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钱语文阅读答案(通用11篇)
攒钱语文阅读答案 篇1
精选小升初语文阅读题及答案:《攒钱》
《攒钱》
那天晚上,我在灯下写作业,妈妈在我旁边,埋头补着衬衫。那是件很破旧的衬衫,领口卷曲着,袖口的布也磨破了。我知道,妈妈就两件衬衫,倒换着穿。她自己这样节省,为的是让我们能吃好、穿好、好好读书。望着妈妈消瘦的脸庞,我突然萌发了一个小小的念头,要为妈妈做一件小事。
第二天中午放学,我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校门正好有卖饼的,许多同学都纷纷涌过去。我忍不住把手伸向口袋,可一想起妈妈那件打着补丁的衬衫,便本能地缩回了手。
就这样,我攒起了钱,一分分,一角角地凑。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
一年过去了,终于等来了母亲的`生日。当我把自己用零花钱给母亲买的一件天蓝色衬衫捧给她时,她先是一愣,随即一把把我楼到怀里:“好孩子,你长大了,懂事了!”
我用行动证实自己长大了。长大的含义,其实并不复杂。
1、“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联系上下文写出“渴望”和“忍耐”分别指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内容,写出“长大的含义”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渴望指为妈妈买一件衬衫的迫切愿望;忍耐指我一次次忍受着饥饿的煎熬。
2、懂得孝敬父母,关心父母。
3、短文记叙了“我”攒钱为妈妈买衬衫的事。
4、文章表达了作者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思想感情
攒钱语文阅读答案 篇2
那么, 除了上述的原因, 还有其他的因素吗?
2012年中考结束后, 我的女儿也经历了语文考场失利的困惑和遗憾, 至少能考130分的语文试卷却只拿119分, 看着手捧成绩单抽泣的女儿, 耳畔回响着考场失利的学生及家长那伤心和无奈的叹息, 我开始了深深地思索。几天后, 我找到了三名与女儿情况相似的学生, 在规定时间重新做了那份试卷, 并且和他们一起利用参考答案来进行评分, 我们议评结合, 结果每位同学也都没有达到预期的分数, 在这个过程中, 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在阅读题的打分中, 孩子们和我争论很强烈, 而且他们观点一致, 集中在“这个题不该扣0.5, 那个题不该扣2分……”通过沟通, 我发现其实他们对文本的阅读是理解的, 主题把握还是到位的, 分析问题思路也是对的, 怎么会被扣分呢?事实上, 这份试卷的标准答案他们在考试后就看过了, 那又为什么基本每个问题的回答都要至少被扣0.5分呢?多年担任毕业班教学任务的我, 此刻确认有一个至关重要但看似细微、常游离于师生视野之外的重要备考环节, 就是答案呈现的问题, 确切地说怎样用语文的语言来表述完美的答案。这也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语文的语言是规范的、完整的、审美的。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 阅读题目的答案自然可以作为检验学生阅读成果, 即“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 阅读答案的呈现要追求“完美”。
怎样追求语文答案呈现的“完美”呢?
“完美”是一个哲学问题。它不是一个点, 而是一个域的概念, 词典里解释为“完备美好”。司马光早在《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中有这样的阐述:“至於庐舍饮食, 无不尽心为之驱处, 使皆完美。”笔者认为, 在以语言表述为呈现形式的语文的“完美”解释为“完整、审美”比较恰切。下面我仅以“语文阅读答案的呈现”为例谈谈追求“完美”的几点想法:
首先, 语文阅读答案的呈现要追求“完整”。“完整”的近义词———全部、全面, 反义词是———片面、纰漏。这就要求阅读的答案要全面, 体现在句意、内容、采分点的全面。因此, 语句的完整应该是语文学习和实践中最基本的追求。
近几年的考试中, 学生失分最多的是“文字性表达题”。很多同学由于忙于答题, 一目十行, 对文本内容和主题没有完整的把握, 导致断章取义、顾此失彼, 对题干结构和得分点没有审清, 所以回答的内容不全。
如:阅读文段, 概括“神曲”的特点 (不超过15字) (4分) “曾经一首《忐忑》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蹿红大江南北, 被人们称为歌坛“神曲”, 创下了歌曲流传速度最快的奇迹。这几年里, 迅速蹿红的歌曲不在少数, 随着社会的发展, 很多歌手和音乐人抓住热点话题来制作歌曲, 和人们的生活、思想紧密联系, 所以短时间被人们接受不足为奇, 但一首歌曲火爆之后很快就会消失或被新的“神曲”所替代, 也就出现了红一曲就不见踪影的遗憾, 这也说明了一点, “神曲”一般只注重市场需求和短时间的商业利益, 并不在歌曲的艺术化和经典化上下功夫, 如果说现在的“神曲”都能称之为经典歌曲的话, 人们也不会长久地翻阅当年的“经典老歌”。
甲生答“流传速度快、只注重市场需求、商业利益”;乙生答“迅速蹿红, 抓住热点、消失很快、重商利益”。从两生的答案呈现中, 我们不难判定失分的原因:甲对文本解读片面, 与乙相比少了“迅速蹿红”的原因。乙相对甲来说在表意完整的基础上追求表述句式的完整。但两者都审题不完整, 忽视附加条件 (不超过15字) 。那么作为以问答形式出现的答案呈现, 而且要求具体字数, 满分四分, 我们就一定想到采分点全面和词句的完整。我们可以再打磨乙生的答案为:“迅速蹿红, 抓住热点、消失快、重利益”, 按照答案要求答对四点就得满四分。当然, 也有学生答案为“迅速蹿红, 抓热点、消失快、重商利”, 亦可得满分, 因为该生在以文本为本的基础上回答出了“神曲”的四个特点, 同时满足了附加条件。
同时, 我们在阅卷时还发现这样的问题, 部分学生备考前做了大量的阅读, 可能因某个句子、段落内容的相似对考场阅读有“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 或者因对问题答案有十足把握而随意抛出, 使得语义表述不完整、语句歧义、残缺、重复, 甚至有明显的错别字, 如“选文答案中的“重需求”写成“重须求”, “重商业利益”写成“重商业力益”等低级错误我不再列举, 语文答案中任何一点的随意和纰漏都会导致失分。阅卷老师会对你的语文基础和考试态度做出怀疑或否定的判断, 所以每题至少被扣0.5分也不足为怪了。因此, 阅读答案的呈现要追求内容和表述的准确、完整。
第二, 语文阅读答案的呈现要追求“审美”。“审美”是语言教学追求的较高境界, 其核心是辨别、领会事物的美。什么是美呢?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 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审”是使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一个评判的过程。由此可见, 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 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
所以笔者认为, 语文教学和实践是基于语言的学习, 更是审美的交流和体验。坦率地说, 一张张写满文字的语文试卷融入了学生对文本的审美, 一份份渴望高分的答案能否给阅卷老师带来愉悦和审美感受, 关键在于表述答案的语言的美。这种美主要表现在:用词要准确, 语意明白, 结构妥贴, 语句简洁, 文理贯通, 语言平易, 合乎规范, 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 体现语言的艺术。正如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 语言的真正美, 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我们再以前面选文为例分析, 其实“神曲”的特点应为五个方面:迅速蹿红、抓住热点、很快消失、注重商业利益、注重需求。我们不难确认丙学生的:“蹿红快、抓热点、消失快、重需求、重利益”为满分答案。这样是先概括出特点, 再打磨文字, 力求表述的呈现内容全面, 词句整齐养眼, 阅卷老师的主观感受是:该生语言表述能力强, 追求答案的准确、全面和审美。再如一中考试题:“学校文学社创办《青春》文学刊物, 对学生进行“自强不息、励志青春”教育, 请你为这一刊物写一段创刊词, 阐明刊名含义及办刊宗旨等。语言要简洁生动, 60字左右。我们看学生甲的答案:同学们, 我们应该励志青春、自强不息, 认真阅读《青春》这本文学刊物;学生乙的答案:“青春”是一个美丽的字眼, 她将伴你走向成熟。《青春》的宗旨是:反映同学心声, 展示青春风采, 提升语文素养。让我们共同培育《青春》这棵幼苗吧!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乙的回答在充分体现题干要求的基础上, 生动诠释了“青春”的内涵, 并将刊物喻为一颗幼苗, 形象的描绘了《青春》的活力, 并召唤同学们共同培育, 语言表述极富审美色彩。相形之下, 阅卷老师怎能不给乙满分呢?学生乙答案呈现内容残缺, 语言表述苍白干瘪, 缺少智慧, 如同大地少了阳光, 枯燥乏味, 阅卷老师失去欣赏的乐趣, 又怎能建立起审美体验呢?
“审美”还体现于呈现在试卷上的答案书写要规范、富有美感。作为组成语言的“文字”, 是一门书法的艺术, 同样会给人带来审美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份试卷是考生和阅卷老师共同完成的。如果你的字让老师难以辨认, 故意“为难”他, 他可能就会“难为”你, 所以, 必须把字写清楚。当然, 更进一步的要求是写工整、漂亮, 看了有一种愉悦感, 那当然是最理想的结果了。阅卷老师作为以试卷为依托的审美主体, 他们通过品评学生答案在大脑中呈现直觉审美体验, 同时进行判断打分。
以上是我对“语文答案的呈现要追求完美”的看法, 看似苛刻和细微, 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认为就要在语文的教学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这种语言意识, 否则就无法突出语言的特质, 彰显它的魅力, 焕发它的生命活力。语言呈现的审美意识对学生考卷的分数影响很大, 因此“语文阅读答案的呈现要追求完美”。
摘要:语文教学和实践是基于语言的学习, 更是审美的交流和体验。答案能否给阅卷老师带来愉悦和审美感受, 关键在于表述答案的语言的美。这种美主要表现在:用词要准确, 语意明白, 结构妥贴, 语句简洁, 文理贯通, 语言平易, 合乎规范, 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 体现语言的艺术。
语文阅读答案 篇3
在国内,提起蓝莓,许多人的第一直觉就是“草莓”“蛋糕”“果冻”等类似的水果或其它蓝莓味的食品。调查发现,90%以上中国人没吃过或不了解蓝莓。
买过蓝莓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种非常昂贵的水果。确实,蓝莓鲜果在国际市场上售价昂贵,每500克价格为10美元左右,而在20xx年7月,蓝莓鲜果在上海家乐福的零售价为每公斤270.4元。
资料显示,国外许多机构都非常重视蓝莓:自20xx年开始,美国教育部将蓝莓列为中小学生保护眼睛的营养配餐食品,要求每人每周至少食用一杯蓝莓鲜果或加工品;在日本,人们把蓝莓视为“聪明之果”,中小学生已从昔日“每天一杯牛奶、提高一代人体质”,转为“每天一袋蓝莓、聪明一代人大脑”;二战时期,英国空军每天都食蓝莓果酱,投弹准确率大大提高。“在微明中能清楚地看到东西”,美国军方供给特种部队,作为改善视力、增强夜战能力的特殊食品。
蓝莓果实单果重平均2克,最大5克,果实呈蓝色并有一层白色果粉,果肉细腻,种子极小,清淡芳香,为一鲜食佳品。蓝莓富含VC、VE、VA、SOD、花青素、食用纤维等其他品种少有的特殊成分以及丰富的钾、铁、锌、锰等微量元素。而根据美国Tufts大学的分析,在40种具有抗氧化效力的蔬菜和水果中,蓝莓的花青素含量排名第一。
维生素C和维生素E、SOD对于抗衰老、美容养颜的作用已众所周知。蓝莓中还富含珍贵的花青素。花青素能够修复受伤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是纯天然的抗衰老营养补充剂,经研究证明是当今人类发现最有效的抗氧化剂,在欧洲被称为“口服的皮肤化妆品”,能清除体内有害的自由基,防止皮肤皱纹的提早生成,减少皮肤病和波纹,甚至消除疤痕、祛除色斑、美白肌肤,并且使皮肤长期光滑,富有弹性。花青素的抗氧化性能比维生素E高五十倍,比维生素C高二百倍。它对人体的生物有效性是百分之百,服用后二十分钟就能在血液中检测到。与其它的抗氧化剂不同的是,花青素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保护大脑和神经系统。
据美国、日本、欧洲科学家研究,经常食用蓝莓制品,还可明显地增强视力,消除眼睛疲劳。
日本生物医学博士中川和宏撰文:医学临床报告显示,蓝莓中的花青素可以促进视网膜细胞中的视紫质再生,预防近视,增进视力。多伦多大学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医学博士沃科教授研究证实,蓝莓能预防近视和各类眼疾。
除了清除氧自由基、提高视力、抗氧化、抗袁老、美容养颜之外,蓝莓还可以延缓脑神经衰老、提高记忆力的功效、加固血管、改善循环、改善睡眠、延缓记忆力衰退、预防心脏病、预防癌症,被人们视为“超级水果”“万能水果”!
据悉,中国饮料龙头企业娃哈哈已将目光投准这个“万能水果”,推出了含蓝莓果汁的冰红茶饮品。此番推出蓝莓冰红茶,正是看到了蓝莓的健康功效。
(选自20xx年4月22日“中国新闻网健康频道”,有改动)
6.下面有关花青素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花青素能够修复受伤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是纯天然的抗衰老营养补充剂。
B.花青素能消除体内有害的自由基、防止皮肤皱纹的提早生成,减少皮肤病和波纹,甚至消除疤痕、祛除色斑、美白肌肤,并且使皮肤长期光滑,富有弹性。
C.花青素可以促进视网膜中的视紫质再生,预防近视,增进视力。
D.花青素的抗氧化性能比维生索E高五十倍,比维生素C高二百倍。
7.国外许书机构都非常重视蓝莓的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维生素C和维生素E、SOD对抗衰老、美容养颜有作用。
B.蓝莓具有可以延缓脑神经衰老、提高记忆力的功效、加固血管、改善循环、改善睡眠、延缓记能力衰退、预防心脏病、预防癌症。
C.经常食用蓝莓制品,可明显地增强视力,消除眼睛疲劳。
D.蓝莓中的花青素可以促进视网膜细胞中的视紫质再生,预防近视,增进视力。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内外蓝莓鲜果都价格昂贵,要像“草莓”“蛋糕”“果冻”等水果那样走入寻常百姓家是不可能的。
B.根据国外的科学研究知道,可以经常食用蓝莓,以增强视力,消除眼睛疲劳。
C.蓝莓中的花青素可以促进视网膜细胞中的视紫质再生,摄取足够的花青索就可以治疗近视。
D.蓝莓被人们视为“超级水果”“万能水果”是因为它的健康功效大,因此可以大量服食蓝莓。
参考答案:
6.D(没有讲述花青素的功能,只是在做比较)
7.A(从文中看国外机构重视蓝莓有两方面:一是增强视力,二是提高智力。以此为选择标准可以排除A)
语文阅读答案 篇4
①“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这一连串的自我追问是长存于每个人心中永恒的哲学命题。家谱,为此提供了有效的线索。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是同宗共族的血缘集团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②第一部家谱是什么样子?修撰于何朝何代?是官修还是私修?因为缺乏记载,至今不得而知。据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宗法制度的体现。上古,尤其是实行分封制的朝代,如西周,统治者的儿子们谁能封王、袭爵,一排家谱便一目了然。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到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的现象。
③中国古代是宗族社会,家族关系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社会关系,是一个人的“根”,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的体现就是在家谱中占有一个位置。修宗谱与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等共同组成的宗族制度,形成了当时社会最基础的民间自治体系。家谱不仅把同宗凝聚在一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其所记载的孝敬父母、和睦乡邻、端肃风俗、重视耕读等族规正是中国文化最为重视的,这一点与外国由宗教来构建社会价值体系有根本区别。
④家谱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国家史、地方史、家族史和个人史四个层次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资料。以前人们更多关注王侯将相,但是家谱把目光投向了普通人,对于研究民风民俗、民族迁徙、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流行病和遗传病研究等都很有帮助。
⑤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百姓家族有着丰富的家族故事,这些细微生动的家族史与个人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平民化的寻根意识,正以不可小觑的力量,从精英阶层走进千万普通家庭。在泛着岁月光泽的历史黄卷里,古旧家谱中附着的诸多人文价值正日益显现……
⑥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在对生命本体的回溯和关照中,生命变得更加具有质感。在这种真实的触摸中,一扇扇记忆之门渐次打开。人文人文,有人,才有文。家谱不是人口统计表这么简单,而是一部人的学问。家谱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家谱的内核。家谱是符号,真正重要之处在于这一符号背后的文化认同。有人这样说:“家谱是什么?是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给每个人一个有所归依的位置。浸润了血浓于水的寻根之情,不管过多少年,会有人知道你,记住你,认可你,哪怕你再平凡卑微。”每一个生命叶片,都因了“根”的滋养,而愈发油翠和充满生机。除了名人传记、大人物传记外,家谱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
⑦家谱是活的精神,涵育了家族的文化,也注入了家族的情愫。继往事知来者,家谱体现着生命与生命间的枝脉牵系,重建了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对一个家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谱寻根的过程中,前人的奋起、磨砺、责任,成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家谱的使命就是“承前启后”,把精神代代相传,其中的家风、家训更有强大的教化作用,让一个家族不偏离主线。
8.下列对“家谱”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谱为解答人对自我追问的哲学命题,提供了答案。
B.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我国第一部家谱出现在先秦时代,开始时为适应政治与社会需要,主要是官府修谱。
C. 家谱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家谱这一符号的背后附着了文化认同。
D. 家谱不仅把同宗凝聚在一起,同时由家谱形成了宗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由宗族制度形成了当时社会最基础的民间自治体系,中国古代构建社会价值体系的方式同外国由宗教来构建社会价值体系有根本区别。
B.细微生动的家族史与个人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家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缺少了家谱,中国历史由国家史、地方史、家族史和个人史构成的历史资料就无法完整。
C. 继往事知来者,家谱让生命找到了彼此间的枝脉牵系,重建了个体的价值和尊严,也让每个人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有所归依。
D. 家谱中所记载的孝敬父母、和睦乡邻、端肃风俗、重视耕读等族规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视的东西,没有家谱,也就没有中国文化。
10.请根据文章的3-7段,分条概括家谱的作用。(3分)
8.C 9.D
8.答案详解:( A项应为“提供线索”,“提供答案”说法过度;B项错在“第一部家谱出现在先秦时代”,原文为“缺乏记载,至今不得而知”;D项错在“由家谱形成了宗族制度”,原文为“修宗谱与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等共同组成的宗族制度”)
9.答案详解:(“没有家谱,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表述绝对化)
《我在》高中语文阅读答案 篇5
1)那天早晨,天无端的晴了,使人几乎觉得有点不该。昨天才刚晴过,难道今天如此运气再晴一天?那阵子被风风雨雨折磨怕了,竟然连阳光也不敢信任起来。
2)我对丈夫说:“我今天要到大屯山那一带去,主要目标是梦幻湖。”
3)他一时尚未醒透,等他搞清楚,我已经带好四个橙子、两片面包和一个蛋走到门口了。
4)一个人对着湖水枯坐,觉得天地间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湖水浅浅盈盈,只可惜不见当年的水鸟群了。不知为什么参禅的人总喜欢“面壁”,其实“面水”不是更好吗?水似柔而刚,似无而有,不落形象而又容纳万象。
5)几乎每到春天,我就要嫉妒画家一次,背着画架四处跑,仿佛看起风景来硬是比我们多了一种理由,使我差不多要自卑了。不能画春天就吃一点春天也是好的。前些日子回娘家去看父母,早上执意要自己上菜场买菜。说穿了哪里是什么孝心,只不过想去看看屏东小城的蔬菜。一路走,一路看绿茎红根的菠菜,看憨憨白白的胖萝卜,看紫得痴愚的茄子,以及仿佛由千百粒碧玉坠子组成的苦瓜……而最终,我选了一把叫“过猫”的春蕨,兴冲冲拿回家炒了。想想那可能就是伯夷所食的薇,不觉兴奋起来,我把那份兴奋保密,直到上了饭桌才宣布:“爸爸,你吃过蕨类没有?”“吃过,那时在云南的山里逃难,云南人是吃蕨的。”
6)当然,想来如此,云南如此多山多涧多烟岚,理当有鲜嫩可食的蕨。
7)“可是,在台湾没吃过。”
8)“喏,你看,这盘便是了,叫‘过猫’,很好吃呢!”
9)“奇怪,怎么叫‘过猫’?”爸爸小声嘀咕。
10)“可是,我就是喜欢它叫过猫。”我心里反驳道。它是一只顽皮小野猫,不听话,不安分,却有一身用不完的精力,宜于在每一条山沟上跳来窜去,处处留下它顽皮的足迹。
11)吃新上市的蔬菜,总让我感到一种类似草食动物的咀嚼的喜悦。对不会描画春天的我而言,吃下春天似乎是唯一的补偿吧!爬着陡峭的山路,不免微喘,喘息仿佛是肺部的饥饿。由于饿,呼吸便甜美起来,何况这里是山间的空气,有浮动着草香花香土香的小路。这个春天,我认真地背诵野花的名字——“南国蓟”、“昭和草”、“桃金娘”、“鼠麴草”、“兰花蓼”、“通泉草”、“龙葵”、“睫穗蓼”、“紫花藿”、“香蓟”……但可恨的山野永远比书本丰富,此刻我仍然说不出鼻孔里吸进的芬芳有些什么名字。
12)有一种小花,白色的,匍伏在地上,毫无章法的乱开一气,它长得那么矮,恍如刚断奶的孩子,犹自依恋着大地的母怀,暂时不肯长高,而每一朵素色的花都是它烂漫的一笑。
13)初春的嫩叶照例不是浅碧而是嫩红,状如星雨的芒萁蕨如此,尖苞如纺锤的雀榕如此,柔枝纷披的菩提如此。想来植物年年也要育出一批“赤子”,红通通的,血色充沛的元胎。
14)终于,我独坐下来,不肯再走了,反正“百草千花寒食路”,春天的山是走不完的。
15)整个山只专宠一个像我这样平凡的女子,所有的天光,所有的鸟语,所有新抽的松蕊,所有石上的水痕,所有俯视和仰视的角度,所有已开和未开的.花,都归我一个人独享——只因为我在。
16)说“在”字,对我而言,总是一种饱满的幸福。每到山水胜处,我总想举起手来回一声:“我在。”
17)身为一个人,我对自己“只能出现于这个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感到一种可贵,仿佛我是拼图板上扭曲奇特的一块小形状,单独看,毫无意义,及至恰恰嵌在适当的时空,却也是不可少的一块。
18)天神的存在是无始无终浩浩莽莽的无限,而我是此时此际此山此水中的有情和有觉。
19)在路旁坐久了,忽然从石头上蹦来一只土色的小蚱蜢,停在我的袖子上。我穿的衫子恰好也是自己喜欢的土褐色,想必这只今春才孵化的糊涂小昨蜢误以为我也是一块岩石吧?想到这里,我忽然端肃起来,一动也不敢动,并且非常努力地扮演一块石头,一时心里只觉好笑好玩,竟不断地告诉自己:“不要动,不要动,这只小蚱蜢刚出道,它以为你是岩石,你就当岩石好了——免得打击它的自信心。”
20)相持了几分钟,小蚱蜢还是跳走了,不知它临走时知不知道真相,它究竟是因停久了觉得没趣才走的?还是因为这岩石居然有温度,有捶鼓式的音节自中心部分传来而恐惧不安才走的?不管怎么说,至少它一度视我为岩石,倒也令人自慰。
21)怀着独擅专宠的窃喜,我一面步下山径,一面把整座山的丰富密密实实地塞在背袋里。
22)有一件事,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才能讲清楚。我曾手植一株自己,在山的岩缝里。而另一方面我也盗得一座山,挟在我的臂弯里。(挟泰山以超北海,其实也不难呢。)如果你听人说,今年春天我在山中走失了,至今未归,那句话也不算错。但如果你听说有一座山忽然化作“飞去峰”,杳然无踪,请相信,那也是丝毫不假的,而且,说不定它正是被我拐去。
1.作者结尾说:“我曾手植一株自己,在山的岩缝里。而另一方面我也盗得一座山,挟在我的臂弯里。”怎样理解这个句子?(3分)
2.文章第5自然段至第11自然段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写吃蕨之事?(4分)
3.文章写小蚱蜢误把“我”当成“岩石”这一个情境有什么作用?(4分)
4.根据全文内容诠释题目“我在”的含义。(6分)
参考答案:
1.春天游山时作者陶醉于自然,融入了自然;她在大自然里所获得了丰富的美感,并将这些美蕴藏于心中;这句话表达了她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第一,写蕨的名字叫“过猫”,想像“蕨”像野猫般在山间“跳来窜去”,表达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表现春天的可爱;第二,作者说“自己不能画春天,便吃一点春天”,风趣生动地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3.一方面,作者写自己甘愿为一只小小的蚱蜢充当岩石,表达了对自然万事万物的热爱之情,饶有情趣;另一方面,这段描写为下文主旨的阐发作了铺垫——那只小小的蚱蜢把作者当成了自然的一部分,而作者自己亦物我不分,与自然化而为一了。
4.根据全文内容诠释题目“我在”的含义。(6分)
语文阅读题目与答案 篇6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2分)
①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 ②所欲有甚于生者。(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小题3:上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小题4:“行道之人”和“乞人”的做法你是否赞同?谈谈你的看法。(2分)参考答案:
小题1:①通“避” 逃避②比
小题1:贤人有这种本性,其实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做到不丧失罢了。②高 官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小题1: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略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每小题1分,共2分)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每句2分,共4分)
小题1:本题考查文章的`中心论点。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来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即可。
九年级寒假语文阅读答案 篇7
2.高洁,清幽,纯白无瑕,无私奉献(类似词语均可)3.运用拟人修辞手法,一个“探”字,将“朵儿”的柔美、可爱、羞涩、俏皮之态凸显无余,表达了作者对莲的喜爱。4.使用第二人称“你”,便于面对面直接倾诉感情,亲切自然。
5.希望自己具有莲一样的美好品格,表现对莲的仰慕之情(答出大致意思即可)
[参考答案] 20.阿来,四川阿坝人,藏族作家。为人乐观、平和,幽默、睿智、豪爽、率性;内心丰富,热爱生活,喜欢读书,痴迷于花。作品有《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等,价值独特,能代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21.(1)比喻。将徜徉在花间的阿来比作嬉游 在河中的鱼儿,形象生动地描摹出了阿来对花的痴迷依恋和其赏花拍花时的欢快自由。
(2)阿来的作品充满生机,大气,唯美,有恒久的艺术魅力。22.(1)卒章显志,赞美阿来的人生和作品都如花一般绚丽美好,丰富多彩;
(2)与第②段的“未认识阿来之前”(或前文)相呼应,使行文严谨;
(3)照应题目;
(4)使读者对人物的认识更为完整真实。23.BF 扬州的夏日
18、B
19、a在水中央,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错 b北海 c五个亭子 拱形 最宜远看 桥洞颇多 d平山堂 20、(1)不好 “悠然”一次含有慢慢的意思,还能体现出坐在船上的人悠闲自得的心情。(2)选B句 运用“唐诗”“山水画”来比喻当时的情景,生动形象写出了环境的优美,很好的表达出“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在水上”这一主题
21、略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你了
【参考答案】
1、(3分)用第二人称表达,有利于直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1分),显得亲切自然(1分),用“您”较之于“你”又能表达对母亲的尊重(1分)。
2、(3分)①小时候的英语启蒙,让我具有超越时代的视野;②对我求学读书的执着和鼓励,让我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搏击风浪的胆识;③摇篮前讲尼采,教育我有昂扬的生命力、意志力,有坚定的信心。(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3、(4分)(1)(2分)“种子”含义为“杂交水稻的种子”(若答“水稻种子”得1分)
(2)(2分)“种子”含义为小时候母亲对“我”(作者)的启蒙和教育。
4、①母亲去世21年,作者对母亲充满思念之情。(2分,感情1分,简析1分,下同)②母亲对作者的影响、支持与帮助,让作者对母亲充满感激、敬重之情。(2分)
③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在母亲身边多陪她,特别是在母亲去世时不在身边,作者充满愧疚(后悔)之情。(2分)
最佳饮料 白开水
6、空气中直径2.5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
7、(1)PM2.5可携带化学物质和病毒进入到人体各个血管,会对人类身体器官造成伤害(2)导致雾霾天气
(一)林书豪的梦想可以复制
17.3分 提出有关林书豪成功(原因)的论述话题。先通过设问引出林书豪,然后通过他人的评价引出林书豪成功(原因)的话题。(符合大意即可)
.18.4分 第⑥段:对比论证。与反面事例作对比,突出了林书豪的成功源于自身的努力。(2分)
第⑨段: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更令人信服,有力论证了追逐梦想对于成功的重要性。(2分)
19.3分 这些表示递进的关联词语,强调了林书豪的成功在更大范围内的启示和影响,也深化了本文的现实意义。(或:这些表示递进的关联词语,突出论证语言的严密性。也得3分)
跌倒了也要笑
1.跌倒了也要笑。
评分说明:(2分)用自己的话回答意思对也可得分。
2.引出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充当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评分说明:(2分)每点一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举例论证,具体有力的论证了“跌倒了也要笑”的中心论点。
评 分说明:(2分)论证方法1分,作用1分。
4.不能,因为③④段讲的是古代的事例,而⑤段讲的是现代的事例,这正好和②段结尾的话“从古到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相照应。如果调换则逻辑顺序混乱。
语文阅读练习题目及其答案 篇8
永不疲劳的奥秘
①每个人都体味过疲劳的滋味,也都知道休息是消除疲劳的最佳方法。那么.我们能永不心疲劳?
②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疲劳的产生是有物质基础的,这就是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释放二氧化碳、乳酸等“废物”。当然,人体依靠自身完整的生理机能,又在不断地把这些物质转化或输出体外。当人们劳动的时间过长或劳动强度过大时,代谢物质所产生的数量就会大大超过人的体能转化、输出的数量,以致在体内积累。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的数值时,机体就会产生疲劳的感觉,而且疲劳的程度与代谢物质积累的数量成正比。机体休息时,体内蓄积的代谢物质则被逐渐转化并输送出去,当代谢物质的蓄积量降至数值以下时,疲劳也就消失了。
③人体生理学家发现人的心脏工作量大的惊人。以它每分钟平均收缩70次计算,一天便达100万次,其博出的血量,足够装满一节油罐。然而心脏却永不疲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心脏在每次收缩作功之后,便立即处于“完全不应期”,挂出了“现在我休息,请勿打扰”的“牌子”,从心电图上可以看出,心脏工作与休息的时间为3:5,也就是说在一天中,心脏只工作9小时,而休息的时间长达15小时,而且它是在疲劳之前就休息了。这就是心脏永不疲劳的奥秘所在。
人体生理学家发现,人的`心脏工作量大得惊人,以它每分钟平均收缩70次计算,一天便达10万次,其搏出的血量,足够装满一节油罐。然而心脏却永不疲惫,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心脏在每次收缩做工之后,便立即处于“完全不应期”,挂出了“现在我休息,请勿打扰”的“牌子”。从心电图上看出,心脏工作于休息的时间比约为3:5,也就是说,在一天中,心脏只工作9小时,而休息的时间长达15小时,而且它是在疲劳之前就休息了。这就是心脏用不疲劳的奥秘所在。
④当人们知道心脏永不疲劳的奥秘之后.还做了很多有趣的实脸,如关国贝德汉钢铁公司的科学管理工程师佛德瑞克? 秦勒博士发现,一个强壮的工人.如果让他一天连续搬生铁8小时,到下班的时候他已经筋疲力尽,搬动的生铁为12.5吨.后来,佛德瑞克.泰勒博士让这位工人每一小时中只干活26分钟,然后休息34分钟.结果他在8小时中搬运了生铁47吨,而且毫无疲劳感.试验证实了这样的观点:在疲劳前休息,就能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就永远不会疲劳。
⑤那么,如何做到在疲劳前休息呢?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如:打字员可以在打印完一份文件后揉揉眼晴.伸伸手臂.远眺窗外;野外劳动者可以在作业空陈喝杯茶水,或席地而坐休息;或尽量利用工间休息时做做操;或有计划地安排好一天的工作量.提前几分钟到岗,做好准备工作… … 关国的企业管理学家亨利? 福特曾经说过:“能坐下的时候我决不站着,能躺下的时候我决不坐着。”这句话说出了工作和休息的辩证真谛。
11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 也可以用“我们能永不疲劳吗”作为本文的题目。
B 第③ 段“心脏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比约为3 : 5 ”中的“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 第⑤ 段’‘揉揉”“伸伸”“远眺”“席地而坐”等词语的运用,增添了本文语言的生动性。
D 文末亨利? 福特的话.意思是指休息比工作更加重要。
12 .简要概括城劳产生的原因。(4 分)
13 .简要分析第③ 段运用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4 分)
14 第④段中泰勒搏士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4 分).
参考答案:
1.这是因为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释放二氧化碳、乳酸等“废物”,当人们劳动的时间过长或劳动强度过大时,代谢物质所产生的数量就会大大超过人的体能转化、输出的数量,以致在体内积累。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的数值时,机体就会产生疲劳的感觉。
2.从数量的角度说明在疲劳之前休息,就能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就永远不会疲劳。
3.②
4.同意。
蚂蚁的壮举语文阅读答案 篇9
在南美洲的草原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令人惊心动魄的故事。
一个秋日的下午,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火势迅速蔓延。丘陵上无数的蚂蚁被逼得节节败退,它们几乎除了葬身火海已别无选择。但是,就在此时,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只见蚂蚁们迅速聚拢,抱成一团,滚作一个黑色的“蚁球”冲进火海。烈火无情地将外层的蚂蚁烧得噼啪作响,然而那“蚁球”却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冲进小河,河水把“蚁球”卷向河岸边,使大多数蚂蚁绝处逢生。小蚂蚁在毁灭性的.打击面前的这种壮举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它们临危不惧,团结一心,为了群体的利益牺牲个体的精神是否给予人们一些启示呢?
1.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绝处逢生—— 略
临危不惧—— 略
2.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分散——(聚拢 ) 缓慢——( 迅速 ) 贪生怕死——( 临危不惧 )
3.人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飞快——(迅速) 触目惊心——(惊心动魄 ) 忽然——(突然)
4. 用“~~”画出无数蚂蚁出人意料的壮举。
《读书无悔》语文阅读及答案 篇10
2.承上启下
3.读书于人大有裨益。
4.①有时间②有空间③有可以阅读的书④有视力
5.指自居易与读书著作之间的缘。
6.眼球的结晶体疵裂。
7.一间没有书的屋子,正如一个没有窗子的房间。
本文主要以白居易忘我读书为例来表现这一中心的`,同时运用当代知青作家读书不悔的事例和引用明代陈继儒的话来深化中心。读书无悔阅读答案
一,结合语境解释词语1行云流水 2无病呻吟 3矫饰做作 4陈言务去
二,作者所说的‘书是我的精神和力量’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本文多处运用修辞手法表情达意。试举两例简析其作用
四,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的理解(读书让我懂得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本书)
一、
1、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2、呻吟:病痛时的低哼。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3、虚伪,矫情。
4、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陈旧的言词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要排除陈旧的东西(陈旧指三国以降浮华放荡的文风),努力创造、革新。
二、书是我的精神力量
(一).精神分为三点:
1.给予我小学六年的快了读读写写时光
2.每在生活中感受到欢快与喜悦,书都抒发我内心的喜悦
3.每在生活中受到伤害时,书都在安抚我内心的伤痛
(二).力量分为三点:
1.书给予我拿奖的实力
2.书给予我丰富的营养
3.让我在书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三、略
四、
一本书就是一部记录下来的生活历程,人生感悟拿她来照自己,可以更清醒地理解现在,懂得将来。有时,静下心想想,人生百味又何尝不似一部厚重的书说她厚重,是由于要你用一生来记录,来完成作为作者,苦乐自知,便当无悔.提问者评价
《吃芒果》语文阅读和答案 篇11
那还是去年夏天,大姨去海南岛旅游,回来时给我们带来几个芒果。这芒果黄中透绿,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
我拿起一个,在水龙头下冲了冲就要吃。妈妈赶忙拦着我,“芒果的皮可不能吃。来,妈妈把果皮剥了你再吃!”皮剥掉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啊,真好吃!香甜的果汁顺着我的嘴角往下流。妈妈笑眯眯地看着我贪婪的吃相,像是欣赏一幅动人的图画。“慢点吃,别噎着,吃完还有哪!”“妈妈,您怎么不吃呀!”她拿出毛巾一边替我擦着果汁,一边说:“我吃不惯芒果的味。你爱吃就多吃点。”
吃完芒果,我走进里屋去做作业。刚拿起笔,我发现手上还有粘粘的果汁没洗干净,便向厨房走去。当我走到厨房门口,眼前的景象使我吃了一惊,只见妈妈正拿着我刚才没吃干净的芒果核,津津有味地啃着核上剩下的一丝丝芒果肉,她吃得是那么香甜。
啊!原来妈妈每次说“不爱吃”“吃不惯”的时候,我却从来没有多想一想……我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眼前浮现出妈妈那整天忙碌的身影:早晨,为了能让我吃得多些,妈妈总是很早起床,挑我爱吃的做;家里买菜、洗衣、做饭都离不了她。无论什么事情总是先想着我,从来不为自己想。可我呢?我真恨自己……
妈妈转身看见了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我大步走进厨房,拿起一个最大的芒果,郑重地送到妈妈手上,哽咽地说:“妈妈,这个芒果您吃吧!”
1.写“我”吃芒果的心情急切的成语是( )。
A.津津有味
B.迫不及待
正确答案:B
2.形容妈妈觉得芒果非常好吃的成语是( )。
A.津津有味
B.迫不及待
正确答案:A
3.“眼前的景象”指什么?
A.居然没发现妈妈对我的好,自己却没有为妈妈做过任何事情。
B.妈妈正拿着我刚才没吃干净的`芒果核,津津有味地啃着核上剩下的一丝丝芒果肉,她吃得是那么香甜。
C.让我吃到好东西。
D.早晨,为了能让我吃得好些、多些,妈妈总是很早起床,挑我爱吃的做;家里买菜、洗衣、做饭都离不了她。
正确答案:C
4.我认为妈妈每次说“吃不惯”“不爱吃”的目的是什么?
A.早晨,为了能让我吃得好些、多些,妈妈总是很早起床,挑我爱吃的做;家里买菜、洗衣、做饭都离不了她。
B.让我吃到好东西。
C.居然没发现妈妈对我的好,自己却没有为妈妈做过任何事情。
D.妈妈正拿着我刚才没吃干净的芒果核,津津有味地啃着核上剩下的一丝丝芒果肉,她吃得是那么香甜。
正确答案:B
5.从什么地方看出“妈妈无论什么事情总是先想着我,从来不为自己想”呢?
A.居然没发现妈妈对我的好,自己却没有为妈妈做过任何事情。
B.妈妈正拿着我刚才没吃干净的芒果核,津津有味地啃着核上剩下的一丝丝芒果肉,她吃得是那么香甜。
C.让我吃到好东西。
D.早晨,为了能让我吃得好些、多些,妈妈总是很早起床,挑我爱吃的做;家里买菜、洗衣、做饭都离不了她
正确答案:D
6.“我真恨自己”是因为什么?
A.早晨,为了能让我吃得好些、多些,妈妈总是很早起床,挑我爱吃的做;家里买菜、洗衣、做饭都离不了她。
B.让我吃到好东西。
C.居然没发现妈妈对我的好,自己却没有为妈妈做过任何事情。
D.妈妈正拿着我刚才没吃干净的芒果核,津津有味地啃着核上剩下的一丝丝芒果肉,她吃得是那么香甜。
正确答案:C
7.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答:
答案解析:
【攒钱语文阅读答案】推荐阅读:
《望岳》语文阅读和答案08-26
于语文的阅读答案05-26
语文天生重要阅读答案11-03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答案11-04
《谈耐心》语文阅读和答案05-30
《进城的蝈蝈》语文阅读答案06-03
三年级语文阅读与答案06-10
中考语文《告别白鸽》阅读答案06-19
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08-03
《午夜听蛙》语文阅读和答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