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的初三作文

2024-05-21

热爱生命的初三作文(共19篇)

热爱生命的初三作文 篇1

热爱生命的初三作文

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的自语道:要活下去!

——川端康成

细雨黄昏,一朵小小的茉莉绽放。没有蜂围蝶绕的喧腾,也许孤寂,也许彷徨,她舒展洁白的花瓣,轻颤花蕊,将清香远扬……

放弃了丰厚的薪水,放弃了夺人眼球的职位,谢绝了所有人的挽留,在事业即将达到新的高峰时,曾子墨毅然离开了华尔街,走进了凤凰卫视。那是心灵最真实的.决定——告别别人眼中的光环,去舒展自己的生命。看着她干净的面容,听着她优雅的谈吐,我常常觉得人的生命仿佛就该如此,拥有恰到好处的色彩与温度和萦绕周身的恒久暗香。也许我并没有她的才华,但不论清晨黄昏,我都愿自己的生命亦能如此舒展从容,智慧隽永明快而不邀宠于形,情感热烈深沉而不矫揉造作。

我一直以为花是生命之美最优雅的方式:看似柔弱,却饱含激情。

“我不去想身后是否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奋斗,作为生命不变的主题,在汪国真笔下既孤独艰辛又无怨无悔,这让年轻的我无比期待

热爱生命的初三作文 篇2

一、内容要“真”

学生天天都在学习、玩耍;天天都与家人、学校、社会接触。每天都会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 为何到了作文时就无话可说了呢?究其原因, 不外乎两个方面:首先是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小脑袋受教材、作文选中的范文影响太深, 以至于刻意地寻求统一内容, 统一模式;其次是不善于观察生活, 感受生活, 不会积累自己的生活经验, 不能从身边的小事中挖掘作文的素材。“巧妇难为, 无米之炊”。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范文的作用, 促使学生解放思想;在生活中, 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从而使学生有“材”选, 会选“材”, 选“真材实料”。

二、感情要“真”

尽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习作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但不少学生还是在杜撰自己的想法, 有意无意地拔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因此, 我们必须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给学生创造说话、交流的机会, 使他们敢发表、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想这不仅是在教学生作文, 更是教学生做人, 教学生做“真人”。下面是两个《清明祭扫》的片段描写:

片段一:

今天, 天阴沉沉的, 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去“四零烈士墓”祭扫。一路上, 同学们完全没了往日的欢快, 大家不声不响地走着, 空气似乎也凝固了。

祭扫活动开始了, 凝望着四零烈士纪念碑, 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向敌人冲去, 受伤了, 顾不上, 跌倒了, 又爬起来……想着想着, 我不由得热泪盈眶。烈士们的精神多么伟大, 多么令人敬佩, 今后我一定要刻苦学习, 以实际行动回报英烈。

片段二:

今天, 阳光灿烂, 可惜风稍微大了点, 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去四零烈士墓祭扫。尽管老师一再强调不允许讲话, 可一路上同学们依然窃窃私语, 一会儿为空中飞过的小鸟惊呼, 一会儿为路边盛开的油菜花赞叹。难得有机会放松, 大家心情好不舒畅。祭扫活动开始了, 校长先介绍四零年曹甸战役的经过。年年如此, 同样的话, 我们已听过好多遍了, 哪有心思再听?我人站在那儿, 思绪已飞出了很远:今天妈妈会烧什么菜?回去后老师会不会又让写作文?……显然, 片段一的作者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 也表达了一定的思想, 可却给人一种“假”的感觉。而片段二却写出了真情实感, 让人读后不得不打心眼里赞同。真实就是美, 它使文章魅力十足。

三、语言要“真”

英国著名“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曾说过:辞藻在第一个诗人的手中是显得自然与清新的, 因为是出于真情的流露。后来的诗人明明没有了那种真情, 专想锦上添花, 于是辞藻失去了最初的自然与清新。学生作文虽不同于诗人写诗, 但同样提倡用自己的话说想说的事。强调语言的“真”, 并不否定学生要进行大量的阅读积累, 实际上也只有在积累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不过, 目前学生作文语言普遍存在滥用词句, 千篇一律的现象。如写柳条, 总是像小姑娘的辫子;写圆月总是像个大玉盘;写湖水, 总是清晨见底……还喜欢堆砌辞藻。诚然, 整齐华丽的词句, 读起来朗朗上口, 但真切、朴实的语言更耐人寻味, 更具有生命力。

初三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浅析 篇3

近几年来,笔者对初三作文教学进行了盘点和梳理,发现有几大误区值得注意。

第一个误区,对作文教学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认为作文用不着复习。

第二个误区,奉行“多写笔下生花”的原则,一味地让学生多写,占用学生复习其他功课的时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第三个误区,作文教学没有序列性,不讲连续性。

第四个误区,重写作,轻评改。

如何才能避免这些误区呢?笔者结合作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以下七条做法对改变这些误区或许有些借鉴意义。

1.要将书写和积累落实到整个初三作文教学中

《考试大纲》对写作的要求中提出到“书写规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中对出书的要求有“字体工整、字体较工整、字迹清楚、字迹潦草”等不同评分等级。可统一印发练字纸,对书写有问题的学生做具体规定并督促检查。平日的大小考试中,在作文分数一栏,单列书写分数5分。

关于积累,统一为学生制作了《读读写写》本,专门用来积累各种材料。积累时间不定,课内、课外;积累方式多种多样,可摘可抄、可剪可贴、可评可感,但每周要有量的限制,教师每周收齐查阅。

2.把学生的阅读进行到底

生活和读书是写作的两大源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学生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生活内容越来越单调,写作的生活资源几乎濒临枯竭。这种情况下,再不搞好阅读,抓住阅读这根稻草,学生作文就真的没有出路了。要选择适合初三学生学习实际的阅读方式。一种是剪贴式。学校调派了一位语文教师到图书阅览室,办起了一份学校的剪报。一种是小快餐式。每周由语文组的两位教师负责搜集整理一张八开大小的3~4篇文章的小报,作为学生的自助小快餐,食用消化掉。

3.作文训练要有计划性、目的性、序列性

首先进行审题的训练。让学生根据感性的材料,思考得出审题的方式方法。

其次,分文体进行训练。抛弃陈旧的东西不用,用当年的中考优秀范文做鲜活的训练材料,效果很不错。

第三,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的训练。每一次作文训练,都下大力气整理积累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思想火花和语言珠玑。

第四,问题点专项训练。所谓问题点,是指在学生写作实践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这一训练可以穿插在上述的各项训练尤其是文体训练中。

4.把“读写结合”落实到实处

这里说的“读写结合”主要指课文及其相关材料与写作的结合。这一活动不能太多,要选准可以作为专题阅读和写作的课文材料,每学期1~2次。

第一步:阅读。拿出一至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阅读。

第二步:请学生搜集整理有关文本的文章,并做交流。

第三步:教师印发有关资料,学生阅读。

第四步:学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第五步:交流评改、赏析优秀文章,并在校报刊登。

5.重视并搞好评改这一作文教学环节

首先,培养学生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其次,面评。它适合于那些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一次面评,可以评他的一篇文章,也可以评他的最近的几篇文章,等他觉悟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之后,还要为他单独布置一个作文作业进行验证和落实。第三,速评。前边两种评改方式是从评改的对象上说的,而这种所谓的速评,是从学生作文写完之后反馈的速度上说的。反馈速度快,趁热打铁,学生反映不错。

6.教师要勇于写下水文

教师缺少亲自写作经验,只能纸上谈兵,不能现身说单,因而指导的力度有限。因此,教师要勇于写下水文章,这样,才能够体验写作中的甘苦,才能取得文章写作中难以看到的鲜活经验,作文指导的空乏无味就会大大减少,提高作文指导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同时,也能提高教师自身的语文能力、语文整体素质。这些好处往往都能意识到,但要落实到行动上,就有些难度了,因为人都有惰性,这就要进行硬性规定。平度一中对语文教师有10个“一”的要求,其中就有“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一篇下水文章”这样一个要求。

7.举行作文专题讲座

学校10个“一”的要求中有“每位老师每学期必须开办一个专题讲座”的规定。初三语文组的9位教师积极响应,有几位讲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等内容,有几位讲应考技巧,针对性很强,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场场座无虚席,有些同学没座了,就站在边上听,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效果非常好。[e]

有关生命的初三作文 篇4

我们眼前的那片绿片绿意昂然,那些欢声笑语,那些伟大景象都是体现生命大的最好例子。

一株柳枝,随意地往土地一插,都长成一棵粗壮的杨柳,是因为精心培育了吗吗?并没有,一枝柳条就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顽强。一株脱离母体的残枝,却能把自己快熄灭的蜡烛重新点燃,把自己的生命发展到最大,看看那弯弯柳条,觉得它经不起风吹雨打,但别忘了,他们的生命力是值得敬佩的!生命之强,这正是体现这句“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千古名句的事实。

人类觉得自己是地球上最高级生命体,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创造了科技,人造卫星,汽车,火箭,飞机,潜水艇……使我们似乎比其他的生命知道的要多,但人类发现的生命只不过是所有生命体其中一小部分罢了。森林的深处有什么?海洋之下有什么?宇宙另一边会出现什么?我们不曾知道,在物质的世界可能会有更强大的生命存在。

水熊虫的生命力是使人惊叹的。曾有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水熊虫切成227块,你猜结果会是什么?水熊虫非但没有死,而且每一小块过了一段时间后,都成长为一支完整的水熊虫。这种神奇的生命平均寿命是500到10,甚至更久。不仅如此,水熊虫对于生存环境也毫不在意,空中、水里、地上,甚至真空状态,它们都能活得好好的。在我们的知识范围内,水熊虫简直是一种无敌的存在。这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强大。

生命的思考初三作文 篇5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蚕宝宝,我最大的爱好是养蚕。春天有到了,有一天,我打阳台去散散心,我惊喜地发现我的桑叶竟然长出了新芽,真是喜出望外。突然,我就想到我的蚕宝宝也应该从卵里面钻出来了吧。我迫不及待地寻找鞋盒,因为我蚕卵就藏在鞋盒里,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鞋盒,打开一看,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40多条黑乎乎的蚕宝宝都一命呜呼,一动也不动了,可是还有14条竟然还活着。我又伤心又难过又着急,这些活着的如果不及时给他为桑叶,它还会继续死掉的。于是我像箭一般冲到桑树旁,小心翼翼地摘下桑叶,放到鞋盒里,那些活着的见到桑叶,就迫不及待地爬到桑叶上,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我以后精心地喂养它们,可是它们的生命很脆弱,相继又死去了10条,只剩下4条活了下来。我想,蚕宝宝的生命又短暂,又脆弱。

蚕宝宝的生命很脆弱,可是乌龟的生命却很顽强。我家养了一只鳄鱼龟,它的体型很大,有脸盆那么大,喜欢乱动,有时候还蛮喜欢撞石头的。有一次,我们全家都去旅游,去了十多天,我想,我家的鳄鱼龟没有人照顾它,会不会饿死呢?我忧心忡忡的。一回到家,我就立马看看我的鳄鱼龟,没想到它竟然还是生龙活虎的样子,它见我回来了,十分兴奋,不断地用鼻子朝我喷泡泡,我也十分开心地用手抚摸他的鼻子。鳄鱼龟,真是了不起呀!

感动生命的故事初三作文 篇6

小时候的我对什么都不懂,只是做着什么开心就好,好玩就好。当我渐渐长大,也当我看着躺在病榻上的人,当我再一次看到亲人离我的时候,我幡然醒悟。感动生命的.故事太多太多,然而亲情给我们的感动是任何事都超越不了的,就像外婆对我的爱。

到现在仍然清晰记得,在得知外婆去世的那天,我的所有不寻常的反应。我放下手中的其他事,急忙的赶回家。列车行驶在开往家的方向,仿佛这世界只有我一个人,如此孤单,如此难过。迷迷糊糊的我还不相信这是真实的,可是现实却不住的提醒我这是真的。

1个多小时的火车,我却感觉像是坐了一辈子。当然我赶到家时,看着外婆很简单的灵堂,泪如雨下。我静静的站在那里,心里早就被外婆给我的记忆填满,身边的安慰,身边的一切的一切在此刻都与我无关。

我明白那一刻,我想明白了最感动我的故事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迹,而是外婆点点滴滴最普通最平凡的关心和照顾。思绪仿佛又回到我们温馨的生活。

还记得在寒冷的冬天,本来就体弱多病的你还是会起床看看我们的被子盖得好不好。动作是那么小心翼翼,还帮我们关好窗户。要不是我睡得比较晚,又怎会察觉你们的体贴与关怀。小小的我们在什么都不懂,很多人都觉得烦的年龄,是你依然陪着我们,不舍不弃。虽然自己过得很清贫,也要把好吃的留着我们放假过来吃。太多太多的关怀,一两句又怎能表达我的感激和幸运呢?

时至今日,外婆离开我们已经快一年半了,身处异乡的对你的思念愈加沉重。记忆中的那个地方,依旧如此清晰。仿佛我现在就身处其中,看着那里的一花一草一木,只是当我学会感动要开始准备为你做点什么的时候,你却静静的走了。每每想到这里,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含泪水?在梦里的我还是会时常回到这里,站在门外,我依旧可以看到你和我们的生活点滴,仿佛那段日子漫长的过了半个世纪。

让真实成为作文的生命 篇7

一、作文失真产生原因

(一) 在追求高分中失真

我们的写作教学, 其目的只有一句话:在中考拿高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教师的案头堆满了作文技巧之类的书, 学生的抽屉里塞满了最近几年的中考满分作文选。厚积方能薄发, 组织学生大量阅读, 丰富他们的间接经验, 读中学写, 读写结合, 这不失为作文教学的一条成功途径。但如果为了作文的急功近利, 将名目繁多的满分作文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学习的榜样, 那么学生作文的真实性必定会受到极大的损害。

(二) 在传统教学中失真

很多老师在上作文指导课时, 习惯于采用先讲后写的教学模式。首先是教师讲审题、选材、立意等等, 接着是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交流作文的内容, 然后才是学生动笔习作。

这一教学过程有其优点, 它让很多找不到思路的学生一下子觉得思路开阔、有话可写了。但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初中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有着极大的向师性和模仿性, 教师的作前指导和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内容, 也可能使他们“先入为主”, 束缚了思维, 从而造成了文章内容和表达上的雷同, 削弱了学生自我表现的力度, 造成了“千人一面, 众口一词”的现象。

除此之外, 造成初中生作文失真现象的原因还有不少。比如:作文评价体系制约、学生生活体验的缺乏、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学生怕说真话;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忽视与学生的真情交流, 等等。总之, 在这种种原因之下, 学生作文假大空的现象愈演愈烈, 初中生习作在失真道路上越走越远。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实话实说、真情真发呢?

二、避免作文失真的对策

教师要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着力培养写作兴趣, 多阅读、多练笔;并注意提醒学生要做个有心人, 多观察生活, 善于发现生活的动人之处。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为了提倡写真事、抒真情, 我着重开展了作文写真活动。写真活动的形式多样, 平时应多渠道开掘、多形式训练。但要注意“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写“真”。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 日记型训练

日记要求学生把一天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最有价值的人、事、物、情写下来。它没有文体的束缚, 没有文题的限制, 没有字数的要求, 不需要顾忌中心是否明确, 也无需担心作文成绩的优劣, 任由学生舒展个性写“我心”、表“我意”、抒“我情”。要引导学生明白:日记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是为个人服务的, 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才是回归了日记的本真。

如何才能让学生的日记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呢?

1. 引导学生在日记中反映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老师十分熟悉和了解的, 所以十分有利于老师引导学生在日记中去真实地反映, 特别是对发生的一些事能真实地反映, 真实地畅想。

2. 引导学生在日记中反映家庭亲情

学生的生活环境除了学校那就是家庭。家庭亲情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琐事, 充满了温馨的亲情或深长的韵味, 要求真实地把它记在日记里对学生来说很容易做到。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把它真实地记录下来。

3. 引导学生在日记中反映社会现象

学生是社会的人, 最终要走向社会。关心社会,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借助各种社会活动,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 使学生学会分析社会现象, 解决社会问题, 在社会活动中提高作文能力。

(二) 读书笔记型训练

在每周二、四下午的语文阅读课上, 我总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来读, 在下课前10分钟让学生交流读书的感想。这样, 既保证了学生阅读的质量, 也能让学生做到及时诉真情。另外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 要求内容真实, 文体不限, 长短不限。然后我选择个别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课上交流。这样, 既保证了文章的真实, 也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在不同年级段, 应该进行不同指导:初一年级:以摘抄式笔记为主, 加上一、两句自己的点评。初二年级:以提纲式、提要式笔记为主, 每篇最好有自己100-200字的评论、感悟。

初三年级:以读书心得体会为主, 着重要写自己的观点、感悟。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第一生命, 也历来是评价文章的重要标准。那些发自肺腑的文章, 历经岁月的风尘, 仍然那样脍炙人口, 令人喜欢;而那些矫揉造作的文字, 总会被历史湮没。真正的作文教学就应该从“真实”起步。相信通过教师的努力, 写作将不再是学生沉重的负担, 而是他们真实心灵的释放, 真挚感情的倾诉。

摘要: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作文教学可着重进行日记型训练, 引导学生在日记中真实反映校园生活、家庭亲情、社会现象;进行读书笔记型训练, 从而让学生写真事, 诉真情。

关键词:真实,生命,失真,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勰:赵仲邑译注《文心雕龙·章句》[M]。漓江出版社1985年。

[2]张天宝: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当代课堂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 第3期。

创新,作文教学的生命 篇8

新课程倡导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给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作为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形式,作文的教学中自然应当融入创新的机制。“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开展以来,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采取了多方面的创新方式来进行作文训练,收到了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预期效果。

一、表演作文创新

好动、好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表演的内容、感受和发现写下来,使学生通过表演提高创新能力。记得在四年级下学期时,同学们学完课文《新型玻璃》后,我让学生分别上台,拟人化地充当各种玻璃进行表演,先说样子后说用途。我让学生相互合作,几个同学合编一个故事,要求情节生动。学生非常踊跃地上台表演,并且有很多独特的创新之处。紧接着我又让全体同学根据学生台上的表演来完成“玻璃产品自我介绍”的写作练习。结果,就连平时最不喜欢作文的同学也没有出现抓耳挠腮的情况。在孩子们的作文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玻璃,有可以听音乐的玻璃,可以照相的玻璃,还有可以测地震的玻璃等等。在我惊叹孩子们丰富想象力的同时,也不禁为表演式作文训练的魅力叫好。后来在教学《陶罐和铁罐》、《小珊迪》、《将相和》等课文时,我都是先让他们在课堂上表演,然后作文,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二、音乐作文创新

结合课堂阅读教学过程,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好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且便于想象的一段音乐放给学生听。由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不同,以及在音乐欣赏能力和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想象和联想。因此写出来的作文各具特色,个性鲜明。如上《小音乐家扬科》一文时,选择一段表现大自然声音的音乐,配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想象: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干;甲虫“嗡嗡”地飞着;扬科躺在河边静静地听着。说说扬科来到了哪儿,听到了什么,觉得怎么样?要求学生在发挥想象的基础上,写一个片段。有的同学写出了一篇抒情散文;有的以自己的身份,用第一人称写下了当时的所思所想……由于没有任何拘束,学生感觉比较随意,所以他们放开了手脚,在文中真情流露。后来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等课文时,我都采用类似方法进行作文教学。

三、绘画作文创新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篇篇都图文并茂,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由此我想到把绘画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一种方式。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联想、幻想,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表象,然后用笔画出来,再根据自己画出的图画,写成一篇文章。学生可以自由地想,自由地画,自由地写。如让学生画画10年后的自己、画画10年后的家庭;让学生给学校规划理想的设计蓝图等。学生兴趣盎然,他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所想的设计的也是各具特色,个性鲜明。

图画作文同样也可以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课文《台湾蝴蝶甲天下》向大家介绍了台湾的蝴蝶。文中具体介绍了“蓝屿黄裙凤蝶”、“皇蛾阴阳蝶”、“蛇头蝶”,而其余还有许多堪称为世界珍品的蝴蝶却没有介绍。我们在上这课时,事先布置学生查找了资料,并配上插图,并写一段介绍蝴蝶的文字。

在课堂上,大家相互介绍自己课外了解的台湾蝴蝶,图文并茂,讲述的人,听讲述的人都兴趣盎然,效果很好。后来的周记或日记,我都让学生给自己的习作画上插图,最后评定等级。但要求习作必须“达标”,不“达标”者不能画插图。这样一来,学生一方面不甘落后,一方面又不愿意错过在语文学科中得到画画训练的机会,习作也就变得更认真,质量也就明显地提高了。习作上画插图的实践活动,不但促进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作画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四、时事作文创新

作文教学应抛弃狭隘的观念,多指导学生关心时事,拓宽视野。比如2013年11月9日“恒大”足球队夺得中国足球首个洲际足球赛冠军,创造了中国足球多项纪录。我在第二天的语文课上宣读了几家媒体的新闻报道,全班同学一片欢腾。这时,我安排同学们在本周内通过报纸、互联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收集近年来“中国足球冲击世界杯”的相关资料,在下一周同学们两两自愿组合自办体育专题的手抄报,在手抄报上写上新闻报道、诗歌、散文、问题讨论等内容。

五、拓展课文作文创新

这是一种把阅读和作文融为一体的“写”的训练。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对课文内容进行加工改造。练习形式有加写、补写、扩写、续写等。例如《穷人》(人教版六年级课文)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设计了“续写”这一作文训练环节,学生兴趣盎然而充满想象地写出了一篇篇感动人的短文。

生命的启示初三作文征文优选 篇9

有一次,我在一朵漂亮的君子兰前捉到了一只花蝴蝶,我兴致勃勃地把它放到瓶子里,谁知它使出了全力挣扎着,我看到它那求生的欲望是那样的强烈!是那样的鲜明!我不禁把它放了。

我家有一盆茉莉花,又香又美,但我丝毫不喜欢它。有一次,天空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狂风呼啸着卷来,茉莉一朵朵地飘落在盆中、地上。而我却一点也没在意,也没感到心痛和难过。第二天,我出去看,只见茉莉花那墨绿的叶子,简直就是课文里写的“翠色欲流”;更让我万分惊奇的是,绿叶中竟夹着无数个晶莹如玉的花苞。傍晚,那花苞全绽放了,满屋子都飘着茉莉的花香。我——一个从来不喜欢花花草草的人,竟深深的喜欢上了这朵小小的茉莉花,不仅因为它又香又美,还因为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令我震撼!

从小我就听说过张海迪姐姐的事迹,她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导致她无法向正常孩子一样上学,但她凭着顽强的毅力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并在1983年编着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她以不完整的身躯奏响了一曲完美的生命乐章。

生命给予昆虫,给予植物,给予人只有一次,因为只有一次,生命更显得珍贵,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价值来!

热爱生命的初三作文 篇10

漫步雨中,无需撑伞,因为那雨滴从头顶含羞吐蕊的丁香花瓣上滑下,会将那花香丝丝沁入心田。徐徐的风吹过,扯起远处一纸沙燕风筝,在空中飘着摇着,任斜雨把它撞得颠颠簸簸。随意蜷进一家路边的小店,看无数晶莹剔透的雨滴纠缠着打在玻璃窗上,在飞散;老槐树飒飒的抖着,片片树叶犹如清丽的油画;静静的数屋檐上坠下的水滴,心情仿佛被水慢慢泡开,内心的灵魂也由皱巴巴的一小团,延伸到无限大,叫嚣着对这雨,这景的热爱。

登上岛上最高点,日光岩,风物长,放眼望,殖民时代留下的小房好似一个个红色的火柴盒,星罗棋布的码着;目光所及的郑成功雕像,提醒着我们那厚重的一页历史,勾连着收复台湾时那般勇猛,那般圣洁;郑成功目视前方,侧脸的线条勾勒得完美无缺,眉宇间透着自信与坚毅。心也被悠悠的牵着,想飞去另一边周游,久久不能平凡那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房,这像,这民族魂。

鼓浪屿的海岸线长得出奇,像是画家没做好收笔的工作,把一串墨痕铺在了纸上。褐色的海岸线和人工海滨浴场彰显着这片海的独特。便是了,从没要记住力量去摧毁任何一块礁石,而是去包容所有泥沙河流,同样也去包罗人们所有的情绪,有的人去海边嘶声力竭,有的人去扮演万念俱灰,大海却无所谓,没有什么不得不。坐在海边,洗涤灵魂,这海,这情,无限热爱。

做有生命的作文教学 篇11

关键词:作文教学;有生命;写作兴趣;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362-01

小学作文教学,往往以命题作文为主。老师首先给出作文题目,接着帮助学生审题,再读几篇范文,然后让学生自由写作。在这种教学状态下,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失去选择性学习的余地,缺乏感受体验生活的过程,因此对写作也就提不起多大的兴趣。教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方式要灵活,要做有生命的作文教学,即要灵活多变,把写作自主权还给学生,要教会学生写出与生活息息相关富有生气的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习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这一设定,主要强调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自信心培养上。对此,教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

一、说真话——作文的确切表达

小学作文教学要求并鼓励学生说真心话,让学生结合实际写出真实想法。把自己亲耳听到的,亲眼看到的,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表达出来,教者把这些归纳为“三亲”。教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生活、体验情感,经常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欣赏大自然的美,让学生从大自然中选材,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在生活中练习,去写那些有趣味、有意义的事。这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水,泉水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说的时候自然流畅,写的时候却不知从何处落笔。教者曾听过田玉博士的两节作文课,感触颇多。田博士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互赠礼品的方式,给每位学生送一个礼品,让学生拿在手上认真观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开始时学生的语言比较单一,经过田博士的引导,充分调动感官,让学生真实确切的表达自己看到、听到、闻到、触到以及尝到的感觉,并表明真实准确的语言是文学的语言。这时,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起来。这就是要让学生平时多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多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强化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对写作也就充满了兴趣。

二、叙真情——作文的真情流露

小学作文教学要求孩子说真话、表真情,坚持“我手写我言,我笔表我心”的原则。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写出好的习作的精魂所在,学生只有在亲眼看到之后,才能触景生情,言之有物。

比如学完《雨点》一课,教者将教学拓展到课外,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感受这盎然春意,使作文教学与情景教学交融在一起。教者预先布置了“我是小诗人”的作文任务,并进行适当的指导。事实证明,学生通过自己亲眼去看,在写作时把写景和抒情融为一体,果真收到了让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有学生这样写到:雨点落在桃树上,点红了桃花;雨点落在树梢上,染绿了柳枝;雨点落到屋檐上,一起愉快地滑滑梯;雨点落进书包里,和我们一起藏猫猫;雨点落进脸盆里,唱一曲动听的歌……学生的习作让教者感到兴奋,由此教者引导学生,春天是美好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只要你愿意去看、去听、去感受,你就能收获这种美好!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也让学生的情操得到良好的陶冶,使学生在习作中得以充实自己,其精神世界也越来越饱满。

三、想象——作文的五彩纷呈

小学作文教学中,教会学生联想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实现学生创造性作文的一条通道。如:由喝茶想到社会上的某些人,水刚倒入茶杯时,一部分茶叶浮在水面,散发香味的那些茶叶却是那些沉入水底的茶叶。由此现象想到生活中的一些人有点成就就挂在嘴边,四处炫耀,而有真实本领的反而埋头苦干,乐于奉献,从而使学生学会做人。

作为充满活力的小学生,假若对身边发生的一切视而不见,在记忆的仓库里留下的只是空白,也就写不出血肉丰满的文章。教者要引领他们走进广阔无垠的生活,感受生活,丰富情感,增强体验,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写作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体验这个世界的奇妙,不断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这样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也能让学生有感而发,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作文自然也就会五彩纷呈。

四、鼓励表扬——作文的充分认可

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上进心,特别需要得到教师的肯定、鼓励与赞赏。对于写作这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师要在鼓励学生抒写生活的同时,激发其创作的热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描绘生活、体悟生活。教者认为,每次习作,只要发现学生们有点滴的进步,教师就应当及时的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要找出每一个学生优点,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给学生的作文评出各类奖项——进步奖、构思奖、语言组织奖、最佳真实奖等等。要能够深入确切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并挖掘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另外,小学生多善模仿,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优美的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使其缺乏趣味的语言变得优美流畅,单调干巴的情节变得迂回曲折,在学生有所进步时给予积极的肯定,充分的表扬,可以使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得到大大提高。

激发情境让作文焕发生命的色彩 篇12

那么, 在教学中如何加法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积累素材, 引导观察, 激发兴趣

作文时, 在学生明确作文要求的前提下, 组织学生现场观察, 教师要引导他们认真观察, 明确观察的目的。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各个途径找素材, 掌握素材。例如, 在知道学生写《可爱的小兔》一文时, 指点学生仔细观察小兔美丽的外形, 生活习性以及给你带来的快乐等。由于孩子的好奇心强, 对新奇事物有特别浓厚的兴趣, 通过这种观察, 可以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激发写作兴趣

活动是学生的天性, 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信息。让他们在活动中积聚更众多的写作题材。例如:精彩的语句活动比赛, 让学生在平日的学习中注意多收集一些好的语句。活动中让每个学生朗读自己找的句子。全班评选出最优秀的个人及句子。各种活动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增强了他们的才智, 也丰富了他们的写作题材, 要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洗衣服、叠被子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 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 因为学生是积极参与的, 所以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内容真实, 还生动感人。

三、给予激励成功的评价

在学生完成习作之后, 教师在评价时, 以鼓励为主。善于挖掘文章中具有创新意义的句子, 只要有创意、新颖, 教师都应该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 并加以鼓励和倡导。在肯定优点的同时, 指出其不足之处, 使学生对自己的习作有个清晰的认识, 从而使学生扬长避短。依次教师要因人而异, 对学生多给鼓励。如:你能用自己的笔写出流畅生动优美的语句, 说明你能把自己的感受很好的表达出来。老师希望你在今后的文学之路上进取成功, 等这样的评语会让学生感到老师赏识自己, 关爱自己, 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今后写作的积极性。

总之, 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必须抓住学生智慧的火花, 求知的欲望, 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写好作文。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年。

[2]苏霍姆林斯基, 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年。

我生命中的良师初三作文 篇13

——题记

我猛地惊醒,望着空空的天花板,努力让自己仿佛要跳出胸膛的心平静下来。我披上外套,轻轻倚在床头,看向窗外灰蒙蒙的天,和在那没有尽头的远方的点点晨光。

我又梦见了这次数学考试失利的`情景,又看见了老师失望的眼神,又看见了同学蔑视的笑容。这让我对这次月考更加紧张更加慌张,我把手放在胸前,感受它错乱的跳动。“月考将至,怎渡?怎渡?”

为了别让自己再胡思乱想,我打算出去喝口凉水清清脑。正当我蹑手蹑脚地迈出房门时,我不经意间的眼神扫到书房,那里竟摇曳着几点萤虫之火。是谁?我一下子警惕起来,把头往里一凑,只见你坐在桌前,只点了盏台灯,手里的笔在“唰唰”地写着什么,远远地看上去,仿佛是一个灰色高大的背影,周围拢着一圈光环,我依然轻手轻脚地走到你的身后,却看见我满是红叉的试卷放在桌上——你在帮我抄错题!我一惊,手不小心碰掉了桌上的书本。

“砰!”

你连忙反过头来:“大萌,你怎么来了?”我掩饰着自己的慌张:“没、没什么,你在干什么?”“喏!”你举起手中的本子,晃了晃,“我的宝贝女儿要月考啦!我这个做爸爸的总得有点行动吧?”“可我这么笨,值得你这么做吗?”我低下头,喃喃道。你马上严肃起来:“大萌,你要相信自己,任何事情,只要全力以赴了有什么不可能?”你扭头看向窗外,我顺着你手指的方向,看见了散发着千丝万缕的金光的太阳。“你看,大萌。你的目标就如这晨光一般,纵使远在天边,但仍有如此多的人为之奋斗努力。也许在拼了命,尽了兴后,你会走在人群中闪闪发光,抑或是仍卑微如尘埃,但你所流过的泪与汗水,将成为你的青春上最浓墨重彩的几笔不是吗?”你慢慢拉起我的手,掌心对着太阳。“有人说,每个人都能抓住自己的太阳。大萌,你试试?”

真的!我的手心慢慢热起来,我收起掌心,里面真的有一条红色的圆弧。我把手放在胸前,感受它顿挫有力的心跳。“月考将至,争渡!争渡!”我看着你,你也露出了宠溺的微笑。

谢谢你父亲,我生命中的一位良师。

我会全力以赴地抓住我的太阳。

何为生命初三作文 篇14

——题记

它们的生命都十分短暂,但在这短暂的生命旅程中,我看透了生命,懂得了何为生命。人活着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充满色彩。

或许你会问,生命不就是“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吗?不是的!生命没有那么简单!

其实我不懂生命,但自从经历了生离死别的痛苦后,我懂了。

舅舅因为得为了癌症,逝世了。可谁又知道舅舅他整整和病魔对抗的一年,这一年里他不断的做化疗,不断地吃药,这是为什么?为的就是活着!他生的希望如此强烈,在看似好转之际,所有人都以为舅舅可以好好活着的时候,病魔不顾一切的带走了他。

有人会说他傻,早点离世,少份痛苦。可是你们可曾知道,他有两个孩子,儿子虽是医生,但身体一向不好,都是靠医药来维持的;女儿的生活也很拮据,仅靠一人的工资实在无法养活两个孩子;他的老婆,腿脚不方便,体力活又干不了,平常都是靠那厂里的几百过日子。他其实也很像早点离世,这样他的孩子老婆也不必支付那么巨大的一笔手术、化疗、住院费了,可是他的孩子说:“爸爸,你要好好地活着,看着我们都成家了!不管都贵怎样我们都会帮你凑到钱!”他们四处借钱,好不容易齐了,眼看舅舅病要好了,可天不如人意啊,舅舅他永远的走了。

当我看见舅舅时,他已变成了一盒骨灰,这一年的坚持,不都是为了活着吗?生命对于他而言是多么重要啊!世人只知道墙角有着顽强的花,石缝中有着坚强的小草,树上有着展现生命色彩的蝉,又有多少人会看见穷人家为了活着的痛苦。

热爱生命的初三作文 篇15

一、生活积累是学生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是写作的生命源泉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经验对于学生的写作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位哲学家说:一切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作文教学应从如何引导学生去关心社会与自然生活,去体验生活开始。现实中,学生的生活范围过于窄小,整天被关在学校里,几乎关闭了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大门,他们更不会主动去关心生活、社会、人生、自然,对社会上的事情,如移民、整治腐败、环保污染、网络等知之甚少。对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去观察周围事物的发展变化,实地参观考察,组织学生亲自参与各种活动,做生活的有心人。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可组织学生郊游、踏青等,让学生接触大自然,从大自然中获取写作的感性材料,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才会有感而发,内容才会真实感人。同时,为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可组织学生到社区服务、到敬老院慰问或参与社会调查,只有投入到社会生活中,体验感受社会生活的真谛,才能为写作积累丰富的材料。

其实,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就是一套高效的积累生活素材的方法。学生的日记内容不必拘于一格,可以自由灵活,他们可以记叙自己的所见所闻,还可以抒写自己的所思所感以及自己的喜、怒、哀、乐、愁,可以小到一句富有哲理的诗句,或一个富有个性的动作眼神,大到国家大事,世界形势。日记真实记录着一个人成长的历程,以及对人生、对社会独特的感受,长期坚持写日记,学生们就能学会用日记来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从而在积累中得以达到丰富自己的习作素材库的目的。学生的习作素材库存饱满,学生写作时自然就会有如行云流水,妙笔生花。

二、课外阅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师光利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语文文字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以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课外阅读潜力,鼓励学生多读课外读物,多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学生语言词语库,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语文教师应以身示范,博览群书,为学生选好课外书目以推荐给学生,并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教会他们做好读书笔记,这样,学生的词语量自然就会越来越丰富。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做法是这样的:要求学生人人都要在一周以内(或指定时间)读完若干篇文章,这些文章可以是教师指定的,也可以自选。另外,还要求学生写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内容、字数可不拘一格,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可仿写、改写、续写,也可以摘引优美诗句、精彩文段、鲜活的词语、名言警句,还可以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学生可灵活选择,教师只负责抽查,每周查阅一次,把质量好的读书笔记推荐给学生,让他们评论优劣,以鼓励优秀者,鞭策较差者,同时还要求同桌或好友互相传阅、品评,互相交流以达到共同进步。此外,教学中还可以开展知识竞赛,如成语接龙,精美片段朗诵,每天课前五分钟讲故事或收集诵读一句或一段名言警句等,以便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并运用语言,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到积厚薄发,写作才会出现质的飞跃。

三、变革作文批改方式———学生自主批改作文,这是获取和积累语言材料的最重要的手段

学生自主批改作文,自批自评,其效果往往要比教师分析的效果好得多。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转变观念,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改,是整个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环节,学生一边批改,一边吸取他人文章中精彩的句子、片段,就能达到取其精华为己所用的目的。批改时,将他人文中的错别字、病句提出并改正,而在批改同一道作文题时,学生还可以欣赏到不同类型的题材作文。这样的批阅过程,可以获取许多习作素材,不但可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语言材料,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让作文融于学生的生命之流 篇16

一、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叶圣陶在《文章例话》中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作文与生活是密切相连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体验、历练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教师教学生勤观察、会思考、能积累,让他们明白作文就是日常生活的再现,从而解决了作文无话可写,写之无物的状况。我们还经常开展“观察日记展评”、“观察方法交流”等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学生素质的形成是知识不断吸收、内化的过程,吸收、内化离不开大量的阅读积累和潜心思考。从书刊中可认识形形式式的人物,各种各样的事物,经历诸多的体验,了解更多的信息,懂得丰富的人生哲理,增加思维的厚度。每读一本书,就可以使自己多一份人生历程。诚然,广泛阅读可以更好地保证写作素材的积累。我们就经常组织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读物,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还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读书征文活动”、“读书笔记展览”、“书中人物评说”、“新书发布会”等活动,厚积而薄发,学生在作文时自然就文思如泉、妙笔生辉。

三、尊重学生的情感思维。叶圣陶在《叶圣陶论小学作文教学》中说:“小学生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至于修词之工,谋篇之巧,初非必要之需求。”学生作文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思维,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敢说、能说、会说,表达童真,抒写童趣、童心。教师要给学生更大的选材空间,拓展更宽的情感思维,鼓励学生自由作文,写想写的话,不给学生以约束,让他们自由表达,直抒胸臆,说实话,表真情。教师要多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对学生要真诚,引导学生多从生活中的一丝清风、一抹阳光、一个瞬间中发现其中的内涵,表达富有个性的思考,珍视独特感受和自我期待,正确对待心理渴求,回归心灵表述,不让“篇幅长短”、“用词生动”成为作文的重负。教者在学生中开展了“真情日记评选”、“个人心情表达”、“我的愿望”、“书中人物互动”等富于表达情感思维的活动,让学生在看似不经意,实则精心策划中生成健康的人格。

四、培育学生的作文情趣。南京的储晋老师说:“追求个性塑造人格健全和身心舒展才是我们教育的最高境界。孩子怕写作文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不快乐。快乐的孩子就是成功的孩子。”奥苏伯尔也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原因表现为三种内驱力:一是认知内驱力,即学生的求知欲;二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教师的鼓励、表扬和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氛围,往往能调动和强化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三是附属内驱力,依附于得到他所尊重的师长的认可和赞许。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运用激励手段,使学生感受到语言表达的乐趣。

1、教者富于幽默感。一个幽默的表情、幽默的动作,一句幽默的话语都可以施展教者的亲和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上《人物素描》作文课时,一开始让学生说说老师的长相,寓观察于“闲聊”之中,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课堂。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那用你的眼睛看看,今天来的老师有什么不同。要善于观察。

生:老师的牙齿有点奇怪,是兔板牙。

师:嗯,有缺点的人才可爱。(生笑)

生:老师人比较高。

师:你猜猜我有多高?

生:1.75米。

师:差不多,我1.77米。因为稍稍有点驼,看上去矮了一点。(生笑)

生:老师的手一直动来动去。

师:这就是特点,说明还活着。(生大笑)

生:老师像猴子。

师:我哪里像猴子?

生:尖嘴猴腮。

师:我听出来了,说我脑袋小。我脑袋小,但是智慧多。(生笑)你说得很准,我属猴,有点像不奇怪。(生大笑)

生:你像湖南卫视的大兵。(生大笑)

师:来,握握手。好多人这么说。应该说大兵像我。(生大笑)这位同学很会联想……

2、设计精心有情趣。教者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意特点以及生活实际,创设富有情趣的练笔设计,让学生乐此不疲地表达。

如虞大明在想象作文《智能鼠捕鼠》的课堂教学中,先凭借“智能鼠”与“普通鼠”的区别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再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方案,借助表演,训练学生把智能鼠捕鼠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学生在整堂课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乐于动笔,易于表达,每一位同学都树立了能够写好作文的信心。

3、赏识评价增信心。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或拟题,或选材,或立意,或一个词,或一个标点等,真诚地给予肯定,让每一个学生从每一篇作文中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写作的信心。正如张敬义在评析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歇后语编故事》教例时说:“评价学生的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首先要学会用心倾听,要能听出学生习作中的话中之意和话中之情。真正的倾听意味着肯定、认同、尊敬……其次,教师要学会智慧评价。评价的话不在多而在于有建设性,在于能给人以鼓励,给人以希望。总之,智慧评价要给学生亲和力、自信力、感染力、推动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评价手段,对学生的习作心听智评,使评价富于智慧化。

4、多样手段促提升。在平时的作文教学活动中,我经常开展批语选读、作文诵读、报刊投稿、高分刺激、好文选摘、张贴展览等活动,奠定学生良好的心理基础,激发兴趣,增强自信,使他们笑容得到绽放、潜质得到发掘、智慧得到提升、生命得到张扬。

作文是呈现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重要载体,是回归心灵、体味生命意蕴和情调的必然。我们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突出作文的个性化和独特性。我们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上,尊重学生个体,解禁学生心灵,关注人性本真,让学生筑建属于他们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作文长久地融汇于学生的生命之流。

何为生命初三作文 篇17

一天,我在学校宿舍门口,发现了一只渺小的蚂蚁,便饶有兴趣地把那只正在爬来爬去的蚂蚁抓起,带回宿舍。走进宿舍里,我的手不小心松了一下,蚂蚁快速地降落到了地上,我又弯下腰,把它抓起来,可是这次蚂蚁迅速地离开了我的手掌,当我又用脚挡住这只蚂蚁逃走的去路时,没想到,这只蚂蚁好像知道我要踩死它,竟然爬到我的脚上来,好像要和我拼搏似的,我被它的勇敢所感动,就把这只勇敢的蚂蚁从我的脚上轻轻地抓起来。

我把它放到我宿舍的水槽里,然后把水槽里的下水口的盖子盖上,开始放水,当水放了一小半的时候,我就把蚂蚁放到水槽里,蚂蚁便开始挣扎,当水差不多放满的时候,我把下水口的盖子打开,“哗”的一声,水像旋涡一样迅速地卷入下水口,蚂蚁似乎感到水在逆流,便更用力地往前挣扎,当水快要放完的时候,蚂蚁好像已经没有力气,忽然,这只蚂蚁被卷进了下水道。虽然这次这只蚂蚁并没有逃脱成功,但是,它这种努力拼搏获取生命的精神也是一些人类做不到。

敬畏生命初三作文 篇18

感谢父母。父母是我们一生中最需感谢的人,是他们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是他们哺育了我们,让我们有了心灵的归宿,有了停泊的港湾,是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体贴我们。炎炎夏日是谁为我们扇扇纳凉?刻苦用功时是谁给我们送来体贴的话语?外出远走时又是谁在为我们细心的叮咛?然而,如今一些人却认为父母的所作所为是天经地义,本应如此。更有甚者,兄妹几个在父母年迈之时互相推诿,毫不加以照顾。当你为父母的唠叨而不耐烦,与父母争吵时可曾想过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古人有“二十四孝”,今有感谢几何?

感谢对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卜居》。生活中对手无处不在,他们貌似时刻与我们为敌,但却犹如一条长鞭,时刻鞭策着我们,不断的激励我们前行。你追我赶中,不断提升自我。桉树是澳大利亚的优良树种,自从19世纪引进美国后,可谓顺风顺雨,但在美国生长的桉树却木质极差,制成的木板极易弯曲开裂。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缺少了天敌。这就如同我们,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不再前进,而过分的虚荣,从而导致逐渐落寞下去。正是对手使我们的存在有了意义和价值。愿逢一敌手,对亦乐其中。

感谢生命。生命是宝贵的,人世间一副面容,它是独特的个体,它只属于你。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是短暂的,有人碌碌无为,有人活出了价值。在人的一生中生命带给我们激情的体验,我们拼搏,我们奋斗,我们前进。在挫折中,我们品味艰辛收获坚强;在困难面前我们体验不屈收获成功;在成功中我们感悟生命的价值。生命带给我们感动,我们惊异,我们敬畏,我们深思。在蜘蛛结网中,我们惊异于它的不懈;在飞蛾扑火中,我们敬畏生命奔赴理想的热情;在蚂蚁忙碌中,我们深思自身的意义。把酒当歌,人生几何?让我们用青春去张显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热爱生命的初三作文 篇19

关键词:初三英语,话题作文,复习

众所周知,写作作为一项基本的语言技能,不但是传播知识、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而且是检验和巩固已学知识的有效途径,是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的催化剂。我们通常所指的书面表达—写作,就是一个锤炼、再创造的过程,是综合能力的体现,相对于听、说是一个更高的层次。

一、初三英语写作现状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九年级学生必须达到五级标准,当前,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令人担忧,历年中考英语写作是大多数学生在英语考试中最薄弱的一环。许多同学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很难在这一项上有所突破,这让学生感到学习英语写作情绪低落,教师面对英语写作教学,感觉到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既不能放弃写作教学,又不能有效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效率。

二、写作障碍分析

对于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各种障碍,笔者进行了深入分析。

第一种障碍是词汇障碍。词汇是英语作文中的一道难关,由于学生单词、词组掌握得不好,在写作过程中不能正确应用,因此,误用、错用词组阻碍了信息的传递,影响了思想的表达。

第二种障碍是思维障碍。确切地讲是中式思维障碍,中式英语称之为Chinglish。这种中式英语现象在英语初学者中屡见不鲜,它是受汉语影响产生的,与地道的英语大相径庭,给英语初学者造成种种错觉,往往按照汉语作文的方式去构思、选词造句,是英语作文应试者中又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第三种障碍称之为综合障碍。在作文中所犯的错误大多是学生知识范围之内的和在听、读过程中完全能领悟的,可以归纳为“低级错误”,如单词拼写错误、第三人称单数形式错误、时态错误、搭配错误等。

三、突破写作障碍的策略

英语写作就是要用英语的表达习惯来描写人物、叙述事件和阐明观点。因此,应牢牢把握“活学活用句型”这一理念。为了突破存在的各种写作障碍,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常常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博览勤思、背诵佳作、多写勤讲,效果颇佳。

1.精读课文变换句式。有研究表明,句型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在写作教学中,将句型训练与语法教学巧妙结合,互为渗透,用所用过的句型来掌握新的单词,用“旧瓶装新酒”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同一句子含义,在课堂上常常让学生做句型转换,要求学生使用不同方法表达,即变换句子结构,长期的操练,潜移默化,学生的语法复习得到了巩固,而写作教学也与其相得益彰。

例如:

Example 1:He was too tired to go on walking.Because of his tiredness,he couldn’t go onwalking.Because he was tired,he couldn’t go on walk-ing.

Example 2:He can’t afford to buy a car.He is too poor to buy a car.He doesn’t have enough money to buy a car.

以这种英文解释英文的方式来更好地活用常用句型熟练掌握各种句型,并引导学生在写作中灵活套用各种句型如主动句、被动句、it形式主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等。

2.博览勤思融会贯通。除了“精读”,笔者还要求学生“博览”,并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事实上,写与听、说、读等语言技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平时教学中,笔者经常选取范文让学生阅读,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文章“好”在哪里,让学生读有所获,勤于思考。

3.背诵佳作取长补短。在教学中,笔者把背诵列为一项重要的课后作业,不仅背诵课文、背诵重点段落,抽查抽考,默写,还要求积累佳句,背诵其他同学的锦句、范文,“取他山之石”,“博采”众长,不断地熏陶,同步培养英语语感,形成英语思维。经过长期坚持背诵,学生扩大了“库存量”,学会了模仿,学会了恰到好处地运用“良言锦句”,不仅作文水平提高了,而且口语水平也上了一个台阶。例如写“环保”主题的作文,很多学生都能将所背句子巧妙地运用其中。

4.科学讲评实效训练。熟能生巧,除了多读多背,还要求学生多写勤练,每周定期训练一篇限时作文,引导学生归纳、记忆作文模块,有计划地尝试各种文体,如请假条、电子邮件、日记、通知、信件等,并及时批改。比如,在学习写感谢信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讨论感谢信的格式、词汇、句型并共同写出一篇感谢信。教师只需从每个组收一篇感谢信并加以讲评,然后学生再在各自的组中讨论教师的讲评,并共同修改他们的文章。

四、结语

作为英语教师,不是尽量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搭建平台让学生主动去学,让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写作教学应融入到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下笔如有神”,就少不了“读书、背诵破万卷”,写作应与听、读、记、思各方面相结合。当然,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有针对性地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注重科学指导、实效训练,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银行副股级竞聘演讲稿下一篇:柳宗元《江雪》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