确违约责任。在此过程中,和企业相比学生的地位处于弱势,应多为学生设身处地地着想,协议书上应注明违约的最后截止日期。根据违约的实际日期来对违约责任进行定量和定性,减少不必要的争议。

总之,学生、用人单位与学校三者之间应为平等关系,就业协议作为合同文本,应该体现公平、公正、诚信以及自由等原则。目前就业协议仍然需要不断地改进与完善,笔者提醒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要谨慎签约,在签约之前要清楚地知道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以减少不必要的矛盾。遇到纠纷,要按照相关法律条文合理地解决,如双方沟通后仍有不满意,则可以求助司法审判程序来解决争议。

参考文献:

[1]程延园.就业协议需要与劳动合同相衔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2):54-57.

[2]翟玉娟.就业协议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J].广西政法管理学院学报,2007(1):91-92.

[3]张冬梅.《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及其完善[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2):94-98.

社区未就业证明 篇7

附件1/r/n

未就业证明/r/n

乡(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r/n

我社区户籍人员(常住人员),居民身份证号码为,年龄:(周岁)居住在,经核实,现处于无业状态,特此证明。有效期30天。/r/n

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盖章)/r/n

调 查 人 签 字:/r/n

支书/主任签 字:/r/n

年 月 日/r/n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盖章)/r/n

社 保 中 心 主 任 签 字:/r/n

乡镇(街道)分管领导签字:/r/n

年 月 日/r/n

【相关文章】未就业证明/r/n

兹有我社区居民,身份证号码;现家庭住址;因为□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征地农转非□其它(写具体原因),需要办理□城镇失业人员失业证□职工失业证,现未就业。/r/n

备注:/r/n

特此证明/r/n

(村)居委会/r/n

经办人:/r/n

年 月 日/r/n

注意:/r/n

1.《失业证》应由本人办理,不得代办。/r/n

社区灵活就业证明 篇8

社区灵活就业证明

核 实 证 明

朝阳区残联:

姓名 xxxxxxxxxxxx,性别 xxxxxxxxxx,年龄 xxxxxxxxxxxxx,身份证号码 xxxxxxxxxx,该同志 xxxxxx年xxxxxxxxx 月 xxxxxxxx日至 xxxxxxxxx年 xxxxxxxxx月 xxxxxxxx日实现灵活就业已满30日。

特此证明

居委会(签章)

xxxxxxxxx年xxxxxxx 月 xxxxxxxxxxx日

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昨日公布《关于支付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补贴的补充通知》,最新一期政府公报刊登这一公告。按规定,已进行灵活就业登记的就业困难人员申请灵活就业补贴的,除提交《关于支付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补贴的通知》规定的材料外,还应提交由本人签字及灵活就业工作地点所在社区劳动保障窗口确认的证明资料(以下简称证明资料),内容包括具体从事的灵活就业岗位名称、工作内容、工作地址、工作时间、劳动报酬、联系电话以及雇主信息(包括雇主姓名、联系电话、地址等)。

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受理申请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核实。核实通过的,由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将申请人的灵活就业相关信息(含姓名、灵活就业方式、补贴金额等内容)在其居住地社区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在《灵活就业补贴申请表》上签署核实意见并加盖公章,在公示结束后的3个工作日内将申请材料报送市或区就业服务机构复核。经核实或公示发现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将材料退回申请人。

市或区就业服务机构收到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上报的资料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复核。对复核通过的,按规定向申请人银行账户拨付补贴;对复核未通过的,将申请资料通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退还申请人,并告知申请人未通过的理由。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虚假信息申领灵活就业补贴的,一经查实,立即停止发放补贴,并按规定追回其所领补贴,同时将其相关情况记入个人征信系统。对提供虚假材料证明灵活就业的单位和个人,一并记入征信系统。

上一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下一篇:美容师工资有多少?美容师工资待遇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