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奶粉

2024-10-11

进口奶粉(共7篇)

进口奶粉 篇1

1 研究背景

2008年爆发三聚氰胺事件以来, 中国乳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质量安全问题给国产乳业造成了致命打击, 但这却为外资奶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借此时机, 各大外资奶粉品牌纷纷角力进行业内重组、并购、退出等模式调整, 希望能迅速改变中国乳业市场格局, 占据中国奶粉市场的半壁江山。

然而好景不长, 2013年新西兰毒奶粉事件再次重创中国乳品行业, 原本敏感脆弱的奶粉市场再度掀起轩然大波, 进口奶粉在中国市场的整体销售状况不佳, 奶粉销量下降了近40%。在这一事件的冲击下, 中国乳业市场格局动荡不安, 各家奶粉企业正加紧布局中国乳业市场。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进口奶粉市场, 提升消费者对乳制品行业食品安全的信任度,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颁布《关于加强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的严控政策, 并于2014年4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中国多项奶业新政虽然已经开始落地实施, 但并没有见到很多乳品企业并购重组高潮的出现, 行业整顿资格认证重审虽然在6月份已经结束, 但还是没有见到有多少外资品牌被拦截在国门外, 外资奶粉、外资牛奶、奶牛的进口量还是如洪水般地涌进中国市场。AC尼尔森研究报告显示, 2014年上半年中国国内奶粉销售额有4%的增长, 但销售量却下降了7%, 乳品企业亏损率达到21%, 预计今年将会突破25%。

2 行业现状分析

海关数据显示, 2013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奶粉44.5万吨, 增加了24.8%, 其中新西兰仍然是我国最大的奶粉来源国, 占我国进口奶粉总量的83.3%。其次是法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 上半年的进口量基本上都在1万吨左右, 这些国家合计占我国奶粉进口总量的8%。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的不断增长, 我国进口奶粉的规模实际上是在持续扩大。

中国是全球婴幼儿配方奶粉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 市场需求庞大。近年来, 我国新生儿出生率一直都保持在10%以上, 每年新生婴儿数量超过1600万, 中国特殊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子女抚养文化, 使得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与投入极大。中国本土奶源质量和国产奶粉安全屡出问题, 奶粉品牌信誉不佳, 这些问题导致消费者对国外进口品牌奶粉较为青睐。

中国政府对婴儿奶粉的质量十分关注和重视, 也包括对进口奶粉的严格管控, 《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意见》的实施, 特别是2014年将对进口婴幼儿奶粉实施的新政, 对市场上诸多贴牌销售及假冒奶粉产品起到了一定的打击和清除作用。目前有27个国家共1686家境外乳业获得中国市场销售的准入许可认证, 其中准入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共有55家。原境外贴牌生产的“假洋鬼子”婴幼儿奶粉相当一部分已经重新换装进入了入华洋品牌大军。

2014年中国奶粉进口商惨淡经营, 部分企业出现了巨额亏损, 主要原因是年初对奶粉市场需求形势的错误判断, 以4.2万~4.3万元/吨的高价位下单进货, 随后新西兰恒天然施行线上线下双价格运行以及全球奶粉价格的一路下跌, 导致了中国进口奶粉运营商处于销售困境, 无奈之下只好采取降价抛售的策略, 导致企业每吨亏损多达2万元。2014全年奶粉的超低价已使过半的奶粉进口商出现了巨额亏损, 如天津有一家进口奶粉商亏损达到了2亿多元。

大量的洋牛奶、洋奶粉涌入中国市场, 这已直接威胁我国的奶牛养殖业。2014年9月在江苏大丰召开的第五届南方奶业论坛上, 500多位与会养牛人在会上喊出了“抵制洋奶粉、反对倾销、抵制还原奶、反对牛奶二次加热、号召消费者拒喝复原乳、给中国奶农一条生路”等口号。从未来发展趋势看, 中国将大力扶持国产奶的发展, 以达到控制进口奶市场份额的目的。这一举措将会对进口奶粉在中国市场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 受消费者信任危机的影响, 进口奶粉品牌加紧抢占中国市场, 奶粉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此外, 奶粉销售渠道多元化发展, 实体、电商、代购等多渠道的同时运作, 导致了目前奶粉渠道运作管理不够规范。

3 进口奶粉市场现状研究

3.1 进口奶粉主要品牌及市场占有率

大包装奶粉进口正在逐年增加, 2013年进口量达到了85.44万吨, 2014年进口总量超过了100万吨。2014年中国奶粉市场销量排前四位的进口奶粉品牌分别是美赞臣、多美滋、惠氏、雅培, 市场份额分别为12.3%、11.7%、11%和7.7%, 四个品牌的总市场份额为42.7%, 占据了中国婴幼儿奶粉近一半市场。除了上述四大品牌外, 德国的特福芬、喜宝, 荷兰的美素、牛栏, 澳大利亚的澳优、迈高, 法国的合生元, 英国的爱他美, 瑞士的雀巢等品牌销量也比较大。

3.2 进口奶粉品牌价格定位

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 洋奶粉抢购潮愈演愈烈,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德国等国家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奶粉限购政策。除此之外, 我国奶粉最大来源地新西兰发生了30年以来大范围干旱, 导致奶粉供应量减少。限购风潮以及新西兰旱灾进一步推高了国内进口奶粉的价格, 这使得国内消费者承担了更高额的信任溢价。中国奶粉市场婴童渠道销售的一、二阶段 (900g/罐) 进口奶粉的价位主要集中在300~400元之间, 三阶段的进口奶粉价位主要集中在200~300元之间, 进口奶粉定价普遍偏高, 毛利高达60%左右, 净利润达18%~30%。

3.3 进口奶粉消费者购买行为偏好

消费者在选购进口奶粉时最看中口碑、安全性、产地和配方四个因素;其次, 导购、品牌、价格三个因素也是影响消费者选购进口奶粉比较重要的因素;此外, 广告、促销和口感等因素也会对消费者选购进口奶粉产生影响。消费者对进口奶粉包装的选择方面, 出于对防潮和便利的考虑, 更倾向于900g的罐装, 也有部分消费者愿意接受相对价廉的盒装。促销方面, 最合适的促销方式是买赠 (奶粉、玩具、其他婴幼儿用品) , 同时打折、特价也是消费者喜欢接受的促销手段。

3.4 进口奶粉销售渠道运作模式

进口奶粉目前主要销售渠道包括实体渠道和线上渠道。实体渠道主要包括商超、婴童店、药店、院线等渠道, 线上渠道主要包括电商、代购等渠道。其中婴童店渠道是进口奶粉主要销售渠道, 其销量占比大概为40%;商超 (KA) 和电商渠道两个渠道销量的占比分别大概为20%;代购渠道只针对有品牌效应的进口奶粉品牌有效果, 其销售占比大概为10%;药店和医院渠道进口奶粉销售量较少, 其销量占比大概为10%。需要指出的是, 在进口婴儿奶粉主渠道中, 采用商超 (KA) 渠道的产品主要以“四大品牌”为主, 他们具有很高的市场知名度、认可度和成熟度, 企业市场投入大, 销售量大;而对于其它不知名、规模小、市场认可度低的品牌则大多采用婴童渠道。

自婴儿奶粉进药店这一新渠道模式实施以来, 全国没有一家药店获得成功, 基本上都在惨淡经营。北京试点药店相关数据显示, 奶粉销量最多的一个药店一个月卖了86桶, 而业绩较差的药店一个月只卖了6桶奶粉。奶粉进入药店销售时, 其中11家奶粉企业都是产品直供药店, 减少了很多经销环节, 药店不收任何的进店费、场地租金, 从成本方面看药店奶粉价格应该低于其他渠道的价格, 但实际上很多奶粉产品的价格要比电商渠道的售价要高, 有的甚至高出30%, 这一点是很多消费者不去药店购买奶粉的主要原因。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 即便药店内设有奶粉销售专柜, 但这一渠道也不能解决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安全、方便、性价比等实质问题。

3.5 进口奶粉电商渠道推广方式

进口奶粉电商渠道发展迅速, 主要是因为电商渠道节省了很多渠道成本和消费者体力。目前, 各大进口奶粉品牌除了“可瑞康”之外, 建立电商渠道的目的主要是线上树立品牌形象, 提高线下进口奶粉品牌的知名度, 带动线下产品的销售, 电商渠道的建立将为后期线上网店 (如1号店) 和线下代理商的品牌运作和推广奠定基础。

4 结语

鉴于外资牛奶、外资奶粉双剑合璧直迫中国市场, 考虑到消费者对国产奶依然存在行业信任危机, 建议国家成立全国奶业发展战略研讨小组, 对现行的生鲜奶标准及其它奶业相关标准做出重新的修订, 加大牛奶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披露、提高透明度, 让消费者及公众、媒体了解知道更多的行业发展实情, 恢复和提高消费者对奶行业及国产奶的消费信心。

摘要:自“三聚氰胺毒奶粉”和“新西兰毒奶粉”事件发生后, 2014年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严控政策已经开始实施, 新规的实施对中国进口奶粉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但进口奶粉的规模还在逐步扩大。本文主要研究了自该新规实施以来, 中国进口奶粉在品牌市场占有率、品牌价格、消费者购买偏好、销售渠道运作模式以及电商渠道推广五个方面的市场现状。

关键词:进口奶粉,奶粉新政,市场现状

参考文献

[1]刘建华, 李薇.洋奶粉蚕食中国乳业市场[J].小康:财智, 2012 (01) .

[2]刘明明.“奶粉新政”对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的影响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 2013.

[3]张泉薇.中国乳业困局:洋品牌占领半壁江山[N].新京报, 2013-06-19.

[4]何敏.上半年中国进口奶粉44.5万吨新西兰占比超八成[OL].中国新闻网, 2013-07-10.

[5]2014年我国奶粉进口市场价格需求[OL].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 2014-06-06.

[6]2014年中国奶业发展形势分析报告[OL].中商情报网, 2015-01-05.

进口奶粉 篇2

2. 给宝宝来自新西兰的营养呵护。

3. 倍爱,加倍的呵护,加倍的爱。

4. 宝宝的心被爱(倍爱)偷走了。

5. 聪明的妈妈选倍爱,宝贝健康又可爱!

6. 爱加倍,健康!

7. 倍爱爱贝,聪明人类。

8. 倍爱,妈妈爱,宝宝爱,全家都爱。

9. 可爱宝宝,源于(自)倍爱!

10. 新西兰进口婴幼儿奶粉,宝宝的温暖,妈妈的爱。

11. 倍受欢迎,爱无止境!

12. 宝宝的倍爱,妈妈的关爱。

13. 关爱未来,选择倍爱。

14. 倍爱,宝宝的依赖,妈妈的信赖!

进口奶粉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婴儿 篇3

另外,有些进口奶粉不知道添加了什么,会让宝宝产生依赖性,喝了之后就再吃母乳,也不肯换奶粉了,而且生病都不容易看好。所以,选择奶粉要慎重,不要盲目崇外。还有些人认为配方奶粉中添加元素越多越好,如果奶粉中脂溶性维生素A、D、铁、锌等矿物质超标,会对孩子产生毒副作用。

专家告诉我们,如果有条件,母乳的喂养一般应持续到10个月。孩子断奶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应该在6个月时以母乳为主,适当添加辅食如蛋黄、米汤、菜汁、菜泥、果汁、果泥、豆浆、豆腐、鱼泥、肝泥、米面糊等。当然,加些鲜奶、配方奶粉也未尝不可,然后在10个月以后渐渐停止母乳的喂养。

chenying1114@126.com

进口奶粉的霉菌检测及鉴定 篇4

关键词:进口奶粉,霉菌,检测,鉴定

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被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而奶粉的安全问题更是关注中的重点。在奶粉的卫生监管中, 只是对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杆菌等有检出限量规定, 而奶粉中霉菌没有检出限量规定。但经过一段时间对进口奶粉中霉菌的检验发现, 其检出数量不容乐观。该文对20个批次的100罐进口奶粉进行了霉菌计数检测, 并对4例进口奶粉中霉菌优势菌相进行分离、鉴定。现总结检测结果, 以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样品以及仪器设备

经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检验的同一商家进口的同一品牌的奶粉, 共20个批次, 每个批次5罐, 共100罐[1]。试剂有孟加拉红培养基 (北京路桥) 、高盐察氏琼脂 (北京路桥) 。仪器设备有全自动高压锅 (HV-50) 、均质器 (法国, AES) 、霉菌培养箱 (MJX-158) 、生物安全柜 (Hfsafe-1200LC) 、生物显微镜 (CX31) 。

1.2 试验方法

1.2.1 样品稀释。

每罐奶粉取25 g样品, 放至盛有225 m L无菌水的均质袋中, 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2 min, 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取1 m L注入含有9 m L无菌水的试管中, 另换一支1 m L无菌吸管反复吹吸, 此液为1∶100稀释液[1,2,3]。

1.2.2 培养基的倾注。

估计进口奶粉的污染状况, 选择1∶10稀释液和1∶100稀释液2个稀释度的样品匀液, 分别吸取1m L样品于2个无菌平皿内, 同时分别取1m L样品稀释液加入2个无菌平皿作空白对照。及时将15 m L冷却至46℃的孟加拉红培养基倾注平皿, 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4]。

1.2.3 培养。

待琼脂凝固后, 将平板倒置, 在28℃霉菌培养箱培养5 d, 观察并记录。

1.2.4 菌落计数。

选取菌落数在10~150 CFU的平板, 计数霉菌菌数。

1.2.5 优势菌鉴定。

(1) 纯培养。在无菌皿内倾入察氏培养基15 m L, 待其凝固后对样品进行点种。在实验台上倒置制备好的察氏培养基, 左手拿起皿底, 使培养基朝下, 右手持接种针沾取少量孢子点种于培养基3个点, 再将皿底扣在皿盖上, 倒置于28℃霉菌培养箱培养, 1周后观察。 (2) 制片。取乳酸-苯酚液1滴于载玻片上, 用接种针钩取一小块霉菌培养物, 置于乳酸-苯酚液中, 用2支分离针将培养物撕开成小块, 忌涂沫。再加盖玻片。如有气泡, 可在酒精灯上加热排除[1,3,4]。 (3) 镜检。观察并记录霉菌的菌丝和孢子的形态和特征、孢子排列等。根据菌落形态及镜检结果, 参照各种霉菌的形态描述及检索表, 确定菌种名称[3,4]。

2 结果与分析

2.1 霉菌计数

经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检验的进口奶粉20个批次共100罐奶粉中, 有80罐进口奶粉的霉菌计数均<10 CFU/g, 即有80%的进口奶粉未检出霉菌;有20罐进口奶粉的霉菌计数≥10 CFU/g, 即有20%的进口奶粉检出霉菌, 同时霉菌计数结果为10~50 CFU/g的有13罐, 占13%;霉菌计数结果在50 CFU/g以上的有7罐, 占7%, 其中霉菌计数结果在100 CFU/g以上的有4罐。

2.2 优势菌鉴定结果

对4罐霉菌计数结果>100 CFU/g的优势霉菌菌相分析鉴定, 奶粉中污染的优势霉菌主要为青霉和曲霉, 其为环境尤其是空气中常见真菌。

3 结论与讨论

霉菌繁殖能力强, 能够在温暖和潮湿环境中迅速繁殖。不同种类的霉菌产不同的毒素, 引起各种疾病。奶粉中最常见的霉菌有青霉、曲霉、毛霉等。青霉属菌也是奶粉霉坏的主要原因, 其产生的毒素是很强的神经毒、肾脏毒和肝脏毒[2]。曲霉产生杂色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等, 杂色曲霉毒素能引起肝和肾的损害, 并能引起肝癌。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 有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以及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等[3]。说明奶粉的霉变对人体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危险。

对进口奶粉的20个批次共100罐奶粉霉菌计数检测, 有20%的进口奶粉中检出霉菌, 霉菌计数结果在50 CFU/g以上的有7罐, 占7%, 其中霉菌计数结果在100 CFU/g以上的有4罐。其优势菌为青霉和曲霉, 均能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毒素。在当前进口奶粉横行国内的时候, 为保障国人消费权益, 应大幅提高进口奶粉的“准入门槛”。

参考文献

[1]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标准汇编[M].1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138-174.

[2]萨丽塔娜提·居努司.婴幼儿乳粉中霉菌的分类和鉴定[J].新疆畜牧业, 2006 (4) 349-351.

[3]陈长宏, 陈环, 张科.食品的霉菌污染及预防[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4) :15.

获准入华进口奶粉品牌达134个 篇5

继5月底国家质检总局开始公布获准进入中国市场销售的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以来, 获准入华的进口奶粉品牌达134个。

据了解, 首批公布的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有115个, 其中包括多美滋、雅培、雀巢、惠氏、合生元、圣元优博等。自5月底至今, 质检总局已经更新两次名单, 最新的名单比首批新增了19个品牌, 包括爱迪生、可瑞康、诺优能、哺尔等。

国家质检总局表示, 新获得注册批准生产企业的相关进口商和产品信息将定期更新。这也意味着今后还会有进口洋品牌奶粉获准进入中国市场。

进口奶粉 篇6

中国商务部近日发布公告,决定将鲜奶、奶粉和乳清纳入《实行进口报告管理的大宗农产品目录》,并自2009年8月1日起对上述品种实行进口报告管理。

公告明确,进口鲜奶、奶粉和乳清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向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备案,并将备案登记表抄报注册地省级及计划单列市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在京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企业直接抄报商务部(对外贸易司)。

商务部每半个月一次(遇节假日顺延),在商务部政府网站“大宗农产品进口信息发布专栏”发布有关进口信息。

进口奶粉 篇7

自三鹿事件后, 国产奶粉的质量频频出现问题, 消费者对我国奶粉企业失去信心, 开始关注进口奶粉。因此, 进口奶粉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进口奶粉。然而, 在消费者对进口奶粉需求增加的同时, 进口奶粉的价格也是在不断增长。这种涨幅, 不仅给我国需求奶粉的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对于我国国产奶粉企业来说, 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如今的老百姓, 都要求给自己孩子买最好的东西, 奶粉是婴儿必需品, 就算自己所赚的钱不多, 也要去买价格昂贵的进口奶粉。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失去信心, 转而购买进口奶粉, 国产奶粉滞销, 进口奶粉供不应求。这对于国产奶粉企业是个很大的打击, 奶粉卖不出去, 企业无法获利。对于我国整个奶粉行业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阻碍了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所以我国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进口奶粉价格不断上涨, 国产奶粉滞销的问题, 使需求与供给达到平衡, 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二、进口奶粉价格上涨的经济学分析

(一) 均衡价格机制的形成及变动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基本机制。所谓价格机制, 是指在竞争过程中, 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机制。

均衡价格, 是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早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图1中, S为商品的供给曲线, D为商品的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交于点E, 则E点为均衡点, 均衡价格就为P 1, 均衡数量就为Q 1。也就是说, 在均衡价格P 1的水平, 消费者的购买商品量和厂商的产品销售量是相等的。因此, 这样的一种状态便是一种使买卖双方都能够感到自身满意并且愿意持续下去的一种均衡状态。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需求与价格成正比。即需求量增加, 价格也随之增长;需求量减少, 价格也会相应减少。也就是说, 进口奶粉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消费者的需求量增加, 价格会不断上涨。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消费者的需求量变动对价格的影响, 如图2所示, 图中P1为在需求量没变动时的价格, P2为需求量变动后的价格, Q1为没变时的需求量, Q2为变动后的需求量, S为进口奶粉的供求曲线, D 1为需求量没变动时的需求曲线, D2为需求量变动后的需求曲线。

由图2可知, 在进口奶粉供给曲线S不变的情况下, 价格P 1与需求量Q 1相交于点E, 则点E为均衡点, 即P 1为均衡价格, 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 此时的需求曲线为D 1, 也就是说, 在需求曲线为D 1的时候, 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可以达到均衡, 则收益最大化。需求量增加后, 需求量变成了Q 2, 需求曲线像右移动到D 2, 则D 2为新的进口奶粉需求曲线, 供给不变, 所以价格也从P1增加到了P2。

(二) 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收入的关系

需求价格弹性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 简称为价格弹性或需求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的比率。是需求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

需求价格弹性理论的应用: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关系的分析。

总收益即总收入, 是指厂商销售一定数量的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也就是销售总量与单位价格的乘积。

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收入的关系: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的大小与厂商的收入有着密切的联系: (1) Ed小于1, 那么价格上升, 厂商的销售总收入增加; (2) E d大于1, 那么价格上升, 厂商的销售总收入反而会减少, 反之, 价格下降则会使厂商的销售总收入增加; (3) E d等于1, 那么价格的变动, 不会引起厂商销售总收入变动。这就是企业分析市场提出策略的一个主要理论基础。

三、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现状

(一) 婴幼儿奶粉市场的概况

婴儿奶粉即婴儿配方奶粉, 是根据不同生长时期婴幼儿的营养需要进行设计的。以奶粉、大豆、饴糖、乳清粉等为它的主要原料, 并加入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及其他的营养物质, 经过加工后而制成的粉状食品。国产全国性婴儿奶粉品牌:伊利、贝因美、圣元、飞鹤、施恩、合生元、完达山、光明、蒙牛等。国产地方性奶粉品牌:南山、雅士利、摇篮、明一、三元等。进口奶粉, 主要是美赞臣、惠氏、多美滋、雀巢、雅培等知名品牌奶粉。还有一些国内不怎么热销的奶粉, 牛栏、美素、苏拿、喜宝、明治、安满、迈高、旭贝尔、爱宝儿等。

由表1可知, 自2 0 0 8年三鹿奶粉事件以后, 进口奶粉大量进入我国, 市场占有率一下从2 0 0 8年的6 0%降低到1 0%。而在2 0 0 9年, 进口奶粉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最高9 0%。之后经过我国加强监管, 提高质量, 限制进口等一系列政策, 国产奶粉的市场占有率逐渐增加。但是进口奶粉在我国还是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 我国企业的奶粉生产, 更注重达到标准值, 一般最后测出来的结果都是在标准值左右。而美国企业的奶粉生产要求很高, 在达到标准的基础上, 还不断开发研究新的配方, 为了提高宝宝的智力, 体力等。所以我国奶粉的质量标准还是没有国外的奶粉质量标准高。

可以看出国内消费者选择进口奶粉, 其主要原因就是, 国外奶粉营养成分好, 同时, 国产的婴儿奶粉绝大多数都处于中低档次。消费者也普遍反映国产婴幼儿奶粉在冲调的速溶性和奶粉的口感上比不上进口奶粉。

(二) 三鹿事件使国产奶粉的质量受到质疑, 进口奶粉乘虚而入

三鹿事件的起因是很多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 而这些婴儿都是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后来监管部门在奶粉中发现了化工原料三聚氰胺。然而, 三鹿奶粉事件带来的影响, 不止伤害了无数的儿童, 也伤害了我国消费者对于国产奶粉的信心。国产奶粉开始滞销, 企业利润不断下滑。对于该事件的处理, 国家损失了20个亿。此次事件的发生, 不仅仅是奶农不注意的问题, 也是国家监管部门很严重的失误。自2 0 0 8年三鹿事件后, 国内消费者不再相信国产奶粉质量, 更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进口奶粉。

根据中国海关近几年的数据, 2 0 1 2年的前1 0个月, 上海海关累计的数据显示, 进口的乳制品有3 2万吨, 同比增长了4 4%, 然而进口的均价为每吨3 7 3 5.9美元, 同比下跌了8.1%。进口奶粉的进口量增价降低, 而进口奶粉的销售价格却在不断上涨, 部分的进口奶粉更是从过去的“半年一涨”变成现在的“一季一涨”。然而, 根据商务部最新的商务预报系统数据显示, 截至到2012年12月21日, 全国洋品牌婴幼儿奶粉的零售均价为200.61元/公斤, 相应的国产品牌零售均价却只有为1 5 3.7 8元/公斤。相对于两年才调价一次的国产奶粉品牌, 按照公布的最高涨幅计算, 进口奶粉的最高涨幅累计已经超过60%了。

四、婴幼儿进口奶粉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

进口奶粉一涨再涨, 一年之内, 甚至会上涨两次。进口奶粉的价格疯涨, 最主要是因为我国消费者的需求过甚。超大的需求量必然导致进口奶粉的价格上涨, 再加上我国对于进口做出了一系列的限制政策, 更是助长了进口奶粉涨价的趋势, 当然, 每一个厂商生产销售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这样一个涨价的商机, 他们怎么会错过。下面, 来具体分析下婴幼儿进口奶粉价格上涨的原因。

(一) 国内对婴幼儿奶粉需求日益上升

自1978从计划生育政策推出以后, 很多家庭只能生一个小孩, 老龄化不断上升, 少儿相对较少, 国家政策的出台, 使得孩子变的重要起来。一直到现在, 孩子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国家虽然控制了人口的出生率, 但是每年的新生儿还是在不断增加。人数的变多, 导致婴儿的必需品需求量也增多, 最明显的就是婴幼儿奶粉的需求量。

1. 我国人口政策, 刺激育儿成本提高

从我国1978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这解决了当时人口过多的问题, 在8 0年代, 就有了很多独生子女, 老龄化问题一度困扰我国。老龄化不断上涨, 少儿却在减少, 这激发了每个家庭对孩子的关注。整个中国正处于一个从“金字塔”到“倒金字塔”结构的家庭传统架构迅速断裂的时代。这个新型的倒金字塔形家庭结构就是“4+2+1”, 即两个年轻人, 上有四位老人, 下有一个宝贝。

如今的4 2 1家庭结构模式, 4+2都在照顾1。家庭的中心都在1上面。4个老人, 两个年轻父母, 都在照顾唯一的一个孩子, 在经济上更是明显。

根据表4所显示的, 最新的家庭结构方式, 使得婴幼儿的抚养费用不断上涨。在新生儿出生以后, 家里五分之一的收入都在给婴儿使用。在孩子6个月之前, 一般花费都在婴儿用品上, 奶粉的花费不是特别大。到半年以后, 大部分的孩子都开始喂养奶粉, 此时奶粉的花费就越来越大了, 奶粉费用占家庭总支出比重不断增大。

2. 我国迎来新一轮“婴儿潮”

据统计, 2 0 0 6-2 0 1 1年间, 我国每年大约有1 5 0 0万至2 0 0 0万婴儿出生, 越来越多的新生儿, 带来的对奶粉的需求量也是不断增大的。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共出现过三次“婴儿潮”。其中在1 9 8 6-1 9 9 0年之间形成的“婴儿潮”, 也称为“8 0后”, 占当前全国人口的10%。当年的“8 0后”一代现在已长大, 陆续成家立业。据专家预测, 在2 1世纪的前1 5年, 中国将迎来新一轮的“婴儿潮”。婴儿数量的增多, 必然增加了市场对奶粉的需求。

根据《2009-2012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投资分析及深度研究咨询报告》统计的数据显示, 在2 0 0 9年, 我国大约有1 6 0 0万的婴儿, 假设其中8 0%的婴儿能够经过母乳喂养, 还有2 0%的婴儿只能饮用奶粉, 也就是1 2 8 0万的婴儿需要用奶粉来喂养。然而对于每个孩子, 她们每年大概需要2 8公斤的奶粉, 这样的话, 总计大约每年需要3 6万吨奶粉, 这里统计的是6个月以下的孩子, 那么六个月以上两年以下的孩子, 每年所需的奶粉就更多了, 按照每年每人需要3 2公斤的奶粉计算, 这样估算出每年大约总需求为12万吨, 有一些两岁以上的孩子还在喂养奶粉, 这些大概每年总需求9万吨。总体看每年我国的婴幼儿奶粉市场需求大约为45万吨。

婴幼儿对奶粉的需求不断上涨, 如今的奶粉配方不断升级, 奶粉口味更佳, 更多的孩子愿意喝奶粉, 另一方面, 很多在职母亲为了不影响自己工作状况而放弃或减少母乳喂养时间, 这也导致了奶粉需求量的增加。

(二) 进口奶粉的进口受到限制

1. 我国对奶粉进口有限制

自进口奶粉2009年大量进入我国市场以后, 我国政府为了保护我国奶粉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奶粉的销量、奶粉的信誉, 开始对奶粉进口做出了一系列的限制, 提高了关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进口税则》规定, 在进口乳品的标签上必须标注其获得的国外奖项、荣誉、认证标志等内容, 必须提供经外交途径确认的有关证明文件。同时, 我国将对进口乳品商建立黑名单制度, 包括婴幼儿奶粉在内的进口乳品进入中国市场将通过更严格的检疫, 提高准入门槛。另外, 奶粉、乳制品进口时, 海关将按17%的比例代征增值税, 部分特殊奶粉的进口最惠国关税税率为10%, 部分婴幼儿奶粉最惠国关税税率为15%。

我国婴幼儿奶粉的进口限制及额外的关税, 不仅减少了进口奶粉的供给量, 而且推动奶粉价格的不断攀升。

2. 部分国家对奶粉出口有限制

我国消费者对进口奶粉的需求过大, 导致很多国家奶粉被抢货, 为了保证本国或本地区居民需求, 部分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出口限制的政策。

自2 0 1 0年年底起, 荷兰超市经常遭遇大批中国人扫货, 因此, 限购政策很快出台, 要求顾客不可以在超市和连锁商店大批量购买奶粉。2 0 1 2年, 由于我国消费者对进口奶粉的大量需求, 澳大利亚的一些超市对婴幼儿奶粉实行限购, 每人每次只能买两罐。新西兰也出台过类似措施。2012年9月28日,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在其官方网站宣布, 将联合新西兰海关展开共同行动, 遏制非法出口本国婴儿配方奶粉。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也颁布了一系列限购的政策。按照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信息, 从2 0 1 3年3月1日起, 每名1 6岁以上人士, 2 4小时内出香港, 限带1.8公斤奶粉, 即2罐左右。

我国消费者对进口奶粉的需求过甚, 导致进口奶粉供不应求。这种出口限购政策, 导致供给减少, 必然推动进口奶粉价格进一步上涨。

(三) 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

厂商生产、销售, 都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然而根据均衡价格理论, 需求的增加, 必然要导致价格的上涨。同时, 进口奶粉是生活必需品, 其需求缺乏弹性。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理论, 商品缺乏弹性时, 厂商提高价格可以增加收益。因为, 当婴幼儿奶粉价格上涨时, 其需求量会减少, 但需求量会减少的比率小于价格上升的比率, 从而导致奶粉厂商的总收益仍然会增加。所以, 婴幼儿奶粉厂商通过涨价来获得更大收益是理性的行为。

五、我国应对进口奶粉涨价的对策

(一) 加快提高奶粉的质量标准并与国际接轨

根据2012年最新颁布的《婴幼儿乳粉质量报告》, 我国对于奶粉质量标准, 只给出了一个约数。而且, 这只是一个国家的标准, 在奶粉行业里面, 各企业都有不同的标准。然而, 在美国、澳洲等地, 其奶粉质量标准都是精确到一个数值, 不能有任何偏差。我国奶粉行业要达成一致的标准, 只有有了统一的标准, 才能更好更快的提高质量。随着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不断规范和健全, 越来越多的劣质产品将被逐渐驱出市场, 而市场上更多的是质量标准放心的奶粉。

(二) 奶粉企业要不断提高奶粉生产的质量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市场竞争, 归根结底是技术与管理水平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就必须加大资金和科技的投入, 加大在原料、加工技术、产品、检测手段的研究与投入。同时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 优化企业管理制度, 提高生产效率, 坚持“产品质量第一”的原则, 培养企业员工的责任素养, 让老百姓买的放心。对于国家来说, 应加大资金在相关标准上的研究与制定, 为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产品质量保驾护航;加大对国家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力度, 使其执法更有针对性, 更有效;同时应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 鼓励奶制品企业加大创新力度, 优化资源重组、组合, 形成强强联合。

(三) 政府要加强对企业奶粉质量的监管

质量合格的食品才是营养品, 而不合格的食品甚至会成为毒品。我国政府要加强对国产企业奶粉的监管, 无论是从整个行业还是对企业本身来说, 要求企业制定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乳品的质量, 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乳品的安全问题。这就需要企业提高自身的自律, 国家政府也要为企业在质量方面保驾护航, 政府通过加大监督力度, 坚决打击那些严重影响国内乳制品质量、干扰市场秩序的企业, 以此有效遏制制售假冒伪劣的行为, 保护知名品牌的信誉度和品牌效应, 为具有实力的国内企业提供质量保证[6]。

(四) 政府要正确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奶粉价格虚高必然加重消费者的生活负担, 在保证国产奶粉质量前提下, 正确引导消费者购买质优价廉的奶粉有助于减轻消费者负担, 提高生活质量。政府需要引导消费者去理性购买国外婴幼儿奶粉, 同时也要宣传国产奶粉, 要重新拾起国产奶粉的信誉。国内企业也要与政府一起合作, 努力把消费者吸引回来。引导消费者根据自己自身的条件及需求, 来理性购买所需的婴幼儿奶粉。

参考文献

[1]周帅, 于淼, 杨宜勇.我国价格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中国物价.2008.09:6-15.

[2]“毒奶粉”再现中国三省疑为当年未销毁三鹿[EB/OL].天津网.2012, 12.h t t p://w w w.t i a n j i n w e.c o m/r o l l n e w s/j k/2 0 1 0 0 7/t20100709_1187352.html

[3]程国平, 方苏立.关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的探讨[J].商业时代.2007.26:15-23.

[4]易新萍, 闫祝炜, 赵建勇.乳业科学与技术[M].上海.乳业科学与技术编辑部.2008, 09, 01:26-33.

上一篇:加强职工文化品牌建设下一篇:人生的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