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整式练习题(精选5篇)
初一数学整式练习题 篇1
初一数学(下)整式运算练习题50道
1.(6×108)(7×109)(4×104). 2.(-5xn+1y)·(-2x).
3.(-3ab)·(-a2c)·6ab2. 4.(-4a)·(2a2+3a-1). 5.58.(3m-n)(m-2n). 59.(x+2y)(5a+3b).
3224260.(-ab)·(-ab)·(-abc). 61.[(-a)2m]3·a3m+[(-a)5m]2. 62.xn+1(xn-xn-1+x). 63.(x+y)(x2-xy+y2).
65.5x(x+2x+1)-(2x+3)(x-5). 2
67.(2x-3)(x+4).
70.(-2ab)(-ab)(-3ab). mn2n2
74.(m-n)(m5+m4n+m3n2+m2n3+mn4+n5). 75.(2a2-1)(a-4)(a2+3)(2a-5).
76.2[(x+2)(x+1)-3]+(x-1)(x-2)-3x(x+3). 77.(0.3a3b4)2·(-0.2a4b3)3. 78.(-4xy3)·(-xy)+(-3xy2)2.
80.(5a3+2a-a2-3)(2-a+4a2). 81.(3x4-2x2+x-3)(4x3-x2+5).
83.(3ab)(2a+2ab+3b). m+2n+2m
m-2
n-2
n
86.[(-ab)]·(-ab).
87.(-2ab2)3·(3a2b-2ab-4b2). 233
91.(-2xy)·(-xy)·(-3xy). 92.(0.2a-1.5b+1)(0.4a-4b-0.5).
393.-8(a-b)·3(b-a). 94.(x+3y+4)(2x-y). mn32n
96.y[y-3(x-z)]+y[3z-(y-3x)].
97.计算[(-a)2m]3·a3m+[(-a)3m]3(m为自然数).(四)化简
初一数学整式练习题 篇2
(一)基本目标—面向全体学生!
1.掌握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法则进行有关的计算。
2.理解单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算理。
3.渗透类比思想,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和品质。
(二)扩展目标—面向优等学生!
1.进一步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能够熟练地运用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算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异步实施
学生分组:按照学习能力强弱,将学生分成A、B、C、D四类,每个学习小组4人,包含A、B、C、D各一人。
学习过程:
一、想一想(只知识回顾)-打开记忆之门!
1.计算并回答问题:
①3a2b×2bc2=____________;②5x2×___________=-15x3y
以上计算式什么运算?能否叙述这种运算的法则?
(活动方式:让每个学习小组的C、D类学生回答,并给予学生以积极的评价,让潜能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继续努力的积极性!)
2.计算并回答问题:
解:x6÷(x4÷x3)=
以上计算式什么运算?能否叙述这种运算的法则?
(活动方式:此题由B类学生讲解,由C、D类学生提出异议。)
二、学一学(自主探究)-展示你的身手!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①(x5y)÷x2;②(8m2n2)÷(2m2n);③(a4b2c)÷(3a2b)④
上面的三个小题,你能够用几种方法进行计算?
(活动方式:⑴ C、D类学生动,A、B类学生静;⑵A、B类学生要求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C、D类学生只要能够计算正确即可。)
三、议一议(合作交流)-相信你的能力!
1.如何进行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叙述。
(活动方式:⑴ A、B类学生交流学习情况;⑵A、B类学生检查指导小组中C、D类学生学习情况。)
2.计算:
①(- x2y3)÷(3x2y) ;②(10a4b3c2)÷(5a3bc) ;
③(2x2y)3×(-7xy2)÷(14x4y3) ;④(2a+b)4÷(2a+b)2
(活动方式:⑴ A、B类学生独立自主完成;⑵C、D类学生可以相互讨论或者请教A、B类学生;⑶C、D类学生交流前两个题,A、B类学生讲解后面两个题的思路;⑷A、B类学生检查小组中C、D类学生学习情况。)
四、练一练(巩固拓展)-小荷崭露尖尖角!
1.计算:课本P34的随堂练习与习题7.16的1、2、3;
(活动方式:⑴A、B类学生独立自主完成;⑵C、D类学生可以相互讨论或者请教A、B类学生;⑶找两名C或者D类学生板演随堂练习,找一名A类学生和一名B类学生板演习题中第一和第二题并且讲解;⑷A、B类学生检查C、D类学生的完成情况。)
2.练习册P39的3;
(活动方式:此练习仅由A、B类学生完成。)
3.实际应用:月球距离地球大约3.84×105千米,一架飞机的速度约为8×102千米/小时,如果乘坐此飞机飞行这么远的距离,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活动方式:⑴小组合作探究;⑵每个小组由A类学生主持,B类学生协助,C、D类学生参与学习;⑶C类学生展示学习成果;⑷教师规范解题格式。)
五、思一思(归纳小结)-我的课堂我做主!
学习本节课后,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
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方式:⑴让C、D学生谈收获和疑惑,以本节知识收获为主,也可以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⑵A、B类学生补充发言;⑶教师温馨提示:1.运用单项式的除法法则应该注意的问题:①系数先相除,运算过程中注意单项式的系数包含它前面的符号;②被除式单独有的字母及其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不要遗漏;③要注意运算顺序。2.要善于进行知识的类比(数学类比法)}。
六、试一试(当堂检测)-牛刀小试我最牛!
①(- x2y3)÷(4x2y)②(21a5b3c3)÷(7a4bc)
③(3x3y)2•(-8xy3)÷(16x4y2)④(3a+b)4÷(3a+b)2
(活动方式:⑴第1和第2小题全体学生都做,第3小题A、B、C类学生完成,第4小题只要求A、B类学生独自完成;⑵A类学生交流成果;⑶评价学生测试情况,实行小组评价方式。)
七、做一做(课外延伸)-复习巩固很重要!
1.必做题:(全体学生必做)
①18(a+b)7÷9(a+b)2; ②[(a-b)3]2÷[(b-a)2]3;
2.提高题:(要求A、B类学生独立完成;C、D类学生可以讨论研究完成)
① (2ax)2•(-0.5a4x3y3)÷(-a5xy2) ; ②[am+2÷(8am) •(2a2)3]m
3.拓展题:(只要求A、B类学生完成)
①15(a-b)3[-6(a-b)5](b-a)2÷45(b-a)5 ;②已知:4a3bm÷anb2=4a2求:m、n的值
4.探究尝试:(A类学生尽力独立完成,其他学生自愿完成)
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a+b)2×(a-b)cm3,底面是边长为(a+b)cm的正方形,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八、学后反思:
初一数学上册《整式》教学设计 篇3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指出注意的问题
沙场练兵
一、比一比看谁最快、最棒:
1、-0.4ab3的系数是次数是。
2、多项式3x2+2x-3x-4的最高次项是,同类项是,常数项是。
3、去括号3a-(2ab-3b2+4)=
4、与2a-1的和为7a2-4a+1的多项式是
二、应用知识,提高能力,你一定行:
已知小明的年龄是岁,小红的年龄比小明的2倍少4岁,小华的年龄比小红的年龄的一半多一岁,求三个人的年龄和。
学生抢答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本上做,找一名同学板书。
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回顾与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应注意什么问题?(出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师生互动梳理知识。弄清本章所学的概念、法则和有关的知识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写出知识结构图。
布置
作业P1926、8、11
板书设计:
回顾与反思
一、知识结构
二、1、整式有关概念注:单次
三、整式加减(注:同类项的确定,去括号的应注意问题)
教学反思:
数学初一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篇4
知识点一 整式的相关概念
代数式中的一种有理式:不含除法运算或分数,以及虽有除法运算及分数,但除式或分母中不含变数者,则称为整式。 (分母中含有字母有除法运算的,那么式子叫做分式)
1.单项式:数或字母的积(如5n),单个的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1)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及性质符号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如果一个单项式,只含有数字因数,系数是它本身,次数是0)。
(2)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非零常数的次数为0)。
2.多项式
(1)概念: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排列:
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在做多项式的排列的题时注意:
(1)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
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排列时,要注意:a.先确认按照哪个字母的指数来排列。
b.确定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还是升幂排列。
3.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4.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3/a的形式;
(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
知识点二 整式的加减运算
1.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排列的顺序也无关)。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不能合并的项单独作为一项,不可遗漏
3.整式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注: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4.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平方差是: a2-b2 ; a与b差的平方是:(a-b)2 ;(本式中2为平方)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 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 n-1、n、n+1;
(4)若b>0,则正数是:a2+b ,负数是: -a2-b ,非负数是: a2 ,非正数是:-a2 (本式中2为平方)
学好数学的五大秘诀
1.手勤快运算才能越来越熟练
人们都知道,熟能生巧。像数学中的代数题目,变化多端,所以要多做变形题目,多项式展开分解比较麻烦,要做到耐心,分式通分;几何题目要多画图,画规范。许多学生立体几何学不好,就是因为画不好图,所以学数学要准备充足的草稿纸,随时开始绘图,在不断的动手画图中,能把图形画的有立体感,空间想象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2.爱思考脑子越转越快
学数学是建立一种思维模式。有很多学生上了高中以后,会感到很多数学题目都有它的解答技巧性。并且很多学生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感觉上课听老师讲的知识和题目抖动都会,接受起来没有问题,为什么到自己做题目的时候却又做不出来呢?“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上课讲的题目是老师做的,不是你自己思考研究出来的。方法只有一种,解题思路却有很多,你需要在题目条件中寻找线索,利用知识、公理、定理方法,找到解题方法技巧,最后找出答案答案。听课不只是听这个题目怎么做,更要深度思考解题思路是如何得到的,是看到什么条件想到了什么线索从而找到解题的路径。
3.写过程良好学习习惯
很多题目的答案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这个时候解题思路就很重要。在草稿纸上把字和式子写整齐,在下面写上已知条件,和未知所求物理量,从已知条件一步一步推导。高中阶段的大题,解题过程一般都比较长,需要学生认真仔细。科学认真的使用草稿纸的,是很重要的,如果把演草纸写得很乱,出现错误不容易检查,还容易找错步骤,很容易将符号或者角度看错和抄错,导致最后结果出错后不易察觉,成绩不理想也是肯定的
4.心态好临场从容不迫相信有不少学生,平时作业、课后练习都做得相当出色,到考试,成绩就不如人意了。通过了解其中大多数学生在考试时总会紧张,考前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考不好怎么办,由于心理的紧张,不平静,导致出现低级错误,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曾经有孩子;数学班上前五名,高考大题都做对了,可前面的选择、填空错得让人难以想象。考试其实也是一种竞技比赛,如果把简单的题目答题错,就需要做对一道别人做不出的难题才能追平,反超基本不可能了。
5.好钻研数学带进生活社会上很多人都在诟病小学这类题目“水池注水注满需要3小时,满池子水放完需要6小时,那么一边注水一边放水需要多少小时注满”,说什么一边排一边进没有意义。我并不赞对孩子而言,这类题目无疑是在培养他们得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把毫无关联的数学问题带入了生活,会使孩子更容易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影子。学习和生活分不开,做一个有意思的人,更能发现数学的乐趣,兴趣则是提高成绩最好的“催化剂”。
整式的乘除练习题 篇5
一、(8分)如图,某市有一块长为米,宽为米的长方形地块,规划部门计划将阴影部分进行绿化,中间将修建一座雕像,则绿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并求出当,时的绿化面积.
二、(8分)某城市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对自来水用户按如下标准收费:若每月每户用水不超过吨,每吨元;若超过吨,则超过的部分以每吨元计算.现有一居民本月用水吨,则应交水费多少元?
附加题:(10分)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可以导出下面这个形式优美的等式:
该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不仅保持了结构的`对称性,还体现了数学的和谐、简洁美.
(1)请你检验这个等式的正确性.
【初一数学整式练习题】推荐阅读:
初一数学《整式单项式》说课稿02-22
初一数学整式的运算综合测试题(有答案)09-08
初一数学数轴练习02-01
初一数学练习题上08-14
初一数学知识点练习题07-09
初一下数学练习册答案10-16
初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题11-08
初一数学1.3 1.4教案及练习题06-09
初一数学上册总复习题有哪些06-04
初一数学上册几何图形初步测试题同步练习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