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职工文化品牌建设

2024-10-11

加强职工文化品牌建设(通用11篇)

加强职工文化品牌建设 篇1

“谁拥有文化优势, 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职工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发挥工会组织在凝心聚力、团结引领方面的独特优势, 构建和谐的职工文化, 强化人文关怀, 提升建家理念, 创新实践“家文化”。

一、“家文化”建设背景

(一) 企业狠抓“三基”工作, 探索文化建设新途径

一直以来, 南京供电公司始终把优秀职工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以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吸引职工、团结职工, 将工作重心放在班组, 狠抓“三基”工作, 增强工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向心力, 致力提升班组建设水平。2010年, 南京供电公司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及江苏省电力公司关于加强班组建设的决策部署, 全面启动班组建设标准化工作, 制定了《班组标准化建设工作意见》, 力争用两年时间, 通过统一标准、规范流程、监督检查, 实现公司系统主业班组100%达标的目标。2012年, 在持续深化班组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 南京公司提出打造特色班组的建设思路, 开展“标杆引领、上下联动、深入推进特色班组创建专项行动”, 对一批先进班组进行特色、亮点打造, 大力推进“一班一特色”, 省公司范围内也塑造出“亲情天使”“配网卫士”“铁塔尖兵”等一批班组特色文化品牌。

(二) 改革发展纵深推进, 现实问题带来新挑战

2011年5月, 在南京供电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 变电运维室 (原变电运维工区, 下称变运室) 组建而成。随着改革从试点到铺开, 从不断深化到卓越运营, 机构调整、业务变更、人员变动等现实也给变电运维室的成长带来了一系列考验。

1.跨区域跨班组调整产生的新变化

由于管辖范围由南京市范围内50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转变为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 变运室4个运维班驻地调整、2个运维班新成立、51名运维人员降岗、百名员工工作地点发生了改变, 工作环境、人际环境的变化带来了员工管理上的新挑战。

2.员工对原有工作模式的过度依赖

多个运维班管辖设备变更, 员工对新设备无法及时掌握, 工作模式、思维模式未能及时更新, 安全责任加剧。加之改革不断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 要求整合巡视、操作、简单检修维护等业务一体化运作, 也对运维人员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3.企业发展对员工素质提出新要求

根据数据统计, 2011年5月, 变电运维室调出人员134人, 其中研究生3人, 本科生25人, 近几年重点培养的大学生大部分划归至省检。截至2011年12月, 变运室30岁及以下青年员工仅23人, 占总人数的7% (见图一) , 基层一线老龄化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就业学历, 本科及以上员工26人, 占总人数的8% (见图二) , 人才当量的不足也与企业发展要求相悖, 短期内人才培养压力增大。

(三) 自身建设稳步前行, 建“家”行动孕育新思路

一边是员工降岗、驻地搬迁、年龄老化、结构性缺员等机构改革带来的现实考验, 一边是各运维班组工作内容相同、专业要求相同、专业管理规模效应显著等趋于标准的当前优势, 面对喜忧参半的格局, 变运室借着南京公司创建标准化班组的东风, 本着“先试点摸索经验, 再分步全面推开”的原则, 提出“十个运维班, 同一个声音”的目标, 努力实现十个班组同一个标准, 全面提升变运室对班组的领导能力、班组长的管理能力、全体职工的素质能力, 做到班组管理要求制度化、管理流程规范化、工作任务责任化。与此同时, 根据运维24小时值班、员工吃住在班组的工作实际, 变运室积极履行工会自身建家职责, 在班组建设过程中注入“家”的温情, 以职工小家温暖人心, 成功应对了4个运维班人员变动和搬迁, 使班组及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具有运维特色的“家文化”理念也在公司的改革实践中得以孕育并收获。

二、“家文化”建设主要做法

如何尽快让班组职工融入新的集体, 熟悉新的环境, 适应新的岗位, 满足新的要求, 变电运维室发挥工会组织在凝心聚力、团结引领方面的独特优势, 依据现代管理“抓人才、抓制度、抓文化”的核心要义, 依托高效的制度运转, 构建和谐的职工文化, 打造强有力的人力保障, 提升建家理念, 创新实践“家文化”, 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 依靠先进的职工文化为企业提供不竭动力

建设“家文化”要向职工传递企业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坚持发展依靠员工、发展为了员工、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 让员工情感得以诉求增加幸福感、家庭氛围得以体现获得归属感、自我价值得以实现收获满足感、榜样力量得以彰显激发责任感, 从而统一所有员工的思想和认识, 提升所有员工的能力和素质, 凝聚所有员工的力量和热情, 与企业共同发展。

1.积极引导员工追寻内在的幸福感

积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追求正面情感和丰富精神世界带来的幸福感。邀请心理咨询专家做“修炼心智模式、铸造和谐团队”“感恩之旅, 遇见更美好的自己”“色彩性格——打造高效团队文化”等系列文化讲座, 开展“EAP关爱到班组工作坊”, 利用家属协管会发挥职工家属的影响力, 教导员工在与自己、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中认识自我, 挖掘内心力量, 获得幸福体验。

2.努力营造充满归属感的工作环境

外在环境是内在归属感的物质基础, 变电运维室针对“三集五大”带来的班组驻地调整情况, 先后统一规范了6个班组的办公环境, 对班组文化墙、资料室、库房和活动室进行了装修改造, 使办公面貌焕然一新, 打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针对运维人员驻地分散在各变电站缺少正规活动场所和资源, 运维24小时值班工作环境相对闭塞的特点, 进一步完善班组的文体活动场地, 更新配置健身器材, 截至目前, 班组活动室覆盖率已达80%。同时, 成立羽毛球俱乐部, 每周定期定馆开展活动, 不断丰富运维人员的工作生活。

3.致力提升人才队伍的职场满足感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幸福企业的追求是吸引人才, 激励人才, 留住人才的“吸铁石”, 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依赖的客观需要。变电运维室利用“两大平台”提升职工的能力和素质, 创造人生价值, 实现体面工作。一是以官金兴技师创新工作室为依托, 与专业工作有机结合, 大力开展创新活动, 注重创新成果的转化, 发挥孵化器作用。二是组建“机动运维班”, 抽调班组技术骨干及青年员工定期轮值, 在班组工作量超载的情况下实现人员机动调配, 提升人员优化配置水平, 加快青年员工成长步伐, 建设后备人才梯队。

4.不断激发领军人物的建家责任感

大到国家, 小到家庭, 都需要有人去经营。班组这个职工小家, 同样需要经营。要经营, 就需要有领军人物, 班组长当之无愧为一家之长, 先进典型则是精神象征。在建家过程中, 变电运维室始终关注领军人物的选树与培养。通过举办“班组长俱乐部”活动, 增加班组长交流, 多给青年骨干搭梯子压担子, 提拔年轻班组长, 为班组管理注入新的活力。选树“运维之星”, 展现员工良好精神风貌, 用身边人感召身边人, 发挥榜样引领作用。班组长和先进典型共同构成建家的领军力量。

(二) 文化与管理相融并进, 为企业提供坚实保障

无规矩不成方圆, 柔性的“家文化”离不开硬性制度的约束, 一个优秀的制度无不渗透着先进的文化理念。家庭要想人人和睦相处、事事并行不悖, 就必须形成贴近实际、合乎情理的制度规范。变电运维室管辖变电站点多、线长、面广;运维值班突发情况多, 有时需要深夜操作, 集中时段工作密集;班组驻地独立, 信息相对闭塞, 运维人员吃住在变电站, 班组对他们而言, 既是工作的阵地也是生活的场所。所以, 变运室着眼运维工作规律, 从领导层面、专职层面、班组层面施行一套切实管用的制度规范, 把“家文化”建设渗透到行业特点中去, 真正做到了长效管理, 有章可依, 取长补短, 齐头并进。

1.领导层面顶层设计, 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

成立班组建设领导小组, 构建长效建设机制, 以星级班组评定标准为依据, 启动班组建设年度考评。班组成员认真落实《工区领导班子24小时跟班制度》, 通过对10个运维班组进行摸底调查, 开展员工座谈等形式, 确立了以“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特色培育”的班组建设工作思路, 制定出台了优化运维班组管理半径、成立机动运维班等举措, 全面提升运维班组工作绩效。

2.专职层面中间管控, 完善运维专业标准

从班组建设的过程管控出发, 制定完善的运维专业标准和规范。包括安全工作、专业管理、台帐规范、绩效考核等各类规章制度46项, 工作流程15项。针对运维班组实际情况制定了实用性强、可操作的运维班组工作标准, 明确规定了班组6大类通用台帐, 以及设备检修记录、保护校验记录等8类专业台帐的填写标准, 并形成汇编下发班组, 使班组标准化工作做到有章可依、有据可查。

3.班组层面末端治理, 制度执行有效落地

班组将制度规范体现到具体行为上, 制定《班组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表》, 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岗、工作任务分解到人, 确保“定责”清晰明确, 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良好局面。用好结对共建平台, 班组之间通过查阅资料台帐, 检查工作现场、分享管理经验等形式, 实现先进经验在变运室内部的全方位辐射, 形成了思想目标统一、专业标准统一、工作行为统一, 造就了“十个运维班, 同一个声音”的整齐划一的格局。

(三) 完善的“家文化”体系建设彰显文化的力量

科学管理的逻辑在于制度, 即“要我这样干”, 人本管理的逻辑在于文化, 即“我要这样干”, 变电运维室注重以人为本、文化引领这一经验, 将上级要求、制度规定这一外向性要求转变为内生性动力, 靠文化凝心, 构建美丽和谐的运维家园。

1.形成一套“家文化”体系

任何一个文化都有一个逐渐成形、逐渐推进的过程。在“三集五大”改革进程中, 变电运维室迈出了打造“家文化”的第一步, 即建立实体家园, 之后, 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 辐射“家文化”感染力, 提升“家文化”凝聚力。“我的变电站我的家”是家训, “爱我们的工作、爱我们的团队、爱我们的身边人”是家教, “每日反省、努力工作、学会感恩、戒骄戒躁、微笑处事、忘却烦恼”是家规, “建家行动123”, 即“健全一个网络、围绕两个重点、开展三项活动”是家务, 编制《家的力量》《家的故事》两本画册, 让“家”的力量鼓舞人心, “家”的故事深入人心。

2.丰富“家文化”系列活动

变电运维室工会坚持立足本职, 始终把提升职工幸福感作为工作重点, 持续深化运维班组“小家”建设, 不断创新活动形式, 以“家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 确保为员工办实事。开展“点燃激情、放飞梦想”系列文化活动, 如“粽情飘香话端午”“书海扬帆香溢运维”“我行我绣绣运维风采”“我的心体会家的色香味”等活动, 结合季节特点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如新年伊始的登高活动、春季的环湖健步走、夏季的亲子游、秋季的垂钓比赛、春节前的户外拓展等, 丰富的建“家”活动, 营造了浓厚的“家”的氛围, 帮助员工快速融入新集体, 熟悉新环境, 适应新岗位, 找到归属感, 促进“家”的和谐发展。

3.持续深化班组“小家”建设

2012年, 公司提出打造特色班组的建设思路, 变电运维室工会紧扣公司工会工作重点, 注重共性与个性协调发展, 以变运室“大家”为引领, 打造各具特色的班组个性“小家”, 促进企业文化与公司改革、发展的全过程相融合, 促进决策执行与和谐稳定深度结合, 促进个人与班组的和谐融合。变运室10个运维班, 虽专业相同, 但也存在差异。针对各个班组特点, 培育“管理之家”“学习之家”“巾帼之家”“创新之家”“安全之家”“党员之家”等“小家”品牌, 举办“我爱我家”班组名片发布会、“幸福运维家”讨论、班组建设典型经验发布等活动, 推动“小家”建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

三、“家”文化实施效果

领导、专职、班组长、员工全力以赴, 变电运维室“家文化”没有只是停留在表层上, 搁浅在制度上, 而是更加关注其细节、内涵和实质, 与公司改革发展的全过程相融合, 与落实变电运维室决策与和谐稳定相融合, 与促进员工个人发展相融合, 收到了显著效果。

(一) 运维绩效不断提升

“家文化”建设凝聚员工智慧, 提升员工素质, 为服务企业中心工作提供不竭动力。自2011年以来, 变电运维室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蓬勃开展, 人人都是班组主人, 人人都去积极思考, “缩短所用变转检修操作时间”、“将变电站智能钥匙嵌入巡视功能”等多个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级奖项, 两个班组荣获“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2013年起, 变运室开启推进班组精益化管理序幕, 推广公司精益化试点班组变电运维五班的经验做法, 深入拓展“氧气班组”文化内涵, “10183密码”“九定工作法”等精益化管理方法, 进一步提升运维专业班组的精益化建设水平。2014年, 变电运维室充分发挥“家文化”优势, 激发运维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拼搏精神, 为圆满完成青奥保电、标准化变电站建设、精益化管理评价等重点任务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 “家文化”深入人心

“家”的理念在变电运维室生根发芽, “家”的情感在全体员工心中持续发酵, “家”中处处演奏着精彩乐章, 员工身边处处演绎着感人事迹。当工作了27载春秋的老班长因动脉血管瘤爆裂急需巨额治疗费用时, 短短24小时内变运室260名员工的近十万元的爱心捐款及时送至医院。当青奥保电处在攻坚克难的紧要关头, 一个个最美青奥保电运维人的故事不断涌现, 有在保电第一天就遭遇妻子车祸, 但还是准时出现在保电变电站的主控室内的老班长, 有连续三天吃住在变电站, 打赢青奥奉献“持久战”的青年员工, 有勇挑重任以站为家的安全专职张峰, 有夜以继日埋首于保电方案的青年专职刘欢, 有抢抓时间踩着星光赶路的运维专职周宁……更多的是在54座保电变电站顶住压力, 耐住寂寞, 克服艰苦, 默默坚守着阵地的运维员工。2013年, 变电运维室承办的“家”主题道德讲堂获得了中央文明办“名博访问团”的高度评价。

(三) “家”品牌收获赞誉

“家文化”建设以来, 变电运维室收获累累硕果。变电运维一班荣获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度“工人先锋号”称号, 变电运维十班被评选为省级“巾帼示范岗”, 2011年至2014年4个班组荣获江苏省电力公司“标兵班组”称号。变运室更是于2012年成为南京供电公司首家挂牌成立的“班组建设示范工区”, 连续三年被评为南京供电公司“班组建设先进单位”。在创新实践“家文化”过程中, 孕育“家”氛围、丰富“家”内涵、创建“家”品牌, 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持续提升, 最终形成用爱家的情感爱企、以兴家的责任兴企的强烈使命感, 助力于变运室的健康发展, 构建出美丽和谐的运维家园。这一特色做法在2013年被省公司工会推荐到国网公司。

加强职工文化品牌建设 篇2

职工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重要手段,它包括职工的思想道德、科学技能、文化休闲等多种领域,根植于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各个方面。职工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经济等背景下,通过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激发和凝聚职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一个职工切身感受到一种文化的氛围,一种精神支柱的存在。

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职工对文化需求层次和品味越来越高,与此不相适应的是职工文化建设的发展却相对滞后,重经济,轻文化,重企业经营管理,轻职工教育培训的状况不同程度的存在,职工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相对滞后。一些人员较多的基层单位在逢年过节可能会开展一些诸如联欢会之类的活动,更多的职工文化活动仅局限于一些自娱自乐。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匮乏形成较为突出的矛盾,难以满足职工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因此,结合当前新的经济社会形势,从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职工素质的要求出发,加强职工文化建设、促进职工全面发展是工会现在的当务之急。在加强职工文化建设中,工会应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从而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一、把广大职工群众作为文化工作的服务对象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并使之成为广大职工群众普遍认同的基本共识。要把职工作为文化工作的服务对象,才能使职工文化建设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充分调动起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把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充分调动起来,职工文化建设才会焕发出蓬勃的生机。第三,要体现出时代特点。我们要有放眼世界的胸怀,要有面向世界的气概,推出精彩纷呈的具有时代性的作品,展示主流,更好地引领和推动时代发展。第四,要充分发挥载体的作用。工会的宣传教育阵地,包括刊物、俱乐部等,其根本目的是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它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相应必要的引导和扶持,从而促进职工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多种形式推进职工文化建设

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坚定职工理想信念,用理论武装全体职工的头脑,坚持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思想指导职工群众文化建设。教育培养职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职工个人三者的关系,在维护国家、集体利益的同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引导职工发扬团结友爱,顾全大局,艰苦创业,勇于奉献,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优良传统。

建立职工文化活动阵地。职工文化活动阵地是建设职工文化的重要载体。职工文化建设可以凝聚人心,积聚力量,它可以充分展示职工的才能和智慧,它可以实现职工与企业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各级工会组织要争取党政的支持,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多方面积累资金,抓好“职工之家”、“职工书屋”、“职工俱乐部”、“职工健身园”、“职工宣传栏”等阵地建设,一些有条件的还可以专门开辟大型活动场地,添置活动设施,尽最大努力满足职工文化生活的需要。

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能够有效陶冶职工情操、营造先进文化氛围、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提升职工精神文化素质。各级工会要切实履行服务职工的职责,树立“让职工和谐健康快乐每一天”的理念,把握寓教育于活动中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包括政治学习、劳动竞赛、技能培训、文化学习、艺术表演、体育比赛、健身娱乐等职工喜闻乐见、参与度广、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形成自身的工会文化特色。要主动解决职工在开展文化活动中遇到的经费、场地、设施等方面的困难。要把组织活动的数量、规模、效果作为衡量自身工作优劣的标准,让全体职工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健康身体、享受快乐、激发干劲、创建和谐。

三、坚持改革创新,完善领导机制

要使职工文化永葆生机与活力,职工文化建设必须实现普及与提高的有机结合。职工文化活动必须突出职工的广泛参与,不断扩大参与面,不断提高参与率,不断探索新领域,吸引更多的职工及家属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来,促进职工文化活动更加群众化。同时必须不断提高企业文化活动重点项目的水平和质量,形成特色,创造“品牌”,只有将普及与提高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职工文化的基础更为扎实、活力更为强大、发展更具后劲。

职工文化建设是职工提高职业技能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的重要载体。创新和发展好企业职工文化,就要进一步完善职工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运行机制和创新机制。要坚持党的领导与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结合起来,把服从服务大局与全面履行工会基本职责联系起来,把党的要求、行政的需要与职工的意愿统一起来。要建立职工文化日常工作评价运行机制,形成职工文化建设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评价的工作格局。要加大职工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媒体阵地作用,营造浓厚的职工文化氛围。还要总结推广职工文化建设经验,及时发现、培育、宣传和推广职工文化建设的优秀典型。

加强“四家”建设 提升文化品牌 篇3

努力建设“职工之家”

该行工会始终将关心员工疾苦、倾听员工诉求、排解员工困惑作为工会维护员工权益的切入点,落实工会的基本职责,尽可能使有困难的职工得到组织的补助,推进“职工之家”建设。

多方倾听心声,反映行情民意。该行多次在不同场合要求和鼓励员工积极建言献策,并开展“建一言,献一策”活动,对其中的一些金点子、好点子及时采纳,推动和指导了业务发展。同时该行始终把广大职工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关注民生问题,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并进行认真的分析梳理,进一步拓宽民主渠道,真正架起“连心桥”。

积极构建平台,注重人文关怀。该行建立了经常性谈心交心制度,在员工工作变动、受到奖励或者批评处罚时、思想波动时、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时,主动找员工谈心,做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使员工消除心理隔阂。多次开展上门走访活动,当员工生病、发生家庭矛盾、出现家庭困难时,工会便会通过不同方式与员工交流意见,切实落实好帮扶措施。此外开展“送温暖”活动,经常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干部、军属和特困员工,邀请专家分两期举办40岁以上在岗员工工作压力和情绪管理讲座,把组织的温暖送到员工心坎上。

合力推进“文化立家”

加强教育培训,创建知识型团队。该行定期组织各类教育培训,如使命教育、挫折教育、各项业务性培训、员工心理疏导培训、军训、参加农业劳动等,分层次的针对性培训及点多面广的教育。同时狠抓员工的业务技能考核,通过业务技能达标考核、组织各基层分工会进行业务技术比赛、业务能手封闭式集训等,将达标考核、比赛成绩作为个人效酬、年度评优等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实施等级柜员考核办法产生的“蝴蝶效应”,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柜员学业务、练技能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柜员的业务素质,且效果显著。

开展争先创优,创建进取型团队。该行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双创”、“双服务”活动相结合,将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为了动员全行员工积极参与创先争优活动中去,该行还在全行开展了创先争优征文活动,并坚持每年评比先进,弘扬先进人物,进一步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如开展“争创岗位廉洁合规从业标兵”主题活动;开展先进工作者集体、优秀政工干部、“模范资深员工”、“双十佳”青年等评比活动;五好家庭、“微笑大使”、岗位能手技术标兵等评选活动,召开两代合行人“薪火相传”座谈会,老员工以自己当年艰苦创业精神和老信合人的优良传统来教育、熏陶、关心青年员工,帮助青年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激励新老员工携手共进。该行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打造了一支积极向上,有爱心有信念,具有拼搏精神的有战斗力的团队,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取型团队文化得到提升。

参与公益活动,打造责任型品牌。多年来,该行广行善举,注重感恩,屡获慈善荣誉称号,如在第二届温岭慈善大会暨第三届“5·15”慈善公益日启动仪式上,被授予“慈善集体突出贡献”奖,并现场捐赠善款50万元;启动了第二期1000万元慈善助困基金,现场向贫困儿童、老党员们献爱心;启动“百场红色电影乡村行”;邀请浙江曲艺杂技总团送戏下乡,给全市各地村民送上家门前的文化“夜宵”。该行公益活动的举办与参与,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是打造一种文化品牌,提高了该行的社会影响力。

开展文体活动,打造活力型团队。组织举办了“激情飞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文艺晚会,与市府办联合举办了元宵联欢晚会,协助举办“阳光大道”庆建国60周年“温岭农村合作银行之夜”大型文艺晚会,组织妇女员工参加送戏下乡等活动。参加“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暨巾帼表彰会”,举办“步步高”登楼梯比赛,组织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举办“庆三八”全体机关人员趣味运动会;组织100名员工参加市办举办的“台州人的笑脸”文艺演出;开展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系列活动;举办“在党的旗帜下”温岭农村合作银行纪念建党九十周年文艺晚会;组织参加市政府举行的《日出东方》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红歌文艺晚会,献唱歌曲《十送红军》;组织员工会同各行社代表市办共同演出音乐剧《起飞》,获全省农信系统第二届文艺汇演一等奖等。通过文体比赛和交流,不仅丰富了员工生活,还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员工队伍呈现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团结活泼的团队精神,同时也提升了我行的社会形象。

推出创新举措,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该行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上来抓,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架构。还出台了全员学习会制度、谈话谈心制度等制度,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业务经营目标责任加以考核,纳入总行各部室与支行联系点制度中,使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行力。

全力完善“服务兴家”

服务兴行、服务立行。该行自2011年3月中旬开始正式启动标准化网点建设项目以来,优质服务活动的建设已得到质的提升。该行聘请了温州亚美信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精英团队作为此项工作的项目顾问,设计并量身定制了标杆网点建设方案和规范的服务流程,专门培养了6名内训师进驻各网点指导开展标杆网点建设。此外,该行还大力推行5S管理制度以及“神秘客户”的督导和检查方式,探索建立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体系和标杆网点工作的长效机制。并制定了《温岭农村合作银行优质文明服务考核办法》,为提升该行的服务整体水平,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标杆网点建设,实现了网点服务功能、服务理念、服务流程、服务队伍、服务形象等五大服务转型;员工形象、员工心态、服务技巧、业务分流、现场管理、客户满意度等方面都有明显提升,服务面貌焕然一新。

竭力实现“民主持家”

保障民主权利,尊重民主意愿。该行十分重视保障员工的民主权利,给员工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空间,并在员工意愿的基础上结合本行实际进行决策。如在后备干部推荐和培养过程中,各支行推荐后备干部人选,再

由总行人力资源部组织考察情况,总行考评委进行筛选,然后建立后备干部队伍人才库,并组织进行业务知识考试,有意识对他们进行培养;在年终测评和个人述职中,由员工间相互背靠背打分,来评价其他同志的一年工作表现。

用企业文化建设“武装人”,充分发挥其服务和保证作用,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多年来,该行通过一系列丰富、灵活的企业文化建设,逐步实现了工作更加同心、目标更加同责、上下更加同步,社会形象提高了,企业的后续力也增强了,“家”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的效用得到初步显现。

林国苗陈本秋

抢先抓早促发展实现首季开门红——中国农业银行江苏扬州分行储蓄存款超额完成首季增存目标

扬州分行坚持存款立行思想不动摇,着力做大储蓄存款优势,在2012年“春天行动”中,做到早动员、早部署、早行动、早见效。至1月末,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32.28亿元,同比多增19.61亿元,增幅达154.78%。按照“春天行动”考核口径,储蓄存款增加45亿元,完成3月末时点目标的132%,实现了个人资金业务的“开门红”。

扬州分行高度重视“春天行动”营销活动,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突出存款重点。1月3日召开全市农行2012年“春天行动”视频动员大会,分析今年经济金融新形势和上级行考核体系新变化,主动加强研究和对接,确保有的放矢地开展好旺季营销工作。针对上级行加强日均存款考核的新特点,及时调整存款工作思路和方法,突出抓早抓实,功夫用在平时,以天天抓存款的精神,持续加强存款组织工作。在元旦春节期间,全辖以最强的兵力、最猛的火力、最高的激情投入旺季营销工作,全力抢占个人资金市场,确保首战必胜。

扬州分行在“春天行动”中强化宣传,优化服务,树立品牌形象,打造竞争优势。市分行统一制定活动短片和宣传口号,元旦、春节期间在扬州电视台、电台、4家报纸和2家网站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加强“金钥匙”等品牌宣传力度,在网点放置“春天行动”宣传折页、海报,利用短信平台、LED屏、液晶电视发送“春天行动”产品信息和节日问候,形成强大的品牌视觉冲击力。同时,统一设计网点整体形象,积极开展“三下乡”、“送温暖”、写赠春联等公益活动。网点做到早开门、迟打烊,开足柜面窗口,便于客户随时存款。年初招聘培训80名大堂副理,全辖98家网点大堂副理全部配备到位,为实现“大堂制胜”打下基础。春节前后组织本部人员到网点支持柜面工作,适时调整接送包时间,方便网点开展工作。

在“春天行动”中,扬州分行努力实现“两个转变”,即从单一营销向综合营销转变,从做营销向做客户转变,充分整合本行产品和渠道优势,实施交叉营销和综合营销。市分行营业部加强批零联动营销,春节前为重点客户代发奖金存单1115户,吸收储蓄存款1259万元;代发工资卡12216笔,吸收储蓄存款6227.8万元,实现资金行内循环。江都支行远赴北京、上海工地,向建筑业老板营销个人业务产品,1月份吸收建筑业老板个人存款近2亿元。对高价值客户实行名单制管理和分层维护,通过客户拜访,举办高端论坛、客户联谊会,送贺卡、送福字等形式,加强与贵宾客户的沟通联系,做大优质客户规模,提升个人资金的稳定性和成长性。

扬州分行加大“春天行动”考核督查,跟进配置激励资源,调动全员营销存款的积极性。市分行本部出台劳动竞赛考核办法,加大存款的考核权重,与员工绩效工资挂钩。全行统筹700万元费用,专项用于“春天行动”营销活动。市分行按日编发《每日情况》,及时推广“春天行动”先进经验。每旬编发《个人金融业务动态》,加强营销提示和业绩考核。支行对网点存款进度日日通报,按旬督导,上门解剖原因,提示工作路径,确保了个人资金持续、稳定增长。

吕元兆

春耕好时节农信支农忙——四川省渠县农信社全力以赴支持春耕生产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担粮”,进入阳春二月,宕渠大地上处处呈现出春季耕作生产的繁忙景象。渠县是四川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作为支持“三农”、服务县域经济的金融主力军,渠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顺时而动,把支持春耕生产作为一季度信贷服务的主要工作来抓;截止2012年2月20日,渠县联社共发放各项春耕生产贷款2536户,金额15564万元,占各项新增贷款的77.5%,有力地支持了全县春耕生产。

计划安排,突现一个“早”字。“一年之计在于春”,2012年1月4日,渠县联社召开了2012年“开门红”营销工作会议,传导了一季度存、贷款业务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制定了春耕支农工作“一把手”负责制,由分管领导亲自抓,授信评审部具体抓。资金组织,突出一个“足”字。为了不误农时,保证春耕生产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各信用社积极组织资金,为春耕备耕铆足了劲,加足了油。

信贷投放,突显一个“快”字。春节收假之后,渠县联社要求各基层信用社开辟了春耕农贷绿色通道,实行了“四个优先”,即对春耕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种子、农机物资资金优先供应,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优先安排,对科技兴农项目资金优先满足,对灾后重建项目资金优先发放,以最快、最简的方式让农户拿到小额农户信用贷款。

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调研 篇4

一、工会对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调研的作用

(一) 工会是建设企业文化职工文化的桥梁

做好群众工作是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基础, 工会在企业与职工之间恰好起到一个连接的作用。工会可以通过了解职工意愿、职工要求, 进而解决职工在企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工会的工作核心是“以人为本”, 正是因为这种文化理念, 也激发了职工工作的自觉性, 更加强了职工的集体意识, 培养职工在企业工作中的责任感和归属感。积极主动进行科技、知识创新, 从而实现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共同进步。

(二) 工会是做好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工会在做企业职工的思想工作方面有很好的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 企业也在发展壮大, 这就要求工会改变思想, 开展有创造性的文化建设活动。以培养高素质的企业职工为目的, 搞好企业文化的建设。积极引导企业职工树立统一的企业发展观, 培养出能够适应企业管理需要的职工,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加强对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研究, 推动整个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调研的核心

是否以员工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 关系到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好坏。首先, 要明确一点, 企业职工才是企业发展的主体, 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员工的个人素质及工作能力, 并不是盲目的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企业文化建设的着重点是企业职工的平等, 企业与职工的相处要像一家人一样, 让每位职工对企业都有一种归属感。这样才会有利于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开展。

在和谐社会这种社会形态中, 自然也要建设和谐的企业。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调研, 以和谐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一套“和谐”的体系, 开展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组织职工日常的文化提鱼活动, 促进企业职工相互间的了解、增加情感交流、改善人际关系、凝聚企业内部向心力, 进而使全体企业职工全面进步, 实现企业文化职工文化的建设。

三、探索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调研模式

(一) 公有制企业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和企业职工的共同发展, 是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目标。目前, 企业要积极探索, 发挥企业文化的个性优势, 寻找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之间的契合点, 两种文化互补, 促进整个企业文化更加富有生机、更加具有人性化, 使职工文化更加具有个性、自主性。加大力度发展企业职工文化, 扩展职工的发展空间, 开展更多娱乐身心的文化活动, 活跃职工思想, 使企业职工可以健康自由的发展, 最终成为企业内部的核心力量。

与此同时, 在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开创新模式时, 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职工形象与企业形象的一致。第二, 职工精神与企业精神的一致。第三, 职工职业目标和企业价值目标的一致。第四, 职工素质的提高与企业效益提高的一致。第五, 职工的人文环境与企业发展环境的一致。第六, 职工归属感与企业归属感的一致。

通过对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调研模式的探索, 我们不难得出:探索出一条适应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符合社会科学发展观、与学习型社会相匹配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道路, 是充满挑战性的。但是, 一旦打通这条建设之路, 就会很大程度上推进我国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二) 非公有制企业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

针对一些非公有制的企业来说, 建设企业文化的重点在于对企业职工内心情感的把握。在推进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工程中, 要注意职工的情感变化, 认真解读他们内心的诉求。由于不同规模的企业, 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侧重点不同, 所以对于职工文化建设的内容, 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善、创新、深入挖掘, 实现企业理念与职工需求相契合。经常更新、充实职工的文化体育活动, 在继承传统的优良模式的前提下, 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的品牌效应, 提高职工文化的对于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加强对职工文化骨干的培养, 把职工文化组合团队的形式, 用这种团队带动整个企业文化的发展。逐渐增强事业单位、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 让非公有制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在真正意义上推动整个企业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调研意义

大力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 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文化进步的基础, 同时也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现在企业都重视对其自身的文化建设, 宣扬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 全面促进社会主义企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调研, 可以深入探讨企业文化改革的意义, 大力发扬以科学的指导方式建设企业文化。营造和谐的劳动雇佣关系, 使企业间和谐、职工间友善、社会和谐等等。不断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 还可以引导企业和职工自觉的履行社会主义核心思想所赋予的职责, 不断的巩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为企业文化事业添砖加瓦。

总结:

将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事业, 深深地扎根于企业这块沃土之上, 把宣传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深深的刻入每位企业职工的心中。企业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这样企业中文化职工文化才能真正地成为职工日常工作中的行为准则。提高自觉意识, 发挥个人能量, 为促进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河涛, 简洁.论工会在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1 (01) .

加强职工文化品牌建设 篇5

企业是员工赖以生存的基础,公司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我们全体干部职工共同的愿望,我们绿原糖业公司自组建以来,轻装上阵,公司的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彰显出一派生机和活力,公司各项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内部管理更加规范。人事制度改革到位,各类管理及技术人才的才能得以充分展现。各基层班子配备合理,基层组织战斗力强,职工队伍稳定,生产系统内部指挥,管理方法得当,纪律严明,秩序良好,保证了生产的安全可靠,公司党委一班人对市场信息分析判断准确,经营方式灵活,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企业效益的增加,公司干部职工的收入增长较快,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公司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也蓬勃发展,高清电视信号的全面入户、月光舞会、职工运动会、歌咏比赛等有效形式,丰富了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公司上下呈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如何将这种良好的势头保持下去,为公司发展增添后劲,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一定的物质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合本企业发展需求的企业文化来作为强有力的支撑,下面就个人学习心得及参考文献资料两方面结合起来,浅谈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思想,开辟了企业管理的新里程。一个企业要发展,抓企业文化尤为重要。首先要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以形成最佳的管理机制为目的,以人的管理为主体,以企业精神的共识为核心,以群体行为为基础的企业管理学说。它主要包括讲求经营之道,培育企业文化精神和塑造企业形象等方面。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的经营宗旨、发展战略和企业精神为职工群众所了解,成为广大职工的创业理想、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企业文化建设要围绕着企业文化的构成来进行。对企业来说应从以下工作入手。

一个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也必然是一个制度严格的企业。这种严格就体现在多种规章制度的制定上。因此,企业在现有的体制下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按原则抓好财务管理制度,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制度的建设;党委要抓好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的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群众监督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等各项制度的建设。要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在制定各项制度时,应遵守治事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小事抓起,但切不可超越现实。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大前提,以本单位的实际为小前提,制度一旦经过严格的程序制定后,领导干部要带头贯彻执行,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在制度面前做到人人平等。

企业的环境建设是一种企业文化建设,它是企业形象的一种外在表现。它体现了企业的精神面貌,企业的独特追求,企业对职工的态度,企业的价值状态。企业环境就是一面镜子,整体地、直观地表现出一个企业地面貌,反映出一个企业地管理水平。企业地环境建设反映了企业对职工地态度,从而也体现出一种特有地价值观念。人是企业中最有价值地因素,企业应该依据他们地需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 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整洁优美、方便、文明的企业环境不仅直接显示了企业的良好形象,而且也体现了企业尊重和关心职工的基本态度,也反映出职工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当然也就会激发职工的自豪感和积极性。

价值观是价值关系中主体评判事物和指导行为的信念。企业的价值观主要是处理企业与职工、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中形成的。在处理这些关系中人们形成了一系列观念。在企业文化的众多因素中,价值观念处于核心地位,它对其它要素起支配、指导和驾驭作用。企业价值观建设,就是要倡导一种积极向上,有利于社会发展,个人自我价值实际的正确取向,并进而影响到职工的自我价值观。

有企业精神鼓舞人、激励人。企业精神反映了企业职工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状态,是企业在生产、生活和经营活动中,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而长期形成的,并为职工群众所认同的一种健康向上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学源泉。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要注重企业精神的提炼和传播。兵团人经过四十余年的斗争实践,用血汗凝结成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屯垦戍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奋进。要把这种精神作为兵团事业向前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用这种精神增强兵团的凝聚力。用这种精神指导企业的行为,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和精神责任。用这种精神培养一代又一代兵团事业的接班人,使之为兵团的事业奋斗终身。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注重职业道德,提高职工素质。切实注重在职工中开展以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工技能,职工纪律为主要内容的“四职”教育,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四有”教育职工队伍,充分发挥职工在企业双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教育职工在社会做个好成员,大力弘扬正气,打击歪风,使职工自觉的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形成良好的行为风尚,认真履行优质服务的各项承诺。

牢固树立主任翁地位,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建功立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教育培养全体职工的强烈主人翁意识,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使职工时时刻刻把自己溶入企业之中,时刻想到自己使企业的一员,自己的言行代表了企业的形象,达到内强管理,外塑形象的目的。坚持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深化企务(政务)公开,使职工知实情,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安全生产,树立典型,大力弘扬职工群众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造成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杆的良好氛围。努力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真正落实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组织职工围绕经营管理的安全生产,不拘形式的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活动,使职工主动为企业献计献策,促进企业的发展。引导职工学科学、学技术、学文化。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企业的发展对职工的整体和课题素质要求更高,一是充分发挥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分期分批分专业轮训,开设讲座;二是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同时鼓励职工岗位成才,自学成才,使之成为有文化的职工,为企业的发展增添后劲。另外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满足职工文化生活,振奋企业精神。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 与以往的管理理论相比,企业文化注重的是“人”本,更多的是强调企业文化赖以生存的精神,环境。所以说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人本管理潮流中提出的具体积极意义的一种柔性管理手段。所谓柔性管理,起初是针对企业的管理而提出的新模式,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同时进行管理的新战略,是在研究人们心里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的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识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企业文化发生作用的过程就是一种柔性管理好的过程。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为规范作用。文化的行为规范力,往往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告诉人们什么样的行为是被许可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被许可的。所以在特定的企业文化的影响下,该企业的员工往往都会遵守一定的规范,而这个规范也许是企业文化在员工行为上的规范力。

2、思想规范作用。文化对人的思想方式、思想取向和思维结论,无形中都起着规范作用,它也被成为文化的思维定势功能。处于不同企业文化背景下的员工在思维方式等方面会有不同的模式,受这种模式的影响,该企业的员工就会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或心智模式并以这种定势或模式来指导、规范自己的行为。

3、整体形象持续和促进作用。文化都是以一定的社会和人群组织为依托形成的,反过来文化又可以对社会和人群的整体形象有维持和发展促进的积极作用。企业文化可以通过企业员工的文化行为影响社会受众,从而增强企业找正体形象的认同感和说服力,这种社会认同又会督促企业及其预案工作保持一贯的风格来维持本企业的形象。企业文化能够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对受体思维模式的重组,可以使个体潜移默化地接受一种观念。卓越的企业文化在无形中规定着员工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并引导其主动适应健康的、先进的、有发展前途的社会需求,去和组织的目标一致,使个体和企业的目标得以共同实现。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爱对企业员工实现柔性管理中的作用,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双赢”,就是要充分发挥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真正出色的企业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在这个竞争激烈、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新经济时代,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的生命,一个企业惟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以更快的速度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应成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 就是大家通过不断共同学习,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学习的真正目的是拓展创造力,而学习型企业就是一个具有持续创造力,能不断创造广阔未来的“文化”组织,创建一种以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为基调的企业文化,在内部建立起完善的学习机制,倡导全员学习,使企业在个人、工作团队及整个系统三个层次上得到共同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在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求被满足后,个体就会最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一个能够不断推陈出新、超越自我的学习型企业是有生命力、有活力和巨大发展潜力的组织,也能给其成员提供一个不断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成长空间,成就其个人的价值。人创造文化,文化也改造人,企业员工不仅是企业文化创造的主体,而且也是企业文化的承载者和实践者。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以人主体的人本文化,而在实施学习型组织战略的过程中,学习的核心也是人。因而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在制定决策时先考虑人的因素;充分重视人的价值,把人放在积极、主动的位置上,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关心人、依靠人、培养人和塑造人,才能充分激发员工的热情和进取心,使之从内心深处产生对企业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并真正把个人的前途和企业文化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总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必须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从实际出发,突出实效,以人为本,是企业不断发展的有力保证,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潜在能量,也是一项十分重要而长期艰巨的工作,正确树立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思想,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内容,正确处理建立企业文化与文明建设的关系,做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正确处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使企业文化更好的为企业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加强文化建设 落实品牌战略 篇6

历经二十年的发展,我国评估行业在企业改制,资产重组、中外合资与合作,企业上市,产权交易,以及租赁、抵押,税收,保险等重大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评估行业发展空间的不断扩大,国内评估机构的数量日益增多。随着国外优秀评估机构的进入,以及国际上越来越广阔的评估市场,我国的评估机构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的竞争已经转变为品牌的竞争。而评估机构作为市场经济竞争主体的一部分,也将无一例外的加八到品牌竞争的大潮中。

一、评估机构品牌建设的作用

所谓品牌是指企业及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综合标识,蕴涵企业及其所属产品或服务的特性、品质、声誉等,是企业商品或服务的替代品、体现者。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吸引力。知名度是目标顾客中对企业及其产品了解的有多少,美誉度是对企业及其产品了解的顾客中有多少产生了好的认知和评价;吸引力是企业通过营销公关将自己及其产品的优势介绍给市场,并能够履行自己的诺言,从而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对企业及其产品很高的美誉度和信任度,进而形成很强的吸引力。

企业品牌竞争力是指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形象和文化整合能力。它可更详细的表达为,企业品牌竞争力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竞争能力。

评估机构的品牌则是记录、凝结或承载着评估机构及其全体工作人员执业水平,优质服务,诚信态度、良好业绩并且被客户认可和信赖的工作状态的名称和标志,是评估机构整体实力的综合体现。评估机构品牌建立的过程,是评估执业人员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遵守职业道德的过程,是评估机构加强内部控制、提高执业水平,保证评估质量,提高社会公信力的过程,是评估机构增强自身综合实力,提高竞争力的过程。评估机构的品牌建设对评估机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能增强评估机构的市场竞争能力。品牌是竞争的产物。只要有竞争,就有品牌。评估机构品牌在竞争过程中能够起到区隔市场,建立优势、留住顾客的作用,从而使该评估机构扩大现有市场份额,得到更多客户的认可和信任。反之,庞大的市场份额,众多客户的信赖又会推动评估机构品牌的进一步传播,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使评估机构的竞争力不断增强。评估是智力密集型行业,评估行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才的选择、培养和创造对公司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良好的评估机构品牌不仅是评估机构综合实力的象征,反过来还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其中,为其发展提供充足的,优质的后备军,增强评估机构的竞争力。

(二)能提高评估质量,降低评估风险。评估机构品牌是评估机构内部控制、职业道德,执业水平和工作状态等方面的凝结,是评估机构整体实力的综合体现。评估机构品牌建立的过程是评估师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遵守职业道德的过程,是评估机构加强内部控制、提高执业水平,保证评估质量。提高社会公信力的过程。通过培育品牌的过程,使评估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明确自身责任,评估机构的内部管理得以进一步规范,这将有利于评估机构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及风险控制能力的进一步加强。

(三)能为评估机构创造超额利润。由于品牌以质量取胜,并附有文化、情感内涵,所以品牌给企业产品或服务增加了附加值。同时,品牌有一定的信任度、追随度,品牌建设会使评估机构的认知度,信誉度增强。评估机构的品牌建设在有助于评估机构市场“份额”扩大的同时,更能增加评估机构提供与其他机构同等服务所获取的“附加值”。因此,企业可以为品牌制定相对较高的价格,获得较高的利润。

(四)能提高评估行业整体形象。评估机构的品牌不只是“名称,标记”,它包含着评估机构与评估服务对象的“契约”,对评估服务对象的“承诺”和给予评估服务对象的“信任”。加强评估机构品牌建设,在增强评估机构自身实力及其品牌附加值的同时,还能够使评估机构的社会形象得到改变,并有效抑制行业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改善评估环境,使得评估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评估质量的提高,评估行业社会公信力的增强会强化评估机构在客户心目中的正效应,增强客户对评估机构甚至整个评估行业的信赖程度,从而有利于评估机构增强持续竞争优势。

鉴于评估机构品牌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及评估机构发展所面临的内外困境,把评估机构的品牌建设作为规范评估行业发展的手段,将会有助于评估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我国评估机构品牌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评估机构规模的局限性。据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对全国资产评估行业中3千多家资产评估机构和2万多名注册资产评估师的全面检查的结果表明,我国评估机构的注册资产评估师的人数普遍偏少。据全国评估机构年收入水平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评估机构中规模小,收入低,人员少的机构占了绝大多数。而国际上最大的资产评估机构的年收入超过1.8亿美元,并在世界50多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办事处。这说明中国的资产评估机构作为市场中的中介服务组织,其市场竞争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远远不够。国际著名评估机构之所以拥有现在的成绩和地位,除了其强大的实力之外,国际品牌也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

(二)评估队伍素质的建设。资产评估是从业人员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对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专业判断,需要评估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执业经验,可以说只有高素质的人员才能胜任评估工作。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当前我国评估机构中具有执业资格的评估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大多数评估人员均是没有执业资格的从业人员,这必然会影响评估的质量;另一方面,评估人员后备力量不足。据统计,当前我国每年报考注册资产评估师的人数约有数千人,最后通过的比例不高,这与评估行业强劲的发展趋势以及对高素质评估人员的需求是不相称的。而且,由于目前我国资产评估学历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以至于一些通过考试的评估师缺乏对资产评估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因此造成我国评估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三)评估质量的影响。2000年发生的“麦科特评估上市欺诈案”等案件,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发

展迅速的,以独立,客观,公正为宗旨的评估行业。2004年以主要包括评估机构设立条件和执业质量为内容的,对全国资产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评估行业全面检查中,涉及执业质量问题所占比例较大,引起了管理方面和社会的关注。其中评估工作底稿基本内容不完备、评估报告内容与格式不完整,不规范以及现场核查程序不规范等,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评估行业评估质量的三大问题。除了执业质量存在问题以外,评估机构其他方面的问题也对评估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评估机构存在的问题中,评估机构有少数无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或未有效实施。由此可见,无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或未有效实施不仅是我国评估机构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也是导致资产评估质量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建设评估机构品牌的建议

(一)加强评估机构的文化建设。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品牌的灵魂。评估机构的文化是其品牌的精神支柱,因此,品牌的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的建设必将有助于品牌的建设。资产评估是注册资产评估师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对评估对象价值进行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在资产评估工作中会涉及交易各方的利益,而评估机构及评估师在执行资产评估业务时,应当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应当勤勉尽责,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参与工作,从而真实的发现和反映交易物的客观价值。在工作中恪守“公平诚信”的原则,建设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并将诚信文化作为种价值观融入到品牌中去。把评估行业办成一个深受社会尊重,享有诚信声望,无愧于市场经济的行业,以更好地参与改革,服务社会。

(二)提高评估人员的素质。美国作家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对企业优秀人才的重要性这样描述“任何卓越公司的最终飞跃,靠的不是市场,不是技术,不是竞争也不是产品。有一件事比其他任何事都举足轻重;那就是招聘并留住好的员工。”资产评估行业是智力密集型的行业,且资产评估本身是一项高度智力化的工作,因此,选择、培养和造就优秀的人才对评估机构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依据现实情况,不断完善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教育、考试制度。保证注册资产评估师数量和质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提高评估机构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技术水平;加强评估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评估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建立良好的评估师后续教育培训机制,搞好注册资产评估师以及评估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提高评估人员素质,还要不断引进优秀人才,壮大自身实力;同时各评估机构之间还可以相互交流,学习,评估机构共同提高。评估机构品牌的建立,不是某个或几个评估人员的责任,它需要评估机构所有人员的共同的努力,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因此在提高评估人员自身素质的同时,更要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优秀团队的建设。

(三)提高评估质量,加强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公正性的咨询行业。资产评估质量好坏是评估机构生存之本,是其品牌的关键所在。我们可以依据当前评估机构在评估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评估机构自身、评估协会组织以及评估机构监督部门等多方面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例如,从评估机构自身来讲,在具体项目中要严格按照评估程序开展评估工作,及时归整档案,认真,细致地完成评估工作底稿并妥善保管,严格执行三级审核制度:从评估报告内容,格式上进一步规范评估报告。在内部制度建设方面,可以建立包括全面质量控制和项目质量控制两方面的评估机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来保证评估质量。如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评估过程,程序、关键控制点等的控制来达到项目质量控制的目的;加强对评估人员,评估机构管理制度,评估环节等方面的控制来提高评估机构的全面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的同时还要出台一些配套措施来保证质量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面对当前国内、国际良好的发展机遇,广阔的发展空间,评估机构还应在品牌的建立过程中,发现自身优势,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如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多种经济形式的蓬勃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程的加快,众多未知的、尚无先例的新业务会接踵而至,因此评估机构应该培养自己面临新领域,新业务,新客户的胜任能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加强职工文化品牌建设 篇7

一、正确认识开展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力开展职工文化建设, 是企业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 兴隆矿业隆泰公司以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以培育时代理念、弘扬先进文化、提升企业品位、陶冶职工情操为目标, 积极创新活动载体, 完善工作机制, 不断推进企业职工文化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进一步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和谐稳定, 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由此看出, 一个企业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先进文化的具体实践, 列为本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 摆上突出位置抓紧抓好, 抓出成效, 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理解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意义。组织开展好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工作, 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 成立组织机构, 制定实施方案, 总结经验和分析存在问题, 把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不断提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实践, 对广大职工起到教育、引导、感召、约束和激励的作用, 培养职工高尚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社会形态。

———树立正确的企业职工文化理念。企业要大力提倡从教育入手, 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要求职工树立起“尊重、忠诚、奉献”的企业道德观念, 培养一种尽职尽责, 实在做事, 堂正做人的职工形象, 以兴隆矿业隆泰公司文化理念, 提升职工精神境界, 增强精神力量, 使企业拥有更多永远追求卓越、永远值得信赖的优秀职工。

———注重企业文化宣传教育。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中, 充分利用好当地资源优势, 组织职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观看和听取英雄的生动事迹, 瞻仰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激发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 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在思想上、工作上和作风上严格要求, 使广大职工始终保持忘我工作的朝气、伸张正义的锐气和公正廉洁的正气。

二、构建企业职工文化建设要紧密结合企业工作的自身特点

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作为先进文化的具体实践, 要结合煤炭行业特点, 突出时代特色, 体现出鲜明的个性, 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构建煤炭企业价值观念的问题。纵观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强的企业, 发现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那就是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组织内部都建立了一种特殊的企业文化, 在这个框架内要想提升企业职工文化, 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形成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成功, 离不开正确的战略, 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凝聚力, 更离不开不折不扣的企业职工文化。企业职工文化建设是左右企业成败的重要力量, 也是企业区别平庸与卓越的重要标志。因此, 要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 积极营造一种企业职工的公众文化氛围。

———弘扬煤矿职工的拼搏奉献精神问题。煤矿职工最伟大的情怀就是勇创一流的拼搏精神。所以, 我们要从优化组织的企业文化框架和机制, 提高企业职工文化技能和强化职工文化意识等方面着手, 做到思想到位、管理到位、工作到位、考核到位, 切实提高企业的职工文化, 教育引导职工追求以“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为目标的崇高精神, 按企业服务的宗旨, 不断创新适应变化, 从而推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向前发展。

———健全企业职工道德体系的问题。把职工职业道德修养作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行风纪律, 强化纪律教育, 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树立良好岗位形象, 健全和完善热爱矿山、忠于职守、秉公办事、清正廉洁等为核心内容的各岗位职业道德体系, 以达到规范职工的工作行为, 牢固树立思想道德防线, 发扬遵纪守法、干净干事、堂正做人、勤俭自强的自觉行为准则, 最终把它作为企业职工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认真抓实抓好的目标。

三、构建煤炭企业职工文化建设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一是构建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从改变职工的信念和行为开始。当一个企业的职工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障碍时, 企业就要对原有的企业职工文化进行变革, 而企业文化变革成功的关键首先就是要改变那些直接影响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职工行为和理念。

二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价值观、信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对于同化每一位职工、协调企业、统一企业的所有行动起着巨大的作用, 在构建企业职工文化时必须选择正确的价值观, 用价值观、信念来引导企业的活动。

三是要创建企业职工文化建设活动。积极开展创建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工作, 深入宣贯兴隆矿业隆泰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及文化理念等。结合企业实际, 加强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宣传教育活动, 树立“企业职工文化”的高尚精神境界, 提高思想认识,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企业特点, 制定企业职工承诺书, 做到企业职工文化承诺, 形成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 从而筑牢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理念。

关于加强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考 篇8

一、群众文化品牌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一) 认知性不够

大多数人对群众文化品牌建设并不熟悉, 缺乏对群众文化品牌建设观念的了解, 还是将文化发展作为经济的附属, 而没有强调文化自身的重要地位。这就导致一些政府部门没有高度重视文化市场的发展, 忽视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而一些文化单位受到制约, 不能更好的开展文化工作。

(二) 品牌定位模糊

群众文化品牌的定位过于模糊, 不能形成人们对其的高度认可, 例如某些地区的文化活动只是表演一些节目, 销售一些文化纪念品, 说是一种文化品牌的确立, 但仍旧没有清晰的概念, 只是一种“新瓶装旧酒”的方式, 不能从根本上将群众文化品牌发展。

(三) 群众参与性不强

某些地区为了推动文化品牌建设, 所举办的文化活动都是一些百姓参与性较低的活动, 导致群众不了解、不关注、不参与。如果群众文化品牌建设不能更好的团结广大群众, 为人民群众所接受, 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政府或是文化部门只是唱“独角戏”, 文化活动开展不起来, 文化品牌建设也就会止步不前, 最终夭折。

(四) 文化品牌建设过于“创新”

推动群众文化品牌建设需要一种创新意识, 使文化的发展更具有独特性, 但最终是为群众服务的, 如果一味的强调“创新”, 就会本末倒置, 忽略了“为人民服务”的最终目的, 最后仍旧会导致文化品牌建设的落空。

除此之外, 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扶持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其它问题, 例如持续时间短, 宣传力度小等。因此, 如何解决群众文化品牌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加强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途径

(一) 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文化资源

打造一个群众文化品牌, 就要讲究科学性, 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文化资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 合理的将本土文化资源与品牌发展相结合, 才能创建出好的群众文化品牌。例如, 在云南, 旅游业发展旺盛, 人们越来越多的想要接近云南、了解云南当地的风土民情, 因而《云南映象》这部大型歌舞剧应运而生, 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打造了一个有着云南特有标志的文化品牌, 广西桂林的《印象·刘三姐》也同样是一个地域性明显的文化品牌, 它不仅将广西的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 还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充分发挥了文化品牌的带动效应。

在各个地区, 都有记载着自己文化的博物馆、历史文物馆、展览馆、名人故居等文化坐标, 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都可以用来建设文化品牌, 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 挖掘文化底蕴和魅力, 树立自己的文化品牌, 才能提高当地的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

群众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是凝聚人心的纽带, 只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所创造出来的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进一步的推动全国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二) 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文化品牌建设的积极性

群众文化活动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参与性活动, 只有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够发挥整个文化活动的影响力。

文化品牌建设更离不了群众的参与, 群众是主体, 群众参与其中, 从活动中获得自身精神文化需求满足的同时, 并将文化传播发展, 创建文化品牌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群众文化活动, 促进文化的弘扬与传播。

许多地区都推出了“乡村大舞台”“百姓剧场”等品牌文化活动, 目的就是让文化活动贴近群众, 让群众参与其中。还有一些文化活动请普通百姓作为节目的演员, 虽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 但群众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还有一些群众文化活动与节日结合起来, 例如“猜灯谜”“红歌会”等, 既弘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又将传统文化增加了新的品牌内涵。根据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活动流行趋势的改变, 更新现有的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 让它们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贴近时代, 在保留原有传统经典的基础上, 剔其糟粕, 取其精华, 将现有流行的文化注入品牌的内涵和形象, 持续不断的为品牌注入新鲜力量。

(三) 加强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宣传力度

群众文化品牌建设不仅仅需要硬环境建设, 更需要软环境建设, 这就需要一种长期有效的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舆论氛围。因此, 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应加强对品牌文化的宣传力度。例如, 某些文化活动可以通过邀请一些知名剧团、名家学者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有效地激活文化品牌建设。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媒体来进行报道和大力宣传。并且要让品牌文化“走出去”, 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吸取各家之长, 同时将自己的品牌文化宣传发扬出去。

群众文化品牌建设还需高度重视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 这些地区往往生活水平落后, 环境较差, 交通闭塞, 人们的精神生活无法满足。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资金有限, 文化活动就会相应减少, 想要做重点, 做品牌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四) 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双向支持

群众文化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部门和各个文化团体的支持和协作。由于受旧有机制的长期影响, 各个部门相互脱离, 很难协作发展。群众文化品牌建设并不是单一部门的工作, 而是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共同配合。因此就需要有一个协同发展的有效机制, 政府协同各部门拟定文化品牌建设的项目, 从而全面整体的推动文化品牌建设。

政府财政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 建立以财政资金为杠杆的投入新手段, 通过活动宣传文化品牌、展示城市形象, 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文艺团体等组织参与到文化品牌建设中来, 并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以保证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召开和进行。

建立群众文化品牌发展基金。政府充分利用各种形式, 调动社会各个文化团体的积极性, 自愿捐助资金, 发展群众文化品牌建设, 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进一步引导和培养社会民间组织, 使各种文化团体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形成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主导力量。

三、结语

加强群众文化品牌建设,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增强文化软实力, 提升群众文化的全面发展更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举措。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高度重视, 全面思考, 才能更好的为群众文化建设谱写出新的篇章。

摘要:当今社会, 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关系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 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我们要大力繁荣群众文化, 创建群众文化品牌, 加强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然而, 群众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因此, 本文试从群众文化品牌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加强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途径来探讨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群众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伊海燕.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J].现代营销, 2012 (12) .

加强职工文化品牌建设 篇9

一、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上的问题

在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些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较为片面、机械、僵化的现象, 具体表现为:

第一是盲目效仿,形式化严重。一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搞企业文化发展了,就跟着效仿,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特色环境,在没有充分考虑客观情况、自身特点、决策层缺乏统一认识的情况下,盲目导入CI系统。虽然外观统一色调、统一标识,服装款式协调一致,但企业的理念不能真正达成共识,企业文化流于形式。

第二是概念模糊,文体化泛滥。一些企业把内部开展的文体活动当成企业文化,热衷于活动的轰轰烈烈, 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还有的企业把以前开展的一些文体活动都归纳为企业文化,并没有搞明白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第三是言行不一,空泛化至上。有的企业门口、走廊到处是标语口号,职工每天唱厂歌, 而管理思想却另行一套。有的企业总讲“以人为本”,但采取什么办法手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起到凝聚、激励员工的作用,领导者却没有深刻的研究和实践。

第四是观念守旧,僵硬化继承。主要是对企业文化认识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制定和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 就是职工的文明礼貌、道德风范、企业的知名度等, 把企业文化看成一旦形成就永久不变的信条。

(二)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过程中的常见误区

2008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同时也是中国企业品牌的元年。2008北京奥运会在全球打造了一个真正的品牌:“中国”,成功完成了中国最大的一次国际公关,“中国”成为了世界品牌,开始改变着“中国制造”。但“三聚氰胺”事件让中国奶业受到史无前例的重创,中国品牌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上。因此, 民营实施品牌战略过程中应避免进入以下四个误区:

第一是商标注册不注册不要紧。个别民营企业认为自己只要有“牌子”就行,对注册与否并不在意,结果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如赣南一家酿酒企业运用“X烧”牌商标长达20多年,却一直未申请商标注册,直到被外地一家企业起诉其商标侵权时才知道自己运用的商标已被他人抢注。无奈之下,该民营企业只好花巨资买下自己已用多年的商标。因此,企业应注意加强商标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学习,配备专门的商标管理机构和人员,及时注册商标,打造自己的品牌。

第二是注册了商标就万事大吉。有的民营企业以为商标注册后就没事了,抱着“皇帝女儿不愁嫁”、“好酒不怕巷子深”的陈旧观念,不搞宣传、不做广告,不能正确运用商标广告战略把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品牌开拓意识不强,结果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总是打不开局面。成功民营企业的实践证明,一个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善于运用广告战略开拓市场,才能打造自己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三是商品名称、企业字号比商标更重要。不少民营企业在设计、制作产品包装、装潢时突出商品的通用名称,却把具有显著性和新颖性的注册商标忽略了;有的民营企业则未能把企业字号与注册商标统一起来,导致消费者在认牌购物时产生误认,既不利于商品的销售,也不利于商标品牌的树立。一个具有发展眼光的民营企业应当把企业字号与注册商标紧密结合起来,在商品的包装、装潢中突出已注册的受到法律保护的商标,并把品牌战略的实施放在生产、销售和管理之前。

第四是旧商标不如新商标。一些民营企业不是用冷静的思路、科学化的管理去理顺和盘活自己所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而是盲目地模仿、改用或者运用他人的商标,以为新商标比旧商标更好,把自己曾经辉煌的商标闲置一边,造成无形资产的浪费。

二、新形势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实施品牌战略的措施和途径

(一)企业领导者必须用企业的文化来构架、传播企业的品牌

一个企业领导者一定要在创业之初就奉行“和谐文化”、“文化管理企业”的理念,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炼出品牌的精髓,赋予品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品牌具备恒久的生命力。

(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牢固企业的品牌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抛开制度管理。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不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 也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不能从根本上规范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意识。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 形成一种规范和理念,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企业文化对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就在于挖掘文化管理的本质,丰富文化管理的内涵, 提高文化管理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的优势是:可以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加强职工的自我控制;能激励职工工作激情,提高生产效率,形成创业动力;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 产生极大的协同力;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通过文化对管理的先导作用,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目标,使企业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用鲜活的企业文化建设,助推企业品牌发展战略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长期性, 在于它伴随着企业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 要使文化理念化为职工的自觉行为必须有长期“作战”的准备。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需要一批批、一代代的企业家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去营造、培养和发展创新来助推企业品牌发展战略。

三、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民营经济成为主导经济的时代,民营企业必须以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切入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施品牌战略, 善于整合品牌, 以此提升企业竞争力。

摘要:本文从我国民营经济的现状和其所面临的国内、国际情况, 了解到民营企业加强文化建设, 实施品牌战略的作用和意义。着重指出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和实施品牌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提出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实施品牌战略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品牌战略

参考文献

[1]全国工商联.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R].第三卷 (2005-2006) .民营经济蓝皮书, 2006.

[2]万君宝.企业文化竞争力[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7) .

[3]张继焦.成功的品牌管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2.

[4]王瑞祥.铸造企业之魂[J].中央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2006 (8) .

加强职工文化品牌建设 篇10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塑造企业品牌灵魂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是一个企业的经营之道、企业精神、职业道德、企业作风、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企业形象的总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着导向、示范、凝聚和激励等重要作用。而企业品牌的主要特征是与客户之间形成共鸣并推动企业发展。现代, 以麦当劳、可口可乐等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品牌每到一个地方, 都实行文化本土化战略, 意在把当地传统文化融入到自己的品牌中, 以增强用户对其品牌的认同感, 从而促使用户视其品牌为生活的一部分。总之, 企业文化就是品牌的精神力量、品牌价值的核心。

实践表明, 优秀的企业文化, 将会助力企业品牌的建设和培育, 促进企业品牌形象的提升。“可口可乐”、“微软”、“联想”、“海尔”等, 那些成功的企业, 其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其品牌形象塑造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 海尔集团通过十多年的市场磨练, 在品牌经营的实践中也逐渐形成了一套“海尔”品牌特有的文化体系。没有文化内涵的产品与品牌, 是没有生命、灵魂、气质的, 终归昙花一现。

企业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不竭源泉, 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信用卡”。当前, 市场行情瞬息万变, 品牌逐鹿变幻莫测。因此, 如何塑造企业品牌魅力、提炼企业品牌形象、挖掘企业文化内涵, 已成为企业的头等大事。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美国的可口可乐, 还是英国的威士忌;也不管是中国的百年老店, 还是外国的千年陈货, 企业的品牌都是依靠企业文化来作强力支撑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的灵魂, 灵魂有多深, 企业品牌就能走多远, 离开了企业文化这块沃土, 企业品牌只能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毫无生命力可言。

因此, 只有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把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生产、产品之中, 才会提升品牌的附加值, 扩大品牌价值的资源, 也才会有高质量的品牌。

二、发挥文化载体作用, 推进企业品牌建设

品牌, 也是一种文化, 而且是一种极富经济内涵的文化。具有让社会大众和消费者认同的品牌可以为企业带来极高的附加值, 是企业的一笔巨大财富。企业品牌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 它时刻传播着企业的精神文化、道德伦理、哲学理念等, 展示着企业的形象, 表征着企业的素质与实力。同时, 企业文化通过品牌, 将视野扩展到整个文化领域, 以对内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对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其中, 企业文化的传播, 也在不断丰富着品牌的内涵、提升着品牌的价值。

一些世界著名的大公司都密切关注“上帝”的消费心理变化, 开始以满足消费者心理需要带动物质消费。麦当劳提出“我们不是餐饮业, 我们是娱乐业”, 法国香水店说:“我们不卖香水, 我们卖的是文化”。可口可乐、麦当劳、万宝路、海尔等公司之所以家喻户晓, 除了他们的企业形象策略外, 他们还赋予了其企业及其产品、品牌极高的文化内涵, 充分发挥了文化载体的重要作用。这也就说, 以优秀文化为支撑的品牌的传播, 展现了企业的独特的文化魅力, 也促进着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和良好形象的树立;反之, 则不利于产品的销售, 甚至会造成整个企业的动荡与灭亡。

企业品牌是企业文化的载体, 企业文化是凝结在品牌上的企业精华, 也是对渗透在品牌经营全过程中的理念、意志、行为规范和团队风格的体现。在蒙牛企业文化三大管理思想中, 其中有一条是品牌的98%是文化。因此, 当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 企业在产品、价格、渠道上越来越不能制造差异来获得竞争优势的时候, 企业文化正好提供了一种解决之道。因而, 企业品牌建设的关键就是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应积极发挥企业文化的载体作用, 以企业文化为核心, 树立“未来企业竞争更是企业文化竞争”的意识, 积极推进企业品牌建设。

三、塑造优秀企业文化, 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的必然联系, 事实胜于雄辩。据相关资料显示, 《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球500强企业均有强势的企业文化, 500强的评委也总结出这些企业成功的关键是靠文化。GE公司前任CEO韦尔奇也认为, 企业文化是永远不能替代的竞争因素, 企业靠人才和文化取胜。在百舸争流的今天, 我国企业如何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为此笔者做了如下建议。

1. 塑造有特色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将提升企业生存价值。企业不能没有文化, 产品不能没有文化, 品牌不能没有文化;缺乏文化底蕴的品牌建设是苍白无力的, 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去创品牌, 就好比搭建空中楼阁, 建设得越宏伟壮观越容易倒塌。尤其炒作出来的品牌是经不起市场经济的狂风巨浪的, 因为内涵不足, 企业的出发点或者说企业文化与社会的道德价值观有冲突。炒作品牌一时能够成功, 但是不能持久, 像当年的秦池、三株、巨人都是强势品牌, 但是红极一时过后结局却是化为泡影结束了品牌的生命。在商业社会快速变迁的今天, 企业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 更是品牌所代表的文化竞争。因此, 企业必须塑造独特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以文化力, 来提升品牌力, 适应这种竞争局面。未来, 企业也只有赢得有文化竞争优势的品牌, 才可得到世人的瞩目和用户的青睐, 获得长足的发展。

2. 通过产品与服务, 助力品牌信息传播。

企业品牌功能不可能是仅仅通过一个产品、一个商标、一句口号所能替代和体现的, 产品和服务也是一个企业传递品牌信息也就是企业文化信息传播的部分载体, 以海尔为例, 很多消费者之所以青睐海尔产品, 一方面海尔产品的质量过硬, 再者就是海尔的售后服务很是让消费者满意。而那些流传甚广的故事更加强了人们的心理认同, 一说“质量零缺陷”, 就会想到“砸冰箱事件”;一说“真诚到永远”, 就想到“营销员因送货车故障, 自己背着洗衣机走了3个小时给客户送货”的事;一说“客户永远是对的”, 就会想到, 海尔把按照德国模式设计的电冰箱说明书按照中国消费者的水平进行修改的事件……这或许正是海尔文化管理的成功所在。可以看到, 企业在加强文化建设的同时, 应把文化融入到企业的产品与服务之中, 这样的文化才更具有生命力和持久性。

3. 推动品牌文化建设, 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企业文化是根, 品牌文化是果, 真正使企业长盛不衰的秘密是隐含在品牌力和销售力后面的文化力。具有文化竞争优势的品牌集中体现在其品牌文化建设上, 品牌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同样重要。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都脱离不了文化, 它们的形式和内容与文化都密切相关。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企业品牌文化的内涵也是企业文化的体现, 两者的内涵是一致的。然而, 有区别的是两者的核心含义不同, 企业文化是企业形成的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是企业生产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品牌文化则以品牌个性、精神的塑造和推广为核心, 使品牌具备文化特征和人文内涵, 重点是通过各种策略和活动使这些消费者认同品牌所体现的精神, 然后形成一个忠诚的品牌消费群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品牌文化本身就是打造品牌的一种方式。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塑造, 其根源都在于对文化的理解, 对文化理解得越深, 越透彻, 越容易把握其中的真谛和关键。因此, 无论是国有企业, 还是民营企业, 在实施品牌战略, 走品牌化发展的道路上, 推动品牌文化建设就显得异常重要。

加强职工文化品牌建设 篇11

在一机集团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军工特色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公司软实力的具体体现。公司围绕“改革、发展、兴企、富民”办企方针总结提炼形成的企业文化理念,对凝聚人心、鼓舞干劲起到了重要作用。倡导的“企业与我共发展,我与企业共命运”的价值观,对引导和帮助职工正确认识自身价值,理性处理个人与企业的关系,在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中体现和实现自身价值起到了重要作用。倡导的“忠诚、敬业、务实、和谐、创新”的企业精神,对全体干部职工树立同心同德、众志成城、拼搏进取的团队意识,弘扬忠诚企业、心系事业、脚踏实地、细节做起、尽心竭力、建功立业的奉献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倡导的“满足市场需求,创造顾客价值”的经营理念,对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实现顾客价值起到了重要作用。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式和繁重的经营改革发展任务,从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传承、培育和完善符合时代特征、具有一机特色、适应发展要求的企业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把竞争、合作、变革、创新等思想和精神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

增强市场意识、培育竞争文化。市场地位决定企业地位。要主动参与竞争,跳出以我为主、自己和自己比的小圈子,摒弃“等、靠、要”,倡导“抢、闯、干”,抢抓机遇,勇闯市场,大胆实践。要以市场标准和行业地位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败的标准。要提高感知用户、响应市场、融入行业的能力和水平、占据竞争的制高点、取得竞争的话语权。要敢于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在更广阔的领域寻求最大的发展空间。

增强开放意识,培育合作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间的开放与合作成为加快发展的主流,封闭和孤立没有出路。要以全球的视野、开放的思维进一步解放思想,借助一切力量,为我发展所用。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拓宽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强化核心,扩大合作,实现共赢。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博采众家之长,提升发展能力。要以宽容、包容的精神,处理好股东、顾客、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各方面的信任和支持。

增强奉献意识,培育感恩文化。继承和弘扬老军工的优良传统,感党恩,报国家,强国防。要把感激顾客、用户至上的意识根植于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中,兢兢业业,追求完美,以优质产品回馈社会,以优质服务回报用户,以诚信满足市场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顾客价值。要感激职工付出的智慧和汗水,尊重、理解和关心他们,使劳动价值得到回报。

增强发展意识,培育创新文化。创新文化蕴含着对国家的责任,对用户的感激,对社会的回报,对企业的奉献,对自身价值体现的无限快乐。创新要有屏心静气的定力,甘于寂寞的坚韧,一往无前的勇气,永争一流的气魄。创新并不神秘、高不可攀。创新就是用新办法、新思想、新途径去解决问题、推进工作,把事情办成或办得更好。要营造创新的氛围,让一切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华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激励成功、善待挫折的良好风气。

增强大局意识,培育责任文化。我们作为中国兵器工业的骨干企业,肩负着报国强军的双重使命,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是我们始终不渝的追求。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首先是“兴企、富民”,共同发展。其次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增强履约意识,恪守商业信誉。加快“节约一机”建设,推进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要牢固树立“安全是生产力,健康是大福利”的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树立“第一机械”良好形象。

企业文化的主体是职工群众,企业文化的作用靠职工的行动去体现,只有被广大职工认同并转化为自觉行为才能“落地生根”。我们要在广大职工群众中进一步着力培育、大力倡导三种观念和行为要求:

树立强烈的变革观念,主动应变勇于实践。我们身处于一个充满竞争、激烈变革的时代,不断推进思想、意识、精神的自我变革,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这也是个人成长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基本要求。要树立强烈的自我变革意识,主动适应外部形势变化和内部改革调整要求,由要我变革转向我要变革,积极参与变革、支持变革。要提高自我应变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永不满足,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应变的本领。推动变革重在行动、贵在实践,要把变革的思想和变革的行动不断开拓,勇担风险,以变革促发展。

培育浓厚的团队观念,同舟共济团结奋进。家和万事兴,和谐合作有合力的团队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基础。个人的力量、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融入团队中去发展,在实现团队的企业目标中实现自我价值,个人的追求才能实现,利益才有保障。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需要共同奋斗,要把自我追求与企业追求协调一致,认同团队目标,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朝着共同目标努力拼搏。要共同营造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团队氛围,同舟共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避免内耗。尊重别人的感受,赞美别人的成就,找准自己的角色,团结互助共同发展。要尊重个性差异,求同存异,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善于与团队成员沟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倡导实现自我价值的观念,激励职工发展企业。发展是企业和职工的共同目标,职工充满活力,企业才有生机,只有每个员工的个人潜能得到充分施展,企业整体的竞争力才能提高。强烈的发展愿望、永不满足的事业追求、希望自我价值实现展现出了广大职工的时代风采。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和激烈的竞争压力,要树立终身学习、学习成就未来的理念,成为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专家型的新时代职工。要坚定人人可以成材、岗位是舞台的理念,加快由实干型向知识技能型跨越,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敢于攻坚,勇攀高峰,走岗位成才之路,立足岗位建功立业。要把发展企业作为实现人生目标的追求,以主人翁姿态,忠诚敬业,乐于奉献,在企业发展中不断实现和提升自我价值,以数万名职工活跃丰富的实践推动公司新时期宏伟目标的实现。

我们正处在建设现代化重型车辆制造集团的关键时期。我们决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不断用新的方法、新的措施、新的手段、新的载体,大力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深化企业化实效型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创建,充分发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的政治优势,丰富和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和一机特色的企业文化,深入贯彻落实相关多元专业化战略,为早日把公司建成现代化的重型车辆制造集团而努力。

上一篇:化工安全工程下一篇:进口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