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大学的考试制度

2024-09-19

加拿大大学的考试制度(精选8篇)

加拿大大学的考试制度 篇1

据立思辰留学360介绍,日本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可以说是统一性和灵活多样性并存的考试制度。日本也有全国统一的学力考试制度,即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简称中心考试)制度。它是文部科学省(原文部省)下属机构“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组织的,出题学科包括国语、地理历史、公民、数学、理科、外国语等6学科。因每个学科包含若干个科目(如数学学科包含数学I、数学II、工业数理、簿记等7个科目),所以出题科目多达31个科目。中心考试出题的科目虽多,但参加多少学科、多少科目的中心考试,是让所有考生都参加还是限定部分学部(系)、部分专业的志愿者参加,中心考试和自校考试各科目成绩在总分中的比重等在于各大学的判断和决定。因为中心考试和各大学的个别考试间的组合没有统一规定,所以各大学的招生考试呈现出灵活多样性。利用中心考试的大学包括所有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以及部分私立大学。开始实施中心考试制度的1990年,利用中心考试的私立大学只有16个(9个学部),之后逐年增多,利用中心考试的私立大学增至311所(762个学部)。

日本大学的入学考试方式包括中心考试和各大学的个别考试制度,而个别考试主要包括个别学力检查、小论文测验和面试、职业高中,综合学科毕业生选拔,特别选拔等几种。一般选拔是通过中心考试和各大学的个别考试(也可以是其中的一次考试),对一般考生进行选拔的考试方式是目前日本高校入学考试方式的主体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考入高校的新生占高校新生总数的65.8%。职业高中.综合学科毕业生选拔是专门为职业高中,综合学科毕业生留出一定招生名额,对其进行选拔的考试方式。特别选拔是相对于一般选拔而言的,包括推荐入学、归国子女特别选校、社会人特别选拔等。除通过一般选拔考入高校的新生外,所占比例大的是通过推荐入学的方式考入的新生,占新生总数的31.7%。

留学360,隶属于上海叁陆零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中国A股上市公司立思辰:代码:300010旗下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互联网留学办理、教育投资、海外置业以及网络运营,是全球互联网留学开拓者,公司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新西兰、爱尔兰、瑞士、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30多个国家的800多家教育机构签约建立合作关系,协议覆盖多所海外大中小学,拥有经验丰富的留学咨询专家组成的留学专家团,其中78.6%拥有海外名校留学背景,高效有序的留学咨询系统和安全快捷的后勤保障队伍,为留学生提供从咨询、申请、签证、接机及住宿等留学一条龙服务。,公司已为数万名中国学生提供了留学咨询和院校申请。

加拿大大学的考试制度 篇2

一、日美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区别

(一) 考试类型不同

日本高校实行的是国家统一和大学自主相结合的入学考试制度。日本现在实行两阶段入学考试制度, 第一次考试是国家大学入学中心考试 (以下简称“中心考试”) , 有统一的考试科目、时间和方法, 它是全国共同学力的第一次考试, 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高中的基础知识, 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共有六个考试科目, 考生可以从中选择一科至六科, 第一次考试合格者才有资格参加各高校自行组织的第二次考试[1]。而美国由于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 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国家统一举行的大学入学考试。美国现行的大规模的入学考试主要有三种类型:学术性向测验 (SAT, 包括SAT-Ⅰ和SAT-Ⅱ)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 (ACT) 、学业成绩考试 (AT) 。此外还有大学资格测验、自学水平考试、社区学院考试、中学与高校能力测验等, 种类较多, 方法较灵活, 呈现多样性[2]。

(二) 考试内容与中学课程关联程度不同

日本的“中心考试”内容限于高中所学各科必修课程, 不分文理科, 考试科目有国语、数学等六科, 每一门满分200分[3]。第二阶段主要测试学生的学术性向, 考试内容包括高中课程的基础知识、学习技能和学术方向。所以, 日本大学入学考试内容与中学课程紧密联系, 学习和教学的重心不可避免地落到如何应付考试上, 从而导致应试教育风气严重。而美国由于中等教育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因此大学入学考试内容比较广泛, 并不局限于学生中学学到的知识, 还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等能力和各种各样的知识。例如, SAT考试中的SAT-Ⅰ又称Reasoning Test, 不分科目, 仅考英语和数学, 主要测试学生的学术能力。SAT-Ⅱ涉及不同的科目, 包括英文、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外语五门, 要求学生至少考三门, 而英语、数学必考, 另一门学生自选[4]。可见,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内容与中学课程关系松散, 虽然可以避免应试教育的倾向, 但导致美国中等教育质量低下。

(三) 考试的组织机构不同

日本高校实行两阶段入学考试, 第一次是由文部省组织的国家大学考试中心举行的全国共同学力的考试, 第二次是国立及公立各大学举行的自主考试。而美国的考试以市场化和服务性为显著特征, 承担美国大学入学考试重任的是两个民间考试机构———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和美国高校测验中心。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是1947年12月由大学考试委员会、美国教育理事会和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联合创办的, 它主持SAT和AT考试;美国高校测验中心是1959年9月成立的, 主要提供ACT考试。

(四) 考试注重的功能不同

日本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盛行学历主义, 大学入学考试注重知识测试, 重视考试成绩, 是为各大学选拔有特色的新生, 主要体现选拔功能。同时日本大学入学考试更注重对中等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业水平的检验作用, 又对统一中等教育质量起到准绳作用, 学生可以顺利地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 使考试能有效地发挥连接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纽带作用。而美国大学入学考试除了具有选拔功能外, 还强化评价功能和教育导向功能。SAT和ACT考试不仅测试学生应用中学所学知识的能力, 而且明确提出了要测试学生进入大学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 美国通过大学入学考试增强对中等教育的评价作用和高等教育的人才选拔作用。SAT考试中新增加写作技能测试, 其目的是要更好地帮助大学在录取学生和决定学生入学后所学专业方面作出正确选择, 主要发挥了考试的教育导向功能。

(五) 重知识与重能力有所不同

虽然日本大学入学考试的第二阶段增加基本技能的测试, 但两阶段考试内容主要都是高中阶段各科必修课程基础知识。而美国SAT、ACT、AT考试内容都涵盖各州中学教材中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知识, 但更侧重能力测试。SAT-Ⅰ考试注重基本能力、发展潜能和学术能力的测试, SAT-Ⅱ考查学生的学科专长和学习能力, 尤其是科学推理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ACT考试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AT考试目的是测试学生在特定专业范围内所具有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 为考生提供的考试机会不同

日本的“中心考试”还是每年一次, 但第二阶段的考试各大学实行“考试机会的复数化”———“前期日程”和“后期日程”[5]。在“前期日程”考试结束并完成录取和入学手续之后再开展“后期日程”考试, 给那些没有在“前期日程”考试中升学的考生再提供一次机会, 即给一次失败的考生以再次挑战的机会, 分两次选拔考试录取新生。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为一年多次:SAT一年7次 (分别于每年的1月底、3月中、5月初、6月初、10月初、11月初、12月初) , ACT一年5次 (分别于每年的2月初、4月中、6月初、10月底、12月初) , 考场遍布全国,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意愿参加任何一次考试甚至每一次考试, 考试分数以取得最高分的那次为准。考试次数的增多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缓解一次考试的压力。

(七) 考试政策的价值取向不同

日本有“考试地狱”之称, 尽管近几年高等教育入学率不断升高, 达到50%以上, 但高校升学竞争并没有缓和, 名牌大学与热门专业的入学竞争越来越激烈, 而竞争激烈的背后是人们的精英主义思想作祟。因为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不仅能给人们带来很高的收入、理想的职业及社会地位的预期, 而且能给个人、家庭及家族增添荣誉, 因此精英主义成为日本高校考试招生政策的主导思想, 也导致了严重的应试教育。而美国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 如美国宪法规定美国公民享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 而这种机会均等思想在美国高校招生考试中体现为尽量为社会青年提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许多高校降低入学考试的难度, 因此在美国不存在激烈的升学竞争, 在中学也没有引起严重的应试教育风气。

二、日美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相同点

日本现行的考试制度, 除受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和德国资格证书入学影响外, 还受到美国综合评定入学、学术性向测验影响, 所以日美两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也有一定的共性。

(一) 考试成绩是录取的重要参照

日美大学都实行综合评定录取制, 但入学考试在录取中起到很大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是大学录取的关键因素。日本根据两次考试成绩及调查书、体检表情况综合决定是否录取[6], 实行综合评定录取制, 但主要取决于两次入学考试的成绩。第一阶段“中心考试”成绩决定学生参加第二阶段考试的资格, 第二阶段考试成绩是决定是否被录取的关键因素。美国绝大多数高校除要参考申请入学者的高中毕业成绩和中学推荐函等情况的综合评定决定是否录取外[7], 都要求参加SAT、AT或ACT的考试, 考试成绩是高校选拔合格学生的依据和基本标准。

(二) 高校享有一定的自主权

各大学有自治权, 其权利是受宪法保护的。日本各高校在参加国家的“中心考试”后, 第二阶段考试可以制定自己的选拔原则和方法, 单独命题、单独考试、单独评卷和单独录取, 目的是弥补第一次考试的不足, 进而测定考生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学习能力。美国联邦政府主要制定诸如体现教育公平原则之类的法规和提供学生财政资助, 州政府则只是从宏观政策上给予指导并提供有限的学生财政资助, 但对大学入学制度不加干预, 完全由各大学自己决定考生入校须参加的考试类型、考试次数和招生标准等, 这样可以充分选拔自己所需的新生。

(三) 政府介入考试

考试作为国家有效开发和合理配置社会人力资源的基本手段, 对社会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 因而政府越来越多地介入考试管理中。日本文部省组织成立大学入学考试中心, 主持全国共同学力第一次考试。在第二阶段各高校的单独入学考试中, 高校虽然有选择考试方式、考试科目、招生标准等自主权, 但各高校的招生计划仍由政府决定。为限制地区性课程差异, 建立国家统一课程标准, 美国政府要求建立全国性的评价标准, 控制地区性差异的扩大以提升国家整体的教育水平, 这是政府介入考试的典型例子。此外, 美国组建专门的考试机构, 配置专职的考试管理人员, 直接代表国家的意志来组织、实施具体的考试活动, 引导考试活动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方向, 其根本目的是使考试为巩固国家政权服务。

(四) 给考生较多的选择机会

由于日本对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不断改革, 实现了考试的复数化, 第二阶段各大学的自主考试每年至少给考生两次考试机会。为达到这一目的, 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这种考试分属于两个分离系统;另一种是它们为一个系统中的两次考试, 即所谓的“分离分割方式”。另外, 考生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性向和兴趣, 选择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美国各大学入学考试普遍采用SAT和ACT。SAT考试每年7次, ACT每年5次,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任何一次甚至每一次考试,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入学机会, 所以学生没有“一考定终身”的压力, 美国也没有应试的压力和导向, 使创造性教育、科学教育等获得发展, 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得到提高。

(五) 国家和大学意志的体现

日本实行两阶段入学考试。第一阶段的“中心考试”是文部省组织的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统一举行的, 考试内容是国家规定统一使用教材中高中基础知识和技能, 主要体现国家的意志;第二阶段是各大学根据自己的意志来安排考试内容、录取标准等。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从SAT、ACT考试性质、内容、目的和功能看, 首先体现各高校的意志, 因为考试是测量人的生理、心理属性的工具, 作为一种测量工具, 它必然体现使用者的意图, 是使用者意志的体现, 而它的使用者正是各高校。其次体现国家的意志, 因为从考试内容看, 对国家统一规定的中学课程共性要求的测试占了一定比例, 从这个意义上说, 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三、日美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对日美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异同对比研究, 得出一些对我国高校入学考试改革有益的启示。

(一) 建立统一考试加特色考试的模式

建立中介组织, 举办国家统一考试+高校单独考试的两阶段考试制度, 并逐步给高校更多的自主权。建立专门的考试机构组织国家统一考试, 然后高校各据所需和特点单独进行第二阶段考试, 但第一阶段考试者达到一定分数标准后才有资格自由报考、参加由各高校组织的第二阶段考试。第二阶段考试次数要适当增加, 高校录取成绩以最高的一次为准, 这样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考试机会, 增大了成功几率, 从而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二) 建立以考试成绩为主与多元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定入学制

考试成绩可以较科学公平地测试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但无法体现高校的个性要求, 无法全面测量学生的整体素质, 无法选拔有特殊才能的人才, 所以应建立与之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除入学考试成绩外, 中学时各科学习成绩、课外活动的表现和才能、体检表、综合素质等也要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标准, 综合评定选拔人才, 这样有利于对学生德、智、体等素质进行全面的衡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应试教育的弊端。

(三) 摆脱应试教育的误区, 增加对学生能力测试的内容, 实现和谐教育目的

我国现行的高考重知识轻能力现象明显, 考试内容以书本知识为主, 重点考查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缺乏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这是造成应试教育问题、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虽然现行的“3+X”模式的宗旨是综合能力的测试, 但从历年考试卷的分析来看, 存在着“拼盘”之嫌, 总体感觉“综而不合”, 而且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并没有解决。所以, 在提倡创新教育的同时, 高考应将能力考查作为重点和核心, 突出对学生知识运用、问题分析、思维创新能力的考查, 而且试题应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注意学科间的渗透和综合, 体现和谐教育目的。

(四) 以人为本, 正确处理考试和教育的关系

考试的性质决定了考试对教育具有导向功能。但由于中国的高考过分拘泥于中学课程, 造成了中国目前应试教育的严重局面和精英主义的指导思想, 把分数凌驾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上, 忽视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也没有关注到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 不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 而且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价值观、人才观和发展观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社会的转型, 个人意识不断增强, 更关注个体发展的潜能, 学生更重视自由与平等价值的体现。所以, 高考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考试内容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水平, 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研究考试和教育的关系, 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 总结客观规律, 强化考试对教育的正面导向功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纽带作用、对基础教育的教育质量和学生学历水平的检验作用及为高校选拔人才的作用, 弱化考试的负面影响及指挥棒的作用, 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 改变高考的主导思想, 转变考试政策的价值取向。

摘要:大学入学考试对个人、高校、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我国的高考却存在许多弊端, 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文章从日美两个发达国家大学入学考试的考试类型、考试内容与中学课程的关联、考试的组织机构、考试功能、考试的侧重点、考试机会及价值取向六个不同点和考试的权重、高校的自主权、政府介入考试、学生选择机会的增多及考试是国家和大学意志的体现五个相同点进行比较研究, 总结研究的启示, 希望对我国的高考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大学,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622—623.

[2][4]刘海峰.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94—99.

[3][6]刘海峰.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67—68.

[5]刘洁.浅谈日本大学入学考试对中国高考的启示[J].教育研究, 2008, (3) .

现行大学考试制度的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考试制度;创新教育;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3-0191-02

中国的考试制度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从隋唐科举制到明清的八股文,虽然形式有所不同但是都是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制度。考试作为一种检验学生学习水平、教师教育能力、学校培养水平的重要教学方法,在中国教育制度中早已根深蒂固,它对中国经济、政治、教育、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它促进了中国历史车轮的前进。

考试,在中国历史上历来很重要。由古至今,考试制度不停地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但是作为双刃剑的考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并且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其中的问题。

一、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考试对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现行的考试制度基本上是小学、初中、高中考试制度的延续,其导向功能发生偏差,高校现行的考试制度存在许多弊端,亟待改革。

1、对考试目标的认识不足

第一,目标测查错位。大学现行考试,作为一种目标参照性测验,在运用过程中被学校人为地扭曲了。大学所培养的人才,除了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创造新知识以及正确作出价值判断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测查,并非低层次目标测查所能实现的。

第二,注重点偏差现象严重。高校考试的重要意义在于信息反馈机制的准确及时。大学现行考试制度中,考试后的情况要求教师进行分析,但只是流于一种形式,如期末考试,多数教师把试卷改出来登录了成绩就算任务完成了,有的教师即使做了试卷分析,也只是按规定统计及格率,排分数段等肤浅应付。真正使教研组的老师能认真坐下来,组织分析研究试卷,确定考试的难易度、灵活度、开放度、学生的掌握度以及对知识的延伸度等很少。

第三,考试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适应现代改革发展的需求。现行考试制度只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对技能的培养较为忽视,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其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第四,考试目的错位,学风、考风异化现象严重。目前,多数学生的考试的目的是为考试而考试,为分数而考试,考完就可以把书本当废纸一样扔掉或者卖掉。

2、考试内容老旧陈腐

第一,考试内容轻重失衡。高校现行考试制度延续了中国考试历来的弊端:“重知识,轻能力”。[1]考试内容总是一些呆板的、理论化的知识,甚至考试时候多采用客观的选择判断题,很少甚至不涉及一些主观性强的试题。这样陈腐的考试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搞考前突击,并寄希望于教师考前划重点,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范围,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兴趣降低。

第二,考试内容陈腐老旧,抑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大学现行考试往往是“照本宣科”的“抄书”模式,考试内容配置不合理,学科内容不突出,理论与实际脱节现象严重。

第三,考试内容过于规范化,缺乏灵活性。现代考试制度中考试内容过于规范化,考试内容强调与所学课程内容所统一,考试中对于创新知识的考核较少。这样僵化的考试内容过于片面,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3、考试形式比较单一

第一,考试方式较为固定,考试方法过于单一,考试不合理现象严重。闭卷、理论、笔试的形式较多,而开卷、口试、答辩、论文、技能操作等体现应用要求的考试形式较少。

第二,考试的题型较单一和固定,客观题较多,综合性的思考题、分析论证题、证明题较少,较窄的试题覆盖面也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单一的考试题型致使学生作弊现象普遍而且屡禁不止。

第三,考试计分方式不科学。大多高校教师常常只注重判分,不注重试卷反映的内容和学生的平时表现。期末的分数高低往往关系奖学金、评优、升级、毕业证、学位证甚至工作的落实。现在高校考试多采用智育成绩的80%+德育成绩的20%相结合的计分方法。学生为了以上种种利益,不惜作弊、拉关系来获取高分。

4、对教师的限制约束比较多,考试安排不合理

第一,教师自由空间小,不利于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因材施考”。教师能力的发挥受到教学大纲的严重限制。同一门课程,不同教师教授应该有不同的特色,而教学大纲限制了教师不同个性的发挥,使许多不同教师采用同一僵化的方式教授知识,不能把自己的特色发挥出来,不能教授给学生他自身知识的精粹。

第二,试卷单一及其考试的统一性使教师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俗话说:“种庄稼要因地制宜,学习方法的选择要因人而异”,“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摸一样的叶子”,这些道理告诉我们,不同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和能力进行考察。然而,高校的考试一般都采取期末一次考试并且采用一套试卷。这种做法限制了教师根据所教授的学生的特点进行题目设计,同时,试卷设计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发挥其潜能,使学生的创造性受到很大限制。

第三,学校对教师的要求限制了教师对学生正确的教授。学校要求教师不迟到不早退,按时按点上下课,并且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大纲要求内容。这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是却过于教条。有的教师进度快,则一节课只教二十分钟,余下的时间叫大家自己掌握,大家就会利用这余下的课堂时间侃大山,甚至教师参与其中,这简直是浪费时间。有的教师进度慢,它就会把知识略化或者采取满堂灌方式达到学校要求,丝毫不顾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这也是不合理的。这样不合理的授课致使考试的不合理,教师出卷不会管学生掌握的怎样,而只在乎他讲完没讲完,他不会根据学生各自特点出卷,而会循规蹈矩的为出卷而出卷。

第四,考试过程变成了教师为主的单边活动,难以充分发挥考试的反馈功能。现行的考试制度从出题、监考、评分无一不是教师一手操作,学生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接受被动考试,没有形成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考试制度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其重要意义在于更充分地发挥其反馈功能。在这一过程中,考试无疑起着互动的作用。若考试只安排在学期结束时进行,将会极大地削弱考试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作用。这样,既不利于教师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不利于发挥考试对学生平时学习的激励和引导作用,考试的矫正和反馈功能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应试心理严重

第一,现在的大学生几乎个个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他们受惯了父母的宠爱,个个都是家里的“皇帝”。无论是在富人家还是在穷人家,家长就算是缩紧肚皮都不会教孩子受穷受累。这样的家庭环境导致了孩子的惰性。很多学生从小到大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会觉得自己没有学习的必要。这样学生就形成了严重的应试心理。

第二,现行大学对考试结果重视程度也是导致学生应试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大学考试成绩关系到奖学金、助学金、三好学生的评比,因此,大学生还是比较重视考试的,但只是一时重视,等考试前几天常会加紧学习,甚至熬夜“死记硬背”,考完之后就会完全的把试前复习的东西忘的一干二净。

第三,国家的应试教育制度是学生产生应试心理的一个大范围条件。由古至今,我国一直延用笔试这一重要形式来考察学生,而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察。笔试常常一局定胜负,就像高考,走错一步,很可能满盘皆输。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严重的应试心理。

2、学生的作弊现象严重

在现行的大学考试制度下,作弊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甚至很流行的风气。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2]

第一,学校不合理的管理制度为考试作弊提供了空间。首先,考试没有受到教务部门的重视,通常出现监考不严、敷衍了事的现象。尽管每个学校都有关于考试的一些成套制度:如《考场规则》、《监考职责》、《违纪考生处罚条例》等,然而对有关制度的理解、执行却存在着漏洞。考场纪律的松散,伪造作弊者提供了条件;监考老师的监督尺度不同,为作弊者提供了可能性;监考老师的“手下留情”,给作弊者从心理上留下了一种妄想。在考试监考过程中,老师监考不严,学生作弊会更加严重,这就产生了不公平,导致学生心态不平衡,从而恶性循环,导致作弊现象日益严重。现在的大学生作弊手段花样翻新,欺骗性、隐蔽性、技术性越来越强、监考教师有时难以发现如此等等,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生作弊行为。其次,学校教风不正的影响。大部分教师能够恪守职业道德,严谨治学。但有的教师却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带到了课堂上。不能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甚至出现考试送礼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学生的价值观。部分教师不良教风的影响也是造成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原因之一。再次,现在的教学模式比较传统比较僵化,应试教育严重。这样的教学模式只注重传统理论知识的学习,所学知识通常会与社会所需脱节,所学知识与学生兴趣脱节,使学生产生了“学非所用”、“学也无用”的思想。大学生考试屡屡作弊。也是对现行教学模式抵触的反应。最后,市场经济下,社会竞争的影响。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各高校为了保证生源,保证学校的自身利益,弱化了对学生的管理,放松了对学生进入大学门槛的考察。

第二,社会背景文化的影响。作弊已经成为社会环风气的一种普遍现象。现代社会,走后门、塞红包、打招呼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不良习惯,似乎这样的方式办事才能显示自己的能力,在这种坏风气的影响下,大学生也随波逐流,把考试作弊看作是理所当然的。

第三,学生的考试动机不端正。学生作弊的动机主要有:一是为考试及格;二是获得利益,因为考试成绩与奖学金、评优等挂钩;三是为谋求"心理平衡",既然你作弊,我也作弊,这样才公平;四是哥们儿义气,将作弊变成学生之间变相沟通、培养感情的方式。

3、学生对待考试态度不端正

许多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他们通常认为上了大学就高枕无忧,不必要再像高中时卖命地学习了。他们认为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候,应该好好把握,尽情享乐。许多学生平时尽情的疯玩,到考试会想尽办法:如给老师送礼、和同学搞好关系、提前到打印室买往年的考试题、提前作小抄等等。学生认为考试是学校一种走形式的制度,应付应付即可。

参考文献:

[1]许鹏奎,蔡中宏.论大学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考试制度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3,(6).

[2]陈东.考试作弊视界下的诚信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

加拿大大学的考试制度 篇4

关键词:士兵提干 大学毕业生士兵 张为臻 提干考试 军事知识 兵役制度

中国的兵役制度——义务兵役制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取得了全国范围的、巩固的人民政权之后,全国各族人民有了安定团结的生活和进行和平建设的可能,这就具备了按照一定计划进行统一的征兵和退伍工作的条件。随着各种社会改革和政治运动的胜利,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普遍有了提高,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迫切要求实行义务兵役制,轮流履行服兵役的义务,实现保卫祖国的愿望。实行义务兵役制的条件基本上已经成熟。

1954年9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征集补充兵员的命令。命令决定:为了补充人民解放军退伍兵员的缺额及逐步推行义务兵役制,规定在兵役法未公布前,从1954年11月1日到1955年2月28日,在年满18周岁到22周岁的男性公民中,征集补充兵员45万人,服现役的期限从1955年3月1日算起。应征公民入伍前需由国家卫生机关进行体格检查,凡适合规定应征年龄的公民,如果是家庭中唯一劳动力或独子,经地方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可予缓征,不得征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入伍。同时人民解放军也有一部分现役军人,复员回乡就业,转入预备役或退役。1954年9月20日,公布了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第一○三条规定:“保卫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逐步推行义务兵役制,1954年1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逐步推行义务兵役制,加强中国国防力量》的社论,要求各级党委必须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教育,使中国人民普遍了解义务兵役制的具体作法和好处,号召新时代的青年们,勇敢地走上保卫祖国的神圣岗位上去。1954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也下发了《关于逐步推行义务兵役制和老战士分期复员的宣传要点》。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正式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兵役法规定,人民解放军由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至此,中国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

1978年3月7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并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兵役制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实行义务兵役制,对于加强我军建设,加强民兵建设,为中国军队积蓄后备力量,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决定,为了加速我军革命化、现代化建设,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正案》(1998年12月29日发布施行)。新兵役法删掉了原兵役法中的“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提法,保留了“两个结合”的基本制度,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既体现了兵役制度的特色,又适应了军队建设发展的需要。

实行义务兵役制,是中国军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关系着国家安全和全国人民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义务兵役制的优点在于士兵服役时间短,定期征兵和退伍,使兵员经常轮换,有利于常备军兵员更新,既可保持军队的兵员年轻力壮,又可储备兵员;同时,也可使更多的人服现役,公民的兵役义务负担公平合理。其不足是服役时间短,很难全面熟悉地掌握复杂的军事技术与装备,只能在预备役组织中进行复训,方能达到现代条件下合格后备兵员的要求。因此,中国从1978年以后,采取了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对于加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积蓄后备兵员具有重要意义。张为臻博客。

义务兵的待遇

义务兵服现役期间享受供给制生活待遇,并按军衔和服现役年限发给津贴,享受国家和军队规定的保险待遇,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义务兵服役期限

从1955年实行义务兵役制以来,国家对义务兵的服役年限作过数次较大的修改。1955年颁布的第一部兵役法规定:陆军、公安军为3年,空军、海岸守备部队、公安军舰艇部队4年,海军舰艇部队5年。

1965年经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改为陆军4年,空军5年,海军6年。196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决定,改为陆军2年,空军、海军陆勤部队和陆军特种技术部队3年,海军舰艇部队和船舶分队4年。1978年,根据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兵役制问题的决定》,又恢复了1955年的规定。服役年限分别为:陆军部队的战士3年,空军、海军陆勤部队和陆军特种技术部队的战士4年,海军舰艇部队、陆军船舶分队的战士5年。

1984年颁布的第二部兵役法又将士兵的服役年限规定为陆军3年,空军、海军4年。1998年12月29日新颁布的兵役法将陆、海、空军义务兵服现役期限一律改为2年。取消了超期服役的规定。

义务兵退役后的安置

义务兵退出现役后,按退伍安置(复员)。

家居农村的义务兵服役期满退出现役后,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妥善安排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招收员工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家居城镇的义务兵退出现役后,由县、区的人民政府安排工作,也可以由上一级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在本地区内统筹安排。

城镇退伍军人自谋职业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中国的兵役制度——志愿兵役制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战争中,一直是实行志愿兵役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的兵员补充,一般采用由乡赤卫队、区赤卫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逐步升级的办法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广大工农群众自觉自愿地参加人民军队,参加民兵组织。民兵既是配合军队作战的有力助手,又是保障军队兵员补充的强大后备队。参军参战的人,出于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民族大义,不计物质报酬,不计个人得失,为民族的利益和自身的解放而英勇战斗。这种建立在动员和武装人民群众基础上的新型的兵役制度,对于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开展人民战争,取得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实行志愿兵役制。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规定:“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实行义务兵役制。”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曾一度废除了志愿兵役制。

取消志愿兵役制实行义务兵役制后,义务兵转换周期快,重复性训练多,不利于部队战斗力的稳定和提高等问题越来越与部队的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操作、维护和保养武器装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的义务兵役制度已不能适应部队的需要。1978年3月7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讨论批准了《关于兵役制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为了加速我军革命化、现代化建设,决定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规定可以根据部队需要,本人自愿将一部分义务兵改为志愿兵,以保留技术骨干。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每位公民,都有依照法律服兵役的义务,超期服现役满5年的义务兵,根据军队需要和本人自愿可改为志愿兵,继续服现役。从此,“志愿兵”这一士官雏形被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

志愿兵役制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志愿服役者在军队较长时间服务,有利于熟练地掌握训练难度较大的技术装备,对于军队保留技术骨干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它的弊病是不可能使军队在战时保留足够的兵力,不利于后备力量的积蓄,而且待遇相对较高,增加部队开支。

士官制度

自1999年12月我军实施士官制度改革以后,士官队伍在部队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军基层建设的主力军。

士官是在实行志愿兵役制的军队中,对志愿兵役制士兵的一种称谓。士官属于“兵”的范畴,又享受“官”的待遇;既是基层最重要的指挥员,又是一线关键的操作手;既是士兵中的“头领”,又是军官的得力“助手”。这种特殊位置的“中介性”,使士官理所当然地成为官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从而奠定了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基石,使我军战斗力得以稳步提高。

士官制度是根据我军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建立和不断完善的。1978年3月,经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讨论批准,中国实行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将部分义务兵改为志愿兵。这就是我军士官制度的雏形。1985年我军裁军百万,中央军委决定实行士官制度,军队的76种干部职务改由志愿兵担任。1988年实行军衔制后,志愿兵改为军士长或专业军士,我军士官正式诞生。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新兵役法,对兵役制度作了重大调整,将义务兵服役期缩短为两年,并取消了超期服役,规定志愿兵实行分期服役制度,为士官制度改革奠定了法律基础。1999年6月30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14号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兵服役条例》第二次修订发布,对士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对士官的使用范围、数量比例、激励机制、服役期限、生活待遇、安置办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此后,我军志愿兵役制士兵统称为士官,“志愿兵”只在涉及兵役性质时使用。根据此条例的规定,全军和武警部队士兵新式军衔(警衔)标志于1999年12月1日起正式启用,至12月底,1988年设置的士兵军衔等级和专业军士、军士长的称谓自行取消。

士官的军衔

新的《士兵服役条例》对士官采取分期服役制,实行一期一衔,并享受工资待遇。士官服现役分为六期,最长可达30年。第一、二期各为3年,第三、四期各为4年,第五期为5年,第六期为9年以上。士官服满本期规定年限,根据部队需要和本人自愿,经过一定的选取程序,可以进入下一期服役。高级士官的生活福利待遇,可与营团职军官同等。士官退役安置,分别实行复员、转业、退休制度,服役满30年或者满55岁的高级士官作退休安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军人成了一种职业。

我军的士官军衔实行三等六级,即:士官军衔分为高级士官(六级、五级士官)、中级士官(四级、三级士官)、初级士官(二级、一级士官)。

士官的待遇

士官实行工资制和定期增资制度,并按照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享受津贴和补贴。士官退役后的安置

士官退出现役后,初级士官按退伍安置(复员),满10年的中级士官、高级士官作转业安置。

士官的来源

士官从服现役期满的义务兵中选取,也可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2003年,我军首次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士官,这是我军士官制度的又一重大改革。此前,我军士官均从服役期满或超期服役的义务兵中选改。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士官,旨在提高士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部队战斗力,以适应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这项工作是依据士官编制的专业、分期和需求情况,直接从非军事部门招收一部分部队需要的专业技术复杂、培训周期较长且数量不足的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特别是部队配备的新技术武器装备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招收的专业和数量,纳入全军士官选取计划。凡经过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院)培训合格的具有相应专业的男性公民,政治合格,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28周岁(特殊专业需要或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年龄可放宽至30周岁),均可报名应招。应招入伍后,经过集训,统一分配到技术岗位工作,下达士官任职命令,享受现役军人待遇。这些士官服满第一次任命的士官服役年限后,必须服满高一期的士官服役年限。特殊情况的,经军以上单位批准可以提前退役。退役士官作转业安置,符合规定退休条件的作退休安置,本人要求复员并经组织批准的可作复员安置。入伍前是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允许复工、复职。准维教育军队考试网。

中国的志愿兵役制与西方国家的雇佣兵役制的区别

中国实行的志愿兵役制与西方英美等国实行的雇佣兵役制(也称志愿兵役制)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的志愿兵役制:是在公民服满两年义务兵役后,按照部队需要、本人自愿、组织考核后转入第一志愿服役期的,在法律程序上没有任何合同手续,士官本人在权利和义务方面与部队不存在也根本不可能出现与部队的对等关系;对士官实行工资制,也是从提高士兵待遇,解决士兵实际困难,使其安心部队服役的角度出发的。

加拿大大学的考试制度 篇5

会计专业

会计制度设计

试题

一、分析说明题

1.请指出下面ABC公司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可取之处和缺憾所在。

ABC公司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

2003年6月

销售部门的业务人员在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后,确定交易的初步意向,填写客户资料表。该表交由信用管制部门派驻的信用管制师对客户的经营能力、资信状况进行评核,出具授信建议.经销售部门经理核准与客户的交易方式及给予客户的信用额度后,签定销售合同。销售部门业务助理将客户资料输入电脑系统存档。

如是现销客户,当收到客户订货单及缴款时,按照客户之缴款填写缴款单送交财会部门出纳员。出纳员在收款后,将缴款单的一联交财会部门负责收款的会计进行电脑系统缴款确认。如是放账客户,须将已获核准的授信责任书送交财会部门负责应收款的会计进行电脑系统的授倌额度确认,同时,将客户的订货单的一联及相应的销售合同一份转交营业管理部门。

营业管理部门的人员将电脑系统中制作的销货通知单送交储运部门(营业管理部门、储运部门工作由一人领导)。储运部门依据销货通知单标明的品种、数量进行备货并生成一式四联的送货单送交财会部门。财会部门核对价格、收款金额无误后签字并在电脑系统确认生成销货清单,据此填制销货发票并予以记账。财会部门将销货发票及三联送货单送交储运部门。储运部门留存一联,其余两联送货单及销货发票连同货物送交客户。客户签收后将送货单留存一联,另一联送货单由储运部门返回财会部门作为销售收入或应收账款之依据。2.请指出下面是一种什么销售方式流程图?试分析存在什么问题?怎样调整?

二、制度设计(计60分

[资料]某服装生产企业根据客户要求成批生产风衣,生产过程分为裁剪、缝纫和成衣三个加工步骤,为加强成本管理,管理者要求成本核算部门及时提供产品成本资料和每一生产步骤的成本资料。在所发生的生产费用中,布料费用和人工费用所占的比重较大。

[要求]为该服装生产企业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成本核算制度. 试卷代号:104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会计专业

会计制度设计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分析说明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答;

(一)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可取之处

(1)该公司的销售制度较好地运用了不相容职务分工控制。将销售作业中客户甄选、客户信用调查、接受客户订单.核准付款条件、填制销货通知单、发出商品、开具发票、收取贷款及会计记录等不相容岗位所涉及到的销售人员、信用管制人员、营管人员、财务人员,储运人员进行了分工。

(2)该公司建立和健全了信用管制系统。信用管制系统的建立,保证了销售成果的有效性,避免了坏账的发生,实现了对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

(3)该公司采用了电脑系统授信额度确认的权限控制。电脑系统授信额度的确认,提高了销售业务的工作效率,保证了营业收入的真实性,合理性、完整有效性,同时也提高了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查阅的方便性,该公司采用的这些内控制度有利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牵制和监督。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贪污舞弊行为的发生,可减少销售业务中可能出现的低效率和侵吞企业利益的行为。

(二)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缺憾之处

(1)分离制度的执行中还不够彻底,因为销售部门、营业管理部门与储运部门同屑一个领导管理,尚存在作弊的隐患,因此,在相关业务的牵制上还不够严谨。

(2)应收账款的管理上还应加强事后管理,应建立询证函制度及时准确与客户对账,以免给个别业务人员提供可乘之机,保证应收账款的真实、准确和可收回性。

2.答:

(1)这是送货制销售方式流程图。

(2)箭头①、③,④和会计部门与银行结算有误。

(3)应当按以下要求调整:

①是销售部门先开发票再由运输部门提货送货。

③运输部门将商品及专用发票送交客户,待对方验收后取得送货回单。

④是运输部门将进货回单交销售部门或会计部门。

最后,会计部门根据相关凭证与银行进行结算。

二、制度设计题(共60分1

答:该服装生产企业的成本核算制度:该企业是根据客户的定单或生产部门下达的生产批别组织生产,因而该企业在进行成本计算时,采用分批法与分步法相结合计算产品成本。成本核算制度如下:

(1)编制有关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制度。企业中反映材料耗费情况的原始记录材料费用分配表、材料盘点溢缺报告单等;反映人工耗费情况的原始凭证主要有出勤记录、产量工时记录,根据出勤记录和产量工时记录编制的工资结算表等;除此以外,基本生产车间间接费用按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的分配表如制造费用分配表,折旧计算表、待摊费用分配表、预提费用分配表、产成品交库单等也都是重要的反映生产牦费的原始凭证。原始记录上要正确填写业务内容,数量、单位和金额;经办人员的签名或盖章等。原始记录应及时传递,不得积压。成本会计部门要汇同其他相关部门制定原始记录的传递程序,以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分析 篇6

一、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现状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对干部录用制度的继承,在考试录用规模和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进步,公务员考试录用机制形成以来,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公开程度越来越高,报考公务员资格条件越来越规范化,笔试录用程序也得到了完善。特别是录用审批方面,把新录用人员公示制上升到法律高度并在《公务员法》中予以确认则是制度的创新,有利于曾倩公务员录用制度的透明度,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但公务员录用制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分析并找到解决措施

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程序保障的缺失

中英美等国公务员制度之所以比较稳定,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严格的程序规定.选拔任用的有关程序方面的具体规定, 因各国的文化传统、政治体制以及公务员分类制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但一致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程序规定。我国公务员选拔任用制度注意吸取了西方公务员选拔任用有关程序性的规定, 考试录用过程关于招考-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公布成绩等环节都有程序性规定, 但有些重要的环节规定不是很具体, 特别是职务晋升的一些关键程序规定有弹性, 如规定任免由领导集体讨论决定, 而领导集体是如何讨论决定, 决定过程的程序如何, 则未做可操作性的规定, 程序不确定, 就难以保证结果的公正, 也就为滥用职权留下了余地。

(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缺乏科学性

首先,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科学性存在不足,考试的科学性是考试录用制度的生命线, 是择优录用, 保障考录工作更加公正的基本前提,但目前这方面还存在着较突出的问题。一是考试手段比较单一, 录用考试的主要手段是笔试和面试, 对国外普遍采用的情景模拟。心理测验、笔迹辨析等辅助方法缺乏研究和应用、二是在考试内容的设计不尽合理或内容过于冗杂, 或题目过偏过难, 且试卷结构重记忆轻应用的现象较突出, 从而影响了录用考试的科学性, 使考试的区分功能受到削弱。其次, 录用考试制度的模式不够稳定,考录制度推行以来, 没有

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成型模式, 政策变化不定, 给考生带来不便, 也不利于考录制度的发展和取信于民。

(三)、报考资格认定标准不统一

在编制公务员考录计划时,职位的报考资格条件通常是由考录单位自主制定,考录单位根据考录职位的要求,在专业、学历、年龄、户籍、政治面貌、工作经验、婚姻状况、英语等级、计算机等级、毕业院校等方面对报考人员的资格作出要求。尽管考录单位设定的职位条件需报送省级或国家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但由于招考职位种类过于繁杂,而且没有统一的资格制定标准可供参照,公务员主管部门也难以准确认定职位条件的合理性。

(四)、考试录用的职位级别范围狭窄

目前,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职位范围只限于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而担任领导职务或副处级以上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可以采用调任或交流的办法,不必通过考试。但是,调任对象不包括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以及其他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因此,相当一部分高层次人才进入党政机关只能通过公务员招考,无论其具备何种学历、工作经验或能力都只能担任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这种政策很难调动高层次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的积极性。

(五)、面试环节易出偏差

面试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应变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但对考生的价值取向、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人格素质等方面的测试不够完善。另外,试题的命题空间小,内容缺乏针对性,一般围绕社会热点或哲理性问题命题,这较易被专门的辅导机构和考生猜中,使考官难以有效地测试出考生的真实素质与能力。就考官队伍而言,主要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一是组织人事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官员,二是高校和行政学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前者具有一定的干部选拔任用经验,但缺乏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后者虽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但不大了解社会需要和岗位特点。由于实际操作中没有统一的测量工具与方法,因而一些考官评分通常根据自己的主观喜好与第一印象,导致考生的面试成绩较易出现偏差。

(六)、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立法层面的限制

我国在建立公务员制度过程中, 比较重视公务员的立法, 初步形成了一套

法规,但还存在值得完善之处:一是在公务员范围方面, 如《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国家行政机关的范围没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因而各地在执行公务员制度时, 公务员的范围也不一致.二是在公务员录用方面, 如《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录用特殊职位的国家公务员,经过批准,可以简化程序或者采用其他测评办法。但哪些职位属于特殊职位, 采取什么办法测试, 如何组织实施, 其他条款未有具体明确的规定, 各部门在执行中余地很大, 公务员录用质量势必受影响。三是在晋升方面,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虽然规定了晋升的职数限额资格条件等。但在实际工作中, 公务员中的一些领导职务是由组织部门和任免机关来决定, 造成定职权与任职权分离, 结果是职数限额经常突破, 达不到任职资格条件的人被视为特殊而破格提拔, 这就为买官卖官提供了条件。由此可见,只有健全相关法律, 严格执法, 才能使公务员选拔任用机制按照预期的轨道正常运行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这在当今世界己经成为被人们普遍认可的公理。

三、改革和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对策

要解决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积极完善相关的配套环节,以使该制度更加公平、公正。

(一)、调整完善考录程序在公务员考录程序

中央国家机关和多数省份实行的是“填报职位→笔试→面试”的顺序。对此,我认为公务员考录程序可以借鉴很多省份所实施的高考模式,即第一次报名只确认参加考试(不填报具体的职位),待笔试成绩公布后,考生根据国家线(省控线)与考录职位的具体要求再进行第二次志愿填报(填报具体职位)。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人岗匹配”,高分考生的选择空间会比较大,而没有超过国家线(省控线)的考生被直接淘汰,不再具备填报志愿的资格,既可以减少“高分落榜”的现象。

(二)、考试录用方法和内容的科学化

在考试方法上面, 西方的公务员考试有一套完整的方法可供借鉴, 包括笔试-口试-品能测试-技术考核-个别测验-身体检查等。例如演作试, 这是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测验方法,它力图创造一个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 通过各种方式综合考察报考人的管理、领导、适应、创造和言谈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其具体方法是:在主考人的参与下,由报考人在小组范围内主持就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的座谈,模拟议会质询或办案, 起草公文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方法可以测试报考人的实际行政能力, 因而被美国等许多国家所采纳。在考试内容方面, 除了对报考人进行知识测验和能力测验,我们还可以设计技能测验和心理测验技能测验, 主要是考察应对人对自己的知识、智力运用的程度和能力, 从而反映出应试人处理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例如,法国录用能够高级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内容是模拟作业, 交给应试人一堆文件, 让应试人详划简述要点, 分析、统计、报告及草拟函呈, 考察应试人的实际行政工作能力.(三)、规范统一考录条件

考录单位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各拟录取岗位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设定考录资格,并报公务员局审批。对一些不合理的限定,公务员局要及时予以更正,坚决制止个别考录单位为关系人“量身定做”职位的不正之风。如果发现有单位为关系人设定考录资格的现象,考生及群众可向纪检监察机关检举揭发,并由其追究考录单位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逐步打破身份、地域、户籍等方面的限制,建立公平、公正的考试竞争机制。

(四)、建立高素质的面试考官队伍

面试是公务员招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有着其他测评不可替代的特点,面试考官的组成和素质关系到面试的信度和效度。因此, 可以对面试考官资格的获得可以设置一些门槛, 必须通过专业的培训和水平测试才能获得面试考官的资格,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面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 从而大大提高面试的信度和效度, 能更好地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是对择优录取的极大便利。

(五)、适当拓宽考试录用职位的级别范围

对学历高、能力强且工作经验丰富的考生,可以适当提高其职位的级别,打破现行新考录的公务员只能担任主任科员及其以下非领导职务的限制。一些民营企业与三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对这部分社会精英人才可以安排他们从事副处级岗位乃至处级岗位的管理工作。适当拓宽考试录用制度的职位级别范围,有利于调动高层次人才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的积极性,有利于党政机关选拔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六)、强化硬性约束机制, 强化社会监赞

作为推行公务员制度的一面旗帜, 考试录用制度在实践中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将选人置于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之下, 嵌得了社会普遍地认可, 被形象地称为玻璃房子里的竞争。但不可否认, 在目前一些地方的公务员招考中, 碍于各种各样的关系情面, 一些环节人为干预的情况依然比较突出,为了使公务员考录工作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必须进一步增加考录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我国的一些大型考试,如高考等都设有社会监督体系,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等对考试过程进行监督,以避免暗箱操作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此外, 完善和发展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除了把注意力放在考试录用制度本身以外, 还应该借鉴国外的改革经验,关注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 因为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制度只是整个公务员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离开了系统的整体联动, 单靠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本身的孤军深入。会因基本的、直接的外部条件的缺位而无法达到预期效。

参考文献:

加拿大大学的考试制度 篇7

一、班级授课制:传统考试招生制度下的本科教学模式

分数中心、文理分科、批次录取是传统考试招生制度的三个典型特征。大学以高考分数为唯一衡量指标进行人才的选拔,对基础教育形成巨大导向作用,也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教学基础。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指将年龄大致相同的一批学生编成一个固定的班级,由教师按固定的课程表和统一的进度,并主要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分科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2]。在它产生之前,个别教学是中外古代教育所采用的教学形式,即以教学个体为对象,一对一施教。例如,中国古代的“私塾”,就是个人办学,个别施教。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第一次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理论。他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一个教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同时上课,以代替传统的个别施教,这样不仅教师教得省力,而且学生可以互相激励、帮助,从而可以愉快而有效地学习[3]。相比于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有突出的优势,推广以来,为工业革命输送了大批合格的人才。同时,它将工业化生产方式引入教育,是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对提升人类的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推动现代教育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传统考试招生制度下班级授课制的适切性

自班级授课制引入我国以来,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其统一高效的教学效率,迅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在传统考试招生制度下,学生的特征与班级授课制的形式能够很好地适切,使得班级授课制这种形式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在本科教学方面发挥优势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推动了大学的人才培养。

班级授课制的特征是“班、课、时”。班是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课是把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连续而又相对完整。这每一小部分内容和教学活动,就叫作一“课”,一课接着一课地进行教学。时是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的单位时间里进行[4]。传统考试招生制度背景下,学生呈现出同质化的特征,动机统一、结构一致、能力相近。这与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模式具有很强的适切性。通过高考,这些同质化的学生走进大学,按照文理科的不同,进行整齐划一的编班教学,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就同一所学校同一专业内部而言,学生的知识结构大体一样,在能力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异。这就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集中、统一教学的基础。同时,生源自身所固有的特征使他们很快融合到大学半军事化的班级授课制之中,他们习惯于顺从老师,按照要求,完成学业。对教授者而言,面对一群自我主体意识不强、知识结构相同、能力层次无明显差别的学生,其教学过程也是容易和轻松的,按照教学大纲,无须考虑学生个人需求,进行大锅式的教育,向所有学生传授一样的知识和信息。由于学习对象和教授主体之间的关系较为稳定,使得班级授课制能够长期得以生存并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传统考试招生制度下班级授课制的发展困境

时至今日,班级授课制仍然是我国大学的主要本科教学模式。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但是其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封闭的授课形式,固定的授课内容,单向的授课过程,知识注入,教师面对全体学生,步调一致,教学进度一致,采用同质化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同样的要求对待所有学生群体,未能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难以兼顾学生的个别发展,难以照顾个别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兴趣爱好,培养出来的人才千人一面,特色欠缺,不具标识性,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自由自主发展。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大学生源的特征将发生巨变,学生的主体意识、知识结构构成、能力层次都将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学习对象特征的变化,尤其是学生个性化、差异化自由发展与班级授课制统一培养、整齐划一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这对于已经积重难返、弊病缠身的班级授课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传统考试招生制度下班级授课制的适切性将受到挑战,现有的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将受到冲击。

二、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下大学本科生源结构的新变化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大学的生源结构将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生源主体意识多元化

主体性意识是指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人在能动地把握外在世界和人自身过程中所表现出来地内在能力,既表现为主体对自身内在属性和内在能力的内向意识,又表现为主体在实践对象化活动和对象化认知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对客体的意识结构及行为操作结构[5]。在我国高等学校的传统教学实践中,生源的主体意识是较为单一的。以“分数为中心”的考试招生方式导致学生学习的出发点是分数,获得更高的分数是唯一目的,缺乏自我发展意识,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同时,高中时期按照知识结构分为文理两科,其余的非考试科目基本不用学或者学校压根就没开课。学生的学是被动的学,只是带着耳朵的学,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教师不讲就不学,教材里有什么就学什么,教材之外的知识不学[1]。学生自我学习和广泛学习的内向意识较差,对外探索的意识也是不足。传统的“灌输式”“教材式”教学方式根深蒂固,体现出的是“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1],这种应试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考试能力很强,自我的主体意识却是单一的。进入大学之后,固有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单一学习思维,容易使其忽视自我的个性自由发展。与传统招录方式不同,新的考试招生制度由于选考科目的提前选定和录取批次的取消,也就意味着考生及家长对于学校的认知和专业的感知更强了,明确专业性向的时间点也提前了,深入了解高校、专业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入校以后,学生自主发展的定位也更加明晰、多元,学习的驱动力由分数转向能力,同时乐于去培养自己各方面的兴趣与爱好,必然导致大学生源自我主体意识走向多元化。

(二)生源能力层次差异化

传统高考模式下,学生按照“学校+专业”进行志愿填报,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学校为单位,按照学校所属的不同批次安排投档,考生按照高考分数高低排队,分数较高者进入高一批次的学校,分数低者则进入低一批次的学校;学校根据学校本年度招生计划,结合考生分数的相对位置,划定本学校的录取控制线,录取控制线下的考生将无法进入该校。同时,进入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在高考分数上的差距是细微的,生源知识、能力层次差异不明显。以W大学为例,2014年W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湖北省最低录取分数为595分,最高录取分数为614分,最低分与最高分之间的差距不大,生源能力层次差异不突出。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取消录取批次,按照“专业+学校”进行志愿填报并投档,将对生源的能力层次的差异产生巨大的影响。取消了录取批次,所有高校同时按照专业进行录取,学校录取控制线自然取消,学科专业的声望将决定录取的生源质量。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声望较低的A大学的优势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会超过声望较高的B大学的部分专业,也会远远超过A大学的其他专业。不仅如此,学生在报某些专业(尤其是一些弱势专业)时,由于没有校线作为参考,加上信息不对称,将会出现同一个专业内部,考生的高考分数差可能达到50分,甚至100分,生源层次在学校层面和专业层面都凸显出差异化。生源分数的差异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其知识能力的参差不齐,自然会对现有班级授课制产生可见的冲击。

(三)生源知识结构多源异质

与以往相对单一的文理知识结构不同,生源知识结构将呈现多源异质的特征。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取消文理分科,采用3门选考科目,让学生从现有6至7门科目里面任意组合3个科目组成高考的选考科目,将会出现传统文理科目的交叉,通过对上海和浙江等试点省市选考科目的分析,生源的类型大约有20-35种。同时进入一个专业的学生,他们所选择的选考科目差异是十分明显的。仍以W大学为例,2017年W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上海地区招生的选考科目要求是物理或者化学,也就意味着上海地区的考生在选考科目中有物理或者化学其中一门即可报考,在分数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学生A(选考科目为物理+Xa2+Xa3)、学生B(选考科目为化学+Xb2+Xb3)和学生C(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Xc3)都可以顺利进入W大学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而三名学生物理或化学之外的选考科目(Xa2、Xa3、Xb2、Xb3、Xc3)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这种多源异质的生源知识结构,将对现有的班级授课制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层级教学制: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下大学本科教学的模式创新

通过对新考试招生制度实行后生源知识能力结构的特点分析,可以预见,现有的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于个性化人才培养的要求,现有大学本科教学组织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笔者认为,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必须在原有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之上创新大学本科教学模式。这种新的本科教学组织模式是一种尊重学生个性自由发展、以选考科目为标准,按知识结构分层、以学生成绩为参考,按能力层次分级、灵活交叉、自由研讨式的大学本科层级教学制度模式。

(一)尊重学生个性自由发展

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学生的主体意识多元化,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不再单一,自我发展的意识尤为突出,并且知识结构呈现多源异质性的特征,学生之间知识能力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层级教学模式以开放的思想对待每一个学生,倡导尊重学生个性自由发展,通过层级的划分与交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同时,倡导多元与包容,破除了班级授课制的封闭与狭隘。学生不再是班级授课制中一个平面的、冷冰冰的符号或者单元,而是新的本科教学模式中一个立体化、活生生的人和存在,学生自由发展的诉求能够得到满足,学生的发展也呈现出多样化,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选考科目为标准,按知识结构分层

学校进行专业录取的依据是选考科目,选考科目是学生兴趣和意愿的一个显性指标,通过学生的选考科目,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意愿和专业发展方向。层级教学模式以选考科目为标准,按照知识结构分层,以W大学材料科学工程专业为例,其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或者化学,层次教学模式通过考察学生的选考科目,分别按照物理、化学、物理和化学三个不同的知识结构进行分层,分成三层。学院根据不同的层,结合学院学科特点与市场需求,设置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层中的学生以选考科目为标准,进行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当然,不同专业,由于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层。

(三)以学生成绩为参考,按能力层次分级

班级授课制之所以能够在传统考试招生制度下大行其道,所依靠的就是学习对象的同质化特征,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的基础相近、能力相同,能够在同样一个班级里接受封闭的授课形式、固定的授课内容、单向的授课过程。与传统考试招生制度不同,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录取将采用“专业+学校”投档,逐步取消录取批次,那将意味着进入同一所高校、同一个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上差别较大,至少在高考分数上的差异是明显的。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分班教学是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的自由发展的。层级教学模式在分层的基础之上,以学生高考成绩为参考,对学生进行能力层次的分级。大致可分为能力层次拔尖级、能力层次突出级和能力层级一般级进行因材施教,兼顾学生基础与能力的差异,根据不同的能力等级,设置难度相当的课程,同时进行不同方式的考查和评价。

(四)灵活交叉、自由研讨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课题就是反思以知识注入为特征的本科教学传统,重建以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灵魂的现代本科教学模式[8]。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不难发现较成功的举措的共同点是以研究为核心[9]。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威曾强调:学习是基于导师指导下的发现,而不是信息的传递。斯坦福大学负责本科教育的副校长沙尔迪瓦所称:“本科教育产生了静悄悄的革命:重点相对从研究转向教学,而教学被重新定义为学生参与研究。”[10]美国各研究型大学都将教学重点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转移到以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教学上来,强调“在学生向教师学习的同时,教师也向学生学习”。显然,研究与创新性学习将成为未来大学本科教学的基本目标。

基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而构建的层级教学模式,在多层三级的基础之上,提倡研究型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课程兴趣,按照科目相近的原则,形成层级内若干个小组,组与组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灵活交叉地开展研究和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班级授课形式,不再是简单的传递知识,而是组内、级内和层内的成员在个人研究和团队探讨中形成“个人知识”,而这种知识本身就内蕴着个人的投入、个人的隐性知识、个人的品位和视野,以及个人最终在参与意义的创生中获得知识[8]。在这过程中教师只是扮演着参与者的角色,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性学习,发挥启发、引导、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2017年改革试点地区(上海和浙江)将采用新的考试招生制度,自此之后,将迎来全国大范围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改革所引发的生源主体意识多元化、能力层次差异化、知识结构多源异质等特征必将对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层级教学模式是对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提出尊重学生个性自由发展,以选考科目为标准,按知识结构分层、以学生成绩为参考,按能力层次分级、灵活交叉、自由研讨式的层级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必将对现行大学本科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模式进行解构,建构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我国本科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

摘要:传统考试招生制度背景下半军事化式的大学本科班级授课的组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的自由自主发展。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所引发的生源主体意识多元化、能力层次差异化、知识结构多源异质等特征必将对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因此,形成一种尊重学生个性自由发展、以选考科目为标准,按知识结构分层、以学生成绩为参考,按能力层次分级、灵活交叉、自由研讨式的层级教学组织模式就成为与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目标相适应的大学本科教学模式创新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考试招生制度,本科教学,模式创新,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6][7]李志峰,贾勇宏.课程、课堂、学生: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着力点——基于高等教育微观质量要素认同度的实证研究[J].大学(学术版),2012,(5):51-58.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扉页,15.

[4]吴亚书.班级授课制的历史发展与德育改革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5]张建云,郑玉香.论主体意识与主体性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2003,(1):41-44.

[8][11]周光礼,姜嘉乐.研究性学习:本科教学改革的主导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20):40-42.

[9]张红霞.从国际经验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2).

加拿大大学的考试制度 篇8

[关键词]考试改革评定功能区分功能跨课程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11-02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许多高校都对考试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中最主要的变化包括注重能力评价、丰富考试形式、提倡多次考核等。所有这些改革,对于高校教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与预想的改革目标相比,尚有很大的距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考试的功能存在着二重性的困境。这一困境导致了迄今为止的考试制度改革具有一刀切、形式化的特点,不能真正满足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

一、高校考试功能的二重性困境

现代考试理论认为,考试具有评定、区分、预测、诊断、教学反馈、鼓励导向等基本功能。[1]考试的评定功能对应于准则参照标准,用于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区分功能对应于常模参照标准,用于识别某一学生的水平在同组学生中所处的位置。[2]近年来,各高校进行的考试改革都具有弱化区分性功能的动机。例如,许多高校都要求教师在评定学生成绩时必须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的计算包括课堂出勤、发言、日常作业、小测验等。相比考试成绩而言,平时成绩更强调学生对于教学过程的参与性,学生只要按教师要求完成了平时作业,保证日常出勤,即可获得与其他学生相近的平时成绩,这样,就达到了以评定性考核替代区分性考核的目的。

然而,这样的考试改革与高校的学生管理实践是存在冲突的。在高校中,评定奖学金、保送研究生以及推荐就业等活动,都与学生的学习成绩高度相关,这要求学生成绩必须具有一定的区分性,否则学生管理部门就无法找到一个客观标准来选拔学生。此外,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也较为关注,高分的学生往往能够比低分的学生获得更多的应聘机会。所有这些现实要求,都迫使高校考试必须具备一定的区分功能。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目前高校的考试改革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功能二重性困境。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强化考试的评定性功能,弱化区分性功能,学生管理部门和社会用人单位又要求考试必须具有一定的区分性,考试成绩要能够精确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从一些高校近年来推出的考试管理办法中,就可以清楚地发现这种二重性的影响。例如,在某高校的考试管理办法中,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评定学生成绩时要注重能力,要尽可能减少卷面考试成绩所占的比重,避免学生的应试倾向;另一方面,该办法又要求课程的考试要达到一定的区分度,90分以上的学生不能超过某个比例,65分以下的学生不能少于某个比例,学生的最终成绩“要符合正态分布”。如果我们稍加思索,就会发现这两方面要求是自相矛盾的,因为在考试成绩与奖励、保研等评价直接挂钩的情况下,只要成绩具有区分度,学生就必然会追求高分。不同的考试形式只是改变了学生追求高分的方式,而没有改变其应试心理的实质。

二、二重性困境的根源:高校教学管理的局部最优误区

考试改革的困境核心在于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管理存在着严重的一刀切现象,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提出相同的教学和考试要求,忽略了学生培养方案中不同课程的差异性。事实上,如果能够对不同课程进行合理分工,一部分课程采用评定性考核,一部分课程采用区分性考核,则二重性的困境就迎刃而解了。

我国的高校教学管理在传统上是对教师的管理,管理对象是具体的课程,所追求的目标在于每一门课程的局部最优,这一误区就是当前考试功能二重性困境的根源。在这种管理思路下,对于不同课程的管理方法必然是大同小异的。而素质教育理念要求的是将教学管理转向对学生培养目标的管理,管理对象应当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追求所有课程教学效果的整体最优。这种理念要求不同课程应当处于不同的地位,教学要求和考试方法应当存在差异。

以普通高校的财经类专业本科生为例,学生在校期间一般要修满160-180个学分,涉及50-60门课程。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使学生通过对50-60门课程的学习,形成专业的应用和理论分析能力,而在这50-60门课程中,不同课程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具体的学习要求也是不同的。其中,一部分课程只需要达到掌握基本知识的水平即可,而另一部分课程则要求学生应当具备进一步深入分析的能力。例如,微积分是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能够掌握常用的微分和积分方法就足够了,过于强调在微积分课程中的研究能力既无必要,也不现实。管理学则是财经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对于管理学原理的灵活应用是财经类学生未来从事实际工作时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就必须充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让这些教学目标完全不同的课程采用相同的考试评价方法,显然是不合理的。

除了课程目标的差异之外,单一课程的局限性也是考试改革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同样以财经类专业为例,学生在一个学期中会学习到包括会计学、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不同的课程,所有这些课程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不同课程知识以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孤立地强调学生在某一门课程中的综合能力,并不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现行的考试制度要求各门课程的教师对学生分别提出对本门课程的综合应用要求,这是一种从课程管理出发,追求局部最优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也许每一门课程的教师都做到了尽职尽责,努力使自己讲授的课程达到尽善尽美。但对于学生来说,由于时间有限,精力分散,对于各门课程都只能是疲于应付,浅尝即止。最终每一门课程所追求的局部最优并不能达成培养目标的整体最优。在高校中,很常见的情况是学生在一个学期中要撰写六七门课的课程论文,每一篇课程论文各自涉及不同的知识和能力领域。也许学生对于某一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兴趣,希望进行认真研究。但由于各門课程均有研究要求,迫使学生不可能在一个问题上投入过多的时间,最后每一篇论文都无法认真做好。

三、以跨课程考核破解考试改革难题

第一,对于不同的课程,突出不同的考试功能。

考试设计应当从学生培养方案出发,对于培养方案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专业课程,应当采用区分性考核,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这些课程之中,并通过对这些课程的评价来真实地反映出学生水平的差异。对于培养方案中处于辅助地位的基础课程,则应当采用评定性考核,要求学生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即可,避免为了追求高分而平均分配精力。

在具体做法上,评定性考核主要通过平时作业、课堂小测验以及对基本知识点的期末考试来完成,考核成绩只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个档次。合格意味着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可以取得该门课程学分。不合格则意味着学生没有达到要求,需要进行重修。评定性考核的成绩只用于反映学生完成学业的情况,而不用于奖学金发放、推荐研究生等具有选拔要求的管理活动。

第二,对于专业课程,设计针对单一课程的评定性考核与具有区分功能的跨课程考核相结合的考试体系。

1.考核科目为每学期一项或者每学年一项,避免考核项目过多,分散学生精力。

2.考核周期为8周以上,甚至可以覆盖整个学期或者学年。对于后一种情况,可以在学期或学年初就提出考核要求,在学期或学年末进行验收和答辩。充足的考核时间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展现,而且具有通过考核过程来促进学生能力形成的效果。

3.考核内容要覆盖本学期或学年全部专业课程的范围。跨课程考核不能局限于单一的知识范围,而是要覆盖许多门课程的范围。例如,综合会计学、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课程,可以提出这样一个跨课程考核题目: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某公司的财务数据,结合公司战略,适当运用统计方法,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做出评价。

4.考核方式以课程论文和口试为主,主要检验学生的能力水平。对于具有实践要求的专业,考核中可以包括实践操作环节。例如,在前述的人力资源状况评价题目中,可以增加一个到企业中实际进行人力资源测评的环节,并对学生在该环节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5.课程成绩要具有区分性,一方面服务于学生管理部门的选拔性要求,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用于跨课程综合能力的形成上。

6.跨课程考核应当由专业学院的导师组集体命题与评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生涯规划设计不同的考核题目,以实现个性化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慧.对高校考试问题的认识与思索[J].教育探索,2001(11):37-38.

[2]王欢.我国高等教育考试改革的目标与方向的探索[J].高教研究,2007(2):13-15.

[3]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90-295.

[责任编辑:陈明]

上一篇:器械护士职责下一篇:打人的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