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共12篇)
浅谈如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篇1
浅谈如何加强班级建设
对于最近接二连三的校园恶性事件,在深表痛心之余,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而班集体作为学校组成的个体,如何加强班级建设就成为格外重要的问题。下面就对这一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1.应定期召开班会,务必全员参加,会议上可以让同学聊聊近期的学习和生活,谈谈困扰,想想解决方法。可以不定期邀请班主任参加。
2.应经常举办班级活动,不一定是旅行游玩类的,例如聚餐,组织小游戏等,意在增强班级凝聚力。
3.可以设置这样一个平台,让同学能有渠道反映关于学校或班级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让一些较为内向但有想法的同学提出自己的意见
4.班委以及党员应当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班委每个学期都有加分,但做实事的班委较少,班长作为班级的领头羊,应当号召班委做实事,例如定期提出组织活动的方案,帮助困难同学共同进步等等。
5.可以设立一套奖惩制度,对于包庇犯严重错误同学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惩罚,起到警示作用,防止悲剧发生。举个例子就是假如有人长期翘课或夜不归宿。任课老师或宿管阿姨没有发现,发现的同学应当主动汇报给班主任或辅导员,对于知情不报的同学应有一定的惩罚
6.建立宿舍责任制度。大学里相处时间最多的还是舍友,相互之间不但要在生活上帮助也要在学习上共同进步,应积极关心有异常表现的舍友,积极帮助有困难的舍友,同时但也不能包庇舍友的错误,应及时帮其指出并改正
我认为加强班级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并不能一蹴而就。是要在日积月累中让同学自然的形成“班级是一个集体”的认知。同时,这也相当于一场全民运动,需要每个班级成员都参与进来,共同建设。望大家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浅谈如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篇2
关键词:班级,建设,新意,用心,实效
0 引言
作为一位辅导员,担任的角色是多重的,既是班主任又代表着一个班级的形象。辅导员的想法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学生,因此,从辅导员的自身因素和班级特点为依据,制定了一套班级建设方案,需要解释的是,我所针对的主要是中职的学生特点。本文共分三大方面:班级建设要有“新意”、要注重“用心”、要抓“实效”。
1 班级建设有“新意”
辅导员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不仅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十分关注,对创设新颖的班级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应倍加重视。对于班级建设的创新,我们主要在班级环境、班级氛围、学生人格的培养三方面来进行阐述。
1.1 班级环境的建设要有创新
教室对于传统的学校教学来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场地,教室内的环境建设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教室的环境布置,不仅有外观设计、色彩搭配、空间布置等,其主体的确定和内容的选择是体现一个教室的班级理念、学习目标的重要因素。
1.2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任何一个班级都是一个整体、一个团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不论是在班级环境的优化上,还是在学生素质和文化知识的培养上,团队精神都必须是首要突出的重点之一。学生只有在任何事情、任意时间都具备团队精神,才能将我们的班级建设为积极、优秀的班集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3 注重学生人格培养,体现富有底蕴的人文气息
学生是一个班级的主体,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者和受益者,教师都应尽到自己的教育职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创新、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使每一个班级充满人文气息,每一位学生成为文明、高雅的社会主义人才。
1.4 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凸显文明规范的时代素养
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青少年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健康成长有很大影响。这就需要教师身先士卒,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要求学生严以律己。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活动娱乐、实际生活、课堂教学中时时进行教育、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2 班级文化建设注重“用心”
2.1 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心理环境
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促进学生培养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辅导员老师帮助学生树立以社会主义理想和道德为核心内容,以开拓精神为目标的心理。可以通过让学生收集专刊上的一些好人好事的事迹,向其学习,付诸于实际行动,并通过与学生谈话、开班会以及让学生写班级日志和总结来掌握班级情况,建设积极的班级心理环境。
2.2 引导班级文化信息的积极反馈
在开放环境和信息传播媒介的作用下,社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对于学校班级来说是不可忽视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会根据自己的观察,利用自习课的时间给他们讲一些关于中职学生就业方面、大学生恋爱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得到最前卫的积极向上的信息,帮助他们成长。此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我还给他们分月召开主题班会,大学生恋爱观,学会感恩等。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对于中职的学生就要求我们辅导员要把思政工作做到实处,做到细致入微。
2.3 组织开展好有吸引力的班组活动
开展有文化内涵、有特色的一些班级活动不仅可以活跃班级气氛、加强活力,也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在大一的上半年,针对新生课业不是很多,相比之下是自习课多。我就给我的班级制定了一套充分利用自习课的方案。使得学生课下活泼开朗,课上合理利用时间。
2.4 增强班级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根据9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我们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引用一些社会文化中的生动活泼而又格调健康的形式和内容,为班级文化注入时代吸引力和凝聚力。辅导员应适应学生的心理,体会到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与管理,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对推进、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也将会有巨大的作用。
3 班级文化建设要有实效
班级文化建设要有实效,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3.1 处理好班级文化建设与加强班级管理的关系
班级管理既是规范化的基础工作,又是系统化的育人工程。班级文化建设时班级管理中的“软”件。从班级管理上讲,制度管理是根本,人文管理是关键,民主管理是核心。班级制度建设管根本、管长远。民主管理能够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能够构建起学生自我管理的体制机制。人文管理需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教育与引导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能够使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工作相得益彰,就能够把关心人、理解人、服务人的人文官话落实到管理工作中去,体现在赢的人、塑造人、成就人的实际成效上来。
3.2 处理好班级文化建设与营造和谐班级的关系
和谐、融洽、奋进的班级非为对学生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要构建和谐班级。
3.3 处理好班级文化建设与推进制度建设的关系
浅谈如何加强班级管理 篇3
班级是学校管理系统的细胞,它既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层组织。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班级环境,因此,班主任只有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很好地组织起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才能使这个班级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那么小学生在这个那个不如学校的这个特殊阶段应该怎样去适应呢?
(一)班级的组成部分——学生
小学生是怀着欣喜与好奇、希望和懵懂踏入小学大门的。在年龄阶段上,他们在学习、生活、思维方面都保留有一些在家庭生活中的某些无拘无束的生活习惯。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处理好新生由无拘无束到有组织有纪律的转变。
首先,培养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他们一方面要忍受离开亲人的痛苦,另一方面又要结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在远离父母视线后,得到的关爱少,受的约束少,如果稍有不慎,他们就有可能沾染上不良习气。这些除了学校加强预防管理教育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我们班主任多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谈知心话,做学生知心友,用一片爱心去感动学生稚嫩的心灵,用一腔热血去为学生营造自由发展的空间,用一身正气去影响学生的行为,让他们能够在新环境里专心学习。
其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时间的延长、学习内容的加深、学习科目的增多,学生常常感到心中一片茫然,不爱写作业随之而来的是打架逃学等一些现象。班主任要针对学科知识,及时指导学生掌握平时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介绍学习体会,引导学生要善于从取得的进步得出好的方法和经验,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同时开展各种班级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能够真正的身心受益,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好孩子。再次,做好学生的“立志”工作。虽然小学的孩子还在处于一个懵懂的阶段。我们根据学生易于激动、喜于崇敬、善于模仿的特点,采取了多种方式促使他们确立人生的奋斗目标或人生历程的努力方向。
(二)班级目标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班级目标是班级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没有明确的目标管理,就不可能出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的班集体;集体荣誉感是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激发学生战斗力的催化剂,学生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班级目标的实现也将是一句空话。我们从组织学生学习《班级规章制度》入手,利用学校“常规检查评比”为契机,要求每一个学生以“做好操、读好书、值好日、说好文明用语”为切入点,达到“正德、正言、正行”之目的,为其他同学起榜样和示范作用。通过营造正确的班级舆论,使学生的价值取向逐渐统一,奋斗目标逐渐一致,为争创“班级之星”创造条件。
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过程中,我们不断提出既能振奋学生精神、鼓舞学生士气、显示集体力量的班级奋斗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言行时刻影响到集体的荣誉,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为实现班级目标、争取班级荣誉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孩子们在快乐的竞赛中成长。班主任再适当点拨、引路,就使班级在短期内形成了比、学、赶、帮的奋斗热潮,成为有秩序、有凝聚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班集体。
二、班主任的自身素质
(一)用“身教”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校教育中,由于班主任的劳动具有示范性,他们的品德、行为随时都可能给未定型的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班主任要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方面,用不言之化、行为之范感染学生追求崇高,用“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去感召学生追求卓越,去教育学生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成为当之无愧的强者,去引导学生不陶醉于成功的喜悦中而不思进取;不沉溺于失败阴影里而不能自拔。为此,我在教育实践中,采用的是积极的介入法,每天深入教室、操场,与学生滚在一起、打成一片,在走进学生心灵世界、接触学生真实思想、关心学生学业成绩、关注学生行为习惯,在无形中充当孩子的妈妈。在用爱心温暖学生,用情绪感染学生,用行动引导学生过程中,为学生树立“为人师表”的道德形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
(二)让“惩戒”教育美丽动人
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我们也充分挖掘“惩戒”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的人性在亦刚亦柔、且管且放、既抑又扬的相互交迭的教育氛围中,不断趋向梯级完善。因此,我们在对“后进生”的管理过程中,采用了“说理”和“惩戒”两种教育手段。我们认为,让学生理解“哪些界限是不能逾越的,逾越了就要承担责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师生之间思想交锋、心灵沟通的过程,让学生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体会出老师心中的无限爱意。
(三)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观念陈旧、理论匮乏,以及教育方式、方法落后等问题,是制约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因为教育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教学方法过死,使学生变成了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考试方法僵死,考试内容死板,使得学生死读书本;对学生以分定优劣的评价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意识的形成和创造力的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教育观念的改变。
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教师应树立符合时代发展步伐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质量观,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逐步提高认识和完善自身素质,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
三、结束语
总之,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阵地,而班级风气、行为习惯、发展方向对班级成员具有强有力的熏陶、凝聚和导向功能。因此,班主任只有对自己的事业要有激情,对自己的学生要有热情,才能产生内在的动力,才能迸发智慧的火花,才能千方百计提升教育理念、探索教育艺术,创建班级管理模式来教育学生、管理学生,使学生成为体魄强健、心理健康、知识渊博、具有创造能力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班主任[J].2002年第1—5期
[2]班主任之友[J].2001年第1—12期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篇4
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把文化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可见,国家对文化这个软实力建设的重视,然而农村文化建设在整个国家文化建设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显得至关重要。**市从上至下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的工作位置。**县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不均衡,这与**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所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容忽视,必须想方设法,拓宽思路,创新举措来解决面临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营造文化建设氛围。转变观念首先应从政府做起,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观念,将文化建设摆在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牢固树立“大文化大发展”的观念,不遗余力地抓好文化建设。其次农民要转变观念。农民要转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积极向上的文化理念,自觉为农村文化建设添砖加瓦,成为农村文化建设队伍的主力军。再是社会要转变观念。政府要加强宣传引导,让全社会转变观念,在人力、财力、物力上予以大力支持,尽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科学规划,推动文化均衡发展。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农村文化建设,统筹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青少年和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综合利用,尽量做到相关设施能同建共享。要把农民的实际需求作为建设的方向,不搞千篇一律的样板工程,不做统一标准的设施建筑,要因地制宜地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可以一次规划分期实施。要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一体化,达到文化均衡发展的目标。
三、创新机制,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基层文化工作开展的如何,文化队伍建设是关键,要建设好基层文化队伍,可以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组建专业队伍,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首先需要培养文化艺术专业人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对外招考、对内选聘”的方法,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同时,梳理本地的人才资源,从学校、民间选聘优秀人才对他们进行专项培训,充分发挥他们在乡土文化传播中的巨大作用。通过定人定岗,着力培养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提升文化站开展和组织农村文化活动的能力。建立一支有一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包括农家书屋的管理、公益性电影的放映等农村专职文化员队伍,让文化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村、组、户。二是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地方特色业余文化队伍。深入挖掘地方的各类文化资源,以地方特色为抓手,组建民间表演、管理团队,推行市场化运作,实现文化创收,达到以文养文,不断发展壮大地方特色文化业余文化队伍。三是千方百计激发农村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文化主管部门和文化单位要不断探索和建立能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尤其是能够广泛调动农村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有效措施,使基层文化工作者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可以根据农村文化工作的需求,设置文化工作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充实农村文化工作力量,发挥精神和物质双重激励作用,对在基层文化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予以表彰,给予重奖。
四、坚定不移,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文化活动要有场地,因此首先必须建好文化设施。要建好文化设施,必须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组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民文化活动广场、农家书屋、农民健身休闲中心等基础设施。其次要管好文化设施。要建立健全农村文化设施管理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文化管理部门统一对设施服务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防止随意改变用途和性质。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使用情况的考核,提高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设施的重视程度,提高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率。同时,还要千方百计用足用活现有文化设施,推动文化资源与教育、科技、体育等资源的互动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文化设施的利用率。
浅谈如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篇5
【 作者:漳州高速交警支队 甘长木 】
【摘要】警察队伍是具有共同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的特定文化群体,其精神凝聚力和文化创造力是公安事业的灵魂和动力,是鞭策和激励广大民警的重要力量和公安机关战斗力的重要标志。而警察队伍形象好不好、战斗力强不强、人民群众爱不爱,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这支队伍的文化素质高不高。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加快,如何继续开展好警营文化建设活,增强警营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营造和谐稳定、栓心留人的文化氛围是公安部门一项工作重点所在。
【关键词】警营文化 措施 建设 繁荣
随着社会经济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各种社会矛盾不断突现,公安机关面临的形式越来越严峻,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公安民警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名目繁多的各种考核,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度,压得民警喘不过气来,部分民警神经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为了减轻民警压力、缓解民警情绪,保护民警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十分重视警营文化建设,不断丰富警营文化生活,通过形式多样的警营文化活动发挥了舆论导向功能和弘扬队伍正气的作用,起到了发挥调节功能和缓解民警压力的作用,同时,加强警营文化建设也是新时期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一个创新。笔者结合公安机关的工作实际,对新时期如何加强警营文化建设进行初步的探析。
一、警营文化的内涵
***同志在全国公安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大会上指出:“警营文化在凝聚警心、激励斗志、陶冶情操、树立形象,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充分说明了加强警营文 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从其具体内涵上讲,警营文化是警察职业发展过程中,在警察群体中形成的,带有警察独特风格的文学艺术、文明礼仪、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评价体系、工作理念、文化环境等综合体现。
警营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开展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寓教于乐,提高文化“软实力”,推进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化,通过文化的影响力,使广大民警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与警察职业的要求趋向一致,使民警在政治思想水平、科学文化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全面提高,有效地提高民警的精神境界,从而树立起“公安文化就是战斗力”的思想以及“文化强警”的工作理念。
二、警营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警营文化历来是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公安机关要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脚步,就必须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实施文化育警。要加强队伍的各项建设,就必须在文化育警上下工夫。通过一系列警营文化建设,给警察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举措,切实提高警察队伍的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真正达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目的。
一是警营文化建设具有强烈的凝聚功能,能够提高队伍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凝聚功能是指当正确的警察价值观取得警察群体的认同后,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把其成员团结起来,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围绕公安中心工作,抓好警营文化活动,避开那种简单、呆板、僵化的政治说教模式,能够实现自然地沟通民警的思想和感情,凝聚群体力量,产生奋发进取的集体意识,焕发民警整体的能动精神。
二是警营文化建设具有舆论导向功能,能够弘扬队伍正气。导向功能是指警营文化能够对警察群体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导向作用,并通过不间断的动态调整使其符合警察系统所确定的整体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警营文化活动,对于有效地拓宽公安宣传工作的视角和途径,展示民警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战斗风貌,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是警营文化建设具有调节功能,能够缓解民警压力。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使一线民警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无法舒张。而开展丰富多彩的警察文体活动,可以有效地缓解民警身心压力,调节民警情绪。比如我们开展的篮球比赛、书画比赛等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
四是警营文化建设,是改善公安执法环境的重要途径。从近几年的警务工作中,发现公安宣传中,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对侦察破案、打击犯罪宣传的较多,其他方面宣传的较少,使得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管理、服务职能了解不多,一些群众对警察“一怕、二怨、三躲”,基层民警在工作中感到难以得到群众足够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深入开展有群众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增强警察队伍的亲和力,消除群众对公安机关的神秘感,而且能够树立人民警察便民、利民、为民的“民本”形象,使社会更加理解、关心、支持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优化公安执法环境和外部监督环境。
五是警营文化建设,是树立新形势下警察公共关系理念的需要。国内外警务实践证明,警察公共关系在警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迅猛变化,目前公安机关在贯彻执行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方针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大力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倡导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自觉运用切实有效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利于不断促进警察与社会各 3 阶层群众的沟通,实现警察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在密切接触中树立人民警察形象,在正确沟通中达到对公安工作的理解,牢固树立警察公共关系新理念,推动专门工作与依靠群众相结合方针在新形势下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三、警营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难题
警营文化建设是公安工作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公安机关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的源泉,是各项公安工作发展的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广泛开展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广大民警的综合素质,造就一批优秀的公安民警,从而提高整个队伍的战斗力。但目前,我们的公安队伍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难题制约着我们警营文化建设的发展。
一是日益繁重的执勤安保任务制约警营文化建设。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与此同时,各种灾害事故层出不穷,基层民警承担的急难险重任务日趋增加,日益繁重的公安管理工作,使民警长时间处于超负荷工作和临战状态,身心疲惫,工作压力大,很难挤出时间进行自我学习和参与文体活动,导致有的民警对参加单位组织的文体活动积极性不高。
二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制约了警营文化建设。由于民警思想认识不一样,在一部分人眼里存在这样的认识,警营文化建设与平时业务管理工作和队伍建设关系不大,对“文化育警,文化塑警,文化强警”的理念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过多的开展警营文化,会影响工作。有的民警认为领导是以工作量来衡量民警工作的好坏,因此,从主观上制约了文化育警的发展。与此同时,日益繁重的行政管理工作,使民警长时间处于超负荷工作和临战状态,工作压力大,有的民警对参加单位队组织的文体活动积极性不高。二是民警爱好不一样,警营文化的开展很难兼顾到方方面面,进一步降低民警造成参加警营文化的 4 积极性,造成有的警营文化活动只留于形式。
三是经费以及硬件设施限制、制约了警营文化建设。由于受到经费限制,引进先进文化和理念的平台、警察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的投入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健身房、图书阅览室,心理宣泄室、“绿色网吧”、卡拉OK等音乐器械室等“五小工程”建设难以全面铺开,文化育警成了难以落实的空想。
四是文体人才匮乏制约了警营文化建设。人才是兴警之本,没有文体人才,抓文化育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层队伍活力不足、争先意识缺乏、安全根基薄弱是制约文化育警的重要因素。民警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缺少各种特长的文体类人才,某方面具有特长的骨干,也往往是少之又少,随着年龄、岗位的变化,某项活动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况也会随之出现。
四、加强警营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警营文化建设关系到民警的情绪、队伍的稳定,面对新时期的挑战,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它当作政治任务来抓,抢占并巩固警营文化的阵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蚀,才能继续使我们的公安队伍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无往不胜的战斗力,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警营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使警营文化效能的发挥达到最佳,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
一是理顺关系,推进警营文化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要处理好文化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警营文化总体上不能脱离业务工作的发展而独立发展,而应当与业务工作的发展水平同步,并在与业务关系同步发展中创造警营文化的新形式、新内容、新空间、新品味;使警营文化从业务工作中获得源源不绝的动力和资源。其次,要处理好继承传统、改革创新与形成特色的关系。从文化发展自身的规律而言,任何一种文化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都必须是开放的、发展的,5 只有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比较鉴别和对自身的不断改造中,才能获得新的存在形式,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基层民警是时代精神的创作者和实践者,他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创造源泉。领导要善于引导文艺骨干,从中发掘反映时代精神、展现时代风貌、富有时代气息的人和事,拓展基层文化的广度和深度,使警营文化建设与时代同频共振。只有这样,警营文化建设才能保持鲜明的时代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是树立创新理念,推动警营文化建设的发展。加强警营文化建设,要结合时代需要,突出一个“新”字。一是警营文化内容的创新,根据警营文化建设的现状和特点,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大胆吸收和借鉴社会优秀的文化,紧跟时代步伐,紧贴警营生活。二是警营文化形式的创新。警营文化的建设,是由以人为本理念决定的,按照民警的需求,注重把警营文化建设同思想教育、执勤训练结合起来,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引,彰显文化色彩,结合各种法制理念教育,开展演讲、征文等活动,一改往日严肃呆板的说教,而采取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和高雅的文娱活动,突出警营文化色彩,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警营文化氛围。
三是找准有效载体,积极发挥警营文化的功能。以“展示警察风采,沟通警民关系,丰富文化内涵”为主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大警营文化的辐射力。一是发挥文化资源作用。以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象棋比赛、摄影作品展览等广大人民警喜闻乐见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激发民警的团队精神,使民警从中得到美的享受、陶冶情操。二是发挥文化沟通的作用。精心组织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警民书画展评交流、警民联欢文艺演出、诗歌朗诵、在学雷锋活动月中邀请中小学生到警营参观并写观后感、在当地报纸上开展有奖征文等各具特色的活动。从而大大增进以 6 注重自身良好形象和素质影响带动民警,形成个个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提高广大民警的综合素质,造就一批优秀的公安民警,从而提高整个队伍的战斗力。
四是建立长效机制,让警营文化建设成为队伍建设的主线。警营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不是朝夕之间就能抓好的,为了保证效果,要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做到有制度支持,有监督落实,并纳入岗位目标管理考核。抓好人才库建设,深入了解民警的特长、兴趣爱好、学习目标等,建立人才库,学习档案,做到专人专档,便于管理,从而为警营文化建设打下基础。
浅谈如何加强班组建设 篇6
在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11月21日,《湖南省高速公路收费及监控员技术等级考核培训班》正式起航。本人非常荣幸的参加了这次为数不多的人员培训,在培训期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认识了很多朋友,开拓了我的新思路,为以后更好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次培训的课程中,我们围绕收费现场管理学习了《国家职业标准及考评相关知识》、》《领导干部演讲与口才的艺术》、《收费班长与现代管理》、《高速公路收费工作与组织行为学》、《现代基层领导创新》、《公务礼仪与公众形象塑造》、《收费现场管理》,除此之外,我们以“收费班组建设”为题,开展了激烈的研讨交流会,并与参加了此次培训的各位优秀班长相互进行交流学习。值此次培训,本人就“收费班组建设”浅谈我的个人观点:
班组是企业管理中最基础的一级管理组织,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全面加强班组建设,实现班组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我认为,想要建设一个好的班组,主要是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班长建设。收费班班长是基层收费站的主要骨干力量,其作用发挥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收费站的工作业绩和对外形象。作为一名班长,应该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与业
务水平,带领班组更好的开展收费站建设。我认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班长应该具备以下的素质:
1、具备过硬的思想素质,提高服务意识。
作为员工中的一名代表,班长的各方面素质都决定了他对整个班组的影响程度。为此,班长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全面提高道德修养,敢于坚持原则,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要坚持正确客观的评价标准,实事求是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要严于律已,宽已待人,大力营造班组文化,激发班组活力。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上级文件和各类业务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带领班组成员认真学习并理解“微笑服务”的内涵,牢固树立大服务意识,使班组成员树立了以站为家、爱岗敬业的工作理念。
2、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做好本职工作。
对于收费站来说,各个班组都有相对独立性,所以班长要有全局、大局意识。在各项工作的开展要本着从全局出发,如站容站貌的维护、服务的主动性等等,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班人员提高全局意识。作为班长,要将本职工作放在全局来考虑,大力增强大局意识,加强团结协作,增强互助理念,营造积极向上、服务大局的氛围,带领班组人员紧紧围绕“微笑服务、文明征费”这条主线,坚持“应征不漏、应免不征”的征费原则,团结拼搏。
3、全面提高业务素质,灵活应用。
作为班长,有时需要处理收费现场的一些棘手问题,因
此要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准确运用规章制度,全面掌握工作流程,练就过硬业务本领,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能沉着冷静,在不违反规章的前提下,尽量做到机智灵活、反应迅速,在回答司机提出的问题时做到有理有据。同时,收费班长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观察能力和政治上的敏感性,具有分析判断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快捷高效,确保道口畅通,让司机舒心,让领导放心,营造和谐的通行环境。
其次,是班员建设。一个班组,最重要的并不是班长,而是班组成员,一个没有班组成员的班组就不能称之为班组,要想有一个良好的班组环境,除了有一个优秀的班长之外,就是要有一群高素质、高技能的班组成员。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收费员的素质与技能都是出众的,那么,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么一群参差不齐的班员训练成高素质、高技能的群体呢?
第一是要加强班员的业务技能。收费员,是我们的主要人物,收费,是我们服务社会的载体。想要更好的服务社会大众,那么我们就应该要有精湛的业务技能。如果我们的业务技能不够精湛,那么再好的服务都会大打折扣,所以,多渠道的学习、不断的累积、把握过硬技能、提供快速通道,这更是一种优质服务。
第二是要加强班员的服务水平。在我们的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不理解甚至是故意刁难的司乘人员,但是,我们选择
了这份工作,就应该做好这份工作,我们要学会善待司乘人员,以一种职业的心胸,坚持微笑服务、文明服务、专心服务,用我们的爱心、耐心、热心来化解司乘人员的疑虑、愤怒甚至是敌对情绪。在收费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学会角色转换,转收费员为服务员,只有把自己处于服务员的位置,才能更自觉的为司乘人员提供服务,继而树立优质服务的意识,去自觉的提高服务水平。
第三是要加强班员的思想素质。俗话说“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为什么会行行出状元呢?因为这是一种精神!爱岗敬业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动力,是我们爱岗敬业的源泉!有了这种动力,我们做服务行业也会少了一丝委屈感,多了一份成就感。把服务对象视为上帝,并不是低人一等,只是社会的分工不同罢了。
最后,是班组团队建设。团队意识是一个班组必须具备的重要要素,班组的战斗力不能只靠班长模范带头,靠的是班组的每一个成员。班组成员人数虽不多,但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工作的顺利完成,靠的是大家的力量,团结协作的成果,所以,班组成员的团结问题非常重要。那么,要怎么做才能让一个班组的成员都团结互助呢?
1、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团队的凝聚力是针对团队和成员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强烈的归属感和一体性,每个团队成员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团队当中的一分子,把个人工作和团队目标联系在一起,对团队忠诚,对
团队的成功感到自豪,对团队的困境感到忧虑。首先,要求团队的领导要采取民主的方式,让团队的成员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积极参与组织的决策。其次是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让员工有地方、有时间、有机会向领导反映问题,互通信息,化解矛盾。
2、加强团队的合作意识。团队的合作意识是指团队和团队成员表现为协作和共为一体的特点。团队成员间相互依存、同舟共济、互相敬重、彼此宽容和尊重个性的差异;彼此间形成一种信任的关系,待人真诚、遵守承诺;相互帮助和共同提高;共享利益和成就、共担责任。想要加强团队的合作意识,那么首先就要在团队内部积极营造融洽的合作气氛,团队领导者首先要带头鼓励合作而不是竞争。其次是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及合作的规范,强调大家的共同长远利益。最后要建立长久的互动关系。作为团队的管理者,要积极创造机会使团队成员不断增进相互间的了解,融为一体。如组织大家集中接受培训、开展各种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进行比赛或采取多种激励的活动等等。
3、鼓动团队士气。团队士气是团队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可以建立健全奖励及激励机制。个人奖励和集体奖励具有不同的作用,集体奖励不仅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还可以增强团队之间队员的士气。合理分配利益,让每位班员的工作都与利益都相连,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只有在公平、合理、同工同酬和论功行赏的情形下人们的积极性
才会提高,士气才会高昂。
4、处理好团队内部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团队运作的润滑剂。有人说:“管理者事业的成功,15%由专业技术决定,85%与个人人际关系和处理技巧相关联。” 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它具有明显的情绪体验色彩,是以自己的感情为基础来建立的。生活中,工作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不同的人际关系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不一样,亲密的关系会使人愉快,而对抗的关系则会让人烦恼。为了较好地改善人际关系,我们要理出与他人关系相对紧张的团队成员的名单,具体分析与谁的关系最为紧张,利人利己的观念出发,找出存在的障碍。对于个人可以解决的问题,要在自己的范围内设法解决,不能解决的,借助组织的力量,找准时机,寻求解决。
一个班组是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员工每天都在一起生活,工作,容易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大家庭气氛,也容易产生隔阂和矛盾。所以,班组的思想文化建设,就是要倡导员工知情、明理、释疑、顺气的积极效应,从而使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的团队精神在构建和谐交通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为壮大交通行业发展提供一个有力保证
潭邵管理处双峰收费站:贺冬冬
浅谈如何营造积极和谐的班级文化 篇7
一、理想教育, 人生坐标的朦胧定位
一个人活着, 在呵护与关爱下成长, 却没有自己的人生坐标, 那是为别人活, 这样的人生不会有大的建树。因此, 班级文化的建构首要的是尽可能使每一位成员树立自己的人生坐标, 一旦确立, 就解决了一个人生方向性的问题。开学伊始, 我用了整整两个课时的时间, 和学生一起谈理想, 谈自己人生该怎么走的问题。学生也开始意识到了人生目标确立的重要性, 于是纷纷有了自己的理想, 并写成了习作, 作为本学期第一期墙报出版主题, 即“理想与信念”。“有理想的人, 活着是充实的, 学习也是幸福的。”我反复强调这个理念, 只要这一执著的理念成为学生心灵自发的, 那么一种进取的潜意识就被开发出来了。
二、别具一格的班规
我将班规的作用提到了班级文化的核心这一高度。于有形或无形之中将其直接或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意识中, 即“三个不做”、“六个特别”:
一年级一班班规:
(1) 伤害他人利益的事不做。
(2) 损害班级名誉的事不做。
(3) 不利于国家的事不做。
(4) 特别有礼貌, 特别守纪律。
(5) 特别会学习, 特别能吃苦。
(6) 特别有志向, 特别有作为。
我还用一句话概括我班班级文化的内涵:做人, 做好人, 做一个积极上进的、富有创造性的人。用3个词语来体现:求真、求善、求美。学生对照班规, 没有严厉惩罚措施, 只有能否做得更好, 减轻了心理负担。
我反复组织学生学习这六条班规, 相信每位学生已经烂熟于心了。而且经常口头作文:反省自己。坚持了一个月的课前口头作文, 就是以班规作参照内容的,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现代意识的培养渗透于实践活动中
班集体文化是一个班集体所有学生的言行举止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内涵、价值取向, 因此文化的建构应特别注重人文关怀的培养。我总是尽可能使学生在校在集体里时刻享受到浓浓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应渗透这样一种意识:学会生存, 学会发展。
1. 班委会的成立, 实行竞争上岗制
为什么要竞争上岗, 源于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潜能开发。敢于面向挑战, 这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志, 是一个学生拥有主人翁意识的表现。
班集体的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是毛遂自荐的, 学生每一次实践活动的顺利完成, 都是我们同学组织管理能力的一次提升。
2. 班级文化的构建是极具人文性的
因为班级的每一次活动, 主题班会都是围绕文化的中心内涵即班规而延伸开去的。坚持道德长跑写日记, 这是班级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这是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一次提升。日记的努力方向仍是:做人, 做好人, 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人。
3. 主题班会是一个班集体文化的精华再现
一学期来我先后开展了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我还有什么地方没做好”“做好人, 做文明人”等主题班会, 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次班会活动, 都是师生心灵的一次洗礼, 会上同学积极发言, 展示了一颗颗美好的心灵, 展现一个班集体文化的日趋完善。
四、班集体文化构建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示和丰富内涵再现
从某个角度而言, 教师良好的个人素质就是班级文化的极其关键的一部分。要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文化, 教师本身就必须是一个理想的人文主义者, 对事业充满了激情和敬意, 对学生充满了人文关怀, 教师的一举一动不用刻意, 不用做作, 于有形或无形间影响了班集体建设的方方面面, 成为学生的楷模。
我觉得构建一个班集体的文化, 需要的是具有现代教育意识、具有现代教育素质的教师才能完成的。好的班集体文化的建构必须能够取得科任教师的大力支持, 获得优秀校园文化的支撑才能创建, 这是外因;而班集体文化创建成功是班主任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 这是内因。
浅谈如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篇8
小组合作学习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与传统的学习方式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社会适应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改革目标意义重大。
合作学习小组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依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来组建,每组4—6人。在学习成绩、表达能力等方面,各小组应大体相等;男生女生混编,比例适当;每个小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以自愿为主,适当调整。偶尔变更合作学习伙伴,有利于拓展学生交往的范围。积极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班主任采用小组制度管理班级能够更好的约束学生,减少学生犯错的几率,但如果想要达到满意的效果,对班主任却有更高的要求。在班级小组的管理中,评价机制非常重要。以下是我在小组管理中初见成效的几个方面:
一、以喜好促进小组内学生管理。对于行为习惯较弱的同学,小组制度对于他们有一定的约束力,我们不难发现在组内引起矛盾最多的就是这些同学,对于这些同学只依靠组长对他们进行管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组长工作的难度。所以班主任要采用不定期进行“话疗”和“喜好管理法”对他们进行约束,也就是根据对这个学生的了解,针对他喜欢什么或讨厌什么来约束他。比如针对喜欢打球的同学,在一定时间内不为组内扣分就奖励体育课,一旦达不到要求就停上体育课;针对喜欢手机的同学,把他的手机暂时由班主任保管,如果达到要求再把手机返还;针对不喜欢运动的同学,如果达不到小组制定的要求,就可以利用下课期间让整个小组一起跑步。
二、以小组带动学困生转化。每个小组都会存在学困生,不论是在小组讨论,还是在小组评比等方面他们都是小组的弱势,这部分同学由于基础比较薄弱而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同时行为习惯也不好。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一一跟学生及时沟通和辅导。如果学习上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班主任可以采用不定期谈话和小组一对一帮扶的的方法。小组长要帮助他们制定目标,督促他们每天进步“一厘米”。对于学困生的管理、成绩上升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这部分同学对小组的稳定与凝聚力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所以班主任要利用好小组的作用,久而久之他们会为了小组的荣誉逐渐改变不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以小组带动学困生的转化。三、以目标促进小组学生学习。在一个学习小组中,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让他们定下只要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比如每一次考试结束后,班主任要对小组及小组成员上次定下的目标完成情况做一个整体评价,再结合这次成绩和近期小组的学习状态,制定下一次考试的新目标,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有明显的目的性。
四、以会议促进组长工作。组长是小组的核心,在班级的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通过每周召开组长会议,强化组长的职责。组长会议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注重强化组长的责任心,让他们感觉到管理好自己的小组是他们的责任,并根据小组情况制定相应组规,在小组中组长要起到示范带头作用。(2)对组长进行心理疏导,让组长遇到困难时不气馁;(3)各组组长分别介绍本周各组成员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和在小组管理中遇到的困难,针对遇到的困难,组长间可以相互出谋划策。通过组长会议,班主任也可以更好的了解班级的情况,并把各组遇到的困难记录下来作为班主任下周的工作重点。
五、以竞争促进小组进步。小组合作的优点之一就是促进小组之间的竞争,良性的竞争会促进小组的进步,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对小组施行能引起学生重视的奖励、惩罚,并不定期更换奖惩方式,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以调研促进小组管理制度的完善。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适合的方法。在小组管理中要不定期向学生调研,并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及时调整小组管理制度。班级的小组成员及小组管理制度要始终在动态的调整中。
总而言之,在小组管理中,班主任工作应体现思想教育与微观管理相结合,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应以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理念,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找到病根对症下药,如果常规方法行不通就用一些“偏方”。
浅谈如何加强煤矿班组建设 篇9
班组是矿井安全生产中的最基层组织,是职工成长锻炼的初始地。矿井各项安全管理的基本对象和实施目标大部分在班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要靠班组来贯彻,企业的各项专业管理,要靠班组来落实。因此,班组建设在矿井整体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现就矿井班组建设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健全完善制度,创新规范机制,是班组建设的基础
班组的根本任务是完成各项安全生产任务。作为企业最小的基层组织,班组就是企业大肌体的细胞,它的健康活力和战斗力,直接影响着矿井的整体安全生产进程,因此班组建设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班组运作行为,创新班组管理机制是做好班组建设的基础。要不断加强班组建设,为班组提供良好的硬件、软件环境。要制定和完善班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班组民主管理网络,修订和健全各种规程,使班组建设统一规范。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加强班组管理。要把班组管理当作区队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在班组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从企业实际和长远目标出发来规范班组建设,逐步完善班组管理的工作运行、指导推进、激励制约、物质保障等机制,克服班组建设工作中的随意性。
二、选配综合素质较高的班组长,培育班组良好的团队精神,建设班组文化,是班组建设的关键
班组不是一个“完成任务的简单群体”,作为最小的战斗单元,他必须有健全的大脑,健壮的体魄和健康的灵魂。打个形象的比喻,一个班组,班组长就是“大脑”,团队精神就是“体魄”,班组的文化就是“灵魂”。因此,班组长、团队精神、班组文化是班组建设的核心三要素。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兵再好,没有良将调度组织,还是散兵游勇。因此,对班组长来说,除了对工作技术能力有一定要求还更应该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情感沟通能力,这样才能培育出团队精神,使班组成员在工作中产生1+1>2的效果。
三、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是班组建设的核心
企业千条线,班组一针穿。企业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调节、监督及生产力三要素的科学结合等,最终都要落实到班组和班组职工的活动上。班组生产作业活动的质量和员工队伍的素质往往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要加强班组建设,就必须把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班组长队伍素质的高低是加强班组建设的关键环节。因此,要采取各种方式对班组长进行培训,如:脱产学习、鼓励自学等,使班组长能较为完整的拥有合理的知识架构。同时,矿还应充分利用各类手段,把对班组职工的培训同考核、使用、评比、奖励、有机结合起来,为企业培育出高品质、强素质的员工队伍,推动班组建设向高标准发展。
四、突出安全生产中心,建立激励机制,是促进班组建设持续发展的动力
浅谈如何加强班组建设与管理 篇10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班组建设与管理
班组是企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都要层层落实到班组这个最小的单元,班组必将成为最终的承载者和执行者。千条线万条线都必须穿过班组这根针眼,通过班组的精心“缝制”,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我们在班组建设上必须下大力气,出真工夫,脚踏实地把班组建设和管理当成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
一、选拔培养班组领头人是搞好班组建设的关键
班组长是班组的领头人,选拔培养一个得力的班组长是搞好班组建设和管理的关键。应当选拔和培养事业心强,德才兼备,能团结人,又能大胆管理,执行力强,有一定魄力和创新意识的员工来担任。
班组长是兵头将尾,起着上传下达、承上启下的作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任务、措施都要通过班组长贯彻落实,传达到每一个班组成员,这样员工们才知道当前中心任务是什么,工作才有目标和方向。在班组长的任用上,领导要充分放手放权,充分支持班组长的工作,要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班组长有权自行制定班组的奖惩措施,要充分发挥班组长的才干,班组长才能施展得开,干得才有信心。
二、制订班组管理制度是班组建设的有力保障
班组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沿阵地,是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所以班组都应制订相应的工作制度和考核计划,统计、规范各种原始记录,认真做好日常生产状况、生产工艺监控记录,为班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切实减轻班组负担。同时把各个班组建设的工作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设置,保证班组与班组之间管理信息的对称。要使这些制度和计划标准化、规范化而且便于实施,能高效有利地化为实际行动;按照这些制度计划和标准,还必须建立班组制度,制订班规班纪,建立班组台账,做好班组橱窗,明确岗位责任,落实奖惩措施,等等,为班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强执行力是落实班组建设的根本目的班组是企业实施生产经营计划的具体落实部门,是企业落实管理的具体细胞,企业的管理意图要通过班组进行细化、量化和落实,班组如不能正确领会就达不到企业的管理意图,也就不能很好的落实。提升班组的执行力,推进班组精细化管理既是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经之路。特别要提的是,一线班组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如何提高执行力?
首先,让每个员工明确工作职责,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其次,要让团队能够高效的工作,企业要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和相应的工作环境以确保员工有良好的工作心态。最后,要严格按生产计划和工艺技术要求,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经营。
四、企业和班组文化的结合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口号和标语,成功的企业文化是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企业员工的心中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企业文化是主文化,班组文化是从企业主文化中延伸出的次文化,它使企业文化更加丰富和饱满,是班组日常建设和管理在企业文化中的聚集和真实写照。现在成功的企业领导人越来越重视班组文化的建设。只有将企业的主文化和班组的次文化有机的结合和统一,企业上下才能同心同德,才有可能把我们的企业建设成为“百年老店”。
五、加强对班组员工的培养是企业发展不竭的源泉
卡耐基认为:与机器、设备、厂房等相比而言,企业最重要的是“合适的人”。“合适的员工”需要企业去发现、去培养和储备,他们分散在班组的每一个角落,是一个企业历史的积淀。要做好这项工作主要看企业对最基层员工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能力挖掘,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顾客了解一个企业主要不是看高、中层领导如何这般,而通常都是通过接触员工来了解、衡量这个企业是否有实力、是否有前途,是否值得信赖、值得合作。
六、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班组工作的精神动力
一个班组,要团结奋进,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要联系实际,不回避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要说真话,干实事,要求职工做到的班组长自己先做到,以模范的行为影响人,带动人,使班组思想政治工作贴近职工、贴近生活、情理交融、亲切可信。班组可以经常地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把大家聚集到一起,彼此加强了解和信赖,增进团结和友谊,让广大员工爱上班组这个“职工小家”,把班组真正当成自己的“第二家庭”,这样,整个企业就一定会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
浅谈如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篇11
关键词:辅导员;班级;班级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143-2
0 引言
班级作为高校辅导员做好管理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同学们学习和日常生活的主要场合,也是每位同学茁壮成长、提升自我的温床,而现在学生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如何让学生在班级发展中,既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又能团结一致的实现班级建设工作,将班级建设为一个积极、阳光、有思想的整体,是辅导员的工作重心,本人根据7年辅导员的工作经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班级建设方法。
1 完善班级规章制度,正确引导学生行为
学生入校后,在新生军训时,要按照学校的学生管理规章拟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出勤制度、德育分测评制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奖助学金评选制度等,以此达到约束学生行为的目的,根据以上几个方面,制定综合测评考核表,综合测评表由三大部分组成,学习成绩占70%,基础性素质占20%,发展性素质占10%,每个部分再由不同的小框架来支撑评价,学期末在班级内进行综合排名,作为衡量学生道德、综合素质学分的主要依据。学生也会自觉的根据辅导员的要求,有效地规范学生的在校行为,减少了突发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了辅导员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2 树立明确的班级目标,构建和谐班集体
班级目标是一个班集体努力奋斗的方向,是班主任带领全班同学航行的指南针,在班级目标设定的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明确班级目标,要想清楚班级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学生的培养计划是什么。明确了班级管理的关键点,辅导员才能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做到有条不紊、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班级工作,大一以“规范教育”为管理目标,大二以“养成教育”为管理目标,大三以“理想教育”为管理目标,大四以“就业教育”为管理目标。由此,入学时透过新生素质教育、军训、班级制度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规范学生行为,通过入学教育和班级制度,学生明白在校要遵守的规章制度,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学生树立大学期间的理想,既要完成既定的学业任务,也要注重丰富人生阅历。
3 注重人才培养,完善班干部队伍建设
3.1 组建班级委员会,提高班级工作效率
首先通过演讲和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试用班长和团支部书记,根据班长和团支部书记的性格、品质等,在每个岗位上试用1个月,在试用期的一个月中,让两个人和岗位之间能够达到最好的匹配,并且班级成员都具有监督权,这样班长就能在班级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还能更好地团结其他同学,防止出现帮派现象。
其次增设班级委员,实现“班内自治”。班级委员会成员要求在工作、学习中要谨慎、有担当、有爱心,要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和班级同学和睦相处,这样才能够在同学中产生一定威望,从而达到“班级自治”的目的。具体来说,班级心理健康安全员负责在校期间尤其是课外时间班级同学的心理动态,做到时刻留意,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要做好记录并汇总书面材料每周上报;信息(网络)联络员主要掌握班级同学的各种信息和联系方式,如个人身份证号、手机号、班级QQ交流群等。此外,还要负责班级个人信息的实际更新,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有关院系、辅导员的通知下达到每一位同学;德育分审议员则要根据学校及班级学生管理规定对班级学生个人的德育分进行评定和记录。既要在班级内主持班级民主测评,如学校或班级的评先选优、积极分子的评选、贫困学生的测评等,又要监督其他班委的班级行为。最后,依据每学期开设的课程,在班级民主选举的前提下选出各科课代表,主要负责学习期间的收发作业、配合任课老师的教学活动,并扮演好“桥梁”的角色,加强同学与任课教师间的有效沟通,及时反映同学们存在的学习问题。
3.2 定期对班委进行培养,提高班委的个人素养
班委选定后,要对全体班委进行工作培训,明确各个班委的分工,制定奖惩制度,以端正班委的态度,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充分利用班委资源,做好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在班委培训中,我首先注重工作能力的培养,我给班委提了以下要求:
①工作中要注重反馈,每次的活动要有计划、监督和反馈。
②及时了解班级内各个同学的情况,对有行为异常和情绪异常的同学及时进行汇报。
③保持手机畅通。除了能力的培养外,还要注用提高班委的个人魅力和个人素养,班委每月要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每学期初通过PPT的方式汇报班级本学期的班级计划,每学期末汇报班级本学期的总结,既锻炼了班委的工作胆识,也让班委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4 制定班级突发事件防御和应对措施
当今大学生极具个性,很多同学间的事情预见性差,随时会发生一些危害性突发事件。经验表明在校内发生的危害性突发事件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意外伤害事故,比如体育活动中意外碰撞,课间活动时同学追逐打闹中的误伤以及在宿舍、教学楼等场所滑倒摔伤。
第二类是极个别学生做出的极端行为,如私自离校、自杀等。
第三类是同学之间、学生与社会青年之间因微小的分歧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而升级上演的恶性打架斗殴事件。
日常生活中,这些突发性事件不可未卜先知却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尤其会对院校的名誉及班级工作产生极坏的影响,不利于班级管理,对此辅导员必须要做好班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对策。
首先,对于第一类突发事件,要特别注重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规范体育器材、场所的使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辅导员要切实以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为基点,严禁学生在宿舍中使用热水器、电热毯等大功率电器;严禁学生私藏棍棒和管制刀具。除此之外,辅导员还要不定期的组织班级干部检查教室、宿舍内各种设施的安全性,一经发现存有危险性因素要及时上报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对于第二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辅导员要多留意班级中性格内敛、同学关系紧张、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心理相对较为脆弱,情绪自我调控能力也较差,容易导致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在受到学校处分、与同学发生矛盾、产生个人情感问题之后,所以辅导员要密切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经常向有关同学了解情况,积极主动地做好安抚工作。对于个别心理严重异常的学生,辅导员要及时上报学校,与家长做出有效的沟通,有可能的话,还要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相对于前两种突发事件来说,引起第三类突发事件发生的因素更具复杂性,其预防工作也越具挑战性。总结分析可见,发生在校园内的打架斗殴事件总是由于当事人之间最初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但正是由于这些小的矛盾没有及时得到化解而升级扩大为大矛盾,加之同学们年轻气盛、好胜心理强,所以导致最后“武力解决”的局面。因此,在平时工作中辅导员要多角度地了解、分析班级同学之间、班级同学与班外同学之间的矛盾,并及时将这些矛盾制止在摇篮之中。
5 加强班级党团建设,提高班级凝聚力
班级团支部是学生间重要的思想指导者,是促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社会观、明确人生价值的引导者,优秀团员是共产党的后续力量,所以加强班级党团建设对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尤为重要。班级团支部书记要全面负责班内同学的政治思想教育、班级团员队伍的管理、优秀团员推荐入党等工作,此外,还要协助辅导员做好班级其他工作,为班级的建设贡献力量。
党团活动对班级管理有着很大的正面影响,班内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地定期举行党团活动,并做好相应总结记录,选取优秀特色活动在院系网站及时宣传报道。每周一次班委会(班长主持),每两周一次团会(团支部书记主持),每月一次总结会(辅导员主持)。月总结会是梳理班级一个月的学习、生活、活动各方面情况,并要求团支部书记将材料汇总后书面上报辅导员。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篇12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明确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和全面规划
高校是当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特殊专属机构, 如何建立起先进的校园文化, 是高校建设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建设高校的校园文化需要将自身开放性、主体创造性、思想先进行和鲜明时代性作为工作目标, 同时把校园文化建设统一纳入学校教学科研的学校发展系统当中, 并将校园文化建设确立为高校发展中的核心内容, 从而在高校发展中形成发展科研、促进教学的具有良性互动特性的格局。
现如今在建设高校精神文化的过程中, 特别强调科学地位和科学精神, 尤其是求实精神、批判精神与科学的方法论;对真理的追求与崇尚, 对理性思维的坚持和对科学的实践过程, 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紧密结合, 高校文化建设中对急功近利、学术腐败、学风浮躁等不正之风要坚决不移的反对和纠正。精神文化建设是高校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重视具有生命力、凝聚力、向心力的历史传统和人文气氛的教育, 能够充分体现高校所独具的价值、情操、信念和理想的人文精神, 能够为学生刻画出深刻印迹, 使学生具有强烈的使命感、浓重的归属感和坚实自尊感。
各个大学所赋予学生的精神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基调, 例如北京大学的自由独立, 兼容并蓄;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这些精神文化均对于学生有着极大的感染力, 使得这些大学在青春光芒永放的同时, 也培养出了一批批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并创造出众多具有高质量的科学成果。
二、树立正确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第一, 对精神文化理念的深入挖掘和构建是衡量一所高校是否具备丰富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的指标之一, 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是否积极向上, 其精神风貌的良莠, 是衡量一所高校是否拥有高素质人才和深厚学术造诣的尺度, 严谨的治学理念也关乎着高校的教师队伍是否稳定。高等学校的精神文化环境良好与否会使在此工作、学习、生活的高校师生对学校归属感有着明显感受, 积极、向上、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师生的感染和激励有着重要作用。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会在教育方式中潜移默化的存在, 其外在要求是校园文化从理想到实现的转化, 激发人们求知的欲望, 进而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塑造完善的个人优良品质。
第二, 正确树立起校园精神文明与物质文化的统一思想和理念。校园文化环境是一个“微观环境”, 在大学期间这个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极为深远, 甚至关系到学生终身的发展, 而这个环境有两方面组成, 一方面是对学生主观思维的教育影响, 另一方面是一所高校的物质文化层面, 也就是客观的硬件条件。物质文化层面较为容易理解, 就是学校所具备的教学设施、教学场所、文体设施、网络设施等硬件条件, 这些内容所具有的现代化气息越浓厚, 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的知识储备量越大。许多大学的校园环境设施已日趋现代化, 高校师生可以切实感受到良好的学习氛围, 但相对物质文化层面, 校园精神文明虽然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但其相对滞后, 这也是高校文化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如何在巩固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 充分做好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各高校都在大力推进, 一方面将精神文化建设放在关键、核心的位置上予以推行完善, 积极地探索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规律, 制定具体措施, 使其获得切实的建设成效。另一方面, 从深层次总结学校的历史文化积淀, 探求高校传统精髓, 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熏陶下求知, 这有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即使毕业走出校门, 学生依旧可以借助在校期间树立的正确观念来解决现实问题和促进日后发展。
第三, 树立起人人都是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主人翁理念。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个人或者一部分人的工作, 而是全体高校师生共同的责任, 需要大家一起参与。高校的领导阶层是高校行政体系运转的核心, 但不是唯一核心, 只有领导阶层身体力行的投入到工作中, 与基层教师和学生积极接触、密切合作, 才更为重要。因而领导阶层在对外接待和盛大典礼等特殊活动中应该大力宣扬和倡导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教师职工更要主动、积极地树立其自身示范、为人师表的形象, 以崇高的人格和深厚的学识引导学生, 推助文化建设的潮流;管理人员应要践行强烈的责任感理念, 在管理过程中, 充分体现出良好的文化建设素质和素养, 使全体师生都能够切实感受到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对于文化建设的责任感, 即要服务教师、学生的理念, 服务文化建设的使命。只有真正做到全员参与, 才能让校园文化建设拥有行动力, 因此, 主人翁意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表现。
三、完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机制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是保证高校文化建设得以有效执行的具体机构, 是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稳推进的关键因素, 因此, 对领导机制的建立、对激励机制的完善、对保障机制的巩固, 是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
第一, 领导机制的建立就是指校园文化建设要建立统一的负责规划设计和协调资源的机构, 一般来说应以学校党委为主导, 各个行政职能部门各司其职, 各学院 (系) 领导具体负责的体制。三种领导机制应互联互通相互配合。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各学生组织的作用, 从而使得校园文化建设得以深入开展。
第二, 激励机制的完善则是充分调动校园文化建设中师生的积极性, 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 对此可以制定相关的条例办法,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一些学生活动相结合, 让教师和学生都承担起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组织工作, 从而发挥激励机制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浅谈如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推荐阅读:
浅谈如何加强警营文化建设05-27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09-02
浅谈如何加强医院文化建设11-18
浅谈如何加强煤矿班组建设11-14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08-03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12-14
浅谈如何加强地处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08-31
浅谈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党员思想建设08-24
杜海燕:浅谈如何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07-14