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与艺术的灵魂

2024-09-28

热爱生命与艺术的灵魂(精选11篇)

热爱生命与艺术的灵魂 篇1

演绎流行歌曲的声、情之所在

歌唱艺术中灵魂与生命应完美结合, 只有将“声”与“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歌唱才能声情并茂、感人肺腑、动人心弦。声乐流行歌曲的情感抒发与其它类型的声乐艺术歌曲相比较, 它的情感抒发会更加外在, 更容易表现歌曲的喜、怒、哀、乐, 而声乐艺术歌曲它的情感表现更内在些。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过:“唱歌者必先唱情。”他在《问杨琼》中提到:“古人唱歌兼唱情, 今人唱歌唯唱声。欲说问君君不会, 试将此语问杨琼。”白居易此话主张歌唱声情并茂, 反对为歌唱而歌唱。也就是说, 歌唱真正的价值与美, 就是来自正确的发声技巧及生动地表现作品思想内涵, 以声情并茂的演绎去感染听众。比如:一位好的歌者在演唱作品, 他用歌声表达情感艺术, 演唱欢悦的曲子时, 可让听众眉飞色舞;唱到悲伤的曲子时, 他只用声音表达感情, 这将失去感染力, 让听众无法融入音乐的情感中, 所以, 在一首歌唱作品中, 演唱者在感情上有了真情并将声音融入于情感中, 淋漓尽致地表现, 这就会把听众带进歌曲的世界里, 与歌唱者一起去感受音乐的真谛。

打开流行演唱情感的钥匙

歌唱艺术是最情绪化、最能触动心灵的艺术。既要注重声音完美的表现, 又要讲究语言感情的表达, 从而真正提高歌唱水平。好的歌唱是人们用优美的歌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艺术, 需要演唱者用心去感悟, 读懂作者赋予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流行歌曲易传唱, 贴近人们的生活, 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与欢迎。在流行演唱的歌唱艺术中, 注重的是歌唱的优美音色以及歌手演唱的情感表达、个性特点。在流行歌曲教学中, 如何把一首流行歌曲作品教好, 主要是如何把一首好作品用“情”与“声”充分的表达出来, 可以从作品的旋律、节奏、歌唱等多方面去理解、感悟歌曲, 这次每位受教育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 演唱者必须认真体会作品中的丰富情感, 在流行歌曲教学中, 每一首声乐作品, 都具有它深刻的内涵与意义, 要与作者原本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 产生共鸣, 只有做到这样, 才能真正打开情感的钥匙。

《乐记》中所说:“诗, 言其志也;歌, 咏其声也;舞, 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 然后乐器从之, 是故情深尔文明, 气盛而化神, 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惟乐不可以为伪。”因此, 在任何的音乐作品中的感情音乐音乐化了的情感、音乐形式是感情化的形式。情感变成了音乐的情调, 融化在音乐的形态之中。

流行歌曲在歌唱艺术中的实例教学

一首好的声乐作品离不开演员演唱的情感艺术处理。“情”和“声”就相当于灵魂和生命, 针对学院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的特殊性, 研究和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声乐教学思路和方法, 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以情感培养为着眼点, 构建良好的主导和主体关系, 挖掘作品的思想情感, 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融入音乐, 参与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 以“情”带声, 以“声”传情, 声情并茂的演唱, 有效地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在声乐教学过程中, 应抓住重点知识, 多方面、多角度提出问题并相互质疑问题, 训练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引导思考方法, 训练思维灵活性。如:指导学生对每首曲目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去认识声乐演唱, 训练发散思维, 指导学生从多种唱法及其属性可能具有的相似性的思考进行思维集中训练, 指导学生从结论出发思考解决问题, 训练逆向思维, 训练思维的灵活性等等。

演绎好一首好的歌唱作品, 最重要在于处理好歌唱的艺术。歌唱的艺术包括丰富的感情表现, 深层次的歌曲内涵, 以及演唱者自身的声音条件及情感流露的整体结合, 也就是我们所谓歌曲的再度创作演绎。在我的教学当中, 我注重认真分析旋律的结构, 音乐的语汇, 情绪的变化, 整首旋律的特征以及描绘的形象, 这样, 才能具体表现出歌曲作品的特点和风格。所以在歌唱艺术表现当中, 首先要注意旋律的线条, 唱的要连贯, 正确的把握好节奏的特点, 体现出特有的情感色彩及丰富的作品内涵。

例1: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曾处理这样一首作品《好男人》。这首歌曲是一首韩国风格的流行歌曲, 旋律进行比较密集, 主要以十六分音符为主体, 所以要运用很多切分音符的节奏型, 针对学生演唱来讲颇有难度, 如果要想把这首作品演绎好, 重在于歌唱艺术的处理。这首作品男女都可以演唱, 但是男生唱这首歌颇为适合。我的一位男学生演唱这首歌曲, 我主要让他注重歌曲中的快旋律, 用快节奏的呼吸状态进行演唱, 要求短促呼吸, 换气正确, 咬字正确动听, 音色统一稳定, 保持音断气不断。比如其中有一句:“只是怕朋友, 会担心难过才微笑着说谎。”我对学生说, 这句话应该保持音断但呼吸连接得要紧密, 最好中间不要换气, 这样的感觉演唱才能根本更好地表现出这首歌曲的味道:当中还有一句“好男人不会让心爱的女人受一点点伤。”这句话特别要注意副歌部分“心爱”两字的唱法, “心”字一定要窄母音, “i”字打开时要唱的圆润, 为“爱”字做好准备, 因为两字正是高音部分难唱的音, 所以更加巧妙的咬字, 才能清晰的吐字, 唱出每个音。另外, 我还要求学生在唱“爱”字时, 一定要把它的字头唱出来, 它是一个元音字母开头的音, 腔体呈打开状态, 但是“a i”字没有字头, 所以我们要自己设于它一个字头, 也就是把这个字在原有的拼音的基础上加上一点“叹气声”来念准这个字, 这样唱出来会别具一格。因为这首歌曲的旋律跳动幅度较大, 所以要求学生一定要喉头稳定的歌唱, 注意不要使声音出现里出外进的状态。这样才能把国内的民族音乐风格与特点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例2:我在处理另外一首作品《把耳朵叫醒》。这首歌曲是带有摇摆特征的流行歌曲。要求音色要明亮清纯。这首歌曲的情感表现是体现一种成熟演唱中略带一股孩童般的纯真, 活泼可爱, 具有都市流行风格的特点。这首作品适合女生演唱, 它也有一定的难度, 旋律轻快, 节奏带有很强烈的摇摆特征, 所以要求学生要有强烈的意识, 天真地把这首作品表现出来。我要求我的一位女学生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候咬字一定要放松, 有些字可以模糊用气息的线条带过, 不要重于字眼可以一带而过。如“d o d o do re mi sol, 像风筝呼啸而去, sol sol sol si re fa, 是落叶轻轻哭泣”, 可以把“风筝呼啸和落叶轻轻”咬字略带过。在副歌部分有混声状态演唱“那被你遗忘的旋律确是我宿命的追求……”这句中需要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来演唱, 要求女生的声音不要过分真实, 否则会显得僵硬打破歌曲的美感。所以要在“遗忘的”后面“旋律”进行真假混声, 注意气息的饱满, 然后把后面的旋律直接唱出来, 音色就优美了。这是一首对于女生来讲训练真假声演唱打分一首好作品, 轻快的旋律可以带给我们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学生明亮音色的演唱有助于现代流行音乐声线趋势的发展。最终达到歌唱艺术处理的教学目的。

在流行歌曲演唱中, 我们要好好体会作品的各个方面, 以便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与“声”。只有确切地把握好作品的“情”与“声”。只有确切地把握好作品的内涵及真实的情感, 这正是在歌唱中完美表达歌曲的情之所在, 才能更好地抓住歌曲艺术的灵魂与生命。

参考文献

[1]李晋玮李晋瑗编。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华乐出版社, 1998.

[2]尤静波.流行演唱分级训练教材[M].文联出版社, 2004.

热爱生命与艺术的灵魂 篇2

各位领导,大家好!

今天,我想谈一谈我对教育价值观的理解。我认为对于教师尤其是校长来讲,这是最重要的问题。教育价值观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确立学校的教育价值观是校长的使命。

作为职业教育者,我总习惯把许多事情与教育问题联系起来。什么是教育价值观的问题呢?有一个小故事是个很好的比喻。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驾车出行。由于朋友描述的路线与GPS显示的不同,一时我们不知所措。其实,坐在车里的每个人都有驾照,都具有驾车的技能,但是谁也不知道该把车向哪里开。我说这就很像是教育价值观问题。教育培养学生掌握了那么多知识和技能,但他们真的都明白应当用它们去做些什么吗?看现在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问题不仅越来越多,而且其中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假燕窝,以及那些我们今天尚不知晓却天天食用时刻在危害我们自身的食品,哪一项不是出自于聪明的、经过训练的大脑?谁能保证这些大脑如果有了适宜的社会条件,不会去设计毒气室、焚人炉呢?

几天前,我去参加“个性化教育国际研讨会”。顾明远先生讲,有人说我们学习西方的教育理念太多了,今天该反思了。其实真经并未学到,反思也只是浅薄的。对于顾先生的这番话我深以为然。这次暑期,我访问了托马斯杰佛逊科技高中。这些年来,我国的课程专家多次讲述这所学校的教学案例,这所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教育政策。但是,我想说的是我看到的、而且是过去未曾有人提到一件事——每个人一进学校就会看到墙壁上的这样一行字:

How we can, the TJ community, take action to prepare students to confront difficult moral and ethical decisions, both now and future?

这句话的大意就是,我们应当怎样去做,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托马斯杰佛逊都要为学生在面对伦理道德的困惑时能够作出抉择而付诸实际行动。我想,这句话所表达的正是这所学校所追求的教育精神和教育价值。在实验室里,我遇到了一个能够讲简单汉语的女学生,她告诉我,她正在研究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识别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药物。她认为这是人类医治癌症的途径。校长还介绍了一些其他学生的选题,诸如清洁能源的转换、海洋生物的保护等等。我特意问学生,这些课题是学生自己确定的,还是从老师那里得来的。我想,这所学校鼓励学生从事研究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而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和社会的进步。

我还访问了位于纽约的布朗克斯科技高中。之所以去访问这所学校,是缘于我28年前读过的一篇文章——一个班里出了两个诺贝尔奖得主。我们在校长办公室里进行了愉快而深入的交谈。谈话间,我们问了校长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她的办公室里摆放着许多青蛙?有玩具、文具和各种卡通造型。她回答说,我是一个生物科学家。许多青蛙为了我的研究工作和人类的科学进步付出了生命,我以此来纪念他们。我想,这就是人文精神,博爱精神,是伟大的人类关怀的精神。在接待我们的那个上午,她就在摆满青蛙的办公室里面试教师。我相信每一个求职的教师都会在走进这所学校的第一时间感受到这种精神。而且我相信,校长能有这种情怀和精神,能够在她的办公室里将这种精神展现出来,那她就一定能用这种精神影响这所学校中的所有教师,而这种精神必然会经教师传达给学生。这就是教育的价值观。我想,学校有了这样的精神传承,学生具有了这样的精神,才能保证他们将来能够将日益强大的科技的力量应用于促进人类美好的方面。

需要说明的是,这两所科技高中里都有50%以上的亚裔学生,而且在我所拿到的学生论文提要汇编中,我看到了许多中文名字。这说明我们的孩子有足够的聪明。但是他们朝什么样的方向去发展,这的确是学校教育的问题。在耶鲁,我们接触到两个中国学生。一个上大三的学生给我们讲了中国学生来美国学习,在融入环境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他所列举的这些障碍大多与道德行为习惯有关。他谈了一条非常深刻的感受,大意就是到了耶鲁,思想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才真正懂得了做人。这不禁使我们扪心自问,我们12年的基础教育为什么没有能解决这个问题?几年前,一位中国籍的耶鲁毕业生向耶鲁达大学捐款近900万美元,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感到愤慨。听了这位大三学生的感受,你也许就不再感到奇怪了。学校教育要努力培养有责任感懂得回报的人,而不是取得高分就一去不复返的考生。

其实多年来,德育问题我们也没少说,没少做,但为什么实效欠佳?这里的原因很复杂。但我相信,真正的教育一定是体现在细节上。仅仅提要求、发号召、喊口号、搞运动、听报告、看电影、开动员大会是不够的。真正有效的教育一定是通过教育者行为细节的示范、熏陶、影响来实现的。这就是北京四中提出“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的原因。有一次,我在日本遇到一群言行粗俗的中国中学生,后来我又见到了几个成年人,他们很不雅观地坐在大厅里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语言粗鲁。从谈话内容我听出,他们就是这所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教育与生产流水线本质不同的是,我们的劳动成果是一种有思想、有心灵的产物。也许,一个言行粗俗的工人仍能够在流水线上制造出合格的产品,但教师不能,教育不能。心灵只能用心灵来培养。教师的言行是最重要的教材,教师的言行就是教育。我现在不敢讲粗话,在校园里不敢随意着装,与学生和家长谈话时保持彬彬有礼,驾车骑车时不敢违规,过马路时一定走斑马道,排队时不敢加塞儿,等等,原因就是怕被学生和家长看到。这是一种教育者应有的内在约束,并已内化为习惯。我知道,我的这些行为细节对学生和家长来说非常重要。在学生面前,教师要展示出一个完整的人,展示出一个完整的人格,展示出一个

有个性、有修养、有情感、有思想、有人文情怀、有生活情趣、有精神追求的活生生的人。我曾多次讲述四中的刘葵老师。她曾经在教师大会上说,自己除了要做一个好老师之外,还要做一个孝女、贤妻、慈母。我对她说,你讲的非常好,教师的生活是一本教材,要让学生读懂教师生活这本教材,教育学生成为孝女、贤妻、慈母,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做人的教育。如果有一天,我发现你教的女孩子不是孝女、不是贤妻、不是慈母,那一定是你出了问题,是你的教育出了问题。这就是以人育人。我绝不相信一个情趣低俗、斤斤计较、贬低同事、算计他人、或茶余饭后甚至在办公室里津津乐道于谈论如何与丈夫较劲与婆婆斗智的教师能培养出精神高尚品位高雅胸怀豁达的学生来。教师就是用自己的生活态度来培养学生的生活态度,用自己的职业精神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的。面对今天社会上出现的诸多问题,如商品质量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行为突破道德底线甚至人性底线的问题,等等,我们是不是应当反思一下教育,反思一下自身呢?不幸的是,我必须说,当今的社会文化有明显的低俗化发展趋势,这将给学校教育带来更大的困难,我们必须对此有所准备。

此外,我认为,教师也应当有基于道德准则之上的对物质生活和幸福的追求,教师用自己的行为让学生知道和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德准则也是一种教育。在学生眼中,教师应当是幸福的人,而不是悲剧型的人;应当是受人崇敬而不是被人怜悯的人。所以,我们提出了做幸福四中人的理念,即:享受工作,取得成功,赢得尊敬,获得发展,家庭和睦,衣食无忧。这是全面和谐的幸福观。我认为,如果教师在学生眼中成为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尽管显得非常崇高,但是他或她可能不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学生眼中的教师不仅应当是认真工作的模范,还应当是幸福生活的楷模。多年来,我们早已清楚那些神圣而陌生的榜样的教育作用和效果如何。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我们可能忽视了一点,在很多时候,榜样的力量不仅在于它有多么崇高,而且还在于它与大众有多么贴近和亲切。把榜样看成人而不是神,我相信教育效果会更好。穿皮夹克带手表的雷锋与挎冲锋枪擦汽车的雷锋相比,教育效果并不会差,反而更说明了雷锋是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是一个可以去学去模仿的真实的人,他的精神情操和生活态度与我们普通人更加贴近。其实多年来,四中不少老师都在默默地做一些公益活动,比如资助贫困儿童、义务讲学、参与学生的公益慈善活动等,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教师话剧社为学生爱心社进行慈善募捐而举行的为期三天的义演,这很可能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四中老师组织的为贫困家乡义务助教的活动,即“教师回报家乡行动计划”,不仅教师们踊跃参加,还有学生参加;一位既买不起车更买不起房的年轻老师,却将自己变卖书画的数万元所得一笔捐出,为农村小学修建图书馆,许多师生为此感动不已。教师的这些行为都对学生的思想、人格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我敢断言,在四中,还有许多这类事情我并不知道,有时我仅仅是从教师或学生的只言片语

中探测到一些信息。在我们的文化观念中,一个人做了好事不去宣扬,才显得高尚。但我认为,作为教师,我们做的这些好事应当让学生知道,并引导学生一起去做。如果你做了一件好事,让学生知道,教育了学生,这就是你做的第二件好事。我认为,教师的行为示范是最有效的教育。

回到前面的话题,其实这一切,核心的问题就是教育价值观问题,学校的教育价值观应当通过教师的行为体现出来。校长是确立和践行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关键因素。我常想,我们的学生不缺少聪明、机敏和解决问题的技巧„„我们缺少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缺少的是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缺少的是对崇高的体悟,缺少的是对价值的理性判断与选择、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不为功利的执着追求的精神。因此,培养杰出人才,我们的教育需要注重对人的精神品质的培育,引导学生懂得善良、崇高、博爱、正义、尊严、责任、使命„„这才是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教育,是我们应当追求的教育价值。传递这些价值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每一个教育者的行为示范。

热爱生命与艺术的灵魂 篇3

《大理文化》一直遵循“以发现、培养大理文学艺术人才为己任,以发掘、弘扬大理优秀历史文化为目的”的办刊宗旨,多年来始终突出《大理文化》刊物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力求融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为一体,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大理古老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和绚丽多彩的文学艺术,努力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展示大理人民的精神风貌,不断开拓文艺的新境界。云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审读专家张存先生,从《大理文化》“展示自己个性”的角度出发,对本刊所有栏目进行了深度精炼的点评,让本刊全体人员倍感温暖和深度鼓舞,增强了持续办好期刊的信心和动力。

古老的大理城、新兴的下关镇人口集中,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个中心以及整个大理是有生命与灵魂的。生命就是它积淀的悠久的历史文化,这是民族的精神之根,也是苍洱城池的灵魂所在。白族历史文化,铺就了大理文化的底色,与大理各民族文化互相交融,构成了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文化韵味。

大理的文化,由巍山南诏发祥起笔,到了今天,可谓几经沧海桑田,阅历人间春秋。那太和城铸就的辉煌,那历时数年的“天宝战争”的壮烈,那《南诏德化碑》3800多字的杰作,那318年的段氏政权和忽必烈平大理后赛典赤的治理。即便是研究大理历史的史学家也很难用几句话就能如数家珍地概述大理历史。长期以来,勤劳勇敢的大理人民一代代书写的大理文明,造就了大理,见证着历史。然而,要准确、鲜明、通俗、生动地表现大理历史文化的悠久与厚重,展示其独特的风采,绝非易事。

《大理文化》进入读者手中,让人们有了领略大理文化的窗口,那具有浓郁文化底蕴的杂志,使大理变迁的文化脉络展现在人们的视角中。(从创刊以来)250多期的《大理文化》让广大读者感受到苍洱城池的宜居和家园的温馨,审美享受着古城新貌的名胜景观的诗意,不仅是大理人民,还让中外游人也深深爱上了大理。

新时期,《大理文化》为大理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鼓与呼,通过文化刊物的形式,发掘深厚的文化底蕴,用文化手法塑造大理人民的现代形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弘扬优秀的文化内核,宣传各族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意识。从这一角度来说《大理文化》是展现自己个性的。每期《大理文化》的内容都有自己的特点。

“开篇佳作”刊出的中、短篇小说,故事情节感人,文化流畅,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称得上是作家、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写照。例如:总第253期的《耍猴人》就是一篇反映人性善恶的佳作,通过贫困的老百姓的生存困境和悲剧性命运,描绘了人性善与恶的矛盾,用文学的笔调细腻地展现了人性,让人们读后深思。

“小说平台”刊出的小说是“开篇佳作”的延伸,几乎每一篇都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

“散文空间”的文章比较真实地记录了乡村、城市里人们生活与精神状态,通过许多情节,将精神世界的和谐与心灵世界的净化展现得淋漓尽致。用事实诠释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传递着向善和向上的力量。

“诗歌广场”刊出的诗歌,是作者有感而发的作品。有的诗歌中,处处可见诗人在熟悉的生活现场敏锐地捕捉到陌生而入心入脑的诗意:许多歌颂农村景物的作品是本土作者自觉努力拓展诗歌空间和表达自己的情怀,这些诗歌从大地之上不断吸收养分,文风成熟洗练:有的诗歌充满了个人的体验与思考,诗人正通过诗歌有意识去观察生活,表达生活,融入生活;有的诗歌,简洁直白,于不经意问释放出切中灵魂让人幡然醒悟的力量。

“大理旅游”用生动、通俗的文字,介绍大理的山川风物,抒发作者的观感,为拓展大理的旅游业鼓与呼。这一栏目的文章,如同美容师为美少女梳妆打扮,把大理装点得更加吸引中外游人。例如总第252期刊出的几篇文章《大浪坝:以一朵花的名义邀请》给读者以自然清丽的美感。对大浪坝深深的挚爱之情与澄澈的笔调相依相承,让人顿生亲切愉悦之情。《春色茈碧湖》让读者有春风扑面之感,茈碧湖的春天不仅仅是一道风景,还有着活泼且充满力量的生命。仿佛跟随着作者闲适的心境,洒脱漫步在茈碧湖畔。《寻找津梁寺》结合了游历过程中的美景和古寺的历史,小小的古寺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值得我们关注、保护与传承。《大理行》一文清新自然,意味深长。《大理不只风花雪月》也是一位异乡人眼里的大理,风花雪月的传说和美景、大理的“史”、“事”、“石”、“食”,字里行间,体现着作者对大理风物、人事的眷恋与热爱。

“大理记忆”栏目的文章,在追忆往事的故事中,旧书新翻,让读者愉悦地回到珍贵的记忆中。

“大理艺苑”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示大理艺术品的特点。比如:大理的银器制作技艺具有很高的金属工艺美术价值和审美艺术价值。民间银器制作技艺和现代银器制作工艺相融,保留了原始的制作工具和制作工艺,保留了民间银器的传统文化和风格,饱含银匠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一栏目的文章,为弘扬大理民族民间工艺艺术服务。

“大理讲坛”的文章通过人们关注的历史事件、人物、展现当时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智慧,重温大理人民励精图治,发展经济的故事,文章具有史料性。

“文学评论”栏目的文章根据各时期各类文章作各种探讨评论,其中有专家的专题评论。对评论的文章作文本分析,语言特色,写作立场和视角等方面评论,通过对文章的审美化,提高读者的生活情趣,增强了《大理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在新的时期,大理要走向世界,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进一步发掘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弘扬大理的文化,塑造大理的文化现代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大理文化》理所当然地从积极的、进步的层面上。撷取千百年优秀的文化内核。引领大理人民新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意识。

《大理文化》见证着历史,创造着新的文化。今天的期刊,将成为一种积淀,在云岭文坛上升华。

热爱生命与艺术的灵魂 篇4

影片《白日焰火》以情节曲折、结构完整、引人入胜见长,同时在具体的情节中设置戏剧性冲突、悬念,使得人物情感得到酝酿、积聚。这部影片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一条是梁志军“被杀”,这个事件在影片一开始就给予交代,这是明线;另一条是吴志贞杀人事件,这是暗线。两条线索互相照应,由男主人公张自力的不断解密而逐渐显现,从而描绘了故事人物的心路及生活转化历程。

(一)情节的反转、突现。

情节是作者对事物的选择以及在时间中的设计,故事由情节构成。《白日焰火》在叙述故事的时候,采用了常规的线性叙事,但在叙事的过程中巧妙地使情节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从而勾起观众的观影兴趣。影片开头让梁志军以死者的身份出场,后来梁志军却以杀人者亮相,真正的凶手却是吴志贞。这种剧情的大反转不仅使观众不能够预测剧情,而且还造成观影者内心的动荡。故事情节的推动者是张自力,在张自力与吴志贞的接触交往过程中故事逐渐展开,不仅制造了悬念,而且给影片留下深刻的韵味。在叙事过程中,全部事件的根源在于一件皮氅,这种以小引大的手法也暗含深意。女主人公吴志贞因为赔不起夜总会老板李连庆价值两万八的皮氅,不得不多次委身于他,最后失手杀死了李连庆,因此造就了吴志贞和梁志军的悲惨人生。情节的反转变化,不仅使故事变得丰富饱满,而且深深地激发和捕捞了观众的好奇心。

(二)结构的完整。

《白日焰火》的故事情节是完整的,它有故事发生的背景、激励事件、进展、危机、高潮、结局,严格按照叙事程序进行。这种叙事手法虽然极为平常,却为故事的完整和丰满作了突出贡献,避免影片沦为专为制造曲折离奇的故事而缺乏了艺术性的作品。影片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地点和冲突层面,通过梁志军“被杀”这一激励事件打破了故事主人公生活中各种力量的平衡,激起张自力探索的欲求。最后,在张自力和吴志贞的情感纠葛中将故事推向高潮,揭示了影片的结局。完整的故事结构使影片变得跌宕起伏,既营造了一种神秘气氛,又增添了影片的审美意蕴和思想内涵,提升了影片的观赏价值。

二、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是电影艺术的最高任务。影片《白日焰火》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颇有艺术性,具体体现在几个主人公的典型形象和情感变化中。

张自力是一名警察,也是一名离了婚的单身男人。在离婚后,他成为一名真正的孤独者,只感觉到生存空间的压抑和人生存在的迷茫、荒诞。随后在碎尸案的调查过程中,他因失职而被调到保卫科,至此张自力的未来生活完全沉沦,除了在调戏女职工时仅存的一点乐趣。五年后的吴志贞和碎尸案才又让他恢复了一些激情,重新找到了存在的价值。直到案情水落石出,他似乎发现了自己的价值,然而随着吴志贞的落狱又陷入到了人生的癫狂状态。他面对生存环境的压抑,毫无自我挣脱的意识,在人性善与恶的斗争中苦苦挣扎,最终难以脱离现实的漩涡。

梁自军是一名普通的过磅员,他忠于妻子和家庭,遇事镇定,行事灵活、狠辣、果断,也是一个为爱痴狂,陷入迷狂状态的活死人形象。这个人物一直活在观众的概念之中,似乎只是一个建构全部剧情的线索人物。他活在套子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身份和存在环境,他是一个被边缘化了的人物,也是一个悲情的人物,最后他死在了妻子的背叛之中。虽然他的生命结束了,但这个人物的形象在观众头脑中挥之不去。梁志军人物性格的建立,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边缘群体,淋漓尽致地揭示了这个群体的荒诞人性。

吴志贞是一个极具个性特色的人物,贯穿影片的始终。她是一个迷一样的少妇,平时沉默寡语,但她年轻美丽,吸引着周边众多的男性。她也许就是那团白日焰火,难以脱离悲苦的命运。作为一名洗衣工,她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她的命运是悲苦的,她渴望得到幸福,得到自由,但又有诸多的无奈。她的丈夫本没死,因为她的错手杀人,变成了一个活死人。吴志贞的内心是悲伤、酸楚的,他不仅受到丈夫的监视,还要受到变态老板的欺辱。当张自力进入到她的生活世界中,她那层冰冷坚硬的保护膜被打破,她开始相信张自力,开始打扮自己。最终,被张自力送进了监狱。

此外还有变态的荣荣洗衣店老板、尽职尽责的刘警官等等,这一系列人物形象性格的塑造,都被鲜活地立了起来。《庄子·渔父》中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影片中这些典型人物的灵魂与命运,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更深层的本质,使观众形成一种震撼灵魂的审美激动,产生一种刻骨铭心的艺术感染。

三、象征隐喻的深刻性

法国著名电影符号学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认为:“电影不是真正的语言,但却是一种具有表意性符码的特殊语言。”[1]毫无疑问,通过影片我们可以看出《白日焰火》在整体上具有的深刻象征意义。这部影片在其画面形式上有着诗意化的追求,比如二三线城市的居住环境、煤矿、列车、理发店、干洗店、滑冰场、夜总会、游乐园等全给人一种诗化的意境,而毫无违和之感。虽然没有了现代化风格的元素,却用一个个具有时代性的场景折射出导演的大情怀、大理想。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物象被影片赋予了格外强烈的情感和诗意的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典型的镜头上,例如:

(一)白日焰火。

首先,白日焰火是一个夜总会的名称,这是影片在解决第一个死者身份的关键之处,同时也是推动故事情节出现惊人反转的重要转折点。这既成为吴志贞受难的开始,也为全部人物的生命活动作了引线。其次,白日焰火是指张自力为吴志贞送行燃放的烟火,虽然白日里的焰火让我们看不到美丽、绚烂的风景,但是它毕竟燃放了自己的光辉,看似毫无价值,却象征着张自力与吴志贞灵魂的救赎。吴志贞终于从痛苦的深渊中得到了释放,而张自力也在这段过程中释放了压抑、沉闷的人性。最后,影片英文名称是《Black Coal,Thin Ice》,译为“黑的煤,薄的冰”,意指黑的是现实,薄的是命运。众所周知,焰火只有在黑夜中才最绚烂,如果是白天显得苍白而无力,这也暗示着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平凡人物,他们干着不愿为而为的事,看不到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而终究陷入迷茫的困境,直至沉沦。

(二)张自力的独舞。

在影片结尾,张自力自己在狂乱的舞蹈,深深地沉浸在音乐与舞蹈之中。张自力压抑沉闷情绪的宣泄、失败人生的告别、不知如何前行的错乱,也都融于怪异的舞步里。然而,张自力的这种人生状态又何尝不是现实中芸芸众生的折射呢?

(三)冰刀。

在滑冰厂里,冰刀作为男女约会滑冰的娱乐工具,这时它是热的,因为它已然成为男女感情炽热的一种伴随物。而用冰刀杀人、肢解尸体时,它是冷的,因为它已经变成一种残忍冷酷的杀人利器。影片中吴志贞似乎只有在滑冰时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暂时松懈,而梁自军已经沦为冰刀的奴隶,成为了套子里的活死人。一样的物体,可以拥有不同的功能,而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更应该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去谱写自己的美丽人生。

四、结语

人以及人的生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影片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暗喻现实中芸芸众生的生存境遇,揭开了当代人生活的精神伤疤。在《白日焰火》中,编导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与剧中人物命运及景物环境融合起来,在有限的画面中表现出无限的意境,产生发人深省,情深意长的艺术效果。

摘要:《白日焰火》是一部将商业和艺术完美融合的作品。该影片不仅在叙事手法和结构布局方面有着丰富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而且在思想内容上有着说不尽的言外之意。本文将从叙事结构、人物形象、象征隐喻三方面尝试分析《白日焰火》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艺术特征,叙事结构,人物形象,象征隐喻

参考文献

深入灵魂的热爱 篇5

热爱围棋,爱那个逼迫你强大起来的对手。

最初接触到围棋,是儿时的一部名为《围棋少年》的动画片,里面有一句总是重复的话:“是对手,亦是朋友。”棋逢对手,真乃是人生一大乐事,他与你棋艺不分上下,他的存在给你以危机感,使你时刻不得放松,要绞尽脑汁地战胜他。在无数次地切磋后,不知不觉中,你会发现你的棋已有了很大的进步。输与赢,在这一刻,已经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间的尊敬。是他,你的对手,逼迫你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自己。

热爱围棋,懂得留有空间的重要。

围棋的死活在于“气”,“气”即为与棋子紧邻的空点,一个棋子失去了所有的气后,便不能在棋盘上存在,若是与同色的棋相连,便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如一个人要保有属于自己的空间,给自己以喘息的空间和余地,也保有适当的自由,坚定地站稳自己的一方地界,然后再与其他人相连,形成一个强大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小小的棋盘,让我懂得了生活的真谛,让我明白了做人的哲理。

热爱围棋,追寻那“落子无悔”的勇气。

棋子落在棋盘上的一刹那,便已不可更改。事实上,人生不是不可悔棋,而是悔也没有用,因为一切都是上一秒的事情,已成定局,与其懊悔,不如痛定思痛,冷静下来,理智地分析下一步。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才是真正的勇敢。围棋,让我懂得了如何正视自己,如何调整生活的节奏。

热爱围棋,敬佩那“观棋不语”的真君子。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身在棋局之中,难免迷乱,可下棋要的就是自己从迷乱之中走出一条路的过程,那是一种在迷雾之中豁然开朗的欣喜。旁观者或许对陷阱看得更清楚,但真正的君子是默默地在旁看着就好,因为那是一段只有自己走才会快活的路。不为图自己一时之快而破坏别人的快乐,才称得上是真君子。

江碧波 用灵魂与艺术对话 篇6

至今,江碧波以战争题材、历史题材、巫文化题材创作的作品遍布中国大江南北,是一位堪称伟大的具有不断创新和开拓精神的获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的著名女艺术家。

采天地灵动之气,铸就绝代风华

曾任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兼教授的江碧波,现在是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创作中心主任。这位气度优美优雅、举止淡定从容,思想深邃而深刻的艺术家1939年出生于一个艺术之家。日军侵华战争使她的一家人从江南水乡的浙江流离到了川贵高地,大自然雄浑而粗犷的野趣之美深深印刻在了她少年的记忆中,以至于影响了她一生的艺术创作。

在奋争与开拓的生活体验之中,江碧波执着地进行艺术求索,不仅记录了西南少数民族诗一般的生活,也大量吸取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甘露。她既曾倾心于民间艺术的率真与灵动,又以开放的心境涉猎于现代西方艺术强烈的氛围当中,因而形成了只属于她自己的具有鲜明个性和顽强生命力的当今艺术风貌。江碧波的雕塑、版画、国画、油画作品,曾在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门、英国等地多次展览,一度在国内美术评论界掀起一股“江碧波现象”。她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鲜明个性表达了强烈的中国传统的宇宙、大地意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好一个气贯长虹气吞山河的女艺术家

走近江碧波教授,我们会发现身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的她,谈历史谈文化是那样具有广博深厚,观看她艺术创作是那样充满灵性,那样个性鲜明,风格独到、手法多样、气势磅礴。在学与教、教与学的磨砺中,江碧波执着地进行艺术追求,江碧波的版画创作极具鲜明个性,不把“绘画性”当成版画艺术追求的目标,力求发挥刻刀表现力的优势,寻求丰富多彩的刀法变化,因而“综合版画”在她手里充满了盎然生机,在中国版画家中独树一帜。

在江碧波的雕塑作品中,既有跨世纪的巨型空间雕塑,大型革命历史纪念性雕塑,洋溢着生活热情、多姿多彩和女性柔情的雕塑,又有追寻人类起源、远古浪漫的雕塑。看江碧波教授的作品,感受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美与力,感受到的是一种进发的激情和将要爆发般的巨大能量,强化了人物的思想和灵魂,摄人心魄。

这与她一生为人的光明磊落、正直博大等优秀素质是分不开的。也正因为她是一位历史学家,具有深广的历史知识,她才能创作出远古的绮绚,春秋的纵横,中古的积淀,近代的革命和新世纪的超越。又因为江教授是一位人类学家,她的作品才会真诚地实践着对人类生存状态和情感世界的深切关怀。不论是英雄阳刚还是柔情之美,不论是惟真、惟善、惟美还是幽默、怪诞、调侃,处处表现了她崇高的人文精神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看江教授的雕塑《三峡纤夫》,几十名山岩般伟岸挺拔的裸男构成长江三峡纤夫的雄壮行列。犹如米开朗琪罗《创世纪》中那些纠结交集的肉体,他们散发出开天辟地般的原创活力,山岳崩摧,洪水倾覆,从太初之源翻卷而来的天风一直吹到世界的尽头,这是与雕塑《母亲》形象截然相反的另一种世界姿态,是中华民族生息绵延的又一本源。

当《母亲》和《三峡纤夫》出现在莫斯科最挑剔的艺术家瞳孔前时,傲岸的俄罗斯当代艺术大师们无不震撼于画面的恢弘恣肆,以致这些多年不以中国绘画为意的“老大哥们”,都竞相亲吻东方女艺术大师的手背。当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厅的《喋血中华》系列浮雕展现在人们事业时,有谁不为之动容震撼?于是,人们蓦然发现,在走马峡谷、放怀雷霆的英勇豪迈深处,是江碧波极为充盈质朴的柔情和爱心,是一位不解忌恨,不知诅咒,不懂世故而只能与不幸、弱小、高尚、天然、永恒终身为伴的真正艺术使者。

她用灵魂对话天地宇宙间

近年来,江碧波开始潜心研究巫文化,她说:“点燃人类文明火炬的远古文化时代,也是最早人类精神与智慧启动、觉醒的时代。当沉睡的朦胧原生态,揉开迷惘的眼睛,突然醒来,可想那是何等的惊喜,何等的愉悦。”“中国的巫文化被久久沉寂了,我们要追忆它灿烂的、流逝的时光,揭开积起的灰尘,找回人类的本源和远古巫人的对话。”

为此,江碧波不顾年事已高,多次奔波于长江小三峡。在巴楚交界的神农架,在荒芜的古镇、盐场,在绝壁岩上的岩棺群、千年旋转的水车和激流汹涌的古栈道,江碧波教授不辞辛苦,察看着远古人类生存的足迹和乐园。江教授体味着远古巫人的激越、浪漫的舞蹈,体验着远古巫人崇拜敬畏天地文化初始。

在谈到她的艺术主张时,江碧波教授说:“我的艺术归宿是要回到自然中去,走巫文化艺术创作的道路。保护自然,回归自然,是我艺术创作的主题。通过认识我们的祖先,找到我们的祖先,找到我们的民族智慧与精华,寻回我们的人生与创造的本源。巫师们身上散发出来的美是强劲的、超越性的、战胜自我的。表现在形体与色彩上,原始的、自然的、清纯的、绚丽斑斓、天真烂漫的、性感与和谐的美,都激发着我的创作激情。”于是,在江教授的艺术山庄里,又多了很多关于巫文化的艺术想象和激情浪漫的创作。她还创办了远古巫文化学会、《汉风神谷》巫文化基地和重庆市中国三峡博物馆文化分馆,从事远古巫文化艺术的研究工作。

事实上,江碧波在自己的艺术中如此彻底、如此极端、如此绝情地剔除了一切女性世界的柔靡、哀婉、怨尤、凄恻、艳丽、奢华,她推崇的是崇高、雄浑、壮美、悠远、古老、慈悲。当一些中国男性画家们争相弃绝理想和史诗之美,暌违英雄主义和终极关怀而匍匐在权钱名利之前时,江碧波益发秉持着古典主义的旗幡,拒绝与嘲笑、戏谑、赏玩和作秀为伍,拒绝充斥全球的虚无主义和末世情怀。在她那里,泥土就是息壤,石头就是陨星,钢铁还原成烈火,丹青点化着万物。她忘我地钟情于劳作,经年累月地垒筑着一个人的巴比伦塔。

造物主在这位优雅孱弱的女子身上,注入了亚马逊的魂魄,贞德的气节,阿赫玛托娃的灵性。在一个以沦丧为能事、以堕落为时髦的年代,江碧波孤寂而充实地隐居在她的艺术王国里,她那远离尘嚣的山庄里,追忆着父亲母亲长逝而久在的才华慈爱,惦念这三峡深处远古巴人巫者的奥秘,义无返顾地率领一群画者,经冬越夏,历夏入秋,绘制了中国自有国画、人类自有美术以来最浩瀚的作品。

热爱生命与艺术的灵魂 篇7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古诗教学视为“读读背背、抄抄写写”。而对于诗意,则是教师直接讲,学生抄写、背诵、默写。这样一来,学生看似掌握了古诗,实际上却并没有体验到古诗的美,也没有与古诗产生情感共鸣,更无法习得古诗的言语形式,感受不到千年文化积淀的厚重意蕴。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笔者认为,古诗教学并不是简单的诗意解析,而是一个系统化的渗透工程。学生只有透过意境来想象画面,才能感知诗趣、领悟诗境,这样的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的策略引导。

一、熟读成诵,吟咏诗之韵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古诗学习的基本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古诗经过了千年的文化积淀,其具有的音韵之美是其他文学形式无可比拟的:平仄的搭配、韵脚的合辙、节奏韵律的运用,都显得那么均匀和谐,充满丰富的营养;再加上文字形式规整有序,字数排列匀称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诵读。

《江雪》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的作品。此诗的创作背景是:作者被贬到人烟稀少的永州作司马,又遭遇家境变故,妻子、母亲去世,再加上朋友亲人都不在身边,内心苦闷之际不由得提笔写下了这首诗。诗中的平仄搭配、韵脚合辙十分讲究。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读出诗歌中蕴含的韵律美,我引导学生把握好节奏,并在诗句上画出节奏。学生画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指导学生诵读之后,我又追问:“整首诗的韵脚是什么?最后一句押哪个韵脚?”学生一边吟诵一边体会,找到了“üe”这个韵脚,并体会到了“千山”“万径”的合辙对仗,认识到“千山、万径”指代范围很广,此处是泛指。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感受押韵,从语调的平仄转换中感受到诗韵的独特美。

二、平实解读,品味诗之意

古诗经过了千百年的积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小学生来说,隔着久远的时代背景,要想体会当时的语言意境,显然存在着一定难度。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解读诗意,是古诗教学中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像初高中生那样直译诗意、字字落实?还是感知整体、体验情感?这也是语文教师值得探究的话题之一。

新课标对中年段提出的教学目标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显然,新课标对中年段古诗教学的要求止于“领悟大意”。如果教师一味地从自己的解读入手,人为拔高教学要求,显然会远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之“跳一跳也摘不到桃子”。久而久之,学生将会对古诗产生厌学心理,得不偿失。基于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从疏通语言入手,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进行合作探究,对不理解的生字、词语交流讨论。如:“万径人踪灭”的“径”是什么意思?再如:“独钓寒江雪”这句话是个倒装句,原句是什么?为什么要倒装过来?学生思考后认为,“独钓寒江雪”的原句是“寒江雪独钓”,为了押韵而将其倒装过来。由此,学生体会到这句诗歌使用倒装句的意义所在。接下来,我让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领会诗歌的关键词语,如“灭”“绝”“孤”“独”。经过讨论,学生们认为,这几个字都产生了同一个效果:作者刻画了一个孤寂冷清的外在世界,实际上是在传达自己内心的孤寂和执着的坚持。

三、解构意象,感悟诗之境

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说:“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那么,何谓境界呢?通俗来讲,境界是一个通过语言文字、情境意象营造出来的独特诗境,也是一个渗透了作者独特情感的鲜明情境。这个情境中既有静态的画面,又有动态的诗歌描摹,即所谓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江雪》中,诗人柳宗元为读者营造了一个鸟尽人踪灭的清冷诗境———这个世界天寒地冻,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在清寂的天地中,只有一个沉默的老者在独自垂钓。他为何不怕严寒?难道他真的只是为了垂钓吗?他在想些什么?为了让学生透过符号化的语言感悟到作者内心的悲凉,我做了意象解构的设计引导,让学生通过举象将文字还原成生动的画面。由于意象解构的设计引导基于文本的整体架构,因而物象间的联系得以充分展示,使学生真切体会到了诗人创作的艺术之境。学生们听音乐(师播放古典音乐)、诵读古诗、闭上眼睛想象诗中的画面。我趁机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千山鸟飞绝’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诗人会说‘万径人踪灭’?”由此,学生感受到眼前的这个严寒世界,感受到雪之大、天之寒。这样的世界,鸟儿飞远不再来,人们都足不出户。而在这个肃杀的世界里,只有一个老人在垂钓。通过这样的画面,学生体会到“独钓”这个词语的深刻含义,并从中感受到柳宗元凛然无畏的坚强形象。

在以上的教学环节中,我通过让学生想象和对意象的解构,带领学生重新构建了古诗的言语,让学生触摸到诗歌的生命与灵魂,在精致的语言中找到了诗意栖居的精神之地。

四、知人论世,体验诗之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在诗歌中,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往往包含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并与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因此,学生在理解时常遇到困难。此时,教师应通过有效的资料拓展,让学生透过丰富的表象还原场景,知人论世、体验诗情。

《江雪》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被贬至永州任司马之时。据资料所载,当时革新失败,柳宗元遭遇贬谪流放。对于充满抱负和人文理想的柳宗元来说,这是莫大的打击。精神的苦闷及希望的破灭使得柳宗元的内心充满了苦痛。另一方面,他的政敌并没有放过他,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污蔑、攻击他。这个时期的柳宗元已是家破人亡、饥寒交迫。他没了亲人,朋友远隔千里,再加上被政敌迫害,无人敢与他接近,人生陷入低谷。尽管如此,柳宗元毫不动摇,依然坚守内心的高洁,不屈不挠。此时,我让学生通过解读资料来感悟柳宗元的精神世界:“想一想,那个独自垂钓的老翁与柳宗元有什么关系?柳宗元要通过老翁这一形象表达什么呢?”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我通过补充和拓展资料,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诗人的精神世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深入理解渔翁独钓的深刻内涵———与其说这是老翁在垂钓,不如说他是在天寒地冻的世界中坚守自己的精神高地,与自己的坚强相依为命,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的决心。

需要注意的是,在拓展古诗的资料时,教师一定要把握两点:其一,搜集旁征资料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诗情,而不是丰富课堂形式。其二,博引来的资料在使用时一定要与古诗的设计引导充分匹配,还原文本。这样,学生既能从资料进入诗境,又能从诗境进入资料,实现文本超越。

关于艺术与生命的思考 篇8

纵观西方2千年来对艺术的理解, 不难发现其关注的视角经历了从物到人、从人的情感到人的生存状态这样的一个过程, 可以见出, 人类对于艺术的认识愈来愈重视人本身的生命存在。事实上, 笔者认为艺术的归旨正是人生命的积极存在。

人们常常说艺术模仿什么, 再现什么或表现什么, 把艺术当成了具体物或具体形态的替代品, 笔者认为, 艺术其实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范畴, 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或某种预设, 也不再是一种认识工具或某种共同本质的知识形态, 而是一种生命的体悟过程。自从人类来到这个世界, 就面临着生存的压力, 因此人们在很多方面不得不以委曲身体乃至心灵的自由为代价。人, 恰恰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并能不断自我调适、自我修复的灵性生物, 面对残酷的世界, 在另外的方面寻找到了一种生命得以健康存在的平衡。而艺术, 就是通过人们的想象、直觉的顿悟等构造出的另一个精神性体验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 人们感受到生命的跳动、心灵的震颤以及精神的自由。它让人们脱离生存的牢笼, 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和无限的宇宙互相融合、互相对话。艺术无须以模仿为目的, 亦非表现情感的工具, 也并不仅仅是简单无意义的形式, 它以生命为主体, 以心灵的自由为方向, 模仿世界和表现情感等等只是其手段而已。

艺术作品的素材往往来自于大自然, 而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且神秘的, 先辈们对其怀有无限的惧怕和敬畏之心, 故而难免会造成这样的错觉:艺术即对自然的模仿。现在的理论界已经对这种有失偏颇的论断有了客观的认识, 它只是把艺术当成了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 勿庸置疑, 这种理论还停留在认识论的高度上, 显然是不可取的。然而笔者在此萌生了一个疑问:虽说“模仿说”以现象“掩盖”了本质, 但为什么这种理论能如此长久地迷惑人们的眼睛呢?在那些所谓的“模仿”过程中是否恰好经历了艺术之成为艺术的过程?笔者在此妄言:是的。艺术家显然并不是为了模仿而“模仿”, 如果纯粹是为了模仿, 普通人的摄影就比大师的绘画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那么又是怎样的原因让艺术家有了“模仿”冲动呢?笔者认为, 被模仿的对象所透露出来生命的活力, 正是这种自由的生命活力让艺术家充满了蓬勃而不可抑制的创作欲望。

众所周知, 人是情感动物, 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感:对朋友的忠诚、对爱人的依恋、对祖国的热爱、对弱者的怜悯、对恶人的憎很等等。并且, 这些情感只有以某种方式或通过某些途径抒发出来, 人才能得到一种平衡。而艺术, 因其无功利性轻而易举地直入人们的情感深处, 于是, 人们把艺术当成了抒发情感的一个极佳途径, 并且认为抒发情感即艺术的归旨。事实上, 很多, 特别是现代的一些艺术作品并不抒发任何感情, 如:凯其的《4分33秒》你能说它表达了什么感情么?等等。那么, 披着“抒发情感”外衣的艺术作品, 究竟暗含了怎样的“特质”才使其冠以艺术的称谓呢?笔者以为, 是生命力的迸发。人的情感, 饱含了人们对生命的理解、凸现了人们的生命在受到触动时的反应, 正是这种反应, 恰好证实了生命的存在及意义。艺术家在生活中以其敏锐的艺术触角发现了生命力的活跃并情不自禁地引起情感的抒发, 由于同构, 这种情感同时激发了欣赏者的情感, 因而也促使了欣赏者潜在生命力的迸发, 而生命力迸发的过程便是艺术的过程, 情感的变化只是艺术过程的附带表象而已。如:大家所熟知的肖邦《c小调练习曲》, 其情感背景是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以及对入侵者的憎很, 作者的这种情感通过作品传达给了欣赏者, 使欣赏者产生了一种反抗束缚、对自由的渴望的情感, 而究其根底, 这种情感实为对生命自由的呼唤和索取。可能有人会质疑:依笔者所言, 情感通过生命对世界的回应从而肯定生命的存在, 而艺术亦是对生命的确证, 那么可以推断出:情感即艺术。笔者认为:情感的引发有这样几种可能:道德的熏染, 伦理的感触, 还有艺术的感性激发等等。前两种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不了外在的约束力, 以及人对自身的理性管制。而艺术, 则没有任何外在的强制及理性的自我束缚, 完全出于人自身的需要, 它所表现的亦来自于全然自身的感受, 从这一点上看, 艺术所引发的感情是自由的抒发, 带来的亦是生命力的活跃增长, 而前两种则显然未必是。

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那么, 何为有意味的形式呢?贝尔认为那些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感动我们的的排列组合即是有意味的形式。在此笔者追问一句:怎样的排列组合才能打动人呢?人类社会的存在是人生命的存在, 人类社会所有活动的归旨亦是生命的活力。可想而知, 能让人的生命自然振动的, 莫过于生命力的增长与膨胀。也就是说, 贝尔的“有意味形式”所说的“有意味”正是生命力的体现。

与艺术活动整个过程密切相关的生命载体有两个, 一是艺术家, 二是欣赏者。他们在艺术的过程中对于艺术的阐释各不相同, 但相同的是:都经历了一种生命的体悟, 感受了生命的跳动与自由的释放。在现实生活中, 出于生存的需要, 人们压抑了太多本真的生命活力, 承受着诸多不可避免的重复与麻木, 生命显得疲乏和倦怠, 艺术家以其敏锐的艺术触角, 捕捉无所不在的生命活力, 并将其以特定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便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无论是艺术家, 还是欣赏者, 在艺术活动的过程中都会表现出生命的种种积极状态:精力的充沛、精神的亢奋、心灵的激荡、神情的欢愉、舒展等等。他们所体验到的是自己与另一个存在的交流, 而这种存在便是生命自由的存在, 自我与这种存在共同构建一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 人向自由敞开、自由亦向人敞开着。在这样的过程中, 人获得了更多自由的体验、生命获得了更大的空间与自由, 人的生命因此更加具有活力。

前卫艺术, 一般都被看出艺术的另类。它们存在于各种艺术活动中, 并且往往惊世骇俗。过去的批评中最常见的“荒诞离奇”, 在今天看来也都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造型、色彩;审美、品评。而如今现实中的前卫艺术已经将艺术推到了一个挑战人性、道德、法律的可怕的边缘——烙印、放血、割肉、食人、喂人油、玩尸体、虐杀动物等等, 并且一切都以着艺术的名义。笔者暂且不去讨论这种艺术的真实性, 只想追寻一下前卫艺术产生的土壤。20世纪以来, 科技迅猛发展, 社会分工日益明确化、细致化。众多批量生产的物品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大众文化日益繁荣, 笔者并非偏执地否定大众文化的积极意义, 但也无法对其的负面效应视若无睹:人们被形式多样的大众文化扑头盖脸、日复一日地侵袭着, 被动地接受大量并不真实的信息。信息的变更日益频繁, 已然成为衡量工作生活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 人们疲于接受、传输着这些信息, 而忽视了对它们进行真实的深层次的思考。信息以其现实的极大优势日益窜长, 已经“冲压”了人们的本真生存形态, 对信息的过度追求已经造成了深度的精神和心灵危机。更可怕的是:很多普通的民众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当然, 同时也出现了一批这样的人:他们洞悉人们生存状态的危机并试图改变这一状态, 然而, 普通的说教已经无法进入人们早已有着厚厚一层过滤网的眼球与耳膜, 极端的前卫艺术便在这种境遇之下诞生了。一些优秀的前卫艺术最终目的显然不是获取利益, 他们通过惊世骇俗震动人们疲乏的感官, 唤醒并促使人们对自身生存状态进行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讲, 最初的前卫艺术是有着其积极作用并符合艺术归旨的,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会引起人们的一些不适, 但笔者认为, 这样的艺术是特定历史社会条件下的必然和必需的产物, 在人们的生命被太多虚假物质包裹的时候, 它以异样的方式带领人们看清生命最本真的状态, 促使人们重新思考生命意义所在, 有利于人们生命活力的重建及健康发展。当然, 笔者并不赞成过于极端、触犯刑法的前卫艺术, 如果以牺牲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为代价, 则违背了艺术的最初意愿。

众所周知, 随着社会、历史的变更, 特别是自现代艺术以来, 艺术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宽, 艺术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 这样的状况让很多人为之堪忧, 如此下去, 艺术将会成为什么东西呢?艺术还会维持其纯粹性么?学术界就艺术的边界问题产生了热烈而持久的争论。暂且置艺术有无本质问题于一边, 笔者认为, 这些探讨固然是有益的, 但每个时代都有其社会历史的局限性, 对艺术的限定也会有其相应的局限性, 现在做定性的探讨有点操之过急, 且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笔者以为, 与其正面对其做全面定性的探讨, 不如旁敲侧击从一个点去探索艺术的奥秘, 尽管那可能只是艺术冰山的一角一块, 却很有意义。而本文所阐述的“生命力的激发”, 便是艺术冰山的一块。从这一块, 我们可以窥探到艺术里最关乎人本真的部分。人类社会的存在即是生命的存在, 人类社会所有活动的归旨亦是生命的活力。艺术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中最为自由的部分, 必然在人类的生命活力修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结语

只有人类具有了自我意识进而具有了生命意识之后艺术才能产生。人类的自我意识是一种生命的自我意识, 人的生命既是自我意识的载体, 同时又成为自我意识的对象。因此人一生所有的思想、言行归根究底都是为了生命的自由存在, 在生活中无法实现的自由便转向艺术, 这是人得以平衡健康存在的一种充满智慧的方式。

摘要:“何为艺术”这个问题困扰了古今诸多哲人, 本文不对其做定性探讨, 只是从艺术与其他范畴 (模仿、情感、形式、生命) 的关系中试图发现艺术共性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生命力的激发。并且就前卫艺术以及艺术边界的问题发表自己的一点浅见。

关键词:模仿,情感,形式,生命,艺术边界

参考文献

[1]《美学三书》-美的历程李泽厚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语言艺术是化学教学的灵魂 篇9

一、化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语言的表达首先要准确, 遵守语言的科学性。化学是一门科学, 科学语言要求用词严谨, 因而教学语言应该准确, 符合科学性。例如, 讲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时, 经常遇到NH3 (ān) 和NH4 (ǎn) ;还有奶粉事件三聚氰 (qíng) 胺 (àn) , 三个字音调相同, 但声调不同, 有些老师发音总是一样, 这样学生在写化学式时总是写错, 若发音准确可以避免这种错误。这就充分发挥了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还有在讲油脂 (zhī) 时, 油脂是油和脂肪, 油是不饱和的酯 (zhǐ) , 脂肪是饱和的酯。再如钠与水反应的实质和钠与酸反应一样, 是与他们电离出的H+反应, 这时问“同体积的水和酸与等量的钠反应, 与谁更剧烈呢?”答案是与酸反应更剧烈。酸是强电解质, 水是弱电解质, 同体积的酸比水产生的H+多, 若问“与稀盐酸反应, 先与酸反应还是与水反应?”笔者认为这种问法不科学, 钠与盐酸以及与水反应的实质是与它们电离的H+反应, 只是刚开始溶液中的H+主要是由酸电离出来的, 为了学生好理解, 我们说是先与酸反应。更多问题是在讲元素周期律;氧族元素氧硫硒碲 (dì) 钋 (pō) , 氮族元素氮磷砷锑 (tī) 铋, 若误读容易造成元素书写错误, 同时记错自己的本家是氧族元素还是氮族元素, 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多是由于不能准确发音或不科学的描述引起, 可见准确性和科学性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化学教学语言的幽默性

教学语言在运用时, 一定要注意科学性第一, 艺术性第二的原则。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风趣幽默, 语气要抑扬顿挫。避免长时间兴奋或抑制, 使学生感到疲劳, 要让学生有张有弛, 保持最佳学习状态。那么, 在教学过程中, 怎样应用语言艺术呢?原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 是一种用俏皮、含蓄、机智的方法, 使人在笑声中领会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幽默风趣、绘声绘色就能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例如, 在做亚铁盐制氢氧化亚铁实验时, 首先用神秘的语气配以简单的动作叙述道:“盛碱滴管要细长, 伸入盐液莫慌张, 缓缓滴入不摇荡, 白色沉淀成絮状, 倘若固执不照办, 反应就给你颜色看。”在颜色看上放慢速度, 给人一种警告的威严, 接着按照常规操作, 在管口上方滴下碱液, 大家看到试管里产生白色沉淀即刻转绿, 最终变成红褐色, 全都惊叹不已。在去除杂质以提纯物质时, 学生往往使用不当而引入新杂质, 针对这种情况, 可形容为“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再如, 我们讲离子反应时, 学生经常将H+写成H-, 我们可以半开玩笑的说, 它戴的是红花而非绿花, 还有Fe+2H+=Fe2++H2, 生成的是Fe2+, 而非Fe3+, 我们可以说盐酸让铁戴了两元的小发卡, 因为他的氧化能力弱。

三、化学教学语言的时空性

语言的运用要切合时宜、恰到好处。例如, 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 乙醇和浓硫酸制乙烯, 当温度升至100℃时, 这时反应时间较长, 学生总认为温度逐一慢慢上升, 这时老师应指导学生:该反应温度迅速升到170℃, 若停留在140℃, 将生成副产物乙醚, 同时一句“一百七制乙烯”, 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温度要迅速升高到170℃。既填补了这段时间空白, 又让学生明确了实验温度。

四、化学教学语言的形象性

教师利用语言技巧, 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 增强教学语言的直观性。形象的比喻打的恰到好处, 可以使学生眉飞色舞, 兴致勃勃, 易于接受新概念, 乐于思考新问题, 使学生听课成为一种艺术享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 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平衡, 增强感染力, 提高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受和反馈效率。有些化学概念、原理具有高度抽象性, 而高度抽象的化学内容又可以凭借十分生动具体的材料作原型, 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事例, 把内容讲得形象生动, 通俗易懂, 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述, 必然会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轻松地汲取知识的营养。课堂教学要重视语言的形象生动,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唤起学生的联想,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例如, 讲到物质的量浓度与体积的关系时, 比喻为“厨师尝汤难道要将汤喝完才能知道味道吗?要是做个满汉全席, 还不得个大胖子厨师十天半个月不吃饭吗?”

青铜艺术与生命精神 篇10

一般说来, 商周是青铜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 但商周文明的不同特征又导致了青铜器在社会功用上既有共同之处, 又有所侧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外汉学家高本汉将青铜器分为三个时期:上古期 (公元前950年以前) , 中周期 (公元前950—650年以前) , 颓败期 (公元前650—200年以前) , 其中, 上古期, 青铜器的宗教意义是大于政治意义的。迨至周代中期, 青铜器作为国之重器登上前台, 其中一个重要标记是铭文的大量增加, 成为记载亡国、建国的重要资料。

一、社会形态

青铜时代的概念和历史界定, 书中多数以西周晚期和春秋早期为下限, 而上限则可追溯至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 从考古发觉来看, 这个时期的文化已经具备了青铜时代的典型特。因此, 青铜时代是一个荒蛮将逝, 文明初始的时期, 保留了许多原始社会的痕迹, 体现在商则是“原始宗教盛行, 巫师在社会中占有极高的地位, 祭祀和战争是国家主要大事。生产方式还处在渔猎向农业过渡的阶段, 从殷墟出土的大量动物骨骼来看, 渔猎仍为重要的生产方式, 百姓仍享有很大的民族权力, 议事权力, 当盘庚迁殷时, 还有氏族会议的反对, 说明原始部落的社会组织还有一定的社会效力。当时, 阶级对立关系并不是社会的关键问题, 巫术祭祀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

由此不难看出, 在商代, 氏族特征依然十分明显, 统治阶级更像是部落的酋长。在商朝律法中死刑的存在说明人们已经开始对死亡产生恐惧意识, 生死灵魂观念增强, 这一切都成为上古时期具有宗教意味的青铜艺术发生的温床。

二、艺术风格与形式魅力

对青铜器的造型分类, 具体装饰纹样, 大多数考古类, 美术史类, 工艺类的书中都介绍的非常详细了, 我认为没有赘述的必要。本文主要从其所代表的精神涵义方面进行论述。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 “重道轻器”是重要的特征之一。所谓“道”是指艺术要表达的情感和观念, “器”则是指物质形式,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对于青铜器的研究, 多数人认为青铜艺术是形式艺术, 并未受到“重道轻器”的影响, 因为青铜器首先带给我们的是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我认为这种观念是片面的。

很多学者对青铜时代青铜器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划分, 其中较有说服力的是郭沫若的研究, 他将其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是“滥商期”, “青铜初兴, 精致草创, 纹饰简陋, 乏美可赏”。[2]第二期为“勃古期”, 即商中期至周成康昭穆之世, 这个时期的器物“向来嗜古者所宝重。其器多鼎……形制率厚重, 其中纹饰者, 刻镂率深沉, 多于金身雷纹之中, 施以饕餮纹, 夔龙、夔凤象纹次之, 大抵以雷纹饕餮之纹饰之领导。……饕餮、夔龙、夔凤均想象中的奇异动物。……象纹率经幻想化而非写实”。[3]第三期是“开放期”, “开放期的器物……形制率较前期简便。有纹饰者, 刻镂渐浅, 多粗花。前期盛极一时之雷纹, 几至绝迹。饕餮失其权威, 多缩小而降低于附庸地位。夔龙、夔凤等化为变相夔纹、盘夔纹……大抵本期器已脱去神话传统之束缚”。[4]第四期是“新式期”, “新趋简陋, 多无纹缋……精进式则轻柔而多奇构, 纹饰刻镂更浅细……器之纹缋多为同一印板前期螭夔纹之精巧化也”。[5]

1. 材料之美

一般来讲, 考古年代都是以每个阶段能代表其生产力的材料来进行划分, 我们目前所知道的石器时代, 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都以此为依据。历史上铜作为第一种金属登上文明的舞台, 人们又通过实践在铜中加入适量比例的锡, 使其熔点降低, 硬度提高, 于是青铜产生, 并代表了一个时代。

材料的特性决定了它应该具有相应的造型手段, 如泥塑, 木刻, 石雕。青铜作为一种金属, 它可以熔化后范铸成型, “范”为泥质, 所以可以较为自由的塑造, 或堆塑加贴或塑造形象。据考古发掘来看商代范铸青铜技术已相当成熟, 器物变化空间广泛, 装饰丰富, 形式多样而独特。春秋中期式蜡法出现, 青铜器的造型复杂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随后, 错金银, 鎏金等技术相应出现并被广泛使用, 器物特征由狞厉转向华贵, 这是另外的事, 在此不加赘述。

2. 器型与装饰协调之美

青铜器器型中, 典型的有鼎、彝、卣、觚等, 其中以鼎最为众人所熟悉。鼎是全力的象征, 所以器型磅礴而有气势, 装饰简洁, 主题纹样突出, 饕餮等兽面纹位于鼎的视觉重心上, 周围用其他力量较弱的纹样加以装饰, 环拱中心, 给人一种威风八面, 庄严而又不失神秘之感, 充满宗教美。圆鼎的装饰相对较弱, 主饰与附饰之间关系不明确, 较方鼎而言气势不足, 因此, 有推断认为方鼎与圆鼎在青铜时代其象征意义是不同的。

彝、卣等中型器物, 器型浑圆, 纹饰满眼, 不如方鼎一般沉着而庄严, 整个器物都充满了灵异色彩。虽然仍以左右对称的兽面纹为主进行装饰, 但由于外轮廓起伏较大, 又与附纹交织, 因此纹样并不十分突出。但整体给人的感觉依然是井然有序而非杂乱, 器型与纹饰相得益彰, 成为宗教礼仪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象征物。

青铜器中应属觚的造型最为优美轻巧。觚口大, 座小, 向中间平缓内收, 器型给人以轻巧上升的感觉。纹饰多是连续图案且不分主次。纹饰较浅, 形状波动小, 富有节奏感, 并与器型一致, 觚的外部形态也多年光滑平缓, 无太多繁复装饰。总体来讲, 觚优雅而略带凝重的造型和其作为酒器的用途是相符合的。

3. 程式之美

何谓程式?对于艺术而言, 程式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古埃及的程式是人物造型的三段式, 头和腿为正侧, 躯干为正面。古希腊的程式是有着严格法则的人物比例、动态与形象。程式在今天这个多元而创新的时代看来, 依然充满着难以企及的艺术魅力, 这种魅力并非是由于其诞生于几千年前, 而是因为它承载了一贯时代的精神内涵。青铜艺术应该是古代艺术程式最高的。即使青铜器被分为四个时期, 各个时期的风格又有所差异, 但形制、比例、内在结构等并未有大的改变, 我们对于青铜魅力的感受, 也正式来源于其严格的程式法则所渗透的力量。

在青铜时代, 社会形态的特点便是原始宗教占有重要地位, 青铜器作为国之重器出现, 它合乎的是社会规范, 而并非个性的发挥。“尽管青铜艺术是神性的, 但它同时也是理性精神的产物。理性精神出现在艺术品中, 反映文明时代的到来。感性被理性自觉的意识所取代, 依靠对自然的系统性认识为基础, 并掌握一定的衡量自然的标准, 构建了以数的比例和几何关系的认识方式。这种数的比例和几何关系是在累了无数认识, 经验的总结来的, 成为造物的规范”。[6]青铜器的每种纹样都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 若没有造物的规范, 它便失去了其标准, 失去了纹样的可读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青铜器的程式之美是其精神之美的源泉所在。

三、作用

既然青铜艺术产生时的社会形态是以巫为主, 荒蛮即逝, 文明初始, 其风格也充满了宗教意味, 那么, 青铜器在高本汉所说的上古时期到底起着一种什么样的作用呢?又体现了古人怎样的宇宙观与生命观?

原始宗教最初萌发于原始人的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 后来又抽象为图腾崇拜。中国的原始宗教和祖先崇拜, 逐步从低级发展到高级, 从自然神发展到人格神, 商人“崇帝尚鬼”, 其宗教仪式是巫术。在巫教观念里, 宇宙是多层次的, 即人界与神界, 而人界与神界是可以相通并转化的, 因此, 宗教与仪式便是使活人能够贯穿不同的层次, 但这种贯穿必须依赖于某种特点的物品和方式, “中国巫师通常把柱体作为通天的方式, 以动物为通天手段, 以仪器和法器为通天工具”。[7]商周青铜器纹饰中动物形象占据了主要地位, 包括神化的动物和现实的动物, 这些纹饰不可能只是为了美化器物。《左传.宣公三年》中清楚的记载了青铜彝器协助巫沟通天地之用:“昔夏之方有德也, 远方图物, 贡金九牧, 铸鼎象物, 百物而为之备, 使民使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 不逢不若, 魑魅魍魉, 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 以秉天休。”这里的“物”应该就是指将动物形象铸刻于青铜器之上以达到“协于上下”的目的。

写到这里, 我发现我虽然尽我所能尽之力进行表述, 却依然不能清楚地说出究竟何谓青铜艺术的生命精神。阿诺德.豪泽曾经这样说过:“过去的东西就其本质而言是没有意义的, 它的意义仅仅是从与现在的联系中获得, 因此, 历史必须不断地予以重写, 艺术作品必须不断地予以重新解释。”

人类发展至今天, 或许是经历了百万年的漫长演变, 或许也只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无论怎样, 对生命的探索, 对自我的认识, 从未停息过。就像看到希腊人想到巴特农神庙, 看到埃及人想到金字塔一样, 除了秦砖, 汉瓦, 唐丝, 宋瓷, 中华民族伟大的青铜艺术, 同样应该为我们所重视。对于今天的人来说, 它所代表的大精神或许是一种回归, 或许就是人类得以生生不息的血脉。

参考文献

⑴胡兰成.《山河岁月》.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6年.

⑵彭林.《中华传统礼仪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⑶乔迁.《艺术与生命精神》.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6年.

⑷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 1995年.

⑸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 1999年.

[1]乔迁.《艺术与生命精神》.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6年.

[2]郭沫若.《青铜时代.彝器形象学初探》.转自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3]郭沫若.《青铜时代.彝器形象学初探》.转自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4]郭沫若.《青铜时代.彝器形象学初探》.转自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5]郭沫若.《青铜时代.彝器形象学初探》.转自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6]乔迁.《艺术与生命精神》.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6年.

中国书法艺术·中式设计的灵魂 篇11

中式风格主要是以清、明宫廷古典建筑为基础的室内装饰设计艺术风格, 它的构成主要体现在充满浓浓中国韵味的明清传统家具、鲜明的民族装饰品以及以黑、红为主的装饰色彩上。中式风格在设计上往往给人以一种稳重、端庄、优雅的感觉, 材料上更是大部分的运用木材, 并配上如花、鸟、龙、龟等被寓意为吉祥的图案, 而在细节的处理上, 则更偏向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 除了能给空间带来丰富的视觉效果外, 更能为较小空间的住宅营造出移步换景的效果。

在中国的传统家居中, 对于空间的层次感尤其看重, 例如隔窗、屏风、用实木做成的框架、以及用实木雕刻成各式题材古朴的造型等, 均打磨光滑、立体、栩栩如生, 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 深深的陷进去, 慢慢的去感受那一些些传统, 回味那一丝丝韵味, 这就是中式风格的魅力所在。经过漫长岁月的考验, 非但没有表现一丝丝的老态龙钟, 反而让人们感觉它在复苏、在苏醒, 从而衍生出另外一种不同于它本身的风格, 但又是它的风格的风格, 它不同于纯中式的古朴、沉稳和死板, 它不拘束于传统, 它勇于接收新鲜事物, 它, 就是———新中式风格。融合了现代时尚的设计手法和中式的古朴、稳健, 自由搭配各式家居饰品, 给人以一种全所未有的视觉享受, 新鲜的感受。

2 书法艺术———中式风格的灵魂

中式装修设计中, 除了会大量运用到实木外, 最特别的, 当属装饰饰品。

一件设计作品效果的好坏, 装饰饰品在其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传统的室内装饰饰品包括字画、篇幅、挂屏、盆景等。深具文化韵味, 风格独特, 完全体现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独特魅力, 是凸显主人品味与尊贵的点睛之笔。其中, 尤以中国书法艺术最为突出。

书法, 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 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 堪称中国的“第四宗教”。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仪式感和大众参与性。故五千年来, 各时期的代表人物灿若星河, 其中更是以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等代表, 对后世子孙影响甚大。例如王羲之, 他是中国东晋书法家, 有书圣之称, 其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 结构多变, 其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代表作《兰亭集序》更是为历代书法飞家所敬仰, 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 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这一点也从其子孙身上得以证实, 其子献之, 善草书;凝之, 工草隶;徽之, 善正草书;操之, 善正行书;焕之, 善行草书;献之, 则称“小圣”。关于这点在黄伯思的《东观徐论》中提到过:“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 与子敬书俱传, 皆得家范, 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 操之得其体, 徽之得其势, 焕之得其貌, 献之得其源。”其后子孙绵延, 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

中国的书法艺术大多运用在中式的家装设计中, 作品可以不用多, 有时甚至只有两幅, 但确足以达到设计师想要的效果, 繁而不重, 简而不单调, 恰到好处, 这在中式风格的设计中尤为重要。不是摆设多就能凸显其韵味, 相反地, 恰到好处的表现, 精简的装饰, 往往更能出效果。

在新中式风格的设计中, 书法艺术始终是贯彻整套作品的灵魂之笔, 传统中透着现代, 现代中揉着古典, 虽然墙壁的字画不多, 但是确轻轻松松的营造出一种意境。这是东方人独特的“留白”美学观念, 既显出中式的独具文化意蕴, 又不失大家风范。能够如此舒缓的表现出东方人独特的情怀, 轻松达到一种意境, 就只属书法, 这是西洋画或者风景画所无法比拟、无法达到的一种意境, 所以说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式设计的灵魂, 一点都不为过。

近代书法艺术的色彩斑斓, 与其书家队伍的空前复杂有直接干系。在书坛走向多元化的今天, 书法艺术升华到观念变革的高层次, 这无疑是迈了一大步。书法现代性并不是简单地取决于书法艺术的形式、结构、线条等外在面貌, 而是取决于内在精神的现代化。书法现代性的精神是指当代书法艺术所体现、传导的现代社会的价值趋向。

3 书法艺术———元素运用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不仅是记事的工具, 也具有丰富的形象特征, 和书画一样, 它是用线条来表现的, 有“书画同源”的说法, 给人以艺术享受, 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好的书法就像一本好书, 一句良言, 轻易的把我们带进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中, 仿佛身临其境, 身心也得到很好的净化, 给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体验, 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 会让人不经沉沦在书法艺术的博大意境之中, 不能自拔。

当今书法艺术都是从古代书法艺术中发展变化的, 许多书法家都是继承古人书法的优秀传统而又有所创新。和其他艺术形式不同, 书法艺术和人们的生活贴得最紧, 从儿童上学的第一天开始, 人的这一生就早已注定, 与书法是无法分开的了。从开始学写字, 字体的漂亮美观不仅便于学习、生活, 更是反映一个人的品行修养和素质, 故前人有“字如其人”的说法。书法源于写字练习, 又高于一般实用性的写字。其中的讲究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是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

室内的书画装饰题材和表现形式及色调也都需要仔细斟酌, 因人而异。不同年龄层的人, 当以搭配不同的书法。例如, 老年人多以寓意健康长寿的松鹤, 意境深远的山水为主;年轻人则以人物和花草为主;而儿童则是生动活泼的动物、鱼虫为主。不同的年龄, 不同的人, 不同的审美观, 所搭配出来的, 也是大不相同的。因此, 在装饰时, 必须选择合适的书法、书画作品, 这样才能达到人与环境的自然、和谐、统一、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由此, 不难看出, 书法艺术在家居的装饰运用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

中国的文化自古以来博大精深,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更是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它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思想交流社会作用, 更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书法艺术可以追溯到至今八千年前, 由最开始的字符, 发展到至今的书法, 其中漫长的岁月, 都在不停的进行着它的转变, 不断的从一种字符, 演变到一种字体, 再到独具一格的学派, 它的博大精深并不是简单的两三句话就能概括得了的, 这其中所要花费的时间, 精力是无法估计的, 这也就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 是那么的吸引着我们, 说它是中式设计的灵魂, 一点都不为过, 我们应该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让它在室内装饰设计中, 绽放光彩。

4 书法艺术与我同行

笔者认为, 书法不仅仅只是写字那么简单, 它还涉及到为人处世、锻炼人的耐性、提高个人素质、陶冶情操、甚至培养我们的创造精神。有时看似简简单单一个字, 在外行人看来, 可能会觉得这没有什么大不了, 就只是简单的一个字而已, 但在书法家眼里, 这简单的字就变得不简单了,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态, 所要表达的意境, 落笔的轻重, 收笔的抑扬顿挫等, 这也证实了“字如其人”这句老话。生活中也许大多数人不大可能天天接触书法, 而且随着年龄增长, 时间的流逝, 生活琐事的增多, 也许会慢慢忘却当初对书法的热衷, 但也并非忘记得一干二净。也许某天, 在某个地点, 某个画廊, 当你看到一幅跟你的心灵起到共鸣的书法时, 曾经对于书法的热衷之情, 就会在那一刻被勾起。书法艺术, 看似无形似有形, 它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融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也许你不会刻意的去寻找, 但是, 它确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与我们形影不离。

参考文献

[1]简名敏.软装设计师手册[M].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

上一篇:目标聚合下一篇:政治教学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