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偶然

2024-10-11

人生的偶然(精选6篇)

人生的偶然 篇1

“这张图片把印度军队镇压当地居民动乱说成中国警察在殴打藏族同胞;原图中旁边明明有尼泊尔军队, 却在刊登的图片中刻意将他们去掉, 让人误以为这个受伤倒地的人遭到了中国政府不公正的对待。”网页上, 众多3.14事件中西方媒体对华的错误报道一一呈现, 图片、新闻、视频……在每一处报道出错的地方有明显的红色符号标记, 并配有相应的纠错或对真实内容的还原。“这么明显的错误却大量出现在西方知名媒体中, 如果不做这个网站, 我们很可能有理说不清了, 中国会被世界孤立。”网站创始人饶谨, 一年前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拥有一家公司, 和同龄人一样开创着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 然而如今, 他的名字更多的与反CNN挂上了钩。

◎“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

2008年3月14日下午, 拉萨市区发生了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 犯罪分子纵火300余处, 对部分临街铺面、政府机关等施暴, 造成18名无辜群众被烧死或砍死, 受伤群众382人。事件发生后, 国内外华人对达赖集团种种恶行进行强烈谴责。而在此时, 一些西方媒体集团对事件进行歪曲和偏向性报道, 误导了世界的眼光。“尽管西方媒体曾抛出中国威胁论等言论, 对华的报道也以负面居多, 更有失实情况, 但我开始只认为这是由于西方媒体对华不了解, 对中国有偏见。”长期阅读西方媒体新闻报道, 饶谨对国外媒体有自己的认识, “由于西方媒体的双重标准, 意识形态与中国的差异, 其对华报道一般会采取表面上中立的做法:即两面都有说法, 但是对中国的主流媒体会冠上‘这是党控制的媒体’字眼;另一方面, 则会说,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或‘某人权组织相关人士介绍’, 给读者一种误导, 前面说的内容不可靠, 后面说的才客观公正。”

然而, 当他看到海外留学生发回的感受时, 意识到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随着3·14事件的升温及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旅居海外的华人产生了敌视, 侮辱谩骂, 有些外国人甚至看到中国人就避而远之, 或者附上一句“you chinese are all killers.” (你们中国人都是屠夫。) 经过大量查阅, 饶谨更发现, 很多对中国的失实报道, 不但照片、文字有错误, 时间地点也颠倒错乱。“如果一两处错误还可以理解为技术问题, 但是同时多家媒体报道都有误, 肯定有些深层次的原因。”

面对西方媒体集团对中国进行的歪曲和偏向性报道, 饶谨决定站出来, 承当一份责任。“我们中国人习惯隐忍, 非常注重态度、修养, 可导致最后往往被误解。如果再不将我们看到的不客观的东西暴露出来, 西方还会一味的谴责中国。”饶谨毫不避讳自己的愤怒;“我觉得, 至少我们做的事情, 可以改变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 改变一些对西藏历史不了解的人的认识。”也从不掩饰自己的信心;“让国内的人意识到, 西方媒体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客观公正, 任何一个媒体难免会有自己的立场, 没有绝对的公正和自由。”他希望改变一些人对西方媒体公正的误解;“如果我们团结起来, 通过能发出自己声音的平台, 改变一些文化、价值观上的冲突, 可以让我们在海外的华人过得更好一点。”饶谨如是说。

2008年3月18日, 饶谨迅速注册了anti-bbc.com, anti-voa.com, antispiegel.com, anti-ntv.com, anti-rtl.com等一系列域名, 并将其统一链接到名为Anti-CNN.com网站 (简称AC) 上, 起标题:“西藏真相:西方媒体污蔑中国报道全记录”, 并发出公开信, 号召“收集整理西方主流媒体作恶的证据, 发出中国人民自己的声音”。

◎“网站不仅高人气, 而且高智慧。”

网站上线后, 饶谨和朋友们利用qq等在线通讯工具将网址广泛传播, 并迅速得到海内外华人、留学生的响应, 引起了国内外主流媒体和网民的强烈关注, 数百名志愿者报名参与网站的资料收集整理、翻译、技术支持等工作。AC也显示了其对抗西方媒体的强大威力:德国RTL电视台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 承认对中国西藏发生的暴力事件的报道存在失实问题;德国电视新闻频道N-TV也表示正在对相关报道进行核查……随着“做人不能太CNN”言语的网络流行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谴责西方媒体对华的失实报道, 西方媒体对AC也越发顾忌。

AC的注册会员中以海内外华人、留学生居多, 大家对一系列事件各抒己见, 也难免有一些网友因情绪激动开展人身攻击和谩骂, 因此, 有些人将AC视为“愤青”网站。“传统意义上的愤青容易在言语上带有较多情绪, 但是我认为, 我们这代, 不是这样, 当国家和民族遇到危机的时候, 总要有人站出来。我们希望这个网站不仅是一个高人气的网站, 更是一个高智慧的网站。集民间智慧, 通过西方人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递我们自己的价值观。”

随着北京奥运火炬境外传递中途遇阻、西藏事件的发生及西方媒体和政客的联合表演, 海外中国留学生这个群体突然崛起成为一支强大的、团结一致的、充满希望的新生力量。在新西兰《中文先驱报》主编文扬撰写的一篇《火炬传递的最大效应:“四月青年”诞生》文章中, 用“四月青年”形容这群海外学子。后来, 有网友将这个概念进行延伸, 四月青年, 不仅包括国外的华人留学生, 而且包括国内青年, 是一大批热爱祖国的人, 而且受过良好教育, 是有知识、全球化的一代, 当国家有危难的时候, 他们愿意以个人的身份挺身而出。

2008年8月7日, AC四月青年社区 (April Youth Club) 正式开通, 提供日志、相册、交友、迷你博客等服务, 为广大网友提供了一个有别于论坛的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交流空间。“四月是农历的阳春三月, 万物复苏, 欣欣向荣, 很有生命力, 也象征着民族的复兴。我们以四月命名, 象征着这种文化, 更代表了中国人骨子里的爱国激情和不屈血性。不管你是什么媒体, 有立场可以理解, 但是不能颠倒黑白、编造事实。”

目前, 网站的内容多是志愿者编译的西方媒体新闻, 当然, 这并不完全是给西方的媒体挑错。在饶谨眼中, 西方媒体有很多地方也是值得国内媒体学习的, 如新闻记者的专业性、敬业精神、职业素养等, 而且西方社会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样值得借鉴。“并不是西方的我们都反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根本。”公正和客观是AC的最基本标准, 从不否认自身的缺憾也不盲目崇拜别人的优越, 致力于发现问题并积极面对, 面对海量的信息来源, 如何辨别其真伪是整个团队的工作重点。

◎“搭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从最初单纯披露纠正西方媒体对西藏事件不实报道的网页到如今拥有媒体、社区、视频等多种丰富内容的网站, AC不断发展着。不过, 对于饶谨来说, 这还远远不够, “作为一个网站, 我觉得它不仅仅是起到一个监督西方舆论的作用。另外一方面, 我们也希望所有到网站上浏览的网友能够有收获, 如学习到一些知识, 能看到独特的见解, 可以和大家共同交流。而且, 既然要对西方媒体剖析和批判, 便希望网友掌握一些新闻的基本知识, 所以, 我们也陆续向一些新闻方面的权威人士、外国记者、传媒学院的教授约稿。”

其实, 建站之初, 饶谨就对AC进行了定位:站在国际化、全球化的视野和高度, 关注中国的发展战略、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中国的国际形象问题, 聚焦海外华人, 集合媒体声音、民间智慧, 在严肃的气氛内, 搭建中西方交流的桥梁。“不管怎么做, 西方媒体都会质疑的。仅仅辩解是没有意义的, 仅仅强烈愤慨也没有用, 只有当中国有一家像《时代周刊》那样的国际知名媒体时, 我们的声音才更容易受到重视。”

对互联网的了解让饶谨更容易把握所需资源, 从域名注册到服务器、带宽的需求, 都变得水到渠成。同时, 作为一名创业者, 饶谨对网站有自己的规划。“长远看, 我们更希望将这个网站成立为一个NGO, 非营利的机构, 我们也知道面临着很大的困难。目前正在进行发展规划, 希望将来能为社会做更多。当初路透社、美联社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 谁能说AC再过十年不能成为下一代的全球媒体呢?”

一边管理自己的公司, 一边兼顾AC的日常工作, 饶谨的生活紧张而有序。当一切渐渐归于平静, 饶谨回忆起这个春天, “压力是有的, 但是建立起这样一个平台, 可以和西方的主流声音对话, 很不容易, 希望借此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在饶谨看来, 东西方有冲突不一定是坏事, 有冲突才有磨合, 有进一步融合的基础。

◎两会中的8 0后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分别于2008年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除了关注政府工作报告, 媒体的目光更多地集中在19名“80后”出生来自各行各业的新代表身上。

提起8 0后, 人们往往想到“孤傲、自我、颓废”等词语。8 0后也被社会普遍认为是缺乏上进, 难担重任的一代。然而, 当媒体记者与这些新代表接触后, 无不有感于其奋发向上, 敢Dan于ie承l G担lu责sk任ot。er他/C们FP虽身处普通岗位, 却有着坚定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他们身上, 人们看到了80后的成长, 看到了80后的希望。云南省社科联副主席、研究员张瑞才这样评价:“80后一代进入国家的政治生活, 是一种时代的需求, 也是我国社会政治民主发展的一种表现。”

如今, 80后一代正悄然的在各行各业中成为中坚力量, 甚至领军任务。IT界的李响、戴志康, 体育界的易建联、丁俊晖等等都是万众瞩目的人物。80后由于受成长环境的影响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积极向上, 敢想敢做。80后最大的优点就是有学识、有头脑、有理想、有魄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80后将转变成一个代表社会中坚力量, 代表一个时代的新词。

◎台湾大选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3月22日举行了投票。中国国民党籍候选人马英九、萧万长获胜, 得票765.87万张, 得票率为58.45%;民进党籍候选人谢长廷、苏贞昌得票544.52万张, 得票率为41.55%。陈水扁当局不顾海内外强烈反对而执意推动的所谓“入联公投”同时举行, 因投票人数未达总投票权人数的一半, 投票率仅35.8%, 公投未获通过。公投结果说明, “台独”不得人心。同时举办的由国民党所提出的“返联公投”投票率仅3 5.7%, 同样因投票人数不足而未获通过。

对台湾选举结果, 有大陆学子认为, 选举结束后仍然存在的政治危情。一是公投还是得逞了, 这是对国家主权和统一意志的污辱和侵犯;二是公投的失败不是用台湾1700万人真实投票的客观结果的进行否决的, 因为有五成以上的选民没领公投票。有的学生对此持反对意见。但不论言论如何, 学生们都发出着同样的声音, 维护祖国统一。

人生的偶然 篇2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历史(人生)是必然还是偶然?

今天的课堂讨论可谓“热火朝天”,同学们都竞相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这与平时老师提问时全班鸦雀无声的境况全然不同——或许是因为有加分的缘故。不过这至少也证明了一点:当鼓励成了目的,积极性便不再是问题。倒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发展有几分相似。当然这并不能否定这次讨论课的积极意义,同学们精彩的论证也使我在关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和“历史(人生)是必然还是偶然”的思考上深有感触。

在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讨论上,大家所持的观点无非三种:人性本善、人性本恶,或人性本无善恶之分。这也与历来哲学家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辩相符。无论是中国古代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或告子的人性无善无不善论,还是西方与这三者观点分别一致的哲学家卢梭(自然人性论)、霍布斯(性恶论),或洛克(“白板说”),都认为人“本”来的面貌是一种静止的、确定的性质,认为人的本质是固有的、与生俱来的。我不敢轻易接受任何一方,也无法确实否认任何一方。但如果非要有所结论的话,在关于人之本质的论述上,我想我更赞同的是马克思的观点: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的本质是在其社会关系中、人与人的交往中不断变化发展的。

然而事实上,除了无法分辨哲学家们观点的正误,我自己的观点是:讨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个问题——没有意义。我目前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远不足以使我得出任何人性善/恶的结论,但我能确定的一点是,当我们谈论一个人的“本”质的时候,我们指的是这个人生来时(或如一位同学提到的“胚胎期人脑形成时”)所具有的属性。若要考证人的本质,在此之前,我们就必须保证这一属性的纯洁性,即保证这个人不与“任何外界因素”有所接触。那么,一种必须将一个人脱离于他人之外、脱离于这个人所处的世界之外,才能保证其存在——的属性,我们去研究它存在与否有何意义?或者说,如果一个人根本不和其他任何人产生联系,那么他是善是恶又有什么影响?那时,他的任何行为甚至连定义为“好”或“坏”的必要都没有了。而一旦这个人与外界有了交集,他又必然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这时这个人的性质也不再成其为“本”质了。我们生命中与之交往的每一个人,都不是他们生命最初的样子。而当我们谈论一个人,我们更注重的,或更倾向于认识和了解的,亦不是他们打娘胎里出来(或还在娘胎里)时的模样。如果生长环境的影响是绝对的,那么探究人的“本”质是善是恶或许远不如考虑如何为自己的后代塑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来得重要。但在“历史(人生)是必然还是偶然”这一问题的意义上,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探讨这一问题十分必要。在众多同学的发言中,我比较欣赏的是两位历史系同学对各自观点的论证。从论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专业知识的深厚积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一位同学认为探讨这一问题毫无必要:历史已是历史,不可更改;人生既是人生,不可重来。如果我们执着于探求已往之事的必然性或偶然性,那么我们很容易陷入黑格尔所说的“二律背反”当中。因为无论我们承认哪一方,都会发现能找到证明其合理性的依据。我们学习和探究历史的目的在于寻找事实的真相和事物之间的某些联系和共性,从中获取于我们有益的结论和经验。但我认为这恰恰证明了探究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意义所在:因为当我们谈论必然性时,我们常常将其与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动力挂钩,而这些规律,便是我们常说的“经验教训”。另一位同学认为历史“必然是”偶然的,他的论证也十分有趣。这位同学说,如果历史是必然的,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应该早已能够从这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找出一条历史发展的规律,前可总结历史,后可预测未来。但现在并没有,没有任何一条规律可以做到这样。这是因为历史事件充满了不确定性,也就是偶然性。否则,历史学家,包括现在他所在的大学历史系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他们之所以还存在,正是因为历史是偶然的,它有太多值得我们去研究和论证的地方。但我想问的是:如果如这位同学所说,历史是偶然的,历史事件的发生是没有任何规律可循的,那么,历史学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完全是”偶然发生的事件,还有研究的必要吗?我想,他们之所以还存在,正因为他们相信可以从无数看似偶然发生的历史事件中找到一定的联系和共性来。历史学家存在的前提,是他们承认这种历史事件的共性或联系的存在,故而对之加以研究,从中获取可以总结或分析某些现象的经验,或规律,这也就是所谓的“必然性”了。

另外一些同学也各自论证了自己关于历史或人生之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观点,自然也有认为历史(人生)是“必燃性与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在谈论历史的必然性时,我们总是偏向于纵向地,即从一种历时的角度去看待事件的前因后果;而谈论其偶然性时,我们总是横向地,以一种共时的角度去分析促成事件发生的具体因素。也就是一部分同学侧重于从某一历史事件发生前已积蓄的矛盾或力量、以及这一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对后来历史发展的影响中得出历史是必然的这一结论;而另一部分同学则举出某事件发生的具体背景或具体形势、甚至某决定性人物的个人偏好等例子来证明历史的偶然性。这与我们讨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时的情况有共通之处:即当我们谈论“善”时,我们强调一种行为的“无目的性”;而当我们谈论“恶”时,我们又侧重于一种行为的“目的性”了。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总能把同一问题置于统一的参考体系中去讨论,无法从多维的角度去全面分析事物的可能性。这就导致了我们认识的偏差。我想,当我们把历史当作一个整体去考虑,而非一条顺时发展的线,亦非某个瞬时定位的点时,我们就会发现历史总有其必然性,但也不能否定偶然性的作用,甚至有时候偶然性也可能起决定性作用。为任何一方做绝对的论断都是不切实际的。然而这似乎又陷入“不可知论”,或前面提到的“二律背反”的泥淖中去了。哲学问题实在常常是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

但这并不能否认探索规律的重要性,或者说,探究必然性的意义。犹记得当牛顿的经典力学发展到鼎盛时期时,汤姆孙曾说: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基本建成,后人只需在其上面做些修缮工作就可以了。可惜他活得不够长,否则他一定也会感受到后来的量子力学给科学界带来的震撼,惊讶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伟大与奇妙。所以,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持一种怀疑论的精神是必要的。我们不能期望任何一条规律可以贯通古今预测未来,就像我们承认并探索历史的必然性并非意味着我们奢望找到一条恒久不变的普世规律一样。但我们不能否认从历史的经验中可以找到使我们对现状有更深刻了解、甚至预测未来发展方向的可能性的依据,从而调整我们现在的行动策略。当我们感受到规律给我们的现时生活带来的便捷性与明晰感,也就不会再问探索规律(必然性)有什么价值或意义的问题了。

而在思考人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时,我首先想到的是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我觉得这本书所讲述的故事除了对存在的实质和意义的哲学探索引人入胜之外,其中体现的人生之必然性与偶然性同样值得深思。当可谓单身主义者的托马斯在决定与一个自己深爱的女人结婚过同居生活的时候,并没有进行太过深入的理性思考——他只是“觉得自己非这样做不可”。但是,他“觉得”自己要这样做、他非这样做不可、和他觉得自己非这样做不可,三者含义相同吗?那么结局又是否有所不同?周国平在文章《探究存在之谜》中说道:对于托马斯来说,人生实质的空无尤其体现在人生受偶然性的支配,使得一切选择成为不可能,而他所爱上的特雷莎便是绝对偶然性的化身。

故事最后,特雷莎对托马斯说,或许她是错了,她不该将他带到那个小镇里,不该让他放弃原有的“幸福”生活在这里变老直至死去。他说她怎么知道他现在这样就不“幸福”?我不确定这是不是托马斯留给特雷莎的问题,毋宁说,他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他不知道自己现在这样是不是就是幸福,他不知道如果当初他没有这样选择,他又会不会因为内疚和愧悔,或者仅仅是因为放弃了眼前这个深爱的女人而痛苦。他没有答案。正如故事开篇说的那样,人的一生只能选择一次,也正因为这种不可重复性,很多快乐或者痛苦都同样的让人记忆深刻,一切的是非对错才会有被加诸人类情感的喜爱与憎恶。一切都不会被提前预知和重复思考再重新抉择,一切不会被预先地卑鄙许可,因为我们都清楚知道,没有永恒的轮回。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偶然 篇3

一直关注着我的人,大概都知道,我这几年,其实是不太好过的。

在一切公开的社交平台上,我都尽量在节制自己的表达。

这其中,并非像很多老读者以为的那样“很高兴看到你跟这个世界和解了”,并不是,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我真正明白了表达的无用。

很多人都关心我肉身的痛苦和精神的焦虑,但讲到底,这些都只能由我自己承受。

几乎每一天都有年轻的女生在我的微博和公众号倾诉她们的苦恼,数量太多,以至于我根本不可能一一回复。

但是我问自己,即便我有充足的精力,我真的能回答每一个人,我又能够说什么?

是告诉你,你这不算什么,你看某某某XXX可比你惨多啦……

还是告诉你,别担心,都会好的,来,我们一起正能量!

……

我觉得无论怎样讲都很徒劳,人生就是艰难,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也没有捷径,任何企图粉饰这件事的人,我觉得都不善良。

虽然在很久以前,我就写过,被人完全理解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但真正要做到知行合一,是不那么容易的,。也就是说,在过去的岁月里,尽管我知道知己难寻,但也总还是觉得,没准会遇到吧?

但事实是,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一个维度是你的知己,又在另一个维度是你最抗拒最不能认同的人,。或许我们的一生遇到的朋友里,都只能获得只有50%的人是的知己,但就连这个概率,都已经是极大的幸运。

之前在微信里,有个女生留言说,她不喜欢“责任”,我特意将那条留言选出来,因为这也是我想讲的话,。虽然看起来我现在似乎很认真的地在生活,但我其实一点儿也不喜欢“责任”。

我不喜欢鼓励什么,也不喜欢唆使什么,更不想号召喜欢我的人像我这样随意的地对待自己的人生,事实上我一点儿也不觉得自己把自己的人生处理得很好。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它的偶然性,如果可以千篇一律的地复制,现在我们人人都是马云。

所以在公众号里,我写得最多的,是我的日常,这些文字里包含了我对生活的敬意。

我做一顿饭,是为了自己高兴,不是为了将来嫁人多一个加分项。我养植物,不是为了从点点滴滴培养责任感,好让自己以后可以当个合格的母亲,是因为光是看到家里有这么多绿色,我就已经感到很开心。

我知道,每个人的困境不一样,我这样的表述,听起来还是太轻松了。

人生是很孤独的。

有些人敏感,很早就意识到了,此后他们内心有一部分便永远定格在了少年时期,跟这个世界始终有一层隔阂,。他们的成长是断裂的,而他们的脆弱,也都来自于这个部分。

有些人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变得不在乎这件事了,他们挣了钱,有了家庭,有了下一代,活得温暖而满足,有了一张幸福而微胖的面孔。

有一天晚上我看到一句话,大意是说,无论这一生经历了什么,最终我们都会回到遥远的故乡去,而所有人共同的故乡,就是夜晚你抬头所见的浩瀚宇宙。

想到这里,我便觉得,一切的一切,都尽可以原谅了。

黄晖“偶然”的画家 篇4

偶遇画缘

提到自己成为一名画家, 黄晖笑言, 那纯属偶然。当时, 陪女儿学画, 为了不耽误时间, 也是为了圆自己一个儿时的梦, 于是交了两份学费, 和女儿成了同班同学一起学。结果, 女儿对画画并不十分感兴趣, 黄晖反而更加喜欢上了绘画, 并且显示出了她在画画方面埋藏了几十年的天分。

黄晖一开始学的是素描, 真正开始接触油画, 还是缘于她的一次热心。那时一个朋友想让她帮忙见另一位朋友, 一向热心的黄晖立刻答应了, 并帮两位朋友安排了见面。在跟两位朋友聊天期间, 黄晖偶然听说其中一位朋友那里开了间画室, 并请了老师来教高中准备考大学的孩子画画。于是, 黄晖就随口问了一句:“我能来跟着学画吗?”朋友也是热心之人, 立刻说:“可以啊, 刚好那里还有位从加拿大回来的华裔老师画儿画得不错, 可以让她来教你。”黄晖一听, 心里很高兴, 但又很忐忑, 因为自己之前只学过素描, 从未接触过色彩, 基础比较差, 不知人家是否能收。

其实, 一开始, 黄晖并未能如愿师从那位华裔老师, 因为那位老师对她的绘画功底表示怀疑, 所以将黄晖先推给了一位中国老师来教。在去画室的第一天, 老师什么也没说, 上来就让她和那群孩子一起画静物, 她看看静物, 再看看那洁白的画布, 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落笔。一上午就没画出什么东西, 心里自然也是万分着急。可就是在中午老师和其他学生都去吃饭休息的时候, 黄晖凭着对色彩的悟性以及对色彩搭配的敏感, 竟在不知不觉中将那幅画作完成了。下午上课拿给老师看时, 老师十分惊讶, 连问她是如何画出来的, 黄晖笑着说:“我也不知道, 就凭着感觉稀里糊涂地画出来了。”

回家之后, 黄晖很兴奋, 那种对油画的热忱一下子被激发起来。第二天天刚刚亮, 黄晖就兴冲冲地跑去画室找老师学画了。黄晖领悟性很强, 对色彩的感觉很细腻, 所以在油画的学习上进步飞速。老师觉得她很有天分, 那位加拿大籍华裔老师看了她的画后, 立刻转变了态度, 决定收她为徒。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 那位加拿大籍华裔老师十分欣赏黄晖的性格和对油画的悟性, 并认她做了干女儿, 至今仍经常往来。

写意生活

黄晖油画的早期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写实的, 或是旅行时见过的一处风景, 或是桌上的一盘果蔬, 再或是瓶中的一束鲜花。

黄晖很喜欢花儿, 有一段时间她对画花儿十分迷恋。她忘记吃饭, 忘记喝水, 只沉醉于她的画板中, 看着一束束花朵在她的画笔下绚丽绽放, 摇曳生姿, 仿佛那点点的花瓣便是她作为女人幸福的心思。

2007年的一天, 先生从云南给她带回一箱子的鲜花, 红玫瑰、白玫瑰, 马蹄莲, 还有那清香的百合……女人遇上鲜花, 便会产生奇妙的反应, 对于黄晖而言, 自然也会这般。幸福的黄晖, 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立刻调起了油画颜料, 将那些美丽花朵的灵动和清香留在了她的画布上。

于是, 《盛开的白百合》诞生了。瓶中的百合, 大方热情, 竞相绽放, 宛如一群热情的吉卜赛女郎在肆意舞动;插百合花的花瓶微微倾向前方, 托附在流动的红色背景下, 又似那不停旋转的陀螺。整幅画充满了奔放的热情, 让看画的人整个心思都随着洁白的百合绽放开来。

而与此同时, 一幅《白玫瑰》也已跃然纸上。与《盛开的白百合》的动感相比, 这束盛开的白玫瑰, 反倒是更多了几分含蓄美, 素白的玫瑰, 款款动人, 格调雅致。黄晖说很多朋友都很欣赏这幅画, 她本人也比较喜欢。

观察黄晖的画, 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她画中的花瓶几乎都不是放在实物上面的, 而是在她根据想象勾勒出来的不同颜色的底色上面的, 这或许也为她后来从写实转向抽象的画风作了铺垫。

由“实”入“虚”

在跟随加拿大籍华裔老师学了一段时间之后, 黄晖进入了一段迷茫状态, 这时有人指点她应该尝试接触更多画者。而黄晖此时也有了尝试不同画风的想法。

于是, 她开始留意其他画家。一个偶然的机会, 朋友向她介绍了一位法国画家, 马克。初次见到马克大师的画, 黄晖就感觉很新鲜。他的画儿底色很抽象, 然后再在上面画上一些写意的东西。黄晖一下子便被这种抽象的底色吸引住了, 天生的好奇心让她很想弄清楚马克的画儿是怎样画成的, 尤其是底色。

但由于那位法国画家在中国的时间很少, 再加上语言不通, 黄晖只和他见了两次面, 进行了简单的交流, 并得到了他的亲笔指点, 但过深的交流却没有机会。后来只好与他的助手兼翻译沟通。翻译透露, 那位画家在画底色时是不允许其他人观看的, 尤其是绘画专业的人, 所以只有这位翻译曾经有幸见过他的底色是如何绘制的。翻译说, 那个过程真的很神奇, 感觉那底色完全是靠油彩自然流动形成的, 很难解释。这下子, 可难倒了黄晖, 因为翻译也解释不清楚这其中的步骤, 那该怎么办呢?那就只能靠自己琢磨了, 至少知道了是靠油彩流动形成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琢磨和实践, 黄晖竟然真的悟出来了。于是, 她的抽象画阶段也由此开始了。

起初, 黄晖也想模仿马克大师, 在抽象的底色上面加上写意的东西, 但她发现, 其实这种抽象的底色就已经可以成为一幅完整的作品, 它已经表达出了作者本身想要的东西, 不需要再添加任何东西, 再加就有些画蛇添足的感觉了。这样, 黄晖就形成了现在自己特有的风格。

在这一时期, 新的创作激情让她的灵感涌动, 一大批受到业内好评的作品陆续诞生:《天与水》、《吹皱一池春水》、《千里烟波》、《大漠》、《浴火凤凰》、《苍穹之始》、《春》、《门》……

在她的众多抽象画中, 《浴火凤凰》尤其吸引眼球。色调是明快的大红以及热烈的金色, 线条粗犷豪放, 传递着浓厚的东方情韵。

《门》, 似是一扇掩藏着人生哲学的智慧之门, 层层叠叠, 千思不解。深深浅浅的紫, 优雅高贵, 又有着些许神秘。而那扇关闭的门, 门棱的线条刷刷地纵横, 现出了四道年轮, 已过不惑之年的她, 那梦想之门, 应有千千结吧?

随“心”所画

看黄晖的画, 有一种酣畅随性的感觉。黄晖说, 可能是由于自己并非专业出身, 反而少了许多框框, 更能自由随心地去作画。

据黄晖介绍, 收藏那位法国画家马克的画儿的老板, 同时还几乎买断了另一位画家墨客的画儿, 而这两位画家都不是专业出身, 马克原本是搞金融的, 快三十岁改行跟夏加尔学习绘画;墨客原本是一名政客, 四十岁才开始转行学画, 但他们的画都很受欢迎。这给了黄晖很大的自信。

天生对色彩搭配比较敏感的黄晖, 很擅长运用色彩。如果她想表达春天, 她就会将绿色用得淋漓尽致, 让人只需一眼, 便能感受到春的生机。

黄晖说, 她作画随的是感觉, 有感觉了才动笔, 没感觉了, 你让她生硬地拼凑出一幅作品, 那作品便没有了灵性。在黄晖看来, 一幅画里有画者的心和思想了, 那画才是活的。

黄晖最崇拜的是著名油画家曹勇。在谈到曹勇的画时, 黄晖的眼神会立刻变亮, 滔滔不绝地给你讲述曹勇油画的美和神奇, 宛如一位小学生在崇拜着老师的智慧。

曾经一段时间, 黄晖也有过迷茫, 感受到了绘画这条路的艰难。是曹勇的话点醒了她, 曹勇对她说:“你的画儿, 色彩感觉、结构等各方面都不错, 如果不走专业绘画的路, 只是画着玩玩你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但如果你坚持要走专业这条路, 你就得‘疯’一把。”至于如何“疯”, 曹勇没有细说。他只是说:“你需要刺激, 不管是听觉的, 还是视觉的, 或是感觉的。”后来, 黄晖反复琢磨这句话, 也许当时自己有一个阶段那么痴迷于画花卉, 可能也是当时花给自己心灵的刺激比较大而造成的吧。“并且不能有太多的杂念, 不能想着自己的画能卖多少钱, 要真正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这也是曹勇大师对她的谆谆教诲。

对于黄晖的画画事业, 家人给予了她很大的支持。可爱的女儿, 疼爱她的丈夫, 都是她背后的力量和创作的源泉。黄晖家的客厅挂着一幅她的作品, 画中有三只鹤在飞翔, 画面温馨祥和, 犹似一个温暖的家庭, 每个见到这幅画的人都十分喜欢。许多朋友都曾向她讨过那幅画, 但黄晖还是没舍得送给他人。因为那画中, 有她对家人浓浓的爱。

偶然的艺术法则 篇5

可我觉得这种必然性是建立在诸多偶然性的基础之上的。首先琼珊那种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落叶的胡思乱想就是一种极端的偶然性;苏艾去找老画家做人体模特使得他知晓了琼珊病危的前因后果, 这也是偶然;而老画家竟还能及时地, 并且顺利地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把一片救命的藤叶以假乱真地画在了室外的高墙之上, 这不能不说是偶然中之偶然了。

大家在分析作品时往往关注于事件发生的必然性, 似乎那样才能体现出作品主旨的深刻性。分析《项链》时, 我们强调马蒂尔德爱慕虚荣导致命运受到惩罚的必然性, 而淡化“丢项链”这一偶然突发事件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分析《祝福》时, 我们也一再强调封建礼教“吃人”的必然性, 而不会细究祥林嫂一再“丧夫失子”的偶然性。

其实, 偶然性较面孔严肃的必然性要自然亲切得多, 人们更易也乐于接受, 它拉近了读者与文本间的距离。史铁生说自己“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人生的意外让他在始料未及中学会自立自强, 正是意外的磨难促使他完成了伟大人格的铸造。历史存在偶然性, 具有多种可能性, 虽增加了人们把握其本质规律的难度, 但正因为如此, 它才不是某种理论程式的标本, 而是一片丰富多彩、让人捉摸不定、令人拍案惊奇的诗意的天空。事实证明偶然性本身的美学魅力是无限的。无怪乎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大声疾呼:“偶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 若想文思不竭, 只要研究偶然就行。”

我并不推崇美国人皮尔斯和詹姆斯之类的偶然论者, 断言一切事物都是偶然的。我们的作家在小说中突出偶然性, 只不过是一种策略而已。在偶然性的背后, 是作家对人性的复杂、人生的宿命、历史 (现实) 的多元与含混的洞见。纵观潘金莲一生, 她那轻佻的性格和不般配的婚姻决定了日后偷汉子的必然性, 但倘若竹竿不如此凑巧地不偏不倚地打中西门庆, 又那么凑巧地让多事的王婆瞧见, 也许事态的发展将会是另一番模样。然而, 施耐庵正是抓住了这一系列寓必然于偶然之中的意外事件, 使得潘金莲的悲剧过早地以喜剧的形式正式开场。

在偶然性的运用中, 小说家具有呼风唤雨的权力和本事。在泰戈尔的《摩诃摩耶》中, 当女主人公在熊熊烈火中即将成为殉葬品时, 天降暴雨浇灭了大火。大雨突如其来, 是因为泰戈尔还需要他的主人公讲完以后的故事。而施耐庵那场纷纷扬扬的大雪, 最终救了林冲的性命, 最后使他上了梁山, 成为一条“官通民反, 民不得不反”的英雄好汉。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 意外一再发生:老人84天没能捉到一条鱼, 捉到一条又被鲨鱼吃了, 最后只剩下一条又粗又长的雪白的脊骨。84天打不到一条鱼是偶然, 遇到鲨鱼是偶然。海明威在表现人在自然面前的抗争及其无能为力时, 轻松自然地抛撒着自然界的偶然性。而小说对巧合、误会、夸张、变形一类技巧的运用, 更是不胜枚举。无巧不成书曾经一度是人们对待小说的阅读标准。

偶然是建构故事框架、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晓声曾谈及《陈奂生上城》的创作是他把生活中住招待所同小说人物陈奂生联系起来, 从而演出了一场既轻松又沉重、既严肃又滑稽的喜剧。然而, 陈奂生怎样才能住进高级招待所呢?他在《资之学创作》中说:“一定要一个很有力的介绍人, 但是这个人为什么介绍他去住这个招待所呢?一定是出了什么不寻常的事情。那就是他不能回去了。为什么不能回去了呢?那一定是生病了。生的是什么病?生大病要送到医院, 不能生大病。那就生小病, 生感冒。但陈奂生怎么感冒的呢?啊, 受了凉。为什么受了凉的?没戴帽。”要把这个合理性弄清楚, 这是一个小说构思的推因过程。为了让陈奂生合理地住进招待所, 为了使这件充满偶然意味的事带上合理性、必然性的特点, 在把两件毫不相干的事联系在一起后, 作者再煞费苦心地做合理性的文章。然而, 在关键性环节上起了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偶然性:去省里开会的县委书记吴楚发现了睡在车站长板凳上患感冒的陈奂生。这无疑是一次充满偶然性的巧合, 是作者赖以建立联系有意安排的巧合。尽管作者为了掩盖这个巧合的纯粹偶然性, 不惜笔墨地补叙了吴楚与陈奂生的交往关系, 但明眼人还是一眼就能认出这是个故事。

一个偶然的发现 篇6

在学习乘法公式:(a±b)2=a2±2ab+b2时,老师给出了这样一道题目:若a+b=5,ab=6,则a2+b2=_______,a-b=_______.

老师让我们分组讨论、分析解题的思路,很多同学“连碰带猜”,用特殊值不断进行“试验”. 同组的小王的想法是:因为3+2=5,3×2=6,所以a=3,b=2,故a2+b2=13,a-b=1.但同学小李却有不同的看法:如果a=2,b=3呢,那么a-b的值就等于-1了.

有没有一种通法,能直接求出所有满足题意的解呢?老师让我们结合乘法公式进行探究,我们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后决定对(a+b)和(a-b)进行平方,因为这样变化后,就会出现a2+b2和ab,从而沟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举手提出了我们小组的想法,老师首先充分肯定了我们的思路,并鼓励我们把探究的过程展示出来.

二、发现结论与验证

我们小组的二次探究过程如下:

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两数的平方和等于两数和的平方减去它们积的2倍或两数差的平方加上它们积的2倍;两数和的平方与差的平方之和等于它们平方和的2倍;两数和的平方与差的平方之差等于它们积的4倍.

三、运用结论

课后练习时,我发现还有几道题目可运用公式一和公式二解决,你不妨也来试一试.

1.(课本第90页第9题)已知(a+b)2=7,(a-b)2=3,求a2+b2、ab的值.

2. 已知m-n=4,mn=5,求m2+n2的值.

3. 已知x+y=4,x-y=2,求xy的值.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钻研和探索、归纳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可见,学习数学只有享受过程,才能有所收获!

上一篇:进口奶粉下一篇:课程开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