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偶然》阅读

2024-06-20

《人生的偶然》阅读(精选9篇)

《人生的偶然》阅读 篇1

很高兴在这个读书会与大家结善缘。庄子曰:“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 殆已!”在知识的海洋, 自己是很渺小的, 是不敢当着大家的面自诩读书人的。

我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小山村, 少年时代物质生活苦, 也没读什么书。20世纪80年代初上大学后, 读书的渴望如火山爆发一般。那个时候, 每周从图书馆里面借一摞书出来, 晚上点上蜡烛到床上读, 蚊帐都熏碎了, 那时很珍惜读书的时光。现在诱惑多了, 想静下心来读书, 不容易。电视和手机像两个妖怪, 把小孩子的注意力从书本中拉开。科技带来物质文明的发展, 但未必带来精神文明的进步。

我读书比较杂, 不注重目的性、专业性、系统性, 比较注重思想性、趣味性、广泛性, 主要阅读的是文学、政史、哲学等方面的书籍。我大学读的是历史专业, 而历史本质上是人物史, 所以我对历史人物特别感兴趣。我如果对某人感兴趣, 便会找与他有关的书看。由此人此书牵出对另一些人物感兴趣, 以至于兴趣点越来越多, 阅读面越来越广。

每个人的读书习惯各不同, 有的人喜欢在书上做眉批、点注, 有的人喜欢做卡片, 有的人喜欢做笔记。我只是浏览、思考, 思有所得, 便写下心得, 或只言片语, 或洋洋数千言, 以此消化、吸收思想养分。

常言道:文如其人。我读书比较注重作者文字表达的句式结构、语言节奏等。文字是思想的外衣, 文字通脱晓畅, 其人大致思想通透清晰;反之, 文字缠夹晦涩, 其人头脑大概也是一团浆糊, 读其书也是一种受苦。比如毛泽东、邓小平的著作, 语言都极具个性, 一个文采飞扬, 一个直白如话, 但是都没有官话、套话, 十分自然, 读来既受益又愉悦。

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界台面上人物的书或传记, 我都涉猎过, 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书也涉猎过,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性人物的书也涉猎过, 宗教方面的书也看过一些。都是浅尝辄止, 很少通读, 多数是选读, 领略一下, 走马观花, 权当书山漫步。

很难说哪本书对我影响最大。随着阅历、见识的变化, 原先喜欢的人、喜读的书, 后来竟没有共鸣、没有感觉了。人到中年后, 阅读的兴趣点越来越少, 阅读面越来越窄, 偶尔展卷, 有点“问道南山”的心态。读书带给我的最大好处是:不偏狭, 比较看得开、放得下, 比较有同情心, 为人处事比较随喜、随和。下面, 我与大家分享几个关于读书的看法。

第一个观点, 读书要趁早。年轻的时候有精力有时间, 思想没有杂念, 适可博览深思。中年有精力没时间, 杂事缠身杂念烦心, 读书犹如奢侈的享受。老年有时间没精力, 读书恰如品茶, 且饮且竭, 闲度时光而已。纵观近代有成就的人, 成名都比较早, 不少在30岁上下, 学者如梁启超、胡适、梁漱暝等, 文人如郭沫若、巴金、茅盾等, 科学家如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等。时间、精力、专注, 是取得成就的三要素。孔子15岁志于学, 勤学15年, 到30岁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0岁的时候对所有的问题都有了判断力;50岁时知道了宇宙人生的规律;60岁时对人世间的事情都见怪不怪了;70岁时纯然自在, 人我、人物、人天之间没有障碍了, 这是圣人的境界。

第二个观点, 读书是提升境界的阶梯。丰子恺说:人生有三层楼: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灵性生活。生活在不同楼层的人, 读书的取向是不同的。生活在物质层面的人爱读有用的书, 即是为职业所需大多读实用类、工具类书籍;生活在精神层面的人, 要求获得审美的愉悦, 喜欢读有趣的书, 如文学艺术类书籍;生活在灵性层面的人, 喜读有道的书, 即是宗教、哲学类书籍。个人也罢, 人类也罢, 都是从一层楼起步, 再上一层楼, 再上一层楼, 越上人越少, 境界越高、心量越大。我国经过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物质生活已经比较丰富, 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甚至灵性生活, 所以近年来艺术类、收藏类、宗教类的书籍比较畅销。就我来说, 随着年龄、处境、心境的变化, 阅读重点也是从有用的书、有趣的书到有道的书迁移, 现在更多的是看些要言不繁、直指人心的读物。

第三个观点, 读书是开启人生智慧的钥匙。我以为有这样的三种读书人:第一种是文人, 想读什么就读什么,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第二种是学者, 他们有目标、有方向、有系统、有自己的构建;第三种是大师, 即是立门创派、影响深远的人物, 他们的书就是经典。称得上大师的人很少, 他必须建立自己的学说体系。这些人不是天生就这样的, 他们也是通过学习而来的, 他们只是思考得更深入。佛祖释迦牟尼7岁起, 由名师课读, 学习当时印度最高的学术, 即科学知识的五明、哲学知识的四吠陀, 到12岁都学得精通烂熟。这为他后来问道、寻道、悟道打下基础。勤学深思, 未必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孔子15岁开始发奋读书, , 30岁创立儒学。释迦牟尼和孔子都没有专门的著作留世, 仅仅靠弟子记录的问答式语录, 就成为万世师表的圣人。大师不在于著作的多少, 而在于思想的伟大。读书重要, 选书更重要, 我们一生能读透100本书, 深思10本书就不得了, 不一定要读很多, 但一定要选好的书来读。读经典书, 是开启人生智慧的钥匙。

《人生的偶然》阅读 篇2

但是,原子论最大的问题是无法验证,毕竟粒子并不能用人的肉眼直接看到。当时还没有出现能够目睹粒子的工具,化学家只能从一些线索去推测粒子的状况。连伟大的迈可·法拉第都认为,在没有更好的理论之前,只能把原子论当成一个魅力十足的假说。

1827年,苏格兰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在研究山字草时,碰巧看到浮在水面上的花粉动个不停。布朗起初以为花粉在水面上晃动是因为它是活的,是花粉在游动。可是,并不只有花粉会在水面上晃动,普通灰尘浮在水面上也是一样。布朗偶然发现的这种现象,后来被人称作“布朗运动”。

布朗认为,这个现象可能和某种物理定律有关。可是,他始终找不出理由来解释这种运动。后来,其它学者也不断提出过种.种解释,但总是难以令人信服。 . ·

直到1863年,才出现了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水面上的花粉运动是粒子冲撞花粉造成的。根据原子论,水的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它们总是不停地运动,所以会和花粉产生冲突。它们撞到花粉的旁边时,就会把花粉往反方向推,再撞到花粉的另一边时,就又把花粉推回来。这样的情况不断发生,花粉也就不断在水面上晃动。

比方说,现在体育馆的地上放着一个篮球,你和一些同学围着这篮球,和它相距几米远,而且你们手上都有一袋网球。你一发出信号,大家就不断拿网球往篮球上扔。这时会发生什么事呢?篮球是不是在地上滚动?你们扔的球有时击中篮球的这一边,有时则击中另一边,于是篮球总是滚来滚去。

你知道你们正在扔网球,所以不会觉得篮球在地上滚动有什么好奇怪的。可是,如果是以下的情况呢?首先,在篮球上涂上荧光剂,再关掉体育馆内的光源,然后把网球扔向这个发亮的篮球,这时你只看到一个发亮的球在黑暗中滚动。布朗和其他学者刚开始探讨浮在水面上晃动的花粉时;状况就和这种情形差不多。他们只看到花粉在动,却想不出原因,后来终于从它的动作领会到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撞击它;。进而认识到用分子彼此的冲突来解释这个现象是最贴切的。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偶然 篇3

一直关注着我的人,大概都知道,我这几年,其实是不太好过的。

在一切公开的社交平台上,我都尽量在节制自己的表达。

这其中,并非像很多老读者以为的那样“很高兴看到你跟这个世界和解了”,并不是,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我真正明白了表达的无用。

很多人都关心我肉身的痛苦和精神的焦虑,但讲到底,这些都只能由我自己承受。

几乎每一天都有年轻的女生在我的微博和公众号倾诉她们的苦恼,数量太多,以至于我根本不可能一一回复。

但是我问自己,即便我有充足的精力,我真的能回答每一个人,我又能够说什么?

是告诉你,你这不算什么,你看某某某XXX可比你惨多啦……

还是告诉你,别担心,都会好的,来,我们一起正能量!

……

我觉得无论怎样讲都很徒劳,人生就是艰难,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也没有捷径,任何企图粉饰这件事的人,我觉得都不善良。

虽然在很久以前,我就写过,被人完全理解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但真正要做到知行合一,是不那么容易的,。也就是说,在过去的岁月里,尽管我知道知己难寻,但也总还是觉得,没准会遇到吧?

但事实是,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一个维度是你的知己,又在另一个维度是你最抗拒最不能认同的人,。或许我们的一生遇到的朋友里,都只能获得只有50%的人是的知己,但就连这个概率,都已经是极大的幸运。

之前在微信里,有个女生留言说,她不喜欢“责任”,我特意将那条留言选出来,因为这也是我想讲的话,。虽然看起来我现在似乎很认真的地在生活,但我其实一点儿也不喜欢“责任”。

我不喜欢鼓励什么,也不喜欢唆使什么,更不想号召喜欢我的人像我这样随意的地对待自己的人生,事实上我一点儿也不觉得自己把自己的人生处理得很好。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它的偶然性,如果可以千篇一律的地复制,现在我们人人都是马云。

所以在公众号里,我写得最多的,是我的日常,这些文字里包含了我对生活的敬意。

我做一顿饭,是为了自己高兴,不是为了将来嫁人多一个加分项。我养植物,不是为了从点点滴滴培养责任感,好让自己以后可以当个合格的母亲,是因为光是看到家里有这么多绿色,我就已经感到很开心。

我知道,每个人的困境不一样,我这样的表述,听起来还是太轻松了。

人生是很孤独的。

有些人敏感,很早就意识到了,此后他们内心有一部分便永远定格在了少年时期,跟这个世界始终有一层隔阂,。他们的成长是断裂的,而他们的脆弱,也都来自于这个部分。

有些人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变得不在乎这件事了,他们挣了钱,有了家庭,有了下一代,活得温暖而满足,有了一张幸福而微胖的面孔。

有一天晚上我看到一句话,大意是说,无论这一生经历了什么,最终我们都会回到遥远的故乡去,而所有人共同的故乡,就是夜晚你抬头所见的浩瀚宇宙。

想到这里,我便觉得,一切的一切,都尽可以原谅了。

让阅读点亮学生的人生 篇4

一、点亮阅读欲望

学生不喜欢阅读, 往往是因其年龄小意识不到阅读的重要性。 语文老师要给学生讲述“读万卷书”的重要性, 讲述名人读书的故事, 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读书的种子, 试想每个早晨, 学生在“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 一页跳跃着的诗行……”朗诵声里开始一天的生活, 学生主动阅读意识形成就指日可待。

二、营造阅读氛围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良好的阅读氛围, 要充分发挥环境的影响作用, 让学生举目环顾之际感受读书的浓厚气息。鼓励学生自带书籍放入班级图书角, 指导学生交换借阅, 让学生在想读书时有足够的书可以读。 老师在校园、教室醒目之处张贴关于读书的标语和名人格言, 利用墙壁、板报、宣传栏刊载读书故事、新书介绍等, 让学生受到读书的教育。 平时各科老师上课的时候要渗透阅读意识, 数学老师在教学圆周率时候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九章算术》, 科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家的故事……总之, 要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读书的熏陶, 不自觉地投入阅读中吮吸知识的甘霖。

三、提高阅读品位

阅读因其作用的多样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班级在举行某项活动时可以让阅读先行。 比如举行“清明”这一主题活动时, 我先进行主题阅读, 让学生自由搜集清明相关的诗词、文章甚至整本书进行阅读, 让学生进行阅读展示, 这一阶段的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 关于“清明”主题实践活动才能开展得更好, 脱离主题阅读的“清明”活动往往让学生不知所以然, 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组织学生上街写春联这一活动时, 我引导学生阅读春联相关书籍, 通过阅读讨论让学生明白春联的由来、春联的意义、春联的格式, 在街上写春联的时候根据具体情况帮别人选择合适的春联。

四、丰富阅读载体

单一枯燥的阅读对于成人都是一种意志的考验, 遑论自控能力较差的懵懂孩童? 要想让阅读长久进行下去最终养成习惯, 就必须依靠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各方面的训练, 最终形成能力。

1.践行 “晨颂·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 这一方式是由新教育实验提倡的, 在实际操作中我指导我班学生每天早晨抽出十分钟时间对一些经典诗文进行大声朗诵, 达到积累内化的功效, 每天中午抽出二十分钟时间组织学生安安静静地看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书, 以求开阔眼界, 净化心灵, 要求学生在放学回家后回想今天发生了哪些事, 读书后有哪些收获, 并形成文字或者写绘, 达到自我反省的目的。

2.开展 “共读一本书”。 组织师生、亲子、朋友共读一本书活动, 提倡“大人带着小孩读书”的言传家教方式, 边读边交流, 定期组织开展书香家庭的评选。

3.开好阅读指导课。 面对庞杂的读物, 学生缺少必要的甄别能力和选择技巧, 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字, 学生还不能正确运用浏览、详读、研读等读书方法。 我每周开设一节阅读指导课, 系统地向学生介绍选择书物的方法, 传授必要的阅读方式, 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新书推介或者阅读展示, 力求通过系统教学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技能。

五、做好阅读展示

充分地展示阅读成果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鼓励学生持续阅读的主要手段。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 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

1.主题知识竞赛。 每个月抽出专门的班会时间, 针对主题阅读的内容分小组进行主题知识竞赛, 参照电视台 《一站到底》栏目, 选拔学生作为主持分抢答、指答等多种形式进行竞赛, 评选出每月的优秀阅读小组和阅读之星, 学生为了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不自觉地就端正了读书态度。

2.办好阅读小报。 无论是汇报课展示还是主题知识竞赛, 学生参与度总略显不够, 为此我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自办阅读小报。 每月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阅读计划, 进行认真阅读, 对自己阅读过的文章或是写成读书心得或是画成写绘, 总之要留有思考的痕迹。 小组长进行明确分工, 把小组内阅读所得文字或写绘做成精美的阅读小报, 用以各组交流学习。 这一活动扎实有效, 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阅读能力的形成、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只要坚定阅读教育的信念, 端正阅读教育的态度, 总有一天学生会成为阅读的受益者。

摘要:阅读作为语文学习和奠基人生最重要的手段一直备受关注, 但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弱, 要把阅读活动落到实处, 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提高阅读地位, 丰富阅读载体, 做好阅读展示。

关键词:阅读欲望,阅读氛围,阅读地位,阅读载体,阅读展示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

让阅读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篇5

古人云:“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材, 首先必须把孩子教育成人, 让他们从小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德育过程中, 有很多方法可以运用, 如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等, 对于不同的孩子要运用不同的德育方法, 其中让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关键的方法就是阅读。

如何让阅读帮助孩子确立远大的人生思想呢?

家长和老师通过和孩子的共同阅读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不论中外, 大部分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具有主题单一、浅近、具体、明朗、富于教益这一特点。家长和老师在和孩子共同阅读的时候, 可以让孩子很容易地分析作品中的美丑和善恶。如《伊索寓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每篇故事都很浅显, 但是每个故事都蕴含着一个能受用一生的哲理, 所以不论是《狼和小羊》还是《想吃葡萄的狐狸 》, 孩子都可以很容易地分清楚其中的哪些是“好人”, 哪些是“坏人”, 哪些是有意义的事, 哪些是愚蠢的事, 这些鲜明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 都可以作为德育的资源。结合故事说理, 让枯燥的讲道理变成有趣的说故事, 可以消除孩子厌恶听道理的消极心理, 可以和孩子拉近距离, 从而使得德育的效果显著。有时候, 孩子甚至会自己通过这些故事感悟出道理, 这比成人对孩子反复强调的效果要好得多。

家长和老师通过给孩子讲解儿童文学树立典型形象。很多儿童文学中的艺术形象和孩子年龄接近, 年龄特征也就很相似, 通常表现为好奇心强烈, 爱冒险, 有时候会犯点小错误, 等等。孩子们和这些儿童文学接触的时候, 就很容易和这些角色交上朋友。最著名的一个典型角色是木偶皮诺曹。这本是个有很多缺点的男孩子, 和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孩子差不多, 但是通过一次一次冒险, 遭遇, 小木偶最终成为一个诚实、善良、有爱心的好孩子。这个长鼻子木偶不仅长得很有个性, 也很有个性。很多孩子在阅读《木偶奇遇记》时, 有时候会感觉这写的就是自己的故事。而最终伴随木偶的成长, 孩子们的内心也在成长, 在阅读过程中, 善良、诚实、有爱心这些优秀的品质也会渗透于孩子的内心世界。当然, 中国儿童文学中也不乏此类典型形象, 如勇敢、爱冒险、爱幻想的皮皮鲁《皮皮鲁外传》;聪明、善良的鲁西西《鲁西西外传》;调皮、滑稽但很有自己思想的戴小桥《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淘气但懂事的桑桑《草房子》, 等等, 甚至这些儿童文学作家笔下的中国孩子角色和我们的孩子的性格、见识、理想等更接近, 孩子可以更容易接受他们。家长和老师可以让这些艺术形象成为孩子的榜样, 让孩子们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从而提高修养, 和他们一样, 树立远大理想。

孩子可以通过阅读达到自我教育。这里说的教育, 除了知识的传授外, 更多的是情操的陶冶, 美感的教育。这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生动幽默, 人物形象生动。通过阅读, 可以陶冶孩子情操, 明白什么是美的,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 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潜移默化地让孩子热爱生活, 热爱世界,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是不是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品都能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呢? 其实不然, 在我们周围, 有一批披着儿童文学作品的外衣, 实质是一些无聊垃圾的读物在腐蚀着孩子的思想。如一些光怪陆离的恐怖小说、鬼怪小说等。有的孩子可 能为其中刺激的情节所吸引, 但是不知这些书籍对于人的成长根本没有任何好处, 甚至可以说有很多害处, 如让孩子的思想消极, 或者产生一些恐怖的情绪, 等等。在平时选择时, 家长和老师尤其要注意, 千万不能让这些书籍腐蚀孩子的思想。有必要的话, 甚至在书到达孩子手里之前, 自己先看看, 看看是不是适合孩子, 同时通过阅读, 和孩子找找共同的话题。

《人生的偶然》阅读 篇6

我拍拍她的短发,她惊恐地站起来,红着脸说:“您好! 莫伦先生,我叫莎丽尔。”我正打算付给莎丽尔小费,她却紧张地摇头说:“对不起,莫伦先生,我并不是想要您的钱。”“难道你是想跟我交朋友? ”“因为您跟我爸爸长得很像! ”

看得出,莎丽尔说这话的时候鼓足了勇气,而且一提到“爸爸”,她的眼泪几乎就要掉下来。我突然萌生一种无以言表的情愫,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的感情:“我开车带你兜兜风好吗? ”她睁大眼睛,有些不相信地看看我,然后突然雀跃着钻进车里。

很快,这个10多岁的孩子消除了对我的陌生感,打开了话匣。她说她父亲是个非常英俊幽默的男人,在她两岁的时候离家去阿姆斯特丹做生意,赚了钱就会开着红色跑车回来接妻子和女儿,还要为她们建一个牛羊成群的大农场……现在,她的母亲快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莎丽尔希望找到一个长相和她爸爸相似, 而且有着鲜艳跑车和大农场的男人,让妈妈“等到”心爱的男人,了无遗憾地离去。很显然,她父亲是个不负责任的男人,到阿姆斯特丹后没有发达,或者已经爱上了另外的女人。

“莫伦先生,我在半年内找了许多叔叔,可是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愿意听我的故事,您是最好的! ”说完,她示意我停车,然后跳下车去,一边跑一边说:“我明天再来找您。”

第二天早上,小姑娘竟然一路找到我家,还带了一张她父亲15年前的照片,那是一个英俊年轻的小伙子,但并不像莎丽尔说的那样和我很像。莎丽尔是要我扮演她的“爸爸”,也就是她母亲的丈夫。

莎丽尔满脸笑容,眼神中映射着无比澄澈的温暖,我无法拒绝这样一个小女孩如此善良的要求。

一个明媚的下午,我载着莎丽尔向“南茜精神病院”出发了。我们到达时,她的妈妈正在熟睡,这个被思念和病魔折磨得不成人样的女人被小小的女儿拾掇得异常整洁。

没想到,莎丽尔的母亲醒来后,突然扑倒在我怀里号啕大哭,她真的把我当成了她苦苦等待的丈夫! 莎丽尔好几次悄悄掐自己的手背,然后露出得意的笑容。我突然觉得自己的生命在那一刻变得无比澄澈温馨,我朝她努努嘴:“怎么不叫爸爸? ”慢慢地,莎丽尔蹭到我身边,迟疑许久,轻轻地叫了声:“爸爸! ”我伸开另一只臂膀将她搂进怀里……

一小时后,我和莎丽尔将她母亲扶下楼。整个晚上,我们都在农场转悠。晚上10时,我开车送她们回医院,直到她母亲睡着后才离开。莎丽尔将我送到病房外面,说:“莫伦叔叔,真的谢谢你。”莎丽尔不知道,我这个42岁的中年人其实早已被她深深地感动和激励。

翌日下午,我又开车来到精神病医院,这让莎丽尔无比惊喜。我拍着她的肩膀说:“我愿意做你的爸爸,也喜欢和一个好孩子陪着她的妈妈。”

半个月后,莎丽尔的妈妈终于含笑离去。丧礼结束后,我向莎丽尔张开双臂,说:“孩子,知道我现在最想你叫我什么吗? ”莎丽尔眨眨眼睛没领会过来。

我再指指自己的胸口,莎丽尔终于张开双臂跑过来,扑进我的怀里轻轻地叫了一声“爸爸”。

(选自《读者》2005年第14期,有改动)

鉴赏空间

如果说《我的叔叔于勒》中,若瑟夫的言行是一缕温暖人心的阳光,那么《情暖人生》中则处处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孩子都是天使,生活在赤裸金钱社会的若瑟夫如此,为母亲寻找“丈夫”的莎丽尔也是如此,不论所处的境遇如何,他们都用纯真过滤冷酷、自私,将自己生命的酒杯斟满真、善、美。

[读有所思]

一个偶然的必然 篇7

◎“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

2008年3月14日下午, 拉萨市区发生了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 犯罪分子纵火300余处, 对部分临街铺面、政府机关等施暴, 造成18名无辜群众被烧死或砍死, 受伤群众382人。事件发生后, 国内外华人对达赖集团种种恶行进行强烈谴责。而在此时, 一些西方媒体集团对事件进行歪曲和偏向性报道, 误导了世界的眼光。“尽管西方媒体曾抛出中国威胁论等言论, 对华的报道也以负面居多, 更有失实情况, 但我开始只认为这是由于西方媒体对华不了解, 对中国有偏见。”长期阅读西方媒体新闻报道, 饶谨对国外媒体有自己的认识, “由于西方媒体的双重标准, 意识形态与中国的差异, 其对华报道一般会采取表面上中立的做法:即两面都有说法, 但是对中国的主流媒体会冠上‘这是党控制的媒体’字眼;另一方面, 则会说,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或‘某人权组织相关人士介绍’, 给读者一种误导, 前面说的内容不可靠, 后面说的才客观公正。”

然而, 当他看到海外留学生发回的感受时, 意识到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随着3·14事件的升温及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旅居海外的华人产生了敌视, 侮辱谩骂, 有些外国人甚至看到中国人就避而远之, 或者附上一句“you chinese are all killers.” (你们中国人都是屠夫。) 经过大量查阅, 饶谨更发现, 很多对中国的失实报道, 不但照片、文字有错误, 时间地点也颠倒错乱。“如果一两处错误还可以理解为技术问题, 但是同时多家媒体报道都有误, 肯定有些深层次的原因。”

面对西方媒体集团对中国进行的歪曲和偏向性报道, 饶谨决定站出来, 承当一份责任。“我们中国人习惯隐忍, 非常注重态度、修养, 可导致最后往往被误解。如果再不将我们看到的不客观的东西暴露出来, 西方还会一味的谴责中国。”饶谨毫不避讳自己的愤怒;“我觉得, 至少我们做的事情, 可以改变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 改变一些对西藏历史不了解的人的认识。”也从不掩饰自己的信心;“让国内的人意识到, 西方媒体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客观公正, 任何一个媒体难免会有自己的立场, 没有绝对的公正和自由。”他希望改变一些人对西方媒体公正的误解;“如果我们团结起来, 通过能发出自己声音的平台, 改变一些文化、价值观上的冲突, 可以让我们在海外的华人过得更好一点。”饶谨如是说。

2008年3月18日, 饶谨迅速注册了anti-bbc.com, anti-voa.com, antispiegel.com, anti-ntv.com, anti-rtl.com等一系列域名, 并将其统一链接到名为Anti-CNN.com网站 (简称AC) 上, 起标题:“西藏真相:西方媒体污蔑中国报道全记录”, 并发出公开信, 号召“收集整理西方主流媒体作恶的证据, 发出中国人民自己的声音”。

◎“网站不仅高人气, 而且高智慧。”

网站上线后, 饶谨和朋友们利用qq等在线通讯工具将网址广泛传播, 并迅速得到海内外华人、留学生的响应, 引起了国内外主流媒体和网民的强烈关注, 数百名志愿者报名参与网站的资料收集整理、翻译、技术支持等工作。AC也显示了其对抗西方媒体的强大威力:德国RTL电视台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 承认对中国西藏发生的暴力事件的报道存在失实问题;德国电视新闻频道N-TV也表示正在对相关报道进行核查……随着“做人不能太CNN”言语的网络流行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谴责西方媒体对华的失实报道, 西方媒体对AC也越发顾忌。

AC的注册会员中以海内外华人、留学生居多, 大家对一系列事件各抒己见, 也难免有一些网友因情绪激动开展人身攻击和谩骂, 因此, 有些人将AC视为“愤青”网站。“传统意义上的愤青容易在言语上带有较多情绪, 但是我认为, 我们这代, 不是这样, 当国家和民族遇到危机的时候, 总要有人站出来。我们希望这个网站不仅是一个高人气的网站, 更是一个高智慧的网站。集民间智慧, 通过西方人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递我们自己的价值观。”

随着北京奥运火炬境外传递中途遇阻、西藏事件的发生及西方媒体和政客的联合表演, 海外中国留学生这个群体突然崛起成为一支强大的、团结一致的、充满希望的新生力量。在新西兰《中文先驱报》主编文扬撰写的一篇《火炬传递的最大效应:“四月青年”诞生》文章中, 用“四月青年”形容这群海外学子。后来, 有网友将这个概念进行延伸, 四月青年, 不仅包括国外的华人留学生, 而且包括国内青年, 是一大批热爱祖国的人, 而且受过良好教育, 是有知识、全球化的一代, 当国家有危难的时候, 他们愿意以个人的身份挺身而出。

2008年8月7日, AC四月青年社区 (April Youth Club) 正式开通, 提供日志、相册、交友、迷你博客等服务, 为广大网友提供了一个有别于论坛的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交流空间。“四月是农历的阳春三月, 万物复苏, 欣欣向荣, 很有生命力, 也象征着民族的复兴。我们以四月命名, 象征着这种文化, 更代表了中国人骨子里的爱国激情和不屈血性。不管你是什么媒体, 有立场可以理解, 但是不能颠倒黑白、编造事实。”

目前, 网站的内容多是志愿者编译的西方媒体新闻, 当然, 这并不完全是给西方的媒体挑错。在饶谨眼中, 西方媒体有很多地方也是值得国内媒体学习的, 如新闻记者的专业性、敬业精神、职业素养等, 而且西方社会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样值得借鉴。“并不是西方的我们都反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根本。”公正和客观是AC的最基本标准, 从不否认自身的缺憾也不盲目崇拜别人的优越, 致力于发现问题并积极面对, 面对海量的信息来源, 如何辨别其真伪是整个团队的工作重点。

◎“搭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从最初单纯披露纠正西方媒体对西藏事件不实报道的网页到如今拥有媒体、社区、视频等多种丰富内容的网站, AC不断发展着。不过, 对于饶谨来说, 这还远远不够, “作为一个网站, 我觉得它不仅仅是起到一个监督西方舆论的作用。另外一方面, 我们也希望所有到网站上浏览的网友能够有收获, 如学习到一些知识, 能看到独特的见解, 可以和大家共同交流。而且, 既然要对西方媒体剖析和批判, 便希望网友掌握一些新闻的基本知识, 所以, 我们也陆续向一些新闻方面的权威人士、外国记者、传媒学院的教授约稿。”

其实, 建站之初, 饶谨就对AC进行了定位:站在国际化、全球化的视野和高度, 关注中国的发展战略、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中国的国际形象问题, 聚焦海外华人, 集合媒体声音、民间智慧, 在严肃的气氛内, 搭建中西方交流的桥梁。“不管怎么做, 西方媒体都会质疑的。仅仅辩解是没有意义的, 仅仅强烈愤慨也没有用, 只有当中国有一家像《时代周刊》那样的国际知名媒体时, 我们的声音才更容易受到重视。”

对互联网的了解让饶谨更容易把握所需资源, 从域名注册到服务器、带宽的需求, 都变得水到渠成。同时, 作为一名创业者, 饶谨对网站有自己的规划。“长远看, 我们更希望将这个网站成立为一个NGO, 非营利的机构, 我们也知道面临着很大的困难。目前正在进行发展规划, 希望将来能为社会做更多。当初路透社、美联社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 谁能说AC再过十年不能成为下一代的全球媒体呢?”

一边管理自己的公司, 一边兼顾AC的日常工作, 饶谨的生活紧张而有序。当一切渐渐归于平静, 饶谨回忆起这个春天, “压力是有的, 但是建立起这样一个平台, 可以和西方的主流声音对话, 很不容易, 希望借此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在饶谨看来, 东西方有冲突不一定是坏事, 有冲突才有磨合, 有进一步融合的基础。

◎两会中的8 0后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分别于2008年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除了关注政府工作报告, 媒体的目光更多地集中在19名“80后”出生来自各行各业的新代表身上。

提起8 0后, 人们往往想到“孤傲、自我、颓废”等词语。8 0后也被社会普遍认为是缺乏上进, 难担重任的一代。然而, 当媒体记者与这些新代表接触后, 无不有感于其奋发向上, 敢Dan于ie承l G担lu责sk任ot。er他/C们FP虽身处普通岗位, 却有着坚定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他们身上, 人们看到了80后的成长, 看到了80后的希望。云南省社科联副主席、研究员张瑞才这样评价:“80后一代进入国家的政治生活, 是一种时代的需求, 也是我国社会政治民主发展的一种表现。”

如今, 80后一代正悄然的在各行各业中成为中坚力量, 甚至领军任务。IT界的李响、戴志康, 体育界的易建联、丁俊晖等等都是万众瞩目的人物。80后由于受成长环境的影响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积极向上, 敢想敢做。80后最大的优点就是有学识、有头脑、有理想、有魄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80后将转变成一个代表社会中坚力量, 代表一个时代的新词。

◎台湾大选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3月22日举行了投票。中国国民党籍候选人马英九、萧万长获胜, 得票765.87万张, 得票率为58.45%;民进党籍候选人谢长廷、苏贞昌得票544.52万张, 得票率为41.55%。陈水扁当局不顾海内外强烈反对而执意推动的所谓“入联公投”同时举行, 因投票人数未达总投票权人数的一半, 投票率仅35.8%, 公投未获通过。公投结果说明, “台独”不得人心。同时举办的由国民党所提出的“返联公投”投票率仅3 5.7%, 同样因投票人数不足而未获通过。

黄晖“偶然”的画家 篇8

偶遇画缘

提到自己成为一名画家, 黄晖笑言, 那纯属偶然。当时, 陪女儿学画, 为了不耽误时间, 也是为了圆自己一个儿时的梦, 于是交了两份学费, 和女儿成了同班同学一起学。结果, 女儿对画画并不十分感兴趣, 黄晖反而更加喜欢上了绘画, 并且显示出了她在画画方面埋藏了几十年的天分。

黄晖一开始学的是素描, 真正开始接触油画, 还是缘于她的一次热心。那时一个朋友想让她帮忙见另一位朋友, 一向热心的黄晖立刻答应了, 并帮两位朋友安排了见面。在跟两位朋友聊天期间, 黄晖偶然听说其中一位朋友那里开了间画室, 并请了老师来教高中准备考大学的孩子画画。于是, 黄晖就随口问了一句:“我能来跟着学画吗?”朋友也是热心之人, 立刻说:“可以啊, 刚好那里还有位从加拿大回来的华裔老师画儿画得不错, 可以让她来教你。”黄晖一听, 心里很高兴, 但又很忐忑, 因为自己之前只学过素描, 从未接触过色彩, 基础比较差, 不知人家是否能收。

其实, 一开始, 黄晖并未能如愿师从那位华裔老师, 因为那位老师对她的绘画功底表示怀疑, 所以将黄晖先推给了一位中国老师来教。在去画室的第一天, 老师什么也没说, 上来就让她和那群孩子一起画静物, 她看看静物, 再看看那洁白的画布, 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落笔。一上午就没画出什么东西, 心里自然也是万分着急。可就是在中午老师和其他学生都去吃饭休息的时候, 黄晖凭着对色彩的悟性以及对色彩搭配的敏感, 竟在不知不觉中将那幅画作完成了。下午上课拿给老师看时, 老师十分惊讶, 连问她是如何画出来的, 黄晖笑着说:“我也不知道, 就凭着感觉稀里糊涂地画出来了。”

回家之后, 黄晖很兴奋, 那种对油画的热忱一下子被激发起来。第二天天刚刚亮, 黄晖就兴冲冲地跑去画室找老师学画了。黄晖领悟性很强, 对色彩的感觉很细腻, 所以在油画的学习上进步飞速。老师觉得她很有天分, 那位加拿大籍华裔老师看了她的画后, 立刻转变了态度, 决定收她为徒。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 那位加拿大籍华裔老师十分欣赏黄晖的性格和对油画的悟性, 并认她做了干女儿, 至今仍经常往来。

写意生活

黄晖油画的早期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写实的, 或是旅行时见过的一处风景, 或是桌上的一盘果蔬, 再或是瓶中的一束鲜花。

黄晖很喜欢花儿, 有一段时间她对画花儿十分迷恋。她忘记吃饭, 忘记喝水, 只沉醉于她的画板中, 看着一束束花朵在她的画笔下绚丽绽放, 摇曳生姿, 仿佛那点点的花瓣便是她作为女人幸福的心思。

2007年的一天, 先生从云南给她带回一箱子的鲜花, 红玫瑰、白玫瑰, 马蹄莲, 还有那清香的百合……女人遇上鲜花, 便会产生奇妙的反应, 对于黄晖而言, 自然也会这般。幸福的黄晖, 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立刻调起了油画颜料, 将那些美丽花朵的灵动和清香留在了她的画布上。

于是, 《盛开的白百合》诞生了。瓶中的百合, 大方热情, 竞相绽放, 宛如一群热情的吉卜赛女郎在肆意舞动;插百合花的花瓶微微倾向前方, 托附在流动的红色背景下, 又似那不停旋转的陀螺。整幅画充满了奔放的热情, 让看画的人整个心思都随着洁白的百合绽放开来。

而与此同时, 一幅《白玫瑰》也已跃然纸上。与《盛开的白百合》的动感相比, 这束盛开的白玫瑰, 反倒是更多了几分含蓄美, 素白的玫瑰, 款款动人, 格调雅致。黄晖说很多朋友都很欣赏这幅画, 她本人也比较喜欢。

观察黄晖的画, 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她画中的花瓶几乎都不是放在实物上面的, 而是在她根据想象勾勒出来的不同颜色的底色上面的, 这或许也为她后来从写实转向抽象的画风作了铺垫。

由“实”入“虚”

在跟随加拿大籍华裔老师学了一段时间之后, 黄晖进入了一段迷茫状态, 这时有人指点她应该尝试接触更多画者。而黄晖此时也有了尝试不同画风的想法。

于是, 她开始留意其他画家。一个偶然的机会, 朋友向她介绍了一位法国画家, 马克。初次见到马克大师的画, 黄晖就感觉很新鲜。他的画儿底色很抽象, 然后再在上面画上一些写意的东西。黄晖一下子便被这种抽象的底色吸引住了, 天生的好奇心让她很想弄清楚马克的画儿是怎样画成的, 尤其是底色。

但由于那位法国画家在中国的时间很少, 再加上语言不通, 黄晖只和他见了两次面, 进行了简单的交流, 并得到了他的亲笔指点, 但过深的交流却没有机会。后来只好与他的助手兼翻译沟通。翻译透露, 那位画家在画底色时是不允许其他人观看的, 尤其是绘画专业的人, 所以只有这位翻译曾经有幸见过他的底色是如何绘制的。翻译说, 那个过程真的很神奇, 感觉那底色完全是靠油彩自然流动形成的, 很难解释。这下子, 可难倒了黄晖, 因为翻译也解释不清楚这其中的步骤, 那该怎么办呢?那就只能靠自己琢磨了, 至少知道了是靠油彩流动形成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琢磨和实践, 黄晖竟然真的悟出来了。于是, 她的抽象画阶段也由此开始了。

起初, 黄晖也想模仿马克大师, 在抽象的底色上面加上写意的东西, 但她发现, 其实这种抽象的底色就已经可以成为一幅完整的作品, 它已经表达出了作者本身想要的东西, 不需要再添加任何东西, 再加就有些画蛇添足的感觉了。这样, 黄晖就形成了现在自己特有的风格。

在这一时期, 新的创作激情让她的灵感涌动, 一大批受到业内好评的作品陆续诞生:《天与水》、《吹皱一池春水》、《千里烟波》、《大漠》、《浴火凤凰》、《苍穹之始》、《春》、《门》……

在她的众多抽象画中, 《浴火凤凰》尤其吸引眼球。色调是明快的大红以及热烈的金色, 线条粗犷豪放, 传递着浓厚的东方情韵。

《门》, 似是一扇掩藏着人生哲学的智慧之门, 层层叠叠, 千思不解。深深浅浅的紫, 优雅高贵, 又有着些许神秘。而那扇关闭的门, 门棱的线条刷刷地纵横, 现出了四道年轮, 已过不惑之年的她, 那梦想之门, 应有千千结吧?

随“心”所画

看黄晖的画, 有一种酣畅随性的感觉。黄晖说, 可能是由于自己并非专业出身, 反而少了许多框框, 更能自由随心地去作画。

据黄晖介绍, 收藏那位法国画家马克的画儿的老板, 同时还几乎买断了另一位画家墨客的画儿, 而这两位画家都不是专业出身, 马克原本是搞金融的, 快三十岁改行跟夏加尔学习绘画;墨客原本是一名政客, 四十岁才开始转行学画, 但他们的画都很受欢迎。这给了黄晖很大的自信。

天生对色彩搭配比较敏感的黄晖, 很擅长运用色彩。如果她想表达春天, 她就会将绿色用得淋漓尽致, 让人只需一眼, 便能感受到春的生机。

黄晖说, 她作画随的是感觉, 有感觉了才动笔, 没感觉了, 你让她生硬地拼凑出一幅作品, 那作品便没有了灵性。在黄晖看来, 一幅画里有画者的心和思想了, 那画才是活的。

黄晖最崇拜的是著名油画家曹勇。在谈到曹勇的画时, 黄晖的眼神会立刻变亮, 滔滔不绝地给你讲述曹勇油画的美和神奇, 宛如一位小学生在崇拜着老师的智慧。

曾经一段时间, 黄晖也有过迷茫, 感受到了绘画这条路的艰难。是曹勇的话点醒了她, 曹勇对她说:“你的画儿, 色彩感觉、结构等各方面都不错, 如果不走专业绘画的路, 只是画着玩玩你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但如果你坚持要走专业这条路, 你就得‘疯’一把。”至于如何“疯”, 曹勇没有细说。他只是说:“你需要刺激, 不管是听觉的, 还是视觉的, 或是感觉的。”后来, 黄晖反复琢磨这句话, 也许当时自己有一个阶段那么痴迷于画花卉, 可能也是当时花给自己心灵的刺激比较大而造成的吧。“并且不能有太多的杂念, 不能想着自己的画能卖多少钱, 要真正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这也是曹勇大师对她的谆谆教诲。

对于黄晖的画画事业, 家人给予了她很大的支持。可爱的女儿, 疼爱她的丈夫, 都是她背后的力量和创作的源泉。黄晖家的客厅挂着一幅她的作品, 画中有三只鹤在飞翔, 画面温馨祥和, 犹似一个温暖的家庭, 每个见到这幅画的人都十分喜欢。许多朋友都曾向她讨过那幅画, 但黄晖还是没舍得送给他人。因为那画中, 有她对家人浓浓的爱。

偶然的艺术法则 篇9

可我觉得这种必然性是建立在诸多偶然性的基础之上的。首先琼珊那种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落叶的胡思乱想就是一种极端的偶然性;苏艾去找老画家做人体模特使得他知晓了琼珊病危的前因后果, 这也是偶然;而老画家竟还能及时地, 并且顺利地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把一片救命的藤叶以假乱真地画在了室外的高墙之上, 这不能不说是偶然中之偶然了。

大家在分析作品时往往关注于事件发生的必然性, 似乎那样才能体现出作品主旨的深刻性。分析《项链》时, 我们强调马蒂尔德爱慕虚荣导致命运受到惩罚的必然性, 而淡化“丢项链”这一偶然突发事件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分析《祝福》时, 我们也一再强调封建礼教“吃人”的必然性, 而不会细究祥林嫂一再“丧夫失子”的偶然性。

其实, 偶然性较面孔严肃的必然性要自然亲切得多, 人们更易也乐于接受, 它拉近了读者与文本间的距离。史铁生说自己“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人生的意外让他在始料未及中学会自立自强, 正是意外的磨难促使他完成了伟大人格的铸造。历史存在偶然性, 具有多种可能性, 虽增加了人们把握其本质规律的难度, 但正因为如此, 它才不是某种理论程式的标本, 而是一片丰富多彩、让人捉摸不定、令人拍案惊奇的诗意的天空。事实证明偶然性本身的美学魅力是无限的。无怪乎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大声疾呼:“偶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 若想文思不竭, 只要研究偶然就行。”

我并不推崇美国人皮尔斯和詹姆斯之类的偶然论者, 断言一切事物都是偶然的。我们的作家在小说中突出偶然性, 只不过是一种策略而已。在偶然性的背后, 是作家对人性的复杂、人生的宿命、历史 (现实) 的多元与含混的洞见。纵观潘金莲一生, 她那轻佻的性格和不般配的婚姻决定了日后偷汉子的必然性, 但倘若竹竿不如此凑巧地不偏不倚地打中西门庆, 又那么凑巧地让多事的王婆瞧见, 也许事态的发展将会是另一番模样。然而, 施耐庵正是抓住了这一系列寓必然于偶然之中的意外事件, 使得潘金莲的悲剧过早地以喜剧的形式正式开场。

在偶然性的运用中, 小说家具有呼风唤雨的权力和本事。在泰戈尔的《摩诃摩耶》中, 当女主人公在熊熊烈火中即将成为殉葬品时, 天降暴雨浇灭了大火。大雨突如其来, 是因为泰戈尔还需要他的主人公讲完以后的故事。而施耐庵那场纷纷扬扬的大雪, 最终救了林冲的性命, 最后使他上了梁山, 成为一条“官通民反, 民不得不反”的英雄好汉。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 意外一再发生:老人84天没能捉到一条鱼, 捉到一条又被鲨鱼吃了, 最后只剩下一条又粗又长的雪白的脊骨。84天打不到一条鱼是偶然, 遇到鲨鱼是偶然。海明威在表现人在自然面前的抗争及其无能为力时, 轻松自然地抛撒着自然界的偶然性。而小说对巧合、误会、夸张、变形一类技巧的运用, 更是不胜枚举。无巧不成书曾经一度是人们对待小说的阅读标准。

偶然是建构故事框架、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晓声曾谈及《陈奂生上城》的创作是他把生活中住招待所同小说人物陈奂生联系起来, 从而演出了一场既轻松又沉重、既严肃又滑稽的喜剧。然而, 陈奂生怎样才能住进高级招待所呢?他在《资之学创作》中说:“一定要一个很有力的介绍人, 但是这个人为什么介绍他去住这个招待所呢?一定是出了什么不寻常的事情。那就是他不能回去了。为什么不能回去了呢?那一定是生病了。生的是什么病?生大病要送到医院, 不能生大病。那就生小病, 生感冒。但陈奂生怎么感冒的呢?啊, 受了凉。为什么受了凉的?没戴帽。”要把这个合理性弄清楚, 这是一个小说构思的推因过程。为了让陈奂生合理地住进招待所, 为了使这件充满偶然意味的事带上合理性、必然性的特点, 在把两件毫不相干的事联系在一起后, 作者再煞费苦心地做合理性的文章。然而, 在关键性环节上起了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偶然性:去省里开会的县委书记吴楚发现了睡在车站长板凳上患感冒的陈奂生。这无疑是一次充满偶然性的巧合, 是作者赖以建立联系有意安排的巧合。尽管作者为了掩盖这个巧合的纯粹偶然性, 不惜笔墨地补叙了吴楚与陈奂生的交往关系, 但明眼人还是一眼就能认出这是个故事。

上一篇:变采样周期下一篇: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