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师证考试网

2024-09-27

江苏省教师证考试网(通用8篇)

江苏省教师证考试网 篇1

一、考试性质

江苏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江苏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情况以及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和鉴赏、评析美术作品的基本能力。

2.考查考生对与中学美术课程相关的大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与应用情况。4.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美术表现与创作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一)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的基本理论和知识。1.结合中学美术教学需要,理解美术概论的主要理论和观点。

(1)本质论:了解美术的概念,美术审美、社会、历史、认识的本质理论。(2)门类论:掌握美术的基本特征及其门类的划分。

(3)发展论:了解美术的发生与发展,理解美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4)创作论:了解美术流派与思潮,掌握美术创作方法。(5)作品论: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掌握美术作品的构成因素。(6)接受论:了解美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懂得美术的审美教育规律。

2.掌握中国历代美术的重要作品、代表人物、主要流派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中国美术的发展脉络,能对中国历代美术经典作品进行鉴赏和评析。

(1)史前美术:美术的起源及早期形态、彩陶、陶塑、玉雕、岩画。(2)先秦美术:青铜艺术、帛画、玉石雕、工艺。

(3)秦汉美术:陵墓雕塑、帛画、宫殿壁画、墓室壁画、画像砖石、建筑、工艺。(4)魏晋南北朝美术:画家及传世作品、墓室壁画、陵墓雕塑、石窟壁画与雕塑、画史与画论、书法、工艺、建筑。

(5)隋唐五代美术:画家及传世作品、陵墓雕塑、石窟壁画与雕塑、寺观壁画与雕塑、画像石、画史与画论、书法、工艺、建筑。

(6)宋元美术:画家及传世作品、壁画、画史与画论、雕塑、书法、工艺、建筑。(7)明清美术:画家及传世作品、版画、年画、画史与画论、雕塑、书法、工艺、建筑。(8)近、现代与当代美术:著名画家及代表作品、中国画、西画、版画、连环画、漫画、年画、雕塑、书法、工艺、建筑及美术思潮、美术教育。

3.掌握不同地域、国家主要历史阶段的经典美术作品和世界重要美术流派及其主要艺术家、代表作品等方面知识;了解外国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并对外国美术经典作品进行鉴赏和评析。

(1)原始与古代美术:原始美术、古代两河地区美术、古代埃及美术、古代希腊美术、古代罗马美术。

(2)古代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美术:印度美术、日本美术、古代非洲美术。(3)欧洲中世纪及拜占庭美术:早期基督教美术、拜占庭美术、罗马式美术、哥特式美术。

(4)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5)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美术:

十七、十八世纪意大利美术,十七世纪荷兰美术,十七、十八世纪西班牙美术,十七、十八世纪法国美术。

(6)十九世纪欧洲美术: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法国浪漫主义美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美术,法国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美术,十九世纪德国美术,十九世纪英国美术,十九世纪俄罗斯美术。

(7)现代美术:野兽派、立体派、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抽象艺术、达达和超现实主义、墨西哥壁画运动、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观念艺术、后现代主义。

4.初步了解福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及表现形式。5.关注当今中外美术前沿时事。(二)基本技能

掌握绘画、设计、工艺、书法、雕塑等美术表现形式的基本知识与技法。

1.掌握素描、速写、色彩等绘画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与风格;运用明暗、色彩、光影、肌理等美术语言进行绘画技法表现。

2.掌握中国画、油画、水彩、版画、雕塑等美术表现形式的基本技法。

3.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构成法则,运用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进行视觉传达设计。4.掌握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构成法则。

5.懂得运用计算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采集图文信息和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方法。6.了解雕刻、编织、蜡染等工艺美术的艺术特征及简单制作技能,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

(三)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中学美术教学论:了解美术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美术教学实践能力。

1.认识美术教育的基本涵义,具有正确的美术教育观。2.了解中学美术教学的基本内容。

3.掌握中学美术教学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了解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具备教学设计的编写、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分析能力。

4.了解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与美术教学之间的联系,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意义。

5.理解基本教学技能:导入技能、教学语言使用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板书和范画技能、多媒体技术使用技能、课堂组织技能等。

美术课程标准:理解《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行为。

1.理解中学美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实施建议。2.理解中学美术课程目标。

3.了解初中美术课程四个学习领域及第四学段的目标、学习活动建议、评价要点。4.了解高中美术课程五个系列、九个模块及其内容标准。

5.理解《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与评价”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的要求,并运用于教学。

四、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120分钟。3.试卷分值:150分。

五、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技能创作题、综合应用题(含案例分析和教法应用题)等。

2.内容比例:美术学科专业基础主干知识约占60﹪,中学美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内容约占40﹪。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30%,中等难度题约占50%,较难题约占20%。

六、考试准备

笔试时需带水笔或钢笔;创作题可用绘画铅笔或水笔等绘画工具完成,不必带色彩工具。

江苏省教师证考试网 篇2

关键词:中考,英语,口语考试

自2000年起, 江苏省开始实行初中英语口语等级测试和听力测试, 推动了英语教学的深层次改革。但由于口语测试操作难度大, 测试信度不易获得普遍认同。2007年, 江苏省在省内部分城市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 进行初中英语听力和口语二合一测试的试点工作, 推进了英语考试评价的信息化。2009年, 江苏省英语中考首次在全省范围采用人机对话形式进行口语考试。与以往相比, 这次考试具有明显特征, 也有不足之处。

一、本次口试的特点

1. 测试手段先进, 保证了考试的信度。

过去, 中考口语考试的测试评分主要依靠测试教师主观判断。众所周知, 口头语言瞬间即逝, 测试教师一边听一边要做出决定, 完全靠印象评分。测试教师的业务水平、测试经验和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必然影响其评分的公正、合理。实行人机对话后, 学生坐在电脑前对着麦克风说答案, 结果的反馈由电脑完成, 在减少人为错误和公平给分方面十分有效。一个机房内, 30个学生可同时考试, 各自独立进行, 互不干扰。这既规范了考试要求, 提高了考试效率, 又确保了考试的可信度。

2. 评分标准客观, 提高了考试的区分度。

2008年, 江苏省初中英语中考口语考试成绩分为0分、4分、7分和10分四个等级。考生完全不能表达自己思想的得0分, 而事实上, 只要学生能张口回答简单的问题就可以轻易获得4分。有的学生仅是基本完成了考试任务, 就可以得到7分。在“最好”和“好”之间也难辨析差距, 他们都可以得到10分。2009年的中考口语评分, 则是从0分至10分, 这样拉开了差距, 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口语的实际技能。

3. 要求明确具体, 激发了口语实践的热情。

为指导学生做好考试准备, 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写了《2009年江苏省初中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纲要 (试行) 》。考试之前, 同学们纷纷跟着录音机读短文, 模仿语音, 仔细辨别句子重音、不完全爆破、意群、停顿以及升调和降调, 一次次认真背诵文章, 进行模拟会话操练。新的考试模式, 打破了过去英语学习的沉闷氛围, 激发了学生朗读英语、用英语说话的热情。

二、需要改进的地方

1. 测试题型比较单一。

2009年江苏省初中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题型由“听对话回答问题”、“听对话和短文回答问题”、“朗读短文”、“话题简述”四部分组成。前两项各赋分10分, 后两项各赋分5分, 试卷总分为30分。实际上口语部分的试题, 仅有“朗读短文”和“话题简述”两项内容。这说明, 目前的人机对话形式考核,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某些类型口语活动的开展。朗读是一种专门技能, 但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又是用不着朗读的。话题简述虽是一种测试学生口语的灵活方法, 不足之处是所测验的不是在最正常情况下使用口语的能力。正常情况下的口语是自然而然地与别人交往, 并能适时地根据对方的反应调整自己所说的话。因此, 与口语测试的多种形式相比, 2009年江苏省口语测试形式比较单一。

2. 测试效度尚待提高。

测试效度是看一种测验要测量什么和测量得是否准确, 主要分为内容效度和编制效度。内容效度指的是测试的代表性和覆盖面的程度。总体来说, 2009年江苏省口语部分的考试项目还是比较容易准备的, 这由于所有的阅读材料都是从指定的参考书上选择的。如果学生做了一定准备, 获得高分较为容易。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2009年有796名学生参加考试, 其中45.10%的学生获得满分。获得满分者不乏一些优秀学生, 但问题是有部分得到满分的学生, 其口语运用能力与《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相对照, 还明显有一定差距。从某种意义上看, 2009年江苏省口语考试尚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真正的语言交际能力, 口语测试的效度尚有提升的空间。

三、改进意见

笔者认为, 口语测试能够有效地评估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 对教学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此, 建构一个好的口语测试模式, 不仅能促进学生发展语言交际能力, 还能指导教师调整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笔者以为, 今后的初中英语口语考核, 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1. 加大分值权重。

江苏省2009年初中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中口语部分仅占10分, 学生“人机对话”考试的得分仅以20%的比例记入中考英语总成绩。笔者建议, 应逐步加大口语在英语中考中的权重。近期, 口语部分赋分应增加至20分。以后, 听力口语考试在中考英语总成绩中的占比应增加至40%。

2. 增加测试项目。

语言是一种交流媒介, 自然的语言应当有它的真实性和实践性。笔者建议, 口语测试项目应多样化。日常会话、情景对话、看图说话、专题演讲、口头作文等等, 都是可供选择的测试项目。为此, 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研发新的口语考试软件, 增加测试项目。

3. 扩展考核内容。

2009年, 江苏省为初中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编写了训练材料, 其中“朗读课文”部分提供了30篇短文, “话题简述”部分提供了20个话题, 考试范围偏小。初次实行, 作为教与学的指引, 尤其是可以适当缓解师生的心理负担, 有其必要。但今后, 要适当增加素材的数量, 逐步扩充素材的内容。

上述改进举措若到位, 则可形成更为积极的导向, 使教师更加重视口语教学, 让学生更加重视口语实践, 能进一步推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入新的境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马丁·韦德尔.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与实践 (英汉对照) Language Teaching&Learn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刘润清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3]胡春洞, 王才仁.外语教育语言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9.

江苏省教师证考试网 篇3

关键词:中考;英语;口语考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02-0016-02

自2000年起,江苏省开始实行初中英语口语等级测试和听力测试,推动了英语教学的深层次改革。但由于口语测试操作难度大,测试信度不易获得普遍认同。2007年,江苏省在省内部分城市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进行初中英语听力和口语二合一测试的试点工作,推进了英语考试评价的信息化。2009年,江苏省英语中考首次在全省范围采用人机对话形式进行口语考试。与以往相比,这次考试具有明显特征,也有不足之处。

一、本次口试的特点

1.测试手段先进,保证了考试的信度。

过去,中考口语考试的测试评分主要依靠测试教师主观判断。众所周知,口头语言瞬间即逝,测试教师一边听一边要做出决定,完全靠印象评分。测试教师的业务水平、测试经验和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必然影响其评分的公正、合理。实行人机对话后,学生坐在电脑前对着麦克风说答案,结果的反馈由电脑完成,在减少人为错误和公平给分方面十分有效。一个机房内,30个学生可同时考试,各自独立进行,互不干扰。这既规范了考试要求,提高了考试效率,又确保了考试的可信度。

2.评分标准客观,提高了考试的区分度。

2008年,江苏省初中英语中考口语考试成绩分为0分、4分、7分和10分四个等级。考生完全不能表达自己思想的得0分,而事实上,只要学生能张口回答简单的问题就可以轻易获得4分。有的学生仅是基本完成了考试任务,就可以得到7分。在“最好”和“好”之间也难辨析差距,他们都可以得到10分。2009年的中考口语评分,则是从0分至10分,这样拉开了差距,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口语的实际技能。

3.要求明确具体,激发了口语实践的热情。

为指导学生做好考试准备,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写了《2009年江苏省初中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纲要(试行)》。考试之前,同学们纷纷跟着录音机读短文,模仿语音,仔细辨别句子重音、不完全爆破、意群、停顿以及升调和降调,一次次认真背诵文章,进行模拟会话操练。新的考试模式,打破了过去英语学习的沉闷氛围,激发了学生朗读英语、用英语说话的热情。

二、需要改进的地方

1.测试题型比较单一。

2009年江苏省初中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题型由“听对话回答问题”、“听对话和短文回答问题”、“朗读短文”、“话题简述”四部分组成。前两项各赋分10分,后两项各赋分5分,试卷总分为30分。实际上口语部分的试题,仅有“朗读短文”和“话题简述”两项内容。这说明,目前的人机对话形式考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某些类型口语活动的开展。朗读是一种专门技能,但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又是用不着朗读的。话题简述虽是一种测试学生口语的灵活方法,不足之处是所测验的不是在最正常情况下使用口语的能力。正常情况下的口语是自然而然地与别人交往,并能适时地根据对方的反应调整自己所说的话。因此,与口语测试的多种形式相比,2009年江苏省口语测试形式比较单一。

2.测试效度尚待提高。

测试效度是看一种测验要测量什么和测量得是否准确,主要分为内容效度和编制效度。内容效度指的是测试的代表性和覆盖面的程度。总体来说,2009年江苏省口语部分的考试项目还是比较容易准备的,这由于所有的阅读材料都是从指定的参考书上选择的。如果学生做了一定准备,获得高分较为容易。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2009年有796名学生参加考试,其中45.10%的学生获得满分。获得满分者不乏一些优秀学生,但问题是有部分得到满分的学生,其口语运用能力与《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相对照,还明显有一定差距。从某种意义上看,2009年江苏省口语考试尚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真正的语言交际能力,口语测试的效度尚有提升的空间。

三、改进意见

笔者认为,口语测试能够有效地评估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对教学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此,建构一个好的口语测试模式,不仅能促进学生发展语言交际能力,还能指导教师调整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笔者以为,今后的初中英语口语考核,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1.加大分值权重。

江苏省2009年初中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中口语部分仅占10分,学生“人机对话”考试的得分仅以20%的比例记入中考英语总成绩。笔者建议,应逐步加大口语在英语中考中的权重。近期,口语部分赋分应增加至20分。以后,听力口语考试在中考英语总成绩中的占比应增加至40%。

2.增加测试项目。

语言是一种交流媒介,自然的语言应当有它的真实性和实践性。笔者建议,口语测试项目应多样化。日常会话、情景对话、看图说话、专题演讲、口头作文等等,都是可供选择的测试项目。为此,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研发新的口语考试软件,增加测试项目。

3.扩展考核内容。

2009年,江苏省为初中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编写了训练材料,其中“朗读课文”部分提供了30篇短文,“话题简述”部分提供了20个话题,考试范围偏小。初次实行,作为教与学的指引,尤其是可以适当缓解师生的心理负担,有其必要。但今后,要适当增加素材的数量,逐步扩充素材的内容。

上述改进举措若到位,则可形成更为积极的导向,使教师更加重视口语教学,让学生更加重视口语实践,能进一步推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入新的境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马丁·韦德尔.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与实践(英汉对照)

Language Teaching & Learn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 刘润清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语言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4]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009年江苏省初中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纲要(试行)[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江苏省教师证考试网 篇4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的是。A:课余活动 B:课外活动 C:群众活动 D:文娱活动

2、有计划、有目的、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是__。

A.制定课程标准 B.制订教学计划 C.课程设计

D.明确培养目标

3、教学方法体系中运用最广的方法是()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授法

D:读书指导法

4、__可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A.选择题 B.是非题 C.论文题 D.填空题

5、下列关于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两者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相同 B.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 C.登记账簿的原始凭证不同 D.两者作用不同

6、下列哪种方法不利于缓解或调控幼儿激动的情绪?()A.安抚  B.转移注意  C.冷处理  D.斥责

7、剧烈运动后,人们常常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主要是因为皮肤的什么功能? A:保护和排泄 B:排泄和调节体温 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D:保护和感受外界刺激

8、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学生可以反复多次感知板书的内容,这体现了板书的 A.提示作用 B.强化作用 C.示范作用 D.总结作用

9、ABC理论中,B指。A:诱发性事件 B:个体的情绪 C:对事件的看法 D:个体的行为反应

10、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______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反映了__。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11、()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康德论教育》

12、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__。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洛克

13、最早采用“课程”一词的是()A:吉尔古德 B:赫钦斯 C:巴格莱 D:斯宾塞

14、幼儿入学后的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等方面。A:知识 B:身体 C:心理 D:社会性

15、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

16、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

A: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B: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身体健康 C: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 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17、作为新时期教师角色重要补充的是()。A.心理治疗者 B.被攻击的对象 C.研究者

D.学校管理者

18、在班级管理中,()是班级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是班级的核心。A:校长 B:班主任 C:老师

D:教导主任

19、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20、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 A: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 B: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 C: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 D: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

21、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____ A:皮亚杰 B:加德纳 C:斯腾伯格 D:戴斯

22、在心理学界,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分支的标志是__。A.乌申斯基《教育心理学》 B.鲍尔文《教育心理学》 C.桑代克《教育心理学》

D.卡普杰列夫《教育心理学》

23、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____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24、幼儿园应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A:4小时 B:3小时 C:5小时 D:3小时半

25、(2007年)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可将其分为。A: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D: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26、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什么关系____ A:相互制约 B:相互影响 C:相互促进 D:相辅相成

27、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__。

A.成就水平的测验 B.能力形成的测验 C.结构的测验

D.智力发展的测验

28、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称之为__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29、20世纪()以后,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E:90年代

二、多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或让学生分发试卷即侵犯学生的____ A: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B:世界上首次作出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的是《春秋》 C:我国古代最初采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筹 D:“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是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对日食现象作出的科学解释

2、”行动活泼敏捷、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属于哪种气质类型__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3、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__.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复式教学 D.小组教学

4、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形成时期 A:情感 B:意志 C:个性 D:伦理

5、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____ A:目的和内容 B:共同语言 C:深厚友谊 D:约束力量

6、教学技能的熟练性表现为__ A.自觉性 B.目的性 C.规范化 D.自动化 E.完善化

7、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__实现的。A.班主任 B.班干部 C.男女学生 D.集体教育

8、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__。A.2~5岁 B.6~7岁 C.8~10岁 D.11~12岁 E.0~6岁

9、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10、属于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的有。A:流畅性 B:变通性 C:探究性 D:独创性

E: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11、社会需求与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A: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 B:教育机构 C:政府 D:父母

12、打篮球属于__。A.细微性操作技能 B.粗放型操作技能 C.徒手型操作技能 D.开放性操作技能 E.练习型操作技能

13、”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__ A.遗传的作用 B.教育的价值 C.家庭的影响 D.文化的功能 E.人的能动性

1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__。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15、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是()A: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 B: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C: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D: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

E: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16、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__。A.杜威 B.加德纳 C.布卢姆 D.布鲁纳

17、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____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B:只有小集团意义 C:依赖兴趣的作用 D:没有政治意义

18、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反映的心理现象是__ A.感觉 B.知觉 C.注意 D.思维 E.意识

19、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0、一类事物的最佳代表,也就是某个概念的典型例证,称之为__。A.表象 B.原型 C.经验 D.概念

21、西方教育心理学开始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的年代是__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初 D.19世纪末

22、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__。A.卢梭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23、课程管理有审定制、固定制和多样化自由选择几种模式,统整各自优势,课程一般结构发生了变化,体现在__。A.保持原有特色的优势

B.强调统一基础上增加灵活性 C.在多样性基础上增加调控 D.采用导向式管理

E.建立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式相一致的课程结构

24、下列对古代称谓说法错误的是。A:阁下是对长辈的尊称

B:足下是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 C:内子用于丈夫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D:“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

25、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__。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26、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什么关系____ A:相互制约 B:相互影响 C:相互促进 D:相辅相成

27、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__。

A.成就水平的测验 B.能力形成的测验 C.结构的测验

D.智力发展的测验

江苏省教师证考试网 篇5

1.如何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人手,达到提高中小学素质教育质量的目的

(1)实施有效教学.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使学生掌握的有效知识量与教学时间的比值达到最大化.教师要做到①提高理性认识;②精心设计教学;③把握教学时机;④避免时间浪费.()实施情感教学.所谓情感教学,主要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情感教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也影响着教学目标能否有效地实现.教师应该注意:①以良好情感激发学生;②保持良好的授课心境;③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3)实施优化教学.所谓优化教学,主要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选择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力争以较少的时间去获取较大的教学成果.这就要求:①优化教学目标;②优化教学内容;③优化教学结构;④优化教学方法.2.素质教育对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1)突出“启发式”.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彻底贯彻“启发式”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学生的主规能动性,使他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研究学法.不仅强调教与学活动的辩证统一,而且要从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原理出发,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并把它作为创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完整体系的前提条件.(3)强调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是提高学业成绩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对策之一.(4)促使学生知情意和谐发展.教学方法改革必须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情意因素,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5)力求实现最优化.①体现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②体现教学方法的整体性和制约性;③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④体现教学方法的发展性和创造性.3.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请说说你对此的理解.要恰当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

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教师资格网络培训视频免费试听:http://edu.21cn.com/kcnet2580/

同时还要注意内容目标中有关过程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的陈述,在教学中准确把握内容标准的要求.4.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如何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必须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

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5.根据新课程改革关于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的要求,说说你的建议.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可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

时事政策教育,党团活动,班级活动等也要与课堂教学建立互补关系;

力求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形成网络式的教学系统,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6.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其本质是什么

(1)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2)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它改变原有的单纯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资格网络培训视频免费试听:http://edu.21cn.com/kcnet2580/

7.为适应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普通高中自000年秋学期起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请指出: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以及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可以如何发挥指导作用

政治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政治教师运用哲学,政治,经济等专业知识,帮助学生确定社会科学类的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指导资料收集工作,指导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指导学生如何形成结论.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习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8.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系统的政治理论素养;

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必备的教育教学科学知识.9.有人说,西方发达国家没有德育课程,德育课程只是中国特色.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因为,任何国家都需要通过德育,培养能够承担责任,符合本国主流价值导向和个人生活需要的合格公民,都需要注重提高和优化公民的现代化素养.10.新课程改革强调,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应客观地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的成长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及发展中的不同需求和特点,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请指出《思想品德》课程倡导的评价方法.观察-观察法主要是指教师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的依据.描述性评语-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评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教师资格网络培训视频免费试听:http://edu.21cn.com/kcnet2580/

江苏省教师证考试网 篇6

报考对象及条件

(一)具有江苏省户籍或持有有效期内江苏省居住证的人员,或在江苏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读的学生,可在江苏省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

(二)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1.报考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注:具有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历的师范生可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具有中等师范学校学历的师范生可报考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此类考生应持有学校所在地招办备案的招生录取名册复印件,复印件应加盖原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2.报考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或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或其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3.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具备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4.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三年级及以上的在校生、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四年级及以上的在校生可报考对应学历层次的教师资格考试。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可报考各学段教师资格考试。

上述所有学历要求均为“毕业”,“结业”“肄业”均不符合教师资格认定的学历要求。

(三)在江苏省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自愿原则,可以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生应持有公安机关签发有效期内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内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并符合规定的学历要求。

(四)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员,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人员,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报名时间和要求

(一)报名时间及流程

1.网上注册:8月26日起,所有考生报名前均须通过官网(ntce.neea.edu.cn)注册,填写真实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及手机号等信息,注册信息必须与证件信息一致。每个手机号只能注册一次,并接收短信验证。如注册时收不到短信验证码,可拨打短信服务热线400-7797-255咨询。

2.网上报名:9月2日~5日,5日截止到16:00。

3.网上审核:9月3日~6日,6日截止到16:00。

4.网上缴费:审核通过即可缴费,时间截止到9月8日24:00,逾期不能缴费。缴费完成的状态以报名系统反馈为准,请考生在缴费截止前关注确认。如重复缴费,后期系统会自动退费。

注:根据苏价费函〔〕25号文件精神,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收费标准为每人每科52元。

5.请考生严格遵照各时间节点进行报名,逾期报名无效。

(二)报名须知

1.考生通过官网(ntce.neea.edu.cn)进行网上报名。

2.本次报名江苏省全部实行网上审核。审核结果以报名系统反馈为准。为更好地服务考生,具体审核意见还将以电子邮件的形式通知考生,请留意报名时所留电子邮箱。报名人数较多时,审核状态可能会一直显示“待审核”,请考生耐心等待。

3.考生本人对报考信息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负责。如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填写信息错误等原因造成面试、认定等后续环节不能完成,后果由考生承担。考生报名各项信息,一经审核通过,均不能更改。

4.所有考生(含在我省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报名的考区应选择以下三项之一:

(1)户籍所在设区市考区。

(2)居住证所在设区市考区(报名时须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居住证)。

(3)学籍所在设区市考区(仅限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读学生)。

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上通知为准,具体考区列表及选报要求见附件1。

5.考生报名时上传的照片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本人近6个月以内的免冠正面白底彩色证件照,照片中显示考生头部和肩的上部,不允许带帽子、头巾、发带、墨镜。

(2)考生照片请勿过度美颜,否则易造成系统实人比对不通过,照片标准请参照报名系统内照片样张。考生如上传的照片不符合要求,将不能通过审核。

6.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为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不可随意变更。如与其他事项发生冲突,请考生自主选择,责任自负。

7.因疫情变化可能会影响考生正常考试,请审慎报考。

考试疫情防控要求

1.考生要注意科学防疫,备考期间减少跨区域流动,在考试前14天及考试期间避免参加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减少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做好个人防护。考试当天凡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不得参加考试。

2.考生于10月14日前自行下载打印《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生健康状况报告表》(见附件2,以下简称《健康报告表》),并按要求如实填写。

3.考试当天,考生进入考点时,须出示苏康码(苏康码为绿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建议下载并使用“通信行程卡”App)、《健康报告表》。进入考点后,考生按要求将《健康报告表》交给考场监考人员。

4.考试疫情防控措施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请考生关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微信公众号“江苏招生考试”、考区所在地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及时了解相关政策信息。

违规处理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违规行为的,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认定和处理,作弊考生依据《教师资格条例》的相关规定3年内禁止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其他

1.各类别考试科目情况见附件3。

2.各科目考试日程、《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等相关信息详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

3.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体、美专业考生公共科目单独编码的通知》(教师司函〔〕34 号)精神,对音、体、美专业考生的笔试公共科目一、科目二实行单独编码,相应科目代码为201A、202A、301A、302A,考试内容暂与原科目相同。

考生获得科目201、202、301、302合格成绩,可相应替代科目201A、202A、301A、302A合格成绩; 考生获得科目201A、202A、301A、302A合格成绩不可替代科目201、202、301、302合格成绩。取得科目201A、202A 合格的考生,面试仅限于参加小学类别音、体、美专业科目; 取得科目301A、302A合格的考生,面试仅限于参加初中、高中、中职文化课类别音、体、美专业科目。

4.考生可于10月25~29日打印准考证,12月9日起查询笔试成绩。笔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为两年。

5.网上报名系统相关问题咨询电话:010-82345677。工作时间为:周一至周五,8:30~12:00;13:00~17:00(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6.其他报名常见问题及咨询电话见附件4。

教师资格证好不好考

现在考教师资格证其实不是很好考。不是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学生,考教师资格证需要一定的条件,只有你有了条件,你才能考教师资格证。虽然现在的教师这个正不是很好考,但是每年还是会有好很多同学通过这次考试,取得教师资格证,所以最后还是要看你平时是怎么学习的,对考教师资格证,有没有准备充分,有没有为了这次的考试付出努力,这都是我们我们在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需要准备的。

考教师资格证首先就是要学习,在学习的时候,要选择好考教师资格证要用到的教材,知道什么教材对自己才是最有帮助的,其实这就是我们在备考的时候,需要做的。要充分的了解教师资格证是怎么考试的,考试的节点是什么,只有把这些都掌握清楚,我们才能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考教师资格证。

考教师资格证的意义会不会很大

看对你有没有用。如果你以后真的想要做一名教师,那么考试教师资格证的意义就非常大了,如果你以后不做教师,那就没有必要考教师资格证了,只有做教师,才能用到教师资格证。但是也不是说,我们不当老师,我们考的教师资格证就没有什么用了,还是很有用的,比如说在我们旅游的时候,一些经典,如果你有教师资格证,你是可以享受半价的,所以这个对旅游还是有帮助的。有些销售的地方,可能还会对教师有一些优惠,如果你有教师资格证,相信会优惠很多,所以考教师资格证的用处还是非常大的。

江苏省教师证考试网 篇7

关键词:江苏省音乐统考,器乐考试,伴奏,有效应用

自2000年实行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音乐专业统一考试, 迄今已历十余年。十余年来, 在省教育考试院的精心组织领导下, 在考点院校、全省各相关院校的考评委及全体考生的共同努力下, 这一备受社会关注的艺术专业高考, 无论是考试形式还是人才选拔质量, 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的同时, 相关考试改革研究成果先后被许多省市借鉴应用, 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器乐考试是江苏省音乐统考的主试或加试科目, 是考生通过现场器乐演奏及综合音乐素质的展现取得相应分数, 通过选拔进入相关高校音乐专业学习的重要途径。为使这一专业科目的考试公平公正、方法科学严谨、评定客观准确, 省考试院自2000年统考伊始即对这一科目的考试目的、形式、内容等做出了规定。在历年发布的“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音乐专业统一考试”考试说明中, 还对这一科目的考试时间 (8分钟以内) 、曲目数量 (2首) 、考评标准 (演奏流畅、准确, 技术运用合理;无不良演奏习惯及明显失误;能感悟音乐作品, 准确把握音乐风格;富有创造性地传达音乐的内涵) 、考试形式 (面试, 现场演奏) 、考试伴奏 (可自带伴奏, 但不得用音像制品) 等提出了要求。可以说, 相关规定和要求, 特别是允许以增强演奏质量、体现考生综合表演能力的自带伴奏融入考试, 是在正视全省统考考生数量大、乐器种类多、演奏时间长等客观现实因素存在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并体现了器乐考试的专业特点和考生综合音乐表演能力的发挥, 有效保证了人才的选拔质量和考试的公平公正。多年的考试实践证明, 允许自带伴奏进行器乐科目的考试, 有别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器乐人才选拔方式, 有益于考生综合演奏水平的发挥, 有利于评委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评。每见配合默契, 发挥超常的考生演奏, 评委们都会从心底发出由衷的赞叹。但考场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 一些考生或伴奏人员对相关规定的误读、对演奏环境的误识及对伴奏形式的误解等, 导致有些考生演奏质量下降, 演奏效果失真甚至演奏中断、考试失败。这种“误操作”现象, 不仅影响了考试效果, 而且影响了考试分数。

基于器乐考试的考评工作实际, 在充分肯定音乐统考自带伴奏这种考试形式积极意义的基础上, 本文仅对器乐考场内常见伴奏问题简要梳理, 析其因、明其果, 指出认识误区, 提出改进浅见, 以期对器乐考生改善演奏质量, 提高考试成绩, 展现音乐才能有所裨益。

一、器乐考试伴奏问题举要

由于伴奏乐器、伴奏形式、伴奏人数的不同, 在器乐考场中伴奏问题亦五花八门、多种多样。

1. 喧宾夺主。

统考器乐考场所用伴奏乐器常见钢琴和扬琴, 偶见笙、弦或打击乐器, 以钢琴最为多见。就常用乐器钢琴和扬琴而言, 两种乐器虽构造及演奏方法不尽相同, 但发音原理是一样的, 都属于击奏弦鸣乐器, 都具有丰满的音色、宽广的音域、完善的演奏手法和良好的音乐表现力, 在多数情况下不需其他乐器辅助合作, 即能独自完成作品的表演。“器”之功能特点, 使演奏的“人”大多养成了单打独奏的演奏习惯;统考器乐考场的伴奏人员, 除少数青年教师外, 大多为钢琴考生或高校在读学生, 常年的独自练习和偶尔的独自登台演奏, 使他们欠缺有效的伴奏经验及良好的合作精神, 这就必然会导致在器乐考试伴奏中“喧宾夺主”的现象时有发生。表现在考试过程中:伴奏者成了主角, 主奏者成为配角;伴奏的音响大, 主奏的音响小;伴奏者可以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注入演奏中, 随意改变作品的速度、力度、情绪, 主奏者则成为被动的“追随者”, 盲目跟进, 仓促应对, 致使其不能自如地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和发挥其应有的演奏水平, 严重者进而导致演奏中断、考试失败。

2. 重形轻质。

这是对相关考试要求的误读造成的。正确地理解“器乐考试可自带伴奏”这一规定, 应该是结合所学乐器种类, 以及考试演奏曲目的难易程度和演奏时间, 合理地选择伴奏乐器和伴奏形式, 既可选择伴奏, 又可选择不带伴奏的独奏, 伴奏与否应以能否提高演奏质量和体现综合表演能力为取舍依据。在考试过程中, 由于对伴奏要求的误读误识而只重伴奏形式, 不顾演奏质量的现象亦时有所见, 且表现形式不一。诸如: (1) 曲目长大, 结构复杂, 主题呈示与发展过程缓慢, 伴奏或协奏乐器占用时间过多, 整体演奏时间超时, 致演奏中断, 演奏水平和综合素质体现不完整, 甚而留下技能技巧尚未展示的考试遗憾。 (2) 曲目短小, 结构单一, 一气呵成尚能取得不错的演奏效果, 但为追求所谓的演奏形式, 硬配上一个不伦不类的即兴伴奏, 结果适得其反, 主奏无所适从, 伴奏穷于应对, 效果削弱, 分数降低。 (3) 乐器类别特殊或受考场环境及温度湿度的影响过大, 不能应对固定音高伴奏乐器的音准变化, 为片面体现考试演奏形式的完整与完美。在音准已无法调整的情况下, 仍强行合乐考试, 致使演奏在极其不准的杂乱音响中艰难进行, 影响了考试分数。

3. 各行其是。

或因主、伴奏双方演奏技能偏弱, 或因合作练习时间偏少且缺乏有效的协作能力, 或因现场起意临时拉郎配抱佛脚, 原因不同, 表现也各异, 常见的问题如下。 (1) 演奏各行其是。主奏者埋头苦干, 一意孤行, 伴奏者亦尽心尽力, 倾情投入, 但你走你的阳关道, 我走我的独木桥, 双方各自完成任务, 但风马牛不相及。 (2) 音准互不协调。你奏你的音, 我弹我的调, 敲锣卖糖各干一行, 主、伴奏乐器音准的不协和程度已使评委捂起耳朵, 但合作双方视若无睹, 依旧“奋勇前行”。 (3) 缺乏随机应变。主奏者或因技术问题或情绪紧张致使节奏不稳、演奏不畅、乐句错乱、段落遗忘, 伴奏者却不闻不问, 依旧按部就班照本宣科, 结果要么考试演奏中断, 要么杂乱无章不知所云。⑷无视伴奏规律。器乐作品的伴奏, 多为作曲家的精心创作, 无论是单一乐器伴奏还是民乐或管弦乐队协奏, 其和声、织体的安排及音响、音量的变化, 都应与独奏声部融为一体, 密不可分。体现在考试伴奏中, 无论是单一乐器伴奏谱还是乐队缩写谱, 都应遵循伴奏或协奏规律, 追求最佳的整体演奏效果。尽管在考试中绝大多数伴奏对此都十分重视, 但仍可见无视乐曲风格特点, 无视主奏乐器的音乐情绪变化, “创造性”地注入个人理解并陶醉其中的现象, 导致与主奏乐器失去联系甚或将其引入歧途。为了追求声音的宏大, 个别钢琴伴奏甚至一脚将延音踏板踩下去直至乐曲终了, 严重破坏了演奏效果。凡此种种, 不管是何原因, 演奏双方在音准、节奏、音乐表现等综合表演能力方面所暴露出的问题, 无疑都会对考评结果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器乐考试伴奏的认识误区

1. 对考试说明的误读。

“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音乐专业统一考试”考试说明中对器乐考试可自带伴奏的说明, 是以专业考试的特点及考生综合素质的充分体现为前提的。因为同样作为主试或加试科目的声乐考试, 考场根据专业考试的特点配备有专职的钢琴伴奏, 考生既可准备好旋律谱不需预先合乐现场即兴伴奏演唱, 又可自弹自唱或预先合乐自带伴奏人员参加考试, 前提是钢琴伴奏现场演唱。但同样的要求对于器乐考试而言就不适用了, 这不仅仅是因为器乐考试乐器种类繁多, 伴奏形式多样, 伴奏内容复杂, 更重要的是, 即使再简单的器乐作品伴奏, 不经考前主、伴奏双方的多次磨合并形成默契, 也是无法正常融入考试的。为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且考虑到器乐考试的特殊性, 省考试院对器乐考试的伴奏问题做出相应的特别说明, 其含义亦十分明确:其一, 由于器乐专业考试的特殊性及器乐伴奏的复杂性, 考场不提供且无法提供即兴性伴奏服务。其二, 考生如预先准备了配合默契的伴奏, 可以带入考场融入考试。其三, 如没有准备或不需伴奏, 考生就可以采用纯独奏形式应考。也就是说, 关于器乐考试的伴奏说明, 仅仅是基于专业考试特点的一个弹性要求, 并非是刚性的规定。伴奏的有无, 不是器乐考试的必要条件;伴奏的选择权在考生, 权衡利弊的前提, 应是演奏技能的充分发挥和综合音乐表演素质的完美体现。一味追求演奏形式的完整, 不论乐器特点, 也不管乐曲风格, 什么乐器或什么乐曲都硬性加上伴奏, 是对相关说明的误读。

2. 对考试环境的误识。

考试环境是与考试活动系统相关联的外部客观事物或条件的集合体, 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诸多方面。[1]此处仅指与音乐高考相关的考试设施、演奏乐器及考试所处的时空条件等。具体到器乐考试伴奏, 其考试环境的影响要素有: (1) 温度。温度是乐器音准的重要制约因素, 且对弦鸣乐器和气鸣乐器分别有不同的音准影响。江苏省音乐统考的考试时间大多安排在12月份, 此时已进入隆冬, 考场内外的温差一般都在10℃以上, 场外候考与场内演奏时的乐器音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对考场内外的温差给乐器音准带来的影响估计不足或缺乏认识, 导致许多管乐器音准偏低, 难以与钢琴伴奏协调的现象时有发生。 (2) 湿度。湿度的变化既影响乐器音准, 又影响乐器音质, 尤其是膜鸣乐器的鼓、弦鸣乐器的二胡、气鸣乐器的竹笛等, 对湿度的变化都非常敏感。在器乐考试中, 忽略或不考虑湿度的影响, 导致与伴奏乐器的音准不调及独奏乐器的发音困难或中断演奏现象亦时有所见。⑶律制。不同的乐器音高有不同的生律法, 不同的生律法对音阶中的各级音高有不同的规定。特别如竹笛、唢呐等民族管乐器, 受乐器材质及制造技术高下或工艺水平高低的影响, 乐器音准既会产生自身音高关系失调的问题, 又存在着与伴奏乐器律制差异的问题。无视律制差别的存在, 完全以十二平均律的钢琴为纯律或五度相生律乐器伴奏, 其对考试演奏效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3. 对考试性质的误解。

“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音乐类专业统考是全国普通高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宗旨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 通过科学、严谨的考试方法和手段, 以达到对考生专业水平及素质进行客观、准确评定的目的, 以利于各高校根据本校艺术专业的培养要求, 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音乐类各专业新生, 更好地培养合格的、符合社会需求的艺术人才”。[2]省考试院对音乐统考考试性质和目的的上述说明告诉我们:音乐统考是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 是一种区分考生成绩差异的选拔性考试。作为考试科目之一, 器乐考试要通过现场演奏的面试形式, 测定考生的演奏水平和综合表演能力。包括:演奏的流畅性与准确性, 技术运用的合理性, 以及音乐风格的把握、音乐作品的感悟、音乐内涵的创造性传达等。就演奏形式而言, 考场与舞台具有某些相似性, 演奏者都是通过现场演奏向听众传达其对音乐作品的诠释与理解的。但就考试的本质而言, 考场绝不等同于舞台, 从愉悦的角度欣赏和从评判的角度选拔, 剧场听众和考场评委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绝对不同的。一味追求舞台演出效果, 对伴奏乐器及规模 (考场可见到2—3人的伴奏乐队) 不切实际的滥用、误用, 不仅模糊了考场与舞台的根本区别, 有时还会因技术或配合等方面的失误, 将本可以掩饰的不足赤裸裸地暴露在评委面前, 如节奏、音准及与伴奏的配合协调等。

三、器乐考试伴奏的有效应用

器乐考试伴奏的有效应用, 对改善演奏质量, 展现音乐才能, 提高考试成绩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要真正使器乐考试的伴奏有效, 则须充分体现如下方面。

1. 演奏时间的合理规划。

鉴于全省性音乐统考考生数量多, 战线拉得长, 省考试院特对器乐考试的曲目数量及演奏时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考生在考前必须自报两首乐曲, 考试时由考生自选一首作为主奏考试曲目, 另一首作为加奏考试曲目。两首乐曲演奏时间总体不超过8分钟。[3]在8分钟以内的规定考试时间里, 考生要选择自带伴奏应考, 一定要结合所选曲目的难易程度, 主题呈示、发展、变化的速度, 以及乐曲发展的高潮或华彩乐段所在的时段等因素综合考虑, 以在规定时间的黄金分割点附近 (4.5—5分钟时) 呈现乐曲高潮或结束主奏曲目为佳。伴奏部分过长的主题呈示或发展过渡, 都不利于考生综合音乐表演能力的展现, 不利于演奏时间的有效应用。因伴奏占用时间过多导致演奏超时、考试被终止, 更是对整体演奏质量的无谓伤害。

2. 创作空间的积极拓展。

伴奏对创作空间的拓展, 是在尊重乐曲创作和演奏风格的基础上, 对乐曲发展张力和情感运动趋向刻意营造的发展空间。这些表现在力度、速度、句法、奏法等诸多方面的张力变化和运动趋向, 既给主奏者展现综合音乐素质创造了条件, 又可适时地为主奏者弥补某些失误。当然, 创作空间的积极拓展, 前提是主伴奏双方的默契配合、考前的反复磨合训练及演奏状态的协调统一。

3. 考试环境的主动调控。

比如温度, 要切实明白, 标准音的确定是有温度限定条件的, 在预制音高伴奏乐器 (钢琴、扬琴等) 无法现场调整音高的情况下, 演奏者要充分考虑到温度变化给主奏乐器音高带来的影响 (笛、管等气鸣乐器尤甚) , 主动适时地采取措施, 保证考试演奏的音准;比如湿度, 充分了解湿度变化对相关乐器部件 (笛膜、蛇皮、指键等) 及由此引起的音质和发音机制的影响, 主动做好应对措施, 保证考试的正常进行。

4. 完美效果的共同营造。

在忽略那些将伴奏钢琴的延音踏板一脚踩到底直至乐曲终了的低级错误的同时, 强调音色的纯净圆润、音量的强弱变化、层次的清楚明晰、节奏的张弛伸缩, 以至呼吸的协调顺畅、演奏的流畅自如等, 仍是对主伴奏双方最一般意义上的演奏要求, 当且仅当这些看似常规的要求被主伴奏双方共同理解并付诸演奏实践, 伴奏的有效性方能得以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 在音乐统考中的器乐考试伴奏是改善演奏质量、增强演奏效果的积极手段, 在正确理解音乐统考考试要求的前提下, 合理有效地配好用好伴奏, 对于增强考试信心, 提高考试成绩, 充分展现音乐表演才能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音乐统考器乐考试伴奏中“喧宾夺主”、“重形轻质”、“各行其是”等问题时有出现, 是相关考生或伴奏人员对考试性质、考试要求及相关考试环境要素的误解误识。只有正确认识自身的演奏水平, 充分了解所奏乐器、乐曲的特点, 准确选用伴奏乐器及使用伴奏, 方能取得完美的演奏效果和理想的考试成绩。

参考文献

[1]廖平胜.考试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312.

江苏省教师证考试网 篇8

一、重“言”更重“文”

江苏省自2004年独立命题以来一直都很注重文言知识点的考查,比如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和用法、重要句子的翻译,这本无可厚非,因为文言文虽然曾经是很鲜活的语言,但毕竟距离现实生活很遥远,所以首先要解决“言”的问题。但它更是“文”,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如果仅仅为了应试死抠文言知识点,就不能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深入领会作者的感情、观点和态度,学生的收获也会寥寥可数。

而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表明高考仍然会一如既往地考查文言知识点,但增加了“辨析文句意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这就促使考生必须认真研读文本,并且加以思考和分析。由此,语文学科在文言文上的人文性就不能不引起出题的专家和我们高中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的注意了。

二、更能“去伪存真”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引进了2013年上海市高考文言文试题《史弼传》,全是主观题,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如果真这样考无疑增加了难度,但这恰恰可以“去伪存真”。

以往考选择题诚然可以考查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筛选、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容易让学生产生投机取巧的做法和心理。比如2004年至2013年,文言文部分的最后一题考查的都是对文本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学生很容易通过这道题掌握文章的大意,基础知识扎实,筛选能力强的甚至可能会在文章都没有细读的情况下去解题,但得分竟然也可以不赖。作为传统文化传承者的语文教师,难道不觉得这是语文教育的可笑可悲吗?而如果是主观题,在没有通读甚至精读文本的基础上几乎是不会回答得太理想的。所以,主观题比客观题更能考出学生文言知识点的积累情况和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也容易拉开差距,更能达到高校选拔人才的目的。

三、文言虚词不可忽视

文言虚词除了2004年至2006年专门出题外没有被单独命题过,由此部分高中语文教师或学生对虚词的关注度在某种程度上远远不及实词。而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者”“乎”“也”三个虚词,并且,作为典型试题的上海市高考文言文试题《史弼传》中还有断句(江苏以往仅仅文科加试做要求),而断句要想准确,掌握虚词的用法至关重要,所以这就恰恰说明文言虚词不仅不能淡化,而且要更加引起重视。

毋庸置疑,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有近五千年的文明史,而真正使用白话写文章还不到一百年,所以中国文化的精髓也都凝聚在文言文中。为了传承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当然也为了能适应刚出台的2014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考查的变化,语文教师到底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注重“言”“文”交融。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纲中规定的必须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及18个文言虚词(不可轻视),特殊的句式和用法,要不折不扣地掌握。但更要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学会理解句与句、小节和小节之间的关系,概括文章内容;也要注意文章的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和态度。

比如苏教版必修三《指南录后序》这篇文章,学生学起来可能有点费劲,除了疏通文意外,我们如果引导学生分层阅读,可以清晰地看到文章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出使元营的经过及逃亡路上的种种磨难,抒发九死一生的感慨,其中第1~3节重在记叙,第4节则以抒情为主;第二部分说明写作情况和结集目的,并从当时社会的君臣父子伦理来阐述自己报国的心志。如此看来,文章就好理解多了,学生也就能更好地体会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高贵的民族精神了。

不仅课内,即使是课外文言文,包括作业、考试试卷上的,评讲时不能仅仅强调文言知识点,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划分层次,概括文章内容,学会问为什么,不求完全得像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或实用类文本一样从内容到形式分析得淋漓尽致,但也不可浮光掠影,不能造成做好之后除了几个文言知识点之外,什么都没有留下的情形。平时就注重理解、分析文章内容才不至于因为仅仅死抠文言知识点而把好好的一篇文章搞得支离破碎,这也有利于对学生理解、概括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其次,要引导学生多读。不仅是为背诵,更为品味和加深理解。文言文包涵着丰富的诗画意蕴,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切不可背得滚瓜烂熟却不知所云。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至于刻意用文言文去表达、交流,那似乎显得迂腐。但是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领悟、多诵读优秀篇章,这样学生才能更多地领略到文言文的精妙之处。

比如苏教版必修三《指南录后序》一文,文气畅达,富于变化。特别是第四小节“呜呼”一句,结合上下文要引导学生读出文天祥内心的悲苦之情,接着一连串的“死”,要能读出令人震撼的力量,最后一句“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把作者的痛恨之情推向高潮。

此外,平时理科语文学习也要文科化。必要的文学文化常识如常见的作家生平、代表作品及思想,古代的人名、地名、官职名,古代的升迁制度等要求理科学生掌握、积累,因为不了解也会成为理解文本的障碍。这要贯穿于平时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不能临时抱佛脚,否则学生不能理解也消化不了,更不可能烂熟于心。

有了平时的文言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对作者人格魅力、民族情感的深刻体会,看到课外的文章自然能驾轻就熟,简答题也不至于无从下手。

总的来说,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考查内容的变化令人拍手称快。它更加明确了今后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和方向,也促使我们为实现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传承传统文化更加努力、奋进。

上一篇:小班保护牙宝宝下一篇:对于素质培训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