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相逢作文

2024-09-30

偶然的相逢作文(共6篇)

偶然的相逢作文 篇1

相逢未必是偶然作文

我们出生在哪里,我们在哪里长大,我们喝着哪一方的水,我们历经着怎样的时代,一切都是偶然,我们无法选择,于是,相遇,在这一切的偶然中,异常珍贵。

偶然。看上去,一切都是偶然。然而,许许多多的偶然反复出现,不就变成必然了吗?况且,如果一切都是偶然,人生就少了许多期盼,许多渴望,少了朦胧的神秘,也就少了一份意外的精彩。想想吧,如果李白不是出生在气象恢宏的盛唐时代,如果不是遇到将他视为俳优的唐明皇,他能写出这样天马行空,淋漓洒脱,感人肺腑的壮怀诗篇吗?如果李清照不是生在积弱积贫的宋王朝,如果不是恰逢乱世,如果不是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另一半赵明诚,如果不是赵明城先她而去,留下伤心欲绝的女词人,李清照还会是我们今天见到的李清照吗?如果纳兰性德不是出生在宰相家庭,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如果他不是长期追随皇帝陛下,过着如履薄冰的生活,如果不是他有一个深爱的妻子,妻子又先他而去,如果不是他不是用情至深,只在人间逗留了短短三十一个春秋,那么,纳兰性德还能写出感人肺腑的《饮水词》吗?……如果,如果,一切都是如果。我相信,上天的安排,一定有它的深意,不然,不会谱写出人世如此精彩的华章,不会勾勒出如此壮丽的历史画卷。所以,我想,人生的相逢一定不会如太空中星球的碰撞般随意而不可测,上天是有意为之的。人生的相逢未必是偶然。

相逢未必是偶然。因此,当你诞生在富贵之家,请一定要珍惜你的生活,善待朋友,善待亲人,善待所有你认识的人,或许,上苍让你降生于此,是为了借你之手,对贫苦之人伸出援助之手。如果你出生在贫苦人家,你也不必灰心,谁知道呢,或许老天正是为了锻炼你,“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让你参透人生,借以展示上天的旨意。

相逢未必是偶然。因此,你我相遇即是有缘。前世的千百次祈盼,或许,只是为了换来今生的一次回眸。既然如此,你我为何要生隙?你我为何要斤斤计较,一步不肯退让?今生有缘,让你我相识,就让我们彼此互相善待,共同搀扶走过人生的春夏秋冬。即使,有过不快,有过怨恨,有过伤痛,就让一切成回忆吧,你我相逢一笑泯恩仇,坦坦荡荡走过风,走过霜,走过雨,走过雪。

相逢未必是偶然。因此,当你生于乱世,你不必惊慌,冥冥中自有安排,指引你作出正确的选择。生于太平盛世,你也不能高忱无忧,一切都定于你自身,就看你能否把握。

相逢,在偶然中相逢,温馨而又浪漫。偶然,一切都是偶然,却有了相逢,积攒,相逢成了偶然间的隐隐存在的必然。

偶然的相逢作文 篇2

那么如何才能将历史人物素材运用得出彩, 使自己的文章境界得到升华, 更优美更富于文采呢?

一、在合理想象中还原历史, 人物鲜活如初

历史人物离我们很遥远, 如果放飞想象的翅膀, 他们或许也能逼真地出现在眼前。写作时, 可以以历史事实为基础, 通过细腻逼真的情景描绘, 实现类似于历史的情景再现, 展现古人的风采;也可以从诗词典故的意境出发, 重塑情景, 在诗意盎然的意境中进行合理的虚构。这样, 可以跨越时空与伟大和英雄们谈心, “见证”他们的丰功伟绩;也可以让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巧妙相逢, 提示其故事所能启迪心智的哲理。

确定内容之后, 还得挥起灵动的笔墨, 在语言上作文章。比如, 情景再现对于意境要求较高, 需要学生用细节来描绘意境, 借修辞来美化语言, 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历史人物和我们距离较远, 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历史人物素材时要把握一个原则, 那就是要有“我”的存在。如果没有“我”的存在, 那就不可能有真挚的感情, 也就不可能运用此类素材写出好文章。如此一来, 古人的思想情怀或震人心魄, 或发人深省, 或催人泪下, 或促人奋发, 才会光彩夺目。读者自然也会或为之哭, 或为之笑, 或为之忧愤, 或为之欣悦。下面这一片段可以作为典范:

鲜血从虞姬的苍白的肌肤中流下, 开出绝艳的玫瑰, 在那团红色中, 虞姬的眼神绝望而又饱含期望, 手指如丝绸般滑落。项王一手托着虞姬, 单膝跪下, 一手将剑深深地扎向泥土, 看着虞姬渐渐暗淡的眼神, 他仿佛明白了什么。

乌江亭长在旁劝项王快渡乌江。项王轻轻放下虞姬, 突然起身, 长剑直指青天。清风吹拂着他的长发, 他的身影愈发显得高大威武, 四面的楚歌也仿佛在替他宣召着:“刘邦小贼, 待我卷土重来之时, 用你的头颅为虞姬祭奠。”

文段从“乌江自刎”这个情景切入, 对虞姬和项羽的言行进行了泼墨般的描写和渲染, 不仅再现了两人动人的依恋之情, 也让两人带有作者浓重的情感色彩的形象跃然纸上。语言如画, 人物如画, 一切一如刚刚在读者眼前发生过一样。

二、在巧妙创新中新编故事, 情节妙趣横生

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中设立“有创新”的条目, 目的正是想通过一个侧面鼓励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或是见解新颖, 或是材料新鲜, 或是构思精巧, 或是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或是有个性特征。这些方面都是可能蕴涵“创新”因素的地方, 在运用历史人物素材方面, 同样是蕴涵“创新”因子的地方。

将古代人物或名著中的典型形象, 通过艺术加工, 让经典融入时代气息, 使其绽放出创新的异彩, 正是我们所说的故事新编。这类文章之始祖, 便可追寻到鲁迅后期的小说集《故事新编》。

这类文章, 将古人的“巅峰”情节打破后重组, 再造出一座座气象全新的“山岳”, 塑造的人物往往被烙上了历史的痕迹, 又融入了时代的气息, 内容妙趣横生, 更有佳作让人读来拍案称奇。不过, 故事新编不同于当下流俗的“网络恶搞”, 写此类文章, 尤忌胡编乱造, 编出来的故事得与原著的风格与基本情节吻合。另外, 情节上还要加入自己虚构的成分, 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高考满分作文《箭锋上的友情》一文采取的便是这种构思技巧。

第二天的军机会上吴、蜀双方气势十分紧张, 张飞瞪着铜铃眼, 赵云握着长枪, 紧紧站在孔明身旁, 看来他们已经做好拼死保护孔明的准备。“孔明兄, 时限已到交箭吧!”周瑜说。“拿箭!”一声令下士兵们扛上了箭, 孔明觉得不对, 细细一点十万支, 不多也不少。“这……”孔明纳闷了。周瑜走上前来递给他一支箭说道:“好!不愧是卧龙先生啊!”孔明盯着周瑜递过来的那支箭, 愣住了……

在《三国演义》的原著中, 诸葛亮草船借箭何其成功, 可这位考生在故事新编中却让他失败了, 情节一波三折, 就在东吴士兵为可以借机除掉诸葛亮而开心的时候, 考生又设计周瑜帮他走出了困境, 让周瑜这一历史人物以另一种形式大放光彩。考生正是透过自己虚构的故事情节, 升华了“友谊”这一主旨, 这样的文章, 既翻新了情节, 又出了新意, 令人耳目一新。

三、在经典事例中解读人性, 论据理性生辉

同样的观点, 用身边人物为证, 自然会缺乏说服力;用古代名人的事例带出, 则有振聋发聩之功效。这些历史人物, 无论是他们的精彩诗文与人生经历, 还是他们的美好的追求和辉煌成就, 均能帮你收到一以当十的论证效果。

用古人作论据, 方法常见有两种:一是以诗词引证, 展示人物品格, 如讲到淡泊名利, 我们可以想起“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讲到坚守自我, 我们可以想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如此引用人物素材, 材料透露出的文学气息浓厚, 无形中散发出浓浓的文化芬芳。二是将古人的经典事例作例证入文, 并辅以整齐的句式, 语言会平添亮色。如:

意气, 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 是杜甫“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肺腑之言;意气, 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的壮怀激烈……

人有意气, 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遭人诽谤的李白, 被玄宗赐金放还, 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 与日月齐辉之才, 理想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酒入愁肠, 三分酿成月亮, 七分化为剑气, 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为了展示“意气”的非凡魅力, 考生先是用排比句串起三位历史文化名人的相关诗句, 下笔便展示了充沛的气势。而接下来的句子, 则让人物的故事与诗词巧妙交融, 可谓句句带典、而又巧妙无双, 不仅让人物意气风发的形象跃然纸上, 语言的建筑美也自然生成。

偶然的惊喜 篇3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叫玲玲 (化名) , 那年她16岁, 上初二, 她的年龄比班里的孩子大一些。她是一个不受人关注的学生, 总是默默地, 不太爱讲话, 学习在班级里大约处于中下游。她的父母是来我们农场打工的农民。她的母亲说, 玲玲不想上学了, 想出去打工。她的母亲是一个很朴实的人, 求我帮忙劝劝玲玲。看着玲玲母亲, 我安慰了她一下, 答应帮她试试。

那时候, 我只是给一个生病的老师代语文课和班主任。因为还有自己的其他工作, 所以我并没把这件事重视起来。虽然我也曾找她谈过话,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但一件偶然的事, 却改变了她。

那次期中考试, 她的语文成绩打了96分, 竟是全班第一名。虽然只是期中考试, 但孩子们还是很关注的。一些孩子不服气地说:“老师, 她的成绩一定有问题。”其实, 据我对她的了解, 我也是有所疑惑的。但我当时, 却在全班面前表示了对玲玲的信任, 并表扬她进步很快。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但意外的是, 玲玲第三次月考又考了第三名。这一次, 我更加真诚地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这次考试之后, 我的代课就结束了。玲玲也渐渐被我淡忘了。

2001年, 记得是临近暑假的一天, 下班后, 我正开门要往外走, 一个漂亮的女孩站在门前, 正举手要敲门。我俩一愣, 停了两秒。

女孩子说:“张老师, 我是来给你看我的毕业成绩的, 也想谢谢你。”我一愣, 脑子里搜索着关于她的记忆。

她看到我的样子, 赶快说:“老师, 我是玲玲, 你去年给我代过课。”

我一拍头, 想起了她, 说:“真是女大十八变呀, 你长高了, 也漂亮了。”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一笑。我请她坐下, 问她为什么要谢我。她向我讲述了她的秘密。她告诉我, 那次期中考试她的成绩的确有问题, 她提前得到了试卷。那时我们学校还很落后, 是用一种手推的油印机印卷子。油印室是一个谁都可以去的小屋, 但由于在办公区, 学生也是很少去。那次她送作业本回来, 正巧被一位老师叫去帮忙倒油印室垃圾, 她无意间在垃圾箱旁边的地上得到一套已团成团印得不太清楚的语文试卷。回去后, 她把试卷上面的题都做会了, 并认认真真地写好了一篇作文, 所以期中考试她得了好成绩。她说, 她是一个很自卑的孩子, 那次我对她的信任和鼓励给了她自信。其实, 当时我已想不起来都鼓励她什么了。她拿出毕业成绩单, 是抄录下来的, 我看后说, 不错呀, 可以上一个合同委托的小中专了。她说, 通知书已经到了, 不是公费的, 但她的父母同意供她上学。从她的眼睛中, 我可以看得出那份喜悦。要知道, 当时一个小中专生可比打工妹有发展前途得多了。

这次见面以后, 我再也没见过玲玲, 他父母也回老家了。但每年过年, 我都能收到她的一张贺卡。也正是如此, 更增添我做一名好老师的信心。

偶然的相逢作文 篇4

在当代, 随着各种媒体的发达, 互联网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细枝末节, 人们生活在被各种信息包围的信息化社会中.人们观赏艺术品不再只能到各种展览, 在美术馆、博物馆或者画廊.各种艺术相关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流通, 许多艺术作品在互联网上都可以轻易地搜索到.很多艺术家的角色正在发生着转变, 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单纯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而是利用信息流动的便利和网络互动的便捷, 与观众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交流.

这种互动的元素渗透到了各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中, 并各自发展出不同的新形式来, 这些不同形式的艺术被统称为互动艺术, 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

如在影像艺术中, 传统的影像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 一是在美术馆以单屏、多屏或附载于某一装置来表现, 另一种主要是在影院以展映方式来表现, 或者通过有线或无线的电视媒介网络、广播系统进行传播。而现在通过网络的互动, 影像的展示和接受方式都发生了改变。观众可以主动地自由地选择观看的影像。在这种观众可以自由选择的形势下, 甚至出现创作者根据观众的反映来即时改变创作方向的情形。比如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按季拍摄播放的电视剧 (如《越狱》等) , 拍摄者根据观众的投票来决定剧情的走向和角色的去留等。观众直接影响了作品, 转换身份为创作者, 参与到整个的创作过程中。

当下, 网络艺术作品十分盛行。与传统艺术不同的是, 网络艺术可以让作品与更多的观众进行直接的交流。因此许多网络艺术作品在展示的过程中, 往往会向观众提供机会来共同制作和完成作品。

更有些作品甚至没有观众的参与就无法完成。1994年, 吕胜中在德国慕尼黑的展览《灵魂商场》中, 观众自由揭走挂在墙上的小红人的剪纸作品的正形, 并在一旁的投币箱中投入认为符合自己灵魂价值的钱币来购买灵魂。在这个作品中, 观众的行为成为艺术家在设计这个作品时就已经计算在内的主要构成因素。再放宽范围来说,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玩偶的设计, 以往的玩偶, 人们看到的都是设计好的成品, 仅有的选择就是在不同品牌的玩偶中进行挑选。与过去不同, 现今许多玩偶, 给人们提供了参与设计的余地。设计者仅仅给出了玩偶的雏形, 只有在购买者对其进行了加工, 如上色, 制作服装等之后, 这个作品才算完成。设计师提供了躯体, 而购买者为其注入了灵魂。

在传统艺术中, 尽管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进行了艺术意象的重建, 这种艺术接受是通过欣赏者的意识活动完成的, 但是欣赏者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在以与观众间的互动为依托形式的当代艺术中,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以及互动后得出的偶发性结果作为作品的一个构成因素进行创作, 最后得出的结果往往艺术家本人也无法预知和控制。

在表现形式上, 因与不同的媒介相结合而呈现多样化, 但是开放性是其基本特征。

二互动艺术的起源及其特征

五、六十年代受杜象影响的观念艺术, 由早期未来主义宣言和达达式行为、及稍后出现的偶发艺术脱胎转变而成的七十年代表演艺术等, 都包含了这种互动艺术的萌芽。在当时的前卫艺术实验中, 就已出现了结合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和最早的电子艺术作品。

让观众参与到作品中产生互动, 这种形式本身及其所引出的结果的不确定性是互动艺术的魅力所在。在互动艺术中, 艺术作品本身的定义不再决定于它的形式, 而更多在于其形成过程的概念化。互动艺术所追求的是发掘创造人类新思维、新经验和新世界的可能性。

不仅仅是艺术家们对这种互动产生兴趣, 当代的观众们也不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 而是希望能够亲身参与其中, 对作品进行全新的构建, 展示重新自我创造的作品。

互动艺术的标志性特质是它的连结性与互动性, 这也是我们评断一件互动艺术作品时的认识与评析依据, 看它是否让观者参与了新影像、新经验、以及新思维的创造。创作者只提供了一个较为模糊的、概括的总体形式框架, 然后鼓励观众参与, 以改变作品形态的方式作为对访问者的反馈, 在这种反复的过程中使作品中不确定的因素确定下来, 重建起具体的意象体系。与传统艺术作品中艺术品与观众的关系的不同在于, 互动艺术中作品形态的转变主要由观众来决定。

互动艺术的另一个主要特征, 也是其核心部分, 就是互动。创作者必须运用各种方法使观众和作品进行互动并使观众介入作品转化与演变的过程中, 从而改变作品的造型甚至含义, 无论是要观众主动参与, 或是让观众在设计好的场景中无意识地参与了创作。因为作品要表现的重点已不是艺术家本人的观点, 而是观众在艺术家架构的框架中创造的自己的世界。这种互动可以是在观众和作品之间, 也可以是观众和创作者之间, 甚至是观众与观众之间进行的。

在《灵魂商场》这一作品中, 观众对这一艺术活动的态度, 以及观众在投币箱中投入的购买“灵魂”的钱币的数额, 代表了人们对灵魂买卖的看法以及对自己灵魂价值的评估。同样的这个艺术活动, 如果不是在墨尔本, 换个城市进行的话, 结果或许又是不同的。而购买了玩偶素体来进行加工的人们, 通过自己的改装, 上色, 与创作者一起完成了这个作品, 并且在这个作品中更多的表现了购买者的情绪, 好恶。

三互动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位置与意义

现代艺术在中国, 如今已经成了边缘化的艺术。每次展览上出现的尽是些熟面孔。现代艺术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圈子内。许多展览往往到最后只是做给自己圈内人看, 观众的范围十分固定而狭小, 圈外人对展览所知的往往仅限于展出的时间、地点和主题。从另一方面看, 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多数展览, 展览方式还是仅仅是把作品挂在展墙上或放置于地上, 一旁还要放上“请勿触摸”的牌子, 观众只能在一定的距离外观赏作品。这等于在艺术与观众之间架起藩篱, 而缺少观众的艺术的生命力是有限的, 只有易于为大多数普通人接受的艺术才有更强的生命力。艺术的价值, 同其影响的人数往往有必然的关系, 这种画地为牢的情形不利于现代艺术的传播和发展。

而互动艺术则注重作品之间如何发生关联、作品与观众之间怎样互动、作品与展览场地的内在关系、整个展览如何艺术地呈现其学术主题等。它直接将表现的重心转移到了作品所能引起的观众的反映上。在这个新的领域中, 创作者要如何为自己寻找新的定位, 正是需要好好去思考的事情。对互动艺术创作者而言, 建构的问题比呈现的问题来得重要。创作者们应当要主动、具有建设性, 而不希望只是被动反应或只求自我表达。

“作为一种先锋实验艺术形态, 从接受者的角度看当代艺术, 其本身就带有超前的特质, 因而在理解这样的艺术形式的时候, 便要求理解者具有破除常识的勇气。否则, 当代艺术就丧失了它的存在依据。如果一件艺术作品一看就懂, 那么, 它对于观众的心灵便没有任何存在价值;如果一件艺术作品全然不为人懂, 那么, 它的价值至少在于向人的感觉力提出挑战, 它吁请观众重新审视自己在艺术直觉上的迟钝。”

互动艺术令观众变被动为主动, 拉近了观众与艺术间的距离, 使观众和创作者之间能够进行最直接的交流, 二者之间的关系从单纯的施与受转变为平等的, 可以进行共同讨论的关系。这样的艺术形式是扎根于欣赏者之中发展起来的, 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如果当代艺术要破除其边缘化的窘境, 相信互动艺术会是相当值得参考的艺术形式。

摘要:在当代艺术中,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注重到自己的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许多作品都是在与观众的互动中完成的。当代艺术在将互动与传统艺术结合后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形式。这些形式的艺术被统称为互动艺术。互动艺术的出现有其必然的原因和意义。面对这种新的艺术形式, 我们应当保持什么样的态度来审视和评判?又当如何把握互动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位置?互动艺术未来的走向又是如何?

关键词:互动艺术,参与,反馈

参考文献

浅谈水彩画的“偶然性” 篇5

水彩画不同与其他画种, 是以水作为媒介来调和作画的。“水无常形”这个特点决定了水彩画时时刻刻都会出现“偶然性”。面对这些“偶然性”的视觉元素就需要艺术家进行合理选择和重新组构, 尽可能将能给画面带来视觉效果的视觉元素保留下来。在当代水彩画创作中有很多艺术家开始关注“偶然性”, 怎样把水彩画的“偶然性”主观能动地运用到水彩画创作中是一个值得讨论和研究的问题。“偶然性”是艺术创作中经常出现的, 由于水彩画材料的特殊“偶然性”出现机率更高, 我们应该系统的研究这些“偶然性”, 并把它们应用到水彩画的创作中去, 这些“偶然性”所产生的“偶然效果”除了是灵感的源泉、对艺术创作提供了契机以外, 更可能创造出一种新的视觉形象, 导致视觉语言的拓展, 以至于对个人艺术风格的完善或演变起到促进作用。国内现在还没有对水彩画的“偶然性”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仅是某些文章中提到, 并没有展开广泛的讨论。现在迫切需要从事水彩画创作和研究的艺术家拿出一部分精力, 对水彩画的“偶然性”进行记录、整理、归纳和研究, 使那些看似偶然但很有价值的因素成为水彩画创作的有效方法, 并且把它们融进水彩画创作的现有方法中去。这样就可以形成一种对水彩画的“偶然性”进行研究、实验的良性机制, 进而带动其它画种对“偶然性”的关注和研究。

恩格斯曾指出:“历史事件似乎总的来说同样是偶然性支配着的, 但是在表面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 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藏着的规律支配的, 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这是从抽象的意义上进行概括。即“偶然性”和“必然性”是辨证统一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来表现自己, 但这是抽象的一般性。就水彩画的“偶然性”而言, 还应该对其做具体研究, 研究水彩画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相互关系。哲学强调科学研究的任务是从“偶然性”现象中揭露出事物内部隐藏着的“必然性”规律。那么研究水彩画的“偶然性”除了要研究其表现形式、特点、艺术价值外, 更应该去发现背后隐藏着的“必然性”规律。我们在研究和运用水彩画的“偶然性”时不能将其推向一个极端, 不能只片面的强调“偶然性”而完全忽视艺术家的艺术构思和设计安排。“偶然性”只是水彩画的一个部分, 艺术家主观的把握还是处于主导地位的, 如果完全对“偶然性”听之任之, 创作也难以获得最终的成功。另一个方面“偶然性”所产生的“偶然效果”尽管具有天成的审美情趣, 但从根本上讲还是同艺术家的艺术修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对于一个想象力贫乏、艺术观念陈旧、不善于把握机遇的人来说, “偶然性”是不会常常光顾他的, 有时即使出现了“偶然性”也不能及时把握。另外合理运用“偶然性”与艺术家对艺术的基本语言、基本技巧的了解和掌握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对于那些缺乏基础训练, 没有过硬基本功的人, 也很难期待作品中出现“偶然性”, 就更谈不上怎样把“偶然性”应用于水彩画创作中去了。总之, 我们既要重视水彩画的“偶然性”, 又要防止被那些“偶然性”牵着鼻子走, 要做到有效地选择和把握这些“偶然性”。

在艺术创作中, 艺术直觉最初往往是以偶然的形式出来, 偶然的行为和方式能反映出精神领域中本质的感知, 但它却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艺术直觉作为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能力, 它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孤立的, 艺术家的审美取向更是逐渐完善的。人的生活是有延续性的, 而这种延续性恰好也是形成审美共性的一种因素, 所以说艺术直觉、审美取向是长期的历史积淀。除了上面谈到的因素外, 还经过长期生活实践, 大量的生活经验和形象的积累。如果说水彩画创作中偶然出现的视觉元素使艺术家受到诱发, 或者某种视觉元素符合美的理想打动了艺术家, 而产生审美感受, 激发起创作的欲望, 到不如说是偶然出现的视觉元素与艺术家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相吻合, 从而引发了艺术家进一步的艺术创作。“偶然性”对艺术家表现语言拓展、创作观念确立、艺术思维转变所起的种种作用看似偶然, 实则反映了艺术创作的必然。

艺术创作应是于对文化变革的深刻思考, 水彩画作为意识传承的载体, 也正是这种思考的现实呈现和表述方式之一。在当代水彩画创作中, 我们不难发现艺术家的创造力、表现力和一种无畏的探索精神, 但重要的是, 无论是艺术方式的创新, 还是水彩画语言的个性化, 无论是自我创作意识的升华, 还是对当代社会的人文关怀, 其本质仍然是突现这种思考的当代性和深刻性, 因此水彩画创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水彩画的“偶然性”作为水彩画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启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刺激艺术家的创作欲望, 以至于促使艺术风格的完善或演变。如果能够把这些“偶然性”有效的应用于水彩画的创作中去, 那么水彩画艺术的未来将更加绚丽多彩。

摘要:水彩画与其他画种不同, 它作画的媒介是水。材料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画面上呈现出来明快, 轻柔和流动的特点, 表现手法上又极为概括和单纯, 形成有别其他画种的独特魅力。但是水彩画作为绘画艺术的形式之一, 还是有着和其他画种相似的艺术规律。“偶然性”在艺术创作中是普遍存在的, 水彩画由于材料特殊, “偶然性”出现的机率更大。本文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论述了“偶然性”作为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通过对水彩画的“偶然性”进行分析和研究, 来解决如何把“偶然性”运用到水彩画创作中去的问题。

狭路相逢的生命权与信仰权 篇6

上面的案例介绍虽然涉及到了一些法律方面的问题, 但是笔者主要从道德角度分析类似案例涉及到的信仰权和生命权的相关问题。

一、生命权概念释义

“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 (《世界人权宣言》第三条)

“人人有固有的生命权。这个权利应受法律保护。不得任意剥夺任何人的生命。”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三部分第六条第一款)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经过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 人类作为一种高级的生命体从自然界中诞生、繁衍、发展, 物种的生命和人的生命共同构成地球的生命链。在崇尚理性和彰显权利的时代, 生命与权利经过复杂磨合和完美结合, 构成生命权。生命权是人的根本利益, 对人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命权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美洲人权公约》、《欧洲人权公约》, 美国、葡萄牙、格鲁吉亚、德国、日本等国的宪法都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在我国, 虽然《宪法》没有规定生命权, 仅在《刑法》、《民法通则》、《国家赔偿法》等法律中零星地涉及生命权的内容, 但是生命权已然存在并会继续在我国的法律中得到完善, 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于生命权的概念, 学界存在一些解释, 这里采用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

第一种说法认为:“‘生命权’ (right to life) , 是指自然人以其生命安全、生命维护为内容, 以生命利益为客体的权利, 就是‘人的生命受法律保护, 不受任何非法剥夺的权利’, 也即‘活的权利’。生命权是一种自人出世起, 就‘自然享有并应得到持续的法律保护的权利’。”[2]

第二种说法认为:“生命权是以民事主体的生命利益为客体的权利, 是一种人格权。在生命权的内容问题上, 有人认为其由自卫权和请求权两项构成, 有人则认为还包括生命支配权。”[3]

第三种说法认为:“生命权不仅包括生命安全维护权和司法保护救济权, 还应包括生命利益支配权。”[4]

另外, “有的认为生命权是指自然人维持生命和维护生命利益的权利。有的则认为生命权为生命的自有权、自主权和自决权。”[5]

综合分析上述观点, 笔者认为, 生命权表现为民事主体受法律保护的活的权利, 包括自卫权、自主权、支配权。

二、信仰权概念释义

首先, 简介本文开头的案例中提到的“耶和华的证人”。“耶和华的证人”是19世纪后半期由美国的Seventh Day Adventist协会创建的一个基督教流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组织已在世界许多国家发展。该流派对“圣经”加以严格解释, 主张“戒律主义”, 在社会上引起了诸多议论。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拒绝输血问题。[6]

其次, 从“耶和华的证人”的宗教观念回到讨论宗教信仰中的“信仰权”问题。

(一) 信仰和信仰自由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 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动指南, 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信仰在心理上表现为对某种事物的仰慕和向往, 在行动上则表现为以某种思想体系为准则去解释和改造世界。它是富于思维的人类所普遍具有的一种意志品质。”[7]

“信仰自由指的是公民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 不受外界干涉而通过自由思想决定是否信仰以及信仰何物。从内容上看信仰自由可以分为政治信仰的自由和宗教信仰的自由。从表现的方式上看, 信仰自由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自由思想, 一是自由的表达思想。”[8]

(二) 信仰权

综合上面提到的信仰和信仰自由的概念, 笔者认为信仰权即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的权利。

信仰作为个体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 对个体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对个人的人生定位和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信仰一旦形成, 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对人生实践产生巨大影响。有信仰的人会为自己的信仰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集中到既定目标上, 其知识能力、内心世界都会得到充实和提高, 从而推动人自身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它能使人感到有所寄托, 有所期望, 有所依赖。无论是正确的人生信仰, 还是错误的人生信仰, 都能成为人生的精神支柱。但是, 不同形态的信仰对个体的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科学崇高的信仰对个人具有导向、激励和凝聚作用;非科学的信仰则会阻碍个人主体性的发挥、局限人的思路、毒害人的思想。人们应当依据某种信仰是否理智、是否现实、是否崇高、是否健全等标准进行信仰选择。

三、生命权与信仰权的博弈

(一) 一个角度:生命权重于信仰权

医师负有使患者恢复健康、维持生命的使命。如果疾病得到治愈、或者生命能够得到延续, 患者就应当感到幸福。所以, 当不输血就不能挽救生命时, 如果患者拒绝输血, 即便是基于宗教信仰, 也是违反公序良俗的自杀行为, 为法律所不容。原因是:“生命权乃神圣之权、无价之权。生命权不存在位阶, 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生命权。如果生命权因人的出身、性别、身份、地位、财富、名誉、种族、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等不同而存在差别, 那么生命权就失去增进人的价值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本源性规定……生命权是一种宪法权利。生命权只有得到宪法的确认才获得法律上的最高地位, 生命权载入宪法中, 便成为宪法权利, 宪法权利是人权的具体体现。在任何情况下, 国家、社会都要履行保护生命权的义务。……生命权是人身的完整性和人自我支配的基础, 体现着最高的人格利益, 标明对人的终极关怀。彰显生命权, 有助于人们清晰认识人存在的目的是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充分培育权利意识和规则意识, 深刻理解私权对人的重要意义, 大力追求、诉诸、享有、实现私权, 在最广泛的范围内、最深入的程度上带动和促进私权的发育, 进而使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实质内容, 符合社会发展规律。”[9]

作为一种“显权”, 尤其在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人的价值是靠有生命的个体来完成和实现的。而众多的个体价值的集合则是社会整体价值的体现, 当然这不单单是量上的集合。

(二) 另一个角度:信仰权重于生命权

也许 (也有人认为) 生命至高无上, 维持生命重于一切的价值观并不是人类的普遍真理, 谁也没有权利将这种不确实的价值观视为公序良俗, 并把它强加给所有持有不同价值观的人, 唯有“人必须维持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的尊严”的价值观才是人类普遍的真理;人只要没有侵犯他人的权利, 就应当能够选择自己的生存方法并得到法的承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追究个人选择的合理性就是对患者的自己决定权的否定;尊重患者自己决定权也是尊重个人的尊严, 应该成为公序良俗的内容之一。在生命权中, 个人对自己的生命是具有自主的支配权的, 而自杀也是支配权的一种体现, 自己选择的对自我生命的处置应该是为人所尊重的。边沁在他的不朽著作《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中讲到:行为虽然在某些场合有害或令人讨厌, 但其利益被涉及的那个人同意实行该行为。这一同意只要出于自愿并经正当获取, 便是所能产生的最好证据, 证明总的来说没有对于已同意的那个人造成任何损害, 至少没有造成直接的损害。因为没有人能够比他本人更好地判断什么给他带来快乐或不快乐。[10]既然个体觉得生不如死, 或者如开头案例中提到的那样, 我的信仰不允许我这样做, 为了坚定信仰, 我快乐地死也不为过。在拥有崇高信仰的信徒眼中, 尊重信仰明显比保留性命更重要。

四、结论

在探讨和思考这个问题之前, 笔者还是觉得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归根到底只能是人。没有人的发展,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便失去意义。生命是人的基本符号, 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人的生命, 就谈不上人的发展, 更谈不上社会的发展。不重视人的生命权, 将导致生命意义的工具化和社会发展的空泛化。在和谐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 必须尊重个体生命的存在和个体生命的健康发展, 始终彰显生命权。唯有如此, 和谐社会的发展才能顺利推进。

但是, 当这个问题涉及到宗教时, 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 病人也需要尊重, 当他饱受肉体上病痛的折磨时, 我们除了尊重他精神上的支柱———信仰, 还能做什么?霍布斯曾在《论公民》中说过:“既然人都有自我保存的权利, 那他就有采取足以保存他自己的任何手段和任何行动的权利。……就自然法而言, 一个人是他自己事情的裁决者, 无论他要采用的手段和行动对保存他的生命是否必要。”[11]

任何制度的构建都是“人”的制度的构建, 所以说制度的建立必须立基于对人性的认识。据此, 一个制度构建的好与坏是直接与对人性的认识水平相关联的。如果对人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制度必定是优良的;相反, 对人性在认识上存在谬误, 那么相应的制度构建也必定是不牢靠而最终走向失败的。所以, 为了确保以后少发生或者不发生案例中的法律纠纷, 相应的制度建设是很必要的。当道德不能完全发挥作用时, 制度的确立将从法律上予以相关的佐证, 这样才能使大家和谐相生。

参考文献

[1]夏芸.患者自己决定权和医师裁量权的冲突——评“病人基于宗教信仰拒绝接受输血案”[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03, (01) .

[2][9]黄学贤, 周春华.生命权:和谐社会的“显权”[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5, (06) .

[3]翟滨.生命权内容和地位之检讨[J].法学, 2003, (03) .

[4]李惠.试论生命权与安乐死权[J].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1) .

[5][10]冯秀云.安乐死权的性质及伦理法理评价[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医学版) .2006, (02) .

[6]吉田邦彦.基于信仰的摘血拒否和医疗[J].新.裁判实务大系1医疗过误诉讼法.第54页以下.

[7][11] (英) 霍布斯.论公民[M].应星, 冯克利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大班端午节教案:《认识端午节》下一篇:人资部主要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